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全面提速,成为北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整合地区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区域内城市功能区域的转移和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拉动了市政、公用、交通、水电、通讯等系列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无疑为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市场机遇。本文拟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分析这个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选择。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影响
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影响是必然和多元化的,既有直接临时性的表面化影响,也有间接长期性的深层次影响。但利弊相权,机遇还是大于挑战,主要表现在:
1.区域内城市功能规划的重构将首先在物理形态上打破商业银行现有的网点格局,对长期以来营业网点与附近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所建立的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使城市商业银行网点发展将重新面临一个客户市场的定位、开拓并占领的问题。
2.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改造建设导致大量居民搬迁与人员流动,必将刺激和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和以住房按揭贷款为龙头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提供难得的机遇。
3.经济功能区的调整和组合会上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将会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为城市商业银行拓展优质信贷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城市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资产质量。
4.部分企业因受区域经济整合影响而享受到某些特殊优惠政策,从而获得意外的生存与发展机会,有利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清收、盘活与处置。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
(一)利用区域内城市改造之机调整网点布局,完善服务功能,使营业网点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网点布局,合理配置资源
由于区域内城市改造建设的重点一般放在旧城改造和新区规划建设层面,因此,它将直接导致城市功能区域的重新定位,进而带来工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大规模改造建设。而与此相应,传统城市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本身也有可能因改造建设原因而搬迁,或即便本身不在拆迁之列,但因改造后周边客户市场发生变化,也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所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城市改造建设的推动下,以量本利分析为基础,将收缩性调整与发展性调整相结合,化被动为主动,重新进行网点资源的规划整合。对那些客户少、效益差或地理位置相互邻近的营业网点坚决予以撤并,并及时向那些新建的住宅小区、高尚生活社区、新兴工商业中心或效益好的优质企业附近设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增强营业网点的辐射面、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2.以客户为中心,完善服务功能,实现集约经营
新网点的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客户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除了提供宽敞、整洁、舒适的营业环境外,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在产品规划整合上下工夫,做到业务品种多样化、业务功能综合化,并根据其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定位。如可将小型营业网点(如分理处等)建成以传统存取款结算业务及中间业务为主的营销网络,将大中型网点(如分支行)建成功能齐全的金融服务中心,除了办理传统的会计结算、储蓄出纳业务外,还提供自助服务、理财服务、咨询服务和消费信贷等综合,配备自动柜员机、补登折机和多媒体查询机等金融电子设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只有通过业务功能的提升和拓展,才能把网点做大、做强、做活,真正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树立起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从而全面提高营业网点的经营效益。
(二)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代表的零售银行业务,大力培育新的客户群体与新兴业务市场
1、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加快个人金融业务品种的一体化。城市功能的重新划分对零售银行业务,特别是个人资产业务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就是来自于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居民搬迁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异地安置,一种是拆迁补偿。但无论哪种方式,重新安家置业对于大多数普通居民而言,都会面临一次较为集中的大额经济支出,再加上独生子女一代结婚高峰来临所带来的家庭格局变化,进步刺激住房需求市场,为城市商业银行围绕住房这个中心安排一体化金融服务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银行要及时调整市场定位,加快零售银行业务品种的一体化,除了传统的住房按揭贷款以外,还要配台推出家庭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金融业务品种,及时抢占市场,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2、以发展个人信贷业务为龙头,大力培育新的客户群体与新兴业务市场。就目前情况而言,选择个人住房等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群体,已逐渐过渡为经济独立的小康型家庭,有定经济基础或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比重较高。个人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可以为城市商业银行储备大量的长期客户资源。这些客户与银行建立了信贷关系,就为银行营销业务新品打下了基础。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广灵活便捷的资金结算手段等方式,相应培育起银行卡、电子银行、理财服务、财务咨询等新的客户群。由此可见,个人贷款业务所带来的客户贡献率虽然在短期内较为有限,但其长期综合效益必将十分巨大。
(三)将城市建设与信贷进退机制相结合,加大对优质客户的贷款投入。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
1、加大对重大工程项目的营销力度。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拉动的一系列市政、公用、环保、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新领域。项目贷款具有金额大、期限长、还款来源稳定等多种优势,已成为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主攻方向。城市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熟悉地方经济环境特点的自身优势,积极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加强与政府发展规划部门、垄断系统行业及特定重点客户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及资金需求状况,并从中选择优质建设项目作为切入点,通过提供项目过桥融资、项目贷款安排、融资顾问策划、资金结算服务等一揽子产品,有的方式地进行直复营销。同时全程参与项目资金运用监督,保证结算资金在本行体内循环,增加派生存款和中间业务收入。
2、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有选择的支持。城市建设带 动地产热是必然的事实,房地产业的购销两旺,为城市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融资提供了市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要在合理规避政策风险的基础上,一方面结合城市经济环境和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细分房产客户市场,对一批区位环境优势、户型结构合理、建筑质量优良、市场前景良好的规范住宅小区或商住楼项目予以有选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关注土地一级开发市场运行情况,认真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体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对一批符合规划要求、地区发展潜力较大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予以有选择的支持。同时,将住房开发贷款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有机结合,彼此形成相互依托的互动资源,在开拓房地产贷款市场的同时,占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3、与信贷进退机制有机结合,提高资产质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传统生产流通行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商计划退出已是共识,支持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垄断性行业和新兴行业已渐成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拉动的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建设,符合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准入政策,也符合信贷资金“三性原则”的内在要求。只要流动资金退出过程中能够做到“边压边放”(即尽量全部现金收回或收多贷少,在收回再贷过程中压缩一定比例的金额),再辅以个人贷款市场的快速增长,这种合理的信贷进退机制必然会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和资产质量提高。
(四)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推动,积极探索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思路
1、敦促企业用拆迁补偿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对于那部分困恰好被列入城市拆迁改造范围的企业,按照国家的有关拆迁政策,都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拆迁补偿资金。城市商业银行要注意抓住机会,积极介入,及时与相关不良贷款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及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沟通,全程跟踪拆迁补偿资金的归集情况,敦促企业用拆迁补偿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甚至在必要时借助于法律手段,以诉促谈,双管齐下,最终达到清收不良贷款的目的。
2、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房地产市场升温的历史契机,将困难企业的土地抵押(或抵贷)物参与房产开发,用以盘活不良资产。在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中,机器设备等抵押物品由于专用性强,使用年限长,往往难以具备相应的评估价值,而其土地资产却有可能因区域经济一体化房地产市场升温而升值、增值。出让土地用于房产开发成了困难企业获取资金、减轻包袱、摆脱困境的“捷径”。因此,对有土地抵押(或抵贷)物的困难企业,银行要主动与企业沟通协商,通过招标拍卖等多种方式出让土地用于房产开发,争取通过获取一体化收益来实现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
3、运用投资银行手段,力促企业并购重组改制。在区域经济体化的政策支持下,一些产业新区所给予的税费优惠政策,无疑对那些正欲外延扩张的优势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此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信息资源充足、熟悉了解地区企业发展状况、服务本地化等优势,积极运用投资银行手段,力促具有互补优势的企业进行并购重组。通过并购行为,优势扩张企业可以获得困难企业的部分机器设备、熟练劳动力甚至产品品牌,困难企业可以起死回生,城市商业银行则在救活企业的同时实现不良资产的盘活,实现一举多赢的目标。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及风险规避
1、防止企业逃废债。区域经济体化可能导致企业搬迁或抵押物的拆除,使银行的债权落空,部分企业也可能会以抵押物丧失为借口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因此,要注意跟踪抵贷物品的形态及价值变化,及时补充完善抵押担保手续,确保银行债权不被悬空。
2、避免为缺乏市场基础的工程提供信贷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性、系统化工程,参与企业单位众多,项目良莠不齐,一些缺乏市场基础的工程项目有可能借此“浑水摸鱼”,打着区域经济开发的幌子,试图将潜在投资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这些工程一般自有资金比例较低,项目自身偿债能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更要充分调查,审慎评估,以免误入“雷区”。另外,由于城市建设中公益性项目较多,且自身产生的效益有限,受地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较大,还款来源很大程度上受地方财政能力的制约,因此更要注意落实充足有效的抵(质)押担保,规避因政策调整而给贷款带来风险。
一、教学内容专题化选择的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任何一门经济类公选课程设计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综合考虑“三求”,即学科要求、学生诉求和社会需求,为此需要兼顾三个基本原则。
1、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性原则(学科要求),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关键知识点,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也就是“学科体系有什么就教什么”。目的是将已有的知识结晶高效传授给学生,这是教育存在之根本原因,也就是传统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原则。
二是针对性原则(学生诉求),即要考虑学生的诉求,采用拉动型教学,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去安排教学内容,也就是“学生要什么就教什么”。这种重点考虑学生需求的“点菜式”教学安排,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实效性原则(社会需求),即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学中要重点传授这些内容。即使由于课程自身特点导致涉及的实效性内容不多,但在教学内容设计时,也要尽量考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上述三原则可以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来确定优先级的顺序。专业课必须考虑到基础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搭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公共选修课则更应该关注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内容的选取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2、《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的具体原则
实际上,世界经济热点问题没有现成的教材。当然也可以从国内众多的《世界经济学》教材中选定一本,略加变动教学内容后进行授课,但这可能导致授课内容被迫注重基础性原则,而忽略了公选课要注重的后两个原则。另外如果过于注重后两个原则,虽然教学效果好,但是对于缺乏经济学素养的理工科学生来讲,只是能搞懂所讨论的专题,不能形成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也只是达到了“授鱼”而非“授渔”。因此如何专题化类似《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基础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的核心内容是分析当前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背后隐藏的世界经济一般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什么是世界经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主体及其运行的一般机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等。
基于针对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公选课的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况。学生学习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间随谈来获得。问卷调查在第一堂概论课课后进行,概论课讲述世界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框架,在课后对全体选修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的目的、感兴趣的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基于实效性原则,《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内容选择上,要反映当前社会需求和热点,主要体现为所讲授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解释和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公选课《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解析》共计30个学时,10次课,除去各1次相关世界经济热点视频学习和随堂考试,共计安排8次专题。遵循基础性原则,把握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8个专题。
专题一是世界经济导论,结合中国的实际,从最基本的经济测度指标GDP谈起,循序渐进导入经济的本质是什么、何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等。专题二是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从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开始,进而考察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最后一般性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专题三是世界经济中的贸易问题,回顾历史上国际贸易战,并结合实际谈我国对外贸易遇到的倾销反倾销问题,进而分析贸易战背后的主导因素和变动趋势。专题四是世界经济的汇率问题,结合中国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先升后降这一现象,分析什么是汇率、汇率与贸易关系、汇率变动决定因素等。专题五是世界经济中的能源问题,考察历史上历次能源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波动,总结能源价格波动影响世界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如何采取措施减少不利影响。专题六是世界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结合2008年世界经济波动,探析区域经济波动是如何传导扩散,最终导致世界经济波动形成的,进而总结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和变动趋势。专题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问题,以当前的热点问题TPP为分析对象,考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决定影响,以及中国如何加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专题八是世界经济协调治理问题,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分析世界经济失衡、出现波动,已远非一国之力能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采取措施来共同应对。
三、专题化教学过程
1、专题内容的调整
教学内容的专题化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一种在保持学科体系完整性下的灵活性。在保持基础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现实情况来调整各个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如笔者上学期在讲到专题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为啥遇到发展瓶颈,为什么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世界其他国经济发展怎么样?为什么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会出现金融危机,其经济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等。在讲授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时,结合参与金砖国家峰会,分析了中国为啥看重金砖国家。同时结合最近媒体关注的TPP,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分析为啥美国意欲主导TPP等等。
2、专题化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专题化教学内容要注重灵活的导入方式:
一是可以采用故事诱导法,以一个醒目的疑问式话题引入,形象描述出一种问题情境,从而诱发学生思考。如在讲解专题七(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假设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贸易没有任何阻碍,经济发展会怎么样?在进一步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完全自由贸易和完全封闭对世界总产出和各国经济会有怎样影响等,让学生感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等。
二是采用时事诱导法。时事应该是当前各方热议或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学生们有深入了解的兴趣。如讲授专题四时,可以联系2013年人民币汇率一路升值,追问汇率为啥升高,对就业有和中国经济有啥影响;而到2014年后人民汇率连续贬值,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是啥等。
总之,课程内容专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专题的合理确定和每个专题的问题导向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又能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灵活组织内容,真正兼顾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原则。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能使他掌握解释一类现象或者处理一类问题的概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J].大学(学术版),2011(9):26-29.
[2]陈炜,邝季萍.新时期高校公选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34-37.
[3]李太龙.博弈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7-19.
关键词:技术转移;国际经济;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主要指技术跨越国界的转移活动,包括商业性的、非商业性的转移。
一、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出国的影响
对于技术输出国的积极影响。1.扩大出口。技术出口可带动设备、零部件、劳务的出口,据统计,技术出口与其带动出口的比例是1:50。2.通过技术贸易,输出国企业走向国际,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市场,获取规模效益。3.通过技术转让、东道国资源开发,进口该国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之需。4.技术贸易使出口增加,国外收益汇回本国,改善国际收支。5.国际技术转移有利于扩大输出国的经济影响力,使本国处于国际分工的有利位置。
对技术输出国还有很多负面影响。1.技术优势丧失。技术具有无限扩张和再造性。国际技术转移使输入国的技术提高,削弱了输出国的技术优势,很多输入国创新能力较强很快在技术上超越输出国。2.造成国内产业的竞争压力和国际贸易赤字。技术输出使国外生产更加廉价,对国内产业造成压力,不利于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长期内,使输出国产业不能自给,进口增加引起贸易赤字。3.技术研发力的流失。技术输出可能造成研发和人员培养向成本低、效应好的地区转移,导致输出国研发力的丧失。以上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对技术输出国的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能性大于现实性。
二、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的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对输入国来说也有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有,1.通过技术引进,输入国调整了产业结构,增强了产品品种、质量和档次,提高了自给和出口能力。2.进口技术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强了各部门、行业间的协调,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本国的人力、自然、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3.促进科技文化的进步。输入国引进技术过程中,不仅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而且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更新观念及时吸收人类文明的新成果。4.输入国通过国际技术合作,提高本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改善国际环境,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技术输入的负面影响,1.使输入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层。输入国引进的多是过期技术,涉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导致受制于输出国并且加剧环境污染、能源耗竭。2.多数发展中国家研发力不强,只是拿来主义,国际技术成为国内研发替代品,造成输入国创新力减弱甚至丧失。3.输入国由于机制落后,技术引进适应性不强,造成引进成本过高和资源浪费,影响本国经济其他部门的投资。4.技术输入过程中,输出国往往掌握主动,技术输入国不仅要付高额的成本还往往要附带其他的条件,影响到国家完整和独立。国际技术输入对于输入国,尤其是经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负面影响的现实性超过了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整体影响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种生产力和资源的在全球范围的再分配,对国际经济关系来说产生了根本的影响。
首先国际技术转移使国际经济关系不断深化扩展。以技术贸易为例,1985年贸易额为500亿美元,2000年则激增至5000亿美元,平均5年翻一番。国际技术贸易增长本身代表了国际贸易和服务的发展。伴随的是是国际投资的增长,从1993年起年均增长达21%。国际技术转移还深化了国际分工。20世纪60年代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国际分工转向产业内。进入90年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国际分工发展到全球范围产品内的分工。国际技术转移,加强了各国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其次,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1.经济主导权的变化。工业技术的扩散促成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德也超过英国成为新的经济大国。二战使大量科学家逃到美国成就了美国经济科技的强大,而美国对欧、日的技术援助、技术贸易,也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三足鼎立的形成。2.确立了国际经济秩序。国际技术转移促成了世界经济中心-边缘的格局,北南方技术转移是垂直型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加工厂,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较低位置。3.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以东亚为例,日本70年代开始实行的“雁行战略”,将东亚经济产业层次化,各国经济互补,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最后,国际技术转移促进了各国合作-竞争的加剧。20世纪80年代美日欧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其背景是国际技术贸易竞争的激烈化。另一方面,现有科技研发费用高、任务繁重,又需要各国合作共同开发。因此,国际经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得到激化。
四、总结
国际技术转移在利弊博弈中,改变了当事国,也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技术转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的影响总体上利大于弊,但弊端不可忽视。当代存在一个矛盾现象,那就是各国技术差距不断加大的同时,国际技术转移速度也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可能加剧技术转移的负面效应,输出国可能加强输出限制,输入国可能为输入付出更大代价,进而使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对双方来说,加强技术合作、加快国际技术转移制度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志军著:《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陈绍荣著:《国际技术转移法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张自如胡晖:《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3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合作;新特点;应对策略
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重要的今天,我国应当了解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并根据这些新趋势和新特点,制定优异的国家经济合作战略,使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一、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经济政治形势
1.国际经济复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世界经济在大规模刺激政策作用下一度迅速回升,但随着刺激政策的作用衰减和政策的退出,世界经济发展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目前形势和发展态势看,世界经济贸易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主要经济体进一步分化,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从发达经济体内部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较快,但欧元区和日本的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经济复苏面临很多制约。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回落,从新兴经济体内部看,对资源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发展普遍面临很多困难,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出现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情况相对较好,但由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内生动力增长不足,而外需疲软利用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普遍持续放缓。尽管各地区各国经济状况悲喜交加,但总体来说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经济状况日趋稳定。
2.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国际资本大进大出,据联合国统计, 2015年从新兴市场流出资本达6000亿美元。2016年以来,国际资本加速流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动荡,东道国货币大幅贬值,证券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目前发达经济体的政府债务状态虽然有所好转,但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债务水平不断上升。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新增的债务近一半出现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这将影响新兴市场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并缩小财政政策空间,进而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美国政策发生转折性变化,美联储去年12月宣布启动加息进程,尽管美联储一再强调加息过程是渐进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加息预期下也已释放部分风险,但加息预期改变了美国金融资产价格和长端利率预期,势必影响消费和投资,经济增长将面临许多新的不确定性,从而进一步加大制约依然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
3.全球物价持续低位徘徊
由于以往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刺激能源资源类产品生产规模大幅增加,而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速持续低迷,短期内又难以改变大宗商品供大于求的格局,能源资源输出国为增加收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不愿减少产能,加之美元走强会进一步抑制主要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因此,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但仍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将加剧资源出输口国的经济困难,对资源进口国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也会加大通缩压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兼有。
4.地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显著改变,近年来新兴大国崛起,美国影响力下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维护其世界主导地位和既得利益,各国都在调整发展战略和对外关系,各种矛盾显现,竞争摩擦加剧。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更加频繁,非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不断上升。从当前形势来看,英国脱欧公投显示脱欧已成定局,西班牙大选、移民危机、希腊债务问题,中东局势、极端势力的恐怖袭击、美俄关系、朝核问题等,都将成为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因此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合作是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联系形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的方式,国际经济合作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它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带来世界经济活动的变化,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打下基础,战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产生与发展主要原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主要以提高各国人民生活福利,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识,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国际生产要素市场的状况也会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的发展背景,不断的科学技术革新,导致国际经济合作在不同的时代,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1.国际经济合作趋向集团化、区域化
由于生产要素移动趋向集团化,各经济集团内国家之间,经济集团与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合作业务逐渐增加,因此通过建立集团组织,可以有效促进集团内部成员更好地实现内部人员、资金,技术、产品的流通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使得自身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制定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2.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更加激烈
在资本要素市场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国内推出新的优惠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上,国际市场的劳动力要素供给从总体情况看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劳务输出国之间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
3.国际经济合作制度化、政策协调经常化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逐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减少摩擦,保障和推动国际经济的稳定和正常发展,需要建立国际经济协调制度和法律保护。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WTO成员,已达144个,成员间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90%以上,WTO成为世界范围维护和完善贸易秩序的重要机制,随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经常化,制度化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合作。现在,美日之间,美欧之间,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内进行的经济政策协调日趋频繁,并且正在向定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4.国际经济合作形式多样化发展
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随着国家经济合作业务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多样化,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新形式主要有非股权形式的国际投资,BOT投资方式、联合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劳务支付形式的补偿交易、带资移民、带资承包工程、对外加工装配等形式的境内国际商务合作,跨国性经济特区等。
三、国际经济合作新特点
1.国际经济合作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是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特征,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体系当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也会作用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各国之间在相互均衡之中相依存并得到充足的发展。随着各国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近些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不嘣龀ぃ国际经济合作更加紧密,对外贸易依存度也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高度依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比重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中国的政策和经济调整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
2.全要素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经济特征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就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全要素合作趋势变得越发明显。生产要素的国际差异,价值链形式的分工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在这一体系当中,每个国家不可能全然拥有所有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而且每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也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者产品某个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全面跨国流动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一国要想在世界经济发展之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必须积极参与到全要素国际经济合作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争取在全球产业链生产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席位,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势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并以此获得相关的经济利益
3.全方位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特征
合作共赢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成为今天发展的鲜明主题,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各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争取能同其他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合作,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水平。
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发展体系中,无论在范围和形式上,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同多数国家之间就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比如说劳务合作、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业务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四、中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策略
依据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特点、分析我国参与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策略。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在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合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强,我国已越来越意识到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给自身带来的巨大利益。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实现走出去最佳战略选择,它不仅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赢得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又符合我国树立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及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增加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更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巩固中国的大国地位。
1.立足亚洲,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亚太地区将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我国应该运用好这一地缘优势,积极倡导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东亚的区域合作是中国对外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立足点。在参与和倡导组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所参与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都在我国的周边地区,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盟l0+3合作,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正是通过这种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获得极大的贸易利益,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根植本土,加速两岸四地的合作进程,走大国经济之路
两岸四地经贸往来日趋频繁,依赖层度不断递增,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形势之下,加强两岸四地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在经济融合过程中的资源重新配置,使得大陆的制造业基地同港澳台地区的信息技术优势以及国际销售网络相结合,会使四地产品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而且可以产生较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减少港澳台地区对美日欧市场的过分依赖。从而构建起我们自身的经济大国地位和身份,并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过程当中掌握充分的主动权。由于目前两岸之间的某些壁垒尚未拆除,无法彻底实现“资源优化效应”,贸易创造效应也未充分发挥。因此,今后两岸四地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四地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竞争力,并为“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和陆权回归奠定基础。
3.面向世界,构建全球性合作网络
当前各大洲之间以及最主要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的跨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无论是从合作的范围、程度以及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扩展。因此,从经济发展全局考虑,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当中,要具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在重c发展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组织的同时,也要注重寻求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只有面向世界,加强同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才能顺应国际经济潮流,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例如“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运作,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前景十分光明。客观地说,“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决策层从战略高度出发,用全球一盘棋的视角,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诉求提出了这一倡议。这一战略既是中国引导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也是中国针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TPP的应对之策。同时中国在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还应注意减少对美国的过分依赖,要充分援引WTO的有关规则与规定,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政策,防范全球化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使我国在全球经济战略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合而言,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策略上,扩大国际影响力,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在实现途径上,以互利共赢为依托,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争取道义和现实利益双赢,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参考文献:
[1]裴长江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J].《国际经济评论》.2010(04) .
[2]李萍国际经济合作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3]卢福财.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9).
[4]房杜.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和特点[J].工作研究.2011年第4期.
[5]赵凤彬.国际经济环境新动向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战略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0.
[6]李宏岳.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7]王建欣.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国际经贸2012年第2期.
[8] 湛柏明.主编《国际经济合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9] 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卢进勇 杜奇华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0] 陈泽明.《区域合作通论》陈泽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金融全球化,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世界各国银行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加紧扩大规模。自2006年开始,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国际商业银行并购浪潮中涌现的金融巨鳄们对我国商业银行形成冲击,为此国内商业银行也掀起了一股并购的热潮[1]。有些银行通过并购改善了自身的效率,但相当一部分并购并没有带来改善,甚至还带来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数据包络法,对商业银行并购案例的绩效进行评价。
二、银行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该方法最初多用于非赢利组织的效率评价,Sherman和Gold(1985)首次将DEA运用于银行效率评价[2]。国际上关于确定金融机构投入产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中介法和资产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综合考虑三种方法以及数据的可得性,选取净利润,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作为产出变量,选取实收资本,固定资产以及各项支出作为投入变量指标。具体指标如下,输入变量有实收资本、各项支出(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输出变量有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净利润。
三、中国商业银行并购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
1.交通银行2007年8月份收购常熟农村商业银行10%股份
本文选用DEAP2.1软件对交通银行并购常熟市农村商业银行案例进行分析,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按照前面的原则选取如下表。
对表1进行DEA分析,可以得到交通银行从2005年到2008年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都为1,表明交通银行此前一直处于相对有效率状态,2009年出现相对无效率,主要是由于规模无效率造成的,纯技术效率还是为1。由DEA方法跟财务指标分析法得出结论基本一样,都是在2009年出现无效率,但经过调整,交通银行在2010年实现了部分财务指标好转,并完全恢复了相对DEA效率。
2.兴业银行200年10月份收购哈尔滨通河县兴通城市信用合作社
根据兴业银行的年度报表,选取兴业银行的投入量与产出量,如下表。
由软件DEAP2.1处理得到,兴业银行只有在2005年和2006年处于相对无效率状态,且都是因为规模无效率。而并购之后各项技术效率都为1,表明并购之后使得兴业银行技术效率得到提高。这个结论与财务指标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很相似。
总结以上两个国内商业银行并购案例,可以看出,并购实现后的一、两年内,因为并购整合跟不上,而且吸收了大量不良资产,利润率会有所下降,规模效率也不会马上得到提升,而是与纯技术效率同时出现一个恶化的阶段,在一旦时间之后,经过调整、运作,一般都会恢复到相对效率。
在当今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油气作为非再生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的日益凸现,其生产和消费地域格局非均衡性的愈益严重,大国之间围绕着油气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油价高企的情势下,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之间围绕供应和需求的讨价还价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能源,特别是油气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自1993年起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迄今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石油进口国。对外能源合作已经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和投资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俄罗斯是中国的伟大近邻,是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两个最重要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进行油气资源的合作具有天时地利的优越条件。能源合作作为中俄经贸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巩固和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俄能源合作特别是油气合作却步履蹒跚,风波不断。直到中国举办“俄罗斯年”,双方才在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实际的一步。
人们不禁要问:俄罗斯的各种能源资源的储量到底有多少?其国内的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它的能源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以及其对外能源合作的战略意图和游戏规则是什么?为什么在中俄能源合作的过程中变数不断?今后合作的前景是否乐观?
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2006年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由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青年学者戚文海撰写的专著《中俄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回答和诠释。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俄罗斯能源战略篇》共包括七章。第一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基础》,分节地论述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能的资源状况并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状况进行总体的评价。第二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目标――从能源危机走向复苏》,回顾了经济转轨前俄罗斯油气开发的历史,分析了经济转轨后俄罗斯的能源危机与原因、俄罗斯克服能源危机的主要举措与成效、俄罗斯油气危机的走势与原因和能源工业全面转机的表现与原因。第三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实际措施――能源政策的研究》,对转轨中俄罗斯的能源政策,包括能源价格政策、能源税收政策、能源出口与合作政策、能源安全政策进行评价。第四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实际措施――能源私有化的研究》,包含对苏联时期能源管理体制的回顾、转轨时期俄罗斯油气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转轨时期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私有化的评价、对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俄罗斯电力行业改革的评价、对经济转轨中俄罗斯煤炭工业改革的评价等内容。第五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实际措施――能源结构问题的研究》,分析了经济转轨中俄罗斯能源结构的演进、俄罗斯能源生产结构变化的原因、经济转轨中俄罗斯能源结构的调整方向、经济转轨中俄罗斯能源结构的制约因素。第六章《关于转轨时期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实施前景――能源工业发展前景的研究》,着重论述了21世纪初俄罗斯能源工业发展规划,油气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油气管道运输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能源工业前景。第七章《关于俄罗斯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互动关系的研究》,论述了能源工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俄罗斯经济转轨提供的巨大支持,指出了经济转轨深化对俄罗斯能源工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并对俄罗斯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互动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
下篇《俄罗斯能源国际合作战略篇》共包括三章。第八章《关于21世纪初俄罗斯与东北亚能源合作开发战略研究》,回顾了俄罗斯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和不同时期的各种方案,论述了俄罗斯与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战略设想、东北亚天然气管线连接的初步设想,并对东北亚能源合作共同体构想实现的外部条件、现实基础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第九章《关于21世纪初中俄能源合作开发战略研究》,论述了中俄加强能源合作开发的迫切性、中俄加强能源合作开发的影响因素、中俄加强能源合作开发的前景。第十章《关于中俄油气合作有效模式的研究》,论述了一体化经营国际合作模式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利弊、适用范围、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方式、运营模式,并分析了中方在两种合作模式中的利益及原则。
向中国“俄罗斯年”献礼的一部好书――――《中俄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评介在本书中,值得称道的是如下基本观点:
1.能源战略是21世纪俄罗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俄罗斯的能源安全观,其地区战略的重点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其部门战略的重点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经济转轨中俄罗斯国家能源政策的目标是:保护公民和经济主体的合法利益,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有效管理国有资产,促进能源产业实现质的提升。经济转轨中俄罗斯国家长期能源政策的重点是:能源安全、能源的有效性、预算的效率及能源生态安全。
2.俄罗斯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是: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的能源体制改革应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个与整个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能源发展战略;能源工业市场化进程中,要顺应国情民意,要因时因地制宜,制定本国能源改革方案,逐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要尽可能引进市场机制,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产权结构明晰、责权利到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用法律引导、规范、促进和保障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顺利实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要特别注意能源等垄断行业体制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处理好竞争与发展的关系。
3.俄罗斯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的互动关系实际就是要处理好主导产业与经济转轨的关系问题。必须认识到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存在互动关系的同时,二者也内在地存在深刻的矛盾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应正确处理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的关系,做到既要保持能源工业的合理发展规模和速度,继续充分发挥能源工业对经济转轨的支撑作用,又要在经济转轨中注意能源工业本身的市场发育、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等问题,促进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21世纪初俄罗斯将对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做出新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在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能源结构的变化与走势关系到能源工业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经济转轨中应始终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建立合理的能源结构。在经济转轨初期,对能源工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是进入经济转轨深化阶段则应注意处理好能源工业与其他工业的关系。
5.中俄能源合作应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应采取一体化经营国际合作模式。具体可分为大一体化经营模式和管道一体化经营模式。两种一体化合作模式都各有利弊,但无论采取哪种模式,中方都必须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原则,通过创造有效的合作方式和合作伙伴关系,同合作各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尽量避免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最终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中俄能源合作战略与对策》,作为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既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它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了多学科交叉、渗透与互补。课题综合运用过渡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地缘政治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本原理加以综合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从经济转轨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角度对俄能源工业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从学术观点上看,它揭示俄能源工业与经济转轨的互动关系,提出在一定时期内俄继续加强能源出口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的规律性。从实用价值看,它从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和对外油气合作的紧迫性出发,重点研究有关中俄能源合作的各种路径、方式和方法,在进行了各种比较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方案构想。
一、花卉集群发展战略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第一,有利于花卉产业专业化分工。专业化是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性,可以发挥显著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作用。专业化分工可以塑造某一区域、某一产品的品牌价值,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竞争与协作中扬长避短、共生共荣。
第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众多中小花卉生产企业和花农,是我国目前花卉生产的主体。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可以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开发、市场行情等方面的信息,相互之间可以学习和模仿,特别是开发目标的细化和开发投入的降低,必然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花卉产业科技创新。在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中,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不但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而且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为产业集群实现激进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交往与合作、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传递科技信息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参与等,都有利于促进花卉产业的科技创新。
第四,有利于形成花卉产业区域品牌。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利方面。发展产业集群同样也有一些不利之处:一是增大了市场风险。由于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只能依靠提高竞争能力应对市场风险,而不可能通过转移经营方向规避市场风险;二是增大外部依赖。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协作度较高,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市场秩序和信用环境等外部条件,成为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外依存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广东省可使用的花卉品种资源有4,000多种,而在栽培上应用较多的仅300种左右,鲜花市场上对云南的玫瑰、百合、康乃馨等品种依赖过大,本地优质鲜花供给不足,导致鲜花市场价格不稳定。缺乏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品种资源的选育,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且技术普及率低,花卉营养与栽培、花卉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尚未普及。
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但是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投入,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成为阻碍广东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是规范性行业标准缺乏。规范性行业标准仍在沿用2001年颁布的《中国主要花卉产品分级》,现有的花卉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特色的花卉产品如盆景、观叶植物等没有相关标准,不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多元化市场开拓,阻碍了广东省花卉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三、广东省花卉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构建
(一)立足比较优势,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立足区域、品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培育区域化布局的特色花卉产品。在区域布局方面,围绕《广东省花卉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东地区和粤北地区等四大区域,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将承接珠三角花卉业的转移,成为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以汕头、潮州、梅州为主的粤东地区结合海西经济区的优势,重点发展国兰、盆景等,以韶关、清远、河源为主的粤北山区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发展山地反季节花卉的生产。在发展品种方面,围绕热带、亚热带的花卉特色,重点发展中高档盆花、观叶植物和棕榈科、樟科等观赏树种。加大对包括野生花卉在内的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和筛选、利用,把那些适合广东生长、生存的花卉进行商品生产的培育与驯化,遴选出新的花卉品种,在此基础上及时开展应用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进一步丰富广东花卉品种。
(二)加大产业发展创新研究,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必须尽快建立我国的花卉种植资源信息库、基因库,加大对优势种苗的培育与栽培技术、设施技术、采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形成我国产权的名花种苗,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优势产品,同时鼓励企业形成各自的专业品牌。建立并完善以质量为核心的花卉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推进花卉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花卉生产标准化基地,并把标准化工作由生产领域向采后、储运、流通等领域延伸,制定和实施花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花卉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引导带动花卉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花农科学素质和产品质量,提高主要花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一)东盟电力需求旺盛
近年来,东盟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短缺日益突出,对电力设备的需求愈加旺盛。据泰国电力部门预测,东南亚国家电能需求到2010年为1160亿千瓦,2015年达1630亿千瓦,所需建设资金至少要1000亿美元。
越南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迅猛,面临着电力短缺局面。2008年,越南为了保障经济增长率达到8.5%-9%,全年国内用电量需求达772亿KW/h,同年越南新增功率为2200MW的电力并入国家电网,但是越南电力集团还继续向中国购电34亿KW/h。据估计,到2010年越南需要投资200亿美元来发展电力行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外国投资者。同时,由于电源支撑不足,输电网架不够完善,越南许多地区供电质量及可靠性较低。
泰国的能源较贫乏,电力缺口较大,为了缓解电力紧张的压力,泰国四处投资开发水电,大量从境外购电。早在1998年10月,中泰政府就签订了《关于泰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购电的备忘录》,双方还达成共同建设云南景洪水电站等若干合作协议。计划2013年以15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向泰国送电,从2014年起增加到300万千瓦电力装机容量。
菲律宾的电力市场也有较大开拓空间。2003年,中国向菲律宾出口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较上年增长1.33倍。今后10年,菲律宾将需要额外600万千瓦的电力。
柬埔寨国内电能质量差、供电成本高,国内电力工业由24个相互孤立的小电力系统构成,相互之间没有联网,年人均用电量55KW/h,全国电气化率只有15%。据柬埔寨电力主管部门分析,市场需求量缺口为30%以上。根据其经济发展预测,到2010年,柬埔寨装机容量应达到38万千瓦,才能基本满足需求。为尽快建立全国供电网,柬埔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与援助,实现与邻国的电力并网。
缅甸和老挝的电力需求也都非常大。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缅甸全国只有5%的人口能够使用电,仰光也经常出现停电现象。老挝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现阶段却只有41.2%的家庭可以用上电。
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几年东盟电力需求将增加1000亿KW/h,建设投资金额约2000亿美元,其中电力设备、电工产品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东盟国家的水能资源丰富,但是许多国家缺少技术和购买技术设备的资金,因此无法充分利用水能资源。而中国在水电装备和设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同样的工程预算,中国的预算只是欧美国家的2/3,甚至1/2。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电力合作,能够解决东盟国家面临的能源瓶颈。
(二)中国电力资源丰富,生产能力强
1.临近东盟国家的中国西南省(区)电力资源丰富中国水能资源的区域分布开发主要在西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都是电力资源大省。云南水电年发电量可达45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可开发量的1/4;广西水电蕴藏量为1751.83万千瓦,年可发电1534.6亿度,占全国2.6%,位列第八;贵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已超过1683亿千瓦,远景可开发电力装机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四川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是1.68亿千瓦,可供开发量为1.1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22.2%,位列第二位,可建设装机容量在百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有10余个,最大的装机容量可达144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水利枢纽电站的装机容量。4省区水能3.155亿千瓦,占全国6.67亿千瓦的47.3%,年发电量可达23045.6万千瓦。此外,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的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贵州累计探明储量510亿吨,保有储量507.26亿吨,预测储量1866亿吨;云南保有储量246.5亿吨;四川已查明的煤炭资源总量477亿吨。三省煤炭保有储量1230.76亿吨,具备大力发展火电的基础和能力。
2.中国电力生产能力强
中国发电量呈增长趋势,电源基础建设的投资也是年年增长,向东盟国家的电力出口也呈增长趋势。2008年1-10月份,中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8704.74亿千瓦时,比2007年同期增长8.3%。其中,水电442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6%;火电235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核电57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0%。全国主要电网统调发电量25001.80亿千瓦时,最高发电负荷合计47979万千瓦,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0.50%、8.71%。同期,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55.60亿元,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5846.20万千瓦。其中水电1525.88万千瓦,火电4091.59万千瓦,风电208.63万千瓦。2008年1-10月,云南向越南送电2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78%;广西向越南送电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8%。
(三)中国与东盟间的区域、次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合作环境
1.良好合作环境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在CAFTA框架下,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会降低中国与东盟电力合作的交易成本,减少相互电能勘探开发的壁垒。2005年7月20日,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始对原产于对方的7000多种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这一“降税计划”惠及中国与东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此外,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将对中国水利电力物资、物流企业、设备生产制造企业扩大对东盟的出口,降低进口东盟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成本,承接项目、吸引投资、向东南亚“走出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极为有利。未来加大开拓东盟电力能源工业市场,将为中国电力资源整合和电力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又为中国与东盟的电力合作提供了平台。在第三届博览会上,电力设备及其相关产业的成交贸易额为1.78亿美元,占当届成交贸易总额的1/8以上。同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力专业委员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主办的“中国-东盟电力合作与发展论坛”,还一系列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拟建电力项目等,并开展多层次的供需企业贸易配对活动,为中国与东盟的电力合作提供了又一个场所。
2.良好合作环境之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湄公河区域的电力合作开始于1992年,十多年来在亚洲开发银行的主持下取得了很大进展,成立了专门的政府间论坛和专家组,签订了《电力联网与贸易政府间协定》,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供电的可靠度;协调发电及输电设备的安装和运行;降低投资和营运成本;共享这些系统联网运作所带来的其他效益。所达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贸易运营协议》,将在跨国输送电力的关税安排方面和公平一致方面提供协调准则,并且为吸引私人对区域内自然资源投资提供政策保证。大
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相关参与方还通过了2020年的电力联网框架蓝图。这些都将会使区域各国间的电力贸易从点对点的零星贸易向网对网的大规模贸易发展。
二、电力合作的方式
电力合作的方式可以分为对外贸易方式、契约方式、直接投资方式,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
(一)对外贸易方式
对外贸易方式是指电力的跨国界交易,对于电力进口国而言就是进口国电力企业从国外买入电力,而不是自行进行电力生产活动。它包含两种主要形式:间接贸易和直接贸易。其中,间接贸易是指电力跨国界买卖经过机构进行,进口国电力企业不经营业务,只是按照合同或协议价格从机构买电;在国外成熟、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电力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电力贸易商和机构,目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直接贸易中进口国电力企业不通过机构,而是直接把电力买进来。对外贸易方式还有其他方式,比如,电力进口国可以从国外买入电力燃料,在国内兴建火电站发电。这种方式利用境外能源发电,减少了国内能源的消耗。对外贸易方式是最简单,成本和风险最小的电力合作方式。初次进行国际电力合作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试探国外市场情况,为后续的跨国经营做准备。但是,对外贸易方式对跨国业务开展的局限性很大,难以满足长期需求,受电力出口国或者第三方(电力机构)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国与东盟开展电力合作仅仅采用对外贸易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电力需求国参股或新建电站。
(二)契约方式
契约方式是指本国电力企业通过与国外电力企业之间签订长期的非投资性的无形资产转让合同,国外电力企业按照协议规定对本国输送电力作为抵偿。它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是技术授权,本国电力企业在规定期内将自己的专利和专有技术转让给国外电力企业,以换取国外电力企业向本国输电;第二是交钥匙工程,本国电力企业为外方建设电站和输变电设备,承担全部或部分的设计、建造、设备安装调试以及试生产等活动,建造完成后,由外方经营,电站按照协议规定向本国输入电力;第三是管理合同,本国电力企业与外方电力企业签订合同,全权负责合同期内外方电力企业的全部业务经营管理,国外电力企业支付本企业一定的服务报酬。
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来看,契约方式比直接投资方式的风险小,因为它所需要的投资较少。契约方式的缺陷在于:一是对电站的控制程度低,电力供应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不强。二是有些方式需要大量跨国经营的专门人才;三是这些方式都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采用,适用的条件苛刻。
(三)直接投资方式
直接投资方式是本国电力企业在国外投资兴建或收购电力企业。主要的运作模式有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和TOT模式(移交―经营―移交)。BOT运作方式具有以下特点:项目公司在本方批准的特许期内,占有和运营电力项目,获取相应的收益,并偿还债务;BOT方式则采用有限追索权或无追索权融资方式,仅以电力项目的收益来偿还债务;BOT项目在特许期满后,移交本国电力企业。
TOT模式是指本国电力企业以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国外投资兴建电站,电站建成后,将电站的特许权移交给运营机构,运营机构凭借未来若干年的现金流量,一次性支付本国电力企业一笔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建设。电站经营期满,运营机构将电站移交给本国电力企业或合资双方。这种运作模式的特点是本国电力企业在项目建成后可以迅速收回资金,用于开发建设新项目,有利于扩大电站建设的融资规模,提高开发效率。此外,由于项目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营,TOT方式对于投资者来说,既消除了前期建设费用的负担,避免了项目开发建设的复杂性和审批程序,对运营资本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三、合作方式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选择何种方式开展电力合作,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合作国家进行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风险最小化原则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电力合作的目的,对于东盟国家来说,是解决电力紧张的瓶颈;对于中国而言,则是电力企业的跨国经营,所以,中国企业在参与电力合作时一定要考虑跨国经营的风险,选择的合作方式应该是风险最小的。具体来说,对于政局不稳定的国家,比如缅甸、柬埔寨,采用直接投资方式可能会面临由于政局不稳带来的货币贬值问题,不妨采用对外贸易的方式开展电力合作。而且缅甸和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电力设备也依靠进口,此时,对外贸易方式在出口电力的同时,有助于推动中国电力设备的出口。相对来说,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三国政局较稳定,投资环境也比较好,则可以考虑直接投资的方式。直接投资带来的对电力设备的需求,也可以带动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二)互惠互利原则
中国企业开展和东盟国家的电力合作时,还需要考虑互惠互利原则。东盟国家电力的供不应求局面,主要是因为部分东盟国家的电力生产技术有限,无法扩大电力的供给量。但是东盟国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如果能帮助这些国家提高供电能力,不仅能解决东盟目前的电力紧张问题,今后还可以弥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电力缺口。因此,中国在和东盟国家开展电力合作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考虑对外贸易方式,契约方式、直接投资方式更符合互惠互利原则,在帮助东盟国家提高供电能力解决本国电力供需矛盾的同时,还可以缓解中国自身的电力紧张。此外,东盟国家还存在资本缺乏,无法开发自身的水能资源的问题,如果中国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方式开展合作,会给国内富余的资本找到新的投资场所。
(三)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电力设施的建设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因此,中国企业在和东盟国家开展电力合作时,一定要注意环保的原则,要采用符合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进行生产。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电力上的长久、持续合作。
参考文献:
[1]胡晓登.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贵州电力产业政策[J].贵州社会科学,2006,199(1):23-26.
[2]张继豪.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研究[J].东南亚,2006,(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