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6:0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博弈的构成要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运输质量;评价;方法;指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正朝着改善质量的方向发展,其在"行"方面的重要表现是不再满足有交通工具就行,而是要求高运输质量。舒适、便捷、高效、安全和低成本的交通运输对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交通运输质量概述
严谨的说对于运输质量的定义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这一定义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层讲的是产品或服务必须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要;第二个层次是讲在第一层次成立的前提下,质量由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来表示。
(一)交通运输的计划质量
计划质量是决策者们通过运输生产调查,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提出的质量规划。计划质量的目标是尽量满足顾客需求。因为交通运输作为服务性行业,它的生产不改变运输对象的属性或形态,只是改变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且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它的产品不能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于生产过程之外,即不能调拨、预制,又不能存储,基础设施不能移动。所以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一次性博弈现象表明运输计划的好坏是决定运输供给的关键,计划与市场需求越一致,它的质量评价就越高。
(二)交通运输的生产质量
生产质量是指运输企业在实施计划质量的过程中实际形成的质量,目标应是计划质量。由于企业提出的质量目标只是一个计划要达到的水平,而顾客最关心的却是这一质量目标实现的如何即生产质量,生产质量所关心的是如何遵照计划质量实施生产以达到计划质量的要求。
(三)运输产品质量
指的是运输产品所包含的体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服务特征的总和。它可以用指标直接进行综合评价。
二、指标评价体系及其方法
(一)评价运输质量的指标体系
交通运输质量是指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满足现在或潜在要求(或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运输产品的质量特征主要包括:
(1)安全性。安全性是运输质量的首要特性,主要包括旅客和运输劳动者人身安全及运输工具运行安全。评价安全性的主要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事故率,死亡率,责任事故损失率,货损率,货差率,货物赔偿率等。
(2)及时性。及时性是运输质量的时间特性,指按旅客和货主需要及时提供运输服务,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运输时间。评价及时性的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平均旅行速度、正点率、正班率、正运率、准班率、运输期限合格率,送达期限超限率等。
(3)方便性。方便性是运输质量的基础特性,指运输服务所用的设施和设备的建立、布局和线路的安排以旅客和货主的需要为出发点,运输线路四通八达。评价方便性的主要指标有:各种运输方式的运网密度、运行班次密集性、直达运输比重和客货联运量等。
(4)舒适性。舒适性是运输质量的服务特性,对旅客运输来说就是指要强调旅客在旅途中身心健康,尽量做到不因车、船、机生活条件和环境的不佳而造成不适或损害健康。评价舒适性的主要指标有:旅客乘坐各种运输方式的人均旅乘面积、旅客满意率、优质服务率等。
(5)经济性。经济性是运输质量的经济特性,即以社会效益为基本准则,为用户提供经济的运输服务。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对用户来说满足所需运输需求的费用要合理、合算;其二,对运输企业来说既能为用户提供经济合算的运输服务,又能从中获得利润,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指标评价体系方法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运输质量构成要素中每一个构成部分的得分值。
(1)修正逆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其质量水平越高,我们称之为正指标;有些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其质量水平越低,我们称之为逆指标。修正逆指标就是将逆指标的数值乘以-1,使其数值的变化与正指标的方向一致。
(2)指标数据处理。为使属性不同,量纲不一的多种指标过渡到可以汇总的标准化数据,对调整后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R:
R= (n-1)-1z(R为pp阶方阵)
(4)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及相应的特征向量。由方程| E-R|=0得到的P个特征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1≥ 2≥… p≥0。由方程( E-R)x=0得到对应于P个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为T=(t1,t2,…,tp)T,其中ti为对应于特征根 i的单位特征向量tj=(t1i,t2i, …tpi)
(5)计算主成分得分。为了保证z的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被新的主成分所提取,考虑提取主成分的原则规定为累计贡献率达90%。设Yi为提取的第i个主成分得分。
(6)计算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以每个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数,对提取的各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得分值。根据各个构成要素对运输质量作用的大小确定各自的权数,对各构成要素的得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质量的最终综合得分值,进而完成运输质量的评价。
三、结语
公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包括的内容是不同的, 道路运输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在评价运输质量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不断的补充和完善。同时, 评价的结果应该向公众公开, 接受监督。这样, 道路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为企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更好地服务。
同时对我国的运输质量分析和评价,对于我国运输质量的所有评价指标收集较难,故在安全性取1995~1998年公路每万辆汽车死亡人数;及时性取1996年高速公路占公路网比重为评价指标; 方便性取1996年公路网密度等为评价指标。通过以上方法及其分析,对于安全性和舒适性而言,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率还很高,人均旅乘面积还很低;从经济性来看,交通工具的燃油单耗很大;在方便性和及时性方面,我国的运网规模还很小,交通工具旅行速度还较低。因此,我国交通运输质量与世界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急起直追,全面提高运输质量,才能不断满足我国人民对运输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任民,张翠云,高志华.铁路、公路和民航运输质量比较评价及铁路应采取的措施[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1,(5).
[3]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4]李宗平,徐杰,杜文.交通运输业运输质量的定量综合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02,(1).
洞察车企世界,无论是“帝国渠道”还是“渠道帝国”,在当前发展环境中均遇到了阻碍:销售增速放缓,渠道冲突加剧,新网点销售乏力,盈利水平下降,渠道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用户满意度作用力提振疲软……这些都意味着经销商将面临新一轮洗牌,厂家要面临渠道管控的创新与变革。
渠道,英文译为Channel,本意是水流的通道。在商业领域中,车企渠道引申为将其车型产品、服务、资讯及技术等经营要素传递给目标人群,从而实现战略意图的通道总称。车企渠道的界定内涵其实要扩大到整个经营范畴,和价值链及经营要素流转的节点紧密结合起来才有意义。这与常所说的营销渠道(Marketing channel)有着本质区别,并不是单纯指经销商、零售商、商及附属模式。
笔者认为,一个车企健康渠道的标准,至少要包含“渠堤”牢固、渠道通畅、持续“蓄水”、“水源”动力强劲、渠道维护得力、“分流口”利益均沾且能及时缴纳“水费”等。其中,“分流口”
用“水”确保了“庄家”的茁壮成长,其实整个渠道体系是由采购渠道、营销渠道、传播渠道等多个支渠道构成并运行的。因此,车企渠道是一个复杂、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工程,需夯实各要素、理顺彼此关联、精耕细作,才能进一步有效运行推动战略意图的实现。如何夯实、理顺、精耕?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始。
车企在复杂形势下处于多方博弈态势,渠道顶层设计需要与时俱进,客观上要求厂商做到创新,克服传统渠道惯性力量,冲破传统经营理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第一,审视渠道体系,优化采购、营销、传播、内控等分支渠道及要素的再平衡;第二,树立渠道投资意识,谋求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的均衡,消除“渠道近视”;第三,构筑渠道建设发展经济带,强化带间、带内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融合;第四,改变渠道修补、管控为渠道疏通、打造渠道核心要素的增长联动机制;第五,统筹兼顾实体渠道和电商模式,充分应用信息化、IT及互联网技术。
单一渠道管控或管理是无法确保渠道体系健康的,需要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在操作层面积极落实,即精心系统地经营与有效管控。
一方面,积极推行创新驱动,分析评估渠道构成要素,强化要素创新及组合优化,如创新设计不同类型渠道的“构筑材料”,变革渠道内涵及形象,加强渠道“分流口”建设与整合培育,提升渠道“分流口”经营水平等。
【关键词】博弈 纳什均衡 自然资源
一、博弈与博弈论
博弈论开始于《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1944),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之间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博弈的构成要素有:博弈方、策略及策略空间、博弈均衡、均衡结果、信息集。博弈方指参与博弈的决策主体,本文指企业。策略及策略空间,即博弈方在有关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本文指企业采取的策略组合带来的不同经济效益。博弈均衡是指所有博弈方的最优策略的组合,本文指均衡指企业之间最优策略组合。均衡结果是指所有博弈方的设一可能的行动组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信息集指的是博弈方有关的博弈知识,本文中不仅包括企业特征和行动如产量、收益,还包括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规定,惩罚、鼓励措施等。
根据博弈过程划分,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前者指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但并不知道前形式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后者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博弈还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指的是一个参与者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及支付函数有准确的知识;否则,就是不完全信息。本文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模型假设
假定某地区有n个企业,该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未破坏。每个企业均有利用该地区资源的自由。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n个企业简化为两个代表性的企业1和企业2。每年每个企业决定各自的产量。企业1产量为q1,企业1产量为q2,产品总数为Q=q1+q2,产品的价格决定函数为P(Q)=m-Q=m-q1-q2,单位产品的成本都为c,企业1的得益为U1 =q1×(P(Q))-q1×c,企业2的得益为U2 =q2×(P(Q))-q2×c,总体的得益函数为U=p(Q)×Q-c×Q。
三、模型求解及结论
我们首先探讨两个企业各自根据另外一企业的产量来决定自己最佳产量的情况。
企业1的效用为:max(U1)=q1×(m-q1-q2)-q1×c。企业1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1 /aq1=m-q1-c-2q2=0,可得q1=(m-c-q2)/2。两企业决策时地位是对等的,易得q2=(mq2-c-2q1)/2两式联立,得:q1 =(m-c-q2)/2,q2=(m-q2-c-2q1)/2。解得 q1 =(m-c)/3, q2=(m-c)/3。此时,U1=U2=(m-c)2/9。即在这种情况下两企业的产量和得益分别都是(m-c)/3、(m-c)2/9。从两企业构成的总体出发来决定各企业的产量时,总体得益函数为:max(U)=Q×P(Q)-c×Q-Q×(M-Q-c)。整体得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aU/aQ=m-c-2Q=0,可得:Q=(m-c)/2。即当总产量为(m-c)/2,总得益最大,此时,U=(m-c)2/4。在这种情况下若两企业经过协商,均承诺各自产量(m-c)/4,则两企业的得益为(m-c)2/8。
若在企业1违背承诺而企业2遵守。此时对于违背承诺者企业1得益为:max(U1)=q1×[a-q1-(m-c)/4]-q1×c。得益最大化一阶条件为dU1/dq1=3(m-c)/4-2q1=O,可得,q1=3(m-c)/8,U1=9(m-c)2/64。此时,企业2相应为q2 =(m-c)/4,U=3(m-c)2/32。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
上述效用分布情况如图1示。
图1对企业1而言:在企业2选择遵守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得益分别为(m-c)2/8、9(m-c)2/64,后者大于前者;在企业2选择违背的情况下,自己选择遵守、违背的效用分别为3(m-c)2/32、(m-c)2/9,选择后者得益较大。企业1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无论对方做出何种选择,自己选择违背将能保证自己的得益最大化。企业2决策时也同样如此。两个企业分别从自己的得益最大化出发,都做出了违背的决策,此时(违背、违背)便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组合是所有组合中效果最差的,两个企业纷纷增加产量,走入了破坏地区资源的怪圈,每个企业都从个人得益最大化出发,结果既没真正实现个人得益最大化,也没实现总体的最大得益。在这种情况下的效用对个人、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低效率的。显然,这种结果是个人和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四、模型改进
在上面模型中对每个企业而言违背是占优策略,企业无积极性去遵守承诺来打破(违背、违背)这一纳什均衡的,从而陷入一个低效率利用资源的怪圈。为了提高地区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加入另一影响因素,假设在该模型中还存在一个对当地资源有效利用负责的组织,如某一政府部门,它对于两个企业具有完全信息并且其决定具强制力。该机构从整体利益出发,规定企业产量(m-c)/4,如果有企业超出此范围,将对超出的企业生产的每单位产品给以p(m>p)的罚款,且对遵守规定的企业进行补贴,确保得益为(m-c)2/8。①若双方都遵守,双方得益无变化,都为(m-c)2/8。②若企业1违背,它的得益max(U1)=q1×[m-q1-(m-c)/4]-q1×(p+c)。此时效用最大化条件为dU1/dq1=3(m-c)/4-p-2q1=0,得q1=3(m-c)/8-b/2,U1=[3(m-c)/8-p/2]2 此时企业2的得益为U2=(m-c)/8。两企业位置互换,结果不变。③若双方都不遵守,效用函数为:max(U1)=q1×[m-q1-q2]-q1 ×(p+c)。
根据模型未改进时的求解情况,得q1=q2=(m-p-c)/3, U1=U2=(m-p-c)2/9。此时模型的得益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企业1在追求利益下遵守承诺应满足条件(m-c)2/8>[3(m-c)/8-p/2]2 ,解得p的范围是(3-23/2 )×(m-c)/4
五、结论
分析表明,通过相关的组织制定对违规者进行有效的处罚以及对因合理使用而承受损失风险者以合理的补贴,并以贯彻实施,“公用地悲剧”可以得到改善。
一、内部控制的意义
1、内部控制的涵义。
我们认为内部控制从管理结构上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个方面。会计控制主要是对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控制;管理控制则是为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进行的控制。
2、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分析。
就内部控制的涵义而言,它仅适用于单个的法人企业,而不适用于由众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尤其不能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从企业集团来看,由于它是由许多涉足不同行业的成员企业组成,处在不同行业的成员企业(子公司)经营业务也不尽相同,各自的业务流程必然是大相径庭,其关键控制点也就大不相同。因此,适用于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子公司的内控机制,未必适用于其他行业和其他成员企业。近年来,长虹、中航油等集团相继出现大规模的亏损和舞弊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的缺失或失灵。因此,随着企业集团管理层级的增多和管理跨度的加大,科学合理地进行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设计就成为直接关系到企业集团的运作效率和成败的关键。
二、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1、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从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来看,内部控制系统并不是各种管理制度的堆砌,它是由纵向监控和横向制约交织为一体的系统。企业集团的组织控制涵盖了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沟通、监督纠偏等五个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与完整,除了对各有关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与协调搭配外,还必须结合出资人内部控制所涉及到的业务活动范畴及其主要特征,在措施实用、制度实用、监督对路、监管对位的前提下,分项推进,这就是内部控制主要模块的构建,实际上包括三个子控制系统,即组织制度系统、过程控制方法、测评反馈系统。
组织制度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依托对象,即构建集团的形式框架,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形式以及集团母子公司制、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还有公司内部的各个岗位节点;过程控制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应该遵循的方法,例如资本约束、会计控制、预算控制、监督控制等等;测评反馈把组织结构和过程控制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循环往复的闭路系统,更加丰富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系统,构成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可以通过拟人化比喻来说明这三个子系统在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实施中所起到的作用。其中组织制度好比是人体的骨骼系统,过程控制好比是人体的肌肉系统,测评反馈好比是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了神经系统才可能指挥身体的运动,有了过程控制整个内部控制系统才能运转起来,组织制度能为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良好运作打好基础。
2、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框架应符合的要求。
(1)体系完整。根据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活动规律,在集团整体上设置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控制触角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彻底扫去死角和盲区。体系的完整并不是各种单项管理制度或管理活动的简单加总,更不是直观堆积,而是一系列管理手段、方法的有机结合,其出发点在于构建一个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系统的完整,就是指监管之间要辐射到资本流动的各个方面。除了单个企业特定内部控制制度约束经营层面以外,从资本运动的共性来看,应该通过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子公司的行为。
(2)控制合理。既包括控制机制的适用性,又包括控制机制的经济性。适用在于制度适应企业的个性化特点和要求,过于宽泛、大而全的措施只能完全背离实施内部控制的初衷,甚至会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有效性也同样成了无稽之谈;经济性则是一个限制条件,采用内部控制所花费的代价不能超过由此而获得的效益。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内部控制所产生的收益是当前、短期内所看不到的,再设置内部控制制度时一定要考虑的长远些,更加全面些。
关键词:房价涨跌成本构成市场机制双轨运行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22-03
近年来,房价过快上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06年房价一路飚升;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和汶川地震后,房市一度低迷,中央和地方旋即出台救市政策,房市迅速复苏,到了2009年,部分城市却出现房价过快上涨。今年“两会”结束后,国务院于4月又出台了调控政策,目前已经显现房价稳而不升,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胶着博弈,部分城市稳中有降,二、三线城市再度出现低迷。房价是否会反弹,仍然倍受关注。
房价是涨是跌,是否合理,我们应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构成要素入手,根据商品房本身的成本构成去探究房价是否违背市场价值规律,方能找出房价调节的治本方略。
一、从房产成本构成要素剖析房价上涨的内在因素
在市场价值规律的条件下,房产的成本、价格、价值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成本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价格是否违背价值规律,我们首先要从房产成本构成要素进行探究,房产成本由哪些要素构成?笔者从涉及面广人多的三线城市着手,对颇具代表性的中小高层建筑进行了调查。调查区间为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调查对象为房产成本构成要素在调查区间中的变化情况,包括三大类16个成本要素,即:政府税费成本、_工程造价成本、经营管理成本。
调查显示(1):税费、造价成本、经营管理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7%、18.34%、32.56%。综合成本年均增长28.52%,房价年均增长22.23%,成本增长高于房价增长,可见成本增长成为推动房价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显示(2):政府税费成本在各调查年度房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0.45%、38.49%、37>47%、40.53%;造价成本在各年度房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24%、45.58%、45.21%、41.58%;经营管理成本在各年度房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6.31%、15.93%、17.32%、17>90%。可见,三大类成本中,政府税费成本略低于造价成本。所占比重较大。
调查显示(3):土地成本上涨过快,2007年比2005年上涨139.07%;2009年比2007阜上涨25.1%;2010年比2009年上涨32.19%;年均增长率为58.12%。
调查显示(4):企业利润率在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为16.51%、21.72%、2.81%、0.23%,从2005年后已呈下降趋势,今年调控政策致使楼市低迷,部份城市部分楼盘已出现价格与成本倒挂现象。可见,房价上涨并非开发商的高利润所致。
为了进一步弄清房产成本构成上涨原因。我们查询了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的建筑造价信息和造价定额。
调查显示,各调查年度建材与2005年相比增长率分别为119.17%、129.45%、135.34%,年均增长率为27.99%;人工费增长分别为194.70%、223.50%、232.70%,年均增长率116.97%。与2000年相比定额人工费增长2.5倍。除建筑材料和人工费上涨外,建筑强制性规范提高,建筑防震等级提高,建筑品质提高。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运用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商品房的造价成本必然逐年增加。
房产成本构成要素显示,管理成本年均增长为32.56%,造价成本年均增长18.34%,政府税费(土地)成本年均增长41.37%,在三大成本构成中政府税费成本增长最快。商品房各成本构成因素逐年增加,商品房价格必然增长。而商品房随着价格的增加,利润率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分别显示为16.51%、21.72%、2.81%、0.23%,呈下降趋势。房产成本是商品房价格的基础,商品房价格随成本的涨跌,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
二、从房价上涨的外部动因研究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
房产成本逐年上涨是房价上涨的内在因素。房价上涨的外在动因在哪里?我们还得认真去探究,方能找到问题的本质。
1.土地价格诱惑的动因。首先是地方政府利益的驱动。调查反映,土地价格在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均有上涨,四年平均上涨5812%,其收益占了地方财政50%。作为地方政府,为促进其区域性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不得不在城市经营上下功夫,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拓展规划方案,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规划,透露城市经济政治中心转移信息,想尽办法大力拉动土地价格,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再将土地收益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城市资源再配置,以彰显地方政府政绩。故此,地方政府不得不竭尽全力拉动土地价格。其次是企业看涨土地圜地。任何企业都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把宝押在城市资源有限性的土地上,表现在一是囤积土地,价涨开发;二是以投资工业、商业、旅游为名,进行廉价圈地,厂不冒烟,游不见客,等待时机,土地变性,改变用途进行开发;三是在土地拍卖市场中买标围标低价中标“竞买”土地也再所难免。在相同区域同期开发项目房价相差不大但土地差价却较大,低地价扭曲的房价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土地供需动因。土地是房产的载体,房地产企业对土地的依载性较强,土地市场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是近几年房产价格走好。价格逐年上涨,不少行业和个人纷纷投入房地产行业,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土地拍卖市场中,不加思考不计房价成本奋勇举牌。二是个别大企业为其业绩不惧地价高低,在土地竟拍中一路争先,抱着土地损失在股民中捞回,墙内损失墙外补的消极心理,致使楼王地价频频出现。竞争加剧土地价格飚升,已经出现“面粉高于面包”的价格怪象。
3.财税依赖动因。据调查,在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的房产税费年增长率达到了45.23%。房产税费占据了地方税收的60%,如果房价下跌,也会影响地方财政收入。
4.企业追求利润的动因。近年来,房产市场基本是卖方市场。卖期房较为普遍,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危及到的房地产业出现“市场低迷”,在2009年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救市政策
后,房地产市场迅速复苏更为活跃。部分开发企业在商品房销售价格上利润空间留置较大,这也是房价上涨的市场动因。
今年已出现全国性楼市低迷,销售迟缓。相应增加的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必然转嫁消费者,可能出现房价反弹。
三、从完善市场机制着眼研究房产调控对策
1.有效运用土地调节杠杆。土地是房产的载体,商品房市场供应是否满足市场需求,直接关系到商品房的价格泡沫大小。根本的问题在于决策者要善于调查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弄清商品房市场的需求量,弄清具备保障性住房条件的需求量而有的放矢,有计划地时市场释放土地,促进商品房市场供需平衡;有计划安排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不仅要对房产市场适度释放土地,更重要的是对释放市场的土地必须严格监管限期开发,以保障市场屠源,调节供需矛盾,稳定市场房价。
2.完善土地市场“招、拍、挂”方式。一是土地“招”和“挂”弊端重重,应于取消。对于招挂的工业用地、旅游服务业用地变更土地用途都必须进入市场拍卖,拍卖土地价格减变性前招挂价格为政府收益,禁止以评估价暗箱操作,还土地市场的平等主体地位。二是土地“拍卖”方式应于完善。单纯以土地价格拍卖已成为了地方政府非理性抬高地价的主要手段。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刷新的“地王”,必然带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房价上涨。完善土地拍卖方式,改变单纯的以土地面积竞价,实行以建筑楼地面价格和房产销售价格的多元竞价方式。在土地拍卖中设定最高房价,地价与房价同时纳入竞价,房价超额土地拍卖限价部分用税收杠杆调节。三是要统一卖地标准,设置土地拍卖刚性条件,以具备开发条件土地供给市场,避免以土地拆迁、市政设施不具备造成土地闲置和滋生土地市场腐败。
3.地方政府要从土地财政解脱出来。GDP增长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更关系到地方行政官员的升迁。所以各地政府官员,除了地方稳定之外,就不惜一切代价抓GDP的增长。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提高GDP,什么项目才能快速提高GDP?从各方面来分析,那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业除了税费归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也归地方政府使用。政府从农民或居民手中几千几万元一亩征来土地,几十万,一百多万,几百万一亩的价格卖出去。近年来,地方财政已经形成了土地财政。土地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五成左右。依赖土地发展的房地产业也成了地方财政依赖的财源,为此而成了政府追求高地价的动力。据相关统计,近几年来,房地产实现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六成,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税费收益的依赖程度之大。政府如何从土地财政中解脱出来,笔者认为,土地的有限性必然另辟财源,适时适度合理征收房产税也应该是一个长远的方略。
4.规范行政行为,禁止以企代政收费。行政收费或搭车收费近年频频增加,从而加重房产开发成本也是房价上涨的因素。在房地产市场中,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利用(借用)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的《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精神,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强制企业到指定机构接受检测、、咨询等服务和借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强制收费的各种“乱收费”行为,应坚决取缔。
5.有效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经济杠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正确运用经济杠杆,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从宏观经济着眼,遵循市场规律有效运用金融、税收经济杠杆。调节房产价格。
(1)税收杠杆。税收是房产开发成本的组成部分,房价也必然随税收成本高低而变化。一说房价过快增长,就一味加大税收比例。如不分土地购进价格高低进行一刀切确定和增加土地增值税。对增加的税收成本,房地产开发企业必将其转嫁于消费者,必然造成房价上涨。土地增值税的核定本身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以一个城区房价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就土地购置价差部分核定比例征收应较为合理,也较为简便易行。营业税及附加目前是按房屋销售价征收,其房价所包含的造价及造价构成的材料已进行多环节征税。笔者认为,应扣除房产造价成本征税较为合理,也是调控房价的有效办法。在我国的税制上,一个产业存在税种太多,房地产业迭25种,有些税种征收比例极不合理,如房产租赁税率和附加达到了20.15%,严重影响了第三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及就业。由于多税种的税制,企业花去很大精力研究税务,接待检查。运行成本增加。这也是增加开发成本,造成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税收是经济调节的杠杆,就是要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影响房价过快上涨因素中去研究分析并相应调节税收政策,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涉及房地产税种太多,如何公平税负,合理设计税制,适时调整税收需要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尽快完善。
(2)金融杠杆。在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居然也有开发商以低价圈地,土地抵押贷款建设,“借鸡下蛋”扰乱市场。笔者认为,紧缩开发贷款关闭土地抵押贷款是目前房产市场应该实施的调节手段,但对购房者限制:套房贷,提高首付、提高利率,笔者认为有失偏颇。刚参加工作买小房,工龄长了换大房;刚进城打工买小房,挣了钱买大房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现实需求,这种换房实质是需求购房,不应该在首付和利率上提高门槛。故应依据我国不同城市房地产业的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实行有差异的金融调控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Based on Game Theory
Guan Jian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650,China)
摘要: 企业关于某个项目的投资与否,轻则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重则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本文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基础产业的行业特点,并根据市场情况,以单个博弈主体和多个博弈主体为前提分别对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镁粉项目的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情况都可以进行投资。
Abstract: Business investment in a project not only affects the economical benefit, but also connects the survival and disappearance of a company. Based on game the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industry and then magnesium investment decision of Benxi Iron and Stee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by single game subject and more game sub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vestment is feasible whenever in either case.
关键词: 博弈论 投资 决策
Key words: Game Theory;investment;decision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092-02
1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虽然博弈论涉及的主要是经济学问题,但是其内容、方法和决策模式,也可以应用在投资管理上。
1.1 博弈论的构成要素①参与者:即在所定义的博弈中究竟有哪几个独立决策、独立承担结果的个人或组织。②策略:即规定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做法或经济活动的水平、量值等。一局博弈中,每个局中人都有选择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方案,一个局中人的一个可行的自始至终全局筹划的一个行动方案,称为这个局中人的一个策略。如果在一个博弈中局中人都总共有有限个策略,则称为“有限博弈”,否则称为“无限博弈”。③进行博弈的次序:各博弈方的决策有先后之分,且一个博弈方要作不止一次的决策选择,就出现了次序问题;其他要素相同次序不同,博弈就不同。④信息:是指每个参与人的特征、支付函数以及策略空间在所有参与人中是共同知识。⑤收益: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博弈都有一个结果表示各博弈方在该策略组合下的所得和所失。
1.2 博弈模型的描述方法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把博弈论模型用五个方面来描述:即G={P,A,S,I,U},其中:P为博弈的参与者;A为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S为博弈进行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I为博弈信息,能够影响最后博弈结局的所有局中人的情报;U为局中人获得利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
2基础产业集团公司投资决策特点
2.1 行业竞争接近寡占、市场趋于饱和所谓寡占就是在行业中,每家公司都拥有相当程度的垄断力量,在这少数几家大企业集团构成的行业中,任何一家企业集团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集团。
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隶属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属于我国钢材类基础产业中的大型集团,而我国的基础产业受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型集团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具有了较强的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许多大型基础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例如能源、电力和钢铁)甚至衰退期,表现为市场趋于饱和、技术落后。因此,这些集团企业的经营方式逐步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进行有效投资是企业集团实现资产增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必要手段。
2.2 注重投资风险的控制俗话说,一子错,满盘皆落索。集团企业一向实力雄厚,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积淀来支持投资,但是如果对投资风险不加以控制,极有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毁于一旦,当下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我国投资体制不健全,投资的配套体系缺乏及监管不严的情况下。如果投资决策失误,企业现金流、信誉以及社会地位和形象会迅速化为乌有,致使企业陷入严重困境。所以集团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时,必须进行科学的风险收益分析,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和反馈体系。
3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镁粉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并不是一个投资项目机构日常活动最经常的部分,但是却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投资项目金额大、投资时间长、风险大,一旦投资就难以改变或补救,所以决策就尤为重要。
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钢材,钝化镁粉主要用于转炉炼钢铁水预处理脱硫,随着钢产量的增加,镁粉需用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产能在中国的迅速集中,使我国大型基础产业集团企业原料供应不足,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考虑是否投资年产5000吨镁粉的项目,以下基于博弈论分为单个博弈主体和多个博弈主体分析:
3.1 单个博弈主体进行决策此为单个博弈主体在不考虑其他博弈方的前提下做出决策,即在市场上只有自己一个投资主体,做出投资决策时,仅考虑自己内部的约束条件,即投资所需要的人财物因素以及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假设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拟对该项目进行投资,投资额为I,则该企业的收益函数为:W=S不投资U-C投资
其中S为企业不投资该项目时获得的收益(如利息收入);U为投资该项目后获得的收益;C为投资该项目时发生的成本。明显当U-C>S时,企业的最优决策是投资;U-C
经过初步预测,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430万元,即C为430万,包括设备费用、基础设施如锅炉、水电设施等费用、厂房费用等。
按照2011年存款利率标准,一年3.25,二年4.15,三年4.75来计算。
若投资,根据镁粉生产同行业利润率1.5%的平均水平测算,预计年可实现利润300万元以上。
根据以上数据,则得出,
第一年:W=4439750不投资-1300000投资
第二年:W=4478450不投资1700000投资
第三年:W=4504250不投资4700000投资
根据以上对比可以分析出,第一年,第二年是没有收益的,从第三年开始收益逐渐增加,所以从长远看,需要投资。
3.2 多个博弈主体进行决策就目前的市场看,企业可以完全垄断是比较少的,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时,往往存在着多家同行企业,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策略。假设市场上有包括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两个博弈方在同一约束条件下作出决策,这时投资双方在作出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方面的约束条件,还要考虑自己作出投资决定后,对博弈方决策带来的影响。
假设本钢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T1,另一家竞争企业为T2,依旧为镁粉的投资项目,则T1和T2在决策前都有两个选择,即投资镁粉和不投资镁粉。两者的投资决策对对方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且假设这种影响的程度是相同的,即不考虑两个投资者在自身质上的区别。
根据市场情况,投资与政府支持与否密切相关,设a为政府管制系数,它表示政府价格管制方式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a其值大于0。一般情况下,当政府对该行业产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时,值较大,而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时,值较小。
在投资中,考虑竞争的趋同效应,当T1或T2在控制投资成本时付出的努力越多,则T1或T2努力的效果越小。令b1和b2分别表示T1和T2在控制投资成本上付出的努力程度,则上述两投资者的相互影响可以用b1/b2和b2/b1来表示。
假设T1成本C1,收益U1,T2成本C2,收益U2。
则投资者Tl和T2的效用函数可分别表示为:
U1= C1*a+C1*b1- b1/b2*C1
U2= C2*a+C2*b2- b2/b2*C2
T1和T2的投资决策选择和效用函数图:
在效用函数图中,U值大于零,U1或U2值大于U值。得出双方收益如表1。
由此得出结论,多个博弈主体进行决策,即多家企业投资时,也可以选择投资。
参考文献:
[1]康凯,刘涛.博弈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时代经贸,2011,(1).
[2]任德平,王道平.基础产业集团企业在投资决策中的博弈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5).
[3]王立军.博弈论:投资新工具[J].新视野,1995,(4).
[4]张绍智.企业竞争中的博弈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9).
[5]张冬梅.企业竞争的博弈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24).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边界;制度变迁;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05-05
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面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所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进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逻辑前提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但是,人们对于什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并未达成一致。从构词方式上看,城乡教育一体化由“城乡”、“教育”、“一体化”3个关键词组成,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首先要从这3个词入手来考察。城乡的边界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范围,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一体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的可能路径。
一、城乡的边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范围
城市、城镇、农村、乡村等概念,都是表述我国社会区域的基本概念。本文中的所谓城乡指城市和乡村。但是,我国对城市和乡村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很大分歧,在使用这对概念时也较为混乱,其结果是影响了人们对城市、乡村等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因此,对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研究,必须要澄清城市和乡村的概念以及空间范围。
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内涵,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描述,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等。在实际当中,人们往往也是从多功能的角度对城市与乡村进行划分的: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城市分散的地方,主要依赖自然过程进行生产;城市则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往往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1 ]。《现代汉语词典》也对城市与乡村的概念做出了类似的解释,所谓“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乡村”则是“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 [2 ]。现代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更为复杂而又模糊的概念。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增强,传统意义上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已不是那么明显,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对于我国来讲,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里有了乡村社会文化的一些特征,而乡村里也同样有了越来越多的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一直以城、镇(乡)的行政界限作为城乡划分的基础,而实际上在城、镇行政区划内也往往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农业和农村人口,城镇的实体地域概念并没有真实的建立。
总而言之,不仅在纯理论意义上界定城乡的概念是一个难题,即使对城乡的概念达成了一致,甚至确定了具体的标准,也很难在实体地域上将二者严格地分开。但是,现实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却不允许这种模糊性的存在,必须对此加以确定。从国家的统计标准来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把我国的城乡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城镇又分为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不包括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的乡以及村。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统称为县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同样不包括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当中的乡和村。乡村是指城镇以外的区域,分为乡中心区(乡政府所在地)和村庄,其地域范围不仅包括行政区划当中所有的乡及其中的村,还包括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当中的乡和村,也包括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当中的村。
上述规定及其实施办法对于认定和划分城乡边界提供了很好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城乡是具有相对性的。如果把乡村看做“纯粹”意义上的乡的话,那么相对于乡村,镇区就更具有城的意味。但是和城区相比,镇区就显得更像乡村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城乡看做一个连续的序列,根据城乡的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以及我国的行政区划,把我国的城乡关系划分为7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村内部乡中心区和村庄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镇域内的城(镇政府驻地)和乡(村庄)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县域内一个镇的镇区与另一个镇的乡村的关系;第四个层次是市辖区内的城区与乡村的关系;第五个层次是地级市内的一个区县的城镇(城区和镇区)与另一个区县的乡村的关系;第六个层次是省域内一个地级市内的城镇与另一个地级市内的乡村的关系;第七个层次是全国范围内一省的城镇与另一省的乡村的关系。与这7个层次的城乡关系相对应,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可分为7个层次。考虑到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情况,乡和镇一级、县和区一级的可以合并到一起,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也因此得到简化,依次是:镇(乡)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县(区)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地级市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省域内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家层面的城乡教育一体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非同步性,但这种非同步性并非是从低到高层次的依次实现,而是依据管理和投入主体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虽然乡镇是我国最低层次的行政单位,但是由于其不是管理与投入的主体,并不适合以它为基本单位来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而县级政府则由于其义务教育的管理与投入主体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单位。正因如此,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就成为我国现阶段的政策选择。等到县(区)域内实现基本均衡以后,要想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就需要管理和投入主体的调整,这意味着统筹主体的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层次越高,统筹主体也就越高。
需要指出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的非同步性,并不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各层级政府开展的有先有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层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是在不同时期各层级政府的侧重点和实现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二、教育的本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不管是区域一体化理论还是城乡一体化理论,都主要是从经济方面展开,虽然也涉及到了社会的其他方面,但并不是主流,研究也并不成熟。教育作为一个与经济并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的领域,虽然我们可以从城乡经济一体化研究中得到很多启示,但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肯定与城乡经济一体化有很大差别。如果不注意这种差别,而盲目借鉴,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1. 城乡经济一体化与制度
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城乡经济关系经历了一个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城乡经济分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它的产生源自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以现代化的工业部门为主,而农村则以传统的农业等部门为主,工业和农业的生产效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要想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要拉平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差距。当农村农业部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并呈现出无限供给的趋势,这时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如果要想继续提高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转移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村农业人口。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差距不断缩小。当农村人口减少到一定的程度,城乡之间的生产效率趋于一致时,城乡二元结构就会得到消除。虽然包括经济在内的一切社会领域的活动,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但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作为参与主体的人有意识建构的结果,而是源自于社会自然分工所造成的工农差别。所以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更多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传统经济学只关注土地、劳动、资本等实体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开始把制度作为影响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到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位置,用制度及制度变迁来解释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制度到底是作为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来影响经济,在这一点上可能还存在争论,但是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要素是确定无疑的。用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就是,制度规定了产权结构和游戏规则,从而约束了人的行为和经济效率。但是,无论如何,制度本身并不等同于经济,最多只是影响经济的一个要素。并且,经济自身有着客观的发展规律,制度的制定也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建构,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样,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来说,对制度的选择不同,可能会影响其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但并不会改变经济规律本身。
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质是制度建设
与制度外在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相比,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制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城乡教育制度(体制机制)的一体化,他们具有内在统一性。这是由教育的本质来决定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而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较弱。教育到底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长期以来存在争论,这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教育究竟存不存在规律的争论。既然教育没有或只有弱规律性因素的制约,这使得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来建构教育制度。
其次,正规的学校教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开始出现的。从广义的教育活动来看,它与经济活动一样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同时出现的,诞生于国家之前。但是,对于学校进行的正规教育活动而言,它产生于国家之后。这种现象说明,教育是作为国家的一种制度建构而存在的。
再次,从国民收入的分配来看,教育处于再分配领域。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阶段。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与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和谈判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教育不属于物质生产活动,只能通过财政和政策等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正常运转。财政和政策等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制度保障。
最后,从产品性质来看,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根据世界各国的通例,人们都把教育视为一种公共或者准公共产品,由国家出资来兴办教育,义务教育尤其如此。由国家出资兴办本质上就是一种制度供给。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宏观意义上讲,教育与制度是内在统一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建构,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来说同样如此。
3. 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区别
通过以上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教育与经济有着很大的差别。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而教育与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通过强制力来实施完成的变迁方式,即强制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社会和个人为获得潜在利益而进行的制度变迁,即以需求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对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来说,由于其与市场联系密切,以需求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更多一些,市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由于其与经济的差别,决定了政府是促使其发生变迁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中国的集权式政治结构中,政府拥有绝对的政治力量对比优势,而且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 [3 ]。从这个意义上讲,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市场的地位在其次。关于这一点,众多的研究者也有着充分的认识,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其实质就是制度问题。
三、一体化研究的不同范式及相互关系:可能的研究路径
当前,在我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大体存在着3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博弈论范式以及制度主义范式。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4 ]:第一,系统优先于其各个构成要素;第二,系统的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第三,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都有一定的功能,或正功能,或负功能;第四,每一个系统都是各部分良好结合的有机整体;第五,社会是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第六,社会系统的良好运转,需要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一致与共同目标的达成;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应该是稳定的秩序,而不是分歧和冲突;第八,社会系统要稳定,有些功能条件就必须得到满足。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的功能主义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功能方法的基本观点,如有的学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发展中,不能把城市和乡村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而要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束缚,以系统化的思维方式,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实施教育的现代化 [5 ]。还有的学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构建双向沟通、动态均衡、良性互动的教育体制机制 [6 ]。
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有时也称为对策论,或者赛局理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在经济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当中,笔者曾运用博弈论方法,选取政府、社会与受教育者三方作为权力与利益博弈的主体,来解释城乡教育制度的变迁过程 [7 ]。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也是各教育主体博弈的结果。
制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范式,一直非常宽泛。制度主义范式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分析等诸学科中的兴起,构成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制度作为社会科学分析的一种范式,因为不同的假设、逻辑以及主张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构成了不同的制度分析观。虽然不同的制度学派主张不同,观点各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十分重视制度的重要作用。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学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其实质就是制度问题。有人指出,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 [8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本身就是制度问题,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改革制度入手 [6 ]。
上述3种研究范式对于理解和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都具有非常大的启示作用,但是和任何一种理论一样,每种研究范式在具有自己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结构功能主义范式虽然指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然状态,但是功能主义者一般最关心社会结构的静力学,而较少关注社会结构的变化;致力于发现社会的稳定,而不是社会变迁;是一致,而不是冲突;是因循,而不是创新;是规范的拘束力量,而不是规范据以建立或被新规范所代替的机制 [4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就很难说清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然状态是如何达成的,其动力机制何在。而博弈论范式,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冲突论范式恰恰解决了“功能主义者不能在他们自己的理论中提出和处理一个充满了冲突与需要根本改革的当代社会中的主要问题” [4 ]。与功能主义关心一致、调适与合作不同,冲突论则关心冲突与斗争。功能主义研究一种因素对于另一种因素的适应,冲突论则研究它们不协调的程度。前者视社会体系的均衡为关键概念,后者则认为系统的变迁至关重要。冲突论虽然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但是与功能主义者将稳定与均衡视为社会的主导秩序一样,冲突理论则假设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的变迁流转过程,从一个极端进入了另一个极端。制度分析范式的出现,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架起了一座桥梁。
以往,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对制度概念进行了理解。尽管对制度的理解形形,但总体上都倾向于在规则、规范性这一维度上理解“制度”概念。规则本身就是一种结构。当代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就曾从结构的维度理解“制度”概念,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吉登斯认为社会自身再生产具有“结构性特征”,并且这种“结构性特征”最根深蒂固,而“结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制度中反复采用的规则与资源。吉登斯事实上将制度规定为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具有稳定性与持久性特征 [9 ]。它具有实践的特征,是人类较稳定的行动程序。通过这一理解,就把制度与结构功能主义所倡导的秩序与系统结构联系起来。那么,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制度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博弈是社会主体从各自的动机出发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制度与博弈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第一,制度是博弈的均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博弈会形成制度或制度体系,即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持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规范、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行为选择;第二,制度是多样化的,通常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或相互作用是在先前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或多或少受到制度的制约。而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或相互作用的进行,制度会随着时间、技术、偏好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制度变迁。所以,制度变迁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同时,人们又会在新的制度安排下相互作用即博弈,如此循环往复,人类在曲折中不断进步与发展。
虽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在研究假设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别,但是不同的理论视角是互相补充的,我们力求的是视界的融合,而不是用某一理论视角解释所有的问题,这在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以往的文献当中也很少有用单一视角来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只不过很少有作者意识到自己在研究当中的这种视角的转换。比如在谈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未来样态时,多数学者用到的是功能主义的视角,而在谈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时,却又不自主地转入到制度主义的视角,在解释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时,有些学者则采用了冲突论的视角。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统一理论研究框架,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路径应该是整合性的。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陈天祥.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6-93.
[4]于 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王克勤.论城乡教育一体化[J].普教研究,1995,(1):6-8.
[6]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26.
[7]杨卫安.我国城乡教育关系制度的变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