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学习习惯培养

初中学习习惯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学习习惯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学习习惯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措施

所谓“习惯成自然”,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而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引导我们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而坏的习惯也可能将我们拉向深渊。初中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主阵地,而在教学中,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则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某种特定的、相对不变的态度和行为,它形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也反作用于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客观情况出发,将思想品德课程渗透到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来,以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过渡阶段,一方面他们逐渐脱离了童年时期的幼稚,进入了青春期,并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想;另一方面他们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思维能力的不足,还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制能力进行训练,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运用知识的习惯,即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的运用,因此,在学习中,学生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②自主学习的习惯,即在在学习中,学生应该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新知识、主动巩固旧知识,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学习能力;③专心听讲的习惯,即在课上要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抓住知识重难点,实现学习的突破;④敢于质疑的习惯,即在教学中,学生应敢于质疑学习内容,并在质疑中认真思考,以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⑤合作学习的习惯,《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合作学习也同样重要,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积极地互帮互助,展开讨论,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

二、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习惯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终身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这样不仅淡化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也能够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从学习成绩的一时好坏上转移到学习能力的提升上。基于“终身学习”的要求,初中德育教学,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即知识在改变个人命运,甚至社会发展走向中的作用;其次要根据各学科的知识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以实现快乐学习,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2.注重思辨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思辨是哲学中的专业术语,思辨主义的对立理论是实验主义,简单来讲思辨就是要求我们从定义、法则、规律出发,运用逻辑分析确定新的理论内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思辨也是一种思维锻炼的方法。初中生由于身体发育与思维发展之间的冲突,在学习中往往注重感性认识,而难以形成理性思考,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利用思想品德内容中独特的思辨教学,让学生在理论的探究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与深化,并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对自我价值的探讨,让学生在正反观点的交锋中,形成自我品格的塑造,并利用迁移将这种发散式的思维拓展到学习中,从而学会从问题表面探究问题实质,以完成独立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重视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

实践既是理论的来源,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学科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在思想品德理论教学中,应该注重案例分析,即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结合理论内容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和关注度;最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利用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之中,并通过亲身的感受理解实践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设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

4.利用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初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也应该顺应时展潮流,将团结合作的理念渗透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来。在德育中,教师首先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如教师可以利用德育主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发表观点,而且观点不能重复,而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还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集思广益,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并通过共同努力,实现难点突破;最后在合作学习中形成求异观念,在集体讨论中,难免会出现观点交锋,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观点差异的价值,进而通过观点碰撞启发思维。

5.利用习题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习题、作业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习题训练的作用,利用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题设置中,教师一方面要本着“当堂知识、当堂消化”的原则,将大量的课后作业转变成当堂的小测试,这样学生就会在完成知识学习后,得到及时有效的训练,从而顺利实现知识获取与知识巩固之间的衔接;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作业的批改,即教师在进行统一批改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批改,这样学生就会在知识回顾中发现练习中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修改,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美国教育学家曼恩曾说过:“习惯就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的确,好习惯的培养重在持之以恒,而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这种坚持不懈的习惯培养更是指导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初中德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索,于思想道德的渗透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巧珍.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德育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38.

[2]钟银燕. 探究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 西部素质教育,2015,07:108.

第2篇

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1―0113―01

教学过程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指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也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如,在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各种职业做了“Jim’s father is a teacher.”的机械替换练习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your father do?”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父母的真实职业来回答。这样就形成了从机械练习到实际操练的过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观察、记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强。

二、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

初中学生往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借助翻译成汉语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这极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英语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地用英语教学思维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运用英语思维,使他们学习英语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一开始学英语,就要坚持课堂教学实际化,尽量设置情景将学生完全“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首先要规范语言,其次进一步训练用英语思维,把疑问句和相关疑问词尽可能地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如,“I don’t understand. What does it mean?”,“Can you explain it again?”等等,让学生尽快进入到用英语思考和提问的准备阶段。

三、巧设训练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量的语言实践,如值日报告,角色表演、三分钟演讲、同桌操练、分组操练,归纳和听写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紧跟教师的思路。同时,也使教师减少了重复性指令,形成师生密切配合、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鼓励学生声音响亮、大胆发言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除了性格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外,但凡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不爱开口。他们怕出丑且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是“老听众”。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将很难提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发言时声音洪亮,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思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五、培养有意识、有目的的课前预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阵地。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突破难点,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多渠道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预习通常要做到:1,借助音标、录音机读单词,了解词义,初步读懂课文,能回答课文中的一些表层问题;借助词典、课本、笔记、参考书等资料,了解一些单词、短语的用法,找出疑难问题。2,学会分析对比,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汉语语言和现代英语有异同之处,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可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简化学习过程。而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之处。如,英语中有汉语中没有的助动词、系动词,便是学习简单句的重点和难点。3,提高比较新学项目和已学项目的异同来发现问题。如学过去分词作定语后,再学不定式作定语,比较它们在意义、使用范围、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就能抓住学习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关键。4,要圈点批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5,要向学生提出预习的内容、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并严格检查,勤于指导。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初中学生 化学学习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68

进入初中校园,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很多新的学科知识,其中化学就是学生在初中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本文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新视角展开论述。

一、教师具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与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学习,因此,教师在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学生的化学学习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而言,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意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初中阶段就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就目前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而言,一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能力不强。因此,新时期,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喜欢,首先要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与能力。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学习多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方法与技巧,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就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而言,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在学生的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预习自然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并没有意识到预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思想上可能会出现懈怠的情况。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预习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就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与技巧,应该引起学生重视的一点就是积极的进行思考,不管是从预习的目的来讲,还是从化学学科的特点来讲,都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预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想要学好化学学科,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思考应该贯穿到化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足,就是难以有效的进行思考。一方面,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意识不强,部分学生认为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化学,这无疑对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思考的能力不强,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这也对学生有效进行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过程中,本人建议,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与技巧。相信在教师在引导下,学生逐步能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既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尤其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点,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因此,就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而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其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起重视。

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不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起重视。本人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的时候,出于好奇,在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往往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好奇心会逐渐消减,学生应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积极性就不高了。鉴于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的好习惯,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之处的这种好习惯得以维持。

教师在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使学生应用知识点解释一些理论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化学知识点。

五、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的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化学学科学习,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种,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时期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第4篇

【关键词】培养;农村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规范;辩证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数学的学习状况的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F为学习自控力较差,主动性不强,个性不足等。分析其原因并研究解决的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现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主动学习,对课本进行主动复习和预习,喜欢做一些课外习题,求知欲强,勤于思考,具备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复习等任务,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总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标准。三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能够完成所布置内容,得过且过。四是不学混日子,把学习当成负担,产生失落心态,甚至厌学辍学。其中二三类多达学生总数的63.2%。可见,问题严重到改变现状已是刻不容缓。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归因

1.学生方面

现在农村数学的学习更多的是在不断重复中掌握基础知识,尽管从小学到初中已学习了六、七年数学,但仍不知用什么方法才能学好数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少学生由于怕苦怕累、懒惰、不肯动脑动手,缺乏信心,学习不肯努力;或由于多次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而厌恶数学学习。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学好数学。

2.社会和家庭方面

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近半数学生的家长在外打工,对子女的教育实质性的问题过问的不多,因对子女有着愧疚心理,只知用物质来补尝,对学生直接监督的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的教育方法不当,迁就的多,管教的少。使学生玩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不能静下心学习。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急功近利的社会在环境,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使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也使学生产生不了外在的学习驱动力。

3.教师方面

目前数学教学的明显的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的实施已全面展开,但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不管学生有多差异,每天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必须全部掌握,所灌知识量的大小及灌输方式都必须接受。这种重管教、轻自觉,重教材、轻学生,重统一轻多样的教学行为极易束缚学生。天长日久,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甚至使有些学生如同禁锢在笼子里的小鸟一般,这容易引发学生的被动学习心理和逆反心理;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就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障碍,更谈不上自主学习了

二、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四要”“四针对”的对策

首先,必须要与家长、学生一起分析现状、明确目的、达成共识:必须使学生正视自己学习的现状,明确主动学习的目的。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通过家长会、学生会使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统一步调、通力合作,使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合力。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而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自然而然的培养,更需要家长、老师、同学长期耐心的提醒、督促、检查、鼓励、呵护。

再次,要坚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最终要离开老师走向社会。教给学生预习知识的方法,复结的技巧,对概念的理解记忆方法,分析问题的技巧,对应用题的提炼过程以及对几何问题的分析的思路。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医学的知识来相互联系,对同一题目采用多种方法来思考解决。这样学生便犹如自己学会了游泳,自己品尝到了梨子的美味,这样获得的知识便是学生自己的,也是终身受用的知识,久而久之,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能形成吗?

最后,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创设学生自主学习机会。这不仅需要教师学识渊博,教艺精湛,更需要教师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运用教育新理念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小型课题讨论,让学生运用教给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将所学知识很好的进行应用,并让学生评议;有的课,可以由老师上,也可以学生上;可置疑答疑,也可汇报交流,还可以讨论辩论;可以利用课前两分钟,口头计算,概念背诵比赛,数学小游戏等。可以布置单元学习自我小结并检查,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习题试题。我相信:经常坚持这样做,一定会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

针对上述四类学生分别采取相应的四种对策。

一是使自主学习者成为榜样,促其自主意思更强。而且起到带动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改变欠主动者的糊涂认识,提供方法,促其习惯的养成。由于有些学生形了成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自主学习的错误观念,对于这些学生,要首先要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让他们明白:仅仅独立完成老师的布置的学习任务不是自主学习;看自己喜欢的有益的课外书,自己复习、预习功课,就是在自主地进行学习。并让他们从课外习题中锻炼自己,对课外学习进行总结,以此培养其主动性。

三是对离开老师的监督都无法正常完成作业的学生,又怎样要求他自主地进行学习呢?在这些学生的意识中,学习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他们依赖于师长的外在压力、监督去学习。对这类学生教者必须从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开始对他们进行自主习惯的培养。再从“自主学习”第一步――独立完成作业做起:其实这些孩子并不缺乏聪慧的头脑,影响他们的是惰性。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爱写作业。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降低作业难度,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时时检查督促,更要多鼓励表扬。

四是对厌学不学者要施以感受成功的教育。这部分学生由于不知道如何学习,成了问题学生,形成失落心态,产生厌学情绪。培养这样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首先要解决的是他们对于学习产生的心理障碍。应鼓励同学们与他们交朋友、主动帮助他们,使同学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尽量降低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愿意与同学交往。并从中感觉到来自同学的关心、老师的爱护、班集体的温暖。为他们刻意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任何一丝点滴的进步,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找回自信,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从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习题开始培养其自己学习的习惯。

针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讲,我们应更多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绪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习惯等心理活动方面,对学生学好数学,老师教好数学展开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将其物化为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最终使其学会自主学习,能够学会数学、应用数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探求、研究知识等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获得的深层次的体验,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只有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积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就不会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空间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三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讲一些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领域里运用和发展的事实,并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确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教学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学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铁”时,为了讲授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来以下几种结论:

(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中的氧所化合。

(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推论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难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使学生产生了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了无限的求知欲,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俗话说得好,“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状态下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心室是事倍功半。

2、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责任。学生只有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才能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常常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氧气的用途”时,我列举了青铜峡市南庄村马某下油罐救人,因缺氧而致残的实例,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担负学生工作的重任,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责任,只有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才能使学生知道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才能有力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独立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主性体现了“我要学”,而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对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认真摸清他们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常常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分析回答,在作业上采取分层布置。

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我监控的习惯。

第6篇

一、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朗读的前提是听、说、读、写,只有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够实现流利、自然的朗读,反之,流利、自然的朗读也会提高听、说、读、写的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就必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传统的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等朗读方式的使用频率,引入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可以更快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朗读习惯。其次,可以“以背带读”。以背带读就是指通过让学生背诵文章中的好句、好段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推动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形成。

二、必须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

作为一种沟通与交流的工具,英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因此,在培养初中初始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时,我们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目前,很多学生不愿意张口说英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发音不标准。学生不能够掌握正确的单词发音,当其说错某一个单词后,往往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使自己陷入窘境,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情况而不说英语。第二,没有合适的使用环境。众所周知,如果能够进入到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那么一个人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并学会如何使用英语。而对于初中学校来说,还不能够实现这一点,这就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使用英语的环境。

在了解学生形成开口说英语的学习习惯的阻碍因素之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全面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学习习惯:首现,要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鼓励,积极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表达想要表达的思想,在学生展现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时,我们必须抛弃个人情感的影响,增加表扬、合理批评。其次,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构建英语使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张口说英语的学习习惯。

三、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以及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对于初中初始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要开展严格的书写教学,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具备能够正确、熟练且端庄地书写英语字母、单词以及句子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就必须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首先,强化基础。对于初中初始年级的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时,我们就必须注重基础、强化基础,即,要让学生写好26个字母的大小写。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以板书的形式,将字母的正确笔画书写顺序传递给学生,以此来规范学生的笔画书写顺序。其次,合理的使用英语字帖。英语字帖能够帮助学生美化自己的字体,使其更好地掌握英语书写的形式,在开展英语书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购买英语字帖亦可以自己制作字帖(教师在学生的练习本上书写正确且美观的单词或字母,让学生照此练习)。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能够使其正确、熟练且端庄的书写英语字母、单词以及句子,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英语。

四、关于培养学习习惯的其他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化学教学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55-01

一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成绩提升快,学的较轻松,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正确的学习习惯,是这些好的习惯,促进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学习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

在农村化学教学中,学习较差的学生人数较多,其根源就是学生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加强工作,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合作下,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化学学习效率。着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方法。

1 深入了解,分析原因

农村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有多种不良习惯,如不预习、课上不会听讲、考试前“抱佛脚”和作弊等等。事出有因,这些不良习惯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有义务进行深入了解,多方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在学校的表现、在家里的表现和思想言行方面的表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影响他们习惯的形成。在深入了解后,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状况做好记录和改进方案,教师要用心了解、关爱学生,不走形式,做到善始善终,取得成效。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样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利用有效的教学和活动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实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

2 认识责任和义务,用心关爱

责任的概念是做该做的事,承担应尽的义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要知道其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教师有爱心和责任心,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有助于他们找回信心,重新踏上学习的征程。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平坦的,所以教师的关爱、帮助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贴心的问候、尊重学生和自由的沟通等等。对学生原有的不良习惯和言行,教师要做到包容并给学生改正的机会,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师生之间相互厌恶、排斥、缺乏交流,甚至是憎恨,那教师的教学和各项工作将无法进行。

3 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

没有学习兴趣和心态,那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这也是后进生的真实想法。所以要对后进生进行转化,要以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

(1)课堂上,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试验中,让学生渐渐地对化学产生学习兴趣。(2)重视教材和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如“蛋壳融化、水变蓝了”等小实验。学生在亲自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化学带来的乐趣,会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爱上化学。(3)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生活为载体展开教学。如以家乡的山顶上有一个乌龟状的岩石为例,引出岩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形成这个形状的过程有什么化学反应?等问题。这些现象就在身边,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想去探究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求知欲和兴趣,对化学学习就产生了积极性和主动性。(4)选用合适的教具进行教学。如在讲解微观的、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可利用多媒体或者模型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演示,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对课前预习的引导

课前预习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知识的重难点有所了解,在思考的同时也锻炼了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实际中,学生的课前预习做的并不到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师要做到三点:第一,教师要有这种意识;第二,制定可行性的方案;第三,利用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产生课前预习的动机。教师可以使用讲义板报的方式将要讲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做好准备工作。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作业小组讨论,进行检查和验收,并给出评价,这一步至关重要,检查验收和评估也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待学生在预习时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重视,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5 完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是主导,是控制者,学生只能被动地配合和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越来越落后,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放下“身份”走进学生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高效学习,如在解讲化学中的各种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方程式归纳共同点,学会自主学习。老师再对结果加以指正和总结,还可以由学生发言说出错误之处或不同意见,让学生们合作学习,而不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们也会受到影响,转变自己的态度,发挥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养成良好习惯。

6 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培养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这有利于学生建设自己的学习网和系统,如果不及时复习,那么考试前就会慌乱,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是后进生的真实写照。由此观之,复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教给学生复习的方式和技巧,记忆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化学中要背诵的知识较多,教师可利用顺口溜等技巧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讲授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中,后进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才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这是长期形成的。所以也需要长期的进行教育和引导来让学生摒弃这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这场“长期战争”,做到有始有终。也只有这样,后进生才能彻底的摒弃不良习惯,他们才会得到转化,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兰.浅谈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35.

[2] 李侃.如何做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J].学周刊,2011(8):80-81.

[3] 张春雷.关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预设问题探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3-94.

[4] 田彪.关于初中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1(5):92-93.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要复杂得多.因此,初中生必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生这个群体当中,只有一小部分同学具有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预习习惯不好,甚至根本就不预习.我认为要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使初中生可以简单看懂和把握数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找到和找准接下来听课及学习的目标.再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解析与示范,对教材后面大部分的习题尝试解答,通过解题发现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完这一切之后,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认真听讲,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在预习习惯培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在每一次新课之前都给同学们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阅读数学教材,对照数学教材回答预习提纲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比如,在预习《圆周角》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预先引导学生阅读这一节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答:(1)证明圆周角的基本定理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2)分为这几种情况证明的原因是什么?(3)这几种情况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此持续一段时间,当初中生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预习,让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交流和讨论,优化预习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探索、积极动脑,独立思考,能够经常、主动地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学生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使其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可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数轴上标出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有的在独自思索,有的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在数轴上描点,很容易将所学的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周密而深刻地考虑问题,独立获取知识,使自己由学习的客w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即由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听.在一个班级里会出现数学学习成绩的巨大差别,虽然与学生的先天智力以及后期努力程度有很大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我认为是听课习惯的不同.在我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叫李明的同学,他平时学习比较认真,但是其听课习惯却很不好.每次听课的时候,他总是东张西望或者是干别的事情,这就造成他对一些数学知识总是一知半解.虽然在课后极力弥补,但是其数学成绩却一直提不上去.针对这种情况,我私下与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帮助他找到数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原因,并给他提出了下面几点要求:首先,在课堂上要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要多开动脑筋;其次,要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后,要准确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同时做到可以正确地在解题中加以运用.从此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又出现了一个认真听课和活跃的影子.李明同学每次都能积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并且还积极配合上黑板板演.随着这种认真听课习惯的逐步养成,他的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一跃跻身班级前五名.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之后,我便在班里大力推广这种听课经验.慢慢的,班里的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得到了有效的培养,班里同学的整体数学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注重作业习惯的培养

认真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所以平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同时紧紧把握住演算草稿和检验答案这两个环节,对学生强化态度的严格要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练习正确率,而且对于学生认真作业习惯的养成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学生在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地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因此,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

3、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