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09:25: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我们在同一条河流里游泳。经济数字化多个方向的进展,几乎都从一个位置出发,即提取数据和应用数据能力的提升。
大数据不再是空中楼阁,商业生态随之重构,数据科学家成为关键岗位,数据分析人才变得抢手。甲乙买卖、甲方乙方化、战略合作、合资公司、跨界融合,大数据市场的五种合作模式的适应性也建立起来。微观的数据决策力,未来可能累加成为社会管理工具,用算法取代人为制定法律来管理生产、分配社会资源的图景已经在描绘。与此相对,警告的钟声响起,科幻电影中一个数字系统统治世界的危险前所未有地迫近了。
区块链正是数据算法用于规则制定的著例。数字货币挑战着所有国家中央政府的发钞权,金融行业却热情地拥抱它。而且不惟金融,专家说区块链“万业可用”。政策制定者已经反应过来,2016年1月,英国首席科学家把区块链列为国家战略。它最大程度排除了人为因素,显示出作为建设诚信社会基石的样貌。
应用区块链,金融业一马当先。其他数字技术,金融业也乐于尝鲜。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从去年到今年热度不减。今年的新气象是互联网金融有全面铺开的势头,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细分领域,共同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布局。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信用问题,引起政府部门的“专项整治”。随着监管的推进,互联网金融竞争格局中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出来。
像金融业一样,数字技术带来的业务灵活性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分享经济”这一饱含着尝鲜因子的商业模式在逆袭和改变着传统消费观念,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的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2016年,分享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分享经济鲜明地支持和促进态度。分享经济平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产物,通过移动LBS应用、动态算法与定价、支付、双方互评体系等一系列机制的建立,使得供给与需求方通过分享经济平台进行交易,也因此迎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分享经济还只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版图中的一角。2016年,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更为制造业、电商、物流、农业、金融等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和突破。今年,“互联网+”不再是一个飘渺的概念,互联网技术开始对传统企业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行业从以服务为主走向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全面升级。
由此城市变得智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告别了“传统”,进入“新型智慧城市”阶段。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在诠释这一概念时说:“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2016年9月在G20峰会上,关于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这些判断引起了与会各国的强烈共鸣。
作为“中国方案”里的重要内容,《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出炉,让数字经济成为与会各国创新增长方式、注入经济新动力的共识。面对起伏不定的世界经济形势,网络信息技术等产业再一次提供了发展的风口。时隔半年,新华三于日前在G20峰会会场上举办了一场以“新IT 新经济”为主题的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
新IT 新经济
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为内生动力,融合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数字经济革故鼎新、大势已现,自身发展及其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均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以及信息安全则成为关涉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此时新华三提出的“新IT”无疑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看来,新IT+新经济的组合,不仅促进各行各业的进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制度建设与行业形态的重大变革。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在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加工处理的专业化与产业化。数字经济的规模包括了“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即信息产业本身;以及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与效率提升的“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在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下,新华三提出“应用驱动 云领未来”全新IT战略,将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以信息化的手段为载体,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去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
数字经济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数字经济既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万亿元,网民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数字经济占GDP的10.5%……这些激发人们想象力的数字,反映着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效应,数字经济,正为中国经济营造出热气腾腾的发展场景。
数字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规模上,也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站在城市的街头,串街走巷的外卖小哥、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甚至连路边的煎饼果子都可以扫二维码支付,明显能感受到数字浪潮带来的冲击。
人们的生活围绕着四个主要的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移动。新IT带来新的数据,数字经济已经实际出现,改革是非常重要的,转型是必须的。
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和制度变革,正以数字化的形式发挥作用,当实体经济搭上数字化的顺风车,一场以数字化为形式、以技术进步为手段、以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第三方研究机构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认为:“未来,企业IT基础设施和软件支出有三分之二以上将用于基于云的产品,全球每5个互联‘事物’就有1个在中国。”
数字化经济的六大特点
IDC的数据显示,第三平台和解决方案支配IT支出,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11.8%,到2020年将达到4万亿美元。在中国,数字化转型经济时代来临,政府将大力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第三平台市场,信息和通信技术花费将达到8440亿美元。
IDC从互联“事物”、巨型云平台、DX开发人员/数字化供应链、数据提供商、渠道/数字化GTM合作伙伴、客户/DX使用案例这6大维度,全面阐释当今的数字化经济,评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
“互联”事物: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和物联网的逐步成熟,万物互联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简言之,现在主要处于人与人连接的时代,以后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将会普及,万物互联是最终目标。
根据IDC的数据,2016年互联的物联网端点达到150亿,到2020年将达到300亿,2025年更是达到800亿。而包括农业、公路、金融等各行各业的物联网支出将达到1.3万亿美元。
巨型云平台:云已经成为IT发展的主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云计算都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驱动力。而云2.0的到来,分布式架构的采用,到2019年,43%的互联网数据将在云边缘地带得到处理。
云的普及让安全成为一切的基础。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IT领域顶级安全服务将从云端提供:云驱动加密、威胁分析、区块链和合规性。同时,值得信任的云或者“可信云”成为企业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DX开发人员/数字化供应链:到2020年,DX团队将从外部开发者社区(通常为开源社区)采购80%以上的解决方案组件。
数据提供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能够创造价值,发现新东西。但是现在各行各业的数据不流通,企业数据源依然有限。然而到2018年,拥有DX战略的企业将把外部数据源扩大至少3到5倍。
渠道/数字化GTM合作伙伴:到2020年,云服务提供商70%以上的收入将借由渠道合作伙伴/经纪人产生。
客户/DX使用案例:IDC预计,2019年,全球企业将在技术和相关服务上支出2.1万亿美元来实施和管理DX举措。
信息技术走向融合
数字化成为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从流程、业务和运营都在走向数字化。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波浪潮,技术成为企业转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企业正迎来新技术产业的黎明。
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创新交替引领、彼此促进。新IT则是数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化技术变革的聚合,它从IT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资源池化开始,融合了大数据、大互联平台、大安全防护以及创新的服务与模式,为应用的创新提供支撑。
于英涛表示,新华三一直十分积极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并将“引领新IT,助推新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诉求。通过持续的创新投入、完善的服务以及全面的生态合作,新华三有信心也有能力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更好地支撑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与转型升级需求,橹泄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
关键词:互联网+ 文化产业园 新兴业态 虚拟体验 跨界融合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互联网与任何行业都可以相互融合的时代,其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是传统行业向互联网靠拢,就连新兴文化产业在诸多具体领域也找到了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契机。“互联网+文化产业园”模式系文化产业园经营型和教学型网络虚拟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园的融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它将缔造文化产业园的新兴经营业态和服务业态。
一、情景再造
随着互联网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网络技术构建网络虚拟平台已成为可能,也为打造“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虚拟运营实验室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依托以下三个方面的技术支持:一是采用B/S体系结构:基于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用于构建文化产业园网络虚拟运营实验室的整体框架;二是3D MAX三维场景建模:针对文化产业园的真实大型场景管理运作的拓扑关系,通过3D MAX对产业园场景进行渲染建模和动画设置,构造文化产业园网络三维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园运营情景的再现;三是采用ASP+SQL Server技术:主要应用于文化产业园整体网站的开发。
通过对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把现实的文化产业园的业务搬到网络荧幕。文化产业园虚拟实验室将分为两种业态:
其一是主要服务于文化产业经营行业,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业园进行网络管理工作、产业园入驻者经营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消费者网络体验消费等。通过嵌入管理程序、开发网页板块、建立网站在线销售及体验服务消费,实现文化产业园经营情景再现,在三维空间中,达到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真切体会到体验经济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娱乐。
其二服务于教育行业,以社会效益为追求目标,为科研教育单位提供文化产业教学支持,促进信息化校园建设,构建新兴文化产业教学研究和交流试验的平台等。免费提供文化产业虚拟运营实验平台,情景再现文化产业园整体格局,展现文化产业整体运营模式,依照组织层级和管理结构打造虚拟教学实验室,应用于相关专业工作者及学生虚拟体验文化产业园的经营及运作模式。
二、体验经济
约瑟夫・派恩认为,体验是人类发展史上第四种经济提供物,作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将会给社会及个体带来巨大的财富。体验经济的开展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首的,以其发达的服务经济为基础进行拓展体验经济,被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经济生活发展阶段,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和经济生活不断提高的产物。“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可谓之及其重要的互联网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的新兴业态之一,那么体验经济究其为何?简言之,体验经济就是人们为了获得精神的享受和心理、娱乐方面的满足,愿意为“体验”付费,这种体验是建立在能够给体验者带来意义和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体验经济是人们更高层次的消费追求。
体验消费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虚拟的,所以也要有实体体验的经历。笔者认为,之所以体验者愿意去体验性消费,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服务项目,通过“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展现体验性消费,不仅带来极大便利,而且还能够在体验消费中得到一定的利益,那么体验经济顺势而为,固然在经济生活的变更潮流中,寻找到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将为体验经济消费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而且具有高效率的体验消费服务,这种虚拟体验总体具有互动性、存在性、参与性、娱乐性特征。在“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运作过程中将会产生众多新的消费用户,开辟新的消费市场,并且也会拓展文化产业园经营业态,培育和产生更多著名的文化产业园,缩短了产业园与体验者的距离,使产业链更加完善、密集,使各个环节更加紧扣。
文化产业园的体验经济如何构造,这就要依托互联网虚拟技术将文化产业园情景再现,只有情景再现,才会致使体验者产生体验经济消费的欲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管理者数字管理化的实现,通过三维结构对各部门及入驻文化产业具体行业进行资源配置、管理方案制定等,将极大提高文化产业园管理效率;其次对于经营者而言,“互联网+文化产业园”网络营销模式,给自己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开辟了新门径,作为独有文化产业园的官方渠道,免去了网络刊登信息的费用,并且还可以通过虚拟平台了解市场趋势,调查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然后对于消费者而言,为满足自己对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找到了一种便利的途径,足不出户便可以达到目的,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最后是教育学习方面,网络模拟文化产业运作模式,并设置文化产业园各部门、其他行业市场、产品服务推广、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盈利核算等模块功能,实现体验性运营文化产业园,并加入创意开店板块,虚拟入驻文化产业园。
文化产业园虚拟体验是建立在真实文化产业园基础之上,并形成一种“超现实主义”三维空间,这种体验既是真实的,又具有虚拟色彩。文化产业的体验经济消费,在市场经济中,也往往由免费向付费的方向转变,通过开通不同的服务渠道,分划高端、中等、普通、一般的等级,进行不同的收费标准设定,进而满足不同体验者的不同需求,真正体现文化产业园体验经济消费存在的价值[1]。
三、跨界融合
文化产业园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将催生“数字文化产业园”的产生,就如同电视、音乐和刊物与互联网的跨界和交叉重组,形成数字电视、数字音乐和数字刊物等,这种产业链的延伸必然构建新的文化经济领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称,“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跨界融合时代,它可以与各行各业之间相融合,将会重塑工业和互联网的生态。
“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将产生一个大数字产业集群化效应,文化产业园涉及众多文化产业具体门类,例如创意产品屋、咖啡馆、书吧、科技工作室、工艺制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等,通过先进的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各个文化产业领域相融合发展,将会推动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构造新型文化产业园运作模式,数字化网络平台将成为这些具体文化产业在网络上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现的载体。
“互联网+文化产业园”新兴业态的融合发展,将是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的一个新的历史结合点,以互联网的思维发展文化产业,运营文化产业园,在这样一种网络虚拟平台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互动性和极致性,加强体验者与产品服务的互动消费和体验消费关系。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开发文化产业园数据统计中心,对文化产业本身、经营者及消费者进行数据化管理,通过收集众多市场关联信息,整合发展“互联网+文化产业园”新兴业态[2]。当然,其融合发展也要坚持几个大方向:第一,要具有创新思维,精准巧妙,发展创新型文化经济;第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推广营销,实现其最大经济效益;第三,要迎合时展趋势,弘扬和传播优秀互联网文化,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融合大众化、喜闻乐见、高品位的文化,注重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这一新兴业态的产生将会给社会带来诸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体验经济的便捷性
网络平台运行及虚拟平台的建立,无论是文化产业园的管理工作,还是体验者付费的形式都将发生颠覆性变化,增强了消费的及时性,告别以往文化消费的现场性;便捷的消费渠道方便了文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其融合范围的扩展和产业链延伸,也不断给体验经济注入新活力。
(二)教育行业的实用性
作为新兴行业的文化产业,面对专家对文化产业教育途径的不断探索的窘迫现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文化产业教育模式探索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虚拟运行实验室将形成综合性的文化产业运行模式,形成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网络营销平台。
(三)文化产业的补充性
“互联网+文化产业园”这一新兴业态,丰富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经济,是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的具体体现。
“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紧跟体验经济消费潮流,通过跨界融合,进行虚拟平台的情景再造和对文化整体的虚拟体验,不仅会提高文化产业现行运营模式的效率,增强再创新能力,也将是一种新的文化产业教育模式,促进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柔性制造数字化生产模式
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有着深厚的制造根底。但是这几年服装业遭遇高库存,表明服装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高成本,另一方面是不能快速满足消费者丰富而个性化的需求。大规模按需定产时代将逐步到来,柔性制造数字化生产模式应运而生。
与柔性制造数字化生产模式对立的是传统大规模量产的生产方式,它是从“期货式大规模生产”走向“现货式敏捷制造”,甚至还可以实现小生产流水线混合生产方式。这是一种更加智能的自动化生产模式,涉及脑力劳动以及设计、市场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创造出更强大的信息流。
设计师品牌模式
“第一夫人”随出访时所穿的服装,让设计师马可和例外品牌为更多的消费者所认识。随着本土服装品牌的逐渐成长以及服装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设计师品牌模式将成为愈加显性化的一种品牌发展模式,和商业的结合将更为紧密。
设计师品牌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个人灵感和创意设计来直接面对消费者,品牌受众小,自主经营,以口碑传播,以产品风格独特为卖点,满足特定消费群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师品牌一般门店不多,单款少,由此带来的稀缺性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相对应的客户较为高端时尚。
F2C高新技术销售模式
F2C高新技术销售模式是进一步融合了高新技术的F2C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以强有力的线下产业支撑、有效的全程数据采集和品控、快速的市场反应,为消费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F2C高新技术销售模式首先能有效解决大库存问题,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完全可以按照消费者的订单进行生产;二是具备价格与质量优势,厂家身份成为信誉、产品质量和售后的保证;三是解决单一型货品的销售,工厂的产品不能像品牌商那样全面而丰富,从而为单一产品的销售找到出路;四是定制更为具体和个性化,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向工厂定制产品,满足个性需求;五是对于服装定制来说,可以实现数字化量身信息采集,更准确更有数据保障。
O2O线上线下互动模式
2013年特别是下半年,似乎一夜之间,O2O模式成为了服装及整个零售行业里热门词汇,企业和品牌尝试O2O模式的消息时有耳闻。品牌开始通过改造供应链,技术升级、终端体验化以及调整商架构等方式来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即线上线下的一体化与融合。在服装鞋帽领域,此种模式主要指可以在线上预订线下试衣拿货,弥补实体店铺进店率的瓶颈问题,且企划与推广也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未来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企业将认识到看似虚拟的线上经济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了一种新的实体经济,而且和传统实体经济已经融合在一起,电子商务成为“无电子”商务,共同组成商务本质的不同呈现部分,而O2O也将成为新的实体经济运行环节的常规模式。
D2C网络平台销售模式
D2C是Designer to Customer(设计师对客户)的缩写,在D2C电子商务平台上,设计师与客户通过各种有效方式直接沟通,由设计师直接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相关设计产品,出售给最终客户,最终形成设计师、网络运营商、制造企业与终端客户全新的价值链。这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一代电子商务主流新模式。
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的一种方式是预售,这既可以控制成本又可以控制产量,形成零库存。对于产品来说,不同深度的定制引发不同层次的定制规格。D2C网络平台销售模式将推动定制更为时尚大众化。
集成店模式
2013年,服装渠道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集成店愈发受到重视。集成店是一种值得探究的零售模式,集成店的出现给了现代消费人群更大的惊喜,将会发展成一种新的主流经营模式。
集成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显示了较强的渠道控制力,是选择强品牌还是强货品,选择权在于店铺方,资本力更趋向渠道而非产品,这预示着以单纯的品牌商向渠道商过渡的模式开始兴起。另一方面,实力较强的集成店拥有与品牌和商业地产的谈判能力,可以强化与商业地产的捆绑,整合品牌和行业。
生活方式体验店模式
2013年另一种受关注的“店铺”是生活方式体验店。服装品牌线下实体店越来越加强体验性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更纯粹的生活方式体验店模式受到重视便是理所当然。
生活方式体验店模式使得围绕客户体验为核心的体验营销在销售终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与实现。这要求生活方式体验店保持如下一些业态优势:一是专业化经营,建立并专注于满足目标顾客核心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保持体验营销的零售准则,更有吸引力的体验情景将带来更好的销售结果;三是保持高的品牌溢价能力;四是持续进行以目标顾客为导向的业态优化与创新。
品牌商/渠道商双运营模式
2013年服装品牌较多的动作是渠道的优化和升级。对于实行多品牌战略的服装品牌来说,以多品牌集中捆绑式开店的方式,在零售卖场中形成综合式的配比销售,把渠道逐渐由公共资源变为垄断资源,同时挤压、挤出竞争对手,此时的品牌商在终端表现则有点鸠占鹊巢的渠道商意味。这种运营模式,可称之为品牌商/渠道商双运营模式。
在实施此模式的过程中,集团通过先期由企业完成的品牌孵化工作,将多个共同客层的消费品牌成功孕育。众多品牌孵化成熟后“同进同退”和“错位延展”,已经具有了市场垄断性质。
智能零售模式
服装品牌转型升级的一个大方向是经营管理精细化,包括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和高收益比的零售终端。随着大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的逐渐应用,商业实践将变得更为智能,智能零售将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智能零售技术遍布于整个供应链,但一个重要特征是在零售终端的应用,通过各种“感知”技术包括RFID技术、二维码扫描技术、3D试衣等全方位关注顾客的行为,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来获知顾客的需求,帮助企业做出更适当及时的商业决策,提供更人性化和更深入的服务。
全渠道零售模式
据了解,在本次战略合作中,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对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投资18.57亿元港币,设立合资公司,一方面认购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金额是5.41亿元港币;另一方面,认购海尔电器发行的金额为13.16亿元港币的可转换债券,该可转换债券未来可转换成日日顺物流24.1%的股份。此外,阿里巴巴集团以认购新股的方式对海尔电器投资9.65亿元港币,获得投资后海尔电器2%的股份。
虚与实的结合
“没有像海尔这样的企业专注的发展,这样的制造能力,互联网真正是变成了泡沫。”马云在双方签字仪式上如此评价,他还进一步阐释了他对新经济的看法:新经济不是今天所讲的数字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完美结合,是“虚”跟“实”的完美的结合,只有实体经济成长了,数字经济才有真正的数字。因此,对于与海尔的合作,阿里期待已久,希望双方共同打造平台。
网购的快速崛起对传统销售模式带来了强烈冲击,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O2O商业模式快速崛起,众多企业已经嗅到这块大蛋糕,纷纷加快布局O2O,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各家巨头尝试O2O都难言顺利。事实上,电子商务的未来是C2B,即消费者需要什么,企业就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一趋势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单独跑赢网络时代。业内分析人士指出,O2O模式的核心是虚网与实网的无缝融合,是从用户的交互到交易再到交付的全流程协同,而这正是海尔集团与阿里集团战略合作的最大看点。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海尔与阿里的强强联手,资源整合互为生态圈,不仅将破解网购“最后一公里”难题,而且有助于推动O2O虚实融合模式走向成熟。
事实上,海尔集团子公司海尔电器在一直在大件商品配送安装服务领域有着深度的布局,“通过与阿里集团的合作,海尔电器旗下的日日顺物流将形成一个对社会开放的大件物流服务平台,未来希望也能服务海尔及阿里以外的更多的企业和商家。”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未来的经济是体验经济,用户不再是一个购买者,而变成全流程体验的参与者。这是所有企业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所有企业乃至全世界企业必须面对的。“日日顺通过整合四网优势,线上为用户提供C2B个性化定制、新品首发等差异化体验,实网为用户提供按约送达、送装同步、全国无盲区的送装服务,虚实融合为用户打造全流程最佳体验。”该人士称。
构建物流新标准
据管理和咨询公司贝恩预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预计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消费者网购开支最大的市场。然而,物流配送体系的滞后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近万家,服务质量层次不齐,尤其是在大家电、大件商品的物流配送、上门安装服务上更是缺乏统一的规范。此次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正是要通过构建开放的生态体系,打造引领行业的大件物流标准。
据记者了解,此次双方将强强联手,建立一个以日日顺物流为核心、布局全国的仓储体系、干线配送体系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在仓储体系上,阿里的菜鸟物流和日日顺物流都有规划,需要平衡,进行双方资源整合。至于干线物流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体系,以日日顺物流为主,本身菜鸟物流也不涉及这块。更重要的其实是日日顺模式,日日顺本身有自建仓库和固定仓库,车辆有自己的车辆也有外包车辆,管理是采用的轻足迹模式。不是拥有所有资产,但是整个IT管理系统包括管理软件都是海尔负责打造。“举例来说,我们在全国有9万辆车,车辆不是我们买的,但是车上系统、订单是我们给的。车的收益、分配是我们来做的。通过员工大数据库和用户大数据库的匹配,变成有效的管理系统。”上述负责人称。双方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在家电及大件商品领域,建立一套从购买、仓储物流、运输配送,上门安装服务的行业新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家电和大件商品消费服务体验。阿里集团及海尔集团共同希望能由此树立行业标杆,推动提升家电和大件商品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海尔希望通过此次与阿里的合作加快自身互联网转型。对此,海尔方面提出,阿里的投资并没有改变原来日日顺物流的定位,阿里的菜鸟平台规划是设施平台,最后一公里管理是物流服务管理,两者是相互整合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好的结合,两者定位一致,结合后关系更紧密,对订单、服务、全流程优化上更有效。
平台经济产生了两个重要颠覆:传统厂商的规模经济被打破,以及厂商的财富密码发生了改变——从流水线变成算法。
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角度看,需要关注具有大数据的平台是否带来新型的计划经济,平台算法外部性的正负性,以及平台经济应该保持多大的冗余度。
一、平台经济的诞生
2016—2017年,互联网平台企业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强大、最具创新精神的关键部分。
在互联网平台上,呈现出数字化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大规模社会化协作,融合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平台本身成为经济与社会的新主角。
互联网平台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平台成长到与市场、企业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是整个社会中的主导公司形态从产品型公司转向平台型公司。
三是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成为经济、社会与生活中新的资源配置与组织方式。
互联网平台连接人们的线上线下生活,由平台企业演化出平台生态或平台经济已是大势所趋。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电商平台到行业平台再到平台经济。在平台经济发展的早期,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电商平台率先崛起。
随着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加深,平台的产业领域不再局限于零售业电商平台,而是趋于多元化发展。例如,出现了众包、共享等诸多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产业领域。
随着平台进入产业领域越来越丰富,其对产业和产业组织变革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平台逐步由一种商业现象发展为一种经济形态。
中国发展平台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国经济增长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时期,又步入了创新资源全球化阶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产业链组织方式,正在以平台为核心重组产业生态。
例如,双创活动产生了创客和大量制造资源的连接平台,高端创新创业资源的连接,成为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崛起为中国制造业弯道超车带来了重要机遇。
由上可知,平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政策工具,经济学理论能否给予这些现象自洽的解释,并在政策制定中给予恰当的指引,值得探讨。
二、平台经济的特征
对于平台经济,本文给出的定义就是指依托实体交易场所或虚拟交易空间,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因素加入,并以促成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交易或信息交换为目的的商业模式。
从这一定义中不难发现,平台经济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革新,而非产品本身的创新。
支撑互联网的技术因素有九个要素,分别为:“技术驱动”:云计算(Cloud)、移动终端(Mobile)、技术表达(APP);关键环节:数字化(Digitalization)、连接(Connection)、精准匹配(Match);“人的需求”:社交化(Social)、赋能(Enabler)、生态(Ecosystem),也可称作互联网平台特性的九宫格。
平台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依赖于用户参与。谷歌将用户的搜索行为转换为具有丰富价值的广告,脸书运用在线社交搜集并出售用户的精准画像,而优步则看准用户的交通需求充分调度私人汽车。
平台能调动用户参与生产,也会对用户产生巨大影响。乐观派们强调,以优步为代表的平台能够释放未被充分使用的个人资产的商业价值,而类似于Youtube的平台则将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成为具有灵活工作时间并从平台得到收益的创业者。
对劳动者和工作任务提供匹配服务的平台可能使劳动力市场更有效率,同时会出现一个工作岗位和价值创造都极度分散化的社会。
平台经济的第二个特征是信息精确匹配。某种类型的交易,如果有很多潜在买家和卖家,如何撮合两个群体达成交易将至关重要,而平台效率也集中体现为撮合效率。
平台经济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连接一切的特性及其虚拟空间打破时间限制与物理空间距离,使得企业超越区域小市场,面向全国或全球大市场,从针对存量的“头部”发展到拓展增量的“长尾”,从人工操作处理为主发展到工具的技术替代。
平台是连接上下游、供需端或买卖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务,也是从撮合交易、资源配置、开源创新等过程中,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分享价值增值收益的经营实体。
平台经济的第三个特征体现为双边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有很多类型,但其中一种特别值得关注,即“双边网络外部性”。
“双边网络外部性”意味着,已加入该平台的买家越多,则卖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同样,已加入该平台的卖家越多,则买家加入该平台的潜在收益也越高。
由此,买家和卖家是否加入该平台,乃是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正反馈过程。而对平台企业而言,如何达到正反馈,流量是基础,如何持续获取流量是打造平台生态圈的关键。
平台经济的第四个特征就是跨界。
随着资源共享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产业内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通过平台实现的跨界融合现象也愈加显著。
新经济格局下,产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打破原有产业边界,产业之间跨界现象显著。
平台型企业通过连接多边群体,整合多方资源,设立规则与机制,满足多边群体的需求,充当连接、整合的角色。传统企业也可利用连接、整合的思维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企业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创造更多的价值连接,提升效率,带来增值。企业还可以通过协同上下游伙伴,甚至同业竞争者,一起设计新格局、新规则,为供应方及需求方带来更大增值。此外,企业可通过跨界整合,创造全新的价值。
总之,平台追求的是在环形的、不断循环的、受反馈驱动的过程中,最大化生态系统的总体价值。
对平台企业而言,难以复制的资源是社区及其成员拥有和贡献的资源,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据是平台企业的首要资产。
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了环形,企业端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触及消费者,节省的各个环节都提高了产业效率。
三、平台经济的颠覆
传统工业经济以行业分工为主要特征,行业之间边界清晰,泾渭分明。
传统企业处在单向、线性价值链的一环,只需面向客户交付产品或服务,充当生产者和交付者的角色。
传统企业考虑的核心是如何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地交付产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传统企业寻求最大化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聚焦整个线性过程的末端。生产过程主要依托线下物理空间,开始围绕一个区域小市场,从贸易销售介入生产制造再进入研发创新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
一旦一个区域小市场成熟了,通过扩大再生产进行滚动式的横向拓展,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整个过程叫做滚动发展和线性增长。
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主要是供给侧的规模经济。
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过程。从封闭的以产销发展到反向资源配置的敏捷供应,最终实现无边界、无距离、自成长的爆发成长。
需求方越来越个性化,而生产方越来越小批量,所以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反规模效应。供给侧需要弹性生产,需求侧需要用户画像。规模效益主要体现为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带来了巨量交易。
以平台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与工业时代的经济体大不一样,从厂商的规模经济转移到平台的规模匹配。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产品的定价权在转移,大多数厂商只能被动适应平台的要求:降价促销和参与各种购物节。
平台上的大规模信息匹配,还衍生出两个“副产品”。一个是物流仓储,另一个是支付,原因就是这两项业务很容易标准化。物流公司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支付公司也是如此。
从过去生产方的规模经济、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演变成平台方控制的支付规模经济和物流仓储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方式变了,经济活动的重心也跟着发生变化,其中原因就是平台侧的规模经济(包括支付和物流)取代了原来的生产方的规模经济。
传统经济还有两个特征:高摩擦和高耗散。
以服装业为例,如果一个品牌服装的成本是100元,商场的定价大约是12倍,市场的平均倍数为8.9倍。近两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大约降到到8倍以下,但终端依然是高定价。在服装行业的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都有交易成本,还有物理空间成本,这就是高摩擦。
所谓高耗散,就是指资源最终的有效利用率。例如,从中东进口石油最后真正由消费者享受的价值(用作动力的石油)可能不足17%,80%左右的资源全部耗散掉了。
因而过去的经济体是高摩擦、高耗散的经济体。这种高摩擦、高耗散经济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中间环节多。工业时代把这些环节进行分工及专业化操作,极致就是流水线生产。
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使每一个生产岗位都有了标准化和通用性,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再加上专业分工的门槛“保护”,就业岗位数量相对稳定,持续期限较长。只要提高一个最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生产效率,大规模地产生财富,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平台经济就是要减少这种摩擦和耗散,而减少摩擦和耗散恰好也是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减少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摩擦和耗散,需要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撑,数据、知识用于决策,关键在于平台上的算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如何分享节约下来的蛋糕,算法发明人和厂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从流水线到算法,财富的密码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的背后,意味着资本方的利益正在从与普通大众结盟转向与小众知识精英结盟转变。
四、平台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与工业时代相比,互联网时代,数据、算法成为生产要素、财富生成机制的变革,财富的创造机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平台经济是否能发展为平台经济学?
笔者认为可以鲜明地提出平台经济学,总结这个时代新生力量,对旧的理论进行迭代,有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新计划经济
平台经济是代码和商业的特殊结合,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流通中的数字中介,平台必须“标准化”参与者专门从事的各种活动,包括思想、知识、劳动力和其他闲置资产的使用权。
这显然涉及法律和合同所产生的规制,但也是通过分类纳入和排除、分化的代码来实现。例如,在共享经济中,优步要求对司机进行背景调查,以便与使用该服务的乘客之间建立相互信任。
这些标准化的包含、排除和区分对于稳定参与者的期望尤其重要,也是平台进行计划和组织的基础。
平台可以调动参与建设新数字经济流通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循环是通过平台对元数据进行编码、部署算法处理数据点之间的关系、使用脚本交互协议、配置可视特征和默认值的接口,实现数据、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无形链接。
然而,平台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积极引导、制作和编程流通。这种作用似乎看到了“计划经济”的影子,马云甚至认为平台可以产生“新计划经济”。
线下的物理市场是各种各样的、分散的,交易效率并不高。建立在互联网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平台有众多交易,成为最有效的市场,所以平台经济是最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
但是,平台积累了大数据资源,通过对此分析,可以预测下一阶段某个物品交易的价格走势,这又是计划经济的典型特征。由此形成“悖论”,值得理论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其价格体系是由平台推荐的,或完全由交易双方博弈,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挑战。
(二)算法经济学
谷歌、今日头条、腾讯社交网络、摩拜单车和阿里巴巴等是网络时代有代表性的平台企业,其共同点是都运用了大规模匹配的算法,这一杀手锏堪比工业时代的流水线。
工业时代称为大规模制造,数字经济时代称为大规模匹配,谁能匹配得最优,谁就获得了财富创造的手段。
谷歌和今日头条实现了人与信息的匹配,腾讯社交网络实现了人与人的匹配,摩拜单车实现了人与设备的匹配,阿里巴巴实现了人与商品的匹配。
匹配算法决定了交易的效率,排位的先与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差别。这种平台的匹配算法带来不同经济效益的现象,笔者将其命名为算法经济学。
在平台的匹配算法中,有一种被称为“竞价排名”,通俗地说,谁给的钱多就把谁排在前面。竞价排名算法给平台带来最大的收入,但是,也会有产生“魏泽西”事件的风险。
因此,算法经济学就是要测量平台算法的正负外部性。从监管的角度看,这才是要抓的重点。需要监管平台算法对整个社会来说,其效应是正是负。
平台匹配算法的效率越高,经济运行越有利,减少耗散、摩擦越多,平台创造的财富越多,但其外部性不能为负。
(三)冗余经济学
过去的经济学是一个“浪费型”经济学。
一个商品,经过物流转十圈,所谓“豆腐卖成肉价钱”,只要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分到钱,就能计入GDP的总量,但中间环节未必都是有效率的。而平台经济减少摩擦、减少耗散,就意味着这个经济体系更有效率。
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在现实生活中,一级批发、二级批发,甚至实体店都没有了。中间环节的消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消失,平台经济也是减少就业的经济学。
未来十年左右,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遇到的减少就业的技术。平台经济加上人工智能,将使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必须未雨绸缪。
对此,笔者设想解决的办法是:在平台各个环节,采用只降低耗散,不降低摩擦的方案,在平台运营中,保持一定水平的“冗余度”。
也就是说,只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在工作效率和就业岗位寻求一个平衡,可以称之为“冗余经济学”。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2018—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此件公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16日
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浙江建设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加快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以标准化支撑数字化转型,推动我省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统一协调的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结构清晰、系统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制定实施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亟需标准,组织开展一批关键领域的标准化项目,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成果,高标准引领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基础逐步夯实。到2019年,形成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涵盖政府、经济、社会各领域,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以团体标准为补充,基本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标准体系。到2020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20年,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50项以上,组织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项以上,新增全国、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以上,数字化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效应不断释放。进一步深化标准研制、标准化项目建设、标准实施监督评价等工作,形成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成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标准化规范和引领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系统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架构。系统梳理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和需求,制定实施任务清单,构建完善标准体系,确保高标准推进数字化转型。
(二)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着力发挥标准化的互联互通作用,以标准化促进政府、经济、社会等领域数字资源深度融合,助力打破信息孤岛。针对数字化转型多学科融合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着力加强各领域标准化建设的统筹协调。
(三)需求导向,重点突破。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撬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服务协同等关键领域,优先制定政府数字化转型亟需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政府。
1、构建数字政府标准体系框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按照“123466”的要求,完善标准化运行机制,助力争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试点省。围绕大系统、大数据、大平台、大集成建设,构建涵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领域的数字政府标准体系,加快总体要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和技术应用等标准研制。围绕公共数据整合、共享、开放等重点领域,抓好公共数据平台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管理中心、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打通数据互通关键节点。围绕建立“三大模型”的要求,直面打通信息孤岛的堵点和难点,加快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标准模型。围绕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开展数据汇聚、数据平台、数据安全、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亟需标准的研制,加快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数据管理规范及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公共信用库等规范制定。加强政务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标准研制,着力破除“三大模型”中标准缺失问题。(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质监局)
3、扩大政府治理标准化效应。加快政府决策、执行、督查、反馈等数字化协同标准化步伐,强化财政、金融、国资、商务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机制建设。健全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将监管要求固化为可量化、可执行、可追溯的全周期标准链和监管模式。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标准化联动应用。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宣贯和实施评价,在民政、人力社保、教育、卫生计生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政府数字化转型标准化样板。(责任单位: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二)引领经济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数字经济。
4、抢占数字经济高地。立足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施标准领航工程,加快制定实施先进标准,制定实施团体标准30项以上,抢占产业标准制高点。围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薄弱环节,推动成立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3家以上。推动之江实验室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争取获批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试点,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围绕术语定义、产品评估、系统和组件接口、数据兼容、互换模型等国际竞争和市场应用重点领域,加快标准研制步伐,提升行业标准话语权。(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5、促进新旧动能迭代更新。强化“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数字化要求,促进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创业孵化、协同创新、网络众包等“双创”平台标准化复制推广,制定并推广一批支撑制造业创新基地建设的共性和前沿技术标准。探索开展一批互联网协议版本第六版(IPv6)、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关键技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一批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生产、组织、服务模式标准。在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传统产业开展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标准化试点示范。(责任单位:省质监局、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6、夯实数字金融基础。以标准化助力数字经济风险防控,围绕移动支付、借贷、保险、基金销售、信托和消费金融等数字化金融服务,加强监管、准入、第三方存管、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网络安全、信用建设等关键标准研制和实施,构建数字金融行业管理和数据统计监测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创新应用,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标准化,强化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责任单位: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质监局、浙江银监局、浙江保监局、浙江证监局)
7、助推数字经济创新融合。聚力之江实验室、实体经济、新兴金融中心、新型贸易中心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创新融合标准化建设,加快创新成果标准化。加强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对接,推动以之江实验室为代表的浙江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有关工作。优先做好之江实验室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标准化顶层设计,围绕医疗、交通、金融、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产品、服务标准研制,及时将有效模式和关键技术标准化。(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质监局、之江实验室)
(三)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智慧浙江。
8、推动公共服务智能化。探索“标准化+大数据+公共服务”模式,加快“网上办、掌上办”领域数据采集、分级、交换、质量、保密等关键共性标准的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指导性目录及标准。建立全省社会数据标准化协调机制,构建涵盖教育、司法、文化、健康、交通、地理、金融、信用等领域的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库。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商事登记联办、不动产登记管理等全过程标准化,建立公安、人力社保、民政、医疗等领域信息共享标准化路径。强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等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与评价。(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
9、推动社会治理集成化。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实施社会治理事项标准化指导性目录,依托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加快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强政府、企业、个人分层分级分流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发等环节的安全边界和监管措施,制定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信息的保护清单标准。开展基层社情民意监测标准化工作,围绕基层治理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标准化项目,开展重要标准实施绩效评价,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省综治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省数据管理中心)
10、推动公众消费数字化。加快数字化消费云工程、云服务、大数据等领域创新成果标准化,促进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标准化水平,推动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转化为标准。围绕新零售、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标准化建设,培育一批国际先进标准。围绕打响“放心消费在浙江”品牌,探索建立数字化放心消费“三度一率”社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部门协同。完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和监督职责,有效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制定、实施作用。在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框架下,设立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工作专班,统筹各相关部门规划、政策和举措,定期开展专题研究,及时协调重点工作。
(二)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推荐一批重要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实施绩效显著的,按有关规定优先推荐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省标准创新贡献奖。支持我省企事业单位承担或参与国际、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优化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融合机制。探索建立数字产业服务认证体系。
(三)强化实施评价。将标准实施与数字化转型政策深度融合,加大标准实施协调力度,强化标准的制度性合力。建立第三方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探索实施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认可模式,培育标准服务市场。每年选定一批重点标准化项目进行标准实施绩效评价,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标准实施信息公开,增强实施绩效评估能力。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办公厅,省军区,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价值;供应链;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43 -03
一、研究综述
文化是个宽泛的概念,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因国家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不同而不同。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文化产业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文化产业是从事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与服务的创造、生产和分销的行业(1998年),是将文化产业视为版权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和休闲产业等的集合,是以企业组织方式从事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涵盖艺术、设计在内的意识形态等)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现有研究文化价值实现的方法大多是从投入产出角度进行研究,普遍采用了DEA评价方法。徐文燕依据近年投入产出数据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效率趋势进行了分析测算,得出不仅需要增加要素投入,还应该在增加产业投入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的结论;于泽依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出江苏省42个部门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对江苏省文化产业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作出分析,倪蓉以2013年江苏省13市文化产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其投入产出进行排名,阐述了经济发展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黄志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进行了分析,指出特定的外部市场条件和市场架构是文化价值实现的关键,差异化竞争和价格歧视是价值增值的主要因素;夏蓓蓓对江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排名进行了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对网络文化的价值也有相关研究,但专家更多侧重于政策和建议层面研究,对互联网应用产生的文化价值的定量描述还缺乏足够研究。王娜归纳了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研究了网络文化价值实现的问题和路径;苏宏元由赛伯空间为起点,研究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多面性以及技术支持和新的文化存在形式;蒋婉洁对江苏网络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国内从供应链视角研究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供应链视角研究企业文化。赵世钊基于贵州安顺“三个一”空间战略布局,研究了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机制构建;王影从供应链优化视角研究了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集群成长路径;唐中君设计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协调性评价量表,并得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协调性还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因此,从供应链视角研究文化产业互联网应用的政策、方法、途径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价值提升具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文化产业供应链总体现状分析
近年来文化产业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转型以及升级换代的挑战,也为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2015年底,江苏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167亿元,列居全国第二,占GDP比重超过5%,具备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业态。不断的创新、科技双轮驱动使文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成为江苏经济最抢眼的增长极。采取了创新驱动、嫁接科技、借力金融以及拥抱国际市场等政策和方法,文化产业创新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互联网颠覆了经济,也颠覆了文化产业。江苏省以智慧江苏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网民总数为441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5.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813万人,网购使用率为63.7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个百分点。江苏光缆线路总长度、互联网省际出口宽带、移动电话基站数、宽带用户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江苏青少年初次接触互联网的平均年龄为7.5岁,使用手机上网频率不断增加,保持每天都上网的青少年比例达56.6%。近年来,也涌现出了如苏宁易购、同程、途牛等一系列引领市场占有率和文化旅游的标杆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14年江苏省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为82.49,从2010年的全国第六位跃升至全国第四位、各省区第二位。互联网正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并对经济、政治、文化、体育、教育等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互联网的应用,可以促进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产品的供给。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明显特征,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前景广阔。同时,江苏省内文化领域也存在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供给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接,推动文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江苏省内各地文化、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针对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线上展示与线下O2O体验相结合的文化资源服务模式,也有待创新,将传统传承文化数字化、网络化还需进一步发展,力争实现文化传播的高质量网络化和集成化。
三、江苏省文化产业互联网应用及文化价值实现机理
(一)供应链视角下文化价值实现的框架
互联网应用,激发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又反作用于文化供给。文化产品价值实现,在交易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及价值水平的评价,与该产业所处的市场条件和环境密切相关,在文化产业传播技术中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传播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且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存在形式,但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下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发展并不是乌托邦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拓展和延伸。
江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5%,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新引擎。由江苏省统计局数据可知,2012、2013、2014年江苏市场经营单位机构个数分别为16583、16323、15630个,从事市场经营单位的从业人数为90743、95594、86299人,文化科研的机构数量为10、10、9个。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近年从事市场经营单位的机构在减少,从业人数也出现先增后减的现象,文化科研的机构数量变化不明显。
图1 供应链视角下文化价值实现框架
图1显示,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交易平台,文化产品的交易平台的产品创新性、综合性更为突出,且以虚拟产品为主,文化产品的交易平台交易额近年来增长迅速,呈现出定价方式多样,交易方式多样化。且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可以集投资方、管理、推广、交易、渠道、服务为一身,显示出与一般供应链不同的特性。南京市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南京文交所”)作为江苏备受关注的一个综合性文化金融平台,对丰富江苏文化金融合作载体建设、活跃江苏文化金融发展氛围、开拓江苏文化金融新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至2014年,南京文交所累计交易额547亿元,2015年,南京文交所累计全年交易额7830亿元,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成为江苏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的标杆企业。
(二)供应链视角下文化价值实现的动力
在互联网广泛应用下,文化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文化产品的可重构、多重价值等特性激发了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文化创造力,也改变了文化产品消费者的兴趣,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了文化产品爆发性的增长。图2显示,文化产业通过四通八达、网状的信息通道,打通了文化领域产业链,为文化产业供应链上各行业跨界和融合提供了接入可能。众多实体采用整合资源,集中优势、互相协作、风险分担且共同受益方式,多家实体共同成为供应链的链主,呈现出了“互联网+文化+科技+金融”等业态,将有投资价值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源,设计成投资者需要的产品。如近期在南京文交所一级市场挂牌和二级市场交易,利用科技手段开发的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使文化产品和金融资本直接对接的创新交易业务,推动文化实体经济的发展。
图2中显示动力源之一的跨界打造影视、文学、动漫、音乐、游戏等多领域的全方位业务。腾讯公司最早提出的“泛娱乐”战略融合的概念,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展开电影、音乐、动漫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满足市场需求。从产业链上、下游纵向看,它们贯通资金、内容制作、宣传推广、演艺明星、发行销售、衍生产品等多个环节,把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的隔阂逐步消融,减少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量化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对客户的精准营销及服务,满足市场多种需求,创新市场需求。融合的过程中,既是自发的,也需要政府推动,要在深度融合中强化新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国内外文化企业收购、合作等方式开展境外文化领域投资合作,形成的新实体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特别是发展文化服务贸易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对于拓展国际业务需要给予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
图2显示的动力源之二是通过鼓励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创意设计领域,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创意设计保险产品,拓展创意设计的企业贷款抵(质)押等多衍生业务,拓展文化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探索文化金融试验及试点。近年来江苏省扶持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的资金达3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4.8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
文化和金融的融合会产生双赢,会促进文化产业,提高质量、传播效率以及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完善金融资产的支持和金融资本的优化,也为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渠道,为金融机构开拓市场和业务范围,培育新盈利增长点以及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提供了条件。
四、江苏省文化产业互联网应用及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分析
(一)完善跨界融合通道
互联网对于文化产品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以其传播优势,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营销渠道。在多实体、多行业的融合中,首要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诸如鼓励支持建立小微文化企业的“孵化服务平台”、“新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漫游戏版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形成一批有实力、有法律监督的平台型企业和平台经济群体。
互联网平台颠覆了传统资讯生产的组织形式、传播途径和商业模式,借助互联网将资讯传递成本变得非常低廉,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传播费用。江苏省将继续发挥优势,打造旅游、影视、数码、游戏等新实业,同时将一些“准经营性的文化”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的范围,鼓励形成新实业。支持企业与互联网技术、电商企业结合,对接线下营销,进行线上线下的合作,充分发挥江苏省电子商务优势。加快推动影视美术、动漫游戏、书籍报刊、建筑设计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依托“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多项奖项,推动优秀作品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网络视听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江苏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以及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
(二)利用现有优势,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我国动漫产业经过了十余年的积累,形成了以江苏、广东、北京为主的国内动漫产业生产地的格局。在2004年,江苏已建立了常州、无锡、苏州三大“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在人才、技术领域也有不错的积累。因此打造动漫企业创作生产的高地将成为江苏省今后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动漫产业优势,弘扬文化遗产,同时打造动漫产业集群,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依托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丰富、夯实文化产业链。
伴随着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物质财富生产已逐渐显现出相对过剩的状态,知识产品生产和再生产以及数据产品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将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向。以知识文化、数字文化生产为龙头的新兴产业,如影视、动漫、网游等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要进一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传承及普及,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推进大众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实现地区均衡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主体,鼓励骨干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和交叉持股等多种形式,力争形成一批大中型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共同打造航母性文化企业。
参考文献:
[1]徐文燕,张玉兰.基于DEA的文化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率趋势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3,(05):51-55.
[2]于泽,朱学义,魏娟.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文化产业波及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6):234-239.
[3]倪蓉.江苏省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绩效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5):5-7.
[4]卢兵霞.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表现及其实现途径[J].理论观察,2015,(09):40-42.
[5]苏宏元,郭莹莹.网络文化的内在价值及其呈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3-115.
[6]金民卿.全球化的文化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J].学术探索,2011,(02):106-112.
[7]黄志峰.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初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32-38.
[8]赵世钊,杜成材.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供应链机制构建[J].人民论坛,2016,(08):78-80.
[9]夏蓓蓓.江苏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0,(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