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09:25: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础护理改进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础护理改进措施

第1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71

护理工作往往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率, 尤其是面对病程较长、住院周期较长的心内科患者尤其重要。本院在原有的护理措施前提下做出改进, 效果较好, 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200例住院心内科患者, 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观察组男74例, 女26例, 年龄48~60岁, 平均年龄(54.2±5.8)岁;冠心病48例、高血压28例、心律失常24例。对照组男78例, 女22例, 年龄50~57岁, 平均年龄(53.9±4.1)岁;冠心病40例、高血压33例、心律失常2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要求患者谨遵医嘱, 定时巡视并观察患者情况, 检查其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做好调整,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从环境和患者心理上着手, 增强患者的护理体验, 为了满足患者需求, 可设置如家庭病房、阳光病房, 通过营造一个整洁的环境, 或是改变房间主题, 增添病房中的色差, 也可以由患者自行要求, 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患者的恢复, 也能让患者感受到内心的温暖,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鼓励[1]。在护理过程中, 为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在面对突况时也具有一定的自行处理能力。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2] 在护理过程中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标准各项内容, 具体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和细节护理三项, 根据本院相关准则予以评价, 按百分制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护理服务满意率, 并附加疾病知识问答, 调查护理过程中的疾病知识普及率问卷内容为20个小题, 满分100分, >80分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x-±s)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质量各项评分 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及疾病知识普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在护理的具体质量内容上, 运用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能获得更好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在病房管理和细节处理上优化程度显著提升。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更专注于细节上的处理优化, 如病房环境、与患者的沟通等内容, 给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在事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 患者更倾向于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满意率达到95%, 对人性化的护理内容予以了肯定的评价, 同时疾病知识普及也获得了极为优秀的成效, 知识问答及格的患者高达98%, 这证明患者对于自身健康情况尤为关心, 对疾病知识具有相当的兴趣与需求。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我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二甲复审”为契机,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1、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继续完善修订我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2、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西医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同时组织开展护士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3、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夯实基础护理

(1)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优质护理病区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2)优质护理服务病区设立责任组长1名、责任护士3名,每名责任护士护理10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定期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4篇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是此疾病高发人群,占比高达30%以上。临床治疗子宫肌瘤通常一次性子宫全切除(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药物治疗等。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能保留患者子宫,而且可维持患者月经正常、保证患者生育能力不受损害,加之科学合理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1]。我科在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腹腔镜剔除术的同时,配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收到良好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选择7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87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8.5±2.3)岁,术前患者通过B超检查和妇科常规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排除子宫内膜出现恶性病变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相关标准。其中黏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54例、浆膜下肌瘤31例;入选患者均为首次患子宫肌瘤者,62例患者有伴随症状,其中痛经72例,经量增多53例,经期延长45例,便秘10例,尿频31例,贫血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44例)和2组(4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因、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2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1组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前,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明确此项工作必要性,使全体儿科输液室(妇产科)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为原则,应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要求以及绩效考核方法等,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人员具体职责,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1.2.2简化工作流程。根据子宫肌瘤护理特征,经过科室成员讨论和研究,设计出适合实际护理工作的记录单(表格形式)。充分减少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时间,逐渐取消周评估,并减少书写交班的次数,提升工作效率[2];同时,优化排班模式,减少交班次数,保证护理人员为我科提供连续;

1.2.3完善分工模式。将护理责任落实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提供全面化、精细化服务。根据子宫肌瘤患者实际情况(如理解能力、文化程度等),护理人员通常会采取比较通俗易懂的沟通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保持病区良好卫生环境,并保证新鲜空气流通。严格落实输液、物品消毒、隔离等要求,进一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1.2.4完善辅助系统和考核机制。改善基础设施,淘汰陈旧护理工具,进一步满足护理服务工作需求;子宫肌瘤患者所用到的医疗器械在接收和下送时,由我输液室(科)专人负责;我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绩效考核应以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任务、专业技术难度、完成质量和日常出勤等指标为依据。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出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发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但注意要做到赏罚有度。

1.3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 17.0统计软件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1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出血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2组(8例,%),P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疾病

心理

生理

社会

观察组

94.9±21.5

82.6±23.9

80.1±35.8

60.2±28.7

对照组

85.5±21.6

62.9±18.6

70.1±25.6

50.8±23.6

2.2护理质量比较

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1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以及急救物品等方面改善程度显著高于2组,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护理安全性

消毒隔离

文书书写

急救物品

1组

44

98.3±2.4①

97.5±10.0①

97.4±4.0①

98.1±8.0①

99.3±4.8①

2组

43

90.1±1.3

89.1±3.9

90.5±3.1

90.9±6.1

91.6±3.7

注:与2组比较,①P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育龄期妇女常见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白带增多,腹部存在包块,患者经期往往被延长,且常伴有贫血症状。由于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表现无特殊性,患者不易察觉,因此子宫肌瘤发病率远远大于临床报道[3]。目前,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企业生产、经营等环节中,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质量管理工具。将此种模式与医学临床护理工作相结合,可通过实时性监测,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我院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活动,以患者实际需求为基础,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不断改善护患关系为目标。在完善基础服务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护理人员自身技能,从服务内容、技术要求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我院护理工作质量。

本研究显示,我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强化护理工作内涵,提升护理水平,加强和完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也在规范护理人员自身行为上取得进步。对构建我院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健,徐廷惠,等.高强度聚焦超声在骨肿瘤保留肢体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5(4):123.

第5篇

1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保障护理质量监督水平

护理质量评价是护理管理中的控制工作,是对所订标准或目标实现程度、效果作出判断的过程[2]。同时也是一个沟通过程。护理质量评价人员的思维和观念、评价方法和力度是影响护理效果评价准确性的因素,并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1.1完善三级质量控质网络 在原有三级质控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科室内质控小组监督环节,完善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量组织管理。科内质控小组认真学习研读质量标准,并对照标准逐一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监督控制作用,对科内各项工作周期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正,从源头扼制问题的出现,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快速、有效、指挥、协调和监督作用,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每月考察,协助护理部全面控制医院护理质量。

1.2修订完善质量控制标准促进护理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认真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文件精神,依据临床护理质量标准基本要求,基础护理指导原则,结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估细则,针对重点环节明确护理工作目标,细化每个阶段,制定各个环节、各个程序、各个岗位的行为标准,细化更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着重考察科室中医操作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坚持每月对护士进行中医、西医各一项护理技术的系统规范培训和考核,提高全员护士中西医操作技能。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中医创新项目的开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应用以及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开展等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权重系数,发挥督导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了包括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操作、综合考评等6项考察内容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保证实际工作和标准要求的一致性。

1.3改变督导方式 全面调整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成员分工,由最初的全体质委会成员集中统一全院检查,调整为分组分片检查,优化人员调配,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督察质量的基础上达到互查效果,合理地进行护理质量控制。针对当月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培训,采取"分析-研究-改进-调查-再改进"的程序进行定期、定向专题检查。行政办公室专设护理值班岗,护士长按排班表每日巡查各病区督促检查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时给予纠正处理。引进竞争机制,每月检查结果在院内公示,与科室绩效挂钩,激励护士的质量意识,使护理工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观念,并围绕护理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2.1完善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对于护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意识等应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查找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现存问题,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定期对急诊科、ICU、手术室、内镜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等特殊科室进行检查指导,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理念。

2.2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监测和上报工作 针对全市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的压疮发生、坠床跌倒、脱管和给药错误等护理缺陷问题,重新梳理院内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细化不良事件上报表格内容,使之与全市上报系统要求相符合,从而对每例不良事件进行全面记录和收集。开展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上报培训,使全院科室认识护理质量评价核心指标监测的重要性,掌握科学、规范的指标计算和收集方法,每月上报核心指标相关数据,并对收集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2.3规范护理不良事件分析讨论工作 全院科室详细记录每月不良事件,认真进行根因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护理部汇总每季度全院不良事件及核心指标监测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单项指标趋势分析,并与市重点单位平均值进行比较,判断医院在指标控制中所处的水平以及可改善的空间。从每季度上报事件中筛选典型事例,组织全院科室利用鱼骨图深入剖析事件原因,讨论改进措施,针对相关事件重新梳理规范工作流程,从每个事件中借鉴经验教训,提炼总结,防微杜渐,从而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3结果

在持续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督导下,我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升,2015年全院质量检查平均分数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2014年,见表1。

第6篇

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经研究,决定自20__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活动),根据卫生部《20__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江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__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全省医政暨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实施目标

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到20__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创建4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8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示范工程”活动,以点带面,达到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目标。使患者感受到护理服务的改善,感受到广大护士以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通过提高人民群众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惠民、利民的总体目标。

三、实施主题及范围

实施主题:“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实施范围: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全面实施,重点是三级医院、二级医院。

四、实施原则

(一)“示范工程”活动与“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相结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20__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按照本方案有关要求,加大基础护理所占比重,组织开展辖区内“示范工程”活动。

(二)医院自查、行政督导和社会评价相结合

医院对临床护理服务薄弱环节进行自查,对照本方案有关要求认真加以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在医院实施活动和自查基础上,对辖区内医院进行检查指导。省卫生厅、市卫生局适时对“示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暗访,通过设立公开电话、电子信箱等,广泛收集社会意见,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 )

(三)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

在20__年“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五、实施内容

各级各类医院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江西省实施办法》,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和《江西省护理质量标准》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好以下20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二)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5.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6.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7.临床护士护理患者实行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实施成组护理,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8.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患者负担。

(三)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9.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10.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四)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 人力资源管理

11.医院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床护比要大于1:0.4。

12.医院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13.护士长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具有先进性、示范性和代表性。病房全体成员爱岗敬业,优质服务,廉洁从业,勤奋工作,在病人中享有较高满意度。

(五)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14.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

15.护理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严格执行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措施、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护理程序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达到要求。及时准确执行医嘱。配合医疗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

17.简化护理文书,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六)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保障措施到位

18.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医院“抓服务、树形象”的重要契机,明确和落实医院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在全院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调动广大护士积极性。

19.医院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加强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向临床一线倾斜,实行聘任制护士同工同酬,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20.医院协调支持系统要到位,完善与配备患者住院基本生活条件,实施普通患者就餐及治疗饮食、建立患者家属探视制、实施患者病号服管理,建立住院患者静脉用药配置中心,使示范病房真正达到管理规范、环境整洁,患者满意度达到99%以上。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__年2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根据本方案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调动医院和广大护士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各县(市、区)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于20__年2月28日前上报我局医政科教科。

(二)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3-10月)

各县(市、区)卫生局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示范工程”活动,各县(市、区)卫生局要组织对辖区内医院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市卫生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确定重点联系医院,开展改善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并进行指导。

(三)总结交流阶段(20__年11-12月)。

市卫生局将对各地实施“示范工程”的医院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患者和社会反映好,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发挥示范作用的医院、病房及个人进行表彰。

市卫生局选择示范典型医院召开现场交流会,组织各地、各医院间交流经验、总结工作,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研究部署20__年“示范工程”活动,逐步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五、申报程序

1.按照逐级评估的原则,报送设区市卫生局“示范工程”评估的申报单位需获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评估的优胜单位,市直医院直接向市卫生局申报;报送省卫生厅评估的申报单位需为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评估的优胜单位。报送前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示。

2.全市创建的4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8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将按参评医院得分顺序产生,不分配各地创建指标,不搞平衡。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基础护理内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造条件,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落实措施,稳步推进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第7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022-01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DCA method in the holistic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method in ou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mong 128 nurse, compare th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data showed that 91% of the nurses' ability enhancement, coincidence rate increased. Conclusion: PDCA metho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listic nursing.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PDCA nursing care quality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方案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1]。PDCA就是按照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的方法。我院整体护理组2016年至2017年,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检查考核培训追踪改进等手段使责任护士能力提高,符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增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层抽样法,随机抽查我院当日在班的工作1年以上的共计128名临床护士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这128名护士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64例,观察组应用PDCA于整体护理中,对照组则按照传统方法,按班管理病人。

12方法

121考核标准根据我院制定的整体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内容包括责任护士管床数量、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综合评价共6个方面,评价指标为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122检查考核每月由护理部整体护理组不定时对医院各临床病区进行检查考核,每个病区随机抽取1名护士作为考核对象。通过深入病房查看环境,与病人交流,询问病区环境是否熟悉、满意,所管医生、护士及治疗方案是否了解,翻阅病历了解该患者病情,并结合检查表内容对责任护士进行提问,,根据责任护士对检查表内容掌握情况,从中发现责任护士管理病人的问题与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并将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对每月同一类问题出现频次较高的病区,将以电子档发放持续质量改进书,各病区接到改进书后需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持续质量改进,考核结果与优质护理服务评优挂钩。

123培训①培训各病区护士长整体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并进行解读。病区护士长回到科室培训科内工作人员,人人知晓。②整体组不定期参加各病区晨交班,检查质量。并指导护士长利用晨交班、护理查房、病例讨论等时间,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病例进行检查、提问、讲解、讨论病情,并检查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要点、护理问题、注意事项、制定相关护理措施,督导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评价等。③各病区护士长对科内的重点疾病、专科特点以及检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制定相关疾病的病情观察的重点及常见病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并组织科内护士学习、分析讨论,并制定改进措施,科室护士知晓率应达95%以上。④整体护理组制定病情报告流程和标准(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患者),对检查考核组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避免护士的盲目性。⑤护理部组织专题培训:如何当好责任护士、护理程序的应用、护理文书书写标准。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拓宽护理人员对病情观察的内容,使护士了解所要学习的项目、日常工作中需观察的重点,从自身问题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及提高。针对院里新近1-3年内的护士,护理部会每年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急救相关级技能,力争每一位护士能通过病情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及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给予每一位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调高患者满意度。

124标准化通过以上检查考核、分析改进、培训,各病区把重点疾病及常见病进行了规范。整体组把检查的问题分析、改进并标准化,制定病情报告流程和标准(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患者),避免护士的盲目性,应用到各病区。

组在下一个月进行追踪并进行下一轮的检查考核,将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轮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用PDCA如此循环。

2结果

对策实施后,再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2017年7月至9月期间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

3讨论

第8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血液透析;半永久留置导管;并发症;营养状态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33-02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措施之一,而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充分透析的必要条件。但是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大、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留置导管为患者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血管通路。但是导管长期并发症仍然是使其失功的主要原因。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强调的是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过程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半永久留置导管的患者在护理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CQI),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半永久留置导管的透析患者37例。CQI前(2012年1-6月)半永久留置导管18例作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65.3±13.7)岁,导管存活时间(17.4±6.5)月,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1例,狼疮性肾炎1例。CQI后(2012年7-12月)半永久留置导管19例为干预组,男11例,女7例,年龄(64.7±14.2)岁,导管存活时间(16.3±5.2)月,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病1例,多囊肾1例。CQI前、后两组性别、年龄、留置导管时间、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1.2.1护士培训教育自2011年底我们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利用多媒体进行了讲座,讲解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应用指征、正确的导管护理方法、感染、血栓控制措施等内容,并制定出相关的质量评分标准及“质量改进计划表”,将其管理作为本科CQI的项目,分析发生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动态质控员三级负责制,规范标准操作流程。

1.2.2细化环节质量控制,实现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约束的转变,从而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具体措施: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导管护理,采用责任制护理,由具备操作资格的护士进行与导管有关的操作。每次血液透析处理导管时,医护人员均须戴口罩、帽子,一旦卸下肝素帽应立即接上血管通路或注射器,避免导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严密进行局部护理,仔细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情况,消毒、换药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以预防感染。若导管口皮肤处发红或有分泌物,可外涂莫匹罗星软膏,若怀疑导管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肝素封管。对于导管回抽无回血,抽吸费力的患者,使用20ml注射器反复进行用力负压抽吸,如果直接肉眼可见血栓抽出,回抽无阻力,可以进行上机治疗。对于反复抽吸仍不见通畅的患者一定要将封管盐水抽出后,再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达到1万U/ml的浓度,根据导管容量再加上0.33ml进行正压封管,30min后抽出,通畅后可上机透析,如不通畅再按上述剂量重复1-2次。对于长期有血栓的患者可以每个月用尿激酶封管1-2次,或者用尿激酶加肝索钠封管l-2次,可以很好的预防血栓的形成。③特殊生活指导:沐浴是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干预组患者采用一次性肛袋,将长导管朝下放入肛袋内,撕开粘贴膜,将肛袋粘贴在双腔导管周围皮肤,大大减少导管在沐浴中移位、受潮或污染等情况。

1.2.3每个月进行1次护理工作总结,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估知识掌握及各项流程、措施的执行情况,并对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及时修正计划进度,改进护理措施。

1.3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于透析前采空腹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后尿素氮(BUN)和肌酐(cr)。根据Daugirdas公式[1]计算尿素清除率(KT/V)、Owen公式[2]计算尿素下降率(URR)、Gotch简化公式计算蛋白分解代谢率(nPCR)[3]。KT/V=―In(R-0.008t)+(4-3.5R)UF/W,式中In为自然对数,R是透析前后血尿素氮的比值,t为每次透析时间(h),UF为每次透析超滤量(L),W为透析后体质量(Kg)。URR=(透析前BUN一透析后BUN)/透析前BUN。nPCR=2.03(C1-C2)+0.16,式中cl、c2分别为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质量浓度(mg/m1)。

1.4血管通路情况、住院事件记录两组患者6个月透析血流量、血管通路使用以来血栓及感染等通路功能不良发生情况。统计患者住院情况。住院事件定义为患者因各种原因住院治疗24h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