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7:40: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词:会理县;经济;旅游资源

引言

会理县处于四川省西南山区,凉山彝族自治州南部(26。N,102。E),东邻会东县,难接云南省元谋县、永仁县,西靠攀枝花市、米易县,北与德昌县,宁南县相接壤。会理县海拔较高,会理县城海拔达到1800米,县城四方被山脉环绕。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适宜,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会理县全县总人口43万,全县包括50个乡镇,2012年全县人均农民纯收入达到8836元,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县域经济前列。境内108国道经过,靠近京昆高速攀西路段,成昆铁路,有通往相邻县域的省级公路,交通便利。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

县域发展是由一个县域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政府的政策,产业结构的构成、经济水平基础、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

2、会理县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1会理县的自然条件分析

会理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海波较高,境内拥有435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矿产资源丰富,有铜矿,铁矿等。林业资源丰富,有2570000亩森林,覆盖率为37.4%。年降水量丰富,在1212毫米左右,境内地势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2会理县的经济状况分析

会理县依靠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吸引外资企业,经济水平发展较快。

2012年,会理县生产总值达到190.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工业化率达到54.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5.3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8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4.81亿元,比上年增加28.6%,税收收入7.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3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5元。

2.3会理县的社会状况分析

会理县人口有43万,作为一个典型的民族县,有22个少数民族,包括占全县人口16%比例的彝族、羌族、苗族等。这样有利于造就多样的民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基础。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县内有基督教、佛教等活动场所。县城内有会理古镇古城,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于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县内盛产石榴,形成了以石榴为特色的石榴文化地域,被封为中国石榴之乡。

3.会理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阻碍因素

会理县位于大西南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地,横断山区南部。县域交通条件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县内有108国道,S11省道,距离四川省省会600公里,市场距离与省内其他县域比较处于劣势。以会理县城为中心,县城四面环山,老城区的功能区分不明显,新城区的发展得到限制,当地农民小产权房的新建不利于县城的合理规划,境内的交通条件改造的成本较高,投资较大,不利于县城的长期发展。

县城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有待发展,第一产业的发展不足造成县内物价偏高。此外,工业化水平虽然达到了54.4%,但是城镇化率只有34%,低于全国的平均率以及四川省平均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需要得到改善,农民的住宿、医疗条件需要得到改善。

县域境内的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少数民族之间由于交流不畅容易引起冲突,人口的结构、教育水平较低,社会保障等水平不高。

在旅游资源方面,虽然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国石榴之乡的头衔,但是由于交通因素、自然资源、宣传程度不够、历史文化资源的组合不佳,其与凉山州其他县域比较存在劣势,因为市场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旅游资源的组合不佳,在旅游的旺季与相邻的西昌、攀枝花、泸沽湖等地相比,人气不旺,旅游的相关产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4.改善会理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建议

首先,改善交通条件,让境外的人财物容易进出。成昆铁路、京昆高速攀西路段永郎站距离会理县城有70公里的距离,由于地区山区,国道108盘山而走,客车行驶需要2个小时,货车行驶需要更多的时间。从会理县城到攀枝花市区公路有100公里,对于高速客运发展的今天,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心里距离,高速客运的发展势在必行。

其次,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加大市场宣传。把红色文化与龙肘山为首的自然风光、古城小吃、文物建筑相结合。在自然保护区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自然风光以及人文风光的本体特色;加强对会理古城的修复,加大对古城的宣传,加大中国石榴之乡的宣传,树立品牌效应,建立品牌文化。

再次,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资,提高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的农民住宿条件,农民土坯房的改造,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少数名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共同发展。

最后,调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行业,合理发展住宿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合理发展第二产业,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带动经济的发展。

总结

通过对会理县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的分析,得出会理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高于周边其他县域,如宁南县、会东县。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市场距离的限制,会理县的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受到了阻碍、企业化运输成本偏高,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车冰清,朱传耿,孟召宜等.江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0,07:1074-1079.

[2] 谭云进.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05:85-86

[3] 王强,穆久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04:32-35

第2篇

湖北省恰好在其他中部五省的半包围之中,坐拥神州中央,“得中独厚”,辐射四周,可谓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其区位之显要一览无余。湖北省的发展目标就是“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努力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一、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2006年,湖北省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运行较稳、结构趋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经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497.17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140.4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363.76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2993亿元,增长11.0%,这是继2004年以来湖北省GDP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4年和2005年GDP增速分别为11.2%和12.1%。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6.5%,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6.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06年湖北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占全省GDP比重为38.7%,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达到49.4%,工业高速增长是湖北省近几年来GDP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与中部省份相比,2006年湖北生产总值仅低于河南,居第2位。

2003年至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18.6%,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长,比全国工业增速快1.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也由2002年的1170.4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303.53亿元,年均增加283.26亿元。2006年湖北工业增加值低于河南,居中部地区第2位。

2003年至2006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47.41亿元,比前八年的投资总和还多551.14亿元,平均每年以20.5%的速度递增。2006年湖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72.69亿元,低于河南,居中部第2位。

自“十五”以来,湖北积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投入,促进了投资需求健康较快增长。特别是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成。这批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大大提升湖北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

湖北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始终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永恒的主题,特别在针对湖北工业发展不够的实际,大力实施“工业兴省”战略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使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2年的16.8∶40.6∶42.6变为2006年的15.2∶44.9∶39.9,四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2.7个百分点。在农业方面,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排涝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得已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优质率提高,种植业、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由2002年的1∶1提高到2006年的1∶1.2。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增幅较大,2006年人均纯收入达3419元,比上年增320元。工业方面,通过大力推进“三个三工程”和支柱产业的结构调整,着力培育规模过千亿的六大产业,一批骨干企业和重点中小企业发展明显加快。工业结构的系列重组和结构的调整,对发挥我省优势企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6.4%提高到2006年的29.6%。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的发展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发展加快,形成了一系列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据统计,全省目前已形成各类产业集群206个,关联企业10667家。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湖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在服务业方面,新型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06年,湖北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9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增幅虽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但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从服务业占GDP比重看,由于第二产业增速较高且明显快于服务业增速,从而使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40.3%,下降为39.9%,但占比仍比全国水平高0.42个百分点。从行业来看,形成了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新兴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

三、各项收入逐年增加,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但效益指标仍然靠后

从财政收入总量来看,2006年湖北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46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6%,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但根据2007年9月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湖北省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在中部六省的排名已经由2005年的第3位下降为现在的第4位。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湖北省还是维持近两年来的趋势,其比重为6.9%,仅高于河南,居于第5位。

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03元,比2002年增长44.4%,年均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山西、河南、湖南,居中部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19.35元,比2002年增加975.25元,增长39.9%,平均每年增加243.81元,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江西,居中部第2位。湖北省城乡二元经济对比还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其一,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2005年和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分别为2.49∶1、2.84∶1和2.87∶1。

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湖北省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快速增长。1996年湖北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千亿元,达到1145.73亿元。2002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129亿元。2006年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14.9%,紧随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等经济强省,总量突破3000亿。以往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0亿元,需要五到六年时间,而这次只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国内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显示湖北省消费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四、对外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外投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

2006年湖北对外贸易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外贸进出口总额历史性地跨越100亿美元大关,达117.38亿美元,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湖北外贸进出口总额只有35.78亿美元。2006年湖北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01年净增80多亿美元,外贸规模5年来扩大3倍多,自2002年以来,湖北每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均在30%以上,如此稳定、强劲的增长速度,在湖北对外贸易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可预见的国际经贸环境,也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省外贸的快速发展。湖北省2006年进出口总额低于安徽,居中部第2位;出口总额低于安徽、河南,居第3位。

2006年湖北实际利用外资30.8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4.49亿美元,增长12.1%;外商其它投资6.35亿美元,下降7.3%。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001年湖北实际利用外资只有15.61亿美元。2006年湖北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01年净增15.2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规模5年来增长近1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湖北一直着力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提高外商投资层次,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自2002年以来,湖北实际利用外资额增幅已连续5年在两位数以上,如此稳定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湖北吸收外商投资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湖北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位居中部首位。

五、文化教育事业稳步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湖北省教育事业持续发展。2006年末全省普通高等学校86所,普通本专科招生34.39万人,比上年增加约3万人,在校生109.23万人,比上年增加约8万人,毕业生26.26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多人;研究生招生2.80万人,在校研究生7.59万人,毕业生2.3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6.92万人,在校生79.95万人,毕业生16.8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5.55万人,在校生134.77万人,毕业生41.07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301.08万人,小学在校生391.3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4.22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普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得到强化,就业规模和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乡镇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制、投资体制改革、文化等领域政事分开改革进展顺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得到改善。民营经济在规模、速度、结构和地位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增加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为3376.73亿元(不含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18.0%,高于GDP增长5.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上年42.6%提高到4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3%。

六、资源禀赋突出,发展潜力巨大

湖北省不仅是我国交通设施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我国商业联系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而且是我国产业能力最为完备、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因此,包括湖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我国资源禀赋最为全面、充分、均衡的地区之一,具有进一步开放开发,形成我国新的增长极的充分条件。湖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我国区域关联度最强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无可替代的区位辐射力。更突出的是湖北省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枢纽地位,其“镇守中央、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将独具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正在成为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

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土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且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此外,长江中游还是我国水资源和能源最为富集,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这些都为湖北省的快速而且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湖北省是我国科技资源的主要集聚区之一,特别是武汉东湖地区著名的光谷和生物医药谷,是全国仅次于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密集的科教资源已使湖北省成为我国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信息化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湖北省还是城市体系较为完备的地区之一。特大城市武汉作为整个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带动“8+1”城市圈的形成,其商务环境和周边丰富的资源、低成本竞争力相结合,已经成为长江中游的经济核心区,完全可能成长为内陆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极。

第3篇

摘要 在阐述广东社会发展中科技支撑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社会发展中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广东科

>> 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低碳社会发展中科学消费道德理念的引导与树立 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哲学关系研究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探讨河南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科技资源共享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廉租住房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 推动家用低碳技术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低碳发展小城镇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浅析劳资关系现状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机制及模式选择研究 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 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当代社会发展中电子政务问题的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域增长极效应研究 社会发展中的计算机技术影响研究 新疆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支撑愚公故里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创新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广东省统计局.2012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01)[2013-03-15]..

[5] 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2010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1-12-05)[2013-03-15]..

[6] 方伟,廖玲,万忠.广东省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历程、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广东省属科研机构调研的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35-237.

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01

一、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依旧十分缓慢,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建设,出现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从客观国情出发,选择恰当的发展模式,以加快城镇化速度。

二、我国城镇化道路选择差异化发展的现状

目前,关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进而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所以必须要予以重视。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变化情况

城镇化就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活动不断减少,非农业活动不断增多,农村人口不断下降,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一个过程。我国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

1978年 2010年

城市数量 193 658

1000万以上人口 0 6

500-1000万人口 2 10

300-500万人口 2 21

100-300万人口 25 103

50-100万人口 35 138

50万人口以下 129 380

建制镇 2173 19410

如上表所示,我国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自1978年以来不断增长,且幅度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纵观全局,我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不一,其经济基础有很大的差异,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所用的时间和所耗费的资源是有差异的,这也充分证明我国在未来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差异化发展,这是符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的重要选择。

2.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中比重依旧较大,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各地区呈现较大差异性,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化率在近些年来不断提高,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表2 2004-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

年份 城镇化率 年份 城镇化率

2004 41.76 2009 46.59

2005 42.99 2010 47.50

2006 43.90 2011 51.27

2007 44.94 2012 52.57

2008 45.68 2013 53.37

但是,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不一,所面临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必须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抛弃原有的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城镇化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所以,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目前基本国情的重要选择。

三、我国城镇化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差异化发展战略符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但是差异化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这也是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

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我国城镇地域分布十分广泛,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别,这使得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近些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城市人均收入基数较大,增长较快,城乡间收入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分析

城镇化建设是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前提的,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为了更清晰地描述我国城镇化建设下城乡收入差距现象,现在运用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对我国2008年到2012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各种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年份 城乡间基尼系数 城镇内部基尼系数 农村内部基尼系数 城乡内部基尼系数 全国基尼系数

2008 0.2792 0.3289 0.3536 0.1613 0.4405

2009 0.2782 0.3248 0.3609 0.1619 0.4401

2010 0.2636 0.3192 0.355 0.1638 0.4274

2011 0.2541 0.3189 0.3669 0.1671 0.4212

2012 0.249 0.2913 0.3576 0.1568 0.4059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城乡间的基尼系数较为稳定,一般在0.28附近徘徊,说明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依旧很大;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较大,其内部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样的,我国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较大,总体上我国的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大,这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总结

城镇化的差异化发展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所以必须要予以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贫困山区; 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 脱贫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7-0046-02

一、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的弊端已暴露无疑,地方性不平衡成为推进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贫困山区发展严重滞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强大的经济落差。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深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追求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发展也开始了根本上的转型,从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逐渐转移到注重平衡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党和国家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指落后地区发展,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等等战略的提出,正是这种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实。

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其发展必然要求组成系统的各部分彼此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如果各个部分差距太大,形成掣肘之势,那么发展的合力就会大大减弱,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滞后性已经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一个难题。由于贫困山区地域广、涉及的省份多、人口数量大,使得其发展有着很大艰巨性和复杂性。如何促进贫困山区的发展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研究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内外许多较为成功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山区的建设,必须纳入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一个社会要取得健康快速、卓有成效的发展,必须要克服困难,在资金、政策和制度上偏向于贫困山区,使贫困山区的发展和发达地区的展形成和谐互补的态势,才能进而保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国在思考自我发展时的一种基本准则。这不仅体现在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共同发展的世界格局上,也体现在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发展上。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难题”,也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在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针。国家通过对贫困山区实行财政补贴、对口支援和政策优惠等措施,努力改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自发展能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使之和国家经济社会整体水平保持一致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制约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贫困山区占据着我国贫困县中绝大多数地方。据统计,我国已划定的14大贫困地区所属的225个县中,山区县就有209个,占92.9%。整个贫困县土地面积64.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7%,而人口8600万,占总人口的8.5%。大多数分布在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家平均水平。总收入低,而农业产值就占全部收入的7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不足30%,很大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状态。②人均收入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影响和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地理环境、交通运输等客观因素,也有生产落后分散、制度政策、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基础设施。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受着来自自然环境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这个天然的天人关系仍然存在,在地理条件复杂、地势险要的山区这种制约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山区山多路陡,可耕种土地不多,且分散、坡度较大。有些地方气候多变,很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各种工程建设困难,投入大,收益相对低。具体表现为交通不畅、信息不通,教育落后,医疗卫生设备差、技术落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生活严重不对称:道路不成体系、路面狭窄、运输能力低下;通讯发展不平衡,分散的格局使得通讯安装成本高、管理难、使用率低;医疗卫生设备简单落后,人民身体健康得不到好的保障等等。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经济贫困的最重要原因。

(二)落后的社会生产,保守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地形的原因,贫困山区多以传统式的农业生产为主,土地少且分散,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推行,使农业生产大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同时,生产工具落后,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运用基本为零。所产物品多为自己消费,产品的商品转化率极低,收入和投入相差不大,可支配收入少,积累慢。同时,落后的生产伴随着落后的文化。大部分人均受教育程度才5-7年,加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封建传统意识浓,农耕文化底子厚。农民生活范围极为狭窄,与外界进行交流的信息少。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不大,常常习惯于周而复始的传统生产方式,满足于现有经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创造性极差,市场观念淡薄,生产理念不能跟进时展的步伐。即使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的人也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些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成为严重制约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因素。

(三)山区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村建设由于资金、规划、人力支持等因素,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不够完善,发展相对落后,与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虽然政府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些对农村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很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文化落后、卫生健康、生产意识等因素的制约。现阶段贫困山区正处于转型变化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山区发展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小规模、分散性、低效率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会被高效益、高科技和新理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因此,以农业为主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把农业转型放到首要地位,以科学技术、商品市场为发展推动力,促进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在这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准确的把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关节点,搞好山区建设,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

三、对加快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必须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发展的规律,确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社会组织结构和精神文化变革。利用科学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理论,坚定发展的信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间的协调健康发展。

(一)打破山区隔离、闭塞的自然经济,加大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山区和城镇各个方面的联系。交通不畅、信息不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区的发展。因此,想方设法打破贫困山区的闭合状态,促进山区和城镇在物品、信息和文化的交流、共享,是改变山区经济社会落后状况的重要举措。只有在不断的流通中,才能让山区群众不断了解新的信息、新的发展态势,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是满足于原始、简单的自然生活,不思进取、甘于贫困。为此,要大力筹措资金,把国家资助、当地财政和农村集资有机的结合起来,修路铺桥,大力增加城乡各种物品的对流,强化农村和城镇的联系。同时,在信息化的今天,更要利用当前各种通讯系统的迅猛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把电话、宽带、无线网络等通讯手段带进山区,加强山区和城镇的信息交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二)冷静思考,准确分析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劣态势,抓住机遇,搞好农村经济发展转型。传统落后的经济形态是山区贫困的根源。要实现山区的脱贫致富,首先必须把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牢固树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山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蕴藏着不少的商机,有些农产品本身就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要找准市场,推动农业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把零散的、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统一规划、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完成传统农业向高效益、信息化的新型农业的转型,同时,努力筹措资金,开办相关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度加工企业,逐步促进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向。把农业生产纳入社会市场经济体系中,逐渐形成农村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三)深刻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科技兴农、科学致富。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在偏远农村,科学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处于荒芜状态。传统的生产方式占据着主要地位,和时代的迅速发展相差甚远。科学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更能够在不断地运用中积极对传统农民的改造,使农民立足现代社会,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懂科技、懂技术、懂市场。把生产和效率相联系,把生产和市场相联系,不但在生产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改变传统落后、保守的观念,紧跟时展的步伐。

(四)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改变山区的落后文化,提高山区人民素质。要改变贫困落后的山区面貌,必须首先要改造作为山区建设的主体――农民,不但要改变他们在从事生产中的技术,更要着力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传统思想。由于知识结构低下,许多农民对好的科学技术不能有效的掌握,对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不会使用,使得相关科技推广十分困难。在生产中能将行之有效的技术运用于生产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贫困山区教育投入,是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短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方略。从短期看,将落后的、传统的劳动者改造成为有知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时代的生产者;从长远看,提高山区人民素质,改变山区精神面貌,促进城乡和谐共进。因此,发展山区教育,既要抓好基础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为山区发展转变奠定好人力资源的基础。

(五)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积极团结、肯干实事的当地政府部门。山区农村人口分散,农民自组织能力不强,相关机构作用不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起山村建设发展相关的任务。县市级行政机构和乡村干部必须转变陈旧观念,改变不良作风,对山区实际情况多多实地考察、多做调研,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发展经验和成果,制定出合乎本地实际发展的科学方针、政策,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既做一个英明的决策者,又做一个热心的服务者。让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生活得滋润、幸福。

诚然,贫困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传统发展形式向现代化发展形式转型阶段,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可以预见的。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紧紧依托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的可行之道,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外力支持相结合,把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山区人民转变观念,努力奋斗,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整体进步为目标,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指日可待。

注释:

① 《中国经济年鉴――2008年卷》.

②《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中国农村观察,2006.08.

参考文献:

[1] 范超.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9(04).

第6篇

 

在经济转型期如何提升我国物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在考察资本循环可知,基于G-W-G`的逻辑结构下,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将有助于缩减G-W和W-G`的流通时间,特别在当前以外包形式为特征的生产中也能压缩生产环节W的时间。不难知晓,这样一来极大的增大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然而在考察各地在建构综合交通运输平台时发现,许多地方在不顾自身需求和资源承载能力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交通系统,这样不仅严重侵蚀了地方财政宝贵的资金资源,也形成了使用后的浪费现象。因此,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变动之间的规律,则应成为业界和学界需要关注的课题。也正因如此,本文将在这一范畴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经济社会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内在关联分析

 

在研究商流与物流的关系时都知道,物流为商流服务,而商流成为了物流发展的路径指向。把这一关系具体到本文中,那么商流就可以代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而物流则构成交通运输的内容。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1.1 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斯密在论及分工时有一个核心思想,即分工造就了市场的形成,而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促进了分工的延伸。马克思在考察了英国自由竞争时代的商业经济环节后指出,资本的逐利性释然将推动商品流通打破区域界线。这些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若要发展,便需要时刻与区域外的经济体系进行能量交换,这里的交换不仅体现为商品交换,也包含着劳务输出在内的交换活动。为此,交通运输体系便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商流与物流到底谁决定谁呢。从历史唯物主义观出发可知,应是商流决定物流。从而,交通运输体系应能动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经济社会发展为运输发展提供导向

 

正是因为商流决定物流,而物流需要能动的适应商流的变化,就概括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为运输发展提供导向”的命题。就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承担主体而言,其更多的体现为政府部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现实困境应构成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这里也包含着一个潜台词,若一味的追求政绩和区域GDP的增速,那么很可能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2 分析基础上对运输变动规律认识

 

在空间范围内在认识运输变动规律,则需要选择代表性区域来作为载体。笔者结合当前国民经济“西进”的态势,就西部地区的运输变动规律展开认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2.1 极化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延续着非均衡发展模式,这在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讲话中就已呈现。因此,把优质资源先集中投放到相对优越的地区,也构成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路径。在学界把这种经济能量向一个地区集中流动的现象称作:极化效应。西部首位城市中的成都、重庆(主城区),就明显存在着这种效应。为此,在物流为商流服务的原则下,极化效应下的运输体系表现为以中心城市为极点,通过绕城环路的修建而逐渐扩张开来。同时,在支持首位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上,建立起了以公路、铁路为主导的交通运输平台。

 

2.2 涓滴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正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指出,极化效应将可能导致大城市病,从而在成本压力和环境压力的促使下,慢慢使得中心城市(区域)的经济能量向四周辐射,进而客观上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已出现大城市病的特征,因此发展经济区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便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这就意味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调整,综合运输也应进行适应性变动。主要指向,链接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物流交通平台的建立,如遂宁——重庆、遂宁——成都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以公路为主导的综合物流系统的初步搭建。

 

2.3 网络效应下的运输变动规律

 

依托成都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的区位和职能优势,此时也在网络效应下推动着区域运输变动的展开。这里主要体现在,支撑商流的联式运输系统的建立。即,将航空运输、铁路运输为代表的干线运输系统,与以公路运输为代表的支线运输系统相联系,从而推动西部经济社会与域外经济社会的交往。当然,此时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

 

3 认识引导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认识引导下,关于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模式的构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

 

3.1 深化对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认识

 

从政府部门职能来看,主导交通系统搭建的部门为交通部门,而该部门并不直接考察区域商流的发展现状,而是以本地区交通建设的5年规划为蓝本进行平台构建。这样一来,就可能背离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出现上文所指出的资源浪费现象。因此,区域政府党委应组织各部门联合对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并明确商流决定物流和物流服务于商流的价值判断。相对于物流来说,区域商流环境更显得混沌,因此需要组织专家进行研判从而为交通设施的建设提供前瞻性指向。

 

3.2 基于历史视野的区域交通认识

 

这里十分强调发展观和历史观的融合,首先来说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一定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思想,其应成为交通平台搭建的原则导向。对于历史观来说,需要知晓区域所在范畴下的交通系统的形成具有历史积淀性和惯性,并在商流与物流的辩证关系下逐渐形成了区域范围内的商业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因此在完善和优化区域交通系统的建设上应重视历史传承的力量。十三中全会后,对于城镇化建设已经明确要求突出“乡愁”。这就意味着,交通系统和走向的变更并能随意破坏当地人文生态环境。

 

3.3 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适度赶超

 

遵循非均衡发展模式,必然需要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路径。但与此同时,还应在交通系统的建设上进行适度赶超。究其原因可归因于,相对于交通平台的搭建时间而言,是远远满足不了资本流通所要求的及时和灵活性要求的。因此,目前沿海、沿江城市已逐步减少了进关手续,从而在制度上助力资本的流动。而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则需要实施赶超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不适应商流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四川省做的就比较出色,作为西部省份其高速公路里程数已处于全国前列。

 

3.4 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网络化效应下的交通变动要求,最终还应建立起联系全国乃至全球的交通系统来。因此,针对经济转型期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需要,交通大部委还应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随着旅游经济的兴盛、电子商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未来还需要从客运和货运的运输质量上下工夫,并强化互联网信息平台与交通平台的嵌入程度。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对于本文主题的讨论还可以从时间维度上进行探讨,但基于空间维度的规律研究更适用于我国当下的需要。

 

4 问题的拓展

 

以下再从微观层面对本文主题的进行问题拓展,从而帮助我们全方位的审视交通变动的应对措施。

 

4.1 建立精细化管理的激励机制

 

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不但将产生会计成本;还将产生较大的沉淀成本。这样一来,就弱化了各企业在提升产业结构的意愿。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企业开展上述工作。同时,针对沉淀成本来说,各级政府应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组织,开展生产设施设备的租赁业务。通过该业务的开展,将有效降低产业结构升级的沉淀成本。

 

4.2 削弱行政区壁垒对产业运营的影响

 

受到交通运输业运营特征的影响,在业务开展中一定的经济交通距离,是企业获得利润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之间应建立协商机制;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下,给予对方交通运输企业,在路政收费以及畅通度上必要的支持。惟有这样,通过交通运输业的物流体系,才能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内在的商流体系。

 

4.3 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业的燃料消耗成本

 

国内交通运输业主管部门应联动能源生产部门,采取燃料差异化定价的措施。从而,在一定时期稳定交通运输业所需燃料的价格。并且,通过优化供应链系统、大力开展共同配送等工作,也将从技术层面,降低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国内油价,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5 结论

 

本文认为,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综合交通运输变动之间的规律,则应成为业界和学界需要关注的课题。通过关联系分析和对变动规律的认识,应在深化对商流与物流关系的认识、基于历史视野的区域交通认识、遵循先极化后涓滴的适度赶超,以及整体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等方面进行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具体而言,区域政府党委应组织各部门联合对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并明确商流决定物流和物流服务于商流的价值判断;交通系统和走向的变更并能随意破坏当地人文生态环境;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则需要实施赶超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不适应商流的问题;交通大部委还应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

 

作者简介

 

冯凤玲(1965—),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产业创新与管理,交通经济。

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改革 城乡一体化

一、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

1978~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及人均GDP情况

随着河南省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常住人口及城镇人口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80%。

(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得到改善

2011年河南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08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8%,居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升。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

截至2012年7月底,河南省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631.5亿元,初步建成新型农村社区试点350个。

(四)中原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

河南省充分发挥中心区域和交通中心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城镇化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城镇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二、河南省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偏低

河南省2011年经济总量26931.03亿元,城镇化率为 40.57%,全国排名第27位。2011年河南省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57.3∶29.7,城镇化率比工业化率低了16.73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

河南省城镇化在空间上呈现出“东慢西快”严重失衡的格局,各地经济实力不同,城镇化水平有很大差异。影响河南整体的经济发展,不利于“十二五”城镇化的整体推进。

(三)城镇化质量不高,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

由于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长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差。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率提高等城市病凸显。

(四)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依然较大

2010~2013年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

单位:元

城乡居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

2011年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13∶57.3∶29.7,仍然存在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

三、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就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路径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终期目标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项目齐全、覆盖全面、机制健全、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达成社会保障普惠和公平之目标。

(一)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奠定经济和社会基础

第一,通过农村内驱模式,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二,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公共财政适当向农村倾斜,促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第三,通过政府外推型模式,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和合理布局。第四,创新城镇化的方式和内涵,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平衡城乡人口结构。

(二)强化政府责任,提高管理水平,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提供制度基础

一是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力支持。二是加强法制化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执行能力。五是通过构建农民退出农业、农村的新型机制、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工进城的有关综合配套改革。

(三)以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为重点,加大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与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挂钩的机制。二是做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要严格控制城市养老金水平的增长,提高农村养老金给付水平。三是实现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全国联网机制。

(四)逐步统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一是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二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到全省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基金统一以及管理统一。三是优化城乡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续接办法。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实现社会保险、新农合、医疗就诊、社会福利、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民生保障业务的城乡一卡通服务,最终实现河南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临时社会救助、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各类社会救助业务的一体化经办。

(六)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一是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政策法规、制定服务标准、审批执业资格以及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在地方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以街道或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志愿服务为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服务。

(七)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户籍制度,解决农业转移人口最需要的职业教育培训、子女教育、住房改善、社会保障、户籍改革和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问题,加强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公共服务

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改革,提高全省社会保障信息化程度,启动河南社保“一卡通”工程。

参考文献

[1]耿小茜.浅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经营管理者.2010.16.

[2]董克用,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河南省统计年鉴.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本科院校;教育基本规律;主动服务;“桥头堡”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并在其后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大量涌现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还在构建中,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教育基本规律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律的认识,可以提高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主动服务”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重要表征

潘懋元教授认为,在诸多的教育规律中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

这一理论一经面世就受到高教界与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理论进行了解析。有学者认为,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了现代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的积极回应。“主动适应”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或者说是教育的外部规律。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及其前身长期在地方办学,已经深深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水乳相容的特点。“主动服务”较之于“主动适应”更能反映地方院校与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规律,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一个重要表征。

1.“主动服务”既体现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20年前,潘懋元教授运用教育外部规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区域化)是必然趋势,高教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直接产物,“主动服务”地方应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主动服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制约”的一种反作用

教育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子系统对大系统的“服从”或“适应”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主动引领、先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功能,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3.地方高等教育于“主动服务”中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地方(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生,社会需求是其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及社会服务的导向。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为社会提供服务。周而复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就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主动服务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在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关系中面临双重困境。

1.社会“急需”高等院校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对大学的作用和功能,全社会有了共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要大学的参与和作为,尤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在帮助解决当地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济建设的难点问题以及短缺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有地缘优势也有人脉关系。社会期待本土的高校提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身实力

总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教学和科研条件简陋,“亟待”改善;学科专业面窄,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学科专业较少,为地方提供的专业人才有限,“亟待”拓宽;科研水平较低,应用技术开发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亟待”提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遇到的难题。

总之,社会“急需”与学校“亟待”都是客观现实,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否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中既可能出现在外部关系构建中主体地位的缺失,也可能形成学校内部关系处理失当,办学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窘境。这两种假设都违背教育的基本关系规律,其结果只有一个:学校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成为社会的弃儿。“急需”与“亟待”构成的矛盾既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压力,更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破解这对矛盾离不开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

三、科学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办学实力

社会对高等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热切期盼和学校“亟待”提高办学实力的矛盾是新建院校长期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发展道路之争在不同视角下的显现。在传统的观念里,学校只有先练好内功,增强办学实力,才能为地方服务。这从时间梯次上来看似乎比较合理,但缺乏逻辑关系上的支撑,也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相符合。

1.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不是具有某种线性关系的确定性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机械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即强调因果的时序性。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外部规律既不是线性关系又共同作用于教育过程,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也就是说,“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在逻辑关系上不是线性关系,可以兼容并存、互促互进。从发展的时间角度看没有时序性,不存在先后问题。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则是合理的。

2.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学科专业加速发展的现实是在以齐头并进的形式同步前进的,这就大大压缩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时间提前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毛入学率增长迅速,且主要集中在1998年后的十几年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并行或略微后行的状况,对现代化建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升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强化自身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由此可见,那种“只有先增强实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以及“先练好内功再服务社会”的认识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脱离我国的现实。把握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内涵,科学协调内外部关系,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也是价值选择。

诚然,服务社会与增强办学实力虽无因果关系,但有层次之分。办学水平不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差、层次就低;办学实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就大。学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服务社会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办学实力的过程;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处理好学校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

四、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

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河池学院几乎浓缩了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也面临着与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同样的困难。为实现主动服务社会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良性互动,学院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当“桥头堡”的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在“练内功”与“主动服务社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所谓“桥头堡”思想就是指学院要主动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做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桥头堡”在服务社会中凝练办学特色、锤炼学科队伍、提高办学实力。这一思想的提出基于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现状之科学分析,是“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理论的具体化和内化。

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等几个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上。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或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核心,以短线学科专业为外延,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发展的学科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一批适应桂西北及广西经济新发展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向有色金属、化工、特色食品、桑蚕、制药等地方优势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倾斜。在教学实践上,通过与地方的合作,丰富和发展产学研模式。承担“国培项目”、“中英西部合作项目”等,在师范生中开展“双向培训、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真刀真枪锻炼,起到其他教育教学实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河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与训练基地,构建“学、研、训”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参赛等方面合作,集教学、研究和训练于一体,探索出体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2.降低重心,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科研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河池学院明确提出:

(1)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理论研究、轻视技术开发和推广的观念,着力解决地方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2)充当地方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消化的中转站。对那些靠自身科技实力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对自身不能攻克或暂时没能力攻克的难题,则发挥学校信息灵通、与国内外同行有良好业务交流渠道的优势,帮助引进适用技术加以解决,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再创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攻关能力。这种定位符合现阶段河池学院的科研发展现状,能够在满足地方需求的同时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