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工程专业情况

建筑工程专业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25: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建筑工程专业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建筑工程专业情况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85-02

伴随着科技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各领域发展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尤其是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在新的经济形势格局引领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了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与此同时,也对技术型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更具时代性的要求。实训基地作为专业化人才各种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操作的最佳场所,其建设水平和应用程度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意识,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重视能力与创新理念的灌输,技术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效能,为我国建筑行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

高职院校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充分挖掘技术专业人才的潜能,使技术专业人才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技能和能力上的提升与巩固,最终为社会型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供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生存空间。根据我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应该着重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特别是面对当下社会发展情况,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可靠的建筑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必须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加以强化和深入,透过实训基地建设,将整个培养过程与实际相结合,使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在知识上得到拓展,专业素质上得到提高,技能水平上得到巩固,更可以对建筑工程技术这一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有所了解和认识,激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更好进行技术学习和研究,进而为国家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奠定更加坚实的保障。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要能能够体现基地建设的针对性、能动性以及系统性。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时刻与科学技术发展现结合,构建出适合建筑工程理念、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工程的认识和理解的教学思维结构模式;二是要具有合作意识,企业与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与实训基地相关的审核机制,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真实的、可操作的实践环境;三是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作为实践理论基础,需要具备配套的鉴定机构和监督部门,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职业培训中心,这样实训基地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展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在满足构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和拓建,建立一个长久性的、与自身发展状况相匹配的实践性教学场所。

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逐渐实施和强化过程中,尽管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同时也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是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对建筑工程技g专业人才的实训造成极大的干扰。具体而言,现阶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整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数家独立高职院校走访调查发现,这些院校大部分都是由独立民办院校转变而来的。在实施独立办学之初,由于学校在办学经验、教学理念以及培养思路等方面都比较匮乏,以致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思路进行教育教学设置和安排,这样在培养过程中就会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再加上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整,从而影响实践教学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开展,导致出现学生理论知识多、动手能力较弱、实践经验稀缺的情况。因此,缺乏完整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无法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将会导致学生面临较重的就业压力。

(二)实训师资力量存在差异,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实际生活中,实训课程通常都是大班教学形式,也就是在专业课程开展中采用一对多的授课方法,加上受到设备不足等外界条件的限制,这样学生的专业能力就很难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而且在可操作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大问题,由此,实训课程的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化。如果采取分组培养的教学模式,课时安排就成了首要难题,最终呈现管理难度大、实施效果差的教学局面。此外,高职院校实训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进行教育工作,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企业实操训练,这导致很多实训教师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实践经验不足。

(三)实训基地资源浪费严重。一般情况下,实训基地只是在有训练项目的学期才会使用,这样内部设备设施在很多时间里就成为一种摆设,这造成实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实训教学采用大班训练模式,但是实训基地通常规模相对较小,这样从规模上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造成很多学生得不到实训的机会。由此可见,实训基地的资源利用问题是实训基地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化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改善实训基地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和重视程度,就必须使实训基地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改进和完善,进而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可靠的学习环境和训练氛围。

(一)健全实训基地内容。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该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主要是为学期项目训练提供体检,校外则是为学生就业和发展提供途径。无论是校内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训基地,都是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思想下,实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为此,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应该尽量将实训场景具体化,扩大实训基地规模,健全实训结构,匹配完整的工程实训体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工程操作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工作热情。

现阶段师资配备是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中较为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时,要积极扩充师资队伍,优化培训体制,聘用操作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训基地建设者和操纵者,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与价值。

(二)改善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实训基地能否高效利用主要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管理程度。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应建设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模式、正确的管理方案、系统的管理体系,而且还要有创新性的管理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实操性,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做到分散性培养,集中式管理,这样实训基地才能得到更加合理地利用,进而收到更加理想的实践操作效果。

(三)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来说,由于技术性人才对实践能力具有很高的发展要求,为此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导方向,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手段,要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调查,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就业市场需求,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自身状况,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所需的技能、操作区域、需求程度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制订顺应时展、有助于建筑工程技g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比如,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存在建筑人才整体素质不高、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那么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就要着重强调高新技术人才数量和素质问题,这样建筑领域人才输送工作才能更加有序地开展。此外,要对专业性教学体系作出准确的调整,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教学体系应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应该本着由浅及深的教学原则,而实践环节更要与时俱进,融入先进的建筑工程技术与创新性训练思想,从而使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更具时代性、权威性和代表性。

(四)注重实训课程创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课程的创新主要是从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出发,创新思想路线要以职业岗位标准作为衡量依据。具体表现为:第一,课程创新要从建筑行业发展大局出发,在对建筑行业发展、建筑行业岗位类型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之后,方可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二,妥善对实践教育经费进行管理和分配,加大实践教学研究和开发经费投入力度,合理设置监督机构提高经费的利用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要加强实践教学,积极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更好发展,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

[2]卢晨怡,熊祖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9)

[3]赵艳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

[4]王晓冰.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学时代,2014(14)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现在建筑行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的明显。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从工程的开始招投标一直到工程验收都要进行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建筑企业效益的关键。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保证施工的安全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对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非常有帮助。虽然,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管理中仍然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国家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相比较于国际先进水平来说,我国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完善的,而且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一些法律法规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建筑施工中,很多的施工项目都是通过承包的方式来进行施工的,这样就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同时在管理的时候,管理团队的专业性也是很难得到保证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团队不专业都是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很大的问题。在很多的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为了节省人员方面的开支,使很多的员工身兼数职,这样不但会影响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很多的管理工作只是在表面上, 这样就会使管理工作失去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也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低下,这样会导致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1.3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的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素质都是非常低的,而且非常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这样就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出现下降的情况。建筑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去项目负责人要掌握必备的技术,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水平,而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作业的质量。建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薄弱

在很多的建筑企业中,对建筑工程管理是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的,在管理方面出现了观念淡薄的情况,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非常重视,对工程管理不重视的情况。在一些施工工程中,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将施工技术进行很好的控制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这样就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施工中只要不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就不需要进行工程管理方面的工作,这样管理方面的费用也能得到节约。这样就会出现建筑工程中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使得很多的建筑企业中根本就没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管理方面只是依靠简单的行政手段来实现。

1.5 建筑工程管理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的建筑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对安全管理问题不够重视的情况。安全事故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导致施工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导致工程出现停工的情况。建筑工程出现事故导致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对安全问题非常的重视。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中,认为只要保证工程的进度,按时加工即可,这种做法会导致施工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施工安全事故。在施工中,一定要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和制度健全,同时要不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二、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因素

国内建筑工程管理和国外发达区域对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现实状况很不好,发展远景也不很好,其本质缘由就是因为管理职员主观上极力排挤优异的管理思想以及方式,也不拥护管理机制的拟订、建设、健全。他们觉得以往的管理方式就已现在建筑工程使用,不用在耗用人力去创新以及健全。满足了国内的建筑制订业管理水准不高。

除了施工管理职员在进行新思想、新方式的排挤之外,再有就是建筑制订业有关组织以及机构对建筑制订建筑商的监管和管理强度不够。因为很多要素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管理技能没有整体的贯彻以及施行,没有做到帮助建筑项目商增强对建筑制订项目的建筑管理。此外, 还有一个对建筑工程管理产生作用的客观要素是国内监管机制开始的晚,开展不完善。监督管理部门身为建筑工程管理的第三方,拥有考察、管理建筑项目、推动建筑项目管理前进的性能。

三、 解决工程建设问题的措施

3.1 完善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国家应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依据,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强制推行,硬性规定管理范畴,严格控制和考核建筑工程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得到施行, 保障各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所承建的建筑工程能否得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取决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组织人才,指导和帮助建筑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并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各环节与各方面设立竞争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转变建筑工程管理作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

3.3 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员需要在具备工程管理技能的同时,掌握设计、管理、经济、合同、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目前国内具备这种条件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企业需要大力培养懂技术、 懂管理、懂设计、懂经济、懂合同的复合型人才。企业要根据工程需求,对各项目间的劳动力进行统筹优化、有效流动的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最大限度发挥劳动力资源潜能。同时,企业要做好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使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

3.4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为了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升建筑企业全体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并且,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内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平。

3.5 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安全生产是高效生产的保障,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应当得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全面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要首先从建筑企业领导开始提高认识,从政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个部门的各个员工都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真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底。建筑企业还要制定好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实施,落实好安全检查制度。

四、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增强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光可以推动建筑项目顺利完成,还能确保施工项目品质,所以,管理者要增强对建筑各个步骤的管理和控制。对建筑程序中经常遇到的毛病提升戒备,同时主动处理。文章就项目品质管理、项目进展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几个部分给出简单解析。

4.1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品质管理是根据建筑制订合同的品质需求为规范,确保建筑制订物的品质需求。由于人是建筑制订项目的主体,建筑时要先想到人对建筑制订建筑的作用,要增强建筑者的品质思想,其次想到的是人的修养,假如管理者、技术者拥有很高的工作修养,施工项目就要有很强的品质策划、建筑组织、管理宗旨、措施指挥。项目品质是由建筑物料、建筑技术、机器装置和修理养护等几部分决定的。为提升项目品质,要关注新措施、新手段的引入和使用。 在达到措施需求的技术程序以及操纵规范下,要创建严格的审核机制,持续提升以及完善建筑措施与技术水准,创建严格的品质系统与品质职责制度。拟订详细的品质保证计划,确定执行内容、方式以及成效。在建筑制订建筑中增强建筑监管以及品质检测,对其成果开展定量解析,转变为之后建筑的品质规范以及准则。

4.2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进展检测以及进展策划的执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建筑进展开展检测关键是对建筑策划的实施有个整体的理解,方便对建筑的进展进行调节。进展检测关键是经过对实际进展以及进展策划对比,获取两者的差异,对形成差异的缘由开展解析和评价,指挥建筑商、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机构对建筑策划开展调节。当项目进展存在很大的建筑差异时,必须找出差异的缘由,看清对之后的建筑是不是会带来更严重的作用同时实时跟踪调节之后的项目进展。

4.3工程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管理一直贯穿着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招标的开始一直到竣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序都要对建筑成本进行核算,工程成本的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例如,现场成本,机械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文化成本,安全成本,运输成本等。通过现场管理可以降低现场成本,通过缩短机械设备使用周期可以降低机械设备成本,通过有效地使用劳动力,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等。其他各项成本都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降低,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4.4工项目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只有各个部门实实在在地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首先,由于在第一线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农民工自我安全意识差,流动性大等特点,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其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其次,建筑工程的领导层要亲自抓安全生产,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进行。再有,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物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安全部门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要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各个部门做好安全工作,把潜在的危险以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可以顺利施工的前提,同时也是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晓丹.最新建筑工程监督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合肥.

[2]高杨.浅谈房地产工程管理[J].科教创新,2008(11).安徽文化教育出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纵观现如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有一大部分高校是旧的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同建筑工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将专业配置和课程布置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缺乏实践性。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应根据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和管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一、明确教学规划和思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建筑专业的教师应在实训、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建筑施工单位,搜集施工单位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职责,调查研究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经历,研究和分析社会企业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搜集在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愿望、实践能力等资料;开展讨论,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只有思想的确立,才能保证教学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这就需要社会技术管理人员的参与,与校方一起研讨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设置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组、更新、优化,不断整合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规划具体专业;根据建筑工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要求来整合。从此而提高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性,直接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平均每周安排32或64学时,将学习时间重点放到学生的实践上。

二、加强教师培训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许多高校教师自身知识和实践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高校建筑工程师资力量。加强建筑工程专业教师的实训、实验技能,可以选派教师到实际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更多实践技能和知识,在实践中明确社会就业方向和人才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的工作技巧和经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毕业的工作。

三、加强学生的实训

建筑工程的实践要求主要有建材实验、操作和土工实验。实践项目是识图制图、施工、结构设计和计价实训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项目主要有识图制图、施工实训、结构设计、房屋建筑、计价实训等。实践技能的提高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始终,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变化不端增加实训的难度,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实践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校外实训可以充分与实训人员的技能以及设备优势相结合,再加之以讲座和实时的指导,最终能够有力地增强了教学实践的时效性。定期选派学生到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让学生接触到与施工单位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实训的资金投入,购置及时的和相应的教学设备,从而创造与施工现场高度近似相似的实践环境。教学的专业项目课程也不能抱残守缺,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市场新动向,从社会实际和市场实际出发,讲市场的实际需求与教学项目相互补充。在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已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消防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共赢,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能够真正深入到工程实践中去,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式、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需要,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根据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采用双师配置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充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使师生充分参与进实践之中,这种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双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成果的完成与合格与否。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如何围绕兴趣指导和加强,引进门,留住人,带出来,而培养人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积极合适的引导机制,引导出并半自发式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管理者才可以说是从实际出发,改良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时代新要求充分结合,完善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为有源头活水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改革绝不是割裂的,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批判改良地继承与完善和实时的吸收创新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工作,教学管理者需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机制。面对当下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问题,校方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实训,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才。

作者:甄凤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康亮,朱剑萍,韩敏.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关系整合———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6):81-83.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68-01

纵观现如今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有一大部分高校是旧的工业民用建筑专业同建筑工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具体学科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将专业配置和课程布置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缺乏实践性。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应根据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和管理,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管理人才。

一、明确教学规划和思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建筑专业的教师应在实训、实验的过程中深入建筑施工单位,搜集施工单位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职责,调查研究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经历,研究和分析社会企业对于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搜集在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学科愿望、实践能力等资料;开展讨论,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只有思想的确立,才能保证教学方向和道路的正确。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还要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这就需要社会技术管理人员的参与,与校方一起研讨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设置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组、更新、优化,不断整合教学设备、完善师资力量、规划具体专业;根据建筑工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要求来整合。从此而提高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与实践性,直接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平均每周安排32或64学时,将学习时间重点放到学生的实践上。

二、加强教师培训

我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许多高校教师自身知识和实践无法适应时代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高校建筑工程师资力量。加强建筑工程专业教师的实训、实验技能,可以选派教师到实际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更多实践技能和知识,在实践中明确社会就业方向和人才需求,根据需求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向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学习的工作技巧和经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毕业的工作。

三、加强学生的实训

建筑工程的实践要求主要有建材实验、操作和土工实验。实践项目是识图制图、施工、结构设计和计价实训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项目主要有识图制图、施工实训、结构设计、房屋建筑、计价实训等。实践技能的提高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的始终,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变化不端增加实训的难度,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实践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校外实训可以充分与实训人员的技能以及设备优势相结合,再加之以讲座和实时的指导,最终能够有力地增强了教学实践的时效性。定期选派学生到施工单位进行实训、学习,让学生接触到与施工单位相符合的专业技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实训的资金投入,购置及时的和相应的教学设备,从而创造与施工现场高度近似相似的实践环境。教学的专业项目课程也不能抱残守缺,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市场新动向,从社会实际和市场实际出发,讲市场的实际需求与教学项目相互补充。在教学和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已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消防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资源共享,实现学生和企业的共赢,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能够真正深入到工程实践中去,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规划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式、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需要,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要根据时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采用双师配置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充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且使师生充分参与进实践之中,这种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双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成果的完成与合格与否。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如何围绕兴趣指导和加强,引进门,留住人,带出来,而培养人才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应该建立科学积极合适的引导机制,引导出并半自发式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管理者才可以说是从实际出发,改良传统教学方法,与新时代新要求充分结合,完善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为有源头活水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与管理的创新改革绝不是割裂的,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批判改良地继承与完善和实时的吸收创新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工作,教学管理者需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机制。面对当下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问题,校方和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思想,指明教学改革的方向,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生的实训,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用的、可操作性的学生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康亮,朱剑萍,韩敏.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关系整合———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6):81-83.

[2]蔡静.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管理改革探讨[D].重庆大学,2008.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正常开展有重要意义,并且直接关系到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现状来看,施工质量的控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建筑行业中没有明确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我国的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可以作为参照的依据,导致很多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一些建筑企业会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但其标准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满足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二)建筑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低

根据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来看,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其中尤其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因为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其并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识也十分淡薄。同时,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不高,其中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施工管理人员,其在从业的过程中缺乏对先进技能的了解,导致其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不能满足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三)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督不够

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而言,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并且很容易出现质量管理人员因经济利益而忽视工程质量的情况,这样就会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从业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会有施工监理人员,通过施工监理人员的监督,能够让工程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但实际上来自政府部门的施工监理人员并没有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落实,导致我国工程建设质量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征

(一)质量管理影响因素较多

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到多方面的工作,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操作流程等都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的时候需要处理的工作有很多。而根据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质量管理人员对相关内容的管理存在严重的忽视,导致工程质量不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其中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导致工程质量控制很难开展。

(二)工程质量存在较强的变化性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并且任何一个方面的质量存在问题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在开展工程建设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而导致其它环节受到影响,导致工程的质量存在很强的变化性。其中主要是因为项目施工没有固定的流水线,并且没有规范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完备的检测技术。

(三)工程质量存在隐蔽性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不断叠加的过程,很多质量问题会在后续的施工中被掩盖,所以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隐蔽性。在完成某些施工之后,如果之前的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后续的质量检验将不能发现这些质量问题,就算发现相应的质量问题,也会处于对成本的考虑而将其忽视。

三、建筑工程质量提升途径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管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理,避免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被忽视,并且监督施工管理人员的行为,避免其因主观原因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

在对建筑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其有足够的资质开展工程建设活动,对企业的各方面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其中尤其要注重对挂靠单位的资质审核,避免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挂靠在大型企业上从事相关工程的建设活动。另外还要加强对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的监督,避免其因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意识

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极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其中尤其是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来提升其质量管理意识,从而避免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四)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开展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避免施工期间材料和设备出现损坏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四、总结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只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才能让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且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开展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从而提升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2]周光进.基于建筑工程领域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172-01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有土建类专业,最常见的有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往往出于专业群建设壮大、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需要,同时开设两个专业。但若问起两个专业的区别,大家往往只能大概说一个侧重技术,一个侧重管理。但做过现场的人都知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是不可能完全分隔清楚的。如果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势必影响到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再多的教改举措都只是无用功。同时开设有两个专业的院校,必须认真分析两个专业的不同,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抓准专业人才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

1 专业现状对比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同属于建筑大类,前者属于其中的工程管理类,代号560501,后者属于其中的土建施工类,代号560301。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了土建类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该文件对于两个专业的主要区别建议见表1。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土建教指委认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专业的初始岗位是建造员,工程技术专业的初始岗位是施工员,但我们国家很多省市并没有建造员这一实际岗位,大部分都只有施工员这一职业岗位,或是建造师这一注册执业资格。从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初始就业岗位上也没有很大区别。

2 专业特色分析

要办出不同专业各自的特色,关键在于抓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正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方能办出专业特色。两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分析如下:

①就业面向不同。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包括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工程咨询服务方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一般为面向施工单位的一线施工员,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则面向包括建设方、施工方等各方在内,从事如建设单位项目报建、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内业、投标及合同管理工作;工程咨询服务公司招投标、工程项目管理、造价咨询等工作。

②培养目标不同。如表1所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侧重培养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面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培养参与工程建设各方所需的项目投资策划、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人员。

③专业核心能力不同。一个专业的核心能力应该由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组成,以循序渐进、逐层递增的方式形成。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对比见表2。

从上述分析可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侧重经济类、管理类能力的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侧重施工技术类、施工组织类能力的培养。

④专业课程体系不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许多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则有所区别,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等各类施工课程,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房地产开发等经济管理类课程。

⑤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不同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手段――实践教学体系是不同的,两个专业的主要实训项目对比见表3。

两个专业开设有许多相同实训项目,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实训项目的侧重点、深度及广度要求是不同的。以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为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同学只要求掌握测量仪器基本使用方法、完成工程测量简单任务即可,而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同学来说,他们除了掌握测量仪器基本使用方法外,还必须模拟完成施工现场的实际测量放线任务,满足工程建设过程测量需求。实践体系的不同,正是不同人才培养需求、不同人才能力要求的体现。

3 不同专业和谐发展

在同一所高职院校里同时开设多个相近专业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出于扩大专业队伍、提升专业群影响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考虑。但如果没有对不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进行深思熟虑后的准确定位,就会出现专业概念模糊、专业特色混淆、专业建设重复的现象,要不然就是出现专业建设各自为政、教学总量过剩、专业资源浪费的现象。

要使得同一所院校里的相近专业各自健康发展,必须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院校所在地的人才需求特征,结合本校的资源特点和优势,充分论证不同专业的人才定位,准确把握不同专业的人才核心能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建设专业群,才能实现教学资源利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效益最佳化。

第7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监理

在进行大型复杂工程的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时,需要较高的专业性,需要工程主体设计单位完成方案设计,然后弱电专业单位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设计,使施工图符合施工要求。但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弱电化单位通常也是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中,监理单位要努力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为施工阶段的智能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智能建筑工程的概念

智能建筑指的是将建筑作为主要平台,包括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并且对各种系统、结构、管理、服务进行集合优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技能、健康、环保的建筑环境,还能够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智能建筑工程指的是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利用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通讯的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的工程。从工程技术上来看,智能建筑工程的主要系统有通信网络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从管理归属要求方面来看,主要包括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和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等。综合布线系统是这些系统的基础,各个集成化管理系统是控制终端,对于控制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二、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智能建筑工程相关的设备、技术和标准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各个业主在智能化需求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大部分设计院在进行智能化的专业设计时,由于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往往只能进行初步设计,如果想要进行深入的设计,需要请具有专业设计和施工资质的智能系统集成商来负责。集成商能够对技术设计、产品供货、技术施工、安装验收、安装调试等全程负责,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智能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的深化设计时,通常要与具体品牌设备功能相结合,并且通过系统结构的优化制作出施工图。深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深化设计进行说明,完成各个弱电子系统的系统图,系统图要与平面图相对应,并且将设备配置体现出来;完成平面布置图,并且对管线路由和末端设备进行绘制,还要提供图例说明和文字说明;对大样图进行安装;对机房和弱电间进行布置;提供材料设备表等。

三、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作用

(一)编制招标文件,提供设计方案

监理能够根据业主需要,在智能建筑工程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招标之前,与业主做好配合,编制招标文件,并且协助业主做好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监理还能够提醒业主对施工承包商进行监督,让他们根据合同完成准备要求,并且能够对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接口存在交叉的现象进行协调,将详细情况向业主说明。除此之外,监理还能够结合功能需求和设计方案,帮助业主选择适当的设备和产品,并且对产品性能测试、相关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的复查和鉴定、设计方案的评审等工作做好监督和控制。

(二)功能定位和需求分析

智能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深化设计时,监理能够帮助业主对功能进行定位,并做好需求分析工作。监理还能够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设计协调会,对设计院的实际要求、业主的具体要求、施工单位的建议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由智能系统集成商在深化设计中进行落实。这样一来,能够保证业主功能需求和施工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使施工过程当中的设计变更状况得到改善。

(三)图纸会审

监理需要对工作范围所包括的各种专业图纸都要有充分了解,并且对相应的规范、合同、标书、施工概预算等进行详细分析,还要了解当地电信、供电、技防、消防、质监站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有充分了解。监理要对智能建筑工程图纸和相关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业主的实际需求,符合各级政府部门的标准和规范,并且对深化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向设计单位提出合理建议。

在进行图纸会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保证设计图和产品与设计文件的要求相符,加强弱电子系统的兼容性、合理、可靠性和开放性;第二,要保证设计系统图与施工平面图的一致性;第三,要保证各个回路标示和终端的准确性;第四,要保持导线型号和导管规格、敷设方式的一致性;第五,要合理设置工程信息点的位置,使其与功能需求相符。

(四)协调专业

在深化设计阶段,要做好各个专业的协调工作,对各个机电安装专业之间的管道路由矛盾进行协商,并且对室外市政专业的合理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协调过程中,可以利用总包组织专业实现对槽、管通道的预先规划,和对重点部位的管道预排,避免发生冲突,为施工控制提供便利。

(五)其他内容

监理工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制定监造方案,如果需要对重要设备进行驻厂监造,要确定设备的重要技术指标,并且制定出相关的监造方案和检验方案。资料整理和分析,监理要对施工设计文件、合同文件、设计交底、分包单位资格报表和图纸会审记录等进行收集和分析。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会,监理要组织设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会,并且记录好会议内容。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进步和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工程开始兴起,并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是智能建筑工程的重要阶段,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我国智能建筑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对深化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希望广大监理单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职责,采取科学方式,做好监理工作,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江帆. 浅谈智能建筑工程深化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J]. 建设监理,2013(05)

[2]徐军. 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第8篇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参差不齐,组织协调能力仍需加强,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掌握不够,严重缺少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经营管理运营机制不贵熟练。另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并且没有组织员工进行统一培训,致使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2论加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方法

2.1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阶段,我国政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和职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而且容易出现腐败的现象。因此,要针对现代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社会地位,将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事项从政府中分离出来,并由建筑市场和社会去处理和解决。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改进以往项目管理模式,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平台,积极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中介组织结构。引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的目的为了满足建筑企业对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应用的实际需求,使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能够综合评价建筑企业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等。

2.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水平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起步较晚,方式落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有效的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并派出相应的从业人员去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并在我国高校设置有关管理课程。另外,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3严格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实行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一定要严格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保证相应制度的实行。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建立相应的负责制度,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做到分步骤管理,使工程项目管理能够有效覆盖建筑项目的全部内容。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工程管理有理可依,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防止因为工程项目管理延误致使工程效益降低。必须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管理不仅仅停留于表面形式,将管理制度与实践进行结合,根据实际的情况发挥制度的作用。

2.4提高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相关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深入了解各个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并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相应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最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