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统计分析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表现出的各项症状中最严重的是适应不良,其次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度、情绪波动性。
一 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习与认知问题
学习是学生主要任务,职高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厌学,其表现为对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情感上消极对待,行为上远离学习活动。第二,认知偏差,不少职高生在适应环境、学习目标取向、对前途的认识、自我感知等方面存在问题。
2.情绪、情感问题
抑郁心理表现为:伤感忧虑、兴趣淡薄、被动消极、悲观失望、反应迟钝、对各种活动漠不关心,在身体方面经常出现无缘无故的疲劳。
职高生的紧张、焦虑心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时无法达到目标而使个体形成一种不安、恐惧的情绪状态。据统计约有52%的职高生表示,自己经常有一种紧张、焦虑和莫名的恐惧感。
3.人格障碍问题
人格障碍体现在职高生的身上,主要为个体的不良倾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自卑和偏执。第一,自卑,职高生自卑心理的产生,缘于他们所处的地位(认为职高生的就业职位不高、当普通工人没出息)、生理原因(生理有缺陷)、能力方面(自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以及个人家庭和生活道路上的挫折等。第二,偏执,这是职高生常见的一种不良个性倾向,偏执的学生看待问题绝对化,片面性很大,要么全好,要么都坏,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容易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行为上表现为鲁莽从事,不顾后果。
4.人际关系的问题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职高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但不少职高生存在着不善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建立人际关系网
与师长关系:父母、老师、师傅、地位高者,应该尊敬、有保留地服从、恰当地交流。与同学(同性):友善不嫉妒,求大同存小异,不搞拉帮结派或小团体。知道朋友是有条件的,是非特异性的(不具有排他性)的关系。(异性):正常的友谊,在校内保持关系不过密,不能出现感情表达方面的身体接触(拉手、拥抱、亲吻、抚摸),尽量避免与男女同学单独接触,特别在晚间;学校规定无管理人员允许,不要随意进入男女生宿舍;提倡文明的贞洁观,不、不随意乱结交异性,学会拒绝,不发生性关系;热情应适度,避免造成误会;在经济方面不依赖他人,不以交异性朋友赶时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合理调节情绪方面的需要。与陌生人:讲究必要的礼貌,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自重(打扮、表情、言词等),学会拒绝、拖延、报警、脱身、取证等保护自己的方法。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他人;注意选择信息和网络道德,不做学生不该做的事情。
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技巧,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知道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行为。它是法律、道德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女学生得到社会保护的外在因素和自我需要的保证。
2.建立心理援助网络
同伴咨询师――父母、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社会正规的心理援助机构。不要等问题严重时才想到宣泄,心理垃圾要及时清除。
为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为学校健康教育服务,学校制定“每月一主题”班会活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指导专业科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各类心理辅导;每月进行一次两课时的职业心理、专业知识讲座,为学生进行定期的与专业有关的教育。
2.咨询指导工作
第一,学习问题的咨询。帮助学生寻找产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由于学生能力差、身体疲劳、记忆力衰退,或是由于没有兴趣、恐学症、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智力、学习基础问题以及非智力因素也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的问题成因,心理辅导教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适应环境问题的咨询。适应问题可分为行为问题和人格问题两大类。重大的行为问题如偷窃、暴力、不良、伤害、恐吓、欺辱、自残、自杀未遂等。轻度的行为问题如厌食、失眠、夜惊、异常性好奇、舔指、口吃、神经质、说谎等,对这类问题要从发展的角度看,有些是暂时性的问题,在适当的教育环境中会逐渐消失。有些是人格问题,其中严重的如神经症,学校则建议家长带学生到神经科医疗专家治疗,轻度情绪情感问题如:自我概念不清而产生的自卑感、缺乏自信、自我为中心、嫉妒、不安感和怠惰、怯懦、偏执等,则在学生本人同意下,由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同伴咨询师,并协助学生家长共同给予矫治。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小学生教育;问题与对策
1.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近30年的历史,回顾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所贡献。
然而,近些年来,在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因而应在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2.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1)学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清。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一味追求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领导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的工作,而不能全面地掌握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摆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甚至有的学校或机构根本就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2)缺乏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教育。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部分由团干部、政治教师或班主任兼任,这些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工作中,不能自觉运用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沦为空泛的说教,缺乏科学性的指导。
(3)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发展重视不足,有的家庭生活中,仅仅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方面,在他们物质生活上给予支持与帮助,却极大地忽略了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两大因素,即生理和心理。
(4)心理教学理论系统庞杂,没有自己特色的材。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材及教师用书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不一致的现象。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时候,忽略了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也没有考虑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问题。因而不能做到因地制宜。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1)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学校应该快速实现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重视并努力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源头上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政策和措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前,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就是挑选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3)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我们应该确立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上,引导家庭开展心理教育,通过与家庭之间建立长期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同时,社会也会大力配合与支持学校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形成一种合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4)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撰写有特色的教材。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心理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综合体系,实现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形成向心力和执行力,力争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茁壮成长的基础,因而正确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所以,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参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达到综合性、科学性与教育性为一体,使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地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井泉,刘 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策略[J].北京教育,2012(02).
[2]王维平,车军社,孙福兵,等.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7(07).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11(07).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现状
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社会应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教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有效战略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心理教育的实际经验,对心理健康的实际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逐渐研究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有效推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
1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1.1关于心理健康的舆论宣传过多,行动力较差
现阶段,从中央的相关机构到地方教育部门,多样化的教育书刊无不在加大力度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中小学也在不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一些中小学在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西北偏远地区,对心理健康的开展往往只注重其形式,不能将之落实,口号大于行动,实效少于虚名。很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教育思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医疗卫生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以及研究不足,并且具体医疗防控中心的工作相对不够完善,使得教育与医疗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得不够完善[1]。
1.2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方法较少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以及医学的重点内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以及心理医疗卫生相关书籍不断的涌现出来。但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文章相对较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策略反而相对于较少,使得在读者观看以后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何种方法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这是严重制约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例如,一些健康教育的文章,常常涵盖了呼吸道健康、消化道传染病健康、吸烟问题、免疫预防、艾滋病等与医学有关宣传的健康教育,人们在观看过程中缺失正确的认识,以为心理健康的宣传只要做到位,真正做到与否不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治疗义务与教育责任。社会以及人们常常对大学机构、医疗防护中心、科研究中心等机构部门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以及学者报以厚望,希望他们能研究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发表一些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创新著作。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疾病预防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研究作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不相符合,使得可实际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对较少[2]。
1.3心理健康提倡建议较多,强制实施少
即使我国的疾病预防机构与教育部门已经联手针对现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但是,这些已经颁布的明文制度并没有引起社会关爱中小学生协会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教育以及医疗部门对于下发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不当做是一项必须发展的任务,可以不用做出任何的检查以及监督。因此,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强化中小学生成绩以及发展方面,使得心理健康落实力度不够,教育机构与疾病预防中心的配合也相对减弱。
2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深入社会与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但是就宏观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疾病控制中心、中小学、家长或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社会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理健康的实施完全只限于一种形式化,对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然不到位。因此,应有效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实施力度,教育部门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解突发卫生事件及卫生应急处理,进行应急演练、疏导学生恐慌心理等,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对心理健康开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从自身出发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2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疾病预防系统中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地方的发展较不完善。但是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步伐。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应该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4]。从一个层面而言,在理论上应该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现阶段,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以及文章多为理论化,学术性较强。因此,在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入手,也就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中得出一些具有科学性、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进行有效总结,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中小学生能够积极的解决一些心理疾病。例如,一些学生患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医疗工作人员应该与学生的老师、家长及时的沟通,根据一些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并加以落实,逐渐带领学生走出抑郁症的阴霾。总而言之,现阶段的书籍很少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情况下都缺少一定的实践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广大心理疾病研究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得其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剖析以及研究,进而有效的提取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5]。
2.3积极的开展心理讲座课程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疾病控制中心应与教育部门进行联合开展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课程以及相关的心理讲座,完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的活动教育中,并且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下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强化以及不断调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了解到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鼓励学生在疾病的预防控制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而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的排除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健康保健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6]。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监管以及适当的调控,结合了心理学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从卫生医疗管理的角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都需要医疗卫生与教育部门进行解决,心理健康宣传以及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起具有本土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强化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更好发展。
作者:邢丽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妮,张勤,张玉媛,等.蚌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231-234.
[2]范婷琳,王子友.椒江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5):512-513,516.
[3]王平,于茂河,柳忠泉,等.青年学生男男者心理健康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23-526.
[4]赵雪,谢华.中小学女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2):37-39.
一、发现和界定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要明确心理问题不完全等同于缺点或错误,更不等同于有心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它实际上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与其所处年龄段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差距。而中小学生心理诊断则是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排查和分析,并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理解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心理问题概念的中性定位,即对心理问题的定义主要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的角度来进行说明,不作价值的判断;二是对心理问题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一种积极的立场出发,即从问题中发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小学生心理诊断最终是要实现对“问题”的把握,从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
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把握,需要注意心理问题的性质、类别、层次性。性质可以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类别分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问题。层次分“问题表征”“问题本体”和“问题根源”三个方面。心理问题表征即问题的呈现状态,是中小学生心理的现实状况与其理想状况的差距。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本体是阻碍中小学生心理理想状态得以实现的各种障碍,而心理问题的根源则是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我们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最先接触的往往只是问题的各种表征。这些表征自身并不构成问题,而只是预示着问题的存在。这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心理问题表征的索引作用深入到中小学生心理的本体及其根源。
对心理问题的把握应该从对心理问题的感知开始。而我们感知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寻求中小学生心理的现状与其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对中小学生心理现状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深入中小学生班级和个体,采用量表测量、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查阅有关学生档案和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了解。对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参考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关于应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描述;社会、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期待。这些要求、描述和期待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发现问题的重要线索。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大纲、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的期待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理想状态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进而获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最初认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认知差距图”、SCL-90量表等诊断技术来发现心理问题。
群体心理问题可用认知差距图,认知差距图是把对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的评价通过一张图表标示出来,从对这些评价的差异中发现问题。其中,差异最大的一般预示着主要问题,而差异较少的则是相对次要问题。其基本做法是:第一,在横坐标上列出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的名称;第二,纵坐标标注对各个要素的评估分值,有1~10分,1分表示“无法接受”或“最不重要”,10分表示“最好”或“最受重视”;第三,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不同对象进行调查,将结果在坐标系中显现出来;第四,通过对不同对象认知差异的比较,发现心理问题。
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状态与其现状之间的差距所获得的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只是一种初步的、表面的和模糊的印象,还需要对问题本身作进一步的精确化。问题精确化的方法很多,大致包括关键词检验法、渐进具体化法、目标定向法等。例如,用关键词检验法界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可从以下步骤入手。首先,写出问题的最初表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列出这一表述中的关键词:“积极性”“学生”“不高”。再次,通过对关键词的不断追问明确问题的内涵:什么是积极性?衡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标准是什么?是所有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最后,记录发现的核心问题。如可能的核心问题有:学生基础较差,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上课单调,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学校只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等。
将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界定出来后,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确定诊断问题时,我们应着重考虑三个因素。第一,心理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对于那些事关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我们应优先考虑并重点分析。第二,心理问题的迫切性程度。问题重要但其影响不会很快显现的问题,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搁置,优先解决那些需要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三,问题的可控程度。有些问题虽然很重要,也很紧迫,但是,就学校或辅导人员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根本无力解决。或者有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断,应主要集中在那些既重要又紧迫,且是学校或辅导人员通过努力可以辅导的问题上。
二、分析和查找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及其结构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的关键
发现和界定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后,接下来就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将问题及其原因之间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是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第一步的深化,也是下一步提出辅导方案的主要依据。那么,如何才能对所发现和界定的问题进行一种深入的结构分析呢?
首先,我们要多渠道获取有关问题的信息,从信息中提取问题的原因。这是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获取问题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问卷量表、访谈、观察以及对相关文本材料的分析等。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推测,初步列出有关问题的可能原因。
其次,对所提取的问题原因进行类型分析,明确问题的具体指向对象。一般而言,对于问题原因的分析,要注意区分问题产生的因素与具体原因之间的区别。比如,学生厌学的原因可能有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同伴影响、家庭变故等,这些原因可以大致分为生理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而每个因素当中又包含具体原因。通过类型划分,我们即可以进一步认识问题产生的具体对象,又可以初步明晰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者,对各个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因果分析,厘清不同问题原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第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原因与问题之间的密切程度。根据密切程度的不同,我们可将原因划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背景原因、遗传原因、家庭原因、同伴交往原因等几个方面。所谓直接原因,就是指直接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造成直接原因的原因则是问题产生的间接原因。背景原因主要就是指那些作用于间接原因的社会背景、环境条件和文化思想观念等。第二,要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对原因做更为精细的逻辑分析。我们对问题原因所做出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背景原因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因果逻辑分析的意味,但这种因果分析还只是初步的,原因与原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影响机制还需作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
为更好说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以中学生早恋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学生早恋作为显现的问题存在,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诊断者通过一系列诊断工具的使用,发现某校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早熟、影视诱导、单亲家庭、留守亲情缺乏、同伴关系疏密。
学校对以上原因进行类型划分可以发现,这些原因基本上可归为学生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包含同伴交往、生理原因、家庭原因等方面。由于家庭父母离异或长期留守,长期失去关爱;或者自身生理成熟较早等都可能导致早恋。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因哪些是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哪些是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学生、教师及其课堂教学是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而学校则是学生早恋的间接原因,社会则是作为背景原因使学生产生早恋。
三、辅导与矫治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的根本目的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不能仅停留在问题及其原因层面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原则建议上,而是要针对诊断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辅导方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诊断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根据诊断结果要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辅导和矫治的目标要针对中小学生心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目标的实现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所以目标必须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凭空设想。因此,目标应该具体且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另外,所制订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对于较为长远的目标,一般可以通过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常态予以呈现,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分解,使之更明确、更具操作性。在对目标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就制订了目标实现的标准,即我们通过什么指标去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比如,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这一目标应具体转换为“学生喜欢校园生活,对课堂教学感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愿意在教室里学习”等。
对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和矫治的目标的标准制订而言,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是积极性原则,即应该用正面的语言描述问题辅导的目标。如,“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要比“我们应该杜绝同伴之间的相互冲突”的表述更具有教育性。目标标准制订的第二个原则是每一个标准应该指向单一的辅导方向,避免复合指标。如“通过采用说服与疏导方法引导青春期早恋现象的认识,这一标准中包含着多个指标,不能构成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目标标准。另外,目标标准的制订还应注意标准与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切忌将辅导方法等同于目标的标准。
第二,辅导和矫治的策略或建议要紧扣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辅导措施。从前文可以看出,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各种原因之间还可能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直面并弄清这些问题原因是增强中小学生心理诊断效果的基本前提。在辅导策略或建议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目的-手段”树形图法。这是一种系统寻找实现目标的手段的方法。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我们必须对之施以必要的手段,而这些手段本身,则需要更为具体的手段予以支持。这样,不同的目标和手段之间就构成一种层级关系,将这些关系通过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构成树形图。
第三,辅导策略或建议要重视策略和建议本身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诊断属于传统的技术范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诊断的宗旨是以专业的认知视角,通过专门的技术手段辅助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难题。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诊断应该主要关注实际应用,关注解决具体心理问题的需要,而不是过多地陷入对有关心理咨询理论的争论之中。这就要提高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策略和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用过于学术化、理论化的论述方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知识传递”的价值趋向,导致了学校仅仅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意志、兴趣、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负面效应。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重视,下面就具体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含义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也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我们从小就要在各种表格中填写健康说明,我们也认同“拥有财富远不如拥有健康”这一道理,这说明健康是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以至于人们在见面时一般要相互问候彼此的健康,表达自己对朋友健康的祝愿。人们认为,为了其他的幸福如利益、提升、财富而牺牲健康是不明智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含义: 指在学校中,教育工作者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应用心理学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教师的观念中。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员的事。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无关,可做可不做;即使搞心理健康教育精力也有限。仅仅解决少部分学生身上发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对心理健康的学生没有必要搞心理辅导。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落到实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包括心理辅导教师。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在实际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采用品德教育的方式,以批评教育、惩罚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在客观上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
(三)学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农村中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渴望交往与心理闭锁的矛盾。他们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环境,其心理压力不仅来自学习、认知方面,也来自社交、情感等方面,不仅来自学校,也来自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压力,许多学生深感力不从心,无法适应,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知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2)情感上的问题。很多中小学生在情感调节上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一会儿兴高采烈,一会儿悲观失望。情感调节有问题的学生。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原因
(一)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的心理从不成熟走向基本成熟,人格逐步形成、完善和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每个学生都会遇到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常见的危机问题,心理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有的因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影响个体心理顺利成长,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
(二)时展迅猛剧烈,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社会文化心理日趋复杂,成人在竞争社会中带来的变异约束与烦恼,及青少年自身的耳濡目染,也给正处于身心发育正待成熟的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一些障碍和失常。
(三)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增加,带来了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领养,或寄居亲戚朋友,而老人和亲朋主要关心的是孩子吃饱了没有,睡好了没有,穿暖了没有,很少关心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心理上有什么压力……这些问题如得不到重视和及时解决,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四)农村家长知识水平,文化品味,道德水准参差不齐,较之城市居民而言有较多不尽人意之处。诸如有的小富即安,富不思进;有的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有的整日浸泡在麻将扑克中,对子女管教方法简单,或粗暴加压,或放任自流,或娇宠惯养,或恨铁不成钢,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五)地方经济的差异,种种条件制约下的不均衡,使农村健康娱乐设施匮乏,文化氛围不浓,活动不多,青少年学生课余生活枯燥、单调,游戏机房和网吧成了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有的上网成瘾,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六)地域环境、文化底蕴的不同,学校教育条件、师资力量与城市的差异,农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缺乏,都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不同和差异。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曹海静\王玲《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8.
当然,发生类似的极端事件后,媒体和公众都会去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呼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总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议案。既然议案年年提,就说明这项工作在学校并未落实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各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继1999年出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于2002年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十多年里,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在此问题上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小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有增无减,形形的极端事件仍时有发生,这种投入和产出的不相称,需要我们反思和追问。
我们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否则,我们只会看到学校、教师在辛辛苦苦消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却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流转在恶性循环之中。
一、追根究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适应,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取得与外界积极的平衡而产生的。因此,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既与客观环境的刺激有关,又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关。因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减少外界因素中的不良刺激,即从源头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不是同样可以扭转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疲于应付的局面吗?
从目前来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为学源性心理问题、师源性心理问题和亲源性心理问题。
1.学源性心理问题
学源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学生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问题,它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生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方面,具有“弥散性”“后效性”“渐进性”“多源性”等特点。
相关研究显示,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应试教育体制。在现实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如,负担过重的压力、考试成绩的焦虑、家长过高的期望、学习评价的单一、学习方式的机械、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缺乏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源性心理问题,而且,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呈现出由年级增高而增多的特点。
2.师源性心理问题
师源性心理问题指的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包括罚站、罚跑、罚抄、讽刺、挖苦、冤枉甚至打骂等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上学恐惧症、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类似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见诸报端。
曾有人形象地指出,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上,教师既扮演着“救火者”的角色,又扮演着“放火者”的角色,如果教师自己不放火,那救火的任务自然就轻了很多。
关于师源性心理问题,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教师自身的心理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亲源性心理问题
亲缘性心理问题是指因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上。从学习心理方面看,包括学习分神、考试焦虑、学习适应不良等;从人格发展方面来看,包括冷漠、暴躁、自卑、无端烦恼、偏执、敌对、狂热,空虚、消沉等。
亲源性心理问题,目前还未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
在当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所有期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身上。相关研究显示,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出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而孩子一旦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目标,“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则会更加苛责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必然造成亲子关系矛盾,无端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其实,当中小学生发生各种心理问题时,其原因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学源性、师源性或亲源性的,或许是其中几类的交叉和复合。因此,在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时,我们需要学会综合观察和研究,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三重三轻”:中小学校心育现状探微
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实际上,由于教育思想的扭曲和应试体制的掣肘,学校甚或有意无意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重口号,轻行动
当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七大已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写入报告中。但在现实中,虽然“减负令”口号喊得响,但并未化作实际行动。因为在当前的应试环境下,做更多作业,经历更多考试,恶补更长时间的课,学生相对会考得高一点的分数。吴志翔在《走出减负的“囚徒困境”》一文中,对此做出形象的阐述:我拼命补课,别人减负,那我获得优势,别人居劣势;我减负,别人也减负,则大家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状态;我拼命补课,别人也拼命补课,则大家进入一种恶性竞争状态。根据“囚徒困境”理论,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是第三种结果,于是,导致“减负令”成为一纸空文,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
学生作业量大是课业负担重的最直接表现,有研究显示:“教学质量与作业时间成正比”早已成为“学校人”深信不疑的教学哲学,当学校把教学质量的压力分解给教师后,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往往就会“你追我赶”,从而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重学生,轻教师
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要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中。
现在,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关注。国际心理学大会指出,教师作为助人的职业,和警察、医生一样,是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群体,而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意味着自身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同时,很多中小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并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作为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重学校,轻家庭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画地为牢”,只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好相关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校共育、相互协同的重要性。
现在家长学校中,并没有系统开设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即使在一些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中,大多也是带有推销自己产品的专家讲座。这样的讲座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在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讲座之后,专家夸大其词地推销自己的书籍或光碟,更加剧了家长对学校和专家的不信任。
因此,学校“独善其身”,忽视“家长参与”,就丧失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三、正本清源:中小学校心育转机探析
综上,中小学校在积极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在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困境,出现转机。
1.学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教师和家长过高的期望、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的不足,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这样,就极易导致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精选作业,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分层的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2)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仅事关学生的前途,也事关学生的名誉,任何一次考试都会引发学生的焦虑不安。因而,学校应减少考试的次数,淡化考试的重要性,改变评价的方式,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辅导,使他们能科学地看待考试,以最佳的心态来应对考试,缓解学生过高的考试焦虑,减少由考试引发的心理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不会感到疲劳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但现实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当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把“让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必然的追求,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甚或“受罪”。
2.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某些教师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如,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运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这一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3)提高教师心育能力。教师受自身职业性质的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打铁尚需自身硬”,教师自身更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提供支持性的心理服务,学校要注重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多学一点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并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3.亲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家校合力才能更给力,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等途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研究表明,当前亲子矛盾甚至超过师生矛盾,并成为问题最多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促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标杆,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无疑可以减少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教育;责任;依据;策略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和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已将心理教育摆上工作日程,一个强有力的学校心理教育系统已初见端倪,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文件后,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已开始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中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教育实践,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对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明确,导致中小学心理教育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实践中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引入歧途。本文就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1.关于“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心理教育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真正把“心理教育”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的是我国近代学者、心理学先驱人物王国维教授。他在《论教育之宗》一文中提出“心育”,不过他当时所说的“心育”是相对体育而言的,是智育、德育、美育的总称,是智、德、美三育之总和。之后,我国长期忽视了心理教育,心理教育一直被排斥在中小学校的大门之外。改革开放之后,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班华教授又提出了“心育”问题,除自己撰写有关论著外,还指导研究生探索这一问题。1994年,他在其主编的《心育论》一书中对“心理教育”理论作了系统阐述,心理教育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同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中,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两个术语,强调它们在培养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维护受教育者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可见,我国心理教育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法。
目前,无论是在教育理论工作中还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三个术语并存并用。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多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术语。然而,对于三者的关系,我国许多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太清楚,常常把它们看做等同的概念。根据我国多数学者[1]的理解,心理教育在内容上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成功、成才)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都只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笔者认为,所有这些提法,都可以用“心理教育”这一概念来统摄。这样,可以避免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者对此三个术语的误解,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开展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深化。
2.关于“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问题
目前,关于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也多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提法。其实,这种提法是不妥的,它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论,把心理活动与知识教学割裂开来,把心理教育看成是学科教学的外加成分,因为如果只是“渗透”就有了随意性。可“渗透”,也可“不渗透”;可“小渗透”,也可“大渗透”;可“浅渗透”,也可“深渗透”。这就削弱了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身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学科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心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反之,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而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学科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外加的成分,它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因此,笔者赞同“学科心理教育”的提法。这一提法准确地表述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内在关系,恰当地反映了学科教学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体现了“学科教学活动过程同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科教学活动本身就必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理教育”[2]。
二、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责任问题
我国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二是现在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三是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四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等。从总体上看,我国从事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粗具规模,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人,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还要进行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心理育人,人人有责”。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科教师都能担负起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重担,尽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长期以来所出现的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独撑门面的局面,才能把中小学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的主阵地。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许多中小学把心理教育狭隘化,认为它是心理教育专家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的事,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成为实施心理教育的“看客”。因此,在中小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在心理教育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和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的,以学科教师为主力军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格局。只有这样,广大中小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中小学心理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许多教师在判断学生是否心理健康时,把心理教育狭隘化,主要是以学生“是否以学习为主”这一维度为标准的,对学生交往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性经验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而不是有意识地从人的心理的各个维度严格区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三是把一些道德的标准、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合。这部分教师很少从心理健康层面去看待学生的行为问题,心中缺少实施心理教育的正确依据。
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掌握正确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是进行心理教育的前提,因为教师作为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施者,他们所持有的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决定了教师所采取的心理教育策略及心理教育的结果。笔者认为,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应成为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唯一依据,因为心理教育的任务包括培养、开发、预防和补救,如果把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定为心理健康标准,就会使心理教育的任务狭隘化,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较多地注意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排除与预防,而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在参考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则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所应持有的重要依据。其中,心理学界所界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是衡量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尺子,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间接依据,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是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直接依据。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目前,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中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四、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中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虽然使心理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心理教育课侧重解决一般性、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误区表明,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形式单一化,教师没有掌握实施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缺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因此,解决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中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中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实施策略如下图所示:
从教育这个角度上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师应注重在借鉴国内外已有心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适应学生心理的教育模式。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任何教师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教育模式,都应使这一心理教育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五、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问题
从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上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并且粗具规模。但从质量上看,我国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心理教育水平整体比较低,致使许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当前,在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在强调“量”的急需的同时,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而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增强全体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仅重视中小学心理教育专兼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教师特别是学科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面对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普遍地显示出较差的心理教育意识和较低的心理教育能力。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在培养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发展的特点,应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就是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及中小学校乃至教师个人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在实施中小学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关键作用有充分的认识;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和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小学各项工作中的动力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为此,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师院校、各级各类教育学院必须加大教师教育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之中,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体系;中小学校领导应把培养教师心理教育能力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中小学教师应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投身于心理教育实践,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意识。
2.开展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与实践活动训练培训,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心理教育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心理教育理论水平。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要改变过去培训内容只停留在先进教育经验介绍的层面上,其内容应主要集中到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知识方面,力求使中小学教师具有心理科学的理论基础,懂得教育科学的原则、艺术和研究方法,掌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实用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医学的基本常识,拥有哲学的头脑和社会学的视野。其次,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开展心理教育实践训练培训。通过训练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如何确定心理教育目标、如何实施心理教育策略、如何开展心理测量、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如何开展心理教育研究、如何评价心理教育等,使中小学教师具备比较丰富的心理教育实践经验,提高心理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中小学现在教育观念及农村环境的影响,学校、教师甚至是家长都没有重视心理健康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学校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不想从事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可以说,有些偏远地区甚至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使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其落实也不是很到位。
2.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并且专业化水平不高
受制于农村中小学的条件,许多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都是其他教师兼职,这也导致心理辅导老师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或能力。而且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大多有采取品德教育,批评式,甚至是惩罚式教育,一定程度上也伤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发出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由于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知识,不能正确判断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给学生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得负面影响。
3.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
农村所处的环境有别于城镇,从社会的环境的复杂、教学条件、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等,这些学校的、家庭的,甚至是社会上带来的压力,导致中小学生有些不能适应,再加上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要求高于一切,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视。久而久之,就使得一部分学生有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学习方面,对学习成绩的看重,使得学生给了自己不小的心理压力,对学习的方法、结果等等方面;中小学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情感调节比较差,容易表现出喜怒无常等情绪波动;人际交往的问题,由于现在留守儿童的增加,许多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关心,导致在于其他学生的交往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这也导致了孩子们的心情低落进而影响到学习当中;学校、教师及家长给学生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期望值太高,结果造成学生的压力过大,使得学生产生过度的疲劳,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1.社会及家庭的原因
现在社会的发展极不均匀,现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比较严重,学生处在人格塑造的阶段,极易被这些不良风气所误导,学生不能正确判读社会上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最终会带给中小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家庭方面来说,许多农村家长疲于生计,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及心理健康上不够关注,也可能是过分的严格或溺爱,这些都能使得孩子的心理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
2.学校自身的原因
一些农村的中小学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只是象征性的展开教育,这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学生在需要心理健康辅导的时候,老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愈发的严重,教师往往会从道德的角度出发,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这是也农村中小学比较欠缺的地方。
3.师资力量的影响
心理健康辅导是个新生的教育方式,我国开展的比较晚,专业的培训也是逐步的正在完善,高校开设这个专业比较晚,并且比较少。这也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比较小,力量弱。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不仅学历低,而且好多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都是主要代课老师兼职辅导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对心理学知识缺乏了解,更对孩子的心理辅导缺乏经验。教育方式也是比较传统的,受制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并且不参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往往会对教育的对象产生不良作用。
三、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照顾那些心理困惑的学生,培养出有乐观积极态度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上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保持学生们健康的心理状态。
1.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提高公民的素质,这也要求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把学习成绩弄成唯一衡量学生的标准。农村教育占据我国的一大块的教育,心理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
2.建立起心理健康调查机构,进行组织研究
我们可以专门成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机构,用来研究现阶段的中小学学生心理问题。面向全体中小学学生,宣传心理知识,并且有专人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保证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我们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研究并且开导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还要建立起相关的心理档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更好的服务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
3.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要给予支持
由于农村条件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不能满足现状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必须要尽快建立起专业的师资培训体制,可以从高等院校招聘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对在岗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或观摩学习等,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使得教师能尽快掌握相关的知识及能力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及时沟通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影响虽然很大,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占据比较大的地位,好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家长影响造成。因此,学校在发现学生的该类心理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的解决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四、结语
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相互支持,随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的素质,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阮声群.一般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