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7:3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治理对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社区;支气管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常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特别是重症哮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我科从2010年1月―2011年2月共收治哮喘病人30例,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在7―25d治愈或好转出院。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3±15岁,病程15.5±8.6a。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6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过敏3例,劳累2例,精神紧张1例。
2护理
2.1缓解呼吸困难
2.1.1环境:将患者安置在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的病室。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皮毛、油烟等。病室和物体表面消毒时,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强的消毒液,如福尔马林、来苏等。晨间护理时防止尘土飞扬、戒烟。
2.1.2:根据病情提供舒适。哮喘发作时采取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如端坐呼吸时提供床旁桌以作支撑,减少体力的消耗。
2.1.3氧疗:[1]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吸氧时根据呼吸困难程度调节氧流量,一般给予低流量持续给O2,鼻导管吸入氧流量为2―4L/min,面罩吸入氧流量为4―6L/min,吸氧期间每15―30min巡视1次,保证吸氧安全有效,在给O2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律、节律,缺O2症状有无改善。如高浓度吸氧(>60%)持续6小时以上时,应观察病人有无氧中毒症状,如病人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应立即调低氧流量并通知医生。如一般治疗无效时,应做好低潮气量辅助通气等机械通气准备工作。在氧疗期间,应遵医嘱及时抽取动脉血做好血气分析监测。
2.2心理护理:病人在哮喘发作时常出现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可加重呼吸困难,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安慰病人,向病人解释不良情绪可加重或诱发哮喘发作,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慢性反复发作的哮喘病人由于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会产生悲观情绪,护士应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让患者了解哮喘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从而让病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3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面容、出汗、发绀、呼吸困难程度等,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如干咳、喉干痒、胸部闷胀、精神紧张等,若有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防止哮喘发作。动态观察呼吸音、哮喘音及血气分析的变化,警惕酸中毒、呼吸衰竭、气胸等并发症。哮喘发病最严重的时间常在晚饭后到次日上午10时左右,尤其在凌晨3时左右,因此在这段时间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危重症状。
2.4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避免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牛奶等,避免食冷、硬、油煎食物。在哮喘发作时勿勉强进食,哮喘缓解时应鼓励病人多进食,并向病人解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5按医嘱用药、正确用药并观察副作用
2.5.1 茶碱类:氨茶碱是有效的止喘药,但其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同一剂量下,不同病人血浓度也可相差4―6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该药的血浓度,氨茶碱的安全血浓度为6―15ug/ml[2],当血浓度大于20ug/ml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毒性反应,大于30ug/ml时则产生抽搐、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甚至死亡。因此在静脉注射时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氨茶碱0.25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时,一般每日总量不超过1.2g,速度宜在30―40滴/min。若与西味替丁、大环内酯类、喹诺酮合用时,可影响氨茶碱的代谢,应减少其剂量。全特宁、舒弗美必须整片吞服,不可压碎或咀嚼后口服。用药中应监测氨茶碱的血浓度。
2.5.2β2受体激动剂:教会病人正确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并严格掌握剂量。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时,嘱病人先呼气,然后开始深吸气,同时吸入沙丁胺醇,吸入后屏气数秒,再缓慢呼气,每次吸入100―200ug,即1―2揿,必要时每隔4―8小时吸入一次,一天最多不能超过8揿,每周用药一般不超过10ml。成人心率超过140次/分或疗效越来越差时,应停药。此类药物过量时可使心率加快,严重时因心律紊乱而猝死,因此沙丁胺醇静注时滴速应控制在2―4ug/min,在用药期间应观察有无心悸骨骼肌震颤等副作用。此类药物不宜长期规律使用,应按需用药。
2.5.3保证水和电解质摄入:鼓励病人每天饮水2500―3000ml,以补充水分,稀释痰液,改善呼吸功能。哮喘持续状态应静脉补液,每日不少于2000―3000ml。静脉补液时应注意补液速度,同时应监测血清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5.4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增加CAMP的合成,阻止白三烯等介质的释放,预防和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反应性,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但是,在使用激素时应让患者了解其作用和副作用,正确使用激素。用激素作气雾吸入时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呼吸道不适或咽部念珠菌感染。吸入后应嘱病人用清水充分漱口,如发现口腔念球菌感染,应用5% NaHCO3液作口腔护理。当长期吸入剂量大于1 mg/d可引起骨质疏松,应注意观察。全身用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神经、消化道等变化,注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等副作用。口服此药时宜饭后服用。嘱病人在用药期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随意停药。
2.5.5其它:色苷酸钠主要用于预防复发,因此应在哮喘发作前雾化吸入。此药吸入体内无积蓄作用,一般4周内见效,若8周内无效应停用。但该药使用时可诱发哮喘。在吸入该药时可同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以防哮喘发作。支气管哮喘病人使用镇静剂应慎重,严格按医嘱执行,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抑制呼吸的药物。
2.6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哮喘的知识,根据病人文化层次、理解能力采取不同方式,让病人掌握预防哮喘的知识;缺乏正确使用雾化剂吸入器的有关知识,根据病人的疾病情况、经济状况、文化等,提供雾化吸入器的相关学习资料,医护人员先示教正确使用方法,然后练习,直到掌握,并指导病人学会清洗、保养吸入器。
2.7健康指导:教会病人做好病情的自动监测,教会病人认识哮喘发作先兆的症状,当再次发作时应保持心理平衡,立即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时就诊。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如:不摄入鱼虾,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等。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下棋、跑步、打门球等,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改善肺功能。动员家人或朋友参与对哮喘病人的管理,提供全面的照顾与支持。
3体会
通过对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使我们体会到作为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护理理论,娴熟的护理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坚持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精心护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住院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仙芸.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13
关键词:工业园区;污水;设施;对策
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相对集中,是加强环境管理的有效方式,企业组群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1-2]。为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本文重点对南通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以期深入推进排查整治工作。
1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南通市共有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18 个,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6 个,省级工业园区12 个。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有13 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 个,省级开发区9 个;依托园区企业及园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有6 个,其中国家级2 个,省级4 个。根据初步排查统计结果,18 个工业园区批复总面积约为300km2 ,但实际管辖面积约为2000km2 。前期,由于生态环境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园区仅排查了国家批复范围,实际排查面积约为923km2 ,占实际管辖面积的50%。排查范围内已建污水管网长度共计1452.83km,园区涉水工业企业共计2117 家,污水纳管企业数为1223 家,约占57.8%,未纳管企业主要集中在海安高新区、海门工业园2 个省级园区,但均采取了临时收运设施,总体污水集中处理率均大于90%,其他园区通过纳管、临时收运处理等方式,基本做到污水全收集。对照国家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南通市共排查出12 个工业园区存在问题38 项,涉及园区管理、管网建设及维护不到位、接管企业底数不清等共性问题及污水处理工艺不匹配、在线监测不完善等个性问题。经过3 个多月的边排查边整治推进,共完成15 项问题整治,完成比例为39.5%,其中国家级工业园区完成4 个问题整治,省级工业园区完成11 个问题整治,完成比例分别为26.7%、73.3%。工业园区新增管网建设长度79km,新增纳管涉水企业数36 家。
2 园区建设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治理设施专项行动的开展及现场走访调研,整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整治工作进展较慢。根据国家、江苏省部署要求,2019 年底需要完成国家级工业园区整治工作,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但从目前国家级工业园区问题整治完成数量比例来看,国家级工业园区整治进展较慢,主要是管网排查修复方面。二是园区排查整治范围较实际管辖范围小。此次开展园区排查工作时,各园区主要以园区批复面积开展相关排查工作,然而园区实际管辖范围远大于批复文件中园区面积,因此排查工作覆盖范围不全面,仅排查了实际管辖范围的一半面积。三是管理责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由于园区管理责任不清,因此园区管理体现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有的园区没有建立污水管网定期排查维护制度,未开展管网定期维护,有的园区污水管网建设未全覆盖,有的园区还存在对自己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清楚的情况。其间存在对园区内企业数量类型、废水种类、主要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等基本信息不掌握或掌握不清的问题,从而使得企业违法偷排漏排有空可钻。四是环保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园区领导环境管理意识不强,重经济,轻环保,环境管理专业人员欠缺,人员及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支撑能力十分匮乏。有的由建设部门或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环保工作,例如,崇川经济开发区、海门经济开发区、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基本无专业的环保技术人员,更别说有专职的环保部门。有的园区虽有环保管理人员,但是由于没有技术支持队伍,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五是园区与相关部门间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有的园区管理错综复杂,又与相关部门没有有效的交流和协调机制,导致园区管理缺乏统筹性。以崇川经济开发区为例,其具体管理在街道,管网建设在市、区级部门,依托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由南通市市政园林部门、南通市水务公司主管,园区日常不掌握相关管理和建设运行情况,从而导致缺乏有效的配合与联动。六是污水处理厂对接管企业底数不清,工业废水来源情况不明。根据现场调研情况来看,污水处理厂基本只负责废水的集中处理,多数污水处理厂未与排污企业签订委托治理合同或协议,这导致污水处理厂对接入的企业情况、数量及工业废水来源情况并不清楚。特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南通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超过一半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园区废水,造成园区管理部门和污水处理主管部门相互推诿,责任不明。污水处理厂不清楚前方废水来源、来水情况,出现问题,就责怪前方企业偷排,却不愿去调查、获取证据。
3 对策建议及下一步打算
3.1 落实园区主体责任,增强环境保护管理意识
企业组群,成立工业园区本是一个更有效地控制及解决污染问题的方式,但若园区环境管理出现缺失或漏洞,将会变成污染环境的一颗毒瘤。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管理主体,要加强园区环境管理意识,切实做好园区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提高园区环境管理水平[3]。此次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是生态环境部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专项行动之一,是打好长江保护修复的重要举措。各园区和所在地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主动靠前,上下左右联动,确保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3.2 全面组织问题排查,推进整治工作开展
在现有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排查整治工作基础上,扩大园区整治范围,由园区批复面积范围扩大至实际管辖范围,由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扩大至县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做到真正的排查全覆盖,建设全覆盖,整治全覆盖。
3.3 理清管理责任,加大技术投入
各园区要进一步理清管理职责,管理权限,空间边界,严把环境准入关。理清园区内每项建设与管理工作对应的部门,便于工作中的对接与合作,避免多头管又多头不管的情况出现[4-5]。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操作性强的环境管理制度,如污水管网定期排查制度、涉水企业清单制度、污水处理设施定期维护制度等,加大基础设施日常管理。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一园一档”,在“一园一档”的基础上,对园区环境问题进行诊断,进而实行“一园一策”。要加大环境管理人员配置,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创新园区管理,可聘请专业的第三方、专家或与高校合作,共同指导促进园区环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园区环境污染治理。
3.4 加强园区与各部门间协调,有效提升管理工作联动性
对于实际建设与管理涉及市、县(区)级部门的园区,应加强信息交流,比如,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交流会、工作推进会等,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管理主体,虽然有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是由相关的市、县(区)级部门开展,但其应主动向相关部门对接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进展与动态,掌握并整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而不是“一问三不知”。园区对实际管理建设中发现有短板或需要完善的,即使建设主体不是园区,也应与部门加强对接,共同推进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部门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应主动告知园区建设情况及管理情况,便于园区统筹掌握。要加强信息交流,有效解决多头管又多头不管的状况,使园区管理工作具有联动性。
3.5 摸清企业接管底数,掌握接入废水情况,开展污水处理厂效能评估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要求,全面排查接管企业废水排放情况及涉污信息,建立企业排水管理档案,做到接管废水“心中有数”,并根据接入废水的水质特征、工艺匹配、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等,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效能评估,对评估不能有效处理的废水,应限期退出。
3.6 加强排水许可、排污许可发放与管理
应严格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要求,对接入市政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排水户核发排水许可证。同时,根据《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对应领未领、私接乱排、不按照许可要求排放的企业或排水户,应加强执法监督,依法处罚。
参考文献
1 朱佳焘.工业园区污水治理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 ,(25 ):73.
2 顾修君.工业园区污水的科学处理与管理[J].科技资讯,2014 ,(20 ):115.
3 张文清.工业产业园区污水治理与发展[J].天津化工,2017 ,(6 ):45-47.
【关键词】 社区护理;不足;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社区医院已成为方便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重要渠道,社区医疗护理工作在社区医院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社区护士的工作职能也越来越广,社区护理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我们只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善于发现工作的不足,才能更好的促进社区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社区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1.1主要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相对缺乏。社区医院护理的日常管理工作一般由承包人负责,主体医院相对过问不多,对社区护理管理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管理制度,各个护士都按自己的习惯做事,易引起管理混乱,社区护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资源配置上,承包人更多会考虑经济利益,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配置数量相应地减少,同时医疗器材也只限于最基本的体检,导致社区护理工作范围受到限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治疗与护理要求。
1.2开展社区护理工作辛苦,待遇偏低,奖金在全院护理人员中为最低,易挫伤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直接限制了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
1.3护理人员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的护理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观念还未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院内护理向社区家庭护理转变,在护理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社区医院护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护理人员为中专护理专业毕业,就职后,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机会少,所以护理人员知识面窄,对护理工作认识局限,仅完成医嘱、打针,不重视与患者沟通、病区巡回及护理文书质量。自我主动学习观念差,认为护士就是打针、发药、铺床,不出医疗事故差错,就很满足。俗话说,“三份治疗,七份护理。”这就表明护理在医疗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1.4社区护理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目前,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操作上,以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为主,未被提到促进人的身心疾病康复和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高度,仍属于从属地位,不被社会重视,这也影响了社区护理的开展。
2改进社区医院护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管理,提高待遇
主体医院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护理管理,最好能收回原来承包出去的社区医院,真正做到“院办院管”。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规范的社区护理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护理部定期组织召开社区护理会议,结合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真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医院定期派专人下来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并督导改正。社区护理组长每月要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组织护士开一次有关护理工作检查会议,并有跟踪改进的记录。在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待遇问题上与主体医院保持一致,不能受承包人经济利益的制约,从而做到同一所医院,同样的待遇,更好的调动护士扎根基层,更好的为社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2.2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美国社区护理主要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注册护士承担。社区护士逐渐趋向于具有硕士学位,而我国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年龄多在30岁以上,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社区护士工作的场所在家庭和社区,经常是单独工作,没有人监督和指导。因此,对护士的专业要求高,要求能单独进行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和评价,同时能针对各种患有各种不同疾病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要求他们不但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处理各种护理问题能力。因此,应该对社区护士进行各种知识的培训, 增强其临床护理问题处理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更好地为社区服务。
社区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主动学习,可通过自学、远程医疗网站、医学杂志、书籍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和热爱。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去更好的改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片面认识。社区护士要努力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信任,这也是做好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要善于沟通,科学沟通。沟通要从对方关心、有兴趣的健康话题开始,建立一种互信的基础,不要让服务对象感觉到疲劳和不耐烦。学会倾听与引导交谈是有效沟通的保证。始终保持和蔼可亲、聚精会神、姿态自然的形象能让交谈者感到温暖,同时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说话,保持眼神的交流,让交谈者受到鼓励和得到尊重,引导性格内向、心情郁闷的服务对象将压抑在内心的痛苦、冲突和心理矛盾倾吐出来,使其产生轻松感,最后通过疏导让对方得到安慰和心情舒畅,消除因病引起的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的社区护士真正都做到了德才兼备,那必将迎得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参考文献
[1]丁爱芳.二级医院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体会,全科护理[J],2009年第1期(下旬版),276-277.
[2]罗小艳,陈晓玲.基层医院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当代护士[J],2008年第10期(专科版),64-65.
[3]叶慧珍.基层医院社区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实用医药[J],2010年第3期,275-276.
[4]吕赞.社区医院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2009年第18期,275.
[关键词]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矛盾问题;探索方法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18-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单位退休人员呈逐步增加态势。医院也同样如此,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批“三届生”已陆续到达退休年龄,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且依然保持着原单位管理状态。尽管全面纳入社区管理是社会保险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确实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鉴于此,笔者试图从分析其社会化管理的利弊所在着手,提出些许可以探索的方法,以求加快离退休人员全面社会化管理的进程。
1离退休人员全面纳入社区管理的积极意义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最初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事业的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1]。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别是基金征缴与使用存在较大缺口,其运行仍然以企事业为基础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能继续依附于企事业。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对离退休人员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是有效减轻企事业单位压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的一个双赢之策。
第一,有利于减轻企事业单位的沉重负担和压力。从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发放组成来看,社保机构发放的养老金只占全部退休金的60%,如交通费、地方补贴、目标奖等约40%部分仍由单位发放。还不包括所有的管理和福利性支出。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一方面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依然要承担退休人员的部分养老金,如此与社保改革的初衷极不协调。社会化后将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事业单位的负担。
第二,有利于帮助离退休人员早日由“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变。其中最显著的积极意义就是让破产、改制企事业的离退休人员有了“娘家”,使他们的生、老、病、死有了就近的服务机构来关心和帮助。尤其要让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从事实上接受“同为社会人享受同等的社会待遇”的观念,不再有无限的优越感。无论原单位效益是好还是差;是干部还是群众;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回归社区按照同等的管理模式、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相反倒也让所有退休人群感觉到居家后的平等和平静。
第三,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管理对象仍然实行企事业化管理。同时,离退休人员的企事业化管理,也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向更贴近市场运作机制灵活的私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事业的扩展,离退休人员企事业管理成为养老保险完善制度、扩大覆盖和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1]。这样,离退休人员全面实行社会化管理无疑有利于社区功能的扩大和统一,社会保险体系的更好完善。
第四,有利于更多地赋予社区管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发挥社区整体功能。一旦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区,那么社区的权利、义务以及功能将大大增加。所有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保险等活动和服务将实行统一共享,包括生老病死等。真正由“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变,使得管理更统一,条线更为清晰,职责更为明确[2],不至于有推诿、推卸,更不会出现“谁谁谁属于我社区管,谁谁谁属于他单位管”的现状。
2离退休人员全面社会化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以原单位为中心来管理,且有专职的管理部门和人员,而社会化管理则是以居住地为中心来进行管理,目前只有社区工作人员兼职来管理,由此凸显出很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存在着观念上转变的问题。一直以来,离退休人员都是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认为“生是单位的人,死是单位的鬼”,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社会人来考虑过。即使是破产改制企事业的离退休人员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也只能被动地接受身份转变的事实。但正常运转的单位的离退休人员都不愿意划入社区来管理;依赖感、认同感、长期共事凝聚的公共情感和个人情感都难以摆脱单位和社会分离带来的失落和不适。
其次,存在社区人、财、物的落实问题。一旦离退休人员全面纳入社区无疑将给社保机构或社区带来诸多的管理和服务难度。首先涉及到的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联系体和影响体。
另外,目前社区并无专职管理人员;管理不及时也不全面。最为关键的还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足够的经费和场地来组织大型的活动;社区人员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方式和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
3离退休人员全面社会化管理的探索方法
3.1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
要把强化社会保障职能作为完善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2]。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所需人员,可以结合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后社保机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解决一部分,还可以从曾经从事过企事业劳资工作的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其工作经费比照其他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部门解决。
3.2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
离退休人员遍布各个社区,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生老病死成为同离退休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管理服务项目,由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离退休人员已经进入老年,行动不便,服务的快捷方便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面向企事业和大厅式集中服务模式,加大政府投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
3.3合理进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定位
当前作为社区组织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应当包括接收和管理离退休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生存认定、协调解决离退休人员同原企事业遗留的各种联系、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等。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提供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开展包括娱乐健身、专项服务、社区卫生、养老院以及其他具有共性的社区服务项目[3]。
3.4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必要调整
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反之,社会保险仍然同企事业单位责任不清,就丧失了这项制度的社会性[4]。一是企事业统筹外项目要抓紧清理,不能再出台新的统筹外项目,现有的统筹外项目应当在养老金调整中逐步冲销。二是加快社区建设和各项改革措施力度,在住房、用电、用气、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抓紧实行市场化管理,企事业相应的补贴要进行必要的清理,无法取消的,在调整养老金标准时逐步解决。三是实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政府对基本养老金发放不受企事业缴费和其他因素影响。
3.5按照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首先,考虑到破产企事业、改制企事业以及“两停一亏”企事业,新退休人员要直接进入社区。其次,利用大中型企事业原有退管组织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建立社会化的退管服务组织。第三,可由原企事业成立退管机构,比照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下岗职工的做法,将离退休人员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社会保障事务同企事业脱钩[5]。在深化企事业改革过程中再解决企事业同离退休人员存在的其他关系,逐步实现企事业与离退休人员的分离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灵芝. 关于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社会学思考[J]. 东岳论丛,2004,3:100-104.
[2] 李玲君. 浅谈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J]. 就业与保障,2009,5:30-31.
[3] 王俐宁. 浅议企业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新途径[J]. 经营管理者,2008,17:105.
[4] 卢一龙. 浅析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化管理[J]. 湖北科技创业月刊,2008,21:123-124.
建立健全我国卫生评价制度
社会团体发展的前瞻与思考
加强智库研究建设新型智库
做好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对接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议
“三社联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用治理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几点建议
改进我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的思路
徐州市街居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与对策
新常态下中国式邻避困境的解决思路
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
在完善制度中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民间公共资源的传统利用与乡村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基于近年来几起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分析
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全面提升领导力
英国开放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启示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加强国家安全管理体制的系统性设计
运用协商民主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县域社会协同治理的“田东经验”分析
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微信谣言治理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城乡社区服务差异分析及政策建议
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引导新文艺组织和文化群体参与社会建设
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脱钩改革方略及挑战
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社会发展展望
从台湾社区发展看社区网络治理的前景与挑战
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问题、理念与对策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独特作用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形势下改革与法治的关系
开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黄金时代”
中国合和式风险治理的概念框架与主要设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思考
清前期山东“义集”的兴起与地方市场治理策略
人口老龄化再认识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建议
推进以社区治理为基础的城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践
《国家安全法》颁行背景下的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的公共应急管理法治化
推进公共安全体系系统化常态化法治化社会化建设
深圳市基本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客家家训——客家人修身处世创业持家的座右铭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治理;公民参与
社区治理的本质是确保公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公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够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和民主,并且能够监督社区各种行为与活动,从而防止社区公共权力的滥用。同时,通过多元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来实施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的利益,从而促进社区生活的和谐稳定。
花溪区A社区(以下简称“A社区”)是2012年贵阳市推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花溪区成立的两个城市社区之一,社区服务中心相比于以前的办事处,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内的城市居民,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建设中的实际运用,公民在社区治理中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治理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A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情况并不容乐观。花溪区A社区的公民参与情况在贵阳市城市社区中极具代表性,因此,探究A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原因所在,以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1.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取得的成效
A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自身规模、管理体制以及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思路,把公民参与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社区参与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离不开物质支持和硬件设施。A社区是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社区建设的资金预算每年由财政局、民政局、组织部共同编制,并且每年年底对使用的情况进行专项监督,这使得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保障了社区项目的顺利推进。
(2)公民参与内容不断丰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城市社区的居民需求日益增加,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文艺活动、社区救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在社区文艺活动方面,创立了“社区出钱物,物管出场地,居民出节目”的运行模式,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社区救助方面,如果社区服务中心有非专业性的岗位空置,社区低保户则优先录用,等等。社区成员通过社区服务的参与形成了社区的社会救助制度。
(3)公民参与形式日益多样化。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进步,社区原有的公民参与形式已难以适应社区治理的需要。A社区服务中心创立了信息化值班快车、居民议事会快车和网络社工快车为主体的“三大快车”特色服务项目,其中居民议事会快车以电话、网络等工具为载体,通过在社区网站中设置“公民参与”专栏等方式,创新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
2.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基本上属于较低层次的参与,这与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不强,参与率低。社区公民自愿参与社区活动或事务的程度,是社区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度的综合反映。目前,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是一种社区服务中心动员、社区公民执行的状况,公民参与率总体偏低。
(2)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有限,以非政治性参与为主。除选举外,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容基本局限在非政治性事务上,所谓非政治性参与是指公民参与的社区事务多与政治不沾边或关系不大,如参与居委会组织的文体健身活动、环境整治活动、治安巡逻活动,等等。社区内的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参与到社区的政治性事务中去。
(3)社区治理中参与主体单一,社区精英主导社区重大事务。对于一般的社区事务,参与主体主要是退休老人。而社区内的重大事务,参与主体则主要是社区内的“精英分子”,即社区内各单位代表、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区领导及少量的居民积极分子,这样既不能充分提高社区治理决策的科学民主性,也不能对社区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监督。
二、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意愿不强、参与内容有限、参与主体单一等问题,受诸多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受传统思想观念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
一方面,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人们己经习惯了接受政府的大包大揽,对于社区治理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社区公民的意识薄弱,认为社区治理是政府的事情,只需要政府来管理就好,因此,不会积极参与到社区会议和社区监督等社区治理活动中去。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学习、工作、娱乐活动等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社区的很多公民就没有时间来参与社区治理,这导致了公民对社区的作用和功能认可度不大,尤其是占社区常住人口中的流动人口,更是缺乏社区意识,社区公民对社区的认同度较低。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影响下,公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薄弱,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动力不足。
2.参与理性不足,普遍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人是利益与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在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社区建设时会较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与自己利益有关的社区事务,参与热情就高,反之则低。总之参与的功利性较强而理性不足,而且多数人都有“搭便车”的心理。
3.社区治理行政化程度过高,公民参与权被边缘化
社区服务中心由政府直接领导,社区治理依然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但政府并没有将公民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而是将公民作为治理的对象,包揽了社区的大多数政治性事务,因此,政府依然作为一个管理者的角色而存在,以行政的方式对社区进行着管理。但社区公民仅仅作为一个旁听者与传答者的角色参与,较少拥有发言权,而发言权大多被掌控在政府和社区“精英分子”手里,因此,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被边缘化了。
4.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方式滞后, 宣传效果不佳
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上 ,对普通的老百姓大多数是以社区的告示板、社区网站的形式通知。但是大部分社区公民对告示板和社区网站上的内容关注度并不是太高,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忽视告示板和社区网站上通知的事项。此外,对于新创立的信息化参与方式,很多社区公民并不了解,这就使得社区现有的参与方式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增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A社区公民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剖析,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要通过以下方面加以解决:
1.培育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理性
社区公民有了较强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能自觉地将这种意识变成行动,提高自身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增强公民的参与理性。关于这两种意识的培育,首先,社区服务中心应该通过标语、宣传栏、培训会等形式,向社区公民宣传公民意识和社区意识,并且要大力宣传有关社区建设的相关情况,加强公民对公民意识和对社区的认知和认同,唤起公民的参与热情,而社区公民则应配合社区,积极学习和参与,实现自身两种意识和参与素质的提高。其次,要不断提高公民的社区满意度。社区服务中心在处理社区事务时,尤其是对于与社区成员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应同社区成员充分协商。最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注意日常工作的细节,热情服务群众,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公民的社区归属感。
2.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尊重公民的主体地位
政府服务社区并不是要包办所有的社区公共事务,更不是要指挥、干预社区的正常运作,而是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区资源,促使社区健康、顺利地发展,要做到“少干预、多服务、下社区、办实事”。一方面,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社区治理观念,破除政府机构中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陈旧理念,要意识到行政机关本身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没有人民的授权就没有公共权力的存在。另一方面,政府要实现权力的下放,政府机构要从本职工作开始,做好其行政服务工作,充分尊重公民的合法权利,把职、责、权、利四方面统筹起来,让社区来行使本该由社会行使的职能,加强公民参与权的落实,实现管理方式从传统的“掌舵”向新型的“服务”的转变,积极推进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
3.完善公民参与保障机制,促进公民参与的法制化
第一,政府要把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纳入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完善公民在参与的相关程序,使得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能够得到相关政策的指导。第二,要完善社区公民参与的监督机制,社区政务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向公民,便于公民监督的实施,要充分重视公民的建议和意见,并且政府要将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纳入社区绩效评估的一环,通过绩效评估的方式激励社区服务中心对公民参与的重视。
4.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创新公民参与平台
现今网络和通信技术发达,除了电话、社区网站中的“公众参与”专栏等沟通交流渠道,社区还应该善加利用信息化交流工具,可以通过建立社区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沟通平台的方式,加强与社区公民的沟通交流。这些方式比电话、社区网站参与平台等形式更加便捷,在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建言献策的平台的同时,能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其中。在社区治理活动的宣传上,要注重社区治理活动宣传上的时效性,利用好社区告示板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使公民能及时了解到社区治理活动的最新情况。
社区治理是实现“善治”最基础的途径,而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降低社区治理成本,同时也能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推动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和社区服务中心要充分重视公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不断拓宽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及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唐忠新.社区治理 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4(09).
一是严厉打击不稳定因素。国家的执法机关依法对一切违法犯罪分子给予应有的惩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减少犯罪活动,保障国家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是强化法制管理、规范执法力度。首先,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户口管理能有效地维护社区治安秩序,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再次,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最后,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社区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也有社会的能量,管理不好,就会对社区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防范于未然。防范,指治安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具有特定意义。通过防范,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区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
四是规范法制建设。加强综合治理的组织、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有利于实现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法律化。使综合治理经常化,首要一条就是要有正规化的各级综合治理组织机构,没有组织保证,就不可能达到经常化;要使综合治理制度化,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既科学又合乎实际的规章制度;使综合治理科学化,必须加强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应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使综合治理法律化,必须立法,把综合治理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便于人们遵守实施。
关键词:“城中村”;文献综述;展望
一、关于“城中村”的概念研究
(一)“城中村”的定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李增军(1995)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田莉(1998)把“城中村”称为都市里的乡村,敬东(1999)把“城中村”称为城市里的乡村,叫法并不统一,2000年左右逐渐统一为“城中村”。
从地域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代堂平(2002)认为,从地域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是指已被纳入城市范畴的局部地区;从社会属性的角度上讲,“城中村”现象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的矛盾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
从区位和社会特征的角度定义,张建明(1998)指出,“城中村”位于城乡边缘地带,一方面具有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保有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另一方面拥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
从土地利用和土地产权的角度定义,李俊夫(2004)指出:“‘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城乡接合部,被城市建成区包围或者半包围的,没有或者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庄。”
(二)“城中村”的分类
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研究者把“城中村”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城市与村庄相交接的形态特征的划分,陈怡等(1999)将“城中村”划分为内切型、外切型、飞地相邻型、相离型、全包围型及半包围性这六种类型 ;根据“城中村”相对区位的划分,李培林(2002)将“城中村”划分为六种类型,包括处于繁华市区、处于市区周边、处于远郊、还有较多农用地的村落、还有少量农用地的村落、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落。李立勋(2001)把“城中村”划分为成熟型的(近中心区)、成长型的(中心区外)、初生型的(建城区外、规划区内)三种类型,李培林和李立勋根据相同的划分方式,得出不同的类型的“城中村”;根据各种因素叠加效果的划分,张建明(2003)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广州市的海珠区和天河区的44个“城中村”划分为土地资源充足型、基础设施优越型、集体经济实力型三种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李俊夫(2004)将“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尚余较多农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比例大致相当以及几乎没有农地;根据“城中村”社会形态的划分,李津逵(2005)将深圳市的“城中村”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本地农民的村落(城市出现之前)、本地失去耕地农民的就地集中安置区(城市建设中)、原住民面向外来低收入阶层的廉租屋区。
(三)“城中村”的特征
1.景观特征。“城中村”建筑密度太大,形成“ 贴面楼”“一线天”“ 握手楼” 等独特景观; 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绿地与体育等设施(蓝宇蕴,2001)。
2.人口特征。现在“城中村”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外来人口多,有相当强的异质性,不像传统的农业社区人口构成相对单一。由于本地人局限于与本地人交往,外地人局限于与自己同属一个地域的人交往,以及本地人与外地人在收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存在的差异,导致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交往比较少,关系淡薄(刘伟文,2003)。“城中村”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拥有大量的暂住人口,本地村民数量不多,暂住人口的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口(郭艳华,2002)。
3.社会特征。“城中村”大多处在农村管理体制之下,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缺乏像城市一样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管理;人口构成相当复杂并且外来人口比较多,治安比较差(侍克善,2005)。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在道路、排水、供暖供电、垃圾处理等方面并没有与市政设施干线配套,造成了基础设施不完善(张成福等,2004)。
4.经济特征。由于“城中村”缺乏农业用地,使其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城市建设征地的补偿也是城中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一个重要来源(郭艳华,2002)。“城中村”的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房产出租、经营性劳动和分红。“城中村”的村集体有大量的土地、房产、厂房等租金收入,而每个村集体一般都会结成实行股份制经济社(刘伟文,2003)。
二、关于“城中村”的形成原因
(一)局部利益驱动
“城中村”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大幅升值,大部分“城中村”的村民开始不断扩建房屋,在房屋租赁市场中,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当地村民靠出租房屋获得可观的租金收入,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城中村”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吕宏芬等,2005)。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农民在房屋租金和土地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房屋租金和土地收益最大化,使得“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形成(李培林,2002)。
(二)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
在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下,“城中村”是这种特殊制度下的产物。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二元的土地制度;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二元的人口管理制度,其中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中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种二元体制框架中,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核心因素(张润梅,2007)。“城中村”与城市相比,在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着差异,表现在仍保留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村籍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存在差异,村籍制度的差异表现在原来的村民尽管农耕地被征用后几乎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但是仍然保留着村籍,作为强大的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因此在经济地位上和一般市民及外来房屋租客相比有极大的差别,所以他们更愿意成为村民而不愿意成为市民(李培林,2004)。
(三)城市规划管理的滞后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管理的滞后、功能的混杂、布局的分散、房屋的乱搭乱建、重复拆迁这些问题普遍存在。管理的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因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到位,导致违章建设递增。第二,因对村民的安置地点没有作好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凌乱布局以及重复拆迁。第三,因对村民安置建房区没有制定详细修建规划,导致村民建房区内功能复杂、布局凌乱(刘斯佳,2013)。因城市管理者在对待““城中村””治理的问题上存在认识的滞后和政策的滞后,在管理体制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长期落后于社区发展现状,因而导致““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并恶化(张孔见,2001)。
(四)文化的限制
从信任关系的角度来看,“城中村”可以看成是传统信任关系与情结的聚居体。长期农业社会的“聚村而居”,使村落自然成为人们生存与生活难以割舍的“祖地”,与“祖地”相关的一系列习惯,既内化于人们深层的意识观念,又外化于人们的具体行动与实践,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与村落地域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生存策略”(张成福,2004)。
三、关于“城中村”的治理改造
国内的研究者普遍是根据“城中村”的总体特征提出治理改造的措施或者针对自己研究的具体的“城中村”提出对应的治理改造的思路。本文按年代顺序对国内有关于“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研究进行综述。
田莉(1998)认为,应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尽快对城市周边的村庄进行改造,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城市里的乡村”的发展,完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强化其法制观念。杜杰(1999)结合深圳市罗湖区原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例子,认为改造““城中村””应从发展决策、“城中村”内在要求、体制、文化、经济、法制、组织人事等方面入手解决“城中村”问题。
周森(2002)认为,“城中村”住房建设规划滞后,城乡两种管理体制不对轨,当前要着重解决如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规划要先行;第二,政策要灵活;第三,工作要务实。王素云(2003)对郑州市都市村庄进行调查提出,改革都市村庄的经济体制,重视产权制度创新是改造都市村庄的关键;以人为本,建立完善改造后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关心都市村庄居民的切身利益;改革都市村庄的人口与城市管理体制,发展独具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三方面论述都市村庄的改造。
翁志超(2004)从量化资产,确权到人,实现居民按出资额分红;房产改革中的博弈;非政府力量的广泛参与三方面论述“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廖俊平等(2005)提出将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即把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合作模式与“城中村”改造工程相结合,以政府作为主导方,积极制定激励政策来引导私人机构的进入。
徐楚(2006)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可持续发展原理实际操作意义重大。首先,在改造过程中,要突出规划作用,使“城中村”改造纳入城市整体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来,避免在改造后又出现“二次拆迁”和新的“城中旧城”现象;其次,体现在改造中要切实保障村民的长远利益,使村集体和村民个体具备长久发展的条件和能力,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最终实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徐远明(2007)认为从“城中村”改造方式着眼,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第一,整体重建型改造,即从“城中村”的整体格局到单体建筑的全面改造,从旧村向新城的整体转变,是建筑格局、建设标准、设施配套、景观建设等全方位的变革;第二,局部重建型改造,即对“城中村”整体格局不做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对局部区域、关键要素进行重点改造,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在建成区,但不与城市总体景观形成强烈反差、布局比较合理、环境比较好的地块。
张晶(2008)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村民、开发商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来分析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在村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介入并承担改造费用,不鼓励开发商介入改造的对策建议。赵恒伯(2009)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后认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点是重新划分政府组织、村社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功能边界。在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功能边界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意味着“城中村”改造从以单纯的政府为中心的治理秩序走向多中心的治理秩序。从“城中村”行政事务采取行政机制进行管理,公共服务主要采用准市场机制,自治事务主要采用自治机制三方面来创新城中村改造事务治理机制。
赵晓丽(2011)认为,济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探索多种改造模式;对参加改造开发的机构以及改造项目设置准入条件,实行准入制度;实行政府零收益,切实让利于民、让利于投资者的优惠政策促改造等措施。陈少牧(2012)认为,推进泉州“城中村”社区治理应按照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举措长效化的原则,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有效推动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发展;第二,加快社区工作方式民主化;第三,提高社区居民保障水平;第四,提升社区管理者的素质;第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看到关于城中村问题所取得了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但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未来解决。
第一,不同学科认为城中村的形成原因不同,即社会学认为传统的农村组织和社会网络决定城中村的形成,而经济学则强调城乡二元制度在城中村的形成中起作用,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需要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哪个原因更加的重要,这样才能更有侧重点地处理城中村问题。
第二,大多数研究都是站在城市的立场研究城中村问题,认为城中村阻碍城市的发展,应该对其进行改造,很少人认为城中村问题被夸大,不是所有的城中村都需要改造,以后可以把研究的点从改造扩大到管理,这样有助于城中村问题更好的解决。
第三,对于国外文献的参考借鉴比较少,可以参考类似于国内城中村的问题的国外现象,如贫民窟、城市过渡地带等。
参考文献:
[1] 李增军,谢禄生.都市里的村庄现象[J].经济工作导刊,1995,(8).
[2] 田莉.“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一城市转型期的矛盾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8,(5).
[3] 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9).
[4] 代堂平.关注“城中村”问题[J].社会,2002,(5).
[5] 张建明.广州城中村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6]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1,(3).
[8]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9] 陈怡,潘蜀健.广州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9,(5).
[10] 李立勋.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机制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1] 万真.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中村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者,2010,(16).
[12] 李津逵.城中村的真问题[J].开放导报,2005,(3).
[13] 蓝宇蕴.城中村:村落终结的最后一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6).
[14] 林燕.近十年来国内“城中村”研究述评[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6).
[15] 郭艳华.论改造城中村的现实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2,(4).
[16] 侍克善.我国城中村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7] 张成福,王丽.“城中村”现象透视[J].经济论坛,2004,(8).
[18] 刘伟文.“城中村”的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南方人口,2003,(18).
[19] 周新宏.“城中村”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7,(1).
[20] 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4).
[21] 张润梅.试析城中村的形成原因[J].区域经济,2009,(12).
[22] 吴迪,高鹏.“城中村”问题的国内理论研究进展[J].学术论坛,2009,(12).
[23] 刘斯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形成与改造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2013,(9).
[24] 张孔见.“城中村”大透视[J].城乡建设,2001,(6).
[25] 孙庆忠.乡村都市化与都市村民的宗族生活――广州城中三村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3).
[26] 刘梦琴,傅晨.城中村国内研究文献评述[J].城市观察,2010,(6).
[27] 廖海燕.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4).
[28] 周森.城中村改制改造的思路和对策[J].南方经济,2002,(2).
[29] 王素云.郑州市都市村庄改造策略之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0] 翁志超.浅论“城中村”的改造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4,(10).
[31] 廖俊平,田一淋.PPP模式与城中村改造[J].城市开发,2005,(3).
[32] 徐楚.对城中村改造的理论分析[J].房地产开发,2006,(10).
[33] 赵恒伯.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其出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