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54: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

第1篇

    一、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水费的征收,不仅涉及范围广、任务量大,而且诸多繁琐细节,对负责人员收缴水费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较高;2.在维修及新建基础设施方面,通常一个工程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要保证足额供给财力资金;3.供水企业属于市政性产业,要求其保持一定的公益性,因此要求其要创造相应的利润才能维持企业的运营、发展,这些均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

    (二)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在供水企业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供水企业及水厂也要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并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资行为必须实现增值、保值,因此供水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样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到收支相抵、如期偿债,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供水企业只有通过扩大收入才能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人力、财务、物力的增加促进收入的增加,而这些均会以资金流动的形式体现在财务系统中,并且会对财务指标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财务管理是供水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前提。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对不断深入的体制改革的需要。供水企业是城市建立的基础产业,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如供水企业的基础产业也逐步对外开放,这就必然打破了供水企业的垄断性优势。所以,供水企业要彻底转变观念,重新定位经营战略,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供水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算管理,供水企业要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整体计划,以此为企业下年度的经营战略指导大纲;企业各个部门也要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再由公司进行汇总、审核及调整,作为各部门生产经营及考核的依据。其次,投资管理,包括企业的对外投资、改造、项目扩建等进行全程管理。再次为资金管理,包括公司的筹资、集资、融资行为的管理,企业自有资金的分配等;最后,资产管理,包括企业资产的分离、合并、租赁、拍卖、产权变动,还有物资的盘点、报废处理等等。

    三、财务管理在供水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细化的财务管理

    实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彻底转变财务管理的职能重心。现阶段对于很多供水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还停留在算账、报账等基本的工作层面里,要将工作重点从基础性的工作转移出来,侧重于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及项目投资测算等方面,将财务管理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财务管理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运营相结合,渗透于各个环节,包括实际生产、技术研发、业务拓展等。比如基于季节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夏季的供水量相对较大,财务部门可以向生产部门提出增加检修工作的必要性,并拨发相应的检修资金,可以有效降低突发大额成本的产生机率。

    其次,建立全面的预算制度。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全面预算制度体现出其管理的科学性。要把全年的收入、成本投入、费用发生情况等做出合理的预计。进生全面预算管理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量入为出,综合平衡;其次,保证重点,效益当先;再次,全面预算,严控过程;最后,权责分明,分级执行。可以将员工的个人绩效与售水量与售水收入结合起来,实现成本与绩效的挂钩。实行全程跟踪的管理模式,进行定期考核。针对预算外发生的资金费用,要提高审批制度的严格性;将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在企业上下树立全面预算的意识。

    再次,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水费征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但是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求其不得存在错抄、漏抄及数据输入错误的现象。因此可以加大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提高基础性工作的效率;并且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用户资料、管网资料,可以及时发现黑户,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对水费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再与收费回款相结合可以进行异常分析。

    最后,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根据经营决策的计划目标做好预算管理的事前分析、事中控制及事后考核。将责任成本中心准确划分出来,确定对应的责任范围,实现责任成本的核算与分析。将责任成为作为责任者管理与考核、业绩评价的基本依据,在企业中全面树立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地位,最终实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经营目标。

    (二)加强成本管理

    首先要加强固定成本的控制。在供水企业中,固定成本的比例相对较大,包括职工的薪资报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机械设备的大修费用、管理的维护保护成本等等。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些成本体现出不可控性,但是如果加强细化分析、充分挖掘节约成本的潜力。其次,建立最佳库存量,设计合理的维护成本与销售成本计划。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库存成本、维修成本、销售成本等通常是根据上级的安排直接计入总成本中,针对一些外部经济活动,通常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这种成本管理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因此,要改变策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比如物资供应单位在采购材料过程中,坚持就近采购、多方比价的原则,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盲目性,全面降低采购成本;在设置收费网点时可以参照实际的供水收费周期来进行,可以大大降低日常营业成本;再比如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全面分析企业常规性的检修计划,提高维修成本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第2篇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培养目标;就业;公共事业管理

本文系石家庄铁道大学管理教育创新高地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原相关专业的调整和改革,于1998年开始建立的旨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专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是面向应届高中生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弄清楚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同属管理学类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工商管理是以私人企业为管理对象,以提供私人产品,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管理。所提品性质的不同是两个学科的本质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同是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两个专业,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的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它是把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覆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甚至涉及到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志愿性公益性组织以及部分中介机构和委托机构。

从一个国家对整个社会的管理来看,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执行机关的行为,代表政府意志,具有强制性;工商管理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为核心的管理,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而公共事业则处于两者之间,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微利事业,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以提高社会水平和质量为宗旨的组织或部门。

(二)国外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特征。公共事业管理是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但是,在西方国家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并无“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名称,他们对该类人才的培养是与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相一致的。比如,美国学者菲利浦・科特勒认为,整个社会组织划分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由于西方国家公民社会发达,诸多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由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较少。因此,西方公共管理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就是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涉及文化娱乐、教育研究、健康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发展与住宅、法律宣传与政治、慈善中介与志愿、国际活动、宗教、商业与专业协会等。这样,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即据此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门类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西方国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之一,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由于公共事业涉及社会领域广泛,公共事业管理渗透到了除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之外的其他一切领域,为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办学空间。从全国情况来看,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包括师范类、医学类、体育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种高校。由于学校的性质与类型不同,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学科基础来举办该专业的,使得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设定上各有侧重,形成了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有些方向实质上是对较早之前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的一种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好的大都是依托所在学校原有专业优势而设置、有相应专业方向的院校,而那些既无原有专业依托又无学校名气支撑却办起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正经历着培养目标难以确立、培养方案难以稳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毕业学生就业困难以及第一志愿招生难以保障等困境。

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国外引入到蓬勃发展,再到目前面临的毕业生就业困境,正承受着一段磨难过程。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要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讲,笔者认为应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定位要突出特色。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课程设置应服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统一的专业规范。要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核心,各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形成有机整体,在保证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现其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求特色。专业特色是一个学科专业的优势所在,是一个学科专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许多卫生、教育、体育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由卫生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学科定位清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所培养人才被社会广泛认同。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如农业类院校可以定位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院校可以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财经类院校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原有的财经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知识又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

(二)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势趋于紧张,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毕业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既要避免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心理,又要克服急躁、焦虑、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能正视现实,勇于竞争,不怕挫折,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合理进行职业定位,找到切入社会的起点;其次,必须正确进行职业定位分析,了解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的范围,在多领域、多层次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不要盲目追求高薪水、高福利、高社会评价的职业,要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具体业务做起的思想。

近年来,扶贫开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社区服务、经济中介、慈善救济等公共事业的新领域不断出现。越来越宽泛的职业范围为该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社区服务,无论是在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都有越来越多的公共组织在提供医疗、保健、文化休闲、养老、绿化、环保等社区服务。只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永宁.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建设的构想[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第4篇

一、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个基本命题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的公共管理,其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

内掀起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政府的管理导向开始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从“行政管制”向“公共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变革形势和相应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仍存在许多争议[1],这些争议集中表现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的交叉性是否过多,公共事业管理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是否有区别,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否具备存在的现实依据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也使得高等院校和部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产生了两个自然而然的追问:一是地方性高校是否应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二是如果社会发展需要,那么地方性高校应如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这两个追问构成当前我国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两个重大命题,如果不加以厘清,则会使得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不明、思路不清、机制不畅。//html/zongjie/

对于第一个命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民生型政府是今后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趋向,强调服务、注重变革、讲究快速回应、要求敏捷应对是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必须致力追求的目标,这些新形势和新变革需要有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专业人才来推进和实现。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并且要大力地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是我国政府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对于第二个命题,必须首先明确,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人才,而更应是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专业人才,他们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能解决地方政府管理中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适应变革、善于创新、勇于尝试的现代管理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往“通才”方面进行培养,使之“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专业,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47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可见地方性大学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但伴随着招生学校的迅猛发展,诸多问题逐渐涌现,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地方性大学如何抓本文由收集整理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适应地方公共管理发展需要,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各地方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短,专业建设特色尚未形成,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的专业定位尚存在一些不足,未能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而对于该专业究竟是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通才”,还是培养精通某一事业领域管理“专才”的问题,又成了困扰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难题。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面定位模糊。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03年才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很多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来的,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职称较低,缺乏管理实践,一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单纯的授课环节上,教学方法单一,不少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基本都按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三级平台课”原则进行设置[3]。课程的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鲜明,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主次不分,方向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考虑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没有突显地方特色、区域特色。课程本身多是“基础”、“概论”等形式,基础理论性课程较多,实务应用型课程偏少,这与当初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偏离的。课程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私营部门之外的专业方向,随之而来也带来了课程的简单嫁接[4],忽略了专业的特点与属性,更忽略了专业本土化的需要。/

(四)学生专业技能不强

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清楚,对实践教学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本应该具备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应当具有的职业技能和作为高级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的行为能力没有很好掌握。少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参与应聘时自信心不足,也有的毕业生缺乏主动性,缺乏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推销意识,没有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潜力。

(五)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多数地方性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境,即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相当欠缺。囿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公共事业管理只是灌输一些管理理念,学习一些管理理论,一些学校认为抓实践没必要,也有一些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抓。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非常外行的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不用建实践教学基地,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无非是找一间教室买些电脑教学生用些办公软件。殊不知,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验和实践建设要远复杂于管理学其他专业,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决策剧场、荷兰莱顿大学的危机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等都是全球知名的,国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于2010年6月2日建成的高清晰、高性能、8通道、立体背投、无缝连接、240度弧幕的电子决策剧场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实验教学基地。再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毕业实习现状也不容乐观,一般的地方性高校采取的是分散实习加集中实习的方法,即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院系推荐相结合,但这种效果非常不明显,究其原因,学生自主联系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难度颇高,而院系推荐也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第5篇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摘要:公共事业涉及到一个国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公共事业管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于农村的公共事业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可以达到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目的。本文从确立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在创新过程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设立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设立完善的公共事业产权制度以及推进乡镇机构的积极稳定的改革等问题入手,对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66-02

公共事业涉及到一个国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良好的公共事业管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做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管理是各个地方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对农村的公共事业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可以达到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目的。近几十年中,我国的地方政府不断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实施创新,这些举措在实际实施中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力推动了农村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在现阶段,随着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相关管理制度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农村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水平从总体来看仍然不高,所收到的效果也不明显,地方政府应对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并迅速加以改进。

一、确立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在创新过程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设立能够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于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农村在公共事业管理制度上绩效不高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我国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如果想要使农村公共事业现阶段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的转变,就要取消原有的城乡二元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能够使城市与农村可以得到均衡发展的新的公共事业的相关管理制度。

2.设立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现阶段,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化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效果不高的体制上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农村供给绩效低下、供需矛盾突出以及公共产品出现供求脱节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建立能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体制,就可以使地方政府转变原有的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方法,即由原来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从之前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方法转变为多元治理,也由原来的转向管制转变为服务。

3.设立能够对农村公共事业所需的公共产品提供充分保障的财务制度。对于我国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政府的财政性支出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同时,农村公共产品所出现的制度外供给等原因也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过低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在进行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避免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依赖性,把能够建立起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充分保障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作为急需实现的目标,在根源上将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大都由制度外供给以及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保证农村的公共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必要的经费。

4.设立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地方政府中的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一直显示出投入型的特征,这种特征的具体表现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效率低水平趋同。一般来说,在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一致时,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所获得的绩效高低主要由投入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高产出,就要相应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同地区间出现的绩效的差距实际上是投入方面所产生的差距,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建立起绩效导向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二、设立相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

1.依法确保财政性经费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投入。按照相关法律,确保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财政性投入能够得到落实。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加大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因而我国农村在自身的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数量在它的绝对数量上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我国的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在总比重里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国家对于农村的公共事业发展所投入资金的绝对数量的增长,并不代表国家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如果国家不增加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占的比重,就无法使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得到必要的财政经费,从而也就无法使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摆脱制度外供给的难题,更无法落实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2.增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融资渠道。政府可以引导各个企业对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投资。政府可以利用给予企业信贷优惠以及减免企业税收等相关政策,将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企业可以增加自身对于农村的公共产品如生产等方面的投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保护好并界定好投资者关于农村的公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有关产权问题。同时,政府还要尽快建立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除此以外,政府也可以在农村的学校、道路以及桥梁等公共事业的产品供给过程中对企业授予或是出售冠名权,从而加大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

同时,政府也可以将农村的建设分成适合个体承担的部分来分担成本。这一方法可以用于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样的农村地区建立起分担公共事业成本的相关机制。比如,对于村级公路硬化所需的费用可以由当地政府承担主要的部分,剩余的部分可以由当地的人民群众出资分担。在实行这种分担机制时,可以使用“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确定在公共事业建设中农村群众所应分担的成本比例。在议事过程中,要注意议事期间确定的内容与对象要合理,并要对议事程序与事后公开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规范。

三、设立完善的公共事业产权制度

1.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中的产权市场体系。首先要确定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权交易的主体。大体上讲,在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主要产权市场体系里,它主要包括的是地方政府、事业单位、与政府相关的直属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各个公共性的企业等等,同时,也包含农村的公用事业企业,例如供暖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次,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交易机构。这类产权交易机构可以起到确认产权的交易关系,并使产权主体明确自身对于客体所拥有的拥有权以及为其提供相应的产权交易平台。第三,还要使农村的公共事业产权进行交易时的规则得到充分的明确。产权的交易规则是整个产权市场中的机制能够得到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最后,还要大力培育与农村公共事业相关的中介组织。

2.为公共事业产权的运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首先政府要对农村公用事业的相关产权组织进行大力支持,使其能够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并自担风险,同时还要为产权组织发展相关业务以及防范并化解运行中的风险与危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根据产权组织在运营中的实际需要与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使其日趋完善,让我国农村的产业运营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还要注意对公共事业的产权转移程序进行相应的规范。

3.创立完善的产权监管制度。在实际运营中,需要使用法律条文将农村的公共事业的产权边界以及产权经营界定开来,防止出现产权不清与产权贬值的现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产权监管组织体系,创设出具备独立地位且富有权威的使行业自律的相关组织,能够确保产权可以获得高效合法的运营。因此,创立相关的产权预警制度以及监管指标体系,可以为农村公共事业中的产权监管提供正确的目标与方向。

四、推进乡镇机构的积极稳定的改革

1.对于县乡政府的职能进行科学的界定与转变。对于各个机构来说,对于职能的界定与转变是本机构实现并进行改革的基础、前提及关键。对于政府来说,机构的职能决定了它的工作任务、功能、结构、人员、制度以及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因此,国家要努力建设法制型与服务型的政府,并加强它的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相关功能,对于自身的经济管理职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自己的工作方式与工作重点做出一定的转变,努力建设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运转协调以及高效廉洁的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对于乡镇政府职能的调整,主要在于建立政府形成的机制,就是指建立起能够满足供给决策以及满足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的体制,把收益范围可以覆盖住本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作为当地政府的基本职能。不仅要健全村内的民主制度,还要将这一制度扩大到整个乡镇,让乡镇政府可以真正做到为本地区的人民服务。

2.依据相关职能进行人员与机构的精简。政府要做到严格地控制本乡镇的领导数量,在乡镇内设置相应的综合机构,从紧、从严控制本乡镇内由财政供养的人员,并要做好对于乡镇分流人员的处理与安置工作。

3.促进农村的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在农村中的非政府组织可以起到政府与市场和社会沟通、联系的作用,是政府与外界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本地政府实现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以及进行人员分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拓宽农民获取自身利益的重要渠道,提高政府公共事业投入绩效以及使农民的组织化得到增强的重要的社会组织基础。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到加强立法、加强内部管理、齐抓共管以及加强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扶持。

4.还要做到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对于农村原有的公共权力运行机制进行相应的创新,要发展基层的民主制度,使村民自治与乡政府之间的功能冲突得到解决。其次,要建立与公共产品的需求相关的表达机制,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民可以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的整个过程中。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与本地区情况相符合的供给公共产品的决策机制,让各项决定都可以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也能与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相符合。

地方政府关于当地农村公共事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举措,是使农村的公共事业得到快速、高效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做到以上几点外,还要做到建立健全本乡镇政府的绩效评估制度,来保证其他方法能够得到有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彭国甫,鄢洪涛.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变迁及绩效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1):56-67.

〔2〕彭国甫,鄢洪涛.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12-16.

〔3〕寻舸,彭国甫.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及改善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8(3):49-52.

〔4〕鄢洪涛.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绩效分析与创新途径[D].湘潭大学,2008.

〔5〕熊江晖.论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J].魅力中国,2009(19):202.

〔6〕杨金含,吴薇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创新探讨[J].中国市场,2009(19):54~56.

〔7〕龚文艺.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11.

〔8〕邸焕双.创新与重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4.

第6篇

(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公共事业是现代化城市存续和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为人民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公共设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先导性和全局性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并针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希望为我国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公共事业;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公共事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公共事业获得了极大发展, 但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不断提升公共事业的管理水平。

1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公共事业各个领域的建设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集中供热面积从1990年的2.1亿m2增加到了2014年的57.2亿m2;天然气供应量从1990年的64.2亿m3增加到2014年的1761.3m3。公共事业的投资增长迅速,投资渠道来源更加广泛,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2我国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缺乏改革的观念和意识

公共事业企业普遍缺乏改革的观念和意识,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还没有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存在畏难情绪,很难主动地参与到改革中。公共事业企业普遍具有自然垄断型,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出台的一些限制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措施,造成公共事业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对政策的依耐性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差,危机意识淡薄。

2.2体制落后、忽视市场调控能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系和体制,形成了一套僵化的观念。例如:“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事业”作为上层建筑,不属于生产活动,自然也不需要创造价值;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属于社会公益性质或者福利性质,不应该按照市场化和商品化模式来管理。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公共事业没有形成与经济活动良好的内在联系,忽视市场调控能力,妨碍了公共事业的市场化发展,从而导致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共事业发展速度缓慢,进而影响到其它相关“非事业”产业的成长速度。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资源配置目标模糊,各个事业单位和部门出于利益考虑,相互封闭、不通有无,造成了许多质量无法保证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公共事业资源。这些传统观念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阻碍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因素。

2.3建设资金缺乏、公共事业发展缓慢

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建设资金的支持,例如公交场站的建设、公交车辆的采购,供水和燃气工程的管网建设以及维护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的投资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口比较大。此外,公共事业企业大多数利润单薄,亏损经营,企业自由建设资金缺乏,进一步制约了公共事业的建设活动,导致公共事业发展缓慢。进一步拓宽公共事业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是解决公共事业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

2.4公共事业管理过于行政化

我国事业单位充当着公共事业组织的角色,大多数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是政事不分、党政不分、企事部分,政、企、事一家,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行政化。政府的运作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业单位的行动方向,事业单位形成了“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的行为准则。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基本照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之间的责任和权利界限划分模糊,职责重叠。公共事业运营主要由政府包办和掌控,其业务开展遵循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政令而不是市场需求。这些现象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事业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3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革新管理观念和意识

管理观念和意识决定了管理思维,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改革管理观念和意识:树立人本观念,摒弃物本观念;树立“服务”理念,摒弃“命令”理念;树立动态管理理念。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转变现有发展模式,以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最终建设目标。通过合理布局城市电网、水网、气网和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布局,以满足现代市政对公共事业的延伸需求。

3.2积极建设公共事业管理市场化机制

除了极少数关乎国民经济命脉的必须由政府垄断经营的公共事业外,大多数公共事业领域都应该积极构建市场化竞争机制,引进各类经济组织,形成良性竞争环境,造成多元化发展格局。竞争既能够推动公共事业的良性发展,也能够促进管理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升级。政府可以改革经营权和产权等制度,逐步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将特许经营制度和市场化竞争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3.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建设资金的缺乏是阻碍公共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无法填补公共事业建设资金缺口的,因此必须对现有投资融资体制进行改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首先要正确处理公共事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公共事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率低,政府应该加大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建设投入力度,做好公共事业的综合评估。其次根据公共事业行业的具体分类和性质对投资融资体制进行改革,依据市场花程度和行业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融资体制。最后重新评估政府在投资中的角色。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人作用,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建设资金。

3.4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

公共事业的非市场特性和垄断是导致公共事业部门效率底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引入公共事业管理市场化机制的同时,还应该打破行政垄断,转变政府职能。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调控,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的竞争环境,管理好经营秩序,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政府部门还应该优化公共事业项目的审批程序,降低社会资金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门槛,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做好公共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对公共服务和产品价格制定的监督和调控。

4结 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共事业的发展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艰巨任务。必须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现有运行机制的研究,合理安排,科学统筹,不断提高公共事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立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06).

第7篇

文科高职专业群的内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目标的提出,国内对专业群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专业群内涵的阐述较多,概括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业群必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前景及产业链情况进行建设;第二,同本科教育建立学科群不同,专业群建设并非以学科为分类依据,它可以跨学科、跨大类专业进行集群建设;第三,专业群建设必须以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建设基础、支撑专业群建设的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设施等为基础。

因此,文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是各文科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出来的,面向第三产业,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办学目标、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专业建设基础,以培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事基层社会公共事业工作的管理人才和社会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型人才为目标,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核心,以相近、相关专业为支撑,对应产业链、职业岗位群建立起来的资源共享的若干专业集群。

文科高职专业群建设实践探索

1.建设背景

地方需求旺盛。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数量近2,000万。改革开放30年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新需求和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新要求,2009年,北京了《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特别强调健全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工作队伍,坚持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并重,全面提升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支持首都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向社会建设相关方面倾斜。

结构性需求突出。随着北京市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人才需求激增。仅2010年,社会基层岗位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需求量为17万多,增长比重为13.51%,而求职人数仅为5万人左右,缺口达12万多人;从人才构成看,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类人才的需求比重较大,2010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量为8万多人,求职人数为6万人左右,缺口达2万多人,供需矛盾突出,供不应求。

供给优势凸显。截至2010年,北京市开设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专业的各类院校共18所。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定位于培养面向世界的全国高端管理咨询人才和研究型人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定位于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等在专业上强调教育管理,北京中医药大学定位于培养公共健康和公共卫生管理人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其中唯一的高等职业院校,是立足首都、面向基层、培养职业型社会管理与公共事业人才的教育机构。在社会公共事业人才培养链上,学院是“接地气”的环节,承担着面向一般公众、服务一线基层的社会公共事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致力于“致用”。

2.建设原则

围绕事业链,凝聚专业。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的十大重点工程,也是未来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和重点,是发展中的“朝阳事业”。社会公共事业是个系统工程,事业链面向不同群体,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再到老年;基本任务多元,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从法律规范的实施运行、到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到发动个体力量加强整合等。建立与事业链相一致的专业群,是培养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必然路径。

围绕职业岗位群,统筹专业。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的构建考虑到职业群和岗位的设置背景,针对该行业一系列相关的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社区法律工作者、社区青少年工作者、社区老年工作者、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等),满足相关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并尽可能多地覆盖行业岗位群,为社会公共事业行业提供全面的、立体化的、高层次应用人才服务。

“一员多能、一岗多责”是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岗位特征的贴切描述:一个职员的服务对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及各类公众;一个岗位需要应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众利益、个人利益三个不同的层次。相比而言,社会公共事业职业操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决定了该职业类人才在知识复合性、技能宽适性、素质多元性和发展可持续性上要突出,单一专业训练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复合性的需要,因此,优化专业,以群带点,形成具有复合互补态势的专业群是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围绕学科基础,联合专业。在人才结构上,社会公共事业类专业有鲜明的复合性和宽适性特征。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是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在较高层次上的交叉、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其人才培养更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和应用性强。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群带点的专业建设思路是社会公共事业学科内在本质的反映和必然要求。

3.建设思路

在建设思路上,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为依托,突出群体共性,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强化群内渗透,通过软实力建设促进硬实力发展,逐步构建“交叉渗透”“由分到合”“有分有合”的专业群建设模式。

为此,在结构上,专业群坚持以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为龙头,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体,以学前教育和老年社工为两翼,以心理咨询和法律事务专业为支撑,以电子政务专业为加速基板,形成“头体两翼两支点”的专业群建设建构,助推群内软实力建设。

在功能上,专业群突出群体共性,凸显专业特色。专业群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强化对基层和社区管理与公共事业所需要的共性知识、通用技能和公共素质的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为整个专业群培养熟练的电子公务能力提供支持,青少年工作和社会工作可为专业群提供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知识能力训练,法律和心理咨询为专业群提供法制和人文知识与技能。

在内涵上,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突出人文素养提升。与其他专业服务对象不同,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各专业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从婴儿、儿童、青年到老人各类人群,因此,各专业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重视以下三方面训练,即在文化素质方面,重视对学生文艺、思想、音乐、体育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行为养成方面,重视在富有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职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公德与服务意识方面,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教育、志愿者活动,加深对社会公共事业专业较为广泛的理解、职业认同及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在人才培养上,强化群内渗透,加强群内课程、师资和资源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群内各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机制,以此培养熟悉法律的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熟悉社工和心理的法律基层工作者,熟悉电子政务、法律和心理的社会工作者,熟悉法律和社会工作的基层电子政务工作者。这使得基层社会公共事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和技术化能力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多元性,提升了社会基层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水平,实现北京市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一岗多责,一员多能”的目标。

4.建设成效

催生“互惠共生”的专业群制度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陆续将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社会工作、法律事务等7个专业融合在一起,虽然岗位接近、学科相似,但不同专业本身的历史积累、运行制度和专业文化各有特色。为此,专业群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协调,全面管理项目建设事宜;领导制定项目发展规划;保障规划实施。还建立了由专业群顾问、专业群带头人、群内系主任和本专业群内专业带头人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项目发展规划、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意见;负责评估项目实施情况;为人才引进提供专家咨询等。并建立了专业群召集人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群建设重要事宜。同时,专业群重构了互补性群内文化。建群后,各专业在继承已有个性特色专业文化的基础上,在相互交融、碰撞过程中,打破条块分割,增进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深入推进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打造复合交叉的专业群教学团队。通过对专业群内各重点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推进群内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贯穿于教学、实训各环节,为各专业教学改革奠定强有力的人员保障。首先,分专业建团队,突出特色;以重点专业为突破口,打造北京市、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复合型技能的培养,聘任行业企业专家骨干,组建跨专业、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同时,从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建设团队,形成专业群科研团队、教学团队和社会服务团队,多层次建团,渗透融合。并通过社会实践、交叉挂职等形式,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渐打造出一个技能多元、专业交叉的专业群师资团队。

共建综合性专业群实训基地。社会公共事业专业群在坚持多年开展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出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核心技能,并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基础,积极建设综合性实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专业群根据学生公共技能、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倾力打造院内外实训平台。首先,整合院内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群公共技能实训平台;其次,打造以北京市社工委为依托,社会、社区实训基地为基础,综合性、专业性相配套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形成一批稳定的专业群实训基地,使群内专业学生能进行专业实训,教师能挂职锻炼,行业、企业专家能进行课堂教学与指导。

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群利用群内师资和实训条件方面的优势,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提高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形成以社会服务软实力提升来促进专业群办学硬实力发展的模式。专业群通过教师、学生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服务及学院文化带入社区,影响并服务社区发展。同时面向社区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从而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和整体工作水平。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将社会需求、社区事务、社会课题、社区文化带回学院,改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院与社会、社区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丰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学院文化。由此,形成文科高职人才培养与地区社会发展互利共赢的“北青—社工”模式,探索出专业群和景山街道共建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专业群通过团体作战,以课程建设促进社会服务能力提高,以师资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机统一。

经验与反思

第8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预防腐败、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机制至关重要。

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双重俘获

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共事业组织的“俘获”主要表现为行政主管部门将公共事业组织作为其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的工具。从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负责人与政府财务监督主体的关系来看,公共事业组织的大部分负责人都来自政府机关,具有官员身份。他们受政府委派,在公共事业组织中开展工作,与政府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公共事业组织的负责人甚至与政府财务监督主体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主管部门的“俘获”往往是以自身“被俘获”为代价的。在主管部门和社团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在社团的公关攻势下,主管部门被“俘获”了。这种“俘获”的结果必然是监督的疲软。

(二)组织缺位

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机关是业务主管单位、财政部门、审计机关、人民银行等。这些政府监督部门主体多元并存,形成了一个看似严密的财务监督网络。但从总的监督效果来看,缺位、错位、越位现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从理论上讲,财务监督主体的多元化很可能会使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陷入不同主体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尴尬状况。

(三)社会监督体系薄弱

在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社会监督主要是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而这两种监督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舆论报喜不报忧的状况虽有改善,但是新闻视角更多放在了政府和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组织这个第三部门并没有投入应有的注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氛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但是公众监督的渠道和力度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监督法规缺乏

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目前颁布和实施的有关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法规滞后,缺少专门的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法律或法规。公共事业组织会计规范体系也存在问题。只有事业单位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没有自己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五)政府财务监督与规范管理工作存在脱节

政府监管部门财务监督工作的目标过多地集中在单纯查处公共事业组织违法违规的财务收支行为上,在改进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防止公共事业组织非营利性质异化上缺乏足够地重视,使得公共事业组织的政府财务监督运行系统不完备,不仅弱化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资金运行全过程实施有效财务监督的效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监管部门在公共事业组织财务监督中的作用。

国外监督机制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主要采取两种模式,即英国“行政监督模式”和美国的“非管制模式”。以监督专员或慈善委员会为主的监督机制是英国的特点,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控制具有主动性特点和行政规制的特征。美国对慈善机构的政府管理实施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胡萝卜政策”是主要手段,其主要形式是税收优惠、赋予其他特权以及各级政府对慈善机构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大棒政策”主要有两部分构成:特权特别是税收优惠的剥夺;司法调查及相应的处罚。国外监督机制措施对我国有以下借鉴:

加强财务监管。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财务监督和管理是保证公共事业组织公共责任实现的重要手段。我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营利性的约束。强化财务公开制度。加强对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

加强立法约束。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普遍重视法律与法规建设。必须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提前构筑适应未来不同类型机构运行所必须的制度平台,为分类改革奠定法制基础。

引进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引入与完善是提高公共事业组织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之道。必须打破垄断格局,建立竞争机制,激励公共事业组织不断改善业绩,由社会来评价各个组织的业绩,由业绩来决定其发展,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公共事业组织立法

要抓紧制定专门的公共事业组织法,针对公共事业组织行为的实体内容进行系统的规范,增强法律规范的操作行和针对性,搞好法律体系的衔接和法律规范的配套,以使监督惩戒有法可依,确实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对现有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清理,凡过时的法律条款要予以修订或废止,不合理的和重复的要取代,冲突的要予以理顺,彻底改变把公共事业组织当作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来管理的传统做法,使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真正有法可依。

(二)加强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

加强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途径就是从道德驱动的自律到制度化的自律。制度化自律不仅意味着自律成为少数高尚者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使自律成为多数“理性经济人”在外部约束下唯一理性的选择。从人性和自律的形成过程看,当经常化、严密化的外力约束下的行为产生惯性并最终成为行为主体的“下意识”或“自然反应”时,他律就转化为自律,达到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公共事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摆脱对道德驱动的自律的过分依赖,实现制度化的自律。

(三)完善并强化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在强化舆论监督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督机制和客户监督机制。在公益服务的新模式中,服务对象要从单纯的受惠者转变为服务的协作生产者(co-producer)。公众可以通过政府部门、评估机构和非营利组织自身设有的投诉热线和网站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完善客户需求的评估机制、服务提供方式设计中客户参与、客户满意成为组织追求的最终目标等,都意味着客户监督机制的强化。

(四)加强日常监督

在适当放宽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登记控制后,同时应加强对公共事业组织运作期间的监督,以保证其公共责任的实现,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增强年检的可操作性。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财务监督。对公共事业组织财政优惠的制度化。

(五)加强市场约束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人为的限制公共事业组织之间的竞争。这种限制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分级管理所带来的地域上限制竞争。在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允许设立相同或相似的社团。这种市场约束的软化造成了社团的垄断地位,客观上削弱了公共事业组织实现公共责任的外部约束。所以,适当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可以从外部加强对公共事业组织的监督,又能激发公共事业组织活力,在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中提高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秋兰.社会转型视域下的行政道德约束机制[J].兰州学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