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部职业教育法

教育部职业教育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部职业教育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育部职业教育法

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 学生 教材

中等职业教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为各地区及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中初级管理、技能及服务人员,各校的办学目标更清晰,专业设置更切市场实际,办学条件更加改善,社会认可增强,辐射社会功能加大。但仍然存在制约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招生困难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尤其高等教育的扩招,掀起“高考热”、“普高热”,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再加之传统的文化意识使百姓把职业教育当做二流教育,中职生源面临严峻挑战,导致生源不足,质量也不如从前。

二、社会环境及百姓认识

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培养更多的是中初级的操作及服务人员,人们把操作工种看做是低级的劳动,把服务业看做是伺候人的工作,受到人们的鄙视,所以,在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三、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建设滞后是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实训教材缺乏;有的教材脱离社会需求及经济发展实际;有的教材是从高校教材照搬过来再经压缩而成的,知识结构也体现为理论偏深,内容偏多,偏离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的教材的教学内容上不能及时吸收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教学内容陈旧、重复、交叉,脱离实际的问题也很突出。

四、教学用书与资格考核用书不统一

目前,我校多数教材采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由于部分专业学生毕业时实行“双证制”,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因此学生毕业前要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考核,获取中级资格证书。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和考核用书不统一、要求不衔接,其中,多数教材的理论知识内容与现行中职学校的专业所用教材不相符,缺乏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整合,出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内容相脱节的问题。

针对上述影响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各方面因素,解决的对策有:

一、行政部门调控和投入相结合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学校的布局及专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重组。对一些办学条件不好,质量不高的中职学校要进行适当整合;调整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通道,拉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劳动准入制度,如就业不仅需要资格证书,还包括学历及岗位实习年限等系列内容,这也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增加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实训条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外,设定中职教师进入的标准,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理论教学应满足专业(技术)课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课要把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岗位上进行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学到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尤其是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实习方案,实习方案要做到岗位安排合理,实习内容全面,考核标准明确,管理制度严格;由优秀教师组织实施。在实习期间,学校与实习单位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只有这样,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三、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及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行“双证制”,即在毕业时,既要取得毕业证书,又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为学生毕业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必须同时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四、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相结合

一方面学校自身要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设与实践教学配套的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同时,要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舞台。

五、教材的更新与改革相结合

教材建设和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其实质是要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和市场的变化。教材一要适合中职学生;二要适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自编教材;三要增加实训教材;四是增加多媒体教材如:VCD、录像带、幻灯片、图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电化教材的编制,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于社会发展。

六、内培与外引相结合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职业生涯规划;困境;发展策略

1 职业生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要环节

高等职业院校与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应该在职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上具有更多优势。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应该着眼于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而这些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在学生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下逐步实施和完善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则可能成为一个无目标的盲目,最后学生的培养可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无用功,很难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个问题也是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的一个直接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目标的必要环节。只有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未来从事的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2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第一年是大量的基础课,第二年是专业课程,第三年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但是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和面对就业问题时对职业发展一片茫然,只能片段式地了解一些企业的情况,可以说,很多高职学生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职业。没有得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职业选择上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职业,也很难热爱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这种现状让很多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和摸索期。一些学生甚至由于职业定位的缺失,造成整个职业生涯的失败。

目前,我国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一般都在最后一学年实施,内容多是思想教育,形势分析等。近些年来,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起步晚,尚未升华到系统性的理论教育阶段,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上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研,笔者发现,目前在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2.1 领导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根据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指导与教育。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人才培育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配置上未与社会结构、职业发展相匹配,也就不能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因此,作为高校领导、专业负责人,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生培养计划中进行考虑,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

2.2 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职学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需要教师分类指导与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相结合。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只给毕业班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全程引导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从性格分析、能力解析、专业知识、职业意向、职业行为等多方面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缺乏对学生的“全程式”指导,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甚微,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很多学生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知识能力缺乏。这些能力和知识应该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培养,补上我们在职业认知方面的欠缺。同时,以职业规划为指导的高职学习,会给学生更好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己为什么而学,应该如何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指导人员普遍稀缺

职业生涯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的专业性上。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不是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这些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科学理论。他们所能做的主要是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而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教师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的理论和实践技巧,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和选招聘制度也有很好的了解。而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不仅专职从事职业规划教育的人员数量少,而且其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技巧。必须承认,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在专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3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策略

3.1 引入专业机构,培养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国外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呈现出职业化、素质化、专门化的特点。在美国,一名普通的辅导人员,至少需要具备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心理学硕士、博士学位。而我国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是由主管就业的教师开设,存在较大的专业不对口性。在目前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较快地解决目前的一些困境,一是将社会上已经比较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引入高职院校中开设相关课程;二是将校内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送到国外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将国外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引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目前也有很多在各个行业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在为高校学生义务进行相关职业生涯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多方借力,完善其职业生涯教育,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3.2 借鉴国际先进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中心

世界上最早开展生涯管理与辅导的国家是美国。早在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就明确提出了生涯管理与辅导是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专门设置了相关的管理研究机构,督促保障学校有效地实施相关课程。它奠定了全美学校生涯管理与辅导工作的基础。美国对在校生职业生涯管理的理念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不是仅仅指导学生找工作,提供用人信息,而是从学生一进校就引导其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协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美国的高校职业生涯指导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从学生一进入大学学习就开始进行职业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借鉴其做法,设立专门的机构,随时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解决他们实际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和负责人都应该抱着一种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一个学生选择一所职业院校,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了他的职业人生,每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学生的选择,这是对他一生至关重要的选择。只有抱着一心为了学生的思想去工作,我们的职业生涯指导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果每个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都能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看成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事情,以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系统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科学地贯彻实施,也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3 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认识企业、了解职业的合作项目

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践项目和机会。这些项目的开展要避免只是在学生毕业前集中到企业实习的简单方式,而应该在入学后便开始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认知和实践中去,为最后的职业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

4 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个系统的、关系到学生人生幸福、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但其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充分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建设有竞争力的高职院校,提升整体竞争实力,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学生完善其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综合职业竞争力,这也将是高职院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靳玉梅.美国职业生涯教育及启示[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1.

[2] 王秋夜.高职院校推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4-65.

[3] 李斯杰.国外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启示[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4.

[4] 张军.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1):130-132.

[5] 胡元聪,黄晓梅.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32-34.

[6] 韩宝庆.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102-105,82.

[7] 王莎什,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6):80-82.

[8] 田爱民.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教育新模式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52-55.

[9] 唐红杰,闵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7):281-282.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大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历史比较短,在教学的创新,分类体系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建设上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师能力不强,教学内容繁杂,因此研讨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规律和新的特点,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做一些探讨。

一、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三类,三类课程的比例为4:3:3。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构建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

三、强化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不得任意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第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每学期应选定教研教改课题,并安排教研活动。任课教师必须在领会大纲、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所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确定本学期学科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双力”(智力、能力)、“双能”(智能、技能)训练要点,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四、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教的过程管理和学生学的过程管理。教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的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和督促他们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并达到最佳状态,收到最好效果,进而使教学的各环节形成有机序列,获得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五、强化技能训练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有一技之长是职业学校学生立身社会的资本”的意识;树立“掌握过硬本领,振兴经济,致富家园”的雄心和信心。

其次是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制定新的大纲要求,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将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习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教学计划中。第三是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教师讲解)演(教师示范演示)练(学生练习)评(教师讲评总结)四个环节,使实习课达到高密度、高强度、当堂讲授、当堂实践、当堂掌握的要求。第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学校不定期抽查学生技能训练情况,学期末组织学生集中测试,评选出“技能训练标兵生”和“技术能手”进行表彰奖励。毕业时,组织综合考评,进行技能鉴定,颁发等级证。第五是建立规范的实习实训档案。每位学生都要达到一档(训练实习有档案记载)一考(有考核记录)三固定(定训练目标、定指导教师、定时间)。

第4篇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优化结构、创建品牌、突出特色、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先后制定了《芜湖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通过调整、联合、撤并、新建、扶持等方式,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使学校形成规模效益,不断加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激发活力,提升服务能力,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安徽省职教工作会议也于去年年底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作为安徽次中心城市的芜湖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本刊记者走进芜湖,走进校园,听这些职业学校的掌门人谈管理经验,谈所遇困惑,谈发展愿景,并把这些经验和做法记录下来,以期在安徽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

芜湖电缆工业学校校长孙泉来: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学校坚持以德立校,践行“做人为本”的育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形成了“德育工作大家做、学生管理人人抓”,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多年来,学校师生无一例严重违纪或违法事件,学校先后被评为“无为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无为县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和“安徽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转变观念,坚持德育工作处于首要地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学校紧抓师德教育,引导教职工转变观念,围绕升学、就业“二元制”开展素质教育,改变“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是班主任的事”的想法,改变抓智育硬、抓德育软的做法,解决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问题,树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思想,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保证每一项德育工作内容都能落到实处。

整合资源,构建德育工作网络系统。为了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学校施行“多元化”管理模式,构建德育工作网络系统。以党支部、工会、校团委为一个系统,主管教职工政治学习、师德建设、学生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建立起“自尊、自强、自信”的氛围;以学校行管人员、年级组、学生会为一个系统,负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确保校纪、校规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以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校外法制辅导员、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为一个系统,建立家访和家长接待日制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加强德育工作内涵;以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个系统,挖掘学科课程育人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将德育工作构建成一个合理的网络系统。

以人为本,明确德育工作主体性质。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和引导人作为德育工作准则,真正将“管、卡、压、罚”转变为“疏、导、育、帮”,明确学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从1750名在校生中选拔出102名优秀学生,组建了新一届学生会和团委会,目的是让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教育、锻炼成长,进而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学生会和团委会开展的“我的样子”“学生的时尚”征文以及“校园之声广播比赛”等活动在校园内引起强烈反响,集聚了正能量,学生干部在学校和班级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

重视过程,提高德育工作实际成效。根据全国和安徽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芜湖市、无为县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在提升德育工作内涵上狠下工夫,淡化结果,重视过程,切实加强学生养成教育。职校生文化课基础整体较差,言行上还存在诸多不良习惯,如乱扔乱丢垃圾、诚信度不高、文明用语不够、守时守纪不强等问题,这些看似是行为习惯问题,其实是学生内在素质的外化。为此,学校德育工作采取“由表及里”的思路,促成学生“形式的改变”。学校把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工作重点放在新生养成教育上,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从能看得到、做得到的小事做起,如开展“不乱扔纸屑”“我不说假话”“班级每周德育报告”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通过学生会各个部门所开展的检查和值日来培养锻炼学生,影响感化学生;尽可能多设立勤工俭学岗位,让学生通过竞争上岗,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通过系列“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学会感恩。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朱贤忠:而今迈步从头越

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直属于芜湖市教育局,是一所国家级重点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已通过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校根据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制定措施,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2014年11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现代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芜湖市委市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高端化、城市现代化、环境生态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全市中职教育的排头兵,我校紧抓机遇、迎接挑战,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主动适应芜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全面实施学校“181”提升战略,以招生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做好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提升工作。力求五年内把学校办成中高职相融合、就业与升学相衔接,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综合性现代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我校以招生工作统领全局,着力推进以下八项重点工作:立德树人,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职业教育始终。利用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服务经济,提升专业建设品质。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抓手,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顺应市场变化,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使课程与专业更加契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转变思路,构建教学新模式。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隔膜的藩篱,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构建“工学交替”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推进理实一体化、分层次教学,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结构,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从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师德建设为抓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国培、省培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专业突出,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引领优秀教师的快速成长。多元合作,架构中高职相衔接的“立交桥”。统筹培养中高职一体化人才,不断加强“中高职衔接”工作,完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衔接。逐步增加五年制、“3+2”合作招生专业,探索 “3+4”合作新模式。校企融合,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避免重复建设,有效节约办学成本,实现学校在企业中、企业在校园里的构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平台。拓展渠道,加大社会培训力度。依托良好的软硬件资源,为企事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及社会培训提供服务。继续加强学校函授站教学及管理工作,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再教育提供平台。

搭建数字平台,促进学校精细管理。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为学校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制度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芜湖信息工程学校校长邬余俊:在逆境之中奋力前行

芜湖信息工程学校为省级中职示范校,是“芜湖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全国中职校动漫联盟副会长单位。自隶属于全国首批、安徽首所国家示范性高职——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以来,充分发挥高校办中职的优势,实现了与学院在师资、专业设置、实验实训多方面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学校现有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高中后对口升学班三个层次四种办学形式,其“中高职衔接”省级课题研究荣获“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围绕201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学校明确了“转变观念、推进治理、巩固成果、重点突破”的工作新思路。围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专业特色。我校的办学主体是五年制高职,这也是学校作为芜湖市唯一的高职院校附中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学院拥有的特色专业和国家示范专业的强势,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办学特色。

加强理实一体向工学结合转变,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基于学分制下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的试点,通过试点企业——芜湖德豪润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试点专业——电气技术应用,在前期“德豪”班的基础上做好工学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的探索。我校此项试点改革,在满足总学时和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学制和教学计划,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行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徒弟的现代学徒制,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有机对接,实现学生、家长、学校和企业“四方共赢”。

加强招生工作及其制度改革,实现规模有效增加。拥有一定数量、素质的生源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目前严峻的招生形势下,如何全方位宣传学校的招生专业、就业优势、教学特点,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选择学校,除了我们必须提高自身内在的办学内涵,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吸引力外,还必须加强招生工作及其制度改革。鼓励、引导中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我们通过邀请学院创业中心领导、专家和高校学生中自主创业的典型,来校进行创业启蒙教育、培训和引导,鼓励中职生心存高远,进行自主创业尝试,客观上有利于调动在校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将来人生出彩的途径和桥梁。积极开展校内外培训。学校充分发挥技能鉴定站的功效,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和考级鉴定工作,并积极依托学院不断拓展校外各类培训工作。

加强教学督导和教学科研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聘请学院资深专家“推门”深入课堂进行教学、“听、评、议、查(教案、备课笔记)”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责任心。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省市级课题研究和读书活动,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各级教科研活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接地气”。在教学管理中始终强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教师应当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选择最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强调学校“第一课堂”教育教学重要性的同时,积极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第二课堂”活动。我们以技能大赛和文明风采比赛为突破口,以社团为抓手,以兴趣为引导,组织各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有效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第5篇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农村职教;模式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西部大开发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其培养职业、技能合一的新型农民地位日益凸显。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根据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和谐进步提出的一项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西部省份中心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项指标在大开发政策的照顾和倾斜下业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西部农村由于积贫积弱和观念陈旧导致没能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异军突起,其发展速度更是与西部城市渐行渐远。西部城市和西部农村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促使政府与社会把思想和目光聚焦在西部农村,重新审视西部农村的发展问题和策略。

一、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末,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较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三大区域战略。但是,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仍整体滞后于全国发展的平均水平,但其内部的发展也参差不齐,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区域:经济不发达、经济欠发达和经济发达地区。

(一)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此类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山区高原地带

勘探和研究证明,此类地区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石油、矿产、有色金属、森林和旅游资源。究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资源的匮乏,"普九"任务艰巨异常、文盲覆盖面积广泛。经济贫穷、精神贫困是此类地区的普遍现象,显著表现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生产观和满足温饱、安贫乐道的生活观等;这些陈腐观念严重束缚了思想的解放,形成了愚昧的文化现象。因此,发展此类地区的当务之急是消除人们的精神和文化贫困,推广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的技术和经营。

(二)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

此类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草地、湖区和平原地带。由于交通和资源的优势,此类地区较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稍微充分一些。但劳动者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下和思想视野狭隘等因素制约了此类地区农业的深度发展,农产品、水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层次较为低端。打破发展瓶颈的铁锤在于,首先要深化农业的发展,建立农业品牌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使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健康可持续的体系;其次整合地区资源优势,利用城镇的集聚效应,大力推广资源的知名度,提高其附加值。

(三)农村经济发达地区

此类地区主要分布在大规模城市的近郊,人们受大城市的教育资源、技术经营等发展必备要素的辐射影响,对现代农业和市场工业有了初步的认知,此类地区农业的精、深加工层次较高,并具备了薄弱的工业基础,形成了初步的工、农业相互带动的体系。但此类地区较之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农村还有差距,缩小差距的关键在于,首先依托本区域已经形成的资源和农业优势,造就一批绿色和放心产品品牌,做大做强与大城市的需求对接;其次借助城市和农村过度地带的优势地位,发展集娱乐、休闲甚至保健为一体的绿色旅游产业;最后引进、消化和吸收大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使本地区薄弱的工业基础更为强壮,藉此来反哺农业和旅游业,使工、农、旅三业形成良性的互动。

二、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西部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结构不合理、失衡,规模较小,资源短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西部农村经济要发展,首先要提高西部农村人们的教育程度,特别是根据本地区发展需求而造就的职业教育(职教)受训者。纵观横看现有的西部农村职教,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政府主导的扶贫型职教

政府意识到“要致富、先治愚”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出台了“三支一扶”的政策引导,其中的“一扶”就是扶贫,所以各种各样的扶贫型职教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政策制定是从大局出发、服务全局的,但政策执行则是变了形、走了样。问题的严峻性体现在:其一、某些地方政府把办理扶贫型的职教视为形象工程,这种认知导致农村职教成了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培养出来的所谓农村新型建设者也是徒有虚名;其二、地方政府真心实意想办好农村的职教,但由于财政经费受限,办起职教来处处缩手缩脚,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培训和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其三、西部农村的职教部分力量来源于高效招募的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由于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安家落户的需求,导致他们的教育激情和培训效果也很不理想。

(二)民间形成的聚财型职教

民间资本追逐的是投资利益最大化,当其资本注入到农村的职教上时,无疑也要讲究投入和产出,但职教承担的是社会和公益功能,投入和产出不会形成比例。为了追求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民间资本不得不在学费和教学上下功夫,提高其学费幅度、降低其教学质量,这两点都会对农村的职教造成致命的打击。

(三)城市服务的输出型职教

农村的职教由于其局限性,导致专业和培训向城市服务型技能转变和倾斜,培养为城市第二、三产业服务的职业技能劳动者。此类办学和运作导致的直接后果有两点:其一、参加农村职业培训人要和城市里接受普通教育者和面向城市的高端职业培训者同台竞技,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学历不如普通教育,技能不如高端职业培训;其二、农村的职教不面向农村的实际情况,则造成西部农村没有技能人才可用,这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相当不利。

三、西部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职教切合点的创新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保持着旺盛的需求。根据区域发展特色,西部地区进行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广西教育兴农金色工程、陕西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在提高西部劳动者素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西部农村经济建设[3]要发展、村容村貌要变化、民主自治要推进离不开掌握着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村建设者,所以大力发展农村职教刻不容缓,既然是农村的职教就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村的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和培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源开发引导型

西部的交通不便滞缓了西部的发展,但西部又具有中、东部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西部的自然资源囊括旅游、矿产、有色金属和森林等,农村职教的专业就要根据西部的资源开发来设置,如根据西部自然风光设置的旅游专业、根据西部矿产和有色金属设置的矿产和金属勘探冶炼专业、根据西部森林设置的鱼林牧畜专业等。根据西部需求设置的专业才有针对性,才能更好的适应和开发西部资源。

(二)现代农业技能型

农业是西部的主要产业,发展西部首要发展农业,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自然而然的成为西部农村发展的桥头堡,具有象征和现实的双重风向标作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需求推进,西部农业必须要在原始农业上加以革新,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推进,推进的动力既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更需要懂现代农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培训中既涉及到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实现渠道等理论技能,又涉及到西部农业现状及发展等要实地勘探的技能,这就需要承训单位和受训者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三)小型商业经营型

西部农村现在面临的是没有工业或者工业基础薄弱的困境,因此以现有的经济基础不足以形成集聚工业,故而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小型商业就显得尤为重要。西部农村的小型商业可以弥补农业和工业间的空白,但由于西部目前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条件不足以吸引高级商业人才加盟,所以利用农村职教培训一批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村本土人开发本地的商业则成为解决此困境的不二选择。农村职教可以根据本地区特有的资源和农业优势开发出一条特有的商业道路,通过商业把本地区的资源和农业推广出去,以此带动本土资源和农业的更好发展。

四、西部农村职教和培养模式的创新

西部农村职教的现状与西部大开发赋予农村职教的任务严重脱节:主要表现为职教理念严重滞后,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脱节,没能找准农村职教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合点,过度重视学历教育、轻视技能培训等。这些农村职教的弊端,都将成为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制约农村发展的障碍。因此西部农村职教创新要在新型办学思维的指导下,始终围绕这些关键因素进行变革和创新。

(一)农村职教办学理念创新

农村职教是负责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除学历和技能教育外,还要承担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任。目前农村职教在办学理念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其一、以学历教育为主、技能培训为辅,农村职教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和社会认可度,所以农村职教要扬长避短,培养技能性强的实用性人才;其二、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服务型培养,轻视农村需要的技能型培养。要正确认识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因为大部分农民属于“离土不离乡”类型,他们不会在城市安家落户,最终还要要把在城市获得的资金、技术和观念带回家乡进行创业,所以在进行职教时要重视农村乡土特征和发展的培养。因此农村职教要围绕西部开发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办学,重点是培养会生产、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农村职教教学内容创新

农村职教并非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因此农村职教教学内容更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以实践教学为主,同时辅助以理论教学,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根据此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可设置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第一次理论主要介绍实践的相关事项和实践流程;第一次实践则让受训者掌握产品生产流程和工序、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等;第二次理论是承上启下,总结第一次实践经验,开发第二次实践技巧;第二次实践则让受训者上机操作,亲手演练产品的模具设计、成品加工等环节。

(三)农村职教专业设置创新

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职教的切合点设置专业。其一、开设林渔畜牧等与西部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包括林果栽培和嫁接、野生和家禽养殖、手工编织和制作、皮革加工等。其二、发展旅游专业,包括导游、宾馆服务、民族工艺品制作、古代建筑等。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如敦煌莫高窟、峨眉山、秦始皇兵马俑和九寨沟等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

(四)农村职教教学方式创新

目前农村职教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农村发展的需要,主要弊端是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其一、生源只来自初中毕业生;其二、短期培训班较少;其三、理论与实践脱钩;其四、职业资格证取得率不高。解决弊端在于:其一、改变单一的入学渠道,实行初三和高二分流,引导不预备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生源的素质和档次;其二、办学形式要百花齐放,理论与实践结合、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结合、技能培训与文化教育结合。

现在已有事实证明通过西部农村职教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能够对西部的长期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最典型的,陕西省根据本省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职业教育对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作用,并在2003年10月由陕西省政府提出了“构建一个网络,实施两大工程”(简称“一网两工程”)的发展思路并予以实施。陕西“一网两工程”的实施,说明西部职业教育发展逐步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政府为了充分发挥职教网络资源,将职业教育与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寻找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从宏观上指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并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引导,不失为一种在短时期内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获得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西部农村职教发展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8).

第6篇

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的规定,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的管理,确保免学费政策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确保免学费政策顺利实施,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高等院校附属的中专部、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 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后,为弥补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财政核拨的补助资金。

第四条 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省级财政统筹落实,省和省以下各级财政根据各省f区、市)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予以补助。

第五条 中央财政统一按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测算标准和一定比例与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分担比例为:西部地区,不分生源,分担比例为8:2;中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分担比例为6:4;东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分担比例分别为8:2和6:4,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分担比例分省确定。

第六条 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资金的补助方式为:第一、二学年因免除学费导致学校运转出现的经费缺口,由财政按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和免学费标准补助学校;第三学年原则上由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方式获取的收入予以弥补,不足部分由财政按照不高于三年级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人数50%的比例和免学费标准,适当补助学校。

第七条 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补助方式为:对―、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给予补助。学费标准高出公办学校免学费标准部分由学生家庭负担;低于公办学校免学费标准的,按照民办学校实际学费标准予以补助。

第八条 中央财政于每年9月30日前按照财政部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的有关规定,根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和技工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核定的学生数和生源结构,按照一定比例提前下达下一年度应承担的免学费补助资金预算。省级财政部门在收到提前下达的免学费中央补助资金预算后,应尽快分解下达,确保下一年度春季学期学校正常运转。

中央财政于每年10月重新核定当年应承担的免学费补助资金预算。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足额安排应承担的免学费补助资金预算,按时拨付免学费补助资金,保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九条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免学费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通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和技工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结果在相关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十条 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工作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免学费工作负主要责任。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规范的预决算制度,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编制综合预算,收支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管理,年终应当编制决算。

第十一条 各地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生信息档案,保证享受免学费政策的学生信息完整和准确。

第十二条 各级财政、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虚报学生人数,骗取财政补助资金或挤占、挪用、截留免学费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三条 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各地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进行全面清查并公示,对年检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其享受免学费补助资金的资格。各地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加强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监管,纳入免学费补助范围的民办学校名单由省级教育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审定。

第7篇

一、引言

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外在性、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效应等,含义是指市场主体的行为引起的费用或者收益并未全部由行为人自己承担。换个角度讲,就是有人承担了他人行为产生的费用或收益。外部性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社会关系之中。即使表面上看是某个人自己或者限定范围内当事人之间的事情,但常常会间接地给他人或者第三方带来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增加了他人的收益,我们就称之为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反之,若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就是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前者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某项新技术发明被他人公开无偿地使用,后者的典型例子是环境污染,如某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降低饮用水的质量并恶化了周围的环境,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下降,附近房地产贬值等。

外部性的存在会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人们普遍认为,市场自身无法消除外部性。这就是人们常说“市场失灵”的一种情形。另外两种主要的市场失灵原因——垄断和公共产品,其造成市场失灵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存在着不合理定价和搭便车等外部性影响所致。因此,“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核心内容”[1]对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国家干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入手,诠释制度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已有一部分结论,并借此提出和论证一些有关政府干预、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观点。

二、矫正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要使资源有效配置,就要矫正外部性(注:对于矫正负的外部性一般没有争议,对于为什么要矫正正的外部性(如知识产权)的问题,可参看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82-98.)中关于批驳弱保护知识产权的内容。)。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将外部性内部化,即把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或收益转化为外部性制造者自己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具体地又可分为市场的方法和非市场的方法。市场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当事人直接协商、经济组织创新、明确界定产权。这里的产权“在经济学上是指拥有财产的主体的一种行为性权利,法学意义上的产权是反映与所有权相关的各种权利的总和,是制约人们行使所有权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权利的一种规则”[2]。由于外部含了当事人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假设,因而在产权不清的情形下,通过协商解决外部性显然难以成功;经济组织创新在短期内亦非易事,真正有实效的方法其实只有第三种,也就是所谓的科斯定理:只要产权界定明晰,在交易费用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资源会自动实现有效配置。这时,将产权界定给谁并不影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只要界定明确,资源配置的结果都一样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科斯的结论,并以之为起点展开分析。假设有一家生产中排出的废水污染了附近的环境,影响了周围居民,搬离该地区需花费100万元,且居民和企业都能按照最小化成本或者最大化收益的原则成功地进行谈判和决策。那么法律确认企业有排污权和判定居民有清洁的环境权对资源配置的结果会有不同的影响吗?答案是不会。实际上,无论法律如何规定,结局都将是企业装上治理污水的设备。原因是:假如法律赋予居民享有清洁环境的权利,企业就会选择花80万元购买治理污水的设备,而非付给居民100万元的搬家费。若法律确认企业有排污权(无偿),那么周围的居民会自己花80万元给企业安装治理污水的设备,而不是用100万元来搬家。

科斯由此认为,在交易费可以忽略不计时,法律(或者法官的判决)的任务是确定产权,但权利确定给谁对资源的最终配置结果没有影响,而只与由谁来支付配置资源的成本有关。企业不能排污,就要自己花钱购买环保设备,企业若有排污权,则由周围的居民支付环保设备的款项。可见,这时法律的规定(或者法官持判决)是一个带有伦理性的价值判定,它所影响的只是资源配置费用的分配而非配置的结果。从公平原则来考虑,产权的确定应当是让外部性的制造者来承担相关的成本或者收益。上述模型还表明,当事人双方对消除外部性的费用有清楚的了解,即相关信息完整、对称,是协商一致的重要基础。如果上面虚拟的80万和100万的数额对双方或任何一方无法确定,结局会变得难以预料。综合来看,在交易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信息足够充分可得条件下,用法律方法,则只需界定权利就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注:从这个模型我们也可看出经济学主要探寻提高效率的途径,而单纯追求效率的法律并不天然地实现公平原则。政府对污染收费或征税虽然有利于解决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但倘若税费不能转移分配给污染的受害者,则有失公平。)

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交易费用为零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法律唯一的责任就是界定权利的归属。市场主体会主动把外部成本内部化。从社会来看,只发生了立法的成本,费用少,效率高。然而,现实的世界实际上总存在交易费用,有时交易费用还非常大。此时只确认产权还不够,因为此种情况下产权的确定并不会自动带来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当事人双方对如何解决外部性存在争议时,需要通过司法手段或政府出面干预来消除外部性,这就是非市场化方法。

三、侵权之诉还是政府干预?

非市场化方法意味着国家干预。在民法和经济法规范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部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民法和经济法有同有异。相同的地方是两者首先都要确定权利的归属。如专利法要确定专利权,资源法要确定资源的所有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确定消费者权利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并未明确规定主体的权利,而是从责任的角度加以规范,实际上它同时隐含着对某种权利的确认。如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依照该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是确认消费者、购买者享有购买合乎产品质量法要求的产品的权利。确定权利是几乎所有的民事和经济法律法规的首要任务。两者的不同之处是民法常常只需确定主体的权利,一旦该权利受到侵害,则由当事人自己按民法侵权制度中的追究损害赔偿责任办法处理:而经济法则强调政府对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进行干预,赋予政府部门主动和直接干预的权力。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监督检查部门职权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的规定等。

只需界定产权就能通过司法手段来消除外部性,实际上表明民法也能对矫正外部性作出贡献。如果国家干预包含了立法干预和司法干预,那么民法也是国家干预的一种体现。知识产权法确定和保护专利权利和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权利,从而消除无形资产的正外部性对创新激励的弱化,即为一个例证。这无疑是对经济法国家干预论的一个挑战。但是,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方法,“损害赔偿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可行性方面存在以下疑问:诉讼费用或交易费用可能过高、权利救济的滞后性、许多外部后果无法通过财产权利表述出来、法院裁决可能过严”[3]等。这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交易费用。从前述的模型中就可发现,民法解决外部性只是在交易费用较低时才有效,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政府干预是解决外部性的交易费用在追求最低化中的当然选择。如果当事人在权利界定清楚后通过侵权之诉维护权利的费用比政府干预的代价小,则不需要政府干预;但若当事人自己维权的费用很大,使得以该方法消除外部性实际上不可能或不经济,就应该依靠政府干预来矫正外部性。

既然如此,交易费用大小的因素对民法和法的边界显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此,波斯纳指出:“交易成本在双边垄断和众多参与交易当事人这两个因素同时发生时达到最大,而且这种事件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4]。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按负外部性所涉及到受害者数目的多少将其分为私害和公害,认为公害涉及的人数众多,当事人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障碍和搭便车的障碍,致使谈判成本很高(注:有关可参看尾注[3]122.),即交易费用很高。以前述模型为例,工厂向河里排污,使用河水作为饮用水的居民以及工厂周围居住的人会由于自来水厂增加了除污费用,提高自来水价格以及工厂排出的污水造成附近房地产价格下降等而受到影响。立法虽然可以确认居民干净的饮用水权、健康权、环境权等等,但问题在于他们怎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整个城市的居民在饮用水问题上都受到了影响,如果让他们都到法院去起诉是难以想象的(注:另外一个办法是允许任何人和任何组织提起经济公益诉讼,此种诉讼与普遍的民事诉讼显然差别较大,其请求更符合经济法以维护公益为主要任务的特点。但至少在我国,该还不成熟和完善,现有法规亦未明确规定,尚不具备可操作性。),即便只是相互沟通、交流意见或讨论一些问题也不易做到。再有,哪些居民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100米内、200米内、500米内还是1公里以内,难以准确地判定。权利的公共性和权利主体广泛性相应地带来权利的模糊性,权利主体的众多和过于分散使得主体之间行动达成一致以表达自己意思的费用非常高,并且由于单个权利主体在总体权利中所占的份额很小或者无法确定自身权利的收益,还极易产生“搭便车”的情况。可以相信此时政府的主动干预的成本会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当事人依照损害赔偿方式维权的费用,选择政府干预是由于节省费用之目的而对当事人自我维权的替代。

那么,仅就解决外部性问题而言,是否可以把有无对政府干预的规定作为区分民法和经济法绝对标志呢?答案是不能。事实上,属于民法的解决正外部性问题的专利法和商标法中也有关于行政管理机关的规定。为什么民法和经济法规范都含有涉及政府管理部门的内容呢?从客观方面来看,复杂的社会现实使得某一法律所涉经济领域中各种不同问题的复杂性各不相同,每个问题的处理所涉及的交易费用的大小也无法保持一致性。从主观方面来看,每个当事人的交易费用函数并不相同,也即是说当事人对交易费用的大小的判断会受到其主观认识的影响。此外当事人对有关外部性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注:当然,若把当事人信息不完全问题从当事人获取信息的成本过大的角度来理解,信息问题仍然是一个交易费用问题。)。因此,赋予政府直接处理一些外部性问题的权力,同时也不简单地取消当事人提起侵权之诉的机会,就成为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选择。于是在民法和经济法中常常一方面提出多种解决外部性的方案,把矫正外部性的选择权交给当事人,由当事人根据自己对交易费用的判断作出选择;另一方面对政府干预的职责作出义务性规定来防止交易费用过大带来的“民法失灵”。如《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对专利侵权行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条首先确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第二十八条确认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的职责,然后在第三十四条提供了双方协商、消协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五种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益纠纷的途径,其中既可寻求政府干预,也包括当事人自己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和经济法对于政府介入的规定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民法一般规定先由被侵权人提出请求,以此为前提再由政府管理部门介入。如前述专利法条款和《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经济法则多直接规定政府管理部门的职权(责),以使其能够直接、主动地干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仅在第四章的第一条(即第二十条)规定被侵害的经营者依照损害赔偿责任原则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用第三章全章规定县级以上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权,第四章大部分内容皆为赋予监督检查部门处罚权;《商业银行法》第六章关于人民银行可随时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结算、呆帐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第七章规定可以在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时实行接管等规定即为个例。因此,虽然在一些民事法律法规中亦有涉及政府部门的内容,但从强调国家干预以及干预的社会公共性、直接主动性和综合性上考虑,称国家干预为经济法的特征仍然是有道理的。

四、结论

本文的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科斯的节约交易费用是法律选择和法律改革之目的的观点在判断民法和经济法边界问题上的有效性(注:如果把本文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模型简化为两人、两地(不动产)的模型,则实际上就是民法中的相邻关系问题。)。外部性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市场失灵时须由国家(政府)的干预来解决,进而矫正外部性成为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经济法的任务。本文的分析表明,民法和经济法都可以对矫正外部性作出贡献。选择提起侵权之诉的方式还是政府干预的方式由交易费用决定。这里影响交易费用的重要因素则是法律所确认的权利的性质和明晰程度。如果权利具有明显的私权性质,权利人具体、明确、数量少,权利边界清楚,则适合采用民法损害赔偿责任的方法;如果权利主体广泛、数量多,有关信息不完全,则适合采用经济法的方法。

从深层原因来讲,“经济高度和交换社会化扭曲了民法的经济基础,形成了经济法的经济基础”[5],巨额交易费用产生于生产和流通越来越社会化的阶段,这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社会公共性是它区别于其他法的调整对象的一个最根本的特征”[6]相吻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之一。民法由于巨额交易费用而不能解决社会化、化大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表明经济法应运而生有着其的必然。经济法将政府内化于市场之内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在政府干预中同样存在失灵的可能。如何用干预矫正市场失灵,同时在干预过程中防止政府失灵,是摆在、经济、法律理论和从事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这就要求经济法既要面向市场也要面向政府,把政府干预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努力寻求更好的干预模式。美国在1990年的环境控制计划中,采取了发放一定数量的排污许可证的办法来控制全国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创造性地允许这些许可证自由交易,形成了排污许可证市场。这种在政府干预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做法获得了明显的成功(注:有关买卖排污许可证的内容可参看萧琛等译的萨谬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十六版271-272.)。随着国家观念由守夜人式的消极国家向福利国家、职能国家过渡,民法和经济法携手合作,对市场共同进行调整是一种更完善的选择。

【】

[1]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2.

[2]何承金,康志红.论人力资本权[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版.2000(3):6.

[3]吕忠梅,陈虹.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J].经济法论丛.2[C].北京:方正出版社,1999.10.122-123.

[4]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6.

第8篇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纲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对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36学时。

2.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限定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3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且学生普遍具有一定认知基础、喜闻乐见的音乐和美术作为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36学时)

1.音乐教学应通过中外不同体裁、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掌握音乐欣赏的正确方法与音乐表现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要重点选择旋律优美,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名曲佳作,分析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化、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音乐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的理解。

2.美术教学应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要重点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拓展模块

适应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特点学生需要,主要内容既可以是基础模块的专项拓展,也可以是与基础模块不同的艺术门类;既可以是与专业相结合的艺术拓展,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块学习后,应当选择拓展模块中的任意两个模块进行学习。

拓展模块——限选内容(36学时)

1.拓展模块举例。

与基础模块相关联的艺术特色课程,如:“舞蹈”、“诗歌”、“摄影”、“影视”、“戏剧”等。

与专业学习相关联的艺术特色课程,如:“旅游文学”、“动漫艺术”、“园林建筑”、“艺术设计”等。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课程,如:“京剧”、“剪纸”、“蜡染”、“皮影”、“苏绣”等。

2.拓展模块教学要求。

要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掌握审美方法,提高审美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要注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专业学习,开展实践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要注重结合不同学生个性和专业特点加强学习指导与课外辅导,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素质。要注重课程之间的拓展和延伸,有机整合文化艺术资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施建议

1.遵循艺术规律,注重感知体验。

要遵循艺术感知规律与学生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其情感体验。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艺术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开展合作学习,感受艺术魅力,愉悦身心。

2.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衔接融合。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合理选择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要指导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关注艺术与自然、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注重不同模块间、不同艺术门类间的交叉融合,加强艺术课与产业文化、职业文化的衔接,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3.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资源,拓展教学领域。

教师要密切关注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态,利用本地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优势和艺术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创设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设施建议

1.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图书、报刊和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学生拓展学习创造条件。

2.学校应根据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国家基本标准以及公共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的实际需要配备专用教室、活动场地和相关器材设备。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及实效性特点。教材要遵循艺术感知规律,以学生为本,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内容的选取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导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兼顾传统与现代、经典与通俗、国内与国外、基础与拓展,富有生活气息、积极意义与人文内涵,体现经典性、代表性和综合性。

教材的呈现方式要符合艺术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配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六、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1.评价原则与内容。

要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考核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评价能力等综合素养。

要关注学生整体水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形成富有个性的欣赏感受与表达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评价方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