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12 08:42: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第1篇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 高师音乐教育 课程体系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涨,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新课程理解、参与、支持,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坚实的支撑力量。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使我们对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增强了紧迫感。《音乐课程标准》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信息。然而,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来讲,如何真正做到人才的培养与新的教学理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要求相一致,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是值得深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是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排他性,缺乏弹性、开放性;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模式。“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①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师教育是培养师资的专业化教育,培养目标决定了必须强化师范特色。特别是在《音乐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的今天,培养具有综合艺术教学能力的师资,对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置具有排他性,缺乏弹性、开放性。

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②

(三)课程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偏重书本知识,脱离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①有些内容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脱离了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了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教师的职业,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以至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针对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过去注重学科的教学转向全面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业务、身心等各项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保持并突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本人的改革建议。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合理的调整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性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程的结构原则应当是:以音乐审美为统领,音乐表现为载体,音乐创作、音乐文化为两翼,音乐教育为基础,形成各有侧重、相互关联、相互贯穿的课程体系”。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应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③

1.师范性,就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别。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表演艺术、音乐理论、音乐创作等专门技能、技巧、理论知识的修养不能以“专、精、深”为追求,那是对专业音乐人才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所需要的是“全、正、质”。“全”,需要全面发展,“正”,需要方法正,路子正。不仅为自身的深造打下基础,而且为将来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质”,不以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是求其根本的质量,求其精华。另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必须把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专业性,使学生具备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要求,区别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变学生重视音乐专业课,忽视教育教法课;重视技能训练,忽视理论学习的不正确观念。要在肯定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会“教”作为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标准。

3.基础性,指的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本科阶段。该专业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外,还应当为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的基础,不仅指具备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基础,更重要是的学会“学习”,学会“传授”,具备终身学习音乐、传授音乐的基础。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1.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的专业基础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音乐课程中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把它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结合,并看重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把审美教育与音乐知识的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④

2.增强优化课程设置。把握《音乐课程标准》的主导精神,确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师资。对现有的课程作出相应的调整,减少不必要的课程,课时增减要得当,基础技能课和基础理论课要有切合实际的标准,重视教育理论课以及实践类课程。

3.强调学科间的融合。《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在课程改革中还应当合并一些课程,保证音乐学习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教学中既要强调各学科的个性,又要强调各学科的共性,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扩展音乐学习的范围。如:声乐与表演、合唱与指挥、乐理与视唱练耳、音乐史与欣赏、和声与即兴伴奏,钢琴与弹唱等等。把专业理论应用到专业技能上,把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更加丰富,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还能紧密结合培养目标,体现音乐课程贯彻综合的原则。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⑤

1.组织编写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教材。音乐教材是进行音乐教学最基本的媒体和资源,也是实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所以,它对于音乐教学效果的优劣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国家对音乐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视,不仅在公布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份《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编写的原则及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而且通过教材编审委员会对编写的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从而保证了出版课本的质量。

2.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作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从中获取新信息,形成新观念,把握新方法。认真学习《标准》,认真理解义务教育关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⑥和基本理念的深刻的社会含义,从而制定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模式,使高师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相统一,不至于出现脱节的现象,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改革需要,实实在在的为基础音乐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突出音乐教育类课程的设置。“这类课程包括: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中外音乐教育理论体系、音乐教育电化技术、音乐教育教材教法与教案写作、教育见习、实习”。⑦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活动的顺序可采用学习――见习――学习――实习――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教育第一线去感知、对照、研究和总结。

4.扩充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在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专题讲座。请专家来校讲学、进行学术交流以扩充教学内容,提供实践条件和机会,定期举行各种音乐会、专业比赛及各种演出活动,组织学生合唱团、舞蹈团、乐队,组织他们定期到中小学见习等,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及师范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的能力。

三、结语

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实行重大举措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也必须根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只有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积极探讨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问题,真正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与高师音乐教育的统一,才能适应现代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第一章第3页。

②姚莉莉,王晓平.《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③⑦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2期。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期,序言第2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期,第1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3]姚莉莉,王晓平.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

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性质 三维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一. 亮点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相比较200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课标用“修订”一词为自己定位,从总体思路和架构上来说,新版课标与2001年版仍然以一贯之。2001年启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至此为美术学科本体进行明确定性,将美术学科提到与其他人文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2011版美术课标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视觉”一词的提出,既凸显了美术学科本体的优势,“观看提供了一种其他感觉不能提供的确定性”,又“进一步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特点,即物质材料的依赖性和直观形象性”。课程标准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却是课程设置和实施、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寸土寸金的基础教育课程中,以“人文性”为美术学科定性稍显力道不够,也使美术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相比时边界特征稍显模糊,2011版课标中提出的“视觉性”使得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有了依托和载体,义务教育美术课标用“视觉性”为美术学科定性,不仅明确了美术学科本体的特质,而且意味着美术学科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对图像资源、人际交往解码能力的义务,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图像语言进行表达。

“视觉性”不仅反映了美术学科本体的特质,更体现着现代社会的课程原则观,近代西方美术教育课程原则观一直在儿童中心、学科中心、社会中心之间摇摆,西方的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不是指向一极的,而是综合化的,于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DBAE美术教育理论,从此美术教育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便一发不可收拾,21世纪初西方美术教育又增加了视觉文化教育,不仅使西方美术教育目的进一步摆脱了极端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跨学科整合,摆脱了美术学科专指造型艺术一域的狭隘观。我国的视觉文化教育尚未大规模开展落实,但在新版的美术课标多次提到“视觉形象感知、理解和创造”、“视觉性”、“图像传达和交流”以及“视觉文化意识”,美术课程不再是仅仅画一幅画、做一个手工和画得像不像,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与整个文化、世界、思维和表达都有关,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另外“视觉”一词也极大地扩充了“美术”的内涵,提升了“设计・工艺”在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重要性,也把美术课程的触角延伸到了主流之外的民间美术、乡土资源中去。

二、亮点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2011版美术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在我国“有效教学”理念是与2001年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钟启泉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对“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主要从提高教学效益出发,围绕学生的进步、教学的可测量化、教师的反思意识、教学活动的具体进程等方面探讨了有效教学。针对“有效教学”的涵义,国内学者多围绕“有效”这一泛化、模糊的概念做出了不同解读,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钟启泉、程红为代表的从关注个人、社会对教育需求到教育目标到教学实践这一维度来考量“有效教学”,另一类是以龙宝新为代表的从教学理想到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到具体教学形态来阐释“有效教学”,第三类则是从教师教学行为这一维度来探讨,认为“有效教学”,基本上等同于合理的教学决策,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律的学习者”,(《学会教学》)“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成为自主思考者,发展对学科整体性的理解,并提出寻找重要问题的答案”。而第三类则是截取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这一剖面,从教师教学决策到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一直线关系中阐释有效教学。

目前针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针对具体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的较少,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解决教学实践层面问题的初衷。有效教学不仅是把“美术变成一个动词”,把课堂这个场子搞热,它还涉及逻辑严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师生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

新课标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既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教育理念,也是有效教学策略的体现,课标第三部分分学段设置课程内容中也多次提到“游戏”、“体验”、“乐趣”、“装饰”、“美化”一系列关键词,美术学科要与其他学科拉开距离,凸显美术感觉化、情感化,强调愉悦性,“愉悦性”既体现在第一、二学段的美术课教学建议多与游戏结合,也体现在第三、四学段的美术课教学建议更多体现出跨学科探究。2011版课标不是矫枉过正地把美术教育转向完全“以儿童为中心”的另一极,教师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呼声一片,或者是不考虑所教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一味迎合学生爱好,任其自我发展,而是既有“愉悦性”的基调,又有“有效教学”的规约。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定位 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在化学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如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等问题,一直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历次化学课程改革的热点。在义务教育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历经10年实践之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改革之初颁布的实验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实验稿课程标准)相比,在实验教学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定位更加准确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构建了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实验教学的特征,决定了新课程目标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落实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及其教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素质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应该说,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大纲,还是实验稿课程标准都将实验教学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相比较而言,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却是前所未有的。

一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注重巩固和强化义务教育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的成果,不仅在“课程设计思路”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而且在“课程内容”中仍以分散的形式将化学实验分布在“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一级主题中,以突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及其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别新增了对化学实验的阐述,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就是说,2011年版课程标准不仅重视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更加强调化学实验对于转变学生化学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功能。

2.要求更加切合教学实际

2.1规定基础实验,内容更加具体明确

为了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促进化学实验教学健康发展,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一级主题“科学探究”中增加了一个二级主题“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明确规定了在义务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至少应完成的8项基础实验。这主要是针对目前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实验稿课程标准采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界限的方式,以鼓励一线教师更灵活地开展实验教学,多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创造条件和提供机会。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背离了课程标准设计的本意,不但没有多让学生动手实验,反而以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生实验为由,少做甚至不做学生实验,导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2011年版课程标准采用单列主题的方式强调学生必做的基础实验,内容标准更加具体明确,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实验和探究学习要求的有效落实。8项基础的学生实验,不仅注重内容结构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而且注重能力结构的全面性和协调性,从不同方面承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化学学习的功能。其中既有核心知识的学习,如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等;又有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如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以及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等;同时,还有化学问题解决与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学习等,例如,“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涉及如何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物质的分离,“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和“燃烧的条件”分别涉及如何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物质性质的研究和反应规律的探究等。

2.2分层提出要求,建议更加合理可行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的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既有明确的指导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化学实验的要求在这方面做出了应有的努力。针对目前不少学校仍存在化学实验条件较差、药品和仪器缺乏、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同时提出:“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则首先强调要“加强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求“化学实验室应按要求配置必需的仪器、试剂、设备和实验防护用具,定期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数量,及时补充易耗品,确保化学实验和实验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应加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力度,按要求配备和培训专职实验员,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并指出: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应逐步做到让每个做实验的学生都有一套实验仪器和一套防护用具,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有关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在明确刚性要求的同时,体现层次性,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有可行性。

3.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3.1适当增删,科学调整

2011年版课程标准特别在“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中新增了“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的要求,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是“科学探究”主题下的一个二级主题,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该主题中强调安全和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因为实验技能与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加以重视,同时更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得以更具体的体现。

严格控制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不仅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而且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其可操作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删去了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如“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等;另一方面,降低了部分实验活动的难度,如将“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改为“设计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用“常用铵态氮肥的检验”代替“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等。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内容的删改,更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3.2列举实例,示范引领

与实验稿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实例的修订和完善。2011年版课程标准共列举了15个实例,其中与实验相关的实例有12个。12个实例分别是关于“科学探究”的2个、“教学建议”的2个、“评价建议”的5个、“教材编写建议”的2个、“课程资源与利用建议”的1个,涉及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对化学实验及其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4篇

一、学科定位、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对化学学科的定位

“2011版”关于化学的学科定位已使用了高中课程标准的说法,更明确、更具体,有利于化学教学中对学科的理解和定位。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性质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性质,“实验稿”采用两段话进行说明,而“2011版”将其归纳为3条。对比两者,“2011版”对课程性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比“实验稿”口号式的内容较易于理解和应用。研究“2011版”的课程性质发现,增加的内容集中在第二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段话可以认为是中学化学教学对实验要求的回归,充分突出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与学中的基础地位。要求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以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3.义务教育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两版本变化不大,主要是在第1点增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第5点增加“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将自主学习和STSE教育的要求列入了课程的基本理念。

4.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实验稿”中的“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在“2011版”中移到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并进行了如下调整:

“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中,“认识”级增加了“懂得”行为动词;“理解”级增加了“简单计算”行为动词。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中,“初步学习”级增加了“模仿操作”行为动词;“初步学会”级增加了“独立操作”行为动词。

“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中,“体验”级增加了“经历”行为动词;“意识”级增加了“认同”行为动词;“初步形成”级增加了“内化”行为动词。

以上行为动词的增加,对课程标准的条文的行为动词进一步细化,通过更明确的可操作动词界定,使教学更易于操作。

二、课程目标

本部分结构没有改变,仅调整和增加了一些限定词语和个别句子。主要有:

1.增加“初步”、“简单”、“常见”等限定词

在“(一)知识与技能”的第1条指明是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第4条“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二)过程与方法”的第1、3条和“(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第5条,也加有相关限定词。这更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所能达到的目标,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增加“环境”“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等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和可持性发展等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是社会的发展对化学学科教学的新要求。

三、课程内容

1.科学探究主题

在“科学探究”主题下,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认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的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至少完成下列8个化学实验活动。(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同时要求“化学实验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这是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十年实验期间学生实验有所减弱的回应,从课程标准上对学生实验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突出化学学科的本质特性。

2.身边的化学物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本部分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②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从原来的“实验探究”变为“实验”;“④小组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变为“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中可见,与“实验稿”认为所有“实验”都应该是探究不同,“2011版”对实验和实验探究进行了区分。

(2)水与常见溶液。在“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中调整和修订情况如下:

可见,本部分的调整体现课标制定者,经过十年的教学实践,选取了更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边的化学现象作为学习情境。

(3)金属与金属矿物。从“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修改成“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并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增加了“实验:金属的物质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可见本部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提高了要求,这更有利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元素化合物体系的构建。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本部分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氮”元素上,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将化肥的检验调整为铵态氮肥的检验。在学习情景素材中增加“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根瘤菌固氮”“常见铵态氮肥的性质特点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充分地体现了让学生认识重要的化学肥料,关注农业化学的学习体验。

3.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部分修改不多,一是认为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提出了化学发展的另一“理论”。二是在“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标准中增加了“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条目,对物质的分类提出了“知道”的要求,这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更为系统。

4.物质的化学变化

在“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的标准中,将“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中的“理解”调整为“初步了解”,将“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调整为“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均降低了要求,这也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所能达到的要求相一致。

在“二、认识几种化学反应”的标准中,将“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更改为“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一是降低了要求,二是指向更加明确,化学变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获得新物质。

在本部分“活动与探究建议”和“学习情境素材”中,进行了如下调整:

可见,课程标准注意了容易实现,保留被课程改革实践证明确实有效的活动或情境,删除了有污染、实验有困难、不易于为学生感知的内容。

5.化学与社会发展

本部分降低了两项要求,将“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了解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均调整为“知道”,前者下降了二级要求,后者下降了一级要求。在“学习情景素材”中将原有一些材料具体化,删除了已在高中课程标准中的“海水综合利用”,增加了“氢能源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纯羊毛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新型陶瓷”“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空气质量日报”等内容,这些素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注意了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

四、实施建议

本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写作,结合我国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实施建议,我们可以从相关项目的标题的变化上看出其意图。

1.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是十年来教学理论的发展,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如下启示:

(1)重视教学目标的总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表明,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并不相同,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课程目标,但要从整体上规划教学目标,注意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与课程总目标的区别,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全面贯彻三维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防止教学目标的制定流于形式。

(2)重视实验教学和探究教学。探究教学具有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实施探究教学,防止探究活动走入误区。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要做好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重视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时注意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3)重视教学的有效性。要通过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引进各种随着社会发展而生成的新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对每一节课进行反思,发现自己教和学生学的问题,并开展校本研究,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重点是学生学业评价,其功能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十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评价是改革的难点。“2011版”的“评价建议”部分突出体现了如下思考:

(1)对评价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从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工作的实施和结果的解释和反馈,“2011版”对评价的全过程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详细案例供参考,充分体现了十年课程改革取得的评价研究成果。

(2)关注评价的有效性。一是评价目标应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二是依据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选取合适的评价方式;三是学业评价的目标要具体、清晰,有针对性;四是在实施评价中要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分析试题;五是要将评价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学生本人。这些都能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3)进一步关注学习活动的评价。“2011版”在评价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活动评价的案例,进而强调了活动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目标制定时要考虑活动评价目标;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中要注意学生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和建立学习档案等活动表现的观察;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要特别重视化学实验活动表现的评价;在评价实施时可采用实验考查等方式进行活动考察。

3.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虽然是为教材编写者而作,但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注意有如下变化:

(1)注重核心知识的选取。在教材的编写上,前面十年使用的教材中,有的过分重视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对化学核心知识的选取有弱化趋势。实践表明,较系统的学习化学知识,关注化学的核心知识,对学生学习化学是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因此,要注意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内容,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处理好基础和发展的关系。

(2)注重基本观念的形成。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建立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教学的本质,因此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者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基本观念渗透到教材内容中,通过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利于精简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终身受益的思想观念形成的效益。

第5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变化

2012年秋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语文课标”)将颁布使用。课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全国各地都先后组织了学习与研讨,和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版语文课标”)相比较,的确有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封面上看变化

新版语文课标在封面文字上做了些变动,删掉了“全日制”三字,书名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出版单位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每本的价格也由原来的3元涨为9元,当然书也变厚了,由原来的29页增加到80页。

二、从目录上看变化

(一)调整了“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的顺序

把“一、教材编写建议”调整为“三、教材编写建议”;把“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调整为“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把“三、教学建议”调整为“一、教学建议”;把“四、评价建议”调整为“二、评价建议”。

(二)附录部分的变化

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三、从内容上看变化

(一)“第一部分 前言”的变化

1.导言是全新的

导言共两段,第一段四句话。先讲语言文字;再讲语言文字的作用;接着讲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的挑战;最后讲时代的进步对人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二段三句话,讲语文课程。先讲语文课程应为学生打好的三个基础,再讲语文课程的优势,最后讲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

2.“课程性质”的变化

与旧版语文课标相比较,新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清晰多了。新版语文课标是这样阐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准确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明语文课程“学什么”“怎么学”两大问题。那么“学什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是听觉符号系统,语言能力是听说的能力,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文字能力是读写的能力。学习语言的规律和学习文字的规律是不同的,课程性质准确的界定给教师今后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本次修订做了重点改动,旨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字负担。(3)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可见,新版语文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实施建议”的变化

1.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2.针对语法修辞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四)“附录”的变化

1.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作用是让学生在第一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和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3500个常用字

2.旧版语文课标的附录表也有两个表发生了新变化

(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变化

新增加了篇目。小学增加了6篇,初中增加了14篇。

(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变化

①童话读物中把“中外现当代童话”改为具体的作品。如,叶圣陶的《稻草人》、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

②寓言读物中删去了《克雷洛夫寓言》。

③诗歌散文读物类,增加了《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

第6篇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思想;精心备课

一、调整作文教学策略,整体把握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都有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应着眼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弄清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要求,注意各学段作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教学,以便从宏观上调整作文教学策略。这样做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事作文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在作文这块热土中自由洒脱地成长,展现自己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

教师应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学段只注重看图写话训练。第二学段让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印象最深、感动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第三学段的作文教学出现了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重的局面,要求学生在写好纪实作文的同时,也要写好想象作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其表达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恰如其分地想象出丰富的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作文水平也不可能千人一律,万人一致。教师只有站在高处,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教学,注意作文教学的连贯性,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每一个童稚的心灵不再有“作文难”的阴影。

二、扭转陈旧的作文教学思想,体现作文的个性化

在作文教学中,时常有“程式化”的现象,把固定不变的作文模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万篇不变”。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莫过于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个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应及时扭转“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的陈旧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化、个性化的作文发展空间。

个性化作文指学生在作文中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学作文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世界、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认知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的一种个性的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的作文不能如实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那么,作文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

俗话说“文如其为”,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自由自在的“倾吐”,是学生心声的流露,是个性的张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三、转变“胸有成竹”的意识,倡导作文教学要精心备课

在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不乏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对作文教学了如指掌。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之前,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备课。在这种“胸有成竹”的意识支配下,教师很难让学生如实地抒发自己所想,倾吐自己所见。这样的作文教学,怎么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的目的呢?

俗话说:“学无定法,教无常法。”即使教材没有变动,教学经验异常丰富,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同一方法对不同对象实施相同的教学。试想,每年的劳动对象在不断地改变,他们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写作水平等因素都不可能相同,用同一模式对不同对象进行教学,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精心备课。在备课时,必须做到“两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在“备教材”时,要“吃透”作文要求,把握好作文的主题方向,理清学生写作的思路,明白在作文教学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备学生”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写作水平的异同做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放飞丰富的想象,倾诉童稚的心声,描绘五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第7篇

1.理念方面

⑴确定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

⑵从外语学习规律的角度,强调了英语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2.目标与标准方面

⑴课程总目标的陈述更加详细、更加全面。

⑵更加明确了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和级别标准。

3.实施方面

⑴强调并明确了各种教学途径和方法都应以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为前提。

⑵增加了大量来自一线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提升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二、《标准(2011年版)》主要变化的解读

1.为什么要将英语课程性质定位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⑴符合语言教学的基本特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主要属性。工具性体现了语言作为交际媒介的作用。它的作用包括认知,即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交流,即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思维,即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即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英语教学中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因此,英语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就是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英语课程中的统一是对语言类课程本质的体现。两者有机结合把英语学科从教学层面上升到教育层面(2012,黄元振 兰春寿)。

⑵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人才的培养应以人为本,注重素质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即外语教育绝不只是一个学习外语的工具,而是要通过外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就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2.如何理解课程理念中的渐进性与持续性

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从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学习和掌握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词汇或语法内容不是一节课就能掌握好的,它需要多轮的循环,多次复现和实践才能内化和吸收。

从英语语言的特点来看,英语本身也在发展,英语运用的语境千变万化,无法预料,我们也不可能教完所有的单词。我们只需教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⑵改变英语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宏观理念,应认识到小学、初中、高中是一个整体,是需要连贯而有序地学习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意各段的分工,如义务教育阶段只完成本段的任务,不要去完成高中的任务;小学阶段要求理解的不要强求去运用,又要改变过去各段脱钩、互不衔接的问题,如提倡小学与初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衔接模式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学中就不会急于求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设计就会趋于合理,也就保证了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

3.如何认识课程目标描述的变化

⑴课程总目标描述的变化点。

与《标准(实验稿)》相比,《标准(2011年版)》对课程目标的描述更为清晰,明确分为三个层次:课程总目标、课程分级目标和课程分级标准。这样有利于教师分解课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课标。

《标准(实验稿)》总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标准(2011年版)》的描述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后者最大的变化就是阐明了英语学习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学生心智和人文素养发展的双重作用。这也是对英语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呼应。

⑵课程总目标描述变化的意义。

外语教育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一般认为,学习外语是为了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外语。实际上,这只是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从社会文化学、功能语言学和脑科学等角度来看,学习外语的意义远非局限于在交际中使用外语。语言是促进人的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心智发展既是生物性也是社会文化性的发展过程。不同的语言在促进心智发展方面有不同的作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促进人的心智进一步发展。(2011,程晓堂 岳颖)。由此可知,语言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知识,更是对学习者思维发展的推动。因此,课程总目标描述的变化意义就在于,较全面地说明了外语教学的目的,改变了外语教学中的一些功利思想,对外语教育的持续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4.小学阶段分级目标和标准的变化

⑴分级目标变化。

分级目标在总目标的框架下,共分为五级。对各级目标的描述均从原来的一段分解为四段,按照情感态度、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顺序进行描述,能使教师更清晰地理解各级目标。

一级目标的变化主要是两点:①将“能书写字母和单词”改为“能模仿范例书写词句”。这种改变首先要求教师要从过去孤立地让学生记忆单词转变为放在有意义的词句中去记忆和书写。这就改变了单纯地为写而写的教学要求。其次明确了教学中的操作方式,即要求学生模仿而不是造句。这实际上也降低了难度。②增加了 “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的关于学习策略的表述。这里的感知是指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初始对英语语言特性的感受和初步的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同时也强调了在一级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

二级目标的变化主要是四点:①口语表达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用英语进行相互间的简单交流还能够独立地进行语言的表达,这也是注重个体表现的一个缩影。②对学生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以及演唱英语歌曲和歌谣方面增加了“在教师的帮助下”的描述。首先是降低了难度,明确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式。其次界定了表演的内容是有意义有情景的小故事或小短剧,说明这些活动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③对写的要求由“写简单的句子”变化为 “写出简短的描述”。首先是写的方式的变化,即不是独立的写,是对图片的描述并在词语和例句的提示下完成。其次是写的内容和长度的变化,即不是简单地写写句子而是要在情景的提示下写一段较为有意义的小语篇。这就突出了英语工具性和交际性的特点。④在学习策略中,增加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说明小学段的学习策略更多的是习惯的养成,是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站在长远的角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

⑵分级标准的变化。

分级标准是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采用学生能用英语“做什么事情”的表述方式,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①语言技能标准。

一级标准仍然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几个方面来描述。听做要求中去掉了“做手工”一项;说唱要求中由原来的分别能唱英语儿童歌曲和说歌谣15~20首减少为两项共15首左右;玩演中取消了“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的要求;视听中将视听时间安排在课堂时间,而不是课后。从以上的变化不难看出本次课标修订遵循了为学生“减负”的原则,从教学实际出发,对语言技能的要求有一定的降低。但同时对写的要求有所提高,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例句”,这是将《标准(实验稿)》中二级标准写作要求提到了一级。例如:学生可以仿照“This is my father”写句子如“This is my mother”;“This is my brother”;“This is my friend”等等。

二级标准从听、说、读、写和玩演视听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其中听和读没有变化。说和写的方面提高了要求,说方面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和“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示下对简单的小故事的描述”。与原来的“讲述”相比“描述”不仅是将内容讲出来而且还要形象生动地讲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还要教会如何得体、生动地表达。写的方面首先是将原有的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方面的“基本正确”提高为“正确”,并将此项要求提升为写的要求的第一位。在教学中教师对此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并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其次是由“能模仿范例写句子”提高为根据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从单句的层面提高到了语篇的层面;从被动的模仿到主动的写。最后,对日常表达的书写范围也从“问候语”扩展到“问候语和祝福语”。对玩演视听降低了要求,如将表演童话剧改为表演小短剧;将歌谣诗歌和歌曲各30~40首降低为歌曲和歌谣共30首左右,并取消了对诗歌的要求。

②语言知识标准。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标准(2011年版)》中只列出了二级和五级(二级为小学毕业的出口级别,五级为初中毕业的出口级别)的要求。

语音方面解决了《标准(实验稿)》中表述较为模糊的几点。具体为:“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这当中什么程度的发音、怎么样的发音、会影响交际都不明确。《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为“了解句子有重读”。句子的重读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如:Mary likes a red dress.如果重读Mary,说明强调喜欢红裙子的是Mary不是Lucy.如果重读a red dress,说明Mary喜欢的是红色的裙子而不是其他颜色的。“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中对字母读音掌握的程度描述不清,是能认读还是了解?《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语音清楚,语调自然”,那么如何才是语调自然?应当从哪些方面注意?《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说明为“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具体解释了语音语调的培养方向,并且将程度界定为“了解”。

词汇方面首次对小学阶段的掌握词汇给出了具体的说明,即:学生在学习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的基础上,要能够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在《标准(2011年版)》附录中具体列出了423个词汇,这些词汇就是“四会”词汇。其他200个左右的词汇仅要求学生看到能认识即可。这种明确的说明实际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为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灵活度。新增加了“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强调了学习词汇的方法,使词汇学习更加完整。

语法方面在过去十年中,教师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语法的教授难度较困惑,对“知道”和“了解”的程度把握不准确;二是对语法该如何教?教学方向是什么没有认识,大多数教师采用对语法规则的讲解再配以练习的方式,使语法教学仍处于一种应试状态。《标准(2011年版)》对以上两个问题均给予了明晰的描述。首先,语法的教授难度上,对学生二级要掌握的语法项目都一一具体列出,其中增加了对名词所有格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要求;降低了对介词的要求,仅要求学生掌握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具体列出了要掌握的时态,即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改变了过去“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的模糊说法,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难度,而不是任意扩大教学范围,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明确了学习语法的方式。《标准(2011年版)》倡导“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这就是说语法教学再不能是枯燥的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大量的缺乏情境的机械练习,而应当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体会语法的用途和意义,使学生明白语法的作用是为了在表达语言时更准确、更地道,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对语法规则的考核。同时,对语法的实践很重要,就是体会语法的表意功能,即语法表达的目的和作用,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2012,林立)。如动词后加“ed”不仅是过去式的一种表达形式,更是表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状态。

功能和话题标准的变化不大。功能中增加了邀请、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内容,但实际上在过去十年的教学中这些项目都涉及到了,只是在本次修订中更具体。话题中最突出的是由“理解和表达”变为“理解和运用”,这呼应了课程基本理念中阐述的“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对话题的设置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将“食品”改为“饮食”,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仅接触食品也包括饮品。

③情感态度标准。

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有重要影响,它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前提(2012,林立)。《标准(2011年版)》的情感态度二级标准表述明显比《标准(实验稿)》更全面,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点:一是合作学习,倡导“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二是通过语言学习增强祖国意识。这两点在过去十年的教学中都有体现,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更合理的实施。

④学习策略标准。

《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因此,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习策略二级标准中增加了一点,即“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传递了小学生更应该专注课堂,提高听课效率,以减轻课后负担的学习策略。改变了两点:将“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改为“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更加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的培养。将“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改为“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工具书学习英语”,强调了各种工具书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⑤文化意识标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与理解,而学习英语又会加深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因此,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意识二级标准中主要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一条。表明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应当注意中外语言文化的比较,特别是与本族文化不同的地方,在小学阶段更多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不同,为今后更得体、更地道地表达奠定基础。

5.以实践性为前提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才是有效的

外语教学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2011,陈琳)。因此,《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的第二条是这样陈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个表述突出了两点:一是推进了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多于实践问题的改变。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强调在创设的情境中来呈现和体会语言知识,并在情境中运用语言。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师用汉语整天在课堂上讲理论,教学生什么叫时态,什么叫形容词,什么叫副词等,小学生没有开口的机会。(2011,陈琳)。所以,在新一轮的课标实施中仍然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二是教学途径更宽泛,不只是任务型教学,只要是坚持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的教学途径都可以。这两个突破点会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使学生更多地从语用性体会语言。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更多样,更符合实际。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才会更有效。

6.大量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是教师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参考

第8篇

新版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与2003年印发的课程标准有七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如: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及“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的规定等都有重大的变化。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翔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次修改是非常必要的。

1.学科改革发展的需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科建设应与社会、时代共同发展。特别是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历史性、阶级性、政治性的特点,其课程体系中渗透有历史的、阶级的、政治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落后、陈旧,与时不符,有些东西也无法自圆自说。如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对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产生影响。学科改革与社会发展步调不一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将造成较大困难。因此,学科建设应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修改课程标准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因为只有更科学的课程标准,才能编排出更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有更科学的课程标准,才能使之更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要求,科学地确定了品德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结构体系等是学科自身改革发展之必需。

2.学生成长的需要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课程标准的修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这些都是小学生良好品质形成之必需,学生健康发展之必需。同时,新修改的课程标准“三个一切”的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学生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要求品德教师既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又必须照顾到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要研究每一位学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及时表现,而不能只顾完成教学任务。新版的课程标准让“以生为本、学生成长”从指导方针上得到了保障。

3.教师教学的需要

没有科学、完善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品德教师就会失去教学的“双眼”,就会迷失方向,课堂教学就会走向盲区和歧途。因此,《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就是教师教学的旗帜,就是品德教师教学的指路明灯。本次对课程标准进行针对性、实效性地修改,就是打正旗帜,让旗帜更红;就是擦亮明灯,让明灯更亮。建立起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南,让品德老师有了更具指导作用的教学之纲、育人之据、专业学习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