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道德教育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教育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道德教育的作用

第1篇

关键词:“爱”的教育 中职学生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248-01

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技能生力军,对其开展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有效激活其技能学习动力、技能创新潜力的内源性工作。鉴于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其职业道德培养与塑造的预设性,延续、创新与提升“爱”的教育是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路径。

1 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爱”的教育展开路径

为了避免“爱”的教育的说教模式所导致的逆反与抗拒等消极学习心理,把其融入到各种活动中与技术技能的学习中以体验推动内化。

1.1融入团队合作活动中教育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教育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基本模式,按照不同的专业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团队合作活动,让中职学生在多样性的“爱”的体验中去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具有操作性的路径有两种:一是,班级性团队合作活动。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有班级学生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性企业见习活动、班级之间的技能竞赛活动与其他规模的技能比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关爱、对班级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与对专业热爱的情感,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性的“爱”意识、习惯和能力。二是,小组性合作活动。是指班级内部的小组性合作,包括不同学科教师根据学科内容组织的职业环境模式、职业过程训练与职业道德角色性表演等,让中职学生在小组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现更多具有社会真实性的以“爱”为内容的职业道德见习和角色性体验,不断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1]。

1.2融入技能学习实践中教育

对中职学生而言,技能不仅是其中职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奋斗的基础性能力,更是他们职业道德赖以存在的物质性与知识性统一的载体。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展开办法:一是,关于技能的“爱”的教育。从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职业发展、个人理想实现与职业理想实现等方面,加强学生对自己必须学习与关系到自己未来生存、发展和创新的技能热爱教育,进而转化与提升为他们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敬业精神。二是,关于职业的“爱”的教育。从中职学生他们所学习的技能与职业存在着直接地关系,即学习和掌握什么技能就有什么技能资格也就会从事什么职业,通过技能学习的“爱”的教育开展和强化对职业的“爱”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如让学生从自己不断提升的技能水平中预设和展望自己美好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以培育对职业的“爱”的美好情感。当前,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有效性和针对性”双赢的“必备手段和途径”[2]。

2 “爱”的教育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作用

在中职教育中,“爱”的教育、德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统一性的关系,在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以职业道德集中地体现出来。

2.1培育团队精神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与其他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个人都是处在某个产业、行业与职业的一个终端,都需要其他人的支持、配合,团队精神成为了新时期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之一。以“爱”的教育为内源动力,对培养职业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具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是,同事之间的相互关爱提升凝聚力。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爱”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关爱别人的意识、习惯和培养关爱别人的技巧和能力,以此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过程去关爱同事打下善良、理解与宽容的心怀,由此同事之间充满爱进而形成“爱”的氛围,和谐的同事关系与工作关系得以实现且不断提升,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提升性地积累。二是,同心同德的单位员工的大爱提升发展力。这是团队精神在整个单位的体现,同事之间的凝聚力会直接转化和提升为单位的合力性的发展力,大家都饱含着对单位热爱的主人翁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中、困难的客服中与技术技能的创新中,推动单位或企业提升竞争力。

2.2培育专业精神

结合中职专业教育的实际,是否具备专业精神是其专业发展、专业创新、技能提升与技能创新的关键之一。开展以“爱”的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培育专业精神有效的内容选择和模式选择。其积极作用表现在两点:一是,教育学生从创造美好人生去热爱专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作为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只有有着满腔真诚地热爱,才能真正地投入学习和钻研中,把其转化为自己在企业或单位得到重用或晋升的资本。二是,教育学生从实现职业理想去强化专业学习和创新。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不断提升,是技能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基础,也是他们藉此开展技能创新的基础,让他们的技能岗位得以优化、薪酬得以提升、职位得以晋升,甚或开展更具有远大理想的成功创业活动等。

3 结语

“爱”作为一种积极地情感,在职业发展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会支持、激励与推动中职学生以更高的人生热情、专业激情与职业豪情,投入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创新中,为他们的人生理想、职业理想的实现蓄积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导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133-02

在未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来源。面对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高校学术道德问题,使得我们必须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现状

学术道德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按照通说是指在学术研究及相关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科学共同体成员为保障学术研究、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而约定的基本道德准则。那麼,违背了这样的道德准则的学术行为,我们就将它们称之为学术道德失范。

1.论文抄袭和现象。论文的抄袭是现在研究生学习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研究生必须面对的就是研究成果的发表问题,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学术成果有的是对期刊网上的学术成果进行的东拼西凑;有的就是对期刊网上的论文进行少数个别的修改,直接拿来成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研究生连抄都不愿意抄,而是直接付出相应的报酬找人拿来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2010年9月,英国杂志《自然》在“通信”栏目刊登了《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主任张月红的一封来信,来信中列举了一个数据,中国某期刊通过检测发现有31%的论文存在应用不明和抄袭的问题。

2.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2007年7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一则消息曾引来广泛关注。该消息声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黄姓女博士,发表在化学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的论文中存在数据造假的行为。现在不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编造篡改数据的现象在毕业论文中较为严重。他们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里,面临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把时间都花在了找工作、就业实习和考公务员等事务上。这严重压缩了他们准备毕业论文的时间,导致编造篡改数据现象的发生。

3.一文多投或虚假署名。许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发表学术成果都有数目上的要求,有的甚至直接与奖学金挂钩,以便督促研究生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殊不知,这样反而使得部分研究生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指标,将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细微的改写然后再向其他杂志投稿。还有的研究生为了盲目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甚至在没有进行研究的情况下,在其他同学的文章中进行署名。这样的情况长此下去,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研究生学术科研的质量。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1.社会大环境的渲染。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专业的学术型人才转变为应用型复合人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生面对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就越来越忽视学术道德,片面地追求数字上的优异,而不注重学术研究的质量。研究生们的学习不再是为了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为了取得一个优异的工作“入场券”。社会就业压力的逼迫,从而直接影响到学术界科研成果的质量。

2.思想政治教育不彻底。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新生的素质也高低层次不一,同时伴随着大部分高校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得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愈演愈烈。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有的高校没有开设关于学术道德教育的课程,完全忽视学术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则是趋于形式开设了类似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根本不能达到对学术道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薄弱。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教育的改革,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伴随而来的现象就是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办学条件与招生人数不能成正比。一方面,一位导师同时带几个学生,研究生们得不到充分的指导,从而研究水平得不到提高,论文质量也随之下降。高校办学条件不能满足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的需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考研也成为许多大学生逃避就业的途径之一。我国研究生严进宽出的选拔机制,使得很多学生考前拼命学,考后拼命玩。在研究生阶段不能沉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一心只想着获取文凭为就业增加砝码。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足也就加剧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三、导师参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有利条件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道德教育 实施策略

在经济快速繁荣、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道德教育”这个亘古常在而又与时俱进的话题在如今正面临着十分严竣的形势。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出现了诸多问题:道德观念的普遍滑坡,伦理价值的困惑与迷茫,理想和信念的失落,公德和人情的淡漠,等等。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教育形式的教学过程,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反映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传承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过程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剖析

体育教学和其他教学相比较,其不同点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主要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密切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由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因而能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一)学习内容特征――身体练习。

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只有体育教学中才存在身体练习,而其他教学中不存在,同时身体练习本身存在运动技能和承受负荷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承受负荷隶属于身体练习的一部分,而身体练习包含着承受一定负荷,身体练习这一特征不能只有一个表现形式,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现形式,这就是技能学习,它也是体育教学所特有的。于是,我们可以从学习内容上进一步理解体育教学的特征:身体练习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特征,该特征可以引申出两个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一是技能学习,其二是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二)学习环境特征――开放的体育空间。

开放的自然环境是指学生可以在场地上、阳光下,甚至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身体练习。人参加体育活动前后,都经历了三个空间,包括现实社会中所受社会关系制约的复杂空间场地、外在人际交流的情感空间场地、内在受到游戏规则制约的人格完全平等的空间,因此,体育空间是人格平等与人际交流的最佳空间。体育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特定的作用,这种特定的作用还从体育教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挖掘。

二、体育教学在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两者统一于培养人的活动当中,存在于教育的整体结构之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与技能教学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是有机统一并相互作用的。道德教育为完成体育技能教学,增强体质提供了保证,反过来,教师通过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在增强体质的过程中,也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体育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手段,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载体关系,即体育教学的内容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看,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是一种途径关系,即体育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道德教育存在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三、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现状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其功能发挥不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道德教育的目标较为泛化;道德教育的内容抽象空洞,没有具体的实施重点;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渠道单一,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是整个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它离不开学生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对诸多事物的道德评价不再绝对和统一,道德价值呈现多元化,这使身心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道德认知产生严重困惑,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对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理解与认识上的误区。当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些学校领导教师对其理解单一,他们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对学生的精神、思想、知识等层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并且,学校没有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作为衡量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评估因素,不利于学校及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这种理解与认识上的误区,从主观上妨碍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目标的实施。

(二)德育目标实施不力,德育效果评价模糊。

当前体育课程标准虽然明确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一些学校体育教学计划未把道德教育的要求纳入其中。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体质、运动技能等一些问题,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缺乏专门的研究,并且对道德教育的目标没有提出明确要求,缺乏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这样,道德教育目标易被忽视或难以实施,成为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广大体育教师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是认可的,但在体育优质课评比时,并没有把结合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评比的条件之一。这就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对道德教育评价只是一带而过,既没明确评价方法,又没有具体评价细则,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形同虚设。

四、体育教学中道德传承的实施策略

(一)培养竞争精神,加强规则意识。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如体育游戏、集体练习、各种体育比赛等形式。其次,创造竞争环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与竞赛活动中,应多采用竞赛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胜负、得失等情感的体验,感受竞争中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性,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最后,正确对待竞争,这不仅是体育竞赛的宗旨,而且是一种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各项运动规则严格遵守,他们从中建立起的规则意识将逐渐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从而养成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并且,个人在学生时代具备了遵守规则的强烈意识,将会对形成终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起到促进作用。

(二)培养团队精神,加强责任感。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道德教育、文化传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阐迷了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才能培养和塑造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道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一个人道德素质的形成必须通过德育过程来完成。现代大学生热情、纯真、充满爱心和管险精神,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足够的行为动机。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足够的磨练,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呈现出:缺少吃苦精神,意志不坚强,难以承受挫折和压力;强调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集体合作能力欠佳等等。在加上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德育是德育教师的事,与己无关,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客观上造成学生对德育的忽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体现德育思想,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讲练词汇和语法结构时可随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讲授真实条件句的省略结构时,教师可给出例句:Work hard o you’ll fail.(努力,否则你会失败);还有很多俯首即拾的谚语:Gedhelpsthasewhohelpthetnselves.(天助自助者);Nopains,nogains.(不劳则无获);Health happiness.(健康是福);Failure the mother of sueeess.(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即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品质方面的良好熏陶。另外,那些经过精心筛选的课文如:GoingHome(回家)、SailingroundtheWorld(环球航海);A Brush with the law(与法律的冲突);WllyITeaeh(我为何教书)等体现出的人性美、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魅力,能使学生在分析、欣赏课文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精神世界的强大震撼。此外,外语教师应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自身的人格来影响和启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潜能,更好地体现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产生于文化,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现象,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异同。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音语调的修正、词汇量的扩充及语法结构的讲练等方面,应通过这些语言现象认清我国与英、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理解那些渗透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学、道德规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大小礼仪等社会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人在吃饭前后与人打招呼时说:“吃了吗?”,只是打招呼,意思是“你好!”但如果我们对一个美国人说”Havoyoueatenyet?”意思无异于let’s together”有请人吃饭之嫌,容易被误解;对于他人的赞扬,中国人的反应总是“不,不行”,或“过奖了”谦虚地表示受之有愧或没有做到最好。而接受赞扬却意味着骄傲自满或缺乏教养.而美国人对于赞扬的反应却是很爽快的“Thankyou)l,表示其充分的自信或接受对方的诚恳赞扬;在汉语言文学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演绎了世代称颂的矢志不渝的爱情,而在英国文学中Romeo与Juliet才是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因此,教师在系统、全面、深刻地了解双重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英语教学手段,在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介绍异域文化,分析文化间的差异,使学生在对外国语言的文化背景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学到地道的外语。

三、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一个合格的大学外语教师,首先应具备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并坚持外语授课。通过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置身于广博的知识空间,以对专业和相关知识的精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这种来自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自备清晰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分析与解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还要通过作业的留批和高于学生已知能力的知识水平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使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授课时教师应以准确、清晰、幽默的语言,配合表情和动作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而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增大信息输人量;教师应尊重学生,并一视同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扬都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推动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所教授的对象是有知识、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较强的年轻大学生,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其智力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进行交际,这正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我们更没有理由忽视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求。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的年龄,他们既需要有人指点迷津,又迫切渴望能标新立异,表现自我。因此,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各种英语交际能力应用方面的活动,以逼真的模拟交际环境,满足其自学需求,并通过活动中与人交往和合作时的良好表现使其体会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其英语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并结合教材,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接受。教师可通过教学与应用相结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各项专业技能,使学生体会到各项技能的连贯性、综合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第5篇

一、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儿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国学者衣俊卿都认为非日常生活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但“自为”也可能“为”错了方向,也可能妨碍了人性的实现。比如,制度虽然是人的创造物,但被创造出来的制度有时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逻辑,可以屏蔽、遮盖甚至扭曲人性。科学世界是人的创造性得以展开的领地,是人的创造性开辟的天地,但在这一领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遗忘。而一般情况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开,是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现代物质与制度环境中得以喘息、静思的家。

学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儿童天性的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们还不适应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学校以后,在不得不过的制度生活中,他们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和阻隔,但儿童时刻都在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这种制度生活上涂上儿童的、日常的色彩。从另一角度看,儿童不可避免地要将学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带入学校生活之中,在学校生活中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正是因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与人得以真实相会,避免了诸多遮蔽、掩盖和面具。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本性的显露使得学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这一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义。首先,就像动物在一定范围内留下自己的气味使之成为“自己的”的一样,儿童在相对刚性的学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气息,使学校生活有了一些“属己”的成分,进而获得一点安全感和文化的适应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学校中显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各种品性的儿童无遮蔽的相互作用,通过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机制,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悄然发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外在化,但这一过程不会是单向的,对象化的同时也有“内在化”,外在的环境和人必然会与外在化的“本质”互动,进而丰富、发展这一“本质”。

2.与道德时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与道德之间的一堵墙,使得人与道德“隔墙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鲍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为者不是面对另外一个人,而是面对一个‘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联系发生在行为者和规则之间,而另一个人,行为的原因或目的仅仅是权利和义务的棋盘上活动的棋子”。[1]也就是说,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与其他人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与制度发生直接联系,通过制度再与他人发生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与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这堵墙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相联系,人与道德也是时刻照面的。与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主导调节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则是主导的、直接的调节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学校生活中,儿童将他人当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这就必然导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而这正是道德发挥作用的方式。当然,这种与道德的时刻照面,或者说对他人的“感通”与尊重,有时并不一定是刻意为之的,可能以自动化的、习惯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恰是道德与人融为一体的一个阶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与人由陌生变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恋的感情,变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如果说陌生人之间的伦理是一种理性伦理,比如公正、公平、礼貌等,那么“熟人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伦理则具有显著的情感性。学校生活中,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经变成了熟人,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关系。一个儿童对另外一些与自己共同生活的儿童的关心、牵挂、体贴对自己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方式,对对方也是一种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过程。

3.日常性与教育的无痕性

正是因为学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显露,并以道德作为调节彼此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学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对师生人格的孕育具有无痕性。这种无痕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是有意为之的,二是接受影响也是不知不觉的。大家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在这种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各种影响和教育,虽然这种接受里有主体非自觉的选择和过滤。

无痕性与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联系。日常性所附带的教育性是“无意为之”的,是按理所当然的生活要求所获得的效果,这对受教育的一方不构成额外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教育滋养的,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影响,与有意识的影响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意识的影响或者说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是能够清楚意识到其目的和动机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逆反与抗拒”。没有逆反和抗拒,影响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无意间完成的,而且这一过程是长期的,所以这种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过程所形成的品质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当然,必须承认,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是多种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体人格呈现出一种多种成分共存的张力结构。

二、学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发挥的障碍

作为日常性的学校生活和学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软”区,很少得到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学校的教育实践却知道如何削弱、损害其作用。

制度无限膨胀,试图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如前所述,无论是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边界的,这一点是再“霸王”的制度也无法突破的极限。但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制度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已经极大地压缩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间。比如,课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但学校制度已经不满足于在课间时间的隐形存在,而是将课间时间据为己有。可怜的课间十分钟被学校做眼保健操的规定给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学生戏称为“眼保气”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讨厌,而是其占用了本应该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本可以自己由着性子游戏玩耍。成年人出于儿童健康的考虑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学生心里还不如厕所里的臭气受欢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证实在课间做眼保健操比儿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儿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证。

我们到小学去调研,常遇到小学生眼睛都不看你却把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嘴里还嘟囔一句:“老师好!”还没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经跑远了。这是制度化的规定对儿童日常行为的过度干预。“见到老师要行队礼”这项干预学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有时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一些小学生对在厕所遇到老师要不要行队礼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为

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觉的活动,强调在各个方面的主动作为,这正是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之所在。但学校教育这种作用的发挥好像已经过了头,就像我们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结果是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则管得更乱。学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动道德教育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学校主动的教育活动不应该管的事情,应该是学校自觉的教育活动“所不为”的方面。

学校教育“所不为”的方面很多,包括:

(1)个人交往。个体儿童在学校中会自然交往,与一些儿童比较亲密,与另一些儿童相对疏远,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学校教育最好不要横加干涉,搞什么“传帮带”、“结对子”一类的“搭配”活动。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个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觉的选择,何况儿童?

(2)自由支配时间。现今的学校教育将儿童的时间切割成不同的块分给不同的学科,再加上各种补习活动,属于儿童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就是本该属于儿童自由支配的课间和家庭时间,也被学校教育过多侵占了。这种侵占导致了儿童生活的“空壳化”,导致儿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导致儿童与日常性相关的个性发展的障碍与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儿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伦理行为模式,学校教育对此应该持尊重的态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导的生活范式和行为模式来规训、宰制儿童的日常生活。

(4)儿童游戏与语言方式。儿童有自己发明创造的游戏和语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欢与否作为标准来进行取舍与改造。只要不出现危机和伤害,学校教育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2.有所为

“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对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视而不见,学校教育应该对儿童的这种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为教育干涉提供依据和时机。儿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然行为方式表露出来,这是学校教育了解真实的儿童的机会。但学校对日常生活中的儿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监视等制度化的方式,应该走日常的路子,即在与儿童一起过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对儿童日常性的生活总体上应顺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适度干预。但干预应该用在问题和危机出现的时候。比如,儿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众传媒和成人世界的影响,可能会给同伴取各种各样的外号,这种外号对一些儿童的伤害有时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时候,干预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干预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预,也包括对制度化的学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儿童语言交往中出现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发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门被车撞死,洗脸被水淹死,吃面条被噎死,喝水被呛死,看笑话笑死”这种情绪倾向时,教育者就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儿童的这种看似是玩笑,但却流露出潜意识中的冷漠与不正常心态。

3.对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迹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为之的活动所不具备的。学校教育可以吸取这些特点,通过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来实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很多活动可以采取儿童所喜欢的儿童方式来进行,借助儿童天性乐意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来影响儿童,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和影响。有时,一个游戏比一箩筐的语言教导和苦口婆心的规劝更有效。比如,对学校的归属感教育,一个校徽或学校吉祥物设计游戏,可以比得上校长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长篇大论。游戏是儿童自己的方式,学校教育的很多任务,如果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处理,使儿童没有疏离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会好得多。

注:

[1]齐格蒙·鲍曼著,郁建兴等译:《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衣俊卿:《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第6篇

关键词:班主任 职业指导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教育,主要是学生了解自我、进行自我探索,包括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性格的过程。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如外部的薪资工作条件、晋升的可能,内部的学历、年龄和能力等要求。在了解个人的特征性和职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既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其中获得成功的职业。班主任在学生的职业指导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拟就班主任在中职生职业指导教育的优势,以及如何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进行简要论述。

1.概述

双向选择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就业模式,求职、就业转岗等过程将是每个人职业生涯都要经历的,职业指导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引导个体对自我条件、即将从事的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形式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更好的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对社会、职业以及自我的认识,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掌握求职创业所必须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因此,职业指导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社会需要,是职业准备与未来就业的桥梁,对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职业指导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完善中职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班主任进行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和就业前的一些岗前教育进行,由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普遍不重视,不愿意学,课程由德育课教师任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职业指导缺乏理论,缺乏内容,缺乏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等职业学校普遍缺少高水平的专业职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在学生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能够发挥专业指导教师起不到的作用。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工作的同时,可以溶入职业指导,二者有机结合,长期坚持,形式多样,相得益彰,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班主任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3.1指导工作可以贯穿始终

大部分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开设一个学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二是学校会在学生就业前进行一些求职方面的教育。其他时间系统进行教育几乎处于空档期,而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一直陪伴学生学习,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机会,如果有效把握,效果会十分显著。

3.2 指导途径多种多样

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使班级管理与职业指导相得益彰。职业指导教育需要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班主任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以活动为载体,以就业创业为重点,借助班、团会,就业知识讲座和座谈会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理想,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3.3 指导工作内容广泛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溶入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敬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法律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和创业意识,懂得职业道德是个体成就事业的基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4.职业指导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

4. 1通过职业指导,转变学习态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依赖性。学习态度不端正,嫌脏怕累,贪图安逸的思想普遍存在。

教师以班会、活动、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畅谈理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观念,认同、接受教师的教育思想。亲其师,信其道。在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感情,学生解除了戒备心理,提高了教育效果。

4.2通过职业指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提前对学生下一些毛毛雨,有利于正确择业观念的建立。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好高骛远的现象较普遍,清闲、自在,薪水高的工作是他们的目标。利用各种时机,向他们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使其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做好一切从零开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再择业的准备。

每学期末留给学生的一项任务是利用假期去找工作,不论成败,要的是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收获。开学后调查发现,有了求职经验的学生即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自己的努力方向也随之调整,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自律能力提高,班级日常管理不再问题频出。

4.3通过职业指导,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创业是一种新的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实现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跨越,实现从传统就业向现代创业的转变。另一方面,培养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让学生了解创业基本程序,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以及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经济法等创业实用知识,提高创业素质,开发创业潜能,为最终走上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4. 4通过职业指导,培养团队与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是协作分工的社会,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开始把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摆到了重要位置。班集体是团队与合作精神培养的最佳场所。学生违纪,班级荣誉受损害是最大的损失;班级获得荣誉,每一位同学都感到自豪。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为班级为同学着想的事越来越多。

4.5通过职业指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日常工作中,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抓好养成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对用工单位的各种信息都比较关注,笔者把相关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比如:天津工厂工作时间较长,经常加班加点,厂规厂纪要求严格。北京工厂对吸烟的处罚等,指出身体条件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十分重要。后来发现了学生的变化,去看电影的长距离步行,身体不好的同学也坚持走了下来,没有人像过去那样坐车去。劳动课的表现大为改变,冬季长跑的报名工作也不用一再动员了,课间操体育课也很重视。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舞蹈;素质教育;作用

一、小学舞蹈教育对儿童身体素质的作用

舞蹈是一种高级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培养儿童身体素质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和舞蹈节奏可用于治疗,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活泼好动是儿童生理成长中的重要特点,而舞蹈正是通过人体的动作、造型和表隋,形象地表达一定的内容,这恰是迎合了儿童的特征。学生在舞蹈训练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的被舞蹈自身的美感所吸引,并喜欢、迷恋上这一活动形式,这就为小学生身体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小学舞蹈教育中,由于课程的设置对于人体的形态要求往往不像专业舞蹈教学那么严格,但在具体的训练中会通过纠正学生不良的自然体态,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在舞蹈活动中,学生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增强了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使他们的仪表、举止端庄得体,在气质和精神面貌上也得到培养。例如,一些小学生曾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习惯,通过在舞蹈教育中经常性的提示他们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的这种不良习惯有效地的得到了纠正。又如在舞蹈素质训练中挺胸抬头不仅可以使儿童胸部得到充分扩展,还能起到按摩和揉挤的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此外,受过舞蹈训练的儿童,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仪表得体、举止端庄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比同龄儿童表现出更多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这对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舞蹈教育对学生审美素质的作用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舞蹈是美的一种形式,而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它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

要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以及美的具体内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建立之初的儿童对美的向往和要求是极为强烈的,他们希望向美的方向发展,用美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舞蹈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对动作的鉴赏、思维、想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新动作时,如果只有一般的解释和简单示范,学生仅了解动作的外部形象,进行机械的模仿,就无法有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影响。因此,教师在把动作的要领、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讲清楚以外,还可以针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先进行错误动作的试做,然后再做一遍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从对比中体会“美’的程度和重要性,在实践中培养爱美的情趣和鉴赏美的能力。

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正如俄国革命家加里宁曾说过:“人要是学会了舞蹈,连走路都会美观、文雅”。由于体育舞蹈内涵的诸多艺术因素,因此给人的美的享受带有综合性,动作美是舞蹈美的核心;音乐美是舞蹈运动的必要条件;精神美是动作美的灵魂;人体美是舞蹈美的本质。走进舞蹈世界,儿童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体态美与纯真烂漫的情感美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正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更深层的意义,也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期待的。

三、小学舞蹈教育对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坏,若无道德,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无甚用”。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也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可以看出,把以舞蹈为代表的审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在教学、训练、表演方面都有严格的统一性、强制性;整齐的队形,统一的动作,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如果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体效果。通过严格训练,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儿童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配合观念,提升道德意识。

此外,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有些比较娇弱的学生,经过刻苦训练,毅力意志得到了充分的磨练,增强了竞争意识,树立了自尊心,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应该进一步从小学生经常性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舞蹈艺术教育》,杨仲华、温立伟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8篇

一、 舞蹈与少儿的道德教育

我们知道少儿心理思维的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而生理特点表现为活泼、好动。舞蹈是通过人体动作、表演和变化的造型,形象生动地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这恰恰迎合了少儿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少儿舞蹈,它形象逼真,动作有趣,反映少儿自己的美好童年,深受他们的喜爱。比如我编导的少儿舞蹈《雁归来》,表现了一群小雁子盼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急切心情,他们站在南海海湾岩石上,望祖国,为了早日回来,在大风大浪中顽强拼搏,战胜饥饿和疲劳。舞蹈中设计有三人一起飞的动作、双人抱滚翻腾的动作,小同学必须上到大同学的背上做飞的动作。由于小同学胆怯不敢上去,我们三年级同学为了完成这一高难动作,星期天回校,帮助小同学上去了,可是大同学的背已磨肿了,那次演出,我们获得了一等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舞蹈艺术对同学的教育是很深刻的,它所取得的效果远远胜过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此外,舞蹈对学生们的吃苦精神,增强完成任务的决心和树立集体主义思想等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舞蹈与少年的智力开发

舞蹈对少年的智力开发究竟有没有作用?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舞蹈本身是人体艺术,它不仅要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而且要通过大脑进行思维,力求听觉、视觉的完美统一,同学们每练一个舞蹈节目,就是对他们智力最好的一次有效开发。

1.舞蹈有助于提高少儿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舞蹈本身是由人体动作组成的。它同时还包含着许多数的概念。如一个动作做几次,跳几遍,几个八拍子换动作,都需要记熟并且很自如表演起来,不能有半点马虎。如果是载歌载舞,还必须把歌词动作与音乐融为一体,再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特别是演出时,面对观众能做到不慌不乱,表演自如,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见舞蹈这种特殊形式来培养和强化少儿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换句话说,经常参加舞蹈训练的同学不但记忆力好,而且反应快。

2.舞蹈能引发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个舞蹈节目的完成。要靠每一个演员辛勤努力,通过手、眼、身、法、步进行无数次的调动和配合。集体性的情绪配合,极大地促进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这时老师稍加启发,少儿就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展开积极的想象力,如蒙古族舞蹈《草原盛会》里的动作,小骑手骑着快马在草原上奔驰,两个摔跤手比武场面和集体拿着弓箭射箭比武的情景。乍看起来动作简单,但经艺术加工和不断的修改、创新,就会使学生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形成一个大的转变,最终使他们的想象力有了新的突破,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舞蹈有助于增强少儿的理解能力

首先从舞蹈的内容来讲,当排练一个舞蹈时,老师要根据舞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比如从电视中看美丽的大草原,讲述牧民的生活,讲述草原儿童的故事给他们听,其目的让学生用愉快的心情和接受舞蹈动作所表达的内容,并能用较准确的舞蹈语汇把它完整的表现出来。舞蹈还可以运用其队形变化,如三角形、棱形、扇形、半圆等多种几何图表,使学生在学习舞蹈中对这些图形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用自己的身体来创造变化的几何图形,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性。

三、 舞蹈与少儿的身体锻炼

我们知道,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而舞蹈训练正好能满足这一愿望。就少儿来说,由于舞蹈自身具有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学习们非常喜欢、迷恋这一活动形式,这就为少儿身体实行有效的锻炼提供了先决条件。当然,仅仅有这一种形式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施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生活动中吸取精华,实现增强体质的目标。在整个舞蹈训练中,基本功训练更好为重要.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老师首先要纠正少儿的自然形态,针对学生的头、手、肩、背、腿、脚等各部位进行规范化训练,同学们进步特别大,许多高难度技巧动作,如前滚翻、前桥、后软翻、双人站腿、上肩膀,大家能做到舞蹈动作变化快、干净利落,舞姿表演优美,整体配合默契.正如家长所说的:“自从孩子参加了舞蹈队活动,感冒少了,饭量增加了,身体棒了,也精神了”。通过舞蹈能使少儿体魄健美、气质优雅、仪表端庄。由此可见,舞蹈是一项非常有益少儿身心健康,又乐于被学生和家长接受的艺术教育活动。

四、 舞蹈与少儿的美育

美育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的形象为手段,培养个性,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舞蹈正是通过这种形式美和内容美来陶冶感情,促进少儿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可以说舞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