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54: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核算具体流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活动越来越复杂。当前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理财能力,资金运筹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1会计核算“一本账”的内涵和意义
会计核算“一本账”是一种集约式的会计核算模式,将集团企业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财务人员以会计核算流程重组为手段进行集约管理,把集团内部原来按照产权和职能关系设立的多层级多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归并为单一的集团会计核算主体,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所有经济业务都由财务人员直接以集团会计主体在同一账套中进行会计核算,集团及各所属单位通过集团账套数据生成相应地财务报告和内部管理报表,实现财务报告编制由表抵法向账抵法的转变。它是实现企业所有交易事项、资源控制情况、项目投资情况等等集中于集团总部财务部的一种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压缩核算级次提高企业财务信息供给效率,实现财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传递,进向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集团企业价值最大化。
会计核算作为管理工具,通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预算定额和定价指标等,履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责任。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二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进行各类考核、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 电网企业“一本账”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2.1电网企业的会计核算“一本账”目标体系定位
会计核算“一本账”立足于建设核算型、管理型、决策型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满足决策支持型功能需求,进而实现整个集团会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和使用,真正为管理者进行相关的决策,提供决策信息。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目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维度构成:
(1)终极目标是实现集团价值最大化;
(2)合规性目标即规范企业的业务活动、会计流程和会计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有用性目标是通过会计系统处理的经济活动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挖掘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加强管理层对企业资源总体情况的了解和控制;
(4)效率性目标即提高企业会计程序运作的效率,加强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公司业务运作提供高效的财务支持。
2.2 电网企业会计核算“一本账”实施步骤
2.2.1 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核算“一本账”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实现集团企业整体的核算一体化,统一各成员企业的核算政策,在此基础上提供的集团各成员企业的会计信息和数据才具有可比性,才能规范集约化式的财务信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统一会计核算制度,首要的就是统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具体分类的方法,也为会计报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是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其体系设置反映了本单位所关注的财务信息,会计人员可以通过会计科目提供详细或总括的核算信息。对于集团企业“一本账”,会计科目设置的科学性决定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会计科目的设计既要区分业务性质,更要区分不同的会计主体,尤其要注意各企业业绩考核等业务管理需求。其次应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集团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法,指导所属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会计凭证模板的方式,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流程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样也实现了会计处理结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且增加了经济业务会计结果的可预见性,为“一本账”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实用基础平台。
2.2.2 统一业务核算流程
会计核算“一本账”模式的构建本质属性是集团公司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在构建“一本账”的整体框架时,首先应对电网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实现会计“一本账’’厂听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性。与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主要有成本费用核算流程、售电核算流程、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资产管理核算流程、税金核算流程、资金结算流程等。通过对这些流程的特点、主要关键控制点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合的地方,依据会计核算的路径,整合相关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活动,实现财务资源、财务信息、财务活动和财务人员的集中统一,实现流程的重新整合。
2.2.3 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要素资源
集团企业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企业财务要素资源,会计核算中心是实行会计“一本账”核算后设立的一个中间部门,来负责整个集团业务的会计核算,使得核算业务更加专业化,将事务性的核算工作和管理性的财务工作进行适当地分离,其关键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统一管理,保持独立性,并实现集中核算资料电子化、档案实物资料属地化管理。集团企业内部结算中心是具体办理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的专门机构,其通常设立于集团总部财务部门内,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能有:
(1)核定成员企业日常备用的现金余额;
(2)统一对外筹资资源,确保整个集团的资金需求;
(3)集中管理各成员企业的现金收入,并负责将成员企业
的现金收入转账至集团结算中心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4)统一拨付各成员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而必备的货币资金,
并监控资金使用方向;
(5)办理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往来核算,并计算各企业在集团结算中心的现金流入净额,及相关的利息或利息收入。建立“一本账”会计核算后,会计核算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会骤然增加,这客观上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当然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并且对财务人员的集中培训与分配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稽核和监控风险。实施会计“一本账”核算后,国家电网公司需要对通过母公司财务部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
2.2.4 建设“一本账”会计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到生成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业务子系统集成,以全面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为中心,实时、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管理状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并提供完善的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施的关键是优化管理模式和重组业务流程。
3 结束语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日趋重要。财务管理担负着为企业稳健理财,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任。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将原来守财、保值、记账型的财务管理转变为生财、增值、决策型的管理,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真正肩负起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责任。
参考文献:
以会计核算流程为主线,按会计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在教学项目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最终由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的优势主要有: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其实质是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务之间的桥梁。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把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拆解融合到各项目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和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这样,学生既能体会会计职业行为,感受到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真实感觉,又能提高操作能力,为期末的模拟实训打下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教师应努力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创设一定的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适时且适度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过于依赖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法最终会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而现代教学评价观提出要建构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发展性教学评价[1]。基于会计核算流程项目化教学在考核时既要考核学生在参与项目时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在解决问题时的贡献大小、在完成项目时所负责部分的工作量大小,又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二、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应用
(一)分析会计工作过程
基于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学基础》项目化教学首先应明确会计核算基本流程,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二)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会计核算流程,对《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架构,突出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流程,将传统10章的内容进行整合,共设计了5个模块教学模块。
(三)设置项目
根据教学模块共设置5个项目:
(四)实施教学过程
(1)创设教学情境基于对会计职业情境和岗位的分析,教师可创设信息情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消除书本与现实之间的断层。如在讲授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这一模块前,教师会给学生播放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过程录像,介绍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的流程以及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2)实施项目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各项目的具体特点,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项目1、项目2和项目3主要结合会计实训软件,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进行凭证———账簿的会计处理流程,实现了教学和实际工作的对接。项目4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5-7个人分为一组,每组分别以某种财产的清查为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商定财产清查的方法、顺序,然后以小组为会计核算的主体,以小组成员的财产进行清查,清查结果出来后,按照财产管理责任制度,层层把关审核报批,再进行处理。项目5中,要求学生以学习团队形式上网查找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学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在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探讨,解决不了的问题咨询老师,老师也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根据进展情况随时进行指导。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
引言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以货币作为度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项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会计核算的实质内容就主要是通过设置全面的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报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资产清查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等一系列的方法对企业的会计主体经济活动内容所进行的全面反映与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现代化,企业会计核算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现状问题分析
(1)会计核算业务流程不规范。当前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开展上,一些会计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工作,存在会计出纳、审核、制证、记账等工作内容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会计账簿记录、原始凭证审核工作不规范,这些违规行为致使会计失真问题经常发生。
(2)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当前部分企业未能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尤其是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配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也未能执行相关的岗位轮换工作制度,致使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伪造会计凭证、利用职务公款私存等违法犯罪的经济行为时有发生。
(3)会计核算机构的设置不合理。虽然现阶段大部分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工作机构,但是都存在着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内容不具体、工作职责权限不清,这样不仅不利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造成了企业会计监管的困难。
2、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实施策略研究
(1)明确企业会计工作分工,为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首先,企业管理部门应该明确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即完成会计核算以及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涵盖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财务会计核算、企业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反映、财务收支的控制、税收缴纳以及财务决算报送;同时还应负责统筹管理财务问题,进行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其次,对企业会计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重点是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存货管理、资产管理、费用管理、销售往来款项管理、财务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核算,同时负责会计报表编制、财务预算计划、会计信息化实施、档案归纳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对财务部门以及岗位员工实施责任制度管理的方式,使各部门以及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内容,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开展。
(2)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完善企业会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必须结合新时期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组织体系以及机构设置。由于现代企业大多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度,因此会计管理应该由企业董事会指派总经理或者是财务总监,对会计工作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合法、合规问题进行监管。同时对于具体执行会计工作的财务部,应该设置相应的部门负责人、总账会计、收支会计、薪酬会计、成本会计、薪酬管理会计以及出纳会计等,可以采取一人多岗,但是应该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开展会计管理工作,为企业会计管理的规范化提供良好的组织结构基础。
(3)完善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建设。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对于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可靠,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会计内部牵制制度的具体规定上,应该坚持每一项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业务应盖由两人或者多人共同分工完成。同时在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上,应该实行账目、资金以及资产相互独立管理的方式,以便于单独准确的反映企业的资金收支变化、资产变动以及财务状况变化情况。此外,对于每一项会计核算业务,都应该明确会计业务的办理时间、办理人以及办理流程,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4)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以及配比原则开展,同时准确的划分企业的收益性支出以及资本性支出,并按照相关规定统一设置完善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应该明确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企业的账簿组织作为核心,通过把企业的会计凭证处理、会计账簿记录、会计报表编制、记账程序管理等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形成过程合理、流程严密的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在具体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还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基本要求,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软件,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质量,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规范化水平。
(5)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当前部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所造成的。因此应该将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作为会计核算规范化实施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教育,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树立会计从业职业尊严与荣誉,能够遵守客观公正、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原则开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其次,应该将企业的业务素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重点针对企业的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能力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的基本规定与业务操作要求,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3、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企业管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进入到了集约式管理,这对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管等措施,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水平,进而发挥会计核算防范财务风险、优化资金配置使用以及控制成本支出的作用,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 现代商业,2011(15).
[2]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2(04).
[3]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40,42.
【关键词】电力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经历了从政府部门到电力公司的演变,可谓是一场历史性的转变。财务会计工作也迅速发展起来,经历了从“拨改贷”到“资本金制度”、从“增减记账法”到“借贷记账法”、从“拨算盘”到“计算机”的进步和改革历程[1]。而会计核算作为一项财务会计的新技术,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目前我国电力公司普遍存在财务管理薄弱的现象,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会计核算功能,对电力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会计核算“一本帐”的内涵与意义
会计核算“一本帐”是一种基于集团优势的集约型会计核算模式,它能够将集团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活动、财务信息、财务人员,用会计核算流程重组的方式来进行集约管理,把集团内部原来按照职能或者产权设立的多业务多层级的会计核算主体归为单一的会计核算主体,使集团以及成员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能在同一帐套上进行会计核算[1]。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将企业所有交易事项、项目投资情况以及资源控制情况等集中于集团总部的财务部的集中管理模式,通过压缩核算的级次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供给效率,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集约式生产、传递,进而达到了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使集团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那么要使会计核算“一本帐”落到实处,就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点:①预防管理真空,实现了会计集中管理之后,下属企业的会计部门的管理范围可能会大大扩大,甚至超出下属企业会计部门的控制范围,若不进行妥善处理,有可能会出现管理真空的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那么某些网点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②转变工作方式,实现了会计集中管理之后,下属企业的会计部门就必须改变原来的“粗放式”工作方式,不能仅仅只是把握大原则,而是要更多地采用“精细化”工作方式,来使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③转变观念,实现了会计集中管理之后,一些下属企业的会计部门不再是“管理者”的角色,在处理问题时既要遵循集团制度的要求,又要善于利用政策来为自身所在的网点解决实际问题[2]。
2.电力公司有关“一本帐”会计核算模式的构建
2.1 电力公司的会计核算“一本帐”的目标定位
会计核算“一本帐”是立足于建设决策型、管理型、核算型的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要满足决策功能的需求,进而实现整个集团企业会计信息的集约式管理[2]。因此,电力公司建立会计核算“一本帐”模式的目标要有以下几点:①实现电力集团企业的价值最大化;②规范电力公司的会计流程、会计行为以及业务活动,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③提高电力公司的会计程序运作效率,加强有关会计信息的反馈和传递,为电力公司的稳健运行提供有效的财务支持;④为电力公司的决策层提供完整、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来挖掘财务指标的业务动因,以达到电力集团的管理层对公司电力资源的总体情况了解和控制的目的[2]。
以我国南方的电力公司为例,我国南方电网的主营业务是电力销售,这样的模式容易对下属电网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使得财务系统能够通过会计科目对电力公司的信息归集的同时,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也产生交集,实现多纬度的财务信息管理,因此对于电力销售这一板块则可直接采取“一本帐”的核算模式[3]。但是南方电网下属的一些金融投资、发电企业、工程施工等,由于业务的性质不相同就很难快速实现业务数据的整合,而且工作量比较大,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统一的协调,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实行“一本帐”时结合另一种方式,即通过统一的财务报表或者会计科目来进行抵销平台数据的合并抵销,待南方电网公司实现了业务和流程的对接之后,再考虑对财务数据进行集中整合。
2.2 电力公司实现会计核算“一本帐”的具体措施
(1)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电力集团要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这样才能保证集团成员企业之间会计数据、信息的可比性,才能更加规范管理,也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会计科目,所谓的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的方法,是财务人员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由于电力集团的核算信息繁杂,业务信息众多,因此对于电力集团的“一本帐”要统一会计科目;其次要进行会计核算凭证模板的制定,对于电力公司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制定相应的会计凭证处理方式,指导所属各电力公司进行会计核算,这样可以使电力集团各种纷繁复杂的业务流程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才能实现处理结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一本帐”的应用提供一个实用平台。
(2)统一业务核算流程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电力会计核算“一本帐”模式的构建本质上就是电力集团中各部门之间的流程重组。因此,笔者认为电力公司应该先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来规范保障实现“一本帐”提供的信息具有决策价值。电力公司的相关业务核算流程包括:成本费用核算、售电核算、资产管理核算、工程项目建设核算、税金核算等[3]。财务人员要根据这些流程的特点进行梳理,从中找出与会计核算系统相融的地方,并根据会计核算的路径实现财务信息、财务资源、财务活动以及财务人员的统一,以实现流程的整合和统一。
(3)集中管理电力公司的财务资源
电力集团要通过设立会计核算中心来集中核算电力公司的财务资源,什么是会计核算中心?它是实行会计核算“一本帐”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中间部门,专门负责对整个电力集团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使核算业务能更加集中化和专业化。
电力集团的会计核算中心应该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职能部门,是一个专门集中办理财会业务的专门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有:统一对外筹集资源,以确保整个电力集团的资金需求;统一拨付各下属电力公司的货币资金,并进行监控;集中管理各下属电力公司的现今收入,并负责将其转至集团的银行账户上。
建立会计核算中心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集中培训或分配的方式也有利于控制相关的监控风险,来实现对财务人员的管理与控制。
(4)建设有关“一本帐”的会计信息系统
“一本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实现基本的会计核算功能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为主要目标[1]。也就是说,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一些子系统的整合,以达到全面预算控制、准确反映电力公司财务状况或管理状况的目的。该系统能够帮助电力集团的管理者对电力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并提供完善的预测、决策和分析的依据,优化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
总而言之,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成功地把资金进行了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便于进行全面监督。而目前我国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较薄弱,相关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采用会计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力公司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会计核算制度,才能提高电力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让电力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足,促进电力公司以及电力行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君.加强电力会计核算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广东科技,2011(20).
会计集中核算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主要是借助ERP系统的使用,由总公司统一设置账簿体系和会计主体的组织结构。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保险公司,上级单位就可以借助ERP系统在线调阅和检查其下属单位的会计凭证和账簿,随时可以了解到下属单位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实现公司数据的同步和共享。
保险公司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成功建设的关键
首先,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体系以及会计科目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都应该体现在会计集中核算之中。保险公司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会计职能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会计核算将变成一个“工厂”,公司中大部分的会计凭证是系统生成的,会计报表只需要相关会计人员较少的人工操作即可完成,会计人员从传统的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管理,在会计理论上也可以获得提升。所以,会计集中管理系统中生成的数据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逐步提高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中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和反馈分析的能力。
第二,会计集中核算要建立标准的业务流程。保险公司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流程再造原理,把会计核算业务建立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的会计工作流程可以保证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顺利运行,使保险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全面、健全的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要求会计科目体系要做到上下统一,多层次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体现出管理的要求,并能够和资产管理、预算控制相协调。此外,会计集中核算要求保险公司的会计报表要形成统一的格式,并可统一运行,统一生成,而无需各级机构会计人员分别运算会计报表。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
前言
会计核算是基于已有的会计数据信息,对以往发生的事件做出评价,并以核算分析的结果对未来进行预测,从而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对施工企业来说,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会计核算工作尚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尽快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将是企业今后的重要任务。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经营内容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是其经营的核心内容,而工程项目又具有流动性。企业承揽的每一项工程施工业务都拥有特定的施工地点、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团队、施工预算。项目之间一般是彼此独立的,但它们的共性特征在于施工周期较长,易受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本身的规模较大,在建筑完成后还需要一定的保养,施工周期很少会低于一年。由于施工周期长,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中的可变因素增加,施工过程势必会受到影响。例如,露天施工会被雨雪天气牵制,还会引发原材料的损耗;经济指数变动下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很大。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会计核算工作也呈现出以下行业特性:
(一)会计核算以独立的项目为依托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围绕具体的工程项目,分别计算投入产出。每个工程都有不同的施工要求,所以同一会计核算周期内不可能将所有施工项目的费用综合计量并分摊成本,只有以独立的项目为依托,才能明确量化每个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二)会计核算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
施工企业从事每个建设项目时,需要进入不同的工作地点,会计核算不仅要考察账面资金的流动情况,还要涉及对施工现场原材料、设备、工具的考察,如资产价值的折旧和摊销、维修和报废的审核等,所以会计人员不可能仅靠在办公室的计算分析就能完成核算工作,必须在集中开展会计核算的同时,分散进入各个施工现场推进工作。
(三)会计核算以结算时间为对照
施工项目的跨年度使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以工程进度的百分比作为年度核算的基础,得出每年的经营成果。而且施工企业工程款项的结算多是分段进行,比如以项目节点作为结算的依据,其间会产生大量的垫付资金,或是受到非确定因素影响而承担风险。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以上特点,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尽快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长期发展。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完善查询依据
原始凭证和记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缺少原始凭证的支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就会受到影响。但是施工企业的会计原始记录往往不够细致深入。由于施工进度紧张,施工团队大部分人员都集中于项目建设,很少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的票据整理和及时记录,导致会计核算时也是票据不全,很多信息都无法追根溯源。而且企业本身对会计核算的查询依据积累也很模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分类笼统,只是以独立项目进行基本分类,更详细的分类却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将从根本上夯实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数据基础,甚至需要备案的原始凭证可以拍照和扫描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二)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核算效率
会计核算工作需要为后续的工程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核算的及时性尤为关键,它是会计核算工作价值的体现。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滞后性不容忽视。施工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匹配都具有即时性的特点,比如原材料用量和剩余、施工现场的工具损耗都必须立即核算;企业间的合作往来也要确保及时核算实现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对接。所以通过应用信息化管理,很多无需亲临现场的核算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操作,使会计人员可及中精力处理施工现场的核算工作,会计核算性的速度得到保证。
(三)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
从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特点可以看出,这种核算方式具有被动性的缺点。企业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工程建设,核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即使发生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利润率降低、工程款项结算不及时、自然环境影响施工进度等问题,会计核算的结果也只能如实反映,而不是在事前积累足够的信息,抑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会计人员可将以往的工程核算结果进行信息对比,从中分析各类施工项目的财务特征,加强事前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举措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应着力推进以下举措:
(一)建立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开展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现高效的数据库信息管理。信息平台应涵盖记录、查询、分类、附件、统计、预警等功能。每一项工程开工后,会计人员应及时将各项收入和支出记录在信息系统之中,细分会计核算的项目,深化分类统计与核算,同时应备注相关责任人。信息平台对系统记录后自动生成的数据按时定期核算,如应收款项结算后,系统自动修改成本与收益;对现场勘查核定的项目,会计人员完成现场核算后,系统将新近录入的数据再次与财务系统对接核算,得出会计周期内的核算结果。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原始凭证和记录,会计人员可通过附件功能扫描存档,防止原始凭证的损毁。会计核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也可反馈到备注栏,便于日后统计分析。此外,如果出现会计核算不及时、投入产出之比失衡等问题,信息平台应自动预警,使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处理。
(二)规范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流程
随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管理流程也必须得到确立,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遵循科学的会计核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手工记账与核算,而是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让会计核算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管理流程方面,施工企业应建章建制,规范新型会计核算流程。在项目确定开工日期后,每一项原始凭证和记录的生成都应当及时反馈到信息平台,考虑到因施工地点局限会引起核算信息传递时间拉长,可规定一致三天内录入系统。信息生成后,会计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除非获得高层领导的授权并经核实确实需要更改。月度、年度和项目施工完成后的会计核算应力求原始凭证记录与信息系统内的记录一致,如发现两者有出入,应找寻问题的根源,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问题。
(三)打造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团队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规范会计核算流程的同时,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不可或缺。施工企业本身会计核算人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信息化管理改革是企业团队重塑的有力时机。施工企业应积极吸纳具备专业背景、擅长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人才进入企业,一方面对现有的会计人员展开培训,另一方面重新划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提升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财务部门应委派专人负责内部核算与外部核算,内部核算人员侧重信息录入与核算报表的制定,外部核算人员主要以施工现场核算为使命,严格检查物资的使用损耗,记录真实凭证,并尽可能使用远程系统及时传递会计核算资料。
(四)定期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分析
施工企业应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挖掘更多深层次信息,为财务风险规避做出贡献。专业化团队应定期实行信息化会计核算的报表分析,将成本、收益、项目特点、问题类型、潜在风险作为分析的焦点,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制定今后承接施工项目和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缩短资金回笼周期的有效方法,完善内部控制,从而使企业不断减少风险发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必备手段,施工企业应紧跟时展步伐,将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增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动性。相信在上述举措的应用下,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会呈现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杜德权.刍议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J].财政监督,2010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简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将财政资金收入集中在一起管理,并按照国家财政支出计划通过统一账户划拨财政拨款。实施这种支付制度之后,财政部门会按照各资金使用部门批准之后的预算方案划拨资金,由国库统一账户将资金调拨给使用部门,不需要再重新转账结算。国库统一账户体系的构成见图1。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可以将财政支付分为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两大类。
直接支付:财政部门根据审批了的单位用款申请,向银行签发支付令;银行根据支付令在国库同一账户体系中将相应款项划到用款单位或者用款单位个人的名下。直接付款的项目包括:工资、在建项目投资、政府采购款等。直接支付的具体流程见图2。
授权支付:资金使用单位在得到主管财政部门审批授权之后,直接向银行发出支付指令;银行在验证指令有效并且用款属于预算范围内之后,直接将款项由国库统一账户划拨到资金使用单位的账户。授权支付的具体流程见图3:
二、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完善建议
(一)改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仍然使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而企业则使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国家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来,收付实现制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需求了,因此,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也应该像企业一样以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 (1)跨期拨付业务。当前,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采购难题是:一些项目因为规模太大,从项目立项到最终竣工验收周期非常长,常常会出现跨年甚至跨几年的项目,这样采购就可能要分年进行了,也就产生了跨期支付的问题。针对事业单位如何做好预算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这类业务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只要是属于今年预算项目发生的费用,那么无论其具体支付在哪一年,都应该算作是今年的预算支出。采用这样的核算方式,不仅能提升事业单位执行预算的有效性,还能让会计核算变得更加合理。(2)年终结转事项。笔者分析了事业单位的审计年报之后发现,当前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但预算中的部分内容却并没有真正执行,也就是有些支出是没有发生的。如果以收付实现制来核算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会计核算结果与实际经济业务不符;但如果以权责发生制来合算的话,就能准确列支预算项目,保证核算结果与实际经济业务相符。
(二)规范票据管理流程(1)强化票据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应强化票据管理意识,并在平时的工作中向各管理层人员渗透这种思想;再由管理人员将该思想传达给基层员工,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票据管理氛围。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做好会计人员票据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并要求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也定期参加票据知识培训。(2)健全票据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健全票据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来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的规范性。票据管理制度具体应包括:第一,票据领用。所有票据必须是由主管领导审批同意的领用单,领用单上还应注明票据用途。第二,票据使用。票据领用人必须按照单位要求填写票据中的各项,并按照票据上面的提示将相应联交至相关部门。第三,票据保管。无论是何种票据,事业单位都要进行严格管理,就算是空白或者作废的票据也要按照管理规范妥善保管。
(三)合并会计主体当前,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将基建会计作为单独的核算主体。可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规定,一个事业单位就可以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所以,对于单独核算的基建项目来说,想要进行后续的会计处理非常不方便。基于此,笔者建议事业单位应将基建会计合并到其它会计核算中来,作为统一的会计主体,这样就能满足在一个账套内核算所有项目的需求。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可以将基建会计下设的科目统统搬到会计账目表中,将其改为基建会计科目下的分录。如果是使用会计核算系统的,就需要在系统中添加基建会计科目,并将所有分录都纳入其中。
(四)严格管理零余额账户(1)做好实时监控。事业单位需要做好零余额账户的实时监控工作,尤其是对于那些组织相对较大,分支机构很多的事业单位来说,这项工作尤为重要。笔者建议,事业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规范对零余额账户使用的管理,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对零余额账户进行资金支付操作,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必须严惩相关责任人。(2)简化操作流程。应结合自身的运营实际,并考虑当前的资金情况,适当简化零余额账户使用的审批与操作流程。具体来讲,事业单位可以进行电子化审核,既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审批权限与流程,不同权限用户登录系统之后可以见到自己需要审批的事项,避免过去纸质审核出现的积压或者遗失等情况,提升审核效率。(3)规范操作程序。事业单位要明确零余额账户只是进行资金支付的账户,不能作为资金接收账户,因此,必须规范该账户的操作程序。
(五)做好账户检查与设置工作 (1)做好账户检工作。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对银行账户的检查力度,每年都会集中对各类不合乎管理要求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基于此,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账户检查工作,不仅要检查好自己的银行账户,还要检查下设机构的银行账户,保证整个单位的银行账户都符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2)严格账户开设与备案管理。事业单位应明确: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银行账户,同时保证账户处于主管财政部门的管控范围内。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开设银行账户之后,应及时向主管财政部门备案,并做好账户管理工作。如果事业单位因为业务需求等原因需要对账户进行更改,那么必须先向主管财政部门提出账户变更申请,得到批准之后方可变更;另外,变更之后应及时到主管财政部门备案。(3)完善监管机制。财政部门应完善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机制,将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纳入财政管理系统之中,并与银行建立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这样无论事业单位进行资金划拨还是开设银行账户,财政部门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银行系统的提示,银行会在得到财政部门的许可之后再实际执行业务,大大提升了财政部门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了事业单位私开银行账户以及滥用资金的现象发生。
(六)健全会计报表制度(1)丰富报表内容。2001年后,我国实施了考评财政资金绩效的政策,不过考评暂时还只是想要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预算执行质量,并没有将事业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考评其所有项目的运行绩效。基于此,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丰富会计报表内容,将报表由过去的财务型转为绩效管理型,从而真实了解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而掌握社会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效率。(2)改变信息的形式。管理者想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必须有真实、准确的信息作为支撑,这对会计工作同样适用。事业单位应适当改变会计核算信息的形式,不仅要纳入会计信息还应纳入部门非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核算的全面性与完整性。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在整合非会计信息时,应该注意这类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时效性,因为错误的信息不仅不能帮助事业单位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决策,反而很有可能令其做出错误的决策,对单位造成不良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非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事业单位在搜集这些信息的时候应尽量多做对比,从而尽量保证所得信息准确客观。(3)建立现金流量表。由于国库现金分散于社会诸多公共部门之间,而这些部门又由数量众多的事业单位组成,因此,想要提升对国库现金流向与流量的监管就必须建立现金流量表,通过表中的数据了解事业单位如何分配与使用国库现金。随着事业单位逐步转为以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财政部门与其它监管机构需要了解的会计信息会更多,而现金流量表则能很好的满足这些机构对事业单位现金业务信息的需求。
(七)强化会计控制(1)提升会计团队素质。事业单位应不断提升会计团队的素质,除了定期组织会计专业知识培训之外,还应对那些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培养单位自己的会计人才。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国家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要求将越来越高,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会计团队,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2)健全会计控制制度。本文研究的国库集中支付背景下的会计控制与传统会计控制有一定区别,不仅包括传统会计控制的所有方面,还包括:零余额账户控制、授权支付控制、直接支出控制等。基于此,笔者建议事业单位健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各项会计控制工作的标准流程,以保证各项会计核算工作都在合法合规以及符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的前提下有序开展。(3)建立监控机制。国家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为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但是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需要建立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监控机制,以保证其执行收效。具体来讲,监控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两部分,其中:外部监控主要是依赖外部机构实现的,例如,审计局、传媒、公众等。外部监控因为独立于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因此更加公正客观。内部监控主要是由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实现的,例如,银行、财政部门等。内部监控因为其植根于体系之中,虽然会存在一定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争议,但是其监控的深度与广度是外部监控无法企及的。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监控管理制度,为各监控主体提供明确的监控规范与指引,从而提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有效监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监控主体之间由于其监控角度与侧重点不同,因此,在监控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某些冲突,国家应处理好这些监控主体之间的协调与融合工作。国家集中支付监控机制的运作流程见图4。
[本文系贵阳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贵州工业强省之中药民族药生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编号:院基金合同字第201200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首先,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集中性,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将会计档案和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预算并未发生改变,因而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也不会发生变化;其次,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监督性。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职能就是对企业的使用资金状况进行监督,进而维护企业的资金安全。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监督流程为:企业将所得资金先纳入到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中心账户上,再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该账目进行核算,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监督;最后,会计集中核算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对企业的资金账目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能够保证资金核算和监督的一致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意义
会计单位管理的必然要求。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两项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首先,会计核算管理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工作可以向企业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和服务信息,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上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核算单位的依赖性特别强,将会计核算的相关问题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不仅可以提高核算单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能够有效改善核算单位自身改革所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会计行业的改革。
会计集中核算的发展要求。会计集中核算是以会计监督工作为中心、以会计核算工作为具体表现的一种核算方式,从本质上来讲,企业的财务监督是会计核算中心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的,因此,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并不是单一的,它应该是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为一身的机构。只有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相统一,企业才能够达到会计核算的改革目标,会计集中核算也才能够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化。
新会计工作体系建立的客观要求。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为企业的管理带来挑战,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下,现如今的会计核算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记账、报账工作,而是需要在准确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对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将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不仅能够促进传统会计核算工作的转变,还能够加快会计核算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速度,并能够使我国的会计制度在经济发展大潮下得以顺利改革。
三、会计集中核算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变的具体做法
转变会计审核的重点,深化监督职能。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主要指的是对各种票据进行审核,以此来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监督管理。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核算中心应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会计审核与会计监督上来,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来为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提供保障。
确保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保证会计集中核算效率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单位参与。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单位参与度高会为会计核算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此外,还可以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提高单位参与度可以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
强化会计核算的服务职能。相比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来讲,会计集中核算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它是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升华,因此在管理和服务方面,会计集中核算应该更具优势。为了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应该加强自身的服务职能,并不断优化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以此来提高会计集中核算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优化会计核算的管理模式。企业应该根据公司的具体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并加强对资金和目标成本的严格审查,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刻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之进行快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