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品德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品德教育的第一种教学模式是强调认知层面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源自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学者杜威(J•Dew-ey),强调教育是发展与动态的历程,认知则是在“结构化———遭受冲击———调整适应———再次结构化”的循环中渐次成长,其又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本能与基本需求的基本层次,进而社会标准或礼俗的层次,最后则是发展为良心的层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也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历程,而人类的道德判断发展则是历经“无律”(缺乏对于规范或价值的了解与认同)、“他律”(依赖外在的规范与奖惩而行动),而至“自律”(自我立法、自我执行、自我监督)的层次。其后,对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释最为周全和完整的,当推美国学者科尔伯格(L•Kohlberg),其运用纵贯性以及跨文化研究,发展出道德认知发展的“三层次六阶段”:第一层次为“成规前层次”,又区分为“惩罚与服从导向”(乖男巧女)以及“工具性相对主义导向”(以牙还牙)两阶段;第二层次为“成规层次”,强调“人际关系和谐导向”(重视次文化与同伴)与“法律和秩序导向”(重视法制)两阶段;第三层次则是“成规后层次”,重视“社会契约合法性导向”(平等、权利与义务)以及“普遍性伦理原则导向”(若干普世价值,诸如民主、自由、人权)[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运用约为两个面向:一是运用道德认知判断评价工具,进而了解学生或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状况,目前较为普遍的工具有三,分别是由科尔伯格(L•Kohlberg)发展的“道德判断访谈问卷”(MoralJudgmentIn-terview,简称MJT),其次是莱斯特(J•Rest)所发展的“道德议题界定”(DefiningIssuesTest,简称DIT),另一个是林德(G•Lind)近年所发展的“道德判断测验”(MoralJudg-mentTest,简称MJT)[2]。第二个面向是运用在教学上,也就是“道德两难”的讨论,借以提升学生道德发展的层次。如教师讲述一个丈夫为了救重病的太太而“偷药的故事”,偷药对错与否并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是教学重点,教师要着重的是“为什么要活不要偷药”,也就是学生必须思考并陈述理由,通过其理由便会发现学生有不同的道德认知,教师或其他同学可提供不同的思维或观点,进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的阶段。品德教育运用道德认知发展教学时,需要掌握下列重点:(1)道德发展的核心概念(或价值)是正义的,可逐步引导学生向这方面思考;(2)品德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道德发展的层次,不是只停留在鸽子陈述阶段;(3)故事中必须凸显出假设性的两难问题,且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4)将学生分组或团体进行讨论,尽量引发异质性与多元性,要让学生在自由安全受鼓励的气氛中发言,并避免同伴压力;(5)此模式是着重道德推理的过程,而非选择的结果;(6)教师可以适时自由询问,提供给学生稍高层次的思考,但避免成为答案来源;(7)道德两难故事虽然多为假设性问题,但仍然期望与学生经验相结合,以利于其在生活中实践与运用。
(二)价值澄清与关怀模式
品德教育的第二种教学模式是价值澄清与关怀,前者是拉斯(L•Rath)等人所提出的“价值澄清法”,其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策略七个步骤[3]:第一个策略是“选择”,包括:(1)自由地选择,(2)从各种方案中选择,(3)深思熟虑各种方案后的选择;第二个策略是“珍视”,包括:(4)珍爱选择并感到高兴,(5)肯定并愿意公开其选择;第三个策略是“行动”,包括:(6)为选择采取行动,(7)重复行动并形成一种生活形态。价值澄清法的教学同时强调知、情、意、行等,尤其重视情感层面有关接纳、肯定、关怀等态度,并强调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是在当今多元价值的情境中,澄清与反思自我价值的良方。教师在推行价值澄清时,可以运用澄清反应或填写价值单、未完成的句子、价值排序或价值投票等进行教学活动。当然必须掌握的教学重点是:(1)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肯定其有自由选择与决定能力;(2)价值澄清是一个不断澄清、接纳与反省的过程;(3)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引发学生思考,且不能蕴含预设答案与价值取向,但是仍然应该扮演多元资讯提供与激发不同思考的角色,以免限于道德虚无或是相对论的主张。关怀取向的品德教育另一主张者是吉利根(C•Gilli-gan),(是科尔伯格的学生)因有感于其师所提出的正义(justice)取向似倾向于男性观点,因而强调关怀(caring)取向的女性观点,并著述《另类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女性发展》一书,且提出关怀伦理,也历经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个体生存导向”(自利阶段),其过渡为对自我和他人逐渐产生依附的责任;第二阶段是“自我牺牲”阶段,并在过渡时期寻求和谐关系;第三阶段是“不伤害的道德”(追求自我发展)[4]。这一发展过程恰好见证了多数妇女自年少的自利心态、至婚姻中的自我牺牲、而到子女成长后的自我发展的现象。关怀并非女性的专利,而应是人性的共通点,所以关怀取向的品德教学重点是:(1)强调尊重、同理心、爱与责任的重要性;(2)教师要接纳各种学生,并引发其情感的适切表达;(3)教师可以由经验分享、生活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品德教学,并提升其发展阶段。
(三)参与及行动模式
品德教育的第三种教学模式是参与及行动,强调“经验教育”与“做中学”的观点,所谓参与及行动可以多元方式进行,诸如参观、合作学习、体验、角色扮演、戏剧、艺术欣赏等方式,使学生在其中运用及发展若干技能(包括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沟通、问题解决、设计方案),以及在经验与活动教育中加以反省与修正自我的品德,教师则同时扮演共同参与、行动者以及模范的角色。近年来由“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提升学生品德的做法日益受到重视,也是参与和行动的最佳示例。服务学习必须掌握的特点是[5]:(1)通过主动参与以促进学生在服务经验之中的学习;(2)在学生服务过程中,必须另行安排时间让学生能将其服务经验加以思考、讨论或者记录下来;(3)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能熟练运用服务的智能与技巧(如通过反省以促进正向品德发展;通过分工合作营造社群的凝聚与共识;通过计划与执行使品德特质的表现卓越且可行);(4)将服务学习由教室推广到校园与社区;(5)促进学生具有关怀他人的情怀。所以,服务学习对于品德教育的功效就是[6]:(1)帮助学生发展公民与社会的责任感;(2)教师与学生更学会彼此尊重;(3)学校良好道德气氛的提升;(4)学生较少表现出危险或反常行为;(5)有助于学生人际互动与文化多元视野的拓展;(6)学生对社会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四)德目教学模式
德目教学强调“核心价值”或“品德特点”的建立,源自于“德行伦理学”的影响。美国学者利科纳(T•Lickona)认为德目包含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实践等三个层面:其中道德认知包括对于道德议题的意识与察觉、理解道德价值、具有角色取代的能力、有道德推理的能力、能慎思与做决定、以及自我知识整合等;道德情感包括良心、自尊、同情、珍爱善的价值、自我控制与谦逊等;道德行动则包括实践德行的能力、有实践的意愿、以及养成良好习惯。利科纳(T•Lickona)(2004)又主张有效德目教学必须遵循的十一个原则是[7]:1.品德教育是促进核心伦理价值(例如关怀、公平、责任、自尊尊人等)以成为良好品德的重要基础。2.品德是包含认知、情感与行动等多个方面,以便使学生能够理解核心价值、关心核心价值并将之付诸行动。3.有效的品德教育必须要有意的、主动的以及全面的在学校各个层面(包括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加以规划和推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机会教育。4.要有效推动品德教育,学校本身必须是一个蕴含公民、关怀与正义的社群。5.学生必须随时有机会进行道德行动以发展品德,其同时被视为一个在不断经验累积中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者,通过日常生活的挑战与练习,使其品德在与他人合作及共识中得到健全发展。6.有效的品德教育也必须配合有意义与挑战性的学术课程以教导其道德认知层面,另外也必须配合多元的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经验为主的方案等)以促进道德思考。7.品德教育需要引发学生由遵守外在的规则,而转化为发展成内在的动机与潜能,并对核心价值有所认同。8.学校所有成员都应形成学习与道德社群,并且由共同参与和决定,以共享并共同实践其核心价值。9.品德教育需要学校具有道德领导(包括校长、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在共识中拟定长期发展计划并持续推动,而且建立反省检讨机制。10.学校也需要与家长结合,使家长成为品德教育的伙伴以纳入家庭的力量,并推而广之扩展到社会各界或媒体。11.品德教育的评价将侧重整体学校的品德教育实施成效,包括学校本身的道德教育气氛、学校教职员工是否成为品德教育模范与教导者、以及学生的品德(认知、情感、行动)表现。德目教学在我国以往中小学教育中,虽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品德教育方式,然而在今日重提德目教学所须彰显的精神在于:(1)德目须符合时代需求与社群特性(如学校特色);(2)德目的形成应是强调“由下而上”的凝聚共识与多元的参与;(3)德目教学须列出具体的行动准则与执行项目,以使德目精神与实际生活相结合;(4)德目的教导是要通过多元活动方式传达,而不是形成教条、敷衍、形式甚至意识形态。
(五)道德社群模式
美国学者科尔伯格(L•Kohlberg)除了发展个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外,于1970年间也逐步形成团体道德发展的“正义社群”(justicecommunity)概念,强调学校的道德教育是与民主社会公民教育是一致的,也就是其间是由学生、教师与行政人员共同决策、共同制定规则、共同负有责任及义务,以遵守和维护规则,进而营造学校成为具有团体道德气氛的社群,以利于个人道德的发展。科尔伯格的学生鲍尔(C•Power)则进一步提出学校道德气氛也具有层次性[8]:团体道德气氛是从第二层次开始,该层次是指学校尚未形成一个整体价值或道德规范的社群时,学校成员仍各行其是,学校就像银行,仅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而已;第三层次则是学校已逐渐形成整体价值或道德规范,且认同学校的校风,此时学校就像个大家庭,师长如同父母般提供关怀与照顾;第四层次强调学校成员都自觉是学校中的重要成员,积极参与校务,并营造良好团体气氛,学校就好比一部机器,每个人都是螺丝钉,都能产生教育效能。道德社群模式就是一种所谓“校园文化营造”的概念,指由公民社会和社区总体营造的意蕴,配合“学校中心”(school-based)的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把学校建造成为一个伦理或道德社群的思潮,逐步形成“学校共同体意识”,进而落实校园伦理重建与学校的永续发展。所以,道德社群的校园文化营造就是将品德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的一种学校本位德育推动模式。这个模式强调:(1)学校、地区、家长或地方政府积极合作成为伙伴关系‘营造学校整体校园与文化成为品德蕴涵的场所,使学生发展出当代伦理重要价值与规范;(2)品德教育是由民主参与及凝聚共识的方式形成的,使青少年在良好校园文化蕴涵中培养公民品质和社群生活的正向参与,以及良好公民德行;(3)学校除营造一个正向道德文化以外,教师与行政人员均扮演参与者、模范与良师益友的角色,并由具有民主和关怀的教室气氛,以及合作、反省、讨论等方式做出道德决定与解决纷争,使学生得以品学卓越发展而且能创造出整体优质的校园。
二五种教学模式的比较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渗透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所见所闻少,接触社会与自然也少,在这个阶段,思想品德课的开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有句广泛流传的俗语“三岁看老”,虽然这句话包含了一些主观意味,但不可否认,人在少儿时期的教育对人心智,甚至是人生的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有些教育观念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只重视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忽视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小学时期,大部分人是处于少儿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小,知识少,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都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这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础部分。小学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帮助少年儿童塑造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和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即“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这就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方向性原则。
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时候要遵循因势利导和循序渐进的规律,同样,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并予以关注。
三、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进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语文教学,它的教学主要以教材为本,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学生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
在教学中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课的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促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评价标准,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恶、美、丑,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德素质,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生活与活动 说服 家校沟通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高尚的思想品德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作为教师,要引导好、培养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谐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沐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其他学科也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因为各学科教师都肩负着既传授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课堂上创设情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在课堂中了解自我与他人,明白某些事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善抓细节,讲求实效,避免呆板,声情并茂,启发学生心智,调动学生心绪,拨动学生心弦,这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教师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师,他们是第一个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教育方法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人,他们对少年儿童乃至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是最神圣、最完美的人,是道义和知识的化身,所以他们对教师的信任和敬重超过了一切人,教师的每一句话他们都深信不疑,教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才,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教师应对学生真诚热爱,与同事团结协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以为人师表的力量树立威信,影响少年儿童的言行举止,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取得育人工作的成功。
2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行。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分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德观念。此外,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小学生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会、热烈的演讲赛、精彩的歌舞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感悟,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触动,不知不觉地懂得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劳动、讲团结、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并逐步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的行为。
3必要时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又是进行德育的困难时期。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处于多变,行为处于多动,情绪处于多样的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不可能通过一则故事、做一次游戏就能形成的。即使良好品德已经萌芽或形成,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学生的情感极为丰富且不稳定,很容易与外界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反复性。为了收到正面强化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一次又一次地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促使他们能比较稳固地向前发展。发现缺点和错误时,教师要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帮助学生纠正不足之处。教师在制定品德教育计划与组织品德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如何从正面多次反复地进行教育,以确保教育的针对性、持久性和实效性。
4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
1.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山区小学有相当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教学不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在行动上。一是没有建立学科教学的督导评估制度,任其自流,无人问津;二是教研活动都是语文、数学和英语,把品德与社会作为副科看待,没有教育计划,更没有教研课题,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育人的现象;三是评选优生只重视语文、数学分数,不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四是不安排班主任兼课,而是安排上不了语文、数学主科或年老教师上课,应付了事。
2.教师认识不到位
许多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观念不能转变,认为该学科是考查科目,缺乏认真备课和上课思想,教师应该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应该学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回答不清楚,认为品德教育不是自己的事。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成为一句空话。
3.评价机制片面性
在上级教学评估检查中,许多学校对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求没有文字记载,对该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也没有具体要求,期末成绩是由授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了解作一个印象性的评价,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学校或教师对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对学生品德评价的公正性。
4.环境因素的影响
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品行。例如,在校教师要求不参加赌博,到家后见父母打麻将赌钱等,在学校教师教育要感恩父母,回家后见家庭暴力;还有留守儿童隔代或亲戚监护不严,只懂生活供给,不懂教育方法,孩子任性自流,说谎话、搞坏事无人追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是目前山区小学学生品德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领导率先垂范,抓好品德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把品德课的教学摆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校长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并主动地上一至两个年级的品德课。通过备课、上课、参与学生活动、体验品德教育课的成功与失败,研究品德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发挥模范作用,带出一批品德教育师资队伍。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兴衰,要选出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品德课教学工作,经常开展课赛、教学成果展示、教学工作总结,发现和培养教坛新秀,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活动,尽快扭转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把它摆在学校教研工作的首要地位,建立教研机构,确定教研人员,落实科研责任,规范教学要求,进行有效教育,转变教学模式,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模式,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品德。
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表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教师要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情况制订“三结合”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当地司法人员或“五老”(老、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老模范)为学生专题讲座,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了解山区农村的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
道德是合乎正道的语言、思想和行为,如廉洁、守法、孝顺等伦理与道德层面的观念与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是道德教育人品指的是人的品格,是有着道德价值判断的人格,比较偏重于人格特质的内涵,如负责、勇气、尊重、毅力、感思等,并不完全属于道德观念与行为的范畴,面是兼顾个人社会行为与个性性情(情绪)的层面。其不仅与一般生活行为规范有关,面且与学业学习密切关联,与个人未来的成就与发展息息相关。人品以道德为本,人品高低以道德作为评判的标准,即是所谓的品德。
品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品德教育本身,这就如同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育本身。无论是一般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是人类所设想出来的工具,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人品的健全发展面设出来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完关人品,是为了人品的潜在可能的、圆满的充分发展和实现,那么品德教育即是促成此目的的重要因素。受西方当代德性伦理学发展的影响,品德教育开始重视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这是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所忽视的。因此,所谓品德教育是指培养和实践优秀人品与德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即学校教师运用适当教育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行为与人格特性,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行为、生活习惯与反省能力,以培养学生成为有教养的公民。①在这样的定义下,品德教育代表着更广泛的德育意义,与传统道德教育有所不同。传统的道德教育着重道德行为,实施方式多半单调且以训诫为主,面新的品德教育理念却是强调伦理核心价值,与道德推理历程并重,实施方式以多元民主与启发为主。所以,当前学校品德教育的推动重点之一除了转化既有教育精髓外,还应撷取其他优秀经验,着重以多元整合策略实施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关注的是人类,包括个人的、团体的、人类整体的、生活的福社和尊荣。品德的核心是人类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对错、好坏,这些核心原理在逻辑上存在于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有品德,一定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来看,看他在所参与活动中的表现,这意味着品德教育的进行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所以,品德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教育,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指的是我们一生当中必须要参与和经历的重要特定情境。
品德教育虽然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共同参与,但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及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被视为起承转合的重要环节,被赋予较高期待。在现实教育情境中,有品德与生活课 ,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等有关道德教育的科目,这些课程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但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呢?除了受升学主义影响,德育不受重视外,这些课程往往是以教书的方式进行。在教书的过程中,没有把要教的东西,如对人的尊重,容忍,关怀等具体地放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以勇敢为例,学校品德教育不是单纯教学生成为一个勇敢的人,面是教学生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表现出特定的勇敢行为,或具备让特定勇敢行为产生的勇敢品德。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应先教导学生在某一特定场合中能展现出特定的勇敢行为,例如挑战权威,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和特定情境与行为有关的勇敢品德。只有透过有效的学校品德教育,学生才能触类旁通地产生学习的迁移,把他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其他类似情境,如从具有挑战权威的勇气转面形成见义勇为的品行。在其他品质培养上,如诚实、勤勉、虚心、孝顺、仁爱、正义以及恭敬等方面也应如此。
关国强调品德教育应同时教导道德推理历程与德行表现,并且注重个人道德自主性的启发与社群意识的塑造。②因此,自20世纪末以来,关国开始推动新品德教育的综合型模式,尝试将品德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文化,以多元整合策略实施品德教育,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
关国一直在探索新品德教育的综合型实施模式,由此提出品德教育全方位实施的6E教学法,包括典范学习,启发思辨,劝勉激励,环境塑造,服务学习和追求卓越。在这一新品德教育综合型模式的影响下,建构道德社群,营造品德本位校园文化的实施策略被提出并展开了探索③。品德本位校园文化营造的策略,强调将品德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文化的重要性,要求不仅彰显民主精神与兼顾文化差异,同时也应符合新品德教育的内涵与实施关键。台湾地区从2005年开始推行和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有关的专题研究项目④,总结归纳出一些原则与心得⑤。本文将对这些经验与方法进行分析、吸收、借鉴,以供未来品德教育实施参考与借鉴。
(一)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内涵与原则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是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实施模式,强调将学校品德教育融入校园整体文化的营造中。有研究者认为,应引导并协助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道德社群,并营造品德校园文化,使得学校全体成员,包括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在对话、沟通与共识凝聚的过程中,建立学校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并规划出校园优质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目标。这样的理解,强调了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特点:品德教育需借由民主参与及凝聚共识方式形成,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中被赋权表达,逐步培养思辨、沟通、批判的能力,以及具备当代品德核心价值的个人素养;学校应努力建设富有正义、关怀与正向参与的优质校园文化,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扮演德行模范和良师益友的角色,共同为品德校园文化的营造面贡献心力;品德教育需以学校具体需求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借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落实多元渠道且进行深度实施,并与社区、家长积极合作成为伙伴关系,以共同营造整体校园文化。
品德教育的实施,特别强调民主过程、多元参与、统整融合、创新品质和分享激励五个原则。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所突显的精神包括:品德教育兼具内容与历程,内容包括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面且不可忽略过程的重要性,包括思辨、沟通、批判等;品德教育是公民社会塑造的重要环节,不仅局限在个人修养或家庭伦理,面且关注公共领域的道德基础与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等;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多方参与配合,但仍以校园为基础和主导,促成理想与实际的联结;品德教育并非学校附属课程或外来课程,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层面,可与学校既有的诸多课程与活动加以融合统整;品德教育结合校园的实践来推动,可避免由上面下的政策管理模式的强制推动。
(二)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历程与策略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过程有一定的弹性,但通常都包括预备、执行、评价、推广与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具体面言,预备阶段,实施要素包括组成推动品德教育发展的领导团队与协调中心,凝聚核心小组共识,筹办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所需的知识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执行阶段,实施要素包括定期召集核心小组会议,将品德教育融入校园生活,提供品德教育的经验学习,以及成人品德方面的良好身教。评价阶段,实施要素包括进行参与对象的问卷前后测评以及观察访谈,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核心小组的研究与反思。推广与持续发展阶段,实施要素包括整合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资料库或网站资料,将品德教育纳入学校生活的常态。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策略可分为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三类。正式课程,强调品德教育必须能够融入各学科/学习领域,即有效品德教育须配合有意义与挑战性的理论课程学习,透过阅读、研究、写作、讨论、辩论、合作学习、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等多元的教学途径,教导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以及在信息充分的情形下,做出智慧判断、推理与沟通等。例如各科/领域教师可激发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求知兴趣,培养达成学习目标的良好习惯,如自制、勤奋与负责等,以发展其未来的职业良知。语文教师可借由阅读激发学生的思辨与表达沟通,数理教师可借由推理增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判断,体育教师可借由活动促成学生的合作负责与良性竞争等。不同的层次可有不同的非正式课程设计。例如班级层次,教师可运用班会等学生自主的机会,使学生学习如何做决定与负责任,以及彼此关怀,进面建立民主教学的环境,使学生由遵守外在规则转化为内在动机与潜能,对学校核心价值有所认同及承认。年级/学校层次,教师可适度运用道德纪律,借由学生道德推理与被赋权的方式建立学校规则,使其了解规则的价值与重要性,发展其道德推理、自我控制与尊重他人的能力,进面愿意遵守规则,面非以外在奖惩迫使学生遵守。学校、社区层次,学校可提供多种机会给予学生,使其觉察他人的需求,养成协助与关怀他人的意愿与能力,为学校或社区服务,使品德教育的范围越出教室或校园。潜在课程则是强调校园软、硬件的周全规划与精心设计,共同提供与营造品德校园文化。硬件方面,借由班级、校园的环境参与布置,使学生欣赏、爱护与认同校园环境,进面产生集体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功效。软件方面,借由创立学校道德文化,积极建立关心社区群体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使得教职工与学生知情意行一致,产生对学校的集体感、认同感以及尊重、合作的气氛等。
(三)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感情;爱;教学领域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01
幼儿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间幼儿具有很大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从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谈谈我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通过组织幼儿观看图片、参观、游览等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劳动、爱祖国的感情
美好感情的产生,依赖于对感情指向对象的认识和个体的社会体验,随后才能形成态度并进而产生一定的情感。黄山是文明世界的风景城市和名优茶的盛产地之一。我给幼儿观看太平湖、黄山的图片,请玩过这些地方的幼儿把自己的照片拿给其他幼儿观看,向他们介绍太平湖、黄山的美景。还请茶农的孩子介绍爸爸、妈妈是怎样制茶的,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教育他们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时候,我还带孩子们去野外郊游,孩子们雀跃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满眼是金黄或满眼是嫩绿,还有那涓涓的流水、宽宽的河滩、绿绿的茶园、缤纷的野花。毋庸教师多言,幼儿已亲身感受到了:田野真美!家乡真美!他们对黄山的美丽富饶都有了比较具体、深刻的印象。我爱家乡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
清明前夕,我带孩子到革命烈士塔去扫墓,向幼儿介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幼儿把自己亲手做的小白花献给革命英灵,让他们从具体的榜样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有爱心,全面的了解班级幼儿,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联系。
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是转变幼儿思想工作的先导。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他们的个性和习惯,多给他们一些爱护、关心,就会使孩子对教师产生依恋感。无论是亲切的呼唤、善意的微笑,还是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师生之间充满融融爱意。如小班孩子刚入园时,我总是用满腔的爱去减轻孩子与家人分离的焦虑,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并能愉快地参加集体活动。并通过玩“开火车”、“骑大马”等游戏,让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建立感情,知道“幼儿园比家里好玩,幼儿园老师比妈妈会玩”。
另外,在教育中,我还面向全体幼儿,兼顾个体差异,关心、尊重、爱护每一个孩子。我们班的伍伟小朋友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顾,性格孤僻,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主动接近他,关心他,用温馨的爱照顾他,渐渐地,我们建立了浓厚的友谊。有一次,他失口叫了我一声“妈妈”,我没有责怪他,把他抱得紧紧的说:“没关系,老师就是你妈妈。”也许是精神和情感的满足,小伍伟变了;学习认真了,爱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爱不仅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德的源泉,也是改变幼儿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动力,如顽皮、能力差的幼儿容易受到排斥而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越是这种孩子,老师越要多给他们爱心和关切,使他们知道教师喜欢他,从而增强自信心。
三、通过各教学领域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健康、语言、艺术、社会、科学等各教学领域进行德育教育。如:语言活动时,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瓜瓜吃瓜》,讲看图讲述《小熊的花园》、《香蕉船》,教育幼儿爱惜粮食,不乱仍果皮,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关心和帮助小朋友。艺术活动中我教幼儿学“采茶”动作,跳“采茶舞”、“秧歌舞”,唱京剧、黄梅歌曲,让幼儿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浓郁气息,培养幼儿热爱本土的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科学社会活动中通过认识、养殖各种动植物及爱鸟周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教师应多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将德育工作做为班级教育工作的核心,贯穿于幼儿生活及一日活动的始终。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我在班上开展了“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灾区小朋友的生活环境,积极为他们捐款捐物,献爱心。有一次户外活动,我发现祖妍小朋友将地上的纸屑拾干净了,马上抓住这一随机事件进行了表扬,教育其他幼儿都要象祖妍一样爱护环境,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对象。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教师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合理制定计划,细致、耐心地做好各项工作,无私奉献,组织好各项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协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品德高尚的人。
一、儿童道德品质内涵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每个社会都希望它的社会成员能按照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事,因而,道德品质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我们应充分认识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规律,从情感入手,让儿童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而产生相应的情感,然后以情感带动儿童,要求其付诸相应的道德行为。在不断解决儿童个体意愿与社会道德要求的冲突中,逐步引导儿童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从而使儿童品德的形成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
二、家庭实施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美好、善良的品德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它就像一只孕育生命的摇篮,让孩子的道德品质在此破土发芽。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从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是为人父母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践证明,家庭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培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家庭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也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孩子带来了许多好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一些腐朽、不健康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家长不从小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可能会贻误孩子一生。
三、家庭实施儿童品德教育的主要策略
在家庭中,父母该如何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呢?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正确培养儿童对父母的爱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孩子多是单向的付出爱,从不要求孩子的回报。其实过多的、单向的爱,容易带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别人给我的爱和奉献是应该的,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缺乏爱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提出“要爱你们的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所以,做为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要正确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首先,要引导孩子感知父母对他的爱。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疼儿要让儿知道,家长要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要引导孩子去关注父母的爱,只有这样,才会帮助孩子形成关爱父母,进而关爱他人的情感。其次,要教会孩子用行为回报爱。在孩子知道关爱父母的基础上,家长可教孩子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生病或回家晚了,知道关心问候父母等。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快乐,还要让孩子体验到因为别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更加自觉地、非常愿意地去这样做,这样会使孩子从小拥有一颗敏感的、温存的、善良的、感恩的心,使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责任感、义务感,会尊重、关心别人。常听到有些爸爸妈妈抱怨:“我们不管什么事都是先想到孩子,可是孩子心目中从来就没有我们父母”。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可塑性非常大的幼儿期,父母没有正确对孩子进行爱的培养。
(二)积极激发儿童对祖国的爱
在帮助儿童形成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情感的基础上,家长还要进一步扩大爱的范围,丰富爱的内涵,积极激发孩子对祖国的爱。爱祖国,对于儿童来说,还比较抽象,家长应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培养。比如:可通过带孩子游览祖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让孩子知道,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可通过讲战斗英雄、爱国人物的故事,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长大要像向他们一样,报效祖国;可结合节日(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香港日等),让孩子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在生活中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
儿童的道德品质培养是离不开家庭的日常生活的。为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注意结合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儿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文明礼貌行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标志,这种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家长要教育幼儿不骂人、不讲脏话、尊老爱幼、待人热情有礼貌、别人讲话不插嘴、不打断别人讲话、到别人家做客时要守规矩,不乱翻乱动,还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易受外界影响,家长举止言谈粗俗不堪,必然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我曾教过一个小男孩,张嘴说话就带脏字,跟他谈话时,他说:“我爸爸就这样说话。”可见,家长的示范多么重要。值得一提的是:要求一旦提出,家长和孩子都要认真执行,决不能“下不为例”。
2.培养儿童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诚信是一个人的生存根本,没有了诚信,再优秀的人,都无法很好的生存。诚信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要从小培养。我们要教育孩子犯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批评并认真改过,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家长要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一通。这一点,家长的示范作用也很重要,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培养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可通过劳动来培养。比如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生活的条理性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要求孩子帮大人洗碗筷、打扫卫生、择菜、就近处买小物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为孩子长大后,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奠定基础。
4.培养儿童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的也相对增多,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鼓励孩子在活动中与其他伙伴友好相处。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只想自己,要知道照顾其他人,好吃的、好玩的应与大家共同分享;玩具玩过后家长要提醒孩子及时收拾起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生活的节律性,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孩子一起按时起床、就寝、进餐、学习、做游戏,培养孩子遵守规则。
关键词: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现状分析
一、当前小学生思想状况现状分析
1.与日俱增的社会压力使小学生学习目的趋于功利
当今的小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压力下,小学生较早地感受到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残酷性。他们有的可能深刻体会到与同龄人之间生活上的贫富差距,使他们过早地开始考虑自己所要走的路,因此更加重视个人未来的发展。
2.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落后使小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淡薄
当前大多数小学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方式滞后,不能较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形式主义的思想。而这种常规的,一成不变的方式,也使得学生的思想过于程式化,而不会形成一定的习惯方式深入学生的精神思想领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如一味地表面说教,不深入、多层次、多角度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只会让现今个性十足的小学生产生逆反心里,在心中对这种灌输嗤之以鼻。
3.过度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使小学生性格出现缺失
当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庭的中心。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不再使孩子受老一辈的苦,成为众多家庭养儿育女的基本准则。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经意地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千万百计地为孩子提供家长力所能及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有时,为了袒护孩子,家长甚至不能够正视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一味地找各种理由为孩子的错误和过失而开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过分依赖且极度自我的性格倾向,在这些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没有尊重、没有理解、没有包容。
4.内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改变着小学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小学的必修课。学生们在接受科技的先进带给他们生活改变的同时,也被动接受着一些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于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取向以及道德观念的侵蚀。小学生处于一个自制力相对薄弱的阶段,往往更容易被网络上的虚拟世界所吸引。小学生经常会因为好奇而接触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因为没有自控力而沉迷。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会使人长期沦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问题处于无措状态。人际关系淡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情绪暴躁等行为随之频现,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因素
1.教师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学校,小学生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免于从教师那里获得道德态度、道德信仰和施行行为习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始终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强有力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广博的知识和对道德品质深刻正确的理解是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的重要力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期望情感往往决定学生行为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使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以身作则,不仅满足学生相互尊敬的情感需要。同时,教师在具体活动中表现的高尚道德品质,也使学生的道德理想具有现实的基础,从而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此外,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2.教学是一项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影响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学校通过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被历代教育家们所重视,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教育途径的有效性。首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发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法律常识、品德修养常识、社会发展史等,不仅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认识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提供理智工具。
3.学校的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学校的环境是指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一间学校或一个班级的主导因素不健康,将会影响到该集体的绝大多数人员。
4.家庭因素是基本的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落实,许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质上的要求都尽力去满足而忽视运用正确方法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有一些父母关系不和的矛盾家庭,孩子长期生活于恐惧、惊慌的状态中,家长自身品德粗劣对孩子成长起着很坏的影响。
5.社会因素
当今信息社会,学校教育往往抵抗不住社会不良风气的渗透,学生会自发地或偶然地接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活生生的不良事例比学校教育来得更加直接,易于接受,在教育与现实的矛盾中小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差,不能理性地处理问题,逐步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
三、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工作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工作始终,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真正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使他们意识到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功名上的一得一失,更重要的是长大以后能够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作出贡献。
2.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过去单一、陈旧的工作模式,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推陈出新,真正地从本质上有所转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现存的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平等的交流、友善的劝导是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有效途径,这种方式比过去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组织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文体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提高小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积极进步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