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3: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知识是主抓手、课堂是主阵地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须以科学知识为主抓手,运用知识内涵的思想性与外延的思想方法渗透思想教育。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思想教育的落实也主要在课堂,课堂不仅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承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意识形态领域抢占的重要阵地,你不去占领,那种非科学的、盲从的、迷信的东西就会去占领,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让科学的东西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并用科学知识与伪科学的东西作斗争,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自然界中的冰雹由于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就有天神降灾的说法,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就可以运用科学知识去批判它。再如杂技表演中经常看到一种魔箱,在箱顶向箱内放物体时看不见物体放到箱内,而从靠箱底的侧位向箱内放物体时放一个却能看到两个,课堂演示这种魔箱,并进行解密,学生兴趣浓,且破解了伪科学的“神秘”。又如杂技表演中表演者手拿电线用测电笔测其全身管都发光,为什么不发生触电事故?难道表演者有神奇的抗电能力吗?通过“零线断路”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表演者技法。还有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意境多么感人,霜是否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这些事例说明用科学知识去解密伪科学的东西,能去伪存真,实现思想教育。另外科学知识、技术的巨大进步能够鼓舞人,用科学知识在生产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感悟“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简单机械摆脱了纯粹的体力劳动、热机使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发电机的产生使社会迈进了电器化时代、而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使社会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再如磁悬浮列车、神州飞船探月、核能的利用,我国对超导体的研究,纳米技术的应用,物理教学中渗透这些科技成果不但丰富了物理教学的内容,同时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并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另外,噪声的防止与利用、短路的利用与防止、热机的应用与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又给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以科学知识为主抓手进行思想教育,既可以避免空洞说教,又能达到知识深化的同时实现思想升华。
二、过程是主战役,科学素养是主方向
《新课标》确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主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重在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观点,“从单一强调科学知识内容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的知识积累向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变”。使教学过程更多的体现方法、体现思维、体现思想性、体现学生的认识过程。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考虑知识本身比较多而考虑知识外延的思想教育性比较少,偏面考虑教学的大容量,而轻视了思想性。又因教育思想的挖掘更具教育性,所以教学过程的变革更应关注教育思想的挖掘,使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过程,更是规律发现的过程,思想、方法、精神体现的过程。
1.注意问题探究的原生态,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性
科学发现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多经历一定的艰辛与失败,因此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给学生经历体验的时间与空间,从问题的原生态感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性、产生思想碰撞。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1)让学生找像的位置,由于眼在镜后观察不到像,此时学生从小孔成像的启示想到根据镜前观察估计像的大置,再在这一位置放上白纸屏(并移动),看屏上有无像,结果还是找不到,由于这样的经历让学生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之妙。(2)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呢?有的学生想到在物、像处分别直立一根刻度尺,有的想到用大小相同的蜡烛,通过比较认识到后一种方法之巧,(3)从像与物的关系,感受其对称美,并根据对称性产生寻找对称方的思想。这样在解决问题中去体验解决问题所遇的困难,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巧、美,可以产生思想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这一内部动机。
教学中关注问题解决的原生态,教师需要平等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并注意观察,从而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与不足并进行思想教育、缺陷教育,还要善于进行问题诱导,显化解决问题的思想性。如经常问问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依据是什么?解决问题时遇到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这样做有何好处?产生哪些认识?以达到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思想、实现教育。
2.注意通过小制作,培养学生追求完美的精神态度
小制作能使学生产生追求完美的精神态度,做到在实践中教育,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素养。把小制作纳入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课外制作积累经验,课内交流展示,如制作三色板时如何让其转动效果更好呢?课外学生用火柴棒作转轴用手辗动,由于转动时间不够长,改进用拉线法使其转动,学生在练习中又发现三色板质量太小转动效果不好,于是改进用质量较大的厚纸板,并在练习拉法时发现两条拉线中对一条线用力要稍大些,其不对称性便于能量的集聚,从而使拉线法趋于完美。在制作“声波演示器”时,学生选了多种橡皮膜对其显示振动的效果比较,选用筒子长短不同、直径不同对其显示振动的效果比较,最后达到了满意的制作效果。可见在制作与演练中能培养学生求精求美的态度,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3.注意运用形体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内化
教学过程中既要以言育人,又要以形育人,关注思想教育的隐性特征,有时无言的形体教育、垂范教育,要比言语教育效果好得多,更能促进学生思想的内化。如:你的眼神、你的微笑、你的手势、你的动作(即使是认真地擦黑板)等都可能引起学生内心的震撼。
4.把握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关注理科教学人文化
物理教学不是全程的思想教育,而需要把握好思想教育的切入点,进行适时渗透,使其“育”得自然、合拍、合理。注意理科教学人文化,能调谐课堂气氛使物理教学脱离枯燥,给学生产生愉悦,陶冶心灵,放飞思想。如在运动的相对性教学中让学生背背反映这一内容的诗词,唱唱反映这一内容的歌词,当学生唱闪闪红星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时,我适时插一句:潘冬子人小志大,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在硬度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能反映硬度的成语,当学生说“削铁如泥”、“坚如磐石”、“坚不可摧”时我又微笑地插入一句:学习也要有硬功;在分子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说说“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广告语中包含的物理原理,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家乡的可爱。
值得注意的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不能把物理课变为政治思想课,而是点到为止,说的多反会让学生“反胃”达不到目的,因此要注意度的把握。
三、物理学家的精神、方法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物理学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
物理学家一生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是重要的思想教育资源,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物理学家的思维、思想、方法、精神、毅力、信念、品质,激励着多少人前仆后继为科学献身,使科学技术得以持续发展,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给后人留下了开启成功大门的启示。如焦耳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得到焦耳定律的勇于探索精神,哥白尼坚持日心说的不屈不挠精神,钱学森5年归国路、两弹一星献华章、姓钱不爱钱的爱国精神,伽利略勇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精神,这些精神都给人鞭策。再如牛顿从苹果落地的思考到竖起力学的三棵大柱,前半生功绩卓著,但由于他后半生信仰神学而一无所获;哥白尼观察大量的现象,否定了地心说并建立了日心说,但却认为太阳是万物中心、是静止不动,由于思想僵化在伟大中存在不足,同时也未能再前进一步,真是“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是多么好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资源。
物理学史既是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创造史,教学中更是实现教育功能的教育史,其科学发现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接力棒的传递,是进行思想教育所依托的重要载体。如从光的折射现象的发现,到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再到发现负折射,跨度几千年,物理学家进行“万里式”的接力。再如从我国的古代文明到现在的科技崛起,从“洋钉”到走在世界前列的超导研究、纳米材料、硬度材料研究,“从闭关自守”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孙悟空大闹天宫”到“望远镜”再到“神州奔月”,实现了用科学发展、祖国发展教育人。
参考文献
[1]刘家访.上课的变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9.
[2]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首先,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让学生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衔接。只有实现整个教育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否则,将会出现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导致教育的失败。
其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实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往往是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不协调的结果。学校坚持正面教育,如果家庭和社会却不这样要求学生,这样就无法保证整个教育的一致性,结果给学生造成错觉,甚至让学生认为学校教育的虚伪,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这样的话,整个教育就会走向失败,更不用说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再次,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学校教育能使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是青少年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备的基础,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生活中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家庭教育侧重于对孩子心理、品德、人品的塑造,因为家庭的环境对孩子善与恶的分辨、勤劳与懒惰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
可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三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作用。
二、当前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首先,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短效性。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仍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有些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升学率,忽视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必然会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常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不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智育是“硬任务”,学生学习不好,就考不上重点中学和大学,就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也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收入。而德育是“软任务”,搞的好坏,没法用标准来衡量。因此,没有完整系统的德育工作计划,没有人坚持做细致深入的德育工作。这些表现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短效性,都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没从全面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出发,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其次,家庭教育的片面性。一个孩子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而希望的出路就是在应试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这样就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在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重学历轻能力等导向。而家庭驾驭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庭教育,从而陷入种种误区,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这样的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背离,当然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利。
再次,社会教育的不完善性。当前社会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经济飞速发展,消费层次日益多元化,很多网吧、歌厅、洗浴中心等场所都向学生开放,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社会经验和责任意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多学生经受不住物质诱惑,盲目追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而他们没有经济收入,必然会误入歧途。况且有些社会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比较片面、肤浅。
可见,在我国社会现阶段国情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存在和开展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工作仍然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网络新格局,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模式,促进大德育观的形成;有利德育时空的整体化,促进德育渠道网络化;有利于发掘德育资源,利用一切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教育因素,起到课堂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充实德育内容。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特殊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尤其需要讲究教育方法。
思想教育方法是指在人们进行思想教育中,在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塑造人们灵魂、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调动起人们积极性,完成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它是架设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之间的桥梁,是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双向交流的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志曾形象地把工作方法比喻为过河的船或桥,强调没有桥或船就不可能顺畅到达彼岸。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而教育方法的选择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同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教育方法往往又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教育内容。对于某一特定的教育内容来源,其教育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对象的情况,以及变化的形势和环境,即因时因地为转移,因条件因人而异。同一类教育对象的不同层次,以及同一层次的不同群众和个体在不同时空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也是确定教育方法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和特定的群体中进行的,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是有较大差异的。同样,同一专业中不同年级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年级的不同对象的思想品德状况又有上、中、下之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的情况。当然,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管教育方法如何千变万化,思想教育的目标无非都是通过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的形式去实现的。因此,最后采取什么方法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强调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迅速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想观念。高校这个青年人最集中、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对社会的变革不可能无动于衷,在其现实表现上,反应更快捷、更强烈,更富有现代意识的青年学生向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对高校思想教育本身来说,所面临的则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高校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积累很多经验、很多好的办法,原有的传统的有效方法固然可以继承,但毕竟不能停留在原地踏步,勉强应付的水平上,这需要不断创新,需要科学地选择。而是这种创新和抉择的需要,比过去已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只有抓住机遇,重视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加快改革的步伐,改进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温故而知新,在教育过程中,使思想政治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以及等价交换特征,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必须跟上新的形式,迅速摆脱过去那样单调的说教、单项的灌输、简单的“你说我教”的方法,而向具有平等对话、开发式的、自我感受与现实生活的自我审视和比较的方式方法过渡,引导人们自觉去评判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确立人生的正确位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作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主要的根据,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总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是一个动态的不稳定过程,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客观环境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从思想的规定性看,它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从量的规定性看,思想状况则具有一定的范围性;
从思想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看,它又具有不同的阶段性;从思想存在的内容和形式看,它还具有社会生活的广泛性;而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看,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状况,则受到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总之,人的思想是以纷繁复杂而多彩的形式存在的。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身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每一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具有完全等效的可能,这说明,思想教育方法上有抉择的需要。这种抉择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对象的协调性。方法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从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入手,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方法的最佳方案。做到即有的放矢,又使得教育方法、内容、对象三间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之中。
第二是要坚持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对象层次的适应性,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是具有一定层次的。教育方法的选择,应照顾到不同层次,方有可能为多数的教育对象所适应和接受。就高校而言,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就要求有所不同和侧重。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也就不能整齐化一,铁板一块了。
第三要坚持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对象影响的实效性。教育方法的选择,要着重考虑它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用。当代青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同龄人的感染,对现实中发生在身边的先进事物容易产生共鸣,有一种亲切感和仿效倾向。而对上辈的先进典型,多数觉得有较大的距离感,认为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不可比、也不可学,他们的崇高的境界和非凡的事迹,只能令人赞叹而无法企及。因而,无法从内心去产生趋近。据此,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就应注意挑选同龄人的先进事迹,这会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同时要反对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不搞繁琐哲学,要提倡方法上的简易而具时效、自然而富有技巧。那些兜圈子、拐弯摸角的方法,只能使人不得要领,无所收获。最后,坚持教育方法对教育对象的正导性。思想教育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主张多做宣传鼓动工作。正面激励的方式,有助于创造宽松愉快的气氛,使教育对象能够自
觉地把枯燥的说教变为有趣味的精神食粮,又不自觉地达到最佳的领悟程度。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讲理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为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在对学生进行正面“灌输”时即要有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运用正确的时事,加以分析,;即要讲明成绩,又要讲透其不足,同时还要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解决同学的思想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事实,摸准摸透,剖析得当,分析合理,不夸大,不缩小,不怀偏见和成见。只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才能提高学生恶毒缩小认识,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二、对比教育
对比教育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典型材料进行比较,教育学生看问题不要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而要看到矛盾的诸方面,正确的分析是非,全面认识事物的本质。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使学生会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真理与谬误的比较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因而,需要对学生进行某些必要的比较教育,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比较。如:运用新、旧中国的对比,两种制度的对比,好坏典型的对比,改革前后的对比等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三、以情感人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以情感人。要做到以情感人,教育者必须关心和体贴受教育者,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大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和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并把这种关怀和帮助看成是对自己的信任,鼓励与安慰。教育者应把自己的心血倾注在大学生身上,不仅传播知识,而且在思想、政治、学习、生活上关心他们,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深厚感情。当他们有了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了困难,满腔热情地帮助解决。尤其是对少数后进生,要情真意切地给予教育,决不能讽刺、挖苦,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以使其感到温暖看到希望,鼓起勇气,尽快进步。
四、个别教育
个别教育是针对学生各自矛盾的特殊性,用谈心的方式解决各种不同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采取的基本方法之一。
大学生的气质不同、性格各异,若忽视了他们实际存在的个性差异,而企图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一种模式去塑造,一种方法去对待,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在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个别的工作方法,去打开学生的心房。
个别教育有时需要比共性的教育花费更大的气力,讲求更高的艺术。在个别教育中要注意与大学生互相交心,以心换心,真诚坦率。循循善诱、不急不躁、耐心工作、耐心等待。这种个别教育会起到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大学生;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22-01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得大学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就要坚持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在探索与创新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传统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使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并不是否定、抛弃传统的一切,而是立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应用,同时注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融入。例如,“说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有一定作用,但有时也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表面服服帖帖,见了教师就想躲,二是形成大学生的叛逆意识,见了教师不太热情。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说教”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用。首先,关注“谁对谁”的说教。一般情况下,不一样的人在对话、沟通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要确保“说教”的效果,先要让大学生对说教行为的发出者有钦佩、敬仰之情,才能说服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前,高校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要有亲和感、平易近人,这样才能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如此,大学生才愿意吐露心声,耐心听教师“唠叨”,并在教师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教师要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榜样”,在大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影响,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需求,及时引导大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其次,注重“说教”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在教育大学生时,教师都会说“你这事做得……”。这种将自己的意识、判断强加给大学生的说话方式,往往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尝试另一种说话方式:“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有什么不对……是不是他……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都恰当吗?”这样,给大学生缓和心情的空间,让其思想、心情趋于平静,能够反思自己,然后让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使其主动探究事件解决的最佳途径。再次,说教的发出者可以发生变化,注重利用人的情感去影响被教育者的心理,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最后,注意说教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人对人的说教,也可以在讨论中达到说教目的,还可以通过表演、参与活动、多媒体演示等达到说教目的。总之,传统教育方法的创新应用,一要注重开阔思路;二要换位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三要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大学生感到新奇、又容易接受的方法对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的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时间少,很多教师感觉课时紧、教学内容繁重。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完全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就需要新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的科学应用。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思政教师进行沟通,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恐惧,也比较方便师生在倾听、诉说过程中的情绪控制和疏导。其次,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广泛的覆盖性,使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受时间空间影响,教师可以一对一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多位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再次,互联网平台方便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沟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战争题材的影片、纪录片,这些都可以用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一些素材可以用于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积极作用。最后,互联网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大学生QQ空间、微博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发展趋势。结合大学生思想需求,有目的地设计教育主题,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工具的应用,比如微信转发等形式,分析思想话题,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度,以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抓住时代流行话题,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应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工具,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加稳定地发展,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种体育运动都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品德,同时,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提出要求,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所以,体育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体育的特殊环境,只是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创造了条件,教育效果的获取还必须通过精心合理的体育过程的设计和坚持不懈的实施。当前体育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往往被别人忽视,因此,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当成为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谈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结合课堂常规和教学条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保障,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贯彻落实课堂常规,如在体育活动中,有布置场地、整理器材等劳动任务,这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竞赛性,所以必须有严密的规则才能使竞赛顺利进行,如球类有球类的规则,武术有武术的规则,等等。教育学生求真求实、公平公开地竞争,遵守规则等体育道德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同教学条件结合起来。如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就可以在取放体育器材上提出要求。如搬移垫子不许拖拉,不许用脚踢篮球、排球,等等。体育课一般都在室外上,容易受气候、场地、器材与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学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好的条件,如果不注意引导和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不好的条件,如果引导和教学得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长期在室内上课的学生,到室外就会感觉怕热、怕晒、怕风吹的思想;而经常在室外上课的学生,可以利用自然条件锻炼耐热、耐寒、不怕风吹雨打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因时因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结合不同的教学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选择和运用组织教法时,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意志品质和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同一教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教育效果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组织教法,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如:长跑的练习,侧重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奋斗到底的精神;教师通过发挥体育积极分子骨干的作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在跳山羊的教学中,经常有不少的学生由于紧张、恐惧而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其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跳山羊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教材的内容存在着深浅、难易和练习形式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教材,充分挖掘出它们的不同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把课堂教学中教书和育人的任务很好地结合起来。如接力跑、篮球、排球、拔河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就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最好时机;体操练习和跳跃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德,又可以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又如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遵守纪律的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诚实、拼搏、沉着、坚毅的优良品质。体育教材的内在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体育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充分挖掘这些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4.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要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教师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必须注意自身的形体与仪表风度美。与人交往要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是本质的美,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就是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深刻道理。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都应该考虑到他可能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上课时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不说粗话;女教师不画浓妆,男教师不在上课时吸烟,等等。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地方,自己应首先做到。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乐于接受和模范。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切身实践,必然会认识到教师言行的准确性,从而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品质。
5.结合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课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在上课时学生中暑、晕倒、运动损伤等事件,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此类突发事件,在处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互助、助人为乐的精神。例如在田径课上进行一百米的竞赛游戏,按照游戏规则,输的一组必须做一些身体素质练习,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两组学生发生了矛盾。这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阻止,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遇事平静、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是难以避免的,但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因此,教师必须十分严肃地教育学生,一定要提高纪律观念,在充分掌握技术要领的基础上才能投入训练,不要违反运动规律,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在处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得到体现与提高。
关键词 “正能量” 信息传播 教育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理念和精神信仰的教育,意在提升高校大学生理解社会的综合人文素质,提升它们将来适应社会和接受社会公共价值理念的综合能力。高校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平台,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但是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理论
教育方式就是信息传播方式。教育就是以传播新价值和新理念为目的,选择何种教育方式是决定教育目的能否实现的重要手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就能保障信息传播的完整性和教育对象的针对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方式,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人类教育的方式,也彻底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大学生精神灵魂的课程,新的信息传播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1.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每个人的精神气质都具有时代性,这种精神气质的培养来源于所处时代的精神文化风气和社会人文精神价值,它是整个社会存在的精神基础,也是信仰教育和生活方式教育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教育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高校要围绕现实社会的理论基础来教育大学生,让具有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做一名具有现代精神气质和责任公民。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它属于既传播知识又传播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是传播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的传播更倾向于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价值的教育,它要把这中价值观传播和示范给所有大学生,它的传播过程必须与当下社会所具有的核心理念联系起来,否则在教育中难以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遵循通过交流与辩论的方式是大学生认可,然后这些价值理念就会主动的被了解和学习,才能形成具有社会共同感知的社会行动和生活方式。
1.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体系
新的传播技术的使用给高校教育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好这些新的传播技术,将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收获。高校所有的教育方式构成高校自身的信息传播体系,其中就包括口授式教学、阅读文献式教学、行为示范式教学、互联网信息终端传播式教学和实践造作式等教与学构成的信息传播体系。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这些方式传播给大学生,大学也基本上都是通过这些方式接收到这些价值观,但是在这些教与学的信息体系传播中,值得关注的就是互联网信息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端发挥着其它传播方式所不具有的新功能。
1.3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动,而不是像专业技术课程那样一成不变。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时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基础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已经脱离实际的方式和内容,结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被高校大学生重视和认可,认为这类课没有学习的意义,这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给上时代所е碌摹5鼻暗母咝K枷胝治教育方式还存在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缺乏时代性。其二,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其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对互联网信息终端的高效利用。
2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
2.1信息传播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1)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教育观念该是从原来的记忆背诵转向利用技术查询所需的材料,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它也颠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影响。教育体系内部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主体等各种要素,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彻底改变这些要素在整个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也会对每个要素产生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生动、要求教学环境必学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能够被大学生所接受、要求教学主体必须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术等,所以说它对这些要素的影响是深刻的。
(3)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价值观传播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信息技术传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传播高校和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具有重要性。它能够提高思想价值观念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能够使大学生尽快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快速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能力。
2.2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多重纬度
教育方式改革与创新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的建立为教育方式改革提供多重纬度,每个纬度都为教育方式改革提供一个具体的方向,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来说,它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有针对性指导。
2.3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要求不断地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在现代信息传播体系下,要依托这个信息平台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界面,不断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
3正能量信息传播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启示
3.1正能量信息传播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引导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人们的整个思维方式和理解问题的方式都产生的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维开始变得专业化和技术化,理解问题的视角也开始变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的教育,在传播教育方式中一直保持封闭的、单一、统一的教育方式方法,但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彻底开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变的具有活力和潜力。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具有积极的引导,它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所以现代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这个平台,建立起多元多渠道多终端多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3.2正能量信息传播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新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正能量的信息传播体系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有多方面的,它让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变的更加开放,变的更加具有人性、变得更具有理性和包容心。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学习专业化的知识和培养健全的综合人文素质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主要任务,在信息化泛滥的今天,必须要建立正能量的信息传播体系,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思想价值观,最终让每个人成为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源体,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成功。
4结论
面对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要保持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必须保持能够被质疑和公开讨论,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不同的信息终端传播给所有的人。
参考文献
[1] 赵扬.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2).
[2] 王玉芝.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途径探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3).
1.目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在既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的基础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以形式口号宣传和灌输政治激进思潮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已经落伍了。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容易受到错误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引导,使得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轨,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念。而高校老师由于受到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影响,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就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也难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去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2.1 促进大学生树立起正确政治意识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目标是要促进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意识。正确的政治意识不但能够保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大学生在毕业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合格继承者。
2.2 提升高校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作用。思想对于人而言极其重要,人的行动可以体现出思想,而行动是受到思想支配。但是,思想不像人们的吃饭睡觉天生就会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思想的产生主要通过人们接受教育以及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当前高校学生由于受到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信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不仅较为开放,同时拥有很大的独立性,然而由于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缺乏较好的辨识能力,导致他们在当今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所接收到信息的良莠不齐,这些信息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理论的科学原理对大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可以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对其所接收到信息予以全面的辨识,从而让他们能够得以充分的理解信息所表述的本质,辨明是非与真假,实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建立。
2.3 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主要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还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还不能相提并论。不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也逐步重视起来,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了解中国具体的国情、历史,有利于高校学生可以认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其能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在新形势下构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以下新的方法和途径
3.1 以"中国梦 "为导向,深入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要注重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要以"中国梦"为原则,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行深入教育,要将"中国梦"的思想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结合,逐步使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观念进入校园、深入课堂、渗透到每一个高校学生的心中。
3.2 以新媒体为手段,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新时代下,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利用新媒体来传播思想教育,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所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可以采用媒体的途径营造出有利的思想教育环境氛围。可以使用学生常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方式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面,营造好的思想教育环境。
3.3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开展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通过专业的教学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思想素养。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指导。这就要求要有充分的专业课知识体系,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培养标准,把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在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白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3.4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线,开展多样化的大学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新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取得进步。高校校园就是最好最直接的实践平台,实践是理论教学的保障。
(1)要把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通过讲解英雄的光荣事迹,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实践使学生提高自身思想素养。(2)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育探讨会,来纠正学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梦想中国――三下乡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过程中体会和理解思想教育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学习思想政治的真正内涵,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后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
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的唯物辩证法。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观察人类社会现象和分析人类思想的惟一科学的方法。以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理论依据的根本点即在于实事求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
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因时间、地点、条件而异,对一切情况不能等同视之、等同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坚持灵活机动的方式方法。实践中,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清晰认识高中生思想形成和心理变化的规律,掌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既能够针对共性问题做好工作,又能针对个性问题做好工作,杜绝唯心主义倾向和主观主义错误的发生。这是开展好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导向性
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阐明思想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性,揭示了人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高中学生思想教育要把握这一规律,能够立足于高中思想教育的目标,从高中生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思想意识的现状出发,来分析他们的思想需求,因势利导;从高中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出发,创设条件,开展活动;学习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发展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3.把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这说明,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的意图,激起人们实践的热情、干劲、信心和毅力。从中亦为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正确认识思想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注重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师和被教育——学生在认识和情绪上的共鸣,进而统一认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法
原则性方法来源于理论依据,又抽象于具体方法,原则性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定性式的、规定性的方法,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具体方法中提炼出的基本原则,不仅规定了具体层面方法的方向、准则和要求,而且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在整个方法体系中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化个体的领悟性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培养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毫无疑问,高中时期的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通过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来检验。因此,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基本要求是: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要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时一事乃至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还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的服务,在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意识劲性开发。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地完善自己的思想品质。只有调动起学生自我约束的修养能力,才能实现最好的教育效果。
2.坚持规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实践的灵活性
规定性即满足于学校的计划和规定,这是前提性条件。开展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性体现着德德育的方向和内容,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由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与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并存,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多元的价值取向混淆着我国主流的价值取向,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可塑期,必定会受其影响,那么,规定性的反映着学校计划性的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规定性原则。但是不同思想基础和受不同客观环境影响高中学生必定会有着不同的个性问题,这就需求灵活性的教育方法。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客观环境在变化,阶段性的形势任务的变化,也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与之适应,这也需要灵活性的掌握。
3.坚持灌输式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学生的接纳性
灌输式教育表现的是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灌输式教育体现于学校的课程设计、专题教育、专项教育之中,强调的是学校教育、教师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则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的统一起来。任何德育教育,只有在教育者的思想上构建接受容纳的基础,才能是入耳入脑的,能够被接受的,否则只能是单纯的说教流于教育的形式和过程。因此,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起点和动力,要善于启发,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依赖于原则方法。原则方法是必须遵循的,具体方法则可因事而异的选择,是关于将原则方法运用于实际,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选择性、真遁形、生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方法包括灌输式、说教式、协商对话式、系统分析式、情感熏陶法林林总总,例举这样几种方法用来说明:
1.载体教育法
将教育内容寓于有形的动态的、参与性强的活动中,即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应、情趣感染来实现教育效果。如开展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看一本书、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开一次座谈会、听一场专题讲座、上一次党课、听一场主题报告、组织一次知识竞赛、参加一次公益活动等有形有色的载体式活动,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身临其境、情感熏陶的教育,将抽象的理论教育活化起来、生动起来。
2.典型教育法
榜样的作用最能感染人、打动人,因为在榜样的升上体现出抽象的教育道理是怎样在人的个性品质中通过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教育既包括正面的典型,也包括反面的典型,以正面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主,以反面典型的警醒作用为辅。正面典型如一面催人进取的旗帜,对大学生能够发挥激励、感召、引导、效法的作用。可大力开展向老一辈革命家、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学习活动,亦可在学生中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挖掘和提炼正面典型表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激发学生效仿和学习。反面典型的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针对性、教育过程的真实性、教育效果的深刻性等特点,起到震撼和警醒学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