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6:15:0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核算与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企业管理;预算体系;会计核算;区别与联系;关系探究
前言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而且,企业在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有很大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之间的资源配置以及员工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做好企业相关的预算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十分必要,而且需要了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管理好企业。
一、关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相关预算以及核算的特点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手段促进企业预算以及核算体系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这两项工作的基本特点,因此才能够保证企业工作的正确性。
1.关于企业内部预算管理体制的特点介绍
一般来讲,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因为企业进行预算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在获取相关信息的同时节约一定的资金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作与企业的后期决策以及战略布局息息相关。因此,充分了解这项工作的特点对于企业内部员工以及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情。首先,预算管理制度在进行之前需要对市场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充分调查,并且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做出预算报告。因此,从过程来看,这一项工作具有及时性特点。除此之外,这项工作在进行的时候需要对企业后期的决策负责,因此,这项工作包含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比如说成本的计算以及投资的计算等等。所以,如果从这项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具有复杂性这一特征。当然,这项工作在进行的时候因为需要保证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预算报告进行下一步的企业规划,所以,这些数据资料在收集以及整理的时候会确保真实可靠,这也就意味着此项工作的信息还具有可靠性这一特点。另外,因为企业需要根据这些预算结果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来自市场竞争压力,所以,这份预算报告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讲一定要能够使其与企业同期或者是能够与相关行业进行对比,即这项工作收集的资料要具备可比性。
2.关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这一工作特点的介绍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时候如果不注重会计核算,很容易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甚至会造成企业的衰落直至被吞并的现象。因此,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加强这一工作的实施力度。首先,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信息在进行核算时与企业后期的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如果不采用正确真实的信息进行核算不仅仅会导致企业核算内容的虚假,更有可能会触犯到我国法律。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最基本的要点就是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当然,会计核算容是关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如果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不注重规范性以及准确性也就意味着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隐藏着偷税以及漏税的行为,这是不被法律允许的。除此之外,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还应该注意所采用的信息,这也就是常说的相关性以及重要性。而且,信息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企业所收集的数据在经过会计核算后获取的资料在报送时是否与股东等权益人获取的数据一致。另外,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还应该尽量保证这些信息在使用时不会被篡改以及泄露。
二、预算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注重预算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工作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而且,只有将这两项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两项工作的功能,并且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而在将二者结合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两项工作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及联系。
1.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这两项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区别介绍
一般来讲,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料进行整合并且将其充分利用到经营、管理以及决策当中是十分重要以及必要的事情。而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主要是从职能、方法、期间以及人员、效力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区分。这主要是因为这两项工作在具体进行时会依据企业活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方面,预算管理主要偏重于对企业信息的计划以及对未来的规划,而且,因为这一项工作在具体进行时所涵盖的时间范围比较广,从事前的计划工作一直到事中的管理掌控工作,预算管理这一行为都有所涉及。当然,因为这一行为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方法比较多,所以对于人员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并且没有法律上的效力。而另一方面则是会计核算时的细致要求。这主要是因为会计核算工作主要针对的企业活动是事后的处理工作,而且,因为这一行为在具体操作实施的时候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因此,在选派具体操作人员的时候必须要持证上岗。而且,这一行为主要的职能就是反映企业内部活动进行的状况,所以,这项工作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当然,也这也就意味着这一行为具有法律责任。
2.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这两项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联系介绍
不管是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还是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占据市场更多的份额。而且,这两项工作在具体实施时所选择的对象也相同,虽然前者比较注重企业的未来规划,后者更倾向于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但是最初的对象都是企业的经营活动。除此之外,虽然这两项具体操作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区别,还是具体实施的手段却具有相似性,比如说这两项工作在进行的时候都是采用归集、分配以及计算等手段来达到目的等等。所以,综合上述对企业预算管理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具体分析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首先,在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时候,预算管理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这主要体现在这二者操作实施的期间方面。其次,会计核算这一工作又会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是可持续的,因此,只有做好事后的会计核算工作才能够为企业后续经营做出对应的预算报告。所以说,这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又相互监督的存在。
三、能够将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结合的方法介绍
前文已经详细介绍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相关内容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文章将简单的阐述一下能够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措施。首先,在进行企业的管理活动时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在进行这两项工作时所需要的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说预算管理机制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以及会计核算这一体系对预算管理的适应等等。除此之外,如果这两项工作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必须要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它,比如说可以利用会议来采取企业股东表决的方法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预算以及核算工作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切实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从而保证其在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除此之外,经过文章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就能够看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协调好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充分的利用起来,实施有效的结合、管理措施才能够确保企业顺利运营,从而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以及实时性。
参考文献:
[1]王佳立.浅析预算管理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会计研究,2015.02.126-127.
[2]张强.企业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08.42-43.
[3]李慧珍.如何实现预算管理与企业会计核算的结合[J].中国财经商界,2015.21.74-75.
[4]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得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14.06.95-96.
[5]张丽红.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J].财会月刊,2016.01.84-8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是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国家的各个部门。有效管理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有利于我国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的发展。高度重视管理国有资产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新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服务。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发展规划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应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一)管理权责不明确
受传统的政治管理模式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在对国有资产管理时,经常容易受到不良利益的诱使,最终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权责不明;甚至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没有明确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感,仅仅只是为管理而管理,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违规、违纪的行为。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不足,其认为国有资产仅仅用于社会公益服务,且不计利益与回报;因此,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工作态度不严谨、思想观念薄弱等情况,发生预算不明或超出预算,影响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不能使国有资产物尽其用,甚至致使资产流失严重。
(二)缺乏落到实处的执行力
管理部门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运作,制定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而不少单位管理办法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的实施。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盘点时,无法做到“三个符合”,即账目与实际相符合、账目与账目相符合、账目与财政账单,常常不得不中断资产盘点。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分工、部门配置方面,仍无法解决分工不明、配置较低等问题,致使管理执行力较弱。
(三)管理的方法相对落后
国有资产管理中财务管理尤为重要,但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情况来看,管理的方法较为单一,且对于下拨的资金管理,财务部无法按照相关的文件操作管理,出现资金数据不准确,资金流水不明确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较为呆板,虽有使用电子管理模式,但管理工作不够细致,数据录入不够完善,且多遵循一般的标准进行估算,很难实现对资产的核查。
二、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其监督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实际工作中的利益趋势、工作态度、计算失误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事业单位建立相关内部审核机构,不仅能够及时的了解到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能对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确保其工作细心负责[5]。在进行监测与审核的过程中需要提出的是:要体现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形式化的管理模式难以充分体现其效率,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问责与惩罚,进而起到监督与警示的作用,事业单位全面发挥其控制制度的作用,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市场信息判断以及商业决策提供科学保障,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创新性管理。
(二)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都需要有与时展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的管理也不例外。06年出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解决了当时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纠正了不良错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也发生了改变,新的一轮管理问题由此产生,而以往制定的管理措施并不能解决当下所出现的问题[2]。所以,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时,应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相关制度,积极构建与当下时代相符合的制度,加大调研的力度,梳理相关管理制度的漏洞和不足。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事业单位强化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主要路径。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开展会计核算培训活动,要求会计核算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应当强化其责任管理,制定相关奖惩制度以及监督管理体制,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会计集中化核算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公共事业的投放力度,但受长期的传统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要想管理好国有资产,必须履行起自己的职责,规范各个行政事业部门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作者:丁建敏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蔡新娟.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1).
[2]王婉婷.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J].财会学习,2017(04).
1、信息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到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核算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和整体之后,将其与其他单位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优化与完善。在整个核算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建设脚步,要求核算的数据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全面的。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也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2、法制化。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工作的依法治理也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因为如此,会计核算的法制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所谓会计核算法制化,主要指的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是合法的,此处所说的“合法”,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工作,而且还要根据其他法律法规中与会计核算有关的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法制化。3、规范化。目前,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不断扩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也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计核算规范化,主要指的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准则和程序进行操作,根据现有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内进行相同的核算工作。
二、会计管理的发展方向
目前,会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工作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操作和执行。因此,在目前企业会计管理中,负责人更加注重的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在整个计划当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而加强对财务战略的管理,则是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核心任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是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加强法制化管理也是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对于法律是极其重视的,会计工作又是很容易触犯法律的一个特殊职业。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必须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趋势
从上文中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二者之间存在这必然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会计管理工作如果想顺利展开,必须要有准确的会计核算作为根本依据。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的核算职能不单单是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变化,也涵盖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从中可以看出会计核算中难免会出现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使核算和管理功能实现统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企业会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及财务状况的情况特别普遍,这使得会计核算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一体化的发展脚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财务软件应运而生,也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更侧重于会计的管理。财务软件有预算、财务分析等强大的功能,财务系统分析得出的核算结果等,都可以作为依据,使管理者快速的做出下阶段的工作计划,也说明会计核算工作正在进一步深化。会计是通过分析、计划、审计、核算等措施对管理层及时的提供经济运营资料,从而实现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都说明核算原理不断的渗透到管理中。
四、结语
一、医院医保会计核算现状
我国医保体系的建立是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广,因此关于医保并没有制度性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报表式样等供各地参考,只有《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8]116号)中提出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参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执行,参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核算的指导性意见,各地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科目体系和报表式样。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医院的具体规定会出现差异,医保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就相对不同。此外,医院现行的医疗保障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医疗保障部门的统筹费用全部在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障统筹款中核算,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各医疗保障部门欠医院的金额,在具体操作时容易账目混乱,不能清晰地反映会计业务中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况,不便与各部门对账,无法满足医院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
二、医院医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医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医院重效益轻管理,部分医院未成立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使医保管理同医疗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责任不明;部分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甚至可能误导患者。
(2)对持他人医保卡到门诊或住院检查治疗管理不到位。一些非参保人员为了个人住院不掏医疗费用,就通过关系以参保人员的名义办理住院手续,甚至还出现医院与参保人员串通的情况,开具假住院证明,通过办理正常的医保住院手续挂名住院,套取医疗保险基金。
(3)信息管理水平较低。虽然一些定点医院在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方面进行了必要的投入,但信息系统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各医院普遍缺乏对医保相关业务的统计分析,不能为医院医保工作提供宏观和微观的数据支持。
三、加强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对策
(1)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医院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将这项工作与医院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同部署、同安排。要紧紧把握上级医疗管理部门各项有关医保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时调整管理方法,确保医院的医保管理工作不脱节。要认真分析医院工作实际,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属于制度制定方面的问题要尽快反馈给主管部门,为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属于医院管理的问题,要根据相关要求调整到位。
(2)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医保制度与会计核算既有相同一致的方面,同时,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的方面。要结合工作实际,对医保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进行优化,实现两项制度协调一致,使两项工作同时提高,进而实现医院工作质量的提高。要优化岗位设置,按照权责统一、管理统一的原则,对涉及医保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岗位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执行,确保执行的结果符合相关制度的要求。要加强制度考核,医保和会计部门要建立严格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制度制定的严谨性和可行性,同时,对制度执行的各个环节也要进行考核,特别是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核要严之又严,确保各项资金的安全。
(3)要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医保资金管理的效果最终要通过会计核算的结果来进行检验,而一支强有力的会计核算队伍是保证会计核算工作正常、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业务学习,各个会计人员,不管是从事哪一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都要对各自业务所涉及到的会计核算知识做到精通,能够独立处理所涉及的业务。要延长知识链,作为会计核算人员,不仅要学习、精通会计核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要对医院的各项业务也要进行了解掌握,特别是与本岗位有关的上下游岗位的业务,要熟悉、要了解,从而为会计核算工作内容的扩展提供支撑。要及时进行沟通,对核算过程中涉及到医保管理方面的问题,主动与主管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以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1.要提高交通运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动性
在新形势下,要想促进交通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革新交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努力:首先,要重视职工管理,在财务管理中,非常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会计,通过财务分析职工相关经济财会数据,来促使每一个职工都满意。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事后结算模式,有机结合事前事后结算方式,将相关规章制度深入落实下去,深入研究交通事业单位内部出现的各种财务问题,不能够忽视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找出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还需要改进会计职能,如今的会计工作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那么就需要结合时展的趋势,来细算增收节支,促使交通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最后,会计核算工作还需要有机结合纵向核算和横向核算,清算过去一段时期内的财务报表,实现事业单位整体效益的提高,严格核算每一天的财务状况,更加合理的利用各项资金。
2.要大力监督和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要想促使我国交通事业单位财务水平得到提高,就需要强化领导能力,以此来更好的进行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要对制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交通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状况。为了提高监督质量,可以外聘一些财务人员,将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下去,从而不断的提升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交通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另外,需要对比不同时期的财政收支情况,在财务计算和分析时,严格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以此来更好的进行各项决策。
3.要大力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在如今事业单位的发展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增强竞争力,就需要大力引进人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将工作人员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才可以获得发展。因此,交通事业单位就需要大力培训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不仅需要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重视会计人员道德素养的提高,这样财会队伍的整体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另外,在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中,还需要积极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电算化水平得到提高;会计人员需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更新知识储备,更加规范的开展财会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结语
关键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关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展开和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企业管理的重要地位。企业强化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有利于企业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及运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地杜绝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差错和舞弊现象。然而,当前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必须制定与此相对应的措施以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不足,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1、会计核算和与财务管理的概念
(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学的方式和技能,对于企业资金获得、筹集、有效运用的方式以及分配的方式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行为,弥补了会计上的遗漏,主要侧重于对价值的管理和进行重大决策。
(2)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采用资金的形式,及时、准确、真实的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反应、监督和决策。
2、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企业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核算人员的分工一般比较细致,财务管理则是对细致工作的全方面统筹。因此财务管理的人员一般都是先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他们通常从单一的会计核算工作演变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因此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门,财务管理是否有效依赖于正确的会计核算。
(2)两者的区别。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者具有不同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内容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内容执行,根据固定的模式对原始单据进行收集,编制会计账簿和制作会计报表等等,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和成果进行反应、核算,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服务。财务管理的内容受到财务制度内容的约束,但是她的目标明确,方法相似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从行为上来看,会计核算是一种间接参与企业管理的行为,通过为企业提供完整、真实、及时的会计信息,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而财务管理是一种直接的管理行为,通过对会计核算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结合企业现状和社会环境,来确定企业的经济以及经营决策。
3、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各种问题不可避免的发生,会计核算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上的缺陷,不按规定建立账簿,制造假的凭证,任意编制财务报表,随意调节利润和帐表。一些企业的会计报表和总账和明细账不符,任意调整账目数据,对于企业资产没有进行盘点和记录,资产流失的状况严重,对已资金的往来没有及时记录等等会计核算中不合规的现象。
3.2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领导认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不能很好的对于企业核算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断,不具有财务管理的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低下,违规舞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会计队伍管理混乱。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有些企业空有内控制度但是没有有力的实施,有些企业甚至缺乏内控制度,造成管理上产生大的缺陷。对于资金的管理混乱。对于资金有些企业没有及时的对账,对于资金的流向没有实时关注,坐支现金的现象屡有发生,企业呆账较多,往来款项没有及时核对等等。
4、改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对策
4.1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财务管理,认识到财务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全方位的支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教育,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胜任财务管理的任务。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企业应该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将生产、技术、业务等等部门统一起来建立整体管理体系。企业应针对资金情况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核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概算编审制度、报表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竣工财务决算制度等。财务管理应贯穿于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之中。企业还应健全财务管理流程,保证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评价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准确计算融资成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数据。实施银行账户统一管理,确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均在可监控的范围内。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开设银行存款专户,由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核算,严禁发生资金体外循环的现象;资金的审批必须经过经办人审查!财务部门审核以及主管领导审核三个程序才可以办理资金支付手续,财务部门应全面掌握资金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益,防止资金滥用的现象发生;落实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反馈制度和报告制度,财务部门应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挤占、人为滞留等违法违规的行为。
4.2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对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进行系统的规范,对于内部监督、内部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成本核算的方式,保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有效。最后建立各种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核算制度,使会计核算更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会计人员应准确掌握会计核算,建立新的会计核算流程,摒弃传统的核算模式,根据不同性质的投资支出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好企业投资资金与会计核算之间的关系,设立完善的明细账和辅助账,以确保财务管理部门对项目投资的实时监控;保证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反应出项目资金投入产出情况。
4.3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对企业的从业人员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的制度,从事管理下一级的人员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直接委派,会计核算工作由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统一领导。要求财会人员应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企业减少会计的流动,使会计能够很好地完成复杂业务,从而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此外,财会人员还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认真做好各项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及归档工作。同时向主管部门及时、准确、如实地报送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确保基建项目成本核算的真实性,进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将决策风险降至最低。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优化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财务管理人员坚持原则和遵纪守法,创造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不断提升员工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5、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应当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等一系列措施完善现有工作中的不足,以达到控制基建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维护财经纪律的目的#从而为确保基建项目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守峰,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初探[J].商业经济.2006(2)
[2]刘莎,浅谈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分离[J].科技创业2005(9).
[3]周丽滔,新形势下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探讨[M].消费导刊.2011(10).
关键词:地勘基金;矿业市场;项目经费管理;会计核算
一、地勘基金项目简介及现状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进步,尤其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我国是矿产品供应不足的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上地勘难度的增大,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通过建立矿业权市场和地质勘查基金,成功化解了我国矿产勘查风险,提高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积极性,成为拉动矿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地勘基金是指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是中央财政在一般预算内安排的,着重用于国家确定的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带前期勘查的专项资金以及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以折股形式上缴所形成的股权。矿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具有一般商品特性的前提下,矿床的经济价值估计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数据,全国地勘基金总体规模在逐步壮大,并取得重要成果。根相关报道,截止2015年,中央和省级两级地质勘查基金累计规模达到531亿元,投资勘查项目多达10837个。全国地勘基金通过中央、地级两级联动,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模式,不仅实现勘查风险的合理分担,还促进社会资金投入地勘项目。虽然两级地勘基金成效显著,但是存在处置效率低、地勘基金投资收益变现周期较长等问题。在全球矿业深度调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地勘基金项目管理难度更大,也表现出更多问题。
二、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是根据地勘项目特点,对勘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成本进行核算管理,通过对经费使用的审核、分类、归集、分配,为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对降低项目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现实中,我国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还存在许多问题。1、地勘基金项目经费核算规范性不足规范和统一国家地勘基金项目经费核算,提高地质勘查项目经费管理水平,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及预算标准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对地质勘查项目经费的支出核算、经费报表、经费使用情况及报告作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基金项目经费使用效率的保障。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地勘基金项目根据《地质调查项目经费核算执行规定》,制定项目经费的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项目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但是随着项目形式的转变和发展,在两级联合进行地勘基金项目的情况下,统一规范性文件的作用将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从项目内部环境来看,由于我国地勘基金项目采用全成本管理的核算方法,在经费支出核算上存在较严重的扩大费用支出现象,也就是自主性费用增多,往往造成经费的浪费和不必要支出。总之,地勘基金项目外部制度不完善,造成经费的管理、核算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此外地勘基金项目内部成本管理方法,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形成支出的违规操作。2、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和核算水平不高地勘基金项目经费核算的对象是财政预算下达的国土资源地质勘探工作项目,既是地质勘探的预算项目,也是地质勘探的单位。地质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和核算工作需要满足地质勘探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等众多管理需求,而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单位的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同时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工作依然只是基础的数据核算,没有形成财务管理意识,更没有将财务核算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辅助工具。由于地勘基金项目会计人员的问题,在进行经费支出核算时,往往会出现个别业务无法处理,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也无法抓中核算重点,无法实现会计核算工作与地勘实地工作的有效结合。总之,由于地勘基金项目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加上财务、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够,使得地勘基金项目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与项目战略目标相融合,同时项目会计核算工作表现出种种问题。3、地勘基金项目没有健全的经费管理控制系统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控制系统,是以会计信息化软件为基础,通过项目预算数据,按照项目经费核算的相关要求,对地勘基金项目经费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控工作,是地勘基金项目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辅助管理信息系统。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控制系统是将地勘项目经费日常核算与项目预算执行相结合,通过财务核算软件系统,实现经费核算与项目预算执行的自动监控,提高地勘基金项目的预算执行效果。但是我国地勘基金项目往往不重视财务核算软件系统的运用,一方面,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项目经费的归集、核算以及决算工作无法解决距离和时间差异带来的问题,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也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无法进行财务信息的统筹兼顾,更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另一方面,地勘基金项目预算管理工作问题严重,大部分地勘基金项目预算编制无法通过信息共享制定有效的方案,同时还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参与预算编制和管理工作,导致财务预算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总之,地勘基金项目没有健全的经费管控系统是引起项目经费管理和核算问题的重要原因。4、地勘基金项目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效应预估体系矿床的经济价值评估是根据地质勘查提供的矿床位置特性和地质特性,再综合技术方案和相关条件后,运用成熟的经济理论作出的盈亏分析工作。矿床地质勘查是地质科学和矿石开采加工、矿产经济结合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而地质勘探基金项目更是离不开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就目前而言,地勘基金项目由于项目特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效应预估体系。因此,一方面,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对矿床的投资开发可行性工作的判断不够全面,浪费了地质勘查投资;另一方面,地质勘查的工作人员没有建立地质勘查的经济观念,难以优化勘查项目的部署工作,无法提高关乎未来经营利润的关键性参数。总之,地勘基金项目由于基金特性和管理特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效应预估体系,这极大的弱化了地勘基金项目的经济效应。
三、解决措施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地勘项目基金管理需要进一步调整,全面开创地勘基金项目管理事业的新局面。虽然地勘基金项目更多的表现出很多的行政性管理特性,但是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投资必须要取得相应的利润,因此在地勘基金项目的开发投资中也更需要注重矿床的价值问题。1、加强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随着地勘基金项目规模的扩大,将会出现越来越多新的合作方式和合作主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左右下,《地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和相关规定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地勘基金项目财务管理的需要了,不合适的制度不但制约着我国地勘基金项目的发展,还影响地勘单位的进步。因此,加强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制度建设迫在眉睫,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地勘基金项目的发展模式和社会经济状况,有步骤的进行制度改进工作,实现我国地勘基金项目的全面发展。2、提高地勘基金项目的财务管理水平地勘基金项目的财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会计专业性质,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地勘基金项目在进行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时尤其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一方面,地勘基金项目必须加强会计队伍的总体素质,加大对地勘工作的了解和学习力度,避免出现低级会计错误;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将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与项目战略目标进行紧密的结合,重视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使会计工作与战略管理工作相融合。3、健全地勘基金项目的经费管控系统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控系统能够改变经费核算时反映与监督滞后的现状,使地勘项目预算能够有效执行,提高项目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为财务人员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还能为项目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更能为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预算信息,因此加强地勘基金项目的经费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财务人员信息化工作水平,加强内部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能力,为健全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控系统提供人员保证;二是注重经费管控系统软件平台的更新和使用,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控系统是以财务软件为重要平台的,必须提高项目财务信息化水平,为健全地勘基金项目经费管控系统提供技术保证。4、完善地勘基金项目的矿床经济效应的预估体系对于地勘基金项目而言,矿床的经济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矿床地质勘查人员来说,矿床的经济效益评价是其勘探工作的有机衍生和发展,也是对其劳动成果转变为社会经济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重视和不断提高经济效应的预估水平和可靠程度,是矿产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要完善地勘基金项目的经济效应预估体系就必须提高矿山开发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比较实际发生的会计参数和相关评估系数的差异,寻找参数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栾鹏、刘晓燕:地勘基金项目资金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5(17).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管理;会计核算;多级(三级)核算模式;集中(一级)核算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15-0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施工企业是建筑市场的经营主体,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建筑产品的重任。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素质的总体水平并不高,距离现代建筑生产经营的要求有较大差异,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分散经营、小而全的管理模式,沿用落后的施工工艺和粗放的管理方法,导致出现工程质量差、物料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的状况。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之道,加强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现代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一、信息的质量要求
每个企业都应当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的搜集、储存、加工、输出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一般而言,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达到以下要求:
1.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能保证信息提供的完整性。优良的信息系统既要包括财务信息系统,也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以会计系统为主,负责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方面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则负责提供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非财务信息,如市场份额、法规要求、客户投诉等。
2.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能保证信息提供的及时性。企业应当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先进的手段来构建企业的信息系统,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
3.企业的信息系统应能保证信息提供的准确性,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有意和无意的错漏。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一)事前控制
1.权限控制。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设置每个系统操作员对系统的操作权限以及对信息的查询范围。
2.录入控制。会计凭证是所有会计信息的唯一数据源,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数据的正确性。
3.预算控制。在信息化系统中有一项预算控制功能,启用这一功能,进行相关的预算控制设置可使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时进行适时监控,从而达到控制费用的目的。
4.审计线索方面的控制。由于在信息化系统下,纸质审计轨迹消失。这时要想加强审计线索的控制,就必须加强对磁盘和光盘等磁性存储介质为载体的审计轨迹的控制,也就是在内部审计机构或签审部门确认的同时,对原数据进行备份或在不同部门形成相关的数据库。
5.管理制度控制。管理制度控制是指企业为加强和完善对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及人员的管理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会计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处理结构,计算机网络分布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处理。因此原来集中处理模式下的行政控制转变为间接业务控制。主要应采取如下几方面的措施:建立上机管理制度,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时间安排、保存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建立完备的设备管理制度。
(二)事中控制
1.日常业务操作的控制。日常经济业务是以信息的形式在各部门进行传递的,信息化系统能自动拒绝不符合规范的操作步骤。
2.会计数据的控制。首先,规范会计核算流程;其次,在系统中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或公式,自动完成计提或摊销费用、成本结转、汇兑损益结转、期间损益结转等工作;再次,利用信息化系统自动取数的功能,在报表中设置好单元公式或利用报表模板,根据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以保证会计报表数据真实完整。
3.无痕迹修改的控制。信息化系统提供了修改、删除、“反记账”和“反结账”等功能,对不正确的数据可以做到不留痕迹的修改,这样其原有的重要特征彻底消失,给控制带来一定难度,使数据的真实性令人担忧。
(三)事后控制
1.数据审核。填制单据和审核单据不能为同一人(系统特点)。
2.对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
(四)系统安全控制
数据安全措施包括:实施数据处理与存储相分离;进行操作员身份密码控制;实行操作员授权表制度:明确定义每一用户对数据资源访问的范围和内容,并分别规定对数据库的查阅、修改、删除等操作权限。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搞好会计核算工作,可以给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包括以下内容: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适当进行分类,作为编制报表的依据;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使其货币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记录;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确保它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对外财务报表中恰当地表述经济业务及有关的揭示内容。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流程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系统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系统,这个系统本身就具有一些牵制和监督的功能。例如,会计岗位的设置和分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复式记账规则、账簿的平行登记、对账、会计等式和试算平衡等,它们本身就能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中防止、发现和纠正一些错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下面是施工企业普遍采用的会计核算流程(如图1所示):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模式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特殊性,其组织结构一般采用多级管理的形式,而企业的会计核算则可根据需要设置成集中核算、多级核算两种模式,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在会计核算流程上也会有一些差异。
1.多级(三级)核算模式。传统的施工企业,一般采用多级核算,即把不同层级的所属机构作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比如一个拥有分公司及项目部的施工企业,通常采用三级核算模式,该核算模式的特点是每一层级机构作为内部独立核算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填报相应的会计报表并逐级上报(如图2所示)。
2.集中(一级)核算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能力已非常强大,数据传送也非常安全、方便,财务软件也日渐成熟,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基于管理上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选择集中核算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只在公司总部建立一个账套,整个公司实现统一核算,二级以下单位实行报账制,各分公司、项目部在处理完业务后,定期或实时将数据录入到公司的会计核算系统,二级以下单位不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由总公司负责编报(如图3所示):
实行集中核算有利于对分公司、项目部进行全方位监控,可以保证财务及业务数据的及时、真实、有效、准确,还可以实现高效的资金管理及费用控制。笔者认为,施工企业应该选择采用集中核算模式,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是建筑企业管理最重要、最关键、最基本的一种管理方式。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严密与否,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兴衰成败,大量实际案例表明:“得控则强、无控则乱、失控则亡”。由此可见,一个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成败,与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严密与否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企业将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合理的会计核算模式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小燕,陈楚宣.以COSO报告为基础谈我国企业内控体系的建立[J].广东交通财会,2004,(2).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