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

新型县域经济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7:58: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型县域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型县域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平台化战略;动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046-02

一、义乌平台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与实践成效

平台化的发展战略,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将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平台,把平台主导者――政府、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各类生产厂家和商家等、平台服务的消费者――中间商、零售商以及个人消费者等置于县域平台之中,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等的引导,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和商家的进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而不断提高城市的城市化水平[1]。其中平台化发展战略,至少包含三个重要内容:县域平台服务系统,平台的盈利能力,平台商业生态系统[2]。

(一)县域平台服务系统

义乌市平台主要是由政府、生产厂家以及商家和消费者等组成。义乌市政府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如“四个允许”、优先发展商贸业,建立小商品市场以及积极争取国际贸易综合性改革试点,积极发展“市场采购”型等政策,为义乌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吸引更多新的厂家和商家的入驻,增强义乌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消费者的分布呈现这样一个规律:义乌本地―浙江以及周边省份―全国―全世界。

(二)县域平台的盈利能力模式

义乌县域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体现在义乌经济主要是依靠商贸业的发展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义乌市政府确立了重点发展商贸业的决定,通过几代商贸市场的发展,形成规模经营,降低产品的交易成本,形成义乌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义乌逐渐形成前店后厂的城市布局,服务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在21世纪大力发展义乌的旅游以及会展经济,不断开拓义乌经济发展的新渠道,提高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3]。

(三)县域平台的商业生态系统

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是基于一定的利益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共担风险、共享资源促进平台的不断发展[4]。在平台中,义乌市政府作为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所有的交易以及生产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合理分配政府所拥有的资源。而平台的其他参与者如消费者、各种产品的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零售商等是整个平台当中最为关键的成员,脱离了他们则整个平台将不复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互为存在,而且他们与义乌政府也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了维持义乌整个商贸经济的发展,各种物流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机构以及中介机构不断涌现,支持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等。义乌平台当中还存在一些寄生种群,为整个义乌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的企业或者供应商,他们是依附于整个义乌经济发展的,并为义乌经济的发展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

义乌市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一,政治上,义乌市政府的政治环境更为轻松,政治体制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政府政策,义乌市政府的行政权限不断扩大。在面对国际贸易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式下,义乌市政府积极争取国际贸易综合性改革试点,积极建立“市场采购”型的贸易方式解决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保持义乌的市场竞争力。其二,经济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经济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2013年GDP达到850亿人民币,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浙江乃至全国的前列水平,城市化水平达到77%,远超浙江和全国的50%和40%。其三,社会上: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科技迅猛发展,十多年来,已建成各类生态主题公园15个。绿化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切实巩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实现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5]。

二、义乌平台化发展战略经历自发―自觉―自主的过程

(一)自发的发展过程(1978―1986年)

义乌经济主要是依托于个体经济的发展而繁荣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人多地少的困境使得义乌剩余的劳动力需要进行转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发出现了大批的个体经营业者,而政府此时也意识到个体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义乌人民的生存问题,因此为解决人民的生存问题,政府必须在政策上给予个体经济支持,鼓励民众的创新精神。因此,政府鼓励的个体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自发地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以及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兴商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市场创建之初,义乌把商品的消费者定位于农村的广大农民,开拓市场的重点在于中西部地区,尔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巩固已有的市场的基础之上大力拓宽城市市场,城市的工薪阶层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义乌商品的消费对象。

(二)自觉的发展过程(1986―1992年)

这个时期由于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以及国家对个体经营的承认使得义乌个体经济从此活跃起来,义乌市政府把在体制之外的群体纳入了与社会利益分配相联系的公共政策范畴。这段时期内众多家庭工业在还没有被中央制度所开放的前提下也开始自觉地走向合伙经营和股份合作,而此时义乌市政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利益选择的影响下,将政府的自身利益与社会的普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民营企业与传统合作经济制度思想相结合的创新产物――股份合作制。这种合作形式为整个义乌乃至全国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三)自主的发展过程(1993年至今)

从1993年开始,义乌市场已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之时,义乌政府果断实行了“管办分离”,政府全面退出竞争领域,使市场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又制定了《关于加快市场发展,促进市场持续繁荣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义乌市场建成国内外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效益最佳的商品交易平台,为今后义乌市场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在20世纪末做出了把义乌建成世界最大的商贸城的决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义乌市政府看到了电商发展的巨大潜力,着力开发义乌市的电商平台,“义乌购”也因此产生,近几年“义乌购”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因为全球金融海啸的发生,义乌经济的发展也遇到巨大的挑战,因此义乌市政府为解决这一难题,果断向中央政府提出进行国际综合贸易改革试点并获得批准,着力构建“市场采购”型的贸易方式,主动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积极寻找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试图解决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难题。

三、义乌市的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平台化观念,利用平台化战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政府作为县域平台的创建者,应该意识到平台化发展战略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对辖区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选择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平台化战略。把政府、企业和商家以及消费者等全部纳入平台之中,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以及支持作用,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维持平台的领先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与商家的积极性,把其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及时地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二)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实行平台化的发展战略将面临诸多挑战

义乌市的平台化发展战略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以商贸业为主导,围绕商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相关的生产企业和为促进商贸业发展提供各种各样服务的商家,不断完善义乌平台服务系统和提高平台的盈利能力;建立良性运行的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正确处理平台参与者的利益关系。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完善过程,是由众多成员组成,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成员加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新进成员与原有成员之间以及老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实施平台化发展战略的关键。首先要对生态系统组成人员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它们在平台当中的职责与作用。其次要鼓励新成员的加入,对现有的成员进行挑战与补充,淘汰不符合平台发展的成员,促进平台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不断丰富平台盈利模式。县域平台要创造适合于本区域特征的盈利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不断完善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培养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三)平台化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树立发展的理念

首先从平台的参与对象来说,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平台的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要不断提高,在政策指导、法律法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做到与平台的发展相互适应,甚至应该要提前预测到平台发展趋势并做好准备。对于平台的生产厂家以及商家等而言,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等,在平台的不同发展时期可以满足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求,不断扩大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受众范围,适应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其次从平台内容来说,平台的服务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平台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各个参与对象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平台的盈利模式不断创新,创造越来越多的平台的收入来源,促进整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就是平台的生态系统,平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大熔炉”,适应平台发展的被吸引进来并不断提升,落后的、不适应平台发展的被淘汰出去,逐渐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不断促进整个县域平台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笑笑.基于电子商务融合的浙江专业市场平台化发展战略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 周利华.网络平台演化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李先锋,白庆华.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7):15-16.

第2篇

坚持产业强区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城市产业体系。经过近十年时间的高投入、高增长,东胜区的城市规模强势扩张,但产业培育步伐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服务业活力不足,实体经济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乏力、拉动就业能力不强,居民生产、生活成本偏高,人气商气不足等问题凸显。因此,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尤为紧迫。一要继续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炭物流产业,力争5年内煤炭电子交易中心年交易量达到5亿吨、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建成辐射西部地区的煤炭物流核心区。全面提振绒纺和酒业等传统产业,依托鄂尔多斯羊绒集团、鄂尔多斯酒业集团两大行业龙头企业,建成世界一流的绒纺工业园区和国内知名的酒业园区,抢占行业制高点,放大“鄂尔多斯”品牌效应。二要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全面发展壮大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以京东方、世纪互联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兴通讯等项目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兴重工、巨鼎煤机等项目为引领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产业。打造铜川汽车博览园区,大力发展汽车销售维修及汽车休闲文化经济。三要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鄂尔多斯高原夏季清新凉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服务条件和人文环境不断优化,要围绕“避暑”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产业,重点培育旅游度假、商务会展、教育培训、体育竞技、康体养生等行业,使休闲产业成为东胜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年内,启动酒吧一条街、餐饮一条街,改造新建步行购物街、羊绒一条街、大众消夏夜市街等休闲街区;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利用现有商业楼盘,扶持创业人员经营特色餐厅、品牌店面等50处休闲场所;积极引进希尔顿、喜来登、福朋等国内外知名酒店入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和推广在全国范围有影响力的“避暑休闲之都”品牌。四要全面增强园区内生动力,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扩大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的重要平台。争取到2017年,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经济科教(轻纺工业)园区、铜川汽车博览园三大园区销售收入分别超50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

坚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动摇。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所在。东胜区的发展与民营经济兴衰相依,东胜区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近65%,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3.5万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启动民间投资和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力量。当前,要放手发展非公经济,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为着力点,以非公经济的大发展来推动县域经济的新跨越。一是从制度上保障非公经济的地位。按照“非禁即入、一视同仁”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使其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服务,推动各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在东胜区全面落实。针对各级政府颁布的政策,制定细化的实施措施,分步骤地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民营经济开放。三是主动作为,以“中小企业服务年”为契机,采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办法,帮助中小微企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以积极稳妥地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为开端,以新型金融业推动东胜民营经济在转型提质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公路、市政以及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不断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把民营经济打造成真正的“就业工程”“富民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推动城市建设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按照全市“一核、一圈、一带”总体规划,主动融入核心区一体化布局,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的特色,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走功能强化、品位提升、城乡一体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宜居宜业避暑休闲城区。一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畅通对外通道,加快融入“呼包榆城市1小时经济圈”进程,加快“鄂尔多斯核心区半小时生活圈”建设。年内,全力支持呼准鄂铁路建设,启动实施210国道改线、机场高速、机场轻轨、包东第二高速、铜大高速、东康快速路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新建5条、续建25条市政道路,完成公铁立交六号桥和昆都仑四号桥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营能力,实现干道交通大动脉和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畅通连接;启动第二轮电力合作项目,万利等3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星河湾等6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送电;全面改善城区供水、供热、供气等设施,三年内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95%以上;完善便民服务体系,配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文化中心等公益性场馆,布局新建一批医疗、商贸、停车场、幼儿园等便民服务网点。二是提升城市品位。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年绿化攻坚”行动,在旧城改造中注重拆迁还绿、园艺植绿,实现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推广节能建筑、节电照明、节水改造技术,拓展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倡导低碳生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依托“数字东胜”平台,整合城市管理、食品卫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社区服务等信息化监管工作,构筑集监控信息采集、应急指挥控制、综合信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城市建设与全市带动转移农牧民稳定就业、充分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加快引导转移农民自主创业、入园务工,率先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3篇

在选取新闻线索和稿件时,编辑先有个基本判断:这样的线索和稿件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为了满足受众需求,事前还要做哪些策划,怎样写,怎样拍,怎样编,以及放在什么时间播,都要以木土化为准绳。

1.详解政府政策。媒介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但政策文本一般是比较模糊和抽象的。政府的某项政策甫一出台,节目请有关专家或业内人士进行解读,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情况分头采访,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比干巴巴地报道政府出台某项政策的消息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江北新城规划》在南京市展览馆展出多次,我们每次都对规划出现的亮点进行详细解读,提高了本地受众对电视新闻的选择度和关注度。

2.关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只有地方主流媒体才会给予大量的、连续不断的报道,也是受众获取这方面信息的主要途径。浦口正在建设江北新城,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媒介塑造的江北新城的模样已经令受众产生了美好憧憬,他们十分留心江北新城的各种变化,我们在报道中从不吝啬对这种情绪的渲染。长江隧道的进展,我们自始至终予以关注;桥北新街口——华东mall,以及区内各种道路建设、地铁的开工、重大引资项目的落户,无不是我们新闻报道中的华彩乐章。

3.挖掘并反映本地的特色、历史与文化。本地的历史文化是一个人赖以成长的环境和根脉,一定有想了解的潜在愿望。历史文化题材的新闻或者专题也是凝聚人心的气场,通过这个气场和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激赏,使观众达到心心相印的效果。如我们报道过的汤泉街道的“一村一品”文艺演出,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民间艺术,经过村和社区文艺人才的排演,使古老艺术得以传承。

4.放大民生效应。公交信息、天气预报、菜价涨落……这些“不登大台”的民生信息,这些与本地百姓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牢牢地吸引住受众的目光。大到买房置业,小到几毛钱的果蔬价格,我们都给予关注和报道,浦口台因此出现了专跑楼市的“楼市记者”和专跑农贸市场的“菜市记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动态信息。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解实决际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329-01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推进与展开,有必要重新审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完整的信息技术教材体系应该是立体化的,但实际情况是,多数教材编写者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教科书的编辑和出版上,无力顾及配套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一些教材即使有配套光盘,但因为没有与教科书整体的同步设计,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一些教材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削弱甚至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现行教材与实施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重工具操作而忽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教材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或研究性课题,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实决际问题的思想、方法与过程。

很多现行教材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涉及利用信息工具处理学习者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用,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等内容。这类信息技术教材不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一打开就如同应用软件使用说明书,这种教材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会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窒息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某教材第三册第二章(《多媒体作品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分析与开发流程、系统设计与脚本编写以及素材的设计。试想学生花几节课的时间纸上谈兵,他能有多大的兴趣呢?如果是在没有互联网又无法从其他渠道找到教材内容中要求的视、音频素材的边远地区与广大乡村,如何才能正常进行教与学呢?

二、教材重技术而忽视信息社会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

教材中应该体现信息技术发展、创新与应用中蕴藏人文精神,使学生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还要求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养成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大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某一计算机语言(QBASIC或FOXBASE)、制作网页(FrontPage)、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或者Word, Excel等。只用少量的篇幅介绍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计算机道德规范与安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等内容,有的教材甚至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三、内容及容量与实施环境有差异

一些教材过分强调知识的基础性和稳定性,没有及时地把最新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引入到教材中来,使教材内容显得陈旧滞后,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相反地,一些教材为了追新求异,用较大篇幅介绍最新的内容,甚至是没有稳定下来的内容,忽视基础性与稳定性,同样不符合学校的实际需要。要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作用,处理好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是设计与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教育条件相差很大,同一地区的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在计算机硬、软件,网络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有的边远山区中学甚至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更不要说互联网、学生用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很难开展。然而许多地区材、统一考试,硬将师资设备条件差异较大的学校拉到一个水平线上,造成盲目比较,不切实际。

四、忽视对教与学、评价与考核的指导性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课程目标由单纯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评价也随之面临着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

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

一、构建县域产业体系

当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运行规律,并且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一是要依托当前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制造业产业链的专业化和服务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行业以及运输物流行业等,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主导产业, 从而让当地特色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落后产能,要不断加大淘汰力度,对过剩产能要加快化解,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改造和提升,尤其是潜力突出的产业,要重点将其培育成县域主导产业。二是要重点发展县域服务业,充分发挥当地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将县域信息、文化、生活等行业的潜力深入挖掘出来,从而推动服务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紧密围绕当地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重视各种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域科技创新,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要努力促进产城融合,结合当地有利地县域环境资源条件,使得当地人口、产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城镇化和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县域人口集聚程度、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要促进县域城镇承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充分依托已有县城和资源配置优越的建制镇的现有优势,根据当地实际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当地乡镇村体系布局更趋合理性,深入到县域城镇居民中间,了解他们所关心的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医疗等需求,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当地产业、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有机衔接,使城镇功能得以优化,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当地城市发展品质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加快城镇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并且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制度,从而有利于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的形成。

三、 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减速转型期,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诸多实践已经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越优越,其发展前途更加长远,发展后劲更为充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地区生态环境优越,那么在吸引投资创业时将会获得更大优势,不仅如此,在广纳优秀人才方面以及促进生产要素融合方面空间更为广阔。为了能够引领经济新常态,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获得金山银山的思想, 从而使生态环保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倡导低碳排放,拉动经济增长,并逐步在全县形成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氛围,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环保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自身优势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创造绿色财富,带来巨大生态福利,从而有助于获得生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要大力推进县域投融资模式创新,依托城市都市群的有利优势,促进县域协同发展,这样就能让县域改革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四、学会适应新常态

首先,应当加强区域合作,这是当下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联动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变化明显,县域领导者应当把县域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加快改革创新,从而打破地区封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应当加快产业升级。在第一产业方面,加强农业谋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在第二产业方面,尽管近些年来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强县富民工作的着眼点,不断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提高经济存量。同时还要重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缓解县域就业压力,使生活性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

最后,要注重法治体系建设。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对于县域而言,要想与全国实现同步发展,改革和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又需要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在县域工作全局中,加快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更加有必要发挥法治建设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加快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紧密围绕民生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注重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有针对地加快法治建设,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使法治保障更加强而有利,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灵华. 经济新常态下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5(35):61-63.

第6篇

坚持以工业富县为主导。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本地实际,在科学分析和缜密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县域工业的长远规划和近期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粗放型经营方式,促进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应着眼于发挥县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重;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积极推进信息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落实扶持政策,加大引导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点之一。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摆在重要位置,巩固种植业,拓展畜牧业,强化加工业,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化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鼓励农户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联合。四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重视发挥农业专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五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使科技进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坚持以城镇化为支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按照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构筑以县城为龙头、以中心镇为重点、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同时,大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改善城镇形象,强化其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

第7篇

    青海县域金融体系以农信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成。截至2011年末,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1.49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31%,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0.7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1.10%,县域金融在全省金融总量中的占比偏低,与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县域金融服务失衡。

    (一)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在经历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背景下,青海县域地区金融机构一直呈撤并、下降趋势,许多农牧区金融机构纷纷退出市场。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354个州地乡镇平均拥有金融机构网点1.56个,有164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占全省乡镇数的46.32%,乡镇级金融服务盲点覆盖率高达46.3%。此外,由于基层信用社或银行网点没有自主招工的权利,员工数量往往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多存在人员少、一人多岗的现象,经常造成营业网点“排长队”的现象,金融服务还有待完善。

    (二)县域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

    2011年,海西、海东及西宁17个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7.75亿元,占全省县域各项贷款余额的86.61%,而其余5个地区35个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04亿元,仅占全省县域各项贷款余额的13.39%。显然,县域金融资金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地区。而信贷资源县域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全省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造成果洛、玉树等偏远地区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不足。

    (三)县域信贷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

    截至2011年底,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0%,只有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5个县存贷比大于50%,银行机构“多存少贷”现象明显,对县域信贷资源投入不足,县域信贷资金呈现外流态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县域金融共生单元缺位

    1.国有商业银行缺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下,实行了撤并网点的扁平化管理,逐步退出县域地区,造成许多商业银行在青海县域地区的缺位,并且存在的网点也大都是单一网点,服务品种较少。2.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支持农业中小企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金融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家开发银行在青海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有限。3.农村信用合作社缺位。截至2011年末,青海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余额分别为275.58亿元和157.1亿元,存贷比为57%,可以看出对县域信贷投入比例失调。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实力弱,很难有效满足县域经济主体融资需求。4.新型金融机构缺位。县域金融缺少植根于农牧区的新型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底,青海省只有大通国开村镇银行、乐都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称多农村资金互助社3家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五)县域金融共生模式不完备

    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县域金融体系的形成,是县域建设的金融投入保证。它可以提供优质县域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迫切性、多样性和层次性。青海农村信用社处于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单一性导致了效率低下、竞争缺失、贷款成本上升等问题,而其他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同质化,如不引入新的元素,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县域金融机构之间缺少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使得县域金融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互惠共生模式。

    (六)县域金融共生环境不完善

    1.经济环境欠佳。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2011年,青海省42个县(市、行委)中,有37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50亿元;有15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0亿元,其中果洛的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不足2亿元。海西、海东及西宁所属17个县的县域GDP为926亿元,占全省县域GDP的77.43%,其它25个县的县域GDP占全省县域GDP的22.57%。二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平衡。2011年,青海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2.31亿元、777.24亿元和266.43亿元,占比分别为12.74%、64.99%和22.28%。青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效益低,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产业比重不高,全省大多数县域工业企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且技术落后,竞争力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大多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对金融的间接融资形不成洼地吸引效应。三是地方财政“收不抵支”。2011年青海县域财政总收入340.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2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7.63亿元。青海县域中只有海西的茫崖、天峻、大柴旦3县赤字依存度小于50%,而果洛玛多县高达99.03%。青海县域地方财政“收不抵支”,单靠地方财政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不足问题。四是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目标相矛盾。国家对“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后,三江源地区14个县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

    2.缺乏有效的县域经济风险分散体制。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青海县域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常常面临着突发性和随机性强的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破坏力大。虽然青海省建立了涉农金融机构县域“三农”信贷投入风险补偿机制,但缺乏有效的县域经济风险分散体系,贷款担保风险大部分集中在信用担保机构,严重制约担保业务的健康发展。3.社会信用环境亟待改善。县域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不对称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处于一种被动的尴尬境地,制约了县域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此外,缺乏科学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导致债权人得不到有效保护,挫伤县域银行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信用户和信用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发挥不了模范效益。

    4.融资环境欠佳。青海县域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且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直接融资主体少,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性担保行业基础薄弱,机构规模小;为农业服务的财政性担保公司由于资本不足,对农村信贷的担保面窄、单户担保额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有限;民间融资存在金融监管盲区,经济纠纷时有发生,青海县域融资环境欠佳。

    二、青海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县域金融共生单元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加再贷款种类,延长再贷款期限,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扶持和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增加投入,拓展信贷市场。研究引导县域金融机构试行微型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和企业联保贷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不断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结构调整。用政策手段诱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建设的投入。

    2.商业银行要重新审视县域金融服务。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应调整经营策略,明确市场定位,重新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通过税收、提供贴息和损失补偿等政策措施,鼓励诱导资金流向县域经济建设,引导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投入资金。

    3.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开办农业中小企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业务。转变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综合运用财政直接补贴和招投标两种贴息贷款运作方式,发展业务招投标形式,采取补偿招投标的方法。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办成综合性的支农金融机构。

    4.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规范操作机制,研究建立理事会经营决策机制,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更好的服务“三农”。

    5.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适应县域经济组织化与合作化需要,鼓励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多种所有制的县域城镇社区金融组织,培育新型县域合作金融组织,实现县域弱势群体微小资金的自联合。

    6.适度发展县域地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填补现阶段县域金融服务的真空。积极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责。

    (二)完善县域金融共生模式

    根据金融共生理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是金融共生系统的最佳共生模式。该模式使金融共生系统从一个稳定态向更高级别的稳定态演化,使金融共生系统成为一个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动态演化系统。因此,促进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青海县域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县域金融体系。调整好县域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协作,提高县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县域经济参与主体的综合素质,保证县域金融的利润回报;另一方面,调整县域金融的内部分工协作,引导它们为县域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县域金融共生环境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当前青海县域经济结构失衡、内需不旺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要加快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成果转化,加大分配和消费结构调整,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强化产业部门间的协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推广运用高新技术,推动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升级,推动农业和服务业从低质结构向现代型发展。

第8篇

然而,从目前中国范围来看,中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仍然比较落后,其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整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中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地区生产总量、地方财政收入还是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中国县域经济生产总值的比重看,与东部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受区位、资源和交通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部县域经济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十分突出。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较低。目前,中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则更加不合理,且各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低。农业是中部大多数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但农业大而不强,多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有些偏远的县域经济机械化程度很低,农业生产依然依靠人力和畜力;土地经营分散,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农业深加工能力不足,增值效益难以提高;省际、农户间结构趋同,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第三,思想观念落后,县域经济开放程度低,发展软环境亟待提高。一方面,中部地区享有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国际市场需求趋旺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多处于内陆地区,接收的信息有限,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如此,中部地区在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便不难理解。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软环境业已成为限制县域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亟待提高。

二、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分析

中部地区虽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看还不发达。究其原因,固然有地理环境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不利影响,但县域经济自我封闭、缺乏合作、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第一,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需求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劳动力、资源成本进入上升通道,生产要素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节能减排的压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更加艰巨。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县域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处理好产业转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与提高发展质量的关系、追求当前利益与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决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努力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科学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由就工业抓工业向跳出工业发展工业转变。从更广视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把工业化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准确把握工业与服务业、农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努力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三化”的良性互动。注重追求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业化趋向于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综观中国全境,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服从国家战略的需要,工作的重心或者说是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发展到如此局面,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建国之后,政府以大力推进工业化形成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为依据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各类农村经济赖以生存的资源的吸取,以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村市场的扩展的结果。当然,一方面我们需要承认,工业化对农业资源的吸取以及工业化对农村市场的扩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由于受到因向城市经济输送廉价资源而受损的环境条件和城市工业品的大量输入盘剥的县域经济显然是处于弱势地位。这种不利因素势必造成县域经济自身发展的资本缺失、人才流失和资源过度消耗等一系列不利局面。第三,由于区位劣势造成的县域经济边缘化问题。“有利的区位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部地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照在区位和交通方面存在不利影响的地区而言,一些占据着优势地理位置的地区地位的发展总是先于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旦优势地位得以巩固,诸如资本、劳动力等各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将会进一步流向优势地区,并形成集聚效应。如此,先前处于劣势地位的县域便再难以与存在优势地位的县域从经济发展方面竞争了。贫困县域的不利经济状况将不可避免。第四,资源环境、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瓶颈化与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因素随着市场效益的变动而流动是一种常态。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便是通过扩大包括人才、技术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经济发展因素的投入以形成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从而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无疑这种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资金、技术和资源等经济发展必要因素的要求极高。而这些种类的资源发展因素也恰恰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所缺少的。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长时间的发展停滞,从而又造成了县域经济资本积累能力的低下,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第五,县域经济特色化过程和资源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基于县域内已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模式。这种以自然资源开发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模式往往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极大影响。这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破坏较大的工业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引导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此,以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县域产业与县域经济生态化建设之间便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