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就业成才为最终目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就业工作。
1首先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1.1大学生彭凶卫观的内涵
对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概念的阐述,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大学生彭凶仑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就业心理动机、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实现途径等方面。
1.2大学生就业观的联正
1.2.1时代性
大学生彭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连。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8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90年代以后,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21世纪的大学生则受市场经济竞争浪潮的影响,在双向选择之间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队伍愈加庞大。
1.2.2差异性
纵向看,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教育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也有较大落差,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从横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因就业单,位分布的地域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1.2.3矛盾性
社会的发展强化了跨世纪青年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心理。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自主择业,又担心竞争失败;既想去自己当老板一自主创业,又害怕遭受挫折;既想通过社会人际关系促就业关系就业,又害怕不正之风;既渴望早日工作又担心难以适应;即想满足生活需要、又想寻求利于个人发展空间。
1.3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和现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为外部因素,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内部因素。
1.3.1外部因素
1.3.11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二,社会通过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以及权威知名人士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第三,社会习俗和才象统职业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型文化,因而社会习俗和传统耳业观有着强调“学而优则仕”,这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1.3.12高校因素。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高存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更有部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欠佳,容易出现问题。
1.3.1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父母通过言行、经验教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二是父母参与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帮助子女获得理想职业。三是平时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职业选择上乐于接受父母的选择和安排。
1.3.2内部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内部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特是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认识不足。另外,对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尤其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在家庭过多宠爱、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就业工作。
2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的就业观教育
就业观教育是我们高校要从早期就要着手教育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新生一人学,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就业工作动员,从早期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就业观,尤其从新生开始进行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从而早期体会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准备。
2.2教育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一是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教育学生具备强烈的主动自荐意识,敢于和善于积极地推销自我、展现自我,沉着自信,树立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就业观,这对毕业生顶利完成就业工作剥必要。三是主动完善自我,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面试的着装艺术和语言表达等艺术,以便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四是教育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创业,主动开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2.3通过开展就业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储备意识
要通过举行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和就业招聘会,将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及时反馈给在校的学生,如面试技巧的掌握,简历的制作,与用人单位的交流等。学院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举行了就业招聘会,在校全体学生者惨与了这次招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早期与就业市场接触,第一时间储备就业相关资历,为就业做好铺垫02008年我院还举行了个人简历大赛,指导简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另外,在2008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体学生都制定计划,规划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取得什么样成绩,将来拿什么找工作,找什么工作等。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4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就业影响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牢牢把握各种有利的宣传口径,作为广告效应,要通过各种国际和国内大赛的参赛资格,把握获奖的宣传效应,增加学校和学院的良好社会声誉,从而拓宽就业的信息渠道,为学生争取就业招聘信息,进一步增力目就业祛码。把握各种专业展览、论坛以及国际影展等大型活动的宣传途径,将专业优势凸显出来,赢得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让学生大开眼界,满足对专业的渴望,同时为就业奠定基础。
2.5走出去,了解市场;引回来,借鉴经验
就业工作实现走出去一主动争取就业机会,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推荐学生,促进就业;引进来--邀请前来招聘、开办就业讲座,借鉴市场用人需求,合理培养人才。学院2009年的实习基地走访,更加结合金融危机后就业市场的不稳定等因素,了解单位的人事情况,分析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用人需求等现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工作。
2.6教学改革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要加决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接轨,教学中多增加实习实践的课程,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7积极开展健康心理教育辅导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提出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国家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行统一分配,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行为可以用服从分配来简单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后,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统一分配制度逐渐变为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的,以学校为中介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双向选择”对女大学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有利之处是为女大学生成才择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女大学生有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意愿,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单位和职业,但不利之处是女大学生感受到了性别的压力,与男大学生相比,她们在择业中多了一个不利因素。一些单位的领导往往单从性别考虑,拒绝接受女大学生。这样,她们难以在双向选择中与男大学生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女大学生所代表的人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阶层女性,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女大学生拥有文化资本。
正是由于女大学生既代表着受过高度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又代表着女性群体,所以有其就业难的特殊性,从而也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不重视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会造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以致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对女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 女大学生就业难这种现象对那些受过良好专业教育,自身条件较高,曾立志成才的女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有些女大学生原习惯于对自我进行简单的比较,继而认定男女就业机会平等。但现实的求职过程又使她们对于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她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有些单位不是择优录取,表现了对女性的公开歧视,在不公平的现象中,有些女大学生产生了性别自卑,放弃了自己的追求,甚至产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糊涂认识。
其次,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仍大大小于男性,女性的入学机会比男性小,而且,受教育层次越高,女性的机会就越少,男女两性的机会差异越大。一部分女性对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产生了怀疑,既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也不能得到与男性同等的工作机会,还不如趁早放弃为好,一些家长也因此降低了对女儿的期望值,放弃了对女孩子的培养。女大学生就业难使她们在就业市场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低于男性,使得女性社会地位低于男性,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抱负和家长的态度不可能不受影响。
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毕业生在就业的既定时效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难”是指不能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第二,“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女大学生就业难相对于男大学生就业而言,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女大学生就业而言。第三,“就业”具有一般大学生就业的时效性特点。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包含着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她们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二是在获得就业机会时,她们是否得到与自己能力相符的工资报酬。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主要有: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存在着较多的不得不就低谋职上岗的现象,或者与男同学相比,他们的就业质量要低的多。
女大学生的招聘录用上存在不平等的现象,用人单位拒绝女大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女生免谈”在人才市场上屡见不鲜,限制女性就业机会的招聘启示充斥于各媒体。
用人单位录用女大学生的条件相对苛刻,女大学生要获得同样被公认的好职业,学历要高于男生。
3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难,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某些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 社会的客观因素
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包括: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就业市场建设;传统性别观念等方面。
3.1.1 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中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引入。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产生与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经历了完全分配时期和计划与市场逐步相结合并向完全市场化过度的改革和发展时期。1985-1993年,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中期改革方案”的提出及实施时期。从1993年起,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正式进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改革和发展时期。对广大大学生来说,其实质就是竞争机制逐步引入到大学生就业体系,扩大了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选择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日益被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在大学生计划分配时代,女大学生同所以男大学生一样,由国家统包到底,没有就业压力,也没有就业难的现象。但随着“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逐步产生并日趋突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就业竞争机制引起的,是这种机制建立的时间不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毕业生不完全适应造成的。因此,要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要不断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尤其是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其更好地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1.2 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日益法制化和规范化,与此相伴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3.1.3 就业市场不够规范和完善。
就业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是劳动力资源得以合理流动的前提条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不够健全和成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用人单位方面,他们往往盲目提高用人标准,哄抬聘用价格。此外,拉关系、走后门、贿赂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存在,这些行为不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3.1.4
3.2.1 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冲突;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相冲突,对竞争既赞同又害怕,对女性传统角色的挑战与妥协并存。使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举棋不定,难以抉择,也许就在左右摇摆中错失了就业良机,最后陷入就业难的局面。
3.2.2 女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影响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在一部分女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择业中表现为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对择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她们害怕碰钉子,害怕挫折,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在竞争中没有自信。
依赖心理。女大学生普遍比男大学生具有更明显的依赖性,加之生理上的特点,女大学生在生活中总把自己塑造成柔弱的、需要保护的对象,遇到一点麻烦或困难总喜欢向父母或他人尤其是男生求助。有些女生虽然理解“自主择业”的社会意义,并且知道它是自己就业的必经途径,但仍不愿主动出击,潜意识中有一种“等、看、靠”的思想,临到毕业时,希望学校能有好单位推荐给自己,甚至个别女大学生把就业的希望寄托在男朋友身上。
3.2.3 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
女大学生不仅在择业观和择业心理方面存在冲突和误区,不利于其对职业的选择和就业,而且在自身素质结构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致影响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接纳态度。
素质结构差。女大学生学习考试成绩总体优于男生,但在综合素质结构上却有不理想的地方,典型的表现是“高分低能”。另外,总体上,女生在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也不如男生。
生理局限。孕育后代是影响女性就业的最重要的生理原因。此外,女性的其它生理现象对女大学生就业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客观现象,也是影响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4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4.1 尊重女性,尊重生命,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4.1.1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是解决一切就业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女大学生就业十分有利。有关专家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第一,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可增加高层次人才的就业岗位。高新技术的发展有无限大的空间,必将为女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近些年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也是女性相对集中的产业。
4.1.2 加强对女性就业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
推进生育补偿制改革。人类的再生产包括物质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女性承担着人类再生产的劳动。对生育给予社会价值定位,进行经济补偿,是社会对女性劳动价值的一种肯定。
大力扶持家政服务业。要根本改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必须使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社会事务。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的途径有多种,其中有两条最根本:其一,推进家务劳动现代化。现代家用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家务劳动效率,女性因此能够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其二,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现代家务劳动的内容逐渐减少,负担减轻,有利于女性广泛参与社会事务。
4.1.3 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系部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4.2 女大学生完善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环境的改善是外部条件,最根本的是女大学生自身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地适应社会。
4.2.1 转变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就业观念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为了化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培养健康的择业心理,女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必须实现三个树立:
树立多次择业或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既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必然。因此,女大学生必须彻底转变这种择业观念,树立“多次择业”或“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明确“好的工作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因此,在求职择业时,正确地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将社会需要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正确地评估社会,客观地认识自己,找一个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并提高自己,通过多次择业最终能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
树立择业竞争观念。女大学生受社会传统意识和自身心理、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在择业时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表现为:“等”,等等看,等用人单位找上门来;靠,靠国家、政府、社会,靠学校,靠父母亲戚,甚至靠男朋友。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女大学生必须转变这种思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勇敢地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女大学生拥有知识,就是拥有资本,女大学生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走自我创业之路,解决自身面临的现实问题。
4.2.2 加强学习,全面发展自己,培养能力,认真做好求职准备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品德、,形成智能,实现教育目标的社会活动。学习是知识吸收、能力培养和素质形成的基础和过程。在学习内容上,坚持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文理兼修和全面适应社会的人才;在学习心理上,女大学生应着重强化成就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方法上,女大学生应着重各种学习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对学习内容的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
4.2.3 敢于挑战自我,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
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存的是某些行业和“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急需现象,尤其是农村,我国具有各种类型的农林牧渔等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出大批的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真正深入农村的并不多。其根本原因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女大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在择业时将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在名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女大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信和挑战自我的勇气,是金子总会闪光,要敢于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练自己,使自己在磨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陆方文.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j].1999(1).
[2] 胡黛青.科技发展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2005(4).
【关键词】胜任力理论 就业能力 模型
前 言
决定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分别从技能、认知力、理解能力、个人品质、自我效能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USEM模型、Career EDGE模型等。国内学者胡尊利、陆伊、贾利军等人从思维方式、执行力、团队行为、社交能力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研究。
虽然,关于就业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国内外各专家研究基本一致的内容大都包括大学生个人素质、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工作经历,根据胜任力理论,提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框架体系,希望为下一步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打下理论基础。
胜任力的内涵与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企业用于选拔、考核、评估职员的一个常用指标。在国内,胜任力指标多用于企事业单位招收新员工,对于教育业而言还是新鲜事物。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如何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进行有效地择业就业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胜任力的内涵。首次提出“胜任素质”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兰德,他发表了题为“测验胜任素质而非测验智力”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麦克兰德对“胜任素质”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可以说,麦克兰德是“胜任素质”的创始人。然而给出“胜任素质”完整定义的却是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博士和赛尼・M・斯潘塞。他们在麦克兰德理论的基础上,对“胜任素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从他们的理论中可以得出,所谓“胜任素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以研究个体潜在特征为对象,以提高成效为目标,并能预测个体在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下的行为的一种方式、方法。
胜任力模型。莱尔博士和赛尼认为胜任素质主要有五大类型: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理论。该模型将个人的素质比作冰山,容易观察到的个人的知识技能就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冰山之下的水面就是个人的“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特质、动机等因素必须通过行为特征的表现才能够推测出来,但这却是影响个人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内在原因。
以胜任素质理论为基础,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工作绩效和胜任素质是密切联系的,是相辅相成的。根据员工的胜任素质可以基本准确预测出个体的工作绩效,从而能够区分出优秀与一般。工作绩效又分为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这两种绩效分别受制于不同的胜任素质。比如,团队合作、责任心等胜任素质与关系绩效相关;而工作技能、知识层次、阅历等胜任素质则和任务绩效相关。
胜任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启示。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估只有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未来社会的发展才会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和发展力。研究者可以通过探讨大学生的胜任素质组成,借用胜任力模型来对大学生中的优秀成员的胜任素质进行开发,进而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人才评估和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运用胜任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基本程序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缓,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同时,经过高校多年的扩招,我国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未来发展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作为素质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是以高校和社会为评估主体,大学生个人及群体为评估客体的一种评估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教育单位的评估质量,更重要的在于其对于大学生本人的意义。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素质评价体系,并将之用于大学生素质评估及自我评价,将更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的确立及引导大学生自我培养模式的探索。笔者认为,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应包含以下基本程序:
识别大学生核心胜任素质。首先需要根据绩效标准与实际考核结果,确定研究样本,包括绩效优秀者和绩效较差者;然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关键事件,并对关键事件进行信息整理与归类编码,得出大学生核心胜任素质。
构建大学生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建立以绩效管理为目的的胜任素质模型,不仅要清晰地界定每一个具体的胜任素质,而且要具体描述大学生为胜任某一职位或实现特定绩效目标而必须做出的具体绩效行为。在识别大学生核心胜任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胜任素质模型。
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际上对就业能力要素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和团队技能;美国劳动部达成必须技能委员会则认为人的因素在就业能力中更为重要,因此他们认为就业能力的三个基本技能应该为基本技能、思考技能和个人品质。而在个人品质方面则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使用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系统能力等方面。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同样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充分考虑个人因素,但他们认为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技能也不可忽视。此外,关于就业能力要素还存在多种不同看法,在这里不作一一表述。
就业能力归根结底是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与岗位有机结合的能力,即人们常说的岗位胜任能力,因此,在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时,应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设置符合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得出科学、可行的就业能力评价。根据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即可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设定教育目标,实施培养方案。通过对大学生胜任岗位能力评价的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好,哪方面的能力差,好的方面要发扬,差的方面就要加强培养,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教育培养方案。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其自身素质能力有关之外,亦和我国经济转轨和高校不断扩招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该多渠道多方面通力合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提高个人胜任素质。学生要提高个人胜任素质,首先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同时,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动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所学专业的知识层次进行有的放矢的选择。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及时了解用人企业之所需。除此之外,非专业素质能力的提高也非常重要。相对专业人才而言,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非专业能力不仅仅是指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意志、创造力等个人品质,如方案的执行、与团队成员的配合等等。另外,道德修养也是如今用人企业选人用人所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生应该在大学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坚定的奋斗信念,为用人企业展现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面貌。
论文摘要:为了能够提出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深入地分析了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分析了STW理论基础,研究了该理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启示;高职生;
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地阻碍了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经济危机使得本不景气的韩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就遭受了打击,韩国大学生的就业率不断地降低。韩国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到了2010年,经济危机开始慢慢消退,全球的经济状况开始趋于缓和,但是全球固有的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在全球经济相关的问题上还具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韩国大学生毕业的就业仍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为了能够企业的正常运作,大部分企业纷纷地降低劳动力成本,因此一些对学历要求不高的岗位,就聘任专科大学毕业生,从而使本科学历不得以考研,来逃避就业。其次,就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人才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岗位不断地减少,因此韩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层次,一些岗位只招研究生,同样对大学生也是一个冲击。最后,韩国的传统是女性要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因此女性的精力要比男性少,许多企业优先选择男大学生,从使女大学生的就业更难。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韩国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得到有利地解决,韩国处理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对我国高职院校有很大的启示,为我国高职院校有效地处理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一、STW理论基础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从学校到工作的理论,即STW就业理论。STW稳定是针对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STW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就业通常情况下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大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后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第二阶段是大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进入劳动力市场谋求职业。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市场岗位明显不一致,韩国的就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从而使韩国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下降,从而致使了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为了能够应对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综合能力不断降低的缺陷,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校会依据STW理论对韩国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增加大学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使韩国大学生在就业难的环境下实现顺利就业。
依据STW理论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以下几种服务:
(一)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待遇相对较抵,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前途也一片渺茫,依据STW理论企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优越感,并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采取积极地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晋升的机会。
(二)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对招聘的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目前韩国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实践环节少之又少,不利于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因此,高等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和企业实际操作相关的实践课程。高等学校要根据大学生专业就业去向,不断地调整课程计划,依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的技能来进行课程设置。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就业对韩国大学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机会获取各行各业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从使学生在就业中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成功。
(四)后经济危机时代,高等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并且将其体现在正规教学和课外教学之中,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增设职业规划课程,通过将职业规划知识传授给大学生的同时,提高大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把握自身的就业意向,从而为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困境中为实现顺利就业做准备。高等学校也应该积极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比如,各种规模的招聘会。另外,高等学校应该建立一个集家庭、高校和社会于一体的就业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机会。
二、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对我国高职院校就业难成因的启示
后经济危机时代,导致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非常复杂,依据STW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结构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从韩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上可以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成因提供参考。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靡,我国企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转变,尽管经济危机已经渐渐地恢复,但是后经济危机时代,危机仍然四伏,还有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需要应对,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地阻碍我国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存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裁员的措施仍然存在,从而人才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的趋势不够明显,韩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大学生的失业现象也相当严重。除了以上原因以后,导致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人口增多使得我国的成年劳动力不断攀升,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有大量的成年人涌入人才市场,这样就使得韩国的社会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就业需求和人才市场人才需求的不平衡,使得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更为严重,人口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无法在就短的时间里完成。
(二)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企业的对人才的供求关系正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但是,高职学生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这样每年毕业的高职学生的人数也不断地增加,从而打破了人才市场供求平衡的状态,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失业现象普遍增多。另外,扩招使得一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具有高职学生应有的水平,综合能力较差。大部分高职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探索的能力,仅仅有一个大学生文凭,但是在能力上却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学生在入学时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没有结合自己特长来选择专业,主要选择那些热门的专业,这样,高职学生的潜能无法获得极大地释放,高职学生缺乏较好的专业能力,另外,由于在热门专业上,高职学生的人数较多,竞争激烈,导致了我国高职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三)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也是引起高职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在人才市场中不仅存在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企业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问题,这说明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不符合。很多高职院学校只是追求综合性,增加了许多专业,但是在增加专业的同时却忽略了市场的需求,因此,这些新设的专业缺乏特色,导致了专业结构不合理,从而是新设专业的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同时对于原有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导致了人才失衡。
(四)企业招聘和学历层次也是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根据韩国统计办公室和央行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韩国大学学历就业率为39%,比1999年提高了14%。女性高学历就业率比十年前同期提高了34%,男性高学历就业者比提高了42%;从收入水平上,高学历的员工在企业所获得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低学历的员工,这样也导致了韩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中,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制定了许多条件,比如,非名牌大学不要,非研究生不要。从而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时不能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被这些条件阻挡在企业门外。后经济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状况趋于缓和,企业开始有了招聘人才的计划,但是,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减少培训时间,企业总是想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不愿意招聘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另外我国高职学生的毕业时间比较集中,通常在每年的2月份全国的大学生都会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工作,这样,就导致了人才市场的饱和,而我国的企业招聘不集中,是根据需要不定期的进行。这个时间差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进入了失业者的行列。从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学毕业生的毕业学校办学条件越好,声誉越高,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多。
三、后经济危机时代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韩国提出了有效地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策略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在应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提出了非常价值的依据。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从中获得相应的启示。
(一)转变就业观念。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使高职学生能够掌握就业形势,了解人才市场的用人机制,从而及时地改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通过就业指导使高职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渠道,转变就业思路,从而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优惠的就业政策,从而可以解决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就业难的困境中,高职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不断地加强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调整就业的预期,实现顺利地就业。
(二)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我国高职学生在就业难的困境中求职,肯定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或者面临着选择,比如,爱好和收入、家庭和本身等,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有许多困惑,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而能够及时地调整情绪,进行正确的判断,而且就业心态的好与坏也是企业所在看中的,因此,良好的心态是高职学生能够在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三)鼓励高职学生创业,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摆脱就业难的境地,政府部门提出了一些鼓励高职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每年我国政府都会可以设置创业团体提供资金上的资助,从而能够有效地挖掘大批的优秀创业团队,能够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造能力的高职学生,从而使高职学生创业者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另外政府和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采取一切措施,在不同地区开展一些大规模的招聘会,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机会。
(四)就业难使得一些高职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政府部分应该成立机构,专门负责对该部分学生进行实际情况的了解,有效地分析这部分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并且结合这部分高职学生的专业和特点,给予他们培训,从而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应该及时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通过实习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使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正式工作提供了支持。另外,还应该提高高职学生毕业生的应聘技巧,在简历的设计、面试过程中的穿着、交流等进行指导。通过指导,使高职学生能够学会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不同求职方法,使自己的特长能够引起企业的关注,顺利实现就业。
(五)高职院校应该及时地了解企业的用人动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从而能够保证教学和市场发展一致,使高职学生能够保持有利的竞争优势。通过高校的教学改革,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高等学校还应该建立实践基地,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地接触实际,转变纸上谈兵的状况,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工作上下工夫,不仅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还要培训高职学生能够诚实守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市场主体的特殊性。有市场,就会有商品的供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市场就业主体是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高附加值和良好的可塑性,是一种特殊商品。大学生与培养人才的高校是这个市场的商品供应方,用人单位则是商品需求方,三者共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
(2)竞争的激烈性。大学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同时进入社会求职,加之学历层次差别不大,年龄又相仿,使得市场竞争尤其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取胜,只能依靠自身的竞争实力,否则就业困难,甚至被淘汰出局。这就迫使商品供应方即高校和大学生迎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实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3)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形市场主要包括高校独办或高校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各人事局举办的就业市场。无论谁举办,这些就业市场的用人单位一般是本地区的,所招聘对象也大多是本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区域性较强。在无形市场方面,我国还没有建立全国性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中央就业部门与各地就业机构、各地就业机构之间关于就业信息的沟通和共享还很欠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配置的区域性,并且区域的失衡性也愈显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市场机制障碍分析
1.大学生就业市场条块分割
信息不畅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十分重视。各省市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各高校纷纷举办大学生招聘,形成大小不一、类型多样的就业市场。但这些就业市场却是各自为阵,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信息辐射力和扩散力不强,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协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疲于奔命,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号指示作用不强,供求交换难以形成。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环境缺乏支持和保障
市场规范运行,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市场化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但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首先,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依然保持旧有传统。很多地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外地生源毕业生设置诸多限制条件,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繁琐,造成毕业生跨省市流动渠道不畅,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不相适应。其次,大学生就业中介机构缺乏规划和鼓励政策。一方面,存在非法中介机构对求职大学生进行欺诈活动,另一方面,政府对其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财税减免力度不大,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来说缺乏利益刺激作用,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都受到限制。第三,自主创业的市场环境有待优化。大学生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但目前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缺乏基本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创业教育支持不够,创业文化氛围不足,大学生自主创业时面临融资难、高风险、低回报的窘况,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举步维艰。
3.大学生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高等院校很多专业设置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仅仅是以现有师资力量或传统产业为依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滞后,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不少高校的教育管理过于强调统一规划的培养要求,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提升,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影响了大学生的供给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
4.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
就业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原有的“统招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方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就业观念随之转变,但是现状却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或是对自我评价较高或是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就业期望值偏高,“高薪”是许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考虑因素。在地域选择上,更多地考虑京、沪、穗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不愿到中西部小城市和偏远贫困地区;在行业选择上,偏好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不愿到中小企业和农村乡镇;在职位选择上,偏向于所谓的“管理岗”、办公室,不愿到基层一线。这种不良的就业心态导致少数部门和职位竞争相当激烈,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客观上阻碍了大学生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空间内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市场机制的完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道路上,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只有这四方联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1.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1)做好政策引导,加强宏观调控。市场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这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杠杆,对人才资源配置加以引导和调节,对于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在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人才去工作。政府在进行政策引导时,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扩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规模,逐步缓解和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导向机制及其各种政策配套措施,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力。
(2)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切身利益。政府应该按照市场体制的要求,消除旧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简化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加大毕业生择业在地域上的自由度,消除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壁垒。要尽快制定关于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设条件、交易规则、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反对不正当竞争,制止欺诈行为,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运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均衡铺平道路。
2.加强社会支持和服务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对毕业生家庭而言,家长应该克服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子女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积极参与竞争,依靠自身实力去找工作,敢于尝试自主创业。对用人单位而言,要摒弃招聘过程中过分强调工作经验和借机压价的行为,注重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可塑造性,利用现在充分的大学毕业生资源,加强人才储备,给予招聘的毕业生合理报酬;同时,密切与高校的合作,进入校园开设职业指导讲座,提供实习岗位等,为高校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而言,要规范自身组织管理,建立自律、诚信的自我监督机制,使自身在推动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整个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3.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
(1)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状况,再结合自身师资、特色等资源,找准定位,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合理减少就业率较低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当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吻合,发挥出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应有作用。
(2)重视素质拓展,提高就业能力。高校除了要教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学校应注重营造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丰富学生就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要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平台。
(3)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引导。第一,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一支职业化、专家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学校就业职能部门应该予以重视,提高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学院辅导员的素质,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指点求职技巧、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等。其次,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从认知阶段起步,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类分阶段教育,引导学生做好面对将来就业创业挑战的准备。第三,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课程。除了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一般性的传授求职择业方法的课程外,还应结合现阶段实际,增设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比如KAB、SYB创业实训课程,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系统化。
4.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自我培养
(1)更新择业观念,拓展就业空间。大学生要抛弃“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和就业身份等级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不好高骛远,也不攀比从众,珍惜就业机会,主动到基层就业,施展自身才华;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在实践中调适,科学地评价自我,科学地定位自我,找准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科学择业,积极创业。
一、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其性别特征更引人关注。所谓的“女大学就业难”,不是说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的男生相比,女生找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在同一个职位的竞争上,用人单位往往愿要差一点的男生而不愿意要优秀的女生。
据统计,在相同条件下,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行业,如医护工作者、财务审计人员、银行职员、市场公关人员、文秘人员,女大学生的就业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从整体情况上来看,大多数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就用人单位而言,虽然没有明确标注限招男生,但很多企业暗中排斥女生,常以岗位特殊、出差频繁等为由给女大学生设置更高的门槛;就高校而言,多数没有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就业竞争力不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显得茫然无措,缺乏信心,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则滋生自卑心理,消极退避,自暴自弃。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社会方面
(1)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就业竞争机制建立时间不长,长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毕业生不完全适应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在加强市场调节的同时,政府行政调控职能也在逐渐弱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鼓励学校推荐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用人单位与就业主体双向选择等,由于现有就业政策和法规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也就造成存在着性别歧视、行业限制等诸多问题。另外,大学生就业体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对于排斥女大学生的做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劳动人事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与男生相比带有滞后性,也影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2)大学生就业渠道不够畅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与此相伴的是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渠道出现明显改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的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减弱,像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改制改革,直接影响了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尤其是女大学生,而新的就业渠道尚不健全,像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部分农村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由于在人事、户籍、保险等配套措施上尚不完善,导致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就业;二是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女大学生就业具有群体性和时效性特征,因此造成了女大学生结构性的就业难现象。
(3)部分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性别歧视。受传统性别差异思想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女性生理方面的原因,的确难以胜任一些高危工作,而部分用人单位则借此机会过分夸大女性缺点,限制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多数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女大学生正值婚育年龄,需要用人单位为其婚假、产假等支付一定的成本,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生的原因之一。
2 个体方面
(1)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就业体制下,部分女大学生在大学里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知识面比较窄,人文知识欠缺,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这是制约女大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主要体现在对工作地点、工作待遇、福利条件等方面要求过高。高校扩招下的女大学生仍旧摆脱不了“天之骄子”的传统观念,片面抬高自身价值,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到基层工作。一旦达不到就业目的,就十分失望,心理落差较大,难以接受现实,不愿意屈就一些不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导致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3)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误区。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使其举棋不定,患得患失,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结果,有可能都不太满意,最后陷入就业难的结局。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建议
1 加快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步伐,健全就业政策与法规体系
现阶段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一是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女性就业监督机构,依法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案件,为女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二是对于可接收女大学生工作而拒不接收的用人单位,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逐步消除社会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建立起公平、公正、合理的就业机制。
2 进一步理顺大学生就业渠道,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社会保障
一方面国家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配套制度改革,淡化户籍、人事制度中的性别歧视性做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二是相关部门要逐步清除新就业渠道的就业障碍,强化其吸引力,同时要完善传统就业渠道的人事制度,逐步实现就业岗位市场化,对其中的女性工作岗位要完全公开,竞争上岗;三是高校就业部门在稳固传统就业渠道的同时,要积极走出去,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尤其是适合女大学生的社会就业岗位,帮助女大学生拓展就业市场。
3 逐步消除用人单位的性别差异观念
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不仅要有社会舆论的呼吁和监督,也要靠妇联等组织的维权,同时更需要有政府部门参与其中,通过政策法规引导用人单位转变用人观念,尽快消除在招聘过程中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从而真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自身也要加强认识,合理安排男女比例,不仅有利于形成进取、竞争而又稳定团结的工作气氛,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有利于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只要用人单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开放的、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现代女性,合理利用其优势,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对策
知识经济爆炸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更加庄严的历史使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是对高校毕业生的挑战,也是对整个社会及政府的挑战。作为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教育体制改革也相继展开,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正在迅猛增长,加上历年尚未实现就业的,以及城镇失业人口,还有中专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非常之大,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用人单位的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存在认识误区,表现在:第一,忽视单位及工作的性质,过分关注文凭,片面强调高学历,造成受聘人员与工作不相适应或造成人才的浪费。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尤其是女大学生,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更加愿意接受男大学生;第三,声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业务情况,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少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急于招聘来则能干之人。而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
1.2大学毕业生自身误区
第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许多大学生都希望找到收入高待遇优厚的单位,却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学生选择就业地过度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从而造成了这些地区就业压力的增加。第二,缺乏诚信。第三,大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第四,求职途径把握不准,而没有针对自身特点,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1.3高校的误区
比如:重点大学的教师重视科研,忽视教育内容及方法,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作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配置不尽合理。特别是私立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加之急功近利,不少学校只重硬件设施,而忽视软件师资力量建设,又强行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2.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仅凭任何一方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具体对策如下:
2.1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我国职业规划的辅导几乎没有。应尽早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保证学生获取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2政府社会必须作出相应总体性调整
政策激励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效果,国家政策应通过人力投资收益补偿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和调整,提供外部激励。而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3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就业的主体是广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大学生自己,要很好的就业,大学生应该从加强自身素质做起,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沟通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技能。这些技能是大学生在就业中常用几种,很好掌握它们,对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加强社会实践,着重增加社会知识
大学生社会实践较少,社会知识比较欠缺。表现在不了解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不了解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等。大学生可利用假期,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知识 。同时认真作好就业前实践知识,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集合起来,以满足现代生产和经营对员工各方面的要求。
2.5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
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服务服务体系,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2.6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这些措施包括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入伍数量;鼓励大学毕业生出国进一步深造;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地方就业,特别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的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2.7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自身修养
越来越多事实证明,能力可以在工作中不断锻炼,品质却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塑造。所以,大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人格品质修养。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挫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支撑,是不可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取得成功的。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大学生作为该问题的主体,应该明白:要解决自身的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拥有过硬的才能,辅之以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走出目前的就业困境。才能使高校毕业生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到国家最需要的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向前.日本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启示[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4,3
[2]杨珺.开放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分析[D].华侨大学,2004,11
[3]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生教育,2006,1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5-0125-02
引言
研究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对于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乎农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农村家庭的幸福,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对其矿业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和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施测大学生就业风险调查分析问卷,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在2001―2015年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已从114万增加到749万,毕业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26日共同的《社会蓝皮书:2014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1]。
从以上这些不同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全国大学生数量所占比例中相对较少,并且由于其自身的背景、社会资源匮乏、人际交往薄弱等因素,从而导致其在就业层面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别,就业情况也日趋恶化。“就业难”问题一直长期困扰着农村籍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来到城市念书的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即使无法就业也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农村孩子拼命苦读考上大学,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工作,从而助长了“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读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的思想。农村籍大学生“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刺痛了多少脆弱的神经,处在“就业难”形势中最困难的环节,农村籍大学生慢慢地成为了社会当中的“特殊”群体,使得农村籍大学生向上流动的通道进一步被堵塞,造成阶层固化,这无疑给了那些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的农村大学生一个不小的打击。
二、社会资本占有劣势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表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之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现象。而对于农村籍大学生来说,社会资本是影响其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从文化背景来看,社会资本占有的劣势能够影响就业市场,与我国传统文化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从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过度竞争”与“低效竞争”并存的市场;从社会环境来看,不同社会资本占有的主体凭借自身在特定社会资源占有方面的优势而进行权利交换,进而造成了社会“权利泛化”现象[2]。大学生能够凭借其自身或家庭社会资本拥有量多的优势,就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风险。因此,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性造成的社会资本占有劣势,造成了其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比其他群体更多的就业风险,其预见风险认知水平也明显低于非农籍大学毕业生。
三、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户籍改革的力度,去除限制毕业生流动的条条框框,促使农村籍大学生自由流动和公平参与竞争。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匹配的制度,强调公平秩序和法治精神,以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就业的秩序。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加大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平等就业,惩戒就业歧视。同时,进一步完善公正就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竞争。另一方面,完善就业信息渠道、构建就业信息平台和加强信息服务等措施,可以使大学生本人以比较低的成本或比较简单的方式掌握完全的就业信息,这有利于促进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能与其他群体在社会中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平等地获取就业信息。
(二)开发学校社会资本,缩小校间差异
1.设立就业信息平台。高校每年举办的双创会、招聘会是各校毕业生信息流、人才流的有效载体,提供公平、公开的就业信息和服务,是农村籍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展就业方面的社会资本。
2.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室。在课程改革、教师培训、集体备课及指导内容上进一步完善,探索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对学生择业、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要结合毕业生思想教育来进行;要将课程和讲座、报告、座谈、咨询、测评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择业教育,促进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畏难情绪,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做好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个别指导,提高服务质量,在政策、经济、情感等各方面给予他们倾斜和帮助。高校要高度重视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力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对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存在的特点,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层面形成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的具体措施,规避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