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减轻空气污染的方法

减轻空气污染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5:32: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减轻空气污染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减轻空气污染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废气生物处理;生物修复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85-01

引言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空气污染控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处理废气有很多种方法,生物法是一种有效的、费用较低的、没有二次污染的方法。

污染空气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热处理、活性炭吸附或化学洗涤从污染空气中除去。热处理包括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当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高时,热处理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当有机物的浓度低时,热处理的费用将很高,原因是需要的燃料较多;活性炭吸附中,有机污染化合物被吸附到炭表面,从而产生清洁空气。每单位质量的炭的吸附数量同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低时吸附率低。因此,当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时,吸附每单位质量的污染物所需的炭量将变得很大;洗涤作用对于去除许多有毒气体和其他高溶解度的化合物有效,但是运行费用高。

一、污染空气的生物处理方法

污染空气的生化处理系统属于一种环保友好技术。相对于上述的物理方法,生物法更加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有毒空气污染物质,且具有投资运行费用省、维护管理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欧洲,燃料费用较高,关于恶臭的规范也很严格,所以广泛采用生物法去除恶臭气体。

生物技术的特点大致有[1]:①以生物为对象,不依赖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是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程简单,可连续化操作,并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③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④可解决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⑤可定向地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品种和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生命类型

二、生物技术在污染空气治理的应用

(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游离的微生物与特定的载体相结合,使其固定在某一空间区域内,以提高微生物细胞的浓度、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并能反复利用的方法[2]。微生物被固定后,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3]。载体作为一种屏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著微生物带来的竞争压力、削弱原生动物的吞噬作用.

(二)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处理的效果,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主要强化方法有:生物-活性炭法,综合利用微生物氧化能力和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使二者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该系统中,每g活性炭去除 1~3gCOD ,分解毒性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提高脱氮水平。

(三)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现代化的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其共同特点是反应器内装有比表面大的载体,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供气或供给的其他反应条件优越,污染物具有充分的时间与微生物接触,有利于增强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能力。所利用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设施可按为微生物的存在方式和水分、营养的添加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三类典型的净化技术: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其优缺点如表1:

表1

(四)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因素

填料、营养物、温度和pH值等因素都对反应器有一定影响。对于填料的选择一般基于以下原则:最佳的微生物生长环境、较大的比表面积、一定的结构强度、高水分持留能力、高孔隙率和较低的体密度。氮、磷和微量元素(钾、钠、钙、镁和铁),一般它们的比例是BOD:N:P=100:5:1。一般的生物反应器可以在25~35℃下运行,很多研究表明,35℃是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

三、目前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堵塞,所以填料的选择、填料表面性质的提高及其使用寿命还有待研究。

(二)筛选并鉴定出适合与特定有机物降解的细菌种类、接种方法和保存方法。

参考文献:

[1]唐琼等.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0):28-35.

第2篇

权衡利弊 合理安排

甘肃省体育科研所研究员王东良认为,坚持健身有必要,空气有污染的时候则应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保护。“健身不能因噎废食,”长期从事高原训练和国民体质监测研究的王东良说,但这里面有个权衡利弊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用科学方法,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轻污染对身体的伤害。“如果给出一个针对性的建议,我认为只能是减少室外活动,选择在体育场馆里健身,”王东良说,空气污染较重时,不适宜在户外进行剧烈运动,比如踢足球、打篮球和长距离跑步。

他还给出两条建议,第一是选择好时间段,一天当中空气污染程度并不相同,清晨雾气中含有较多的有害化学物质、尘埃和病菌,地面空气污染重,因此日出前不适宜运动;第二是适度,健身“贵在适宜、重在坚持”,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安排运动量。

“其实,等太阳出来再健身,健身掌握住度,这些都是基本常识,不管空气质量如何都需要注意。只不过在污染较重的空气状况下,这些方面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罢了,”王东良说。甘肃省体工一大队全民健身综合馆副馆长刘海生也认同这种观点。他说,没必要因空气不好而干脆放弃健身,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与污染程度成反比。

外出运动看空气质量

专家建议,喜爱户外运动的人,除了关心天气晴雨外,最好多关注空气质量,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决定是否外出运动。

根据空气污染指数(API)不同,空气质量状况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污染。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良时,市民可正常活动。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轻度污染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建议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空气质量状况为重污染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症状,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不妨试试“蜗居”运动

第3篇

[关键词] 室内空气;甲醛;室内空气污染;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8-0034-03

当今,人类正面临“煤烟型污染”、“光化学烟雾型污染”之后,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环境污染。而室内空气污染又因为具有“不可见”的原因,容易被人们忽略,从而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个“隐性杀手”[1]。

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指建筑物的本身以及家具或装饰材料释放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从而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污染越来越严重,将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2]。据报道[3],全球将近50%的人正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之中,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引起35.7% 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炎和 15% 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因此,室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美国专家通过检测发现,室内空气中存在50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就有20多种,具有致病性的病毒有200多种。这些物质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甲醛、苯、氡、氨、酯以及三氯乙烯等。美国已经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五大环境因素之一。大量的事实证明,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隐形杀手”,也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4],室内空气污染每年将造成160 万人的死亡,即每20秒就会有1人因为室内空气污染而死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10大威胁之一。

室内环境安全是扎实推进关系整个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建设顺利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而甲醛现在被各界普遍认为是室内环境的第一杀手,它的释放期长(一般为3-15年),其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的危害严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即人类致癌物)。

1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来源

1.1 甲醛

又叫蚁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在常温状态下是气态,通常是以水溶液的形式出现,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甲醛液体在较冷状态时贮存时间久容易混浊,在低温状态时则会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发时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数变成三聚甲醛。甲醛为强还原剂,在微量碱性时还原性更强。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成甲酸,能与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pH 2.8~4.0。相对密度(d2525)1.081~1.085。熔点-118℃,沸点-19.5℃。折光率(n20D)1.3746。闪点60℃。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00 mg/kg。其蒸气能强烈刺激黏膜。

1.2 甲醛的主要来源

建筑装修材料、燃料的燃烧与工业应用、食物及各种生活消费品三个方面[6]:

1.2.1 建筑装修材料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装饰材料、家具和涂料等,尤其是人造板材、胶粘剂。各种人造板材 (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制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黏合剂,所以含有甲醛,这些板材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最长可达数十年)内缓慢地释放甲醛。新式家具的制作,地面、墙面的铺设装饰等,都要用到黏合剂。凡是大量使用黏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

1.2.2 燃料的燃烧与工业应用汽油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定量的甲醛,而有些燃烧的过程(如农作物的燃烧、垃圾焚烧、吸烟等) 均可释放不同程度的甲醛,含有甲醛的一些产品在其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向环境中释放一定量的甲醛。

1.2.3 食物及各种生活消费品食物中也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醛,因为甲醛是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很多生物体内都存在着低浓度的甲醛。如猪肉中甲醛的含量为20 mg/kg,土豆中甲醛的含量为57 mg/kg,梨中甲醛的含量为60 mg/kg。人每天通过食品摄入甲醛的量为1.5~14 mg。近年来,在面包生产过程中一些生产者加入一种“吊白块”( 即甲醛次硫酸钠)的物质以改善劣质面品的感官。此外,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防腐剂、纸张、印刷油墨、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2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危害

2.1 中毒的临床表现

甲醛是一种原浆毒物,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头痛、眼刺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全身症状有乏力、头痛、心悸、胃纳差、体重减轻、失眠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黏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长期吸入低剂量的甲醛还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鼻咽癌[7]。

2.2 甲醛对健康的影响

可以分为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生殖发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这几个方面[8]:

2.2.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甲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一直以来在学术界中都是研究的热点。甲醛对呼吸道具有明显地刺激作用。研究表明,在甲醛下长时间暴露,可引起呼吸道的炎症以及肺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癌症。

2.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大量的动物实验证明,甲醛对免疫系统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且有明显地致癌作用。通过吸入染毒法实验观察,甲醛能导致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明显下降,并能引起小鼠T淋巴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而高剂量的甲醛还能引起抗体形成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且可以引起小鼠足垫肿胀部位的单核浸润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可见,甲醛能影响并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它对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2.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地损害作用,它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变形坏死的DNA、RNA 重新合成的数目减少,可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有实验研究表明,甲醛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毒性损害作用。

2.2.4 生殖发育毒性甲醛具有生殖和发育毒性,可引起孕期妇女发生妊娠综合征,可引起新生儿的体质降低等。李解生等[9]在研究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甲醛可导致小鼠胚胎畸形的发生率增加,对小鼠具有生殖毒性;甲醛在小鼠体内可抑制小鼠胚胎的生长发育,对小鼠胚胎具有发育毒性。

2.2.5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甲醛对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危害之一就是遗传毒性。遗传毒性涉及细胞的三个不同水平,即基因水平、DNA 水平和染色体水平。在基因水平上,甲醛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直接使碱基引起氧化,进而导致核酸分子产生突变和损伤。在DNA水平上,经实验证实,一定浓度的甲醛可以使DNA链发生断裂,并且甲醛作用所产生的DNA-蛋白质交联(DPC)容易使某些重要基因(如抑癌基因)造成丢失,从而发生肿瘤或某些严重的疾病。在染色体水平上,经实验证实,甲醛可使胎鼠肝微核率与染色体发生畸变。由以上这些甲醛所表现出的遗传毒性不难推断出甲醛是有致癌性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对甲醛的致癌性评论曾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后经过进一步研究,将其确定为Ⅰ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及动物均致癌――"sufficient evidence of carcinogenicity")。

3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目前,国内外采取很多方法对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进行治理,并且现在已经有一些产品问世并使用,而且门类很多,令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其实,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净化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吸附法去甲醛、空气负离子法去甲醛、臭氧氧化法去甲醛、催化氧化法去甲醛等[10]。

3.1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主要的防治措施

分为消除或控制污染源、通风换气的稀释效应、净化剂降低室内甲醛的污染和绿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四个方面[11]:

3.1.1消除或控制污染源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应该从装修前入手。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然后选择较为环保的装饰材料。装修设计时还要进行一些预评价,要充分考虑所用板材的种类和数量,更要及时改进施工的工艺。在工艺的选择过程中要主要考虑三点:

3.1.1.1 选择材料注意选择的材料既要在质量上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又要是经济实惠的,即选择材料要达到最优的组合。

3.1.1.2 装修方式提倡是尽量接近自然,尽量少用各种化工材料,尽量不要进行过度的装修。

3.1.1.3 施工过程尽量运用一些工艺的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减少甲醛污染,将污染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3.1.2 通风换气的稀释效应对于已经装修完毕的房子,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风。根据一些检测结果表明,房子装修完毕后不应急于入住,应多开窗通风换气。房子这样放置3个月左右的时间,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基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通风换气是消减室内空气中甲醛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当室内平均风速满足换气率的要求时,可有效地减少甲醛的蓄积。

3.1.3净化剂降低室内甲醛的污染对于房子装修完毕后急于入住的业主来讲,使用净化剂来消减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一般常见的净化剂有除醛剂、除醛棉等,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室内甲醛进行消减的,从而控制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有实验数据证明,使用净化剂能使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降低80%左右。但由于甲醛的释放年限可长达15年以上,因此使用净化剂只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不能取得长期效果。

3.1.4 绿色植物、活性炭等降低甲醛的污染利用绿色植物来消减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污染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方法。据研究报道[12],以下6种植物均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绿萝(Epipremnum aureum)、垂叶榕(Ficus benjamina)、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hybr),并且根据净吸收率及单位叶面积吸收甲醛量的差异,将这6种植物的吸收能力分为两类,吸收甲醛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广东万年青、绿萝、虎尾兰、龟背竹、垂叶榕;较低的植物有:四季秋海棠。根据研究,芦荟、龙舌兰、吊兰等能吸收90%以上的甲醛,从而对室内空气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功能,根据实验和资料证明,它能吸附95%以上的甲醛,且可以反复使用,能有效的控制甲醛在室内的积累。据报道[13-15],活性炭与植物联合作用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净化效果比单一应用活性炭或植物效果要好,而且长期作用的效果要比短期作用的效果好;利用新工艺制备的活性炭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动态吸附效果要比静态的吸附效果好;经过热处理后的活性炭,当达到一定温度(如650℃)时,负载MnOx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量明显高于活性炭原样。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生活的舒适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而甲醛以污染来源广、危害大成为室内空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做好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从而保障自身及他人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孔雪霞.论室内空气污染物危害及防治[J].山西科技,2011,26(5):144-145.

[2]李峰. 室内空气污染危害及其防治[J]. 科技资讯,2011,26:144.

[3]张淑娟,苏志锋,林泽健,等. 广东省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特征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2):139-142.

[4]世界卫生组织. 每年室内空气污染造成160万人死亡[J].首都公共卫生,2011,5(1):46-47.

[5]朱桂芝,李涛,郭晓诗,等. 甲醛对人体毒作用[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4,3(4):250-251.

[6]罗晓红,顾艳. 室内甲醛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501-2503.

[7]徐志金,陈清波.浅议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5):89-90.

[8]程慧芳,王健,于婉,等. 室内空气甲醛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2:25,27.

[9]李解生,李纯颖,李勇,等. 甲醛对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242-1243.

[10]宁晓宇,袁向华,郑浩,等. 甲醛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环保产业,2010,5:23-25.

[11]林海. 浅谈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控制措施[J]. 环境工程,2011,29(增刊):182-184.

[12]曹受金,潘百红,田英翠,等. 6种观赏植物吸收甲醛能力比较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1798-1801.

[13]廖秋实,李苑,杨宇婷,等. 活性炭和植物吸收对室内空气甲醛净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99-102.

[14]胡刘平,莫开林,杨凌,等. 活性炭对甲醛吸附的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7,28(4):52-54,15.

第4篇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临时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应急措施思考分析,探讨中小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

[2]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5篇

对此,一直专注于大气质量研究的环保部环评常聘专家库成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有话要说。

高湿度才是雾霾真凶

之前,包括学术界都认为汽车尾气排放是北京重度污染的罪魁祸首。但是,国庆期间,北京汽车数量锐减,宽阔的马路上只有零星几辆,而素来拥堵异常的环路也畅行无阻。但就是在汽车这个制造北京污染的首要大户数量锐减的情况下,北京的空气却迎来了重度污染。

“国庆后几天,虽然天气看着雾气蒙蒙,但是你呼吸起来并没有喘不过气、胸闷的感觉。就因为这次的雾霾是由于湿度大造成的,而不是真正的空气污染。”彭应登研究员说,国庆这几天,北京一些城区的湿度达到了98%。其实不用湿度表也能看出北京湿度确实不小。在一些小区,记者观察到汽车在露天停一夜后,第二天车身盖满了凝结的露水。

湿度和空气污染关系的密切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北京空气总是雾气昭昭,有一部分是由湿度造成的视觉感受而不是真正的空气污染。

按气象学定义,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而霾则由包含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通常将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称之为雾霾。

虽然北京的空气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也许我们仅凭肉眼的观察,真的错怪了一些雾天,把它也当成了污染天气。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就是为何雾天报出的污染物的浓度也一般较高呢?湿度高导致检测结果虚高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彭应登研究员特意拿出了一组数据进行解释。1月28日,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3%。北京城区 PM2.5日均浓度是322微克/立方米,而远离北京的清洁对照点的密云水库的PM2.5日均浓度也达到215微克/立方米。1月29日,城区 PM2.5日均浓度是384微克/立方米,密云水库是260微克/立方米。

人们不禁就有疑问了。密云水库属清洁对照点,污染源极少,即使存在外来污染源,也不至于PM2.5监测值如此严重超标。

“这是因为湿度导致监测数据虚高了。”彭应登说,PM2.5监测值为质量浓度, 也就是说检测时需要釆用手工称重的方法将采样的滤膜放置在恒温25℃、恒湿40%的环境内24小时,等污染物全部干燥后再称重才能测出污染物的浓度。而目前采用自动监测手段时,很难将有污染物采样的滤膜完全晾干,仪器只能将污染物的表面烘干,而内部还保留一些水分。在这种情况下称重,就像注了水的猪肉一样,重量自然就增加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结果虚高,造成密云水库地区也污染物严重超标的事实。

虽然这是一种科学检测方法的漏洞,但是彭应登认为公众也有了解的权利。“在雾霾天,随着京城PM2.5浓度值的不断爆表,民众易陷入极深的不安与悲观情绪之中。因此,认清湿度是造成PM2.5监测值虚高的本质,可以减轻民众的恐慌状况。”

而对于湿度导致检测结果虚高的情况,目前尚未有国家层面的解决办法,但相信北京未来会很快找到自已的纠偏方法并得到国家的认可,例如通过加强高湿天气下的PM2.5手工基准监测,修正虚高的自动监测结果。

北京的污染物天数整体下降

根据气象部门从1954年就开始的监测数据显示,现在北京的空气质量实际上是比80年代要好得多。

从数据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初至1968年间,由于历史原因,北京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减少,雾霾天数降到了谷底。而随着改革开放,北京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与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使灰霾天数又有所上升,至1998年达到顶峰。

从1998年底开始至2012年, 北京通过采取措施控制大气污染,实现了空气质量连续14年的持续改善, 灰霾天数也呈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北京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9.36%、7.63%。

“人努力,天帮忙”是北京治理大气污染时最常提到的一句话。因为北京簸箕形的地势实在是非常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即使是同样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扩散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空气质量则呈现为优良,而在不利于扩散的异常天气下, 空气质量就会呈现为污染天。

所以虽然从数据上看,北京的污染情况是在逐步改善的,虽然近年来北京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在逐步下降,但由于排放基数大,短期内无法实现锐减,而且2013年,由于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极端静稳天气多发,使污染物也无法有力扩散。这些因素的叠加,会给人以空气质量不但没改善,反而继续恶化的印象。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虽然自1954年至今,北京的污染物天数整体是个下降的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污染物可能浓度在减少,但是由于如今的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等含致癌物的排放,所以即便是在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下,当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成分也比之前要多。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庚辰举了个例子:假设北京和内蒙的污染物浓度是一样的,都是60微克/立方米,但是这60微克的物质中,成分是很不相同的。

第6篇

【关键词】 手术室; 职业危害; 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艾滋病(AIDS)等传染病的增多,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挑战[1]。工作量的加重,工作节奏的加快,手术室工作环境相对密闭,不能像病房一样通风换气,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的环境里,使其心理和身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及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室工作环境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职业危害因素

1.1 空气污染 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使用高频电刀时组织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物在空气中的弥散。如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氧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这些物质用于手术室的空气、地面消毒、器械消毒、浸泡标本等,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3]。安氟醚是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含乙烯基,是一种潜在的致突变、致癌物质[4]。它们长期低剂量存在于手术室,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空气污染物的损害效应决定于它的特征、化学结构、浓度和人体接触的时间,而手术室大气中经常是多种有害物质的混合性污染,这是最常见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相加现象。手术室内空气污染有特殊的一面,与麻醉方法、麻醉机的防漏质量、麻醉持续时间及室内有无通风设备、手术器械、仪器使用、消毒剂浓度有效时间和使用方法有关。污染物在手术间内每个角落的污染环境的综合时限不相同,不论何种污染物,在同一时间内与污染源、排放量、污染程度均成正比。如麻醉师在麻醉机旁,与患者从气囊呼出的残余麻醉气体接触机会多。手术医师使用高频电刀机会较多,与高频电刀使用时,皮肤或组织散发出的气味接触多。器械护士接触甲醛、戊二醛的机会较多。

1.2 生物感染 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另外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通过针刺这一媒介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肿瘤的种植生长等。

1.3 电离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透视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越来越多。

1.4 身体疲劳与心理危害 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他们长期处于工作繁重而平凡,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工作不定时,经常要抢救处理一些危重患者,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所以工作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胆疾病的机会偏多,由此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

2 防护措施

2.1 加强室内流通,改善、添置空调设备,完善空气排污系统,并对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在使用吸入性物时,如安氟醚、异氟醚、笑气等,现配现用。当对患者进行吸入性麻醉时,药液不可避免地会散发在手术间的空气中,形成一种空气污染。药液散发的多少与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麻醉机的密闭程度成正比。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前,首先检查麻醉机是否密闭,以减少空气中的药液浓度,减轻污染。消毒剂现配现用,严格执行有效的配制浓度,进行科学配制。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操作前、后正确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手术后对器械、污水、房间处理,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尽量减少污染周围环境。

2.2 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史及传染项目的检查结果,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如手套有破损,立即重新更换手套,工作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如有损伤,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等。术前巡回护士配制0.2%过氧乙酸1000 ml盛于专用容器中,置于手术间,以方便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给患者操作前、后随时洗手,手术间门口铺经过0.5%过氧乙酸浸透的台布,对工作人员进出进行鞋底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

2.3 对电离辐射要进行职业防护,在使用有害射线时,穿职业防护服。妊娠期禁止与有害射线线接触。

2.4 进行职业安全教育,提倡愉快工作,及时调整心态,防止身体疲劳。工作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对最佳水平的发挥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锻炼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重视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3 小结

通过对手术室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使手术室工作环境及人员素质得到明显改变,极大地降低了高危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从业安全,做到了身心健康,愉快工作。

参 考 文 献

[1] 张师前.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9,9(8):8.

[2] 李跃荣,何琴,赵伟鹏,等.手术室护士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2011,17(3):294-295.

[3] 徐翠霞.手术室消毒灭菌的改进.临床医学新进展,2005:211.

第7篇

关键词:装修  室内  环境污染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也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相对增高,所以,室内装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日益重视环节。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美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盲目的追求外在享受的后果就是忽视了安全性,即由于装修材料、建筑材料和室内家具不合格而导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高水平的生活条件带来高档享受,同时也带来高浓度的室内空气污染。而人类由于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约有85%以上的时间将是在室内度过的,婴幼儿和老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更长。

        

        1.3 生物类的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气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尘螨等,来源于死的或活的有机体。在室内,如建筑材料、空调设备和加湿器都有微生物滋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空气微生物是引发各种中毒、感染和过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的疾病如头痛、发烧、哮喘、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皮炎以及传染性疾病。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建筑物综合症”和“建筑物关联症”。

        1.4 可吸入的颗粒物质 在室内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几种主要来源是香烟烟雾、复印机、排字和室内燃烧器、地下车库等以及户外渗入。其中香烟烟雾中大约有50种成分已经被确认为致癌物质。

        1.5 氡(radon)及其子体 氡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氡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集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氡气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进而诱发肺癌。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认为氡是室内重要致癌物质,氡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第一大因素是由吸烟所致),美国环保署已将氡列为危险的致癌物质,每年美国人中因吸入氡气而死亡的已达两万人。

        1.6 氨 氨气是无色,腐蚀性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4mg/m3,会对皮肤、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刺激。氨主要是来源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是为了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而违规添加了含有氨的添加剂。氨在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在温度升高时,会缓慢从墙体释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空气中氨含量超标。人体长期接触超标浓度的氨气,会出现胸闷、头晕、疲劳等症状,味觉、嗅觉减退,更严重的还会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等,所以不得不防。

        3 室内环境污染防治

        以上本文分析了室内装修中污染物的来源、种类以及危害,为了减少危害,原来污染,给大家一个舒适、健康的家居生活,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对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3.1 通风 首先应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污染的程度,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室内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可随飞沫飘浮达30个小时以上。相反,可以通过流通将污浊空气飘走,换了室外清新无害的新鲜空气,病毒、细菌就难以在室内滋生繁殖。开窗通风能使室内污染物物浓度显著降低,并使空气变得清新,让人感到呼吸顺畅,精神焕发。

第8篇

【关键词】 民间公益诉讼;清洁空气权;权益保护

一、清洁空气权与民间公益诉讼概述

(一)清洁空气权

雾霾天气频现,空气质量严峻,我们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享有在清洁的空气中生活的权利。西方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发展初期也碰到过我们今天面对的环境恶化、空气污染、雾霾频繁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在清洁空气权方面堪称鼻祖的美国。美国环境保护立法发达,环境保护制度设计引领世界立法潮流。而清洁空气权的立法也肇始于美国,当然,这是在美国人民经受了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后的反思与选择。世界环境公害事件中有两件发生在美国,一件是1943年的洛杉矶烟雾事件,另一件是1948年的多诺拉事件。这两大公害事件都是因严重的空气污染造成的。美国国家和社会痛定思痛的选择是建立清洁空气法。

尽管我国环境保护法并未规定公民的清洁空气权,但是环境法理论界仍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思考和设计,为我国日后的环境保护立法提供指导借鉴作用。我们界定清洁空气权为公民享有的、呼吸清洁的空气而不被污染的空气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权利。

(二)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是指特定主体对于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益诉讼制度在古罗马时代已经存在,在近现代西方国家中得到完善发展,在中国亦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呼吁。因为作为法律制度整体构建中的一部分,公益诉讼制度自身有其他制度无可比拟、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法律制度上的缺陷,有效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为扩大司法解决纠纷方式、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其运作带来的法律效益远远超过它所随之带来的不足之处。

二、国外清洁空气权与民间公益诉讼的实践探究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一项严峻的国际环境问题,雾霾现象尤为严重。例如上世纪50年代,伦敦雾霭重重酿成灾难,而成了“雾都”。全球对清洁空气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专门制定了治理空气污染、保障救济公民清洁空气权的法律,以下我将介绍几个典型国家(或组织)的立法:

(一)美国

1881年,芝加哥和辛辛那提市开始了进行保护空气质量的立法尝试。1955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气污染控制法》颁行。1970年,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成立了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标志着美国对环境控制采取了严格的新方法。1990年,《清洁空气法》经修订后,成为全世界为控制空气污染制定的意义最为深远的法律之一,对美国雾霾的治理起了很好的作用。该法要求环保署颁布来自“多个或多种”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清单,这些污染物由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被合理地认为危及公众健康或福利”。如果违反相关义务可以通过在联邦法院提讼强制执行。因此,这项规定意味着公民享有清洁空气的权利,并且享有充分的司法保护措施。

在救济方面,有行政保障措施、形式实施保障措施和诉讼保障措施。其中规定:公民诉讼的原告可以是公民、地方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即任何人均可对违反环保法律的行为提讼,而不要求与诉讼标的有直接利害关系,这对我们研究清洁空气权的公益诉讼具有很大的借鉴之处。

(二)欧盟

雾霾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欧洲伦敦、鲁尔工业区等地都曾深受雾霭的摧残。欧盟加强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如2001年第六个行动规划就要求欧盟制定有关空气质量的实施战略。为了实施这一政策性文件,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包括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在内的空气保护立法,例如1985年《关于削减硫氧化物排放30%的议定书》,1991年《关于进一步削减削减硫化物的议定书》。欧盟各成员国将上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指令转化为国内的法律或者法令予以贯彻落实。

在救济方面,欧盟委员会在其《对理事会和议会关于“实施共同体环境法”的报告》中已经提到增强司法诉讼的必要性。在该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公约是《奥胡斯公约》。该公约的第9条“诉诸法律”明确规定具有充分利益的所涉公众或认定某项权利受损的所涉公众能够求助法庭或其他复审程序,并且每个条约缔约方应确保向公众提供复审程序有关信息,该条款在国际上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治理雾霾、保障公民清洁空气权可借鉴之处。

三、中国应该如何进行公民清洁空气权益保护

(一)健全清洁空气立法

我国在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中都作出了规定,赋予任何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义务及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具有检举控告权。但并没有像美国一样,明确地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利、环境权受侵犯时的权利救济制度。因此,健全清洁空气立法是中国首应解决的问题,是民间公益诉讼的前提。

(二)完善民间公益诉讼制度

2005年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第27条指出:“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检举和揭 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这是中国官方文件第一次正式出现和认可“公益诉讼”这个概念;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订时制订了公益诉讼条款,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等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该条款明确了公益诉讼制度对公益诉讼的主体规定过于狭窄,一般认为只有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和社会组织(比如消费者保护协会)才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而把普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排除在外。这种规定实际上是不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直接运用诉讼方法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的。

在近年的具体司法实践中,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势头不断增强。赋予具备诉讼能力的民间环保社团以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在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下极为必要,因为这一方面可以让民间环保社团的天然优势通过更多渠道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发挥,有效帮助受害者,监督政府和污染者;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减轻政府的行政负担。在司法领域,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先于立法而展开。受太湖蓝藻事件催生,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5月6日正式设立环保审判庭,并允许民间环保社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被专家认为将是“最有影响的一步”。

(三)鼓励民众参与民间公益诉讼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参与环境保护的人和民间环保组织也越来越多。如环境维权的民间第一人――王灿发教授,1998年他率领一批志愿者率先在全国发起并成立了“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并开通了全国第一个向污染受害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热线电话;再如,2010年12月30日我国首例环保资金资助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贵阳开庭并当庭一审宣判。这是一起由中华环保联合会、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提起的诉讼,“状告”贵阳市乌当区定扒造纸厂水污染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保护环境、在良好的空气下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公民参与到自身维权、环境公益保护是发展趋势,有必要让个人及社会团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

“无救济则无权利”,这句法谚告诉我们救济制度对权利的重要性,对于清洁空气权而言同样如此。由于空气是公共资源,每个人都在相同的空气中生活,因此,空气的清洁关乎公共利益,而针对清洁空气权的救济也便应该提起公益诉讼。

参考文献:

[1]吕忠梅著.环境资源法学[M].科学出版社,2004

[2]吕忠梅著.境法新视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

[5]陶建国.日本东京大气污染诉讼及启示[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03)

[6]李艳芳.从‘马萨诸塞州等诉环保局’案看美国环境法的新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6)

[7]陈平.日本空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6

[8]薛志钢,郝吉明,陈复,柴发合.国外大气污染控制经验[J].重庆环境科学,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