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6:1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 ;信息化; 网络
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45-01
引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充分地利用现代科学信息化技术、水利开发与信息化资源,带动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新途径。水利工程信息采集、传送、储存、处理以及利用,可提高水利信息的应用技术水平与共享范围,最终可提高设施的应用效果。水利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水利工程开发重点规划管理技术,现已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机制不完善
借多家资质进行不公平的竞标、隐蔽转包、对入库后的评标专家疏于监管、评标不够科学和统一等诸多问题。
1.2 设计任务繁重,设计服务滞后
由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成倍增加,设计单位的设计任务也极其繁重,导致施工图纸供应不及时、服务滞后,甚至部分项目还存在根据初设图纸进行施工的现象,导致设计变更增多,甚至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与进度。
1.3 足额资金到位率低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建设配套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部分工程无法按照计划工期实施。
1.4 重视建设,疏于管理
过去“重建轻管”的意识现在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项目上而轻于管理,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在建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
1.5 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建设管理中缺乏科学管理手段
目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建设管理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基本建设程序未能真正落实到位,部分工程项目尚未具备开工条件就因为各种原因开始动工。
1.6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建管、施工、监理各方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产人员配备不到位,甚至还有无证上岗等现象,另外施工中不戴安全帽,对施工安全隐患处理不及时,工地内施工安全警示牌较少,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于各工程项目中。
2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因此在相关系统的上,需要具有系统性及综合性。水利工程管理与经济问题有着相关性,在整个水利工程布局时,需要注意两者的协调。且水利事业隶属于国家公益事业,需社会上各行各界的人士及各地政府来扶持和帮助。因此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需要承担起较其他管理更为复杂的任务与责任。水利工程的消费市场不表现为经济价值,若具有经济性价值将很难确保其生态友好,不同水利工程的目标有多种指标、参照及约束。虽然实际生活中存在矛盾,会造成本质上的变化,但是继而可开辟出新的项目。
3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不足
目前对国内所推广的有关水利信息化工程管理报告分析,得出缺少国家各层面信息化特点及共同点等材料。对于水利工程信息的采集及信息化工程管理方模式的业务无出查阅。分析报告可知,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不足表现为发展规划与纲要系统不完整。且水利信息化工程管理对今后发展的趋势和目标还未明确,如果没有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战略,将导致管理信息化停滞,水利工程有关管理部门未落实水利工程信息管理的基础资料数据及行业内的规范标注。
4 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支撑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所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巨大信息量,因此,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工程建设审批状况、工程进度、工程材料、工程质量管理等信息,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对工程建设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使工程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对工程变化采取措施,做好预测和监控以及工程规划等系列工作。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及中间件等有关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技术,笔者对以上信息化技术如何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中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4.1 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一项信息量极大的工作,涉及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审查审批状况、投资计划情况、建设进度动态管理、工程质量、位置地图检索、项目简介、照片、图纸等一系列材料的存储、管理和分析,利用GIS技术可以把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系统化,把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实时记录,使工程动态变化能够及时反映给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还可以对河道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预测河道发展趋势,可为水利规划、航道开发以及防灾减灾等提供依据,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4.2 网络技术
水利系统依托于水利信息网络将相关信息进行和收集,已实现将种类繁多、信息量大并且地理分散的水利信息相互连接,以保证数据、图像等信息能够安全的、准确的进行传输和交换。随着信息化在水利行业的应用,通过改造和扩建水利信息网,可以实现水利行业各级"各部门的全国水利信息网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全国水利地市级业务部门以上的水利信息网*另外,还可以建设与国家政务网相衔接的水利政务内网体系,实现中央通达地市级节点的宽带连接,实现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信息传输。
4.3 数据库技术
数据结构决定软件开发模式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普遍共识,诸如工程建设规划管理系统、工程进度仿真分析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工程合同管理系统、工程概预算管理系统、工程材料管理系统、工程移民管理系统、工程档案信息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等。这些专业化管理均与工程数据紧密相关。因此,信息化建设首先应按照“数据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再组织各类专业信息系统开发。
4.4 中间件技术
水利管理系统中间件是整个系统正常有序运行的关键,其设计开发的合理与否之间关系到分布式异构信息系统能够得到足够的技术支撑。按照功能不同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进行划分,可将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中间件分为DBS和数据库集成平台、管理业务平台、水利信息门户集成平台。通过中间件,系统能够克服传统指挥管理系统存在的弊端,有效的在传统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与基础设施的联系。中间件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5 结语
水利信息化工程是技术含量高、跨学科、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张胜利,郗明,于学. 天津市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研究[J]. 海河水利,2010,04:64-66+70.
关键词:水库工程;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1引言
虽然我国疆域辽阔,水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但对于水库工程来说却存在着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的现象,对于水库管理工作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主旨在于确保水库的安全运作所以水库管理工作需要将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在各方面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要保证水库工程能够在农业与工业中发挥预想中的效果,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利保障也在水力发电中发挥作用。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库工程建设也开始逐渐向着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许多区域的水库都由原本的动态监管系统设计到如今的试点建设,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也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防汛抗涝效果。所以积极探索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策略,对于我国水库工程建设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此,本文便围绕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并探讨了有关的应用对策。
2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对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来说,指的是运用大数据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水库信息数据的管理目标。如水库故障的检查与维修并可以通过已知的水库信息来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等。水库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水库运行所生成的数据信息也会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累积,这对于水库工程管理工作来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工作量,而水库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则有助于管理效率的提高,减轻管理人员任务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水库工程管理的实效性。
2.1及时反馈水库情况
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运用现代化设备或技术实现水库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并收集水库监测信息,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及时发现水库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运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发挥出水库的性能
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库管理工作的数据精确性,对于一些可能会对水库工程带来不利影响的因素,或对水库工程建设与运行效益以及对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影响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准确评价和预估。因此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对于水库管理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目前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如水库工程投入力度不足,不管是水库硬件还是软件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都存在一定缺陷。并且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导致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顺利落实。而管理理念的滞后导致各岗位人员职责划分不明斗好工作流程以及制度建设只能属于形式,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遭遇阻碍。除此之外,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当下我国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够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投入力度,转变当下的工作形式,培养高素质水平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建设[1]。
3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现状
3.1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因此部分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现状较为滞后,甚至部分地区水库工程设施已经存在着明显的老化问题,或面临着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成就等现象,这对于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来说本身便是一大阻碍,导致水库工程原本的作用难以得到展现,当遭遇洪涝灾害时相关部门难以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也无法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水库工程信息也具有明显差别,单纯通过传统的人工记录的方式难以提高水库工程管理效率,同时也间接提高了水库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无法确保信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3.2人才资源匮乏
由于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属于新兴的管理模式,所以我国目前很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信息化背景下,还有一些水库虽然已经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因为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或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较为滞后,导致水库信息化管理无法顺利落实,或难以发挥其实效性。在高等院校中,水库工程管理有关的专业课程开发力度薄弱,教育部门对于水库管理方面的人才建设依然有待提升,水库管理人才资源的匮乏导致水库信息化建设步履维艰。此外,水库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匮乏也让水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这对于水利水库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来说具有不利影响。
3.3水库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若想保证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实效,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有关的制度支持。但根据现状来看,部分地区水库工程存在着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和制度缺失等问题,很多水库项目都出现了设备不足、人才不足的问题。规章制度的缺乏或不合理导致绩效考核制度难以落实,水库工程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对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来说也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水库工程管理难以发挥预期效果[2]。
4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有关对策
4.1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为了实现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以及应用,需要不断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具体则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有关的法律条例提供支持,并且在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度管理方面也要具有专项人士进行监督和管理,各部门水库工作人员都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与水库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结合,若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即应用期间发现问题,则需要针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包括问题的形式影响以及成因等制定有关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将问题和解决方案纳入到数据库中,为后期的水库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决策支持。其次,当下我国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正处于发展阶段,若想保证信息化技术与水库工程管理能够有效融合,不但需要国家给予政策和法律上的支持,同时各地区水库工程自身也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在国家政策与法律支持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严格处理水库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乱纪现象,确保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落实以及应用成效。最后,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后,也要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落实,办证人员工作态度,若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则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同时落实责任制度与赏罚制度,促进我国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更好地方向发展。
4.2加大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础,为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对此则需要明确以下几点。首先,有关部门需要针对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硬件资金的投入和设备维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如针对信息化设备的建设来说,只要保证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协调性等,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果,还要保证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能够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设备的运作稳定性,避免对水库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对于设备的选购来说,也需要结合水库工程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分析,保证硬件条件能够满足水库当下的环境条件,确保设施的应用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其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同时也要不断完善软件设施建设,软件和硬件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软件体系中但凡出现一点差错便可能会对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如在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需要不断收集水库运行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处理,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一件较为烦琐的过程,信息化水库工程管理中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原本复杂且工作量巨大的工作进行简化和细化,进一步提高水库工程信息化管理效率。最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水库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也逐渐显露了出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库工程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效果,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研发力度,比如可以设计手机APP,通过手机实现水库工程的信息监测和查询检索,也能够通过手机及时了解水库的运作情况,实现远程化和智能化的水库工程管理。通过智能化查询检索功能,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找出水库工程运作期间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包庄水库工程的稳定运行[3]。
4.3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及能力
对于水库工程管理工作来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都会对国内工作开展的实效带来影响,所以提高人员对于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识具有重大意义,能够确保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针对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来说,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就好通过技术培训等途径不断加强工作人员对于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了解,同时也使其工作水平和岗位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在专业技术培训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规范人员的操作规范性,为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力量。除此之外,为了推进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长远发展,人才资源的引进与培养成为关键路径,有关部门需要将人才培养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得好开展信息化建设教育,让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这对于现代水库管理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4]。
[关键词]工程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 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071-01
1、前言
项目建设期是指从工程开始施工至全部建成投产所需的时间,建设期内只有项目投资,很少有产出,建设期长短与投资、管理模式、行业性质等诸多因素有关。期间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货方、设计单位等诸多参与单位,合同、进度、资金、采购、质量、安全、资料等诸多要素,合同量大,物资采购量大,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多等特点凸现出来[1],这给管理提出了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我国从工业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组织、方法和手段,历时20余年,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至今多数业主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其现行的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2]。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建设时期特点,建设方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管理需求,站在建设单位管理角度,应用信息技术,给出企业信息化在工程建设阶段实施与应用,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管理工程项目建设资料等信息的平台,它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价值,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期图纸资料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进度管理系统,改变工程项目建设资源分散的现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建设对工程项目建设期技术资料的收集、存储、分类、查询及分析功能,来满足不同层次(决策层、管理层及操作层)的需求,能够更科学、更方便的进行多种类型的项目管理,尤其是大型、特大型、有特殊要求的复杂项目等。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改变工程项目管理资源分散的现状,从而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
3、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在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主要涉及企业日常办公、合同与物资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工程三控(投资、进度、质量)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本文给出的工程项目和信息化同步建O及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给企业建设期合同管理、设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资料收集与存档等带来很大帮助和方便,不但节约成本,还提高了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
3.1 协同办公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个人办公、公文管理、信息、公示公告、规章制度、领导讲话、通讯录等功能模块,系统主要针对企业人员日常办公和日常管理建设的,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权限,亦可与移动办公平台集成,实现随时随地办公,提高办公效率。例如:公示公告模块,实现无纸化节约成本,消息传递及时、速度快。
3.2 基建工程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物资合同管理、领料管理、库存管理、工作流管理、供应商维护等功能模块,系统主要针对合同和物资管理建设的,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不同权限,亦可与移动办公平台集成,实现随时随地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3.3 财务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总账管理、应付管理、发票管理、供应商管理、付款和银行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功能模块,财务管理系统与基建工程管理集成来实现基建期各职能部门数据口径和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业务数据的及时传递,便于及时、准确地反映竣工决算报表。
3.4 档案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档案动态、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检索、档案文摘等功能模块。档案收集、及时归档、在系统中检索等功能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极大方便,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3.5 培训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自主学习、网络考试、网络课件、网络培训等功能模块,给自学者提供平台,通过培训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降低了公司培训工作,提高员工上岗速度。例如:员工考试可以利用该系统组卷判卷,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时间成本,效率高。
4、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
4.1 信息化应用平台
应用集成技术、整合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软件开发、通信协议等技术实现信息化平台搭建,下图1为工程项目信息化应用平台。
财务管理系统、基建工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培训管理系统与协同办公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在协同办公管理系统中单点登录,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信息保证。为了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的信息安全性,最普遍的方法就是设置权限,根据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对不同的岗位信息进行约束,有权限的人员注意自己的账户密码安全,没有权限的人员不能进入相应的系统。
4.2 效果分析
在工程项目建设时期,利用信息手段,解决了合同量大、档案资料多、三控需要时时掌控等难点,提高了合同接收、查询与归档工作效率,提高了物资采购、领料、厂家管理等工作效率,提高了固定资产统计、收发账款等工作的管理效率。避免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为决策层提供企业资源配置、项目建设过程、现金流动等业务过程,进而寻找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方法,最终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
4.3 注意事项
信息化的应用需要注意:首先,它的良好运行需要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支持信息化工作者,坚信使用信息化能让企业降低投资资本,从而给企业投产运行期带来巨大利润。其次,信息化建设中要实现数出一门量出一家,避免计量单位、数据信息的不一致,导致出现错误结果。第三,避免信息孤岛,该集成的集成,该整合的整合,充分利用数据提供证据,解决企业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5、总结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秩序,信息带动管理的转变对企业成长有着全方位影响,企业信息化从初始建设到不断优化、升级、扩展和升迁来完成整个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企业信息管理由窄到宽、由浅至深、由简变繁的特性需求变化。本文利用集成技术,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在工程项目建设时期的实施与应用,而且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与工程项目同时建设和应用,信息系统可以从最原始状态收集数据,可以做到数据全面可靠,为建设单位节省投资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使项目基建时期建设方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先进。但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协调和考虑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合在项目建设中,才能为项目建设及投产使用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对策
前言
在目前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相对滞后,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水利行业应用理解不够深等问题,因而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1 水利系统建立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管理决策科学性的必然结果
水利工程要制定科学的决策必须要拥有真实有效的数据,具体而言就是:为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通过对水利工程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与加工,并据此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工作计划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水利工程信息化可以对工程的阶段目标和进度计划进行实时跟踪、分析和比较,为水利工程提供有效的决策,对工程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过渡。因此,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是水利工程建设高效、合理、科学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手段。
1.2 对资源共享的要求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很复杂,包括从施工方、监理、工程设计以及项目法人之间来往的文件。因此,如何有效地交换和共享这些信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方便这些资源共享与分类,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处理,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方便信息查询。
2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施工规模较大,工期较长,通常情况下还会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外加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导致施工难度较大。由于人们对水电的需求较大,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范围逐渐扩大,相应的投资也会大于一般的工程施工。除此之外,水利建设涉及范围较广,在建设中需要协调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使得整个管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管理责任还不够明确,使得管理系统中的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从而对信息化的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
2.2 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才比较缺乏,一些水利部门和单位缺少熟悉水利业务又懂得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施工人才。外加工程部门对人才的培养不足,使得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工作效率较低。除此之外,水利专业工作的薪酬待遇不是特别高,不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进入,致使人才严重缺乏。一些企业对人才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激励机制不全面,导致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2.3 信息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水利行业的一些部门和管理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使得信息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缺少一定的保障工作,从而导致水力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资源不能共享,服务范围较低,信息量相对较少,不能确保开发数据的有效统一,也不能促进水利行业的持续发展。
2.4 信息化管理效果不明显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走资源整合和有效资源共享的发展道路,但是就我国目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管理中的资金投入渠道和项目来源渠道以及工程建设技术问题不能有效统一,使得整个管理的优势难以正常发挥,从而导致信息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止步不前。
3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3.1.1 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
所以要在工程施工中对信息化管理制度要加以完善,建立信息勘探系统,对于一些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气候、水文等因素利用信息监测系统实施勘探,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做好防洪准备,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还要让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对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让他们明确各自的施工责任,相关人员充分发挥其职能,做到各尽其力,各司其职,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发展。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监督机制,对水利工程的维护体制问题迅速解决,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减小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确保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落实。
3.1.2 建立水利工程信息网,将信息网络铺设到全国
整个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中,并且按照国家要求,建立核心的水利政务内部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水利建设节点的连接,为各个城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提供渠道,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中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的需要。
3.2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技术的培养,切实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行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工资制度,扩大招聘范围,广泛吸收专业人才,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定期做培训,提高整个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人员的专业知识保持在先进的水平。还应该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不定期的进行考核,对于一些表现好的施工人员予以奖励,工作中不负责任的人员给予惩罚,奖罚分明才能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3.3 对水利工程的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会产生一些结构复杂且数量相对较多的施工文件材料,还有一些施工需要签订的重要文件,在文件上报或者是下达过程中种类较复杂,可以加强信息化管理资源开发力度使这些资源能够共享,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处理文件,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一些部门的政务信息应该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可以使管理人员随时对信息进行查询。工程在施工中受环境及地理位置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应该加强地理信息资源的管理,以GIS为指导,定期进行施工测量和定位,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用水户以及水位、气象站的定位非常重要,要综合考虑各种施工因素,确保水利工程资源能够符合实际施工要求。
3.4 保证信息化管理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有快速的信息传递,才能使得管理者充分了解施工中的具体事项,做到科学决策。所以要求信息化管理对工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和汇总,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计算,将各种数据制作成不同的报表或是统计图,方便管理人员和审核人员查看,能让管理人员利用数据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对工程实际施工中不符合的数据进行调整,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4 结语
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管理也成为水利工程全面发展的科学依据,所以工程管理部门应该对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管理运营。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增加水利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降低建设项目中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现代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2.068
0 前言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信息化技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的基础性工程——水利工程,也逐渐开始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以智能电子计算机为基础,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多种介入手段将电子技术融入到工程实施项目当中,一方面提高施工科学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为工程后续建设提供快速支撑系统。因此,分析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管理进行分析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1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水利工程在我国属于历史较为悠久的建设工程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密集化产,它的信息化建设起始于“七五”期间,当时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对水情信息的汇总和处理来开展工作。从 80 年代开始,水利信息化开始着手开展对信息源的处理。90 年代更是开始了向计算机和网络平台的转变。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形成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并最终促使信息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建成。此外,也建成了水利信息保障环境系统,其中水利信息保障环境是指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组织管理在内的环境系统[1]。同时,在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之上也建成了相应的配套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是包括水资源管理支持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系统在内的十大专项业务应用系统,其中,国家防洪抗旱系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专项应用系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着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也加速着我国水利现代化的进程。
2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应用
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是一种抽象的技术,而是一种现实性技术,其核心在于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保证整体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采用信息化技术目的在于保证整体施工在设计阶段就是科学的。设计是整体工程项目实施的关键与基础,工程项目的实施都依靠项目的设计,此阶段,可以借助仿真系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整体建筑项目进行管理与设计,形成不同程度的预设项目与方案,在计算机分析系统的支撑下,对不同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有实施方案,从而减少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可以借助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完善整体设计,其中包括对整体工程进行设计的软件以及工程方案造价控制软件等,保证工程在设计阶段就接受非常严密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保证系统在未来运行过程中的科学性[2]。
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管理需要借助非常严密的管控手段完成监控与质量控制,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于整体工程质量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体工程。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为管理所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因水利工程一般工程量巨大,人为管理与设计很容易因各种因素疏忽其中某些重要要素,而采用信息化信息质量可以将所有工程材料转化为代码输入到系统当中,通过互联网与物联网材料比对,从而选出最有材料,并筛选与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与材料。
采用信息化技术对整体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可以采用不同测试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监控,并加强对控制材料进行多项审核保证整体工程建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将涉及工程的所有工作技术人员录入系统,对不同的设备以及施工模块进行匹配,根据工程要求以及人员技术掌握程度,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与调整,可以防止出现因人为安排不当出现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之间出现差异。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工程实施与控制阶段完成对整体工程预测,如采用gps系统与天气预测软件,在进行施工前对施工地点进行细致对比考察,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天气与地理因素对整体工程实施的影响,同时,监察与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情况动态性的编录到计算机系统当中,直观的检测施工进程与施工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动态结果及时调整工程进度与方向,找出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使用不同的监控体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愈加广泛,尤其决定了人类农业发展的水利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更可以保证整体工程建设的准确度与科学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考虑的首要问题。而若要保证高的施工质量,就离不开高效的施工管理。本研究探讨了一些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些措施。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施工管理队伍素质低下
管理人员是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一切的管理工作便无从谈起。正是由于管理人员处在管理中心的地位,使得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挂钩。但我国的大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从业人员恰恰存在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过于迅速,使得整个管理队伍迅速膨胀起来,而社会培育出的合格管理人员供不应求,因此导致很多低素质的管理人员进入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队伍滥竽充数,造成了整个管理体系的低效化。与此同时,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并没有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也没能在工作中为管理人员“加油充电”,从而使得管理队伍素质不仅没能有效提升,还出现了下滑趋势。
1.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与统一性
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起点也不高,因此尚处于“稚嫩”阶段。同样,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建设方面,也是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其具体表现为:首先是施工管理规章制度漏洞百出。由于我国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能力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沿袭以往,在高技术含量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规章制度已经越来越难适应新阶段的发展需要了;其次是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因地域之别分成了许许多多的小体系,各自使用不同的管理标准,互不通气,这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跨地域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最后是管理手段参差不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均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但仍旧有不少单位仍旧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使得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很难在行业内形成统一。
1.3对施工现场的应对力不足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现场的监管往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组织,很少严格按照自主性和规范性要求进行,甚至很多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也多是应付上级要求,未真正达到实际效果,现场管理存在的随意性较大、应付性较强,这样就造成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施工现场开展的现场检查非常混乱。与此同时,由于管理部门对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缺乏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使得当施工质量问题发生时,管理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也即施工现场的应对力不足。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会严重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造成投资上升,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利益。
1.4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水利事业相关部门也采用了系统全面的管理机制,这样就极大的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人员思想上还存在陈旧的观念,管理模式方面也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水利施工管理效率始终提不上去,水利工程自身应有的效益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探究其中的原因有 3 个方面: ①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心中始终有一种无偿用水的观念,这种观念几千年来已经在人们脑海中扎根,要转变这一思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②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有关部门更加偏向于农业发展,对商用水价格严格的限制; ③本应该由地区政府部门承担的某些公益性支出也摊牌到水利部门的头上。
2.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足的一些对策思考
2.1打造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针对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队伍存在的素质低下问题,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予以解决。首先,对目前在岗的管理人员进行再培训。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现阶段管理工作的要求,开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并强制对在岗人员进行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许复岗;其次,对新招募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只有拿到培训合格证才允许上岗;最后,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地进行“自我充电”,保证不落后。总而言之,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提高整个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因此水利施工单位切不可等闲视之。
2.2健全施工管理法律体系
鉴于国内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需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内部方面,施工单位要将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督促其尽快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同时,各个地域之间也要加强沟与协调,尽快将五花八门的管理标准统一化。除此之外,国家立法机关也要切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增补、修改与完善,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3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施工质量是整个水利工程的灵魂所在,也是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因此,着重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加强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可以说,施工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原材料的选购时,务必要严格遵守选购标准,科学的采购建材。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每一种建材进行严格的“体检”。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发挥好监管作用,杜绝劣质建材流向施工现场的途径;其次是严格管理施工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各类施工技术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技术层次也参差不齐,各有短长。因此,管理人员务必要切合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再者是加强对施工工期的管理。如何编制最合理的施工工期方案,一直是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工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并监督贯彻落实。总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加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管理人员万不可掉以轻心。
2.4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所发挥出的强大威力令人瞩目,所体现出的优势是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加强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极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手段,着重发展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购置一些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设备;其次是尽快培训一些专业人才,让信息化管理模式发挥出最大的功能。其原因在于传统的管理人员毕竟对信息化管理工作接触很少,且管理思想的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引进具有信息化管理头脑的管理人员来实践这种全新的管理方法;最后,行业内部也要尽快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保证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序性与高效性。总而言之,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增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能的重要步骤。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是关系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公共利益的重要体现点。政府部门必须协同施工单位,共同努力,将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上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处理效率;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结合应用
1引言
信息管理系统是目前各行各业主要的信息管理方式,各类信息数字化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水利系统工程的管理建设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较大的投资成本、较长的施工时间、较多的影响因素都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数据可以进行实时查阅,及时反馈,这就对信息的采集加工、传输分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信息管理系统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也正体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1]。
2应用要求
信息管理系统,将单位各层次、各部门业务内容都纳入系统,因此对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2]。
2.1网络
1)只有在对网络安全进行充分评估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系统才能接入互联网,否则就只能在局域网中运行。2)接入系统中的信息管理设备必须具有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同时提高使用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3)对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稳妥的备份机制,其基本服务器本着够用耐用的原则进行选择,其性能必须稳定可靠,必要时还可建立磁盘阵列用以保护重要数据,网络中配备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交换机及不间断电源,对系统综合布线情况按照高标准进行施工。
2.2平台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期间存在各类不确定因素,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够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查询、删除、更新等重要操作,同时要满足软硬件便于开发升级的要求,尽量将后期投资降到最低,针对此类情况,可使用各类数据库软件在Web平台模式下进行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
3存在问题
3.1人员
再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如果离开了人员的控制,那就形同虚设,而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员属于临时调派或兼职,之前从事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缺乏专业人才,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3.2设施
水利工程相关的设施相对分散,虽然部分工程体量较小,但相关信息管理设施数量一点都不少,这些设施的使用周期比较长,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巡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容易出现信息管理设备设施损毁造成的物质浪费或人为破坏等情况。
3.3途径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级只管控自己范围内的问题,部分信息只在内部进行流通,外部信息的传递途径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形式予以上传,上级决定后再层层下发,这就造成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很多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易引发问题扩大的情况,影响工程进度,破坏基本管理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3.4协调沟通
由于水利工程的性质,在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多工种、多技术、多专业的支持,所涉及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非常庞大的,而各部分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分发错误等造成的问题,摆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面前,若不能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更正,各部门各自为战,部分单位甚至出现了顾前不顾后的状况,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纠纷,以至于影响工程进度及质量。
4解决方案
4.1人员
信息化的管理要求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不但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还要结合现场情况对所采集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但具有过硬的信息分析能力,同时还要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解,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2设施
加大经济投入,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充分吸收合理投资,引进先进设备及理念,提高信息管理手段,增强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包含对水利工程以及资源信息采集的监控系统、信息通讯所使用的网络设施、数据存储安全性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等因素,对信息网络进行充分利用,保证采集的大量信息能够促进管理现代化要求。
4.3途径
目前,基层单位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硬件设施不完备、网络系统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各部门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利用率和共享度都很低,这就要求相关单位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电信的联系手段,还应主动借助新设备、新技术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网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新的通讯手段,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通信网络,将各类相关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与传播,进行科学统一的处理,相应的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
4.4沟通
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组织模块式的信息系统。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及各类措施进行信息化集中管理,共同努力对整个系统进行细致分析,建设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日常管理提供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保证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简洁实用,最大程度地使系统贴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
5应用前景
1)人类通过自身劳动认识和改造世界,而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人类不断积累和发展出来的劳动结晶,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当中,将水利工程建设拓展成了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的传输、文件的分发、工程进度的控制以及各种微小的细节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合与调整,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公共平台,为各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必要调整,提高管理质量[3]。2)一个决策的正确性是基于对事件整体现状的整理和分析而得出的,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以往主要依靠人力对整个工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传统方式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整合分析整个工程中的复杂信息,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能。3)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使得工程中部分操作变得非常隐蔽,若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从各分部得到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找出不合规的错误操作,并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存在不当操作,就可以快速定位解决,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4)随着现代企业发展,各部门分工越来越精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发展,分工的细致明确就要求各部门要有高效的协作性,而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管控全局,管理人员可利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协调各部门关系,提高协作性,扩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范围。
6结语
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信息的共享度,转变了整个管理系统的结构,把水利工程各方面管理信息很好地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最新趋势。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还可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管控,使得工程质量得以提高,为水利工程后期投入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建才.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4):59.
【2】王华夏,谭建军.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0.(02):95.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应用水平;共享程度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204-02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工程项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工程。我国经过改革开放近几十年的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方面还存在包括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共享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形势下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度和发展。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从而带动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
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的水利现代化过程。具体地说,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评标、项目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等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工程建设管理信息数据库,进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效能。
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作为水资源管理、项目推广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障,能够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效能。一方面,工程建设信息的收集处理是进行工程建设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将已完工程情况整理登录,便于系统管理;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规范项目管理行为,保证项目信息渠道畅通,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综合信息管理,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工程建设信息的收集处理是进行工程建设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确定的目标为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管理行为规范化、建设管理网络化。
二、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的水利发展历史悠久,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七五”期间,当时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后来逐步引入全方位现代信息技术。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大规模开展,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现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之后。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在信息研究和信息大量基础性资料的积累。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大量水利专题研究报告资料的整编,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水利管理制度和技术;建立全国水利文献信息交流网络,建立信息研究检索中心,以各省水利科技信息机构为基础,以各专业信息网为依托的全国水利文献信息交流网络体系;开发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文献信息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成《国家水文信息数据库》,80%以上的水文数据整编成果已经入库,能够对外提供初步的查询服务。
三、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是,从整体的情形来看,我国水利工程项目信息现代化水平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缺乏
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缺乏表现在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缺乏时效性、内容不全、种类不丰富、时空搭配不同、基准不合理。涉及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建设管理等等重要的国民经济命脉方面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上还是缺乏一定的数据。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缺乏还表现在信息规范化、数字化程度过低。由于常年造成的信息积累方面的不规范,相关的原始观测记录、规划等资料保护不尽妥善或者损毁,从而造成了大量珍贵信息的损失。
第二,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困难
可重用性的共享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由于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与共享机制仍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在当前水利行业网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很完善的条件下,难构成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支撑环境,信息交流的通道不畅、效率不高,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三,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应用基础薄弱
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因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数学模型还难以对实际状况做出科学的模拟。各级水利部门低水平开发系统性差、标准化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
四、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举措
第一,科学规划。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必须根据实际,统一规划。在规划过程中要采用新标准和规范,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打基础。要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构筑能满足信息传输,储存需求,可扩充升级的,支持多种协议的网络平台,为信息的充分共享奠定基础。各部门要协同抓好基础信息采集和数据库建设,及时更新信息,此外,还要加强上网信息的政策把关及网络安全建设。
第二,推广新技术。运用遥感、卫星及雷达等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弥补了地面观测信息的不足,提高信息可靠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运用计算机网络提高资料的利用率。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处理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增强了决策支持的能力。
五、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作为水资源管理、项目推广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障,能够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效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水利工程项目信息资源,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信息化从而带动水利工程项目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晏新春,杨平祥.景洪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水力发电,2005年7月.
[2] 王建武,陈永华等.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