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7:40: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

第1篇

关健词:中学德育切入点思考人本化

中学德育工作“切人点”的选择和确立,制约着中学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选择,关系着中学德育工作过程的起点和发展,决定着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对“切人点”进行深人思考和探究,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

思考一:中学德育工作最佳“切入点.确立的依据

1,思想遭德教育的接受规律

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规律表明,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作为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前提和条件。

①需要驱动规律

需要驱动规律指“在德育过程中德育接受主体的需要是进行接受活动的动力规律性。”一贯重视研究和满足人的需要,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在中学德育领域,广大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在德育过程中,接受主体总是自我对象化,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处于心理不够成熟、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主体的我”往往将“客体的我”,置于现实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客观环境之中进行多维度的自我观察和评价,从而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都将作为一种驱动力调节主体的自身状态,一般情况下主体需要越强烈,其接受活动的自觉性就越高,积极效果越强。

我国南方不少学校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德育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是明证。我们一些学校,校规中有“不打人,不骂人”之类的规定,也有违反校规、校纪被扣相应分值的处罚,实在不符合德育需要的驱动规律。欧美一些学校校规中多采用加分制,明确指出做某一件好事可获得多少加分。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一、二呢?

②内化外化规律

内化外化规律,是指“德育接受过程中内化与外化辩证的统一的规律。德育接受主体从自身的需要,在外界的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行为多环节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内化,是德育主体将接受客体及发出者的要求整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感等内在意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接受内化所形成的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依据,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强迫执行等不符合接受规律的方法,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采用理性的德育方式方法。

2、德育的主体性原.

主体性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不是精神、理性和作为唯一者的“我”,主体是活生生的“社会化了人类”,没有主体性就没有人类道德实践活动。在德育过程中,主体根据自己的地位,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势,形成对客体的主动态势和能动状态,表现出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也许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非不明的孩子,没有必要如此复杂,只需将道理讲出来规范定出来,学生只需服从,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德育过程。这种观点,其实质就是将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对立起来,认为道德就是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规范,否认人的主体性及需要.对道德的认识是浅层次的服从和适应。

面对21世纪的中学生,这种认识显然是相对滞后的。完整的道德,不只是指服从或适应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学校的规则,还包括面临种种不同规则和行为时所作出的创造性行动,体现出受动性和能动性的一致性,从而使德育工作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

思考二:中学位育工作最佳“切入点”的确立

综上,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原则及德育过程的接受规律,无一不在表明:中学德育工作的最佳“切人点”,是人本化思想道德教育,即以人为本,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主体性。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摇篮的中学教育,绝不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而恰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先驱。

今天,广大青少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判断、选择和行为机会,思想道德实践的范围和领域空前扩大,而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因此德育现实向传统的封闭式德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德育过程的主体性、人本化被不可回避地提了出来。

思考三:“切入点”在中学旅育工作中的落实

1、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识,是落实“人本化”切入点的前提和基拙

“人本化”德育是否能够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是否科学地发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识,是实现德育“人本化”的前提和基础。

出于培养21世纪具有健全的人格、高素质的人才的考虑,势必促使教育工作者摒弃空洞的说教,生硬的管教等不力做法,树立起科学的“人本化”德育理念,尊重、理解、善待每一位学生,变“说教式”为“引导式”,变“管教式”为“激发式”,变“间题式’为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参与互动式”。

2、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是德育“人本化”切入点的重要内容

中学德育工作以“人本化”作为切人点,这就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处处体现着、落实着民主化德育管理和教育。

“人本化”的中学德育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走向:德育常规管理的参与式走向。教育者真诚邀请受教育者参与德育常规的拟定和讨论、落实和检查,建立真诚的双向沟通,鼓励人人参与,呼唤德育主体的角色意识,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这一人力资源的能力作用。在德育系统中体现出“人—人”气息。

德育过程的权变性走向。德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集合,它含着人、时、事、秩序、制度、德育信息、德育评价等诸多因素。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就不能拘泥于某一德育方式方法,而应权衡利弊、随机应变,综合、灵活地运用各种德育方法,以变应变,因势利导,殊途同归,追求实效,以取得最佳效能的德育效果为宗旨。

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走向。中学德育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这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德育形式是多姿多彩的。诸如,多样化的德育内容范畴、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方式、多样化的德育组织方式、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领域等。

3.培养受教者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人本化”的核心

第2篇

二、研究问题

为增强课题研究针对性、实效性,课题组通过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归结出我校学科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重“智”轻“德”。问题二:课程的育人功效几乎被忽视。问题三:“学科德育渗透”只留于表面。问题四:德育渗透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问题五:德育渗透缺乏考核标准,缺少系统理论支撑,实施中随意性大。

三、研究内容

1、提高教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艺术渗透重要性的认识。 2、明确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3、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4、探索在学科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5、寻找并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6、制订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四、研究成果

(一)认识成果

1、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学科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有面广量大的特点:二是有切实的时间保证:三是有丰富的知识载体:四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内涵。教书与育人是是辩证统一整体,是教师工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明确了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原则。

A、学科性原则。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必须从学科和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B、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德育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不管是学科知识本身,还是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都必须是正确和科学的。C、目标性原则。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找准知识点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使两个目标方向统一起来,为学生综合协调的发展服务。D、层次性原则。学科德育与学科教学一样,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适度、适量的进行,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螺旋上升。E、浸润性原则。在学科进行德育教育,要防止贴标签的现象发生,要如春雨润物一样进行德育教育。F、实践性原则。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精心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G、示范性原则。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身的言行直接影响与感染学生,努力做到以情感人,情中有理,情景交融,持之以恒。 H、自主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结合教学为内容设计德育教育点。可以采取开放性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思考、选择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二)操作成果

1、研究出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A、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学科教材自然成为首要选择。找准教材中育人的“渗透点”,把握好育人渗透“时机”,掌握好育人渗透之“度”是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B、通过教师进行德育渗透。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引导作用极为重要。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对德育渗透有重要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十分重视为人师表,体现语言美、体态美和板书美,在课堂教学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C、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求学信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E、在教学评介中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建立起到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F、通过多种学科活动进行渗透。

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学生才会变的丰富多彩,德育才能显现效果。

2、探索出一套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

A、语言熏陶,迁移默化法。B、情理分析、提高认识法。C、解疑答难,思想升华法。D、激发兴趣,培养情感法。E、榜样启迪,崇尚科学法。F、推荐读物,感染熏陶法。G、开展活动,亲身体验法。H、加强审美,去粗取精法。I、参观访问,实地感知法。

3、明确了各学科德育渗透的总要求,整理出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德育渗透具体目标及实施建议。4、制订出了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第3篇

[关键词]德育课程;设置原则;德育目标;优化整合

[作者简介]邱琪,福建建材工业学校讲师,福建福州350004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84―03

一、反思目前中职校德育的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是参照2001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设置,其中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哲学”)、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以下简称“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知识(以下简称“法律”)等4门必修课课程,分别安排在六个学期内完成。

现有德育课程设置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但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发现其不足之处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出现:(1)近年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现有课程理论性仍然偏强,学生有畏难情绪。(2)现有课程针对性不够强,没有很好研究学生当前的思想动向,没有很好考虑体制改革对教学的影响,过分追求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如目前大部分中职校采用“2+1”学制,而现有德育教学仍采用三年理论教学模式。(3)教学内容过多过杂,层次不分明,部分内容交叉重叠,缺乏渗透与融合,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要讲很多内容,很难讲得透讲得活,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收效有限。因此,笔者认为应对德育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因此,学校在进行德育课程优化整合时,必须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不得背离这一原则。

2.就业导向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人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社会的选择。要使学生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的就业竞争力更为突出地体现在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其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德育教学应以德育目标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总的指导思想。

3.整体性原则

现有的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课程内容自身的体系,各课程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德育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德育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学内容应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将所有德育课程纳入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

4.生活化原则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理论编写多于现实问题的反映,与现代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偏少,且未充分地凸现人文精神,而对于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校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过于抽象。而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根据这一原则,德育教学应更多地利用学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生活作准备,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现有的德育课程未将“心理健康”作为必修课程是一大遗憾,中职校学生面临着友谊与爱情、性格与情绪、就业和创业、竞争和抉择、理想和荣誉等生活的主题,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容地面对这些主题。

5.层次性原则

大多数中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他们在进校直至毕业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应确立分阶段德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状况等,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的循序渐进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层次性更加分明,大大提高可操作性。

6.实效性原则

德育工作历来被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但是,德育实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德育工作者。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因此德育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符合社会现实,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

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中职校德育课程的设置可以确立德育模块、专题教学的思路。把过去以学科为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割,相应组成“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时事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模块,根据德育目标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总目标。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对德育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层次性原则,德育教学应克服学科教学的缺陷,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科教学中,一门课程往往集中讲授,而在每个学期中,学生都会遇到学习、生活等人生成长的疑惑,进行模块、专题教学,可以灵活、机动地穿行思想教育模块,使德育课的教学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如《法律》课程,每学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法律问题,把《法律》拆成系列专题,就可以提高法律课的教学效果,如对新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熟悉、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安排“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等专题教学内容,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而言,可安排“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民法”、“企业与企业法律制度”、“市场管理法”等专题。再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层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新生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应重点教育学生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一学期之后则对学生重点进行青春期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教育,消除学生在两性心理、生理方面的神秘感和偏见,如开展“青少年的性格与情绪”“青少年的学习障碍及克服”“爱情与友谊”

“如何消除胆怯与自卑”、“挫折教育”等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

根据就业导向性原则,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联系专业、联系职业、联系就业、联系创业。现实中,许多职校的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学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因而也就丧失了学习动力,也削弱了行为约束力。在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服务于人”的教育理念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考察当前的职校德育,不乏存在观念封闭、内容陈旧、方式机械、导向不明等弊端,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整合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和载体。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单独进行,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和有系统的,仅仅在毕业前用较短的时间进行所谓的就业创业突击教育,显然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要根据不同年级确立不同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目标与方法,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的基础上完成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顺利就业。如新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此阶段可安排如“认识工作与职业”、“职业理想与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教学内容;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此阶段可安排如“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等专题教学内容。

3.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与时事政策进行整合

德育课程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德育教学必须紧密地联系现实,即国际、国内和生活周边以及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目前高中德育教学较重视时事教育,而许多中职校却不尽人意。当前学生对抽象理论(特别是经济政治、哲学理论)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是以为“学了没用”,有些学生甚至还有抵触的情绪,而时事政治材料新鲜真实,加之报章传播具有权威性、说服力,克服了德育教材信息的滞后性,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这一严肃话题的心理距离和感知距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观念内化。如果教师有针对性地不断从时事中发掘补充新鲜的时事材料提供给学生,则可使学生以这些感性材料为基础,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从而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评价各种社会现象与思潮,使其觉得政治理论有用武之地,以达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可以结合“经济政治”中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交政策、民族与宗教政策等内容,进行“时事政策”的专题教学。

4.对不同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第4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四因说;文化;德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032-03

每当社会孕育变革的时候,文化问题总是被推上前台,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又一次促使人们把思考的焦点集中在文化问题上。近年来,人们谈得最多的是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文化为什么影响德育?文化是如何影响德育的?文化影响德育的机制是什么?这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如果我们能多角度认识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这种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并把这种认识自觉运用到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中,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可能提高德育的实效。距今约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如何获得知识而提出的“四因说”则给我们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这对我们理解文化与德育的内在关系,从而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大有裨益。

一、“四因说”概述及文化与德育关系新视域的确立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一生聪慧勤奋,博学多才,著述宏丰。其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等。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思想成就,除了其他因素外,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采取了多种治学方法,一是孜孜不倦的求知爱智精神。

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人们的事业是为了获知,而获知就是要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所以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本原和原因的问题,即事物的本原和原因以及作用机制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他的本原――原因论。

所谓本原,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由于事物的生成不能无中生有,因而总有某物作为基础存在着,从它生出生成之物,所以这个基础应是本原。而原因比本原要复杂得多。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原因”意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他详细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原因,形成了系统原因论,而他论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则是著名的“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所谓“质料”,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其中的东西,如制雕像的青铜、制酒杯的白银以及诸如此类东西的属。无论是具体的可感知事物还是抽象事物,都由质料构成,它是事物的最终基质,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

所谓“形式”,包括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就内在形式而言,它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或“是所是的什么”,也就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就外在形式而言,它是事物的形状,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如雕像的外形。一般说来,内在形式总要通过外在形状表现出来。

所谓“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指让事物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动力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一般生物由于是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主要是因内部动因而运动;有些事物是因技术而存在,则是由于外部动因而运动,如工匠及其技艺则是形成雕像的动力。所谓“目的因”,是“所为了的那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和目的,例如健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其目的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意图才运用技术创制出某种东西。由于自然存在的某种事物其实也是有所为的,只不过不如技术产品那样明显罢了。如燕子垒巢、蜘蛛结网都是有所为,而且本意都是为了追求“好”。区别在于:技术物的所为是通过人的意识支配、理性选择并借助于物的中介来实现人自身的目的;自然物的所为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谋划、不加思虑的进行,表现为自然整体各部分的自发和谐运动,从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面貌。

简要概括起来,可以说,“质料”是事物的原料,“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动力”是事物的制造者,“目的”是事物所要达到的目标。

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观照文化与德育的关系,从一定侧面可以获得研究该问题的新视域,这对进一步厘清文化与德育的关系并由此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站在新视域中思考文化与德育的关系,首先,文化可视为德育的“质料”, 是德育存在和生成的基础,即德育的“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形成的原因,而人在展现和形成自己的本质时,不仅指向自然,还指向自身与他人及其团体,这就势必关联到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系统的建构。可见,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所谓以“文”化人,或文以载道,既说明文化对于德育的根源性,又突出文化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其次,德育范式可视为德育的“形式”。其内在形式是指德育本质,德育的本质在于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信仰之间有机统一,进而形成一种人文关系。这正是文化的价值核心或文化的最高理想;而外在形式则是德育本质的外在表现,受时代、民族甚至阶级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特殊性。第三,先进德育是促进文化转型的主要“动力”。 文化转型的核心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和整合问题,这是实现文化理想的前提,但这一过程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先进德育以科学的德育理念为引导,正确发挥德育功能,以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为目的,必然成为促进文化转型的主要动力。最后,以文化作为“质料”而形成的德育,其目的就是让人在文化世界中明确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使道德真正成为人自身心灵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知,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可以大体描绘出德育生成和发展的规律性图式:德育来源于文化,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且先进德育是促进文化价值观念重建和整合的主要动力;而德育在促进文化转型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进而得以实现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这一德育目的。

然而,这一过程运动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推演出来的“潜能与实现”说同样让人不无启发。

二、重视文化潜能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亚里士多德不仅说明“实体是什么”和“实体的原因是什么”,而且还试图说明“实体是如何生成的”。他在阐释质料与形式的关系时,使用了潜能与实现这对重要范畴,用来说明万物生成的根据。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质料与形式共同组成,当质料尚未获得该事物的一定形式时,它就是处于潜在状态的事物,只有当它获得了这种确定形式之后,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这一过程,就是潜能实现的过程。按照这种逻辑,文化作为德育的“质料”,其中包含着转化为德育“形式”的潜能,但这种潜能只是“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它是被推动者,而先进德育则是推动者,正是后者吸引或推动着前者运动起来,才能把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潜能实现为德育现实或转化为德育目标。

文化中德育潜能的实现过程可以通过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来体现。简要地说,也就是文化对德育的“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讨论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重点是通过考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规律。这一规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及其过程中。

第一,文化信息的传导。所谓文化信息的传导,是指文化载体作为信息源,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或媒介把信息传导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由于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目标是模糊的、多变的,因而对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往往是多元的、分散的。但这一过程涵盖着多种潜能实现的可能,而德育可视为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目的性潜能”,其它的潜能则是不确定的。换言之,不管文化具有多少潜能,而道德或德育则是其核心潜能。对此,文化学家什维兹尔在《文化与伦理》一书中认为,“文化的真正意义与主要元素,是精神的,尤其是伦理的。没有精神,尤其是没有伦理,文化就失去了要素。所以除了伦理之外,其它一切东西,虽然也可以叫做文化,然而这些东西只是文化的副品,而非文化的要素。”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潜能,而且很多都是一种非目的性潜能,但唯有目的性潜能,才是它的主要实效。”由此可见,必须重视文化中的道德或德育要素,而忽视了文化中的道德或德育要素,从其危害方面来看,必将使人类趋于野蛮的地位。纵观文化危机就是因为利益的驱动而放纵了人类的性格,使人类沦为征服自然的工具。因而,人除了要征服自然,更要征服人性。“所谓征服人性的意义,是要各个人以及群众,能够以团体与组成这个团体的个人的物质与精神的利益,来决定其意志。这就是说,他们的动作是伦理的。所以伦理是文化的本质,而伦理的进步,才是文化的真正进步。”因此,在发挥文化信息对德育影响的过程中,可通过增强其可控性和系统性,强化其信息传导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保证文化信息影响的正效应,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二,文化信息的选择。所谓文化信息的选择,是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德育主体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的理解与择取。由于不同接受主体的思想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各有不同,每一德育主体对信息的理解和选择也是不同的,这就形成了文化信息对德育选择的影响。因此,作为德育可根据自身需要对文化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明确存优去劣的指向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推动德育潜能运动的过程。用亚里士多德的比喻,是“蛹”走向“蝴蝶”的过程。但“蛹”能否变成“蝴蝶”,即文化中的德育潜能能否变成实现,还需要德育对文化信息的重建和整合,亦即潜能转变为现实的动力。

第三,文化信息的重建和整合。所谓文化信息的重建和整合,是指德育工作者针对文化影响的自发状态,立足实际,从其本质和培养目标出发,运用经过鉴别和选择的来自外部的文化信息,对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从而丰富和完善原有德育资源,最终达到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德育工作者自觉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文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可视为借助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所进行的德育系统优化。在这一动力推动下,文化中的德育潜能得以实现,文化“质料”转变为德育“形式”, 并通过特定的德育范式体现出来。这一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形式’的最重要作用是把完整和统一性带到毫无目的性的质料中,使其构成合乎规律的事物。因而,形式比质料更具有实在性,它是一种本质的原型模式。”但这还不是过程的终结。由“蛹”变成的“蝴蝶”能否飞起来,即德育潜能最终能否变成现实而真正发挥培养人的作用,还需借助德育系统的内部建构。因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初始阶段,形式总是被质料最大的限定,而后便由于其它原因产生转变,即活动性与可能性的变化。”亦即,德育范式在诞生之初虽然是稳定的,但并非僵死的,而要保持德育的活力和主动性,则需要重视“发展性”德育系统的建构。

第四,“发展性”德育系统的建构。所谓“发展性”德育系统的建构,是指德育系统以发展人为目的,注重人的主体觉醒和主体发展过程。为此,德育应立足于人存在的真实过程,贯彻主体性、整体性、互动性、内在性等基本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道德观念从根本上内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觉能动性。人不是“已做成”之物,而是不断地造就自己。按照主体性原则构建“发展性”德育系统的要求,德育的使命在于从教育对象自身存在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把德育使命看成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准则对教育对象进行规范和制约的价值取向,尊重教育对象的自我选择,把教育对象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在培养和弘扬主体性的基础上。

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德育内化于教育活动全域而形成的人的整体素质的统一。按照整体性原则构建“发展性”德育系统的要求,德育的使命在于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改变过去那种德、智、体、美、劳诸育自行其是的行为取向,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信仰之间有机统一,进而形成一种人文关系。

所谓互动性原则,是指德育机制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代际合作。按照互动性原则构建“发展性”德育系统的要求,德育的使命在于尊重人的平等意识,打破过去那种仅把教师和成人作为道德权威的片面形象,科学地建立代际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所谓内在性原则,是指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评价所具有的非实证性。按照内在性原则构建“发展性”德育系统的要求,德育的使命在于从道德、德育的本质出发,改变过去那种把德育行为外显化的价值取向,重视人的生活体验及由此形成的内在品质的涵养。

在此背景下,以文化作为“质料”,并由先进德育理念推动而形成的新的德育范式,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功能,进而才能真正让人在文化世界中明确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使道德真正成为人自身心灵和精神成长的重要方式。

三、用“四因说”观照文化与德育的关系所带来的几点启示

由前面叙述可知,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揭示文化与德育二者的内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这一意义出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理性面对当前的文化境况。中国当前的文化境况,是与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密切相关的。同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化转型一样,中国当前的文化价值领域表现出的是一种“混沌”状况,它急切需要德育发挥作用,促进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和整合,其表征的是不同的文化相互适应、协调等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并不排斥多元性,但其中存在主导性的文化“形式”。为此,德育在发挥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时,需要弘扬以价值系统为指导的主导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提升依托于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

第二,科学掌握文化影响德育的内在规律。促进文化转型,则需要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规律。文化是德育得以形成的重要资源,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引起的文化价值观念的重组和整合,这既是文化发挥德育功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德育发挥文化功能的过程。文化与德育的双向建构不仅使文化内涵的德育潜能得以实现,而且德育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并由此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三,始终把握德育的真正本质。德育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功能,赋予德育文化转型的重要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德育必须实现双重超越。即一方面要超越现实文化,促进文化整合,实现德育的文化理想;另一方面要超越自身,完善自我,把握着育人的根本方式,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生态德育已经成为今天德育研究的热点,是现实问题在生态伦理学介入,在实践理性和实践形态后,有效促进良好德育系统构建的价值诉求。把生态德育纳入教育体系,重视生态德育系统的发展和构建,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德育的本质要求和道德进化的结果。

一、生态德育的内涵

要构建生态德育系统,首先要剖析生态德育的内涵。所谓生态德育,是指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问题。从学科理论建构上,生态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观的拓展,是新德育观向德育本质的自觉复归。众所周知,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举凡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化、生殖等的因子都称为环境因子,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如何使生物与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环境因子和谐共生、相辅相成,保证生物健康、有序生长。而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成长过程,尤其“道德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性”——道德体现的是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关系的平衡、和谐和发展——这与生态学有着相似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态德育”一词应运而生,开始出现在国内外某些学术著作中。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研究还不够深入,学术界对生态德育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系统的理论。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德育原理》一书中提出,道德教育是“一切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而“对于从生活中的一切接触中学习感兴趣,就是根本的道德兴趣”。他的这种思想包含着很明显的生态理念,强调的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体验过程。对此,我国一些学者有着自己的看法,刘运喜认为,生态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借助生态学,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道德品质养成规律,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消除德育工作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德育生态环境,维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郭事军认为,生态德育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教育过程中,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认识学校德育问题,根据人的特点、德育的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凡此种种,虽各有侧重,但关于生态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整体和谐观、动态平衡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也就回到文章开头所讲到的,生态德育究其根本,就是要使影响道德品质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道德环境因子”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种要素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在相互合作和影响的作用下,形成各种要素之间良性的互动,从而达成动态的平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各种“道德环境因子”系统的形成是生态德育实现的基础。

二、生态德育系统的基石:生态环境的建设

传统德育注重调节和规范人和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却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生态德育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本体论意义上看,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护自身是同构而不可分离的主客观统一。人性危机导致现代生态问题和环境破坏,就需要重构人性,让自然“合乎人性”,也让人性关切自然。因此,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生态德育系统构建必不可少的基石。

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做到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书香四溢,必将对学生品德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校园要做好绿化建设。保证足够的绿化覆盖率,既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也能够舒缓师生心境,有利于师生和谐相处。其次,应充分利用校园回廊、宣传栏、橱窗等阵地,设置名人墙、荣誉墙、先锋榜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笔者的校园里,就设有论语墙、时代人物墙、感动校园人物墙、班级之星展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等,并且会不定期更新内容。学生行走在校园里,每天都与这些正能量零距离接触,长期耳濡目染,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应局限于公共场所,还应深入教室、宿舍、食堂。所以还应大力提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成为育人的环境,达到环境与人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生态管理的确立

目前,德育最大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实践理性受制于外在感性的欲望和服从他律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理性中明确道德的普遍性。因此,生态德育需要人性的复归,通过生态的理性,有效实现目的和手段的和谐统一。所以,生态管理的确立是生态德育落实的保障。

所谓生态管理,是指一切管理理念、制度及手段都要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在生态管理理念下,不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不能做什么,而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要去做什么,引导学生在良性成长的道路上前行。因此,在管理手段上,应多“理”少“管”,要多出台鼓励学生个性成长、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引导性条例,而少一些处罚性、约束性的强制性条例。比如,针对校园贴吧的乱象,学校可以设专人负责.,但并不是粗涉、简单删帖,而是放低姿态,与学生坦诚相待、沟通交流、因势利导,最终既赢得学生尊重和支持,也规范了校园贴吧的秩序。

生态管理也要求每位教职员工都做管理者。每位管理者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应以学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既关注整体,也关注每个个体。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都是生态德育的核心要素,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生态管理要做的就是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越是存在问题的学生,越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就好比自然生态系统当中,越是弱小的幼苗,越需要园丁细心呵护。

四、生态德育实现的载体:生态活动的开展

生态德育的性质就是将保护自然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品格。生态德育的宗旨就在于帮助那些面临生存和道德两难的人们能够做出理性选择而坚守自身的道德基本原则和义务。而这种生态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在活动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和完善的境界。所以,生态活动的开展是生态德育得以实现的载体。

生态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活动,是必须符合生态学理论的德育活动。我校创造性地提出“主体性唤醒、活动式主导、正能量传递、规范化模式”的德育活动指导思想,较好地诠释了生态活动的内涵。生态活动,即通过开展规范化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各种文体活动,传递校园的正能量;而且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应尽量去教师化,提倡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设计、主持、参与活动,更大程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通过参与生态德育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觉探索,教育者因势利导,使学生学会关心,富有责任感、义务感,具有自信心、创新思维以及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的意识,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正是生态德育的本质追求。如我校的学生集会,经过不断摸索,逐渐规范化、模式化。每次集会时间一到,班长督促学生到场,安全员负责锁闭教室门窗;到场后,体育委员迅速整队,班长配合维持纪律;整队完毕,体育委员站在班级队伍的左前方,班长站在班级队伍在右后方。整个过程,班主任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环节,培养了学生干部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树立了全体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也在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后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学校更多的活动,如艺术节、读书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都放手让学生组织、策划,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道德本来就是人们在生活中追寻自己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生活实践。学生只有在这一系列丰富的生态活动中亲身体验之后内化,产生的道德才更具生命力。

五、生态德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课程的建立

传统德育下,很多学生的尊重生命意识的淡漠.究其原因就是德育课程的单调,侧重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内容枯燥而缺乏时代感。所以,生态课程的建立是生态德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课程是指在德育课程基础上,教育者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的生理、心理特征,设置具有阶段性、差异性、针对性的德育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及时发现或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生命观、道德价值观。比如有些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环境、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这些只要稍加加工,就会成为优良的生态德育资源,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使学校德育从书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从而创新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比如说,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他们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不断增强,但同时又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新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但很快紧张与困惑又接踵而至。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就必须设置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重点是加强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需要;注重心理辅导,加强自我意识教育、青春期教育、情绪控制教育,使其尽快成熟;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密切家校联系,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校合作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他学段同样要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确立不同重点、不同方式的德育课程,这样才符合生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6篇

关键词:前提和基础;关键;重点以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319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途径日趋多样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中职学生普遍对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专业课比较重视,而对不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德育课一般缺乏兴趣,同时中职学校依然存在对德育课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开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能有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切实以为,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进一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贴近实际”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贴近生活”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三贴近”原则,把“三贴近”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把握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处于15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上,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通过中考,他们以相对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学习上,他们大多数人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层次较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心态较为消极,缺少学习方法与策略,缺乏恒心与毅力,往往浅尝辄止,稍遇挫折即丧失学习信心。

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既要看到他们在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以及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偏差,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手操作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长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规律,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设计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德育活动主题,课堂上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点

现代教育崇尚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人角色,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获得知识、习得技术、发展能力的主体;是体验、感悟、觉醒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矫正、自我发展的主体;是运用知识和技术、自主实践的主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自愿、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传统的“演员”角色成为“导演”,当好“导演”,把学生变成角色,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成引人入胜的“剧情”。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质疑、去体验、去探究。凡是该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凡是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和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反之,若教不得法、学无章法,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另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德育课目标的重要手段。

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整合、优化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校园显性及隐形文化资源、社会德育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第7篇

目前我国英语教材中渗透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尊敬师长、尊重他人正当权利等,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感恩教育穿插到英语教学当中去。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接触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当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时候,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不崇洋,不过度贬低本民族文化,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老师讲到爱迪生发明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一些安全事故,来培育学生的乐于助人精神。

二、同行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在以小学生英语教育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英语教学的教学规律,努力将品德教育穿插到英语训练的各个环节当中,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及英语教学的实际规律,不能脱离实际搞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另外,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能要求过高,急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切记不要搞“一锅端”主义,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身作则

一般而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可以说老师就是学生平时生活当中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动方向,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要通过生活中老师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

开展德育教育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好的德育教育可以给学生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老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感人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五是遵循灵活有度的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穿插德育教育,并不是刻意的追求德育教育的效果,而是要在充分遵守原有英语课堂规律中,用穿来的德育教育活跃课堂气氛,缓解课业压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三、同行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小学的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前进行认真备课,既要熟悉教材内容,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新课的时候,要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充分利用英语学习的资源,力求在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再通过特定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深刻意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准确了解教材的内涵,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融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

(二)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要使英语课堂上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要求,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从而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设立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营造出来的德育氛围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步培育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

(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学习的特点是需要在语言交际中来实现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情境模拟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让学生体会到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的美好品德。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老师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比赛的主题要切合德育教育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来,通过比赛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渗透

一、潜心研究教材、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伟大结晶,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生物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素材。在生物规律的发现、阐述、推理及验证中,处处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1.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于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物学科的发展史和最新成就,介绍一些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取得瞩目成就的事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形成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中包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观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依存关系;血糖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统一性的关系。这些都是生物教师应用得较为熟悉的观点。这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非常重要。

3.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的培养

生物学科也具有自然科学本身的严谨性,推理过程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孟德尔定律的发现过程和验证过程、生长素的发现、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等内容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二、精心设计,使德育渗透与传授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物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做好整体规划,各章节知识点要相互联系配合。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按照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制定出本学科的德育渗透的计划,要按照章节列出细目,形成一个有计划、按步骤,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的体系。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动脑筋,精心设计,寻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把德育渗透到全部的教学中。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坚持好“渗透”的原则,使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进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离开知识的传授单独进行思想教育,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不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前者把知识传授课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课,后者没有完成教育渗透的任务,二者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突出一个“寓”字,使德育内容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三、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身教重于言教”,课堂上,教师在每个概念、定理的阐述、讲解、论证中,每个演示实验都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去做,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弄虚作假。如,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不穿皮草、不吃野生动物、节约粮食。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就会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总之,生物学科的德育渗透原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掘这些素材并结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才能做到寓德育于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存梅.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教育初探.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1).

[2]刘志锋.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6).

[3]曾迎春.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学教学中.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6).

[4]李勇军.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神州,2012(21).

[5]杨佩珺.生物知识在德育中的渗透.课外阅读:中下,2012(13).

[6]杨柳.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科学教育,2012(04).

[7]张娜娜.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信息教研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