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0: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学;学习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46-0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界的一次革新运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1]。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解学生需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特提出此研究课题,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对学生心理学课程需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从理论上来说,公共心理学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当前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这样一门对学生当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利,对未来工作也极其有利的课程,按理应该受到广大学生的广泛重视和欢迎,但现实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学者曾经对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做过调查,认为“心理学学了没有什么用,学了就忘”的大有人在。往届毕业生认为过去他们在学校时学到的心理学太抽象枯燥,理论化,概念太多,考试死抠概念,大多在实践中运用不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采用“上课时随便听一听,考试时应付应付”的方式对待。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未能很好地调动起来[2]。

造成心理学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讲还是在于课任教师的教学模式上表现出唯师、唯书、唯讲、唯记,教学取向上要求学生按照大纲读死书、死读书,教材内容较为滞后,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3]。这样的教学极大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心理学的教学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教上,失去了其应有的重要的实践价值。

基于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以及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理念中的深入,为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和主体性地位,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和促进学生的成长,特提出此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为高校心理学课程设置提供现实依据。

一、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以红河学院为例,从红河学院下属13个子学院大一到大四学生中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0份,其中有效问卷366份,平均每个学院30人左右。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真正需求,结合研究内容,走访了红河学院13个子学院的26人(每学院2人,男女各1人),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询问,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编制问卷做好了准备。

采用自编课程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共31题。问卷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人际交往、情绪与意志。其中自我认识包括1、2、10、22共4个题项;职业规划方面包括23、24、25、26、27、28共6个题项;学习方面包括学习压力、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三方面3、4、5、6共4个题项;人际交往方面分为恋爱、交友、社会交际三方面共12个题项;情绪与意志方面有8、19、29、30、31共5个题项。问卷采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从1到5的5点计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在该项上的需求越为强烈。

(三)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研究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提供依据。

二、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分析

(一)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整体性分析

对红河学院在校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调查从整体上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红河学院在校学生对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的总体情况结果(n=366)

从表1可以看出,被试在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情绪与意志四个方面存在显著的需求性,其中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度最高,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分最低,在人际交往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学习需求性。

(二)自我认识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简而言之,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在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问卷中,自我认识方面调查的内容主要有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心理素质认识等方面。

调查表明,各个学院在自我认识的学习需求的平均得分为3.328,得分最高的则是外国语学院,得分为3.72,说明在自我认识的学习方面外国语学院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得分最低的则是美术学院,其得分为2.78,低于3分,但是高于不需要0.78分而只是低于需要0.22分,这就说明美术学院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还是存在学习需求的。

(三)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职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简称,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4]。在心理学课程学习需求问卷中,职业规划调查内容有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技巧、职业选择、择业态度、目前就业状况认识、职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背景了解等方面。结果表明在职业规划学习需求方面,得分最高的是音乐学院,得分为3.91分,而次之的则是教师教育学院3.87分,再次之的得分也高达3.83分,分别是数学学院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这表明,这几个学院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程度是比较高的。在职业规划学习方面,得分最低的则是美术学院的3.19分,也是高于3分的,说明对职业规划的学习也是存在需求的。在职业规划方面的学习,各个学院的综合平均分为3.598,得分表明,在校大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学习存在明显的需求。

(四)学业规划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在本研究中,学业规划特指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在调查中,学业规划主要涉及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和压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结果发现最高分为3.76,是音乐学院的平均得分;次之的为外国语学院的3.70分,两者的差异也是很小的;得分最低的为美术学院,得分为2.71;低于3分的还有商学院和数学学院,分别为2.98和2.95。各个学院对学业规划学习需求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288分,通过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得到:在校大学生对学业规划的学习是存在需求的。

(五)人际交往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网中,每一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在校学习,抑或毕业后的职业生涯,都是依存于人际交往的[5]。调查结果得分最高的为音乐学院,分数为3.02,次之的为外国语学院的3.01,得分大于三分的也只有这两个学院,其余学院得分都低于3分,最低分为商学院和美术学院,得分都为2.48,剩余的得分处在2.5与3之间。这就表示商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是不存在学习需求的,在人际交往学习方面,绝对存在需求的有音乐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各个学院的综合平均得分为2.772,这表现出,总体上在校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学习是存在需求的,但需求的程度并不高,不存在明显的需求。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不存在明显的学习需求,这表现出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还是比较顺利的,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进入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长以及接触范围的扩大,心理越来越成熟,见识越来越广,各种观念也随之变化,各种能力也随之增强,使得人际交往能力也逐渐进步,进而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

(六)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分析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意志则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情绪调节困难[6],在本学习需求问卷中,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情绪调节、意志力培养、自卑心理克服等方面,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中得分最高的为音乐学院的3.55分,其中得分超过3分的有9个学院;得分低于3分的有商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共4个学院,得分分别为2.92、2.93、2.84和2.95。显然,低于3分的4个学院的得分也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不需求。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的学习需求的综合平均分为3.154,由此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情绪与意志的学习需求度不是很高,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学习需求。

(七)不同专业类别的学习需求比较

将不同学院的学生按照文史、理工、艺体分为三个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学习需求的比较,比较结果如下。

表2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n=366)

注:p

通过表2可以看出,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需求上存在差异,但差异甚微,差异性并不显著。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在学业规划的学习需求方面,文史类的学生对学业规划的需求最大,艺体类次之,理工类在末,文史类与理工类差异较大,在学业规划方面文史类的学生需求较大于理工类学生。总体来说,被试在各个维度的学习需求上基本一致,不存在明显专业差异。

三、改进大学心理学课程设置的建议

结合大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心理学课程的自我认识、职业规划、学业规划、人际交往和情绪与意志五个方面都存在学习需求,对于职业规划的需求最大,次之的是自我认识,然后是学业规划,之后是情绪与意志,人际交往方面的学习需求程度最低。学生希望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学生需求为导向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学课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课程模式。

将心理学课程现状和相关理论与对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及分析相结合,本文对高校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在课程设置时,首先应着重考虑学生最需求的即“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因为调查表明“职业规划”对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学习需求最高的,对“职业规划”的教学一可以以公共课的形式开设,二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三可以组织“职业规划竞赛”活动。最终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能为自己做合理的职业规划。

在“人际交往”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学习需求是最低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不需要为“人际交往”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可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活动为学生搭建交往平台、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学生学习“自我认识”的目的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笔者认为,当今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是由于在大学阶段,随着身体的成长以及在学校、社会与家庭中地位和角色的改变,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加深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迷惘和困惑;另一方面则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

在“情绪与意志”方面,对情绪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在意志力方面可较多地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育。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励志电影,组织体育竞赛,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去体验生活,也可以邀请这方面的名人进行讲座。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使学生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在“学业规划”方面,各专业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需求差异最大的就是“学业规划”方面。因此,在开设“学业规划”的课程时,可根据需求情况按专业来开设课程,还可以组织同专业间、不同专业间的学生进行交流。

虽然“以学生为中心”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但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课程改革,在开发心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学生需求出发,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是开发心理学课程的基础,学校的资源和条件是课程设置的前提保证。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保证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朝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

2010,(3).

[2]饶淑园.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惠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张丽娟,王秀希.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策略探讨[J].邯郸学院学报,2010,(1).

[4]王保林,刘文涛.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

[5]兰静.浅析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J].现代企业

教育,2012,(14).

第2篇

关键词:民族观教育 人际交往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69-01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据一定比例,民族观教育是此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民族类院校相比,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又较少,民族观教育相对不受重视,教育方式、方法也不够灵活。同时,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素质与本科类院校相比又存在着一定差距。民族观教育形式切忌单一、死板,需要建立更有趣、更灵活地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正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类院校。在该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有“抱团”现象,尤其是预科一年期间,与汉族同学交往较少,小型冲突时有发生。冲突的表象是民族问题,表象之下其实隐含着民族观问题、人际交往心理及技巧等多方面的问题。为减少少数民族与汉族同学的交往冲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促进民族和谐,进行民族教育观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是必要的。

2 研究的理论依据

有学者提出,民族观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民族意识控制。还有学者系统的提出了“民族意识控制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民族意识,是民族问题和社会控制的中心内容。其中就主要包括了对民族知识的认知和决策意念。同时,有学者认为民族观教育也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民族意识内化的过程。

人际交往训练,作为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的理论依据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人际交往理论、人际沟通理论等。其中学习理论,尤其是行为派学习理论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具有认知性。

故从某种角度说,民族观教育和人际交往训练都是一种意识内化的过程。用人际交往训练方法将民族认同、民族意识与个人行为、个人意识结合起来,改变民族交往中的认知方式,无论是人际认知还是民族认知。

3 研究的训练方案

3.1 训练方案的目标

由于人际交往是存在一定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所以交往的个体必然在交往之前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情感和心理准备。在存在民族差异的人际交往中,民族意识和民族情绪便成为影响到个体交往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交往训练的一大任务便是使参与成员理解民族情绪、民族意识对自身人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有一定的影响,帮助参与个体做好心理上的接纳准备。

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学生民族理论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生活接触老师、同学的过程,即概念形成的过程。所以人际交往训练的另一项任务就是使参与成员在民族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民族融合性的认知方式。

3.2 训练方案的内容

本次训练活动计划安排4次,每周1次,每次预计1个小时。第一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大风吹”、主题活动“滚雪球”和“同舟共济”;第二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我们一定是最棒的”和主题活动“团队建设”、“大脑结构图介绍”;第三次训练包括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和主题活动“信任背摔”、“飞越黄河”;第四次训练活动包括主题活动“定向越野”。

3.3 训练方案的实施

随机抽取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班级4个,共192人实施前测。测试问卷为自主编写问卷《民族观调查问卷》及《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问卷》,根据问卷所得总分及关键题得分筛选出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40人,分成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实验组20人参与四次训练活动,训练活动完成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计40人参加后测,使用问卷同前测。测试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两次的问卷得分进行整理录入,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

4 研究的结果结论

使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前后问卷得分差异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样本小。研究组参与人员较少,所以在选择被试和实验组上就有很大限制,不能选择大样本进行研究。在拓展活动训练中,指导教师只有三人,所以只能选择小样本进行研究。这对数据的回收和分析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使用spss进行分析的时候,小样本的前后测T检验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T检验分析结果显著性不高。结果不显著的另一原因是交往训练次数少,四次拓展训练导致实验的深度和持久性只能显现较为细微的效果。

数据分析结果并不显著,但实施过程中在每次主题活动后的分享会上,大部分参与学生表示内心有所触动,对团队协作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有所感悟,并十分希望再次参与此类活动。组织者通过切身观察,发现部分学生随着参与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多,参与训练活动时情绪和态度有明显变化,从被动到主动,从话少到热情。

该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作为研究主要内容的训练活动,其项目不够丰富、时间不够持久。对参与学生的追踪调查不够全面,未对训练以外的生活学习进行干预,不能形成立体教育系统。

参考文献

[1] 赵小青.大学生交往能力的训练[J].思想理论教育,2004(10).

[2] 姜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科教文汇,2008(9).

[3] 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7).

[4] 王红丽.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训练方法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1(12).

第3篇

一、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人际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1)从广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显然,此种定义没有解释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2]。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3]。

(2)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适应。人际交往是一种主动的、活动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4]。“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并且在相对平衡的过程中,又相互促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人际适应是“个体在进入新的生活环境时。主动调适自己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模式去适应新的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相应的,人际适应不良的产生是由于个体无法根据变化的社会环境主动地应对变化了的人际关系”[6]。

2.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1)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的思想、观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对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对人际关系的系统试验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人们生产活动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调节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学业成绩的提高。[7]

(2)研究方法,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始于实验法,即霍桑实验。实验法的最大缺点是人为控制性,难以真正考察到人的心理状况,实验结果推广度不大,研究者继梅奥之后主要是进行理论建构,有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以及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建构为人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推动了人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综述

1.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现状

人际关系是所有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直接的、现实的关系,所以自然也就成为影响或制约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温海芳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必要条件,也是其获得知识,开创事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可靠保证。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水平,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8]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9]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促进学业的进步;不良的人际关系常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焦虑、空虚、心情压抑、抑郁,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协调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多种人际关系、有亲密联系的人最长寿;人际关系的崩溃与自杀、精神反常有密切联系。

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焦虑与困惑有以下几种。

(1)交往与学业发展的平衡、学习与发展智力,长期以来被视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这种观念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观念中常常不自觉地把交往与学业发展对立起来,担心过多的交往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学业的发展,因而缺乏处理人际交往与关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竞争与人际关系的协调。大学生一方面在青年人所特有的理想情怀的导引下渴望着纯洁的友谊与情感,另一方面又面对着由于无法避免的竞争而深恐加剧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复杂程度。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与交往处理过程中踌躇不前。

(3)交往伤害与自我保护等。在人际关系中,交往者的身份、背景、动机,以及交往目的都必然会渗透到交往的过程之中而影响人际交往的结果,并对交往者的心理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日益复杂并极有可能造成交往者情感损伤的人际交往,会使大学生在交往与自我保护之间产生一定的焦虑与困惑。

三、研究结果

1.性别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男生人际交往的质量明显好于女生,可能与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不同预期,以及男女生的性格特点有关。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独立的、有理性的、积极勇敢的、进取的、不屈不挠的,而女性则易感情用事,是消极被动的,有依赖性和顺从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男生往往处于主动地位,而女生则比较被动。另外,女大学生普通有这样的性格特点:依赖性强,理想化色彩浓郁,在人际关系中总希望对方迁就自己多一些;情感易外露,喜怒哀乐形于色;情绪体验深刻细致,环境的细微变化、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反复思量想得很多很远,甚至伤感痛苦;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常常以他人为镜评价自己,做出消极的判断;由于心眼小、喜欢夸张地评价人或事,相互之间就会产生误解,不良情绪因此进一步加深,导致了同学之间存在隔阂,形成更深层次的孤独和痛苦;情绪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转化负性情绪的时间较长,因此容易发愁、心烦、自卑、忧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形成恶性循环。[10]

2.专业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文科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普遍好于理科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理科学生的课程任务一向很重,空闲时间少,学生平时接受的大多是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而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与人交往的机会较少,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他们在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与了一些活动,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相对于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学习任务轻,平时参与的活动多,接触同学、朋友的机会多,逐渐积累了许多人际交往技巧,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3.年级与大学生人际关系

年级这个维度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大二学生在人际知觉因子上得分最高,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总体上看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顶端。大一的学生刚刚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走出来,可以说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经验,自然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欠缺,但对于本调查“大一学生在人际调控方面占优势”的原因还有待深入探讨。大二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大多数在大一、大二这两学年参加了不少活动,结交了许多同学朋友,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必须有宽容之心,因此在人际知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另外大三、大四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平时活动减少,因此大二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黄金时段。大四学生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人际交往技巧有了经验上的积累,另外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处理人际矛盾方面更加成熟,因此人际交往能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翔,樊富珉.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364-367.

[2]郝唯貌.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才素质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7-99.

[3]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4]张亚宁.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

[5]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6]马慧霞,沈德立.人际心理素质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85-86.

第4篇

关键词:高师;顶岗;支教;心理经验;实践经验

高等教育学校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是指高师学生下到县级以下各基层学校,并以全日制教职工的身份到教育资源贫乏和基础教育落后的贫困区或山区等地区学校去进行教学活动,使高师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当地教学任务统一起来,从而使高师学生得到一定的教学经验并且使当地教师能有机会回高师学校进修达到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顶岗实习这种学习是提高高师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突然离开学校、离开教师和同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更远离父母的怀抱,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全新的社会环境中去,自己固有的心理模式以及心理结构就这样突然被打破,高师学生必然会出现一些矛盾的、无法适应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一个陌生的群落里与他人的沟通交往方面会显得尤为突出,这种盲目的无从下手的感觉严重地妨碍着我们高师教育体制设置的初衷,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水平,还有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目标——实践经验的获取程度,并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对高师学生起不到很好的锻炼,如何消除这种所谓的“心理疾病”,摒弃这种心理障碍已成为我们高师教育的一个难题,值得我们大家研究与探讨。

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育人主体发生改变,学生身份的改变、学习重心的转移、学习环境的变化致使很多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轻者工作消极、得过且过,重者频繁换岗、逃避实习,甚至影响以后的学习,达不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因此,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促进高师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高师学生把人际交往心理经验视为一门自我封闭的学科,与心理学、社会学等较广的学科隔离开来,这种视野,必然导致心理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必然会导致高师学生顶岗时出现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其岗位的真实性以及各种教育环境和基层生活的锻炼会使高师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各种生活技能,因此顶岗实习对于高师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实践平台,也是我们高师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大大提高高师学生的教学和实践能力。

顶岗实习的高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对的是和大学生活期间不一样的人群,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生活和教学环境是势在必行、十分必要的。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方法和对策来解决高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所面临的交往心理障碍问题。人际交往障碍,体现在高师学生上指他们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这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困惑,产生消极心理,从而使自己在教学中不自信,不能积极地把所学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在高师顶岗实习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着顶岗实习的效果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关乎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质量。

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使用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或说范式(因果模式和解释模式)进行人际交往研究。这两种模式之间的鲜明对立是,因果模式历来都是立足于从外部来看待行为中的人;而解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也就是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来研究人。

高师顶岗支教实习生面对复杂而陌生的人际群体,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实习环境至关重要。这是实习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实习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实习中出现的各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一、主要表现

1.信息沟通的障碍。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是借助于一定的符号联系系统,双方思想进行交流、情感观点、知识、经验、消息等等。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双方在交往时由于文化背景程度上的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社会经验等的不同以及出于某种需要、某种动机而产生的对交往的对方发出的信息产生误解、曲解、断章取义、难消化、偏见等以及受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人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2.社会知觉的障碍。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包括对他人动机、情感、意向、性格等的认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对他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等。

3.归因的障碍。归因则是通过知觉人的言语举止而对其内部心理活动以及产生这种心理活动原因的一种推断。这种推断带有一种感彩,形成对交往对象的初步印象,如喜欢、同情或是不喜欢、厌恶等。

4.自我意识的障碍。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通过思维起作用的一种领悟,即主体对有关自己诸方面的领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述交往过程的四个层次出现偏差或障碍,都会影响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交往中的孤独心理、自傲心理、自卑与失望心理、紧张与恐惧心理、多疑嫉妒心理等。

二、策略

顶岗支教既是实习工作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需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消除高师学生实习中出现的各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在顶岗实习中,高师学生应该具有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次锻炼的机会,做好适应新环境新人群的各种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在实习开始时才能尽快地融入实习生活。因此,应该提前给学生们做一些这方面的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使之明白这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一次锻炼,使学生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次实习。另外,在实习期间学校和相关指导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工作动态,及时了解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包括教学问题、生活问题和当地学校学生的沟通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指导高师学生组织当地学生利用周末出游或野炊等活动,不断锻炼他们的能力,沟通他们之间的感情。在这些锻炼中,高师学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从而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高师学生可以发现教书育人的重要和快乐,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师素养,培养宽容、尊重、耐心、互助、博爱的品质。

2.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调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角色互换与认识。角色认识的顺利进行也有赖于对交往角色的认知。即对某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身份的认知与判断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每个人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行为标准的认知,决定了他在社会上的行为。心理相容与理解。如果两个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相容,那么,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就很容易引起他人肯定的反应,如果处于高度的心理不相容状态,对方的态度与行为则容易被否定。

为了达到心理相容,在人际交往中就应尽可能做到:肯定对方、真诚热情、了解群体规范及对方的人格。

3.正确归因的理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以此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的预测。但是,由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以及种种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人们在进行这种归因时,经常会发生错误。

接受——拒绝的评价过程,是人类用来对他们环境的一种反应手段。这些知觉中最基本的判断,其特点是对价值的判断。这一点,成为人对复杂形势的偏好和趣味判断的基础。如果人感知到的激活过高或过低,感知者就会对之给予拒绝(或者价值判断较低),而居于这个曲线的中间范围时,其接受程度就较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完善的人格的形成,培养和谐人才。构筑一个主阵地、三级大平台、五条大通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能够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创建和谐校园,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接班人,培养出教书业务高、思想觉悟高并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发展和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力量。

三、推广价值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由于经验、训练和性格等长期变量的不同,他们的最优接受水平也是不同的。最优的接受(如愉悦性、价值)水平也会依据即时情景的变数而不同。与激活相关的所有因素,加上个体在以往经验中所有个人的变量,对所有这些维度及其因素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的描述是极其巨大的工程。这一点,一方面反映出研究者所面临的艰难性质,另一方面,反应了经验在真实生活中的情形。

第5篇

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因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讲究发挥人的自主性;市场经济讲究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特征反映在大学生中,表现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注重表现自我,关注自我价值与彼此之间利益关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个人教育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行应试教育,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学校、教师、家长往往不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文化背景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学生养成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例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往往有一定差异,甚至在性格上也有着明显不同,进而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的和谐,甚至互不相容,同学之间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认知过于理想化,交际过程中过于自我。当代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高,过于理想化,经常用美好愿望的尺度来衡量现实。大学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真空地带,这样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产生了偏见,造成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状况产生种种看法甚至不满,这种不满反过来又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消极影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同时,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往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的需求,自尊心强,敏感性高,喜欢争强好胜,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容忍、合作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关系。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嫉妒心理、自闭心理与自卑心理。

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校园布局,以优美的外观让人心旷神怡,以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迪、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其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网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加强周末文化广场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交往,增强彼此之间认识与友谊;大学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注重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教师形成牢固的“以生为本”校园文化理念,关心学生,注意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以言传身教正面影响学生。其三,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立专门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专家、专业老师,成立心理俱乐部等途径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2]。正确认识自我。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充分认识,才能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经常分析自己,反省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应该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审视自己,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其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后天培养的内在素质所产生的魅力,跟与生俱来的美貌所产生的魅力相比,更具有持久性和感召力[3]。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不断丰富知识,积极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努力培养真诚、谦虚、热情、宽容优良品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高尚,受人尊敬、喜爱的人。这是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其二,加强交往技能。大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以下人际交往的技巧,保证正确处理好各种大学生人际关系:(1)平等交往;(2)学会尊重;(3)待人真诚;(4)宽容大度;(5)善于聆听。综上所述,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相当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育人环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并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作者:张菁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第6篇

【关键词】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症状 自评量表

The Application on Group Counseling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t Local coll eges.Wang Wei, Xie Yul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Yangtz 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fuling 4081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groups counseling activi ties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situation and to raise of the mental health of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rea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 onat Local colleges. Methods Design interpersonal skills traini ng activities in a manner and implementing procedur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te rpersonal problems. The group was composed of 40 loc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Ya ngtze Normal University, a single-factor repeated natural design, in the six we eks within six interpersonal groups counseling. The effect were assessed with co llege stud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scale and SCL-90. R 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terpersonal harassment had reduced signi ficantly, the scores of SCL-90 had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interpersonal sensit ivity, depression, hostilit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nxiety. a certain level ofmental health improved. In the self-assessment, almost all the members gainedin varying degrees.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counseling groups a t the local colleg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 to improve students int erperson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personal group counseling; Mental health; College stud en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sessment scale; SCL-90

1 前 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在我国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大多 集中在人际交往方面[1-3]。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5年内所接受的6万人次的热线咨询中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占42%强[4]。

据长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反馈,目前,学生在交往能力的欠缺和强烈的交往需求 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比如“你进入高校后感觉最使你烦恼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有83% 的学 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 ”,“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 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 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因为,地方性综合学院往往是高等 教育大发展中所产生的一类新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经过合并升格而成,其师资、设备、 管理模式、社会地位和声誉、学校周边环境、文化教育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来 说都比不上有一定办学历史的本科院校[5]。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生除了承受社 会、家庭 各方面的压力外,还要承受学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隐性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亟 待解决。

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 从 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 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 式, 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6]。20世纪90年代初, 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 国大陆,内地一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通过实践、研究, 证实它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针对性。其中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是用团体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和需要层次理 论作指导,在具有专业辅导经验老师的带领下,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 使学生在 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 在自我探索中了解自己的问题, 重新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在互动中 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 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 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 验应用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实践之中, 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一种心理 辅导形式。它的优点是: 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 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 景中彼此了解, 相互影响, 相互关爱,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活动, 如人 际态度、团体气氛、社会认知、模仿与暗示等, 从中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缺陷 。同时, 使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 促进自我探索, 自我表露, 自我认识, 并尝 试改变自己, 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 产生新的体验, 形成新的经验, 达到自我发展 , 自我成长的目的,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 健康水平。

目前的研究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多,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少;而且大多数 研究停留在“描述”和“解释”的层面, 对策研究相对也较少, 且集中研究同质性小团体的 人际交往[7]。基于许多研究证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 作用,并 且有相关实证性研究也表明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效果[8-10 ],针对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在共选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重点设计 了“大学生人际关系辅导训练活动”作为很大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了团体辅导形式 ,每班40人。我们希望能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和研究经验, 通过对较大的团体采用人际交往 团体辅导入手减轻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困扰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选取长江师范学院自愿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四年级本科大学生4 0名,女26,男14,年龄22.4±1.06岁。

2.2 方法 ①团体辅导前,采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 年修订的中文版本的症状自 评量表(SCL-90)及由北师大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学生进行集 体施测;②测试后的6周内对被试进行6次活动, 每次1个主题, 围绕主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 ,每次活动3学时(详情见表1);③辅导结束后再用这两个量表对被试进行后测。在每次 活动后要求被试对活动和自身改变进行评估。

2.3 测量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在 每个问题上,选“是”计1分,选“非”计0分,满分为28分。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在与 人交往方面的困扰较少。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往困扰。总分在15~28 分之间,就表明交往困扰较严重;超过20分,则表明人际关系的行为困扰很严重。)。

2.4 数据处理 将所得资料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 结 果

3.1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辅导前后比较 见表2。

由表3所见,后测被试SCL一90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焦 虑变化显著,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提高。

3.3 团体辅导后成员自我评估的情况 辅导结束后,40名成员均写了接受辅导的心得体会,在他们的自我评估中,除1名成员觉得 没有收获外,其他所有学生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其中认为收获不小的23人,占57.5 % ;认为有一些收获的16人,占40%。学生认为自己在团体辅导后自信心有所增强,自我 认识更加客观,学会换位思维。能更好地信赖他人,处理寝室关系,能够在新环境中与不熟 悉的人交流,在其他学校内的场合也能主动和与陌生人沟通交流。个人的孤独感有所降低。总之,团体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这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成员中也产生了 较大的反响。不少成员认为“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并纷纷反映“这一 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应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4 讨 论

一直以来,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实验较多使用个案法。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大多是发展性问题的提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严重不足,而且特别是地方高校 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亟待解决,近年来研究人员较多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然而很多 时候依然是10-20人以内的小团体为主。本研究对40人的团体实施团体辅导,且效果明显。 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团体成员均为主动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 其中76. 3%的学生在选课时目的 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人际交往,让更多的人能接纳自己。82.7%的学生希望在学习 中学会沟通技巧,与人能融洽交流。学生对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是一个好的基础,为 良好的团体辅导氛围打下了好的基础。②团体心理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 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 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这一点特别适合大学生在团体中比较分析、自我领 悟、自我成长,其中包括自我意识的成长。

然而,辅导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每次活动时40人的团体不能全部到齐 ,总有几个学生“游离”在团体活动之外,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自身没有人际交往的问题 所以对活动不感兴趣。这也提示我们,大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指望某一种技 术的应用就解决所有人的问题。在充分发挥团体辅导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对部分学生诊断 性的个体辅导。

另外,还要值得思考是大学生团体虽然有着相近的年龄和知识背景,但是他们成长环境 却有着很大区别。从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到学校教育影响的不同,使他们个性和行为特征有 着较深的“烙印”。团体心理辅导的即时效果能否改变长期烙印?团体心理辅导的长期效果 问题就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结 论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对于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6 参考文献

[1]凌苏新. 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心理科学, 2000 (5) : 491

[2]姚利民.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吉林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2000(3) : 49-51

[3]吴守良. 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19 6-197

[4]林崇德.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 3: 131-137

[5]盛红勇,.团体心理辅导是地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途径.沈阳工程 学院学报,2006,2(1):107-109

[6] (美) Ed E. Jacobs Robert L. M asson R iley L. Harvill 著, 洪炜等译.团体咨询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0

[7]崔光成. 交友小组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2) : 131-133

[8]尚云,李辉,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 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69-371

[9]彭贤,姜晓芳,张凤华.两往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5(6):452-455

第7篇

【关键词】 人际关系;团体处理;评价研究;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31-02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人际交往困惑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适应问题。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使大学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并因此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1]。个别心理咨询在交往障碍咨询上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咨询周期长、效率低、咨询效果难以控制和巩固、经常出现反复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观察、学习、交往的机会,促使个体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重新认识自我以及他人,产生新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具有效率高、涉及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期内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2-4]。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苦恼、自尊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与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心理测验和面谈的方式,从125名自愿报名的大学生中确定了24名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2岁之间,均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困惑,并具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将24名学生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8人,男、女各半。A组为实验组,团体辅导过程中有2名人际交往良好的同学作为榜样共同参与;B组为实验组;C组为控制组。

1.2 研究工具 (1)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5],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分为回避和苦恼2个分量表,评分采用“是-否”方式,得分范围从0(最低的回避及苦恼程度)到28(最高的一级);(2)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5],该量表含有10个条目,评分采用4级,得分范围从10(自尊程度最低)到40(自尊程度最高)。在干预前后分别应用上述量表进行测试。

1.3 团体心理辅导方法 由8次活动组成,每次活动时间为2 h,每周活动1次,采用游戏、讨论、行为训练、心理剧等形式进行。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单元一:增加成员对团体性质、目标、进行方式和内容的认识;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营造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意识。单元二:引导成员敞开自我、在分享中了解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促进悦纳自我,帮助成员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单元三:促使成员觉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明确受人欢迎的人格特质以及自己的人际期待;引导成员对照自身的特质,增强交往意识,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单元四:引导成员了解非理性信念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帮助成员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指导成员学习如何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单元五:带领成员练习有效的沟通技能,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互相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单元六:向成员介绍人际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知识;引导成员学会分析自我心理状态;指导成员在不同情境中正确使用各种自我状态。单元七:引导成员练习并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能,并将其带到日常生活中;促使成员学会合作,体验成功交往的快乐。单元八:巩固辅导成果。

2 结果

2.1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各组间比较 团体辅导前各组在各项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过8周的团体辅导后,A组的社会回避与苦恼总分、社会回避、焦虑得分都显著低于C组(P

2.2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各组内比较 由表1可见,A组在团体辅导后,社会回避与苦恼总分、社会回避和焦虑得分都显著低于辅导前(P

3 讨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部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团体的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和助人行为,因此,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辅导[6]。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2个实验组的成员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以及自尊等方面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且变化显著,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上具有积极的短期效果,和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7-9]。同时,在团体心理辅导后,有榜样学生参与的A组与无榜样学生参与的B组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社会回避的前后测组间差异比B组更为显著。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更重要、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学习行为不一定需要通过强化,只需要观察行为示范原型被强化的过程就可以发生。团体辅导中的榜样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在年龄、兴趣爱好、教育背景等方面与其他学生有较高的相似性,因而,能引起团体成员的认同和模仿。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间的互相学习与模仿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中增加适当比例的相对活跃成员,对提高团体辅导的实效有积极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2]孙时进,范新河,刘伟.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研究.心理学科,2000,23(1):77-79.

[3]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154.

[4]洪鸿,杨凤池,李梅.应用团体辅导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11.

[5]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1-243,318-319.

[6] 苏雯.云南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团体咨询实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 (5):337-339.

[7] 李英,刘爱书,张守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52-256.

[8] 杨宏飞,唐永卿,郭洪芹.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效果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6):692.

[9] 汪明春.提高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团体心理辅导策略.黑龙江教科研究,2007,(153):137-139.

第8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 大学生综合素质 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152-02

目前,很多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交往低能,而大学礼仪课程设置较为缺失,笔者认为礼仪教育应该成为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并重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应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重点的培育,应从礼仪课程的特色和礼仪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中探寻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礼仪教育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内在联系

礼仪,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古代礼学解释为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指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的总称;二指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三指礼节仪式和接人待物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并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介入,又有了伦理学、民俗学、美学、传媒学、交际学等内涵。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将之界定为:“指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1]

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和来往。它作为社会人活动的特殊形式,是人们把观念、思想和情感等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2]人际交往能力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3]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在社会立足、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礼仪教育的内容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网络礼仪等,表现形式为:礼貌、礼节、仪式、仪表、谈吐,它以交际为特征,以协调人际关系为目的。“从交际的角度讲,礼仪即是人际交往中实用的一门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4]

可以说,礼仪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提高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即从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培育,让学生在提高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更懂得个人形象的美化、言行举止的优雅、待人接物的技巧。“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是大学生将来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基本且必需的条件。

二、礼仪教育应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必修课

“本桶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素质就像一只木桶,各方面的素质板块越整齐,综合指数才越高,能力才会越强。所以“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应该成为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品性修养

礼仪文化教育具有“变化气质,涵养德性”的作用。[5]礼仪是品德、气质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标志,它直白地表现出一个人人性的善恶、人格的高低、人品的好坏。

但是,由于当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父母过分关心子女的物质生活,升学中普遍过于注重考试分数高低,而忽视孩子的价值观、责任心、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普遍忽视情商、待人接物的训练,因而造成当代大学生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比如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自重及尊重他人,不喜欢主动跟别人甚至老师长辈打招呼,社交场合行为粗俗、不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不会使用敬语等等,这些跟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礼仪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大学加强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礼”。大学礼仪课程明白无误地教育学生“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如何尊重别人和尊重自己,通过自律修养,使自己摆脱无知、丑陋与低俗,将礼仪文化内化为自身的品质,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让人敬佩的人。

(二)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形象美

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礼仪都推崇外在形象和形式的美。爱美之心源于人类的精神需求,社会越进步,形象美就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诚于中而形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礼仪教学中“个人形象礼仪”即强调个人的外表美、心灵美、行为美,分别从个人的仪容、仪态、着装、服饰、表情、交谈等方面,对个人态度的谦和、形象的优美、举止的得体、气质的优雅等进行了规范性训练。使学生明白并改正原来自己的不良习性,按谦和忍让、美丽大方、优雅得体、积极上进、友爱互助的形象美的规范塑造自己。

在这些个人形象美的细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培养,审美的标准得以明确,当代大学生的内在精神气质,在落落大方的外在形象美的烘托下,显出应有的蓬勃朝气。

三、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途径

交际能力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能处于优势,礼仪教育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训提升。

(一) 帮助学生调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强化积极交际心理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障碍,一般有“文化习俗障碍、心理障碍、社会地位障碍三大类型”[6],其中心理障碍是刚刚长大的大学生内心深处最大的“坎儿”,比如:自卑、羞怯、自傲、猜忌、嫉妒甚至报复等心理,其实刚踏入社会的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会有这些心理现象。

譬如对学生自我形象自卑心理的调适,教学时首先应告诉学生什么是美、标准是什么,然后结合图片让学生进行审美认识、判断和评价,进而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一是悦纳自我;二是自我暗示;三是实践治疗。做法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形象的长处与短处,形象塑造时注意扬长避短;同时经常告诉自己“I can!”,即用暗示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并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活动中互相鼓励、表扬。方法很有效,经过笔者重点帮助的学生,基本都获得了积极的交际心理,谦虚、自信、乐于助人,人际交往的基础获得了改善。

(二)多学科知识协同,帮助学生学会“个人形象塑造”

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交际的成功,而“形象塑造”是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因为如此礼仪课深受大学生的热爱。笔者的礼仪教学会是从美学、人际关系学、传播学的角度,剖析“第一印象”给交往对象带去的效应,同时会将此章节内容作为学生的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深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略到了礼仪“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力量。

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塑形,分别从个人因素(含:仪容仪态、服装服饰、言谈应酬等),并根据交往的不同场景去进行塑造个人形象,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三)动态细微处夯实培训,教会学生打造自身魅力

微笑,让希尔顿酒店集团跻身于国际著名酒店集团之列,这是企业魅力的打造。微笑,让2013年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礼仪小姐成为全运会的“名片”。它向交往者传达了一种友善、接纳、肯定等正面信息,也是微笑者自身自信、力量、教养、可爱的象征,所以每一个交际的场景中都被当作人们友谊的桥梁。

因此笔者礼仪教学中微笑培训的细节可谓细致而周到,从眼神、视线、面部肌肉、眉毛、露齿等等都进行细致的传授与培训,教会学生训练的重点与要点,从动态中展现自己青春的活力与魅力。

(四)重点锤炼敬语运用,语言礼仪促学生人际交往成功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敬语则是利器。然而现今应酬语言匮乏、不会用敬语的学生比比皆是,如何说、如何听的规范不甚了解。教学中如何招呼、如何问候、如何称呼、如何交谈等等,都分别进行了一一的检查、讨论与训练,收效很好。

总体而言,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关系到大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是否顺利、是否成功。大学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礼仪教育让大学生“知礼”,并懂得“行礼”,懂得处理社会各种人际关系,善于与人有效沟通、合作。

[ 参 考 文 献 ]

[1] 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谭昆智,杨力.人际关系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7).

[3] 周瑜弘.浅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J].教研教改·科教文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