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3: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为什么会出现合法性危机?这要从“减负”的改革逻辑谈起。“减负”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所以人的发展逻辑与教育发展规律必然成为“减负”工作的逻辑,此外又与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国家、学校、家长、学生、培训机构等多方关联,因此在“减负”推进中出现了多重逻辑。在多重逻辑并举的情况下,如果主逻辑没有引领*,而将改革阵地交由辅助逻辑主导的话,就会恶化改革环境,并引发合法性危机。
要想破解合法性危机,“减负”工作必须坚持主导逻辑,需要逐步构建起改革推进的合法性逻辑。但审视合法性逻辑时,我们发现“减的到底是什么?为何必须减负?”等重要问题因缺乏深入而客观的分析而依然模棱两可,而这种模棱两可又给了家长、教师等无限遐想,并进而引发许多与“减负”初衷相背离的观点。
所以,破解危机需要厘清根本性问题。“减负”减的到底是什么?“减负”不是单纯的数学加减法,其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为何必须要推进“减负”?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关键动因,这两个动因与“减负”工作的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密切关联。
明线呈现在“减负”的整体制度安排和教育发展规划的布局中,是在国家宏观框架下,学校教育一种应对发展的“制度变迁”,是学校教育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即“减负”的主逻辑,进行的边际调整,比如通过“减负”纠正和扭转被片面的应试教育束缚的教育目的等。这种边际调整既是根据国家要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教育对新时期教育形象的重新塑造,也是学校教育通过国家政策对偏离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行为的纠偏。
暗线则呈现在对人的完整性的关注上,人的完整发展需要宽松的时空、丰富的资源和个性化支持,而“减负”恰恰是为了还给孩子全面发展的空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树之人要想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发展的人,对于孩子而言,完整发展是其个性、群性和类性的共同发展。所以“减负”的价值在于从人的整体发展谈起,减的是片面发展、过分功利化发展的负担,回归整体发展之路,实现孩子自然、精神和文化的协同发展,成为大写的人。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文化兴国的进军号角,解放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构建与经济“硬实力”相协调、相促进的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地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日趋增强,体制、利益的调整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带来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越是在思想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整合凝聚、规范认同的作用就愈加凸显:越是在物质满足的语境中,构建符合当代国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就更加迫切。
说到文化,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这只是浅尝辄止。即便是身怀绝技的歌唱家、书画家,如果言行粗俗,道德低下,也只能是有体无魂,人们照样说你没文化。文化强弱不是以具体的文化样式而论,而是全方位深度的表现。那种“假古董吃香、真文物遭殃”的怪相,那些哗众取宠、过度包装的作品,是异化了的文化。
文化的根本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以文化人”方能致远。同样的话题你讲的巧,同质的工作你做的精,同行的关系你处的好,大家就会从内心里敬佩你……实际上,这种由文化所彰显的“软实力”,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王道”一脉相承,具有一种安近来远的力量。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呼唤精神文明疾步赶上。”这些年来,从文化立省到书香城市再到农家书屋,这种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局面让人倍感振奋。与此同时,某些因文化失调而导致的发展误区也令人警醒:一些地方不管基本史实竞相争抢名人、建庙造神,把保护传统文化变成了“祖先争夺”;有的地方则不顾客观条件搞大活动大景观大园区,将文化建设异化为“土木工程”。这种种现象说轻了是没文化,说重了就是害文化。
关键词:出版物流;渠道;发行
(一)
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既要重视做好出版工作,也要重视做好发行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必须很好认识出版流通渠道问题,切实加强发行工作,提高出版物的有效供给。
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业正处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发行业结构明显优化。从2010年全国出版物发行单位年检情况来看,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出版发行单位112 452家,从业人员81.58万人。其中总发行单位94家,全国性出版物连锁经营单位22家,外商投资出版物分销企业59家,批发单位8 541家,零售单位10.34万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经营单位148家,网上书店157家,读者俱乐部92家。在社会关注的实体书店建设方面,一些实体书店在市场调节作用下退出了市场,但同时也有新的实体书店在不断地进入市场。根据统计,近五年来,出版物发行网点数量基本保持平稳发展,而且略有增加。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实体书店167 882家,比2005年增加了8 374家,2010年的实体书店数量是五年来最高的。社会普遍认为,书店数量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关闭的民营书店规模已形成品牌,如光合作用、第三极等,都是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店,社会的关注度很高。
年度核验数据显示,我国出版物发行市场规模有所扩大。2010年全行业销售总额2 741亿元,从总发行企业的销售总额来看,2010年约为750亿元,同比增长20.3%。区域连锁企业数量增加很快,去年比前年增加了148家,增幅达到38%;总发行单位94家,同比增加22%;读者俱乐部减少到92家,比2009年减少了35%。这些数据表明,出版物发行产业整体上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一些规模大、经营方式多变、营销手段灵活的企业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总发行企业数量的增加与实力的增强,证明了出版物市场需要这种集约化程度高的企业做领头羊,带动其他发行企业繁荣出版物市场、发展出版物市场。在新的企业源源不断地进入出版物市场的同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些出版物发行单位在体制、机制、规模、资金、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场。可以看出,发行行业正在进行着良性的结构调整,呈现出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但是发行行业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新形势下发行业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电子商务的进入使发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四家最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累计出版物销售码洋约110亿元,销售额约66亿元。尽管传统销售仍然占据大部分,但是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确实来势凶猛,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集约化程度不够,封闭垄断的问题比较突出,距离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还有很大距离。目前,经过转企改制,一批发行企业整合了区域内的资源,组建了一批具有相当实力和活力的发行集团,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着区域壁垒的问题。我们在区域范围内整合了资源,以各省、区、市为单位对资源进行了整合,外面要竞争进来比较难。当然这种现象已经开始被逐渐打破。除已知的海南、贵州等一些边远省份实现了跨地区突破以外,去年12月,四川新华文轩以连锁商超的模式进入北京市场,目标是五年内达到1万家,在流通领域反响强烈;2012年1月,中国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联合组建新华流通出版发行有限公司,完全以资本为纽带,在没有改变产权关系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业务上的贯通,非常有意义。这些都是在打破地区封锁、建设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这也是我们鼓励、支持的方向。
三是发行的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回顾历史,我们看到,发行行业改革走到这一步是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搞了“三放一联”,推行了“三多一少”,提倡发行行业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多个流通渠道。这些改革成果现在仍然很有意义。比如“多个流通渠道”,我们以前只知道把书卖到书店里,卖到书城里,但是现在知道还有其他渠道,如电子商务、网络销售,这都是大家看到的新的流通渠道。为了降低发行成本,很多书还可以放到超市里去卖,门槛更低,进入的成本更低,而且前景比较广阔。有材料显示,去年美国的实体书在超市里销到了40%,日本也超过了20%,但我们国家还不超过5%。因此,我们的发行行业还大有潜力。现在30万个品种的销售额,相比20世纪90年代10万个品种的销售额并没有提高到理想的比例。所以今天找问题,出版、发行两头都得总结。就发行而言,我们必须看到,还有很大一部分发行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释放这部分潜力,正是我们发行行业应尽的责任。
(二)
在建设出版强国的大背景下,发行行业的目标是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实现低成本扩张,高成本建不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成本和市场这两个问题关联性极强。我国现在物流成本是多少呢?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我国物流平均成本是17.8%,发达国家平均只有8%到9%。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我国出版业物流成本是24%,所以在物流领域我们要做的文章还很多。“物流”概念进入我们国家只是21世纪初的事情,一些发达国家要比我们领先十几年。跟发达国家物流业的现代化程度相比,我们差距还很大,也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在发行行业的各种研讨会上,我们对物流问题的研讨还不深入和专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的规律、功能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
目前,我国发行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得不少,已经接近50家。其中,总发行企业已建成37个物流中心,全国性连锁经营企业已建成7个物流中心,另外还有在建的。这样计算,平均一个省已经有1.5个物流中心。由于集约化程度不高,将会使很多物流配送中心的部分生产能力放空。所以说,建立配送中心固然很重要,但是,在什么地方建,由谁来建,建多大,这里面就大有学问。所以说建设物流中心,建设中盘,建设全国发行大市场,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要有整体规划,有政府的宏观指导。
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要组建三到四家辐射全国的现行物流企业的目标,柳斌杰署长2012年的新闻出版工作会议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推进建立南北两大物流集团。这是现代物流发展到目前状况下我们势在必行的战略决策,它符合文化发展需求,符合出版发行规律。我们必须按照流通发展规律办事,要有自觉打破体制障碍的远见卓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行为把大家捏合起来,企业之间怎样合作,必须靠市场来运作。政府的支持,产业政策的支持,不能代替企业的自觉的行为。目前总署承担的转企改制的任务很重,在完成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后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行体制改革上来。在党委政府推动下,出版发行企业在以资本为纽带的基础上,总署鼓励支持有远见、有实力、具备条件的出版发行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打破地区封锁,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中取得新成就。
(三)
从建设出版强国、有效满足读者日益提高的文化产品需求角度来看,我们的发行工作还有很大拓展空间。现在,每年出版30多万种图书,好书很多。我们应该研究怎样才能把书卖得更多一点。卖书人讲卖书成本,购书人也讲购书成本。现在有些购书人认为购书成本高,其中有货币成本,也有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比如有一些搞专研究的读者,经常去三联韬奋书店或者西单图书大厦购书,对他们来说,不仅书的价格要适中,还需要购买方便。从这些角度观察,我们能理解现在一些实体书店倒闭的原因。这其中并不仅仅是因为店面租金贵,还有一些原因,比如交通、服务等因素。
因此,发行工作要面向基层,加强社区和农村网点“两个拓展”。要想方设法走入社区、走入乡镇,在便民、惠民上多做文章,千方百计让读者在最省钱、最便捷的情况下买到自己想要的书,努力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城市销售网点是16.78万家,乡镇是2.658万家,城市网点是乡村的6倍,但乡镇以下人口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另外,从图书销售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城市网点销售额是农村销售额的4.18倍,也就是说城市网点用6倍网点数卖出的书只有农村网点的4.18倍,这说明农村的购书空间比较大。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像浙江的出版物小连锁就有很大的生命力;有的地方正尝试在农家书屋建立图书代销点,使农家书屋成为既能提供免费图书阅读,又可以提供图书销售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我们要积极支持扩大农村图书网点建设,要特别重视发展各种形式的图书连锁经营,鼓励并支持图书销售进入超市、社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这既具有适当规模,又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便捷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城市景观;园林景观;设计;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garde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city; A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city and the street landscape will also be an important index of the city modernization.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city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不只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美感,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园林设计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创造出视觉得美感,同时也要创造出合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加快前进步伐。
优秀的园林景观是一张张城市名片。以园林景观作为依据理念设计城市的名片,让很多园林景观充当着城市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标。
一、过分重视景观,忽视生态效益
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现代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到各界人土的重视,对园林的资金投入也不断的增加,绿化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大多园林设计太注重于前期的规划、建设过程,而忽视后期维护,以致于导致园林绿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设备陈旧、养护被动,也有的只是会在检查评比时或者出现问题时才临时抱佛脚,疲于应付,而不能主动及时有效的对以建设好的园林绿化进行浇水、施肥、防虫等养护管理,从而导致很多的绿化效果不理想。更有甚者很多城市缺乏专业养护技术人才及专业队伍,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绿环养护工程的正常发展,导致园林绿化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相关部门应联系养护技术人员并成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完整的机制,做好前期建设,重视后期养护。
二、规划设计理念不足有偏差
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化一味的追求形式、视觉感受,而忽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比如:城市广场、公园等绿化侧重于艺术及美化功能、品种单一,布置做作;有的只是在公共绿地以及住宅小区简单的设置观赏性草地或者树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缺乏空间立体感、布局分散、不合理,结构脆弱。这些都会造成园林绿化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其中有些原因来源于园林设计,他们不负责,不顾实际不能客观的设计,盲目的求新,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管布置是否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可以了,不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不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麻烦。缺乏个性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放眼看去现在的人们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整体风貌,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整体城市街道失去了个性,在空间、色彩、
材料、形式等诸多方面太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道路是无作用,而未加入规划设计的道路根本不可控制行人踩出道路这样使得整体的布局规划设计不够完善,问题不断增加影响整个城市景观的美感,效果大大下降。因此,园林设计们在设计的时候应从科学的角度去构思设计并做好预算考虑资金问题。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不能盲目的追求他人的步伐,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背景设计出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增加城市的整体美感,大大提升城市景观生态环境。
三、对城市景观园林意识普遍不高
许多城市对景观园林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将绿化放在次要的地位。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使用了大量的盆景,大面积的移植一些珍贵植物,整体布局不但死板、毫无生机、与整个绿化格调不符,同时还大大的造成资源浪费。众所周知,唯有最自然、最原始的生态才是最好的。每个生态系统都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新陈代谢循环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要打造一个与自然生态体系相吻合的体系。比如,修剪草坪内的杂草,我们应该将以往的杂草清理干净、修剪整整齐齐的做法,改成部分修剪、让人们可以随意休闲活动另一部分可以不用修剪顺其自然生长供动物自行栖息,以实现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共处。
创建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需利用生态平衡,同时着眼于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协调绿色地带系统及自然地形关系,利用生态法则,充分考虑物种整体的生态位特征,合理有效科学性的配置植物种类。要长出好的植物就必须有好的土壤。然而当今社会在在建绿地时,大量使用的是建筑垃圾、废土及污染严重的水土,这种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很难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经过实践验证,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可以利用草花解决城市色彩。然而利用草花来装扮景观,这样的费用是相当大的。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平方米草花所要花费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样大大降低了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园林设计者应提倡和推广用地被植物。如麦冬、金银花、虎耳草、红花酢浆草、鸢尾、常春藤、吉祥草等。其中“片植”可以作为增加绿量的一个有效途经。施工技术简单,工程非常量大而且容易获利。但是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了生长空间,养护成本大,需要经常修剪,植物寿命不长,造成浪费资源,增加经济成本。因此要尽量少用片植。由于追求绿化建设一次成型,新建绿地上植物初植密度非常大,造成植物间生存竞争剧烈,部分植物必以通过疏移的办法,解决植物竞争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的利用植物资源。
四、结束语
【关键词】 北京 人口 增长 调控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北京市人口增长变动的新特点
进入2010年以来,北京市的人口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近年持续减缓,但增长幅度依然很大。2010年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继续快速增长,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151万人,比2013年净增了36.2万人。虽然人口逐年递增,但人口的年增长幅度和速度出现逐年的下降。例如2011、2012、2013、2014几个年份,每年新增的人口规模分别为56.7万、50.7万、45.5万和36.2万,年增长速度依次下降为2.7%、1.43%、1.25%和0.85%。然而,与全国其他超大城市的人口增长相比,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依然是很高的。从2010年到2014年,北京市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9%,远远高于上海(1.2%)、广州(0.42%)、深圳(0.61%)的速度。
第二,外来人口增长幅度持续下降,户籍人口增长幅度去年首次超过外来人口。从近十年以来常住人口规模增量的直接原因来看,外来人口的规模增长起了主要作用。2010年前后,外来新增人口对全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都在89%左右;2011年―2013年基本维持在62%-66%,户籍人口占三成;但是2014年出现了逆转,外来人口的贡献率降到44.2%,户籍人口超过了外来人口,达到55.8%。从规模上看,外来流动人口年增长速度从2010年以来连续下降,从66.14万人陆续减少到62.33万、63.52万和44.20万人,户籍人口新增量则从33.86万人、37.67万人、36.48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5.80万人。
第三,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增幅基本未变,其他几个区人口均呈现了减幅增长,以城市发展新区最显著。目前,城市功能拓展区新增人口规模基本变化不大,城市功能拓展区新增人口基本维持在22万上下,但增长速度从43%逐渐上升到52.75%和61.96%,在全市总的新增人口中,城市功能拓展区的贡献最大且逐年继续增大。城市发展新区每年新增人口规模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26.7万减少到2014年的13.4万,降幅明显,增长速度从45.56%减少到2014年的36.41%。城市功能核心区的新增人口从2012年开始连续三年明显减少,这说明疏解中心城区人口见到了明显效果。生态涵养区新增人口本身规模很小,增幅略有下降但变化不明显。
第四,各年龄组人口中,劳动力人口规模呈现递增性增长,少儿年龄组和老年人口的新增规模均逐年减少。虽然总人口增长幅度呈现下降,但是分年龄组来看,15-64岁劳动年龄组人口增长幅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上涨,例如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分别为31.6万、31.2万和35.7万;而少儿组人口增幅逐年下降,分别为15万、10.8万和5.7万。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幅也在下降,这几年分别为18.82万、17.16万和9.01万,这与全国老年人口规模递增性增长形成对照。
如何看待当前首都人口增长减缓这一现象
从前面分析可知,北京市人口从2010年已经出现了减速增长,那么,人口增长从此进入下行轨道了吗?
第一,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和特大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来看,北京市目前虽然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北京的人口增长离不开全国城市化发展的总背景,或者说北京的人口增长实际上是在全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和背景下发生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只有53%,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普遍经历,城市化发展需要经历一个S型增长过程,城市化水平达到75%-80%左右时,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过程才能平稳并停滞下来。中国目前的53%正处在S型的中间拐点上,今后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到一个更快速的增长过程中,预计今后还将会有大量的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北京。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北京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速放缓,连续三年GDP增速维持在7.5%上下。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0.8:21.7:77.5调整为2014年的0.7:21.4:77.9。在三次产业内部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的升级改造中,一些高端的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行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从业人员增长速度已超过传统的大量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等,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首都经济也逐步进入平稳增长和结构进一步高端优化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对人口集聚和膨胀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北京人口增长的根源所在。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高端不高,更加剧了对大量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因此,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常态的出现,必然导致人口增长尤其是流动人口进入北京的增长速度的减缓。
第三,从政府调控的效果上来看,虽然我们过去习惯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来形容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效果,很多学者认为北京人口调控是失败甚至无效的,但是据我们的一项研究证明,北京市的人口调控是有效果的。人口调控效果不是非要表现为人口增长成为负值,人口出现减少,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即为有效。尤其是近些年来,北京人口调控已经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控制,转为以市场手段进行“以业控人”等,顺应了经济发展调节人口的科学规律,效果已经显现。
此外,近些年来北京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随着人口增长日益加剧,这对很多高端的跨国公司、外企和城市中的一些高端自由职业者有一定的驱离作用。按照新经济地理学的人口增长理论,城市人口膨胀主要是由城市集聚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目前北京市人口持续增长,并不符合聚集效益大于积聚成本的阶段,但是积聚成本逐渐增加已经对城市中一些敏感人群①产生影响,这个也可以解释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
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北京人口调控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绝对不能因为人口增长出现了增速减缓而出现丝毫的松懈。
第二,必须重视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人口的超前规划并加以立法保证。政府在这方面一定要有高度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视野,科学做好相应的城市规划和整体设计,并且立法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通过多层次、全领域的规划和法律,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城市规划引导经济,促进城市功能的合理分工和人口合理分布。
要立足整个中国东中西部和城乡发展差异的大背景进行,而不是仅仅盯着京津冀。要从全国东中西和城乡发展及区域协同发展角度,着力于大手笔、大区域、大范围地解决人口问题,减少城乡差距和北京市与中西部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人口向北京的持续流入。
在进行产业规划和城市功能疏解的规划时,一定要做好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约束和人口之间的匹配。尤其是在规划中,一定要充分重视人口和产业资源环境的匹配,留出足够的生态发展空间,从一开始就要进行高端科学规划设计。
第三,明确政府在人口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空间,转变调控思路和调控主体。坚决摈弃过去那些简单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思路,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产业和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调整人口。
通过产业规划和空间引导进行人口调控。产业结构高端不高是造成北京市外来人口不断涌入的主要经济原因。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主要应从产业内部进行进一步调整,从源头上减少低端行业对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减少第三产业中低端产业的无序扩展和资金投入,提高第三产业内在的层次和品质。
积极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引导现有城市人口向近郊区、远郊区等卫星城迁移。通过有意识地改变城市总体及市内不同地方的生活与发展成本,逐步减少政府在水、电、气、交通、教育、文化、环保等方面的补贴,影响不同层次的人群目的地的选择。
第四,要对首都人口进行分人群、分区域的区别化调控,不搞一刀切。
从区域角度来说,在继续对功能核心区人口进行疏解,进一步减轻中心城区人口压力的同时,要重点对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速减缓的有利时机进行科学而高端的规划和设计,在充分考虑规划绿地等生态空间的基础上,加快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尤其在新城基础设施、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配备方面加强规划和投资,控制郊区无序蔓延。
从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增长来看,目前户籍人口增长已超过流动人口增长。适当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将人口调控重心放在流动人口而忽视户籍人口增长的观念,注意对户籍人口的无序增长进行适当的控制。主要通过法律和政策,限制户籍人口规模;同时对户籍转入实行一定的门槛,优先吸引具有较高素质人群的户籍迁入。
从不同年龄段人群增长来说,还是要重点对劳动年龄人口的过快增长进行调控。劳动年龄人口不仅是人口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增长主要与经济发展和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有关。因此需要从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减少对劳动力人口规模的吸引,尤其是对低端外来劳动力的吸纳。
(作者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注: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的人口增长和调控对策研究”(项目号:12SHB00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关键字: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实施;新旧版对比;主要变化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适应我国城乡发展宏观背景的变化,落实2008年1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国家对新时期城市发展应“节约集约用地,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的要求,对原《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旧国标”)作出修订[1]。2012年1月1日,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颁布实施。
新国标的出台与实施,对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带来的意义非常重大,意味着空间覆盖更为完整,城乡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衔接更清楚;侧重点由“城市”转变强调“城乡”,用地分类与标准更加贴近城市发展和状况,但对习惯了旧标准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如何了解新国标的变化,在工作中运用新国标并掌握新国标的计算口径,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那么新国标和旧国标相比,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变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
一、修编的背景
众所周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实施了21年。考虑到自90年代至今,随着城市发展环境、规划编制环境、规划管理环境的逐步改变,旧国标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适应性。例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划分标准的不统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改变了原国标所适用的法律基础;城市用地的分类仅仅从用地性质和用途本身出发,而没有将政府的政策与城市用地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不能适应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严控要求;甚至有的分类长时间都无法使用等问题,因此旧国标调整势在必行。
二、新国标发生的变化
1、不仅关注城市用地,更主要包含城乡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地综合利用更趋合理。
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必然伴随着村庄建设用地或镇建设用地减少,通盘考虑统筹发展城乡用地是今后城市规划所必需面对并予以贯彻实践的。旧国标更多地从“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角度制定用地标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长期排斥在城市用地控制体系之外。而新国标的全覆盖可以有效的控制总体土地存量,保证市(县)域范围内每一块用地都有自己的用地性质,并且在规划过程中出现一次,要么划入城乡用地分类,要么划入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使市(县)域范围内部土地调整比例充分协调稳定。
加强了与相关规范、法规的衔接
新国标中最大的特点是支撑新颁布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多层次规划。它加强与现有多种分类规范的协调。
(1)加强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衔接,协调了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矛盾,并充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
(2)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加强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的衔接,分为Ⅰ、Ⅱ、Ⅵ、Ⅶ以及Ⅲ、Ⅳ、Ⅴ两类气候区,推导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指标。
(3)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标准加强与《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的衔接。
(4)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标准加强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衔接。
(5)加强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的衔接,“公共绿地”改为“公园绿地”,将娱乐用地中的游乐用地定义为“绿地率小于65%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
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
新国标的用地分类是以旧国标为基础,不仅从用地性质和用途本身出发,而且将政府的政策与城市用地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不但满足城乡规划调查、规划要求,兼顾规划管理的需求;同时按照政府与市场要求调整部分地类,体现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新国标明确城乡用地分为2大类、8中类、17小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由旧国标中的10大类,46中类,73小类调整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例如在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将政府必须控制以满足基础民生需求的服务设施单独列为大类。将市场调节的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服务设施单独列为大类。其中,将旧国标“公共设施用地”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在“居住用地”中强调了保障性住宅用地;将“中小学用地”划入“教育科研用地”;将为区域服务的区域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特殊用地从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剥离,纳入城乡用地分类等。新国标对所有的用地性质都给予灵活而又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定性。
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调整
用地指标控制是论证规划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元素。新国标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按照气候、地域、城市规模等要素调整完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标准及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新国标的主要区别是进一步体现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根据各城市的人口、性质和特色,具体条件具体分析,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的原则确定其规划用地指标。实行双因子控制,既减少规划因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较现状增加过多而带来城市摊子铺的过大,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等弊病,有利于城市紧凑发展,又可避免因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较现状减少过多而带来城市用地发展过紧、缺乏余地的情况。
三、结语
新国标从编制--修订--出台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征求了专家、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原版国标以及国标修订的意见,是现阶段城市发展过程最能体现全面、权威的用地分类标准。它展示和反映出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这需要我们规划工作者要尽快掌握新国标的内容,并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充分运用。通过新旧国标的变化,也给我们规划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启示,城市的发展永远是变化的,没有最好的、永远不变的规划,只有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划。
参考文献:
[1]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解读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院 2012.2
关键词:观光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力
观光农业又称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旅游”、“绿色度假旅游”等。从称谓的多样和不统一,可略见观光农业产生的时间之短和观光农业理论发展的不成熟。
观光农业产生于19世纪,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似乎标志着,农业一个新的转机点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到了70年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观光农业就已经发展成为产业。我国观光农业的出现时间要晚得多,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深圳首先开办的荔枝节可作为我国观光农业的肇始,此后,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蓬勃发展。到了90年代,大城市郊区兴起了很多观光农业园,仅北京从1993年开始发展,到1999年就已开发了100多个项目。此外,浙江金华、山东泰安、湖北随州、广东深圳、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广西桂林、山东石榴园,上海浦东现代化农业开发区等,观光农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益。进入新世纪,各种类型的观光农业园,已经扩展到中等城市。目前,人们普遍认同,观光农业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学界对观光农业的理论、观光农业的开发、观光农业的国外借鉴、观光农业的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国内观光农业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在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观光农业的本质及运动的规律,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观光农业的
认识水平,澄清一些模糊观念,同时也为开发观光农业提供理论的支点。
一、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
观光农业不但称谓不统一,就是对它的概念定义也是有多种说法。我们采纳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
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观光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这是台湾正式对观光农业概念的统一界定,目前被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这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发展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资源,发展观光农业的特点是旅游者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发展观光农业的目的是提供农业休闲,最后提出观光农业是经营性活动。
俞文正等学者认为,观光农业是指以现有或开发的农业和农村资源为对象,按照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规律和构成要素,对其进行改造、配套、组装和深度开发,在至少保证基本生产功能和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赋予其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劳动、学习和居住等不同的旅游功能,创造出可经营的、具有农业特色和功能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形成一产和三产相融合,生产和消费相统一的新型产业形态。这类概念着重强调了观光农业的旅游产业特点,说明了观光农业的自身性质,属于农游交叉的新型产业,它要比对观光农业外在特点的描述深入了一步。也同时说明了观光农业体现的几个特点,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特点,提供旅游产品。
郭焕成和任国柱则认为,观光农业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他同样强调了观光农业的特点,利用农村和农业资源,提供休闲活动,属于旅游经营活动。
从上面诸多定义中看出,学者们对观光农业的内涵表述不同,但都一致认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农村资源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旅游活动,观光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是一种经营旅游的活动。我们把它概括为,观光农业具有资源性、旅游性、生态性、休闲文化性等多个特征。但是这种探讨仅仅是对观光农业特点的描述、总结、归纳。而在诸多特点中,他们受什么规律支配,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存在?各个特点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按照什么方式组织和运行?也就是说,观光农业本身是什么,它自己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对观光农业特点的研究和描述就很难涉及到这个层面了,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提出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提出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一个学科属于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特点,比如观光农业,它是对农业、生态、旅游、文化、经济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它一定兼具了很多学科的特点,但很多学科的特点,只是其特征的表现,并不等于它自身的本质,它自己应该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是统一所有特点的根本所在,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事物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和灵魂。如果它没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这个学科就不能成立。有没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标志着一门学科是否成立。因此,观光农业尽管有好多其他学科的特点,我们已经把他描述出来了,但它自身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学科得以存在的根本,找出它的运动规律,才能更好地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这是观光农业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的问题。
其实,一个事物的特征,一个事物的作用,与一个事物的本质是不同的。一个事物的特征仅是它的本质或运动规律的体现,一个事物的作用仅是它产生的功利行为,而标志一个事物区别另一个事物的本质,才是该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观光农业的特点、作用也很多,但它的本质是一种产业行为,它的运行要遵循产业运行的特点。产业运行的规律是驾驭它各种资源,旅游活动,维护生态的生命之线。这样我们提炼出观光农业的本质是产业,而它以农业农村为资源,以提供旅游文化为目的,以保护生态为基础都是以产业活动这根线索为中心的构成要素。
因此,我们对观光农业的经济学思考得到以下认识,它是研究旅游业在农业农村中发展,运动的规律及其与资源生态等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强调了观光农业本身的存在性,运动的规律性,强调了它与资源生态文化的关系性。
二、观光农业的产业运行规律
(一)观光农业是一种产业行为
观光农业既然是一种产业行为,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它遵循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马克思的产业资本循环律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产业资本的循环要经过3个阶段,购买、生产、销售,最后回到原来出发点,但必须是增大的产值,否则就是一种失败。首先,观光农业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生产行为,遵循G-G′的要求。因此,观光农业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休闲和文化活动,但对于观光农业本身来说,它的结束应该是一种增值活动、盈利活动,这是观光农业存在和发展得基础,也是统一观光农业各种资源和特点的中心线索。进一步研究,作为一种生产行为,它的发展趋势和追求应该以专业化和标准化为目标。目前,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观光农业园就是生产专业化的实现形式。因此,发展观光农业要依据本地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创立特色各异的农业园,走特色之路,是观光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基础,没有特色的生产就难以提高生产水平,只有专业化才能朝高水平发展,也才能把事业做大。作为标准化,就是要求对观光农业的发展程度的定位和规范,是面向什么群体,建设什么样标准的问题,只有标准化,才能上档次,上品位。因此,观光农业应根据受体不同,采取不同的设计标准。在产业资本循环的3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是中心,是基础,是产业资本运行的中心环节。没有生产,就无法销售,因此,抓好观光农业的生产,开辟各具特色的农业园,提高它的生产和休闲水平,非常重要。
(二)观光农业是一种经营行为
观光农业除了生产行为,它更是一种经营行为,也就是说,能卖得出去。因为产业资本流通是产业资本实现的重要环节。能不能卖得出去,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运转。由于产业资本运行的购买阶段相对于销售阶段,要容易得多。销售阶段就成为产业资本循环的关键环节。为了能够出售,维持企业运行,市场是关键。作为观光农业,能否正常运行,研究其市场行为就非常重要。目前很多观光农业,特别是位于中小城市的,其效益低下,难以为继,没有很好地考虑市场因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前很多城市,甚至农村不顾自己的市场环境,一窝蜂地大上观光农业园,确实大多数效益不好。因此,如何研究市场需要,定位自身面对的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是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应从国外市场、国内市场、本地城市固定市场、学生市场、农民市场多种受体出发,也要考虑市场的时间性、季节性问题。
三、观光农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把农业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双层需要。
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自然生产力就是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就农业而言,这种自然生产力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方面其体现为农业自身条件,比如土地肥力、物产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土地,农产品生产力就高,一些特殊条件的地区,产品还具有垄断性。另一方面农业与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关系,在一定生态范围内,共生共亡的生态制约,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自然生产力几乎决定一切,当进入工业化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让农业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农业在为人们提品、市场、原料、外汇等生产上,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自身来换取生产。只知贡献,不求保护自身的发展行为,破坏了资源环境,污染蜕化严重,最终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实际上这不是对农业特点的新发现,而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的生态特点,还农业的自然生产力。而观光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表现形式,其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对农业生态的建设等诸多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就成为人们看好它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人类自身发展而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获得心灵的释放,于是多样化的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产生了,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享受生命。从这点上看,如果生产创造了消费,只是为人们提供了消费的现实条件,那么消费创造的市场和生产行为,也更具有开拓力和想象性,也更人性化,观光农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5.
2、何景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对比、反思与展望[J].农村经济,2005(1).
3、陈艳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关键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见解深刻,兼容中西,积极创新,理论简约,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主张,这些主张不仅给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给目前的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把儿童看做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因此他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大力倡导在社会上普及幼儿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很重要,幼儿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凡人生的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其意思是儿童六岁之前的教育直接决定未来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当时的他大力呼吁社会有志之士创建幼稚园,开启幼儿启蒙。
2.重视对幼儿发展全面教育
陶行知认为幼儿的教育需要全面发展,他提出的幼儿发展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即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上,他一再强调幼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颇有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味道。他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卫生常识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此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上,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与一个国家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他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他的这一思想和现代教育科技兴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上,他认为“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即使一个人满腹学问和本领,如无道德一切白费,因此他十分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培养,还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即“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在幼儿的劳动教育上,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的认知中,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寓教于实践中。陶行知的幼儿全面教育思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原始鼻祖,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重视幼儿园教材教法
陶行知认为幼儿园教材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必须体现出童真童趣,必须和生活接轨,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即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幼儿才能真正从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他反对强灌输死读书的现象,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面对个性发展不同的幼儿时,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和爱好兴趣不同对待,坚决杜绝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强迫性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即使放在现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他觉得幼儿教育的失败,不仅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失败,而且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失败。
4.倡导中国式的幼儿园
20世纪初,国内开始兴办幼稚园,生搬硬套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模式,陶行知当时就指出国内幼稚园的三大弊端,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认为国内的幼稚园孩子都唱外文歌,弹外国的钢琴,学外国的舞蹈,花钱还很多,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幼稚园,多数孩子得不到学前教育。因此他倡导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幼稚园,要面向全社会所有幼儿,即平民化,还要根据旧中国贫穷落伍的国情,创办省钱的幼稚园,让贫困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很多地方出现的“天价幼儿园”来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前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的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在城市农村中大力普及。在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的各项发展指标,强调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一方针政策正好是陶行知因材施教的体现。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当下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近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某些幼儿园出现了洋化病和贵族病,双语幼儿园层出不穷,社会上的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天价幼儿园网络媒体是时有报道,如此弊端很有必要借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化省钱式的幼儿园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一针见血,具有远瞻性和先进性。他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时下21世纪的幼儿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他对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周颖.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祝正龙.湖北省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