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色农业分析

特色农业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7:58: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特色农业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特色农业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云南 特色农业 灰色关联度GM(1,1)模型

云南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耕地资源总量607.24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6.69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9.11%,其中水田占31.87%,旱地占68.13%。森林和水域面积分别占土地面积的38.11%和0.7%,荒山荒地面积1290.4万公顷,另外还有草山、灌木、滩涂等。农业生产种类多,形成以烟、糖、茶、橡胶、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为骨干的生产格局,成为云南农业发展的基础。然而,农业基础薄弱和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全省的农业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民收益高、见效快、最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所以,就目前云南省的现状和其他省市的经验来分析,发展特色农业是帮助农民持续提高收入的可行性途径。

一、云南省农业特色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按照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选取农业总产值作为主行为因子,分析农业产值与橡胶、蔬菜、茶叶、烟叶、肉类、甘蔗、鲜切花、水果、牛奶的相互关联程度,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农业特色产业对农业总产值变化趋势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橡胶>蔬菜>茶叶>烟叶>猪牛羊肉类>甘蔗>鲜切花>水果>牛奶。其中,橡胶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关联度为0.864,说明在近几年橡胶是云南省农业特色产业的第一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云南胶区的气候独特,适宜橡胶生长。云南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临沧、德宏、普洱、红河、文山等6个州市28个县市。这一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处内地,无台风影响,土壤深厚肥沃,同时雨季高温高湿,光热水条件季节性配合适宜,有效性高,胶树生长旺盛,冬季低温与干旱结合,光照充足,有利于胶树抗寒越冬,加之云南山地年温差较小,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胶树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晨间气候凉爽,也有利于排胶,干湿季节明显,使主要植胶带的自然环境条件优于海南、广东、广西和闽南植胶区。这些自然条件确定了橡胶在云南省特色农产业中的关键地位。水果和牛奶的关联度较低,说明在近期内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不明显。

1998年以来,根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国家对烤烟、卷烟实行“双控”的实际,云南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大对特色优势农业的培育。2007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06.09千公顷,是1995年的1.6倍,全省烤烟总量76.7万吨,是1995年的1.01倍;甘蔗、蔬菜产量分别是1995年的1.87倍和2.74倍;茶叶、天然橡胶产量分别是1995年的2.67倍、2.16倍。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特色农产业的发展。

二、云南省农业特色产业的灰色预测

建立GM(1,1)模型对云南特色农产业进行动态预测。

1、特色农业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云南省农业产值和特色产业产量的2001―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应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分别对各项序列指标建立GM(1,1)模型,对各类序列指标进行未来的趋势预测,在回代检验中发现9种特色农产业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以及平均相对精度皆在90%以上,可以进行预测,各序列的GM(1,1)模型如下,预测结果见表3。

2、发展趋势关联分析

根据表3的数据,对2010―2014年的预测值进行发展趋势关联分析,分析所得关联度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看出,在未来几年,影响农业产值最大的是鲜切花,在区域分布上,初步形成了以昆明、玉溪、楚雄、曲靖为主的滇中温带鲜切花片区;以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为主的滇南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以迪庆、丽江、昭通为主的滇西北、滇东北球根类种球繁育片区;以大理、保山为主的滇西特色花卉片区发展的格局。“云花”在国内70余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0%,出口通达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4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份额逐年增加,在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的占有率得到巩固和提高,进一步拓宽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的出口市场。云南正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亚洲种苗、种球生产中心和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

茶叶在特色农业中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由于云南茶叶文化积淀深厚,产业基础较好和生态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所以云南茶叶发展潜力很大,经过GM(1,1)预测和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

牛奶在这一阶段的关联度排序得到了大幅提升,主要有以下原因:畜牧业的制度改革;省政府培育农村支柱产业的号召;技术进步的应用,使得深加工全面实行。

烟叶的影响大幅下降,与国家对烤烟、卷烟实行“双控”的实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蔬菜、橡胶、水果、肉类、甘蔗等在这一时期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不大。这些产业在云南发展已久,发展空间已经非常小。

三、结论和建议

1、云南省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2007年,甘蔗、茶叶、橡胶、蔬菜、水果、花卉等10种优势特色农产品面积达到3650万亩,产量大幅增加。

2、橡胶、蔬菜、茶叶、烟叶是目前影响特色农产业的主要因素

由于这些产品深加工不足,所以未来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深加工基地,对这些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包装和宣传,以稳固其地位。

3、鲜切花是未来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云南依然要把花卉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加强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环境条件等方面采取措施,促使花卉产业长足、迅速的发展。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首先,增加技术投入,实现农户有能力接受科技进步的手段;其次,完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得农户接触到并且能够使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在此基础上有力促进了特色农产品规模效益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 云南省情编委会主编:云南省情[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 特色农业;SWOT分析;发展思路;甘棠镇

一、研究区域现状

双峰县甘棠镇地处湘中盆地衡绍干旱走廊上,该镇交通发达,潭邵高速公路、洛湛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甘棠镇,在建的沪昆高铁也纵贯该镇。全镇总人口8.3万人,农业人口7.56万人,占总人口的 91.1%,为双峰县第二人口大镇。面积共132.87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

2000年以来,甘棠镇就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生产发展放在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位置。全镇各村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山斗村为主的牡丹、芍药种植,五四村为主的礼品西瓜种植、赛田责任区的蚕桑种植、安格斯黑牛养殖以及金家责任区的瘦肉型猪养殖等特色农业。

二、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1)基础建设。自2006年以来,镇里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丘陵塘堰、水窖改造,新修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设立农村信息服务站,年信息达286条,创建了百亩示范片,发展节能灌溉农业,增加农业补贴规模和范围。在养殖业方面,甘棠镇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立项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2012年,全镇新增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35个。

(2)政府扶持。为了推进甘棠镇特色种养业发展,镇财政利用专项拨款扶持资金,作为特色农业发展启动资金,已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2个,同时还加大对特色农业和种养作物知识培训的力度,增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的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招商引资。

(3)发展龙头企业。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对甘棠镇从事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与动态监测,为其提供创建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2、劣势(Weaknesses)

(1)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综合效益较低。从自然资源来看,甘棠镇的气候、水土、生物等资源优势不明显。此外,大部分土地生产条件较差,限制了特色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农产品初级生产为主,加工转化能力弱,像生猪、黑牛等农产品大部分以直接产品和初级加工半成品走入市场,价格低廉,农民增收较难。

(2)产品的品牌化率较低,经营管理不完善。该镇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没发挥其提升产品价值、应用差异化的目的,大多数品牌在双峰本县的知名度、美誉度都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各特色产业主体虽多但未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市场领导品牌,同种特色农产品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导致低价竞销,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劳动力素质低,特色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全镇从事农业耕作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7.5%,特色农业停留在粗放式生产的阶段,科技含量低,许多农业生产操作过程中以纯手工劳作为主,农业产出效益较差,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3、机遇(Opportunities)

(1)在政策支持方面,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大开发、国办29号文件和中央1 号文件连续9年支农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该镇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2)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地距娄底城区路程不到30分钟,从区位优势上带动了甘棠镇的特色农业发展,为农副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便利的交通环境。

(3)在市场方面,伴随着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健康型消费逐步向城郊的延伸与扩张,对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也越来越大,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挑战(Threats)

一是邻近乡镇的竞争。甘棠镇特色农业的起步较晚,周边的三塘铺、印塘等地已有相当规模,甘棠要取得后发优势困难较大。二是农产品卖难。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农产品的供给由短缺变为充裕,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三是在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盲目生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肥猪屯栏头”、“蔬菜烂田头”的现象,极易削弱自身的产业优势。

三、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突出一个特色农业的“特”字,按照“ 产区――基地――片带”的总体框架,优化全镇特色产业布局,突出中药材、黑牛、西瓜、生猪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同时把蚕桑、蔬菜作为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其产业化规模,将本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格局。

2、依靠科技,加强产学研合作

首先,按照“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要求,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其次,要深入农机推广机构与人员的改革。完善镇、村、组三级农技推广的网络体系,保证农技专业人员队伍专职专用,每村配备一名农技推广员,按时上门为农户进行农技推广,为农户提供咨询服务;再次,探索建立产学研共同体。农技站应与科研机构、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模式,加快开发特色农业新品种,增强其市场竞争活力和发展后劲。地方科研机构与乡镇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农业特派员” 和“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户的科学种养水平与生产素质。

3、建立品牌,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落实国家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积极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强化品牌意识,以“质量产生品牌、品牌塑造形象”的原则做大、做强品牌,对全镇同一产业制定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在主产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企业应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改变传统的农业企业停留在初加工层面上,企业经济效益滞后的局面。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整体特色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4、办好农校,培育新型经营群体

甘棠镇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要贴近农民的需要和农村实际,创新思路,开设芍药、尾参栽培、礼品西瓜种植,生猪、黑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对全镇的农业耕作、养殖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结合农业生产的时令季节特征,有时效的开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如中药材种植培训课程中应包括中药材田间管理、采挖与加工、经济效益与预测、病虫害防治、中药材集优化生产等。

【参考文献】

[1] 印小川,张天维.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分析[J].农业经济,2012(1)P18-19.

[2] 潘时常,朱菊萍,焦金芝.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1(12)P72-75.

[3] 杨少垒,蒋永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P69-79.

[4] 陈栋,卓敏.发掘山区优势资源 打造特色精品农业 加快韶关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村,2008(2)P37-39.

[5] 李翠兰.论娄底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P173-176.

第3篇

接下来,本文以“徽香源符离集烧鸡”为例,通过对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框架下“双品牌”传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解析,探讨在此特定情境下“双品牌”传播的一般策略,在丰富品牌传播理论的同时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决策借鉴。

1案例背景简介

1.1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介绍

符离集烧鸡是皖北著名的加工型特色农产品,其命名方式采取了典型“地名+品类名”的组合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烧鸡行业目前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年生产销售烧鸡约1500万只,鲜烧鸡、软包装烧鸡和系列衍生产品年产值超过3亿元(喻文武宜启,2012)。作为典型的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符离集烧鸡旗下企业品牌众多,但市场认知度较高的企业品牌主要有“徽香源”和“刘老二”。“徽香源”作为符离集烧鸡旗下的企业品牌之一,是一家典型的地方土特产品生产企业,在公司成立初期,面对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已经存续了十几年的老字号强大对手,通过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缺口,在深入分析行业竞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定位,并围绕着其定位制定产品、价格、渠道及传播策略,用不到六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符离集烧鸡”市场的近半壁江山,发展形势喜人。

1.2“双品牌”传播策略的市场背景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新近品牌的创新行为往往是进一步市场博弈的开始。在2013年上半年销售会议上,看到前6个月的销售目标达成情况,公司决策层顿感压力巨大,销售额不仅没有达成总体销售目标,而且出现了同比下滑,考虑到与去年同期相比门店数的增加以及产品提价的因素,产品实际销量的下降幅度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公司四个主导销售区域中只有一个实现了正增长,尤其是公司一直引以为傲的直营门店系统出现了不小的销售下滑。

销售下滑的结果在公司决策层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在2013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开始在上海、安徽等地蔓延,死亡病例也陆续上升。有关资料显示,此次H7N9型禽流感病毒极可能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家禽的基因重配。疫情发生后,多地启动了应急措施,上海暂停了全市活禽交易市场,南京市区范围内禁止饲养鸡、鸭等家禽,伴随着媒体的深入报道和关注,一时间谈禽色变。在疫情初始的月份里,直营门店的销售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甚至有的消费者会跑到店里面问,你们为什么还能开门销售。

从微观环境来看,企业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比以往表现更加积极。具体而言,从市场运作来看,伴随着竞争的升级,竞争对手逐渐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战略思维,系统发展了品牌核心理念,实现了产品多元化发展与包装升级,并与加盟店门头保持一致,VI呈现可圈可点。在企业品牌传播方面,整合使用关键点的户外平面广告、公交车体、公交站牌、小区内广告、户外LED显示屏、广播等营销资源。销售方面,流通与卖场渠道发展稳定,节日活动内容有所创新,整体市场思路清晰,稳步推进,知名度较高,在中低端市场与渠道占据优势。与此同时,包括其他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栏杆牛肉”“夹沟香稻米”在内的符离集烧鸡品类替代品也开始积极进行市场宣传,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面对更多的品类和品牌选择,消费者更加理性,追求产品品质,注重品牌和产品的性价比。“徽香源”企业品牌在2013年年初的提价行为虽提升了营业额,但也对品牌的消费者性价比认知产生了负面影响。

2基于需求的“双品牌”传播策略目标确定

2.1新的竞争形势判定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企业品牌所面对的竞争态势与初创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公司在直营连锁门店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更表现在整体品牌形象与销售氛围的营造上,对符离集烧鸡集群品牌提升意义长远。

在内部管理与团队建设方面,多任职业经理人的历练使得团队职业化水平较高,团队整体素质上升很快。在企业品牌传播方面,经过多方探索与商讨,“汉始烹鸡,中国卤味”的核心品牌定位初步确立,在关键点均有户外平面传播,乡镇客运车辆车身广告提升了传播的广度。同时,企业品牌依托直营门店系统开展丰富多样的节日促销活动,烧鸡鲜货销售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存在的问题在于公司对核心理念的有效传播仍有限,产品线略显单一,延伸产品烧鸡酱与包装型的休闲零食产品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由于符离集烧鸡本身的产品特性,加上直营、酒店与团购的挤压,流通渠道略有收缩。综合来看,企业品牌美誉度仍较高,在中高端群体与鲜货市场上占优并享有一定的忠诚度,核心市场调研数据也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产品口感、门店服务和店铺环境表示满意。

2.2“双品牌”传播策略的目标确定

面对新的市场竞争局面,企业品牌面对的问题是:该如何积极应对主要竞争对手在品牌传播方面的“咄咄逼人”;如何巩固企业品牌在鲜货市场与高端群体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顾客忠诚;如何进一步争夺市场中的中间消费者;如何进一步打击以夹沟香稻米和栏杆牛肉为代表的品类赠礼替代品,强化集群品牌的代表地位;如何进一步化解涨价对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进一步塑造企业品牌在市场中的品类代表地位。

面对这一系列的棘手问题,企业的决策者决定首先从宿州市场开始,发动一波大规模的企业品牌与集群品牌联合的传播活动。选择宿州市场是因为她不仅是符离集烧鸡的原产地,也是口碑传播的策源地,更是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通过在原产地的大规模“双品牌”主题传播活动,来提升企业品牌在烧鸡品类中的代表性,同时扩大品类对城市的代表性,让消费者一踏入宿州,就能“看得见、听得到”,置身于品牌的氛围之中。

基于此,对“双品牌”来说,此次营销传播活动的目标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集群品牌符离集烧鸡代表宿州;企业品牌“徽香源”代表符离集烧鸡;企业品牌的符离集烧鸡味道好;企业品牌的符离集烧鸡质量有保障。

3“双品牌”传播内容的确定

3.1传播主题

传播目标的前面两句话是要实现企业品牌代表宿州的诉求,主要针对符离集烧鸡的赠礼市场,后面两句话是强化门店运营体系的优势,针对的是符离集烧鸡的鲜货市场,或者说是日常食用的需求。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赠礼市场的购买关键是帮助消费者实现礼品赠送的情感价值,因为礼品的选择既关乎受礼人,也关乎赠礼人,要让消费者有面子感;自食市场的购买关键是提供消费者关心的使用价值,就是产品好不好吃,是否新鲜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为了强化品牌对礼品市场赠送面子感的满足,公司决策者决定使用“徽香源符离集烧鸡――一座城市的味道”作为此次传播的主题,因为“味道”一语双关,既可以在“产品好吃”和“城市代表”之间产生移情和同感,也体现了对城市最具特色食品的直接诉求,实现了对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双重传播。

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符离集烧鸡日常食用需求中对质量和口感的追求,公司决定使用少年儿童食用产品的情境作为主题传播的主导场景。无论规模是小是大,孩子往往都是家庭注意力聚焦的核心,是越来越重要的“后背决策者”,给孩子吃的东西往往有着更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健康标准。孩子天真无邪的吃相对美味的表达显得纯净而又充满诱惑,这种表达不仅增加了对符离集烧鸡使用场景的诉求,更进一步地刺激了消费者形成幸福、美味、新鲜和质量有保障的品牌联想。

3.2传播实施组合

为了达成消费者一踏入宿州就“看得见、听得到”的传播目标,公司决定采取以户外为主,静态与动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首先,通过公交车候车亭和书报亭的平面广告实现对重点目标区域的辐射,结合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车身广告实现传播范围的有效延伸;其次,通过高速公路入口和高铁站出入口的户外巨幅平面广告实现对商旅、出行人群的传播覆盖和消费提醒;再次,与广播电台合作开展城市美食发现类节目,将品牌和传播诉求嵌入到与听众的互动内容中,实现对学生和司机等特殊群体的有效传播覆盖;最后,通过在公司网站上建设专题活动页面,通过平面广告上的“二维码”进行注意力的引流,鼓励消费者上传和产品相关的照片,进一步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除了常规的传播互动以外,公司出资并联合相关部门。公司以“一座城市的味道”为题,承办了一次公益性的全市范围内的有奖作文比赛,进一步推动了公司品牌传播的纵深发展。

4案例讨论

4.1“双品牌”传播策略的实施效果

在此次“双品牌”主题传播活动实施近半年后,根据第三方的调研数据,有40%的被调查者每周都会看到徽香源符离集烧鸡的广告,90%左右的被调查者至少接触过一次其“双品牌”广告,57%的被调查者对“一座城市的味道”传播主题有记忆,这说明此次传播活动的认知效果良好。

品牌传播活动是否能对消费者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其所传递出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和集群品牌的既有认知以及预期是否匹配,消费者对品牌传播的内容是否认可和喜爱,消费者对传播内容的喜爱与认可将会传递到企业品牌及其产品上。调研数据显示,65%的被调查者认为“一座城市的味道”的诉求符合企业品牌的形象;69%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徽香源符离集烧鸡“一座城市的味道”的传播内容。

通过此次品牌主题传播活动,有效提升了徽香源企业品牌在原产地宿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升了在产品品类中的代表性,有效缓解了价格上涨带来的负面效应,巩固了企业品牌在符离集烧鸡日常食用市场的领导地位,并打击了以夹沟香稻米和栏杆牛肉为代表的替代品,提升了符离集烧鸡集群品牌的忠诚度。

4.2“双品牌”传播策略的一般规律

首先,正如所有的传播策略一样,“双品牌”传播策略也是谋求通过建立与消费者的共识来实现价值的认可和传递,谋求建立长期的忠诚关系,因此,传播成功实施的前提是对企业品牌目标顾客的深入洞察和精准定位(余明阳,2003)。在本案例中,企业品牌的主导消费群体是中高收入群体,愿意为产品品质和品牌美誉支付一定程度的溢价,这是传播策略发生作用的基本前提。

其次,“双品牌”传播策略与单纯的企业品牌传播的显著区别在于,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往往大于企业品牌,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联合出现,本质上是谋求集群品牌情感和资产向企业品牌的迁移。因此,传播成功的重要保证:一是企业品牌的传播诉求与集群品牌的感知形象保持一致;二是必须与集群品牌同时出现,这是为消费者建立企业品牌品类的基点认知,在塑造品类内企业品牌偏好的同时也提升消费者对集群品牌的品类偏好。

第4篇

关键词:特色农业;农民收入;绍兴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40-04

一、问题导入

学术界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理论。张晓山认为,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有一定的刚性,而农民对商品性农产品的消费又极为有限,故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张晓山,2000)[1]。二是资源禀赋论。王雅鹏等认为,在同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生产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所占有的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多少。特色农业能给农民带来收入的条件是土地和劳动力投入(王雅鹏、郭犹焕,2001)[2]。而资源(主要是耕地及人力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显然是农民收人增长的首要约束因素(郭正模,2001)[3]。其次,中国农民接受的低水平教育会影响他们作用于特色农业的生产效率(陈艳等,2001)[4]。韦鸿等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多寡决定了收入的高低。农民拥有的资源数量稀缺,用于特色农业的投入就少,农民收入低可想而知(韦鸿,2003)[5]。

上述分析表明,虽然学术界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分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多偏重于理论,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少。本文准备用实证的方法来分析浙江绍兴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文章分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首先,分析绍兴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其次,分析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再次,对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进行回归分析,这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给出我们的结论,这是文章的第五部分。

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绍兴市《农业经济普查数据》、历年《绍兴统计年鉴》和历年《浙江统计年鉴》。同时,考虑到《绍兴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对农产品品种统计的不一致,故本文对绍兴特色农业分析时只能度量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四个指标,其余特色农业指标则没有可供比较的数据。

二、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分析

产业竞争力评价是比较绍兴特色农业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个较好度量范畴。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区位商、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指数等。考虑到资料取得的相对困难,本文所作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分析只做区位商分析和产业经济增长指数分析。

1.产业经济增长指数。产业经济增长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作为比较基础的时期,叫基期,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报告期或计算期)产业经济增长水平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从表1可以看出,绍兴茶叶和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与浙江全省范围的茶叶与牧业经济增长指数是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当绍兴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向上提升时,浙江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也向上提升,当绍兴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下降时,浙江茶叶与牧业的经济增长指数也下降;绍兴林业经济增长指数曲线在1994年之前和浙江全省范围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曲线保持一致,1994年之后这两条曲线的变化是不一致的,主要是由于绍兴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要高于全省范围内的林业经济增长指数;绍兴渔业经济增长指数与全省范围的渔业经济增长指数也有很大的不同,1996年之前是全省范围的渔业经济增长指数高于绍兴渔业经济增长指数,1996―2002年则是绍兴渔业增长指数高于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2002年之后则又是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高于绍兴的增长指数;从绍兴单个指数的增长曲线来看,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增长指数绝大部分时间是高于100的,低于100的只有少数几个年份。

以上分析表明,从绍兴历史来看,其茶叶、林业、牧业、渔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从浙江全省范围比较来看,绍兴茶叶、林业的增长指数略高于全省范围的增长指数,牧业的增长指数略低于全省范围,渔业的增长指数低于全省范围,这表明,从增长指数来看,绍兴茶叶与林业的竞争力较强、牧业的竞争力次之,渔业的竞争力最弱。

2.产业区位商分析。任何地区的有效核心优势总是通过一定的优势产业或优势产业群体来体现的。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省或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优势可以通过产业的区位商来衡量。区位商模型为:

Q=(e/e)/(E/E)

其中,Q是区位商,e是第j个区域的总产值,是j区域内第k个产业部门的产值,E是大区域的产业产值,是大区域内第k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区位商表示的是j地区k行业占大区域同业的比重与地区总产值占大区域总产值的比重之比。如果j地区k行业的比重相对于本地区总产值占大区域总产值的比重,意味着j地区k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区位商反映了区域j在大区域k产业中的重要性。当某一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时,则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高,专业化率比较高也就意味着该产业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在真个区域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反之,则该产业的专业化率比较低。

从表2可以看出,绍兴茶叶区位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92年之前的阶段、1992―2003年的阶段、2003年以后的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区位商均超过了3.0,第二阶段的区位商则大于2.3而小于3.0,以上情况充分说明绍兴茶叶在全省范围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前面分析绍兴茶叶增长指数时,发现绍兴茶叶增长指数曲线与全省范围的茶叶增长指数曲线保持一致;联系到产业区位商分析,说明绍兴茶叶是浙江茶叶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曲线直接影响了浙江发展曲线的形状。绍兴林业区位商则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在1998年之前,其区位商小于1,从1998年到现在,绍兴林业区位商均大于1,个别年份则达到了1.8以上,尽管最近稍有下降,但2007年该指标仍高达1.51,表明绍兴林业在浙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绍兴牧业区位商发展和林业区位商刚好相反,其经历了一个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在1999年之前,绍兴牧业区位商大于1,而1999年之后则小于1,2006年该指标为0.86,明显低于前两年。绍兴渔业区位商则比较小,除了1989年、2002年、2003年这三年过了0.5之外,其余均小于0.5,2006年则仅为0.37。以上分析表明,从区位商来看,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以茶叶为最、林业次之、牧业竞争力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则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产业增长指数与产业区位商分析的综合水平可以看出:茶叶是绍兴特色农业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林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牧业的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最弱,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而绍兴特色农业的竞争力是一种喜忧参半的局面。

三、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

1.绍兴农民收入增长指数与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比较接近。本文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指标的度量是农民人均收入,根据《绍兴统计年鉴》,绍兴农民人均收入在1988年905元,到2007年增长到9 730元,19年间增长了10.75倍。表1显示,从人均收入增长指数来看,绍兴收入增长速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之前的增长指数均超过了110,个别年份高达132.25;1996―2003年为第二阶段,其增长指数均大于100而小于110;2003年之后增长指数又超过了110,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各种税费减免的缘故所致。前面分析绍兴特色农产品的增长指数时,我们已经知道绍兴各种特色农产品的绝大多数年份的增长指数均超过了100,说明农产品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呈一种正向关系。另一方面,除了林业增长指数数值比人均收入增长指数数值有较大不同外,绍兴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和各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的数值也比较相近,这就说明了特色农产品对绍兴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农民收入与特色农产品增长的相关系数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相关系数的大小来度量,相关系数用r表示,介于-1和+1之间,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高。

r=

其中,y是观测值,是样本平均数,T是样本容量,k是滞后差分项的滞后期数。r表示k阶自相关系数。

本文利用Excel软件计算出了绍兴农民人均收入与特色农产品的相关系数。从下表可以看出,茶叶、牧业、林业、渔业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全部是正数,说明绍兴特色农产品的增长促进了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从相关系数的大小来看,林业与绍兴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是最大的,其次是牧业和渔业,茶叶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小,仅为0.69。相关系数的大小可以说明:林业的增加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带动作用比较大,其次是牧业和渔业;茶叶是绍兴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其相关系数比较小是因为茶叶只是农业这个大类的一部分,还有蚕茧、蔬菜等其它特色农产品由于统计的原因而没办法进行计算,故其相关系数没有林业、牧业、渔业大。

以上分析表明,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均具有拉动作用,就好比水涨自然就会船高。但林业的拉动最为显著,其他相对较小,这是绍兴农业相关决策者应该注意到的现象。

四、农民收入与特色农业发展的回归分析

1.回归模型设定。类似已有文献, 本文假设农业收入是渔业、林业、牧业、茶叶的线性函数,故本文采用如下的简约式回归方程来进行分析:

REVENU=C+αFISH+αFORE+αHUSB+αTEA+ε

其中,REVENU代表历年绍兴农民的平均收入,FISH表示历年绍兴渔业产量,FORE表示历年林业产皮昂,HUSB为历年牧业产量。则TEA为历年茶叶产量。表3给出了绍兴农民收入与渔业、林业、牧业、茶叶的回归结果。

2.模型的总体估计结果。从总体看,方程估计结果良好,符合理论预期。方程的可决系数(R2)为0.9849,表明回归拟合得很完美。DW统计量为1.8433,表明各各变量的序列相关性较小。F统计量为244.07,表明方程的整体回归系数比较显著。从单个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渔业的t统计量为1.5145,不在95%的范围内显著,其对应的P值为0.0776,但如果将显著范围放宽为90%,则渔业的回归系数较为显著。牧业、林业、茶叶的t统计量表明,此三种变量的回归系数均在95%的范围内显著。

从回归结果来看,渔业的回归系数为0.0097,表明渔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便增长0.0097%。林业的回归系数为0.0333,说明林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则增长0.0333%。牧业的回归系数为0.0177,反映了渔业每增加1%,农民收入便增长0.0177%。茶叶的回归系数为0.1012,说明茶叶每增加1%,农民收入就增长0.1012%。以上分析表明,茶叶是绍兴相对稀缺的特色农产品,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大。渔业为绍兴相对较为丰富的特色产业,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小。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绍兴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特色农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分析,得到了以下关于绍兴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

从产业竞争力方面分析:茶叶是绍兴特色农业竞争力最强的产业,林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牧业的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渔业竞争力最弱,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特色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来说:绍兴人均收入增长指数和各特色农产品增长指数的数值比较相近,说明了特色农产品对绍兴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茶叶、林业、牧业、渔业对绍兴农民收入的增长均具有拉动作用,但林业的拉动最为显著,其他相对较小。

从特色农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结果分析:除了渔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系数显著性相对较弱以外,茶叶、林业、牧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回归系数均较为显著;茶叶是绍兴相对稀缺的特色农产品,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大;渔业为绍兴相对较为丰富的特色产业,其对绍兴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弹性最小。

参考文献:

[1]张晓山.农业结构调整五大问题应重视[J].经济工作导刊,2000,(12).

[2]王雅鹏,郭犹焕.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理论浅析[J].南方经济,2001,(5).

[3]郭正模.农民增收问题:理论分析与政策导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1,(5).

第5篇

关键词:湖南;农业;集聚式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32-03

目前制约湖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重要因素是农户的规模太小,信息流通不畅,产业链过短。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要发展湖南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改变这些现状,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优解决好湖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特色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特定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和产业基础,现在的特色农业占农民的收入比重是越来越突出,特色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发展。湖南发展区域集聚化特色农业有利于把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实现农产品区域集聚化和专业化生产,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的成本和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

一、主要研究方法

(一)规模优势指数SAI的测算

本文目的在于测算湖南省主要农产品在生产方面的优势,确定湖南省的优势农产品。本文从农作物生产的规模生产方面来研究,即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来建立规模优势指数SAI,规模优势表现为某地区某农作物生产所具有的规模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1]:

SAIij=(GPij/GPi)/( GPj/GP)

其中:SAIij是i区j种农作物的规模优势指数;GPij是i区j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GPi是i区所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GPj是全国j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GP是全国农作物的面积。

如果SAIij>1,表明i区j种农作物相对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ij

(二)区域结构相似系数测算

本文选用采用的结构相似系数方法,对湖南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其计算公式[1]为:

Sij=(∑XinXjn)/(∑Xin2∑Xjn2)-2

上式中:Sij表示地区i与地区j的相似系数,Xin和Xjn分别表示部门n在地区i和地区j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0≤Sij≤1,当Sij=1时,表示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ij=0时,表示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从变化上来看,如果相似系数增加那么结构趋向于相同;如果相似系数减少,那么区域的产业结构趋向于不同。如果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比较高,这就说明了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非常相似,存在着严重的重复生产问题。相似系数在0和1之间时,系数值越小时,相似程度越低。当然,产业分类的粗细也对结构相似系数的大小有相当程度上的影响,产业分类得越细,那么产业的结构相似度就会越高,产业结构存在的同构化问题越严重。根据上述的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各地市的农业社会总产值结构和农业总产值结构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见下页表2)。

二、湖南省农业特色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区域集聚化布局不明显,产业结构趋同化。下页表1说明,湖南各个地区的农业资源配置比较不合理,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农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分工的水平非常低,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趋同化对农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均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2.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缺乏优势,区域资源未形成特色。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相当丰富,其中粮食、生猪、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都在全国位列前茅,但趋同化降低了农业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发挥不出各个地区的资源比较优势。比如的生产,数中低档的最多,而优质太少,2011年湖南优质早稻面积仅占早稻面积30%,导致粮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乏力,不仅制约着湖南的农产品的区际和国际流动性及其市场规模扩展,而且限制了湖南农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没能让具有适合种植水稻资源优势的地区形成以水稻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从而制约特色农业有效性的发挥。

3.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获得是要依赖于拥有一定规模专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系列化精细加工包装线和现代化营销网络的大型加工集团。湖南农业的趋同化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放大了市场波动产生的影响,加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湘西、湘南和湘北的产橘大县中几乎是每家都在种橘,使得橘产经营非常的分散,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品种改良、新技术改造、产后处理一系列配套问题都致使无法大规模进行,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县的品种单一、产期集中、品质不高、产销不畅,产橘大省却是无法发展成为产橘强省。

三、集体经济二次飞跃背景下湖南特色农业发展战略与思路

(一)确定集体经济二次飞跃背景下湖南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

由表1可知,湖南省大部分农作物生产不具有规模优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很明显小麦、花生、玉米、薯类、甘蔗和水果是湖南省的劣势农产品,湖南省在稻谷、油料、麻类、烟叶的生产上规模优势指数非常明显,是湖南省的优势农产品,尤其是麻类和稻谷。而茶叶的规模优势不是很明显,也没有发挥出来茶叶在湖南省的优势。因此,湖南要更好发挥出“发挥优势、效益优先”农业发展战略思路,就必须调整和优化特色农业区域集聚化布局的战略突破口,充分去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特色农业的优势产区的集中化,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和产业带,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上下游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棉粮油麻、肉奶水产、烟草、果蔬茶等产业链,以优质水稻、油菜、柑橘、茶叶、特色蔬菜、家禽、中药、特色水产、苎麻、旅游观光等10项为重点大特色农业的产业区域集聚化布局。

(二)借鉴国内外特色农业区域集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特色农业的区域集聚化生产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美国农业经过近两个多世纪发展,农业通过产业的区域集聚化分工进行资源的整合,使得结构与农业布局逐步合理化,以利益最大为追逐目标,合理地去结合各种要素,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高效的、高品质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和合理农产品生产体系。比如特色玉米典型的有艾奥瓦和伊利诺伊,佛罗里达州具有特色的柑橘、橙子和花卉;堪萨斯的小麦;爱达华的马铃薯以及威斯康星的奶酪等等。同样国内的山东寿光凭借良好的区位,市场、技术创新及政府支持等条件,以蔬菜产业为龙头,带动了良种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蔬菜为特色品牌吸聚的很长的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链,并不断发展壮大。寿光蔬菜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六分之一,寿光特色农业蔬菜品牌吸聚形成产业链的发展的成功经验,一是通过产业转移进行调整特色农业的区域布局,进行专业化和区域集聚化生产;二是利用了品牌效应吸聚其他上下游的产业进行集聚,以蔬菜产业为龙头品牌,吸聚了良种产业、食品加工业、物流业等多个下游产业的发展,也活跃了上游的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多年的转移发展,寿光已经形成了以蔬菜为特色品牌吸聚的很长的上下游相关的产业链,并不断发展壮大。

(三)区域集聚化生产是湖南特色农业发展的出路

湖南省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有限的最大原因是空间集聚分布格局的不明确,必然存在着模仿,那么所谓的特色也会变成公共的物品,区别度不大,那就会使得特色的效应消失了,区域集聚化不仅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且也是特色农业走向市场,实现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模式。湖南省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特色以及农业转移的原则进行特定地区生产特定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一个一个的园区,吸引更多的企业加盟,扩大农业的规模,进行规模化生产,做到特色农业地区的特色农业的品牌的不可替代性。让别人只要提起这个地方就知道这个品牌,提起这个品牌就知道这个地方。把品牌和这个地区紧紧地挂钩起来。这就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些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各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已有的品牌优势发展适合各个地区的特色农业,尽快完善形成“一乡一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特色农业的产业区域集聚化转移是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和资源禀赋必然的结果。

第6篇

所谓“一村一品”即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以闻集草莓基地为例分析讨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的发展之道。

二、阜阳市闻集镇“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20世纪末闻集镇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种粮大户土地整治、小农水工程、节水灌溉和扶贫项目,多项目配套建设,夯实了种植基地土壤改良、基本农田保护、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闻集镇的土地、人力、交通等优势,因地制宜编制贮备了一批农业项目,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在安徽境内形成了“南有长丰、北有闻集”的草莓生产格局。“田楼粉丝”、“张湖青茄”、“段庄辣椒”、“野美西瓜”、“闻集娃娃菜”和“杨店金针菇”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相继建成。

通过发展“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经济,一方面,提升了闻集镇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进程,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出租土地、到当地的种植基地工作提升了收入水平,促进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阜阳市闻集镇“一村一品”现代农业现状分析

(一)内部分析。(1)经营技术与专业人才。为顺应社会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闻集镇在传统种植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科学种植方式,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然而,调研结果表明,种植户普遍认为该技术作用不大,并指出其与当地人才培养少见成效有很大关系。截止目前,该镇缺乏相关的系统性总结,专业的人员培训机构以及相应的人才引流计划,造成了大批专业人才流失。(2)企业规模与交流合作。调研发现,60%的人认为当地特色农业规模经营陷入了恶性循环。过于分散的小规模企业严重阻碍了技术与人才交流;生产技术难以实现,专业人才匮乏又进一步导致经营规模的小而分散。同时,该镇特色农业发展过分依赖政府,导致种植户与基地只顾着闷头干,缺少认识和理念。(3) 企业定位与品牌效应。就调研结果来看,部分生产基地定位尚不明确,大多数局限于普通的实体销售,极少进行深入思考,如发展县域电商,打造中高端消费市场等。同时,调研数据指出,品牌建设的缺乏是制约当地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重要原因。自1999年当地草莓被评为国家绿色产品之后,品牌创建发展较为缓慢,以至其他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不足。

(二)外部分析。(1)销售范围。我团队经调查发现闻集镇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主在用于日常食用以及特产等用途,销售渠道少,销售范围窄。本来因为知名度较小、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等问题,闻集镇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情况一直不容乐观。而销售渠道少直接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影响范围,导致闻集特色农业规模经营资金不雄厚,竞争能力自然不强。所以,闻集镇特色农业相关产业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扩大销售范围,增加产品种类,增强该地特色农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加速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和进步。(2)市场环境。农产品消费市场总体说来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此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并不快,这对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经营方式提出了考验,而且市场环境易受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种类等因素的影响,闻集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市场现状并不理想。面对经济危机渐渐消散,经济社会逐渐稳定,政府惠农政策逐渐登台的现状,新农村特色农业作为后起之秀,应当抓住时机,迎头猛赶 ,争取在其他普通行业忙于维持昔日繁盛场面的同时,加大创新力度,迎合消费市场,积极开辟新的消费群体。 (3)闻集镇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规模经营的支持

者――政府。闻集镇政府对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该地政府的积极申请下,该镇的草莓被国家农业部批准认证为绿色产品,绿茄、青椒被省农业委批准认证为无公害产品,这大大提高了该地特色农产品的地位;2)在政府的鼓励之下,该镇不仅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了各类专业协会;3)该镇政府还十分重视该地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为推进该镇特色农业规模发展,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特色农业发展的项目;4)为响应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闻集镇也加快了发展重点特色农业的步伐,积极有效地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努力为当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阜阳市闻集镇“一村一品”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继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于“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发展,政府参与其中往往是事半功倍。在优惠银行贷款政策的基础上,政府应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平台,给予进一步的资金补充;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致力于打造当地品牌文化;将有关知识纳入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加强特色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包括地质勘察等在内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体系;同时完善物流运输,促使闻集镇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稳步发展。推动村落间差异化发展,推动卫星城模式建设。主创一种或多种明星产品,以此辐射带动其他产品发展。

(二)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闻集镇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影响。“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认识,可有效促进当地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发展。对外来旅客,以开发标志性旅游产品、特产等以特色农业为题材的纪念品为主;对本地人则将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纳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中,并且在各村组、住宅区定期举办宣传交流活动,实现鼓励特色农业走入当地千家万户的目的。

(三) 引进“千县万村”电商工程,更好的“引进来,走出去”。阿里巴巴的“千县万乡”电商工程,通过地标性产业平台的建设,并帮助培养电商人才,指导企业开展网上分销批发和大宗交易,以实现真正的实体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从而可以实现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阜阳市闻集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将电商的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聚集在县城周边,形成电商服务业、包装仓储物流相关产业和商品配套供应产业协同集群发展的县域电商。通过电商终端的发展实现服务到村的电商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农产品的营销与推广。

(四)综合提高企业数量与质量,加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的数量是一个产业是否繁荣的最直接表现,提高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基地的数量会加剧竞争,会淘汰劣势基地,提高优势基地的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企业的质量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其中包括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企业质量的提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从容应对竞争与风险,让企业的发展道路走得更远。应主动发挥人才强镇建设,鼓励更多的人开办特色农业规模经营基地,同时为踏雪寻莓等基地提供有效的融资平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为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资金,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

(五)合理配置,加强设施建设和管护。良好的生产条件是种植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也是降低风险,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要将规模经营户流转的耕地纳入农业开发项目范围,集中投入,实施路、田、水、沟渠综合改造,切实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村级组织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已建设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管护,确保设施发挥,延长使用年限,降低再建设投入。此外,我们调查中还发现,许多农产品易坏,而保鲜技术的落后,更让农户损失惨重,加强仓储和保鲜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决定农户盈利与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六)建立供求信息及时反馈机制。把市场和生产连接起

来。我们调研中发现,种植大户各自为营的现象仍有存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生产和销售中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市场调研机制的匮乏导致市场需求信息不明了,而生产也多是考虑目前的市场状况,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导致在市场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信息的滞后性,导致了农产品的滞销,投入时高价,而产出时低廉的现象普遍存在,也因此阻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合作机制和及时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着眼于未来,可以让种植者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人,牵着市场的鼻子走,才能在长远的发展中取胜。

第7篇

一、特色农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由于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产业空心化,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收入微薄,导致这些地区劳动人口流失,农民多选择进城务工,地区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特色农业多数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惠农减贫的天然属性,因此发展特色农业本身就是一种精准扶贫措施。特色农业形成一定规模之后,还将产生集聚效应,获取生产要素和科技服务的成本降低,农业生产利润增加,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农户开辟了致富增收的有效通道。因此,鼓励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果蔬加工、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并通过增加政府补贴,减轻贫困人口经济负担,是促进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河南省各贫困地区存在不同特点,仅靠救济扶贫无法彻底改变贫困人口的现状,而开发特色农业侧重于帮助贫困人口提高“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2.有助于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长期以来,有些地区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有限,重要原因就在于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扶贫资金“大水漫灌”般发放给农户,容易产生非贫困户“搭便车”现象,而真正的贫困户反而无法分享扶贫资金,严重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而精准扶贫在于“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了精准度,避免了盲目性。探索和开发特色农业,是以创新思维来发展“新三农”,即“现代化的新农业、城镇化的新农村、职业化的新农民”。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区域经济优势,为贫困户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素质培养、创业资金支持等,从而提升贫困人口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技能,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3.有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河南省土地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和平地面积为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山地、丘陵7.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3%;河南省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全省水资源413亿立方米,农业用地有效灌溉面积479万公顷,丰富的土地资源、多样的地质地貌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河南省地处中原,京广、京九、陇海、焦枝等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新郑国际机场是4F级国际机场,便利的交通条件密切了河南和全国各地的联系。河南省现有特色农产品30多种,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如新郑大枣、信阳茶叶、西峡香菇、鄢陵花卉、开封西瓜、原阳大米、中牟大蒜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现实基础。通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布局,将产业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河南省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二、河南省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虽然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河南省“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来看,我省农业生产受到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多数农产品生产属于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生产规模较小。落后的分散经营方式,给标准化生产、先进技术的运用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我省在农产品的品牌创建和品牌推广方面,观念意识落后,缺乏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这将给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较大障碍。特色农业的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影响着特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因此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农业本身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从纵向上看,我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足,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强。尤其在品牌推广、流通、销售环节,河南省特色农业的发展更是十分薄弱,导致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自产自销,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横向上看,河南省特色农业缺乏相关产业的有力支持,技术推广、产品分级、标准化管理等环节职能由农户或政府解决,成本高、效率低。2.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近年来,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顺利实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和农业结构调整,我省特色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的问题,从生产环节转向了农业生产前、生产后环节。我省耕地面积12288万亩,但有效灌溉面积只占其中的64%,有36%的耕地仍在“靠天吃饭”。我省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耕地越来越薄,并且白色污染、面源污染严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实现绿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除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之外,多数农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大中型农机农具较少,单位生产成本较高。另外农机产品的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不同农作物、不同环节的农机农具供给不足,且技术含量低,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3.特色农业品牌化程度较低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体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内在统一,体现了农产品高端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协调统一,也体现了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通过特色农业的品牌化发展,不仅能够给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还将推动农民在下一生产周期继续追求高端特色品牌的良性循环。特色农业品牌化降低了农产品产销环节的信息不对称性,解决了消费者逆向选择问题,促使产销环节有效衔接,推动品牌农业的纵深发展。但我省农业生产存在着“特而不多”、“多而不特”的矛盾,区域优势不明显,总体布局有待调整。从我省各县市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来看,不同区域缺乏沟通,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地追求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养殖规模,在特色农业发展上无序竞争、贪大求全,没有突出区位优势,特色农业难以形成品牌,做大做强。从特色产品的产销环节来看,重生产轻流通、重项目轻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造成特色产品上市时节,农户之间相互压价、无序竞争,产品无差异化阻碍了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河南省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8篇

本文从青海省门源县的自然环境实际现状出发,围绕门源县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及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单位,阐述了门源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优势以及开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且提出相应措施,以此实现门源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生态;发展前景

1.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现状

门源县境内地势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高差悬殊,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中间是低地,构成了气候湿润、水分充沛的门源盆地。门源盆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特征。春季多风雪,夏季多雨,秋季时间短而温和,冬季寒冷漫长。由于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而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则显得凉爽湿润。

并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麝、猞猁等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水獭、天鹅、雪鸡、兰马鸡等珍贵动物,另外还有虫草、大黄、雪莲等六十多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农业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反面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达到预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铁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渐便利,信息传输能力的加强,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保障了门源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门源县由于地处相对比较偏远,农业形式较为单一,发展特色农业将会有利于改善其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也有利于门源县对外形象的改善。门源县的主要农业形式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这些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会为门源县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2.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整体资源优势为特点,依据独特的农业资源,为追求区域内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市场的需求来突出地域特色,并且还将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配备。以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建设目标,做成一条符合市场和逻辑的产业链,有合适的规模,良好的效益,高配置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2.1油菜花观光农业门源县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极具观赏性的美丽花田也被网络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花海之一”。县政府也观测到其中的巨大潜力,于几年前便开始办起了“油菜花节”。本县的油菜花节于每年的7月18日—25日举办,可以想象,在辽阔的原野上青草繁茂,底下牛羊成群,在景色秀丽的古城台举办男女老少齐聚城台,共观美景。这样的景观有利于旅游农业的发展,本身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名气,另外需要做好周边产品的完善和基础建设的完善,比如便利的交通工具、可得到的居住环境和较安全完善的制度。当然,这些建设都需要能保障长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的可能。而建设完成走上正轨的油菜花田将会给门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的生态蔬果园和蔬菜大棚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选择。以门源县的“青鲁缘”高原冷凉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为例子,这是一个以山东援建为主的项目,省、州、县配套建设的门源县“菜篮子”工程,是集惠民和公益于一体的民生工程,总投资达近三千万元。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门源县政府部门根据客观条件加以创新,将室外种植和室内种植相结合,进行有机种植。依托于门源县所特有的大面积钙含量丰富的黑土,发挥其本地高原冰冷的气候特点,还有优质的水资源等等环境优势,采取合作社与基地、个体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产业的投资生产,最终做大了这个品牌特色。并且结合了旅游观光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一体化产业链的现代高原冷凉蔬菜农业生态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增加了经济创收,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为之后的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2.3人参果致富路“人参果”是一种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的作物。而在门源,当地人把“鹅绒委陵菜”称蕨麻,也叫人参果。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物,口感清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血、改善营养不良等,人参果算是门源的一大特色,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耕时节人参果采挖的季节前去田地间开采人参果,现挖现卖,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门源的水土适合人参果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产物的种植生产,私人承包种植人参果就成为了发展门源特色农业的一大商机,通过技术的改良,塑料大棚的种植等等提高种植的效益,不同于野生生长的人参果,提高其亩产、产量,增大其种植效益,可以将人参果作为有价值的有特色的农业产品销往周边地区甚至全国范围。也能为门源发展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启发。

3.特色农业新建设

特色农业的发展和门源县的新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推进互相影响。最终的问题都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门源县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经济上的创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生态发展的可能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完整性,需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起来,创新管理体系,合理化规模,维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正确的规划和设计。以建设特色农业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方式,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来确保特色农业的合理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门源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协和。

参考文献院

[1]吴晓燕,吴记峰.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特色、问题与前景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