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9:25: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族文化资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条件、途径、功能和意义,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市场化运作 转化 经济资源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文化学问题、人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民族文化在门类划分、地域分布、层面结构、项目内容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以外,其表现形式具有民俗性,对社会规范起制约作用;在社会传承中还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可迁移性。在维系各民族的心理素质上还具有凝聚性等特点。
2.民族文化资源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而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的劳动创造物,是人类世世代代劳动的结晶;二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否则民族文化只是“中性材料”,而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三是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会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形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民间工艺品、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等。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作为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其特殊性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性;二是经济性;三是数量的稀缺性和质量的差异性。四是可复制性。
二、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民族文化并非一产生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只是当商品经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且民族文化本身的品位及其分布区域可进入性等基础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民族文化才可能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外部条件
(1)商品化社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各民族群体长期劳动成果之一的民族文化,逐渐地认识到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的使用价值在商品化的现代社会里的资源价值得以逐渐凸现,其特质得以进一步被证明;是人们对自我劳动产品的尊重,这也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
(2)市场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舞台。市场化的发展,商品的个性化、特色化成为站稳市场的重要特征。“文化性”三字成为各种经济活动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而才处于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域的发展中国家,将自己的资源和商品贴上“民族文化”的标签来推向市场,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这可以说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自主行动;而世界一级二级市场对于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青睐也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充分展示提供了良机。
(3)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民族文化资源被广泛利用的今天,民族文化遗产产权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性分别制定了相关的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6年成立以来,陆陆续续颁布过一些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盲目性开发,掠夺式开发,减缓了民族文化资源衰退、遗失、消亡的速度,也为民族文化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被窃取、假冒等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2.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内部条件
(1)民族文化的品位。民族文化品位的高低是民族文化资源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核心所在,它的三个特质即:历史文化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古、稀和文化寓意,另外,民族文化的现有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历史地位也相当重要)、艺术观赏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景象特征、地位和意义,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历史感的深浅,艺术性的高低)和科学考察价值是其能否进入市场运作的关键性因素。也即是民族文化的各种研究功能能否作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市场运作者的现场研究和操作的切入点。
(2)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确定了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时序。因为民族文化品位再高,如区域可进入性差,短时期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并融入市场运作是相当困难的。当然,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随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善,进入性问题是可以迎刃。
(3)民族文化传承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动因。从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转化而言,民族文化主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以提高。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界乎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客观存在,在开发和利用时,它的主人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得到解放,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轩化为资源的经济功能,要具有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途径
民族文化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除了内外动因之外,还要运作载体。纵观中国市场运作体系,笔者认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三条: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转化运作途径、以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模式、以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1.政府主体纵向转化运作途径
政府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主体,其优势就是具有宏观决策权。决定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序、开发利用的方式、开发利用模式和保护机制的建立以及转化后的利益分配原则的制定。这种由政府来组织民族文化资源纵向转化运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所需的资本、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转化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在形式和实质上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维护资源开发利用的严谨性性和消费市场的规范性。如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丰度第一大省的云南省,其各种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实际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运作途径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途径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特质有着天赋的理解和诠释能力。所以由民族文化主人来决定资源市场运作的方向、目标,并享受资源化所带来的成果,不仅能满足文化主人对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更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对民族文化积极性,促成资源的多方共享局面形成以及传承人的自觉进行资源保护。这种横向转化运作途径必须依赖资源技术及理论政策指导,这是资源传承人本身的局限决定,如贵州凯里朗德苗文化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就是如此,他们全寨参与,共同获利。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初级开发的水平上,整体层面得不到提高和加强。
3.投资商或开发商和政府为共同主体的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的转化模式,既完全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投资商或开发商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完全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转化模式。但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全市场行为很难兼顾到社会和环境效益效的。他们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不惜采用高资源成本进行盲目或掠夺式开发,使广大弱势群体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就会企业也就不得不被动应付,为不影响到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可持续性,使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诉求得到保证,需要政府为主体的监护体系的形成。如湖南凤凰县的民族文化资源化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也时常遇到当地民众与企业之间发生冲突,阻碍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正常秩序,政府为第二主体的监护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此可鉴,民族文化的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开展和完成,是不能靠某一单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形成多位一体的局面,才能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引导之下,引入企业参与机构,充分调动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政企分离,事企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管理权分离,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包括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的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规划系统监督,经济手段监督和保障,社会公众监督,等等,才能将使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过程引入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
四、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和意义
1.是民族文化资源资产化的前提条件
资源资产是同资源价值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资源价值在财产关系上的一种表现,是人类资产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受人类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它既表现为实物量,也表现为价值量及所有者的“财产权” 。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上的表征为链条性,是一种非经营性的实质,只有当他通过某种途径转化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才完全能得到体显现,即表现为一各多态、多途、多属性的资产,成为在现有的知识和现实的科技条件下,通过开发利用而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资源。此时,民族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产生效益和明确的所有者三个条件才同时具备。
2.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是有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从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要素推动型,二是需求拉动型,三是产业支撑型,四是企业支撑型。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和浓郁的本土特色,在全球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恰好构成了一个地区的优势资源,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之一,属于典型的推动型因素。因此,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同时,在这些因素就会在市场的运作下形成的民族旅游业,它无疑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遵循了“人无我有”的产业发展原则,它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3.有效抑制民族文化资源的衰退
民族文化既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为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通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科技工艺、信仰、巫术、节日庆典等方式表现出来。当这些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加以有效利用的时候,他们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此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政府、开发商或投资商、民族文化资源主人,三者均能较好地得到利益享受,形成资源、主体、市场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这种和谐性就会使三方更多地考虑如何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及资源本身特质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尽力规避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运作中的风险,从而最程度上的抑制了资源的衰退和进行性消亡,达到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目的。
4.是合理建立民族文化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
产权制度是一项经济制度,是一组行为性权利,不单纯是指人对物的关系,而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的根本条件,也是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前提。民族文化可以被交流、被融合,无所谓所有权等产权问题。民族文化转化而成的民族文化资源,才具有明确的所有权问题,民族文化资源一旦转化为一种经济资源,在使用、配置过程中,所发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确定其明确的产权关系,才能确定其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让渡权、收益分配权等,要完成主体关系的界定,表现为精神属性的物化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民族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按正确的途径进入市场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欧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0
[4]马炜等: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2004
[5]姜文来杨瑞珍:资源资产论[M].科学出版社,2003
一、民族文化旅游的概述
民族文化旅游是依据一种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进化以及长时间的积聚,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与民族底蕴的一种综合体,民族文化常常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特点,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发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民族信仰、民族节日等等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点方方面面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我们就能够认为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手工艺等诸多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使一个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一个民族更具有影响力。此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苏与重振,提升民族信心。
(二)有利于改善民族生活,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项目的发展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的建设,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民族的生活水平,提升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进行一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旅游常常包含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在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将会很好的促进该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了,自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另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将会促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也将大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更多地人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游客的前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输入,这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一项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明确发展思路,这样旅游项目才能够更好地被旅游所接受与认可,同时也能为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带来生机。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前,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要想进行科学的发展与规划,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避免盲目性的开发与过渡性的开发,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具有特色,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二)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中只有新颖,只有独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需要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具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旅游开发资源,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显示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适合当今社会的许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一)近期
为基础开发建设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建立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三大主要特色方向之一来抓(塞上江南自然L光、回族穆斯林风情、西夏文化)。理顺关系,选准主导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加强民俗村建设,加快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稳步发展海外客源市场,大规模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尽快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旅游热点。
(二)中远期
为重点建设开发期。通过内联外引,广辟财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创出系列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和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观光、修学、科学考察、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构建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全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建设南北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使旅游业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五、总结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遵循一般文化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同时由于西部特殊的文化空间、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又呈现出不同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异质性特征。政府引导、行业协会推动、虚拟产业集群引入共同构筑起不同层面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
一、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现象
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具有一定关联的文化企业或机构同处一个地理空间,形成优势互补,并产生孵化、引领、示范效应,最终辐射其它文化企业的聚集体。民族文化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新领域,把文化事象纳入和嵌合到产业集群逻辑既需要传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可融合性,同时,作为民族地区新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属于民族经济学的范畴,对其研究也需要民族经济学语境的可沟通性。一般意义上,学术界把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作为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起点,马歇尔认为如果一个大企业附近集聚了很多中小企业,则这一区域就可以称为“产业区”。不过当时的产业区只是相对于农业区而言的工业区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产业集群的的集群必须限定在一定空间领域,一定有关联性的机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分享资源、组织间共通互补。“随着二战后法兰克福学派的日渐式微以及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等为代表的消费主义走向,文化产业的合法性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得以解困,代之而起的,是世界文化市场的利益竞争潮起潮涌和文化产业财富的万众瞩目”①。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经历“内需型经济、消费型时代”,各发达国家调整发展策略,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希望向再工业化模式转型,以顺应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创新性强、高渗透性等特征,与目前强调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能源消耗不谋而合,文化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文化产业集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集约、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在实践层面还是政策领域,改革开放后经济开发区和高新科技园区成功的经验映射到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的文化内涵本质、产业化发展现状、意识形态特征以及知识网络的全球兴起也使得文化产业集群繁殖生长。在产业集群发展延伸的历程中,一方面产业集群的普适性规律自身不断嵌入经济社会中延伸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当一个结构元素要进入或者渗透另一个场域中时,必须先通过场域特有形式和理论特点的中介环节,预先历经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即是说只有遵循这个新场域的逻辑,转换成这个新场域本身的结构元素,才能渗入这个新场域。“文化产业聚集区具体称谓有‘园区’及‘聚集区’等,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根本动因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诉求”②。2007—2011年,文化部认证了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极大推动了全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的意义排序和发展限项上有了清晰指向。文化产业集群遵从产业集群发展的普适规律:即规模合范围经济、创新驱动、知识溢出、人才资本集聚,但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创意与智力劳动,因此除了恪守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之外,还受限于文化自身规律影响,不仅如此,与其它物质性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还有意识形态功能,与一个国家、民族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政府利用行政权利配置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更加强烈。西部地区主要包括贵州、云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文化资源禀赋参差不齐,其中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属于民族文化资源蕴含较丰富的地区,由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民族文化产业深深根植于当地的社会资本和文化中,这种根植性特点与产业集群的发生条件紧密联系,使得我国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呈现出产业化、集群化态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融合民族文化资本化、文化自觉和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构建有别于东部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对这一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探究,对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的资本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
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异质性
(一)现实环境:西部文化资源特点资源禀赋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活力和穿透力的因素。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者认为,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是决定企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原因。Ellison和Glaeser的研究也表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更多来自当地资源禀赋或政策优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以独特的地理空间为生存场域,地理空间与文化要素协调融合,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网状结构。1.地理空间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由于区域广阔、历史上交通不便等原因,西部生态系统中的遗产基因库耐受外部环境的“生态阀殖”高,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从而形成生态物种的丰富性与特色化,文化生态圈内不同文化群落的差异造就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独有的建筑服饰、节庆演艺、民族民间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2.文化要素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土地面积546万平方公里,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众多文化类型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域生活的独特风景。这些优势的文化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的增值性,一旦搭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快车,进行整体开发与集群规划,极易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异质性: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文化产业集群现实效果描述异质性被频繁用于环境、医学等诸多领域。异质性与同质性相对应,也即独特性和个别性。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在资本、科技、人才等因素作用下集聚发展时,西部地区开始零散出现了部分小规模的文化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国家的投资以及一些区外因素推动,它的产生形成既不遵循经济学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与中东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有所区别。1.资源型集聚———普适性发展模式产业聚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的重要条件是靠近资源地,文化产业所依托的文化资源具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延续性,为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更多承接了以本地资源为重点的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的单方面依托使得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原始单一、运作和建设模式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新经济环境下市场、创新、集群企业间网络等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效应未发挥,依靠科技优势和创新元素的文化集群较少,不利于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2.规律性偏差———违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性特征集群倡导计划认为,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文化聚集的动力主要有社会动力、经济动力、政府动力等。在西方,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是产业发展辐射周边,形成产业群。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痕迹浓,许多大型文化企业并不是本土内生力量发展的结果,而是依靠政府力量,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自上而下形成的,这类产业集群从一开始培育到最后形成,政府始终起到很重要的扶持作用。而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地方政府在培育本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个典型的问题,即违背客观规律的过度干预和直接参与,对本地企业采取行政捏合手段人为建立产业集群,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文化产业集群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不强,尤其是与所在区域的特点联系不够密切。3.梯度格局———非均衡式发展现状首先,西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等文化领域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基于国家政策扶持发展成效显著;依靠传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集群中动漫游戏在部分省区已初步形成产业群,但集群化发展不充分,处于成长型和培育阶段。其次,西部绝大多数文化产业集群属于原生型,即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或该地拥有手工制作某方面的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根植型,引进型较少,民营资本投入较少,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集群投资格局。最后,西部文化产业集群呈现出集中性和不均衡性,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如四川、重庆文化产业集群数量和类型多、专业化程度强、资源配置效率高;而经济落后的青海、、新疆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滞后。总体来看,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虽然发展空间较大,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集群仍有较长的路。4.效果性归宿———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文化产业集群的本质是通过集聚、孵化、引导示范功能产生规模经济。具有经济学属性的规模包括纵向和横向规模。纵向规模即企业生产环节的多少,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和产业关联度。产业集群往往围绕一条或一组产业链展开,“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相关企业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①产业链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了研发、生产、营销,主体产品和后续衍生产品的开发等。西部文化产业集群企业主要通过分立和效仿的方式产生,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趋同、不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经营效率不高;从横向发展看:西部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企业形成内封闭系统,与其他地区协作化程度不高,联合行动效应与制度效应不明显;同时,西部文化企业小、散、弱的发展现状也使得这些企业难以受大企业的辐射,缺少信息知识交流,造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双重封闭的二元结构。
三、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在本质上是一种产业经济模式。同样,文化产业集群的构设也有不同的类型和模式”②。当一种产业发展自己的产业集群时,必然把他的产业属性带到产业集群中,按照国家统计局2012《文化及相关分类》,立足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现状,文化集群应从三类产业特色出发,差别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产业———重视政府引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等类别是文化产业的基础业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也是实践发展中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和重要经济支撑。传统文化产业有极强的意识形态特征,对比其他产业,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这些产业门类还存在总量偏小、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和服务类型单一等问题。因此,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意生产要素的集约型、资源配置的倾向性、政策供给倾斜性。这种模式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征选择示范性企业或园区,通过成功的运作实践,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同、相近和相关企业聚集,最终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努力建构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金融、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资本进入;鼓励各地立足于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和市场条件通过高标准的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从无序、盲目发展向有序、自觉发展转变。尽管这种模式违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现阶段单纯的市场之路无法完成自身的有效集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号召和宏观管理下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对于目前发展得并不成熟的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企业来说,对企业生存、发展非常关键而具有实际意义。
(二)特色文化产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经济学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在产业分工布局中相对另一个区域的产品生产处于劣势,应该选择劣势最小的发展,去换取发达区域劣势最大的产品。相比较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工艺美术品、休闲娱乐、会展节庆是凸显西部优势的主要领域,最能代表西部文化产业形象和特点。但这些门类的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等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不完善,粗放型经营明显,生产组织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规模需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集群并不是一种可以遍地开花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西部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产品内生于特定文化,如,云南很多民族民间工艺是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完成,地理上难于集聚,生产上不适于进行现代工艺和机械化生产,基本不按发端于城市大规模复制的路径发展,这一部分文化产品在产业规模上需要一个合理的空间。这种发展模式更多依靠行业协会参与产业发展,依靠同业自治的方式来保护地区行业的利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评比、行业培训、行业监督、协调会员纠纷方面的中介作用,搭建联系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各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横向的渠道畅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运作机制。
(三)新兴文化产业———引入虚拟产业集群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中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是西部拓展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基础。这些产业目前与先进发达省区相比,虽然实力和竞争力都还不足,但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许多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中,产业集群出现了虚拟化趋势”①。一般意义上,传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很多文化产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创意、生产、营销,在有形的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不在像一般产业那么显著。文化产品市场化的过程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约束限制;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也突破了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化产业的集聚不仅表现为具体地理空间上的群集,还表现为超越地理空间的虚拟集群。
【关键词】羌族美术资源 乡土美术 环境 美术教学课堂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给羌族美术教学提供了依据。在整个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羌民族美术资源归纳到乡土美术资源类。羌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沉淀了有自己风格特点的美术特征。但是羌族美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由于地域性和传承的原因正在面临失传。
一、羌族美术简述
羌族美术根据羌族的历史、地域性及美术种类因素我们对其进行归类;
(一)羌族民居建筑
羌族民居建筑是羌族美术中最为独具匠心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不规则石料与高超的建筑技艺使得羌族房屋千年屹立,独特的造型与生存的大山环境及色调浑然一体。走进一座座房屋相连的山寨,一条条小巷相连宛如迷宫,一堵堵石墙高高耸起更加幽深。羌族民居依山而建高耸于云巅之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景。
(二)羌族工艺美术
羌族的工艺美术存在极为广泛根据生活环境进行创作;花、草、树、木、鸟、虫、禽、兽、大山、云朵…… 生活所及都是羌族人民的创作题材;在服饰上无处没有羌族工艺美术的存在。在羌族工艺美术分类中最为独特的是羌族刺绣及已将面临失传的羌族剪纸。
(三)羌族绘画
很少有人知道羌族的绘画艺术,它与羌族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的描绘中,西夏的壁画、深山中的岩画。现代的学者没有将羌族绘画艺术单独列出,他的挖掘还更应该加深。
羌族美术是一类新型的研究课题,将其引入学校,进入课堂使我们作为美术教师的职责,会把学生带出单一的课本范围外,寻觅身边的美,探究羌族美学存在的独特性。
二、引入羌族美术教学进课堂的紧迫性
“5.12”汶川地震之后对本地区的羌族文化是一种灾害,特别是羌族的释比文化、羌族的建筑、羌族绘画艺术、羌族的神话传说都随着这次地震快速消失。
对于羌家子弟来讲这种羌民族文化挖掘的责任心更强更大了。通过上学期的“国培”的感受,我发现很多专家、教授都在关注羌族文化的继承。我校地处藏羌文化结合带,连接了藏族和羌族的文化。对于本课题的实施创造了优厚的条件,学生爱学、爱听、爱做,对羌族美术的传承创造了基础。
在我们国内中小学的教材由于很多原因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本地区的美术教学,所以需要乡土教材的融入使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让他们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知道报恩、知道珍惜、知道成人、知道传承。使学生在学习中感会家乡丰富的艺术内涵。
三、羌族美术的教学方法
把羌族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一)加强对学生的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
羌族刺绣和羌族建筑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为乡土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后汉书》早有记载羌族刺绣为“澡井”艺术,现在我县各个学校通过美术课外活动积极开展羌绣教学成效十分显著,同时我县将羌族剪纸从羌绣中剥离开申报为课题成为独立的羌族美术学科。而对于羌族建筑来讲我们身边到处是 ,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家乡美。
(二)树立学生的审美意识
家乡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方位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的村落山寨,有独特的分布特点,房子造型多样,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三)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制作后可在校园内办一个“羌族美术作品展”或“羌族美术资料展”等,让学生认识当地的羌族美术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有效开展,利用家乡自然资的意识和习惯。
四、利用震后重建配置的先进多媒体让课堂活动更精彩
(一)直接动手实践,真实感受
教师及学生可以在课余进行田野作业,通过相机,摄像机等收集很多素材远景,打开我们的视野,搜集和整理羌族美术资料。
(二)间接学习,感受乡土
通过放映通过多媒体的介绍方式,让学生欣赏羌族美术文化,感受羌族美术文化的浓浓气息。教师可带领兴趣小组的学生到当地的自然景点进行写生,让学生在写生的同时感受自然风光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羌族美术作品的创新
任何艺术的优秀成果展示突出在于创新,我要突出羌族美术的题材创新、材料创新要突出它的时代感和当代感,每个学生都是创作大师,只要基于传统羌族美术资源一定就会创作出大量的羌族美术作品。
五、延续课堂 社会与学校相结合
美术课外活动辅导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和课堂教学统一,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
请一些如羌族剪纸和羌族刺绣艺人艺术家为学生现场传授技法,使得民间艺术进入学校。在我们村寨里就有许多年龄较大的老太太能剪出漂亮的剪纸,我曾经就专程去拜访了多位民间艺人,他们的剪纸,造型生动,技法娴熟让我大开了眼界,回来后,我又把学来的技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群众的智慧存在,产生拜访,学习的愿望 。
羌族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羌族美术资源,在于教师教学思想怎样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相接轨,从而把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一、利用本土民族文化开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
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构建小学美术新课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努力开发当地民族文化,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术与生活、环境的联系,用美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走进莫力达瓦本土美术系列课堂之一——实践。达斡尔族的“哈尼卡”剪纸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哈尼卡”是玩具纸偶,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把“哈尼卡”带到课堂中去,让每个学生用纸盒或折纸摆出房子和院落,用彩纸、纸盒做出各种生活用具。他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安排“哈尼卡”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学生动手动脑,有说有笑,“哈尼卡”在他们的手中就会“活”起来。在课堂中把“哈尼卡”剪纸作为美术教学或地方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术与地方生活、环境的联系,用美术表现自己的生活,再现自己的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既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也是地方文化的传承。
二、挖掘本土民族文化地方美术资源,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走进莫力达瓦本土美术系列课堂之二——合作。鄂伦春族的桦树皮文化和毛皮文化,蒙古族的服饰文化和生活文化,达斡尔族服饰与萨满服饰颜色、图案及其传说、历史典故等,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把获得的信息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再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到生活中加以运用,去创造美。从“发现—收集—探究—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交流合作学习。这种以学生自主总结提炼的方式归结为学生的能力,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这必然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充分利用本土民族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在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加深学生对地方资源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实践者、创造者,增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多元认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资源实践中的主人。
如,走进莫力达瓦本土美术系列课堂之三——参与。莫力达瓦当地的节日民俗活动形式多样,极具特色。斡包节、瑟宾节民族节日都会开展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这是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宝贵资源。我们以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教学活动,提升想象的空间。我们从欣赏、绘画、手工三方面实施教学,收集整理这些人文美术资源的资料,并运用在美术教学上,学生不仅创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充分利用本土民族美术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知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
人格。
如,走进莫力达瓦本土美术系列课堂之四——参观。带领学生去参观莫力达瓦珍贵的历史古迹和“达斡尔民族博物馆”,我除了让学生欣赏、体验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制作方法,认识其美丽的装饰效果、丰富的画面构图以及夸张的造型形象外,还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实物背后的达斡尔族的民间故事、文化传承,理解其中深刻的精神内涵。不仅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接受了健康的审美教育,同时也让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潜移默化于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之中,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和发展。
挖掘地方美术资源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是多样的,除了上述列举的内容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特点的民族风俗文化,这种由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异性梯度力产生的旅游吸引力是促使人们对异己文化区产生旅游动机的内在因素,也是民族文化旅游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前提,“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依附的核心和灵魂。然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价值体现最终是通过旅游产品的形式来实现,一个成功的旅游产品开发必然是以清晰的认识资源、正确的评价资源为前提的。
一、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贵州境内苗族主要集中黔东南洲雷公山一带,包括雷山、麻江、丹寨、台江、凯里、剑河等县市。这里素有“苗疆腹地”之称,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为贵州 “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窗口。
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来明确界定“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对众多学者的论述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凡能产生旅游吸引力,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切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通常来说,能成旅游开发对象的民族文化才被称作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它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民族特性、民间特性、地域特性、文化特性、美学特性等五个方面的特性。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各民族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仪、婚恋、生丧、交通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特有的、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习俗。本文指的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范围包括稳定的物质实体文化旅游资源和非实体精神文化在内的旅游资源两大方面。如苗族建筑与聚落、服饰、工艺、饮食、节日、风俗、岁时节令、、游艺竞技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二、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由于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交叉性与延展性,目前世界各国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尚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分类的依据不同,得到的分类方案也不同,综合前人的研究,民俗文化资源的分类的主要有两种分类形式:一是对民族文化本身,即根据民族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划分,可分为生活文化、游艺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制度文化、工艺文化、信仰文化七大类;二是根据旅游产品的属性将民族文化资源分为三大类旅游产品:第一类是实物景观,包括历史遗迹、古城旧址、民族建筑、村落、以民族文化建筑为主题构成的民族博物馆、以及以民族文化内涵为灵魂形成的旅游附属区等;第二类是以民族行为文化及可参与性民俗活动的开发为主形成的旅游产品,抱括大型活动与节事旅游、民族餐饮、民族歌舞、各类民俗活动;第三类是民族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包括对民间文学和神话、绘画、工艺、宗教等。
这两种分类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形式分类清晰明确,但它只是从文化资源的角度进行的归类,而不是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考虑分类,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种形式,虽然是从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分类,但分类笼统,类型之间界限模糊,甚至有的地方交叉重复,科学性不严谨。国家标准GB/T18972一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应该说为各地旅游资源调查分类和评价提供了很好的规范性指导。本文参照国家标准类,吸收、综合已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分类的长处,结合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对苗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细分。
(一)分类依据
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特点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标准主要有成因、属性、功能、时间、开发利用状况、管理级别、资源质量高低等等,均可以作为不同目的要求的分类依据。本文的对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照以下两级方案展开:
一级分类方案的划分依据:第一层次划分以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属性,即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式为依据;第二层次划分以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表现形态为依据;第三层次划分以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功能为依据。
二级分类方案的划分依据: 主要是根据各类资源的内容进行归类。
(二)分类方案
①一级分类方案:苗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在苗族文化资源中可开发为旅游产品的部分。本文参照国家标准GB/T18972一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确定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
根据上述标准将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分为大类、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四个层次,在类别命名上结合了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名称。根据以上分类方案,大体上把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分为以实体为表现形态存在的实体文化资源和客观存在但不以具体实物形态表现的非实体文化资源两个大类和以下四个主类,十二个亚类和四十二个基本类型。
第一类:建筑与设施。主要包括苗族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与归葬地三个亚类,其中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包括特色建筑、广场、人工洞穴、建筑小品等五个基本类型;居住地包括与社区包括苗族村寨、苗族民居建筑、民族博物馆、特色街巷、历史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特色店铺、特色市场体等七个基本类型;归葬地主要指悬棺景观类。
第二类:遗址遗迹。主要指社会文化活动遗址遗迹类,包括历史事件发生地 、废弃寺庙、古城旧址、聚落遗迹四个基本类型。
第三类:民俗旅游商品。主要包括手工艺品与工艺品、苗族服饰品、苗族饮食、苗医药品四个亚类,其中手工艺品与工艺品包括刺绣品、蜡染品、纺织品、锻铸品、雕刻品、编织品等六个基本类型;苗族服饰品包括头饰、服饰及其他等基本类型;苗族饮食主要是包括特色小吃、菜品等类型;苗族医药类主要是指苗族的中草药材及制品。
第四类:人文活动。主要包括民族民间礼仪与地方风俗、游艺文化、节庆活动、宗教活动四个亚类型,其中,苗族民间礼仪与地方风俗礼仪包括生活礼仪、人生礼仪、生产礼仪、其他礼仪四个基本类型;节庆文化包括纪念节日、生产活动类节日、社交与娱乐活动节日、大众节日四个基本类型;游艺文化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演艺活动、民间游乐竞技活动三个基本类型。宗教活动祭祀活动 与巫术活动两大基本类型。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见表1-1。
②二级分类方案
在一级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文对雷公山地区苗族文化资源调查与统计,对苗族文化资源进行细分,如表1-2所示。
三、分析与讨论
第一,由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存在相互交错的复杂关
系统一体,各文化资源内部、各文化资源之间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并存的,例如习俗、礼仪文化与节庆文化,节庆活动能体现与反映出民族习俗与礼仪文化,同时,民族习俗与礼仪文化可以促进节庆活的特色性;又如建筑与村落等资源之间,村落中包含建筑,建筑又是村落的一种表现形式;活动场地民族活动的载体,民族活动场所又需要通过民族活动的开展来体现它的作用等。这些资源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包含或被包含、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在对某单项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时是相对的,不能将它与其它资源完全割裂开来。
第二,根据旅游资源的性质与特点,以上所列的苗族文化资源都有可开发价值,但存在开发价值的大小与开发的重要程度的区别,因此,在苗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不能对所有资源同时、同等程度的一并开发,也不可采用“一刀切”的武断、片面的资源开发思想,而是对可开发部分的文化资源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和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包装、组合,进而有序的、有重点的开发。
一、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选择
(一)宁夏资源禀赋选择
在宁夏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过程中,资源优势被定位于土地和矿产。但从长远来看,难以支撑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宁夏农业的发展,只能起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难以支撑宁夏整体经济的发展。从产业升级趋势可以看出,先进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工业化以后,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下降,反而需要国家通过补贴政策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收益受到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无法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发展能源工业具有低成本、高回报、见效快的特点,但其破坏生态环境、无法可持续发展的缺点也很突出。同时,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且宁夏矿产资源也是有限的,近几十年可以是宁夏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存在资源枯竭的隐患。
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文化可以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直接创造财富,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通过对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内化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即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文化资源具有消费的无损耗性和利用的再生性,具有传统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消费的无损耗性表现在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无论怎样转移和利用都不会失去资源的使用价值,资源可重复利用。利用的再生性表现在文化资源满足人们需求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再开发,同时会生产出新的文化,文化资源利用越多越广,效用发挥越充分,创造出的新文化资源就越多。
因此,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禀赋的优势,可减少宁夏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弥补资本、技术等资源的不足。而在宁夏众多的文化之中,伊斯兰文化能够形成资源禀赋。
(二)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的界定
宁夏伊斯兰文化就是伊斯兰文化、回族文化和宁夏地域文化三者的交集。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是指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伊斯兰文化内容的要素集合。
建构宁夏伊斯兰文化,是宁夏回族文化商品化的必然。文化的传播在于文化共享,但缺乏文化认同就会产生文化冲突,具备文化认同的文化商品才能形成市场需求。文化资源要转化为文化商品,形成产业规模经济,前提是产生文化认同的消费者群体规模较大。因此,不是所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都适合产业化开发。宁夏在文化资源开发中不能以回族文化称谓为主导,而要以伊斯兰文化称谓为主导。原因是回族文化产品市场需求较小,仅回族消费者(主要是西北回族)产生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消费者出于猎奇心理会少量购买,但不会成为稳定的顾客群体。而以伊斯兰文化作为产品主导文化,不仅国内有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认同,更有众多的伊斯兰国家民众的认同,这就为宁夏伊斯兰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把宁夏回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能够扩大具备文化认同的文化商品市场,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产业链。
二、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宁夏伊斯兰文化定位不明确
目前,在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回族旅游文化等方面有大量研究成果和制定的政府政策。但是,众多的成果和政策的表述中,未严格区分伊斯兰、穆斯林、回族、清真等用语适用范围,特别是未突出宁夏的地域特色。例如,“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突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回商大会”突出了回商人文历史和产业经济;“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突出了民俗习惯和。因此,宁夏伊斯兰文化缺乏统一的具有文化认同的称谓。文化称谓的多元化,在宁夏区外市场上,就会造成文化传播和沟通的障碍,限制文化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有序运行。
(二)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禀赋特征不明晰
文化资源必须是文化中能够用于生产和消费的,而且能够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部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转变为文化资源。而可以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文化资源,又必须具有资源禀赋,即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宁夏文化呈多维结构,有回族文化、西夏文化、黄河文化、岩画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齐头并进、遍地开花的现象。这种开发模式虽然有利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特别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也造成了投资的分散化,难以产生规模效应,不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特别是上述文化市场需求较小,难以推动文化商品化和商品文化化的发展。而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作为宁夏最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却没有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三)宁夏伊斯兰文化资源开发缺乏有效整合
一方面,文化资源开发领域界定不清晰,局限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忽视了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工业化商品,本身就体现着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所谓品牌、形象就是消费者认同的一种文化。宁夏红、盐池羊肉、中卫硒沙瓜等商品,就是文化资源提升宁夏本地产品附加值的成功案例。但是宁夏产品没有系统化地整合,形成宁夏特色产业群。另一方面,产业开发中,使用清真产业、穆斯林用品以及回族用品等多种名称,削弱了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增加了宁夏形象树立的成本。美国制造、日本制造、中国制造等名词代表的是一种形象,是一种文化。那么宁夏制造是什么?应该体现什么样的文化?笔者以为,它既不是回族文化,也不是伊斯兰文化,而应该是宁夏伊斯兰文化。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产业化
云南文化处于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的边缘地带,是汉文化的西南边缘,青藏文化的东南边缘和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的北部边缘。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交流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使用人口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强势语言的交融中能否稳定传播使用和发展?是否会出现语言衰退和语言濒危?在文化日益繁冗的新时期如何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否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研究。
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大文化背景
2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云南民族文化。由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不一,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正是在与此相应的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居住于坝区交通便利的民族往往比较开放,如白族、纳西族等,他们既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较多地接受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二是居住于边远山区的民族则比较封闭,如拉祜族、部分彝族等,他们居住地区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不易接受外来文化;三是一些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成果较多并趋于定型化,或者表现为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为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为抽象的思想和性格(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四是一些传统文化积累较浅和后进的民族,如基诺族、景颇和部分佤族,在一定条件下反而容易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这些民族都信仰原始宗教,也容易改信外来的人为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
从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源得到开发,到当今全新的、自主的得以积极发展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整合化、现代化、艺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二、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语言的资源、文化的资源、经济发展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一)有利条件
第一,国家政策。我国政府历来都很重视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专门机构,帮助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国家共为壮、彝、布依、苗、侗、哈尼、傈僳、佤、白、纳西和景颇等民族设计了十几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很受欢迎。
第二,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语言文化的传播贯穿于人类传播历史的全过程,特别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传播方式仍然保留,在传播过程中留下了特色的云南文化资源。例如:歌谣,传说,谚语,咒语等。
第三,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竞争性。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历史上都是经历了语言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之中的大多数深深扎根于本民族之中,有很强的竞争性,其功能很难在短期内受外界语言文化的干扰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四,就政治经济水平人口分布比例来看,政治经济力量较强、文化水平较高、人口较多的民族使用的语言能够容易开发并且容易影响另一个民族的语言。
(二)不利因素
第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与封闭性特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使云南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叠合点,其中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并呈现出“隔山不同语,隔村不用音”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闭塞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第二,云南政治经济水平总体落后,容易被新的文化所影响,削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与普及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学习接受了新文化,母语能力是一定程度会下降。
第三,聚居地中散居、杂居,相对闭塞、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更容易被汉族语言文化以及其他聚居地更集中经济更发达的民族语言文化所影响和改变。
第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不够完善,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少数名族语言文化教育的课程和方向还不成熟和明确,只是在一些民族性的学校有相应的专业并没有从基础学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全面展开双语教学的要求。
三、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化发展
随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整合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走向,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形式必然要走向艺术化和产业化。大量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各少数民族原有的以书画、观赏、娱乐为主旨的各种传统语言文化艺术形式得到更多的发掘、整理、展示和宣传,显示民族语言文化精神风貌、创造活力、生活情趣和理想的审美文化方面转化。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纳西、彝、景颇、白、傈僳、藏等少数民族都曾有过各自的书写文字,并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着。随着汉语言文字的普及,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大范围地迅速丧失其实际作用。例如含有东巴象形文字的各种旅游艺术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服饰、实用工艺品,字画、民族语言文化的音乐光碟,特色语言文化话剧小品,歌舞表演等也日益与日常生活分离而进入旅游市场,各种各样的有语言文化民族建筑和生活习俗已逐渐构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其审美文化特质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张扬。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艺产业中的发展
近几年在中央台以及各地方台举办的歌手大赛中,云南少数民族歌曲以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元素,以淳朴美妙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表达,赢得全国观众的认可和支持。特别是云南原创歌舞“云南印象”,云南各村寨少数民族人民参演,原汁原味的,不加雕琢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歌词和唱腔,给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带去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一些影视公司和摄影公司更是拍摄了纪实片,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拍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演化中的故事等更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新时期文化纷杂交错的时期拥有了独特的地位,同时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教育等产业中的发展
云南特殊的省情使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例如在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产业、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产业、计算机少数民族文字库提供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软件产业等。随着云南省信息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其经济意义越来越显著。
四、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开发与语言文化产业化研究的措施
首先,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差异性大的系统,因此是在理论体系研究中,要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径,最主要任务是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建库、加工和研究,同时对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进行调研、统计和客观的描述,探索民族语言关系,构建和谐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生活。
其次,政府要有政策倾向,为少数民族语言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对于挽救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增强民族和谐及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这就需要有制度、机构、经费、法律等方面的保证。
再次,教育部门应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研究的投入,例如:建设适合云南省少数民族族情的教育体系,设置少数民族小语种培训机构,加大对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出版物的发行,实行双语制教育方式,逐步提高民族素质,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高素质民族语言文化的人才,营造良好的民族语言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民族语言文化产业人才的聚集。
最后,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多元格局中为我国创造更多社会效益、经济价值,在适合的产业中加强语言文化产业的建设。政企合作式或企业投资式或自主开发式,从习惯性的语言文化立场中游离出来,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在传统的价值应用基础上与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手段、现代产业投资营销策略等想结合,参与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需求。
五、结语
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资源不仅代表着民族的智慧,而且成为自己民族图腾般的象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职业和少数民族语言产业的逐渐形成,更加显示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成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的特殊的资源。因此,我们要团结积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最大化的保护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同时,积极创新和投资,让宝贵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创造更多新的经济价值。这样新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一旦形成,必将充分展示其特殊社会能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整个云南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杰,马丽雅.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周耀文,戴庆夏.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