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20: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短跑运动员的小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短跑运动员的小腿

第1篇

【关键词】短跑 运动员 选材

绪论

随着竞技体育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和成材率的相对低下,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要培养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是最根本的问题。

运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归纳以及总结。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目前短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标准以及指标的建立与选取是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的首要问题,其二;在以往的短跑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概述的定性分析相对较多,而分类细致的定量分析研究较少。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有待于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对科学选材标准与方法的思考

1. 建立科学的选材标准及方法

科学选材的定义为:“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要求及特点,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客观指标进行测试,从而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选拔出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该项运的人才,并进行系统的训练,不断地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1]从对科学选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两点:首先要建立起科学的选材标准及指标,其次就是要将选材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对待。但是在实践中,体育工作者却常常违背了这些标准。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工作,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与教练员头脑中的经验标准有一定的差别,这一标准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2]。

2 对科学选材定量分析的思考

2.1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体育工作者应将概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分类相对较细致的定量研究进行科学的结合。例如,短跑运动员对于小腿与大腿长度的比例要求十分严格,小腿与大腿的长度及比例,是短跑运动中构成跑的技术动作的两个主要因素,小腿较大腿长的运动员,不管是从跑的摆动、下压、扒地,支撑缓冲等环节都是比较有利的,有专家表明,根据相关科研数据的统计,我国运动员小腿与大腿的比例,一般来说男子为1.00到1.50之间,平均比值约为1.30;女子运动员的比值为1.20至1.40之间,平均的比值约为1.30[10]。但是在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这一指标只具有参考意义,因为这一指标只是概述性的一个统计,统计中只描述了在选材时,要尽量选择数值大些的运动员,但是具体的较细致的定量分析并没有,这一数值只是所有短跑运动员的统计标准,研究者应该更注重分析出选材指标的具体范围,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进行科学的结合,我国的短跑运动员选材工作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 对科学选材模式的思考

《运动员选材》一书中指出:理想的选材模式应该要全面的考虑运动员各项指标,其中具体包括生理发展基础(如形态、机能和素质等)、心理特征、智能水平、技术战术水平等。杨敏经过对大量的选材模式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模式做出了总结,其中具体包括100跑的原始成绩、开始短跑训练的年龄、训练的年限、速度指标、速度力量指标以及肌肉的相对力量指标等十九项指标[12]。这些研究对短跑运动员的选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选材模型还不是十分的科学和全面,其中还缺少了有关生理机能和有关遗传的模式特征的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起到非常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成绩的重点。

结论

体育工作者们应该加强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工作,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训练的成本又可以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对于短跑运动员的健康成长以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以往的运动员选材工作方法的应用与研究中可以看出,概述性的定性分析相对较多,而比较细致的定量分析研究内容相对较少。在实际的运动员选材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定量分析是关键的原则,为选拔出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现存的选材模型还不是十分的科学和全面,其中还缺少了有关生理机能和有关遗传的模式特征的研究,而这两个方面是对短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起到非常重要影响的因素,同时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成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吕水安. 对I青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团[j]. 宁德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369

[2]土金灿. 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3]彭海峰,段玉香,丁海荣,等.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指标[j].

[4]杨敏.短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3)

第2篇

关键词:短跑技术;屈蹬技术;髋动力;放松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8.1;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77-06

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美国运动员伯克以11.8s夺得100m跑桂冠,到2008年牙买加人博尔特创造了9.69s的世界记录,100m跑成绩提高了2.1s。除了科学化训练及场地器械更新等因素外,短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也是重要因素。源于短跑实践的短跑技术理论,对短跑技术的发展起预测及导向作用,是短跑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我国短跑技术理论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引进与借鉴,七八十年代的补充与修订。在发展过程中,原来被公认的技术理论,由于不能适应现代短跑运动发展的需要逐渐被舍弃,而有些技术理论则在争论过程中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在世界短跑水平稳固发展而我国短跑水平却停滞不前的关键时期,有必要对那些曾经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

1 前蹬阻力――动力问题

传统的短跑技术理论以重心相对于支撑点的空间位置,将一个完整的单步分成着地缓冲(前蹬)与后蹬两个阶段,并根据经典力学理论分析支撑过程中的人体受力情况。其主要观点是,在缓冲阶段,由于重心在支撑点后方,支撑反作用力与人体跑进的方向相反。因此,支撑反作用力是阻力,人体做减速运动。在重心移过支撑上方后,此时支撑腿蹬伸发力,支撑反作用力与人体跑进的方向一致,是动力。所以,该理论认为在前蹬阶段只能被动缓冲以减少制动阻力;在后蹬阶段要积极蹬伸,以加强后蹬效果。这一技术理论对我国短跑运动的发展曾起到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场地器材的更新,相关学科成果的渗透以及分析手段、方法的进步,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产生了怀疑。前蹬阶段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先进的着地技术能否有效地减小制动力;前蹬阶段是否存在阻力,为减小制动力而加快小腿回摆速度的技术是否正确。

苏仕君通过三维测力台对短跑支撑阶段人体受力情况的测量,从数值上定量地确定了前蹬阶段阻力存在的事实。李诚志指出,这种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脚着地瞬间相对地面的水平速度,脚着地瞬间正向水平速度越大,前蹬制动力就越大,反之则小。因此,在脚着地前,加快小腿的回摆速度对减小制动力是非常有益的。大多数学者对此着地技术称为“后扒式”或“鞭打式”着地技术。黄香伯对此技术的数理分析表明,鞭打扒地动作可使人体在前支撑期间获得动力,前支撑期间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鞭打速度。金发仓用三维测力台对“戳地式”、“正常式”和“后扒式”3种落地技术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扒地式”落地技术能加强后蹬阶段的水平分力,用力方向较为合理,并能缩短支撑时间。朱谦通过教学实验发现,注重“后扒式”着地技术的教学和发展与“后扒式”动作技术有关肌群的力量训练,能优化支撑阶段各运动学参数,并有效提高运动成绩。同时他指出,脚主动积极“后扒”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与运动方向一致,能减弱由支撑地面产生的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的影响,因而能变前蹬减速为加速。此外,主动“后扒”的技术还能减轻支撑腿负担,节省能量,利用已有的惯性和肌肉收缩力量,提高速度和后程的跑速。骆建等对短跑途中跑着地缓冲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着地缓冲开始瞬间的“扒地式”着地技术的好坏,不仅对减小人体在着地缓冲时受到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大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大步长也有关键性影响。张仲景等认为,后蹬扒地是短跑运动中支撑脚扒地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人体快速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在快速跑动中,如果忽视支撑脚后蹬扒地的用力动作,就会间断支撑脚扒地式着地技术的连续性,延长支撑时间,从而丧失跑动动作协调配合的整体效益,影响人体前移的速度。此外,在途中跑过程中,正确的后蹬扒地技术可以防止支撑腿膝关节过度伸展,缩小大腿后摆的幅度,有利于使髋屈肌群、股后肌群所产生的收缩力量和摆动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利用,从而加大大腿前摆的速度。王志强等对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途中跑支撑反作用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效应不仅与着地前脚相对于地面的水平速度有关,而且着地的动作效果对其的影响可能更大。较小的着地水平速度和合理的前支撑段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制动效应的基础上增加前支撑距离,从而增加支撑步长,提高技术效果。

从上述众多学者对“后扒式”着地技术的分析可知,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有效地减小制动效应。而着地前小腿的回摆速度对降低脚的水平速度起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着地瞬间,摆动腿大腿应积极下压,小腿做向后的加速运动。但是,也有学者对此观点进行了反驳。早在1982年蔡国钧就提出,过分地追求小腿的回摆速度是不对的。此后,陈有源对“后扒式”着地技术也进行了否定。他从转动力学角度对支撑过程进行分析后认为,着地后人体是以支撑脚为轴向前转动,着地反冲力始终通过转轴,力矩为零。因此,无论它的大小如何,都不能成为支撑腿绕足或关节向前转动的阻力。所以,把鞭打、扒地和小腿后屈作为减小着地反冲力对人体的制动作用,将不具有任何意义。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对“后扒式”着地技术持肯定态度,但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反的意见。尽管还没有研究报道有优秀运动员脚向后的速度大于或等于人体质心向前的速度,但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优秀运动员的小腿后屈速度明显大于一般运动员。因此,尽量减小脚相对于地面的速度是短跑运动员应努力的方向。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短跑是一项要求肢体环节高度协调的运动项目,各环节间的运动应视为一个系统,在其它环节运动没有达到一定要求之前过分追求小腿的回摆速度会导致整个系统功能的破坏,从而影响跑速。所以,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根据其身体形态及各环节生物力学参数来定量评价其着地技术的优劣,以及对“后扒式”着地技术对整个支撑阶段重要影响的研究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2 屈蹬技术

所谓的“屈蹬技术”,是相对传统的基于后蹬理论下的髋、膝、踝3关节充分蹬直的技术而言的短跑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李诚志、黄宗成对短跑技术分析时发现,世界优秀短跑选手的后蹬腿膝关节的屈曲度,明显大于我国选手。他们多采用“屈蹬式”的蹬地动作。即蹬地阶段不强调蹬地腿充分蹬伸,如美国运动员蹬离时的膝角为151°,而我国运动员较直,为161°。此后,关于“屈蹬式”短跑技术的报道大量出现,众多学者分别从运动解剖学、肌肉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对此技术的优越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1981年B・B丘巴等就注意到了蹬伸阶段的“屈蹬现象”。随后他们从生理解剖学上也证实了膝关节从164°伸展到168°,髋、踝关节间的距离缩短的事实。刘建生在1983年通过三角函数也推算出膝关节大于一定角度时再伸展,其长度增加是很微小的结论。这就在功能解剖学上证明了传统后蹬理论欲通过充分蹬直3关节来追求做功距离的设想是不正确的。赵杰认为,屈蹬技术一方面没有发挥最大肌肉力量因而可以保持较高的收缩速度,另一方面能保持较大的肌拉力角和肌拉力矩,从而提高大小腿折叠的力量,缩短前摆半径,提高摆动腿前摆速度。王鲁克报道,“屈蹬式”与传统的后蹬型技术相比较,更具有经济性、实效性。具体表现在,屈蹬式技术支撑腿后蹬时膝角变化小,支撑后蹬时间短,小腿倾角及后蹬角小,利于增大向前水平速度,减小重心波动差,增大步幅,提高跑的实效性。于湘泽认为“屈蹬技术”能缩短支撑时间,提高步频。代进军等提出,后蹬过程中过度伸直膝关节会导致后蹬角度增大。而后蹬角度一旦增大,就会引起腾空高度的增加和腾空时间的延长。这虽然能起到增大步长作用,却贻误了跑的频率、损害了步长与频率的合理配置,从而影响了提高跑速的综合效益。而“屈蹬技术”不仅适应跑道的性能,而且服从跑的整体技术需要。这对保持跑的向前性、连续性、平稳直线性十分有益,从而可以获得步长、步频的双重效益。徐萱俊的肌电图实验显示,后蹬过程中,膝关节角度超过155°,肌肉活动强度明显下降。李强从解剖学和肌肉生理学对“屈蹬技术”优越性的描述为,“屈蹬技术”能避免髋关节出现主动不足的现象,能充分发挥主要关节的力量;短跑技术有利于减小后蹬角,并可协调步幅与步频的关系;有利于肌肉的弹性成分储存能量,使收缩成分产生的张力变化趋于缓和,防止肌肉的损伤。

综上所述,“屈蹬技术”不仅能更好地适应并充分利用塑胶跑道的物理性能,而且能更有效地提高跑速。相对于“后蹬式”短跑技术,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蹬离地后的折叠摆动,提高摆腿速度,这符合现代短跑的技术特征要求;二是能减小重心波动,有利于速度的保持和增加;三是能优化步频和步长的关系,从整体上提高跑的综合效应。此外,相关研究者从其它角度对“屈蹬技术”现象做了不同的解释。王志强等嘲提出,膝、踝关节的主要作用是起坚固的支撑,膝关节缓冲和蹬伸幅度过大不利于髋动力作用的实现。而骆建则认为,蹬伸后段所获得的有效反作用力小于人体前进中的阻力,属于无效蹬伸,因此应提前结束蹬伸过程。王保成认为,支撑腿膝角变化过大,就增加了腿的支撑时间,降低整条腿在身体下的摆动速度。

因此,无论是“屈蹬技术”带来短跑成绩显著提高的事实,还是大家从各方面对此技术优越性的合理解释,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屈蹬式”短跑技术符合场地器材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其竞技能力,代表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少年儿童只能在煤渣跑道甚至是泥土场地上接受短跑初级训练,为了取得训练效果或竞赛名次,“后蹬式”短跑技术仍是他们的主流技术。毫无疑问,这将会给他们日后更高层次的训练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衔接不同场地上的短跑技术,使这些少年儿童更快地适应塑胶跑道,或者是如何在煤渣跑道和泥土场地上提高“屈蹬式”短跑技术的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3 短跑核心动力来源――髋动力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支撑阶段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与速度比膝关节的要大得多。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特点及髋关节的解剖结构,人们逐渐认识到髋关节才是跑进的动力来源。髋关节的运动参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支撑阶段支撑腿的伸髋参数;二是支撑过程中摆动腿的屈髋参数,由摆动腿的速度、幅度体现。

丘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跑中身体质量中心速度损耗的减小是由髋关节的伸展力矩所决定的。J・瓦泽尔认为,对跑速起决定作用的是髋部伸肌的工作能力。宫本庄指出,途中跑蹬地过程中股四头肌收缩强度不高,仅起支撑作用,而股后肌群才是最后完成后蹬动作的关键肌肉。朱谦在研究中指出,髋所拥有的肌纤维数量和力量比膝、踝大得多,髋伸展幅度达70°左右,膝17°左右,踝25°左右,表明髋是取得跑速动力的主要关节。K・维曼通过髋角从支撑阶段开始即始终处于伸展状态这一现象认为,髋股部肌肉能够单独地完成短跑支撑阶段所需的伸髋一伸膝活动。如果收缩速度相同,髋股部肌肉作用产生的动作速度比膝部伸肌大得多。依藤章对东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起跑和途中跑中髋关节的伸展速度越快,跑速越快。王卫星认为,快速伸髋对跑速的影响远大于快速伸膝。王志强等提出,短跑途中跑中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关键环节,两大腿的剪绞速度及支撑腿伸髋的角速度是影响支撑阶段人体水平速度的主要因素。狩野丰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大腿上70%部位的内收肌群和股后肌群的横截面积与100m跑成绩成正相关,而股四头肌及50%部位符肌群横截面积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大家除了对支撑腿伸髋技术及其作用作了深入分析外,对摆动腿参数对短跑速度的影响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Winfried认为,产生较高跑速的原因是有力的摆腿而不是快速的蹬地。金原勇、阿江通良提出,大腿运动的角速度及摆动幅度是衡量短跑技术的最好尺度。刘建生认为,当肌肉牵动人体某部分运动时,必须要同时牵引人体的另外一部分做相反的运动。因此,只有摆动腿积极前摆,才能使支撑腿迅速后划。金发仓曾指出,我国短跑运动员步频慢的主要原因是摆动腿速度慢,加快摆动腿前摆与下压速度并重视摆腿高度是提高我国短跑成绩的主要途径。阿江通良。通过身体各部分之间能量传递利用的想法对短跑技术进行分析认为,髋部的屈伸肌群是短跑水平运动的主要动力源。关于摆动腿迅速上摆的作用,苏仕君认为,高抬大腿能增加势能,加快脚的扒地速度,拉长大腿后群肌肉,加长工作距离,增大步幅;吴太平指出,快速前摆大腿能对人体产生向前上方的拉力,减少制动,使身体快速前移,缩短支撑时间,并带动同侧髋关节前移从而增大步长。徐开春的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摆动大腿可以加大支撑腿对地面的压力,使支撑

腿具有更大的势能,加快两腿的交换频率,达到增加步速,加快重心前移的作用。王志强等在研究中指出,摆动腿快速前摆对支撑阶段人体水平速度的保持和增加有着重要的意义。徐茂典认为,摆动腿最大的摆动速度是影响支撑时间的关键,并直接影响途中跑的步频和速度。缓冲期加快摆动腿的摆动速度能有效地加快重心的前移速度。

综上所述,大家在对支撑阶段髋关节的运动特点进行描述时,也对快速伸髋和摆腿对保持和提高跑速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证,从两方面证实了髋是人体加速的关键环节,髋关节是跑进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实践中,髋关节的运动幅度与速度对动力效果的提高、身体重心的快速前移、支撑时间的缩短等积极作用已得到人们认可。因此,很多运动员希望通过加大支撑过程中髋的运动幅度与速度来提高跑速。但是,我们应注意,一方面短跑要求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各环节必须高度协调统一,髋关节的运动特征必须服从于整个运动系统。为了求大而增大的做法必然要导致动作系统的连续性和平衡性遭到破坏,影响整体动作结构的功能,势必影响跑速的保持和提高。另一方面,过大的伸髋及伸膝所获得的微小利益,相对于此举导致的低效支撑时间过长、后继折叠不力、后蹬角过大等问题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在对不同等级运动员做技术诊断和指导时,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及同等水平运动员的共同技术特征来进行。脱离运动员的实际竞技能力去要求其做相关的技术改进,必将事倍功半。

4 放松技术

从短跑的项目特征来看,它是距离最短、强度最大的极限体能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极度缺氧的情况下,能充分发挥人体的速度、爆发力。这就在神经肌肉的功能特点上对短跑运动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神经灵活性高、兴奋与抑制转换快;另一方面,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能力强,并高度协调。因此,从短跑项目的生理特点上我们就能看出,放松技术对于提高跑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曾说过,教会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掌握放松技术,会取得好的甚至惊人的效果,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起很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维苏茨金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研究表明,短跑运动员的100m跑成绩由10.9s提高到10s的诸因素中,爆发力的提高占20.57%,力量的增加占12.34%,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占21.57%。这一成果有力地证明了高速跑中放松技术对提高成绩的重要作用。所谓短跑的放松技术是指住短跑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在高速跑中身体的协调放松,使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高度配合,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得以按照技术要求协调进行,人体以最大限度发挥肌体的能量并获得最高速度的一种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沈红斌提出,放松技术有利于减少高速跑时的多余动作,有效地降低运动员赛前的焦虑程度,稳定情绪并改善神经系统的冲动,减轻高速跑时大脑皮质的负担,加快大脑皮质中枢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速度,有利于步频的提高。王鲁克报道,放松技术有利于减小肌肉本身对抗肌的阻力,增大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加快动作速度,提高肌肉工作效率,改善肌肉工作的能量供应过程,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速度耐力。于湘泽认为,放松技术能增强技术动作的节奏感,使短跑技术更加完善;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可加大运动幅度,有效地增加步长。宋广林等报告,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对于提高速度素质,经济高效地利用无氧代谢中的ATP-CP系统供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上述相关研究可知,放松技术对提高跑速有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减轻神经系统的负担,加快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转换,有利于提高步频;二是能增强神经对肌肉系统的控制能力,增加主动肌的收缩力量,减小对抗肌的阻力;三是增大肌肉、关节的运动幅度,有效地提高步幅;四是增强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减小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能量消耗。因此,可以说放松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高水平运动员取得胜利的必备技能。但是,对如何提高放松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只有相关学者对放松大步跑、下坡跑、柔韧性练习等方法对放松技术训练的作用作了一定的探讨,而在技术和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因此,加强短跑放松训练方法手段的研究,是丰富我国短跑技术理论的重要内容。

第3篇

步长和步频是现代短跑技术的核心,也是构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运动员技术特点、身体素质水平、神经类型与身体形态特征等综合体现。要提高跑速,步长和步频是关键。倘若两者同时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却很大。因而,在短跑训练实践中,一定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步长或步频。从跑的技术原理分析,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为此,在训练中,我们结合短跑的技术特点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我们采用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幅度,加快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从而提高了步长能力。

对于步频能力的训练,我们侧重于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速度,加强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训练,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与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缩力量采用的训练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实践表明,上述提高步频的训练指导思想及训练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2、发展绝对速度

绝对速度是指短跑运动员发挥最高跑速的能力。绝对速度的优劣,取决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缩的力量、动作速率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运动员掌握跑的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因而,在发展绝对速度时,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与空间的节奏。在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的安排上,可采用:(1)20~40m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等。

3、发展速度耐力与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项目是典型的无氧代谢运动项目,其速度耐力是以无氧供能为其基础,并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无氧耐力训练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训练,使运动员的心脏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多,从而为无氧耐力训练奠定基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训练方法:(1)反复跑;(2)组合跑;(3)变速跑;(4)节奏跑;(6)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于人体一切运动都是肌肉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工作(收缩与放松)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仅对运动成绩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其他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可以说是一切运动能力的原动力。鉴此,在短跑训练中,应将力量训练作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来加以重视和进行。有关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非常多,无法一一阐述,简而言之,应注意如下原则:(1)训练要全面、系统。注意选择合理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不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训练,而且还要注重小肌肉群和远端肌肉群的协同发展。否则,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2)结合专项,有的放矢。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专项训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所需要的力量素质。短跑运动员应侧重于快速力量、相对力量和爆发力量的发展。并且,要有利于所获得的力量水平尽快、有效地转移到短跑专项成绩中。

4、掌握跑的放松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节奏,是短跑技术训练的难点,因为肌肉的紧张和放松是由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灵活性所决定的。运动生理学揭示;肌肉收缩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释放出高能磷酸键而提供的,而这些高能物质在运动员体内,特别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科学训练提高其含量,短跑运动员在剧烈活动中欠下大量“氧债”会出现暂时能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如果运动员运动是紧张就会把能量消耗在无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响速度。运动员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无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从而提高跑的实效性和经济性。

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跑的放松技能,主要取决于发展运动员专项知觉发展水平,主要的训练手段有:(1)提高时间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间歇跑;(2)提高节奏感,按照教练员的不同信号或标志的节奏跑;(3)提高用力感,采用不同距离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离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复跑;(4)提高速度感,采用不同速度和距离的变速跑等。

第4篇

关键词: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

1.前言

目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项目的学习时股后肌群拉伤的事故时常发生,一旦发生损伤则会影响其技术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着重对短跑运动项目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防止股后肌群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对股后肌群损伤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员伤的发生。

股后肌群亦即绳肌,位于大腿后侧,是主要的屈膝肌群之一。由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组成,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隆线外侧唇下部,二头合腱止于腓骨小头;半腱肌和半膜肌亦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近端内侧面,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这三块肌肉是全身最长的双关节肌,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在完成走、跑动作时,牵拉腿部向后从而推动身体向前。肌肉所承受的力与髋、膝关节角度有直接的关系。当身体过度伸膝屈髋时表现为被动不足,过度屈膝伸髋时表现为主动不足。股后肌群损伤习惯上又称作股后肌群拉伤,是由于肌肉被动拉伤或主动收缩而导致的部分或完全的肌肉撕裂。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校田径运动队的20名大学生,其中含二级运动员1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本文采用填表、个别访问的形式进行,总共发出20份,实际收回20份,回收率100%,男子15名,女子5名运动年限1-3年。其中右腿股后肌群拉伤16例,左腿股后肌群拉伤3例,无双侧股后肌群拉伤情况,且均为急性拉伤。

2.2.2文献资料法

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手工查阅文献,收集近10多年有关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的研究现状及理论知识,参考有关股后肌群的研究报告及相关文献,总结出股后肌群拉伤原因、治疗手法及预防措施。

2.2.3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的数据输入EXCEL软件中,并计算各参数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损伤原因调查情况

表1运动员损伤原因统计表

损伤原因人次比率%

1.准备活动不充分1263.2

2.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526.3

3.技术动作错误(股后肌群的用力比例失调)210.5

4.精神紧张做动作时急于求成15.3

5.运动负荷的安排缺乏科学性631.6

6.训练不系统,方法手段单一形成疲劳315.58

7.场地设施与季节的影响210.5

8.运动员本身柔韧性、协调性差315.8

9.损伤后,带上训练再次损伤210.5

10.运动员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缺乏526.3

通过表1可以看出,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和用力过猛占损伤总人数的63.2%,是造成运动员股后肌群受损的首要原因。另外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由统计结果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3.1.1准备活动不充分。肌有粘滞性特点而且肌肉的力量、韧带的伸展性不够,身体的协调性差,因此容易发生股后肌群损伤。如果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训练的内容结合的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距正式比赛训练的时间过长,都易造成损伤,在表2的统计数据中占据首位。

3.1.2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在股后肌群工作最剧烈时,张力也最大,同时它又要克服惯性的作用,以防止膝关节过分的伸直,此时,运动员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短跑技术结构及特征。过度或过猛加大后蹬力量,导致局部负荷量过大,致使股后肌群受不了高强度而猛烈的拉伸或牵拉,使之受伤。局部负荷量过大用力过猛跟思想麻痹,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均占损伤原因的26.3%,需要教练员跟运动员特别注意。

3.1.3技术动作错误,大腿股后肌群肌肉力量的比例失调。违反了人体的机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活动规律以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也容易造成损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一般只重视股四头肌的训练而忽视了股后肌群的训练,而造成其力量发展不平衡,因此易损伤。

3.1.4运动负荷的安排缺乏科学性,训练不系统,手段单一容易造成疲劳。在训练中,常会出现训练不系统、手段单一、运动量过大等现象,使运动员兴奋不起来,这样不仅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反而容易造成损伤。由于缺乏运动负荷的科学安排对运动员造成损伤的占被调查者的31.6%。对于一些训练积极性很高的运动员来说,如果运动量过大,跑的强度又过于集中,超过了股后肌群所能承受的能力,局部肌肉刺激过大,从而降低了该肌群的功能,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该肌的损伤。另外,长期紧张的训练或比赛,会使机体产生疲劳,而机体得不到放松,从而使肌肉弹性和张力下降,动作不协调,易引起损伤。

3.1.5场地、设备与季节的影响。运动场地不平、有杂物或场地过软过硬,运动时服装不合体等都是造成拉伤的原因。在较冷的天气或湿气较大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在季节交换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更易损伤。

3.1.6运动员本身柔韧性、协调性差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没有把柔韧性和协调性当成一个训练任务来完成,有点忽略其专门的训练,时间久了就会达不到预期要求,在做动作时易损伤。运动员急于求成的思想往往就会忽略了动作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细节等因素导致损伤。

3.1.7损伤后,在恢复期过急转入正常训练。由于停止了一段时间的训练,身体的机能下降,此时进行正常训练,肌肉承受不了它所应达到的要求容易造成损伤。

4.建议

4.1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的损伤是短跑运动员的常见、多发损伤的位置。根据股后肌群的结构机能特点,在训练中,应加强弱势肌肉力量训练。在思想上理应引起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重视。

4.2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做动作时用力过猛引起局部负荷量过大以及股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等因素造成的。教练员应加强学习,改变训练理念,了解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有针对性安排训练内容,把预防损伤与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王利安,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田径,2001(2)

第5篇

关键词: 短跑 斜坡跑 上坡跑 下坡跑

1.前言

国内外许多短跑教练员在训练中经常采用增加或者减轻训练难度的训练手段和方式,达到提高运动员跑的速度的目的。在一定坡度斜坡上分别进行的上坡跑和下坡跑的短跑练习,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跑的难度和外在条件,往往能够起到教练员想要的训练效果。本文对斜坡跑的训练手段进行简单分析和探究,为短跑教练员的训练提供借鉴。

2.斜坡跑练习的动作分析

下坡跑时,身体重心在重力分力的作用下积极前移,支撑腿在最大缓冲阶段的支撑时间变短,膝关节在没有被充分压缩情况下,身体重心就已越过垂直支撑点上方而较早地进入后蹬阶段。[1]此时身体各环节要适应这种外力的作用,摆动腿就必须积极着地支撑,保持跑动过程中的基本技术动作的完成和身体重心的稳定平衡,迫使运动员伸腿、伸髋速度加快且积极。上坡跑时,身体重心较正常跑动重心偏后,肌肉收缩负荷与膝关节角度比平跑时大,后蹬充分,角度较小,但后蹬时间被迫延长。

3.斜坡跑练习的作用

3.1下坡跑

下坡跑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迫使脚加速向前迈,使后蹬时膝关节不能够充分蹬直,从而缩短了支撑时间,使大小腿以较小的角度快速折叠。折叠角度越小,前摆阻力臂越小,而前摆时的角速度就大,那么大腿带动小腿前摆的速度也就加快,步频随之加快。[2]随着步频的被动提高,提高了跑动各环节的动作速率及肌肉收缩速度,通过这种多次重复“超高速”的下坡跑练习可以形成高频率、高速度的运动感觉,使来自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信号传导顺畅,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转换水平,进而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肌肉收缩的速度。由于下坡的坡度影响,增大了跑动中展髋的幅度和髋部前送的速度。这种展髋的幅度加大和髋部向前伸的速度加快,不仅使运动员产生了高步频,而且增大了步幅,最终有效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有效地提高了短跑速度。

3.2上坡跑

上坡跑时,运动员为了获得加速度或维持高速跑,必须加大前摆动作幅度,加强后蹬和支撑腿肌肉的快速收缩。上坡跑支撑腿后蹬时,由于需要克服较大的水平方向的重心阻力,要求支撑腿后蹬积极,这有利于增强后蹬力量。后蹬腿伸膝肌群和环节的动作幅度必须加大,收缩的速度加快,才能保持较快的奔跑速度。上坡跑有利于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股四头肌等肌肉群及后蹬肌群力量的发挥。而且,通过上坡跑训练还可以增强伸肌肌群、骼腰肌的力量及踝关节的扒地力量和踝关节的灵活性,从而发展运动员腿部力量,达到增加步长的目的。这些训练效果是在平跑时难以获得的。[3]

4.斜坡跑练习的注意事项

4.1在选择坡道时,坡度不要太大,一般在2―3°为宜,否则会影响跑动技术结构,反而会引起负面的效应。

4.2进行下坡跑练习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在体能充沛的时候进行练习,合理安排好运动负荷。

4.3短跑训练时,斜坡长度在40―50米为宜,有利于斜坡跑结合平地跑的练习,将斜坡跑的练习效果及时转移到平地跑中。

4.4根据斜坡跑对跑动技术动作结构的不同影响,建议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有选择地使用,或将上坡跑与下坡跑训练方法交替使用,以便步幅与步频得到同时发展。

4.5斜坡跑时,一定要注意跑动的技术要求。上坡跑时,要求运动员保持高重心、大腿高抬,摆臂幅度加大,前脚用力后蹬,上体前倾,挺胸背直,臀部夹紧,步幅小,但频率要快,眼看前方3―4米,跑时要注意动作张弛有节奏,学会放松。下坡跑时,上体保持正直,并与斜坡跑地面垂直,臀部始终在支撑脚的上方,既不能后仰又不能超前。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假若背下部有震动感,很可能就是上体后仰,假若前脚滑倒,很可能是重心过于前倾。[4]

4.6注意与其他训练手段搭配。在采用斜坡跑的方法训练的同时,应结合场地上的起跑、反复跑、变速跑等多种手段,优势互补,对提高速度则会收益更大。

4.7下坡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损伤。大量进行下坡跑,有时可能产生脚掌肌肉、膝关节和腰部肌肉疼痛等现象,教练员应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训练和训练后的恢复,必要时及时调整训练负荷和练习方法。

5.结语

现代短跑跑技术已发展到重视蹬摆结合,高度重视伸髋与积极着地的速度,提出了快摆技术、屈蹬技术、放松技术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斜坡跑的练习形式很好地顺应了现代短跑技术和专项素质发展的要求,是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

参考文献:

[1]霍舟,许崇高.斜坡跑时下肢关节角度及步态变化的运动学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3).

[2]刘学军,谭俊.下坡跑对提高短跑速度素质的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

第6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短跑;早期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307-02

短跑运动是一项对运动技术和专项力量均有很高要求的运动项目。随着现代短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早期训练是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成绩的最好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早期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短跑训练,则可以改变运动员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合理姿势来提高其成绩和训练水平。同时也可以使短跑技术的内在合理关系和实质性的特征也趋明确。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和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短跑技术特征以及运动技术训练的各阶段,试图探讨在教学训练中着重加强技术训练,使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能在基础训练时期,就建立一个稳固的技术动力定型,以期有效地提高技术水平,为将来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就少年儿童阶段(10~12岁)田径短跑运动中如何发展启蒙训练,通过现状调查、文献参考并结合自身经历、训练实践谈几点体会。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大量收集国内有关田径运动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专著及实验材料,对其中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研究、归纳和总结。(2)分析法。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对少年儿童短跑的早期训练进行有规律的分析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量变和质变规律。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核心实质性内容,伴随认识发展不断从新的视角来拓展对这一转化的研究是不无意义的。人体生长发育是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完整过程。儿童的身体比成年人小,但绝不是成年人的缩影,因为在机能方面比成人简单,是具有质的差别的。生长发育是从微小的量变到根本的质的复杂过程,是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完成结构和机能的分化和成熟。例如,在脑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脑的思维记忆和分析综合机能不断发展,而且在脑的重量不再增长后,其机能仍在进一步完善。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逐渐发生的。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又不是区别的现象。

2.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规律。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而不是跳跃的。不过,这个过程又不是直线变化和不分层次的。虽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我们看不出朝夕的变化,但却自然地表现出阶段性的质的特点,并有一定的变化程序。例如,在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过程中,首先发育的是头部的运动(如转头、抬头),然后过渡到上肢运动(抓物),再发展成躯干的运动(如翻转、直立),最后发展到下肢运动(如站和走)。这种从头部向下的发展过程称为“头尾发展规律”。就身体发育来看,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3.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波浪式规律。生长发育不是匀速直线上升,而是有时快、有时慢的波浪式发展。以身高和体重为例,从胎儿到成熟有两个突增阶段:第一次突增是胎儿时期,为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生后生长的速度逐渐变慢,一直到10~12岁,出现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说明,在第二个突增期,则是下肢迅速发育,再向躯干发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最后发育成头较小、躯干较短、腿较长的体形。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头大约增长1倍,躯干大约增长2倍,上肢大约增长3倍,下肢大约增长4倍。

三、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合理安排短跑的早期训练

1.注重少年儿童短跑中的头部姿势早期训练。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和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进行儿童少年头部姿势训练,是为提高短跑运动员速度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短跑运动员跑时,头部应保持放松,眼睛注视前40码远处的跑道,以便使头部处于合适的位置。短跑运动员常见的头部姿势错误有:下腭紧收,头向后仰或两者兼有,这样就使得头部产生晃动,当运动员加快跑速时,其重心起伏高度就会减小,这可以通过其头部垂直运动向上和向下观察到。例如,教练员可以加强儿童少年运动员的准备部分和起跑部分的头部姿势训练来加强其姿势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儿童少年运动员训练跑时一定要保持脸部放松,下腭微张、放松,可以为今后进行短跑训练养成良好的姿势。

2.短跑中少年儿童的上体姿势早期训练。儿童少年进行上体姿势训练时,短跑运动员应尽量减小胸部的运动,无论什么动作都应顺其自然地有节奏进行,呼吸运动应着重于呼气而不是吸气,以便使空气容易自然进入到肺。训练中常见的错误有:呼吸没有节奏,呼吸与手臂和腿部动作不协调,从而使呼吸效率低,导致能量的损失。短跑运动员之间的呼吸频率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优秀短跑运动员在整个短跑跑程中只呼吸一至两次。例如,可以进行采用30m往返跑,50m往返跑(计时)来加强上体姿势的稳定性。

3.短跑中加强少年儿童的身体与地面的角度早期训练。当短跑运动员跑进中完成后蹬动作时,往往产生一种错觉:即运动员的身体与地面构成一定的角度,但事实上短跑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身体几乎与地面垂直,因为身体过分前倾会产生以下后果:(1)抑制髋关节绕身体纵轴的旋转;(2)增加摆动腿的向前摆动;(3)增加运动员维持身体平衡的难度;(4)抑制臀部的伸展。

4.短跑别注重少年儿童手臂动作的早期训练。运动员跑时的手臂动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摆和后摆。手臂的摆动与腿部动作要协调进行,并且前摆和后摆的高度不一样,其差别最多可达到6英寸。后摆时,手腕的摆动路线低于髋部,而前摆时却高于髋部。因此,手臂动作必须予以重视,要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以保证运动员跑时的速度和身体平衡。具体做法如下:(1)手臂前摆时,必须使肘关节保持90°弯曲,前摆过程中肘关节角度稍有减小,直到前摆结束。前摆时应避免手臂在身体中线前左右摆动。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总是在上臂前摆时靠近身体,使肘关节偏向里。(2)手臂后摆时,肘关节角度逐渐增大,手臂沿体侧摆动,当肘关节摆至肩关节高度时,肘关节又减小到90°。(3)手的任何紧张动作都会引起前摆的紧张,因此,短跑运动员应将手的大拇指放在食指的指甲上,使手保持一个OK形状,然后轻握拳,这样的手型可以减小手臂的紧张。

5.加强少年儿童腿部动作早期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可以将腿部动作分为三个阶段:后蹬阶段、后摆阶段和支撑阶段。(1)后蹬阶段:运动员通过后蹬腿对地面产生爆发性的后蹬动作,从而使身体向前运动。后蹬动作产生的力量使脚跟向上踢起靠近臀部,形成后摆动作但这一过程中小腿不得超越身体中线。(2)后摆阶段:从运动员的后蹬腿产生爆发性蹬伸动作和脚跟完全蹬离地面后开始,脚跟后踢越高,膝就弯曲得越充分,从而使后摆时腿的摆动半径缩短,有利于后蹬腿的蹬伸动作。摆动腿的摆动半经缩短对于腿的快速前摆至关重要,当运动员向前高抬腿时,摆动腿脚跟要紧靠臀部。但要注意摆动腿的膝不得超越身体中线。摆动腿向前摆动至最高高度约与后摆腿蹬离地面时一样,摆动腿的膝要尽量高抬以使摆动腿摆至与地面平行。(3)支撑阶段:当摆动腿下摆时,小腿开始伸展准备着地。运动员应使摆动腿加速向下,向后积极着地,以减小脚着地时产生的自动力。着地时支撑腿应轻微弯曲,以使身体重心很快移过支撑点向前运动。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刨地”动作过程。

四、合理安排少年儿童运动员短跑早期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防止过度的专项成人训练。从心血系统来分析,儿童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生长发育缓慢,心肝小血液循环路快,但由于心脏小,每搏输出量小,为满足循环加快,只好心率加快,如果进行成人化训练,承受运动负荷大,为满足身体各部位养料和氧气运输,加速心脏的收缩次数,促进心肌发达而心容量减少,导致心肌劳损,过早退出竞技舞台。因此,在进行少年儿童训练时教练员应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确定防止成人化训练原则。

2.少年儿童运动员早期训练的超量恢复规律。恢复过程是指人体机能和能源物质,由于运动负荷作用而导致暂时下降和减少状态,通过休息回到并超过运动负荷前的水平,这种恢复过程叫超量恢复。超量恢复可以增强运动员体质,增进运动员健康,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成绩。教练员应遵循超量恢复规律,对少年儿童运动员进行训练,体现训练的控制论、休息论和科学性,反对盲目性和经验主义训练。

3.少年儿童运动员短跑的早期训练,必须与运动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竞技运动是由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方面构成。训练与比赛之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训练是比赛的基础,因为没有训练就不能比赛,即使比赛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而比赛训练效果不佳。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创造优异成绩,而创造优异成绩只有通过比赛,经过规则的检验,裁判的评定被承认。所以训练必然比赛,为了在比赛中取行良好成绩,也必然进行一定时间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恢复和智力的训练。

五、小结

在少年儿童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的过程中,着重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能使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在基础训练阶段,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明确目标。有助于少年儿童短跑运动员较快、较好地掌握完整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技术,建立正确技术的动力定型,为训练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第7篇

关键词:短跑;技术特点;练习

一、前言

短跑属于速度极限的运动项目,短跑的起动强度极大。短跑的竞赛项目有男(女)100米、200米、400米、4x100米接力跑和男子4x 400米接力跑。各种级别的田径比赛中,100米冠军的争夺往往成为运动会最注目的焦点。

在短跑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在比赛中,如果运动员两次抢跑,即在发令枪响之前跑出,就要取消比赛资格;在4x100米接力中,如果交接棒时超出20米规定区域,就算犯规,并取消比赛成绩。

短跑极具竞技性和观赏性。短跑比赛历来是田径项目中非常激烈精彩的一部分,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动员将个人速度发挥到极至。如果说该项目的速度、力量、节奏、协调的完美统一令人叫绝,优秀运动员连贯、轻松、自然的动作令人羡慕、那么激烈的竞争才更叫人惊叹。尤其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起到达终点撞线时,肉眼很难判断出谁是第一名和第二名,两者其至仅下分之一秒之差,只有凭借电了技术才能分出谁是真正的金牌获得者!

接力跑向来是比赛的,每组四人配合跑完全程、该项目不仅比速度、比耐力,更多的是团队间的默契和凝聚力量。整个赛场都会站起来鼓掌,他们为胜利欢呼,为勇敢的人们欢呼!

二、短跑技术

现代短跑多采用“趴地式”的技术。它的技术结构的形成表现为高重心、大步幅、大小腿自然折叠前摆,身体重心上下起伏小,大臂自然最大前后摆、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有明显的节奏感。技术更趋向高效节能化。

第8篇

短跑技术主要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起跑质量主要受运动员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和运动员赛前准备等四个方面对成绩影响。如何进行更有效地的加速跑,通过观察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的特点: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较长,步频并不是全程中最高的。传统的起跑后的加速跑强调步频的及早最大化易导致步长增大的困难,对短跑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加速跑阶段应注意步长与步频的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提高步频作为主要加速手段的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

1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

青少年掌握技术的好坏,是将来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将来要达到较高水平是不可能的。错误的技术形成动力定型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何掌握正确短跑技术呢?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动作必须掌握:

1.1 要求髋、膝、踝三关节在一个平面上蹬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脚尖向正前方。

2)腿前摆方向要正,后摆也要正。

3)膝关节是否能正确送髋。

1.2 要掌握大步幅的跑。

我国短跑运动员过去都习惯用高频率的跑法,采用高频率跑法动作比较紧张,体力消耗较大。在目前的国内、外比赛中,短跑成绩较好的人往往步幅都大。世界短跑明星刘易斯身高1.74米,体重较轻,100米步数为43步多,步幅大。我国许多身材较高的运动员仍然跑48步,甚至50步以外,相对来说步长较小。我认为步幅大有以下几个好处:

1)步幅大,频率相对慢些,有利于肌肉的休息和放松。

2)步幅大,肌肉初长度被拉长,因牵张反射,肌肉的收缩

力量增大。运动员本身能感到比较轻松。

从运动成绩增长规律看,步频增加潜力较小,而步幅增长的潜力较大。少年时期成绩提高主要表现为步长的增加,因而在青少年时期要求掌握大步幅跑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1.3 要学会用脚掌来跑。

短跑技术要求跑得富有弹性。跑的弹性好坏对步频步幅的增加有很大影响,因此少年运动员要多注意发展脚掌的力量。我们评价运动员跑的重心高低及弹性好坏,很重要的就是看其踝关节力量和脚掌落地技术。脚掌弹性高,避免了着地时的过份缓冲,跑的重心就高,反之则低。所以平时幔跑都应要求弹性跑,以发展脚掌的力量以及重视用力的感觉。

1.4 正确的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

短跑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一致,动作才能协调。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肩部力量要专门训练。过去不注意发展肩部力量是错误的。由于肩部力量差,高速跑中摆臂动作不能加大,导致下肢的步幅小,这也是影响短跑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

1.5 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是最会放松的人。短跑运动员发展到高水平后,成绩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肌肉放松能力提高的结果。我们认为:短跑运动虽是最大强度的跑,但一个动作的完成并不是肌肉最大强度的用力,由于男子100米在47步左右,需要对抗肌放松,才能使主动肌作的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练员要鼓励运动员敢于放松跑,敢于用95%的力量去跑,拼命用力只会适得其反。

2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

短跑要求肌肉有较好爆发力和动作速度。在完成某一动作时要求肌肉收缩速度快,并且轻松自如。专项素质训练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力量耐力。在100米短跑中,运动员的一条腿一般要重复24次,力量耐力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专项素质一定要按照短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多部位肌肉力量比例来发展,根据各肌群所占比例大小均衡发展。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髋关节屈伸肌和腰腹肌力量。2)发展大腿后肌群力量。3)注意发展小腿肌群的力量,腰腹肌力量、肩带肌力量以及保持身体各肌群力量的相对平衡。

3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素质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训练方法,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巴特里慈和古力格认为短跑速度完全决定于加速度跑的能力,只有快速和长时间的加速跑,才能使运动员达到较高的奔跑速度,良好发展的短跑力量使运动员达到高速奔跑速度的先决条件。

3.1 首先要科学安排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

对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应以徒手训练和克服自身体重结合轻器械的方法为主。这样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化速度。另外应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3.2 其次青少年力量训练要遵循针对性原理。

所谓针对性原理它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身体条件、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品质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

4 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