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7:58: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成本会计定额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成本会计;产生;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
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生产成本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时期,完善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发展,引起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这时各种劳动的结合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对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和支出更加注意核算,因此生产成本核算提上议事日程。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
成本会计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初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推行泰勒制度,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用于成本控制和分析的标准成本法,使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计算进而扩展到成本控制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高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企业成本会计不仅要精打细算,还要为降低产品成本而献计献策。
三、成本会计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1880-1920):原始的成本会计
原始的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当时认为成本会计就是汇集生产成本的一种制度,主要是用来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在这期间,英国会计学家已经设计出定单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的方法(当时应用的范围只限用工业企业),后来传往美国及其他国家。
第二阶段(1921-1950):近代的成本会计
近代的成本会计,主要是美国会计学家提出了标准成本会计制度,在原有的成本积聚的基础上增加了“管理上的成本控制与分析”的新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会计就不仅是计算和确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还要事先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与定期的成本分析。正因为成本会计扩大了管理职能,于是应用的范围也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商业企业、公用事业、以及其他服务性行业。
第三阶段(1951年以后):现代成本会计
今天对于成本的定义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的范畴,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与标准委员会就如此定义成本: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从这一定义看,成本的外延除了产品成本的概念与内容,它还可以包括:劳务成本、工程成本、开发成本、资产成本、资金成本、质量成本、环保成本等等。
除此之外由于成本管理的不同目的,则形成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使成本有各种各样的组合。同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日趋深化的。于是,目标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相关成本、可避免成本等新的成本概念源源不断地涌现,形成了多元化的成本概念体系。
四、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征和职能
1、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拓宽了传统成本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内容广泛,以我国会计界目前的共识来看,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
2、成本会计的特征
(1)计算产品成本。
(2)有助于企业资源的详细计划和有效的控制利用。
企业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资源,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任务来计划资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测算这些资源投入使用后的效率和效益,这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分析企业周围的环境和企业内部的状况,充分掌握正确的信息,完善情报体系是制定成本计划的基础。同时改善企业素质,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是改善企业成本计划的重要条件。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3、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扩大。
(1)反映职能:最初、最基本的职能。反映职能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俗地讲,这项职能就是进行实际成本的计算,把生产经营过程的实际消耗如实地反映出来,达到积聚成本的目的,并用积累的成本资料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耗费和补偿价值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经营效果的好坏。
(2)计划与预算职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产品的成本计划、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生产费用预算。
(3)控制职能:包括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4)分析、评价职能。账面调整,以保证库存材料物资的真实性,确保成本中的材料等费用更加准确。
(5)定额管理职能。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及占用所规定的数量标准。科学先进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有关的消耗定额,主要包括:工时定额、产量定额、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消耗的定额,有关费用的定额如制造费用的预算等。消耗定额的制定是作为企业产品生产发生耗费应该掌握的标准。但由于消耗定额服务于不同的成本管理目的,可表现为不同的消耗水平。当企业编制成本计划时,是根据计划期内平均消耗水平所制定的定额;当定额作为分配实际成本标准时,是以能体现现行消耗水平的定额为依据来衡量的;当企业为实现预期利润而控制成本时,是根据企业实现预期利润必须达到的消耗水平作为衡量的尺度。定额制定后,为了保持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还必须根据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不断的修订,使它为成本管理与核算提供客观的依据。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健民、胡海坤.论新经济环境下成本会计的职能.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年,第2期.
[2]邢启亮.新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5年,第6期.
1、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概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相应地为了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会计工作也同样发生着变化。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职能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职能是反映职能。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所产生的消耗、运用相关的成本会计方法对企业成本进行计量、记录、归类汇总后准确计算出成本对象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成本会计还需要担负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单位成本计划以及生财为用预算编制、审核等职能。通过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投资管理风险的事前控制,降低投资风险,为企业赢得良好经营效益提供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需要企业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等措施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实施。
2、企业有效实施成本会计工作策略
2.1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成本会计体系
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会计体系,存在工作方法落后,同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企业甚至是直接搬用其他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方法和经验来开展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使得成本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没有有效控制好企业成本,反而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现代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会计成本工作特点等,经过综合分析和论证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加强成本会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2细化企业成本会计基础工作,推进会计成本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首先,应健全企业成本会计的原始记录。健全原始记录,按照企业规定成本会计工作规程,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企业项目核算、各种费用预算编制以及成本费用支出等提供重要资料依据。健全原始记录应注意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存货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企业生产的产品和采购的物品要做好存货计量、验收。尤其是采购的物品或材料要做好领用和未使用完退回的记录,避免造成材料和物品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要定期对企业库存进行盘点,以准确掌握企业产品储备情况、生产实际对库存影响和成本中材料费用支出情况。第三,加强定额管理。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着直接性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定额能为企业对产品成本预测、核算以及控制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企业编制成本计划过程中,通常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动态定额体系。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势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用增加生产耗材,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各种设备在调试过程中也会浪费一部分的材料。这个时候,原定的生产消耗定额肯定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需要采用动态定额体系,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该部分定额衡量。此外,为保证定额制定后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企业还需根据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比如生产技术的更新、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便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核算提供精准客观依据。
2.3以经营决策职能开展,促进成本会计工作有效实施
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得到领导的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要认识到成本会计对经营决策参与职能的重要作用。将成本会计工作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若想实现长效发展,必须要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企业发展规划前应充分地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掌握,并制定严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打算。成本会计工作在企业整个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具体分析,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应根据企业历史成本资料和透彻掌握周边市场情况,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企业成本水平。进而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投入,生产效能最大化的方案和措施。在企业未来规范发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企业经营决策问题,成本会计工作都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相应,企业做出了科学决策,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必定会推进成本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产品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盈利多少。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可以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控制工作的好坏。面对近年来略显低迷的市场环境,强化和完善成本控制,节约成本以提高企业利润成为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加强成本核算,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不仅能提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目前,资产规模不大,管理人员较少,财务管理水平低的中小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以中小型加工企业为例,分析目前中小型加工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造措施。
1 我国中小型加工企业成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会计意识相对落后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部分经营管理者把工作重心放在打开销售渠道,拓展业务范围上,不重视成本会计,不理解成本信息,没有认识到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无法将成本信息有效地应用于管理决策中,因而成本会计的作用无法在这些企业里体现出来。还有一些经营管理者思想滞后,仍停留在表面的成本控制上,如追求低成本高回报,或者粗放型加工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不着眼于更长远的规划,也没有意识到成本会计这一重要环节,造成成本管理控制意识不足。此外,成本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也影响企业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第一手真实信息无法准确及时地传递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管理者,影响他们对企业真实的产品成本的掌握,无法帮助他们为企业做出最佳决策,不利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形成及其续持续发展。
1.2 成本核算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
尽管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意识到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会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等控制工作,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等,但在生产环节中能做到严格控制成本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对直接材料的控制问题,以徐州地区一个铝制品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主要根据客户需求加工铝制品,属于委托加工订单式生产,即根据客户的订单按批组织生产。企业规定从接到订单开始,企业成本会计部门就要依据以往的数据资料制定好此批订单产品所需原材料的定额成本。而在实际生产中却出现许多问题。第一,由于铝制品加工厂生产所需的铝板、铝材规格繁多,如厚度、长短不一,致使生产部门在用料时,存在以厚代薄,以长截短等现象发生,从而造成板材不能合理利用,增加企业材料损耗的现象。第二,由于车间工人操作不熟练,或技术人员没有指导工人合理利用板材等原因,都造成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一定损失。第三,由于一些管理工作者(如车间用料)怕麻烦或增加工作量,不及时出入库,造成各批次材料混用乱用等问题。第四,由于直接人工的核算大多是按生产工时分配的,车间管理人员不重视,认为统计工时是监控车间人员的工作时间,且和自身没有关系,费时费力,不愿配合成本会计提供相应的信息,导致直接人工核算不准确。第五,制造费用存在问题。例如,电费和折旧费等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车间和统计人力的限制,存在数据不准的情况。
1.3 成本会计管理体系不健全
现代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包含众多方面,不但要对成本进行预算分析,还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与评估,每一部分都对企业生产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成本会计所需的原始凭证较多,涉及面广,对电算化利用程度不高,仍依靠手工进行核算与管理,费时费力。这种传统的人工分析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成本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及时性,无法对经营决策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使企业管理者获取的成本数据与现场经营活动不匹配。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无法有效整合企业中分散的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价值。不健全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等多个环节无法进行深入、有效的沟通,加大了成本管理控制的难度。
2 加强我国中小型加工企业成本会计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成本会计人员要主动向经营管理者宣传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成本会计工作可以反映和监督各项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同时,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开展对比分析,还可以查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绩和缺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促使企业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产品成本的核算,还可以反映和监督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为加强产品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资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成本管理,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下大气力加强成本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重视对成本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成本会计的业务处理能力,学习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加强实践,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会计管理日臻完善。
2.2 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从成本管理的要求看,为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尤其重要。第一,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做好产品各项定额成本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算、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做好各项成本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工作,还应做到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第二,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切按规章制度执行,对一些有可能出现变动的材料成本,要及时更改登记,使数据真实准确。第三,企业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生产过程中一切按内控制度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修订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的可行性。比如,先根据历史数据制定一套定额核算制度,然后核算各车间、各批次产品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考评,如果定额与实际相差过大,就要及时调整定额。
2.3 建立健全成本会计管理体系
企业应提高电算化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水平,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强化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紧密合作,使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顺畅,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加大对企业成本会计的管理,建立健全成本会计管理体系,系统控制企业整体成本。企业成本会计管理体系应包含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生产成本控制,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控制体系。通过完善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成本意识,科学合理地规划企业的生产成本,确保成本会计的全面性及有效性,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它的职能任务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主要由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计算、成本分析考核等环节组成,按时间层次划界,又可分为事前规划、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估三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无论个体工商户,还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都离不开成本会计。要提高素质、改善环境,必须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项目以及按生产经营期限,分别制定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和分期的费用预算及成本计划,组成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
一、成本会计运用的原则
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成本核算原则是会计人员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的成本会计准则。由于在成本核算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的因素,给正确计算企业成本带来了困难。因此,依据成本会计原则进行成本会计工作,对于协调各种成本计算目的,促进成本计算制度化,提高成本信息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成本会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由于整个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而成本会计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资源耗费为依据。
(二)分期核算原则
企业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会计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管理及相关经营决策的需要,并发挥成本会计的控制作用,企业必须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成本会计期间,分期地进行成本核算,以便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有关存货成本与销货成本。
(三)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等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就不能计入成本。如根据目前制度规定,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这些经济活动都不是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其支出都属于资本性支出,不应计入成本。每一个企业都应遵守国家关于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的规定,正确计算成本。
二、成本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水平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现,表明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将战略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正确引进和运用于战略成本会计管理是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的一步。成本会计认为采购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采购成本,而且包括与低质量、低可靠性和不理想的运输条件相联系的成本。因此在对成本的管理中不应该仅仅要考虑采购价格,同时还要考虑到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可靠性和送货的及时性等多种原因。
(二)在企业市场定位管理中的应用
在成本会计系统中,首先考虑产品在市场的定位问题,一是考虑产品类型的定位;二是考虑产品在同行业中的定位。在生产阶段,成功实施战略成本会计系统需要以高质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并且注意收集一些信息:如产品的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和生产组织等信息,财务信息,销售信息。取得信息后,根据企业内部有限资源及外部市场环境,对几不同条件下的决策目标求出备选方案。再结合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管理者的定性分析,从各种备选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选择,从而确定最佳方案。
(三)在企业高层决策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为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实践管理,及时的提供以外向型为主体的多样化的信息和相应的资料研究分析,更好的为企业高层领导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战略思考起到“ 催化剂”的作用,从而使他们能够据此高瞻远瞩地对企业内外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综合透视,从中了解竞争对手的长短处及今后的战备趋向;并了解现有和潜在顾客目前的需求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而洞察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可能捕捉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三、对我国中小企业成本会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从成本管理的要求看,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产品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这当中包括做好产品各项定额成本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算、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项成本业务发生的原始记录工作。还应做到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对一些有可能出现变动的材料成本,要及时更改登记,使数据更真实准确。这就需要企业制定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要求企业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从部门成本控制的细节抓起,可制定一套与实际成本核算口径一致的定额核算制度,然后再委派专职核算人员核算各车间、各批次产品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对出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考评。
(二)更新成本会计软件以完善成本会计的信息传递
传统成本会计的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性、有效性,造成企业决策者对实际成本数据掌握不充分,影响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因而使用先进的软件促成成本会计现代化,加强完善成本会计的信息传递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可以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一个深入到每个部门的成本数据网络,这将会对成本会计的分析、核算将起到重要的帮助。
(三)提高成本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并不是说一个企业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进而有效的体系就可以立足于强势领域,人才对一个企业也至关重要,提高成本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高效的进行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成本会计人员的拓展培训,组织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加强成本会计人员对新技术的运用,使之成为能够与时俱进,充分掌握最新技术并运用到日常工作的复合型成本会计人才,这也将使整个企业的成本部门得到长久可持续发展。
由以上的分析与整理我们可以发现,成本会计的体系与作用在中小企业身上同样反映明显,对企业分析市场行为,做出有效反映,以及方便高层决策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样由中下企业的作用我们也可反推出成本会计在大中型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发展好成本会计无论对各个企业也好,对整个国家、全球的经济,都有着有益的推动。
1.成本会计教学效果分析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自2009年财务管理专业招生以来,对该专业学生开设了成本会计课程,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在2012级培养方案中将这门课程的开始时间进行调整,也是基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通过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对我院现有财务管理专业已开设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学生对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认识模糊不清通过教学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成本会计就是讲如何计算产品成本,而忽略了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考核等相关管理职能。成本会计课程本质上是一门专业的会计课程,而学生却不能将成本与会计上的证、账、表联系到一起,将成本与会计相互脱节.
1.2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知识的掌握局限于表面成本会计课程不同于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之处在于对于各项费用的分配都有若干种方法,对于每一种方法的计算基本通过练习学生都能掌握,但是具体需要选用哪种方法学生却很茫然,比如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时就有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等,对于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学生就不清楚合适用何种方法。
1.3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较差,综合运用能力不强成本会计中对于产品成本的计算涉及到料、工、费等的多个项目,对于不同的项目承担的对象不同,因而费用归集、分配与结转的程序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借助各种费用分配表来完成各项数据的处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成本费用的分配和产品成本的计算视为纯粹的成本计算,而忽略了或者无法将其与账、表、证很好的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费用正确地反映到凭证和账簿中。比如学生计算出产品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等单个项目时比较容易,一旦要求通过品种法、分批发或分步法将产品成本计算出来,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将前面学过的各项费用分配联系起来,通过各种费用分配表在账簿中反映。
2.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我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成本会计教学,财务管理教研室经过调研与讨论,形成了成本会计教学的新想法。
2.1 正确确定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成本会计课程虽然是以成本核算为主体,对产品的制造成本进行核算,但仍离不开基础会计所学的会计原则、记账规则和相关会计循环等内容,实际上是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进一步解释和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成本会计课程在财会'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教学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等环节来加深学生了解各类费用要素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的经济实质,从而真正掌握该课程。
2.2 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的构建
第一部分:学前准备。组织学生了解成本会计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地参观企业车间或者通过影视观摩学习加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及生产工艺流程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成本核算。这部分应包括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单项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最终产品成本的计算三部分。对于单项生产费用的核算采取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作为难点进行讲授;对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批法、分部法及分类法和定额法等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讲授。
第三部分: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这部分包括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等明细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还包括了商品产品成本报表分析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分析等。这部分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讲授。
第四部分:成本管理。这部分包括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内容。成本分析部分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主要内容有成本分析的程序和主要基础方法,全部商品、可比产品、单位产品成本的分析。成本控制部分包括了标准成本法和定额法等,该部分需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按成讲授。
第五部分:知识拓展。主要包括商业企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的成本核算。这部分采取专题讨论的形式进
第六部分:综合应用。以品种法为典型训练产品计算整体流程和方法,采用实验室幸工做账的方式实施。
2.3采取案例教学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可以选择一些成本会计的相关案例,将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案例来讲解,使学生通过案例来了解成本核算的全过程,以此来弥补学生企业生产经验的不足。
2.4增加校内的实验课程
成本会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除了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生产工艺过程,还要加大学生做成本会计练习题的数量,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不少财务会计教材对银行存款清查的核算方法重点放在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上。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原理是讲透了,但是学生仍然还是不会编制。问题是,未达账款是如何找出来的,不少教材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说逐笔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怎样核对的?核对一次,仍然不能编制平衡咋办?教材没有写,老师也不敢讲。因为不少大中专院校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讲课也是从课本到课本,没有遇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一次或两次编制不平衡问题。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人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先用铅笔逐笔勾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存款对账单。剩余的,没有勾对的业务即为未达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上没有勾对的部分,属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银行对账单余额”项目需要调整的内容;银行存款对账单上没有勾对的部分,属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银行日记账余额”项目需要调整的内容。如果逐笔勾对一次,打“√”即可;如果勾对两次,应在“√”打一“一”字,即为“”;如果勾对两次,应在“√”打一“一”字,即为“”;依次类推。经过上述步骤,查出未达账款,进而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二、商业票据的处理
涉及商业汇票的业务,一般通过“应收票据”会计科目或“应付票据”会计科目核算。当企业取得或承兑商业汇票时,做增加“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编制有关记账凭证。但记账凭证有没有附件?记账凭证的附件是什么?一些《财务会计》教科书或者《成本会计》教科书提及很少,甚至在一些中职教材中基本没有提及附件问题。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发生的商业汇票业务,主要是通过复印商业汇票作为原始凭证记账的。企业在保存好商业汇票原件的同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也为企业日后检查商业汇票业务提供依据。其实,会计实际工作中像这种票据,如银行定额本票、实物国库券等,均应复印一张作为原始凭证粘贴在记账凭证下边作为附件。
三、预借差旅费问题
不少《财务会计》教科书在讲解预借差旅费时,这样说明:有关人员预借差旅费,根据借据编制记账凭证如下: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借款人)贷:库存现金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多退少补。这只是理论上的差旅费的核算。会计工作中,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处理有三种。上述《财务会计》教科书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预借差旅费不做会计处理的方法;一是,退回差旅费撕掉副联的方法。所谓预借差旅费不做会计处理的方法,就是有关出差人员预借差旅费,先经有关人员按照内部控制规范逐一签字后,交出纳员。出纳员将借据作为库存现金,与库存现金一并保管,同时将库存现金支给借款人。出差人员归来报销差旅费,出纳人员将借据抵顶库存现金,多退少补。所谓撕掉副联的方法,就是借据像支票一样有正联和副联。填写借据时,借款人即填写正联,也填写副联。报销时,抵顶库存现金后,由借款人撕掉借据副联即可。因为只要撕掉借据副联就视为还款,所以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实际工作中,企业目前这种预借差旅费的会计处理方法很少了。
四、假退料问题
目前,不少《财务会计》教科书不再介绍成本会计核算了,而是按照会计六要素逐一讲解,费用要素只讲期间费用不再将会计要素的具体核算方法。成本会计核算业务专门用《成本会计》教材。但是,涉及成本会计核算中的材料要素核算在《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材料出入库的核算,二是材料耗费的核算。
(一)材料入库的核算不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还是按实际成本核算,不少教科书都对材料入库的核算按照货款与材料关系介绍,即按照货款两讫、先付款后收料、料到款未付、料验收短缺等四种情况介绍。但是,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企业购买材料,验收入库是通过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来完成的。不少教材在介绍完成购入材料的核算,或介绍完成发出材料的核算后,对于“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介绍“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的编制、账务处理方法。会计实际工作中,按照计划成本核算材料时,会计人员通过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和“发料凭证汇总表”进行材料入库和材料出库的核算。
(二)材料出库的核算实际工作中,企业的材料出库,一般会计人员根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等原始凭证,于月末或者定期汇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但是不少教材一般都说明:企业于月末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
(三)假退料业务假退料也称为假退库,就是制造业企业于月末将已被领用但并未实际使用(耗用)的原材料等填制红字领料单,退回仓库;下月初填制相同内容的蓝字领料单等额领回,而实物不需移动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假退料方法使企业成本核算准确,科学。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发生假退料业务应照常进行会计处理。实际在工作中,大中型制造业办理假退料业务非常普遍。但是,目前一些《财务会计》教科书或者《成本会计》教科书却非常少,甚至在一些中职教材中基本没有提及假退料业务。
五、在产品完工程度计算问题
制造业企业的在产品完工程度是企业正在加工产品的完工率。用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就需要计算完工程度(也称完工率)。对于经过若干步骤生产产品,计算的各步骤完工程度,不少教科书一般把各该步骤的工时定额按50%计算,然后加以前步骤工时定额,算出该步骤累计完工的定额工时耗用量,进而除以完工产品各步骤工时定额之和,算出该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各步骤在产品的工时定额为什么折算成50%?这是不少《成本会计》教科书解释成“流水线上正在加工的在产品,从第一件至最后一件加工时间前后均衡计算,折成50%”。实际工作中,企业生产工人各车间正在加工的产品,一般在下班前,一定会把产品加工完毕才能关掉流水线开关,才能走出车间。试想,如果流水线正在加工,不论产品是否加工完毕,工人紧急关掉流水线走人,车间主任愿意吗?管理人员愿意吗?哪怕是工人自己愿意吗?特别是,不少企业实行计件工资的今天,更不可能。因此,我们认为,实际上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就是该步骤在产品以前各工序定额工时之和除以完工产品工时定额耗用量。
六、工资的发放问题
综合复习与巩固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能力。
加深对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以及核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习内容:
本次实项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
归集与分配。
2.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基础部分,它对以后几章内容有很大作用。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习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七个方面进行了分章做题练习,经过实习我基本能够对这些费用进行分配。在这些章节中难度不大,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在加耐心做题训练,就能熟练掌握了。可以说这些章的内容不难,学好了这些,以后的部分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在材料费用方面,分配费用比较简单,比如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如按材料消耗定额或材料定额费用分配,从而计入各产品成本;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如实际工时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费用方面,在本次实习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求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方面,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如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废品损失计算,在核算时,将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借方,将受到的赔款和废品残值计入“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然后结转出净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是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也是很难很重要的部分在实习中我们主要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成本法和定额费用分配法来做,在这里我们花费了好多时间。
二、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综合运用。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只是讲了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其中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好多企业都用这中方法,在实习过程中花费了好几节课;而分批法是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的,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心得体会:
1.经过四周的实习,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作,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经过实习,使我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现代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我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使我对成本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更加熟练,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以前没有学懂的一些东西,在这个实习过程中我基本把它们弄懂了,可以说这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复习和深化;
4.实习中以前教我们财务会计的那个老师采用的方法就是让同学来讲,同学讲后又亲自来给同学讲,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它可以锻炼同学的能力又可以督促同学的实习,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来给同学教授好的方法和知识。
实习中不足:
1.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根据实习教材做题训练,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做一些题,但是没有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没有在实际环境下亲身实际操作过,以后工作中碰到有些实际东西我们仍然不会做;
2.在实习过程中因为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实习建议:
1.我希望学校给同学联系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只是在教室里做题和讲题不太好,并且有时会让同学感觉到很枯燥;
关键词:成本管理 成本分析 成本控制 定额管理 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53-02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管理手段。成本管理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尤为重要。因此,在我国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每个企业都想把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企业要想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就必须紧紧抓住成本管理这个核心。企业只有使用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理念,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不断改革、发展、创新,才能使企业经济效益节节升高,才能让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作为企业的成本会计,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规定的格式,对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具体事实做好最初书面记载。因为它是各项核算的前提条件,也是编制费用预算、严格控制成本支出的重要依据。成本会计不但要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还要做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必须是真实、准确、完整、要素齐全的,因为这些原始记录是一切核算的基础,也是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的客观依据,所有这些都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涵。
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决策人提供真实信息,积极参与到企业战略部署的目标管理之中,协助企业领导层在重大项目的实施中作出明确、准确、正确的决策,使企业效益得到最大化。成本管理不仅包括成本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还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成本和未来成本,既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供应商的资金耗费,也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资金耗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成本管理的功能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总的来说,现代成本管理有两大项功能:一是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战略决策和提供经济信息的反馈。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在提高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成本管理的关键问题,因为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成本信息能帮助企业确定生产价格,衡量生产经营的耗费。成本管理还可以为降低产品成本,使企业领导层根据这些经济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二是估计、预测产品、作业、服务等成本对象的成本。通过成本管理,使企业各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达成一个主要框架,作业就是成本分配的第一对象,成本管理对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服务等价值链条都可以起到合理的预测作用,通过成本管理,使企业有了系统、规模的财务成本稽查体系,让企业决策人对今后企业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及企业产品、生产、销售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十多年来笔者一直工作在成本会计的工作岗位上,深深感到:成本管理优势的取得绝不限于成本本身,而应该从管理的高度来挖掘降低成本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潜力。企业成本会计只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摒弃传统狭隘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模式,才能运用国内外科学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为企业增强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定额管理及全员参与成本管理呢?这是每一位成本管理会计需要思考、探讨、学习和实施的首要任务。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研讨这一课题,冲破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拓新,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与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接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要想成为一名先进的、有科学发展观的成本会计,除了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努力工作之外,还要结合我国特色和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引用中,有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引进,有些理念和方法需要改革和完善,还有一些理念和方法只能局部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