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1]李春城.高科技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 【期刊】中国流通经济2002-07-20

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040-04

2009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粤东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汕头要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发展定位,汕头加快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和转型升级,主动融入珠三角,主动融入粤港澳,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不断增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集聚效应,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据统计,2009年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约为1 100亿元,增长15%以上;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 035亿元,增长10.5%,初步显示出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后劲。

一、支撑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经济功能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

由于产业集群相互关联的企业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形成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大企业能够把价值链中最核心的环节保留下来,把其他环节外包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专注于最具优势的生产环节,将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到最优,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集群内的产业链更加紧密,专业分工形成规模经济。由于企业间地理邻近及分工合作,容易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共同使用外部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网络,共同利用某些辅助企业,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出壁垒和创业风险,促进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形成外部效应。

(二)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提高集群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单个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在集群内部进行合作,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整个产业链竞争力,使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的中小企业,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的合作,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增强了集群整体竞争力。

(三)发挥市场效应,创造有效供给和需求

产业集群模式具有市场优势。一是有利于形成专业市场。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并不是纯粹的生产性企业,而是由生产性企业与流通性企业共同构成的。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会发挥群体广告效应,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提高消费者对集群内企业信任度,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拓展市场容量,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利于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企业集群利用产业规模可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发挥制度规范效应,完善经济发展环境

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构建可供集群企业共同享用的销售网络,建设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培育诚信与合作文化氛围,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组织相关企业为了共同发展目标进行有意识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联合行动,能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生产扩张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二、产业集群支撑带动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分析

城市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成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越发展,集群的经济效应越高,城市经济增长就越快。近年来,汕头市产业集群的规模和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几千家企业在内的31个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以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支柱产业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通过其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有力地拉动汕头经济发展。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产业结构也越趋于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一)区位优势

汕头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称,是交通部确定的全国20个沿海重要港口和2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珠三角”及“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城市依托以及腹地经济的区位发展潜力,规划建设的三大经济带破解了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发展难题,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提高汕头城市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良好的区位优势促进了汕头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机械装备、印刷包装和音像材料等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80%。成功组建了汕头经济特区光机电、金平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和龙湖输配电设备4家国家火炬计划产业集群基地;金平包装印刷、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和医疗信息化4家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继2008年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后,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再增长10%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增幅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分别增长11.6%和13.2%,经济持续升温,显示了产业集群支撑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

(二)品牌优势

品牌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市已有依托产业集聚发展起来的18个国家级的区域性品牌,全国玩具行业仅有的两个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奥迪、骅威全部落在汕头市澄海区;澄海玩具礼品产业集群共有圣诞工艺品、遥控飞机、汽车等比较新颖的花色品种5万多个,平均每月有一百多个新产品面世,具有声、光、电功能的中高档玩具产品占全部产品的二成以上,70%的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玩具总产值10%。2008年年产值达到163亿元,位居全国区县同业之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汕头市龙湖区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业集群目前年产值已超过60亿元,形成了高低压开关柜产品系列、变电箱电源变压器等配电设备产品系列、电线电缆系列、电器机箱及金属构件等相关配电产品等四大类产品体系,涌现出广东自动化集团、正超电气、中南开关等一批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正超”、“汕自”、“NAN南牌”等一批国内名牌。2009年1至11月,汕头市规模以上支柱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 013.85亿元,增长15.2%。其中,工艺玩具、印刷包装、纺织服装等行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累计增长分别达到24.0%、22.0%、和19.4%,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产业链优势

产业链优势使产业群企业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每个产业群之间的企业,看上去是直接竞争关系,其实也是互生关系。同类企业在一起,原材料产业链都是一样的,便于同时开发廉价获取。形成板块优势后,又对商,甚至国外的采购商形成吸引力,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汕头是当前中国内衣产量最大的区域,拥有中国内衣名镇陈店镇、中国家居服装名镇峡山镇、中国针织名镇两英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多个产业集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产业集群企业近3 000家,年产各种内衣7亿多件,2008年工业产值超310亿元。产业链优势特点十分鲜明:一是从辅料一直到内衣成品制造,都可以找到生产的企业,夸张地说,只要有一朵棉花,在汕头就可以生产出内衣来。产业集群的制造链还延伸到城市服务业,内衣产品出厂后期的摄影、模特、包装、印刷、广告、传媒等服务项目汕头都全线齐备;二是品类齐全优势,而且多种品类占据着国内生产和开发的优势,只要是称之为内衣能够说出名字的,汕头均有出品;三是品牌定位广泛,从一线的曼妮芬,二线的霞黛芳、奥丝、蓝黛,三线的姣莹鸿、姿情、莲娜姬、紫罗兰,走到全国哪个档次的消费场所都是随处可见;四是强大的内衣生产能力,汕头的女性文胸产量占全国的70%,美体塑身内衣产量占全国的60%,家居服占全国产量的90%,常规内衣占全国产量的50%,无缝内衣占全国产量的20%,这些参考的数据也足够表明汕头占据着中国内衣最大的生产量。

(四)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使一大批关联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内,企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迫使企业不断创新。近年来,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的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积极创新,推动传统玩具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动漫玩具产业,形成以汕头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澄海玩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有充分的市场基础,如今加上动漫元素,找到了新的出路。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市场发展的规律性,向着原创、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大产业的辐射率。比如奥飞动漫就领悟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澄海动漫玩具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出发展动漫的道路多样性,该区已有12家玩具企业与央视合作,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有11家企业与央视动漫建立合作关系,有奥飞、骅威等10多家玩具企业介入动漫文化产业(包括动漫衍生品),已拍或在拍动漫作品10多部,拥有一批动漫形象版权。2008年,仅奥飞动漫就实现产值6.7亿元,动画片和相关玩具产品出口1 046万美元,同比增长58.9%。澄海玩具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动漫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比2008年翻一番。

三、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但是,与国内其他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汕头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汕头竞争力排名114位,从经济辐射功能看,虽然汕头在粤东四市中块头较大,但增长不快,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和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产业集群支撑能力和带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如果发挥不了区域性的经济带动功能,那就失去了作为中心城市的资格。

(一)产业集群多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创新能力与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汕头未能成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即高端道路集群的首选地,产业发展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隐忧。表2显示了汕头产业集群在全省科技创新各指标所占比重严重偏低。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实力的地区差异,归根结底,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较强,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处于弱势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深圳和珠三角科技人员占全省七成,科技经费占八成,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七成半,在全省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相当优势。

(二)产业集群企业的根植性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的逐步减弱,出现了部分企业向外迁移的现象。在以外资主导型产业集群内,由于地方工业基础薄弱,配套条件差,或者本地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学习能力差,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一旦成本上升等原因,使外资企业大幅度外逃,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受挫。根植性被用于描述经济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关系网络的影响。如果产业文化与集群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得以融合,集群就在该地域具有持续的发展动力。珠三角地区一些外源型的集群就缺乏这样的根植性。外商投资之时是看中了当地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只是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外资企业与当地经济没有形成密切关系。例如,台商在清溪的企业主要从事价值链下游的制造、组装等劳动力密集型工序,清溪只能吸引台商企业从事低成本工序;当台商能够找到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地方,搬迁就成为必然选择。

(三)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如何促进市场发育,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以大生产促进专业分工和合作,也是产业集群面临的紧迫问题。集群发展过程中目光短视,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或者本身就缺乏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而仅仅依靠短期的土地价格、政策优惠等措施发展集群。由于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同时消化吸收能力差,导致集群技术创新不足,产品更新换代差。集群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消亡,如温州和中山各有一个灯饰产业集群,但前者由于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不过关,而在后者的竞争下消亡。

四、基于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新思路

(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汕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发展应以工业为重点,以服务业支撑,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临港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物流、休闲旅游业等主导(或潜力)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化提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现代效益农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其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海洋产业、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使其成为汕头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产业跨越式发展,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二)注重产业集群发展根植性

产业群不能单纯依靠外力来得到发展,也不能通过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来发展。应该使产业群内各行为主体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融合,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机构之间建立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结成一种合作网络,共同造成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环境;2009年初,为了抗击国际金融,金平区机电行业8家企业率先走到一起,组建起机械产业联盟,抱团出击,实现了订单量的逆势上扬。他们以印刷包装设备行业为主,由原材料生产到印刷涂布、复合的印前加工到印后的检品、制袋、烫印等印后加工到最后产品完成,形成完整的产业联盟。企业间彼此约定互不制造重复性的产品,这样,原来潜在的对手变成了朋友,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积极推动出口商品由一般粗加工向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率产品的转变。

(三)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

纵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之所以经济比较发达,商品活动活跃,其中最关键一条是,他们有一批活跃于社会各界的英才俊杰,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汕头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比较少,本地企业受规模、实力限制,自身的研发能力也比较低。根据汕头的实际情况,应从各支柱产业的现实需要、战略需求、前沿趋势着眼,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行关键共性及实用性技术开发,采用“产、学、研”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政府搭桥,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助“外脑”提高支柱产业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澄海玩具产业这些年不断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与汕头大学、教育部智能制造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联系,共同组建新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中心,加大产业集群的升级换代,向ODM(自主设计加工)、OBM(自主品牌生产)转变。2007年全区玩具礼品注册产品商标累计达501件,其中“奥迪双钻”、“骅威”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群兴”、“实丰”等被评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骅威”、“奥迪”电动玩具被评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四)推进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制度环境建设

在区域发展中,良好的制度环境比任何企业或技术都更为重要,在直接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它不具有企业所具有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因此,政府要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如支持一个极有能力和愿望的人创业;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明晰企业产权,保护业主利益,鼓励技术创新,维持业主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摒弃中国某些不利于才发挥的评价标准和落后习俗,努力营造宽松、自主、促进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等。

基金项目:本文是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科研课题《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带,促进汕头经济发展前景研究》(SZK09B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忆邵. 关于产业集群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13-118.

[2] 惠宁,谢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34-39.

[3] gddpc.省略/oldver/common_file/show_file.asp?id=32890.

[4]Todd Gabe,2003,Local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new business activity,Growth and Change,34(1),l7―39.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城市 就业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难,是目前各国面临的重要难题,随着经济危机的扩大,城市就业更加困难并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80万人,比去年增长50万人;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再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叠加,必然使我国这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临举世罕见的就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状况,选取廊坊市多所高校和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围绕就如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就业服务体系提出科学的建议。

一、城市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在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就业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1)公共就业服务总体投入明显不足且城乡差异明显,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在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服务内容和水平等方面还相对落后。(2)就业政策不够完善;保障制度仍未建立;服务水平不高、效率低;服务的普遍及社会化程度仍不够等。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系统、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最新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低技能的劳动者已占据全国总就业人员的半壁江山,初、中级技术人员占20.7%,高级技师只占5.3%,而处于决策管理层的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仅仅占16.2%。这说明我国劳动者结构矛盾严重突出。同时,该矛盾还突出表现在行业与地域之间就业状况不均衡,如传统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较多,而新型服务业如电讯服务、体育、科技、金融等行业创造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能源行业如地热、燃气、稀有金属创造的就业岗位就少之甚少;东部发达地区与大中城市失业再就业难度相对较小,而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的失业再就业的难度较大。最后,随着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增快,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总量性矛盾共存。

二、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的就业容量受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及劳动力供给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为社会提供的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的因素。近年来,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下滑,这对毕业生的就业必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加人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经济更为直接的受国际经济冲击和影响。因此,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高校就业。

2.我国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上全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推动,我国加强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巩固发展第一产业、稳步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但从各方面来看,离实际目标大相径庭。第一产业层次仍较低,农民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现代工薪阶层,再加上医疗卫生、教育等环境与城镇相差甚远,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人口逐渐的向城市涌动,农业发展举步维艰。第二产业由于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环境和资源依赖型企业所占比例过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较少、部分地区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就业岗位不增反减。第三产业虽是吸纳劳动力的主阵地,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吸纳高端人才的能力有限,不足以解决我国现有就业问题。解决就业压力的根本在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这一点是解决整个社会就业难的核心问题。

3.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缺失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失业率上升阶段,政府主要任务是两个,即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自主就业与创业的政策,但是执行政策的机制不够健全。如今解决就业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缺乏调控,而且良性的市场选择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负责就业工作的主要有人才市场、学校推荐,至于哪个城市、哪些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需求多少、及薪资待遇如何等问题则很难确定;人才市场负责提供“双选”平台,然而招聘会很难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

4.用人单位存在误区

用人单位选择求职者应选择最适合的而不是最好的,但现实中很多用人单位选人时存在误区。第一,用人单位只使用求职者而不对其投资。相比较而言,很多西方企业则承担了求职者上岗前的培训工作。第二,过分注重文凭。在许多用人单位看来,学历越高越优秀。很多求职者与应聘职位专业不对口,造成受聘者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第三,过于强调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工作经验不足十分普遍,但很多企业把其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不想通过必要的岗前培训,急于通过招聘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导致一般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第五,严重的性别歧视。很多用人单位过于在意女性求职者婚姻、生育保险费和女性劳动保护费用等,不愿承担该有的社会责任。

5.高校教育体制弊端突出

我国目前总量及结构问题双凸出。结构问题主要反映在高校教育体制弊端上。目前我国高校存在扩招、教育投资过少等问题,高校的教育模式滞后,不能够依照社会需要去调整课程的种类和规划。大学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诟病;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还没有完全对接;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不够到位;高校封闭式的运营模式,缺乏自我完善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专业及学科设置,很难填补市场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民办类院校,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严重,不顾自身硬件设施是否允许,开设了很多“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失衡。还有很多高校只重视外延发展,想方设法扩建校园,扩大招生规模,严重的忽视了教学质量。

6.求职者自身存在问题

在中国,很多求职者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首先,不诚信就业。很多求职者认为如果在应聘时有一定的文凭、证书在握,就能够为求职带来好处,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致使他们通过造假等渠道来骗取招聘单位的信任,其实这种行为严重损害求职者形象。其次,求职者自我定位也存在问题。他们忽视自身素质,都找求待遇好、收入高的城市与单位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第三,求职者没有找到良好的途径。很多求职者盲目的参加各种各样招聘会,或者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这么做法很大程度上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第四,就业群体整体素质下降。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分数不断降低,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

三、完善城市就业体系

1.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

(1)加强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的修身之本。所以高校要紧抓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的高端人才,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求职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课堂教育的补充。作为求职群体,要想成为优秀人才,就要认清自己的社会位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而发现自身业务上的不足,激发学习斗志,为扮演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准备。

(3)加强就业教育培养

在社会就业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必须更新就业理念。从整体上来看,高校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就业、回报社会。所以做到高校“大就业”,必须加强就业观念培养,提高在校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等。同时,做好“大就业”工作,还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个招生、培养、就业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良好局面。

2.构建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体系平台

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平台体系应做到:1.高校应积极引导,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如开创业教育工作,激发大学生创业斗志;积极组织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等各类比赛,使大学生树立竞争及团队意识,积极树立与社会相适应的观念。2.政府应继续大力扶持,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资源。近几年,我国政府部门已经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如贷款优惠、税收优惠、运营优惠等政策。与此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档案保存方面和社会保障办理方面也得到相应的优惠。

3.加强区域人才市场的建设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人才市场体系形成的助推器

人才市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任何区域人才市场的运行状况和繁荣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人才结构的不断优化,是人才市场的诞生的培土,而人才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

(2)进一步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

就经济建设来讲,高科技人才、专业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慢,从一定层面上说取决于人才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社会发展也需要人才,那么人才从哪里来呢?因此,归根究底在于健全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快环首都经济圈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应做到:①不断创新和完善圈内各城市人才市场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合理开发、配置和使用的市场供求机制,促进用人单位和人才两个主体进入市场。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圈内的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吸引、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圈内城市工作。②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步伐。要做到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首先应当建立行业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收费制度;还要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等人才安全体系,切实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快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由圈内各市筹集资金,并积极争取省政府支持,搭建圈内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组建“城市圈人才公共信息网”,下大力气逐步开展网上大型人才交流会,通过规模效应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我们还要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占有人才及招聘信息,在此基础上,研究不断扩大网上人才市场的覆盖面、网上人才信息的有效性,真正做到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2008.1

[3]蒋爱丽.伴随你成长—大学生就业咨询实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4]肖建中.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6

[5]杨文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策略探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9/02

[6]年大琦.金融危机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研究邢台学院学报,2009.23

[7]钟丽香.金融危机下加强高校职业之道工作的对策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第4篇

【关键词】中心城市 城市化 路径 可持续发展

探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发挥其对周边中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对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四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显得必要且迫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线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西安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以西安为例

本文研究西安城市化的时间维度起始自建国以后,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以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内陆,西安的城市化不同于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同于小城镇推动的农村城市化(如苏南地区),更不同于弱中心城市的温州模式,而是带有鲜明西部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其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如下:

工业化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西安的城市化是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的。早在“一五”时期,随着一批大型航空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项目的落户,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迁入,形成了西安基本的城市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的工业和科教基础,形成了各具功能的五大城市片区,即东、西、南、北、中部的军工纺织区、电力仪表工业区、科教文化区、文物保护区和行政中心区,完成了一个特大城市的基本形态布局。但总体而言,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战略的影响,从1952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仅从22.8%增长到33%左右,呈现出驻足不前的发展格局。

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1979~2009年)。八十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激发了城市化的发展潜能,西安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五区一港两基地”形成了以开发区为先导驱动区域整体城市化的西安模式。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先导区域,逐渐成为产业优化聚集、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版图的拓展、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1980年到2009年,西安的城市化水平从33.8%增长到68.9%,推动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0年以来)。2010年以来,西安的城市化思路发生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化,进入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产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由此带来的涓滴效应日益显著,因此逐步转向传统城区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逐步构建由核心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等不同层级构成以及梯度分布合理的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进而拉大城市骨架、优化资源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市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从国内外的主要经验来看,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业化的推动、城市交通体系的引导、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区域的整体开发等。严格来说,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现象,如亦城亦乡的“灰色区域”的出现、大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等等。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具有西部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西安市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或者说都市里的村庄,其改造将成为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城中村改造用地性质基本上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改造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建设用地,推动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建立健全。

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力,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西安的产业核心区。“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拓展,构建了西安新的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新的以开发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西安模式”和独特的开发区文化。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开发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区,是撬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区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为工业飞地和孤岛的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综合性新城演变的趋势十分明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西安市也在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西安市1996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在西安市中心选择不同层级、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延伸,承担人口疏散及产业承接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

对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省区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城市,促使其成长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充分利用资源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联动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区域整体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经济增长极。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和完善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并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孤岛”走向“市区合一”,实现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内容、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开发区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分离,在体制上割裂,开发区是城市的“孤岛”和“飞地”;而在现阶段,开发区面临二次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区与城市必然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开发区从“孤岛”到“区市合一”的动态发展,以及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培育、聚集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开发区与城市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三个层面,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

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向。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以中心城市―“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形成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空间结构来说,应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组团、卫星城建设以及周边城镇和整个区域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同承接主城区未来外溢的人口和产业。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整体战略规划为基础,包括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的协调一致。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选择符合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战略,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城镇体系。

从“农”到“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生活空间迁移、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演变,是城市化在微观层面的具体表现。由于“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城市建成区的边缘地带和城乡结合部,具有农村和城市的双重特征。随着西部地区城中村改造的加速推进,大量的失地农民由之产生,如何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谋划和解决“人的城市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共同课题。

第5篇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市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把自身的发展定位与东北振兴的总体战略充分融合,在支持东北经济发展中尽力做出最大贡献。

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已初步显现

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为地方政府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牵头开展银团贷款,于2007年4月联合14家商业银行共同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300亿元的授信贷款,并已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发放;二是在贷款投放上优先满足“五点一线”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的需要,两年多来已累计发放贷款43.8亿元用于支持长兴岛和花园口两个经济区的建设;三是为大连市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战略授信累计达500亿元,为大连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其中仅为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及胜利路改造项目就提供授信100亿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支机构,拓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区域范围。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政策有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城商行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东北地区的各家城商行也纷纷作出了积极响应。以大连银行为例,一是在环渤海经济区域迅速设立异地分行,其已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成都、营口成功开设五家异地分行,其中四家分行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二是发起设立大连市庄河汇通村镇银行,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贷款20亿元,其中90%以上为涉农贷款,有效地推动了当地“三农”的金融服务水平。

准确进行客户定位,探索建立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营机构,努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大连银行于2007年下半年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经营部,不断优化小企业融资审批流程、及时推出适应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产品,与特定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平台拓展客户资源,认真贯彻银监会“六项机制”的要求,有效开展小企业融资服务。2009年末,小企业授信余额为25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

重视金融研究和信息交流,积极为区域金融发展献计献策。城市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经济,对当地产业有较深入的了解,掌握着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应当努力发挥智囊和参谋作用。以大连银行为例,我行于2008年6月19日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全国第二家由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我行还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大连银行身处东北亚金融合作的重要阵地,也期望在促进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方面尽一份力。因此,我行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发起成立东北亚金融研究院。该院由中国社科院、大连市政府、东北财经大学及大连银行共同发起创办。我行将积极参与东北亚金融研究院的建设和研究工作,并以该研究院为平台,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东北亚金融合作与交流献计献策。

城市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进取,争取为建设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在沿海经济带设立营业网点的进程。虽然几大国有控股银行在沿海经济带的三线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在乡镇一线却呈现收缩网点的趋势;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中设立的分支机构更少,甚至没有形成基层网点。城市商业银行要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做出更大的实质性贡献,就必须尽快争取在这些地区增设网点布局。大连银行在本地网点布局上,已经在长兴岛经济开发区新设了支行,填补了网点空白。近期,我行已经成立了大连银行“五点一线”分行筹建工作组,专门负责沿海经济带营业网点建设的推进工作,已经完成了沿海经济带拟设分行的前期调研和建设规划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做精做强,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和业务特色,争取尽快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金融机构。金融中心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要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功能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地处东北地区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发行上市、资本重组、增资扩股或战略联盟等方式尽快做大做强,寻求超常规发展之路。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应志向高远,争取在东北地区尽快发展几个能够跟招商、平安、浦发相提并论的本土商业银行。

积极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了切实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动员各家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牵头在沿海经济带建立一到两家村镇银行。这样,就可以在短期内建立10〜20家村镇银行。如果此举成功,将会对沿海经济带农村地区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积累经验、储备资源。

努力探索参股保险公司、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综合化经营道路。目前国内城商行群体中,探索综合化经营步伐比较快的有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城商行这方面的工作却比较保守。建议东北地区具备一定实力的城商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之路,争取尽快出现几个市场竞争力强的金融控股集团。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

东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本规模较小、贷款集中度和关联度较高、不良资产包袱较重等共性问题,需要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扶上马,送一程”,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对于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城市商业银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发行上市、跨区域经营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信贷业务指标方面给予适当放宽;在新业务申请方面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于支持东北产业转型的相关项目贷款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贴息;对于致力于壮大总部金融力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办公用地土地租金、企业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金融人才个人所得税及专项奖励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切实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尽快实现做精做强的目标,增强支持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

第6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8.026

1 研究背景介绍

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最发达和城市最集中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35.75%,全国总面积的2.7%,常住人口9960多万人,由35座城市组成,包括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16个中等城市和17个小城市。其GDP总量超过了川渝两地的90%。成渝经济区有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世界最大的水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四个区域之一,面临着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1]

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状况与综合实力的首要指标与基本单元。对成渝经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位置,认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优劣势,并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有助于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实现合理有序的竞争、充分积极的合作,形成优化的成渝经济区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文章在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指标选取的基础上,构建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内部的协调发展。

2 研究方法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确定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渝蓉经济区的协议》,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和重庆为双经济中心,包括四川省内绵阳、德阳等在内的14个沿高速公路、铁路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3]。基于此,本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对象包括成都和重庆两个省会城市以及绵阳、广安、达州、泸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德阳、眉山、乐山、雅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地级市。

2.2 研究方法选取

为了更好地测量与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予以测度、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4]聚类分析实质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它将一批样本数量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动下进行自动分类。[5]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文章对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最终选取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10个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3》与《重庆统计年鉴2013》,研究成渝经济区2012年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

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3.1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29,大于0.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212.185,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因而拒绝原假设,认为所选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公因子提取原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故对原始指标提取两个公因子(F1与F2),其特征值分别为6.965与1.419,从碎石图(见下图)也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差异明显,从第三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综合以上,提取前两个公因子。

因子分析碎石图

公因子提取后因子方差的均值均很高,且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也达到83.839%,已涵盖大部分信息,能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解释。

在确定公因子的个数后,由于现有数据经分析无法对因子进行较好解释,因而采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公因子F1在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及第三产业产值比上的系数较大,可以看出,这类指标受市场经济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较大,为市场经济自生型指标,故命名为市场经济自生因子F1;公因子F2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上的系数较大,这类指标主要受政府宏观调控策略的影响,因而命名为政府宏观调控因子F2。

此外,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矩阵,得到2个公共因子的得分F1及F2,以贡献率为权数,构建综合评价函数:F=0.756F1+0.654F2。

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国家宏观调控策略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促进经济发展要双管齐下,注重“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双重作用,既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又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

3.2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进行分类与公因子提取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别划分。

本文采取系统聚类法,以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在10个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上的测度数值作为聚类变量,选择欧氏距离对样本进行Q型聚类,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分析谱系图。根据各因子综合得分与聚类谱系图,将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划分为四种类型。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强的有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其次是绵阳、广安、达州和资阳,较弱的是德阳、乐山、眉山、遂宁和泸州,最弱的是内江、自贡、南充、雅安和宜宾。从中可以得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由内而外呈圈层式扩散分布,这与成渝经济区的人口集聚程度以及资源投入力度有关。

4 提升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6]

4.1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双核心的城市群,统筹协调两个一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两地携手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就必须要求区域政府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实现良好的互动。成渝经济区应在总结现有区域协调组织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体制束缚和思想上的对立隔离,强化政府的行政约束力作用,强调两核心的合作而非竞争,积极促进以跨区域城市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4.2 突出城市间优势互补,实现错位联动发展

成渝经济区要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区域内各城市的竞争优势,构建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错位联动发展,增强城市群合力。目前成渝两地产业布局趋同现象较为严重,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导致城市之间的不良竞争[7]。因此,要提升各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

4.3 培育次级核心城市,实现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一个经济区要搞活,需要完整、成熟的城镇结构体系,成渝经济区内缺乏实力较强的次级核心城市。因此,成渝经济区在发展好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之外,还应该挑选出有潜力的城市作为次级核心城市,给予重点培育,如自贡、绵阳、德阳。这些次级核心城市可以在“配角经济”定位中,满足两大中心发展的需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的发展,最终建立起成渝都市连绵带[8]。成渝经济区应注重培育次级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各类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规模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涛涛,张明举.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7(11):38-41.

[2]向淑阳,王卓,罗文惠.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3-36.

[3]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DB/OL].(2016-05-08).http:///.

[4]白斌飞.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114-116.

[5]吕姗,林爱文.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测度与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6-8.

[6]向淑阳,王卓,刘天晓.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95-98.

第7篇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地区经济发展 差距

我国目前的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在逐渐增大。我国在1978年开始改革经济体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至今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指既要拥有公平、自由的产品市场和能够自由流通的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还要能够建立起相应的经济法规制度及宏观调控系统。实行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市场作用来引导市场价格以及资源配置的良好发展,从而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下面就论述了市场化进程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机制优势

在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不平衡增长方式是一种实现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平衡性增长手段。站在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逐渐削弱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与此同时,会逐步强化我国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机会。但是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程度还不够成熟,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新框架建立的初级阶段。[1]在这种环境下,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虽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市场条件缺乏成熟,不能够很好的使内部地区的经济“后发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因而就致使我国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要使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就要求市场经济必须足够成熟,市场经济发展成熟,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可以让加工行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现快速的发展,这时内陆地区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给内陆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渠道,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未成熟,市场价格体系缺乏平稳性、市场机制欠缺、市场竞争恶性化等等都使得内陆地区无法完全发挥其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优势,所以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就没有出现大发展的趋势。

我国对市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战略,促进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能够完全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制度变革及市场化的改革,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其自身优势还会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强化。

二、“先富带动后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渐进性改革方式

在经济市场上,后发国家一般都会运用非均衡性发展战略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均衡性发展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效的经济赶超方法。[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先发优势”建立的基础是倾斜政策,并不是其经济发展基础。所谓倾斜政策,就是指先让一部分地区或人民富裕起来。在倾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先开始了对市场体制的改革,在其改革的初始阶段,国家还对其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目的性的给与了一些优惠政策,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比重化显著提升且指令性计划调节范围大幅减小的时候,我国的内陆地区却仍旧还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要更低,这就致使内陆地区无法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同时还要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提供资源税等贴补。相反的,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享受到投资、外汇、减免税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有效缩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掉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这种扭曲的经济发展方式,到最后只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在这个背景之下,“先富”的经济发展观念开始逐渐形成起来。我国政府虽然也对边远穷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了力度来支持其发展经济,同时也明确了一系列扶持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将对这些地区的优惠政策与改革开放的扶持政策相比,边远穷困地区的政策扶持作用十分有限,使得边远地区经济发展还是缺少足够的机会。[3]

三、知识水平的作用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到历史沉淀、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区域环境、思想开放程度、劳动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其中,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以及思想开放程度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地区能否将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将生产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对地区存量资产的数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开发能力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在经济制度上一直强调要大胆创新,使思想得到解放。我国的内陆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在传统文化以及体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内陆地区思想比较传统禁锢,缺乏实行改革开放的思想条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拉大,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知识水平在不断地上涨,利用技能、知识可以有效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知识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发展知识型经济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其落后知识水平的影响。[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手段以及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要想使内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做到经济发展的整体和谐统一,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孙晓华,李明珊,王昀.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06:39-55.

[2] 高同彪.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区域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第8篇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地域-经济-社会空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 F127.9, 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13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区可利用土地空间严重不足,“城市病”问题愈发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产业和人口职能为寻求新的城市发展空间,急需向地区转移扩散,该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城市空间及空间扩展的模式、动因做出了解释[1-11],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开始的标志和最显著的方式,开发区在政府政策、跨国公司、市场、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五种作用力的综合推进下,在城市内部的需求与支撑、开发区的极化与扩散、投资主体的方向选择等机制的影响过程中,对城市空间的规模扩张和功能扩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城市、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增长中心[12,13]。但是,当前关于开发区对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往往过多地考虑用地规模和相关经济指标,忽视了对社会文化空间的影响,以致系统研究相对不足。鉴于此,本文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研究总结开发区对地域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综合影响,以期为城市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1 研究区域概况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9月批准设立,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城市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与金州区接壤,南濒黄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东与金州区登沙河镇相连;西接金州蜂腰部,与甘井子区大连湾镇毗邻(图1)。开发区以中国北方最具开放特色的城市大连为依托,以东北地区为腹地,成为东北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火车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4年和2008年分别将金石滩国家旅游渡假区、双D港合并到区内,2010年4月,开发区与金州区合并为大连金州新区。合并后的大连金州新区面积1040km2,海岸线长285km,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现代核心产业聚集区和东北地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并通过重点提升产业高端化、环境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及社会和谐化水平,力争打造成为辽宁省第三大经济体和远东地区走向世界的门户[14]。

图1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示意图

2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展

开发区对城市地域空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规模、空间结构形态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发展等方面。开发区发展催生出多种组成要素的快速集聚,为城市新中心的形成提供条件,从而加快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按照空间布局来看,开发区一般分为城市中心布局、边缘布局、卫星城式布局和拓荒布局等类型[15]。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主城区邻近地区,属于城市边缘布局型。这一类型可在充分利用主城区原有基础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减少一定的开发成本,方便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可依托母城,补充完善城市职能,增强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在开发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模式,结合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建立起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使土地开发率和建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3.37%,工业用地率53.38%,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位居全国各试点开发区之首。

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上形成的金州新区,符合当今开发区扩展演变的趋势,其发展战略与大连市总体目标相一致,始终贯彻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力争打造为中国最佳开发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借助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科技,新区规划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建设十大产业园区(表1),投入发展资金21.5亿元,规划总用地738.7km2,占金州新区总面积的71%,最终目标是建成东北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辽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东北重要集成电路产业集散地[16]。同时,新区建设也有力地推动了大连城市的基础设施、生产要素、重大项目北移和城市化战略深入,成为进一步拉动大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

表1 大连金州新区十大产业园区概况

资料来源:根据/node_69914.htm和大连金州新区百度百科整理得到。

注:十大功能园区投入发展资金21.5亿元,规划总用地738.7km2,占金州新区总面积的71%。

3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与城市经济空间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