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自于“微文化传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延伸,是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成果。“微文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被动接受文化的情况,提升了人们的自我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以影响。在这种文化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微文化传播”为契机,将“微文化传播”服务于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现实背景相脱节的情况发生,从而将“微文化传播”作为当今社会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1]
2.“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功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人们进入到人与网络共存发展状态,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推动高校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下,高校学生不仅是数字化产品的使用者,更是数字化便利的体验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微载体”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特点,其通过网络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方式,将高校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对高校政治教育有着极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的运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提供了舞台,“微载体”的运用,给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其本身精炼的内容与快捷的传播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符合高校学生的“口味”,对高校政治教育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2]
3.“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思考
(1)端正思想,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在当今形势下,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的从业者认为,以“微文化传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新载体是“小打小闹”,是赶时髦。也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视“微文化传播”为洪水猛兽,认为其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的建设工作。还有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从业者表示欢迎“微文化传播”成为思想政治的新载体,但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二者进行结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开创新的政治教育方法,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活动的展开。一方面,政治教育的展开要紧跟时代步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师应通过全局谋划,以促进政治教育“微载体”的应用。
(2)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中“微载体”的运用必将为高校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政治教育带来跨越式的大发展。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应以新形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促进其本身发展。高校应本着明确导向、凝聚引领的方式使高校政治教育更有活力,以创新实践的方式提高“微载体”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形态。
艺术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育美”,艺术是反映人们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用能激发他人思想和感情的形态或景象来表达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在于“育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艺术教育用“形象”来表达;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用“概念”去说话,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艺术是感性和具体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性和抽象等特点。如何将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结合起来,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的人生向导,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尽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形式不尽相同,但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与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也为艺术明确和指引了一定的方向。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然要遵循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的规律。因此,可以说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本质和目的上是一致的、统一的。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打开人们美丽而深邃思想的钥匙。思想政治工作单靠语言和说教有时会显得生硬、苍白无力,甚至使人产生反感。艺术由于具有形象、娱乐和内容丰富等特点,非常容易被学生喜欢和接受。通过音乐、美术、曲艺和戏曲等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思想内容以及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美的启迪与感悟,并达到心灵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培养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准。因此说,通过艺术教育的“车”载上思想道德教育的“货”,是最理想的承载方式。[1]艺术教育的形象化以及论道而不说教的潜移默化的育人特点与思想政治理论相比更容易让受教育者接受和喜欢。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启蒙以及习惯、性格、人生观的培养与形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与完美结合,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将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艺术是一种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类以心灵情感和想象力为特性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描述与反映。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空间和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美术、音乐、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众多内容。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非常丰富的内容。集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身的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思想道德水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借用大众喜闻乐见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式,用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氛围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使他们在艺术的享受和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取了精神享受和启迪,从而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达到完美的统一。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兴趣在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们积极主动对待生活和工作,从而能自觉克服各种困惑,获取成功和喜悦。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相应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注重说教,理论性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缺少案例和趣味性,对学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艺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实例引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用图文和视觉等艺术来刺激与冲击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因此,如果将艺术贯穿和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一旦感觉到直观的兴趣,将凭着自己的知识去探究深奥的思想理论,最终将使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升华,同时将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兴趣是引导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和条件,它能引发接受者探讨对象的热情和激情,并通过外化的行为达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多维的艺术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与结合,可以间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思政治理论课的目的。
艺术可以愉悦学生的心境
艺术的教育价值是指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2]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而又莫不令人入眼、入耳、入心,令人身心愉悦。梁启超先生曾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要件。”大众化、通俗化非常重要。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思想的历程》以文献档案为依据,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史、传播史,总结历史、阐明论点,是一部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新型电视片,其展示的感人的故事走进课堂,对大学生思想的政治坚定具有很大的帮助。电视片《大国崛起》不仅让学生领略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还让学生了解了各国的厚重历史和先进的科学文化,更让他们深深地感到民族和社会的危机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一场有纪念意义的合唱比赛和音乐会,可以提升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一首反映时代感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以唱出大学生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和情愫,这些活动不仅愉悦了学生的心境,同时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3]中外名著对青少年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电子和网络游戏则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当今社会,吸引他们的好的和不好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更有必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占领思想政治舞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思想大餐,为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在没有任何勉强和强制性的情况下,通过艺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被受教育者接受,使受教育者在情不自禁和潜移默化中得以情感感化与升华,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改变以往的说教形式,把艺术有机地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既提高了授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课程的主要内容时得到了艺术享受并从中获得了愉悦的心情,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艺术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大数据 大学生 思想 教育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大学作为科研和教育的主要阵地,新形势下,各种数据的统计综合更加快捷。教育工作者如何分析大数据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更全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精确的,而是混杂的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相关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数据化”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行为可能侵犯学生隐私
大数据分析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看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多多少少都会侵犯到学生的隐私权。虽然我们在收集数据之前,可能依照当下隐私保护法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告诉学生,我们收集了哪些数据,作何用途,并且在收集数据之前征得学生个人的同意。但是大数据的价值更多源于它的二次利用,在大数据时代,很多数据在收集的时候并无意作其他用途,而最终却产生了很多创新性的用途。所以我们无法提前告知学生尚未想到的用途而学生也无法统一这种尚是未知的用途,在这个过程中便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2.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可能不可靠
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可能让我们越来越依赖大数据,但是大数据可能没有那么可靠。数据的质量可能很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不是客观的;数据分析可能存在错误或者具有误导性;或者数据达不到量化的目的。比如说用标准化测验来检验大学生的思想表现和评定其对大学老师或者学校的奖惩是不合理的。测验能否全面检验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反映出师资队伍所需要的品质?这些都无法回答,但是数据分析却看不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二、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1.形成全方位的思想行为预警机制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数学算法来分析海量数据,最终预测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技术层面上建立行为预警机制是可行的,将微博、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中获得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了解某些大学生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例如,许多大学生在遇到恋情告吹、就业不顺、学业受挫、人际矛盾等情况时,会通过人人网、微博、QQ状态、微信群、朋友圈等途径宣泄情绪、表达感想、寻求帮助。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后,就可以预测哪些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加强关注、哪些需要朋辈互助、哪些需要老师的沟通和引导、哪些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辅导、哪些需要特别关注以免出现突发事件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云课堂”
目前,课堂讲授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一位老师面对一大群学生,教育的形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为主,学生对传授的内容无法自主选择,缺乏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在线教育和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堂(MOOC)横空出世,使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如同已有的一些专业学习的在线教育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一所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政教育“云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自由地选择受教育的地点和时间。与传统的课堂授课相比,这种思政教育“云课堂”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而老师也能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云课堂”在开展教育的同时,也可以对受教育者的关注热点、思想动态、学习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
3.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怎样满足每个毕业生个性化的需要、怎样实现学校和市场两方面供需的有效匹配,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普遍遇到的难题。各高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大多也都开设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有的高校在各院系还设有专职或兼职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是以常规意义上的就业形势分析和指导讲座、企事业单位就业宣讲会、就业经验分享会等为主,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开展得很少或者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求职意向、专业测评、个性分析、岗位匹配、薪酬对比等服务,产生每个毕业生的个人数据信息,再将社会上分散、海量、复杂的就业需求信息与每个学生的个人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匹配对应,帮助每个学生认清和解答“哪个城市适合我发展”“这个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空间如何”“我目前的水平和能力能够胜任哪方面的工作”“我还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才能胜任心仪岗位的需要”等困惑和问题,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入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新时代。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流行歌曲 运用
流行歌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虽至今为止还没有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但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潜能。流行歌曲可以被看做一种信息,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传播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是一种通过一定载体进行传播的活动,因此流行歌曲这个传播载体完全可以为其所用。
第一,流行歌曲的娱乐性和易被接受性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更为通畅。
流行歌曲的旋律配之以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育信息转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以歌曲的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跃于青少年人群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受众便能对教育的理念耳熟能详,会使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果。在音乐体系中之所以选择流行歌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因为相对于流行歌曲,虽然民族、美声歌曲在艺术性、欣赏性、学术性上格调都要高得多,但若要以它们为载体,效果确是不理想的。因为民族或美声唱法过于专业,一般受众接受起来困难,歌词理解有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曲调和旋律的把握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发声方法、技巧也不是普通受众能够驾驭,并不适于传唱和普及,作为一种比较高雅或专业的艺术形式,也不是普通群众乐于和善于吸收和接纳的。虽然这种歌曲的内容都很充实,有的也很有教育意义,但却很难抓住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心。流行歌曲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在受众群中形成了其特定的娱乐功能印象,结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更能使被教育者不设防备,从而令整个教育过程更加通畅和顺利。
第二,社会的进步和流行歌曲的发展趋势增加了流行歌曲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内容肤浅、单一的流行歌曲将会慢慢被取代。教育体系质量的不断提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会更加多元化,流行歌曲也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以后的青少年将会接受更系统、更科学的教育,爱情等的神秘面纱也不会在如以前那样朦胧,因此对这类主题的流行歌曲内容的关注和沉溺会较之七八后少很多。人们的精神生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决定了人们不会一直停留在仅仅满足于情感的宣泄倾诉情感的歌曲的层面上,健康向上、发人思考的歌曲将越来越切合人们的生活品位。在中国继续发展着的流行音乐绝不能一直保持八九十年代刚刚兴起时带着的一股矫情的气息,痴迷过其形式后要恢复理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西方这种现代流行音乐的形式来充分传播我们中国自己的意识形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提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紧扣中国国情和时代主题,让流行歌曲发挥其最有力的影响。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和教育对象的主观接受能力决定流行歌曲这个具有娱乐性质的载体可以为其所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过一两次、一两年对一个人进行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中国现存的教育体制,虽然已经经过改革较之以往进步很多,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还是存在很多欠缺,形式刻板,内容老套,老生常谈式的传授不仅效率低下效果微弱,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对传达过来的教育信息进行选择性不接收和遗忘,教育效果甚微,甚至为零或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课堂集中授课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潜移默化和细水长流的作用,以日常中的点滴琐事为载体,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不知不觉的思想渗透,这样效果虽然会很慢,但却会很扎实,是丝丝入扣扎实牢固的。流行歌曲在青少年中比较受欢迎,而青少年又是最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群,因此,充分利用流行歌曲的形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利、更容易的被接受和吸收。有可能当时,哼唱的人不能领会其中的意义,但随着其他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进行和其自身思想的不断发展进步,歌曲的内涵终会被吸收的。当更多的悄悄带上教育目的的好听的流行歌曲被传唱后,在人们心里一点点几句的教育思想内容,终有一天会慢慢浮出水面线露出来。急雨量虽大,也只能湿透地面下的一小部分,而沥沥细雨绵绵不断,虽然每天平均量很少,却可以在天长日久的渗透中浸润地下更深更深,润物细无声。
因此,流行歌曲亟需得到大浪淘沙式的内容整合,应该有更新的理念来对待流行歌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流行歌曲,比起枯燥的课本更生动更让人乐于接受且不易遗忘。流行歌曲这种被埋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该被利用起来,我们应该开辟一个新的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流行歌曲融于一体,合二者之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有效更全面更顺利的推进和发展。
首先,在流行歌曲的创作上,不应该再放任流行歌曲继续漫无目的的发展下去,而应当适当引导流行歌曲的创作主题,把内容视野放宽,使流行歌曲的流行变得更有价值。若歌词内容充实且信息价值丰富,配之以时下流行元素及足够吸引人的旋律,并实施一定手段不要刻意以教育为目的广为传播,那么这种流行歌曲所负载的教育任务便能被很容易的欣然接受,这样的形式,更能有滴水穿石的效果。
其次,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流行歌曲结合的宣传上,还要善于利用明星的榜样力量,对于在青少年中人气高的明星,应尽力挖掘其闪光点,其发奋努力地成功道路上的经历等,而不能只一味宣传展现其成为明星后的辉煌,使青少年的追星成为盲目的肤浅行为。而青少年崇拜喜欢某位明星时,几乎都会同时爱屋及乌的喜欢其演出的各种综艺节目电视电影,演唱的歌曲,并对歌曲接受的特别快。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规范好艺人形象并为其创作出多多益善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主流媒体对于德艺双馨的、在青少年中具有良好口碑的艺人多加关注,因为主流媒体的关注往往比其他的非主流媒体给人以更大的信服感。以艺人的努力历程来规范青少年的行为,这也比单纯增加许多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得多。如近几年,以中国人身份在韩国出道的super junior演唱组合成员韩庚在青少年中影响强烈,若国家主流媒体能在加大一些力度进行正面的更正式的宣传引导,那教育效果会优胜于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照本宣科苦口婆心的课堂教育数倍。
关键词:微博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59-02
一、微博文化概述及其特征
微博即微型博客,以其“随时、随地、随性”吸引了众多用户。在微博平台所形成的庞大的用户,也正发展着由交流和互动方式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化表达方式,即微博文化。学生群体是微博文化中十分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学习激情和开放的共享心态,正实践着微博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新的生活、学习与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称为校园里的“微博文化”。
校园微博文化不仅具有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互动性、海量性等文化特征,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1)多样化方式。(2)文化信息碎片化。微博信息的字数限制决定了其简短、碎片化的特征,在构思上无须耗费过多精力,同时没有逻辑性和工整性的过多追求。(3)社会化的人际网络。微博平台中,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并非完全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人际关系网络的复制。利用微博的“关注”的功能与他人进行互动,通过微博人际传播的这种“圈效应”,用户能扩大自身的影响,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4)自由化的沟通方式。微博较低的使用门槛和口语化的表现特征打破了受限的交流框架,能使得交流恢复到更为自由随意的生活化状态。微博文化的这些独特的传播形式,契合大学生的需求,成为影响大学生心智和行为模式的重要来源。使得大学生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获取信息的态度转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人际网络交往。然而,微博文化改变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受到微博文化多元价值的冲击,在微博的虚拟时空中,现实人际关系也存在淡化的现象。
二、微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49亿。微博已经俨然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虑,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积极影响。(1)交流思想,满足自身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微博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场,在微博上共享信息,随时随地释放自己的话语权是微博的主要功能。同时大学生还能依照自己的爱好与需求量身定阅。他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等倾向与其他微博用户形成“关注者”和“被关注者”的关系。正如戈夫曼的理论所述,为了建立认同感,人们会创造个人特质,让其他人了解自己是谁。微博的互动过程提供了大学生自我行动的无限可能性,随着个性建立起来,自我便容易获得多样化发展。(2)微博文化发展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信息的即速即得创造了更深层次的民主。微博文化的即时化的信息和共享方式,平民化的互动特征都赋予了其推进民主建设的功能。2012年的鲁若晴事件、动车追尾、违法拆迁等公共事件面前的追踪报道中都显示出了微博的力量,微博参政、官方微博和微博上的官民对话等互动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和将来引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群体,更需要具备这样一种基本的民主意识。微博文化包括的这种政治文化现象和自由的氛围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提供了十分良好的场所。从大学生微博用户的数量,参与到微博的热点事件讨论的积极性也足以说明大学生在微博这个公共的话语平台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民主意识,从而促进社会的活力。(3)微博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微博平台中,用户与用户的互动并非完全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人际关系网络的复制。通过微博人际传播的这种“圈效应”,用户能扩大自身的影响,结交来自五湖四海的志同道合朋友。另外,微博有别于现实人际交往中面对面,让大学生更容易卸下心防,直抒胸臆去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消除纵向或横向交往的隔阂。大学生把微博作为交往平台,从中获取充分的人际关系资源,更好适应社会。利用微博的交互性建立起来的人际交往环境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
2.消极影响。(1)易导致信息焦虑与微博沉迷。微博的兴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传播愿望。人们似乎从信息饥渴和传播压抑中走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信息自由传播的海洋,然而当微博对我们的新鲜感一过,许多人面对着这样巨大的信息海洋却无所适从,面临选择的痛苦。大学生“微博控”是一种微博沉迷的现象,不分时刻地上下微博,情不自禁地刷屏的人。这种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过度使用网络而造成身体、心理、人际等方面的困扰。这些人中一部分只是出于无聊或者习惯或者信息焦虑而打开微博,不停歇地刷屏,严重的则表现出一种微博使用的强迫症状,因自我控制力不够而沉迷在微博使得学业、人际关系和现实生活受到了负面的影响。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2)微博文化冲击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微博掀起了商业领域在互联网中的“新革命”――微博营销。通过微博获得一些免费的商品是学生选择使用微博的其中一个诱惑。这种商业行为可能使得高校大学生会形成碰运气的投机想法,甚至物质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微博的开放性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在微博上对消费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这种渲染之下,满足了他们的身份个性追求,大学生还能在这种流行文化的追逐中宣泄情感,寻求认同。一味地沉浸在消费和时尚文化中,容易导致大学生失去辨别力和批判精神,降低他们的审美情趣,最终走向价值选择的功利化和世俗化。(3)微博的虚拟交往淡化了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感情。有些大学生热衷于虚拟交往而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容易造成人际障碍。另外,很多大学生沉湎在微博上“粉丝”的交流和共享,当大学生在微博交往中,感到温暖舒适具有安全感时,便会渐渐地把更多的时间投放到微博交往经营中,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逐渐淡化。能迅速对于虚拟环境的交往做出反应,却日渐对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维持感到无力,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人”。
三、微博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利用微博为载体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在丰富发展。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既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载体选择的难度。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利用微博,把握其优势和表现特征,巩固传统思想教育阵地。秉承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方法相互补充,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效。(1)建立学校和教师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的主要载体之一。微博传播信息的即时性和便利性,使得它在信息传播中有天然的优势。思政教师、辅导员也可以注册门户网站微博。门户网站微博功能齐全,普及率高,通过此种途径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管理员的身份创建微群,随时随地用教学与时事与同学分享。这种形式生动的互动方式,一方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阵地,摆脱了时空限制,利用微博的即时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时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手中;更容易为大学生接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吸引力。(2)提炼微博精神文化,构建校园和谐主流文化。高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主流文化应该提倡高品味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抵制低俗、消极、颓废的文化蔓延到校园中。微博的精神文化在于用户之间的“关注”、“转发”、“评论”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形成博主和跟随者互动的牵动因素是微博的内容和质量。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引导微博精神文化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微博时代的到来,传统经验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演进的需要。为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求教育者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增强意识,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提高使用微博的能力,积极参与互动,深入细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正确的微博观。当前的媒体信息是媒体建构出来的所谓“真实”,呈现在受众们面前的是经过少数人制作而成的信息,它可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某些观点潜台词或者立场。实施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了解是什么原因促成媒体呈现的面貌跟真实的世界有所差距,从而使得大学生能相对真实地了解世界的原貌。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学会改造自身主观世界和自我建构,从而实现最终实现主体的高度自觉。引导大学生对网上多元信息和多元价值的选择、辨别与分析,培养与锻炼自主、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微博上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标准,并能够经得起各种微博价值观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4]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人才,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创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趣味性,增强了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主动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情感教育在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及功能评价
情感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领域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及教育形式。情感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情绪辨认能力、情感调控能力、情绪体验理解能力等。提升其情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促进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稳定性和效能性等方面的发展,提升其情感品质。
二、基于情感教育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2.1乐学教育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委组织指导在全国十所中学,开展了愉快教育或快乐教育的实验。通过学生在认知方面取得的成功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利用积极的情感来改进学生的认知活动,达到协调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如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引入爱的因素,以爱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提倡教师乐教、善教,鼓励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2.2情境教育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很多内涵丰富的做人道理,这就要求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所体现的真、善、美转化为学生可以直观和感受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爱国主义等情感得到升华。
2.3认知切入教育模式
认知切入教学模式是我国情感教育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认知为切入点,教师从思想政治教学入手,结合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特点,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情感目标、情感层次和评价指标,在认知教育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内容,实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尊老爱幼知识点时,要结合中学学生在家庭中父母给予的认知教育,尽可能多得发现学生的认知盲点,因为有些学生家庭给予学生的认知是错误的,政治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2.4爱的系列教育模式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意识概念、观点较抽象,枯燥无味,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社会上某些拜金主义、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该模式以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情感培育为核心,依据中学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在情感方面的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系列化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对学生爱的能力进行分步骤操练。使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爱的情感体验,并引导家长及时对学生爱的情感作出评价和反映。实现使学生爱的水平和层次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得到提升的目标。
2.5成功教育模式
成功教育模式针对的是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旨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比较自卑,认为自己就是学习上的失败者。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在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同时,重点关注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及时了解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思想政治教学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社会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尤其是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且掌握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主动性。情感教育应用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是对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情感教育在很多课程中都有使用,而应用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淡薄,造成了很多负面社会影响,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应用情感教育,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平生.政治课堂这样“翻转”更有效[N].中国教育报,2016-04-27(010)
[2]万艳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广西:新西部,2008(04):10-15
【关键词】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内涵
大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最终要为社会服务,由社会来检验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者,能否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这同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程度地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在大学期间加强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十分必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要学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增强新的社会行为能力,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是社会化,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其内涵是有所不同的。在西方最早的系统的探讨社会化问题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认为社会化的关键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把教育视为最有效的社会化的手段,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社会的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用最有效的手段,把儿童从具有非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个人品质,能过集体生活的人,也就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罗伯逊认为,“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人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北京大学编写的《社会学教程》认为,“社会化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教育社会学认为,“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其所处社会的行为模式,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家庭、学校、社会“三教”结合的产物,既是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又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他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的力量,所以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应赋予其特殊的涵义。在这里,笔者认为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通过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与社会生活不断进行调适,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成为一个自食其力,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这应是大学阶段要完成的一个质的转变。
二、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社会化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大学生的社会化则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由于初高中阶段以升学教育为主,大学时期又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使得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程度远远滞后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程度。其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主体自主性缺失,功利性增强。
当今大学生在选择学校、专业、学习内容、学习动机等方面功利化倾向明显增强。许多大学生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应付专业课,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各种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英语、计算机和其他各种资格证的考试上,只是在期末临时准备应付专业课考试。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实用学科,而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不再“耻于谈利”而是越来越注重实惠,大学生道德世界中的世俗化和务实性倾向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各种观念无不被世俗和实惠所包裹,在利益的冲击下,丧失原则,盲目从众,这实际上是摈弃了大学生对个人、对社会应有的社会认知基本能力,缺乏自主性。
第二,大学生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
在当今社会,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失衡使大学生个体社会化出现偏颇,形成消费的后现代化。作为大学生应力所能及地位父母分担责任,而有的同学不顾父母的艰辛,超前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为此不计后果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等。有的甚至违背社会公德,或违反法纪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只求索取不谈奉献,形成“人人为我天经地义”的观念,追求自我,进而忽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由于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谈恋爱,不愿付出真正的感情,谈恋爱就像吃快餐一样,形成恋爱的“快餐化”,对家庭和社会毫无责任感。
第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出现人际冲突。
大学时代是一个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代,既希望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又害怕孤独,常处在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同学之间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不尽相同,其个性差异更显突出,一方面大学集体生活方式为大学生之间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得以频繁的进行,另一方面,大学生往往不是十分懂得如何去理解别人,不太清楚该怎样与人和睦相处,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交往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有时在交往中缺乏沟通技巧,人际交往困难,对陌生的人际环境缺乏一种基本的评估和把握,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由此阻碍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
第四,大学生耐挫力较低,依赖性强。
现如今的大学生绝大数都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在家庭中实行“包办”的行为模式,从起床吃饭穿衣到注意安全,能包办的事情都包办,这种热心的包办无情地剥夺了子女们社会化的机会和权力。当他们碰到考试失败、交友受挫、择业失败等不可测因素等引起的情绪体验就会表现出承受力低的倾向,找父母帮助解决,甚至选择逃避,进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
大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受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同志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讲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1]从党和国家对德育目标的要求来看,“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与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内在要求相一致的,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最终归宿于大学生个体的人的价值的提升,这也正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功能。无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本文认为,要完成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德育工作要强化载体作用。
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满足大学生社会化要求。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高层次形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在大学生逐步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功效,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其个体的社会化有着积极作用。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大学生预演今后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为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演习如何接触社会、适应社会,并逐步认同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大学生通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借以积累不同的角色体验和经验,是促进其成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培养了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逐步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时下高校校园蓬勃开展的勤工俭学、“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援助、社会调查等带有大学生特色的活动,为大学生获得社会经验,汲取社会营养,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适应社会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体现了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和适应。
第二,学校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寓德育于实践中。
陶行知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社会实践坚定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寓德育于实践中,集中体现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勤俭自强、善于创造的精神得到了发扬,使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不断进行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社会实践需要的人才,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互动的机会,促进大学生个体社会化。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改变过去社会化程度不高的状况,进而锻炼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组织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使学生从“纯书生型”发展为“理论联系实际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使大学生个体社会化。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影视、音像、广播、报纸、杂志,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人们提供大量各种信息,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对网络的应用更是普遍之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与规范,另一方面也可误导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养成不良习惯。可见,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作用与日俱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看到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同时又要善于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大学生分清良莠、树立崇高的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社会经验转化为内在个人经验,掌握社会规范,形成健康人格,帮助大学生把时代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这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注释:
①.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EB/OL].news.省略/edu/2005-01-19.
参考文献
[1]王敏.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8-59.
[2]郑永廷.论高校德育的功能发展[J].新华文摘,2001,3:13-15.
[3]张益民,阳鲁平.当代大学生社会化条件及其优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14:24-25.
[4]陈明龙.高校德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功能[J].高等农业教育,2005,8:30-3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场/构成/特征/作用方式
作为现代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场”是由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最早提出,并成为后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865年,麦克斯韦首创电磁场理论,他发现运动电荷能产生磁场,磁场的变化也能产生电场,因而将电场和磁场组合成电磁场。在麦克斯韦看来,“电磁场应当看成一个基本的物理实在,是所有那些数不清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1]。20世纪初,爱因斯坦将“场”的概念引入牛顿的引力理论,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及有关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场理论,并由电磁场理论而产生了统一场理论构设。差不多同一时期,哥本哈根学派的玻尔等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20世纪40年代,在弗里曼·戴森,理查德·费曼等的推动下,量子力学介入场论,使场论量子化,形成量子场论。
在高校教职工周围也存在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非实物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其思想行为或多或少地受这个“场”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这个“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了解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构成、特征及作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场”的活性元素加以强化,使身处其中的教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场”的各种教育元素的“辐射”影响,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看法,这样既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冷、硬”的尴尬境地,也可以弥合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说教痕迹。
一、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场的构成及其特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场”,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所在组织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应力和张力的总和。这种相互作用及其连续性如果处于良性的、健康的状态,就会汇成一种无形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难以抗拒、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场”貌似无形,却是一个连续、复杂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征服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复合的系统,主要由“心理情感场”、“文化信息场”、“环境——制度场”等子场组成。
1.心理——情感场
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内容或者说被关注的客体与教职工的主观精神世界有着某个契合点,客体或教育内容就会表现出一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并与主体的投射力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全新的“心理场”。在“心理场”的形成过程中,这种“召唤性的吸引力”又会在教职工心中激感能量,造成情感触动或情感性心理张力,驱使着新产生的“心理场”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方向是由主体情感的指向性所决定的。如果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心理——情感场”就好比是一个中转站,外在世界的信息刺激输入,主体情感的输出反应,都要通过这个中介。“心理——情感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多层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高校教职工是最通情达理的,也是最有个性主张的。他们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表面层次的,也有内在层次的。不同类群的教职工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专业教师的认知起点、文化层次、利益诉求和价值目标就不同于后勤系统的职工,管理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有效地激活“心理——情感场”,既要用管理的手段解决表面层次的需求,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高度契合的精神方式解决内在层次的精神需求,既要设置工具性的最低目标,又要设置终极性的理想目标。
(2)易敏感。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普遍接受过良好系统的教育,从事独立的精神性、创造性劳动,大多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十分自尊又格外自强,特别注重个体在组织或专业圈子的地位与影响,也注重自律内省和自身形象的维护。因此,他们对“人师之师”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挑剔,对以个体形式出现的直接介入式的“施教”要求苛刻。这种自尊自强心理同时还使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性凸现更为明显,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他们更信任与关注自己,更习惯于自身的精神世界遨游。在同事关系处理上,较少受物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心理—情感场”敏感挑剔的特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尽量把自身的思想观点转化为组织权力、组织意志和舆论氛围,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教职工的需求意向相吻合。
(3)持续性。当形成“心理——情感场”的所有事物和对象由于种种原因而消失的时候,“心理——情感场”本身并不会马上消失,仍然会对原本处于场中的事物产生一段时间的持续作用,类似于运动物体的惯性。一般而言,要形成新的“心理——情感场”,依赖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外部信息或环境刺激,二是主体的投入包括主体的修养、情境、介入或接受的主动性等。其中,主体的心理定势对主体的投入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我国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之间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合并组建了一批新的高校。但合并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原有的“心理——情感场”并没马上消失,继续对教职工的言行产生影响,导致“磨合期”延长,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规避的现实。
(4)联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心理、情感状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从而产生心理、情感的连锁反应。高校教师之间,思想、情感上具有较多的共性,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这种积极的心理波动,创造条件,合理引导,使教职工在互激状态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培养积极的情感。
2.信息——文化场
文化和信息从静态角度来说,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显性“产品”,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产品”,但从动态角度来认识,则是一种“力”,即“文化力”和“信息流”。这两种“力”相互交织,综合形成一种既有纵向历史延续又有横向现实联系,既有整体性、综合性又有引导性、渗透性的“信息——文化场”,就高校教职工而言,“信息——文化场”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传递性。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是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信息是人的一种精神需求,信息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在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更新速度以及文化的交融、思潮的交锋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也使传递性成为“信息——文化场”的首要特征。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蝴蝶效应”:一个坏的微小的内控机制或矛盾,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个好的典型,如果加以及时的宣传,也会产生正向的轰动效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纵深发展。也就是说,初始输出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会对其未来输出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间,但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却拉长了传递的链条,为“蝴蝶效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叠加性。“虚拟世界”的介入,使“信息——文化场”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往往相互重叠,共同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话语权的无国界、无时空、无限制,虚拟世界中拥有话语权的教职工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能如愿以偿地保留这份话语权,相反,虚拟世界中不一定拥有话语权的教工尤其是管理者,在现实生活中却拥有这份话语权。在虚拟世界里,教职工往往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思想。“信息——文化场”的叠加性特征要求我们在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合力”,又要尊重信息源和文化的多元化,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民主诱导、信息辐射、双向互动的吸引教育对象的过程,反对把教育对象当成被动的客体而单纯地“灌输”,真正实现主导和主体的密切结合。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精心设定主导的信息源,建设好主流文化,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战,又要注重艺术,尊重教育对象关于信息和文化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吸收的规律,创造一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培养教职员工接受动机,启发教职工产生自觉的接受需要,并善于抓住接受动机转移的时机,采集、加工、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水平。
(3)不对称性。高校功能的拓展使高校组织与所在社会的界限开始变得很不明确,不仅组织成员多样,结构更加复杂,而且组织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20世纪60年代,克拉克·克尔提出了“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概念,并且把大学形容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3]在这个“城市”里,由于不同系统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对独立,垂直分化程度较低,权力关系模糊,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和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之知识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学组织不仅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而且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后勤保障系统人员之间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难以均衡。在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成员间或成员与组织之间出现的矛盾与隔阂,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没必要看得过于严重。要认识到这些矛盾大多是认识的差异、信息的不对称或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最大努力使所在单位的各项工作处于信息公开状态,对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客观的宣传或表扬,从而引起成员对所在单位领导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得到教职工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理解和支持。
3.环境——制度场
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环境因素是促成人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人必须接受为自己准备好的环境,并受其影响和制约。制度是一种规范,是各种办事规程和行为规则的集合,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秩序框架。任何一项社会制度都是某种价值观念的体现,反过来,任何一种价值理念必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志就曾指出,“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中的,同样是那些人,施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敲锣打鼓,积极性也提不起来,施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了。”他又说:“思想问题常常是在一定情况和制度下产生的,制度搞对头了,思想问题也容易解决。”[4]“环境——制度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弥漫性。环境的影响是立体的、弥漫式的,其中既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正向的影响因子,也有与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负向的影响因子,这种“吸引力”或“拉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力。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就能决定的,有赖于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某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时间越长,教育效果也会累加,形成平时我们所说的“泡菜效应”。
(2)暗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场”中,教职工首先受工作生活环境及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其次受积淀在民众心理深处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新闻媒体传播的熏陶和影响,再次受制度和周围人们特别是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的影响。不仅同类人群的行为环境和规章制度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而且学校整体形象也会给教职工思想带来较强的暗示性。一般而言,教职工都希望自己所在的高校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这样会产生自豪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足感,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顺利进行。反之,就会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导致人心涣散,校园凝聚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这种暗示性特征的影响因子包括领导班子形象、领导者领导方式、奖惩制度和方式,校风校训与大学精神、学校或所在学科的地位与影响等。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暗示性特征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持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即某个制度尽管不尽合理,但只要对每位教职工一视同仁,往往不会产生大的矛盾。“不患寡而患不公”是高校教职工的一种普遍心态,如果外部环境客观公正,即便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败下阵来,他们通常会心悦诚服,制度的严肃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保障。特别是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严肃就意味着制度成了一纸空文,产生不了约束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良好的管理就是教育的前提,管理本身也是最好的教育载体。一所高校如果管理混乱,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开展;制度的连续性是制度环境优化的基础。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预期,制度的完善是在保持连续性基础上的一种完善。所谓“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今年实行一种制度,明年又是另一种制度,只会导致广大教职工无所适从。通过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方面可以“目中无人”,没必要时时处处围着教职工个体的情感“兜圈子”,可以用群体的“粗”来解决个体的“细”,确保“公共牧场的规范与利益[5]。
(3)可塑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生活在环境优雅、设备完善、人文底蕴深厚、校风教风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教职工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据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需求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环境的导向、监督和约束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可以说,社会大环境我们只能客观面对,尽可能地排除其自发的、消极的影响,但校园小环境则完全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优化或挖掘,充分发挥其“染缸”的功能。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作用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是一个整体动力系统,从作用方式看,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1.空间上的全方位
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里,各子场的相互作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原动力,各个核心子场都可能决定一个宏观的结构及相对应的微观状态,整体的场效应就来自各子场耦合后所体现的综合效应,各子场及其构成要素都是平等的参与和协作。由此而产生的组织形式不是集中控制的多层指令系统,而是分散控制的多层参与系统。同时,各子场所产生的合力不是单个分力的线性相加,而是各个分力的矢量和。也就是说,这种力是通过立体的方式向包围着的对象发射能量,若各种力作用方向相同,合力才大。
2.时间上的全过程
时间上的全过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在一个特定思想政治教育场中,受教育对象“场”中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所产生的与这个场一致的倾向性就越明显。这一点在社会生活中也得到证实。如南方人独有的细腻与大西北人的粗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6]。二是指“场”对教育的影响是无时不在、连绵不断的。由于场可叠加的特性,各子场就能同时起作用,也正是在时间的整合下,“场”才会形成一种特有的整体效应。三是指作用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场”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经常处于一种不断产生,不断解决,螺旋上升,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可能在较短时间里使作用对象发生质的飞跃,而必须通过长时间量的积累和巩固。同志就曾指出:“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使人接受一大堆材料,一大堆观点,而这些材料和观点又是人们平素不太接触的。一年要找几次机会,让那些平素不太接触本行业务的人们,接触本行业务,给以适合需要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不要在一个早上突如其来把完成品摆在别人面前。要下些毛毛雨,不要在几个小时内下几百公里的倾盆大雨。强迫受训的制度必须尽可能废除”。[7]
3.途径上的全隐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会发出一种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可以感知的“信息波”或“暗能量”,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往往携带着某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认知标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教职工的内心深处。而教职工受到这种“信息波”或“暗能量”的辐射后,尽管自己处于一种“不设防”的状态,也会自发地根据需要做出选择。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场对人思想政治品质的影响不是靠强制手段来实现的,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渗透。
三、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场的主要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场中,高校教职工或多或少地受这种“场”的影响。这种“外加场”可以不受“人工雕琢”而处于自发的状态,也可在人的精心安排和设计下使本身的强度越来越大,从而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高效应地影响处于其中的教育对象。
1.约束功能
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场的影响,教职工个体将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或精神动力,组织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以及传统文化、行为准则等因素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共鸣和强烈的心理暗示,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约束,使行为取向与大众趋于一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认同”或“顺从”。如果教职工个体行为背离了公认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持有的共同价值观所带来的舆论压力就会发生一种纠偏和矫正功能,从而产生导向作用。
2.凝聚功能
群体凝聚力的本质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的大小及成员间相互吸引、相互依存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缩短心理距离是提高凝聚力的关键。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场有很强的辐射功能,教职工积极合作、协调一致的行为状态将明显增强,消极反抗的行为状态将显著减少,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就会象磁铁一样紧紧地把教职工团结起来,使心理距离大为缩短,从而产生巨大的凝聚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需要、动机和目标是激励过程的核心要素。高校一旦形成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就会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相应地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创建一个规范有序、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对新成员进行有效的同化与改造,促进他们向组织发展目标靠拢,而且可以职员工的思想认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启发他们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帮助他们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矛盾,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参与公平竞争,满足自我实现和价值认同的精神需求,从而产生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第1、3页。
[2]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7页。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月。
[4]姜正国:《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6期,第69页。
[5]周瑞法:《契合生命本体需求: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追求》,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2期,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