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钢琴研修总结

钢琴研修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9 23:14: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钢琴研修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钢琴研修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新教师;园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57-0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从长远来看,教师问题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王建军博士认为: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应该植根于学校背景,持续进行,目标明确,采取“大愿景、小步调”的策略。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幼儿园是一所新建园,师资队伍以新教师为主,在全园专任带班教师中,80%以上都是工作未满3年的新教师,她们刚刚从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毕业走上幼教工作岗位,有向上的乐观情绪,旺盛的工作精力,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欠缺丰富的带班经验、灵活的应变技巧、高效的反思能力……为加快新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我园在新教师园本培训方面开展了一些实践研究工作,并初显成效。

一、关注新教师需求,科学合理论证

新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园所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园新教师培训中以理解、尊重、关心为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与时俱进,依据幼教发展与社会需求,理论结合实践,以培养新教师的基本教育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提升新教师综合素质。新教师入职之初,幼儿园发放职初培训的调查问卷,广泛征求新教师需求与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反复论证,制定了幼儿园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新教师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帮助新教师做好职初三年个人发展规划。规划内容结合个人现状、优势,量身定制,明确目标、寻求路径。园部则依据新教师的不同需求和特性,开展有效支持和个性化的塑造,并为她们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这种个人项目管理,使双方目标明确,使得新教师能够量体裁衣,合理规划,依据个人所需,实现专业成长,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满足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诉求。

二、实施研培一体,加速新手入轨

为了帮助新教师各项工作尽快地步入正轨,我们在尊重新教师个体需要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构建共同愿景,唤醒职业意识,研培一体,深化内涵,搭建成长平台,实现新教师的自我成长。

(一)用思想撑起自由的天

加强师德建设,丰富师德内涵,严格师德考核,让新教师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以德为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园开展师德学习,在新教师中树立牢固的振兴幼教,奉献幼教,献身幼教的专业思想,培养爱岗敬业、依法执教、严谨治学、积极创新的思想理念,提高新教师的民主法治观念,增强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升其师德修养,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质,使新教师成为家长信赖、幼儿爱戴的好教师。

(二)用专业构筑理想的梦

作为一名新教师,专业能力是其专业素质的核心体现,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为了培养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我园搭建三个平台,助力新教师专业技能提升。

1.教学练兵台,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提升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水平,幼儿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约听课、随堂看课、学期评课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在实地观察、检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检查监督、指导反馈,提高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能力,优化新教师教学中的细节,让科学的教育观念真正内化为教师的自身行为意识,进而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新教师教学水平。

2.技能展示台,积累实战经验

我园结合新教师职业技能要求,加强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培训,鼓励新教师自学自练,营造比武赶学、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园内每月定期对新教师进行钢琴曲、美术绘画、课件制作、舞蹈、体育口令与动作等基本功过关考核活动,开展教案书写,观察笔记交流等研讨互动活动,使得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磨砺内功,积累经验,快速进入角色,体现“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的管理思路。

3.窗外声音台,开阔成长的视野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注重开阔新教师的眼界,利用外出听课、园际交流、区域活动等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吸收借鉴好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安排她们上模仿课,汇报课,让新教师参与园内不同的教研组,通过教研组内学习、汇报与展示,观众家之长,融集体智慧,拓展视野与思路,加速专业成长的步伐。

(三)实施“青蓝工程”,助力快速成长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师傅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徒弟在教育之路上践行。为了新教师的成长,幼儿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利用我园市、区学科带头人、优青的引领辐射作用,举行隆重的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明确师徒各自责任和义务,发挥师父“传、帮、带”作用,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熟悉业务,提高教育技能,促进专业发展。幼儿园每年九月份分班重组,新老搭配,师傅带教,通过示范教学、指导教学等方式,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及公开活动,师徒双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此举让我们看到了新教师成长的希望,为打造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的新教师团队,为幼儿园师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培训模块,突出实际能力

我们综合传统的园本培训模块,针对新教师实际问题,创新思考,重新构建了五大研修模块,即:学习模块、评比模块、考核模块、研究模块、交流模块。

学习模块即师德学习、技能学习、理论学习。针对新教师,我们将最基础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新教师,如:规范文本格式与要求,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要求与规范》,指导如何制定活动目标,如何进行小班幼儿入园前的第一次家访,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家教,如何指导幼儿如厕、上床睡觉、进餐等,再如: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新教师安排白板课件制作专题培训等。

评比模块分为技能技巧评比与教育教学评比两方面。技能技巧是幼儿园教师有效开展保教工作必备的专业素质,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技能技巧的训练最容易被忽略,因此我们将教师技能技巧评比纳入了长效管理系统。我们每学期都会安排3―4项技能技巧评比,基本做到一学年将所有的技能技巧项目完成一个轮回地开展评比,例如教师舞蹈比赛,自制教玩具评比,钢琴大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手工)制作比赛等。教育教学评比主要指的是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综合性的评比,例如环境创设评比,晨锻早操评比,区角游戏评比,班级特色活动评比,教师赛课活动等。园部每学期都会组织实施以上两种评比活动,评比过程中各位评委都会向参赛教师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整改建议,评比结束后,园部会认真总结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如果发现需要幼儿园进行集中培训的,园部会在最短时间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各级各类评比活动结果会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对调动新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其迅速适应岗位,提升专业水平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考核模块对教师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考核,意在检查教师在这些方面是否达标。教师即兴弹唱过关考核活动,弹唱曲目考核现场抽签,在规定的时间里练习并即兴伴奏弹唱,如果现场弹唱未达标,则在下一个月继续考核,下一个月的考核曲目由一首变为二首,以此类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论知识测试,如果教师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并达到考核标准,则过关,如果有教师不达标,则需要在规定的复习时间后再次进行考核,当然两次测试卷内容是不同的。教育教学方面的考核之师徒结对汇报课,在园部确定领域或主题后,师徒俩在规定的时间里充分准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写教案、现场执教并说课,经过考官们的综合评定,认定执教者是否过关。

研究模块即园部通过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班组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以实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思维碰撞后的提升。除此之外,园部集中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每学期末外出学习观摩的教师园内汇报辐射与交流等活动都属研究模块的内容范畴。年级组在主题备课时的研究,以上一主题小结和下一主题的具体实施为主要内容。

交流模块即园部为提供教师互相学习交流而创设的展示机会和平台,我们每学年第一学期末组织开展幼儿成长档案制作交流活动,意在创设教师互相学习的机会以提高教师自制幼儿成长档案的水平。我们每学期组织实施的教师师徒汇报课展示活动,意在互相听课、说课、评课,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除此之外,园部还不定期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业务档案制作交流等其他交流展示,不断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和保教水平。

四、注重多管齐下,完善培训系统

新教师的园本培训系统应是科学、周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我园新教师园本培训系统以多层次形式、多渠道方法、多媒体途径、多机制保障构成。

多层次形式是指我园除了采取集中研修的形式,还根据新教师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培训,例如,工作一年的教师学习最基本的文本撰写规范、科学制定教育活动目标、一日活动组织规范与要求等,工作两年的教师学习幼儿园听课说课评课、幼儿园班级管理、家长工作技巧等,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学习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儿童的行为识别与应对策略等。

多渠道方法是指以园本教研中的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种方法为基准。我园个人反思以撰写各类反思性台账(半日活动效果分析、说课稿、专题论文、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个案等)。同伴互助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结合其他交流、汇报、研讨方式,对新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园本研修活动。专家引领主要依靠园长、业务园长、园骨干教师以及其他园外专家的指导,例如邀请市区幼教专家、教科所领导、姐妹园骨干教师来园做专门的讲座。

多媒体途径是指我们对新教师的园本研修不仅仅限于面对面的学习、音频视频的观摩等传统手段,还充分开展网络上的学习与互动,使我园新教师熟练掌握这种学习技能。

多机制保障是指经费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三方面。我园园本培训经费是随着幼儿园发展逐年递增的,因为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只有投入充足的培训经费才能保证教师队伍发展。我们定期安排新教师参加市、区级教研活动,为新教师购置几千册的教学参考书籍,为教师网络学习提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便携式电脑、SMART电子白板、台式电脑等设施设备,为她们外出培训学习报销培训费用和差旅费等。人员保障是指为新教师的培训整合各方讲师团资源,如园内的、园外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园外的专家、领导、骨干教师等。无论新教师存在什么问题,幼儿园都会想方设法挖掘资源,安排针对性的学习培训研讨。制度保障是指我园早在制定各类计划前,就完善了相关的园本研修制度,如园本培训考勤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总结交流制度、奖惩制度、年检制度等等。

园本培训为我园新教师培养工作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新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推进,新教师园本培训中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大胆创新,探索实践园本培训中新的方法与路径,促进新教师快速全面成长。

第2篇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实践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许多中小学校将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强了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普通高校纷纷开设以审美为核心内容的音乐艺术课程;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学质量同时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重新制订和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艺术类课程标准……,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

“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1、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2、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3、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的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4、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5、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6、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其前身为艺术师范系的音乐师范专业,32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音乐师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绩。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而且还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高师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础;

“大”——大量的信息;

“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

“新”——新的艺术视野;

“宽”——拓宽的专业口径;

“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至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就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十分不可取。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二)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高师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四、突出师范性——多能一专、全面发展。

我们认为突出师范性,首先必须要大力夯实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四大基础:

1、公共文化课的基础;

2、专业理论课的基础;

3、专业技能课的基础;

4、音乐教育理论课的基础。

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其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学的理念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单位,我们培养出可以迅速胜任教师职业的音乐师范生,既满足了国家对教师的急需,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师范性的形象。师范性应该是师范教育最具本质、最具特性的东西,它既遵循艺术师范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与师范的培养目标紧紧相扣,从学科建立到课程设置,从教育指导思想到教学管理,从授课方式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实践环节等,都应是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特点的教育体系,在每门课的施教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教学法则是贯穿教与学的主线,明明白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什么、怎样学、如何教”。一句话,高师音乐教育的一切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才是最大的师范性。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体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就此,全院领导、教师逐步达成了共识: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

五、拓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因为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每种社会职能也无不交叉涉及多种领域的业务,势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复合化。我们要求学生按前面培养目标努力做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

所谓“多能”是在专业知识的范围内,力求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全面及求得知识能力结构的多样化,以利于增强人才的灵活性、适应性;在“多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程作为提高与发展的专长方向,以满足音乐教学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也利于发挥人才自身的特长。“多能一专”型人才则蕴集了无可估量的能量,将大大推进整个音教事业的发展。

我院在拓宽师范生业务口径的途径有,如:

1、增设电脑音乐基础课程,讲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及课件制作知识等;

2、在音乐教育学课程增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等最新内容的讲授;

3、扩大选修课,除传统选修课声乐、钢琴、电子琴、手风琴、民乐、作曲理论、舞蹈等课程以外,增设教师口语、播音与主持、音乐鉴赏等一百多门选修课程,大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版权所有

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与水平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重要条件

1、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即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给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其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不仅直接影响到《课标》的实施,而且也关系到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要使学生日后服务于基础教育,教师就首先要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要求教师学习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的老师充分认识到《课标》所阐述的十个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层面和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使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课程评价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感受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终生热爱音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近十几年来,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和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体现了21世纪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版权所有

2、加强师资队伍和学科人才建设也是我院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1)“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先进教改经验,改进我院教学管理。通过派员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国和港澳台地区访问、交流和演出,邀请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伊斯曼音乐学院、波兰音乐学院肖邦钢琴学院等中外著名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以及举办“乐器演示会”等活动使师生们开拓了艺术视野,学到国内外许多新的音乐知识及新信息。

(2)注重业务学习和提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连年派出部分教师分赴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音乐院校进行学习、访问、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点音乐院校学习进修。并且由院领导带头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加“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研修班”学习并已顺利结业。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已考上硕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地就读在职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的良好风气。

七、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我院经过几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并已初见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强调音乐师范生应练好“音乐书法”——即乐谱书写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乐理》课及毕业班的《配器常识》课上加以严格要求,同时充分发挥《配器常识》课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较强的特点,使这门课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解决实际应用的课程。

(二)

改革音乐学院式的视唱练耳教学探索有师范特色的视唱练耳教学路子。建立视唱分级教材及分级考试制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全体学生按教学大纲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让部分学有余力以及有兴趣继续学习视唱的学生能向更高级别层次迈进;运用固定调唱名与首调唱名法并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视唱的熟练程度和贺御能力得以提高,这些均大大提高了视唱练耳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三门史论课的授课方式,由原来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课堂授课与指导学生自学并举方式,教师隔周上课讲授本课主要内容,并列出参考书目及布置课后作业、论文题,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学会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欣赏室等的各种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三门课的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在键盘乐器的教学中,采取了小组课、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原来钢琴、手风琴课单纯“一对一”式的授课办法。学生在集体课或小组课上,不但能互相观摩学习,学到了演奏技巧,还学到了如何教学的方法。由于在集体课中运用了先进的数码电钢琴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优于个别课的授课方式。钢琴课还准备在2004新学年启用分级教程教材。

(五)加大对音乐教学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国高校中最早的电钢琴教学系统,后又相继增建了电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学录音工作室等。

(六)应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将电子琴课纳入了必修课,还提出并推行“手风琴与电子琴同步教学”的课题,大胆进行相关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这些健盘乐器的学习上融汇贯通,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七)将原有的钢琴、和声、钢琴伴奏编配几门课三门课程串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课程组合,将这些课程的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这几门课的最终要求来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方式:钢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简单规范的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和声(和声知识与规律、习题、作品应用的分析与键盘和声弹奏训练相结合)——钢琴伴奏编配(加强钢琴伴奏织体音型的移调训练、伴奏编写、即兴伴奏配弹等)。加强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八)及时将《电脑音乐基础》作为必修课。我们充分认识到,在21世纪,主导知识经济的必将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计算机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计算机作为最基础、最前沿、发展最快的学科和专业,是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电脑音乐制作技术是打开新世纪音乐殿堂大门的金钥匙”的理念同样地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所接受,应对基础教育的要求,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学习计算机,学习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就成了高等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为全体学生开设了《电脑音乐基础》的课程,使广大学生能尽快地结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来进行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进而学习和掌握音乐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发和应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就制作和应用音乐课件进行教学,受到学生及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九)声乐课改变以往套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法,进行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办法的尝试。努力将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当中。

(十)舞蹈课得到了重视与加强;增加了课时;设立了侧重舞蹈的选修;教学内容中还增加了校园小歌舞编排等方面的实用技能学习。

(十一)2001年开始至今,在《音乐教育学》的课堂上组织全院学生学习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了解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音乐标准的音乐鉴赏与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的教学方法,并从新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功能、目标,音乐教学原则、音乐课程理论、音乐教学艺术、音乐教学(含教育实习)指导策略、现代音乐教学技术、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措施、音乐教育研究、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运用等。使全院学生注重国家新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后新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密切联系了我国和我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新教改实际,并实践于教育实习中,有助于培养音乐师范生成为新型的合格音乐教师。

(十二)大力加强艺术实践,将艺术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并进行考核和量化评分。艺术实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下乡采风及创作实践。广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3月,是少数民族民俗艺术活动较多的时期,我院坚持安排二年级学生下乡采风,同时就地搞当地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调查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民族音乐艺术教育,让他们了解基础教育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他们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和坚定他们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决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激发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结合采风的感受,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有的获全国音乐比赛获奖,有的在全国音乐刊物发表,更多的是自己的汇报音乐会上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实践,学生们反映了这些活动是“终生难忘、终生受益”

2、组织文艺活动及登台演出实践。如每年举办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五项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讲演、板书)大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艺苑杯”声乐大赛、诗歌朗诵、大学生口才及讲演比赛等;还有每学年的教学汇报音乐会、作品音乐会和音乐舞蹈晚会等。让学生有许多机会来展现他们的艺术才华。

3、积极组织我系学生参与社会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学生节目曾获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三等奖多项,学生合唱团多次获全广西合唱比赛特等奖,并荣获广西区教育厅颁发“广西大学生爱乐合唱团”称号

(十三)多元的音乐教育实习方式。我院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探索与改革:

1、定点实习。加强音乐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已建一批实习基地学校:如有柳州三中、广西壮文学校、邕宁高中、邕宁职业高中、南宁第一职业高中、南宁地区第一师范学校等。

2、学生分散实习,教师带头指导实习。采用了让学生回原生源地实习的办法。接纳我院实习生的各级学校已达200余所,使实习生有更多机会在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课外活动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同时为毕业生进行毕业“双向选择”提前作了准备,增强了我院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的机会,使毕业生就业途径更多,渠道更通畅,扩大了学院在社会的影响,生源得到扩大。

3、抓好实习准备工作。为使实习生能在毕业学年分散到全区各地实习,独立地进行实习工作,我们抓好了教育见习环节。带领学生到学院所在地——南宁市有关学校听课、评课、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辅导。并在教育实习前一学期,根据音乐教育内容(乐理、声乐、欣赏等)逐项进行试教、试讲,以取得教学的体验,学会分析教材、备课、上课、评课、总结等环节。为他们进行下学期的教育实习打下基础。我院教师还承担省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音乐师范生教育实际指导策略》,获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导了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

(十四)紧抓毕业论文写作环节。蔡世贤院长、陈玉丹教授一起经过两年多时间开设系列的讲座和积累,完成了近七万字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书稿,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题库,以指导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提高音乐师范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调研的能力、查阅报刊、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资讯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着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对我院课程衔接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衔接。

1、舞蹈普修课调至一、二年级上课,舞蹈条件及基础较好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继续选修舞蹈课,这样,使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学习舞蹈基本技能,同时有机会将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应用到实践中。

2、《钢琴伴奏编配》课安排在本科第三学年,专科在第二学年开设,比原来提早了一年开设,保证了学生钢琴学习的延续性和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3、《教师口语》课由原来在第三学年开调在了第一学年上,以保证我们广西少数民族部分学生克服语音不准的问题。

4、将原在最后学期安排的大部分课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几个学期进行,一改毕业班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找工作,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挑选。

(十六)为了应对社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变化,拓宽办学思路。增加了音乐学(音乐教育)新的专业方向:电脑音乐制作专业方向、舞蹈教育专业方向。

(十七)《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分析》、《和声》、《中国音乐史》、《音乐教育理论》等课程,将最适应教学需要的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试。招生确保规模扩大和生源质量两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积极承办广西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改过去各院校分散招生为全区(省)性的统考,贯彻执行宽口径、重基础、重素质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办法、评分标准都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使考试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统考成绩在区(省)属院校同类专业中通用,改变了一校一考,报多校必多考的状况,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有利于学校公正选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乐专业新生的整体质量,并有利于减轻考生的负担,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路子是正确的,成绩是可喜的。然而,时代在不断前进。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我以为,改革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我们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永恒的课题。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参考书目:

①《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

蔡世贤吴远雄合著

第3篇

我园全体教职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按照幼儿园评估标准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检查和反思,做了认真地自评,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幼儿园基本概况

我园始建于**年,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过改扩建,现我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多平方米,是一所园舍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幼儿园。

全园共有**个班级,其小班**个,中班**个,大班**个,学前班**个。在园幼儿****名,附近辖区内适龄幼儿都能很方便的接受学前教育。我园共有教职工**人,专职教师**人。本科学历**人,大专学历**人,在读大专学历**人。园内设有多媒体教室

(兼舞蹈厅、钢琴室)、游戏室、会议室。配备了42寸数字电视及电脑、音响、DVD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目前园内共有电视**台、电脑**台,大门口、楼道安装了电脑视频监控设备。

自办园以来,我园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园宗旨,围绕“安全第一,提高品味”这一工作目标,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创新管理理念,取得了较明显的办园业绩,赢得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年我园都被评为“幼儿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如今的太阳幼儿园是一个理念先进、管理高效,洋溢着朝气、活泼氛围的幼儿之家。

二、

创设育人环境,打造幼儿茁壮成长的乐园

1、完善幼儿园设施

近几年来,幼儿园逐年投入经费,不断完善幼儿园设施。添置了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大型玩具设施、大型厨房设备、教具、42寸等离子电视机、VCD、电钢琴、电子琴、音响等。为幼儿提供了具有安全、卫生、舒适的优良学习生活环境,使园所初具现代标准。

2、美化园内环境

我园着力创建有利于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老师们多次利用休息时间,根据时令、主题及时对环境进行调整美化,使幼儿园环境趋于完美,体现出高度的凝聚力、战斗力。另外,我们还发动幼儿、家长齐参与,利用废旧材料、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制作了多种手工作品,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我园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融入环境之中,切实做到态度和蔼可亲,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使优质的教育环境展示于社会,优质的保教保育取信于家长、幼儿。

三、

规范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

1、建立健全制度,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我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办园方向:抓质量,办精品。我们克服困难与压力,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方位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以保教并重的原则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根据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幼儿园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消毒及隔离制度》、《接送卡制度》等,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另外,灵活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教师行为礼仪规范,使管理更为科学化、精细化。

2、强化常规,建立和谐的工作程序

常规是正常保教秩序的保证,保教人员一日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确保幼儿生活制度与常规得到切实贯彻。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严格按照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及一日工作程序要求进行标准操作,使保教过程科学合理地依照一定规律有序运转。管理人员坚持“一日三巡”制度,做到勤、细、严、实。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园所保教保育工作现状,寻找存在问题和主要原因,紧密结合园所实际,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便于检查落实的细则措施。使各个环节规定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认真落实到人,落实到时间与地点,

并规定出完成程度与工作质量。确保幼儿园保教保育工作融合与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

3、落实过程,向一日要质量

人生各阶段都有必须解决的发展课题,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就是幼儿阶段必须解决的发展课题,因此必须纠正重上课而轻生活环节的偏向。充分认识生活活动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所必需,还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向一日生活要质量要效益就是要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充分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将之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具体而又切实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以程序化管理,实现严谨细致。

四、多元化发展,提升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我园为幼儿开展各种活动、搭建各种平台!每项活动都要让幼儿为达到“多元化发展,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服务。例如举办亲子运动会、幼儿广播操比赛、大型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每日的课间操,已成为蓓蕾幼儿园每个幼儿最喜欢、最快乐的舞蹈必修课。我们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激发了孩子对运动、艺术的兴趣;提升孩子的各种技能;培养孩子竞争和合作的初步意识;并让孩子懂得,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付出努力,从而培养孩子挑战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敢品质,提升幼儿素质教育。

五、强化意识,确保幼儿安全。

从保护幼儿的生命出发,认真做好安全工作。我园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作为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来常抓不懈。

首先,园内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全体教师和保安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职责,定期开展安全专题会议,全面负责规划和实施综合治理、依法治园工作。按照本团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要求,层层签订《安全协议书》。

其次,由园长到每位教职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每个孩子,关心园内的每一件设施、设备,发现隐患,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全园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幼儿从小就有安全保护意识;各班每周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将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幼儿心中;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把幼儿接送时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户外活动时,要求保教人员全部到位,以确保幼儿的安全;加强晨检,严禁幼儿带危险品入园。传染病多发季节加强预防及消毒;每周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注意做好配餐搭配,保证食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餐饮都严格按卫生保健的要求规范操作。

另外,

我们建立安全奖惩制度,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设立“安全工作奖”,形成激励机制。建立值班制度,每逢重大节假日、特殊天气均能落实值班护园人员,做到定人、定岗、定则并保持信息畅通。

六、提高专业知识,造就高素质保教队伍

我园高度重视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经常组织全园教职工集中学习上级文件、《纲要》精神,我们还通过外出学习取经,相互听课研讨,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工作心得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水平。定期开展骨干教师进修活动。

六、巧抓沟通,重视家园文化建设

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有过硬的保教保育质量,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更要用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满意和支持。

我们幼儿园积极做好家访、家园联系、家园活动等工作,重视家园互动,满足家长合理要求。本学期通过《家园联系册》让家长们及时了解、掌握教育信息;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发展情况,宣传幼儿园的工作,以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另外,我们还不定期地举办家长半日开放,邀请家长来园与孩子们一起生活、一起游戏,家长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

七、面临的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实践与探索,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幼儿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相协调的路子,并在办园条件、师资队伍、办学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我们是农村幼儿园,我们办园条件有限,生均建筑面积、占地面积、绿化面积、活动场地均明显不足。

2、许多理想的现代化硬件设施难以一步跟进,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3、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配备没有编制,好的师资难以引进,年轻、优秀教师难以留住,造成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整体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农村幼儿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有些陈旧,对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认识不足,致使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偏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倾向小学化,也是制约幼儿园实施新理念、更好发展的一个因素。

八、整改方案

1、对于人均面积绿地不足问题,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将幼儿园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有效的利用起来供幼儿活动。拟将教学楼后场地进行平整,并铺设草坪供幼儿活动;尽量压缩生源,减少班额;对于幼儿园绿化方面,我们尽量加大盆景栽植,充分利用楼后空地扩大绿化面积。

2、在资金方面,我们尽可能的节约一切资源,争取社会

各界的力量,为幼儿增加更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各种活动器械。

3、积极开展园本研修,探索分层培养的教师发展机制,尤其是要针对幼儿园办园特色,培养能适应和发展园本课程特色的特长教师,制定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及培训,尽可能多的给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为幼儿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第4篇

在先生逝去五周年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并梦到先生神采奕奕的容颜,对声乐的学术观点的讲解口若悬河、娓娓道来,又不时形象生动地演唱、维妙维肖。很奇怪,这种梦境我经常会梦见到,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缘故吧。先生一直在我心里。

一、用歌唱铺就人生轨迹

1950年先生举办了第一场独唱音乐会,一唱就是近七十个春秋,一唱就唱到生命的尽头。上海音乐学院谭抒真教授称赞他:“温可铮演唱歌曲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演出场次之多,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在国内不仅限于歌唱家,即使将器乐演奏家在内,无论谁也不能和他相比。”在近七十年的演唱生涯里先生参加了2000余场的演出,其中个人独唱音乐会占近300场,保留曲目近600首,涉及中、俄、意、英、法、德、西班乐等国的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以及各国民歌、宗教歌曲、黑人灵歌等。

这些数字的背后,放大了一位歌者对歌唱艺术的痴狂、挚爱与执着的追求,呈现一位歌者生命的状态和对生命热爱的炽热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音乐是我生活的唯一意义,我所有的自尊自信都来源于音乐,我活着就是为了歌唱”。

这是一位歌者的内心独白,把音乐、歌唱的艺术与鲜活独立的、毕生的生命意义,真切融合那么纯粹。歌唱,是他生命的全部。

恩师一生钟情歌唱艺术,同时以极其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次演出。演出的当天,他几乎不说话,保存体力,积蓄精气神,演出时以最佳的声音状态、最饱满的歌唱热情,诠释着用心准备的每首歌曲。因此,可以自豪地说,恩师的每场演出都非常成功,四座皆惊,感人肺腑。

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恩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忍辱负重情况下,时刻也不忘他心爱的歌唱艺术。

为了不让人发现他歌唱,他与妻子一起骑车,在大雨滂沱的夜晚,在荒野的一棵树下,放声歌唱。歌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在黑暗中,他用真善的力量,呐喊出了渴望寻找光明的勇气和信心,企盼黎明曙光的到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先生始终以自我修为的态度对待歌唱,从不懈怠自己,无论在苦闷与快乐的状态下,坚持歌唱、研磨技艺,不断超越自我。跟随恩师钢琴伴奏一生的师母告诉我:“我和温老师五十多年如一日,每天不少于十二小时的练声、教学、背谱、背词、合伴奏、听唱、抄乐谱、看音像制品,每天上午温老师都要连唱20首歌曲以上”,对于一位歌者来说,连唱20多首歌,这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技术、艺术、风格、音乐的要求把握,那么多语言的准确把握,更是件难事。但恩师每天上午坚持一场多音乐会的曲目量!这毅力,常人是做不到的!我想,这会让除恩师之外的所有的歌者而感到汗颜。五十多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师母跟我说:“这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

朴实的语言,奏响着他们志存高远为声乐事业共同奋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华彩和谐乐章!这朴实的语言鞭策着我们这些后生,不断激励着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

二、教与演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笔者从事演唱与声乐教学已二十多年了,国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讲学与演唱见过不少,但真正既能唱的又能教的专家其实并不多。有的歌唱家很著名,唱的也很棒,你问他高音如何唱出来了,讲不出所以然,他只能给你作示范。歌唱大师帕瓦罗蒂,他总是让观众看他如何唱,人们总问他,你的声音为何如此动人,他说:上帝吻过我的嗓子!但恩师在演唱和教学两个领域中都非常杰出。

声乐理论与教学本来就形而上的观点较多,难以用具像的语言去描述,更何况在教学中,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语切中要害并施以对应的办法,碰到难点问题有时也会束手无策。声乐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方法很多,包括个体接受能力差异等等,当中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老师独特的思想和教学方法。那么,从声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讲,必须弄清楚演唱与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宏观艺术视野下的各自独立性的把握,还有教与演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等等。教得好,必须有唱得好的经历。

我认为恩师在声乐教学方面,不仅体现出他个人的高超演唱水准,更使演唱与教学的壁垒打通,形成演教合璧、教演融合的声乐学术思想。

声乐艺术不是孤立存在一门学科,它必须通过舞台表演来体现其艺术审美价值。可以说声乐就是舞台实践的艺术,离开了舞台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因此恩师经常组织学生演出,带领学生同台献艺。笔者自国外研修回来,一直跟随先生学习,多次参加由先生组织的各类艺术表演活动,从中得益匪浅,技术与艺术展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每当重大演出,中外歌唱家同台演出等等,恩师总会叫上我。我想这不仅主要体现先生的教学思想,通过高水平演出,不断找差距,演时的同时可以相互取长外短。更主要是通过加强舞台艺术实践,在声乐表演中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径。

恩师经常在演出完后,对每个学生的艺术表现一一点评。学生唱得好,他一直满脸笑容,唱得不好,他总是心事重重。他从不训斥学生,循循善诱的语调,却让学生们倍感紧迫与严厉。笔者认为,演完后的总结与点评,恰恰能够发现重要问题之所在。一是舞台的声乐表演,跟在琴房里相比,既便唱同样一首歌,其效果也不尽相同。前者更注重舞台的总体把握,更夸张更艺术地刻划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情感,从声音到形体、从精神到做派,要远远超越于琴房里的演唱效果。因此,先生以更多的舞台表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这就是恩师培养学生方法与着力点,用舞台实践去弥补课堂教学中,没有舞台感的缺憾,让学生在课堂向舞台延升的同时,不断增强舞台艺术的表现性,同时使学生声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入良性循环。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并非所有老师都能做到,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对学生那份真挚的爱心与责任心,这不正是浮燥尘世之下,声乐老师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吗?

应该说,用教与演打通的教学方法,效果则事半功倍,专业长进飞速。刚刚荣获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的郑洁,曾是恩师的学生;前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孙振华;中国声乐学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俞子正教授等等,不计其数的学生在演唱和教学两个领域中,崭露头角,担当重任。这些都是先生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的结果。

实践证明,教与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与学的双重价值,是把声乐主体价值以最大化的呈现。

三、艺术内化的阐释与生命的抵达

2007年1月28日,恩师荣获“中国诚信人生十大杰出人物奖”,他是其中唯一一位音乐家。这是恩师在世的最后一个奖,一个人生含金量极高的奖。它充分表现了恩师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锐意进取、始终如一的诚信精神,充分表露了一位歌唱大师用生命谱写人生咏叹的真诚与率意,完成了他一次用真诚与大爱,铺就人生绚丽画卷的生命抵达!

78岁的辞世,对一个还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歌者来说那是太残酷、太短暂了,但恩师用有限的生命厚度,矗立起了一座令人仰慕的高大丰碑,是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最有力量、最完美的阐释!

恩师经常告诫我们,歌唱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是人的心象的真实呈现!美妙的声音均来自纯洁的心灵。做人要堂堂正正,心气就正,歌就唱得大气!他经常提醒我们说,声乐不是技巧的类比,是文化底蕴的较量,亲切话语,如沐春风,让我们体悟出“功夫在诗外”的深刻道理。同时,恩师经常与我谈起他的爱好:绘画与书法。在这看似是课后的聊天,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步入了另一个缤纷绚丽的美妙世界,侃侃而谈中,会让你充分领略到先生其它子妹艺术的丰厚学养与独到的艺术见地!

难怪先生的歌声如此美妙、迷人,这不仅得益于他对声乐艺术的孜孜以求,更与其丰富的艺术学养与修养密不可分!他把其它姊妹艺术进行通融、内化、寻找共同审美性的同构关系,因此恩师声音的载体里则显得丰姿多彩、精彩纷呈,独特的、非常鲜活地、生动地塑造一个又一个的音乐形象!“杨白劳”、“魔王”、“跳蚤”、“船夫”、“酒鬼”、“魔鬼”、“仆人”等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此高的艺术境界博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仅摘一则可窥见其全貌,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这样评价先生的“他演唱的《萨尔瓦托・罗萨》非常精彩、我感到惊奇,演唱无懈可击。”

老师,您是令人尊敬的一代声乐宗师!您为歌唱而生,您用生命讴歌了时代,以及心中唯美的精神世界。您旷达的胸怀,成就了您曲高旷世响宇的大千气象;您历经磨难的传奇人生,铸就了刚正不阿的伟大人格!您执着追求艺术的精神,彰显了一位昂扬生命勃发的大家风范!您的学术思想将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第5篇

关键词:二胡;江南音乐;演奏特点;音乐教育;中国文化

中国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在我们教学和演奏中,可以说有着非常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之所以重视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其实看到的并不只是技术技艺,还承载有二胡艺术的历史、文化,及二胡艺术中的人文内涵。历史上很早就形成的南音中的“二弦”以及曾经使用的“江南丝竹”、“南胡”的概念,都表明了二胡艺术中所谓的“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的、风格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历史的概念。在中国传统音乐以及二胡艺术中,“江南”本身就意味着特有的、甚至种类繁多的风格和流派,从这个意义上讲,“江南风格”也仅仅是一种地域性风格的概称。这也说明,我们对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的学习,需要不断深入。且随着这方面创作、演奏的发展,还将不断拓展。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江南音乐的经历,以及在舞台演奏和教学经历中接触江南风格二胡作品的经历,谈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要有学习并切身体验江南音乐的亲历实践

要演奏好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首先要有学习并切身体验江南音乐的亲历实践。在这方面的学习和教学中,我经历过不少,有很多的触动,也有很多的思考与感悟。比如说,我在大学期间,就曾在我的古琴老师陈重先生的带领下,去上海,到民间去学习江南丝竹。陈重先生不仅是琴家,同时也是一个琵琶演奏家,还善于演奏笛、箫等乐器。他带我到上海浦东区民间的江南丝竹乐队,去聆听、去学习。我们带着一个录音机,在他们演奏的现场,听他们演奏江南丝竹的“名曲”。他们虽然是业余的民乐人,但是当他们拿起琴来演奏,彼此合作的时候,在音乐状态中的那份投入、忘情和怡然自得,令我深深感受到这种音乐的原生状态。学习江南丝竹,对我这个北方出身的学子来说,对于他们的方言、风土人情、人的性格、情怀,我并没有更多的了解。当时坐在那里听他们演奏,看到他们手中的乐器并不像专业的乐器那么好,他们技术技巧也不像我们在音乐学院里所学的,按照我们习惯的技术标准去评价也不那么好,但是,他们演奏的江南丝竹音乐,合在一起非常的和谐,彼此的那种关联也非常好。我听了一下午他们演奏的名曲,觉得已经演奏完一轮了,可以结束了,他们也站起身来了,可是,他们站起来并不是要离开场地,而是交换彼此的乐器、彼此的座位,重新坐下,又来了一遍名曲。这些出自民间的江南丝竹演奏者,他们每个人都会演奏几种乐器,可以交换乐器合作演奏,能够有那种即兴的、鲜活的演奏和表达,能够有相互的托、彼此的补,每一件乐器随时可以“闪亮登场”,成为乐曲中领头的旋律,能够光彩出来,又可以“隐身包腔”,烘托其中让我非常吃惊!所以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原来真正的民间江南丝竹的演奏可以是这样的!

现在回想起来,一是他们每个人对于整首乐曲中不同乐器之间的状态和关联非常了解,因为都经历过彼此,二是他们的演奏手法和音乐语言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比如说,一个拉二胡的人,其演奏是以线性旋律的演奏为主导,而当他变成敲击扬琴或弹奏琵琶这类弹拨乐器的时候。他就是以音点演奏旋律为主导。当他们彼此交换演奏,对音乐旋律的点和线的特性就非常了解,就会在他的演奏中互相借鉴,甚至可以点线结合,在不同的演奏技法、语言特征间相互融汇和借鉴,这对我启发很大,也是我觉得作为民族器乐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样才能是活的演奏!在此之后,我在对民族乐器的学习和研修中,自觉涉足了更多乐器的演奏,不仅学习不同的民族弓弦乐器,还非常深入地学习琵琶、古琴,并且,我从内心认同这不仅是我必须要经历的音乐研修,也是未来民族器乐人才培养及能力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学习方式与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像民间艺人那样,也可以像我们的前辈刘天华、阿炳一样能够甚至善于演奏多种乐器,并且能够在学习中相互贯通。

在我深入了解江南的音乐、了解江南丝竹的特性后,我就发现一般的学习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就是觉得江南的音乐是柔美的、细腻的、婉转的、流畅的,所以当他们演奏江南风格的音乐、演奏江南丝竹的时候,就一味强调柔美的音色、连贯的歌唱性、还有蜿蜒起伏的委婉的一面,就一般的特点而言,这种演奏方式表面上看来并不错,但是实际上在江南音乐的旋律中,还是有一些清朗的节奏点、以及一种玲珑剔透、结构清晰的节奏框架,并非只是柔美、连贯就可以了。江南的音乐,应该说是点线结合的,也是刚柔相济的结合,也有动静相宜的对比,也有音乐表现中的虚宴浓淡、轻重缓急。所以,如果只是一味强调江南音乐的柔美,以此相对于北方音乐的粗狂、阳刚的话,可能对江南的音乐就不会有全面的、更深入的认识。在江南音乐中,会有“糯米腔”,非常粘、非常糯的感觉,这是江南音乐的一个特点,但是,在这非常粘和糯的音乐中,也会有韧性、有筋骨,这种韧性、筋骨是在点线结合中的节奏框架中表现出来的,都是相关联的。

二、在南北音乐风格比较中把握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的一般特点

我在演奏生涯中,曾经长期接触备类不同风格的二胡作品,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以及不同的流派、创作和时代风格的二胡作品。因此,也有人说我的二胡演奏是“南北通吃”。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但是作为一位二胡表演艺术家,是不可能只局限于对某一种风格类型的了解的,特别是要演奏得让人觉得和本地音乐家一样地道,就更不容易。在演奏江南风格二胡作品的时候,要想做到非常的地道,能够做到在演奏中“拉啥像啥”、“南北通吃”,就不是一件仅仅是在演奏中,从风格上刻意模仿就能做到并且做好的事。而是需要从文化体悟和了解的角度,对不同风格作品的音乐语言、技术技巧以及相关的特定文化区域中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性格情怀都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甚至梳理、分类、比较,才能对某一种特定风格的二胡作品,能够有准确的呈现,特别是对于本身就风格多样、流派繁多的南北风格二胡作品在音乐上的不同,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奏和教学,都能恰当地把握其风格,给予很好的呈现以及传授。

关于二胡传统作品的风格特征,包括二胡演奏中对南北风格的区分与对比,虽然就其典型性而言,比较容易把握,但是,千万不能满足于这种一般的把握而忽略每一首南北风格的二胡作品,又会因为其音乐特点,在风格表现时要有特别的处理,这是首先需要提醒的。一种地域音乐风格的特征,在许多时候,是与该地域文化中的语言音调特征、性格特征以及情感特征有关联的。与创作有关,作曲家对不同地域自然地理、人文风貌的感悟,会渗透到音乐的创作中并有所表现。在二胡的传统作品中,就有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人文风貌、语言特征及艺术风格的作品。例如在江南音乐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典雅、秀美、细腻的风格以及f生格特点;在北方音乐风格的作品中,我们又能听出粗犷、豪放且蕴含着北方人性格的音乐特点。所以当我们演奏不同的二胡作品时,特别是演奏传统的、经典的、民间的,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风格的作品,不仅要抓住Il青感的表达,同时更要注意对音乐风格、性格的表达,这也是一种音乐演奏中的审美追求。

对于传统的、地域性特点鲜明的二胡作品演奏而言。特定而典型的风格表现是很重要的。一部音乐作品内在的情感、音乐形象和融入其中的声腔语调,往往是和鲜明而生动的风格表现结合在一起,需要通过我们的演奏将其惟妙『隹肖地表达出来。与音乐风格的表现关系密切的,除了与旋律、音调的构成有关,还和演奏中的音律、润腔、音色、力度、节奏、速度等要素有关。音乐的演奏首先离不开对典型风格的整体握。在演奏实践中。单就江南音乐风格而论江南音乐风格,固然不错,深入了解并掌握一类地方音乐风格作品的演奏,当然是好事。但是,其实一个比较全面的演奏家,也并不是只演奏一类风格的作品,在其演奏生涯以及教学中,必然会接触到不同地域音乐风格的作品。因此,在比较中把握不同地域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点,也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参照。这方面,我这里仅从音律和润腔这两个较为具体、也是较为重要的方面谈点这方面的体会。

1.音律的问题。中国的音阶、调式以五声性为主,但是不同的地区又会有不同的音阶和调式。在一些地域风格较为特殊的作品中。我们还要注意掌握微分音的音律特征。这种微分音构成的特定音高,钢琴上做不到,即使是在小提琴上,一般也难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二胡的演奏中非常自由随心地表达。一个例子是西北风格二胡作品的演奏。具有西北风格演奏手法的滑揉、垫指滑音、装饰音等润饰,会产生独特音乐的效果。西北音乐有欢音和苦音,例如《秦腔主题随想曲》、《哥哥回来了》两首旋律当中的7和4,用滑揉手法将游离在还原7与降7之间、4和升4之间的特色动态音高展现出来。对音律的恰当把握可以使地方风格的特征非常准确和鲜明。男一个例子为南方的广东音乐。在广东音乐中。音律与音高的关系,与我们通常的音律也是不同的。《平湖秋月》中小二度,比我们平时习惯的要宽一点,大二度比我们平时习惯的要窄一点,在这种律制下演奏出来的广东音乐,就会非常地道。再配上滑音、装饰音,与旋法的进行结合形成独特的润腔。就会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听到这种道地的音乐,自然会让人联想到广东那个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演奏中对于音高的把握,是与音乐的风格、旋法中的调性关系、和声关系、从属关系等相关联的。也因为不同风格的音乐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不同的音律特点。

2.润腔的问题。对于具有中国母语特征的音乐作品的把握,离不开中国音乐语言的特点,以及这类表达中蕴含着的特殊的演奏技法。演奏是对某一个旋律音调或音的润饰,我们通常叫做“润腔”。润腔的技法有装饰音、滑音以及特殊的、富于变化的揉弦、甚至是节奏的变化等,是多种手法的组合搭配。行腔走韵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民间戏曲、曲艺中常说的拖腔,并要求有声腔、有韵味,这些都体现在对旋律的润饰上。在民间风格的作品演奏中。滑音也为突出音乐中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特点的演奏手法之一。虽然滑音在曲谱中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因为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的过程的不同,便能体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例如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曲《江南春色》,其中小三度的滑音,滑时的速度较为舒缓,便会有委婉、柔美蕴含在里面。而像北方风格作品《河南小曲》,滑音幅度会非常大,并以速度快力度强为主要特点,像当地方言中会有很多夸张的语调、动态丰富的语感,语言中也同时蕴含着河南人耿直、豁达的性格。乐曲中多有3度以上的滑音,甚至6度、10度的滑音也较为常见。所以滑音中幅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腔韵过程中音色的虚实、刚柔与浓淡变化、控制的过程感等等,以及揉弦的幅度、速度及频率、装饰音的手法中的速度、力度及音色的浓淡虚实等等的组合变化搭配,都会将音乐语言中的风格特点及腔调鲜明地体现出来。在关注这类腔韵形态时,要有音的过程中的动态与形态感;音与音之间连接的过程、动态、形态感;声腔过程的形态感;及余韵的形态感。这也是学习和把握中国音乐语言特质的重要概念

南方音乐柔美、秀丽,北方音乐粗犷、豪放。是就其大略的典型性而言。具体到一部特定的作品,在风格的表达上,还会有具体的特点。例如《江南春色》的演奏,就要以非常柔美的音色与澜腔(装饰音、滑音等)去表达江南“小桥流水”那样秀美的景色与情怀;《河南小曲》的演奏,则透过明亮厚实的声音与夸张的润腔(装饰音、滑音、滑揉等)更加突出了浓郁的地方语调、性格特点以及人物气质上的阳刚之气。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自身特点,在不同地域音乐风格作品的综合把握中,有比较、有鉴别,在比较、对比中把握不同地域风格二胡作品的一般特点,同时再结合具体作品的情绪、形象,准确地烘托并呈现其品貌、气质和基本风格特点。

三、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和学习的五个要领

通过长期的演奏实践,我认为在演奏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时,虽然会面对传统的、创作的等不同的作品,但是从总体上讲,应当在演奏实践和教学中,注意从五个方面去把握演奏的要领。

1.首先是梳理不同地方音乐风格演奏的技术技巧特征与句法要领。无论演奏哪一种风格的作品,都是透过相应的技术技巧来呈现其音乐语言的特征,从而表达乐曲的风格和内涵。就二胡演奏的技术技巧的运用而言,当二胡在演奏不同地方风格作品的时候,会运用到润腔及相应的滑音、装饰音、揉弦以及重音等等左右手密切配合的不同的技术技巧,而中国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声音过程中,呈现其丰富的形态、风格特征;在音和音的连接中,表达像方言一样的音乐旋律中的韵律特征。而这种演奏的技术技巧,是可以通过肢体(包括动作、气息)运动的幅度、速度、力度、角度、方向等量化的分析,使我们的演奏更加准确、精确,通过对技术技巧要领的把握来传递出音乐的声腔运动形态,去呈现音乐的风格特性。

比方说,仅就滑音来讲,就有幅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力度的轻重等不同,也会有音色中的浓淡、虚实,刚柔、尖圆、干润等不同等。在演奏以及训练中,可以通过对演奏技术技巧动作要领的把握,来达到和呈现这些特点。在这些动作要领中,有动作的方向、角度、幅度、速度、重力等,以及由动作组合起来的动作程序、动作成份之间的千变万化的运用及组合,及其过程。例如就江南风格音乐的演奏来讲,其声音是柔润的,旋律的连接是轻巧、柔性的,去表达绵延或灵动的特性,所以,我们会发现,演奏时的滑音都是三度以内的小滑音,运指会比较轻巧,有时连贯,有时会比较清脆或轻柔,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手指会比较灵巧,腕关节、肘关节相互之间与手指和身体之间要协调、配合,前端动作较主动,整体动作协调顺畅而不生硬,或舒展或灵敏,转换变化自如。

2.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发现并找到演奏中技术技巧相互之间组合的规律,把握不同风格音乐表达的规律和特征。比方说,演奏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时,柔美的音色,要配速度适中的滑音,才能表达出一种委婉、轻柔的音乐风格特征,酷似江南的吴依软语,可以把江南音乐的气质、色彩呈示出来,并且在审美上,会跟相应的自然、生活情景有所关联,给人提供联想的契机和空间,形成其风格特质。

3.第三个方面是在研修和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特定风格区的方言、文化、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内涵的综合了解,掌握好一种与地方语言相关的音乐声腔及风格的演奏。对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要领的把握,除了相应的技术技巧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对该地区方言的接触。了解并感受江南音乐表达时,与该地域语言声腔相关的句法、音韵、腔调之间的某种规律和特点。不同地域的方言,会有不同的语调以及音韵、调值,还会有不同的咬字吐音方式,在其声调、语气中有不同的韵律,这些经过转化、迁移,变成当地音乐声腔、语调的表达时,会转换并体现到音调上的节拍、韵律、分句、断句等方面,形成其音乐语言风格上的某些特点。因此,方言音韵与音乐的音调在声腔上是有关联的。所以,了解江南方言吴侬软语的音韵特点,体会那种特有的语感,对我们演奏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会有很大帮助。这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民歌、戏曲、曲艺来了解更多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上的特点,甚至还可以通过地方的舞蹈语言来领悟地方音乐中的韵律。在教学中,可以参照和延伸的面是很宽泛的,例如可以透过相关的电影、美术等视觉艺术以及人文历史背景去了解、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性,特别是江南音乐中表达的人物性格特征。

如何把具有地域风格的音乐化为一种特定的方言来表达,作为演奏的内在依据,是非常具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一向认为音乐是表达情感,与人和社会进行沟通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不同地方风格的音乐就好比是音乐语言中的方言。当我们把地方风格的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音韵、腔韵、节奏韵律与当地方言的音韵声调相结合,声音的表达也可以是内在情感的抒发。这种内在情感在音乐中的抒发也是一种语言化的声调腔韵的转换。对于生活中情感的表达,我们是通过语言来呈现的,当我们演奏的时候,内心带着一种情感,带着一种内心的独白来同步抒发时,乐音其实就是一种传达心声的特殊语言。人们会用语言来讲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情感。音乐语言的表达,其中起承转合的连接,以及铺垫、递进、推动,能够把一种情感、情景用音乐的方式描述或表现出来。因此,音乐语言在音乐演奏中的表达,绝不只是去把握一个具体的声音形态,或者我们在谱面分析中认识到的那个音乐形态,音乐的演奏是鲜活的、生动的,是在渲染一种情态,由此呈现音乐的全部,呈现乐音展开的整个过程。在音乐演奏中,语言化的表达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曾经演奏过具有南方音乐风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华彩段的紧打慢唱,是比较戏曲化的部分,当我在演奏的时候,对于声腔、节奏变化分寸的拿捏,就要借助戏曲演唱的咬字吐腔来表现。上海音乐学院的指挥家夏飞云老师曾亲自教我演唱这段旋律,完全是以戏曲化的方式来唱,只有唱出来的,我才能够体会并领会到音乐声腔中的速度及轻重缓急的变化。我通过学习南方语言咬字、发声的方式、特点以及调整发声位置,学过几遍之后,又边拉边唱地学,后来,夏飞云老师突然说,“你不用唱了。因为你唱的时候,咬字里虽然还有北方人的痕迹,但是你的演奏已经是对的了,好的了!”所以说,如果一个北方人去演奏南方风格音乐作品的时候,会因为不了解当地的方言,或者在模仿当地语言声腔去演奏的时候,受到演唱中咬字吐音习惯的局限,就可能在声音的色彩和发声的特质上做不到完全的南方化,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对方言声腔的学习,在演奏中对南方声腔的特点以把握,拉出道地的南方音乐来。这是我通过那次演奏和练习而得到的重要收获。

4.第四个方面是以“性格化”“拟人化”的方式把握作品并提取信息。演奏不同的地方风格作品,或者演奏同一类地方风格的不同音乐作品,在拿捏不同地方风格的作品过程中,把每一首作品的风格特点,化为人的性格特点,以“性格化”或“拟人化”的方式去把握和记忆。是一种学习和演奏方式,也是一种演奏中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演奏《河南小曲》的时候,我内心会把这部作品视为一个性格耿直的河南老汉,他的乐观、他的豁达这种爽朗,都像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状态一样,我们彼此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但我对待一部作品,却可以“将心比心”地交流和感受,这是我演奏音乐的一个方式。我在演奏南方音乐的时候,往往在内心把作品视作江南小桥流水边的一个淳朴、秀丽的少女。赋予它一种人性符号化的记忆。演奏《葡萄熟了》的时候,我面对和交流的对象,就会是维吾尔族的姑娘。这样,不论我演奏什么地方音乐风格的作品,在我的内心中,和我在内心交流的,就会包容和面对不同民族、地域中不同性格、情怀的“人”。也就是说,不同风格的乐曲,可以以“性格化”、“拟人化”的方式,“化”在我的心里,随时随地可以与其沟通、交流,并且既表达自己对乐曲的认识,也表现自己所认知的对象。能够做到“将心比心”,甚至当你熟悉你的对象之后,你会发现,对象身上的一些特质,特定是你身上也有的,或者说对对象的表现,虽然是以一种与其他艺术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但是传达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性情特征,却跟你的内心是一致的。

比方说,就《江南春色》的演奏来说,我感受过南方春回大地的景象,也看过这方面的美术作品。要把南方人对家乡春的赞美讴歌,对鱼米之乡的春天和那里生活着的人们美好情感以呈现。我是有感受的。我也演奏过父亲为我专门创作、由我首演的《燕赵春潮》,表达的是河北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内容。这两个作品的引子和开头是截然不同的,《燕赵春潮》是音域和力度比较强烈的进行,音域比较宽同时有爆发力,有大幅度的音阶运行,把人们迎春时心潮澎湃的心情表达出来,其音乐性格跟北方人的性情以及心态、环境是相关联的。北方经历了冬天的严寒、春回大地的时候,已经冰裂河开,这一切意味着春的到来,柳树会发芽,万物会生长,有了生长,就会有收获,预示着生命的茁壮,因此,作曲家把人们对春的期盼,以比较强烈的渲染去展示出来。而在《江南春色》里,你会发现,音乐的旋律展开,其音域并不宽,三度的进行,而且是在这样一种不断的重复中展开一种对春天画面的描绘。对于南方人来讲,这种春的到来,并不像北方是从天寒地冻突然转换到春意盎然,在那里,春的到来,可能就是一缕晨光投在水面上,或者是微风摇动着树梢,绿色的树叶经历的一冬,但仍在摇曳,但是爆出了嫩绿,悄无声息的春已经在身边。所以,这种对不同地域人文特征、人文情怀和音乐特征的了解,就会让我们感受到天南地北不同地域的人对生命、宇宙天地的那份情怀。所以我在演奏和教学的过程中,会通过这样不同层面的梳理、分析并化作一种思维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演奏好江南风格的音乐作品,甚至是更多风格的作品。

5.第五个方面是在演奏中建立“用中国音乐文化诠释二胡作品”的表演文化美学观念。二胡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超越某一个地域的特定风格的一件中国民族器乐代表,比如说《二泉映月》就是世界舞台上上演最多的中国作品,甚至成为中国音乐的代表。随着二胡艺术的不断发展,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对于二胡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来说,对其二胡演奏中的“文化诠释力”(而非技术技巧把控力)的培养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我的二胡教学窦践来看,学生真正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中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知以及各种音乐、文化体验的迁移和运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