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25: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面对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完善农业培训机制,优化相关制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保证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1.1对农业培训机制构成要素实施优化
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农业技术具有多元化特征,其构成的要素也较为多元,只有优化其中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机制的良好运行。
1.1.1对农业培训层次进行优化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广大农民,由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再加上从事的农业生产项目不同,导致培训对象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进行培训,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的技术讲解方法。
1.1.2培训的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农业技术培训要根据当地的地方产业特色和农产品生产实际,对不同的农业生产者实施不同的技术培训内容,宣传创业技能、最新技术、经营理念等内容,从而保证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
1.1.3师资力量要具有多元化特征开展培训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农业基础功底,还应该具备完善的实践经验,能够跨专业实施技术培训,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1.2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机制
一个健全完善的组织机制是确保农民技术培训全面开展的基础,各地区应加快构建完善的组织机制,构建三级技术培训网络。具体而言,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明确条线分工,实施制定系统的组织计划,建立从上到下的三级联动技术培训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横向联合,在对广大农民实施技术培训的同时,调动全省各单位参与其中,发挥不同单位的巨大作用,组织各级部门全面协调、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技术宣传的有效性。
1.3打造多举并行的动力机制
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异常快速,技术更新频繁,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要适应实际情况,采取动力机制实施管理、优化培训技术制度。因此,政府必须出台有效的政策引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表彰激励规范,鼓励农民实施农业技术,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支持。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帮助农民明确技术培训的积极意义,从而帮助他们实现农业增收,繁荣农村经济。
1.4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农民的培训具有引导作用和总结作用,它可以通过精准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明确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实际情况,并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在培训机制优化的过程中要量化培训指标,明确培训的次数和内容,确定生产实践的学时,设置组织领导、培训条件、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多种内容。细化通用的培训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管、培分离体制,分清农民生产的主要方向,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进行分离培训,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技术的高效传播。
2结束语
全县的每个乡、镇、村每月都有赶农村大集的习俗,利用赶大集时聚集来很多农民的机会,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到大集现场发放技术资料,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难题;举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县乡农技推广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产业机构特点,制定农民培训计划,对各村组、种植大户、合作社、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注重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实效性;设立为农服务网站,通过整合现代网络通信资源,构建农科知识快速传播体系,采取农业科技宣传专栏,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拓展培训渠道,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建立农民培训科技特派团,特派团由100名特派员组成,分为不同专业,分类指导培训,让农民群众接受专业培训、学到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生产水品[4]。
2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学以致用
2.1培训农民与促进转移就业相结合
要积极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全县开展多项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例如焊工、农事企业经纪人、乡村旅游等专业,将普通农民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实现转移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2.2培训农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
要着眼从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5]。近年来,通过围绕“一县一业”配套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培训与推广工程,重点培育发展中药材、大榛子、冰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转变农业技术培训重点,使农民学以致用,提高生产收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实现土地流转,发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健全培训机制,实现农业科技培训长效化
一、工作进展 2、进一步加大应用推广力度。为了提高电脑农业的应用效果和扩大应用范围,我们在推广机制上大力创新,把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与我县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电脑农业做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全县已有18个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今年由州民宗委和州科技局正式挂牌运行,覆盖全县9个乡镇,辐射全县三分之一的农村地区6.5万农民;在这些服务站,我们已全部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配套了相关的农业技术光碟和农业技术图书。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通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5.2万人次,社会反响强烈,深受农民欢迎,得到了上级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查字典语文网 chazidian.com
3、加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和开发技术培训。加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和开发技术培训是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电脑技术水平和电脑农业推广应用的重要环节,2005年,由我县电脑农业办公室和各农技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培训班40期,培训乡镇技术骨干、电脑农业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农民共计3650人次。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使各服务站技术骨干和部分农民掌握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操作和应用方法,提高了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效果,同时还对县乡电脑农业办公室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开展了2次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培训,为下一步进一步细化和开发适应本县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奠定基础。
4、开展送科技下乡月活动。今年6月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县科协组织全县农业科技部门及30多位农业科技人员,分三个小组赴全县各乡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月活动。参与送科技下乡的县电脑农业办、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茶叶局等单位,都是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主力军,在这次活动中,各产业的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的农业实用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叶、山羊、板栗、烟叶、魔芋、乌鸡、水果等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均由各相关部门复印成技术资料和复制成部分VCD技术光盘下发到了全县9个乡镇的部分农民手中。此次活动技术培训达28期,下发各类技术资料1.21万份,技术光盘455张,培训和咨询人数达1.65万人次,使广大农民朋友享受到了电脑农业科技的方便、快捷及标准化和针对性的有效服务。
日益繁荣的社会经济使得我国逐步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然而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现状而言,其当前面临关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构建出来和如何加大推广农业技术的力度。为此,要促使现代农业得到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就一定要有效推广农业技术资源,有效构建出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缺陷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依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在要对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构建之前,一定要将这些问题切实解决。我国当前阶段在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不具备完善的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出明显的推广效果。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领导下计划定项,因为激励机制不具备完善性,相关的推广人员之所以进行推广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他们对于推广效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别说是在生产上帮助农民做出相关的决策以及展开技术推广教育,此外,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之间在信息沟通方面是做得比较不足。第二,推广人员待遇条件不好,挫伤他们推广的积极性。现阶段,很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是比较低的,甚至难以有效落实,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相比较而言存在着较大差距,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缺少甚至是没有试验基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不良影响,进而对农技推广产生不良影响;第三,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素质,出现严重的知识老化和断层等不良现象。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人才是关键,我国现阶段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这一工作的人才相对来说较少,并且相对看来素质也偏低,严重缺乏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知识老化和断层的现象较为普遍[1],难以有效调整实现与产业同步,难以及时并且有效地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出去。
2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主要措施
要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地构建出来,那么就一定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导向,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一定要对农业科研成果高度密切的关注,以此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加快其发展进程。至于如何才能将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效地构建出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2]。根据公益性人员的相关职能和任务,对其的合理配置加以明确,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并且有序地展开。针对农业技术人员,增强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其知识,结合具体需要展开专业培训,提供定期进修的机会,经营性和公益性人员要不定期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此促使他们能够在新发展阶段增强推广农技的综合素质及能力[3];第二,增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的力度。农民具备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还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影响。为此,要不断加强培训农民综合素质的力度,展开多形式以及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主要可以采用如入户为农民提供指导、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对其进行教育、定期发行科技信息报纸、建立示范基地、建立网络科技书屋以及设立咨询服务窗口等,将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以及转化率这两项内容上,同时还需要对多项技术培训形成重视,加强农业综合型人才培养培育,从而促使新技术能够又好又快地走进千家万户;第三,将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支持并鼓励广大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涉农企业、相关的教育机构、农业科研单位等积极地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进行参与。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设立出来,对于一些满足条件的农业科研院所以及农业学校,应对其的参与提供大力支持,将专业组织等一些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促使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
具体做法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除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1抓好乡镇农技推广站建设。即增加推广人员,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管理制度,落实农技推广责任,拓宽技术和致富信息渠道、改善服务能力、加大技术宣传等,营造一个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本着自愿合作、平等互惠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团体组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2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种植大户数量激增,他们既是农技推广主力军,也是农技推广最具活力的突破口,他们承包大面积土地耕种,若采用先进农业技术,将会取得良好收益,既富裕了自己,也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工作中,我们在每个乡镇范围内有目的地选择10~15个种植大户担任村级农技推广员,利用他们的场地优势,用项目推广资金进行适当补助,同时对其加强指导,实施农技推广网点建设,以点带片,进行示范面对面、效果看得见的有效推广。
农技人员培训指导的新模式
在部分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淡薄、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生事物慢、种植观念陈旧、担不起经济风险,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及现场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推广,让农民认知农业技术,再因势利导,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的小农经济思想,提高他们参与农技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农闲季节,尽可能多举办一些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农忙季节农技人员可走上田间地头,实地开展技术培训,让农民亲身感受先进农业技术的优势作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县乡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要树立正确的办园思路,切实提高示范园建设水平[3]。创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就是要给农民树一个样板,通过示范园区中农技推广人员自己干,让农民亲眼目睹示范种植效果,吸引农民照着学、跟着做,使高新技术尽快、尽可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而把“号召农民干”转变为“干给农民看”。
今年我区出现长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甘蔗、蔬菜、果树、茶叶、马铃薯等农作物带来较大影响。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关于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科技减灾促春耕活动的通知》(农技办〔*〕14号)的总体部署,决定开展广西千名农技人员进千村科技减灾促春耕活动,即组织全区农业系统1000名技术人员赴10个重灾县、100个乡镇、1000个受灾村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灾后恢复生产,着力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工作,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产丰收,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工作方式
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总体部署,活动采取“区市联动,以县为主;横向联合,推广为主”的方式,突出“科技救灾、技术减灾”,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成立专家指导组、科技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宣传和组织农民迅速投入到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中去。
(一)专家指导组。自治区农业厅在原来14个抗灾救灾工作专家组的基础上,再增加组织10个科技减灾促春耕工作专家指导小组,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站、植保总站、水果总站、蚕业总站、种子管理总站、优农中心、环保站等业务技术部门组成,专家指导小组成员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土肥站、植保总站、水果总站、蚕业总站、种子管理总站、优农中心、环保站以及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名单见附表)。各地市也分别成立专家服务组,成员由各市、县(市、区)农技推广、土肥、植保、水果、蚕业、种子、环保等部门的领导、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小组实行分片包干,分赴10个重灾县(市、区)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工作。
(二)科技小分队。每个重灾县(市、区)组织100名左右农技人员成立科技小分队,分赴10个以上重灾乡镇、100个以上重灾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小分队人员由县(市、区)农技推广、土肥、植保、水果、蚕业、种子、环保站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组成。科技小分队在自治区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深入村屯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制定方案。各级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各自受灾作物受灾情况,开展多部门多学科的技术会商,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技术方案,为组织农民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培训。自治区10个专家指导小组会同相应重灾县(市、区)科技小分队,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技术培训,解答技术问题,帮助农民落实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生产技术措施,并结合我区当前开展的百万农民大培训以及“百千千万科技增粮”主题示范活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免耕栽培技术、沃土工程技术、农田节水技术、甘蔗“双高”技术、水果抗冻减灾技术、蚕桑高产栽培技术、病虫综防技术等培训。
(三)巡回指导。自治区专家指导小组根据农时不定期深入到重灾(市、区)开展巡回指导,各科技小分队要及时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开展科技减灾和做好春季田间管理、春耕生产工作,提高技术到位率。
四、时间安排
3月13日:①举办启动仪式;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指导团与自治区专家指导组成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会商,讨论完善活动方案。
3月13-1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专家指导团与自治区专家指导小组深入武鸣、全州、资源等县开展技术会商、技术培训、技术指导,重点培训测士配方施肥技术、甘蔗“双高”技术、水果抗冻减灾技术“三免”、“三避”技术等。
3月16-31日:自治区专家指导组与重灾县(市、区)科技小分队开展技术会商,并深入重灾乡(镇)村屯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
4月1日至5月10日:全国专家指导团、自治区专家指导组、科技小分队深入县、乡、村开展技术巡回指导。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治区农业厅成立由韦祖汉副厅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业务技术部门组成联合抗灾减灾专家指导组,由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会同土肥、植保、水果、蚕业、种子、优农中心、环保站有关部门参加。各专家指导组要挑选业务精、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投入科技减灾工作中,尽快将人员落实到重点乡镇、村。
各专家组分别对应联系10个重灾县: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站长李如平负责联系江洲区、副站长徐世宏负责联系全州县,自治区植保总站站长王凯学负责联系象州县,自治区蚕业总站站长祁广军负责联系宜州市,自治区土肥站副站长何礼新负责联系合浦县,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副站长谭仕彦负责联系陆川县,自治区水果总站梁声记书记负责联系浦北县、副站长陈东奎负责联系资源县,自治区优农中心副主任李仕强负责联系武鸣县、覃绍军负责联系乐业县。
(二)细化工作方案。各市、县(市、区)服务组小分队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邀请其它专业的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及时组织专题技术研讨和会商,研究确定可行的科技减灾促春耕技术方案,并做到每个县、乡镇、村有相应的工作方案。
(三)扎实开展工作。迅速组织对参加科技减灾促春耕活动技术人员的培训,明确技术要领;对受灾农户做到“四个一”服务:每户一人接受培训,发放一份技术资料,提供一次技术咨询,确定一名技术人员为联系人。各指导组和小分队在活动期间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不少于3次。
1.1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
据统计,我国现有农村居民6.7亿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a。受教育程度分别为: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占40%,初中文化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一直采用着传统的耕种模式,且由于文化素质偏低,使得其对高新技术难以接受。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获取国家最新研发的农业技术渠道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专业农业学院、农业技术研发机构等学习深造的机会很少。基层推广人员只能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获取途径也只有互联网、专业书籍、科教电视、农村广播介绍这几种。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学习和亲自实践操作的机会。
1.3农业科技推广组织资金来源有限
政府对农业推广组织资金投入不足和县市级机构农业推广组织构成不够完善,制约着农业技术转化效率。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一般占到农业经济总产值的11%,且发展中国家平均农业推广经费也占到0.6%左右,但我国却不足0.2%,分摊到个地级市就更少了。且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有些地方政府未减少财政支出,将推广服务部门分散承保予私人、企业,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技术人员下岗、失去积极性,出现无人可用的被动局面。
2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对策
针对上述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做以下几点建议。
2.1做好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服务
农业推广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业、分布广、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将农业技术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全程配套服务内容。在产前,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工作,从而了解农民真实需求,为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农产品收获后可以采取保价回购,接触农民的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组织企业或带头人员开展深加工,产品推广、销售服务等服务,使得高新技术对农业产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
2.2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
根据目前农民素质与农村经济的现状,对于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应突出实用性和层次性。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县、乡、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针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这样不但增强了他们的科技意识,也提高了运用农民技术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
2.3提高工资福利,吸引并留住人才
建立长远规划,大力发展农业技术院校在科技推广中的作用,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加强科研机构与基层人员互动机制,为基层人员培训“建立绿色通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农村大承保户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入农业科技企业加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提高技术人员整体素质。
2.4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金融机构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
并且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项补助基金,并统一下发各市直机构,且逐步制度化。加大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资金在农业发展总投入的份额;优化资金投入结构。使农业部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特别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投入比例,提高推广人员工资待遇,实现农技推广部门有钱办事。同时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利用信贷资金、龙头企业支持资金等,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投资力度。
3结语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145-1
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缺少发展方向的境地,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技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重点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对策分析,愿与各位同仁共享。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推广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够完善,根据2009年抽样调查的60个乡镇可知:乡镇农业管理模式不健全的占到了52.36%。推广机构本身就缺少必要的建设、推广、验收机构,自然不能能够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获得实效。另外,推广机构的不完善自然会导致推广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人事分离,形成了“技术推广内容混乱,验收成果不能形成程序化”的混乱局面,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来讲更是处于 “主管局管不了,乡镇政府不愿管”的窘况,出现了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管理上的空档,出现“无人管”的局面。
1.2 推广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展技术人员多数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本身也没有进行系统化培训的机会,使得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停滞不前,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所有的技术知识远远跟不上农业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加上,目前地方县镇的财政制约和人才制约,会使得这种现象长期存在,难于逆转。
1.3 推广经费不足,专项建设困难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经费来源一般都是需要政府投资,而县镇地区的财政收入紧张,往往会使得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在推广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技推广经费的严重不足使社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推广工作很难开展,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由于配套资金缺乏常常被迫中断、更不能做大做强,经费不足严重地影响着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而经费不足也使得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专项建设陷于不利状态,很多好的建设项目被迫停止[1]。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对策
2.1 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必须要有明确的权责原则,对需要有人专项管理的部门必须要设置相应的机构,并对所有的机构进行年终或季度的考核,保证各部门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防止因条块分割、管人与管事分离而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管理缺位、经费无保障、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要积极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提升检验监测、技术推广、生产指导、灾害预警、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功能,建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功能。尽快落实 “一村一品”的建设,保证村内能够实现有特色的产业链条,使得村的发展有更为明确地目标。另外,要对县镇内部的成功的产业机构进行专项扶持,可以建立相关的扶持制度或扶持部门,保证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更为准确,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这也是推动龙头产业规模壮大、辐射全局的关键,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2]。
2.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必须要有总体的培训计划,保证在3-5年内对基础技术推广人员实行全面的培训。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超级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技术、有机农业及其发展现状、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信息查询与发送和农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对于不能进行脱产培训的人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在集中培训时间外要充分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的作用,带领技术服务人员参观先进的技术成果,深入农村实验基地进行农业技术的实际推广,保证技术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
2.3 网络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政府行为的公益性事业,主要以推广农业服务为主,例如:针对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土壤肥力定点观测、植物疫情的封锁和除治、农区灭鼠工作等都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技术范围广泛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特点,如此广泛的技术推广工作就需要有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以此来实现快捷的服务。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单靠专家下基层进行指导,只能是杯水车薪。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改革,尽快建立一套公益性、高效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网络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基层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公益性组织,例如:建设技术培训基地就是进行网络化服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如山东于2010年5月建立“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在全省39个示范县遴选3900名基层农技人员分层次开展异地集中培训。青岛农大承担重点班培训工作,主要对山东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临沂、滨州等市共20个农技推广示范县的60名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以培训基地为源头,以人员服务为手段,进行了多市区、多地区的技术辐射,保证了网络服务的实现。
总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应该首先优化农业技术的推广机构建设,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尽快建立网络化服务体系,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