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基础学习

护理基础学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基础学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护理基础学习

第1篇

关键词 DIY视频学习法 护理学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护生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创造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等综合护理技能。①传统的护理技能教学侧重单一的护理操作训练,对其综合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护生综合护理技能成为教学的关键。

DIY (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DIY视频学习法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过程,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石家庄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在2008年进行了广泛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数字媒体专业成立了学院第一个DV视频制作小组――新闻报道组,并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②目前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 DIY视频学习法尚无先例,我们引入此法并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旨在探索DIY视频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的可行性、优越性、有效性。

1 研究对象

从2009年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整群抽取两班学生,每班55人,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学生培训

具体培训内容:视频制作相关知识、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等。

2.2 任务布置

教师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将堂课相关内容及相关要求布置下去。如:病例一:陈玉勤,女,41岁,入院前约1小时,行走时不慎因路滑摔伤左膝,立即感伤处疼痛,行走不能,伤处少许渗血,左足活动好,无麻木,急诊入我院,X线示”左膑骨骨折”急诊以”左膑骨骨折”收住院,患者伤后无昏迷,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无心慌气短,无二便失禁,精神正常。麻醉方式为腰麻。手术名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手术后回病房,如果你是护士,你该如何给病人铺床?然后要求学生针对上面情景,自制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应该是有病人、有护士整个服务的过程,包括沟通、交流、操作。

2.3 具体实施

(1)分组:全班分成10组,每组5人。每组在自愿的基础上指定一个负责人。

(2)资料收集:学生收集资料如病例或者某一个场景。

(3)方案设计: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分配角色,如谁扮演病人,谁扮演家属。谁扮演护士等,设置好“台词”,如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沟通、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最后讨论好整个操作步骤。在这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视频录制:在整个视频录制过程,教师亲临指导,解答学生疑惑。学生则应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强化技能,突破重点和难点。视频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录制,在录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视频评价:课堂结束前,展示每组成员录制的视频,每组录制的视频给大家分享,学生一起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并且要求每一组在限定的时间内交一份视频作品参赛。评出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等。在评奖的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参赛作品为该组成员该门课程的总评提供了依据。

2.4 评价方法

(1)技能考核:考核时,参照护士技能比赛,教师和学生互不相识,给出不同病例,随机抽取一个护理操作,进行考核,然后对比。(2)问卷调查:对实验组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参与教学对教学的状况以及对教学质量的反馈。

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

3.2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后,我们对2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综合能力评定表(n=55人)(%)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4 讨论

4.1 DIY视频学习法在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的优越性

4.1.1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本调查显示,98%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首先,DIY视频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应用中,学生收集临床病例,创设出各种临床情景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动思维去寻求答案,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整个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性;其次在整个DIY讨论,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分配病人、家属、护士角色,设置好“台词”,如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沟通、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最后定下整个操作步骤,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最后,课堂结束前,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录制视频,每组录制的视频给大家分享,同时还评出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等。让学生体会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1.2 能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调查显示,100%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DIY视频制作中,如果最后想交出一份满意的视频,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主动地联系老师,让老师为他们准备场地,准备物品,进行拍摄。由强制学生学习到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珍惜机会,学习效果完全不一样,学生一遍一遍地拍摄,直到满意为止,自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1.3 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调查显示,98%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协作团队精神。现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加上传统的操作练习,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容易出现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等现象。而DIY视频教学法需要学生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反复分析,反复讨论,反复扮演,在拍摄过程中,还需要组员,反复对操作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分工,如有组长、摄影师、演员、操作者,需要协作,需要学生欣赏与被欣赏,需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议,需要尊重别人,需要大局观念,同时在视频展示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快乐,承担不足,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1.4 能提高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调查显示,95%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提高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通过DIY视频教学法的运用,学生收集病例、分析病例,商讨制作视频,整个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2 存在的问题

(1)耗时长。学生需要收集、分析、整理临床资料,进行方案设计、讨论,实施拍摄,学生耗时长,教师需要做好导演的角色,随时指导,教师耗时长。

(2)实训用品不足。学生可能在同一时期拍摄的项目不同,随时都要准备多套实训项目,个别实训用品不足。

4.3 改进方法

第2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护理,教学方法;小组学习;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79-03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当中的重要的实践课程,并且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教学的综合水平,同时与学校的教学方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相关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小组学习对于护理专业的推动效果和对护理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效果,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研究的实际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研究当中,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于本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且选取了两个护理专业本科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实施当中,应该选取一个班进行小组学习方式的研究,另一个班级作为相应的参照班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际对比,观察班级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2.研究方法。①建立学习小组。本研究选择了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根据第一学期《基础护理学》实验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性格方面的测试和评测,按照互补的原则进行小组的划分,实现互补性的原则,对学生每10人分成一组,共分成六个小组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并对小组成员采用队长管理的方式,用投票的方式选取小组长,使得小组在实际教学中便于管理。组长要对组员负责,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当中进行辅导和监督,使得整体效率明显提升。②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实际的课程教学,基础护理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其在小组划分之后,应该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在实际的联系当中,每一个小组推选出小组当中的一名组员进行实际操作,其他同学观看之后进行评价,指出当中出现的误差和错误操作,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并在课堂教学技术后,教师进行随机的课堂考核,将实际的考核成绩作为课程实际操作成绩。③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组织授课教师集体学习合作学习理论知识,领会其主要的思想、意义、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教师在当中的角色和职责,制定教学计划;并且在开课前,向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计划,说明小组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实施的意义。在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身的素质,因材施教,完成护理教学的要求;制定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制定相应的目标,在课程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二、教学效果评价

1.护理学教育实验技能考核。在基础护理学的实际教学当中,对于实验课程的技能考核是组成实验课程的重要方式。技能考核当中,主要包含两种考核形式,一种是个人考核,另一种则是小组考核。针对实验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采取个人考核的形式,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到更加全面。其中,考核内容包括无菌技术、药物过敏以及铺床发,这些项目的特点都是护理学当中最基础的试验内容,对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对考核成绩进行记录。小组考核在实际教学当中同样的重要,在实际小组考核当中,教师在小组当中选取一名组员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其他组员进行观看;再进行操作,结束之后,最开始由操作者进行简单介绍自己的操作科目,将操作内容进行简单评价;之后由自身的组员进行评价,分析并阐述当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是教师的陈述和总结,将小组表现进行分数评定,记录到每个组员身上。

2.问卷调查法。护理课程结束后,研究者集中研究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的要求,问卷填写5至10分钟,所有资料当场收回,发出调查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有效回收率93.3%。

三、结果

1.两组实验考核成绩比较。研究组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研究组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反馈。有39名(69.64%)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方式对学习很有帮助;15名学生(26.79%)认为有帮助;只有2名学生(3.57%)认为,教学效果不是非常明显;56名学生认为,小组合作方式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团队默契程度。47名学生认为,小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43名(76.79%)认为,可激发学习兴趣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47名(83.93%)认为,可提高协同学习能力;31名(55.36%)认为可增强竞争意识。

四、结论

1.小组合作学习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实效性。①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护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当中,实现小组合作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当中找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受到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当中一直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护理专业的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特点,在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时,小组当中的成员应该进行情景模式的设定,通过病例进行实际的情景模拟治疗,使得护理过程更具真实性,增加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实际氛围,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进行更新,发展出新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护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明确其中包含的重要意义。在临床护理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程结束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要做到熟练运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实际配合。整个临床护理不是一个人进行操作,应该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实际教学过程,将临床护理的团队合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中,团队合作模式固然重要。同时,对于临床护理行业的理解也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通过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从而促进护理行业的发展,使得在进行实际的工作当中能够出色地完成护理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教师进行教育当中有着很大的难度,但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好处,小组学习模式的发展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推动。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对于课程的情景模拟的教学形式。在实际教学当中,进行护理工作的实际演练,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护理内容的理解;再进行实际的教学当中,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模拟教学当中,使得每一个学生对于护理的内容都能够正确的理解,使其进一步了解护理行业的使命感,体现出护理行业以人为本的重要的概念。在实际的调查当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小组合作教学对于护理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学习到护理行业当中书本上不能够涉及到的知识。并且,护理行业高尚,是一项具有使命感的行业,要在护理专业的学生当中形成深刻的认可,并有效地加深了护理学生对护理专业深刻内涵的理解,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3.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较好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7],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一的知识传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协助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合作式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更新,并应该了解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当中改变教学观念,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五、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体会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反映,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分组时消耗的时间过长,并且实际教学效率低下。这种反映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依赖,长期的传统教学已经深入人心,使得学生不能够有效地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发展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学生应该逐渐地适应教学模式的变更,在课程当中找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善于发展问题并且进行有效操作,提升对于护理教学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解。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良好地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顺应了当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可.合作学习和女性教学法[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8,19(2):6-10.

[2]杨柳青.合作学习在目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中等医学教育杂志,2010,18(4):39-40.

[3]邱玉宇.本科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2):33-34.

第3篇

信息技术应用与基础护理教学所具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使老师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是老师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对在网上对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和研讨,并积极的开展讨论活动,提高了老师医学科研水平,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理念,加深了对学科理论的渗透和理解。

第二,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础护理教学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实验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向学生更好的展示全面的、立体的护理技能,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了基本的演示操作、形体语言以及动作指导等,改变了传统的书面教授和单纯的语言描述,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基础护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方面主要表现为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相比,学生更喜欢数字媒体课堂,这种课堂有动画的展示和色彩的渲染,借助信息技术不断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就会极大的提升护理教学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作为展示个人技能和才华的平台,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而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在护理技能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老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

2.1唤醒学生在技能认知方面的潜能多媒体和数字网络是信息技术的载体,并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的主要体现,它可以承载图像、语言、声音等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并提高了老师对课堂信息控制的灵活性,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器官刺激和直观的感受,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静脉注射”,老师可以播放在医院录制的影像文件,让学生对静脉注射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的去模仿视频中看到的注射过程,而且会在同学之间形成激烈的讨论。信息技术能够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近距离的感受生活的原型,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产生零距离的接触的同时增强对专业的情感体验。

2.2扩充学生专业的知识面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使学生对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其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改善了传统的学习途径,学生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而且与书本记载的知识相比更具前瞻性和全面性,让学生专业技能的发挥不再仅仅局限在本地区的护理水平,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去了解和学习国内各个地区的护理现状甚至是国外当前的护理现状,极大的扩充了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认知。

3.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 《基础护理学》 教学改革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需要的全面的智能结构及必要的护理学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之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能力,为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考虑到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懂得必要的常规的医学知识,因此专门设置了《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虽然是选修课但却是一门必选课程。由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相比,专业不同、入学的知识层次不同、学习态度不同等,我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时进行了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护理学》也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着重阐述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重要的护理操作。但由于专业不同,它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是以信息管理为主,医学知识为辅,只需一般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达到护生那种熟练掌握的要求。另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不必学习《基础护理学》这门课,对这门课产生心理排斥,不愿学甚至厌学,课堂纪律差。而且卫生部对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也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做出严格的要求。

综合以上因素,本人以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的教材为基础,在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班级进行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改革。

2.教学改革的实施

2.1对教学内容进行挑选删减

首先,节取医学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和见习期间可能遇到的,或需要实践的护理操作,如无菌技术,进行详细地讲解。因为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可防止发生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及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牢记和掌握,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医院工作中比如遇到医生在给病人换药时,就应该知道无菌操作应该避开,不要大声喧哗,不对其咳嗽、打喷嚏。

其次,给学生讲解生命体征的测量(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掌握此类操作不仅在临床上可为病人服务,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为病情的观察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而且在家庭中也可应用。家人或邻居如果是发热或高血压的病人,都可以应用,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护理操作,与学生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厚。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也就越大,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也好。

最后,各种注射法在无菌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进行讲解。打针吃药几乎每个学生都经历过,如能自己掌握注射技术,无不是一种好事,学生对此都跃跃欲试,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在注射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态度要端正,做到注射部位的准确,注射方法的准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教学事故。

2.2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由于教学课时少,总共才16个学时,要完成以上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考虑到学生仍以掌握操作技能为主,要少说多练,因此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为1∶4,课后安排学生多练习,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2.3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在第一次课正式上课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一些临床常见的病例,也可以看一些医疗短片,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一门新课程的学习。接着明确说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不能认为只是一门选修课思想上就有所放松。

教学方法总体上采用“示教(即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回示教(即学生进行操作)+学生练习+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理论知识时主要讲授重点知识,在讲解实践操作时操作分步讲解,反复着重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回示教时让下面的同学仔细观看,然后指出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学生分组练习时有两位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之处。学生练习的同时播放操作光盘,帮助学生练习,同时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多练习,以便能熟练掌握这些操作,从而一次性通过考核。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示教、讨论、技能实践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沉闷和单调的弊端。

3.教学改革的结果

通过以上的改革,课堂气氛较明显好转,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对于重点和难点,勾圈划点作好标记,学生操作回示教积极主动,操作练习认真,不懂就问,反复练习,最后考核情况良好。与上一届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进步很大。所以医学见习和实习期间,这一届学生受到带教教师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第5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护患沟通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注重动手能力的学科,是护理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注重实践工作和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课程,部分护士只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上的提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作为患者,有权知道护理过程中护士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这些是护患之间沟通的重点。本文从基础护理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一、护理操作中沟通的内容

在提倡健康全面护理的当下,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也有了新的要求,专业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基本医学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要掌握良好的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专业技巧。护患沟通从广义上来说,就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对于护理操作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护患沟通在实践中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医患之间的关系而言,护患沟通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专业性,护理操作中护患交流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实际操作前解释

护士在对实际操作所需医疗用品做好核对工作之后,需提前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该项操作的具体目的、操作的必要性、简单的操作过程、患者需要做的准备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事项。在解释的过程中,解释用语要易懂、具体、严谨、准确,保证患者能够理解,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避免医患纠纷的产生。

(二)实际操作中指导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使患者高度配合操作进行,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操作中的沟通与指导,如口腔护理时患者要配合张口、漱口的动作等,只有患者的高度配合,护理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操作中的指导与沟通还包括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观察患者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感受,鼓励患者完成护理操作等。

(三)实际操作后嘱咐

在完成护理操作之后,护士应询问患者感受,并观察其操作后的效果等,最后交代注意事项等。

二、在实践中加强沟通能力

(一)规范使用用语

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患者有权知道护士将为其进行的护理有何作用,会有何效果,需要自己怎样配合等问题。护士有责任和义务在操作前将护理操作中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沟通解释,在此过程中,运用良好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专业术语,才能够使患者理解这项护理操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操作中给予其正确的指导配合方法。这样有利于加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建立模拟的教学情景,有目的地让护理人员处于类似真实的护理情景中,从而加深护理人员对实际操作的深刻认知和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要认真选择典型的病例,布置情景环境

学校在布置情景环境前应先对医院的环境进行了解,按照医院的环境对校内护士护理站、急救室、诊疗室以及普通病房等进行设置,教师在授课前应对即将授课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选择具有典型性,并且符合实践教学的病例加以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向学生讲述如何对待病人,如何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学生能够在上课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

2.通过模型练习法,实现学生的基本操作

就目前基础护理学教学实验而言,模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十分普遍,而正是由于模型教学的普遍性,学生操作练习的对象是模型而非真实的人,致使部分学生在护理过程中不好意思开口对所谓的病人解释,在操作中只注重护理步骤和要点。因此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在讲课过程中着重强调护理用语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学生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训练,教师可以将教室设定成病房,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用得体的语言与“病人”进行交流,以提升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3.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真人真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对于病患沟通交流方法的讨论,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练习中,扮演护士的学生必须要根据场景内容的设定,对病人亲切和蔼、温柔友好,并发自内心地对病人表露出关爱,与病患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适时安慰病患,并劝说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等。通过情景教学角色的扮演训练,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病患的角度考虑对方的感受,真正实现了护患角色的互换,从而更加有利于护士在实际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与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对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改革,使其能够合理地分配

在以往的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评分标准在通常情况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实际教学操作前的具体准备工作为10分;第二个层次是实际教学操作步骤为80分,其中主要强调的是操作过程中的步骤和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最后一个层次是最终的操作后质量评价为10分。此评分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忽视了与病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在实践中的沟通能力,对操作的评分标准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改革后的操作评分标准将操作前的准备提高到15分,增加的5分是学生对核对医嘱、确认患者和评估病情环境等做出的评分,要求学生做好解释工作,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合理恰当。同时在第二项“操作步骤”的考核中,除了考核操作步骤和操作质量以外,着重考核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尊重患者隐私、与患者进行沟通、体现爱伤的观念等,占操作分数的20%左右。第三项综合评价10分中,对于关爱患者和治疗中的有效沟通,使患者感受到安全且能够高度配合的占5分。由此可见,从护理操作评定标准改革后,更加注重患者的主观情绪,注重与病患之间的沟通,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三、护患沟通训练的效果

在模拟病历沟通能力的教学场景中,通过真人真做,学生扮演“患者”和“护士”的角色,体察了病患的痛苦,强化了爱伤的观念,从而更加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得到了提高,使其表现得更积极、自然、自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础操作和护理知识,而且锻炼了其语言沟通能力,在与患者交流中可以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加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利,能够积极地向患者解释护理过程中的操作目的、操作方式、注意事项及操作后可能产生的问题等。“患者”对护士的表现较为满意,解释得浅显易懂,使规范性语言深入人心,使学生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更体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及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是为了实际应用,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的价值体现。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实际性考验。实践证明,在教学实验中,将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融入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不仅授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加强了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对建立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慧.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J].中国伤残医学,2011,04(6):138-139.

[2]王桂敏《.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2013,02(5):120-130.

[3]高娟,韩江红,薛松梅.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合护理美学的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02(16):156-158.

[4]邓道维,潘红平,罗祎,等.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1(8):702-703.

第6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多元化教学;积极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80-01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为提高护生学习兴趣,调动护生积极性,我们选取10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应用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护基教学,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1级200名护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班级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名。对照组中,女性92例,男性8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1.12±1.86岁;观察组中,女性91例,男性9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0.98±1.98岁。全部护生均为高中起点统招大专生。两组采用相同教材,由相同教师授课,且授课进度及内容相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备可比性。

1.2教学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即以讲解为主;观察组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包括以下几点。①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视频、图片等手段辅助教学,可增强护生学习兴趣,加深护生对知识的认识及理解,继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②临床案例教学[2]。教师准备典型案例,向护生讲解如何进行案例分析,鼓励护生多途径查找资料,然后分组讨论,每组由一名护生进行总结发言。带教老师针对护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纠正错误的观念,肯定正确的观念,补充遗漏内容,并阐述重点及难点。临床案例教学,可促进护生自主学习,激发护生的积极性,强化护生知识结构。③模拟情景教学[3]。带教老师设置情景,由护生扮演家属、护士及患者等角色,模拟临床护理过程。模拟情景教学,可增强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增进护士对家属及患者的了解。④SP(标准化患者)训练。经过系统化、标准化培训的患者或者正常人,可准确表达患者实际问题,如多发病及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等。经过SP训练,护生能充当评估者、患者及教师等多种角色。

1.3效果评价①考教分离,统一阅卷。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②具体操作考核的项目,由护生抽签决定;选取2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护生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操作的流畅度及准确性进行评分。③问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护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评价情况,包括以下几项: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操作能力,强化知识掌握,提高综合素质及喜欢该教学方式等。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学系统,应用t检验,x2检验,P

2结果

2.1比较两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及操作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及操作成绩更高(P

2.2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多元化教学法得到多数观察组护生的认可,见表2。

3讨论

护理学基础,它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它涵盖护理专业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及护理工作方法等,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素养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元化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4]。多元化教学法,它将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如多媒体教学、临床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SP训练等),使护理教学更具感染力及吸引力。护理学基础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5]。多元化教学可形象的展示教学难点及重点,增进护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护生更好的进行护理实践。此外,多元化教学,注重护生参与性,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护生养成勤于思考,主动发问的好习惯。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采用多元化教学法的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及操作成绩更高(P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多元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7):118-119.

[2]黄文杰,张晴.多元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95-96.

[3]Wangensteen S,Joha nsson IS,Bjorkstrom ME,et al.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mong newly graduated nurses[J].J Adv Nurs,2010,66(10):2170-2181.

第7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素质教育;护理工作;措施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学科迅速发展,护理模式发生了相应转变。从事基础护理的工作者只有具有精湛的专业护理技能以及优秀的文化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对基础护理工作提出的新需求。针对基础护理工作者来自学校护理毕业生的国情,从根本上制定相应对策:通过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基础护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人文素质概念

一直以来,中西方理论界对“人文素质”的概念认知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对人文精神、人文学科、人文主义的理解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关于人文素质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的学者通过诠释“人文”和“素质”的概念而总结出“人文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各国学者的理论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类世界、生活、价值观和个性、气质和培训方面的内在体现,也包括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和风气的整体表现。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表现的是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反映。现代护理逐渐加入人性化的理念,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关怀,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利益,因此加强现代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基础护理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现状

对于护理人员的人文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国外的情况调查,国外的护理学课程基本上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护理学三大类组成。其中护理学课程仅占总课程的25%到30%(不同国家情况不同)。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开设108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由此可见,国外教育重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医学专业学习人员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这种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更侧重于对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教学,对病人的护理相对忽视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培养。目前护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系模式相似,基础课甚至同班上课,现行教学计划仍是传统设置,即分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我国高等护理专业的主要生源是高中理科生,缺乏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存在先天不足。有些高校将大多数人文社会学科设置为考查课,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影响基础护理中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

素质教育在基础护理中的发展一直都不是很完善,这种问题造成的后果是严重阻碍我国当前基础护理的不断健康发展的。下面文章将对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1.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师因素。在学校的教学模式下,课堂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成为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教师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应及时响应并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免造成护生引发更多的思想混乱。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使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在学术上不断进行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2.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环境因素。护理专业的学生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其职业的特殊性使得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学生的人文素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所以学校和社会要积极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仅仅指的是在护理专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教育中,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外部环境,包括学校自身文化氛围、学校的图书设备,以及其他的一些物理环境,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整体素养水平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3.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管理因素。学校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学校管理系统的发展应体现人文关怀。如在制定管理系统时,应当确保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使他们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同学生实现沟通上的平等,听取其意见。确保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使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和创造人文关怀。学生应当在加强本专业的护理知识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于人文课程的素质培养,学校应当开设多样的文化课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策

1.在基础护理的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教学。虽然当前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工作技能,但若这种基础护理教育脱离了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不断排除在基础护理教育之外,这将使护理教育的变革停留在原地,培养出来的护理工作人员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安排中,应当在加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养时,同样加入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在基础护理教学活动中,开设第二课堂,借以开拓护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如:组织护生表演文艺节目;组织专题演讲会,让护生表达自己对护理的认识和心声等,增强护生对护理的热爱;分期分批组织护生到敬老院开展敬老及各种护理活动,激发其爱心,唤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2.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知识结构优化,讲求“求新,求变,求广”的教学任务,在新时期,甚至对基础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的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学生对于教师往往有很高的期望,教师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己任,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基础护理操作练习时,每次操作前都设置一个情境,通过锻炼不同情境下,不同的病人状况,应当采取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加强沟通技能的强化训练,通过不同的情景模拟训练,反复给护生提供护理用语技巧性训练的机会,不断提高护生沟通技能,这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体现。3.加强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设置模拟病房,提高护生沟通技巧。第一,增设护理心理、人际沟通的有关课程;第二,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第三,将沟通技能纳入临床实习考核内容。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由教师进行行为以及其他方面的指导。其次是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手能力强、反应灵敏的学生,教师和他们之间组成小组,使他们作为老师的助理,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加强实践护理,有效地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培养树立护理人员的形象意识,使他们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表现出对自身工作充满着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觉地按照礼仪的基本要求去规范言行举止,展示出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以自身的形象换得公众的认可。通过开展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不仅能拓展护理人文教育的途径,同时也能巩固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以此提高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态、优美得体的言行、熟练的沟通艺术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更为今后走向护理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护理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基础护理中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包括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师因素,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环境因素以及影响基础护理中素质教育培养的管理因素。为了更好地加强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要在基础护理的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教学,加强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性,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基础护理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骆亚南 刘 蓉 刘 翔 孟火娟 杨玉佩 陈偶英 单位: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湖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弋冰,许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9(3):15-17.

[2]黄弋冰,许乐.临床护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5,16(6):89-91.

[3]郑慧梅“.护生入科须知”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6(3):11.

[4]刘芳.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5):8-11.

[5]张静,吴守伟,胡明洁.融人文教育于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8(9):49-52.

[6]铁金玉,王金红,张婷,王小燕.浅析护生在急诊科实习的焦虑情绪及应对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0,33(6):21.

[7]汪美华,余立平.国内外护生评判性思维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19(4):13-14.

[8]王侠,李利,孙翠.手术室护生的带教[J].中外医学研究,2011,18(7):35.

第8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99-02

一、设计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一名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如何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护理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新形势下中职护理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护理学基础的教学中,目的在于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模式下充分利用网络交互性的功能,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人机交流的多种交流形式;采用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自主学习和以小组单位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实践创新地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本次教学就是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护理教学当中,并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我们考虑到现在的学生都以“90后”为主,形象思维较为活跃,不喜欢满堂灌的理论讲授式学习,而倾向于实践操作,对网络、智能手机、视频等信息技术和实践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学生以上特点,本次教学以“静脉输液”的教学设计为例,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微课、操作微视频、情景短片、flash动画游戏等多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步骤,明确操作要点,实现在操作中学习,激发学生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兴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见表1。

(二)学生反馈。学习结束后我们让学生就本次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收获进行评价,我们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给学生,让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8份,回收有效问卷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次教学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对“您觉得上课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增多”、“您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3项的认可度最高,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兴趣,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她们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从而促进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四、教学体会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是信息技术与中职护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平台,设计了融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包括网络资源、视频、flash动画游戏等,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课程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实现在操作中学习,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现在大多是以“讲解―接受式”为主的传统教学,这样的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往往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单调、枯燥。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微课、规范化操作视频、flash动画游戏等技术,将课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不同感官冲击,使学习内容更加有趣、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以任务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按照课本中以章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是将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以“课前学习任务单”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周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常需要登录学校的护理学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观看微课和教学视频,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利用互联网检索、阅读教材等方式学习。此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往往需要借助网络、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来获取任务解决的方法,从而完成学习,有效地实现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转变,可见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即通过学生的“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干预指导。在信息技术视野教学下,通过两段动画短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小组讨论―各组汇报―教师总结”的模式,让小组围绕任务,查阅教材及网络资料,逐级进行讨论、汇总。教师要通过个别指导和集中释疑,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最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讨论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以手机实录制作视频并上传平台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点评。通过汇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她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个小组之间扮演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