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54: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第1篇

一、期刊出版走向媒体深度融合传播力的必要性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国家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一)拓展期刊媒体融合的传播渠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来说,虽然纸质期刊依然是主流,但也要重视智能化的未来出版。现阶段进一步利用好“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电子期刊”“纸媒与微媒体”“纸媒与手机终端”等多种融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期刊+互联网+服务”刊媒融合发展的创新服务模式。发行渠道的深入挖掘。传统纸质版的发行量逐年在减少,但仍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群体主要是社科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他们中大多数人青睐于纸质的深阅读,所以还不能放弃对传统发行渠道的进一步深入挖掘。期刊网站的延伸开发。期刊网站应与纸质期刊保持一致的风格和形象,以相互衬托和传播。网站的内容日常更新、服务器日常维护最好要有专人负责或外包负责;内容可通过设置导读、重要组约稿指南、下期重点内容预告等形式,向读者介绍本期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文章,以起到引导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每期论文及过往论文的检索和全文下载(PDF、HTML、OA模式);应嵌入稿件查询、订阅、投稿、消息、国内外网站链接等功能。尽可能通过这个平台的多种方式为作者、审者、编者、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从而达到传播期刊,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增加OA出版的传播方式。随着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开放获取方式日益普及,期刊应注意增加OA传播。开放OA可以使作者和读者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检索、阅读、下载论文,使社会科学研究能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刊物出版后,编辑部可以快速将电子版内容传播出去,有利于提高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尤其是与相关领域的网站建立链接,并延伸到国外期刊数据库。

第2篇

摘要:文章对微阅读的利弊进行分析,指出了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并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出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083-03

1微阅读的利弊分析

1.1优点

微阅读是以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等碎片化信息为主要阅读形式并在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的行为。碎片化信息向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具有实时迅速、可移动性强、实用性强、交替性强等特点,读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阅读,这是传统深阅读与纸质阅读无法媲美的。

1.2弊端

首先,碎片化的信息简短、分散,读者很难系统、理性地掌握知识,甚至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其次,各种碎片化微信息杂乱无章,使读者应接不暇,甚至无所适从。读者在处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时不经意间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很多信息没有耐心进行深入探究,致使其阅读质量不高。

2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

相对于微阅读,深阅读是指阅读电子图书或传统纸质书籍并充分利用大量时间有组织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甚至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而微阅读群体的增长,既是现代传播工作进步的结果,也折射出当代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微阅读是否还可以被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如:微阅读是否具备实现深阅读的可能性,微阅读如何实现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也是当下图书馆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1]。

笔者认为,以下五点可以促进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创新:①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提高阅读群体的文化素养,也是实现融合发展服务的原始推动力和实现全民阅读的契机。②二者阅读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获得知识、信息。③阅读的载体和阅读的内容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深”与“浅”的问题。④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终端服务的兴起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⑤国家的政策支持。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为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3移动图书馆在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3.1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移动图书馆建立碎片化微阅读创新服务的前提[2]

科学、规范、美观、实用的微阅读平台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平台建设要人性化,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②内容要图文并茂,视频、文字、信息等有机结合。③信息要简洁生动,使读者能尽快掌握信息内容。④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管理、组织信息,成为信息的统筹者。⑤加大碎片化微信息的整合研究力度,从应用层面上探究微阅读的发展策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3.2促进读者微阅读品位的提升[3]

移动图书馆要优化微阅读内容,精练碎片化信息,剔除不健康内容和不良广告,同时还应避免信息阅读的过度简单化,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能理解信息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人”。

3.3碎片化信息资源整合是基础

当前,碎片化信息整合已有一定基础。①新闻类专题。网络新闻类专题具有空间的无限性、资源的广泛性等特点,对碎片化信息整合有独特的优势。网络专题围绕特定主体进行挖掘,在内容上对主题做较全面、详细、深入的报道,在形式上集成了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具有同步性、海量性、多媒体性及互动性特点。这种专题报道形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报道的碎片化。②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利用好搜索引擎,可以使更有价值的新闻排在搜索结果前列或降低读者甄别有效信息的时间。③微博、微信的热门话题。微博、微信的鞑シ绞郊泳缌诵畔⒌乃槠化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信息的分散性不足,起到了聚合的作用。④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传统媒体的深度性和权威性强于网络新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探索碎片化阅读与传统深阅读的融合发展

数字阅读正处在发展之中,碎片化阅读拥有庞大的群体,图书馆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与传统深阅读、纸质阅读融合发展。建立碎片化阅读与深阅读的相互转化首先要用好的内容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要不断宣传传统阅读、深度阅读、纸质阅读。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创建之初,就要将“微内容”与“宏内容”的电子图书信息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也要培养读者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读者养成电子阅读的深阅读习惯。

4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

4.1整合碎片化信息的技术实现

移动图书馆要利用云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等将碎片化信息整合,或将“宏内容”打碎,形成大量丰富的“微内容”;分析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碎片化信息检索服务;实时分析资源流向和读者行为,通过交互把读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个人知识转化为群体知识;提供多种Web2.0的服务方式,如维基百科、博客、播客、信息聚合与推送、即时通信等;利用互联网,使自动化信息处理与网络用户分工协作,共同改善碎片化信息的服务质量,实现人机交互,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1.1根据读者需求,针对性地整合碎片化信息并提供服务平台。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创新的数据整合平台MROC,即在线调研社区,是将特定的人招募到一个独立的线上互动社区,通过长期、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研究活动,获取调研信息,帮助企业随时随地做调查。如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快速了解消费者动态。移动图书馆可以参考该模式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如:对高校教师、学生的微博社区、贴吧、论坛等进行分析,开发更多功能,建立移动图书馆前沿学科新闻知识或应用型知识技术客户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闻及企业招聘信息客户端等,使其具有调研功能和信息搜集功能。

4.1.2联通主义理论与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4]由加拿大的George Siemens最早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知识存在于学习者自身之外的实体上,如个人计算机网络、组织等。学习就是编织个人社会知识网络的过程,要在不同的节点和网络之间建立关系,将网络中的弱连接变为强连接。因此,节点、连接和网络是联通主义中最基本的概念。通过构建联通主义与数字化阅读的映射关系,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帮助读者提升其数字化阅读能力。读者数字化阅读的内在过程即是读者的阅读动机、情感、认知等节点相互作用、融合、连接的结果,也是读者把从外部信息源获取的新阅读信息作为新节点与阅读学习网络中现有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过程。联通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移动云计算、API移动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碎片化信息整合的难度。通过分析终端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信息,掌握读者的年龄、阶层、阅读记录、个人兴趣爱好等,依托数字图书馆建立不同类型的阅读社区,提高移动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也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4.1.3大数据技术与新的服务理念。大数据技术、网页爬虫技术(Computer Robot)等技术的出现,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信息采集、加工和组织方面转变服务理念,增强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不同群体的碎片化阅读行为,旨在实现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5],这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另外,以Web资源为基础建设“Web图书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研究方向。

4.2建立移动图书馆微阅读优质终端平台

4.2.1平台服务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需要建立平台服务多样化,尽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是碎片化微信息推送渠道多样化。图书馆可以将短信、彩信、网站、微信、APP这五种主要的服务模式纳入碎片化微信息服务,向读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微信息。二是推送载体多样化。图书馆与各大门户网站,如新闻类网站、百科类网站、通信公司和iRead阅读器开发商等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在提供终端APP、微信、短信、彩信等服务的基础上推送相应群体的知识、新闻、观点等碎片化知识。三是服务内容多样化。移动图书馆要筛选读者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将库存电子图书关联的内容或知识“打碎”并与新媒体等有机结合,向高校、企业、社区的读者群体推送相应的微内容。四是碎片信息服务内容要和碎片阅读时间相吻合。微阅读读者早、中、晚的阅读兴趣和信息需求也不同,图书馆要根据其不同需求向他们推送不同的“微内容”。

4.2.2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移动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并影响它的阅读群体。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读者主动阅读率的提升,改变以往被动阅读的局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分众化现象的基础上,契合不同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从而有效地吸引并影响移动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不断增微阅读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二是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从功能、个性化操作及阅读体验等方面打造移动微阅读的优质平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可动态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偏好,从而进行新的推荐[6]。如:Web2.0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服务的范围;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分析数据并提供给用户,便于进行比较,这为移动图书馆实现微阅读的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5融合发展的思路[7]

首先,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重点项目为抓手、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二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实现从信息传播到价值传播的转变,把正确导向贯穿于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从内容、流程、渠道、技术方面把好关,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其次,树立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建立数字图书馆“全阅读”采编中心,探讨合并纸质阅读、移动图书深阅读和碎片化信息微阅读的路径[8],要在采访、编目、拓宽服务手段、推进技术升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融合发展的认知,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与报刊、新闻网站、搜索引擎和微博、微信等媒介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最后,还要坚持创新融合互联网思维。加强数字图书馆碎片化服务应用平台研发,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相互融合,将新技术、新应用纳入数字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范畴;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及互动化的趋势,努力把先进实用的技术纳入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的项目设计,共同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核心;树立用户第一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准确掌握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信息互动,切实提高融合的实效性和读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干.微阅读可以是深阅读吗\[N].湖州日报,2015-06-06(A04).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4):69-71.

[3]申博.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以河南光山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3(6):142-143.

[4]王雨,李子运.“关联时代”的数字化阅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3(5):10-15.

[5]胡海英.大数据趋势下的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4):27-29.

[6]马文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3(5):30-32.

[7]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4-08-20].http:///news/1656/223719.shtml.

第3篇

关键词 离异家庭青少年 媒体形象 偏见 纠正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3)04-0117-07

一、问题与背景

《父母离婚孩子易患湿疹》《父母离异,孩子得了多动症,谁之过!》《父母离异致孩子心理失衡 单亲家庭子女差生多》《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孩子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差》《离婚家庭易致孩子性格缺陷交往能力减弱》……这是一些我们从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中读到的信息。其主体声音是父母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损害孩子学习能力等,总之,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媒体的大声疾呼可能引起社会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高度关注,敦促政府、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施予援手,更要警醒为人父母者保护婚姻,关爱孩子。应该说媒体的初衷是善良的,动机是积极的,但是结果一定好吗?

多病、厌学、低能、缺陷、偏差、问题等字眼撞击着我们的神经,这就是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吗?这样的媒体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当社会以这样的刻板印象看待与解读离异家庭青少年时,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理性、深刻的思考与探讨。

二、文献回顾

围绕着离异家庭青少年问题国内研究基本形成了两大关注点:一是父母离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的影响,二是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在呈现、梳理、解释、分析上述两个关注点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三派观点:“家庭残缺论”、“家庭冲突论”和“有限影响说”。

“家庭残缺论”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一个保障机制,即家庭结构的完整。父母在家庭中扮演角色各不相同,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双亲抚爱、健全家庭的青少年更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反之,父母离异导致的家庭破碎,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家庭结构的残缺,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叶文振、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福利——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循着这一研究路径,众多研究着力凸显父母离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的消极影响,验证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性等。④韩晓燕、魏雁滨:《离婚家庭青少年研究——一个独特个案的反思》,《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研究者大多使用定量研究法,采用引进或自编量表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进行比较,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孩子出现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线性解释。“家庭残缺论”的内在理论基础是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残损必然导致功能损伤是其基本倾向。近年来,这一倾向受到了一些挑战,有研究发现,结构损伤并不必然导致功能缺失,父母离异反而激发了孩子的成长潜力,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家庭冲突论”认为,与家庭结构破碎相比,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问题更多归因于离婚前的父母冲突。父母之间的敌意和对抗导致家庭关系恶化,使孩子经历紧张、痛苦和不安全感。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与打骂中,即便在离婚后,父母间还互相指责、埋怨甚至推卸责任,最严重的是把子女当作要挟对方、控制对方的筹码,将婚姻冲突的恶果转嫁于孩子,导致孩子长时间生活在父母冲突的阴影中,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蔡志海的调查研究显示:“37%的孩子在父母离婚五年后仍非常的郁闷和沮丧,在他们中间发现了许多越轨行为,如吸毒、偷窃、滥交和酗酒等。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甚至比贫困等因素的影响更大。”蔡志海:《父亲缺位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这一观点强调父母冲突及其“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干扰,父母之间的“拉锯战”、“持久战”使孩子左右为难,不得安宁,倍感烦恼,这是最大的负面影响。

“有限影响说”是相对较新的观点。徐安琪等研究者不完全同意“家庭残缺论”、“家庭冲突论”的观点,认为父母离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般严重。透过千余名中小学老师的视角评估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最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并非离异事件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是父母离婚后对孩子是否尽职最具解释力。④该研究力图消除以往把夫妻伦常与国家社稷相关联的思维定势以及将单亲家庭子女等同于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认为“以往的研究着力于推论或验证离婚的负面效应及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许多学者及一些传媒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偏颇思路与夸张渲染,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消极、否定评价,乃至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修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因此受株连而遭遇不公正待遇”。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犯罪关系的学术拨正》,《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徐安琪、叶文振2001年开展的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破裂虽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徐安琪:《问题儿童?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千余名教师视角中的父母离异学生》,《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父母离婚对青少年子女具有部分积极意义,“离婚家庭使孩子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为青少年带来了和平的成长环境,这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学海》2002年第4期。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自立愿望得到加强,与单亲父母之间增进了情感交流,而且部分子女在父母离异后生活技能提高。王金云:《我国特殊结构家庭子女问题研究综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年第1期。

持“有限影响说”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了媒体报道离异家庭青少年时的偏颇思路与夸张渲染,导致了社会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消极认知与否定评价。但此类报道的视角、数量、性质、影响究竟如何,相关梳理很少,更缺乏对这种媒体偏见的深刻分析,这正是本文力图推进的地方。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设计

1基本思路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法,收集整理2002-2012十年间大众媒介中关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报道,进行筛选分类,呈现新闻报道中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及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报道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章,对其报道的方式、内容和推断逻辑作深入解读,以考察新闻媒介评价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思维逻辑与推理机制,揭示媒介报道方式与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2研究设计

(1)限定条件搜索新闻报道。大规模搜索统计之前,我们进行了预先的探索性搜索,结果表明:百度搜索所得到的结果与谷歌、新浪爱问等搜索系统所得的结果基本相似。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与媒体资料的代表性,本研究分析样本全部取自百度新闻搜索系统。笔者对搜索条件进行了设定。首先是新闻报道横亘时长,选取2002-2012十年间的媒体报道。其次是查询关键词位置,选取离异家庭青少年、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关键词,在百度搜索查询关键词位置设定在“新闻标题”中搜索,结果显示5279篇新闻,实际打开阅读的报道是1034篇。

(2)筛选新闻确定研究样本。在搜索到的1034篇新闻中,存在较多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不符或重复篇章。经过筛选与剔除符合要求的报道有316篇,作为本研究的最终样本。

(3)整理分析设定研究编码。根据研究目标,我们设立了6个内容分析变量,作为对新闻样本进行编码分析的线索,6个变量及取值分别为:

变量一,新闻来源。取值分为:网络与报纸。

变量二,新闻来源媒体的性质。取值分为:主流和一般。主流媒体指中央媒体、各省、市党委机关报及相应网站,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其他则是一般媒体。

变量三,新闻来源媒体的级别,取值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变量四,新闻标题中体现的评价。取值分为:正向、负向、中性。判断依据主要根据标题出现的关键概念及基本倾向与社会主流价值判断的契合程度。例如“坚强”、“独立有主见”、“体谅父母”等为正向评价;“心理障碍”、“自私冷漠”、“违法犯罪率高”等为负向评价;“需要被关爱”等为中性评价。

变量五,新闻内容中表明的评价。解读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提炼出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评价。取值分为:正向、负向、中性。

变量六,新闻动态分析。分析2002-2012十年间的新闻动态,从中发现相应特征,并对与之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描述。

(4)深入解读呈现媒体形象。为了提炼媒介中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及表现,我们对316篇新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其一是计词法,对报道文章中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其二是概念组分析,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群组,设定为理论假设的相关变量,作为深度分析的依据与支撑。

四、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

笔者对研究样本中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进行统计,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总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所体现的媒体评价

新闻标题新闻内容媒体评价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正向评价185.7226.9中性评价4615.1247.5负向评价25279.227285.5合计316100.0316100.0

表1的统计表明,无论是新闻标题还是新闻内容,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负向描述都占绝大部分,比例在75%-85%之间,媒体中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基本形象为负面。究竟有哪些负面形象?具体表现如何?呈现如下:

1受害者

新闻报道叙述中,父母离婚对青少年意味着“心灵的创伤”、“不散的阴霾”、“挥之不去的阴影”,离异家庭青少年普遍很“受伤”。

(1)生理健康受损。此类新闻报道大多引用国外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证明青少年在父母离异后有身体健康受损的风险。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容易过早发生、滥用及酗酒,罹患中风、多动症、过敏性皮肤病等病症及死亡的几率较一般家庭成长的青少年更高。

(2)学业表现受害。新闻报道认为离异家庭子女更容易出现学业受损,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不良。首先是学习成绩差。经历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学习成绩退步较为明显,差生较多。令人好奇的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最常见的是数学成绩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金贤植称离婚对孩子的数学成绩影响最显著,离异家庭孩子的数学成绩比同班同学要差。《离异家庭子女数学差》,中国日报网站,2011年6月4日。其次是学习能力弱。报道称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能力较弱,存在更多的学习障碍。单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能力比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弱一些,存在更多的学习障碍。《单亲家庭孩子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人民网,2008年9月9日。离异家庭子女遭遇父母争吵不休、糟糕的心情、生活不稳定等因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孩子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差》,《长春晚报》2011年7月15日。再次是学习兴趣低。报道称离异家庭子女学习兴趣降低,“不爱学习”、“厌学情绪重”、“逃避学习,沉溺网络”。最后是退学率较高。有媒体引述丹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如何,父母离异的孩子比与父母同住的孩子更容易退学。在父母离异的孩子中,306%的人经过9年义务制教育后退学;而在与父母同住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138%。《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容易退学》,青岛新闻网,2005年3月22日。

(3)心理情感受伤。新闻报道认为,经历父母离婚的青少年心理笼罩着一层阴影,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蒙受着巨大的创伤。“像根草”——被忽视、被遗弃感。有媒体渲染称,父母离异青少年的身世凄楚可怜,心灵遭受创伤,“像根草”一样被家长忽视,感觉自己是多余的,被人遗弃感滋生。“玻璃球”——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离异家庭的孩子被媒体描述成“玻璃球”,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经历父母离异后往往心理失衡,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差,轻者产生心理偏差,重者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扭曲。“含羞草”——过度自我保护。媒体描述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像含羞草一般稍有风吹草动就闭合,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防御机制极为敏感。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强,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他的单亲身份,更不需要大家的怜悯,他们会把大家的同情看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侮辱。《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突出问题和对策》,中国妇女网,2011年5月5日。

(4)成长发展受阻。我们在新闻样本中找出表征成长发展层面的关键词,并对它们在文中的出现频次作了相应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媒介塑造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在情绪、性格、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发展层面存在重重阻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负面情绪严重。通观316条新闻,描述离异家庭子女负面情绪的字眼比比皆是。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痛苦、孤独、仇恨和焦虑。此外还有悲伤、烦躁、自责、恐惧等,严重干扰了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性格缺陷明显。离异家庭青少年性格表现出内向自卑、多疑偏激、自私冷漠、任性叛逆、固执逆反等特征。其中自卑在新闻样本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为139次。很多新闻报道引用“研究结果”、“专家观点”支撑此结论。人际交往偏差。报道认为,离异家庭子女在社会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外人异样的眼光、同情与嘲笑,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内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不仅如此,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还常常自我封闭,自我保护机制突出,表现出较高的防备心,甚至影响到他们成年阶段的恋爱与婚姻。许多单亲家庭发生变故时,恰恰是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比同年龄孩子更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对环境的怨愤感。这些情感易导致他们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伴结成友谊关系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些不良情感会逐步积累起来,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教师坦言单亲孩子五大“欠缺”》,新华网,2004年3月31日。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后来发生非婚生育和遭遇离婚的可能性高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中国高离婚率调查:6成少年犯来自离异家庭》,《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4月27日。

表2 离异家庭青少年新闻报道的关键词统计

成长发展层面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序情绪痛苦551仇恨502孤独483焦虑483消极424抑郁405恐惧336暴躁277怨恨248悲伤159厌学159烦躁1210自责1011易怒612厌世313悲观214性格自卑1391敏感612孤僻543脆弱414内向335冷漠316自私287任性238自闭189叛逆1710多疑1411偏激1112固执513以自我为中心414人际交往缺乏安全感301仇视112敌对93不信任他人84攻击性55婚恋难36

2缺失者

新闻报道中,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缺失者”形象尤为显著。具体在以下四方面:

(1)家庭关爱缺乏。大量的新闻标题折射出离异家庭青少年缺乏关爱。如《缺爱的羔羊易迷途:六成工读生来自残缺家庭》《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害他一生,青少年犯罪家庭原因占七成》《离异家庭缺关爱 少女盗窃入班房》。大众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报道,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叙事逻辑: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出现偏差,导致犯罪。

(2)家庭教育缺位。媒体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的性别角色有一定的要求,健全的家庭教育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天然结合,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缺少非抚养方父母的教育与陪伴,单亲父母的教养方式容易出现偏差,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夫妻离异,家庭结构变得不完整,势必会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出现缺损。《为离异家庭子女疗伤,学校能做什么》,《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29日。

(3)家庭功能缺损。结构功能论主张,完整的家庭由父亲和母亲共同组成,父母双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缺一不可。媒介遵循传统的家庭功能论,认为家庭功能依赖家庭结构存在,家庭结构的瓦解,家庭功能必然随之丧失。在离异家庭中,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关爱与呵护,稳定与安全的基本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因此在情绪和性格的发展上,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与障碍。《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力更强》,《每日新报》(天津)2011年4月14日。

(4)家庭关系失调。基本的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夫妻离异,婚姻关系的解除意味着夫妻关系解散,伴随而来的是家庭关系的失调。媒体认为,父母离异之所以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根本原因是由于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离异家庭孩子的感情世界》,新华网宁夏频道,2009年9月13日。

3越轨者

新闻媒介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第三个形象是“越轨者”,具体表现为:

(1)偏差行为多。根据对新闻样本的统计,离异家庭青少年存在较多偏差行为,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是网瘾、辍学、厌学、离家出走、拉帮结派、抽烟、喝酒与自杀等。

(2)犯罪率较高。新闻报道显示,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的犯罪行为有偷盗抢劫、聚众斗殴、故意伤害与杀人、赌博、猥亵、纵火绑架、投毒吸毒贩毒等。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与单亲家庭子女联系在一起。与日俱增的“单亲”孩子,被视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点嫌疑”群体、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少年。《单亲子女被视为我国青少年犯罪“重点嫌疑”群体》,新华网,2004年3月31日。通过对新闻样本的分析,我们发现与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相关的新闻报道呈现动态趋势,一些典型案件与关键事件的出现导致新闻报道数量激增,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负面刻板印象的夸大与渲染力度也随之加重。例如,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事件曝光后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犯罪嫌疑人刘海洋离异家庭的背景与清华大学学子身份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又如,2008年7月1日,杨佳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持刀捅刺、砍击楼内数名公安民警及保安人员,杀死6名民警。媒体报道称杨佳的父母早年离异致使其性格孤僻是其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五、总结与讨论

1主要结论

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系统解读与内容分析,不难发现大众媒介中离异家庭青少年主要呈现为一种负面形象,受害者、缺失者、越轨者成为三个高频使用、集中表述、反复出现、典型报道的“标签词语”。诚如我们在上文中展示的,3/4的媒体新闻、报道文章普遍采用这三个“标签”描写与建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事实确实如此吗?离异家庭青少年有如此多的问题吗?优秀、正常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这般稀少吗?都是我们不得不发出的疑问。

基于日常经验和生活观察,我们认为“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即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的建构带有偏见。我们强烈感到,上文中呈现的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的叙述与解释是不全面的,口径与视角有所偏颇,逻辑与推理不够严谨,行文与标准有待纠正。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社会转型的加速,离婚率攀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离婚率升高,伴随而生的就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出现。如何看待离异家庭青少年?如何叙述离异家庭青少年?如何解释离异家庭青少年?从而反映和影响社会受众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爱护,这是我们做出以下纠正的初衷所在。

2若干问题的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闻报道不是学术研究,本文试图予以纠正的重点不是对其阐述观点与研究方法的探讨,而是对媒体新闻报道所采用的观念视角、叙事方式和推断逻辑进行反思与省察,以期达到纠正的目的。

(1)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习惯

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对父母离异的负面影响进行夸大与渲染,给离异家庭青少年贴上负面标签,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将离异家庭青少年等同于“问题青少年”、“缺陷青少年”。使人们谈及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自觉地就会想起“心理缺陷”、“偏差行为”。旧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强化,掌握舆论导向的媒体如此建构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消极评价、负面印象,容易导致社会大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误读与偏见日益加深。

(2)摆脱以偏概全的推理逻辑

由于新闻采集常常只限于能使事件突出的事实,因而选取的事实常常是片面、典型和特殊的。媒体在解读离异家庭青少年时也是如此,通过选取一些极端个案、典型案例,由此推而广之,从个别推论到整体,从特殊延伸到普遍,解读逻辑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个别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则判断“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达40%以上”。实际上,在此类新闻报道的特定事实与所得出的普遍性结论之间,往往不能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

(3)警惕观点先行的新闻习气

通过分析316篇新闻样本,我们发现媒体主要遵循的是观点先行的验证逻辑,即报道离异家庭青少年时,首先认为父母离异势必造成青少年“受伤”、“缺失”甚至“越轨”,再以此寻找相应的事实依据佐证先前观点,验证所持结论。大众媒介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评价、分析与结论通常依赖于传统、常识、经验和权威,而不是源自实际调查。这种观点先行的验证逻辑是导致公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误读与偏见的病穴。

(4)兼顾双向本位的新闻立场

传统的社会本位论强调婚姻当事人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离婚不仅影响个人名声和职业前程,还会被视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新闻媒体站在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监督的立场上,表现出强烈的治理动机。社会是个体的集合,脱离了个体的社会就成为虚无飘渺的空洞。表现个体生命的鲜活与灵动,倾听个体内心的真实与渴望,传达普通大众的声音与表白,也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义务。

(5)淡化家庭本位的文化惯性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家庭完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劝和不劝分”、“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等家庭本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在报道离异家庭青少年时也未能免于这种文化惯性,将离异家庭青少年建构为破碎家庭结构下的“受害者”、“缺失者”与“越轨者”形象,以此警示社会,告诫父母谨慎离婚,注重家庭的完整。为了家庭的完整维持破损的婚姻,缘于维持的无奈,父母争吵打骂、相互指责,对孩子的伤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