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科护理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护理管理
1 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内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1.2 关心和尊重护士 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 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 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3 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 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 “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 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 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 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3 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 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 ①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③工作不到位,遗漏液体;④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儿皮肤娇嫩,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⑥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⑦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⑧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⑨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⑩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 纠纷的防范措施 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③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④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包括临时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⑤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⑥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⑦执行纠纷预警制度,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使各班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
二 对家属心理护理体会
患儿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有:1.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长对疾病预后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 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患儿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2.焦虑和紧张: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所管的床位; 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产生的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耽心遗漏病情变化;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引起的焦虑;表现为不安心治疗,要求提前出院。3.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的对治疗方案的怀疑;表现为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阐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找来许多书籍对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书上的方案为准;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信任,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引起的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关键词:基层儿科;静脉输液;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86-02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操作,同时也是治疗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医院儿科患者是一群特殊的人群,静脉输液护理投诉逐渐增多,为预防和避免护理投诉,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静脉输液发生的投诉进行原因分析,以便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住院部静脉输液36起护理投诉。
1.2 方法
通过对护患双方提供的陈述材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
2.结果
发生的36起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是静脉穿刺失败的投诉有9起(25% );服务态度不到位8起(22.22% );药液外渗5起(13.89% );未及时加药5起(13.89% );同种药物加错床3起(11.11% );药物剂量错误3起(11.11% );个别输液未执行3起(11.11% )。
3.讨论
3.1 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
3.1.1 静脉穿刺失败
环境因素:儿科患者多,儿科护士处于哭闹嘈杂的环境中,患儿恐惧不合作,同时基层医院患儿陪护人员多,静脉穿刺时围观者也多,让护士产生紧张情绪,心烦意乱,产生不良心理压力。
护士方面:护士工作时间短,技术欠熟练,由于护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工作,护士穿刺水平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来提高,低年资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来回进针容易误入动脉引起出血过多,导致家长强烈不满,没有完全掌握小儿头皮特点及穿刺技术。护士工作状态不佳,儿科病情易反复波动,变化多,用药治疗复杂,造成工作量大,身体疲劳,在这种情况,护士以良好的状态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护理工作压力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满意度,影响护士静脉穿刺水平。
患儿家属的压力:基层医院儿科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农村患儿,陪人多,文化程度差异大,城镇居民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患儿特别关爱,提出过分要求,如有患者要求护士保证“一针见血”,一旦穿刺失败,容易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对护士进行辱骂或人身攻击。
患儿自身原因:部分患儿静脉显露不清楚,血管不充盈,深浅难把握,还有患儿哭闹时头部皮肤变红甚至变紫,护士只能根据经验来摸着血管穿刺。严重湿疹患儿血管不明显,其它医院转诊的患儿,未保护好血管;患儿穿刺时不配合,增加了穿刺难度。
3.1.2 服务态度不到位
一个护理人员以怎样的心态进入角色,可直接影响其对患者的态度,影响其工作质量。责任心不强、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控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的护士是不可能提供好的护理服务。个别年轻护士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表现对患儿冷、顶、硬、推、拖,不注意自身修养,言语行为不当,缺乏与患儿交流沟通技巧,解释告知不到位,以致发生家属投诉。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农合患者增多,病床增加,
护理人员编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床护之比,只能应付日常护理,机械地完成工作量。输液前未按常规周密告知静脉输液属侵袭性操作,有发生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意外;皮试阴性、用药过程中,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解释不到位导致家属产生不满情绪;注射时与患者交流少,家长对护士操作表示怀疑时,护士忽略了患者及家属情感需求,回答生硬,导致家属对护士的冷漠态度,产生反感而投诉。
3.1.3 输液过程中未及时加药,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认真
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按时巡视,静脉输液墨菲氏滴管内液体滴完未及时加药,致回血阻塞针头,需重新注射,造成患者痛苦;或输液管内液面下降过低,致空气难以排除,从头皮针接头与输液管接口处排空气,导致药液浪费,家长产生反感。
3.1.4 药液外渗
未按要求介绍静脉输液有关注意事项,没有指导家长如何固定及观察穿刺部位,当患儿发生补液外渗时,也未做好解释,个别护士还会责怪家长没有固定好穿刺部位,漏液发生皮下肿胀,导致患者输液部位疼痛,晚期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肿,血管变硬,处理不当,可继发组织坏死,引起投诉。
3.1.5 同种药物加错床、药物剂量错误或个别输液未执行
因输液过程中护士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不强,违反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只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儿科工作琐碎,对安全隐患普通存在轻视、轻描淡写的思想。没有严格执行制度是发生用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如没有核对患儿的姓名、药名、用药方法、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等。
3.2 预防
3.2.1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强化服务意识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认识到位是避免护理缺陷发生、减少护理投诉的主要途径。因此对护理人员应经常性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当亲人,主动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输液时要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用护理伦理道德规范自己言行举止,努力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
3.2.2 加强技术操作训练,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水平,提高穿刺成功率
给合儿科特点,对新进护士及穿刺技术差的护士进行强化训练,加强考核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静脉穿刺操作技能培训。练习过硬的穿刺技术,稳、准、快、好是每个护士应掌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满足输液患儿安全需要的重要保障之一。
合理选择血管,3岁以内患儿易躁动,宜选头皮静脉易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 3岁以上宜选明显且直行的手背或足背静脉;对肥胖儿宜选粗大易摸静脉;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患儿可选肘静脉及大隐静脉。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由穿刺技术强的高年资护士操作,力争一针见血,排班实施新老搭配,做好传、帮、带,协调配合好工作。
避免机械性损伤血管,正确掌握静脉给药的方法、浓度、输入滴速以及局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加强巡视,加强责任心,严密观察输液部位,杜绝外渗性损伤发生。
保护好穿刺部位,一般采用S型固定法,缓冲压力,减轻针头在血管内摆动,降低液体外渗、针头脱出。告诉患儿及家属尽量避免触碰,避免牵拉、挤压、折叠输液管,避免患儿摇头,手抓穿刺针,尽量减少患儿哭闹,以免引起针头移位、脱落、阻塞等现象。
3.2.3 提高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要求护士对患儿及家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合理地解释,争取得到家长理解和支持。切忌对患儿及家长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及时发现护理投诉苗头,把投诉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交谈中避免造成患者家属心理伤害。
4.结语
要提高儿科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减少护理投诉首先要知法、守法,具有一支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服务质量过硬的护理队伍,还要合理护理编制,给护士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护士保持健康心身,能更好为患者服务,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
参考文献:
[1] 刘小平,曾桂珍.从护理投诉谈新形势下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0(04)
【摘要】目的 分析儿科住院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评分、探讨及影响之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患儿及家属共100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份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及家属需求广泛,渴望值太高,对医院的硬件设施需求比例较高。结论 现成儿科护理服务内容应增多,软硬件需要加强,以促进宝宝早日康复。
【关键词】儿科患儿及家属;护理;需求;满意度
近几年来,快速高科技的发展对整个医疗护理体系带来较大的冲击,现代儿科护理人员应掌握科技化、现代化、综合化的先进知识与技能,才能确保护理质量安全,很多因素影响护理质量的效果,而患儿及家属作为被护理对象,是护理质量工作中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对住院患儿及家属进行正确需求评价并协助满足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责任。本研究问卷调查,为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全面早日康复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立意取样方式调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住院病房患儿及家属共100例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4份,问卷有效率94%,94例中3~5岁患儿30例,6~10岁30例,完全不能自理患儿的家属40例。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Likert量表五分法来计算(51,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尚可,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问卷内容分三部分:患儿的的基本资料、需求内容及满意度内容。患儿的基本资料为年龄、性别、自理程度、住院天数。需求内容分别由环境设备、专业技能、操作政策、家属对护理服务需求程度、护理关怀5方面构成。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直接发给患儿或家属,当场回收,完成每份问卷大约需要15~20分钟。
1.3 资料分析应用spss套装软件作资料处理与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X2,one-way,ANOVA,pair-t及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2 结 果
2.1 患儿及家属对护理需求之分布,见表1。
以one-way ANOVA作分析,且事后以Bon-ferroni test作比较。结果显示在整体对护理服务需求程度已CCU值最高,BC最低,在护理关怀及环境设备两方面只需求CCU显著高于BC,而在专业技能及探视政策两方面之需求均无差异。
2.2 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之分布,见表2。
以one-way ANOVA作分析,且事后以Bon-ferroni test作比较。结果显示在整体对护理关怀、专业技能及环境设备三方面之满意度CCU均显著高于其他单位,而在探视政策之满意度均无差异。
2.3 家属对护理服务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以Pair-t test作比较结果显示在整体护理服务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FnnFns)以CCU可达满意程度;在护理关怀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FnnFns)以CUU,BC,SI可达满意程度,在专业技能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FnnFns)易CUU可达满意程度,在环境设备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FnnFns)以CUU,BC,SI可达满意程序,在探视政策需求与满意度之比较(FvnFvs)以CCU可达满意程度。
2.4 预测家属需求之分析以Multiple Regression作分析。结果显示家属年龄越大,对环境设备需求越多;患者住院天数越多,对护理关怀需求越多;患者住院天数越多,家属对探视需求越多;患者住院天数越多,家属对护理服务需求越多;患者住院天数越少,则家属对护理服务需求越高,亦即表示第一次住院患儿之家属其对护理服务之需求最高。
2.5 预测家属满意度之分析以Multiple Regression作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与专业技能、护理关怀及整体护理服务之满意度相关,而与环境设备,探视政策是无关的。
3 结 论
3.1住院患儿家属整体护理服务需求平均为4.24分,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分为3.96分。
3.2 就整体对护理服务需求:CCU需求显著最高,且其中对护理关怀、环境设备之需求,CCU显著高于BC。
3.3 就整体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其中对护理关怀、专业技能、环境设备之满意度,CCU显著较高。
3.4 就整体护理需求与满意度作比较,CCU其对护理服务之整体需求大满意程度。
3.5 家属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多,住院次数越少,则家属对护理服务之需求会越多。
3.6 护理人员的病房临床工作年资越久,则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
【关键词】袋鼠式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温箱护理;日增体重
近20年的实验和研究显示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可能是稳定型低出生体重儿,或是替代保温箱护理的一个选择[1]。尽管KMC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仍未被广泛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且无足够的数据证实KMC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的生长参数、袋鼠式护理的可接受性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有报道指出与标准保温箱护理相比,KMC可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增加,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2]。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过渡监护病房中使用KMC稳定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替代传统护理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患者均来自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告知患者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书。筛选标准: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2方法将筛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袋鼠式护理组(KMC)和传统护理组(conventional method of care,CMC)。KMC组进入KMC病房,提供舒适的椅子和床,母婴共室,由受过训练的护士对患儿护理进行监督;母亲将婴儿头朝上直立位或60度角贴于胸前,手臂托于患儿臀部及背部,能使患儿肢体微屈曲,并用衣服或毯子覆盖患儿,随时注意患儿呼吸道是否通畅及不舒适征象;KMC期间,由护理人员观察患儿的生命征象,并评估患儿的耐受程度;结束KMC后,护理人员协助父母将患儿放回保温箱;鼓励母亲尽可能执行KMC,每天不少于8h[2]。CMC组接受传统保温箱常规护理。主要观察在校正胎龄(40周)时,两组患儿日增体重的变化及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例。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t检验、卡方或Fisher’s精确检验及意向性治疗分析,P
2结果
共有151例VLBW患儿进入本研究,平均出生胎龄31.2±3.1周,男女比例87:64,平均出生体重1182±193g,两组间出生胎龄、性别比、出生体重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如表1所示,到达校正胎龄(40周)时,两组患儿的体重、日增体重、身长及头围无明显差异(P>0.05),且母乳喂养比例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研究期间,KMC组出现2例败血症和1例低体温患儿,CMC组出现2例败血症,2例呼吸暂停和1例低血糖患儿,终止当前护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经意向性治疗分析后,两组患儿的各测量值之间仍无明显差异(P>0.05)。未发现死亡病例。
3讨论
目前,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逐渐认识到KMC的重要性,实施KMC对母婴产生有利影响,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降低发病率。我国活产婴儿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功能较差、营养储备不足等,早期专业的护理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2]。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稳定型VLBW患儿的方法,可替代传统保温箱护理;KMC组婴幼儿的生长参数、母乳喂养率和发病率与其他护理结果相似。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2-3]。有研究对KMC在VLBW患儿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KMC组平均增重1-3g/d,高于传统保温箱护理[3]。我们研究也显示KMC组日增体重略高于CMC组,但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KMC在短期内对VLBW患儿的生长参数影响较小。有研究发现,当母乳喂养率较低时,KMC可影响母乳喂养率[3]。KMC护理模式中强调母婴共室及母婴皮肤-皮肤接触,为母乳喂养提供了便利,有效促进母乳使用率。本研究中,CMC组由于采取了间隔定时给予患儿母乳,结果其母乳喂养率与KMC组相似。
总之,袋鼠妈妈式护理在稳定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与常规护理同样有效,且不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但KMC对VLBW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的临床护理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敏敏,刘晓丹,赵妍妍.袋鼠式护理国内外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1,25(12):3211-3212.
[关键词] 电子护理文书;三级质控;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2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c)-0154-03
Analysis of the pediatric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nursing records de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Xiu-l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Children′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Jiujiang 332000,China
[Abstract] Nursing docum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records and have legal effects,therefore,the nurses should complete such documents formally,objectively,faithfully,accurately,promptly and completely.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documents lies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Through implement the three-level real-time quality control and establish a long-term management mechanism,w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operation of electronic nursing records.
[Key words] Electronic nursing records;Three-level quality control;Defect;Countermeasure
护理文书是临床护士实施护理过程真实、客观、动态的记录,是临床医生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是病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应[1],因此,加强病案质量三级质控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提高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的质量以及质量监控的动态管理,尤为重要[2]。本研究对随机抽取本院儿科2013年1~6月运行的450份电子护理文书质控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6月每月随机抽取本院儿科5个护理单元运行的电子护理文书各15份,合计450份,其中,危重护理记录86份,占19%。
1.2 检查方法
以原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江西省护理文书书写内容与格式》为依据,每月对随机抽取的本院儿科5个护理单元各15份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护理评估单进行人工检查,连续抽查6个月。
2 结果
2.1 体温单存在的缺陷
①空项,如生命体征绘画、大便次数、出入量统计、皮试结果、血压;②医护记录的体重数据不一致;③出入量统计结果、生命体征与护理记录单记录数据不一致;④记录皮试名称与医嘱单不一致;⑤医护记录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不一致。
2.2 医嘱单存在的缺陷
①皮试结果漏记录;②临时医嘱执行后,执行护士签名不及时;③临时医嘱执行时间不准确;④多项临时医嘱的执行时间为同一个时间。
2.3 护理评估单存在的缺陷
①医护记录患儿的既往史不一致,如医生记录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而护士记录无;②医护记录患儿的皮肤黏膜颜色不一致,如黄疸患儿,医生记录患儿皮肤黏膜中度黄染,而护士记录患儿皮肤黏膜颜色正常;③医护记录腹泻患儿的大便次数不一致;④主要护理措施无针对性。
2.4 护理记录单存在的缺陷
①空项,如神志、生命体征、氧流量等;②记录不及时;③医护记录患儿的主诉不一致;④记录过于简单,记录无连续性,专科特点不突出;⑤记录与医嘱不一致;⑥出入量统计结果、生命体征与体温单记录不一致。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1 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在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由于儿科病种繁多、患儿病情变化快、输液量少且步骤多等特殊性,护士忙于治疗,注重解决患儿的实际问题,没有意识到电子护理文书在诊疗、保险、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中的重要作用,对电子护理文书记录不严谨,导致漏记录、医护记录不一致,直接影响记录的真实性,从法律的角度有“伪证”的嫌疑[3]。
3.1.2 电子系统的不稳定及不规范的复制粘贴电子病案系统允许对同一患者的电子病案中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体检以及病程记录等信息资料进行复制和粘贴[4],但在实际录入操作中,护士点击所需床号时,由于电子系统的不稳定或显示的界面不是所需床号的信息,而护士只是机械的记录或复制粘贴,未查看床号姓名或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导致记录与医嘱不一致或与实际不相符。
3.1.3 医护沟通欠缺由于陪同患儿就医的家长多而不固定,医护收集资料的来源不同,导致医护记录患儿信息不一致,而医护又未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以致信息的记录不一致未能得到及时纠正。
3.1.4 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护士工作马虎,责任心不强,缺乏慎独的态度,未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和观察患儿,未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忙于接待患儿、忙于执行治疗,不能及时将患儿的病情变化以及护理的活动过程、护理的效果及时动态记录,常常事后回顾性记录,导致记录与事实不符或医护记录不一致或漏记录。
3.1.5 环节质控不及时环节质控的特点是实时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缺陷消灭在病历形成的过程中,进而实现终末质量的提高[5],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忙于治疗及护理,护士长陷于日常琐碎工作中,科室质控小组流于形式,质控不及时,不到位,把病案质量的管理重点放于出院后归档,导致护理文书存在的缺陷不能及时纠正。
3.2 对策
3.2.1 加强法律法规及规范的学习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强化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转变观念,让每一位护士清醒地意识到护理文书是病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应,必须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完成护理文书记录。
3.2.2 完善电子病案系统加强电子病案系统的操作培训,规范录入数据及文字,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计算机中心的工作人员,使电子病案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计算机中心设置科护士长上机权限,使科护士长随时可查阅分管科室的运行电子护理文书。
3.2.3 加强医-护-患三者的有效沟通,避免记录不符护士记录与医生不一致时,护士主动与医生沟通交流,并再次与患儿家长交流患儿病情,加强患儿的病情观察,掌握患儿的动态病情变化,避免记录的不相符性,保证电子护理文书记录的真实性。
3.2.4 加强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的三级质控责任护士把好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的记录关,同时,责任护士实行责任床包干制,强化责任护士参与病案质量管理意识及对所分管患者的护理文书进行环节质控的作用[6],激发责任护士自觉学习及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观察病情的思维能力和记录水平,并且护护交接班时做好相互提醒,质控小组分组包干责任床并每日查床,护士长24 h内抽查,落实责任护士、质控小组、护士长的三级质控制度,科护士长及时抽查危重患者的运行电子护理文书记录,从细节着手,反复强调,反复检查,从而提高运行电子护理文书记录的整体质量,实施记录时遵循“三个随时、三个重点、三个不能”原则,有问题随时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录,重点记录客观事实,记录护理行为,不能有主观描述、判断,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记录,不能有含糊其辞的记录[7]。
3.2.5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护士把好自我记录关,护护之间检查、护士长检查、科护士长抽查程序化,检查-反馈-培训-整改-检查各环节循环常态化,做好环节质控管理,分层负责,层层把关,确保运行电子护理文书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从而实现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8]。
3.2.6 加强长效管理机制的监督检查科室准备护士在班必读记录本,护士长将检查发现的缺陷记录于护士在班必读记录本中,在班护士每天查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护士长在晨会时进行集中反馈及学习,督促护士整改,并经护士长再次审核,使护理文书的缺陷及时得到纠正,科护士长定期不定期抽查此质控的开展与否,实施实时质量监控和“缺陷管理”,推进质量管理程序化,构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9],达到从被动管理过渡到主动管理,从终末质量控制管理过渡到环节质量控制管理的最佳目标。
3.3 小结
电子护理文书是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等的重要依据,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牢固树立安全防范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全员参与质量改进,实时有效进行三级质控,切实执行检查-反馈-培训-整改-检查的运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环节质控,全程动态监控护理文书质量,达到减少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终末修改的概率,有效提高运行电子护理文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文贤.1699份ICU重症护理记录单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25(5):1297-1298.
[2]刘海峰,李维民,马琳,等.三级质控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2,13(2):20-21.
[3]吴亚萍,尚琴芬,冯月清.住院病历医护记录不一致潜在的法律问题分析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6):1484-1485.
[4]念华明.电子病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病案,2012,13(7):18-19.
[5]郭栋,何伟华,王建伟,等.环节质控对终末病历质量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3,14(2):11-12.
[6]冯仕娜,马雪玲,吴月意.责任护士在环节质量控制中对护理文书质量改进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2,10(8):2089-2090.
[7]马喜娟,周晓兰,吕书革,等.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6-157.
[8]刘梦春,刘飞.电子病案使用后取消终末质控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病案,2012,13(8):22-23.
[9]赵洪娟,郭文有,魏玲.努力构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62-1363.
[中图分类号] R7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58-02
急性喉炎是小儿常见呼吸系统急症之一,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等特点[1];如不及时治疗易发生喉部梗阻,窒息等,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关键在于保证呼吸道通畅,接触喉梗阻[2-3]。常规采用抗生素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效果不佳。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小儿急性喉炎患儿160例,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小儿急性喉炎患儿160例,均符合胡亚美等主编《褚实用儿科学》(第7版)[4]临床诊断标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男52例,女38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2.7±0.8)岁,其中I度喉梗阻30例,II度喉梗阻50例;观察组患儿男55例,女35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2.6±0.8)岁,其中I度喉梗阻32例,II度喉梗阻48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治疗,2 mg/(kg?d)加入15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治疗,1.0 mg加入2 mL蒸馏水中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两组患儿总疗程均为3 d。
1.3 护理对策
治疗前向患儿家长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发病、病情进展及药物治疗作用等;强调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优势,用量及次数等,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发现不适或者不合作应立即停止吸入治疗[5]。护理人员可给予哭闹患儿一些玩具及播放动画片吸引其注意力[6],必要时采取间歇雾化吸入,分次完成治疗。保证患儿足够营养,摄入食物应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易消化为主;加强治疗后漱口及雾化器消毒工作,以防继发感染,如咽喉部鹅口疮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声嘶、喉鸣、咳嗽及喉梗阻等临床症状体改善情况,并记录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马秀丽等[7]拟定小儿急性喉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4级:治愈,用药48 h后声嘶、喉鸣、咳嗽及喉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用药48 h后声嘶、喉鸣、咳嗽及喉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有效,用药48 h后声嘶、喉鸣、咳嗽及喉梗阻等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统计学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7.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小儿急性喉炎好发于1~3岁儿童,主要因细菌感染所致[8];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喉鸣及三凹症状等。病原菌侵入口腔后,因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粘膜血供丰富及粘膜下组织屏障功能较弱[9],易于感染部位繁殖,进而引起喉部急性炎症,诱发喉部梗阻出现。
临床常规给予糖皮质激素配合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可短期改善喉部炎症及梗阻症状;但是全身药物应用不良反应较多,患儿耐受性差,治疗依从性不高。普米克令舒是一种新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其活性成分布地奈德能够高效结合糖皮质醇受体,特别是对于气道及肺部受体有特异性选择,可有效减少气道分泌物、粘膜水肿症状,促进气道收缩及痉挛消除;普米克令舒相较于其他糖皮质激素激素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且抗炎作用为地塞米松500倍。而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不增加气道阻力,有助于更快改善喉部症状,且可避免口服用药方式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及气管收缩。
【关键词】哮喘 急性发作 普米克令舒 压缩雾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36-02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许多生物理化等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使儿童哮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发病的年龄趋于小龄化。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突然发作,或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突然加剧,常伴有呼吸窘迫等特征。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气道高反应性,在遇到变应原或其他刺激因子时,引起广泛的气道痉挛和狭窄。因此,哮喘急性发作时,及时选用有效、方便、快捷的解除平滑肌痉挛的药物至关重要。然而吸入疗法治疗哮喘效果确切,同时副作用小,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用普米克令舒压缩雾化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9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对象与诊断标准:
依据2003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再次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的规定,此病例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随机分配,各为96例患儿。其中治疗组:<1岁为30例, <3岁为48例,<6岁为10例,<14岁为8例;对照组:<1岁为28例,<3岁为42例,<6岁为16例,<14岁为12例。
1.2使用方法:
①在配制或取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彻底洗净双手。
②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喷雾器,取下其上半部和进气活瓣。
③按医嘱注入药液,注入药液量最大至2ml的范围内。
④将其上半部垂直插入喷雾器中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旋紧。
⑤安装口含器。
⑥握住雾化器,连接压缩泵的空气导管。
⑦婴幼儿用面罩时把口鼻罩住,用力适当。
⑧患儿放松,打开压缩泵,嘴唇裹住口含器缓慢地吸气。
⑨直至听到指示药物已用完的声音号响起来,或查看喷雾器的出雾是否清晰可见,当出雾变得不规则时,即停止治疗。
2 作用机理
普米克令舒混悬液是目前唯一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为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合成,抑制炎症细胞迁移和活化;增加气道平滑肌对β2激动剂的敏感性。从药物学特征来看,吸入糖皮质激素宜选择普米克令舒,因其在肺内沉积率高,滞留时间长,局部消炎作用较强,加之消除率高,在治疗剂量时很少发生周身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性高。
3 结果
用药1小时内治疗组症状(咳嗽、气促、喘息、呼吸困难)缓解88例(91.6%),体征(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32例(33%),部分消失64例(63%)。
对照组症状缓解74例(77%),体征完全消失12例(12.5%),部分消失48例(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4 讨论
4.1 优点:
①当前的最佳给药途径是吸入疗法,局部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哮喘受累的气道, 解除平滑肌的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且用药量最多只是其他方法用药量的1/10- 1/20,副作用小,比口服起效快。
②操作方法简单,只要平静呼吸即可,不要主动配合。尤其适合婴幼儿。
③喷雾器对雾化颗粒具有高度选择性,以确保患儿吸入的药雾可有效沉积,全身副作用轻微,可混合几种药物同时吸入治疗,节省时间。
④配件可彻底拆洗并可进行常规消毒。
4.2 消毒方法:
①用0.5%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取出后用冷水冲洗干净,晾干放置干净容器备用;
②高温高压消毒,患儿住院期间一律采用一次性口含器(每人一套固定使用),在泵吸期间注意避免口含器接触任何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4.3 与超声雾化吸入的比较:
5 护理
5.1 一般护理,按儿科病房护理常规要求进行。
5.2 心理护理 ― 做好家长思想解释工作,解除患儿对泵吸雾化的紧张情绪,详细介绍泵吸雾化疗法的意义、配合方法和所需时间,以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5.3 操作过程护理:
根据儿童的姿势调整适当角度和位置,一般患儿呈半卧或坐位,危重患儿垫高头肩部20-30度,注意使用过程中喷雾器一直保持竖直向上,有利于喷出雾量,在泵吸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律变化,完毕后予以翻身、拍背,使肺内深部痰液顺利排出。
5.4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①药物吸入可引起局部刺激出现咳嗽,极少情况可由于刺激产生支气管收缩反应。
②过敏反应,也有报道用药后出现皮疹,舌唇和面部血管水肿、荨麻疹等现象。
③注意泵吸期间不要让雾化液进入眼睛,以免引起眼部不适。
④注意预防口腔感染,因普米克令舒是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长可诱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可用3% 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后涂制霉菌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规范;细节;管理;优质;护理
细节管理是一切管理的根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对于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规避患儿护理风险,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实现儿科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规范细节管理的重要性
细节决定成败。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要抓好管理就要从细微之处入手"。细节管理是否到位同样是衡量儿科优质护理工作水平的标准。
1.1细节管理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的重点环节 儿童患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困难。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心里素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善于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从细微之处提高护理质量,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因为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要从细节入手防范护理风险。
1.2细节管理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患儿护理工作量大,任务繁忙;护士情绪的变化和心理状态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至关重要。遇到问题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解答问题要诚心、耐心,如果语言生硬,势必会发生冲突,甚至严重影响患儿的护理安全。因此,要重视护患之间语言的交流,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1.3细节管理是防控护理风险的必要因素 患儿护理较成人护理难度大,细节处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差错。因此,在患儿护理工作中要仔细核对姓名、药品名称、药物剂量、患儿床位号,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坚持查验制度,确保护理安全,避免因细节处理不到位造成护理风险。
2 目前细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儿科不断加强和规范细节管理,虽然在安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护理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患儿护理存在着偏见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患儿护理就是服侍患儿的错误偏见,使儿科护士对优质护理产生了动摇,护理人员的认知偏差以及儿科护理较成人护理更为繁琐、家属不易理解、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较成人差距大等因素,使得儿科护士不安心患儿护理,甚至调离了儿科,儿科护士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
2.2患儿护理存在着局限性 患儿护理具有连续性、具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同时受到医疗条件的制约,儿科设备不及成人科医疗设备先进,小儿一旦患病,患儿家长希望尽快解除孩子的病痛,特别是在给患儿"进针"时要求一次成功,过高的期望值造成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大,现阶段患儿护理存在着局限性。
2.3护患沟通欠缺 护患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但在患儿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因儿科护士缺乏沟通技巧以及患儿家属迫切希望获取患儿疾病的发病原因而引发的护患纠纷。护患沟通欠缺导致患儿及家属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3 规范细节管理的对策
规范儿科细节管理不仅体现在加强护理制度、护理文化、护理技术和护理环境的管理,更重要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树立以"患儿为本"的服务理念,按照优质护理要求,促使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体贴入微。
3.1落实相关工作制度是规范细节管理的关键 贯彻执行制度是做好患儿护理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护理工作中, 要严格执行《儿科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流程,针对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注重对其过程实施规范管理,按照制度要求检查工作程序是否科学、严谨,每一个细节是否落实到位。
3.1.1定期组织儿科护士学习相关工作制度,从法律的高度认识护理责任,自觉约束护理行为;让护士了解制度、遵守规矩,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
3.1.2要将相关制度落实到患儿护理工作中。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抢救预案并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在执行制度中,从细节入手主动查找安全隐患,及时检查急救车药品、无菌物品、查看有效期,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患儿护理工作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
3.2提高护理专业素质是规范细节管理的保证 儿科护士的专业素质往往决定治疗的成败,因此,提高专业素质则成为患儿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3.2.1儿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是保证患儿护理质量的前提,要本着对患儿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在给患儿输液时要根据医嘱仔细核对、准确计算药物用量,高年资的护士要协助低年资的护士把关药量的计算与核对,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3.2.2儿科护士要通过技术练兵、业务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加强年轻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多渠道、全方位鼓励年轻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目前,专科医院提出了练就"一针见血"过硬技术的倡议,然而要做到"一针见血"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苦练技术,不断提高过硬的护理本领。
3.2.3提高紧急状况的应对能力。要做到患儿优质护理,就要关注每个护理细节,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专题讨论、分析原因、及时通报,防患于未然。比如:一位患儿因配方奶过敏,呼吸急促,生命垂危;医护人员从用药到输液,特别是对呼吸通道做了应急处理,由于每个细节处理得当,挽救了这名患儿的生命。
3.3有效沟通是规范细节管理的基础 掌握沟通技巧是规范细节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的基础,有效沟通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3.3.1儿科护士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患儿护理工作中,患儿家属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康复指导,儿科护士要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周到服务。在治疗过程中,与患儿家属密切配合,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目前,专科医院建立了APP挂号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方便患儿挂号,受到了患儿家属的好评。
3.3.2为了保证护患沟通效果,要使用文明语言。比如:在给患儿静脉注射时,进针需要一次完成,一旦不成功,要向患儿家属说明情况,争取患儿家属的理解。在治疗期间,要让家属详细了解患儿的治疗措施、护理过程和用药反应;主动为患儿排忧解难。
3.3.3注重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患儿护理的特殊性,要求儿科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遇到个性突出的家属后,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急、不燥,共同解决问题,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护理质量。
3.4个性化服务是规范细节管理的途径 患儿的个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处处体现为患儿服务的理念。
3.4.1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准确把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流行季节、主要临床表现和体征。
3.4.2要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等,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从而达到精准护理、细致护理。
3.4.3患儿护理文书的书写要规范。特别要注意记录单、体温单、等细节问题;避免因记录不规范造成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规范细节管理是实现患儿优质护理的重要保证,在患儿护理工作中,只要脚踏实地注重抓好细节管理,必将对患儿优质护理、构筑和谐的护患关系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莉媛.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