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统计学的发展史

统计学的发展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7:3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的发展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计学的发展史

第1篇

关键词: 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0  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1  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 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 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 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  统计教育的改革

        2.1 统计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 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 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 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

第2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就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而言,学习共同体不但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让教师以共同体的方式建立一套技术性文化来强化自身的学习,而且能够使教师通过共同探索、研讨和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生成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从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这一点正如托马斯(Thomas G.)所指出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实体性分析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在同伴支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分享、协商、反思等实践活动,以达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以促进个体发展为旨归,以追求共同事业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就其性质来看,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共同体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是一种群体组织形式或社会关系,更是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和一种组织形式中的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活动构成的学习环境的有机统一。

首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体现普遍性与必然性的关系体系。学习共同体是其成员通过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结成的一种普遍联系的关系体系,它包含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其成员的单个意志。也就是说,作为一般社会主体形式,学习共同体不是单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而是实体性的意志,它超越了单个成员个体意志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社会关系。

其次,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共体。“共体”即“共同体”或“公共本质”,泛指与个体相对立的各种范围、“社团”以及社会的一个概念。学习共同体通过“范式”而成为一种自在自为的共体。学习共同体既包含了学习者个体又超越于学习者个体,是在学习者意识的复杂、多元性中实现了的“绝对精神”,因而是一种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

最后,学习共同体是差别与秩序相统一的实体。学习共同体不仅是一种必然的、普遍的关系体系和自在自为的共体,而且是一种体现差别与秩序及二者之统一的实体。学习共同体消融了个体的特殊性而达到了有机统一的普遍性和共性,因而使学习者个体获得了新的质的规定性,个体不再是孤零零的个别的和形式的存在,而成为共同体有机结构中的一员。正是这些差别的学习者个体的统一,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有机秩序。

二、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主体性

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自己主宰和控制自己的本质力量、选择客体及其发展方向的专业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人”的发展,就要尊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传统的主体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以一种孤立地的、封闭的单子方式存在着,在主客二分原则的支配下,每一主体都把周围的其他主体“客体化”,主体与这些“客体”之间构成了一种等级或者并列的关系,他们之间多数时候是彼此疏离的。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把“理解”作为认识的方法,认为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均是主体,没有客体,主体间交往是一种从“自我”走向“他我”,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的过程。生存是主体间的共存,是平等的、开放的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问的交往和对话。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意味着教师走出原子化的“自我”,通过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的交往与对话,使教师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建构一个充满专业自觉且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文化的动态结构,引导教师打破思维定势,审思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发展欲望,也使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体学习,能极大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责任感、成就感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二)有利于挖掘和共享教师群体的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发展、积累的过程。教师学习有其个人的、实践的、默会的知识,这些与学习共同体协商、异质、脱域、互嵌的内在特征相吻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高通透性、高互动性的组织实体,可以为教师参与社会性的学习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互动的伙伴关系中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共同体中进行学习,而且感受到共同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就实际情境来看,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群体资源。教师在共同体中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过程中,共同体可以促进知识和理解的获得,促进知识的分享。这样,集体知识的增加和个体知识的增加就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和专业智慧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可以提高教师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增进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教师之间的协作,提高群体努力的满意度,使个体从共同体成员的互动中获益并且培养自己与他人的有效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通过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并与同伴开展包括协商、呈现自己的知识、相互依赖、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另一方面,共同体通过互动将个人难题转化为公共难题,借助集体智慧解决个人困境,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正如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在其著作《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这样说道: “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教师这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其实就是有效学习的过程。

(四)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长期以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工作方式一直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而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不但会形成一种教师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多赢格局,共同体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改善自己的教师实践,而且有利于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沟通,共享经验与成功,从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学习品质;鼓励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不同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克服教师间封闭对立的现象,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从而有力推动不同学科间教研活动的协同效果,有利于形成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精神。一个优化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一种共同奋斗的团队意识,就能凝聚教师的集体智慧,激发教师的整体潜能,从而使教育工作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并不只限于发挥个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求专业个体在群体协作下,通过“团队关注”,提升个体发展潜能,以期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形式看,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把过于行政式的、注重教学规范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有效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一)构建良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学习共同体。一般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建立的学习共同体比较少。所谓“教师学习共同体”就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以及对所属团体的归属感而组织起来的学习团体,在此团体中,教师打破孤立倾向,通过平等对话和讨论,分享专业意见以及各种学习资源,以探究的精神来共同完成一定使命,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教师学习共同体绝不是简单地把许多教师组合起来为一个任务或者目标而工作或者学习,而是共享和协作的组织。良好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应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学习和交流、相互信任、共享资源及优秀的教学经验、共同解决难题、个体有所进步并能促进共同体发展等特质。当然,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时要注意共同体成员的优化组合、整体搭配,如教师的性别、性格、年龄、知识结构、教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等,使他们在各方面达到优势互补,发挥团队和个人的最大潜力。

(二)形塑合作性的学校文化,引领教师形成共同愿景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学校文化指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影响着发生在学校的每一件事,影响着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关注教师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等因素。因此,要较好地实施这种专业发展模式,就需要构建一种合作性的学校文化。当然,合作性学校文化的重建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相互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成员会形成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教师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体现着大家的使命感与价值观,是成员个人愿景的汇聚与聚焦,它又是对学校共同愿景的分解与承担。当然,教师共同愿景应建立在共同体成员追求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追求个人愿景的人才会真正关心共同体的共同愿景。

(三)建立健全教师共同体学习机制,保证教师专业发展顺利进行

学习共同体不同于正式群体,虽然是人们自愿参与的群体,它只通过氛围与情感维系共同体成员。但活动主题的确立、活动形式的选择、基本人员的构成、活动过程的管理、活动效果的评价等都有一整套的预设方案,以确保学习活动的实效性。学校首先要结合学校的发展愿景给共同体成员提出明确要求和合理的学习管理机制;其次要创建学习流动机制,让教师保持前瞻的目光,改善心智模式,坚持同中求异,通过对话和讨论,凝聚共识;最后要创建学习转化机制,促使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在组织学习中体验成功,带动组织的成效,继而在组织和个人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下实现专业发展。就学习转化机制而言,一方面,要把教师个人的学习意识及行为转化为组织的学习意识及行为,把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转化为组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把组织学习的积累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让每—位组织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和超越。

第3篇

一、教师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工作者约翰・柯立尔(J. Collier)、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 Lewin)等人在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中提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Stephen Corey教授大力提倡教师行动研究,从此在美国盛极一时。1975年,Lawrence Stenhouse在他的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中指出,“教师即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行动研究逐渐风行世界各地。英国的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和澳大利亚的Deakin University是目前世界著名的行动研究中心。1990年,澳大利亚学者Tripp和他的研究者将行动研究概括为“系统地进行观察、反思和变革”。行动研究具有注重直接参与、立足特定情景、强调改进实践和重视协同合作的特点。教师行动研究对师范生职前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通过“变革”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它鼓励教师加强对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关注和意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出质疑,不断追求变革。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参与性,它要求执教者本人直接参与问题的发现,改进方案的设计,鼓励同伴合作研究。教师行动研究的出现使教学和课程改革研究的重心从对目标和方法的研究转向以教师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将微格教学与教师行动研究进行有机结合,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成长过程应用研究的一种拓展。

二、微格教学的基本原理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 W. 阿伦(D. W. Allen)和他的同事W.伊芙(W. Eve)首先开发建立的一种利用现代摄像机、录像机等视听设备,专门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技巧的小规模教学活动。培训者利用装有摄像机、录像机等媒体的微格教室对受训者进行技能训练和教学行为研究。阿伦博士将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英国微格教学专家乔治・布朗(G. Brown)则认为:“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微格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加涅学习层次论、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的现代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具体而言,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受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又称录像反馈教学。在我国也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或“小型教学”。它具有单一技能的强化性、培训目标的可控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角色转换的多元性。微格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技能培养的切入点在于对教学技能进行不同层次水平的分解并加以培训,将复杂的教学过程拆分为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它能给师范生及同伴更多机会去尝试错误、发现错误、修正错误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一种无权威性、开放型和开拓性的教学环境,突显以学生为教学活动核心的“自我实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单纯的技能训练演绎成开拓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微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这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微格教学中,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导师点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评价对象一味被动接受评价的方法,有助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

三、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

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采用当前先进的数字化传输、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应用方案。该系统由一个总控室和多个微格教室组成,是集网络、数字、多媒体、声音、视频、存储、传输及视频监控技术于一体的全数字化网络系统,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系统化、交互式可视化、个性化的特点,在管理、操作方面更加容易、简便。该系统实时性更强,可以实时察看微格教室的现场教学情况,对各教学现场的学生、教师进行远程教学评估和观摩,授课教师在现场可以方便地将声音、视频信号切换到大屏幕电视机上并控制各种设备的各种功能。该系统可以录像存储方式保存微格教学内容,并采用可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录像文件进行剪辑和合成;还可以随时查询并选取多媒体教学录像文件及相关资料进行播放。该系统运用于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训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模拟形式,具有双控、监视、评课、示范、互相观摩、分控、巡视扫描、对讲、远程遥控、录像和倒计时等功能。该系统的观摩和评价系统均采用计算机设备,可通过交换机连接校园网或Internet。信息记录方式可采用硬盘存贮或刻录成光盘,以便教师和执教者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凸显了微格教学中观摩反馈的重要功能。

四、微格教学技能的运用

微格教学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教学模式为:理论学习、目标确定、观摩示范、微案编写、微格实践、反馈评价、技能达标、教学实习和经验总结。其教学方法是:由5至10名学员组成一组,执教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取短小精湛的教学片断,共同备课;一位成员就某一教学片断施行5至10分钟的教学,其他学员扮演学生,并进行教学实况录像。微格教学技术不仅避免了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由于新手经验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失误,而且为教学反馈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缩短了新手教师成长的周期。微格教学的具体运用为:

1.理论学习。在实施微格教学之前,学生应在导师的组织下学习其基本理论,特别是教学目标、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相关知识,以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提高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及传输效率,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为了使受训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导师应播放往届学生优秀微格教学录像或优秀教师公开课、示范课或竞赛课的教学录像,为学生提供微格教学的感性认识和模仿依据。

2.目标确定。微格教学的特点是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分别进行训练,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等。在进行微格教学之前,导师应向受训者讲清楚本次教学技能训练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技能的类型、作用、功能及典型事例运用的一般原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观摩示范。为了增强受训者对所培训技能的形象感知,导师需提供生动、形象和规范的微格教学示范录像。在观摩微格教学录像的过程中,导师应适时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示范教学录像应该是优秀的典型,但也可利用失败的微格教学录像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剖析。观摩时,导师要培养受训者勤于观察和善于吸收、消化他人教学经验的能力。观摩后,导师要组织学员分析他人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酝酿和设计自己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编写教案作好准备。

4.微案编写。当训练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受训者要针对教学技能的特点与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写详细的教案。微格教案必须遵循微格教学的规律,要突出单项教学技能的特点。教案首先要说明该教学技能应用的构想,注明自己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以及可能出现的学生学习行为及对策。

5.微格实践。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学的重要环节。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执教者要对本次课题作简要的说明,以明确教学技能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讲课时间视教学技能的要求而定,一般不超过10分钟。结束后,执教者首先应审查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根据教学录像反映出的优、缺点进行改进,这是教育实习前有效的训练和准备。

6.评价反馈。评价反馈是微格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教学结束后,导师应及时组织受训者重放教学实况录像,供导师和受训者共同观看。施教者先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了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导师和小组成员再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导师也可以对其需改进的地方亲自示范或再次观摩录像,以利于受训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7.修改教案。评价反馈结束后,执教者应根据集体的意见,结合自我的感受对教案进行修改,再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训练;执教者还应进一步与合作者共同探讨如何改进与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在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告一阶段后,要有计划地开展综合教学技能训练,以实现各种教学技能的融会贯通。

8.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可以尽快地把师范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转化为教学能力。师范生到中学进行教育见习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在教育实习之前不了解中学的教学实际,师范生往往不能很快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要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高师院校就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微格教学实践。

9.总结经验。在反复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和教育实习的基础上,师范生应不断吸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不断超越自我,力争在教学中达到教态自然、语言准确、表达清晰流畅、教学富于艺术性、板书设计合理美观、课堂互动有效、教学技能娴熟、情感交流适度的境界。

第4篇

关键词: 简化太极拳 教学方法 普通高校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开展简化式二十式太极拳,源于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既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和太极拳特有的健身、攻防技击的特点,很适合高校开展体育教学。而在多所普通高校调研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枯燥的教学及教师对太极拳的理解认识、教学方法等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好。文中重点针对这一现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就普通高校开设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具体讨论太极拳动作讲解、示范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太极拳运动自身特点及学生初步接触学习太极拳,缺乏深入的认识与理解,造成学生在学习太极拳运动期间容易产生枯燥乏味、厌倦练习的行为,终而影响学习太极拳的兴趣。运用多媒体网络将太极拳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更多在书本上及课外实践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太极拳表演、体育教师介绍国内国外开展太极拳运动的状况、讲解太极拳的健身功能和技击特点,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当中,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2.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在教学初期,首先利用太极拳技击功能的特点,教师采用动作展示进行导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树立坚持练习的信心,初步建立太极拳动作的概念。其次,学习基本手型和步型的基本知识,由于太极拳步形较多,可采用每节课动作涉及的手形和步形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对比说明其动作与其他拳种不同之处,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讲解太极拳的身法、步法及眼法等特点。

3.完整―分解―完整法相结合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动作是由许多不同类别的单个动作组成的,每个动作又是独立的。太极拳套路中有些技术动作的步形步法相对复杂,运动路线变化较大,同时手型手法伴随着腿部动作也是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因此在初学者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上肢与下肢动作不协调,上下肢体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首先采用完整教学法,在学习太极拳每一个动作名称时,教师应先进行技术动作的完整示范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组完整的动作概念。其次采用技术动作分解教学法,把每一个完整动作名称包含的几个动作分解成若干相互衔接的技术动作,使学生更清楚、更容易地掌握动作要点。最后结合完整教学法,使掌握住分解后的动作尽快进行动作的完整练习,避免动作无法连贯,出现脱节的现象。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住一个完整的动作,并采取合适的练习方法,同时能够注意到每一个动作的要点和前几个动作的完整衔接。

4.合理采用示范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太极拳的具体动作,使学生直接感知到所学动作的结构、顺序和要领。因此,正确的建立示范动作不仅能够使学生直观地形成动作概念,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首先明确示范的目的,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认识已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教学中适当减少动作示范的比重,可加强太极拳技术动作的分析,明确指出学生重点应该看什么、怎么看、在看的过程中如何思考,也可采用正误对比的示范方法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达到防止错误动作的形成的目的。其次,注意示范者的位置与方向。为了使学生看清楚,一般情况下示范者应站立在学生的正面,与学生的视线垂直。在套路的教学过程中,随着技术动作的路线变动,转变移动位置,示范者应站在套路前进方向的斜前方。可采用正面、侧面、镜面、背面示范方法,使学生多方位观察学习技术动作。最后,除了教师亲自示范动作外,挑选技术动作掌握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更有利于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

5.结合音乐练习太极拳

现代普通高校开展的太极拳练习,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在集体练习过程中,音乐伴奏显得尤为重要。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轻灵,整个套路是动中求静,静中有动。结合缓慢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自己的练习节奏与时间,同时把大家统一在一个节奏上,防止动作的散乱。通过音乐旋律的指挥,学生可以一边打拳一边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既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陶冶性情。练习初期体育教师可选用动作提示性伴奏音乐,通过提示使初学的学生快速地掌握动作,提高学习兴趣。

6.采用比赛教学方法

学生在练习太极拳套路过程中,技术动作需要重复性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形神兼备。但是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学生往往会感觉套路练习枯燥无趣,产生厌烦心理,探索性学习的积极性消退。比赛教学法对增强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鲜明的竞争性正好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进行分组比赛时学生在自我表现紧张的状态下,高度集中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潜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太极拳技术动作,同时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优良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与小组之间攻防的演练,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7.结语

在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及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十四式太极拳的兴趣,达到强身健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王亮华.浅谈高校太极拳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1).

[2]章璐璐.普通高校太极拳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09(02).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呢?这是音乐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只有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才能让音乐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前进的目的。

一、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高中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高效的音乐学习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由于当代高中生接触音乐的角度和方法大大增多,所以,音乐教学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影响,并立足于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实际的音乐教学,让传统音乐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探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理论工作,才能让音乐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与此同时,实践工作也是必须可少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声乐实践,学生就会缺乏对于声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学了忘、忘了学的状况发生,大大影响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音乐实践,从而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纷繁复杂,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一个深入的研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学生,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学的建设,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音频、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从而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证明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就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收集课堂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讨论,并把这作为调整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以生为本”贯彻到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3.拓展音乐教学的交流平台

音乐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音乐领域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应当积极推动平台的发展,定期组织一些校园音乐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组织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街舞比赛和校园民谣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校的音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活动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这些交流平台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他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些音乐比赛完成之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把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彻底融入现代化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让高中音乐教学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多品牌战略 竞争模型 生态学视角 协同发展

多品牌战略的优劣势分析

单品牌策略虽然有其较大的减少成本的优势,但仍有许多企业依然钟情于多品牌策略,其原因:

第一,培植市场的需要。多个品牌一同出现是支持一个整体性市场所绝对必需的。有的市场开始时生气勃勃,最后却没有形成气候,其原因之一在于参与者寥寥。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竞争者的“共舞”,就没有市场。

第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多品牌战略使企业有机会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提高产品上柜率。随着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的增加,就有必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要的目标。一个品牌不可能保持其基本意义不变而同时满足几个目标。多品牌策略最大的优势便是通过给每一品牌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占领各个细分市场。同时零售商自我品牌的崛起对生产厂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制造商遏制中间商和零售商控制某个品牌进而左右自己。

第三,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强化企业内部竞争力的需要。多品牌战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可以降低重大事件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打击,不至于“一损俱损”。多品牌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产品经理之间开展竞争,提高效率,强化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应对竞争的需要。多品牌战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助于限制竞争者的扩展机会,使得竞争者感到在每一个细分市场的现有品牌都是进入的障碍。一些企业为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促销战,可又不想降低核心品牌的形象及核心产品利润,于是新创品牌作为与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叫板的砝码,成为市场上的“战斗品牌”,与竞争对手打“消耗战”。把那些次要品牌作为小股部队,对发动价格战的竞争者品牌以迅速的侧翼打击,有助于将挑衅者置于死地,而且主力品牌的领导地位可毫发无损。领先品牌肩负着保证整个产品门类的赢利能力的重任,其地位必须得到捍卫。

多品牌战略有助于公司培植、覆盖市场,降低营销成本,限制竞争对手,强有力地回应零售商的挑战。多品牌战略有如此多优点,那多少个品牌才算合理?宝洁公司的250个品牌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但是,包括帮宝适尿片、汰渍洗涤剂和Bounty纸品在内的十大品牌却占到公司销售总额和利润的50%以上。联合利华1999年有1600个品牌,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公司90%的利润来自于其中400个品牌,其余的1200个品牌要么亏损,要么利润微薄。

同一类产品中设立几个品牌会产生隐性成本,多品牌会产生自相残杀效应,造成规模不经济。较严重的“自相残杀”效应会发生在品牌忠诚度高时让忠诚者尝试公司新产品、新旧产品的属性相类似而诱使消费者尝新、或新产品具有更好的产品功能且价格又相近的情况下,即新旧产品的替代性。Mason and Milne(1994)认为品牌忠诚度会使忠诚者尝试拥有品牌的制造商所生产的新产品,因此消费者知不知道制造商家就可能会影响到“自相残杀”效应的产生。

所以多品牌战略的缺点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同企业的不同品牌同类产品即使有品牌差异,只要有需要,制造商总是尽可能在它们的全部品牌中包容共同一致的特征。有许多品牌彼此之间只是外在包装有所不同,实质上却换汤不换药,这些品牌模糊了本应清晰明了的品牌形象。每个品牌都有其特定目标市场和定位。如果品牌之间的差异化不明显,就会发生挤占资源和混淆市场的现象。

生态学视角下多品牌战略的竞争模型

前些年多品牌战略成了众多企业扩大营业额,消耗产能的杀手锏,但企业施行多品牌往往导致以下后果:厂家资源分散,顾此失彼,经销商信心下滑。经销商冲突增多,厂家不得不花大部分的精力去协调、安抚经销商。内耗严重。其他行业外资企业多品牌运作的背后是数十年管理经验的累积,而一些弱小企业匆忙上马多个品牌,管理将不堪重负。一个品牌出现危机,往往会加速祸及其他品牌,“多米诺骨牌效应”随时可能爆发。

一些盲目追求品牌数量与销售规模的企业已尝到苦头,部分多品牌企业在渡过“增长蜜月期”后呈直线下滑的趋势。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用模型来对这种竞争情况进行分析。

假定市场中有甲、乙两个无差异的品牌,这两个品牌可以是同一家企业生产的,也可以是不同企业生产的,因而存在着市场上的竞争(由这一假设推出的结论很容易推广到多家生产同类产品的情形)。同时假定区域空间的各种要素禀赋是一定的,故存在着市场容量的上限。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当甲品牌竞争力强于乙品牌时,甲品牌将挤掉乙品牌而取胜;反之,乙品牌将取胜。如甲乙双方都不可能完全挤掉对方,则竞争结果将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甲、乙两企业的logistic方程分别为:

其中 y1,y2分别为甲、乙两品牌的产出水平r1、r2分别为甲、乙两品牌理想环境下的最大增长率; K1、K2分别表示两品牌由环境所决定的最大产出水平。两品牌的竞争程度可用竞争系数表示。设乙品牌对甲品牌的竞争系数为α=y1/y2, α表示将品牌乙的产出折算为品牌甲的产出的比率,显示了在有限的环境下,品牌乙的产出对品牌甲所产生的效应。同样,设甲品牌对乙品牌的竞争系数为β=y2/y1,β表示将企业甲的产出折算为企业乙的产出的比率,显示了在有限的环境下,企业甲的产出对企业乙所产生的效应。由此,可写出甲品牌的竞争方程为(见图1、图2):

dy1/dt=r1y1(k1-y1-αy2)/K1 (2)

乙品牌的竞争方程是:

dy2/dt=r2y2(k2-y2-βy1)/K2 (3)

显然,甲、乙品牌竞争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方程,即集群环境可容纳的甲品牌和乙品牌的规模相同,或者说甲、乙两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方面是完全同质时,上述情况变为:当β>1,α1,β

根据α、β的定义,很明显α=1/β,所以α、β不可能同时小于 1。因此,当 K1 =K2时,第三种情况即稳定平衡不可能出现,甲品牌不是吃掉乙品牌,就是被乙品牌吃掉。因此,在企业品牌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保持平衡的条件是品牌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因此,得出了竞争模型的结论:企业内或企业间各品牌是竞争关系的前提下,系统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各品牌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完全同质。

多品牌战略的协同问题根源

(一)资源与能力约束

任何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都是在有约束条件的,必然会存在各个品牌争夺资源状况。例如实施多品牌战略的公司每年就必须面临一个重要的决择,即如何在不同品牌间分配广告投入的问题。此外,不同品牌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诸多方面也同样存在资源的争夺和冲突。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往往会导致部分品牌因投入不足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甚至是所有的品牌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二)组织边界约束

实施多品牌战略的企业,很多品牌都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采购、生产、运营和销售体系。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单个品牌的运营效率和反应能力,但却增加了企业整体的管理复杂度和投入成本,即各品牌的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以及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降低。各品牌的实际运营者往往只关注本品牌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整个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而整个企业的最高管理层也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品牌之间的资源配置而不是公司前途或有关竞争对手的问题上,使他们在面临更加专注的对手竞争时显得脆弱不堪。多品牌的管理是极端困难的,如果无法对多个品牌进行协同经营和管理,就无法产生企业的整体合力,多品牌战略的效果也就难以发挥。

(三)市场需求约束

当企业无法准确地为各品牌进行定位时,企业内部各品牌就会相互竞争,相互分流客户,造成内部多品牌的“自相残杀”。对于同种产品的多品牌战略而言,不存在品牌之间的绝对互补,互补只是相对的。通常品牌会在特色、属性或价格方面出现重叠,这些品牌彼此竞争的程度,和它们与对手品牌之间的竞争程度不相上下,而且最后通常演变为彼此互相吞噬。更严重的后果是各个品牌在外部竞争内部化的背景下往往废弃了公司的整体商誉这一无形资产,各自为战,造成企业整体形象的缺失和损害。当前企业内无差异的一品多牌(各品牌除名称与包装外并无异样)、企业间品牌同质化的现象异常严重。这种同质化的产品(品牌)目前能共生共荣,根本原因是市场在高速成长,市场容量的上限不断被突破,但当市场稳定之后,各同质品牌之间的竞争难以避免唯一出路是扩大品牌之间的差异。任何从事多品牌战略的企业,都应该从宏观上对目前拥有的品牌进行管理,而不是任由单一品牌自行发展。从战略和组织,从生产到营销,不断地优化各种品牌组合。建议企业在多品牌管理中使用相应的资源模型为市场与品牌之间建立健康合理的关系系统。

多品牌战略的品牌定位协同发展

品牌定位是对某一品牌的对外信息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的具体确认,使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感知和联想能与其他品牌有效区别(见表1)。品牌定位是指企业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并把它与其他竞争者作有效区别。多品牌战略的品牌定位协同机制要求企业在实施多品牌战略的情况下,各品牌的定位除了要与企业的总体定位和企业形象定位相一致以外,更应当强调企业内部各品牌之间定位的差异化,以避免导致外部市场竞争的内部化。不同细分市场,不同品牌,这就是多品牌战略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海忠.多品牌病症―以科龙为例[J].北大商业评论,2008(6)

2.杨望成.多品牌战略与品牌组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佛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3.史英杰,唐建生.浅议多品牌战略企业内部协同机制[J].现代财经,2008(7)

第7篇

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自我发展的专业能力。但是,在很多农村中学,通用技术教师大多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转行或兼职,也就是说目前的教师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通用技术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在硬件配套上也相对比较落后,我们常遇到城市中学所难以意料的困难。那么,要怎样才能促进农村中学通用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这几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及教研组的深刻剖析,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促进农村中学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教学反思对于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见,教学反思在通用技术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用技术教科书是围绕《技术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课本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照顾到各个省、地区甚至于县乡高中的差别,但是有些问题还是没有注意到。课本上介绍到的一些高新设备及技术的例子很多,比如《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控制与设计的部分内容,大部分的例子的都是汽车自动生产线、自动取款机、自动扫描技术等。然而我们学校地处乡镇,这些高新科技设备对于我们这所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基本上没有学生亲身体验过,所以在教学上有一定的障碍。在平常的备课过程中,我就经常在思考怎么来克服地区之间的差异。通过不断的反思,就想到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多讲一些联系农村实际情况的例子。例如在《人机关系》中,可以以农业工具为例,如铁锹,大锤等等作为我们的教学的例子。还有学生身边的桌椅板凳,家里的房梁,院子的栅栏等等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耳熟能详的例子,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而且学生会心一笑,又可以缓解了课堂上的严肃气氛,何乐而不为呢?

通用技术这门较新的课程,对我们通用技术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如果能够利用教学反思这个模式不断地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自身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在农村中学通用技术课程上的典型运用

通用技术课的开展在农村中学碰到的问题比较多,在一些相应的培训也不能完全跟上的前提下,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应该具备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新学科讲授困难,那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在没有良好的条件时,自己的教学反思也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一位教学专家曾说过:教十年书未必能成为名师,但如果能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那肯定能成为教育专家。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课程所容纳的的知识范围那么广,每节课更应该进行教学反思,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典型案例——苏教版《技术的性质》教学设计

第一步:介绍技术的五个性质(目的性、创新型、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第二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

第四步:播放视频,进行课外知识补充

第五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学生的反应比较平淡,理论知识太多,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力,可以说吃力不讨好。除此之外,课本介绍到的高新技术学生基本上都没见过,更别提用过,所以很难明白课本上的知识点。课后自己一直在反思,并把教学设计翻开细看,整节课完全就是一次典型的学生被动接受枯燥的理论,再通过案例验证理论的过程,自己犯了一直在避免的填鸭式错误。通过教学反思发现,自己原来的这个教学设计存在严重不足:一是教师活动过多学生活动过少,验证代替探究、被动接受代替主动获取;二是较少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很多时候下意识地常犯这样的失误。如果自身想在专业上有所发展,这个问题是必须突破的。针对这个问题,自己总结了两点注意事项。

1、避免用案例去验证学生已经知道的理论。而应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还有教师要精讲,把精彩留给学生,注重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第8篇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电子学档;实验课程;实验报告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8019203

作者简介:李霞(1977-),女,硕士,上海金融学院实验教学与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决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而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是实验教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实验教学评价中能够反映整体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学习评价,能够清楚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及时改进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因此,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如何获取评价信息是实验教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实验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1.1学习评价现状

通过师生访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对我校独立设课实验和课内实验的学习评价方式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成绩计算方式和考核方式等。

(1)成绩计算方式。我校目前在实验课程学习评价这块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要求独立设课实验在计算总评时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的计算,由实验教师决定,比如出勤、课堂提问占20%,平时课堂练习成绩占40%。实验课程的期末考试由任课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组织实施,由实验教师决定考试方式,一般包括期末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平台自动评分、实验结果上传,由教师评分等。

(2)考核方式。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有预习报告、上机、实验报告和方案设计等。预习报告包括掌握实验原理及步骤,熟悉软件或仪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上机包括综合表现及熟练调试软件或仪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记录数据准确、规范,完成实验流程;实验报告反映出实验目的、内容、步骤、数据处理过程、实验结论分析等实验过程;方案设计旨在考核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应用、合作沟通、分析研判的能力。

1.2学习评价中的问题

(1)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从上述成绩计算方式的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在计算总评成绩时,平时成绩占了较大比例,但是由于课堂提问等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遍及,平时课堂练习次数又较少,教师在计算平时成绩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有时会根据期末成绩给出平时成绩。所以,总体来讲,目前的实验课程评定还是一种总结性形式的评价,评价形式关注学习结果、学业成就,强调学习的量化,忽视了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知识建构、积累的过程,是态度、情感培养与发展的过程。

(2)重教师评价,轻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实验课程学习评价中,多由实验平台自动评分,再由教师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得出总评成绩,或者向教师递交实验作品,由教师打分作为最终成绩。这种评价多以教师为主,教师拥有决定权,很少考虑学生自身、学习同伴、小组等评价主体的评价在培养学生的反思、协作、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3)重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我校的传统优势,而目前的实验课程大多停留在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上,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重视。在目前的几种考核方式中,由于软硬件水平的提升,各个学校在上机操作方面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能实现知识内化、提升技能的实验报告,有些课程一学期才交一次,甚至没有。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递交、保存存在一定的麻烦,教师一般不太愿意认真考核这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和教师都认为实验报告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2基于电子学档的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评价方式,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它强调评价过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评价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帮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和持续的发展。

2.1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结果的好坏与其学习过程密切相关,抛开学习过程的学习结果评价则无法客观地反应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发展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不仅是对学习结果的价值判断,还对学习过程有调节和改进功能,强调促进评价与学习活动的融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作用。

(2)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评价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及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主张评价的过程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师生之间共同参与、交互协商,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评价内容多元化主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方法多元化主张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除考试和测验外,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发和使用观察、访谈、自我报告、成长记录袋等多种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3)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外,更加关注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尤其是对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发展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