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食品卫生原理

食品卫生原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25: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食品卫生原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食品卫生原理

第1篇

[关键词]困难生资助体系;能力型资助;自我解困;扶志强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74-02

针对现今资助情况,我们学院提出了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困”“扶志”“强能”的教育管理特色之路。希望达到从资金式资助转变到能力型资助,最终达到自我解困的目的。我们也在工作的初步形成和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了“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培养”、“他助-自助-助人”、“无偿资助-有偿资助”等资助理念。希望通过我们的试行,能收到成效,并推广到全校乃至全国高校,帮助所有的困难生。

一、研究背景

家庭经济困难生是大学生里面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非常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和帮扶,早在07年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这一新的资助政策覆盖面广、资助力度大,帮困奖优并举,惠及全国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资助模式建立在政府单一的经济投入的基础上,未能实现“输血型”转变到“造血型”的资助。我们发现受助生存在一些问题仅仅依靠物质资助是无法解决的:学生自助意识薄弱,依赖国家、社会的资助,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补助做不正当获得困难生的认证。

二、改进方案及具体实施

为了解决以上现实问题,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探索新的资助体系和方式,提出了“志远计划”,建立“经济资助+精神资助+能力培养”的资助模式,助困、扶志、强能三管齐下,打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资助体系。具体的做法如:

1.在“助困”方面,把经济资助形式多样化,在“奖、贷、勤、减、免”的基础上,设立“心意”补助金,让助困工作更人性化,用于帮助因临时出现家庭变故等突发事件导致经济困难的学生。

2.在“扶志”方面,把精神资助放入工作范围,进行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依托理学院勤工我们开展的具体活动主要有“十六小时服务社会”、“里仁讲堂”励志论坛和“四星评比”。

“十六小时服务社会”要求每位困难生每个学年必须最少完成十六个小时的义务服务社会时间。这项活动旨在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感恩,迄今已经坚持了五年。

“里仁讲堂”是邀请同学身边的自强人物、学科竞赛获奖者、创新创业获奖者等在各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物来做访谈,让同学们在他们的事迹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学会励志自强。

“四星评比”,通过困难生自己申请,学院进行考核评比的方式,选出在学习、工作、科研中成绩突出的困难生,对他们进行表彰,邀请他们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做一些交流,以鼓励广大困难生励志自强。

3.在“强能”方面,把能力锻炼列入工作重点,设立各类立项资助项目。目的是让困难生们进行自我提高和完善,让他们能够具备更好的能力,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开展的活动有“志远杯”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资助和考级考证资助两种。

“志远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立项资助项目申报是专门针对困难生的一个立项资助计划,立项内容涉及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和实践活动三大方面,先由困难生自己提交申请,学院组织进行立项答辩,评委们通过选手的项目文本和答辩表现确定是否立项,并划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通过立项资助的方式,不仅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在广大家庭经济困难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考级考证资助则是鼓励广大困难生积极去考取对提升自己能力有用的各类资格证书,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增添更多的筹码。在这学期开始试行,在后续的工作中,调查其实行作用与反馈。

从理学院开始实施,通过对新的“助困、扶志、强能”型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施试验,探索出真正能全面帮助困难生成才、健康发展的管理体系,让困难生形成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获得逐步实现自我解困的能力。

三、活动反馈及成效

学校的勤工组织很多,在勤工助学这方面理学院勤工组织做得尤其突出,在“助困”的基础之上,更是做到了“扶志”和“强能”。有义务家教、体验楼管、车库整理等十六小时服务社会活动还提供了各种有偿的岗位,将“扶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也为其他勤工组织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另外也创建了“志远”计划,这是一个创新型的计划活动,以困难生的“强能”为目的创建的“志远杯”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资助,希望困难生通过这个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校的帮助得到应有的资助,这个活动已经举办过两届了。2011年举办了第一届困难生立项,通过答辩,共有二十三支队伍获得重点立项和一般立项支持,很好地锻炼了困难生们的综合能力。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中,有更多的困难生们加入了进来,申请的项目也更加的有质量。两届所有参与的困难生数量有104人,占所有困难生的57.8%!说明对于立项,困难生的参与度很高。在调查中,82.3%的困难生表明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获得资助,反映了困难生的自尊心和自强之心,也证明了“志远杯”立项对于困难生的帮助是现实的。在实施后,优秀的项目推荐到院级,甚至校级的挑战杯中,为学校科研发展尽一份力,也给了困难生更多的证明自己,培养科研创业能力的机会。在开展“志远杯”困难生立项之后,理学院困难生参与院级校级的挑战杯等立项的热情增高了,参与度提高了,并获得不错的成绩。我们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困难生更好地获得能力式资助。,效果相当的显著。相比之下,我们的活动在“助困”的基础上更达到了“扶志”和“强能”,成绩效果都更加优异和突出,也对困难生的帮助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标准。

我们通过问卷和贫困生交流会的调查和收集建议,得出了明显的成果和反响。我们就2009-2010学年和2010-2011学年两次的调查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总体反映的情况如下:

1.经济情况:因为调查的群体是家庭经济困难生,生活费普遍较低,学生要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依靠学校政府等各类资助。在资助下基本可以保证正常生活学习,两份调查的差距不大。

2.学习情况:困难生在学习方面都是比较有分寸和自我意识,超过一半的同学学习刻苦。对比两个学年的情况,在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方面,2010-2011学年的比例要略高于2009-2010学年。

3.工作生活:通过调查,在两次比较中可以看到,同学们的服务意识都有所增长,89%受调查的同学都认可十六小时服务社会能锻炼能力,并愿意通过自己的义务服务去回报社会。

第2篇

扬州市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 加强社区医院药品保障,对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基础保障,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研究了社区医院病人基本特点,分析了社区医院药品内容的特征,提出了社区药品保障体系建设。

[

关键词 ] 社区医院;药品;保障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070-02

社区医院药品保障的涵义是指对某一区域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药品的保障体系,使不同患者得到及时药品保证,尤其对于偏远地区药品保障显得更为重要,防止因病缺药,而造成小病转大病,乃至流行病的慢延扩大。本文叙述的社区医院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创办的,不包括私人办的医院或服务点。本人在扬州市双桥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二十多年,一直从事药品工作,现就多年工作实践和体会谈谈自己对社区药品保障观点看法。

1 社区医院病人基本特点

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同级别医院承担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患者医疗保障特点,而社区医院是这个体系中最下端,也是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基础保障,它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不仅数量多,覆盖面广,而且更加贴近普通百姓,同时它也能减轻缓解较大型医院巨大压力,分散病源,起到重要调节功能,患者可根据自己病情,选择不同类型医院就医,根据多年长期观察分析,选择到社区医院大概包括以下几中类型的患者。

1.1 普通常见病患者

社区医院往往处于社区中,居民得了普通常见病往往选择就近社区医院,看病方便,手续简便。近几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医院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社区医院硬件设施条件。如扬州市双桥卫生服务中心,邗江区政府已多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医院住院条件,现医院建筑面积5224.8 m2,病床位50个,设B超、X光、牙科设备等仪器;医护人员共47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26人,全科医生15人,社区护士13人,副高专家3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一级医疗机构。该社区医院下辖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总户籍人口61391人,其中育龄妇女18843人,0~7岁儿童3864人,65岁以上6449人,残疾人489人,精神病患者130人。而社区普通常见病患者:主要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消化道溃疡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还有普外伤,烧(烫)伤过度反应等等。

1.2 慢性病患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营养过剩,同时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生存心理压力加大,另外加上各种工业、生活的污染等,使许多人得了各种不同的慢性病,有的难以彻底根治,需要长期用药调理,如循环性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脑血管疾病,脑卒中等。这类病人在确诊后,一般选择条件较好的社会医院。扬州市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接待许多慢性病患者和一些不治之症患者长期住院,是扬州市较早开展规范化康复医疗的社区医院。我国许多社区医院环境清静,看病方便,更重要的是收费较低,所有药品零差价销售。而大医院人满为患,收费相对较高,床位紧张,难以入院。

1.3 突发性疾病患者

当人们遇到突发性事件,生命危在旦夕,每一秒钟对病人都是十分宝贵的。往往这类病选择靠近社区医院抢救,等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转院治疗。扬州长市双桥卫生中心每年接待这样病人达上百人,拯救许多生命,如醉酒不省人事,撞伤昏迷、突发脑溢血,心脏病突发等等。一般较大社区医院夜晚设有急诊室,24 h运行,为突发性危险病开辟抢救绿色通道。近几年,国家卫生部在社区医院开设全科医生考试和挂牌上岗,就是为了解决社区医院医生少,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治疗不同疾病的能力。

2 社区医院药品内容的特征

社区医院区药品的内容是由社会医院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以及临床需求所决定的。社区医院是为本区域居住人口服务的,由于它的规模小,医疗设施有限,它只为普通病患者提供一般性的,而不是特殊重病患者或疑难杂症患者提供专深的服务。扬州市双桥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医院中是比较大的,许多专科医疗设备缺乏,如:胃镜、CT、核磁共振等。在医生的职称上,正主任医生一个没有,仅几名副主任医生,与大型医院无论设备、设施及专家人才是不能相比的,因而社区药品内容主要反映以下特征。

2.1 药品的保障性

社区医院的药品主要是满足普通常见病和慢性病、突发性疾病的需求,它体现了普通常见病基本药品保障,为了保证社区群众患了普通常见病药品的需求,而不是满足大病或是疑难杂症患者的药品特殊需求。社区医院基本性药品主要有:普通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药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药品,血液、呼吸、消化系统药品,内分泌系统药品,抢救药品,部分组胺、麻、精药品及计划生育药品,共计370种,2010年国家卫生部开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2.2 药品的公益性

社区医院是面向广大普通群众,政府创办目的主要解决普通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所有大小病患者集中到当地大型公益性医院根本无法解决。社区医院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补贴和自筹资金,这就体现社区医院既要反映公益性,同时又要成本核算,维持社区医院正常运行与发展。目前,我国普通工薪阶层收入不高,困难的家庭普遍存在,因病治穷的家庭随处可见,近几年,政府要求社区医院各项检查费用明码标价,在药物上采取零差价,即进多少价,收病人多少价,减轻社区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因此,社区药品的公益性是区别民办医院的重要特征,让社区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是国家卫生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社区药品的公益性是为老百性的普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价廉物美、疗效好的药品,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健康上后顾无忧。

2.3 药品的特殊性

社区药品内容的特殊性是指由特定社区的地域所造成的流行病,如地域环境所至的气候、水源、空气以及遗传等因素,对当地人所产生的多发病、常见病。而作为当地社区医院必须针对地方性流行病备足所需药品,以防供不应求,危害百性身体健康。另外,突出事件造成人员伤害,如撞伤、斗殴、酒驾事故,突发疾病等,社区医院备用一些抢救药品,对这类病人及时抢救治疗,有备无患。

3 社区药品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做好社区医院药品保障,既要反映社区医院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事关社区百姓的卫生健康安全,普通常见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用小钱买得到买得起药,生病无后顾之忧,创建和谐平安社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医院药品保障体系建设,形成科学、规范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1 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

建立社区家庭健康档案是做好社区药品保障基础性工作,通过对每户家庭健康状况详细登记调查,并将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整理加工,全面掌握该社区整体健康水平,同时更重要是对慢性病、流行病的患者分布、种类、数量有了精确了解,这为社区药品保障提供了可靠依据。2012年以来,扬州市双桥社区中心对周边各个小区居民进行逐户上门登记,有7个社区卫生团队,为街道居民提供家庭医生咨约服务,承担辖区内居民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和康复等六位一体工作,建立了“慢病”档案,进行“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每年为65岁以上人员免费体检,设专门的中医诊疗区,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中医药服务,这些对于药品保障以及防病治病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3.2 制定每年药品采购方案

确定社区医院每年各类药品种类、比例、数量及生产厂家,主要依据社区家庭健康档案、参照前年临床用药品状况,以及库存结余方案制定主要满足社区百姓的常见病,流行病、慢性病以及突发病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定期选购,保证常用药品不断线,抢救药不断档,但不能涨库,防止药品过期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扬州双桥社区卫生中心根据国家药品基本目录共采购药品370种,其中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慢性疾病药品占主要部分,还有部分抗感染药品、抢救药品及少部分辅药品等,所有药品都能及时满足需要。

3.3 成立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小组

建立组织,全面掌控药品保障各个环节,防范药品保障过程产生的风险,其成员由分管院长、各科主任、药剂师等组成,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查监督药品采购方案、进货渠道、价格生产厂家信誉等,确保每种药品的质量,堵塞人情药、劣质药以及高档回扣药流入社区医院,真正体现社区医院的公益性,一切为了患者,处处为患者所想,让每个患者用药安全放心。扬州双桥卫生服各中心药品小组成立以来,定期召开本院药品采购专题会议,对所有进院药品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多年来,本院未发生任何药品不良事故,确保安全用药,受到社区百姓信赖和好评。

3.4 建立严格完善的药品管理机制

为了全面掌握药库各类药品结构状况以及每种药品动态,安全使用药品,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种药品的进出安全。

①进库检验制度,对每一种新药入库,必须输入计算机管理,详细记录药名、入库时间、生产日期、批号、价格、分类、功用等,便于计算机检索,掌握它的使用数量情况,对过期药品及时下架,杜绝不安全隐患。②专库保管,根据不同药品特性,做到分类保管收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特殊药品,专人专柜保管,做好详细签收记录,责任到人,安全到位。③安全使用药品,对医生开的处方,要做到病历、处方、实物、药名、数量一致,医生、药师共同签字。对于过敏性药,一定做过抗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确保万无一失。④关注药品研究动向,对于淘汰药品及时向医院通报停止停用,同时积极关注药品研究成果,向医生、病人推荐有疗效价格低的新药。

[

参考文献]

[1] 胡佳乐,徐志明,罗志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药品保障体系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8):722,742.

[2] 南英兰,郭红卫.对实现药房药品管理科学化的探究和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6):272-273.

[3] 宋彩琴.浅谈基层医院药品管理工作[J].内蒙古中医药,2012(19):63-64.

[4] 汤韧,刘祖雄.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药品保障探讨[J]. 医药导报,2009(4):408-410.

[5] 李志军.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3(10):17.

第3篇

摘 要: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然而技工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流失严重的现象。本文以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5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企业、学校三个方面对影响顶岗实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技工院校 顶岗实习 稳定性 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技工院校学生实现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

笔者所在学校一直贯彻落实顶岗实习制度,根据生源层次及学制不同,施行初中起点生源“4+1”及高中起点生源“2+1”教育模式,即初起及高起生源分别在学制的最后一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实习12个月。

以笔者所在学校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为例,学校分别与深圳市多家星级酒店、大型国企、连锁餐饮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然而在对实习生的跟踪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实习生稳定性较差,流失率较高,因此造成实习过程管理困难,从而影响了实习效果。

一、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笔者以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2010级初起五年制,以及2012级高起三年制共5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为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学校在学生校内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企业宣讲、企业面试、双向选择等方式,完成对59名学生的实习安排。2014年7月,59名学生正式开始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笔者对实习生进行了3个月的跟踪调查,截止到2014年10月统计,实习生流失率高达31%。

学生进入五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实习,情况如图1所示,进入星级酒店、大型国企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最多,分别为38%和33%。顶岗实习学生岗位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实习生在食品加工类及营养咨询类岗位比例分别为85%和15%。

各类企业实习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流失(如图3所示),其中大型国企及连锁超市的实习生流失率最高。实习生通常以“家里找到更好的实习单位、父母患病需要照顾或希望前往离家近的单位实习”等理由向实习单位和学校提出离职申请。笔者对流失的18名实习生离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二、影响顶岗实习稳定性因素分析

1.学生方面

(1)缺乏吃苦精神。在优越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希望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内容轻松,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然而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定位仍是以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岗位为主,这就意味着轻松、舒适的工作岗位可能并不存在。学生初到实习单位,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因此安排实习单位通常是最基层的岗位。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对单调、艰苦的工作毫无兴趣。

(2)适应能力及与人相处能力欠缺。企业与学校的环境截然不同,然而对于在家和学校都得到无微不至照顾的学生而言,进入企业后仍希望得到照顾。面对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加之要求严格的主管和陌生的同事,使学生陷入紧张与不安,造成了他们与同事相处不融洽,因此很难融入企业。

(3)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大多数企业通过轮岗方式全面观察实习生,而部分学生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尚未等到轮岗就提出辞职。这些学生对职业生涯中的定位不清、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造成好高骛远的浮躁心态。

2.企业方面

(1)对实习生管理不到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既是学生又是“准员工”,需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对实习生管理出现缺失,未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企业安排员工负责指导学生,但往往实习生成为了员工的“勤杂工”,只使用,不培养,最终导致实习生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廉价劳动力”。

(2)实习岗位与专业不相关。企业在未得到学校及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安排学生在缺口较大的服务性岗位实习,这与企业招聘时承诺的技术性岗位大相径庭。如学生进入某大型连锁超市后,企业未能如约安排学生在西点制作岗位实习,却以人手不足为由,安排学生在饼房外场做打包、计价的工作,导致实习岗位与专业不相关。由于学非所用,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导致流失。

3.学校方面

(1)实习前教育引导不够。学校在学生实习前通常会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然而一门课程似乎并不能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关于吃苦耐劳、责任感、沟通交往等职业素养的培养,未能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

(2)实习过程指导不到位。学校配备一定数量的实习指导教师,但由于实习企业较多、实习地点分散,教师对实习生的管理指导不及时。特别是在实习期的前三个月,学生在从学校到企业的适应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遇到困难时,未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造成实习生流失。

三、提高顶岗实习稳定性的对策

1.加强学生实习前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除了通过开设职业指导、德育等相关课程外,还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吃苦、团结合作、沟通协调以及学习创新并勇于承担责任等职业素养。在校期间,学校还应增加学生企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以兼职或假期实践的形式培养对职业的认同感。加强实习前的宣传、动员,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目的及任务,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摆正心态。

2.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过程管理,通过制定管理制度,以及与企业联合制定双效考核办法,实现对实习生的规范管理。同时选择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所在系部、专业教研室起到日常监督的作用。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长效合作机制

第4篇

1.白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吉林白城 137000;2.白城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3.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2级预防医学(医事法学)专业,吉林长春 130021

[摘要] 本文应用集对分析原理对海门市1997年—2002年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进行分类和排序,结果按照既定的类别标准,1997—1998年属于Ⅲ类,1999年为Ⅱ类,其他年度为Ⅰ类,且随着年度的增长排序逐年提高;当不确定度发生改变时,类别和排序均可能发生改变,说明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为不断提高卫生监督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 集对分析;联系数;食品卫生监督;卫生监督质量;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61-02

所谓食品安全,是指确保所有人获得充足、有营养、安全、合理栽培的食品[1]。食品安全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均衡,既包括营养缺乏对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危害,又包括营养过剩引起慢性病危险的增加,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食品污染所致的各种急慢性中毒事件的发生。这要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人群健康。为此,笔者应用集对分析对海门市连续6年反映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排序分析,为不断提高卫生监督质量提供相关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海门市1997年—2002年反映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基本资料为依据,筛选监督率(%,X1)、合格率(%,X2)、抽检合格率(%,X3)、监督文书合格率(%,X4)、体检率(%,X5)、培训率(%,X6)和食物中毒人数(X7)作为评价指标,各指标的实际观测值见表1[2]。其中X1~X6为高优指标,X7为低优指标。

1.2统计方法

按照文献[3-4]的基本原理,根据数值变量资料的不同人为设定各评价指标三个等级所在区间,按照集对分析的原理构造三元联系数;根据集对分析理论,由于差异度系数i∈[-1,1],j=-1,令i取中间值计算联系数有效值,同一年度联系数有效值最大者所对应的等级即为判定之类别;同一类别中有效值大者排序靠前[5],相同者分析原始数据确定合理确定其排序。

2结果

2.1确定各指标类别数量及其数量区间并标记

由于表1资料仅有6个年度,确定分为三个等级,以三元联系数进行统计描述。由于各评价指标均为数值变量资料,按照等分法将各指标均匀地分为三份,设同一指标的全距为R,Xmax和Xmin分别表示最大值和最小值,则三个等级的区间范围分别为[Xmin,Xmin+R/3)、[Xmin+R/3,Xmin+2R/3)和[Xmin+2R/3,Xmax],分别对应高优指标的Ⅰ类~Ⅲ类和低优指标的Ⅲ类~Ⅰ类,别将其标记于观测值的后面,见表1。

2.2构造联系数

见表2。建立三元联系数um=A/N+Bi/N+Cj/N,式中,A、B和C分别表示与类别m相差为0~2的个数,N为评价指标数量,i、j分别表示异部和反部的系数。如建立1998年I类联系数时,7各评价指标中与I类相差为零和1的分别有1个,2的有5个,故联系数为0.14+0.14i+0.72j,同理可以计算该年度其他类别和其他年度各类别的联系数。

2.3确定各年度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类别和排序

类别判定的准则是同一年度有效联系值越大,则属于该类的可能性越大,就判定为此类。令表2中各联系数的i=0,j=-1计算有效联系值,见表2联系数外的数字。如1997年,I类、Ⅱ类和Ⅲ类联系数的有效值分别为-1、0和1,故该年度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属于I类,同理判定其他年度的类别,见表2第5列。

排序时,首先应明确I类好于Ⅱ类,Ⅱ类好于Ⅲ类。同一类别中有效值大者排序靠前,如Ⅲ类对应的年度为1997和1998年,其有效值分别为1和0.58,故两年度排序结果为6和5;在I类对应的2001年和2002年的有效值相等,此时应看原始观测值的数值,由于7个评价指标中2001年优于2002年的为3个,故2002年的排序应在前,故得表2的排序结果。

3讨论

集对分析理论基于统一的确定和不确定系统,辩证认识和整体刻画确定和不确定系统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实现对不确定问题的完整而有效的分类和处理[6]。本文根据表1资料的实际,人为将各指标观测值均匀地设定为3个等级,这样各年度各指标就形成了一个等级集合,标准的等级I类、Ⅱ类和Ⅲ类有形成了一个集合,构成了集对。这样可以应用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得到同一年度的三元联系数,进而根据有效联系值的大小判定不同年度的隶属类别,完成了聚类分析;同时,比较同一类别的联系值判定排序,这避免了认为划定等级和排序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元联系数的异部系数i∈[-1,1],本文采用中间值计算联系数有效值,也可以取极端值计算。如1999年的各等级联系数,当i取-1,I~Ⅲ类的有效联系值分别为-0.14、-0.14和-0.72,既可判定为I类又可判定为Ⅱ类;当i取1,I~Ⅲ类的有效联系值分别为0.72、1和0.14,应判定为Ⅱ类。可见当不确定度发生改变时,类别和排序均可能发生改变,说明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实际工作中,卫生监督员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尽可能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质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群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所得排序与Topsis法、秩和比法[7]和功效系数法[8]的排序完全相同。四种方法各有特点,本文在分类的同时排序,且可进行动态评价;其他三种方法不但可以排序,而且可以进行发展趋势研究,能进行假设检验。所以,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料特点的不同,合理选择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1] Merson MH,Black RE,Mills AJ主编,郭新彪主译.国际公共卫生:疾病,计划,系统与政策(原著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陆卫根.Topsis法在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4):241-243.

[3] 邱昭君,孙爱峰.联系数在不同地区卫生监督质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490-492.

[4] 王丽静,孙齐蕊,孙爱峰.集对分析在不同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100.

[5] 张绍林,孙爱峰.联系数有效值在抗菌药物配伍治疗布鲁菌病效果排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73-374.

[6] 汪明武,金菊良,周玉良.集对分析耦合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7] 史景明,孙爱峰.秩和比法在不同年度食品卫生监督质量综合评价和变化发展趋势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594-595.

第5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人体机能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保藏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检验检疫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功能食品、食品毒理学、现代食品安全科学、食品免疫学、食品感官评价、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标准与法规等,食品企业管理等,食品环境学,食品品质控制学,食品添加剂学,食品质量管理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前景

食品行业对于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人口的增长和新食品的开发都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机会,所以食品营养专业就业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目前人们特别关注食品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就业应该不成问题。

毕业生一般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国家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向尖端人才发展。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

拓展阅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销售、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快速消费品、餐饮业、贸易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2 餐饮业;

3 贸易/进出口;

4 酒店/旅游;

5 其他行业;

6 批发/零售;

7 新能源;

8 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厨师、品控经理、中餐厨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厨师;

2 品控经理;

3 中餐厨师;

4 厨师长;

5 行政总厨;

6 西餐厨师;

7 食堂厨师;

第6篇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每年制定进口食品监控检查指导计划,强化对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如美国制定了《进口食品保护计划》,欧盟则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控。日本每年都制定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指导计划,作为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的指导意见,明确告知日本要如何监控进口食品,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其官方网址上公布该计划。毋庸置疑,其目的是重点、行之有效地推进监控指导计划,进一步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

日本对进口食品的管理未雨绸缪,先从出口前的监控入手,目的在于防止违反食品卫生法的食品进入日本。

针对进口食品的事前指导事项

首先,进口食品时,日本首先要求进口商去相关检疫所了解进口食品的基本知识,包括进口商必须知道的进口食品的报关以及检验检疫程序、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的卫生要求、标准、提供卫生证明书等以及日本食品卫生法对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以及进口商应履行的义务等。

其次,日本政府通过举办讲习会和说明会等,向进口相关业者讲解日本进口食品的程序、标准体系和卫生要求。要求进口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进口食品的基本程序和卫生要求等。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必须掌握生产商的有关信息,将指导进口商确认进口食品的安全性,确认食品中是否含有禁用农药等。尤其要确认第一次向日本出口食品的生产商生产的食品,如先前有同样的食品发生了违反事例等,需要和检疫所进行商量。

指导进口商实施自主检查

首先,日本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要求进口商进口食品时,需要按照日本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进口食品自主检查的基本要求事项,必须掌握生产商及其产品的准确信息,按照《药事法》的规定,对进口食品的成分规格、添加剂等的使用定期进行确认,防止进口食品违反食品成分和添加剂标准。

其次,日本要求并指导进口商在进口前对产品实施自主检查,该检查结果将被检疫所视为确认检查结果的参考依据。根据进口商进口前对相关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确认的结果,如发现违法现象,为遵守法律,将指导进口商采取整改对策,在未取得改进前要求暂停进口。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对要求的检查项目,如成分规格,对添加剂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自主检查。

此外,日本还要掌握进口食品的出口国产品名称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必要指导;确认出口国不得违法生产对日出口的食品,对原材料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生产方法、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等情况必须进行确认;要求进口商填写正确无误的进口申请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生产商的最新信息;要求进口商保存进口食品的相关记录;对于进口商、通关业者、保税以及仓库业者,为提高其食品卫生法的知识,日本政府将举办说明会,将要求相关团体和业者积极派遣负责人员参加等。

严格的检验检疫及处罚制度

据日本厚生省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年进口食品的申报件数为176万件,进口重量为3,155万吨。日本本国食品供给率只占其进口食品总量的4成。换言之,其6成的食品供应需要进口。随着进口数量的增多,日本政府通过增加监控人员,增加检测设备,扩大检测项目等手段,应对繁重的监控任务。

日本对在出口国或日本发生健康损害或者担心可能发生健康损害的来自同一个出口国或者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进口食品,会立即将其列为命令检查对象产品。

日本对来自同一出口国或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产品,经监控检查发生多次违规,并结合考察该国的法规和卫生管理体制以及遵守法律的履历等的情况,将其全部或部分列为命令检查对象。

为了促进出口国家推进适当的卫生对策,对于个别问题日本通过与出口国家进行磋商或进行调查以及考察出口国家实施的卫生对策等加以解决。如发生BSE问题,日本就会赴当地调查。

解除处罚措施的条件

通常实施强化监控检查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一年内60件以上没有发生同样的违反事例可以回到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日本要求解除命令检查的条件是出口国家要查明违规原因,采取新的管理措施、规定以及农药监控措施,经两国双边磋商、赴当地考察、通过进口检查确认其有效性时可解除命令检查,返回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解除的应该是农药残留命令检查对象食品,在2年内没有违反事例,或1年内没有违反事例,且实施检查件数在300件以上。(解除条件比2009年适当缓解,因2009年没有1年以内这个条件)。可临时解除命令检查,但日本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检查计划中说根据统计学原理,仍然设定又一个临时解除期,(日本并未交待临时解除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临时解除命令检查期间,日本仍对该临时解除命令检查的产品执行强化监控检查(30%),如发现违规立即又被启动命令检查。这就意味着临时解除并不意味着完全解除,在临时解除期间一不小心就又被启动命令检查程序。

第7篇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中心设有全科门诊(内、外)、口腔、中医,并开设康复室,泌尿等特色门诊,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因业务需要,特向社会诚招以下人员:

1、全科医师(内科、外科)若干名

岗位要求:身体健康,本科学历以上,具有全科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者优先,2010年以后毕业的须持有规培证。

2、全科医师(妇科)若干名

岗位要求:身体健康,本科学历以上,具有全科(妇科)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者优先。2010年以后毕业的须持有规培证。

3、影像医师(B超、放射)若干名

岗位要求:年龄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爱岗敬业。有影像类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有相关医师资格及执业证书,能熟练掌握社区常见病的诊断,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康复推拿技师(男)若干名

岗位要求:身体健康,专科学历以上,具有康复技师资格,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5、口腔医师若干名

岗位要求: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爱岗敬业。专科学历以上,具有口腔执业医师资格,熟练掌握口腔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常见口腔病诊治工作,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6、公共卫生医师若干名

岗位要求:身体健康,全日制本科学历以上,具有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一经录用,待遇优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办理居住证等。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邮寄或者邮箱发送至以下地址,并注明应聘岗位名称,材料请自行留底,恕不退还。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822弄420号

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事科

邮编:200331

电话:51134099转8005

联系人:人事科朱老师

第8篇

关键词: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普宣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45-02

《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是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共24个课时。课程重点讲述食品安全学基础知识,并增加食品生产加工中降低微生物危害的方法,比如在生产全环节中针对细菌增殖的温度和时间控制,针对病毒传播的交叉污染控制,针对霉菌危害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法的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点,以便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学科重点内容,并为第二学期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食品安全体系评价》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课程教学的突出特色是结合当代社会食品安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需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由于任课教师是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自2010年以来相继承担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训和科研基地的科普宣传的社会服务,并作为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主办的《中外食品・食品技术》杂志中“食品安全”章节部分的翻译专家,在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同时积累了相当的专业授课经验,熟悉和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切热点和疑点,并及时跟进学科前沿,因此具备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普宣传的专题演讲内容反馈并有机地结合到本科《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教学的条件和能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社会科普宣传工作

2011年,福建省食品安全办公室依托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训和科研基地,对全省地市级的食品安全主管领导、各县级人大、军区后勤部门、福建省多个厅级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科普议题包括“食品安全的国际趋势与挑战”、“食品安全法的解读”、“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选择”、“食品安全的危机管理和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新版食品安全法和学校等集中餐饮单位的安全控制”等一系列现代中国社会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重大关切、食品安全危机交流等多方面的焦点问题,并在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省内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培训中,同期邀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可的食品加工权威专家、原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系教授、现任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大使罗扬(Y.Martin LO)博士,以“国际食品安全自主管理系统借鉴”为题对与会人员进行深度培训与交流,受到了与会被培训教师的广泛好评。以上这些科普专题,由于其知识点新、社会反映热烈,非常适合和本科教学授课内容相结合。因此,任课教师在《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教学中穿插了科普宣传中的重点内容,从多角度帮助和加深学生拓展对课程学习的理解,并布置和当代社会发展相关的食品安全新问题,如“雾霾和食品安全”、“塑料包装材料中添加剂的安全性”、“煎炸和烘焙食品的安全隐患及控制”等在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请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和充分思考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措施。在任课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高涨,能够踊跃发掘和解答食品安全敏感问题,极大地促进《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科普书籍的编写工作

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几大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非法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食用油脂行业中“反式脂肪”的危害性被逐步认识,“地沟油”的非法生产加工被破获……任课教师为回应消费者对于食用油脂和食品添加剂行业食品安全性的关切,于2011―2013年间参加了三本食品安全科普书籍的编写。其中,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科普书籍《警惕危害健康的“地沟油”――食用油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部分章节由北京晚报摘录发表;参编了由北京中国人民总医院赵霖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科普书籍《油脂营养与健康》,此书收到读者热烈反响并成为科普畅销书籍,于2015年第二次印刷出版;参编了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主编的、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科普书籍《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此书先后于2015年获得了中国农业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中国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在这些科普书籍的编写过程中,任课教师下发调查试卷,请学生们提出在本领域的最关注的问题,并将此类问题在科普书籍中整理回答;另一方面,结合本科教学内容,抓住时代脉搏将相关章节的知识重点有的放矢地发挥总结,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讲解说明,并将编写的科普书籍奖励给学生作为补充读物,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和认同。

三、科普文章的翻g

2010年,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创办了《中外食品・食品技术》季刊杂志。杂志中的“食品安全”部分采用世界食品科技联盟IFT专业会员,Food Technology名誉主编、食品安全和分析专家Neil H.Mermelstein撰写的系列文稿,委托任课教师翻译,因此至今为止已有20多篇有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危害管理及交流等各方面的翻译文章发表,如有关微生物污染控制的“病毒的传播”、“无处不在的水”、“针对微小病原体的大项目”;食品分析与检测的“食品掺假物的甄别”、“大数据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咖啡的品质检测”、“粒度测量法”、“食品分析迈向新高”、“又到茶歇时候”;国际食品新动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国际协调”、“现代化的食品安全发酵新概念”、“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一种加强可追溯性的新方法”;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购物点所传递的营养信息”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这些反映世界食品安全现状、焦点及进展的相关知识,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多方位地了解世界食品安全的发展前沿和现状。

四、科研实践工作

任课教师在日常科学研究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产学合作项目、丰益(上海)营养与安全基金等多项和食品安全控制与检测相关的项目,主要侧重于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与工艺控制、油脂凝胶剂的研究和开发、食用菌农药在加工产品中的残留量检测与控制等;这些研究工作,大多数是由硕士研究生完成,同时,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本科毕业生的研究工作,有机地将科研实践和教学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使他们能够应用食品卫生与安全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研究的能力,这对课程教W改革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通过以上和食品安全的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对本科课程《食品卫生与安全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科热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本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今后将更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学质量。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Safety Combining Soci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FU Hong1,2,Y. Martin LO1,LIN Juan1,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zyme Engineering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