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54: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的参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创新;兴趣;情境;新技能;场景设想
根据残疾人第二次统计调查,我国现有的残疾儿童所占比例是残疾人口的10%至15%之间。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在一个地区内的残疾儿童的生存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家庭生活好一些的,残疾儿童也能跟着有一些好的生活。而家庭环境不稳定的,残疾儿童所面对的情况就会特别差。他们大部分又都生活在当地的农村,经济条件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地方开展的救助工作也有限,能给予残疾儿童的关爱就更少了。残疾儿童要改进生存条件,只有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和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保护他们的尊严和权益。
计算机教育的独特性质,使得它在实践性上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实用。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下面就残疾儿童信息技术教学,谈谈我的做法。
一、正确引导残疾儿童的学习情趣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也需要一个过程。罗素说:“一个有勃勃生机和广泛趣味的人,可以战胜一切不幸。”学生爱上计算机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停留在游戏或网上聊天。而对真正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情趣才是重点。
1.游戏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源泉。
既然残疾儿童们爱玩游戏,那么玩游戏就是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要学、求学和愿学。把计算机技术课的学习内容融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打字的指法与字根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学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也很不愿学。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打字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在互相的对比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学生在练习“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问题,问老师如何才能让他提高打字效率,怎么才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2.场景设想,情节生动
在残疾儿童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我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借助美好的事物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语言生动活泼,场面描绘栩栩如生,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进而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3.综合学科,连锁学习
计算机技术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小学计算机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连锁式学习。如在教学Word时,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让他们先查找一些自己需要的知识,拓展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这样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也完成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促使其全面发展。
二、鼓励创新,培养活力,激发残疾儿童的向往力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计算机技术就是以鼓励学生创新做为基础。要做到与众不同,就得发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计算机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很多,如“画图”中的创作、“Flash”的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灵活多样,注重个人能力方面的培养。
总之,要上好计算机技术这门课程,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用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求学欲望,残疾儿童才能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西瓜(Citrullus lanatus);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产量;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S651;Q244;S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0-4953-03
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between Chlorophyll Content, Fluorescenc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Watermelon Yield
HUANG Xiang,HONG Juan,ZHANG Li-hong,GE Mi-hong,YE Li-xia,WANG Lei,CHEN Tao,CHEN Gang
(Wuh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345,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watermelon variety Zaochunhongyu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nitrogen on photosynthetic traits change and yield of watermelon lea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s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and yield were analyzed during seedling, cranberry and blossom period, swelling frui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very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ogen concentration, chlorophyll conten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s parameters and yield, with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Y=
-3.018+0.012 Xnitrogen -0.004 3 XSPAD-0.017 0 X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0.001 0 Xvariable fluorescence -0.002 8 Xmaximum fluorescence +0.015 0 Xpotential activity+5.070 0 Xconversion of light energy efficiency. Nitrogen concentration, potential activity,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SPAD, variable fluorescence and maximum fluorescence had negative correlaed with the yield. The influence of each parameter on watermelon yield ranking from big to small as follows: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maximum fluorescenc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variable fluorescence, SPAD, potential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the initial fluorescence and maximum fluorescence on yield were direct. The effects of potential activity, variable fluorescence and SPAD were indirect. Nitrogen concentration had strong direct action and indirect action on yield.
Key words: watermelon(Citrullus lanatus); chlorophyll conten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dynamics parameter; yiel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path analysis
西瓜(Citrullus lanatus)为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实甘甜,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番茄素及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食用安全的食品[1]。目前,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2,3],前人在作物营养元素上也做过大量类似研究[4-7],但有关西瓜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其产量的影响报道较少。因此,拟通过不同氮浓度下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之间的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西瓜品种早春红玉产量的影响,分析各个参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大小,旨在为西瓜的高产稳产、合理施肥及营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试验设置
供试西瓜品种为早春红玉。将西瓜种子置于塑料瓶中晒种12 h,清水冲洗干净,在35 ℃恒温培养箱中催芽3~4 d。2012年4月5日播种,待种子发芽后,选取萌发一致的种子播种于塑料钵内(钵内装满细沙)。播种7 d后出芽,14 d后开始施营养液,用改进的Hoagland营养液配方[8],营养液用去离子水配制,各种养分元素均用分析纯试剂。
设8个施氮浓度(纯N):50(N1)、100(N2)、150(N3)、200(N4)、250(N5)、300(N6)、350(N7)、400(N8) g/L,每处理4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1.2 叶绿素含量、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测定
每份材料选取生长一致的3片功能叶,分别于苗期(6月10日)、伸蔓期(6月24日)、开花期(7月9日)和膨果期(7月23日)采用SPAD-502 DL叶绿素仪(日本美能达公司)测定叶绿素含量(SPAD值),用OS5-FL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美国Opti-science公司)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3片功能叶的平均值为该处理的测定值。测定叶绿素荧光时,叶片预先暗适应20 min,然后直接读出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计算代表PSⅡ潜在活性的参数(Fv/Fo)以及代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的参数(Fv/Fm)。待果实成熟后,每个株系混合收获,称量果实总重量。
1.3 数据记载及处理
生长期间进行田间观察记载,所测定的项目编码如下:氮浓度(X1)、SPAD(X2)、初始荧光Fo(X3)、可变荧光Fv(X4)、最大荧光Fm(X5)、代表PSⅡ潜在活性的参数Fv/Fo(X6)、代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的参数Fv/Fm(X7)和产量(Y)。数据使用Excel 2003和SAS 10.0进行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Y=-3.018
+0.012 X1-0.004 3 X2 -0.017 X3 -0.001 X4 -0.002 8 X5 +0.015 X6 +5.07 X7,P
2.2 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简单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得到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简单相关系数及偏相关系数(表1)。从表1可以看出,氮浓度、初始荧光、潜在活性参数、光能转化效率参数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而其他参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小。在这些显著性参数中,氮浓度、潜在活性、光能转化效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初始荧光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偏相关系数中,只有氮浓度对西瓜产量的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氮浓度对产量的间接作用也较大。
2.3 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反映了各指标在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对产量的综合效果,不能真正反映各指标对产量的直接或本质的作用[9,10]。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通径分析,对相关系数进行剖析,估算出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揭示这些参数与产量相关的原因。
通过对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表2),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是不均等的,作用从大到小为光能转化效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氮浓度、可变荧光、SPAD值、潜在活性。在所研究的参数中,光能转化效率、氮浓度、初始荧光和最大荧光对产量的通径系数较大,表明这4个参数对产量的影响力较高;氮浓度和光能转化效率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正,表明它们对产量的正效应比较明显;初始荧光和最大荧光对产量的通径系数为负,表明这两个参数对产量有明显的负作用。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氮浓度、光能转化效率和初始荧光是对西瓜产量影响较大的3个参数。保持合适的氮浓度,提高植株光能转化效率,降低初始荧光,有利于西瓜产量的提高。光能转化效率、初始荧光和最大荧光对产量主要是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影响不大;潜在活性、可变荧光和SPAD值与产量的相关主要是由间接作用产生,直接作用较小;氮浓度与产量的相关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共同的影响,但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表明此研究所涉及的参数对西瓜产量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生产上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提高西瓜产量。如适当的氮用量,特别是营养最大效率期氮肥的用量,提高其氮肥的利用率;提高植株的光能转化效率,增强植株光合效率,这些变化都有利于西瓜的高产稳产[5,11,12]。
试验仅考虑了西瓜生育期内氮浓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产量的影响,剩余通径系数仍然较高,表明还有其他影响产量的外界因子没有考虑进来,外部气候条件、土壤情况、试验环境的不同等均有可能对产量造成影响[6,13],具体还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高飞,张志发.中国西瓜生产实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李 晓,冯 伟,曾晓春.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0):2186-2196.
[3] 徐德聪,吕芳德,潘晓杰.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果树研究中的应用[J]. 经济林研究,2003,21(3):88-91.
[4] 夏 乐,于海秋,郭焕茹,等. 低钾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8,16(6):71-74.
[5] 王 伟,李兴淘,綦左莹,等. 低钾胁迫对不同效应型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8,27(3):451-455.
[6] 谭雪莲,郭天文,张国宏,等. 氮素对不同小麦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J].麦类作物学报,2009,29(3):437-441.
[7] 马博类,徐礼根. 供氮水平对香根草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7,34(2):469-472.
[8] 陈 钢,黄 翔,洪 娟,等.氮对西瓜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11,28(4):657-661.
[9]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等.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J].大豆科学,2010,29(2):255-259.
[10] 汪修奇,邓小军,李晓忠,等.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焦油的相关、通径及回归分析[J].作物杂志,2010(2):32-35.
[11] SHANGGUAN Z P,SHAO M A,DYCKMANS J. Effect of nitrogen nutrition and water deficit 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n winter wheat[J].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2000,156(1):46-51.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Excel;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328-01
1 Excel是使统计学教学走出困境的一个辅助教学工具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着数据展开的。由于概念多、图表多、公式多、计算繁琐、抽象、枯燥、难教难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使统计学教学面临严峻的困境。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使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东西具体化、简单化,完成那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完成的任务,并且教师的课堂操作、演示,还可以激发学生课下动手的兴趣。
2 Excel是目前最适合作为统计学教学辅助工具的一款软件
(1)Excel的统计功能虽然不像专业统计软件那样强大,但能够满足教学需要;(2)无论是多媒体教室里的还是学生宿舍里的计算机,一般都装有现成的Excel软件,而那些专业统计软件则需专门购买,而且价格昂贵;(3)大学一般会开设Office软件应用课程,学生具备一定的Excel应用基础;(4)最重要的是Excel软件易学易用,比起那些专业性的统计软件来更受欢迎。
3 Excel的统计功能及其在统计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3.1 Excel的基本统计功能
①基本运算功能;②函数功能;③数据分析功能;④图表功能;⑤表格功能。
3.2 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1)利用ABS函数可以迅速得到一列数据的绝对值。利用Excel的基本运算功能和ABS函数可以方便地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和一组观测数据与其预测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以平均差为例,见图(1)。
图1
计算过程如下:①在阴影部分输入如图所示的内容;②计算均值:单击B7单元格点击自动求和∑按回车在B8单元格输入公式“=B7/5”按回车;③求平均差:在C2单元格输入公式“=B2-$B$8”(按1次F4键绝对引用)按回车在D2单元格输入公式“=ABS(C2)”按回车选择C2与D2单元格双击填充柄单击D7单元格点击自动求和∑按回车在D8单元格输入公式“=D7/5”按回车,完成全部计算。
数据的输入是很简单的,计算是非常容易的,具体数据的离差和全部数据的平均差的含义也表达得非常清晰。
(2)利用“抽奖器”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有关随机抽样问题。随机抽样必须设置正确的抽样框,否则,会产生抽样框误差;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否则,会产生系统性误差,而遵循随机原则也会产生误差――随机误差。以Excel中的“抽奖器”模板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这些问题,还能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调用“抽奖器”模板的方法: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点击任务窗格中的“本机上的模板”选择“电子方案表格”点击“抽奖器”点击“确定”。
(3)创建动态图表,可以说明不同参数下正态分布的特征。在图(2)中用鼠标点击均值或标准差的微调按钮,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布位置或分布形状是怎样随之变化的。这样,把正态分布的特征与参数的关系通过动态图表生动地描述出来,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教学内容,记忆得更加牢固。
图2
创建步骤:①直接在带阴影的单元格中输入如图所示的内容;②计算概率密度:单击B2单元格点击插入函数fx选择“NORMDIST”函数指定参数:X指定$A2(按3次F4键绝对引用列),Mean指定E$1(按2次F4键绝对引
用行),Standard_dev指定E$2(按2次F4键绝对引用行),Cumulative指定0点击“确定”按住B2单元格的填充柄向右拖至C2双击C2单元格的填充柄完成概率密度的计算;③绘图:选择数据区域A2至C22单击“图表向导”选择散点图,按提示完成绘图;④创建微调按钮:在菜单行的空白处点击右键选中“窗体” 点击“微调项”在G1单元格拖动鼠标创建微调按钮右键单击微调按钮“设置控件格式”“控制”指定参数:当前值、最小值、最大值、步长分别指定为10、5、15、1,设定“单元格链接”为F1;鼠标右击创建好的微调按钮复制粘贴到G2单元格参照上述步骤把参数改为:3、1、5、1,单元格链接改为F2,完成创建过程。
(4)构建常用统计量的临界值表,可以给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在推断统计学的教学中,常常要确定统计量的临界值,尽管多数教材后面附有常用统计量的临界值表,但使用起来不方便,我们可以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构建常用统计量的临界值表,以供随时调用。利用NORMSDIST、TINV、CHIINV、FINV函数可以分别构建累计标准正态分布表、t的临界值表、x2的临界值表、F的临界值表。
以累计标准正态分布表为例,其构建步骤为:①如图(3)所示,在工作表的A列和第二行输入z值;②单击单元格B3点击插入函数fx选择“NORMSDIST”函数指定z的参数:$A3+B$2点击确定;③按住单元格B3的填充柄向右拖至K3双击K3单元格的填充柄,完成创建过程。
4 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Excel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始终清楚Excel是统计学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或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用Excel的内容代替统计学的内容。如果本末倒置或者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势必偏离教学目标。(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鼓励学生课下动手,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方法和Excel来研究他们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这样,将兴趣和学习、动手、研究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宗占红,尹勤等.发挥Excel在统计学原理教学中的作用[J].统计教育,2007,(7).
[2]戴发山.统计学课程教与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6,(8).
自从Paelinck提出“空间经济计量学”这个术语,Cliff和Ord(1973,1981)对空间自回回模型的开拓性工作,发展出广泛的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技术,使得经济计量学建模中综合空间因素变得更加有效。
Anselin(1988)对空间经济计量学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它以及Cliff和Ord(1973,1981)这三本着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Anselin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定义是:“在区域科学模型的统计分析中,探究由空间引起的各种特性的一系列方法。”Anselin所提到的区域科学模型,指明确将区域、位置及空间交互影响综合在模型中,并且它们的估计及确定也是基于参照地理的(即:截面的或时-空的)数据,数据可能来自于空间上的点,也可能是来自于某个区域,前者对应于经纬坐标,后者对应于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人们对于空间及空间交互影响的功能的重新熟悉。对空间的重新关注并不局限于经济学,在其它社会科学中也得以反映。
(2)和地理对应的社会经济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实用性。在美国以及欧洲,官方统计部分提供的以区域和地区为统计单元的大型数据库很轻易得到,并且价格低廉。这些数据可以进行空前数目的截面或时空观测分析,这时,空间(或时空)自相关可能成为标准而非一种非凡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本钱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答应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着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二)空间经济计量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
空间统计学是探究空间新题目的另一门学科,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快速发展的分支。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用以帮助采矿业进行矿躲量的计算。最早的工作是采矿工程师D.G.Krige和统计学家H.S.Sichel在南非进行的。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运算速度的大幅进步,空间统计分析技术逐渐扩展到地球科学的其它领域。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需要处理时间上或空间上相关的数据的科技领域中。
空间经济计量学和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轻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以为空间统计学的探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新题目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探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探究和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以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用于探究地质学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进行空间估值。例如,在探矿过程中,通常是在空间上布点进行钻探,然后对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估计矿躲的分布和储量。由于矿躲不开采的话,在时间上结构几乎是不变的,因此地质统计学探究的新题目主要是空间相关。空间经济计量学所探究的新题目不仅存在空间相关,往往所探究的新题目在时间上也存在相关。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探究城镇新题目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探究新题目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探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探究区域经济新题目,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探究的新题目
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探究存在空间效应的新题目。空间效应主要包括空间相关和空间差异性。在探究中涉及空间相邻、空间相邻矩阵等概念。
(一)空间相关
空间相关指在样本观测中,位于位置i的观测和其它j≠i的观测有关,即
附图
存在空间相关的原因有两方面:相邻空间单元存在丈量误差,空间交互影响的存在。丈量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空间中的单位有关,如数据是按省、市、县等统计的,但设定的空间单位和探究新题目不一致,存在丈量误差。
空间相关不仅意味着空间上的观测缺乏独立性,并且意味着潜伏于这种空间相关中的空间结构,也就是说空间相关的强度及模式由尽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布局,间隔)决定。
对于空间相关,空间自回回通常是其核心内容,空间自回回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附图
在这个模型中,β解释变量X(n×k矩阵)的参数向量(k×1),ρ是空间滞后相关变量的参数,λ是残差空间自回回(空间AR)结构中的参数。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回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天生。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回模型、(纯)空间自回回模型、混合回回和空间自回回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回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转自[星]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对于空间差异性,只要将空间单元的特性考虑进往,大多可以用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解决。但当空间差异性和空间相关共同存在时,经典经济计量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且这时新题目可能变得非常复杂,由于这时要区分空间差异性和空间相关可能非常困难。
探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回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 ε
附图
模型(3)为以经纬坐标(Z[,x],Z[,y])作为扩展参数的空间扩展模型。同样可以以到中心区域的间隔作为扩展参数设计模型。
将模型(3)的第二个式子右边加进随机扰动项,则为DARP模型。E.Casetti(1992)进一步提出了贝叶斯空间扩展模型。
D.P.McMillen和J.F.McDonald(1997),C.Brunsdon
,A.S.Fotheringham;MartinCharlton(1996),提出地理加权回回模型(简称GWR模型)。
附图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时间维增加了描述的复杂性,但综合时间空间的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在经典的经济计量学模型中,这是综合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形。假如数据不存在空间相关,则可以采用PanelData模型。Anselin(1988)将似不相关(SUR)模型扩展到空间的情形,提出空间SUR模型。
三、应用远景及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新题目
(一)在中国的应用远景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是较早应用空间统计学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有人探究并应用Krige模型。空间统计学除了在地质学的探究中发挥功能,近十年来,周国法、徐汝梅等学者探究生态学中的空间相互功能,并于1998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远感技术,对土地、森林、农业、矿产、能源、作物估产、灾患检测等进行应用,开始了我国空间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应用中统计调查的工作,为了将空间远感调查技术逐步纳进到我国统计的常规性工作中,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空间统计探究室,并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组成了“空间信息多重采样设计的空间统计学应用探究”课题组,运用远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我国农业耕地、森林、草地等资源以及城镇动态变化进行调查,该项目获得国家统计局2000年课题探究一等奖。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及利用远感技术进行的各种调查,都属于空间统计学的范畴。地质统计学、生物地理统计学主要探究空间相关及空间估值,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探究中还包括物种的空间扩散过程。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各种Krige模型、方差图模型,以及空间自回回模型。空间动态采样的探究,和地质矿产调查类似,主要涉及样本在空间上的布局、有效样本量的确定、采样误差的计算等新题目的探究,根据其探究的新题目和方法,也可以将其回进统计学的抽样调查分支之中。
随着我国按地区进行统计的统计基础资料不断积累,尤其是远感技术应用到统计调查中来,都将使得按时间和空间排列的数据资料极为丰富,对数据进行空间甚至时空分析成为可能,人们将逐渐从时间的角度转向普遍从时空的角度来考虑新题目。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空间经济计量学在我国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远景。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相关性,或者存在差异性,因此一项政策对每个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过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各区域进行探究之后,找到政策在各区域上功能的关系,对于政府决策、正确制订政策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可以对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究。
按区域编制投进产出表时,空间的概念将发挥功能。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外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转自[星]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正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有很大帮助。
对环境污染进行探究时,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污染的传播方式进行探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在交通领域的探究,可以利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职员、货物在空间上的活动方式进行探究,同时对通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探究。
在对某种疾病(如流感)在空间上的传播过程进行探究之后,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
建立了空间的概念之后,人们对于在空间上的抽样将综合考虑空间单元之间的相关性。而空间抽样在空间上的布点方式也可以用作贸易网点的布局探究。
总之,只要新题目涉及到空间的概念,空间经济计量学就将发挥其功能。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深进探究及应用,将促使人们面对新题目的时候,从空间或时空的角度思考新题目。
(二)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新题目
目前的探究中,系统内的空间单元受到系统内其它位置单元的影响,但边界处的单元还受到系统外和之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如何将这个影响考虑在模型中值得探究。
在具体新题目中,间隔的概念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单用地理上的间隔有时并分歧适,例如国和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今天并不是间隔远近决定的,电子化交易使得资金的活动非常迅速方便,因此,在探究这类新题目时,如何将贸易、职员、资金的活动充分考虑到空间加权矩阵中往,尚值得探究。
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应用越来越广,空间贝叶斯模型也是目前空间经济计量学探究的热门之一。
可变单元的新题目。当数据汇总的级别变化,可能整个模型的描述都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新题目,可能影响模型变化的汇总的级别也不同,能否有一个同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尚待进一步探究。
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经济新题目中,很多需要探究的对象是***的,即探究对象是一个向量,如何在空间新题目中建立一系列空间VAR模型,尚需探究。
大学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18.009.1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数理统计
英文名称Statistics
学分数3周学时3+1
任课教师*徐先进开课院系**数学学院
预修课程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数学学院本科生开设,是概率论基础的继续,介绍数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
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研究与数学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区别于概率论基础部分,不从概率空间出发,而是考虑如何给随机现象装配一个概率空间。
数理统计学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中。
教学方式: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作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年月
教材概率论,第二册,数理统计(两分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参考资料陈希孺数理统计引论科学出版社1981
峁诗松,王静龙,濮晓龙高等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8,2003
J.O.BergerStatisticaldecisiontheoryandBayesionanalysis,2ndedition
中译本:贾乃光译,统计决策理论和贝叶斯分析Springer-Verlag,NewYork
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1988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章引论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阐述数理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介绍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指出了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是研究如何利用一定的资料对所关心的问题作出尽可能精确可靠的结论,而不是考虑如何设计获得数据的试验。
统计量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的工具。本章介绍了两种常用求估计量的方法,介绍了刻画统计量性能的一致最小方差的概念。
§1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2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3求估计量的两种常用方法
§4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第二章抽样分布
本章假定待研究的母体服从最常见的正态分布,导出了常用统计量,,的分布。本章的结论是对小样本讨论的,由于正态分布的特殊性,它们也可作为大样本情形的极限分布。
本章还介绍了与正态母体相联系的柯赫伦定理与费歇定理。
§1正态母体子样的线性函数的分布
§2分布
§3分布和分布
§4正态母体子样均值和方差的分布
第三章假设检验(I)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是针对问题的不同性质而作的三种统计推断,掌握并正确理解显著性检验问题的处理步骤。在本章的执行过程中,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假设检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一统计思想。
本章介绍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广义似然比检验。
§1引言
§2正态母体参数的检验
§3正态母体参数的置信区间
§4多项分布的检验
§5广义似然比检验
第四章线性统计推断
本章主要讨论数理统计学中两类重要的问题,线性模型和回归分析,介绍了处理另一类问题的方差分析。在数学过程中,解释了在复杂问题中使用线性模型的合理性,也分析了统计假设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在本章的执行过程中,比较了回归分析与线性模型的异同点。
§1最小二乘法
§2回归分析
§3方差分析
第五章点估计
本章从理论的角度讨论了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的性质。介绍了一些寻找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的方法。
§1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关键词:胎儿发育 生长受限 彩超 脐动脉 大脑中动脉 血流参数
作为围生期主要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表现为胎儿体重偏低、大小异常等。目前,我国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较高,对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早诊断及预测胎儿生长受限,并予以及时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胎儿预后。目前,临床上尚缺乏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的有效预防性干预措施,通常根据产妇的子宫生长速度、体重等指标对胎儿生长情况进行预测,但其敏感性较低,缺乏针对性。若此时确认胎儿生长受限,多数将无法逆转。而利用脐血检测pH值判断缺氧和缺血情况来判断胎儿生长受限的创伤性较大[1]。有研究发现,检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对胎儿生长受限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孕晚期经彩超监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对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孕晚期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经临床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40例产妇作为试验组,另选取胎儿生长无异常的4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29.32±2.32)岁;孕周34~42周,平均(37.53±0.53)周;孕前体质量指数18.9~24.6 kg/m2,平均(22.42±1.03)kg/m2。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9.28±2.41)岁;孕周33~42周,平均(37.60±0.56)周;孕前体质量指数18.3~24.7kg/m2,平均(22.38±1.10)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孕晚期(孕周28周至生产)产妇;符合持续规范产前检查;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胎儿染色体异常;胎儿心律失常。
1.2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Ultrasound Korea,Ltd.,LOGIQ-S6型)进行检查:协助产妇取仰卧位,探查胎盘脐带连接口与胎儿腹部脐带入口,选择血流信号充盈的动脉,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脐动脉血流,并测定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显示胎儿双顶径测量平面,将探头朝胎儿颅底移动,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并测定RI、PI、PSV、EDV。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指标,包括RI、PI、PSV、EDV。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脐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两组脐动脉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动脉的RI、PI高于对照组,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脐动脉血流参数比较(xˉ±s)
组别
例数
RI
PI
PSV(cm/s)
EDV(cm/s)
试验组
40 0.97±0.15 1.26±0.10 37.23±8.23 11.08±2.82
对照组
40 0.62±0.08 0.87±0.13 37.56±8.30 15.35±3.24
t
13.021
15.039
0.179
6.287
P
0.000
0.000
0.859
0.000
2.2 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两组大脑中动脉的RI、PI、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P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比较(xˉ±s)
组别
例数
RI
PI
PSV(cm/s)
EDV(cm/s)
试验组
40 0.78±0.08 1.54±0.41 46.04±9.64 9.04±2.64
对照组
40 0.81±0.07 1.68±0.38 41.60±7.41 8.03±2.65
t
1.785 1.584
2.310 1.708
P
0.078 0.117 0.024 0.092
3 讨论
胎儿生长受限是一种围生期并发症,可引起围生儿神经系统畸形、病死等。目前,胎儿生长受限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6.39%,已被临床高度重视。尽早预测胎儿生长受限,并进行及时的干预与处理,可改善患儿预后。通常,临床通过测量产妇的腹围、宫高以预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但其易产生误差。超声诊断通过显示及分析胎儿的生长参数值,对胎儿相应的孕周体重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胎儿生长受限的检出率[3]。
在医学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彩色多普勒超声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可用于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子宫及胎盘的动脉血流进行测量,从而评估母体或胎盘供血不足的发生情况,通过对胎儿脐血流情况进行测量,评估胎儿宫内缺氧的发生情况,进而预测胎儿生长受限[4]。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采集胎儿循环信息,检测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预测胎儿生长受限,其所展现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变化为胎儿生长受限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对产妇及胎儿无影响,具有快捷、简便等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脐动脉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动脉的RI、PI高于对照组,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脑中动脉的RI、PI、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P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生长受限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无生长异常胎儿存在差异,彩超可通过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评估胎儿生长受限情况。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作为母体与胎儿间的连接纽带,脐动脉是胎儿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若胎盘血管分支减少可造成循环阻抗增强,造成胎儿生长受限,因此,脐动脉血流参数可对母体、胎盘的改变及胎儿血供状况进行反映[5];另一方面,生长受限的胎儿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及缺血,而机体大脑部分血液通过大脑中动脉供应,因此监测脑循环可反映其生长受限情况[6]。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中,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对胎儿脑循环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当胎儿发生生长受限时,脐动脉血流减少,从而引起胎盘功能下降,胎盘血管阻力升高,故脐动脉的RI、PI水平较正常胎儿更高,EDV水平较正常胎儿更低。在发生胎儿生长受限时,脑内缺氧、缺血环境造成颅内血管扩张,影响脑血液循环,因而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PSV水平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生长受限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无生长异常胎儿存在差异,经彩超监测可将其作为评估胎儿生长受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孙芙蓉.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临床治疗[J].医疗装备,2016,29(15):111-112.
[2]钟惠敏,李霞,杨雅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胎儿生长受限与正常妊娠的胎盘绒毛树内血管形态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7,38(1):127-129.
[3]王晓玲,王思思,刘晓燕,等.中孕期静脉导管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9):1835-1837.
[4]郑娜,叶春秀.超声监测多血管参数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预测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1):2637-2640.
方法:对在我院因各种原因发现肺部孤立小结节患者10例行分别采用CT常规剂量(200mA)和(30mA)低剂量进行胸部扫描,对肺结节数量的检出情况和肺结节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剂量的检测方法均检查出21枚结节,低剂量扫描检测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和胸膜粘连征等肺结节形态学的结果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为(2.56±0.88)cm,低剂量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为(2.57±0.89)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与常规扫描的价值等同,且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的辐射危害性小,可见低剂量CT用于肺结节的诊断是可行的,可以应用于筛查早起肺癌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剂量多层螺旋CT 孤立小结节诊断 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0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44-01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CT扫描是肺癌检测的最重要的手段[1]。但是由于受到CT辐射剂量的限制,开展的并不广泛。自1990年Naidich等[2]提出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概念,并在临床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肺结节是肺癌在CT图像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3],通常是指肺实质内直径不超过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在影像中表现为类圆形的致密区域,然而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可见于不同性质的病变,其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
本文对本院2012年5月~2013年2月行常规剂量CT扫描发现的21例肺结节病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对比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行常规剂量CT扫描发现的10例肺结节病患者行低剂量CT(30mA)扫描,共有结节21枚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为45岁平均60.8岁。
向所有患者告知X射线对人体的辐射作用,所有志愿者表示理解与支持,并均签有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例均采用ToSHBIAAquilino128层螺旋TC扫描机进行全肺屏气扫描,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扫描参数:200mAs,120KV,FOV:320mm,层厚:5mm,重建参数:FC10。并对于同一结节,间隔1分钟追加一次低剂量CT扫描,扫描条件除管电流其它完全一致的扫描序列。患者采用30mAs进行数据重建。
利用Vital2三维工作站所带结节体积测量自动分析软件,自动测量常规扫描参数下结节体积及低剂量扫描参数下结节体积,并记录相关信息:结节的大小,征象等。应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例患者,两种CT剂量检测结果均检测出21枚结节,不同剂量影像所见图1,图2。常规剂量及低剂量下结节形态改变见表1。
统计学分析,不同剂量扫描肺结节形态及影像学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测量肺结节大小,常规剂量(直径):2.56±0.88cm;低剂量:2.57±0.89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自1990年Naidich等首次提出了低剂量CT的概念,即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因为放射线剂量与管电流成线性关系,因此剂量也相应下降。国外对低剂量普通螺旋CT的研究较多,有关低剂量CT肺部扫描技术可用于临床诊断的最小管电流,目前意见还尚不统一。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2月行常规剂量CT扫描发现的21例肺结节病患者行低剂量CT扫描,通过三维软件测量结节体积,对比其形态,大小及影像学征象的一致性,两种剂量检测方法均检查出结节21枚,低剂量扫描检测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和胸膜粘连征等肺结节形态学的结果与常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测量肺结节大小,常规剂量(直径):2.56±0.88cm;低剂量:2.57±0.89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30mA)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200mA)CT扫描的检测价值相同。并且低剂量CT扫描辐射剂量小,更适用于筛查及随诊,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Kawata puterized analysis of 3-D pulmonary nodule images in surrounding and internal structure feature spac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2001,2(2): 889-892
关键词PRVC VC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特别是术中需要体外循环的患者术后均需要机械通气,待麻醉恢复、血液动力学稳定后才能停止机械通气。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在机械通气应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因为它能保证潮气量的稳定。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新模式,兼具压力控制通气和容量控制通气的特点,应用于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国内鲜见报道。采用PRVC模式和VC模式对40例心胸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8月收治行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76岁,中位年龄41.3岁;机械通气期间患者完全镇静。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
方法:4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用Siemens 300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从手术室到ICU后给予VC模式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潮气量8ml/kg,呼气末正压4cmH2O,吸气时间1.2秒,呼吸频率12次/分,吸氧浓度50%。VC模式通气60分钟后,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HR、SBP、DBP、MAP、CVP)、气道压力和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后,改为PRVC模式,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变,持续60分钟,重复测量并记录参数。
统计学处理:各组所得数值均以(X±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ONE WAY ANOVA方法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通过对血液动力学参数、气道压力、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VC模式和PRVC模式比较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峰压PRVC模式较VC模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目前心脏手术开展已越来越普遍。心脏手术后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机械通气是保证全麻术后心脏手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很多人一般应用容量控制通气,因为它能够保证潮气量的稳定,容量控制通气时,呼吸机是在预设的潮气量、吸气时间和呼吸频率下来保证患者的通气量的,其气道压力是随着患者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的变化而变化,但当患者肺顺应性改变时,可产生过高的气道压,易引起呼吸机相关肺损伤。近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理论,即:将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降低至最低程度为目标来进行通气,PRVC模式充分符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理论的要求,它是由微电脑连续测定肺胸顺应性,自动调整压力切换水平,保证潮气量。呼吸机首次送气的压力5cmH2O,呼吸机自动计算该压力下获得的通气量。在随后的3次通气中,呼吸机逐步调整压力水平,达到预定潮气量的75%,此后呼吸机根据前1次通气计算出的顺应性,自动调节吸气压力以便达到预定潮气量。每次通气之间的压力差不超过3cmH2O,最大压力不超过预定压力(压力上限)下5cmH2O。主要优点:①潮气量恒定,可保障自主呼吸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通气安全,避免了应用PCV时应密切监测潮气量和频率调整吸气压力的需要;降低吸气峰压。②吸气流速波形为减速波,气道阻塞时可减少涡流,从而减少压力消耗,降低吸气峰压[1]。本研究对4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先后应用VCV和PRVC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过对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血液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指标,末梢血氧饱和度的观察,PRVC模式通气时PIP较VC通气时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ean、血液动力学参数,血气分析、SPO2两种模式机械通气比较无差异,与Al-Sandy和Bennett等结果一致[2,3]。表明PRVC模式对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与VC模式一致。PIP是机械通气期间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的最高压力。正压通气引起过高PIP可以引起气压伤,肺泡过度膨胀可引起肺泡破裂、气胸、纵隔积气、皮下气肿,从而影响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气体交换。努力降低PIP在一定水平,方可降低气压伤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PRVC模式通气时PIP较VC模式时更低,可达到降低PIP这一目标。因产生较低的气道压和胸腔内压,相对增加回心血量,对心脏和循环功能的抑制较小,故在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