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农村建设概括

新农村建设概括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19: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农村建设概括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农村建设概括

第1篇

关于新农村问题的五个关系,现在发现不仅与会的专家对新农村有不同的看法,实践接触中也有不少模糊认识。他从两个方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问题;二是从实践和具体的层面谈谈乡镇干部、县里的干部如何推进。题目就是:如何认识和推进新农村建设。

概括为三个背景,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时已经提了很多,为什么还要提新农村建设,这使人感到很困惑,这是不是个口号?我想不是的。

首先,这是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因为新农村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在农村增加国家更多的资源投入,中央已经提了我们国家从整体上到了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的阶段,这是狭义的理解。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应该进入工业支持农业的格局。

第二、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第三、这是我们国家经济与体制进一步转型的需要。从发展来讲,我国面临两大约束,一个是需求约束,主要是消费约束,当前9亿农民年均只有3千多的收入,造成需求严重不足。供给不足主要是能源,整个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能源压力太大。第二是教育约束。

第四、它是解决经济增长过程过程中发展不平衡的要求。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自开放以来一直采取效率优先和发展不平衡的模式,造成非常大的不平衡性,包括城乡发展、收入不平衡以及所带来社会稳定的压力,这是经济发展本身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政治上的要求。

第五、这是解决渐进性改革过程中矛盾的需要。从体制问题来看,我们的改革转型是渐进性转型,整体上看,转型当中面临很多的问题。一是要素市场化非常滞后,土地、劳动力、金融等。二是政府体制,可以上升到政治体制的高度。还有二元结构的问题。如果已经设定了这样的道路,这个体制、政治的约束和经济本身发展也是互为约束的。

提出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可以缓解这方面的问题,或者可以取得一些突破。所以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且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就是一场革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一进程涉及国民收入、资源配置和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政府体制与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型;要素市场化和市场组织化(民主化)以及二元社会结构应取得实质性突破。我想把新农村建设放在这样一个背景来进行。

第2篇

[关键词]水利 民和县 新农村保障

一、全县水利建设现状

五十多年来,水利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防洪、灌溉、供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和人畜饮水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利网络体系,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发挥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截止2007年底,全县水利总投资5.65亿元,全县年供水能力达到6209.68万立方米,其中工业供水量为141.18万立方米,农业灌溉供水量为5180万立方米,居民生活供水量为888万立方米。另外水电站供水8470万立方米。建成水库9座,水库总库容达1526万立方米;泵站1座,涝池69座,机井35眼,干支渠道60条,电灌站99座,控制灌溉面积2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19万亩;修建农村人畜饮水管道83处,水窖3.71万眼,解决了23.3万人和31.2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6.95平方公里,改善了部分浅山生态环境;修建了沟道防洪堤6.06公里,保护农田1.7万亩;修建了小型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2320千瓦,年均发电量1518万度。这些水利设施对缓解洪旱灾害,满足工农业生产、城镇、乡村生活用水,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的作用和功能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的作用和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生”“五水”。所谓“四生”,就是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关系到生存、生活、生产和生态的问题。一是关系农民生存。二是关系农民生活。三是关系农业生产。四是关系农村生态。所谓“五水”,就是水利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挡水、搁水、供水、饮水、清水的功能。

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面临的挑战

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要积极应对“五个变化”。

1.农田面积与条件的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镇村及农村社区建设、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建设,兴办二、三产业等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占用农田。虽然通过老宅基地改造以及土地复垦等措施,可以再造一部分耕地,但在总体上仍不可能遏制农田面积缩小的趋势。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灌扫设施的布局和建设问题。农村水利工作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调整整合灌溉设施,既提高保障程度,又达到经济合理。

2.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由于农产品市场供需的变化以及农业效益提高的需要,农村产业结构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从农田种植的品种,到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等,都在呈现多样性,这就必然导致对水利需求的多样性。如灌排要求由以灌区、以一片农田为单位,发展到以产品、以一块农田为单位,由季节性要求发展到长年性要求,由一般性水质要求发展到特殊性水质要求等。农村水利工作必须主动考虑这些变化了的需求,力求提供多样性的水利服务。

3.农村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的整个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农村二、三产业将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农村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也将蓬勃发展,农村这种整体格局的变化也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程度、地区排水要求以及水质和水环境保障等,农村水利工作要从过去只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变到为各行各业发展服务上来,从过去只为农村发展服务转变到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上来。

4.农村下垫面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地面硬质化、黑色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村的下垫面发生了较大变化,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补给和地表水的水质与水环境等。对此,农村水利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5.农村水环境的变化。目前农村水环境呈现恶化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水利工作要在履行好防洪、除涝、抗旱等传统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职能,逐步把水环境整治列为重要内容,认真规划,加大投入,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取得新的突破。

四、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的着力点

1.要全面科学规划。水利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资源水利的高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立足于对水多、水少、水脏问题的综合治理,立足水利工程体系作用的综合发挥,把流域、区域治理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把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民和县在近几年的农村水利建设中,先后组织制定了《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民和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一批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及时指导了农村水利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

2.要加大建设力度。水利所有功能的发挥都要以水利设施为基础。因此,继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的要务。要继续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全面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3.要强化水资源管理。在继续全面加强水利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要全面统筹搞好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配置,加强取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积极推行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在全面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水资源需求供给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要积极培育典型。水利部门要善于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发现并积极培育新的典型,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在典型创新的基础上,对新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找出符合发展规律、带有方向性的东西,形成以点带面,全面创新发展的态势。在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中,要十分注重分类指导,按照山区、川水区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抓好典型,总结推广,促进农村水利的全面发展。

5.要大力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工作一定要充分考虑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建设、管理、运行调度等各个方面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传统水利的功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就__市而言,全市60多万农业人口,有农村劳动力近30万,而真正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从__市的农村现状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占收入的比例不断增大,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对农村家庭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转移一人,致富一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__市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市,近几年来农业效率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根据农村百户住户资料推算,20__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到2.1个亿。在农产品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出山里,走进小城镇,走进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因此,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2.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城市,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农民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去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也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在不断增多,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行业应运而生,给我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二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脏、累、苦、险等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就满足了城市用工的需要,支援了城镇建设,也没有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构成实质性的竞争。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及对策

在农业增长潜力有限的条件下,要改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只有及时转变思路,跳出“农”外进行思维,以产业领域并向非农行业和城市的转移,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大力提高农民的劳务收入并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新一轮快速增长。

1.增加教育投资。从农民自身来讲,其素质不高是阻碍其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在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初高中学历教育的比重,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和就业机会。还要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力兴办各类成人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适应能力,拓展其就业空间。

2.增强组织程度。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市场,许多人已适应了当地的市场情况,在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和农民就业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要有步骤地建立为农民外出提供服务的民间中介咨询组织或政府劳务信息服务机构,减少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因其信息闭塞而政府缺少组织是造成农民盲目外出的重要根源。

第4篇

本文以新农村文化建为主线,以道德重构和价值传承为基础,以建设和谐、稳定、现代的农村人文体制为目标。通过发掘儒家传统道德核心价值,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以此传统文化价值唤醒农民内心潜在的道德意识,呈现道德理性,既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又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养,为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重构基层道德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儒家传统道德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国家战略,其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正是因为我们这条从未间断血脉才造就了我们五千年得以延续的文明。辩证的扬弃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走向世界的精神资源。总书记在《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指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1]近30年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更新、经济格局不断整合、的新社会形势下,传统道德观念甚至是主流道德观念有边缘化的危险,所以,传统道德文化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

农村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厚重则根基牢固,藏富于农民则国家强盛,农村稳定则社会和谐。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2]在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后,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广泛展开,并取得很大的成绩,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而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农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民道德文化素质的滞后性是新农村建发展不可绕过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一方面提高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提高农民文化修养,这两方面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是传承下来的古代先哲道德理性的沉淀,是人之所以为人此价值的精髓所在。孔子讲仁爱、孝悌与忠恕;孟子将“恻隐之心”与“王道”;朱子讲“天理”;王阳明讲“本心”“良知”。这些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已成为古代中国甚至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核心。因此,通过发掘儒家传统道德核心价值,扬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并使之唤醒农民内心潜在的道德意识,呈现道德理性,从而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构基层的道德价值,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提供了理论支撑,最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从2005年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学术界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逐渐产生了大量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成果。十之后,学术界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更加丰富而具体,这方面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要涉及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科技、新农村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但现实而言,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文化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还只是停留在农村文化的体制和结构、问题表现等一般性论证上。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了多种实地考察、调研工作,以把握农村文化问题的现状,从而寻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方案。例如,2004年6月至7月,文化部6个调研组分赴甘肃、宁夏、四川、浙江、湖南、福建等地,针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自办文化情况进行调研。2006年3月至7月,财政部教科文司与华中师范大学组成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对19 个省市区的70 个县市200个乡镇进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另外,财政部综改办、教科文司委托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调研项目对全国19个省市区的23742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总的来说,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实践探索经验之上的观察和描述阶段,各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一种普遍的理论指导,文化建设更多地只是一种口号,文化建设研究也只是一种对传统农村文化体制问题的分析,缺乏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现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案,在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细致方面远远不够。

三、以儒家道德价值重构农村价值体系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相对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陶冶农民的情操、丰富农民的生活,从而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推进经济效益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突出表现出了普遍的农民素质底下,并由此产生很多消极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民,而农民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农民文化素养不高,这是由于农村文化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所致。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工作的开展。农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知识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制约人的全民发展和发展环境改善的决定性因素对推动农村政治、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正视农民素质,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农民问题,同时努力提升农民素质,加强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处理一个基本问题。

儒家传统道德的内涵和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地位作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中华文化闪耀的光辉。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儒学史。

千年传承的儒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出不同的时代特性,推进了社会的发展现,而且先已成为当代社会人文伦理价值的核心。儒家传统价值体系与新农村文化假设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毫无疑问,儒家传统道德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之所以能够传承五千年毅然挺立,很大程度上是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自觉。社会越文明则越和谐安定。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时代不同了,传统文化也应顺应时代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当代社会现状和时代要求向吻合,从而寻求到符合中国二十一世纪农村发展所需的理想道路。

儒家传统道德价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规范调节作用。以儒家传统道德来调节农民社会关系,就是依靠传统礼俗为维系手段来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儒家传统价值在农村的挺立,首先就促使了回复农村传统的风俗习惯,这个风俗习惯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农民文化素养底下,传统道德信念缺失,都归根于农村传统风俗习惯的破坏。千年来农村社会本就是依靠传统习俗来维系的。儒家传统价值除要求重建传统习俗之外就是如何提升农民道德自觉意识。以梁簌铭的话就是“不以享福为念,而惧自己所作所为有失于理”[3]儒家传统道德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道德自觉,在儒家看来道德本性“人皆有之”,无需求助于外,而道德是通过社会共识、风俗习惯、内在信仰的力量实现的;是依靠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的。这种儒家式的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无疑是当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

农村建设是,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文化建设又是农村复兴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复兴传统文化,重构道德价值,重树农民人格素养,是新农村文化建设重中之重。新农村文化建设说到底就是一个充分而强烈的文化自觉的农村文化运动。“文化自觉”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生存方式、传统习俗以及特有的话语,这些就是我们常讲的民族精神。以传统儒家道德价值重塑民族精神,重拾农村的传统人文信仰,重现人之为人此价值之精髓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面貌,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N].新华网2013-08-20.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164.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60.

第5篇

一、紧抓快干,协同推进,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半年,全县上下努力克服天气连续阴雨的不利影响,新农村建设突出“三高”、“三精”和“三型”(即高度重视、高密调度、高位推进,注重精细、精致、精炼,打造田园风光型、移民新风型、产业发展型村庄)。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从4月份开始,实行每月一调度机制推动工作,重点督查建设进度和单位帮扶情况;在7月份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半年攻坚、决战10天”活动,力促各建设点在7月中旬基本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目前,全县2012年度38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三清八改五普及”、“三绿”及文化宣传工作基本完成,新村特色初步呈现。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村庄:如田园风光型聂桥镇柳田杨家、产业富民型宝塔乡黄家凹、主题建设型磨溪乡南田铺等。

关于上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用12个字来概括“新思路、硬举措、高标准、齐帮扶”。

一是新思路。是指在抓新农村建设工作时的思路明确,研究部署比较到位,基本上解决了“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县、乡、村三级都积极组织新农村建设参观学习活动。4月份,县分管领导就带领农工部、新村办和各乡(镇、场)负责同志赴修水县、武宁县参观考察了新农村建设。各建设点结合村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多种因素,因地制宜,准确定位,打造“五型”新农村(即:田园风光型、古韵民俗型、主题建设型、生态社区型、产业基地型)。

二是硬举措。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工作方案、考核办法等文件,县新村办坚持每周不少于一次督查指导。各乡镇主要领导都亲自挂帅,同时调配“精兵强将”齐抓共管新农村建设,分管领导主抓,蹲村领导协管,驻点指导新农村建设。创新机制推动工作,实行每周调度制度,制定工作落实倒排时间表,明确人员、责任和时间,在周例会上进行通报。有的乡镇取消双休“5+2”,加班抢点“白加黑”;有的乡镇强化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和奖惩力度,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垫资支持新农村建设;对村庄建设有特色,在县年终考评成绩优秀的村点给予奖励等。这些举措对工作的快速扎实推进十分有效果。

三是高标准。①拆迁力度较大。大部分乡镇都根据村庄规划,基本将影响美观和规划的“低、矮、破、旧”危房和猪栏厕所拆除,有的建设点新开辟了猪栏场地,形成了集中养殖小区;有的乡镇对特别影响规划的旧农房由乡财政补贴资金将其拆除。②“三改”标准高。全县各新村点的改路和改水都接近100%完成;改厕也都按照室外“三格式”化粪池、室内“六面光”要求建设。③绿化效果较好。各新村点在进村路两旁都种植了行道树,房前屋后种植了果树或绿化苗木,对空进行绿化点缀,效果显著。④改沟基本到位。各新村点主排水沟都修砌完成,逐步进行农户房屋四周滴水沟的修砌,有的村点做到了沟沟相通,排水流畅。⑤全方位推进环境整治。建设点都按照“不设一块空地、不留一处死角”要求,结合农村清洁工程,有序开展村庄清理、修塘清淤、护坡衬砌,休闲活动场所建设等各项工作,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齐帮扶。今年全县共安排86个单位帮扶新农村,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到帮扶村点查看情况,指导工作,积极落实帮扶资金。目前,80%以上的帮扶单位都安排落实了帮扶资金。各单位的有效帮扶指导和资金支持对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全县41个试点村和10个集镇严格按照市里提出的农村清洁工程“六个一”要求(即:成立一个理事会;落实一名保洁员;开展一次“三清”工作;配备一批垃圾处理设施;举办一次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制定一套约束机制)全面启动;县乡(镇)成立了环卫所,并按“八有”要求(即:有人员分工、有环卫服装、有电脑电话、有工作计划、有收支账目、有流程图表、有议事记录、有规章制度)正常运转;新建的爱民乡垃圾焚烧炉已经启用,垃圾焚烧处理网络更加完善;各试点村按照农村垃圾处理“445”模式,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了“六个基本没有”目标。

当然,在看到已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足,比如:建设推进速度不够快,个别乡镇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村庄整治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这里再强调一下,“三改”要高标准,改厕率必须达100%。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建设点动作不大,亮点不多。农村清洁工程试点村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加强等。

二、认清形势,把握重点,合力谋求下半年工作新突破

去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市年终排名位列第一;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会上,我们荣获2011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受到表彰。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要求是继续拿下全市第一,保持省里先进。市半年检查8月初就要来我县,这次的检查结果对全年工作评定排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上半年,我们工作的推动受到持续阴雨天气影响,下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任务会更加繁重,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目标,再鼓干劲、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求突破:

1、持续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年底想要争先创优就难度重重。各乡镇要紧扣精致精细要求,继续实施好“三清八改五普及”和“三绿二处理”。要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步修缮,力争达到“不留一处死角,不设一块空地”要求,逐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品味和质量。

2、重点抓好产业、文化、宣传等工作。上半年我们的主体工作主要集中在村庄硬件环境整治方面。下一步,我们要开始对村庄软件方面着重进行打造。结合“一村一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等,依托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资源,着力发展村庄新兴产业,力争80%以上的村点有新发展的产业。同时,在村庄文化底蕴挖掘和宣传模式上下功夫,突出文明新风创建,做到产业有亮点,文化有看点,村庄有特点。

3、着力抓好精品亮点打造工作。要想争得名次,村庄整治基础工作要打牢,而关键还是特色亮点打造。去年,我们打造出了彭山林场张十八新村和聂桥大屋周家等一批特色精品点。今年下半年,各乡镇要参考借鉴好的经验做法,突出建设主题,侧重对进村路、门口塘、村中广场进行打造,勾勒出生活区、绿化区、休闲区等区划,挖掘村庄特色,着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精品村庄,将我县新农村建设水平和层次提上更高。

第6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特殊性;制约性;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4)-0057-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根据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村自然条件差、民族聚居区多、经济发展落后等自然和经济的实际情况,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开创西部地区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20世纪80年代初,又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林毅夫在1999年提出实施“新村运动”,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了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启动了广大的农村市场,扩大了国内需求。而现阶段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都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有机衔接的。统筹城乡发展是战略思路,工业反哺农业是战略取向,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新农村建设的“新”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加强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一方面为西部农村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要求。

从整体上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大部分属于欠发达区,自然条件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民主法制建设滞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阻碍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其他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其典型的特殊性:

(一)刚性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经济的严重分离。西部地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典型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1] 从总体上是城市现代经济部门与乡村传统经济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每一元中又分为两层:从城市来看,是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传统工业所占比重大。从农村来看,是传统农业与乡镇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并存,而且,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大,增加值小,产业链短,农民收入低。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是由复杂原因造成的,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分工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是形成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强化了西部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的城乡差异较为突出,从城乡生产率差别、城乡收入差距及城乡生活质量差异这三个角度来衡量西部地区城乡发展差异,然而每个指标都体现了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突出不平衡性。从二元对比系数来看,2004年仅有新疆、重庆、四川、广西四省(市、自治区)高于全国平均值0.203,西部地区的二元化突出;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仅有四川、内蒙古两省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均高于全国平均值,有的省份的农民纯收入甚至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5;从城乡恩格尔差异系数来看,除陕西、宁夏、新疆三省区的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平均值9.46%,其他各省都超过了10%,城乡发展差异突出(见表1)。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引致西部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作用巨大。但乡镇企业在东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2001年全国668786万个乡镇企业中,东部地区有317423个,占47.46%,中部地区有282263个,占42.2%,西部地区有69100个,占10.33%;在全国3328万名乡镇企业职工中,东部有1936万人,占57.4%,中部有1124万人,占33.4%,西部仅有312万人,占9.26%;全国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合计13514亿元,其中东部9643亿元,占71.35%,中部2936亿元,占21.72%,西部936亿元,仅占6.93%。在2001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东部占72.03%,中部占23.01%,西部占6.10%;在净利润总额中,东部占71.75%,中部占23.74%,西部占4.65%。[2]从上述指标看出,东、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差距,不但体现在企业数量上,更多地体现在单个企业的规模上,主要与企业资产规模有关,另外还与企业经营水平与技术水平有关,加之由地理条件优劣和对外开放程度导致的对外贸易的差异。因此,西部乡镇企业投入不足、资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因素势必导致发展速度回落。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滞后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落后,导致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迟缓,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支持力度降低。(三)城镇化进程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绩效是多方面的。其一,城镇化可以从根本解决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问题。蔡等人(2002)测算,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度高达0.83,呈显著正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越高。其二,城镇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增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其三,城镇化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以看出,城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升级,使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农业由一家一户经营,转变为规模经营,便于应用农业科技技术,实施订单农业,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城镇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可以使农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村容更加整洁,达到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再之,城镇的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可以带动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延长其产业链条,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从数据看出(见图1),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除重庆、内蒙古外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3%,特别是四川等人口大省城市化率低,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人口占主导地位,农村工业化程度低。这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就小,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小,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建设资金缺乏,农民参与积极性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源之水。

(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差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中20多个民族跨国界而居,因而西部少数民族脱贫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处理不当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截至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其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占14.3%;中部地区为931万人,占35.7 %;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占50%。东、中、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0 %、2.8 % 和5.7 %[4](如图2、图3所示)。

因此,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大量的贫困人口问题,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技能,让他们走出大山,走向城市,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能够带回先进的理念,回家创业能够带动家乡致富。

二、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殊性导致在建设过程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因此,需要对这些制约因素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析产生的原因,这样有利于解决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其制约性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结构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西部地区的结构性制约是多方面的,由此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结构转型缓慢,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障碍。从收入结构来看,2004年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18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3.47%;同时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最小为四川3.28 ,则为5.59 ,大多数省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3.45;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18.7%,全国平均为15.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56.0%,全国平均为46.9%。从此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农业还占主导地位,而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增幅作用不断减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粮成本升高,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影响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人口素质低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文明乡风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据统计,西部地区大部分省区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率高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国的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率为7.46 %,除广西4.15% 、内蒙古5.97% 重庆7.45 %外,而西部的大部分省区超过全国平均值,如达48.02%、青海达30.52%、甘肃达18.67%。按人均纯收入来看,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其收入相关,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四川、重庆、宁夏、广西、新疆处于2000-3000元地区,其余处于2000元以下地区。同时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水平落后,以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衡量,2004年西部为78人,东部为169人,全国为103人,西部仅为东部的46.1%,全国的75.7%,而这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县城,回到农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的为极少数。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暂时困难,西部地区有些贫困地方又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趋势。同时,一些家庭因供孩子上学出现了返贫现象,辍学率较高。人口素质低不仅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空间的选择,从而阻碍了文明乡风的形成、管理民主的实施。

(三)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我国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以牺牲农业剩余来换取工业化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距和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偏重东部地区,牺牲西部地区发展的结果,由此也导致了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樊纲等人(2004)专门测算2002年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综合指数,结果显示,全国平均水平为5.98,东部为7.72、中部为5.38 、西部为4.68,东西部相差3.04。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政府投入少,而且管制更多,非市场因素长期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效率。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市场化进程十分缓慢,由于价格波动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影响农民的收入,种粮积极性下降;在劳动力市场方面,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已成规模,但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缺乏医疗、保险、卫生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且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还相当缺乏,这一切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约。目前,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3%,集中了全国主要的大山、高原、沙漠、戈壁、冰川以及永久性积雪地域,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沙化严重,导致草原退化严重,沙尘暴频频发生;黄土区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粮食单产产量低;西南地区山多地少、土质贫瘠,耕地零碎,沙漠化严重,不利于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耕作;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民居住分散,游牧式散养放牧。这一切既是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也是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突破的自然条件制约。

三、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途径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西部地区必须认清区域的特殊性,并从其制约因素出发,在有限的领域内抓住核心问题进行重点突破,扎实稳步推进西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一)以结构的转型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厚实的产业支撑,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产品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提高农业效益,不断增强西部地区农业竞争力,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二元结构及社会结构的转变。(1)农业结构转化方面: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以设施化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多样化的畜产品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经营,提高其附加值,增加环境脆弱区农民的收入增加;加快发展优质棉花、水果、蔬菜、花卉、中药材、烟叶、茶叶等具有传统优势产品的生产,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条件较好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围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对设施农业、工厂化生产技术、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高效低成本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以及农产品保鲜储运技术等进行重点攻关,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2)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方面: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作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来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开发农村房地产和特色旅游等新兴产业;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3)社会结构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建设,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即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而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建立一个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一体的新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

(二)以制度创新为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创新必须服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通过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致力于经济总量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在新形势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制约农村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彻底改革传统经济社会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制度。(1)加快市场化进程。改变农村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经营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进入市场,逐步建立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仍在阻碍着劳动力的畅通流动,是限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因此,要按照公平的原则,从制度上疏通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础上,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有序转移,从机制上创造农民收入持久性增长的源泉。(3)探索新的土地制度改革途径。“土地政策的底线是保护耕地、维护粮食安全、不让农民失业”[5]。在保证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耕地保护政策,积极探索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中的土地利用和流转政策,解决土地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分户经营与产业化、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完善农户土地使用权的内容,将农地使用权独立化为使用者的财产权,建立并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如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各种中介服务机构和协调机构、土地流转的法规条例及相应的监督管理组织,土地金融组织以及其他必要的配套服务组织和设施系统。(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房屋政策、教育政策、老女儿童的福利、社区与非营利组织发展等。(5)加快农村产业组织的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是加快农村产业组织创新的重要途径”[6],对于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分散小农和农村中小企业,组织各类产业协会,可以节约分散闯市场的交易成本,并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塑造品牌和人才培训、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联合优势、获得规模经济,实现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联合自治或自律、自强、自卫,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结构的转变,这一结构转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业产值比例的上升、农业产值比例的下降,这是工业化过程。二是农村就业人口比例的下降和城市就业比例的上升,这是城市化过程。在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和农村也有自身的发展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和城市是重点,而当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注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7]因此,在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1)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西部地区要通过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其作为乡镇企业的优势产业培育。且农产品加工与西部地区劳动力过剩和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条件相适应。因此,西部乡镇企业应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涉农产业,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及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通过乡镇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实现离土不离乡。(2)加快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充分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西部乡镇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城镇的集聚效应,将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良机。趋同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互组合,筹集资金,组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中型集团和公司,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新兴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城镇的优势,做好市场调查与定位,赢得市场份额,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发展小城镇是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充分利用西部的各种现实或潜在的优势,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小城镇,使之与西部的大、中城市一起构成强大的城镇体系,推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四)以政策支持导引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工农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必须要求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这就需要以政策支持导引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1)公共财政政策支持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西部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进步的结合,切实解决好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及社会公正,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国家要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统筹城乡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交通网络建设。其次要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对于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中非经营性或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效益非常大的项目,仍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除此之外的建设项目都应允许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进入。(2)通过教育政策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人口素质的提高。首先,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让每个农村儿童和青少年都能享受义务教育。其次,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满足农民发展致富、创业致富的需求。最后,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保平.西部二元工业化及其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4(1):63-67.

[2]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8.

[4]高新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五大障碍及其突破[J].兰州大学学报,2006(3):82-87.

[5]王东京.保护耕地不单是经济问题[J].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4):22.

[6]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译本)[M].林毅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9.

第7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虽然只有20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包括了对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与民主政治等五个方面的要求。前三个方面可大致概括为生产、生活和生态,而以饮水安全、灌溉排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开发和农村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利正是为生产、生活和生态服务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水利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作为农村水利重要内容的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我省排灌区域覆盖了全省43的耕地,生产了全省70的粮食、80的商品粮、90以上的经济作物,充分说明灌排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生活宽裕有两个条件不能少,一是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全省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尤其对24个大型灌区实施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和42个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29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亿公斤,部分灌区因粮食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多元。事实证明,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是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作为农村水利另一重要内容的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对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是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及时提供卫生、方便的饮用水,可为农户节省取水时间和劳力,减轻劳动强度;二是以供水为龙头,可带动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条件的改善,有效降低介水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三是供水工程的综合利用,可为发展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自来水入户,可带动洗衣机、淋浴器等现代生活设施进入农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农村水利建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实现村容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而以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治理、小水电代燃料等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农村水利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农村水利任务繁重而艰巨

新农村建设,水利的任务十分繁重。据“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水利规划”,全省需实施的重点项目有8大类18项之多,投资规模达470亿元。就农村水利而言,任务也极为艰巨。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九五”以来,我省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在广大农村,饮用高氟、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疫水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全省有2927.79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其中受高氟水、苦咸水、疫水和重度污染水等严重威胁的有1999.17万人,这与当今社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急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是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泵站主要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现大部分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按照国家规程规范,必须进行更新改造。据统计,全省需更新改造的泵站有大型排涝泵站66处148座,近60万千瓦,中型排涝泵站53座,9.32万千瓦,小型排涝泵站3970座,58万千瓦;大型灌溉泵站6处,34座,7.6万千瓦,中型灌溉泵站33座,7.6万千瓦,小型灌溉泵站14300座,78万千瓦。要在近期完成这些工程,可见任务之艰巨。

三是灌排体系建设。我省灌区众多,但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配套不完善,以致大多数灌区的灌溉面积达不到设计标准;同时,由于灌区工程运行大多在数十年以上,且在工程运行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渠(沟)系及渠(沟)系建筑物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新,致使渠道渗漏、淤塞及建筑物老化、破损现象十分严重,工程完好率仅30-50,造成工程效益和灌溉面积逐年衰减,抗御干旱灾害能力下降,急待整治配套。

四是小型农村水利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建成小型农村水利工程200多万处,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建成,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型水利工程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灌区配套不全,效益衰减;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工程建设标准低,抗灾能力弱,建设整治迫在眉睫。

五是农村水利改革。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工程运行管理措施不强,一些建设成果难以巩固和持续发挥效益。基层水管单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设施落后,队伍不稳,经费不 足,严重影响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安全维护和良性运行。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任务依然繁重。

三、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力服务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对农村水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是巨大的挑战,更是极好的发展机遇。对此,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突出解决影响农村生产、生活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发展,务真求实,全力做好有关工作。

1、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厅党组“力争‘十一五’期间解决全省160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决定,认真组织做好工作。一是认真修订完善《湖北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二是切实抓好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三是精心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四是研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之,经过努力,使所建工程做到水质达标,水量够用,取用方便,保障有力,长效不衰。

2、不断完善排灌体系建设。一是狠抓泵站更新改造。对列入国家计划的60处、102座、49.63万千瓦大型排涝泵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基建程序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计划任务;同时,加快中小型泵站改造步伐,力争通过泵站更新改造,改善除涝面积2112万亩,使平原湖区除涝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二是狠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已开工的24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管理力度,加快启动其余8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切实搞好4处在建农发中型灌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其他项目尽快立项上项,力争“十一五”期间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23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三是狠抓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现有的小水库、塘堰、水窖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对老化失修的机井、灌溉设施抓紧修复改造,恢复抗旱能力;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工程,不断提高抗旱能力;积极推广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建设经验,在全省探索出一个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促进农业增收、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的新路子。

3、坚持不懈地抓好小型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确保完成好国家基建项目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别是抓好“民办公助”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总结、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指导、引导搞好面上的农田水利建设,力争使我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施工方式、投入模式、组织形式上有新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048-02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 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