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09:25: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困难 因素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49-02
一年一度的就业季,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困扰民生及普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连续几年近700万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政策与措施。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找出这些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才可能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与措施。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所在,也是保证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利国利民之举。
当前,由于整体就业环境不太理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我们通过对不同区域(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及边疆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同学校(高职院校、普通本科及重点院校)、不同学历(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就业难的原因各有不同。究其原因十分复杂,我们经过梳理分析后认为大约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1 国家与社会方面的原因
我们国家衡量人才的标准和用人标准还存在着十分陈腐的“官本位”观念,社会上的用工制度与政策也存在着各种不合理的地方,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1)官本位的观念与体制。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多把考上国家公务员作为就业首选。但不同地区、不同毕业学校、不同学历也有所差异,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对此已有所看淡,而高职生和普通本科生由于自身条件也较有自知之明,也只把考上公务员作为一种奢望。而北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其中不乏重点院校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则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首选。这是跟我们用人的特殊管理体制直接相关的,是我们用人观念的问题。用人单位长期形成的统一标准就是看学历有多高,从哪个学校毕业,也就是当公务员的标准。这种官本位的体制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也决定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上的固化。
(2)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我国整个就业市场的现状,不仅是总量上的供过于求,还有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由于在我国总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需求方面的不足是造成供给方面不太适应的主要原因。
社会上需要大学毕业生从事白领工作的岗位需求不足。一是由于中国处于国际分工地位的底部,新增加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我国第三产业才占到全部GDP的38%左右,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可达到60%~70%)。使得我国就业市场呈现出“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用人单位聘用政策有失公平。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一是选人学历化、名校化,无形中造成了就业竞争的加剧;二是存在性别歧视,过多的考虑女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上的劣势;三是过分的看重工作经验(据调查有超过74%的用人单位倾向使用具有一定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四是在招聘专业上设置了一些障碍,过分的强调毕业生的专业对口,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
(4)有些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
一些民营企业用工制度不甚合理,不愿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缺少社会福利,起薪低、升幅小,还有苛刻的罚款制度等现象。大学生觉得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模糊,不稳定、待遇差。担心民企不规范,加班没点、加薪没谱。缺乏安全感,社保、职称、档案管理等没有保障。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相比没有面子。这些都促使大学生不愿选择民营企业就业,无形中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5)就业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单位都不招人或少招人,甚至持续裁员。尤其是一些做外单加工的企业,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大。外单的大量减少,不得不靠减员来维持企业的运转以应对危机,这也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显。
2 家庭及学生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某种意义上,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而是难在找不到高端工作。这既有学生及家长观念上的原因,也有其自身能力上的原因。一位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曾表示,目前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依然是求职大学生群体心态、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问题。
(1)就业观念不太适应市场。
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家长们对待子女培养的终极目标都是希望子女能成龙成风。在子女的教育上都希望孩子从小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上幼儿园直到考大学都在为此而博弈。大学毕业家长多希望孩子就业能够到大城市、大单位,当领导、做白领,而不愿到基层、小企业去工作。造成了愿望与现实的脱节,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2)期望过高和从众心里使然。
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如流行“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观点。从众心理严重,就业没有主见,别人考公务员我也考,别人考研我也考研。缺少自主和自立意识,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使就业困难无形的加大。
(3)急于求成或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有些人不想也不能吃苦,只想找工作轻松、报酬丰厚的工作,选择工作过于挑剔,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而有些人有急于求成的工作态度,心浮气躁、眼高手低、缺乏责任心,刚上岗就想从事管理工作,稍不如意就快速离岗,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迟迟不能真正就业。
(4)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
学生入学时没有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所选择的专业方向和教育类型已不适应市场的变化,或所学的技能和企业需求有所脱节,求职时表现得又不够自信,过分紧张,缺乏一定的求职技巧,表现不出自己的真实能力,人为的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5)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少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如果不能汲取书本以外的知识,在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
而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想选择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来降低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目前大学生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如果再缺少天时地利人和的创业条件,便很难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6)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
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很少学习生活、工作中需要的其它知识与技能。还没具备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还不能让自己立足于社会。当毕业后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对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和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还不能应付自如的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经常为一些琐事离岗,反复在求职的过程中,迟迟不能真正的就业。
(7)大学生缺少明确目标及责任意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没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职业倾向等,做好职业生涯
规划,有的放矢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能在选择就业之前充分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而是乱投一通简历。在求职前也没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上岗工作后也不能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动辄跳槽,不能对企业、对自己负责。缺少责任感与诚信度,不能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8)大学生就业流向的比例不合理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其中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其中自主创业比例只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所以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原因。
(9)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布局不均衡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愿意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北、上、广是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有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在某种空间上的相对过剩,这些都与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观念密切相关。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只有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根源,才能真正的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方法依据。
3 结论
好的就业政策还要靠专业的机构和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去落实,社会大环境的改善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来促进,首先应该是教育机构就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其次则是人们就业观念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储朝晖.官本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应届毕业生求职网,2013-02-18
[2] 苏海南.五大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应届毕业生求职网,2013-02-18
[3] 杨伟国.就业能力等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应届毕业生求职网,2013-02-18
[4] 黄敏.为何就业如此难.应届毕业生求职网,2013-02-18
[5] 杨文.毕业生为何不选民企就业.山西日报,2013-06-17
1.对人才市场缺乏了解。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地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2.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二、深入发挥人才市场作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为大学生提供深度和广度的就业需求信息。
从信息源的角度来看,人才市场做为大学生就业与企业招聘的对接平台,大量的企业招聘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着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但目前人才市场提供的就业需求仅仅还是低层次和区域性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于片面性、格式化往往很难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招聘意愿,也让大学生在面对这些招聘需求时,很难与自身的真实能力形成匹配。藉于此,人才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是构建全国一体化的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平台,可以让大学生通过人才市场的一体化平台不仅可以获取本地招聘信息,还可以获得全国其它地区的招聘信息;二是人才市场要指导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以及招聘人才的信息广度和深度,让人才能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企业。
2.为大学生提供具有指导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平台作用,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不断汇集,能够形成具有规律性的数据和信息报告,这些信息和数据最有可能发现和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把这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提供给广大大学生朋友,指导大学生基于这些问题去调整和优化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3.为大学生构建自身职业规划提供最佳引导和帮助。
由于人才市场具有信息和数据的优势,而这些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也更能理性和客观地反映出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目前职业规划的理念正逐渐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和职业观,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可以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引导和帮助。由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知识以及对于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认识不足,使得大学生自我的职业规划不能为其创造较好的效果,而人才市场基于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所形成引导优势,却恰恰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职业规划。
[关键词]就业问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主导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66-02
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相比,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成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对策。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新疆经济欠发达、高校扩招、就业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等;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自身素质不高、汉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给出可行性建议,就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研究综述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李爽、安晓琴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宋锋华、张玉玲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软件Amos60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性格特征、个人期望,并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允、居来提・司马义、徐晶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以新疆大学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目的、就业愿望、就业环境认知等十个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李刚、张伟的《信息时代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塔里木大学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电子商务》,2011年第11期)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解决信息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要求;邢利伟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2-3期合刊)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加强引导,实现科学化,提高就业竞争力;帕孜来・马合木提、郭建伟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綦群高、何建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一文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和历史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吐尔逊娜依・赛买提、阿孜古丽・阿不都拉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认为在就业实践教学中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罗俊、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谭刚、麦买提・乌斯曼、阿力甫・那思尔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目前疆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缺陷和指导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急需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
2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综述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题,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少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政府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潘岩红的《新疆木垒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门路》(《中国人事报》,2003-08-12)建议目前经济滞后和就业压力大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政府,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舞台;库来惜・阿不都拉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压力与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毕业生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的分析,建议毕业生要通过自我内在调适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外在调适来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压力;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认为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田华的《新疆高校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当中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娜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提出今后政府需要弥补的地方;陈小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新疆财经》,2011年第3期)认为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应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实施民汉合校,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22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下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体制、机制;王志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详细阐明了政府和市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居来提、苏来曼的《基于市场、政府共同作用导向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探讨了以市场为导向现有就业模式,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探索;辛萌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17期)一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问题,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23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海米提、热西旦、贾成军的《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认为应以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刘会、刘艳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进行就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三管齐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磊的《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提出应从政府、新疆当地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在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个人几个不同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和成就。结合高校、社会企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分别给出了建议和对策。有的学者针对某一重点进行详细、透彻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积极性,建议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 规划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61-01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实际问题。对于各高校来说,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要在思想上认清目前形势,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工作的目标,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首先,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业能力既包括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包括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还包括应对“大学生”到“职业人”不可替代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媒介来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其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正确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集中的区域多是大城市、发达地区、国家机关等稳定舒适、收入待遇高的工作。大学生求职的就业观趋于功利化和物质化。因此,进行在职业生涯规划时应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取向。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早,脱离实际情况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校对就业工作重视,许多学校都尽早地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但是由于学生对自己专业缺乏深入的认知,过早的规划只能脱离实际的情况,最终的执行力较弱。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并应贯彻大学教育的始终。
二、完善过程、注重引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引导模式,而是一个覆盖整个大学教育全过程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包括教育、管理、服务、指导等多个环节。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效性,就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的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和填充各个环节的内涵,从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多方面的引导。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首先,要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因此,是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和调整。应不断强化行业需求方向的引导,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并满足社会各行业需求。其次,要不断完善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积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及时、专业、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服务,确保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管理的顺利进行。再次,还应积极探索适应各高校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为企业提供适应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实现校企合作的“双匹配”。最后,积极搭建适应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创业教育平台。可通过建立创业园、创业大赛等多样的体验式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引导大学生为创业做好各种准备。
三、拓宽思路、加强规划
为了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实效性,还应不断地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要对就业市场进行考察,对就业形势进行合理分析,开阔就业指导工作的视野,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定合理的标准和相应的规范制度。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各项规划,帮助学生明确各行业的职业标准,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并摆正就业心态。
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围绕以下几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并正确地评价自己,能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以正确的心态对自己适应的就业岗位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二是要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鼓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加强对自身专业技能应用性的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通过参与各类的专业实践活动,对自身的专业有明确的认知,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行业专业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专业就业的执行力。三是要把握实践机会,不断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们不难发现企业不仅仅只是看重大学生在日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十分看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意志品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应有所规划,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综合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
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
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
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了75%,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选择去“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各年都不足5%,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策上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另一方面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给毕业生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然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毕竟有限,势必会造成“僧多粥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近几年,我校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稳中有降,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就业难等现实状况。尽管国家和学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西部地区也出台了许多吸引人才的政策,但仍难以调动大多数毕业生的积极性,这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就业指导的长期性。
选择职业的单位性质意向:大学生择业单位性质意向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大学生的求职心理随着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的能力趋于饱和,而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三资、民营和私企等非国有企业以其就业容量大、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毕业生的青睐。二是大学生对国企、非国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企、私企机制灵活,发展环境较好,而国有企业机制相对滞后,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有关就业主管部门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对职业选择的薪酬期望: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总体上趋于合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表现出对现实工资水平的认同感。但同时,部分毕业生过分追求高薪的现象也不容忽视,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需求的现实,因而使得一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机会丧失与就业失败次数增加、“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部分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经济和城市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反映了收费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更加实际,如何引导毕业生树立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正确择业观,是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就业能力 高校学生 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程曼蓉(1966- ),女,湖北应城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03-02
我国高校从1998年开始逐步扩大招生,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大小与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服务具有密切关系。高校应建立起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体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调整教育制度和模式,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及其就业。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但随着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对踏入真实的社会、找到合适的工作等就业上的不自信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更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跌至65%。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及市场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职位的相对缓慢增长的矛盾直接导致就业供需失去平衡。在未来几年中,会有更多大学生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我国教育产业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不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传统的热门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已供大于求,一些传统生产领域不断萎缩,很多职位、专业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另一些新兴企业、部门也在不断地崛起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原因,高校在大学生专业分配上还存在问题,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的教育结构、质量也应适时进行转变。当下,我国许多高校均未能及时调整自身专业结构,使一些已被社会逐渐淘汰的专业招生人数众多,而相应的一些新兴专业学生明显不足,造成许多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产生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降低。
2.部分大学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和择业过程中存在错误观念。现在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及择业过程中都倾向工作轻松舒适、待遇丰厚、不干涉业余生活等。当下,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5%左右,但与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我国大学生尚未达到过剩程度,因此,因大学生饱和而造成失业是不存在的。据教育部统计,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大学毕业后能到沿海发达城市发展,只有少部分学生愿意到中西部中小城市发展,对一些乡村及偏远地区基本上没有就业意向。可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择业存在错误观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大公司、企业,而中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依旧很大。很多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精神,就业观念还局限于传统择业观上,在职业选择上过分追求一些精英岗位而忽略了一些基层工作。大学生的这种择业态度和观念如不能被及时纠正,就业难问题就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许多大学生都缺乏相应的创业精神,只希望能够找到安稳工作,对自主创业的兴趣较低。
3.我国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人才市场是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重要场所,集聚着众多急需人才的企业。但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对人才供求信息的采集、和交流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统一的程序、过程,缺乏必要的管理。许多大学毕业生对社会、企业的认知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够完全地自主择业,他们在人才市场的择业较盲目,而相应的毕业生择业法律保障体系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从人才市场的管理机上看,并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管理和保障机制,对招工单位缺乏激励措施。政府对企业的用人也没有明确方向的指引,使得一些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中不愿意花费精力、时间去培训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高素质的应届大学生,企业更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就业。
4.企业错误的用人观念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在用人上过分追求高学历,而忽视人员是否符合企业的岗位需要,将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交由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完成,造成一些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在看重学历的同时,有些用人单位还较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重视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而轻视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使得名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要比普通院校毕业生高得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1.高校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在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把素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立足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让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使大学生明确当下国家的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择业能力。高校还应针对不同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对自身发展目标进行详细、系统的规划。
高校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教育,还要注重实践能力、个人道德水平的培养。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占基础性的地位。文化素质的提升能帮助大学生开阔思维、更好适应社会、明辨是非善恶,使大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是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增加大学生就业中的竞争力。大学生运用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为自己未来发展制定良好的规划,利用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2.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根据大学生的个人情况及社会的具体需要,为使大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职业的过程。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高校应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就业指导工作。对刚步入校门的学生,高校应使他们明确自身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自身前进与发展的方向,使他们明确自身目标,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对二年级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对职业方面的兴趣,对其职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针对不同的性格特征制定专门的职业规划,注重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针对三年级的学生,要努力开阔他们的眼界,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对未来自身发展具有明确的导向;在大学四年级,应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高校应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依靠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渗入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和兴趣,使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场所,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便于在假期及业余时间开展实践。应当多组织大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
3.根据国情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创业观。中国高校就业指导相比西方还比较稚嫩,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多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大学生特点进行就业指导,凸显出就业指导的个性化、科学化。当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对职业过于挑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都倾向高收入、铁饭碗的工作;很多大学生认为在沿海发达城市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造成众多大学生宁可在沿海城市打工也不愿去中西部城市。我国高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应当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大学生应当转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在基础岗位上不断磨炼自己,增加社会和工作经验。国家要鼓励大学生深入到中西部和中小城镇中,大学生要根据自身能力理性地选择工作和职业,在工作的过程中踏踏实实而不是盲目自大。大学生应当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寻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方向的自足之地。
4.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高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机会和空间。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创立科技园区和见习基地,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在日常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应对大学生的实践进行积极指导。在注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技巧的培养。
5.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和就业的一项基本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摆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健康成长。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摆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态度,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应把目光放长远,不能只局限在眼前利益上,树立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就业观。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诚信已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不诚信会对大学生就业及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高校应当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加入诚信教育的元素,将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三梅,周坚.论行动导向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
[2]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
[3]王乘.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大力提高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22).
[4]杜文.高校素质拓展训练的组织、管理、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0).
[5]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6]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大学生就业问题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密切相连。而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与作用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研究就业问题的本源,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视点来剖析大学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旨在通过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高等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解决途径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就师范类学校而言,扩招学生意味着学校经费的增加,这就从根本上增加了师范生的录入。然而我们的办学理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导致了很多学生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从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或“就业不对口”的就业现象。在现今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师范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
我国的大学种类很多,层次也不完全一样。有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师范类院校和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不同类型的大学所从事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科研型大学主要培养研究性人才,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工人等。但是由于扩招政策的实行,导致生源的紊乱,尤其师范院校的招生生源良莠不齐。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的完成自我定位,得不到真正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结果,无非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同,但是其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没有被开发出来,也就导致了就业的困难。
2.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
客观的说,我们现今大学生的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只是拥有了一纸文凭,而没有拥有应学得的品质。为了顺利地进行扩招工作,很多师范高校都发展了一批容易建立的新学科、新专业。而受到学校本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教师专业与所教授专业的不对口,甚至是教学资源的匮乏,在一些实验性的科目教学中,只能靠书本讲解理论知识等等。这些问题就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就使得这些毕业生就业困难。
3.师范生就业指导匮乏,削弱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旨在丰富大学生的就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这门课程的讲授形式大多都是讲座,短短几堂课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办法系统的讲授如何就业、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仅仅只是介绍了现今就业状况,就业难度以及就业流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的相关知识还是没有学到,不少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更有甚者,将就业问题抛给家长或是只想应聘少数的热门工作,像这种不能真正了解就业、定位自己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自然就变得困难。
二、解决师范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途径
1.师范生自身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很多大学生要想成功的就业,就必须对自己进行重新的定位,调整自己适应市场需要的期望值与就业观,放弃不切实际的就业想法。实际上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没有工作岗位需要人员,而是很多大学生向往在大城市工作。很多师范生第一志愿并不是想当老师,而是希望可以进入国家知名企业,成为一名高待遇白领级人物,无疑大大增加了就业的难度。笔者认为,师范类学生应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三支一扶”政策,敢于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师范类学生应该改变传统的一次性就业的理念,树立择业的主动意识,加强敢于挑战的主动性。
2.学校和社会要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高考毕业生报考大学之前,学校和社会就应该进行相关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这些准大学生们对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现今社会,很多高考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是家长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帮孩子们选择的,这就可能造成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是选择学习了自己不擅长的专业。针对这样的一种现象,要对学生及家长较早地进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得家长和学生们认清所要报考的专业知识,以此来选择适合的专业。此外在师范院校中,应始终贯穿教师技能的讲授与实践,培养学生讲课、应试、板书等教学能力,为以后师范生就业打好良好的基础。
3.对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加以改革
现如今很多走向讲台的学生反应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得不到运用,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存在脱节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学校要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应该对所开设的专业课进行相应的改革。例如,在讲授教法教程的过程中,不妨让学生们自己准备15分钟的课程,进行讲授,在讲授完毕之后,老师逐个进行点评予以纠正。这样就可以将相应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就业技能的提高。
4.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
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很多,创业就是一个很好地选择。学校应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和毕业后的创业,侧重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另外,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讲述国家与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做出相应的指导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务必要正视师范类学生就业难问题,并寻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相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教育和科技[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马丁特罗.从精英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