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6:15: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于素质教育的案例

第1篇

第二实幼教职工总数58人,其中核编数30人(实际在编29人),自聘27人(保育员12名、炊事员6名、保安2名、门卫1名、保洁员1名、体育专任教师1名(男)、临时代课教师4名<教师产假短期代课>)。12个教学班均按2教1保的标准配备,且专任教师公办率达100%。

第二实幼的专任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化、学历高、基础好的队伍,100%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7%。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15人,三级教师2人。这是一支以90后为主力军的队伍,是一支教龄短、保教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队伍,但同时又是一支兴趣广泛、个性鲜明、乐观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对职业规划逐渐明晰的队伍。后勤队伍是一支以妈妈团为主体的队伍,保育员100%取得保育员资格证书及健康证,是一支爱岗敬业、工作扎实、对照顾看护幼儿,清洁环境卫生、幼儿饮食烹饪有着丰富经验的队伍。

三年来第二实幼立足办园理念、立足师资队伍现状,结合《指南》《幼儿园教师发展专业标准》精神,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能,致力锻造一支行仁爱、崇博雅、精保教的和慧教师团队。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情景教学法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结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突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弊端,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因素联系的更为紧密。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找到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

一、加强互动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素质教学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教学实践看,与传统教学相比,互动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首先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达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和煅炼学生的目的。其次,互动式教学注重立足现实,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可以发表个人意见,与教师进行讨论,在讨论时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互动式教学注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又是参与讨论的学习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相学相长的教学过程。

二、注重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指利用已经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把理论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可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及创新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1、加强案例的收集、编写案例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如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具体教学过程都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选择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代表性的案例对组织教学非常重要。为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通过公开出版的案例集、教材等渠道收集、筛选、编写案例库,用于课堂教学。

2、引导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氛围。为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包括阅读分析案例资料和学习相关理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组织和讨论,启发学生讨论。对于部分学生不爱发言或很少发言,教师要和颜悦色地启发,让他们积极发言,使案例教学达到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法

由于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因此实践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使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将实用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但下面的情境教学法效果更好。

四、情境教学法的实例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等。

1、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体会情境就是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在课堂上或实训室进行现场表演。在教授《导游业务》中“地方陪同导游服务流程”时,让学生上台扮演地方陪同导游,其它的学生则坐在下面充当游客。整个课室的环境假设为地陪在旅游大巴上为客人进行车上讲解。表演者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当地陪这一角色,台下的学生则以游客经常出现的状况来测试表演者的各种应变能力。

2、视频展现情境

视频展现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通过对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运用,再现课本中的文字内容,使学生身如其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了解、掌握知识。在教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园林建筑”时,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语言讲授园林的建筑特点、建筑布局等,学生难以理解众多的专业术语,会感到书本知识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和苏州拙政园、上海豫园等私家园林进行景象再现。

3、实物演示情境

第3篇

[关键词] 人文素质;资产评估;渗透;措施

一、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满足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综合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应该得到同等地位的对待与重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较晚,评估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与执业水平能力普遍不理想,评估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评估行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应多视角、多方面、多途径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健康体魄、健全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需要。

二、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资产评估教学质量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迅速发展,越发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评估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拥有人文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对学生成长、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它能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生存手段与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则是侧重人性方面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中适当渗透人文教育,是对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专业知识中渗透人文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上产生质变,弥补专业教育所欠缺的人文知识。

3、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目标实现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通过不断完善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系统设置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把人文知识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列入日程,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目标。

三、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资产评估教学中,应该改变重科学技术教育轻人文知识教育的思想,在专业教师队伍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让教师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轻视和排斥人文素质教育现象的产生,重构教育思想,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在资产评估教学体系上得到准确定位。其次,教师要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狭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政策,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资产评估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把人文教育看成是一项工作。最后,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实施与体现,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素质能力,提高自身适应性。

2、在课程内容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知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资产评估课程内容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资产评估课中,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而非专门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环节,从而使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化,课程教学效果更理想。这和教师本身的素养息息相关,要求教师发掘自身人格魅力,找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结合点,始终将美好人文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悟教学中的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开展适当人文活动(如参加人文讲座与活动、社会实践等),支持学生深入社会感受人文力量,感悟人文精神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2]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思想品德,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社会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例如,可采用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教学法等方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讨论教学法,即要在课堂中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或对话,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得出结论,教师则根据整个过程与结论进行控制与引导。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则是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引入恰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根据具体情境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应尽量选用形象、生动,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案例。启发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资产评估课程中,有针对性提出与人文知识相关的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积极主动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设计好启发性问题,注意学生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法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动画片、声像等教学资料,生动、直观、形象的将人文知识展示给学生,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人文知识的吸引力。社会教学法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也是学习人文知识的一个很好途径。

4、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实践是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将人文精神更好地体现出来。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评估理论知识与评估技巧外,还需要学生具备文化、艺术、交际、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从实践当中感受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与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与自信心。教师可以在课内实训与校内实训等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参加暑期实践、社区活动等),拓展人文教育空间,塑造崇高人文精神。

5、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检测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的必要保障。通过质量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人文教育质量,就要改变过去单一以考卷作为学习成绩的做法,而应建立全方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力的创新考核机制。新的考核办法,要重点突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比如课堂发言、课后探讨、个人素质)要有详细记录,并结合学生个性发挥来综合判定学生综合成绩。课程考核方式应尽量多元化,如可采用课程论文、课件展示、辩论、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把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内容均列入考核范围,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估标准,并据此展开教学,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探索人生。

四、结语

在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富强振兴需要强大的人才储备。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此背景,剖析人文素质对资产评估课程的重要意义,探讨资产评估课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为今后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宗葵,吴丽萍.人文素质教育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2011(11).

[2]聂凌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潘劲松.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J].2010(8),237-238.

第4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尝试改革传统教育形式下的弊端而产生的。中学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针对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上所应做出的创新,提出观点和看法。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并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也即素质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都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为了迎接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中学地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它担负着教育下一代认识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任务。

1 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1)知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来说,中学地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知识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这三方面的任务未得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综合发展,尤其突出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将感性地理知识等同于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每一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地理知识。将感性地理知识教育等同于地理知识的教育,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地理知识系统不能有效形成。

(3)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从师生双边关系来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核心地位,形成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制约,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素质教育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其中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教师导学方法的探究。在中学教学中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关系的具体要求。科学合理的导学方法,合作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师生情感的融洽交流,都是教师导学的成功因素。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利用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入新课,可以引起良好的效果。

(2)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实践活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便于观察和了解难以理解的地理事物。作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素材,应具有直观性和便于探究性的特点。学生通过直观动画及材料来接触教材中抽象的地理事物,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效果,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思维能力的升华。

(3)中学地理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探究。亲身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感受过程,在亲身观察中不断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才能产生解决新问题的新思维。因此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3 素质教育形式下的中学地理教法探究

(1)案例教学法。地理案例教学法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地理教学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从而培养了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法一改原来教师动口、动手和动脑,学生听、看、不动脑的传统教学方法,变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学会学习、思维和创造。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同时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jtp教学法。中学jtp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于1990年签订的为期三年的教育革新项目。它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从兴趣、情感角度来探讨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影响。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一是用地理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寻找兴趣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用地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二是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教材,培养兴趣;三是从问题入手,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兴趣,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洋溢着对探求地理知识的浓厚兴趣;四是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3)“立体化”教学方式。地理教学系统的三项职能的“立体交叉”落实,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地理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地理教育的三项职能建立的,而现代地理教育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地实现下列三项职能:一是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二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能力培养方面,不仅是要加强对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思维、地理记忆等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要特别强调与重视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思想品德教育。三项职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将三者融为一体,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把三项职能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地理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系是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的体现。现行的地理教材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教材外部联系和内部结构。地理教材是一个开放的智能系统,同外部的联系非常广泛。例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体现为三方面:一是与初中地理教材智能的衔接联系;二是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三是与实际的联系。再如,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内部结构体现为:采用系统地理的形式,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人地关系为线索,将当代地理学所研究的主要问题组成一系列知识结构。因此,地理学科具有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和相互交织的综合性,从这一意义来看,地理学科实际上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基于这种特殊性,只有建立一种以横向知识、纵向知识和方法性知识分别为三个维度的立体知识结构,才是比较合理的结构。中学地理“立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教学时从知识的纵横两方面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气氛有起有伏,有声有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既注意到学生横向之间的个别差异,又注意到学生个体在发展中不同阶段之特点,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完成地理教学任务,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是一项工程,它面向的是一个由许多活跃的个体构成的复杂群体,在每个大群体中,又有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小群体。因此,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迅速的提高,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既立足群体,又照顾个体;既发展群体,又塑造个体。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都得到最大极限的长进时,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正伟.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2005.3.

[2]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第5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春季生;高职院校;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17-02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蓬勃发展,培养出了大批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保障。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充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了一大批专门的技术人才,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度远不及专业知识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结合实际谈谈我校的情况;我校生源结构与本科院校不同,除了部分高中生源学生外,也有部分春季生(春季生:即中职、中专、技校)。对于春季生关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应该看到,我校春季生的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甚至强于高中起点的学生。但是高中生毕竟经过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且整体学习氛围良好。虽然部分春季生起点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但是人文素质基础知识薄弱也是客观事实。

举一个发生在我个人身上的例子就能明显体现这种差距:我在一次课堂讲授中列举了一个关于“乌托邦”的事例给学生。秋招班进行阐述讲授时几乎没遇见太多的障碍。因为经过高中阶段历史政治的学习。学生了解“乌托邦”是一本小说,是发生在16世纪欧洲的一种理想社会的假想模式。但是在春季班级进行同样事例的列举时,我明显从学生的眼神中感觉到了学生对这个名词的陌生感。我在班里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后发现,全班51名同学,只有一名学生“似乎”在其他杂志上看过相关内容。而其他学生由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均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词。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在高职院校,我们一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强调动手能力绝不意味着放弃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我突然间感觉到,作为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教授的同时,应尽可能多的将人文基础知识补充给学生,尤其是春季生。帮助他们补上这一课。现阶段,社会对高级蓝领的定义绝不仅仅是“熟练掌握各种劳动工具和技能”这么简单,高级蓝领同样需要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高雅的谈吐和社交技能,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学生求学阶段我们教师对他们人文素质方面的潜移默化。

1、加强春季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民族文化、人文精神三个层次。就在校学生而言,人文素质指的是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人文科学、传统道德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当前进行的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更侧重于人的思想道德、个人修养等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放眼世界来看,人文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也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由此造成了我国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于发达国家的学生。因此,在我国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更要转变思想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符合当前的社会需求。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更为重要的就是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基础恰恰是人文素质,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希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充满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就显得重要而迫切了。

2、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虽然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且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开展了这方面的教育活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却不容乐观。

2.1职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失衡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而以掌握科学技术为目的职业技能教育便成为了高职院校人才教育最主要的内容。而反观人文素质教育,则是要通过人才的全面塑造来培养人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效果并不显著,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无用论”大行其道。而观人文素质教育自身,也受到职业技能教育思路的影响,出现了知识化倾向,即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对于春季生来说,在这一点上显得尤为突出。很多春季生曾经对我谈过为什么人文素质基础较差。以前在中职阶段,教师不断强调的就是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各种劳动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走人工作岗位。而文化课程方面,教师往往不太注意,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主要依靠个人兴趣自学。再加上中职层次的学生,自觉性较低。所以造成了与秋招生较大的差距。

2.2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

前面提到的,现阶段高职院校招收的春招学生大多数是没有经过系统人文知识学习的,其基础知识本来就不扎实,又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受到外来诱惑,沉迷于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和网络,对人文知识兴趣不高甚至抵触,缺乏学习主动性,因而造成现阶段春季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知识贫乏,人文修养肤浅等现象。我在自己任教的春招班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全体学生100%都接触过网络,定期或不定期上网。其中上网浏览时政新闻,查询专业资料的学生不到5%,绝大多数是游戏,其次就是交友和漫无目的的打发时间。其实如果春季生的自控能力强,完全可以依靠发达的网络形成自主培养人文素质的能力。可惜,现阶段社会和学校在引导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只发挥了网络的娱乐功能,没有挖掘它的教育功能。

3、高职院校春季生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对策

凭心而论,其实对于高职春招层次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无需太高等级,但底线是:在学生毕业时不能与秋招起点的学生有明显差距。但是人文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呢?针对高职院校春季生的特点和现状,本人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传统的以能力技能培养为目标外,应对春招班学生予以人文方面知识的补充。高职春季生在中专阶段由于仅仅偏重操作动手能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造成了部分春季生在文化方面与秋招生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在理论

上只是空缺三年而已。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在学生升入高等教育阶段,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为春季生设计教案,平时有意识的培养灌输人文素质理念。例如:同样的案例,在给春季生进行传授时,不妨将案例的背景和曾经发生的意义顺便交代给学生,或是分析一下当前的政治经济格局,宏观政策。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弥补原有人文知识的不足。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和培养学生兴趣。如果3年的高职教育坚持下来。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自然提升。当然,这也对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至少要有一桶水。并且在选取案例和知识要点的时候应有所考虑大部分春招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兴趣所在。

(2)利用各种学生活动形成有特色的人文知识社团。让有该方面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场所进行学习。以我校为例:每年我校用于学生活动的资金其实是非常充沛的,各学生社团均能够享受学院给予的照顾补贴。可以利用学院的学生活动资金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知识社团,聘请在人文知识方面有一定深度的教授定期进行讲座。在学生中形成“真正的时尚是经典”的观念。并且,可以利用学院礼堂进行一些经典音乐,艺术品鉴赏。经典电影欣赏等活动,从学生能够接受的活动内容入手,进行兴趣培养。使学生感觉到人文知识并不一定是枯燥的理论,也可以是时尚的,有情趣的,又实用性的,可以分享的。

(3)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促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的是图书馆而不是网吧。根据本人对我校春季生的了解,其实每名学生或多或少还是都有求知欲望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应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学生求知欲的引导和激发。大力弘扬求知,思考的行为,摒弃好吃懒做的行为。同时,在学院中开设文艺、历史、时政、经济选修课程,给学生学习了解人文知识创造途径。争取在校园中形成风尚。

(4)高职院校之间可多组织例如辩论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根据心理学知识的阐述,人类几乎人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在20岁左右时是最强烈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校的这些学生正处在竞争意识,好胜心态最强的年龄阶段。广大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阶段年龄心理特征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工作。例如,定期在两校或多校之间举办类似“开心学国学”节目的活动。在高校之间设立若干场巡演比赛。组织选拔学生进行比赛,邀请学生观众自愿参与节目。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征开展比赛。由人文社科方面的老专家老教授组成评委团。既对选手的答案进行评判又对题目的背景,进行阐述。使更多的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和竞争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

清境教学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之一,它主要指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所以情境教学的兴起正是符合国际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的教学中,关于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外也大量开展,并形成许多模式.但我们认为,数学情境教学的关键步骤还是在于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进行了探索.我们认为,数学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结合数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把握好情感性、生活性、问题性、全体性、适度性和参与性等原则.具体而言,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立足学生经验,提炼现实生活;培养问题意识,巧设悬念和疑点;揭示知识生成背景,体验数学化过程;开展数学活动,提供操作平台;注重合作交流,展开师生互动;介绍数学史料,讲述数学故事;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由于一节课并不是只用一种教学方法或创设一种情境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情境教学的原则、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多种教学方法和情境有机结合,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课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原则、方法、反思

目录

中文摘要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的问题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数学情境教学的基本理论

2.1情境的内涵

2.2情境教学的内涵

2.3数学情境及数学情境教学的内涵

2.4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

2.4.1人本主义心理学

2.4.2认知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

2.4.3现代数学观与数学学习观

3.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及启发

3.1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3.1.1抛锚式教学

3.1.2’‘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

3.1.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3.1.4新五环节教学模式

3.2国内外关于数学情境教学的研究给我们的启发

4.情境创设的原则

4.1情感性原则

4.2生活性原则

4.3问题性原则

4.4适度性原则

4.5参与性原则

4.6全体性原则

5.情境创设的方法

5.1立足学生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5.2关注知识迁移,创设实际应用情境

5.3巧设悬念和疑点,创设深层问题情境

5.4展示数学化历程,创设知识生成情境

5.5提供操作平台,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5.6注重互动合作,创设平等交流情境

5.7指导自主评价,创设自主反思情境

5.8介绍数学史料,创设趣味故事情境

5.9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过程演绎情境

6.情境创设教学实践综合案例及评析

6.1综合实践案例:关于“折纸中的图形性质”的教学过程的简单记录

6.2综合实践案例评析

7.情境创设教学反思

7.1走出情境创设误区,避免两个极端

7.2投身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7.3情境的创设与情境的展现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

7.4教材应为教师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素材

参考文献

后记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背景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思想经历了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主的“知识本位”阶段,到不仅重视知识,也重视智慧与能力的“能力本位”阶段.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思想又发展为关注“人的发展”,充满人性关爱人文关怀的“人本位”阶段.这种教育思想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对人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随着教育思想的进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第一,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强调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强调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二,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第三,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由此可知,我国新课程的理念正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1.2研究的问题

贯彻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达到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肯定是无法适应的.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思想下,开展了大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应运而生.其中,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因为情境教学重在一个“情”字,主要是以学生的“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真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性”.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情境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观的生成和体验精神的成长.新课程与老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新课程是情境带知识”.新课程的教学几乎都是围绕“情境”展开的,情境教学成为新课程提倡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所以说,情境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有效方法.厂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一直以来,我非常关注数学情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乐于参与其中.我认为,创设一个有效的、适宜的数学情境,是情境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在浅谈情境教学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问题.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就业能力;就业质量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报告中明确了未来就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各高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差别,影响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我国高职教育开始由以规模发展为主转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阶段。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从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现实表现、参加学校各种各类活动所反映出的能力和素质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能力及较强事业心、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较高者,但综合素质与高校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去甚远者也不在少数。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因为没有明确的素质教育(除“思政课”外),实践上的素质教育队伍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素质教育的后果是:政治思想正确,但心理不健康;爱党爱国,但对职业不忠诚;终生从事的职业,却缺乏职业道德;外表象“绅士”,但不爱护公共卫生;知识丰富,但不会打理生活;思维有条理,但家里乱糟糟的;自尊心强,但不知道尊重他人;追求幸福,但不会享受生活;技术高级,但家庭水电小事解决不了;尊重上级,但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工作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的追求等等。

2 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目前社会上用人单位青睐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高学历并非录用的惟一标准,企业需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刚刚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会迎面而来,必须要快速的适应变化,并做好心理调整,以期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各种困难。

2)创新能力:现在的企业对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有敢为人先的意识,要有自己的思想意识,保持独立的思想,不轻易的附会他人想法,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3)独立的工作能力:企业关注一个人的独立工作能力,要求员工分解目标,确定自己的工作要求,不但要具体实施工作,而且还要具有为保证自已所负责工作的顺利完成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企业提倡员工要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但也同时强调员工应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的工作能力。集体的力量最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支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是所有企业希望看到的局面。

5)成熟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充分发挥员工知识和技能的保证。作为一个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员工,一定要具备正确审视自己心理状态、调整其心理及行为的能力。

3 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1)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修养,必须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念为基础,夯实素质教育第一课堂主阵地。推进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课程大纲、进第一课堂的教育改革,不断完善与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体系,加快高职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在专业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扮演角色。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另一方面,认同企业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毕业生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切实做到自食其力。要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都要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训等相关选修课程,通过案例剖析、典型介绍、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宣传优秀毕业生创业事迹,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具有职业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生的职业素养通常是指高职生通过校企文化熏染、技能教育,以及岗位需要所养成的职业认知、就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景点,利用社团活动、创业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加强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4)大学生从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之日起,注重自己的就业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要坚持共同育人的指导理念,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空间;高职生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发扬自身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身竞争优势,促进动手实践能力自己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总之,高职生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应用技术性型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才能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立武.西北民族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J].2010.

[2]陈向平.素质教育与能力训练:高职人才培养的两翼[J].江苏高教,2010.

第8篇

1 责任心与专业精通

做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要能严谨治学,要能认真教学,还要能擅长于经常性总结与课后自我修正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去自觉地好好备课,深入研究教学教法,认真讲课,才能上好每节课。另外,光有责任心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努力去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去掌握,深刻理解其每门课程的知识,做到专业精通。因为只有当老师自己对所上课程非常精通之后,你才有可能在讲课时做到深入浅出、挥洒自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你才会让听课的学生心服口服,才能让学生能真正有所收获。最后,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我觉得最为重要。

2 随时进行思想教育

一方面,无论是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还是作为一名非专业课教师,除了对所带课的学生要进行专业知识、课程知识的教授以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引导教育。这不仅仅是我们班主任、学生工作处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事情,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位普通教师应当担负起的责任。我认为: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中,最为重要的是“传道”,我个人认为,“传道”不仅仅是指教师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体系、规律、知识框架等的教授,而“传道”更为普通的意义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引导教育。我们现在社会变化很快,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很快,很多学生在被网络游戏、实践活动、谈情说爱、知识无用等等吸引着,对学习都不热心,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不够,甚至怀有讨厌学习的情绪。所以,做为课堂教学的教师,必须经常随时、随堂、随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引导教育,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当然可以把以后就业难、企业要求高、一生成长等问题与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

3 案例与理论结合教学

对于工商管理类课程,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抽象性较大的管理类专业课程,我们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感兴趣,要想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必须得用实际企业中的一些管理相关的案例来激发学生,把实际企业案例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之一。我们可以把实际企业的一些案例与我们要讲的理论知识点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变理论为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当然,我们应当根据课程理论知识点的不同,在备课时设计好大小不同、长短不同、深度不同的实际企业案例。有些案例可能只是简单了解,我们可以简明扼要;有些案例可能需用理论知识深入应用分析,我们需要详细完整。

4 硬教学与软教学相结合

我们可以把日常教学工作、课堂授课教学过程或活动看成是一种对课堂学生的一种组织管理过程,因为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如:提问、思想教育、讲解、维持纪律、批评与表扬等,同一个教学班上学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适当的一些时候,我们要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硬性管理“压榨式”教学模式(原理:生物系统原理[如压榨花生油、压榨果汁]);在另外的一些时候,我们要采取另外一种教学方式:软性管理――”亲和式“教学模式(原理:激励理论、狗与猫的温和原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况来选择,才能让学生做到一堂课好好学习、认真听讲。

以上是我对近几年高校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我认为,它是广东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师搞好课堂教学必须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也是我们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马万华.关于大学教学问题的理论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2.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