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第1篇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就业 制约因素

聋人大学生就业是聋人大学生生存的保证和发展的前提。有关数据表明,当前聋人大学生的就业率只是健听大学生的一半左右,平均工资也只有健听大学生的一半左右;在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中,约有42%为残疾人,在相对贫困人口中,残疾人约占1/3。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式仍然较为严峻,2008年度残疾人登记失业率达12.6%,大大高于全国登记失业率4%水平。

我们调研后分析发现,影响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滞后

为了促进残疾人顺利就业,我国政府先后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等为基础,《残疾人就业条例》为主体,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相关条例和规章为补充的四层级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市场性就业政策、保证性就业政策和辅就业政策三种。

市场性就业政策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等权力,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安置的政策也主要涉及《残疾人就业条例》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等,主要是针对企业对残疾人集中安置、按比例安排就业、自主就业等残疾人就业渠道的相关强制性或扶持性的政策。

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机会的政策主要涉及到《残疾人就业条例》总则第4条“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应聘等多种形式就业。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38条“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29条及《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保障残疾人公平工作场所的政策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38条“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特点,提供适当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劳动场所、劳动设备和生活设施进行改造。”《残疾人就业条例》第13条“用人单位应当为残疾人职工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不得在晋职、晋级、评定职称、报酬、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歧视残疾人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26条等。

辅就业政策包括《关于做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通知》、《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等。残疾人康复政策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章、《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等。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看到,为了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政府在立法层面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这些法律政策各有侧重,为我国残疾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法律保障。

但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已经滞后,不能满足残疾人就业的现实需求。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一些残疾人就业政策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另一方面,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新举措未能被残疾人就业立法所吸纳。

2高校专业设置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是以政府调控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计划性强,与市场结合不紧密。例如,T学校开设的初等教育专业(随班就读方向),就是响应国家号召,由政府调控开设的,但毕业生在就业时,发现普通小学在招聘教师时并没有把专业的随班就读老师考虑进去,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市场实际需求不高,就业难。

T学校的聋人大学生所学专业仅有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方向)和园艺技术3个专业;而健听大学生在该校却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儿童康复、社区康复、英语教育、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美术教育等多个专业。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为聋人大学生专业设置的单一,严重不能满足聋人大学生的需求,客观上使聋人大学生就业面狭窄。

3社会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较差

由于聋人大学生自身的残疾,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社会融合性不高,社会及用人单位确实对聋人大学生存在偏见和歧视,社会对聋人大学生的认知和接纳程度较差。

我们发现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的就业岗位为服装厂设计师、服装厂查衫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自主创业等。而术设计专业(电脑艺术设计方向)的就业岗位为动漫设计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摄影师、出版社较刊员、自主创业等。

一些如政府机关公务员等岗位由于行业从业标准较高,只能使聋人大学生望而却步。我们认为,政府应该考虑专门拿出一定的岗位向优秀的聋人大学生开放,邀请他们加入国家公务员的队伍,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残疾人群体建言建策,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公共管理,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自身条件的限制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原因

一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只看重国家企事业单位,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二是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最终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高校原因

一是高校就业指导滞后,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一,有的只在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高校在就业规划指导方面成就较为薄弱,当代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没有形成成熟的就业观。

二是大学学习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当前的大学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缺少实践,这与现代企业普遍要求的经验丰富相脱节。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三)社会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的发展,国家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各个单位的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一些用人单位的用人制度不科学、不合理,盲目的追求高学历,这种盲目的用人标准,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刚进公司的大学生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重视实践经验,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四)政府原因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人才市场的管理是由人社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自身的对策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第四,积极创业。当前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于大学生创业问题非常支持,大学生应当把握时机,充分\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寻找搭档,积极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把握市场发展的整体趋势,判断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行业的市场需求是趋于饱和状态还是处于空白状态,找准自己的方向。要时刻注意观察自己所选行业的发展动态,做好跟踪。只有充分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才能够正确地判断创业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正确地确定创业的目标、战略以及具体选择实施方案,才能够驾驭市场。

(二)高校的对策

第一,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专业,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改革教学体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第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要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将工作层层落实。大学中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培养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第三,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第四,完善和开拓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应该在维护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和提供更广阔的择业舞台。加强高校与“关系单位”的联系,密切合作,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牌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用人单位的对策

第一,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第二,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第三,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基本上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完成:第一步初选。按照岗位要求,考核硬性指标。如年龄、文化程度、经验等,要查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及相应能证明经验能力的成果和有关获奖证明等,确定初步合格的人选。第二步考试。包括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等形式,主要考核相关业务能力。第三步复试。经过双方面谈,做出录用决定,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需要层次与岗位对受聘者的满足程度是否相符,最后录取合适者。

(四)政府的对策

第一,依据方针政策促进就业。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地方政府应依据一系列方政策,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就业的制度保障、政策保障和工作保障。第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规范高校招生规模。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人事、劳动、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受制约的因素很多。第三,培育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强化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地位,鼓励各省市建立常设市场,推进建设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并不断完善人才市场机制。第四,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总之,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学生更多的就业锻炼,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标准,政府在就业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和关注,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侯鹏.就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年4期,90+92.

[2]唐瑞.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培训,2017年02期,227.

[3]杜璐.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分析及对策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02期,187-188.

[4]阚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期,88-90.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263-02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背景

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独立学院作为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带有公办民助的性质。目前全国共有322所独立学院,180多万人,在校人数占到了高校人数的三分之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独立学院健康稳定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有利于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独立学院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学生整体素质的原因。根据教育招生政策,独立学院招生批次为本科第二批,招生分数线一般要低于二本五十分左右,和一本的招生分数比起来差距更大。因此,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独立学院学生从小就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要求实际动手操作的事情,往往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这就不可避免使他们动手能力较差。

第二、就业观念的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大多生活条件较好,对于工作单位所能带来的地位、权利、收入等的要求也就较高。没有好的工作和岗位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去工作,从而导致了这些毕业生待业率较高。

第三、就业心理的原因。一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从进大学时就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就业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在就业中常感觉自己文化知识和能力不足,缺乏竞争的勇气。二是依赖心理严重。独立学院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校和家长,导致就业面过窄,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三是从众心理严重。不少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在众多矛盾中不知所措,失去了自我判断能力。

(二)用人单位的原因

第一,是部分单位自身定位误区。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当今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现象,他们可以挑选层次更高的毕业生。

第二,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公司、企业大搞形象工程,在对外宣传时也会用这些高学历人才来装点门面,以满足虚荣心等。

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这种情况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第四,选才公平性缺失。部分单位在招人时却有失公平,设置了很多招聘条件,有的甚至是量身打造的招聘条件。

(三)独立学院教育体制的原因

第一,独立学院的管理体制、教育理念都受到母体高校传统思想的约束,难以取得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不能灵活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

第二,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很多独立学院的任课老师的授课内容、方法和要求都和对母体学校学生教学一样,没有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这种认识使得学生的培养没有自身特点,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没有优势。

第三,专业设置的问题。独立学院因为没有相应的条件也没有权利设置专业,使其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社会上同类学校过于重复。由于专业的重复,造成同一阶段相同专业的毕业生增多,造成人才结构失衡,使得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四)政策法规与就业制度的原因

第一,法律的原因。一是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规范上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二是促进就业的法律不完善,实际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对毕业生的档案管理、户籍管理、人事等就业市场管理上缺少法律依据。

第二,政策的原因。一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由教育部负责,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助。容易在政策理解、就业信息的、就业市场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问题上出现脱节。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户籍准入和管理严格,加大了毕业生到省外工作的难度。三是就业政策的制定缺乏全面、长远的规划,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操作,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第三,执行的原因。当前大学就业政策的执行不到位,而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国家为了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但政府对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有限,很多学生知道有这些政策,可是具体怎么操作就不太清楚。政策的落实不到位阻碍了毕业生参与国家鼓励政策项目的积极性,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三、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通过以上原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来自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难题。在此我提出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第一,学生自身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要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树立职业意识,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树立自己求职的信心,提高自己搜集和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掌握好面试技巧,抓紧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培养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用人单位要保证公平选才机制,杜绝关系户,杜绝以学历论能力的观念。只有保证了公平选才,才能招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确保企业良好的发展。要坚持德才并重的选才标准,注重公平竞争,择优录用,树立科学选才的观念。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人才资源的使用,做到各司其职,人尽其用。

第三,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明确独立学院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要与学生就业实际相结合。就业指导要根据不同专业,配备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进行指导。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和校友,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向单位介绍学生的情况,积极推荐毕业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努力开发就业资源,建立自己的就业市场。

第四,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控,以此来扩大就业区域和就业总量。完善法律的具体内容,增加可操作性,为学生实现公平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要完善政策引导,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简化相关手续,促进政策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要逐步取消户籍限制,打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保护主义,是人才得到合理的流通,强化人才竞争,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统一的就业市场管理规定,规范就业市场行为,强化就业市场监管,加强就业市场服务,积极培育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持续发展。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诚信就业的监督。加强政府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政策执行落实到位,增大就业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人学出版社,2007,6.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原因措施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冲击到中国经济,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持续多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始终没能很好地解决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表现在大学生失业率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用人单位又找不到合适人才。面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就业意识等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也要及时调整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就是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就业率明显下降。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很难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合适岗位,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抗风险能力较弱,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削弱了其吸纳大学生的能力,这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

2. 专业设置不对路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冷门”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严重。比如我国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业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由于制造业引进、承制居多,创新、发展不够,中高段产业比较空缺,从而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其中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另外,我国第三产业处于不够发达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严重不足。

3. 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及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及家长,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还停留在重眼前、轻长远,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的就业观念上。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和县级以下农村及城镇就业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则出现“求职扎堆”现象,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偏高,人为地加大了就业难度。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不但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

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脱离市场需求。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根据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是因人设专业,有什么老师设什么专业,专业和课程设置盲目,专业相似现象严重,与实际需求相背离,而社会紧缺、急需的一些生物、机械等专业却设置很少,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结果出现一边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一边是招不到合适人才的企业。

2.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忽视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管招进来,不管学生出去时能学会些什么,忽视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3. 用人单位制度不合理

用人单位追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愿接收未经实践锻炼的大学毕业生。不少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单位,不愿承担培养人才的成本。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条件下,一些单位担心培养的人才跳槽,怕相关投资打了水漂。同时,好多单位盲目地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追求高学历,用人条件越来越苛刻,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等都列入基本的条件之中,并且对大学毕业生设置实践经验、性别等障碍。另外,一些私营企业用人不但不签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也没有,加之薪金较低,并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难以接受。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 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中高端产业,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原有的产业结构使大学生有限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现在要做的是,在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产业链要向研发和销售等知识密集的各个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结构才能既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专业人才,才可能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2. 解决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

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问题是教育本身。很多高校办学没了特色,但是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冷热不调”现象引发了社会的思考与议论。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根本。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以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等改革,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学校的配套发展,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除了课堂上开设比较多专业课程外,还要着重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继承、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其成为品牌。改变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办学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品质趋低的现象。

3. 适应市场变化,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要全社会一起转变。要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在市场中、在社会中不断奋斗、自我发展的观念。国家在发展中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社会在发展中完善就业机制,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就业方向,齐心协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大学生要降低心理预期,放下到大中城市工作、拥有较高薪酬和社会地位、工作稳定、环境宽松等就业条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意识,在就业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根据时势变化,树立自主和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4. 政府加大优惠政策,营造就业环境

政府要充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要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制度的改革力度,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优惠政策,同时继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进行政策引导,以营造其就业的良好外部环境。鼓励大学毕业生抓住西部大开发、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老工业基地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到老工业基地就业。只要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武云: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2009,10:22-23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困难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水污染及控制工程。(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14-0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程度更甚。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保证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而全国大中型企业招聘计划减少15%。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希望毕业后能尽快帮助家庭分担经济重担、回报家人,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并在选择单位时趋向现实。有关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研比例比普通毕业生低大约40%;同时,在就业地区的选择和职业选取上显示出较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一般不愿到基层或偏远地区,而倾向于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和大企业。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与普通毕业生相比较为薄弱,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择业岗位偏差等现象。

二、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否扎实、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心态是否端正、是否有适应岗位的实践能力等。近年来应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失业率不断增加,签约率和就业质量不断下降,就业单位普遍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负担,许多贫困家庭把培养一名大学生作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投资,给予较高的期望值。这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成长环境,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时存在较高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将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就业地域、行业和待遇过分看重,就业倾向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生活舒适的单位,而不愿意到西部、基层和中小企业。这种错误的就业观念往往导致很多就业机会的错失。

2.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但由于时间、资源等因素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影响,高校对市场需求反应存在相对滞后性和不合理性,大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及应用能力欠缺,过分重视学分而忽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在实践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所学专业知识较多停留在书本上,知识的延伸性、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所欠缺。

3.综合素质不强。大多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接受到的素质教育内容较少,外语、计算机水平整体较差,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爱好特长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因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往往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日常学习中,且不擅长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锻炼,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毕业时往往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4.就业实习实践欠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基础扎实、学习努力,但由于成长环境和经济基础的限定,往往视野不够开阔;由于信息闭塞和社会资源匮乏,往往少有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缺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不知所措。

5.心理素质脆弱。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与师生的交流、沟通,求职抱着“一步到位、一次成功”的想法,容易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紧张、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导致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6.社会资源匮乏。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没有特殊家庭背景,其所能利用的社会资源水平也由家庭经济地位决定,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因为经济问题,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就业信息较封闭,得到来自同学、朋友、老师的社会支持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比较匮乏。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对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而高校作为重要因素,更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需要,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水平和能力。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时对专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的视角为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提出建议,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积极改造、推进传统专业建设,鼓励增设与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模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社会、用人单位意见调查,根据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和社会需求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一年一微调,教学计划五年一大调”。明确“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通过“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基础宽泛+出口多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人文基础、科学基础、工程技术基础及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的大基础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行课程分层次教学、选课制、专业选择、辅修专业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等,为各类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辅导水平。应结合学科特点与行业面向进行就业指导,制订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辅导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课堂教学、职业咨询、专家讲座、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职业辅导机制,增强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能力和面向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的职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学生就业期望值调查、就业市场形势分析、毕业生满意度调查,举办就业形势报告会、就业经验交流会等,宣传就业政策及形势,明确就业流程;开辟“一站式”服务平台,安排就业指导教师“面对面”“一对一”地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4.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利用政府、企业等社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大学科技园和研究院,加大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力度,将深化政产学研合作与人才输送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毕业生深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行业、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提升奠定基础。

5.加强帮扶力度,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设立专项补贴经费,建立贫困就业学生档案,采取党员骨干结对帮扶、学校重点推荐等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实施就业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人负责“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通过校友报告会、村官事迹报告会、企业招聘主管校园行、就业政策宣传周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6.以培养拔尖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搭建一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学科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毓丹,林石海.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邱显焱,刘莉莉,漆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2(28).

[3]张畔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青少年研究,2012(5).

第6篇

[关键词]本三学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05(2009)01-0031-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特殊就业群体的大学独立学院(本科三批)毕业生,这种状况则尤为突出。大学试办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独立学院的举办,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报告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群体大学本三学生的就业状况、成因及对策措施。

一、大学生供求关系失调的现状

(一)目前,我国各级人才的教育及需求状况

我国正逢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求才若渴,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大,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不足。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00万人,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5%。就从业人口而言,2005年,中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22%,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8.5%。而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为8年,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左右,显然,国民受教育程度比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国民整体素质不高,导致了中国人才严重缺

(二)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本三学生就业更难

目前本三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中国最近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2004年进出口额超过GDP比重的70%),由于中国国际分工的地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高等教育的质量特别是本三教育质量问题,特别是文科教育质量低下。本三大学生在竞争大军中,在社会声誉上、认可度上均为弱者,学生经过大学数年的学习之后,对于现实社会的状况仍然是十分隔膜,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就业。河北2006年具有本三的高校就业率中本三毕业生均低于普通毕业生,总体本三就业率只有60%多,就业困难可见一斑。

二、存在这种供求关系失调的深层原因

中国大学生面临的是“结构性失业”,即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职位却空缺着。这种供求关系的失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过剩”和“短缺”,而已一种结构性的失调。

(一)大学生的“过剩”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供给过剩,而是存在“短缺”的过剩,是由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致。也就是说,这种“过剩”和“短缺”并存,存在总量和结构上两个层面的差异。

从总量上讲,大量的大学生由于竞争激烈,本身技术或业务水平不足,造成大学生“绝对量过剩”。中国大学生绝对量的短缺,是高素质大学生的绝对量短缺。从结构层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区域、专业领域层面上,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的局面。从区域上看,地区冷热不均、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分割。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大学生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奇缺,而发达地区却无法有效配置,表现出“人才扎堆”的现象。本三学生在就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本三毕业生在求学期间付出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学习成本,所以,再就业时他们更多的关注毕业后的发展空间、工资薪水等实际问题,因此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从专业层面来看,目前,各高校大学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一般与其他层次专业设置相差不多,师资力量也基本相同,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特色,所以毕业时本三毕业生处于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本三大学生的偏见,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存在,而这种短缺和过剩,是大量的大学生并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合理的原则实现最优配置的结果。

(二)中国大学在教育、指导本三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上,存在严重问题。目前,国内高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局限于毕业生毕业前的择业技巧、政策指导等内容,而对毕业生今后的个人发展目标,个人价值观教育十分欠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

(三)本三学生自我推销的能力存在欠缺。求职的能力,有点相当于产品生产者的营销能力。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营销;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本三毕业生本来社会上就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果学生再不会自我推销。那就很难在人才竞争的大军中获胜,因此,本三毕业生就业时,应根据自身实际,及早动手,多方出击,尽可能的把自己推销出去。

(四)很多本三大学生不了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这些观念在他们的择业志愿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热衷于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不愿去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居高不下,存在脱离实际的要求;至今仍停留在传统精英教育阶段形成的“大学生是人上人”的思维定势上,高不成低不就。这些观念不改变,他们就业还会难上加难。

三、解决本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

从根本来说,解决本三大学生就业难必须从造成这种矛盾的实际现状出发,主要是从结构性的矛盾人手,从学生的本身和高校教育的角色来寻找解决本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

抓住问题本质从根本上入手。就业难,主要是质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快速,必须尽快认清社会发展的形势,提前为学生定位好以后的专业趋向。教育层次、教育内容的结构应该跟着社会的步伐走,更深一层讲,必须走在社会的前列,预知社会的需求。国家也应该在结构性的调整中,适当的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一)改变高校固有的教育模式。高校应该对本三学生采取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安排,允许学生中途就业、保留学籍,增加学生跨专业学习的自由。同时应该改善教师结构,适应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实行“订单式培养”。按照企业的要求定向培养人才,或者在毕业前安排学生到企业分阶段实习,使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会服务网络,让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从“政府诱导型”逐步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充分发挥企业、社区、中介组织、群众团体、网络媒体等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做好毕业生的角色转化。我国高等教育随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推进,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作为稀缺资源乃至社会特权的状况,必然被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的局面所改变。由于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了相对多数人的权利,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的将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代替,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这一状况的改变,淡化了大学生的特殊性,突出了普遍性。为了实现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向普通公民转变,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正确为自己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彻底抛弃“学而优则仕”的封建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三)轻视技能教育的现状急需改变,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学校应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即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使学生在校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求尽量匹配,继而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

第7篇

【关键词】 职业决策困难;团体辅导;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大学生

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界定有很多种[1]:心理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1984)中指个体在特定的时间里,无能力做出一个特定的决策。Gati和Osipow认为是个体在做职业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Krumboltz认为其实质是对决策不满意的一种状态,或是由于与职业相关的学习经验不够,或是由于个体还没有学会运用一套做职业决策的系统方法所导致,决策困难是没有学会某种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Crites认为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即将准备或已经进入的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本研究中所指的“职业决策困难”主要是指大所数人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而对职业选择时面临的各种问题。我国鲜有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实证研究,本研究是在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应用层面的研究,用团体辅导方式对特定职业决策困难人群进行了干预,旨在为职业指导的实践者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实施8次团体辅导干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实验组成员采用海报招募方式,从自愿报名的36人中筛选出11人,其中男生6名、女生5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2.5岁。筛选标准如下:①中文版CDDQ测量结果在“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和“缺乏自我的信息”2个困难类型上得分均超过5分的被试。②《团体成员报名资料表》中有关成员态度的问题,资料表中有6道选题用来考察报名者的态度以及对团体的初步承诺,7点记分,按同意程度赋值,排除任一题达不到4分的报名者。③面谈的标准4条:a确认与CDDQ结果所表征的困难一致的报名者;b表示在自我探索、职业决策两方面需要帮助;c参加动机与团体性质相符,愿望较强;d性格开朗大方、态度诚恳。对照组成员13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8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1.9岁。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于相同时段进行中文版CDDQ前测。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中文版CDDQ。CDDQ全称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译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由以色列希伯莱大学Gati,Krausz教授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ipow教授合作编制,既可用于职业决策困难和原因的评估,也可用于对职业选择和发展所做干预效果的检测。CDDQ中Gati等人将职业决策困难分为3大类10小种。3大类分别为:缺乏准各、缺乏信息、不一致的信息。其中“缺乏准备”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的信念;“缺乏信息”包括: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自我的信息、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方式的信息;“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2]。中文版CDDQ共有35个条目,每个条目表征了一个职业决策困难,按Likert 9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9=“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越高。内部一致性信度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66,重测信度为0.647(P

1.2.2 研究程序 准备阶段:确定团体目标、理论框架、团体性质,设计并修改辅导方案。实验阶段:进行8个单元的团体辅导干预,具体如表1所示。时间为每周六、周日下午2小时,持续4周。地点为专业的团体辅导室。每单元由暖身、主题、结束3个阶段组成,结束后由2名督导给予意见。评价阶段:团体结束时让所有成员填写了《团体成员回馈单》,并于结束后的1周对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同时进行中文版CDDQ后测。

1.3 数据处理 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11.5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

2 结 果

2.1 量的分析

2.1.1 对实验组成员干预效果的评估 分别求出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在CDDQ各分量表上的增值分数,其变化趋势如附图所示;对两组的增值分数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增值分数在“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自我的信息”两个分量表上分别达到了差异显著(P

2.1.2 对团体动力的量化评估 在《团体成员回馈单》中有11个10点计分(从1=“极不符合”到10=“极符合”)的项目用来评估团体效果,其中1、2、3项用来评价干预内容的有效性;4、5、6项评价团体认同感;7、8项评价团体的促进功能;9、10项评价组长带领方式的有效性;11项为对团体总的满意度(从1=“非常不满意”到10=“非常满意”)。各个项目的含义及得分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成员对所有项目的评价都超过了7分,可见成员对团体的有效性给予了肯定,团体认同感、组长带领方式、干预内容有效性、团体促进功能4个维度均得到了较高的分数。

2.2 质的分析 《团体成员回馈单》中除了有以上量化的项目外,还有3道开放式问题用来做团体效果的质化分析。从成员反馈的结果看,效果较好的活动有:职业兴趣测试(第3单元)、价值竞买(第4单元)、团体解结(第4单元),职业访谈(第5单元)、职业决策PIC技术(第6单元)、有故事的歌(每单元);分享与讨论(每单元)。其中职业兴趣测试、价值竞买是对于自我了解的干预,职业决策PIC技术是对于决策过程的干预,说明对这两部分干预内容的设计、实施是有效的,这些活动在以后的团体辅导中可以借鉴。每个成员都写到了喜欢团体的氛围,如喜欢团体的和谐一致、成员之间的尊重、坦诚、宽容,说明以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进行干预达到了它特有的效果。可以改进的是分享与讨论的时间、每次作业的及时反馈、对职业的评价和访谈可以再深入。

3 讨 论

3.1 职业决策团体辅导干预与其他干预方式的比较 对于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有几种方式,为何要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团体辅导与其他方式相比优势在哪里,这些都是在制定团体计划时必须考虑清楚的。概括地说,学校职业指导的主体干预方式有3种:一是职业指导课程,二是职业发展团体辅导,三是个别咨询。本研究基于的职业决策困难是个广义的概念,其包含10个小的困难领域,因而对其干预的方式和重点应根据不同的困难类型而异。

对于“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的信念”、“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可采用个别咨询为主、团体辅导为辅的干预方式;对于“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自我的信息”,可采用团体辅导为主、课程为辅的干预方式,同时配合外在的技术支持(如心理测评技术);对于“缺乏职业的信息”、“缺乏获得信息方式的信息”,可采用外在的信息支持系统为主(如计算机职业信息系统)、课程为辅的干预方式。可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方式是多样的,并且可以互相交叉和辐射。但对与特定的决策困难,有着最适合和有效的干预方式。针对本研究的干预目标,团体辅导是最适用的方式。本研究的干预重点是“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和“缺乏自我的信息”,要达到的目的是协助成员掌握职业决策的技术并达到可操作水平,理清并整合自我职业心理的各个要素。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困难和相应目标,最佳的干预应是“体验”式的,适当配合认知的启发,即引导成员不只停留在对职业决策技术和自我职业心理相关理念的把握上,而是将各种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体验,进一步外投为行动的力量。如果采用个别咨询的方式,不存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激发,“体验”也就缺乏了真实生活的情境;如果采用课程的形式,更不利于“体验”的深度,指导者无法针对每个成员进行深入的引导。因而对于本研究而言,“体验”与“认知”并用的团体辅导是最佳的干预形式。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来看,本次团体辅导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8篇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体系选择的理论框架根据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不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选择的方法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基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的指标选择,基于高校扩招和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指标选择,基于企业对大学生各方面要求的指标选择,以及基于压力—状态—反映的指标选择方案等。在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评价与研究中,基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的指标选择和因高校扩招导致专业结构性矛盾的指标选择方法居多。本文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将借鉴OECD建立的用于人类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该模型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体现因果关系等特点,见图1。这一框架具有非常清晰的因果关系,即由于受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相关机构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变化作出响应,以促进大学生就业,防止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三个环节正是决策和提出对策措施的全过程。P-S-R框架强调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同时,对于因果关系的强调也很重要,虽然这些联系未必像框架模型描述得那么直接。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压力指标(Pressure)指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压力因子;状态指标(Status)指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状态或趋势;响应指标(Response)指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中可以量化的部分,它在处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概念框架在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框架中,驱动力指标用以表征那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如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生等方面的因素;状态指标用以表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系统的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征社会各方面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采取的对策。此外,本研究还在P-S-R框架中添加了两类指标:驱动力指标(DrivingForce)和影响(Impact)。在本研究中,驱动力指标是指推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或减轻的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因子。影响指标(Impact)是指由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的结果。他们代表可观测的结果(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如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D-P-S-I-R框架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是否良好。当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时,大学生就业容易;反之,大学生就业就会相对困难。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评价大学生就业形势是否安全时,经济发展的状况是一切评价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一个安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最终判断标准是在企业需求与高校所培养的合格大学生之间的交界面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企业需求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安全程度。当大学生就业率低于一个特定值时,政府等相关部门就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和保证大学生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评价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并基于前述方法框架,本研究按照层次分析法,根据评价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构筑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将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主要包括就业人数增多、家庭期望值高、就业观念陈旧等因素;二为大学生就业状态,主要包括政府关注力度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增加等;三为大学生就业响应,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响应、政府的政策响应、企业和社会的响应等方面。大学生就业形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解如下:

(一)目标层本研究以大学生就业形势安全综合指数为总目标层,综合表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安全态势。

(二)准则层准则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理解为分目标层。本研究以大学生就业形势状态(S1)、大学生自身压力(S2)、社会方面的压力(S3)、大学生自身的响应(S4)和政府的响应(S5)等作为准则层的评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