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5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项目管理导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建筑企业 工程项目 文化建设
一、项目与项目文化
现代 建设项目管理运作在我国起步较晚,首次出现是在1980年,我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开始大量利用世界银行等国际 金融 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鲁布革水电站就是我国第一个引进世界银行贷款的工程项目。工程遵照世行采购导则,引入竞争机制,对引水系统实行国际招投标。首次实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水电行业第一个项目管理机构――鲁布革工程管理局,对引水隧洞工程实行合同管理。而原来的水电工程局变成了承包商。当时世界银行规定凡是使用其贷款的项目,必须请国外咨询公司介入。之后国内许多大型建设项目都请世界银行聘请过的专家来做培训。
项目管理进入我国20多年来,工程建筑领域的 发展 还相对比较落后,在 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际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高端的建筑项目越来越多的被一些国外建筑同行获得。而项目管理中就数人的因数却是最不好管理的,但这也是衡量项目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项目文化的建设是可以最大的调动人的因素提高人的积极性,可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项目文化只是停留在标语及一些纸面的东西上,无法发挥作用。并且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企业的人力管理有相似之处,但是工程项目的人力管理与一般企业的人力管理不同。工程项目的人力变量,有工程项目才能征集人力、组织队伍。队伍的大小和各类专业人员的多少都要依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内容而定,项目完工部分的人员陆续离队,新开工部分的人员相继进场,流动性很大。所以在项目,特别是工程项目文化建设与管理上就和一般的企业文化不同。
二、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
(一)我国的建筑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已经有十多年了,可是原有的官本位的思想、封闭的经营意识、忽视文化意识,在许多工程管理人员的头脑中却仍然存在,在实际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关心的只是施工安全及进度、如何节约成本、而不会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只强调员工只要服从指挥就是好员工,看不到员工有参与的愿望。而且对外他们都标榜是建立了良好的项目文化,大做表面文章,真正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营造项目文化的很少。
(二)许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项目文化有着一种误解!有许多的国有建筑企业把项目文化建设认为就是思想 政治 工作,只要抓紧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还有的认为项目文化就是文娱活动,只要多组织职工参加活动就是项目文化建设。其中有一种观念危害最大,就是有很多人认为如建立何项目文化并不是看项目而是看项目领导,而且有很多项目的领导认为自己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就是项目文化的主导,造成很多项目在建设工程中由于项目领导的正常调动造成项目的施工进度减缓。
综上所述,上面所提到的现象都是对项目文化的曲解和偏见,而正是这些东西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考量,从而阻碍了项目文化的有效建设。
三、我国建筑 企业 工程项目文化管理现状分析
其实,我国的建筑企业对项目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并不是某个独立的个案,这样的情况是具有比较普遍性的。
(一)在过去计划 经济 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是完全下拨的,而当时要想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完全是靠 政治 思想工作,而市场化都已经二十多年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有许多建筑企业由于掌握了一些垄断性资源,还有许多还遵守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分配市场,只要你不过界我也不过,就守我的一亩三分地,使之完全没有市场竞争意识,而完善的项目文化建设更无从说起。
(二)我国的建筑业用工普遍来自 农村 的各类工匠,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受专业技术培训 教育 程度不够,造成了项目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不高,而且他们组织结构大多是以同乡及亲戚居多,流动性大,仅靠廉价劳动力去竞争。员工普遍只关心自己的收入“拿多少钱,干多少事”。而项目的管理者也希望员工只管干活拿钱听话就行,造成项目文化无法有效的建立。
(三)建筑企业缺乏国际承包经验,老是在使用一个的封闭市场管理经营模式墨守陈规,在涉外项目上缺乏超前意识及 科学 决策,在国外承包项目中就会晕头转向,到最后有可能只能给国外的大型承包商做廉价劳动力。
四、结束语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承包商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市场,他们带
来了新的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管理方法及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同行在工程设备与技术的差距,我们可以通过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差距,但是在项目管理水平上的差距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而人是项目的根本,没有人就做不了项目。本文只是根据作者所了解的资料对我国的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中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 文献 :
[1]陈玉恒.项目管理的文化解读. 中国 工程咨询,2004,(2):18-20.
【关键词】建造师做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具有长期性、流动性、个别性、复杂性等特点,而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工程具有庞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性显现得较为突出,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促使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管理是多层面、多因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性管理,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生产力的组织,也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协调与发展;既涉及到具体施工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问题。它包括风险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成本管理等专项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综合组织和协调管理。 项目施工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施工现场的人、设备、材料、工艺、资金等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地组织、控制、协调、激励,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
建造师作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最高责任者和组织者,只有真正搞好施工项目管理,才能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管理目标,从而达到施工项目赢利。建造师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建筑业市场是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市场,但归根结底,核心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管理的竞争,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足,必须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这就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会经营、有协调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高素质的建造师。高素质的建造师是施工企业竞争取胜的重要砝码。因此,建造师应加强如下几方面:
1、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到工作有干劲、敬业有精神、为人正直、敢于主动承担责任。
2、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同时加强管理、经济、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理论水平,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
3、提升自身协调能力,搞好设计、建设、监理、供应商、分包商、劳务等单位人员的关系协调,力求在工程施工过程得到相关单位支持和帮助,以确保工程顺利行。
4 、保持强健的身体和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工程施工管理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来完成,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及时正确快速的处理没有敏锐的思维是不可能作好这方面工作的。
二、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为搞好项目管理打下基础
工程开工前,建造师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和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搞好项目管理班子的搭建,合理配置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长。要因岗设人,绝不能因人设岗;各岗位人员既要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要具备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能力,确实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形成一个具有核心战斗力项目管理团队,共同搞好项目施工管理。
三、做好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实施过程中时时对照管理规划进行检查和纠偏
项目施工管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进行管理前必须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充分应用目标管理方法、系统工作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预测方法、决策方法等方法将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工程施工任务进行层层目标分解。由于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生命周期是施工准备和施工的全过程,时间长,作用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对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偏差应及时予以纠偏处理。
四、各方面管理的具体措施、方法
1、 风险管理
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对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确定性进行客观分析、建立风险清单、确立各种风险事件并推测其结果、制定风险预测图、进行风险分类、建立风险目录摘要等六个步骤,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识别和风险进行衡量,从而进行比较,以确定各种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仔细研究风险发生的频率或发生的次数和这些损失的严重性,研究风险的概率分布,作好风险分析与评估,做好风险防范与对策,采取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隔及风险转移等规避风险的相应措施,以避免和减少因风险给工程项目带来的损失。
2、 合同管理
合同签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成败和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与建设施工合同签订前,应组织工程、技术、成本相关岗位人员仔细分析合同条款,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为施工合同的履行和创收奠定基础;而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应作好合同交底,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施工企业的合同责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尽可能避免出现违反合同约定的违约行为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用好合同中关于签定索赔的条款约定,当施工过程中出现合同约定的签证索赔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理签证索赔,抓住一切机会增加创收。
3、技术管理
(1)项目施工管理应按照技术分级责任制的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的推广新工艺、新技术,认真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资料编审工作,真正做到指导工程现场施工,使工程施工达到科学、合理、有序、节约地施工。
(2)重视施工图会审工作,工程施工前应组织工程、技术、成本等各岗位相关专业人员熟悉施工图,各专业相互核对,将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来,以便在正式图纸会审中以予解决,以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及时与建设、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联系,及时将设计、技术核定所涉及的内容传递到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因返工而成损失及工期延误。
4、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衡量企业素质的标准,建造师应把“创精品、造品牌”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结合工程实际,制定质量计划和保证措施,采取有效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坚持方案预控和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质量工作,要把质量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配专职质检员督促、检查。
(2)全面推行质量责任制。层层签定质量包保责任书,划分工作责任区,一级管一级,一级保一级,形成坚定不移抓质量,齐心协力保安全,做到责任履约率百分之百。
(3)全面实施技术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技术管理程序,采取定人、定岗、定职、定则管理,全面实施技术岗位责任制。坚持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换手复测、工序“三检”、技术干部现场值班、关键工序内部旁站监督,报检报验等制度,做到技术保障到位,技术支持有力。
(4)强化过程控制和措施。在施工中把抓工序质量和过程控制作为重点工作,着重把好材料源头关,严格执行“三按五不”原则即按设计图、施工规范施工,按工艺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按验标进行检验。原材料未经检验合格,不准进入施工现场;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开工;隐蔽工程未经检验合格签字,不准覆盖;本工序未经检验,不准计价。
(5)狠抓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全面加强关键部分施工质量控制,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的施工,应采取先进行工艺试验,然后正式施工,组织专业组作业,专人管理,做到定位、定岗、定人、定标准施工,同时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质检员严格执行规范,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落实“三检”制度。
5、进度管理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在满足合同约定总工期提前下,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总控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实行总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三级计划管理方式,过程出现进度延误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和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工程进度满足合同要求。
6、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施工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标准规范,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应该做好几方面:(1)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2)做好安全教育工作;(3)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4)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5)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考核工作;(5)做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整改工作。
7、资料管理
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应做到工程资料与工程实体施工进度同步进行,同时应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尤其是现场签证、索赔资料的管理是更应该加强管理,这部分资料往往是项目赢利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和数据,及时按合同规定的形式将所需资料准备齐全后,提交建设、监理单位人员审核。
8、成本管理
(1)一般说来,人工费约占工程造价的12—15%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耗工日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日数,并结合实际发放工资与定额工资的情况对各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控制。为防止“窝工”,有必要培养、配备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便于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这样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节约人工费用。由于劳动力来源不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各个班组进行筛选,选用技术熟练的班组承包各工种的施工作业,这样能从现场施工作业这第一道环节控制施工质量、减少浪费、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造价。
(2)加强对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采购前应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采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走势,对商品混凝土、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材料的采购应多家比选,大型的工程项目也可以组织供应商进行招标,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选优;材料设备进人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水材料使用量上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
(3)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控制,要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的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计量准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市场;施工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1.施工管理需要创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要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项目工程进入施工组织与管理阶段的标志是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为了能够高效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就需要我们结合科学的施工与管理。项目管理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监管施工工程的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规划组织,其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高效地实现项目的目标。
当前建筑工程市场中各个企业逐渐形成了竞争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增强,但是实际中,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机制等并没有产生什么变化,并且相关管理体制还没有达到健全的标准,管理人员的思想和技术仍待创新。与之相应的,如果想要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得到顺利的进行,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各个施工企业就要坚持使建筑施工管理跟上时代,自主创新。
2.创新管理措施
2.1 培养工程创优意识
由于目前社会,各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之下,上级下达企业生产任务成为一种模式,市场竞争压力极度缺乏。创新生产方式,新型经营管理模式这些也都是大大缺乏的,这些都能够成为新型管理动力。新型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人员思想固化,管理僵化,效率低下,管理散漫等问题,提高工程创优意识也能够提升企业的效率与绩效。培养服务意识。不能再一味遵守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进度与质量要摆在同等位置,施工与服务要得到同样的重视。在施工中要学会勤于与顾客沟通,完善施工后的服务,摆正顾客需求的位置,要将质量回访做到位,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项目好评。
2.2 成本控制原则
利润率在项目施工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利润的增涨需要收入的增加与成本的减少,而收入在施工单位基本变动不大,可见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成本,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的控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2.2.1最低成本原则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需求及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变动相应作出调整。
2.2.2成本全面控制原则
即“三全”控制,全企业、全员、全过程。要求全员进行透明化的管理监控,做到人人有责。
2.2.3动态控制原则
在施工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对成本的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及时对情况进行总结。
2.2.4目标确立原则
目标的确立也十分重要。目标成本确定的合理性有利于施工更优质的进行。
2.2.5责、权、利结合原则
在施工中,各级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环环相扣,由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工程业绩进行考察与评判,实行严格的奖罚措施,做到责任权利等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结果。
2.3 优化人员管理制度
2.3.1理性、持久是管理制度应当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机制的生机与活力。责任到个人,通过逐级负责与专业负责等来进行责任网的编织,人人有责,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责任断层或者空缺。岗位质量是核心职责,以它为核心,工程质量终身负责、逐级负责等制度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发展,能够明确各级主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权利等,在其职司其位,赏罚分明,责权统一。管理人员在其中需要有效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达到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处理与工作,并且能够试图去进行有效的监管,这对整个施工的管理能够起到极为有效的补充作用,无论是在项目的一线还是各层基础人员、后勤、技术人员等等中间都能够起到实际效用。
2.3.2健全奖罚制度,增强项目目标的向心力,员工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工程创优的方向发展。根据按劳分配,优质优价的原则,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表彰与奖赏,对造成损失的员工也要制定相应合理的处罚措施。
2.3.3促进员工水平稳步提升,支持员工兴趣发展,给员工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起到对工作岗位激励的目的。在公司评先,晋升等制度中对对在工程创优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员工规定给予提职、授予荣誉称号等制度,提升其积极性。
2.4 质量控制
2.4.1 材料控制
在施工前,就要做到通过做好施工质量计划,确定完善施工程序、完成施工工艺技术方法,并制定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在其中,材料的控制是贯穿全过程的,我们应当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中,不间断进行操控。达到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减少损耗的目的。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材料就是好的,最好能够满足合同条件并且价格低廉。
2.4.2机械控制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运营效率。要遵循优化配置的原则,保证施工质量,按工程项目所需、研究市场运作方式,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增强机械设备的有效运用,实现投入产出的最佳结合。机械化合理利用能够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有效提高施工效益。
2.4.3 坚持基本重心
以新产品开发、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心,以科技成果转换为关键,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并且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技术优势,建立以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子公司和工程项目部为主体、以科技机构、高等院校的协作为辅助,以高、新、尖、难、特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加大科技的投入,创造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3.绿色施工
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出台了一部法则――《绿色施工导则》,它提出了“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的意向和指示。在目前科技越来越发达,建筑业逐渐稳步发展的现代,绿色施工需要得到我们更加的重视,本导则用于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并可供其他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参考。
我们应当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发挥企业自查自律的作用,并自觉接受执法部门的检查,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有别于绿色建筑与文明施工,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够有效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在崇尚环保的新时期,企业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在目前多元化的竞争逆流而上。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项具体而复杂的,它有力融合了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将力量统一化,通过团队合作的力量,提升企业效益。通过对工程管理的创新,促进工程项目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良.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广东建材,2005(10)
[2] 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只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才能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新需求,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1.1 满足国内生产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增加工程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成分,确保建筑企业拥有的技术设备可以在建筑行业中独当一面,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以逐步提高收益,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新需求。
1.2 实现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
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管理理论,将其应用到工程管理实践中,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提供可靠理论依据,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在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力求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建筑企业必须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积极创新科学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 优化配置施工资源的有效途径
建筑企业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合理分配施工人员,制定施工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还可以明确员工在利益分配中的权责关系,确保工程管理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施工的内涵及管理目标
2.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施工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
绿色施工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施工理念,它起源于 20 世纪 80年代,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思想的指导下,发达国家开始探索实践绿色施工。进入 21 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建筑业对绿色施工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绿色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施工的实现不仅单纯依赖绿色施工技术,同时需要全面考虑施工现场场地环境、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以及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因素,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施工被赋予了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绿色施工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2003 年 11 月,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印发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推动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住建部于 2007 年9 月了《绿色施工导则》。
我国建筑业目前基本属于粗放型行业,在规模大、产值高、速度快的建设事业发展中,对资源的浪费是十分严重的。建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与维护、拆除阶段,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但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因此,对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绿色施工,对推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2 基于可持续的绿色施工的管理目标
《绿色施工导则》强调了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绿色施工导则》指出绿色施工的原则之一是: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由此可见,绿色施工的管理目标比精益建造的管理目标,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所增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的管理延伸至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以及拓展至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
因此,绿色施工的执行改变了传统项目管理的管理目标。精益建造的管理目标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项目的经济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绿色施工,不仅仅关注项目的经济目标,同时还关注建设项目的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关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协调发展。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即表现为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损害,不由项目本身来承担后果) ,为了追求项目的目标,精益建造一定程度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追求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绿色施工则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目标为项目的管理目标,通过三大目标来实现项目可持续性。其中经济目标主要是减少前期成本,节约资源,降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获得一个高性能运行的项目; 环境目标主要是减少资源消耗,消灭浪费,防止污染和保护资源; 社会目标主要是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睦的社区关系,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信任和提高对外的整体形象。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可持续的绿色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框架
三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管理手段之一就是创新。
3.1 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观念
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当审时度势创新管理观念,处理好工程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并确立项目管理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目标,确保项目合同的各个条款得以切实落实,保证这四大管理目标能够在工程管理中予以实现。建筑企业要处理好成本、质量、工期和安全之间的关系,针对四个目标制定优化方案,在全面考虑和处理四个目标的基础上,使工程管理得到优化,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3.2 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体制
建筑企业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施科学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明确企业、工程项目、员工的责任,有效协调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全面改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建筑企业要明确内部机构的责任体系,通过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来提高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增强企业控股的重要程度。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以此规避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增强施工合同的执行力度,提高工程管理能力。一是明确各方责任制,企业作为项目的主体投资方,应严格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以提高产权的明确性,树立新型产权关系。二是建立企业的法人财产制。项目部应该明确各方产权的界限,由对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以承担法人的责任,提高法人的独立地位。三是树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由于项目部主要由企业出资兴建,必须提高企业控股的重要性。
3.3 创新建筑企业技术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由于现代工程管理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需要大量、可靠的信息作为管理依据,所以建筑企业应当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冲破传统工程管理体制的束缚,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同时,信息化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高要求,管理者不仅要掌握工程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切实发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3.4 创新建筑企业文化
建筑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在不断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增强企业生命力。建筑企业在创新企业文化时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价值观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机制的创新。
四 总结
总之,为了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企业注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就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参考文献
[1]吴新宇.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创新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2010(31).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是指相关行业的企业内部人员和有关部门一起努力,把专业技术、实践经验、项目数据和思想教育连合一起,建立起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设计、生产或实施、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质量体系,进而科学高效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人力与物力资源,制作出符合相关要求和让用户能有所期望的项目或产品和服务来。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核心是加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每个人都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从而通过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和完善各项目或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还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来表现其基础的核心思想。工作质量是指全体工程项目的参与人员为了保障施工的质量所参与的工作的水平和完成程度,它规定了在施工项目的管理中,管理层和基层的人员都要保持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经验、总体自身有个较高的水平等。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是:让客户满意、做到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以及提升全过程每阶段的工作质量。
二、绿色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及现况
(1)相关著作资料中对绿色施工的定义是:工程施工中,在确保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最基本的要求为前提下,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运用,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和降低破坏环境等有着负面影响的施工工程。努力做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内部组成管理、策划管理、施工管理、监督管理和对工作的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2)目前中国的绿色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还在初级探索的阶段,又加上绿色工程施工受到了中国传统粗糙不够专业的管理的影响,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细节中,存在了许多问题,例如:
1)许多的建筑行业的集团中心思想中欠缺绿色施工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一部分该行业的企业把绿色施工的能力作为企业的竞争力的一种体现,但很大程度上建筑企业仍就是采用传统的项目施工管理知识,并没有全方位的向“绿色化”施工管理上转型;
3)建筑行业内也没有树立正确的绿色价值观。建筑行中的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与自然生态和现代文明相适呼应的管理,它更加在意生态平衡和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现今许多企业因自身或家庭的经济利益驱动,没有实施绿色管理;
4)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间接导致施工的专业技术落后。从事建筑施工行业,有着一些施工的人员多是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以及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绿色施工管理这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
5)施工过程中没有相关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监督和确保绿色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二千零价年时出台了《绿色施工导则》。虽然这书仅仅是对绿色施工管理进行了粗略的描述和要求,不过还是可以查询许多专业的知识。
三、施工质量理论知识在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绿色施工管理目前阶段仍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而施工质量管理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到今,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过程都已成熟化了。本文通过探讨两者间的关联,希望能把施工质量管理中良好的理论和实践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去。
1、全体各单位积极参与
管理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全面的监控日常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要求施工过程中各个参与的部门,例如:政府、业主方、施工单位以及相关的施工项目部等等。各方都应该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和任务以及权限,施工过程中任何的一个阶段都不能有一丝的怠慢疏忽。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要求集团企业策划出一套完整科学的责、权、利都涵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可以把此体系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去,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因为政府没有相应的绿色施工行业的法规和约束,以及相应的资金补助等原因而使得施工集团企业放弃采用绿色施工的体系的现象,此后还可以增强绿色施工的监管力度。
2、全过程管理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逼迫着施工集团放弃原有的传统的组织结构,并努力寻求好的提升全过程工程质量的渠道。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当前许多的施工集团并没有全面的向绿色化转型。施工质量管理能够辅助施工集团适应绿色施工管理模式,例如,在签订合同时特别加入绿色施工条款;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优先选用绿色环保的建材;工程施工时,成立绿色施工监督小组,增加施工质量的评定机会;工程结束验收与交付时,加强竣工质量验收的工作力度,同时综合考虑工程施工质量对环境影响的因素。
3、以人为本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要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一种管理,它在不停地提升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为的是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国内外有很多的工程实践证明绿色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很好的达到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加大顾客的满意度。它把“以人为本”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通过绿色绿色施工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带来宜人的居住环境———对人身体无化学危害的室内环境以及非常好的室外环境。并通过绿色施工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夜晚施工时光的污染、灰尘的污染以及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等等给对周围居民生活带来的恶劣影响。因此,绿色施工管理通过实施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能够成功地让顾客满意。
4、全员参与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规定全体职工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各部门各阶层的人员都要清楚自己的质量责任、任务和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知识。做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通过目标管理 (MBO)将质量任务目标平均的分配到各层人员并层层划分,一直下达到最基层岗位。如果能够调动全员积极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去,并且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让各个工作人员都清楚明白要完成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自己负责的下分目标,并且可以有效地为绿色质量目标服务。除此外,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理念的强有力的宣传,不仅提高了施工工人的绿色意识,还提高了建筑企业内部的绿色意识,从而加强建筑业的绿色施工意识。
5、领导作用
绿色施工质量管理中需要各个项目参与方的领导起到指导指挥作用,并亲身投入到具体的工作阶段中。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参与方比如:政府、主办方、施工集团和施工项目部。如果能够让参与方的相关领导者亲自参与到项目实施中去,就可以把此方法运用到绿色施工管理中,这要就能迫使政府去完善绿色施工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让绿色施工得到法律的保障。
四、积极推进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的建议
1、加强建筑企业人员教育
无论是绿色施工质量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还是目标管理,都应该防范对职工的工作动力做出过于乐观的假设,它们假设大多数人能够自发地承担责任,实行自治,而且富有成就感的需要,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看的比金钱还重要,并且能够树立良好的绿色工程价值观,但是在现阶段中国建筑行业中,大多数的施工人员为农民工,思想造诣偏低,不仅缺乏绿色施工意识,同时对工作的成就和归宿感不强。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的绿色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教育等方法,同时还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的对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绿色施工知识的培训和引导,可以采用网络的教育方式或参观相关企业,增加可实习的机会等等这样的学习形式,积极努力的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施工人员。
2、制定相关绿色施工法规
伴随着国际上迎来绿色建筑的风潮,绿色施工已是大势所趋。虽然施工质量管理的实施,能够很大程度上去让加强政府对绿色施工项目的各方面的支持,不过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建筑集团的运作都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下进行各项的建筑施工,同时加上实施绿色工程是运用的绿色建材较普通建材来说成本提高不少,所以很多建筑集团在施工项目前期因为进行绿色施工投资大以及相关绿色施工不好操作和使用的工具昂贵等各个原因,集团常常会放弃进行实施绿色工程施工。所以,这时候政府就要起到一个对建筑集团的推动作用,比如,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发放给建筑集团绿色施工的相关资金补贴、一些项目扶持措施和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来确保绿色施工的发展和有效运行。
五、结论
国际社会对绿色环保意识才刚开始。各行业的绿色施工实践也处于发展阶段,严重存在着动员不够、管理不够、监管不够等问题。不过,绿色施工管理主要是促进工程施工项目的绿色化进程,不但减少一些自然资源不必要浪费,而且减少环境遭到破坏所带来的的恶劣影响,对于我国推动绿色施工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对实现各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为了全世界的人民共有的生存环境,只有将绿色理念普及到各行各业中,将绿色施工的活动落实到位才能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需要所有的人员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 张立山,孟德光,朱天志,董艳英. 影响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原因及策略(综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2] 刘尧刚.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内部审计探讨[J]. 大众科技. 2007(05)
[3] 王小峰.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4] 明庭果,王向梅. 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策略[J]. 科技向导,2011,(2).
1.缺乏正确的低碳化管理理念
首先,铁路建设的低碳化管理目标不明确,传统的铁路设计、施工、运营思维仍然未改变。只重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而未将低碳化纳入项目管理。二是低碳化管理的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项目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施工,忽视了生产工艺的低碳性,导致资源耗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违背了低碳化的理念初衷。三是人员素质跟不上低碳理念要求。低碳化建筑理念要求人员对低碳理念、技术、政策等相对熟悉,而目前一些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缺乏相应知识,难以适应铁路项目低碳管理的要求。
2.项目管理内部控制混乱
面对低碳管理的特殊要求,传统铁路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仍存在不少管理漏洞和问题。如:机构设立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组织和部门对施工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人员关系和权责混乱不清;项目管理模式流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的流程设计;一些项目疏于管理和控制,导致低碳沦为低效。这些问题都会对铁路项目的低碳化管理造成影响,最终偏离低碳经济目标。
3.低碳技术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低碳技术整体上还不够成熟,铁路项目当然也不可避免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技术应用和推广比较落后,许多企业受到自身眼界、科技实力、人员素质和经营状况等影响,既缺乏研究和应用低碳技术的动力,也没有保证技术实施和应用的软硬件条件。其次是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虽然我国已经制订了一些标准和规范,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等,但仍缺乏对低碳建筑的评估、碳排放计算、碳排放量强制性控制等标准,导致技术创新和实践难度大。
4.外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
当前,从国际到国内,低碳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我国政府也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目前相关政策法规具体涉及低碳建筑的仍然较少,缺乏一套可以鼓励发展低碳建筑产业的政策导向与激励机制。而且低碳技术比较复杂、材料成本相对较高、相应人才比较匮乏等,导致企业发展低碳产业的外部环境不太理想,缺乏进行技术革新和应用的动力。加上铁路项目受国家投资影响较大,很多企业放缓甚至干脆放弃了发展低碳方向的努力。
二、铁路工程管理低碳模式的调整及优化
1.转变施工管理理念
铁路项目应充分认识进行项目的低碳化管理对企业开拓市场、革新技术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明确低碳建筑能够有效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响应国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号召的行为。铁路项目应该深刻认识低碳建筑项目管理理念的内核即绿色、创新和综合管理。绿色是指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低碳建筑项目管理中,从各个环节上控制建筑工程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创新是指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低碳建筑的发展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应该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等,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综合管理是指在低碳建筑工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环境、资源、进度等影响,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进行全过程和全环节控制,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首先,应组建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关人员,明确权责关系。在项目实施低碳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组建一个管理团队来负责低碳建设的总体控制和管理工作。团队内部应该结构设置合理、岗位权责清楚、人员落实到位,避免出现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其次,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低碳施工技术涉及面广、技术要求复杂、处理数据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和工具,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现象。因此,铁路施工项目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项目管理平台,提升科学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最后,加强对低碳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应用。企业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引进相关人才、吸收先进成果经验、加强推广和应用等,积极创新低碳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实力和软环境,保障低碳管理效果。
3.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国际通行的可借鉴的项目管理模式,低碳经济下铁路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有几种:一是传统的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BB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铁路项目采取的主要建筑模式,由于设计与施工脱节,变更索赔多,管理成本高,难以实现项目的低碳管理目标。二是设计-建造模式(DB管理模式)。由于低碳建筑需要同时兼顾建筑工程的质量、时间、成本和全生命周期低碳经济性等方面的需求,DB管理模式仅能够满足前三者的需求,对兼顾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经济性则无法予以保障。三是建设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雇用施工经理参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以便更好实现业务的建筑预期目标。这种模式需要对各方权责关系予以明确,以避免纠纷和管理混乱。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其它建筑工程中有成功运用的案件,但在铁路项目管理中还没有使用。四是项目管理模式(PCM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由承包商全权业务进行项目管理,但容易因监督机制缺乏而产生管理漏洞和问题,损害业主方利益。这几种模式需要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项目要求进行选择,以保证低碳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4.优化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流程
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周期长,施工面广,对其低碳管理比较有难度,需要业主、设计、监理等与管理方加强沟通协作,履行各自职能,以保证低碳目标实现。在项目管理中:
(1)加强材料管理,尽量使用高效、环保、低能耗的新材料和可重复循环使用的再生材料,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不仅能有效的保证材料及时供应,还能节省运费,减少运输废气和噪音污染。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尽量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做到工程质量一次合格,杜绝返工浪费。
(3)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减少人工的使用。淘汰落后和污染严重的机械设备,如在桥梁施工中使用移动模架、在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混凝土无声振捣等降低施工污染。
(4)合理规划临时性建筑,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临时性建筑和辅助设施的用地。尽量选择现成的房屋、宿舍、道路等,避免占用耕地和良田,减少临时占用对后续土地利用的影响。
(5)尽可能保存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施工区域内的水源,通过节水设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消耗。
(6)要对土石渣料、废水、泥浆、生活垃圾等进行全面处理和控制,配备喷洒抑尘设备,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空气的污染。
(7)在管理机构中推行现代化办公制度,完善网络设施,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了纸张使用。
三、结论
关键词:南港工业区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条件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017-02
1 工程背景
南港工业区是天津市“双城双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部署,功能定位为国家级重化工基地、国际海运散货物流中心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按照南港工业区的发展目标,南港工业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一个发展阶段(2009~2013),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规模开展。南港工业区由于其自身工程特点给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本文以我单位在南港工业区的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依托,分析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难点并给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不利建设条件
2.1 工程地质复杂
南港工业区南北方向水平地质分层较为均匀,南北差异较小;东西方向地层分布情况差异性相对较大,自西向东包括既有陆域区、海域素土回填成陆区、海域吹填成陆区三种地质区域。不同的地质分区其土层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在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必须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地质分区采用不同的路基处理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等。
2.2 软土分布广泛
南港工业区属滨海软土区,地下水位高,软弱土体分布广泛。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灵敏度高等特点。在软弱土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对重型机械施工、路槽开挖、基坑开挖与支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重型机械沉陷、泡槽、路槽边坡滑移、基坑失稳等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另外,若施工期对软土地基处理不好,则在运营期会使路面产生开裂、破碎、车辙等早期病害,在桥涵路段产生桥头跳车、通道结构物损坏、边坡失稳等影响工程寿命和安全的病害。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选择是南港工业区必须解决的重点难题。
2.3 水文环境恶劣
南港工业区是典型的滨海盐渍化软土区,主要表现为细颗粒的氯盐渍土,土中含较多的Cl-和SO42-,对钢筋和混凝土具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当进入构筑体中的盐溶液浓缩后,盐分结晶,对构筑体产生挤压破坏。这些破坏严重危害到道路设施的安全运营,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良盐渍土。
2.4 地下油气管线密布
南港工业区是重化工区,地下管线密布,目前已有的地下管线包括输油管道、燃气管道、地下光缆、电缆、排水管道等。在工程建设前若不事先摸清周边的管网情况,会在路槽、基坑等开挖过程中对管网造成损害,出现挖爆、挖断现象,引发安全问题。
2.5 气候多变、大雨、大雾、大风天气较多
天津滨海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特点分明: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0℃,多风多雨;冬季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18℃,多雾;春季干旱多风;秋季秋高气爽,11月份多雾。冬季低温期及大雾、大风、大雨等条件下均不能或不利于施工,所以天津滨海新区的气候特点对该地区建设工程的工期、质量及安全等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3 不利管理条件
3.1 供料方众多,材料控制难度大
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南港工业区建筑材料缺乏,大多需要从外地购买,由于工程规模大,所需建筑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因此供料方众多,材料来源多元化。供料方质量与责任意识参差不齐,造成材料控制难度大,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3.2 建设参与方众多,建设管理难度大
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建设规模大,多条道路及其配套工程同时施工,形成网状建设局面,与单一建设项目相比,网络化的工程建设项目涉及更多的参建方。不同参与方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点,使得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之间协调管理难度大,且参建方经验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责任意识不同等使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的实现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3.3 工期紧迫,工程管理任务艰巨
工期紧迫是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又一特点。2010-2011年开工建设的众多项目中,最长工期1年半,最短工期仅为8个月,工期之短国内鲜见,加之建设环境复杂、技术难度高,给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挑战。
4 对策分析
鉴于南港工业区存在的诸多不利建设和管理条件,采取了如下应对策略,以保证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4.1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
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项目是促使工程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科研攻关项目的确定过程中,要确保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确保项目承担单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软、硬)实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以保证科研项目的技术水平
和应用价值。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南港工业区的建设环境和特点,针对道路、桥梁、排水、环境保护和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开展了相应的科研攻关项目,为南港工业区的工程建设项目保驾护航,同时也促进了行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4.2 编制针对性指导文件,对设计与施工形成有力指导
编制针对性指导文件是指导地区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最直接途径。针对性指导文件最明显的特点是要切合地区工程建设特点(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以及地区功能定位(确定道路交通类型及特点等),以期对当地的设计与施工形成针对性的指导。南港工业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编制了《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与实施导则》,对该地区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有力指导。
4.3 加强现场咨询,确保问题发现和解决的及时性
聘请经验丰富的科研院所或企业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是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最便捷途径。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较大,发生突发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加强工程进展情况的日常巡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而当发生一些质量和安全事故时,技术咨询服务单位可提供专家顾问团队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及防控措施。同时技术咨询人员以业主为中心,完全服务于业主需求,是对监理工作的一种补充。
4.4 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精、准、细、严”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必然趋势。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对涉及工程的各种因素实施全过程的无缝隙管理,保证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多项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要以沟通高效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平台,以精、细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动态化(PDCA)的管理模式为手段,以数据化的管理方法为途径,实现管理过程的“精、准、细、严”。
参考文献:
[1] 戢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6:8-10.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理,现场监理,施工质量
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是建立全面的质量保证组织控制体系, 强化承包人自检体系的管理, 严格做好中间的质量检验以及现场质量验收,搞好工序质量检验和控制。按照以事前控制为主,严格要求开工报告的审批,预防质量通病的发生,杜绝施工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优。以下就现场监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谈几点看法。
一、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只是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而这一阶段主要是质量控制。
结合现阶段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应重点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而施工阶段又是整个建设工程期间的重点和关键,如果说设计是灵魂,则施工是庞大的躯体,所以更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其主要任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工作,独立、自主、公正地协调好项目法人和各参加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组织职能、服务职能、控制职能,保障工程按计划高效、优质经济地顺利完成。
二、现场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其中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利,围绕影响工程质量各种因素,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其目标是满足业主的需要,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现行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监理在到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实施监控时,首先要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要对施工阶段进行全程的质量控制,这里主要谈谈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第一,工程施工前的指导工作。
首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同时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杜绝出现在工程现场,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日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在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其次,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要召开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并且有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
(1)挑选优秀的项目经理进场;
(2)针对工程特点,招聘和使用专业的技术人员,避免人的失误行为而造成质量缺陷;
(3)加强岗前培训、技术交底的监督;
(4)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到岗情况,质监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等。
最后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 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人进行验收。
第二,工程施工中的监控工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采用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从而达到现场监控的目的。在现场施工中,应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1)技术要求上做到: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确处理数据问题。遇到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问题。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有特殊工艺的重要部位,监理工程师要全程监控,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现场检查上做到: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面监控。凡是抽检的项目,要随机检查,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及早发现,整改方便。设置质量控制点,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控制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
(3)现场采集数据和测量结果,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前提是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定数据, 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掩盖,不能马虎处理,避免类似质量问题。
第三,工程结束后的验收工作。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施工完毕后, 应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现场验收。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质量隐患, 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将问题处理。
(2)针对重要工程,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而不去强调事故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科技论文,工程质量监理。
(3)现场监理机构或人员应配备常规检测工具以满足正常检验工作需要, 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必须在承包方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求施工方必须具备与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检查、检测手段,不能用监理人员的检验代替其常规质量检查。
我认为监理公司的现场监理工程师, 只要抓住以上所述的几个环节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会为社会创出许多优质工程,同时,也树立了监理公司良好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经验技术文集,浙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河南省建设厅.《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导则》.2005.11
[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工程管理研究所.1997.(3)
[5]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