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09:26: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快速商务英语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常州;英语培训市场;问题与对策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民储蓄额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而居民收入中大约10%投资于教育,而英语教育是国民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通用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北京和上海的举办,英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学校所提供的英语教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愈来愈多的人选择在社会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很多的人选择从娃娃抓起,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英语学习者的年龄层也愈来愈多样化,社会需求使得英语培训市场蓬勃发展。
自2016年7月至10月中旬,我们走访了常州市的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并设计了针对英语培训消费者的问卷,以下是所获数据的分析。
1 常州英语培训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来看,常州英语培训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办学主体多元化
就常州市而言,有一些国内知名的和国外的英语培训实体的机构,如韦博国际英语、沃尔得国际英语、环球雅思、新东方等。此外,常州也存在本地特色性的私人性教育培训机构,如常州友达英语培训和中兴说客英语等。
1.2 办学内容和形式异彩纷呈
从办学内容来看,各大培训机构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像韦博国际英语以及沃尔得国际英语等类似的培训机构,它们以实用英语为导向,注重口语听力等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职场英语、旅游英语、少儿英语、商务英语、出国英语、社交英语、面试英语,还为企业提供英语培训服务。新东方所提供的英语培训,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零基础英语到出国培训,从商务英语培训到进企业培训,几乎你所有的英语培训需求都能在新东方得到满足。上课时间灵活自由,中教外教交替上课,中教主要解决考试方面的难题,外教则陪你练口语。每个新东方的学员都有自己专属的学习顾问来辅助学习。并且可以在线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另外,谈谈常州的本地特色培训机构,常州友达英语培训,小班模式,学习时间由学员自由决定,无固定上课时间,在听说的基础上配合阅读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性价比较高,拥有更专业细致的学习服务:在教材选用方面采用国外最新权威出版社独家教材:拥有专业的售后保障服务。针对不同的学员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多媒体学习,精讲课程,拓展课,主题实践课,商务英语课程及社交俱乐部,适合商务人士,零基础英语培训及在校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中兴说客英语,独特的办学理念,课程中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上课时间和授课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培训不能自由选择老师的陈旧模式,实现自选教师自选时间自选课程的全面自由学习,答道真正自由的学习方式。开始上课前对学员有一次测评,在第一节课的测评后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适合该学生的课程,外教一对一教学,每天25分钟一周七天的课程设置保证学习的不间断性和质量。中兴的办学理念符合市场需求,独特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付费后的售后保障也有完善的体系,可以让人放心。
1.3 教师来源渠道多
从教师的国别来看,主要分为中教和外教。大部分的正规外语教育机构还是要求中教持有专业教师资格证和专业八级证书,严格性的机构除了对证书上有硬性要求外,对教学经验也有有相应的资格要求,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更能让他们在求职的路上走的更远。对于外教而言,拥有TEFL和TESOL(国际执教资格证书)从业证书是最基本的要求。而相对而言,一些中小培训机构还存在着外教没有资格证书、教师流动性大,教育水平良莠不齐,考核没有国家标准等问题,是目前我市外语培训市场繁荣背后的阴影。
1.4 竞争日趋激烈
因为随着各大品牌在大城市的立足,要扩大整体的市场份额,开发二线及二线以下城市是生存所需;另外其他新生品牌要发展,在大城市难以立足的情况下,从中小城市分得一杯羹以图后继也是可行之道,像常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在繁华的商业街区,大大小小的外语培训机构林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从腾讯问卷平台所获得的问卷统计结果来看,33.3%的人认为培训机构比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时间利用率,64.1%的人认为教学机构的课程设置更加具有针对性,38.5%的人认为教学形式和内容更丰富;64.1%的人认为方向明确,专业性强。
广告宣传单,报刊杂志,他人推荐介绍,这三种途径更容易获得获得培训机构的消息。61.5%的人只是听说过其中的一两个培训机构。由此看来,加强宣传力度,打造品牌形象对于各大培训机构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79.5%的人认为教学学费昂贵,51.3%的人认为,管理体系不健全,从这两个数据看出目前市场上培训机构的这两大弱点,针对学费昂贵这一点,不同教育机构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它们都设置了7~8个不同的英语级别,有的达到九个级别,相应的收费标准也有所不同,就1~2年的收费达到了2~3万,从学习的对象来看,59%的主体市在校大学生,对应的10.3%的主体分别在高中和初中;20.5%的人是已参加工作的群体,从调查数据结果来看,学生占主要部分,高昂的学费自然成了主要的负担。对于课程收费而言,17.9%的人所接受的每课时最高培训费用是在200-300,7.7%的人接受每课时最高费用在300以上,35.9%的人接受每课时最高费用在50-100。
3 规范常州英语培训市场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培训市场秩序。
对于新兴进入市场的培训机构,政府机构应当加强对其市场的监督,提高准入机制,制定良好的市场竞争规则,面对当今英语全球化的背景,除了在进入要求上规范市场秩序以外,同时又要做好保证各大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水平和机构设施的硬件水省
3.2 加强对教师师资要求的监督。
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为了保证学员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能学到真材实料,从教师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对于教育机构,从教师资格、所聘教师工资待遇包括全方位的各种其他情况,进行审查。外教必须持有《外籍教师聘请资格》的证明,受聘外教必须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公民,大学本科毕业,并拥有TEFL或TESOL证书及相关部门颁发的抖国人专家证》,还要接受相关培训,通过有关测试后才能任教。
3.3 企业加强特色建设。
为了能在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体现出机构的培训文化特色。任何一种产品被推向市场之后,是否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否能够长久的在市场文化中得以站稳脚跟,是否能在如此激烈的长河中存活下去,取决于该企业产品的能否在消费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如果一个机构能够在制度管理,品牌文化,员工技能要求,市场推广,消费者满意度上做好工作的话,同样也会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各个培训学校而言,开设一个新的项目,都要先为消费群体把脉,找出每门课程的最佳切入点,然后将每一个培训项目的特色注入到共性之中。新东方开设的许多培训项目都非常成功,原因就在于对教学理念的异常重视,每进入一个新领域都要先研究教学理念,是新东方的惯例。
【参考文献】
[1]焦红燕.中国培训市场十大现状[J].现代企业教育,2002(6).
[关键词] 英语经济教育市场市场定位品牌
英语从来都是学习的热门,在入世和申奥成功的推动下,英语更是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经济浪潮已经开始涌动了。
一、英语经济的发展现状
英语经济红遍了校园的半边天,在学校随处可见英语培训班的宣传单,各种各样的英语辅导教材更是数不胜数:托福、雅思、GMAT、BEC是大学生讨论的热点;在职人员的英语培训也红红火火,白领们对ELLIS商务英语、华尔街学校趋之若鹜,而“英语900句”的培训则是蓝领们的最爱;少儿英语市场也不甘落后,“阶梯英语培训中心”,虽然每套教材要价不菲,仍然学员爆满。
中国的英语市场就像一块诱人的奶酪,国内外的培训机构纷纷抢滩。《洋话连篇》是继90年代《走遍美国》后的又一个王牌英语教学电视节目,现在,该栏目已经不仅满足于电视品牌,正逐步转形成为一个英语培训品牌。新东方也将分校拓展到武汉、上海、广州甚至多伦多,仅上海的分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培训了上万人次。国外的培训机构也纷纷进驻中国。全球英语市场的巨无霸――美国ETS技术公司(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也来到中国。ETS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考试和测评中心,业务遍及全球181个国家,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要考的TOEFL、GRE和GMAT都是由其命题。ETS把绣球投给泰德作为其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不过英语培训市场并非英语经济的全部,围绕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形成的多种其他经济行为和产业也是英语经济重要的一部分。英语已不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语言工具,围绕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多种经济行为和经济产业。商家各打各的牌,产品开发、目标客户、市场定位、终端产品渠道都不尽相同,惟一的共同点就是各商家都借英语经济的兴起赢得了个满堂彩,赚了个盆满钵溢!
二、英语经济发展的社会意义
1.带动全社会学习英语的热潮,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对英语学习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英语经济的迅速发展。英语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带动了英语学习的热潮。从改革开放到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密切的国际经济政治、学术交流无疑强化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地位。英语逐渐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起成为在21世纪人们生存和竞争所必备的技能。据统计,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加上社会成员,约有3.5亿人在学习英语,这个数字几乎是美国、英国、加拿大人口的总和。在中国,英语培训产业的形成,“英语经济”的出现,不仅加剧了英语学习需求的增长,同时也吸引了像美国的ELLIS商务英语、华尔街学院、加拿大的戴尔特、维伯英语以及“国际大鳄”EF英孚教育的入境。他们的到来,加剧了英语教育市场的竞争,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教育与文化的交流。
2.促进文化市场的经济增长
英语经济的发展繁荣了文化市场,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有一位大学毕业生算过一笔账,大学生过四级一般需要:四级英语书本与磁带50元,资料费20元,复读机230元,充电电源30元,报名费50元,培训费360元,加起来总共740元。在大学里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基本上都要在校外报名考前培训班,来提高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可能要花一两千元。因为没有四级证的话,很多学校是不给学位的。四级证还和找工作、落户口有关系。甚至影响工资收入。有市场统计:会英语的不会英语的,英语好的和英语不好的,就业工资收入相差20%,而一般一个硕士毕业生只会比一个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10%。所以多数高校学生都对这项考试看得很重。
出版、印刷、书店等行业也赚足了英语钱。在各大书店里,英语类教辅图书的销售比例占到了总体销售额的20%以上,尤其是升学类、过级类试卷、音像资料销量最好。只要稍具名气的英语培训机构推出的教材、资料都是销售中的热门。
社会的过度关注,使各种英语补习班炙手可热。以北京新东方为例,一年要培训几十万的学生,年收入几个亿。全国英语培训班的市场创收更是经济大餐。
3.成为学校英语教育的补充
有经济学家指出,我国95%以上的行业和产品已基本实现了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惟独教育远远未满足需求,仍是卖方市场,英语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合理发展英语经济,吸引各种力量投入到英语教育事业之中,扩大英语教育资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对于缓和英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与英语市场不断膨胀之间的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英语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对英语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准确细分市场、明确定位
市场细分是差异化的表现,能够体现企业的特色和与众不同之处。在英语市场上获得成绩的机构都由自己独特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决不盲目跟风。新东方主要针对出国人员,打的是“考试经济”的王牌,对托福、GRE的培训自成特色,在此基础上再扩展办学范围,形成新的亮点;“洋话连篇”是针对白领、准白领人士的,收费中等,3000元左右。华尔街针对职业经理人、白领、金领阶层的,收费两万多元,在京城,华尔街英语就是“我是白领”的代名词。
2.培训机构应以教学质量树立品牌
针对现在英语市场上一些草台班子弄虚作假的现象,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国入世和国外培训机构纷纷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国内的培训机构弄虚作假无异于自砸饭碗,是短视行为,只有以教学质量树立品牌才是长远之计。结合新东方的经验,培训机构要以质量树品牌,首先必须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培训学校同企业一样,需要有效的管理,否则就会陷入混乱。新东方办学十几年来培养了一支高素质品德教师队伍,拥有数以千万计的硬件设施以及一套科学的办学模式,这些成绩和新东方办学之初就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采用国际化大公司拓张方式运作方法是分不开的。其次,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新东方从一个只有十几名学员的托福考试培训中心,到如今占据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大型机构,就是走的一条不断推陈出新的道路。新东方的教材不断的改进创新,除了保持原有托福、GRE等方面的优势,还在少儿英语、职称考试等多种特色培训形成新的亮点,推出一批批高质量的教材和学术著作,在社会上声名鹊起。
3.进行连锁经营,发展规模效应
某机构对英语培训市场的调查表明:英语培训市场风险小,可控性强,当年投资回报率高,几乎能达到20%以上。然而,目前我国英语培训市场上,培训机构规模过小、单位运营成本高、无法进行全方位宣传等不足,成为了瓶颈。针对这一特点,《洋话连篇》决定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走连锁的道路,尝试进行英语培训的连锁经营。连锁制是现在快餐店、零售企业了普遍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还有益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行,以及公司的整体宣传。现在《洋话连篇》已经在多种媒体上刊登了连锁经营招商宣传单,希望借连锁的方式来达到公司迅速扩大规模的战略目标。新东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进行连锁经营,但已经暗自行动,将分校开到了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其在上海的分校开办不到一年就培训了万人以上的学员,给新东方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影响力。从新东方的成绩来看,英语培训进行连锁经营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四、结束语
在入世和申奥成功的推动下,英语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不断扩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使商家趋之若鹜。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使英语经济在发展中逐步解决现存的问题,进一步放大其社会效益,彰显其积极意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各商家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闲云:英语培训也要连锁经营[N].中国教育报,2002.2.12
关键词:国际贸易谈判;茶叶企业;商务英语;技巧
市场只有进行更加充分的竞争才能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更加壮大。对于茶叶企业来说,世界市场才是其终极目标,不能仅限于将市场放在国内,各个企业只有拥有国际化的发展目光,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才能不被国际市场所淘汰。我国的茶叶企业也是同样如此,茶叶的生产地广阔、种植方式简单,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种植,茶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即便如此,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应当力争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领主导地位,要想加强茶叶企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茶叶国际贸易谈判,确保在谈判中获得最大的优势。
1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1.1提升贸易双方信息传达准确性
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可以说谈判就是双方依靠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筹码进行对垒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谁的信息更丰富、更准确,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需要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精通谈判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贸易、法律、政治、金融等等,这些专业领域中的词汇在贸易谈判中都可能会运用上,并且非常重要,如果对外贸易人员的商务英语水平低,对于其中的英语词汇不甚了解、一知半解,而产生错误的意会,做出错误的应对,那么极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茶叶国际贸易谈判的破裂。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对其用于贸易谈判中的意义与内涵都要明确留意、格外注重,在将英语翻译为汉语的过程中保证翻译的明确词意与其在普通英语沟通与谈判贸易沟通这两种不同环境下所代表的不同语义传达给茶叶企业,让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获得的信息更加准确,传达出的信息也更加有意义。这样提升贸易双方信息传达准确性对于贸易的顺利进行以及谈判之后的实际贸易流程顺畅有着巨大帮助。
1.2具有商务专业英语翻译特点
普通的英语翻译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交流,能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基础上再加入一些个性化翻译特点,例如将英语翻译成我国的古文优美词汇、语句等等,在普通的翻译中这样能增强翻译的美感也能体现出翻译者的专业能力,但是商务英语翻译则完全不一样。商务英语翻译中一定要切忌加入个性化翻译,翻译者需要如实、准确的将英语意思传达给贸易谈判双方,在茶叶企业的国际贸易谈判中更是如此,我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地,在国际茶叶贸易中要占据主导地位,就要发挥出一种茶叶专业商务英语翻译超高的水准,这样才能在谈判过程中使对方认为这个企业可靠、持久促使谈判成功。茶叶商务英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来寻找规律,如果对外贸易人员没有相应的商务英语水平,那么就会造成双方的茶文化差异,对贸易谈判有着负面的影响。
1.3商务英语礼貌用语技巧
英语国际贸易谈判在语言层面虽然不是非常困难,但是其又和普通人之间的沟通非常不一样,国际贸易谈判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则,对规则的遵守体现了谈判双方对国际贸易准则的熟悉程度。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礼貌用语的使用十分讲究,礼貌的用语不仅能显示出企业的素养,体现企业本身较高的商业处理态度,又能帮助贸易谈判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商务英语沟通技巧中体现对事对人的礼貌,如在陈述合约、文件的时候英语用法态度谦和,英语与汉语一样不同的词汇虽然可能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给人的态度却不一样,比如说“canyougivemethatpen?”这句话与“Couldyougivethatpen”虽然表达的都是“能不能给我那支笔?”但是由于时态的不同“Can”相较于“Could”态度较为生硬,因此在茶叶国际贸易谈判中运用“could”明显会更好。商务英语中优秀的礼貌用语可以让国际贸易双方进行更加友好的沟通交流,帮助谈判更顺利的进行,即使是遇到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矛盾也能更积极的去解决,促使茶叶国际贸易谈判成功。
2茶叶对外贸易人员提升商务英语沟通技巧方案
2.1深入加强商务英语水平
商务英语翻译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大部分的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对于商务英语的沟通选择中都会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依靠专业的翻译人员,另一种加强对外贸易人员英语水平。这两种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使用专业的翻译人员作为国际贸易谈判中桥梁的好处在于对英语的翻译更加准确,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经验丰富,能够准确地将双方的信息传达给两边,而对外贸易人员加深英语水平来进行国际贸易谈判的好处在于茶叶专业知识丰富,并且对茶叶企业的国际战略发展了解十分深入,可以站在专业翻译人员所不能达到的角度来为茶叶企业的切身利益进行思考。这两种方式都属于商务专业英语翻译,但是两种都有着一定的缺陷,茶叶企业要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消除这些缺点就需要将二者进行融合,茶叶国际贸易谈判首先需要谈判人员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非常娴熟,其次需要对茶文化,茶类专有名词了然于心,此外,还需要谈判人员对于国际贸易准则有基本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谈判双方在沟通中存在障碍。因此,茶叶对外贸易人员本身对茶叶相关领域非常了解,对相关名词的掌握相比较一般人也会更好,所以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提升英语语言的沟通交流技巧,通过培训深入加强其商务英语水平,这样才能让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
2.2明确谈判时商务英语内容含义
对外贸易人员的商务英语培训过程中,可以让其大量的观看国际谈判视频,并进行实际性的练习,增强其商务英语沟通技巧经验。在有了商务英语经验的基础上,对其词汇、语句的内容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时候在谈判过程中,往往话有所指,对方不第一时间告诉你其真正的意图就是为了揣摩我方谈判者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就相当于茶叶企业本身,如果没有及时明白其中的含义,不作出良好的应对,反而会被对方所瞧不起,在之后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因此在对外贸易人员应当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与视频学习中总结沟通技巧,提升商务英语灵活性与应变能力。
2.3深入了解谈判双方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导致谈判破裂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许多的国际谈判中因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性导致无法进行顺利的沟通,双方的沟通理解有误差,对整个谈判过程造成了负面影响。茶叶企业对外贸易人员应当重视这样的文化差异,提升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思想,通过积极的商务英语使用态度来缓和双方的文化差异性。商务英语礼貌用语就是用来缓和文化差异十分常见的手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礼节都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表示,在谈判中更加有礼貌就能使对方感到认同感,同样自身也会注重礼貌用语,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双方的文化差异,将茶叶国际贸易谈判引向成功。
3结论
我国作为茶叶大国,国内茶产业十分发达,相应的想要进入国际化市场的茶叶企业也非常多。茶叶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进行正确的国际贸易谈判,只有行之有效的谈判才能让整个茶叶企业的国际战略效率提升,而在此基础上,只有灵活地运用商务英语沟通技巧,才能让谈判更加顺畅、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潘小燕.试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应用及沟通技巧[J].中国商论,2016(35):68-69.
[2]白琳,王翕彤.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6(12):125-126.
[3]陈曦.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及技巧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35):248-249.
[4]杨秋影.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在涉外贸易谈判中的沟通技能[J].世纪桥,2012(19):155-156.
[5]杨艳.基于国际贸易谈判的商务英语应用技巧研究[J].中国商贸,2012(6):216-217.
[6]颜旸.商务英语谈判中语用原则与使用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1(33):233-234..
[7]李识予.浅析商务英语谈判中“碳关税”对贸易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4(23):207-208.
[8]李修莉.探讨商务英语专业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技巧[J].海外英语,2014(9):179-180.
[9]王敏.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点[J].科技视界,2014(9):154+300.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蒋阳建(1974- ),女,广西桂林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浙江 台州 318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32-02
商务英语是跨英语和商务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在国际学术研究中一般将其归于英语学科下的专门用途英语之列。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为满足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对一线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专业,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专业均较为明确地以国际商务一线为主要职业领域,涉及外贸、物流、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因其学科属性的特殊性,课程设置仍保留着明显的学科体系烙印,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职业教育是发现、评价和促进职业行动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课程本质的特征是工学结合,这意味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等一系列的重大变革,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只能建立在一个整体性和过程导向的职业分析基础上,基于这种理念,笔者所在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整体化的工作分析,开发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定位与职业工作岗位群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三个特性,即高教性、职教性和地方性。高等职业教育具备高等教育的特性,但又是不同于传统学科型人才培养方式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源起于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专业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与其所依托的行业产业共同成长,人才培养规格是否符合地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因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高职专业建设的起点在于对专业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实践各要素,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核心点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教学做融合一体。我院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民营企业发达的台州市,台州是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台州地区经济的外向度约为55%,与台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两百余个,近两年自营进出口额都超过了百亿美元。快速发展的对外经济贸易需要大量的商务英语人才。为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台州及周边地区外向型行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发现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任职于中小型涉外企业、事业单位对外贸易、对外交流、对外服务一线岗位,从事国际商贸、商务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工作,主要就业岗位群如下:
外经贸领域业务工作岗位:外贸公司业务部、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部、三资企业贸易部的涉外商务从业人员,具体岗位有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驻外商务代表、涉外商务。
涉外企业、事业单位涉外秘书兼商务翻译岗位:涉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外事接待、商务翻译、商务联络、商务谈判等工作的人员,具体岗位有涉外接待员、涉外文秘、商务翻译。
各类涉外企业、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务中心等从事基层行政管理的人员,具体岗位有外贸业务管理人员、办公室管理人员、英语培训师。
在充分调研分析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听取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和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具有较强的国际商务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国际商务相关业务操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状况,熟悉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岗位工作过程,适应台州及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一线需要,具备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英语人才。
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培养学生各种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完成国际商务中的各项任务能力。我们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关键,建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1.基于工作过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开发。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面向的是国际商务一线业务岗位和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岗位,主要就业岗位为行政助理、商务现场翻译和商务助理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应以区域涉外企业一线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线高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为目的,校企合作开发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推进商务英语专业内各课程尤其是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着力于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与国际商务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探索校企多维融合贯通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教学和实践教育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摘要:
针对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从制定教师专业化标准、培养信息教育技术能力、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拓宽国际化视野等方面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学结合;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意识、专业发展情意和专业发展目标。其中专业知识指教师本人应该具有的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指能促进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的方法。文章在认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力图探寻新时期高职教育在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才能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同时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使高职英语教学符合时代以及学生要求。[1]
二、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职英语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是我们高职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必须得有高素质的高职英语教师,然而,我国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师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标准
教师专业化标准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纲领性文件,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当然对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高职外语专业而言,靠一所院校或几个人建立完整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是不现实的。应组织外语教育界专家以及高职一线教育工作者统一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化标准,这是解决高职外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问题的关键。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广东地区高职英语教师的主力,但目前的高职师资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校企合作或社会服务等的专业建设需求。教师对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利用不充分;课堂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主;课外活动开发不足;一些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语料库的开发、网络平台的开发、国外最新商务英语资源的引进、国内商务英语资源的开发不足。
三、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一)构建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标准
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立严格的高职教师教育资格认定制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并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设立专门机构来制定高职教师资格标准,负责对高校教师进行资格认定。高职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才能加入到高职教师队伍中来。因此,要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和企业深度合作,要根据高职教师职业岗位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全程规划和总体设计职前和职后培训,实现高职教师教育的一体化。[2]
(二)通过培训提升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就学习而言,教育信息化能够使深度学习发生。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摒弃传统呆板的教学观念,树立多维度的现代教学理念,熟悉高职英语教学规律、技能。在“互联网+教育”的大发展趋势下,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开展互动式教学。同时,课程主体是教师,技术不能替代老师,要促进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在面对新技术革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勇于做探索者、奋斗者,通过阅读、思考、写作等寻找与营造个人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此外,教师还应多关注组织提供的项目、竞赛、培训、资源与出版等政策。“互联网+教育”中最重要的改变是:“课本+教室”的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BlendingLearning)形成。混合式学习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职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投身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中去,成为具有较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合格英语教师。
(三)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按照外贸行业职业标准,进一步与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建设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几年,在本院建立了“外贸教学公司”、“双师工作室”等多个生产性实训室,并与三十多家企业有着深度合作,在企业建立“企业工作站”,把教学、实践、实习、应用服务等多项功能结合起来协调推进,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改变过去人才培养与产业和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研发与应用服务脱节等痼疾。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来进行人才培养、教研教改、教材开发、社会服务等,这样才能做到专业与产业发展协调,实现引领产业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教育功能。[3]
(四)依托校内实训平台,增强英语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英语教师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双师工作室”和设在企业的“企业工作站”为平台,积极主动为合作企业或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开展外贸业务拓展、客户服务、英语培训、资料翻译等服务,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教师的社会服务指参与岗位培训教学、企业实践工作、企业工作站业务及双师工作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对口支援工作等。为了积极促进教师参加社会服务和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学院制定规章制度保障顺利实施社会服务能力实践的完成,以财务到账的项目经费作为计算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量依据,标准是社会服务合同金额收入一万元折算为实践教学十课时。近几年笔者所在院系的外语教师为各类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累计达50项,约800人次。举例如下表一:通过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外语系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承接和拓展国际业务,进行国际贸易磋商等外贸业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教师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来增进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应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按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或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标准打造商、学、研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4]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把岗位适应能力和变迁能力变成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此,我们学校现在开设了很多的创新型项目课程。有学院级别和省级立项或培育的多种创业项目,学院提供经费支持,每个学期核定60至80课时的工作量,上课的形式也非常灵活。学校现在还设有大学生创意创业园,这是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孵化器,提供了十多个门面,两年免房租,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五)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
要实现高校“校企合作”,组织发展是保障,学校和院461系是教师发展的主要平台。学校和院系应制定能激励教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的规章制度,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措施以从根本上、实质上促进校企合作。通过安排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积极聘任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建设英语加商务的“双师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确立商务英语“双师”标准,引进和培育国际商贸和对外交流领域的大师级专业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分批组织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和出国进修;开发系列的高职商务英语类师资培训包。外语专业应拥有一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的优秀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逐步提高。[5]为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的要求,本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学院专业教师参加实践“2+1”制度,主动地深入行业和企业第一线,积极参加下企业顶岗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工作经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师资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职称结构合理,具备良好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专、兼教师比例适当,是一支敬业、务实、高效的教学团队。本团队成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副教授,有锐意进取的中青年教师,有丰富企业经验的地铁客运服务经理、外贸经理、人事部经理,并且全部具备学士、硕士学位,长期工作在高职教学第一线和珠三角地区涉外企业,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并且有多年丰富的科研经验、扎实的科研能力和行业实践能力,能将教学、科研、商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教科研成果丰富。
(六)加强国际合作,拓宽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有国际视野,走国际化道路。广东的特点是高新企业多,如果不走国际化道路的话,学生就不好就业,就无法适应外向型企业和国际化城市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组织本校中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企业进行中短期访学进修。使高校的中青年教师能够及时跟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跨国、跨文化的学习机会,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从而带动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6]
四、结语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过程的,教师只有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坚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新时期高职教育在大力提倡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同时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为促使高职英语教学符合时代以及学生要求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江平.高职学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43-45.
[2]高四霞.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0.
[3]李训贵.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解析[J].教育与职业.2006,(9):47-48.
[4]朱倩倩,汪亚明.国际化工学结合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94-98
[5]吴文亮.从工学结合模式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J].职教论坛,2010,(11):87-8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专业 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物流专业人才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才能适应该行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因此,物流专业开设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势在必行。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类型,培养面向物流企业的具有良好的物流实践能力和良好物流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物流人才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是多数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然而各高职院校对物流英语的教学和重视程度,以及教学质量也参差不齐。
二、专业英语概述
物流专业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商业经济英语的分支学科。物流英语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物流英语表述的都是跟物流有关的客观事物或规律,要求准确、严谨、精练,在句子中大量使用分词、动名词、不定式及名词化结构,其文体和内容主要用来准确地描述事实和过程,对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和抽象概括。物流英语在理论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流词汇、概念和理论,即传统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但这样远远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尤其是国际物流行业对毕业生的需要,所以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在实务操作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提高物流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而且能够处理一般的涉外物流业务,具备一般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掌握国际物流中商业书信的书写和相关单据的填制。
三、物流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以应试为主要导向的目的没有改变,内容传授主要以“英译汉”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粉笔、黑板,这就使得物流专业英语学习难度更大、更枯燥。物流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不够明确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物流英语教育的定位为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英语使用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国际物流相关业务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师资力量薄弱
物流专业是一个新兴行业,设立时间较短,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相对较少,物流专业英语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教师既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熟练掌握物流的专业知识;教师不能只懂专业知识,不会技能,而要充分了解现代物流行业中英语使用率高的各个岗位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技能。现有的从事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为英语专业教师和物流专业教师,要么在物流领域颇有研究,要么在英语教学与研究上水平较高,很难找到两个学科领域里都比较出色的教师。英语教师熟悉英语教学,但对物流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对教材中出现的专业技能不甚了解,而物流专业教师尽管熟悉专业的知识,但他们不一定是训练有素的语言教师,其英语综合能力、英语教学理论的融会贯通等方面有所欠缺。
(三)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物流专业与英语息息相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与物流专业知识,学生才能具有现代物流人才市场的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薄弱,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底子太薄,跟不上进度,在物流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自暴自弃,甚至对英语产生了厌倦情绪。
(四)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物流英语教材多为国外引进的原版教材、期刊的文章修订成书,以理论知识为主,教材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理论体系太宽泛,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过于强调理论而缺少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实践教学比例非常少。
四、加强物流英语教学的建设
(一)加强师资建设
首先,加强专业英语教师的梯队建设,不断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补充师资队伍。其次,重视对现有物流专业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教师进入物流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支持英语专业教师接受各种有效的专业培训,为物流专业教师提供专业英语培训,聘请资深专家开办各种英语讲座,鼓励物流英语教师参加专业英语培训,获取资格证书,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和提高。
(二)选用实用教材
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编要体现“实用、前沿、适中”三项原则。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要力求实用性强,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在选择物流英语教材时应注意信息含量,既要考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精炼性,又要关注英语技能的实践性和辅,并在教材的内容上突出其岗位的特点。选用的英语教材的内容要能够与实际物流业务相结合,与实际业务息息相关,可以根据各工作流程和项目编写教材。
(三)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必须改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收集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素材,提高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在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制作专业英语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要求精读的内容、物流设备操作动画演示、配有英文解说的操作过程或业务流程录像,以及从专业网站下载的介绍最新技术动态的英文文章,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工具,辅助以教师的讲解,从形、声、文字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观,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重点是学习角色的转变。过去是学生被动地学,是配角。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去学,当主角,将课堂变成学生畅所欲言的seminar。在每次讲述新课程单元前,让学生自己收集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物流英文材料(要求有文字和图表)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设备将准备好的材料做成PowerPoint或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讲解,其他同学可根据其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应更多地采用积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采用主题形式,为每个单元设计一个主题,模拟物流运作环境和工作环境,并通过演讲、描述、讨论、角色扮演等手段围绕主题展开,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点评,加强师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教和学的效果都比较好。
3.重视教学中的听说训练
详细阅读和翻译能力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技术领域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而这种交流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所以在物流专业英语中的听说训练必不可少。目前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常采用的授课模式是由教师逐字逐句翻译讲解课文,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气氛松散,教学效果不好。在授课模式上可以变纯粹的书面语训练为口头语训练,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还可以事先选择一个工作场景,要求学生用英语模拟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就一项工作任务用英语写好讲稿,组织学生讲解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结语
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领域内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国际物流人才需求的增长对高校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各层面的付出与协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重视物流英语的教学,明确课程定位,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培养高素质的物流英语教师,选用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优化教学环境,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相敏.高职物流专业的英语教学探讨[J].中国市场,2007,(39).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服务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2011年,我国出台了最新的高校专业目录文件,酒店管理被正式划分为目录内专业,这是时展趋势,也是社会发展所需。随着我国全域旅游时代的来临,酒店业日趋面向市场化和国际化,英语服务能力是对酒店员工最起码的要求,但常常也是制约酒店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英语教学中语言表达不畅、不能及时正确回答外籍顾客疑问的员工会使客人对此次服务感到失望,从而降低顾客对酒店的忠诚度。
同时,酒店在打开海外市场、争取海外客源的过程中,口头、笔头的沟通不畅会最终影响企业利益。总之,综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还有读写能力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那么,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掌握这些英语服务能力呢?这已然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星级饭店员工英语服务能力现状
1.高校毕业生的语言服务技能同酒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问题主要是听不懂并无法交流,导致沟通不畅,再好的酒店服务技能也没有用。即使是高星级饭店的员工,其英语服务水平也仅仅停留在和客户简单的交流上,如酒店专业学生毕业生在酒店服务流程中,涉及诸如用英语接受外籍客人的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客房内服务及餐厅用餐服务等用语方面的实际应对能力,在用语中常常用Good,OK,Sorry,Thank you等简单回答敷衍了事,不能与客人进行深层次沟通,没有注重礼貌用语及酒店专业术语的使用,其服务水平因此同酒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2.酒店很难直接招到能迅速上岗的适用型双语英语人才
酒店业是服务行业,就业门槛低,大专、本科以上的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服务人的工作。通过走访吉首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所在地张家界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区的几家四、五星级酒店,如张家界大成山水国际大酒店、张家界青和锦江国际酒店、张家界阳光酒店、张家界京武铂尔曼酒店员工英语服务能力的调查情况来看,当前星级酒店员工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不足20%。这说明,酒店很难通过学校招收到既懂酒店管理和服务技能,又具备前厅、客房、餐厅等英语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星级酒店对涉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处理外籍客人投诉的心理素质不强
任何酒店都可能遭遇投诉事件,即使在使用汉语普通话的情况下,遇到投诉事件也是令酒店员工头痛的事情,更何况要求员工使用英语处理外宾的投诉事件,很少有员工能够应对自如。如何处理好投诉,是树立提升酒店声誉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56.01%。通过走访高星级酒店了解到,员工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仅管理层员工中有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有外宾入住时,也多由这些员工负责接待,或者遇到大型国际会议接待,只能依赖酒店集团派遣的外籍主管或临时聘请高校的英语老师前来应对外宾的接待工作。
究其原因,毕业生社会阅历浅,从业经验不足,缺乏实战能力,且酒店在对员工进行英语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不足,导致应对顾客投诉的处理时,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专业素养,这也是酒店专业毕业生初到涉外酒店工作处理不好投诉反被客人投诉的原因。
三、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提升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1.完善实践教学授课模式
任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酒店行业支撑。普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服务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注重其实践性,让学生在国际星级酒店企业顶岗实习,在工作中熟悉英语语用环境。同时按照学生的实习心得安排双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计划,做到按需按质教学。从教师层面看,积极利用行业平台,让专业英语教师有机会去大型国际酒店挂职锻炼,了解学生今后工作将面临的常见语言环境。
如在酒店专业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客源国概况》等中英双语课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让教师比较有依据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考核大纲,为学生积累更贴近岗位、更具有应用价值的案例情境教学。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英语应用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如今大部分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授课模式都是“理论+实践”,吉首大学旅游学院近年来与希尔顿、万豪、京武铂尔曼、韦斯特等国际大酒店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第六个学期进入这些酒店集团在广州、厦门、三亚、长沙等国内大城市的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做法。但据每年学生实习回校之后的反馈,他们在校掌握的英语语言能力同酒店的要求英语服务能力有一定差距,且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多为一线服务人员,很难进入管理层,即便有与外宾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为问候,提供简单的预订、登记服务等,无法参与管理岗位,如作为值班经理如何灵活处理外宾的投诉,与外资企业的合作,打开海外市场的产品推介、营销等,是学生进入岗位实习之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3.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应该是更深度的合作,而不仅仅停留在一线服务人员实习的初级单一合作。在这半年的实习期内,可以安排三到四个月的一线服务工作实习,按实习成绩的考评,安排优秀实习生进入管理岗位进行专业实习,学校可以安排与酒店签订就业意向书,建立一位部门经理带两到三个实习生的“师徒”模式,学生以经理助理的身份,直接接触酒店的海外市场管理岗位。
另外,学校设立网络名师空间课堂,学生可以利用实习期间的空余时间,在网上完成部分行业岗位英语的辅修,教师在网上答疑,学生在网上完成其学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还可以与国内的某个国际连锁酒店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暑期赴美打工”合作项目,由国内的酒店联系美国的连锁酒店集团,定向委派优秀实习生利用暑假赴美进行打工实习。这种境外的打工实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纯英语环境中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经营理念对酒店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国际化的思维参与酒店的经营与管理。
总之,随着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高等院校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真正从“教”、“学”、“研”、“做”四个方面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服务能力。研究基于学生英语服务能力的培养的模式,不断探索培养精通外语、通晓外国文化、掌握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酒店市场运行规则、适应中国高星级酒店市场对涉外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步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英国;职业教育;文凭差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2006年春赴英国剑桥进行了访问,期间对英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有一定了解,英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英国是世界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是现代教育的发源地。英国的普通教育曾经引领世界,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起普通教育发展较迟。在欧盟等发达国家中,英国的职业教育比较法、德等国也有一定距离。英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才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采取了包括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英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又陆续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与培训》政府教育白皮书以及“国家教育和培训目标”等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法规,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以期振兴英国的经济。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在上世纪末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德国、加拿大)的成功经验而兴办起来的,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政府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更多地表现在数量与规模上,而质量与特色则没有跟上来。我们认为,对于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该更多地向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学习;而在制度与政策上的国家与政府作为,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英国。
二、英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1.消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
为了有效地增加青少年受教育年限,提升教育水准,2001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提出了14—19岁教育阶段的概念。他们认为,14—19岁是人生观及知识、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2001年1月24日时任教育与就业大臣的大卫·布鲁凯特(DavidBlunkett)在经济协会年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随着就业性质和经济行为的变化,拥有灵活的技能和技术的劳动者必须能够保持相应的变化,这对于经济的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同年6月教育与就业部颁布的《国家技能纲要》,进一步强调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后来的教育大臣埃斯特尔·莫里斯(EstelleMorris)和现任教育大臣查尔斯·克拉克(CharlesClarke)都坚持了同样的观点。2002年4月,教育与技能部《14—19岁,更多机会、更高水准》咨询报告,提出了延长义务教育时间,推进职业教育,提高社会劳动力素质的具体方案,职业教育被摆在14—19岁教育阶段的重要位置。一是在国家课程中增加职业类课程的比重。继续在必修课中保留科学和技术两个科目,在其他学科中渗透技术和技能教育,增加职业指导内容。二是建立职业和普通教育的混合考试机制。鼓励学生在14—16岁阶段选择职业方向。这个阶段考试,既可选普通学术科目,也可选职业类科目,由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2005年,设立8个职业教育考试科目。三是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公民责权、职业性方面的学习以及广泛的课外活动,例如艺术、音乐和体育。四是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在正式表述中,义务教育阶段的GCSE证书和高中阶段的文凭(Alevels)不再冠以职业的或学术的。如工程机械与数学、艺术和设计等有同等地位。
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八届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会议和《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具体是: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在国家目标的宏观指导下,各地也相应制定了地方发展目标。以湖南为例,该省《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到35万人,在校生达到100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达到20万人左右,在校生达到60万人左右;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万人次,年培训在职职工200万人次,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湖南省教育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打造的“八项举措”,其中一项谈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并举,到2010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含中专)的在校生人数应该大体相当。但职业教育的实际又是如何呢?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近年来普通高中得到发展,而职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却在萎缩。1998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72万人,占全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58.29%,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54.12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2.86%。1999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上年下降2万多人,2000年比1998年减少约1万人。2000年11月,湖南省对岳阳、常德、怀化3个市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了实地调查,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份额,已从1997年的49.07%下降到2000年的40.15%。2001年,全省中职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7.64%,2002年进一步下跌至35.65%。至于办学条件与办学经费,职业学校离要求更是相差甚远。2000年,湖南省对11所农村中职学校调查,生均专业教学设备为1369元,与正常标准相差254元。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中,本科以上学历仅占专任教师的42%,比农村普通高中学校低19个百分点[1]。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的重普教而轻职教,如果政府能从证书上取消二者的差别,统一学历,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2.不断创新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和办学体制,设立职业教育的学位序列
中等教育上连升学和就业,下接初等教育,具有升学准备和就业准备功能。如何实现这双重功能,历来是个棘手的问题。从建立文法中学和技术中学的双轨制,到推行兼顾升学与就业的综合中学,再到实施中学后就业培训计划,英国人从未放弃对中等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的探索。证书制度的变革是其中重要一环。1994年德林报告(DearingReport)提出,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应有三条出路:直接就业者参加国家职业资格(NVQ)考试;学术升学导向者参加高级普通教育证书考试(ALevel);职业升学导向者参加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MVQ)考试。根据英国政府1991年5月《21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白皮书规定,这三类证书在国家资格框架内相互融通。其中1992年专为16—19岁青年设置的GNVQ最有特色。它介于普通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之间,采用单元课程与单元学分累积制的方式,使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通过中介性课程过渡成为可能,构建了普教与职业课程一体化的技术平台。GNVQ一经实施就得到中等学校的广泛欢迎。1992—1999年有189000名学生注册,涉及2000所学校。2002年6月,66000多人参加了中级GNVQ课程的学习,参加初级GNVQ课程学习的人数达到14500余人。2003年5月,英国课程与资格委员会宣布,将于2006年8月逐步以职业课程普通教育证书(GCSEsinvocationalsubject)取代中初级GNVQ。这个变化很值得注意,它标志着英国人又在审视GNVQ实施中的新问题,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与劳动就业的结合问题,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
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定位在专科层次和职业培训、减轻政府的就业压力上。教育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这种定位,形式过于单一,而且不设学位,没有形成序列。这种短期的教育培训形式在客观上必定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变化不定,对市场的依附性太强,缺乏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职业教育自身没有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名义上为高等教育,其办学条件无论是设备、师资、资金投入等都不能与普通高校同日而语,其生源质量也是最差的。职业教育“先天”就不足,后天又缺乏营养,只是一时应急之举,权宜之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生自灭。职业教育既然是与普通教育并重的一种教育形式,为什么不能设立职业教育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并授予自己的学士、硕士、博士呢?说到底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政策,还只是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一种策略。
3.改革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正名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体制不顺,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顽症。对这个在许多国家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英国人率先提出了大胆的解决方案。近30年来,英国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几经变化。1991年由教育科学部更名为教育部;1995年教育部与就业部合并,更名为教育与就业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Employment)。两部合并从宏观管理层面上解决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此前英国与许多国家一样,教育部和就业部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职能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彼此有着很多矛盾。英国于1986年成立了由就业部领导的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负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政府明文规定,职业资格与普通教育文凭互通。这无疑侵犯了教育部的利益。后来发生了两部对培训和资格证书及其授予权的争夺战。两部合并后,1997年原教育部所属的学校课程及评估委员会与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合并,争夺战也由此而告终。此举不仅得到了本国工商界和学术界的赞同,而且也为世界各国解决教育与就业的管理提供了借鉴。同时,两部合并为长期分离的学术和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等值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是职业教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2001年6月大选结束后,教育与就业部又更名为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forEducationandskills)。新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将提高全体劳动力技能水平作为政策核心,突出了对技术教育的重视。新机构成立两年多来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归入高教部门,而是单设了职成司、职成处,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放在一起。成人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曾盛极一时,在上世纪末,基本上烟消云散了。现在的职业教育如果不引起国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很可能要重蹈成人教育的覆辙。过去,设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现在下放到省市,国家连审批都不管了。审批权下放到地方后,高职院校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方政府对这种很难显示自己政绩的职教工程是只批不管,更不愿意出钱,挂完牌就万事大吉了。
由于没有列入教育部门专管,在社会上职业教育也很难得到认可。港商与爱国人士对教育的捐献,普通高校、普通中学甚至希望小学都能得到,唯独职业院校从来没有得过一分钱。从理论上说,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千千万万的第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造就,它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也是最需要大力投入的,只有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最好的师资才能培训最优秀的人才,但实际情况却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远远不如先进企业的生产设备。这就好比一个发展中国家培养的学生到一个发达国家去就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吗?一些地方政府宁愿花钱修建一些使用几天,闲置一世的楼台场馆(如一次性使用的体育赛事场所)也不愿给当地的高职院校出资。
4.发展教育事业的自身诉求与教育产业的双重动力
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排名第二的英国剑桥大学(上海交大的2006年世界大学排名)都是私立大学。按照经济规律,资本的投入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据世界有关机构调查,全世界赚钱的行业中,教育培训排在中上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12.3%,在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指标更是高达20%。在英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剑桥、牛津这样的城市就是靠大学支撑的。每一个中国学生自费到英国读大学(预科两年,大学三年)约花费10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英美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学生都要收取比本土学生高得多的高昂学费。留学生交纳的不仅仅是高昂学费,还有生活费、住宿费及其他费用,带动了第三产业。每一个留学生同时也给留学国家增加了一个就业机会。目前有超过60000名的中国大陆学生在英国接受全日制教育,占到所有欧盟国家中国留学生总数的60%。2006年赴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签证发放数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21%,达到20640份。英国的海外留学生中,中国学生占到将近15%,绝大多数是自费留学。除了学历教育外,英政府还大力兴办专为非英语国家幼儿提供全日制教育的寄宿学校,以及与之相衔接适合各年龄段的各类学校。据英官方统计,仅英语教学这一产业每年即可为国家积汇10亿英镑。英国还在全球设立英语水平等级考试与培训,如英国文化委员会设立的雅思考试和剑桥大学设立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这两种考试也形成了一个产业。2006年,140000名中国学生参加了雅思考试。中国加入WTO后,教育作为一种跨国服务行业,已经向世界开放。目前,82所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约占全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一半)正致力于在中国开展教育交流活动。英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两所中外合作高等院校,它们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
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诉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经济上的穷国。我国有13亿人口,近10亿农村人口正在走向城市成为农民工。如何把这样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对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留住本国教育资本同时吸引外国资金。我国邻近的东南亚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开发与利用我国文化资源也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兴办教育,招收国际学生无疑是一条传播中华文明与提高教育收益的双赢之路。但时至今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还没有招收过一个国外学生,招生市场眼睛向内抢生源而不能到国外去争取一席之地根本原因是政府政策的制约。
实际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职业教育与培训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有资料显示:中国培训教育市场的潜在规模达3000亿元,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IT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已成为目前培训教育业的三大支柱。2005年整个IT教育和培训服务市场销售额达到41.49亿元,并仍然保持着年增长率30%以上的发展势头。当前中国英语培训市场的市场总值大约是150亿元,预计到2010年,我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未来五六年中,我国婴幼儿教育市场消费额将达到上千亿的规模[2]。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企业。这也说明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投入,也有产出。但必须投入在先,产出滞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