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道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网络;道德意识;校本课程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技信息领域的作为就是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网络确实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青少年身上更是明显。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使学生们的道德意识严重弱化,甚至做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加强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有其必要性。
一、网络对初中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1.初中生的道德意识越来越淡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各种社会规范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但是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拥有一个甚至几个自己喜欢的虚拟身份,在网上进行各种活动,而不用担心会有人认出来或受到处罚。久而久之,就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错,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来。
2.初中生的责任感越来越弱化。在现实世界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中,学生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作业写不完,那么就必须承担写不完的后果;撒谎了,就会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等等;可是在网络世界中,不管你是骂人还是撒谎,没有人去追究你的责任,于是这些心智未成的中学生们,便在网络的世界中肆无忌惮的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用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可以”。长此下来,中学生的责任观念就随着他们日渐沉迷于网络世界而越来越淡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3.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越来越扭曲。在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含量是巨大的。它在向人们传递有用信息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垃圾甚至是黄色信息。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还不强,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西方国家所宣扬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还有大量的黄色信息也趁机涌入,严重影响了我国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至于不思进取、追求吃喝享乐。有些中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世界,受到黄色暴力信息的毒害,经常打架斗殴,甚至合伙抢劫,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安定和违法犯罪的事情。一项关于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调查显示,沉迷于网络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原因之一,这给我国的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对初中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学校是对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1.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学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上课过程中不仅要教育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讲道德,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醒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或游戏的时候也要讲道德。例如,苏教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筑起“防火墙”,这一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老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就由题目“防火墙”出发,引导学生注意,在上网的过程中,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而且还要讲究网络道德,不能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等等,学生既容易接受,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2.在课程编写过程中,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一直都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其目的是普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但是一直以来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盲目地以为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只要会使用各种操作系统,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无须去遵守什么网络道德,更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去承担什么责任。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该重视道德教育这一部分,使学生明白如何做一名守法的网民。
3.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一些学校可以利用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学生历史责任感教育;有的学校地处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就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等等。苏州中学利用本校及本省的优势,建设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校本课程,在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进行加强培训的同时,教育学生如何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会得到解决,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将会更加健康,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会更加自觉。
参考文献:
[1]张金秀.我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研究[J].青海教育,2009(3):45-46.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作用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的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认识、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网络作为虚拟世界,中学生网民在网络世界里也应该遵守社会公德。那么在网络日益广泛地介入到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时,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尽量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就成了广大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教育
1.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生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2.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3.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的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香港回收、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道德教育的地位处于“边缘化”
众所周知,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中,网络道德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它被附属在《思想道德修养》中。《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校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学习中以英语为重,专业次之。作为公共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那里,要么是一种负担、要么是一种调节,仅把道德知识、原则与规范当作知识去记忆,以便应付考试,很少会有人把它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可见,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被边缘化了,而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一章或一节的网络道德教育更显得微不足道。
2.网络道德教育的主客分离、措施后置
关于网络道德教育主客统一问题已经在学术界基本有了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主客统一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教师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依然是权威、主体――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的发动者;学生是客体、承受者――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今,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或封建等级制度思想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思想依然占有很大市场,这必然会造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分离。
网络道德教育被边缘化,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大学生在“虚我”的自由空间纵横驰骋,道德防线被无限延长。“昼夜奋战”聊天、极度迷恋网络患上网瘾、沉醉于虚拟交流的满足而忽视人际交往,导致道德观念浅薄、道德意志薄弱、道德判断扭曲、价值取向紊乱、甚至道德品质败坏等。每当这些现象在某些大学生身上集中体现,出现严重后果时,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便会集体出动“救火”。有关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班干部、家长组成“紧急救援小组”奔向“事故现场”。这种“治病救人”的工作方法不能说没有效,只是显得过于被动,亡羊补牢。
3.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单一、过程简约
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渠道。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途径虽多种多样,但主要渠道还是教学,散见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计算机课和其他有关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普遍实行着“老师讲道德、学生听道德、考试考道德”的教学思路,只关心道德规范的传授,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中,大学生缺乏自己策划、自己动手、自己组织、自己参加、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方面,多数高校限于网络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原则方面的教育,而缺乏网络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教育,尤其是不能与网络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与此同时,教育内容缺乏变通、相互之间缺乏关联性也是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革对策
为了使每一个大学生正确运用高科技成果并能健康全面发展,为了使网络道德教育的规划和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改革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现状。针对网络道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我们必须想出新点子、找到新路子。我们认为在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主要应该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
1.开设课程,提升地位
网络道德教育被“边缘化”是与网络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因为建立在全球信息化基础上的网络社会已露出了“冰山一角”,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触角伸向了我们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信息化、网络化,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不仅对人类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提出挑战,还会在全球范围内因国家、民族、语言、价值观等的巨大差异引起道德冲突,所以对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重新定位,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地位是时代的必然。
高校必须开设信息伦理学或网络伦理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随着它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之相关的许多伦理问题也逐渐明朗化。对计算机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研究开始兴盛起来。70年代末期,计算机伦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应用伦理学在西方最终确立,计算机伦理教育也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开展起来。随着计算机的联网,比计算机伦理内容更为广泛的网络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而我国目前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却是倍受冷落。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与普及,要专门开设《网络伦理学》与《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缺失问题,使大学生成为一支维护网络秩序,传播网络文明的重要生力军。如果部分学校受师资力量等因素的限制不能单独开设网络伦理学或信息伦理学课程,应该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着重增加网络安全、网络知识产权、网络信息选择、网络法规法纪等教育内容。
2.主客统一,重在“免疫”
网络社会以交互性和虚拟性为运作标志,多边性、同时性和共享性使网络用户能够同时拥有主体性发挥的空间,大学生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者在“网”前是平等的教育主体,也是平等的教育客体,平等地共享网络资源、自由发表思想、自由选择信息。因此,教师不能以“真理的化身”出现在学生面前,简单说教。而应该尊重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网络时代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完善他们的主体人格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同时,网络是自由的,而自由是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是个性得以张扬的前提,因此,改变学生是教育客体的陈旧思想,引导个性发展,遵从主体性原则,使大学生成为网络道德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免疫系统,如果这个免疫系统功能运作良好,人就能较好地抵抗病菌感染。数量适当、形式健全的白血球和免疫体就会共同合作对付入侵者,治疗伤口,杀死癌细胞,并将它们一举歼灭从而使我们拥有健康。当我们的免疫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时,我们就容易受到感染而得病。当我们得病时,只能采取补救措施――治疗来恢复身体的正常运转,所以,时刻注意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是我们在身体健康时的重要任务。同理,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应该前置,重在防疫。免疫有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为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也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两条途径入手,也就是说既要通过自我修养又要通过外部道德教育和防范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坚持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大学生应主动加强道德学习、道德实践和道德养成,完成道德品质的自主建构。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成年,且受教育多年,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所以完全有自我修养的能力。自我修养是“内源性的自身抗原”,较之道德教育更积极、更主动也更有效。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感,最起码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身体、将来的工作有责任感,也就是要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然后才谈得上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有了责任感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会自律。自觉遵守网络道德,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网络道德的规范行事,经常做良心上的自我检查或自我谴责,充分发挥良心道德卫士的作用。
其次,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防范。为了更好地增强免疫力,还要加强“外源性抗原”,即由被动修补式的道德教育变为主动防范式的道德教育。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技术面前,知识创新和知识转换加快,大学生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还不够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及时的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主动研究新情况、新方式、新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向教育对象传授道德知识。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互相联通的全球网络,大力推销其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明争暗斗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展开较量,特别是对青年的争夺更是激烈。在这种国际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主动出击,便会丧失了在这一战场的主动权和战斗力。所以,防患于未然,主动出击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而且主动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也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减小道德教育“成本”。
3.增加途径,完善过程
目前的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这种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道德目标高,超越了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二是空洞乏味,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感受。由于存在上述两大弊端,所以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并丰富其内容。
第一,增加网络道德教育途径。首先,改革教学方法。不再以讲授为主,而应该增加讨论交流、音像视听、角色扮演、读后感观后感写作等方式,让道德规范变成活生生的生活事实,让空洞的说教变成主动体验和感受。其次,向各科课程增加德育渗透,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每一门课程都成为网络道德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习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第三,以班级、专业、年级为主体,以班会、学生会、大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现实、锻炼生存技能的机会,使理性的网络道德规范变为感性的实践活动。另外,还可以以电影、文学艺术、戏曲、电子邮件、QQ聊天室等为载体,增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感染。这些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方式,可以防止道德教育的异化,重蹈“灌输”式道德教育引起道德逆反的覆辙。
第二,完善网络道德教育过程。“道德教育从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开始,进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到养成道德习惯,最终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这一过程反映了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使道德由普遍化向个体化、外在化向内在化的转化。”由此可见,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应该包括这几个阶段。一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正因为“美德出于有知,败德出于无知”。二是陶冶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这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只有具有对善和正义的热烈追求,对互联网的热爱,才会爱护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三是要锻炼道德意志,即履行道德义务中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这是一个大学生具备健康、高尚的网络道德人格的关键,而如今我们高校在这方面是教育的真空地带。四是帮助大学生确立网络道德信念。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规范自觉履行各种道德义务,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周围同学在应用网络时的善恶是非;五是形成道德习惯,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论文摘要:随著全球范围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高速会路的建设,一个薪断的时代已呼喻而来一一“网络社会”。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借助电脑的高智能化、信息交换与传播的快捷、跨越时空子优势,时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它把社会成员带入了一个度拟的世界,形成了网络对道德的冲击,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抵制其消极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1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幸福、享乐、希翼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饮食、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等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中人的生存面临种种尴尬和矛盾。网络正撞击着人类苦苦营造的传统伦理壁垒。对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的冲击尤其严重。由于他们正处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而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所迷惑。大体说来,青少年受网络影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道德情感冷漠化;学习方向迷失化;失犯现象严重化。
2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形成原因
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因,又有家庭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2.1学校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误区
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难题,许多老师对学生上网采取的不是主动出击、科学引导的做法,而是采取消极防范,盲目禁止的做法。在观念上,片面强调网络的弊端,排斥网络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有利的一面。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日益使人学坏”为由竭力阻止学生“触网”。
2,2家庭原因
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中缺失亲情的抚慰与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地纠正,从而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而变得压抑、孤僻等。孩子体会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归宿感,这是问题儿童、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3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虚拟的网络世界诱惑着少男少女,“沉溺网吧、厌学逃学、夜不归宿”,甚至欺诈、斗殴、抢劫等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触网”需要引导和帮助。只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青少年主体自我教育的合力作用,多管齐一下,有机协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挺立与培塑。
3,1规范网络.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
互联网作为网络时代影响青少年道德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要担负起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
3.2学校道德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转变观念,辩证地认识网络之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深入分析青少年迷恋上网的原因,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使用网络、驾驭网络的能力,构建适应网络时代需要的道德教育模式。学校教育要发挥对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就要探索适合网络特征和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育措施,以回应网络对既有道德教育的挑战。
转变现有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变单向教授为双向互动传授,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共同学习,引一导学生辨别信息之良荞,增加思想免疫力。要把传统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把青少年带入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神圣殿堂,让他们阅读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最后,要注重教师自身的道德人格培养,力求成为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楷模。 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开辟学校虚拟德育阵地。
利用网络媒体,改革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教育方法。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转变为参与式或交互式德育。教师进行教育时,应将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置于平等地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促使青少年自觉践行网络道德规范。
强化青少年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校教育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针对日益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向题,进行心理素质的强化训练。要把青少年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人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还要加强有意义的网上思想交流,开设网上咨询热线,利用媒体优势,及时了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3 .3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一育的重要补充
家庭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任务。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人格培养。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开发亲子互动的活动项目和各类家庭培训项目,发挥在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一导、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他们合格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将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未酬理想的人。一味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表现为理想目标追求的短期庸俗性,急功进利,忽略了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3.4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根本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能进行自醒,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只有那些在人类财富中找到自己榜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这个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主要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网络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最终必须落实到青少年自身的道德发展和自我教育上来,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
3.5社会教育: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营造社会文明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人格的重要条件。
一、新时期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出现的原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多种因素会造成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于单亲家庭或问题家庭的成因不同,以及个人本身所拥有的内外在的资源不同,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会导致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久而久之变得孤僻、内向、忧郁、自卑,慢慢他们将从其他孩子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这就是不良少年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互联网自身的原因。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飞速发展,使社会逐渐分裂为两种不同的人类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现实空间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方式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与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规范,能够控制。而网络空间,由于不受任何组织机构的控制,网络运行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使得人们的交往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却不相识”,因而非常自由,难以控制,人们之间不仅直接接触减少,而且在自身不能有效节制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现实中不敢做或者不可能做的事情,在现实中不敢显露的,如偷窥探隐欲、凶残好斗、喜恶作剧等不良嗜好表露在无人监督的网络里。给居心不良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作案场所”,因此产生了大量有悖于网络道德的案件,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再次是学校教育的误区。在面对网络给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的诸多问题时,学校对学生上网不是进行科学引导,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上网荒废学业,容易使人学坏”为由强制阻止学生“上网”,反而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为德育工作设置了人为障碍,从而将部分少年推向了德育教育的深渊。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而中学生作为网络日益壮大的使用群体,因其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大,且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领域、新的阵地、新的课题。现我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就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谈谈看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它承担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启蒙教育的重任。父母的道德人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身教重于言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注意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氛围,同时夫妻间相互关爱,家庭和谐无疑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反之,有可能成为对孩子的污染源。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反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注重学校德育教育,发展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德育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将德育教育纳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牌、校旗、校服所体现的学校特色、主题班会和报告会中先进人物事迹对师生的教育和激励。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学习中应该遵守的条例、注意的问题,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提高自律水平。同时学校应改变原有单一的教育模式,利用校园网实现师生互动,加强网络心理辅导,把传统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校园网应开通网络图书馆,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有益的书刊,促进其道德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之一。因此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应协调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构筑青少年网络犯罪防治体系,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对网上不健康的内容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审查、监控、自查等方式规范社会网络环境,将不允许青少年进入营业性网吧制度化、法律化。真正做到保证学生能白天正常上课,晚上能按时休息。对逃课上网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形成全社会严管的社会氛围。
(四)引导青少年提高自我意识。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带来极大的影响,而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相对应的网络道德教育却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传统的家庭教育还未真正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其中。为此,从家庭教育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网民数量也急剧增加,其中青少年是主力军。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6000万。然而,青少年在使用网络、体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却较少受到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网络道德教育还很不成熟,从而使青少年受到了许多消极影响,导致诸多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凸显
如今提起电脑黑客,大多数青少年持有一种不辨是非的崇拜心理。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肆虐网络,令几百万电脑用户深恶痛绝,其制作者李某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熊猫烧香”事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计算机网络的顺畅流通需要一定的网络秩序。就目前来讲,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网络人格缺失问题。“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句话曾流行一时,它形象地说明了互联网的“隐蔽性”。由于目前还无法对网民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借助网络传播的腐朽信息,因其内容广泛、刺激性强,对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多重陷阱。“网上聊天”对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许多人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和刺激,故意隐去各种真实的背景资料,在网络中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尽情“发泄”,一旦过度放纵,就会丧失最起码的责任感,置道德规范和法律于不顾。
二是网络犯罪问题。有些青少年以“黑客”身份,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修改电脑程序,传播黄色图片,散布一些偏激言论和暴力信息,盗用他人密码,偷看他人信件,暴露他人隐私,甚至实施性质更为恶劣的网络犯罪,比如之前的“网银大盗”、“熊猫烧香”等,都已经触犯了法律。
二、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过分倚重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主要方式,而社会和家庭仅仅是作为教育的辅助力量。但正是由于对学校教育的过分倚重,其整齐划一的道德教育模式非但无法因材施教,反而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网络的特点正是自由、无拘束,充分尊重个性,为个体提供展示自我(无论是“本我”或“超我”)的平台,这使得青少年们对网络趋之若鹜。本来社会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商业经济的大行其道对道德教育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普遍看重的是孩子的智力教育,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因此,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不足造成了家长们对子女网络道德教育的疏忽,从而使青少年在网络里没有方向,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世界中自然如脱缪野马。
(二)家庭教育中父母威信的缺失
父母的威信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相互关系。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是父母对子女的尊重与子女对父母的爱戴。它排斥了训斥与听命、支配与服从的专制式的威信,也排斥了父母为了提高地位而人为制造的权威。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关怀与帮助,对青少年人格的尊重和信赖,能引发孩子内心深处的真诚感激,从而使得父母对子女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被子女积极、自觉地接受,并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事。日久天长,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形成自觉并且是亲密的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威望基础上的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力量。在家庭教育中,最让教育者难堪的就是被教育者的逆反情绪,只有建立了正确的威信,家庭网络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马卡连柯认为,父母的威信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威信如同校风、学风一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的,但在家庭生活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生活和活动中,威信又是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父母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所给与的每一条指令,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威信无不隐约渗透其中。其二,从父母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威望和信誉;从孩子角度看,威信是一种尊重和信从。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尊重和热爱成为一座架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桥梁。马卡连柯进一步指出:“威信在家庭里是必需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拥有一定的威信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父母在子女面前毫无威望和信誉,子女对父母没有适当的尊敬、信任和听从,那么,合理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无法得到保证,就不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可见,威信是父母对子女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子女自觉地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马卡连柯指出,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可以建立起威信,但不是每一个作为教育者的家长都可以建立起教育的威信。教育的威信是正确的威信,它具有良好的基础,其产生依赖于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在错误的基础上,运用不正确的方法去建立人为的威信,这是虚假的、错误的“威信”,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只凭主观判断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亲子间文化冲突致使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第一,一元化文化与多元化文化间的冲突。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文化的广泛交流与渗透使得现实社会环境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事实。而亲代成长于社会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承继了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而子代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表现得积极主动、敏感而迅速,他们往往以来者不拒、博采众家的姿态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定位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例如健康价值观、时间价值观、知识成长价值观、情绪价值观、财富价值观等。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都在经历着这一转变。相对而言,亲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一元化文化,对于变化和发展的接受有很大的J隋性,而子代成长于社会日益开放、瞬息变化的转型时期和网络时代,他们能够迅速地接触、认同网络时代新产生的知识与价值,也就更易于接纳有别于传统文化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中包含的知识和价值观念与亲代习惯的知识和价值发生碰撞时,亲子间的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和冲突导致了道德教育的矛盾和困难。
第二,教育观念和相处方式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社会中成长的家长,他们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对子女进行强行移植,更有甚者对子女进行体罚。这些都是专断管理的表现。这类家长往往采取“权威、灌输型、命令式、单向要求型”的教育方式,试图决定子女的思想和行为。而在网络时代,子代的观念更新、知识获取、眼界开阔程度大大超过亲代,他们形成了自己无定式、无偏见的道德评价体系,因而更不能忍受父母权威专断的管理,两者的文化冲突更加激烈,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困难重重。
三、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家长应该为青少年多创造社会交往情景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的品德发展应该特别重视同伴、社会情景的作用,在共同的生活中,儿童逐步认识并且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品德的发展过程。皮亚杰认为,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才会把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比较,才会认识到同伴的行为也许会被别人以不同的方式所理解,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正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开始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发展了公正感叫;科尔伯格也认为儿童仅仅接受他人的劝告或者作为一个没有相互交流作答的一员,是绝对不会引起道德发展的。伯格同样也认为,只有创造出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人际关系,才能使人格得到完满的发展并达到自我实现。由以上分析可知,青少年发展应该处在一个真实、复杂的社会关系当中,而网络却使人际关系枯燥、生硬与被动。正是情景的失真,使得沉溺其中的青少年得不到健康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家长应该在孩子空闲时为其安排或陪同孩子参与到复杂的社会情景中去,这样才能够使青少年用更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遇到的各种情景,包括在网络上。
(二)家长应提高网络信息素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家庭网络道德教育要收到好的效果,家长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素养。网络信息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使用和创造网络信息的能力。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只需要有一般的文字识别水平和算术水平就可以胜任一般的家庭教育,然而,正如唐·泰普斯科特所说的那样,随着网络的兴起,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与其父辈相去甚远,如果家长不及时更新观念,依然我行我素地实施教育,那么其效果只能是与家长的初衷南辕北辙。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网络社会”生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网络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育者根据网络道德规范对网络主体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网络主体接受这些原则与规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网络道德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道德教育即指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的相关教育;广义指在“网络社会”中,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却缺乏对网络道德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无法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更谈不上教育任务的充分实现。实际上,网络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但是它和现实社会又不是对立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以现实社会生活为背景的。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道德的“他律”机制被破坏,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大大削弱。同时,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与互动性又给个体提供了宽泛的自主选择空间,道德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强制灌输式德育方法彻底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还在用老观念看待新事物,德育的被动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转贴于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1.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同时,要帮助大学生确立网络道德理念。要使学生懂得,网络技术是人们进入网络社会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但不是全部。大学生要在网络社会更好地生存,除必须掌握网络技术等科学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网络伦理道德等人文知识,信息技术越是发展越是要求个人的“道德自律”、个人应具有的高道德素质与之平衡。否则网络技术就可能成为危及网络社会及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祸水。
2.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 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3.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2]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3]刘守旗.试论网络道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5,1.
论文摘要:列举了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剖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加强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已进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正日益受到重视,如果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作为后盾,在信息化社会中就会无所适从,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现代定义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可通过教育的在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和意识以及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即信息道德能力。当今互联网正以其便捷、大容量、交互性强等特点为广大青少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信息获取渠道,这对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网络不是一个纯洁的虚拟世界,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纯工具意识和纯技术观的作用,使得人们只关注信息技术中技术层面的问题,忽视了青少年人文、伦理、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随着网络日益为青少年所熟知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道德问题也浮出水面。
1、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失范种种
1.1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在完成“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时调查发现,61.8%的学生表示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6.6%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网上聊天交友的不负责任引发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消极影响。
1.2上网成瘾且丧志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于海亭分析说,青少年自制能力差,是“网络综合征”的易感人群。“网络综合征”俗称“网瘾”,其征兆包括每天上网时间超长,有说谎、隐瞒上网情况和程度等行为、偷钱或盗用别人账号上网等。上网成瘾的青少年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表现出逃学,产生孤独、焦虑、压抑甚至自暴自弃、厌世等严重的心理障碍,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网络文明工程”组委会曾有资料显示: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学生竟分别有so%以上和1/3是因为沉酒于玩电脑、上网而导致成绩下降。有电视报道美国一位母亲痛失儿子的不幸经历,她的儿子曾经玩游戏到了痴狂的境地,当他后来对游戏产生厌倦时便因厌世而自杀。
1.3虚拟与现实的人格冲突
网络的虚拟世界给人们创造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有的人借助于网络释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抑和不满,以达到心理暂时的平衡与满足,有的则借助于网络逃避现实,寻求压力的摆脱。网络的隐秘性使得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展现真实的自我”。一些现实生活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进人网络世界就放纵自己,与现实中判若两人。调查表明,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不一样的人,”其理由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
1.4充当“黑客”来制造病毒
“黑客”是英文“Hackei''''的音译,指利用通信软件及联网计算机通过网络未经授权而非法进人他人网络系统的人侵者。目前“黑客”问题已成为网络空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病毒”则是更多普通计算机用户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许多计算机用户闻“毒”色变。在“黑客”和“病毒”传播者的队伍中不乏青少年的影子。不少青少年学生认为“黑客”及“病毒”的创建和传播者是电脑高手,是创新人才。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进人学校中的数据库修改自己的成绩、窃取考试内容,闯入一些网站修改主页和数据,传播病毒,甚至在网上盗窃他人财物,走向犯罪的深渊。与此同时,知识产权问题、个人隐私问题、诚信问题等等社会问题在青少年中凸现。
2、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失范原因探析
正如劳凯声教授所说,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存在的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因为网上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成为终身发展的遗憾。所以,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提升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同时,查找原因,抵御消极作用,加强网络信息道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
(l)网络信息活动的特点为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失范提供了土壤。首先,网络信息活动具有符号性和面具性,网上交往由1和0两字符为中介进行,网络交际的符号性使得交往主体可以将现实社会的善恶感、是非感、义务感等抛入无边无际的虚幻地带。在网络虚拟社会,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建构自己的性别、身份、角色背景和经历,个体身份的这种面具性,使网上信息活动的个体可以避免真实身份的表露而很少受到谴责或惩罚。其次,网络沟通的交互性使沟通双方资格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的主体意识被调动和激发起来,这也是青少年迷上网上聊天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网上信息传输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内容的多元性,通过网络进行传播,有着高度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不同民族、国家、地域,具有不同、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的团体或个人均可自由出人,制造和传播信息。面对网上信息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时,青少年易受到种种诱惑,难以作出正确选择而误人歧途。
(2)青少年身心的特点是网络信息道德失范的根源。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成长的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认识水平、辨析能力等各方面都不成熟。面对网上多元价值往往难以选择。人的天性中本身存在着好奇心、窥探欲,加上网络世界那种“谁也找不到我”的虚幻感觉,促使自我意识脆弱的青少年好奇心、窥探欲膨胀起来,结果导致从最初好奇地随意浏览到不能自拔的精神依赖,进而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3)青少年“减负”后的课余时间,为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空间”。自从教育部提出为中小学生“减负”之后,不少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目前我国不像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科学文化教育设施,中小学生真正拥有自己的时间后无处可去。而网络世界却能为青少年提供新鲜、自由刺激、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青少年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网络世界之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4)德育者缺席。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玉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青少年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把道德内容传输给青少年。这对于促进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活动依附于特定的物理实体和时空位置,并受着较多稳定的社会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束缚。而网络社会中的匿名和隐秘特点,造成德育工作者缺位,形成了道德的真空地带,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是一片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可以为所欲为的“净土”。这为激活久埋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人们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处于不被发现并且可以逃避监控和处罚,在这种情况下,伦理道德规范极容易被践踏。
3、青少年网络信息道德的教育
陈至立部长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议上报告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途径,建立网络信息活动的调控机制,以规范网络信息道德,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观。
网络传播管理主要依托3个途径,即网络立法、技术控制和道德自律。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健全网络法规来加强管理,使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技术防范,相对来说,这是最客观的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力争使这一基础性工程在预防网络道德失范中起着“治本”的作用。
3.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
3.1.1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
德是为人之本。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培养的人才必须是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所以,在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之中,首先应重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教育,诸如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文明意识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学习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才能在行为上做到“自律”“自警”,分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崇尚科学,学习先进的东西,摒弃陋俗恶习,遵纪守法,健康成长。
3.1.2增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意识
对于广大青少年,我们要本着教育为主的方针,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通过各种正面、反面实例,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引起其在思想上对网络的使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遵守网络行为规范是每个网民应尽的义务,主动抵制网络不道德行为,不侵犯他人利益是每个网民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实践中躬行道德规范,锻造高尚的人格。
3.1.3加强“慎独”教育并教会选择
“慎独”作为古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于今天的网络时代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慎独”是说个人独处之际,在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清醒的自我约束,坚守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正确的伦理准则行事。
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我们不能仅仅要求青少年接受几条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我们必须尊重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道德措施。
3.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
社会、学校、家庭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行为调控机制,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氛围。
(1)开展关于网络信息道德大讨论,提倡网络文明,组织各种道德宜传活动。如征文大赛、辩论赛等,让人们真正认识、了解、懂得网络道德,提倡网上自律,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为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而做出应有的努力。
(2)向青少年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教会他们搜索和筛选信息,文明上网。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封锁或删除不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其次,要加强适合青少年浏览的优秀网站的建设,为他们提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网站和网络资讯信息。真正把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好奇、热情、善于探索、研究的青少年吸引过来,让他们充分享受现代科技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信息,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他们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