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论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时,人们往往从某一个方面的创新论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各种创新共同推动的,即各种创新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一、观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观念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在我国经济发展靠前的地区主要是更新了发展观念,而落后地区主要是发展观念陈旧,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现在提出转变发展观念,跨越式发展。比如湖北武汉在八十年代中期还排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位,除了北京、上海就是武汉!而现在呢?据瞧这网:2011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1上海 2深圳 3北京 4广州5苏州 6青岛 7宁波 8无锡9杭州 10大连 11南京 12佛山 13重庆14成都 15天津 16澳门 17武汉 18厦门。而且我们知道这还是近几年武汉加快了发展之后所处的位置。虽然去年武汉的GDP排到城市的第十位,但城市建设应该占据了太大的比重。
再比如湖北襄阳,也正是因为观念的落后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错过了大好的发展机会。当时,航天066基地(中国三江集团)看上襄阳交通便利、城市基础设施好,与襄阳市沟通,准备整体从宜昌远安搬到襄阳,而襄阳市领导提出了种种苛刻条件,最终这个拥有近2万人在岗职工的大企业被湖北孝感请了过去。这在襄阳发展备忘录里有记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时二汽也打算整体从十堰迁到襄阳,被当时的有关领导拒绝了,拒绝的理由非常搞笑――占地太多且公路边的农田是用来参观的。好在最终留了个二汽的尾巴――小轿车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观念的落后导致了湖北武汉、襄阳在全国的落后,观念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太重要了。
二、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冲突都必须用制度协调来解决。市场不可能自动引导某个人或集团进入市场或退出市场,究竟谁是某一机会的卖者或买者的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公有制或国有制也不能解决公众之间的种种冲突。社会总是需要制定一系列规则来协调人们的关系。
所谓制度,是指确保建立构成一个社会或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的各种规则,它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诺思(Douglass C.North)给出的定义是: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林毅夫则将制度区分为两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制度安排是指管束约定行动模式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正式的制度安排有: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而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经济学家在使用“制度”这一术语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制度安排。
把生产关系定义与制度含义作一比较,就可以把制度作为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可把经济增长视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定制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但在某些历史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或阻碍生产力发展。因此,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制度因素的作用。人们通常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而只是把它作为研究经济增长的已知的、既定的前提或外生的变量。然而,制度创新却能在物质生产要素不变尤其是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制度因素客观上制约着经济增长,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不可能撇开制度因素。 经济制度创新既能改变经济中使用的资源效率,又能改变收入分配,因而可以塑造出新的激励和动力机制,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稳定如何是衡量经济制度效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一个由于周期性的不稳定而不能在各个时点上发挥其潜力的经济制度,不能期望它在整个时期中会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任何一个时点上潜在产出的损失都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种浪费的代价很明显,例如失业、通货膨胀等。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因素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和维持宏观经济运行的顺畅,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非常重要。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各项制度的调整,政策的改变,即制度的创新,那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要在很多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比如教育制度、劳动与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早已被中外经济发展史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在科学技术上很先进,那么经济上必然很发达,一个国家如果科学技术很落后,那么经济一定也很落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高速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和直接。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针,在科技创新上,重点作好以下三点:
一、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引进创新为辅。因为自己不创新,引进别人的创新,就会受到别人的技术制约。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不同部门共引进九条啤酒自动化生产线,重复引进。不仅如此,后来才知道是欧洲六七十年代淘汰的技术,这个例子说明自主创新是多么重要。当然,在我国改革开放初中期,由于自主创新的能力有限,主要靠引进创新。比如海尔集团,1984年,销售收入348万元;1996年发展到616亿元,提高了1770倍。海尔集团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就是靠技术创新,特别是先进技术引进。如果没有德国利渤海尔公司几十年前输出技术,海尔公司技术不可能达到如此高度。在引进创新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技术创新,从而创造出海尔神话。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高,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出口创汇。比如奇瑞汽车,90%以上的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车技术出口东南亚许多国家。
二、技术创新应注重社会效益。据2014年8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报道:关于暑假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家用电器与儿童安全问题。报道了四个案例:其一,一岁半小男孩手放入高速运转的果蔬料理杯中,后被消防官兵锔开杯体取出,幸亏是朔制刀片,否则手指就断了;其二,五岁小男孩脖子卡入幼儿园大门中,不能进出;其三, 六岁小女孩玩捉迷藏躲在大石头的空心中被卡住出不来;其四,两岁小男孩从方桌上跳进双缸洗衣机的脱水缸中,无法出来。上述案例中孩子都是由消防队员解救,少则花费十几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笔者在思考,面对经常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案例,我们的消防队员还在使用传统的解救工具,既费时又费力。我们的技术创新部门或企业为什么不能生产出包含技术创新的专用解救工具?针对案例一,能不能生产出当异物进入杯体,刀片停止转动?人的生命、健康应该是第一位的。说道底,这是一个观念问题。显然,技术创新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三、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无论是科技创新本身,还是科技创新的推广、使用,都需要大批的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没有这些科技人才,很难实现科技创新。这些人才从那里来?除工作岗位上培养外,要得到大批科技人才,那就是通过学校或专门的培训机构来批量的培养。根据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培养科技人才。不断更新教育思想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变换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迅速的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应用型人才。
除上述三个方面外,科技创新还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国际化创新目标、科技创新的观念转变、科技创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等等。
总之,在论及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时,人们往往局限于从某一个方面的创新来论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实,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包括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在内的各种创新共同推动的,即各种创新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 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效益》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4.9
[2]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人才流失 甘肃经济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给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1亿左右。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使得中西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涌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有的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劳动力流动可以缩小地区间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消除要素禀赋差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异。
针对甘肃省劳动力流动现状,仅根据净迁移量分析其对甘肃经济的影响并不全面,因为甘肃省劳动力特别是流动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差别交大,其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度不可一概而论。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人口流动除了具有内陆流向沿海,落后流向发达等特征以外,还存在明显的农村流向城镇、人才迁出、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的特点。最终的流动结果是人才大量流失,经济增长缓慢。本文针对甘肃省劳动力流动现状,对现象、原因进行分析,以保证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制定合理的甘肃人口流动政策。
二 劳动力流动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农村劳动力“显性化”阶段、高速流动阶段、停滞阶段、跨区域大规模流动阶段。与全国趋势相同,甘肃省每年就业人数也在递增(见下表1)。
甘肃省是一个人口大省,2010年年末总人口为2560万人。同时也是一个农业人口居多的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全省就业人员总数为1431.9万人,城镇就业人数仅为317.9万人,而农村就业人员多达1114万人。其中,从事乡镇企业工作的有233.5万人,从事乡镇私营企业工作的有22万人,其余31.9万人从事乡镇个体工作。全省大部分劳动力都集中于第一产业,占全省就业人数51.1%,而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却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5%,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过多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第一产业不仅会降低农村生产率,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来分析。甘肃省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不高[4],全部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7.1%,高中文化程度占10.9%,大专及以上仅占8.2%,而文盲率却高达10%。数据表明,甘肃省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较高文化程度比率均低于全国水平,人力资本含量不高。见下表2.
通过观察历年来甘肃省机动人口变动情况发现,每年迁入及迁出人口大致相同,而省内迁入及迁往省内的人数几乎占据了大部分流动人口数量。省内间流动大多都是农村劳动力,而省外流动多是专业技术人才――人才流失,每年人才流失数量几乎是人才流入数量的两倍。见下表3.
三 劳动力流动特点及原因分析
1.农村劳动力流动特点分析
目前,甘肃省农村富裕劳动力达400多万。由于农村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导致人口基数不断加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纯农业劳动的需求越来越小,导致剩余劳动力增多;加之农村教育水平、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经费短缺、专业技能培训机构严重缺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量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不仅会降低劳动效率,也会降低农民纯收入,同时造成农村较高的失业率。所以,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必要性,只有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才能完成甘肃省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
然而,不能因为需要就盲目地鼓励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城镇,如此缺乏竞争力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层次的工作,而且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多选择在省内迁移。加之农民外出务工本身成本就高,这样低效率的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拉动能力不会太高。
2.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人才流动是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方式,但是所谓的流动是双向的,既有人才的流出也有人才的引进。而甘肃省每年的迁入人口数几乎是迁出人口数的三分之一,2010年省外迁入人口仅69508人,迁往省外人口多达182702人。人才外流的主要途径有高考、毕业工作、工作调离、出国等,这些年来特别是高校人才、科研机构人才流失极为严重。甘肃省人才外流对于人才来说利大于弊,毕竟可以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但是对于流入地来说也会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而作为人才流出地的甘肃省来说则是损失重大。甘肃省教育条件、规模、环境落后,教育资源缺乏,培养一个专业人才、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成本要远远大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大量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纷纷离开甘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兰州大学每年失去几十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教师,更有人曾称[5]“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严重阻碍当地的教育及高校的发展。
人才外流的原因有很多:自然环境差,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低,海拔高,降水少,风沙大,紫外线辐射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资待遇低,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36539元,而甘肃省只有29096元,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则更大;发展空间小,甘肃省农业工业占主导,国有单位、事业单位比例高,而大量需要创新人才的私企、外企进驻率低,仅有的企业产品、服务涉及领域窄。除此以外,用人机制死板、收入分配不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低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四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的影响
1.农村劳动力流入对甘肃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成较大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确实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甘肃省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其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商贸以及社会服务等行业,为甘肃省的建设、发展、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劳动者的普遍文化水平及素质较低,贡献及收入有限,所谓的城镇化也只是表面现象,居民素质远未达到城镇化的标准。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势必会带来就业、居住、户口、医疗、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压力。
2.人才流失对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才流失必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甘肃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存在人才密度低、高级职称少、学历层次低、行业分布失衡、高级人才老化、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6]。大量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流失严重削弱甘肃省的竞争力。每年高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高层次管理人才、科研人员、医生等人才密集行业人才流失极为严重,高校毕业生外省就业率高达60%以上,加之不少科研单位都举家迁移至外省。种种现象都极大降低了甘肃省的科研能力、科技 发展、创新能力,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其他地区越来越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差距越大,人才从该地区流出的动力就越大,长此以往,在经济发展与人才流失之间出现恶性循环,形成“马太效应”。
五 政策与建议
1.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必须重视问题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个人素质,加强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竞争力。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鼓励农民自觉提升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加大农村教育程度,普及义务教育,降低文盲率;开设实用性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机构。这样才有能力有机会从事更多种类的职业,创造更多价值。
第二,改革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城乡劳动力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待遇等方面有不平等。大力改革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进城限制,增加农民工待遇,提高农民工生活保障。
第三,加大政府组织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全方位转移。由于农民对整个经济形势、就业方向难以把握,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宣传,结合甘肃省自身劳动力现状及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农民转移至真正有需求的领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转移,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
第四,鼓励人才回流农村。农村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人才,农业作为工业、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同样需要科学发展的动力。甘肃农村人才来源长期枯竭,致使农田种植方法落后、生产率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来源稀少。因此,急需大量增加农村专业人才以及科技研发人才,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则需政府在人才政策方面下大力气。农村自然环境、公共环境、人文环境都落后于城市,要吸引人才除了不遗余力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更要提供给人才更高的福利待遇,从思想观念到政策制度都要真正做到重视人才。
2.针对人才流失的政策建议。
第一,重视人才,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以往甘肃省大量人才外流,并没有真正落实留住人才这项工作,意识不到人才流失的危机感,削弱人才的重要性。如今必须转变人才观念,充分认识人才是关乎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给予人才一定的社会地位,增加其自身的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提供合理、优厚的福利待遇,保证人才的贡献与报酬成正比,建立地区附加津贴,促进不同区域相同人员享受大体相当的工资福利待遇。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无论是职位晋升还是薪金待遇都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特别针对科研机构,需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给予充足的科研经费的支持,搭建现代化的试验平台,在硬件设施方面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第二,制定人才保护政策,吸引人才。只有通过未来的发展空间、优厚的福利待遇、稳定的工作保障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甘肃靠其自身的发展魅力和环境条件吸引人才基本难以实现,所以要借用西部大开发、兰州新区建设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甘肃的发展空间和商机,针对创业人才更要放宽政策,大力支持并给予政策、法律保护。给他们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让人才施展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三,大力宣扬“建设家乡”,鼓励人才“走出去,更要走回来”。甘肃省当务之急是如何用好本土人才。首先是人文宣传,加强对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人才的思想觉悟,将“建设家乡”作为每个甘肃人的使命和责任,将甘肃未来发展的重担落实到每个人的肩上,甘肃以其稀缺的教育资源培育出的人才,毕业首先应当是回报家乡,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其次是制定相关的本土人才保护政策,一定程度的“定向”政策。本土高校保证较高的本省学生的招生比例,对于录取分数线以下且差距不多的学生可放宽政策录取,条件是毕业后需留在甘肃工作;鼓励学生去发达地区求学,但要保证人才回流数量,适当限制高层次人才户口迁移,对于国外、省外求学归来且优秀大学毕业的本省户口的人才,提供广阔的就业面、优厚的待遇。让走出去的人才也要走回来。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年度[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
[2]杨敏.劳动力流动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6
[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甘肃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待遇低还是机制“死”[N].中工网,2012.6.29
[6]傅为忠、凌芳、侯静怡.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人才的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6(2)
摘 要 外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日益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构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两大支柱除了国际贸易活动之外,便是国际投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短短24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信息技术产品规模甚至位居世界前列。要想继续在国际上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与话语权,更加充分利用外资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此进一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我国必须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利用外资 跨国公司 FDI产业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朝着外商独资方向发展
在外资经济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外合资作为一种双赢的引资,投资方式曾被广泛的利用,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外资经济的主要形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不确定风险的降低和各国投资政策的放宽,规范和透明,外商独资的企业迅速利用这一良好经济机遇迅速发展起来。跨国公司实施独资化方式主要有新建独资企业,在原有合资企业中增加投资和扩大股份占有额,或者直接收购和兼并国内企业。
在华外资企业对中国创新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评价,说明中国已经具有了良好的技术发展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学习能力。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社会的学习能力较强,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较好,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素质较好,可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在谈到来华投资的动机时,大多数外资企业认为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优惠的政策是外国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原因。
(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但投资领域有待拓宽
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它极大的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也使得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增大。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吸引外资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资国。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尽管受到一定的影响,利用外资金额先有所减少,但是自从1998至今都稳步增加,并且外资投资重点也由数量转向质量,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利用率。其次,投资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但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从产业分布观察,一方面受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际产业分工变化和产业国际转移影响,外来资本进入我国的主要投向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尤其集中在制造业。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按照上述各项指标计算,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单位数占全部外资企业的76.0%,第三产业占24.0%;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89%,第三产业占11%;第二产业拥有的资产总量占58.3%,第三产业占41.7%;第二产业当年实现的主营营业收入占78.11%,第三产业占21.89%。虽然外贸经济不断在试图拓展投资领域,但从1997年至今第二产业一直占全部合同外资总额的七成左右,而第一和第三产业所吸引的直接外商投资比例一直很小,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三)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从地域分布看来,外商直接投资比较集中,9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趋势一直比较稳定。一方面受地理和资源条件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影响,进入我国的外来资本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到2004年末,在全部外资企业单位数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北京、辽宁、天津等9个东部省(市)的占比已经达到88%,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依据资产总量计算,9省(市)所占份额也已达到74%。
随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外商了逐渐加大了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关注与投资。
二、外资集中的工业领域对中国工业增长的贡献
据有关资料,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达200多家,平均生产规模为二百多辆/年,最小企业的仅为年产十多辆,规模经济效应根本无法体现。随着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跨国公司的进入,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生了本质性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竞争,国内汽车制造业优胜劣汰,存活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外资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
三、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FDI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缩写,译为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东部地区为代表,我国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FDI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FDI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FDI从1990年的102.89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快速增长的FDI通过经济起飞资本,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等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扩大和产业进步。其中,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由于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规模大,起点高,投资总额大的特点,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另外,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力度的增强,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优惠的政策是外国企业来华投资的主要原因,我们将继续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在鼓励跨国公司扩大对华直接投资的同时,加快利用外资增长方式转变,更多广泛的吸引适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高素质人才。引进外资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罗智波.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2009(5).
[2]桑百川.外资控制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关键词:劳动力女性化;农业经济;影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农村劳动自农村走向城镇,从事非农职业。男性劳动力率先进入城镇,将家中农业生产留给妇女,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形成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村经济、农业生产以及妇女自身的影响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交点,至今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妇女的贡献和作用较以前有所提高;一种观点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经济有负面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女性化的现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我国各地都产生了农业女性化的发展趋势。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1986年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东部地区的妇女占36.4%,西部地区占13.6%,中部地区占20.8%。所以农村妇女向城镇转移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越在贫困、边远地区转移的妇女劳动力越少,农村留守人员女性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贫困、边远地区的妇女文化水平较差,影响她们转移的能力。1990年妇女从事农、牧、渔、林的人数占从事农业生产总人数的52.4%,2000年为61.6%。2002年由全国妇联开展的妇女地位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农业家庭中女性从事养殖、种植等农业劳动的人数占妇女总人数的82.1%,而男性占68.7%,女性高于男性17.4%。2006年妇联在甘肃、云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吉林、河北等十个省对万余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占总数的74.7%,妇女是生产生活的决策者,也是家务劳动的承担者。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男耕女织”逐渐转化成为“男工女耕”。农业劳动力女性化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征。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是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主要原因。在转移过程中,转移的农村女性数量比较少,转移的代价相对较大,因为土地制度、家务、生育、素质、性别、户籍等原因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女性难以彻底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而是被限制在农业生产上。所以我们要正视女性在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对于她们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各有运用各种措施予以解决。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农业经济具有的影响
(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正面影响
第一、能在数量上满足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降低或避免因为劳动力缺乏而产生的耕地撂荒现象。第二、能够确保农民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减轻市场所面临的压力。第三、它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条件,进而减少因为非农转移而产生的社会和经济风险。第四、能够让妇女运用闲暇时间对庭院经济进行发展,并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的活动中,以降低城市交通、就业、住房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它能让农村的孩子和老人得到帮助和照顾,对维持社会稳定和农村正常生活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六、它能够给农村妇女提供实践机会、经营管理机会、锻炼机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等,进而增强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并推动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对发展农业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降低农业劳动力结构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因为各种原因,农村男性的文化水平高于女性。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周岁以上有1.8亿文盲,其中1.54亿为农村文盲,城镇有0.28亿文盲,城乡文盲数量比为1:9,农村女性文盲是我国文盲的主体。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农民中很多转移到城镇中工作。所以随着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发展,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在整体文化结构方面有所下降,这是双重因素的减少,因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全国农业劳动力所具有的文化水平高。另外农村留守女性,不但要进行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要教育子女、操持家务,让她们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造成其文化水平难以提高。第二、农业劳动力女性化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我国运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决策、土地经营、技术选择等事情由户主决定,而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是男性。从前农村女性很少有得到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就农业推广而言,以前女性很少参与推广工作,她们尽管广泛、大量的从事农业活动,但接受农业推广指导、培训、教育的一般都是男性。从调查结果看,女性通常只参与村社级培训活动,而参与县级培训的女性所占比例特别少。所以当会管理、懂技术、有能力的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会造成劳动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降低。第三、传统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当丈夫外出打工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时,留守女性就会面对劳动时间长,购买生产资料困难、天旱、劳动设施陈旧等问题,让农业女性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处于困境之中。第四、农村缺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对农村女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差、水平较低,合作医疗的作用较小,重大疾病统筹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家中老人生病时,加重农村女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三、应对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负面影响和提高农村经济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农村女性教育体系,提高其文化素质
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劳动者,所以要保证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业生产,就要增强农村留守女性的文化水平,改变和更新其陈旧的观念,以满足建设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农村女性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是客观事实。我国现在文盲群体,留守的农村妇女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不但体现在由于农民工进城而出现的城市流动性打工子弟和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上,还反映出农村女性教育条件落后、教学资金不完善、教学内容较少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要从公正政策的环节入手予以解决。例如农村技术推广站可以运用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活动,向广大农村女性劳动者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增强她们农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减灾防灾的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运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的教育和普及,进一步增强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
(二)推广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激发农村女性农业生产的潜力
我国农业生产中不论是农产品还是生产方式具有的科技含量都较少,需要大幅度提高。在农村地区开展有效率的、规模大的信息服务与技术推广是建设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运用此方式为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实用又灵活的生产服务,促进她们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并让她们详细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提高她们的经济意识,为调整农业结构,迈向国际化、现代化奠定基础。地方及中央政府要增强财政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以补偿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缺失。例如建立起科技下乡服务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发放科技资料,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并开展专项技术讲座,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农业技术和知识。政府可以鼓励和动员高校农业专业人才,组织“教授顾问团”、“博士下乡服务团”等,对农业管理、栽培经济作物进行指导,并增强她们抗灾和作业的能力。在劳动力女性化的环境下,女人在生产管理方面有困难时,就要运用信息、科技等要素所具有的潜力,以弥补缺憾,保证粮食安全、农业稳定与经济快速发展。
(三)对农村家庭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
为了解决家人外出务工产生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三层女性选择减少土地耕种面积,在这些女性中半数以上选择将土地交给其他人管理,两层人选择将土地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或实物,具有不足一层人将土质差、距离远的土地撂荒不种。对农业生产类别进行调整的女性劳动力占总人数的三层左右,调整方式主要有:用单季稻代替双季稻、减少或增加水稻种植数量、减少或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减少或增加家禽或家畜的养殖数量等。农业女性劳动力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影响因素有两个。其一是丈夫打工提高家庭的收入,女性一人耕种土地比较困难,她们会选择减少土地耕种的面积。其二是农村家庭粮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丈夫外出打工致使家庭降低口粮需求,女性会降低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面积来提高家庭经济。例如甘蔗、柑桔、种桑养蚕等作物比较省力,可以分散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比较符合女性劳动力的特点,其收益性较好,很多女性劳动力会降低水稻种植面积,选择经济作物来解决劳动力少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减轻农业劳动力女性的负担
当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农村女性的负担更加沉重,她们不但从事农业的管理和生产,还负责赡养老人。而岁月流转,让老人的抵抗力不断下降,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会增加农村女性的负担。现代政府重要的属性是公共性,政府要担负起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的责任,在农村范围内积极推行现阶段能够实现的医疗体系,摆脱现在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幸福。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制能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负担,便于她们更好的参与农业生产,走好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每一步。四、结束语提高农业生产力、稳定农业地位是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必经途径和内在要求。我国已经体现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的趋势,成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挑战。所以政府一定要正视农业劳动力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践中要把性别意识引进到制定农村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以达到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作者:王晓东 单位:天津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卫霞.农业信息化: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1,(05).
[2]张笑寒;洪艳.农业劳动力女性表征与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2,(05).
[3]姚德超;汪超.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J].农业展望,2012,(02).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体;动力机制;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因而与企业、消费者和各级政府密切相关。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成员或主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在循环经济运行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些主体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发挥各自的职能并相互协作。这样,整个循环经济系统才能顺畅运转起来。然而,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实现。事实上,当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时,不会购买再生利用产品,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同样,当循环产业无利可图或资源能源监督都未能形成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转变增长方式,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一、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因而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而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为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借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创造条件;作为集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绿色采购行为直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和居民做出表率。
为使循环型经济系统顺利运转起来,企业、消费者、政府这三个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首先,企业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如,企业要制造节约资源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消费者也要实行绿色采购,优先购买此类产品。在这里,企业把保护环境纳入经营宗旨和消费者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是二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条件。其次,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中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围绕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回收、运输、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所谓静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述各类企业都是循环经济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相互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就无法顺利运行。再次,要建立政府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也应通过确立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适应政策的变化,以求减少政策执行阻力,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保证政府制定的目标、规划、法令、政策等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
为保证循环经济主体实现各自的职能,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一)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就会使其积极作为,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只有当它使企业有利可图时,企业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其发展,从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如,当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循环型产业成为一种巨大的商机时,企业就会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推动它的发展;当资源循环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时,企业就会从追求低成本高利益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对企业主体主要表现为追求循环经济中潜在的最大利润,对消费者则主要表现为以较低价格获得预期需求的满足。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决定于对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较,在效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商品。当循环型商品与原有同类商品相比效用相同或近似而价格低于或仅略高于原有同类商品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可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这种以低成本获取需求满足的利益诱导,会开拓和扩大循环型产品市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劳动力流失;影响;对策
前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农村人口迅速下降,农村形成一种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要构成的人群。农村劳动力外流是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呈现,本文就对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1 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务农人数迅速减少,以高达2%的速度在递减,当前我国的人口总额递增趋势有了一定的缓解,劳动力的增长也随之减缓,大规模非农就业的上升,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及持续转型的事物消费与农业结构会导致务农人数的下降。从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来看,当前我国农民工总数约农村总人口的1/5,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的情况。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仅从劳动力绝对数量来看,理论上是应当有剩余的,但是事实上我国小规模农业的形势对农村劳动力需求较高,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必然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
1.2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务工步伐受到阻碍
2009年的调查中突然显示“民工剩”,这个结论让人吃惊,但是也在预料之内,从其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表现十分明显,农民工失业返家的现象十分突出,但是从一些民间机构的调查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余力还没消除的时候,农民工仍然在计划务工,金融危机无法阻止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步伐。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形势,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是转移剩余劳动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次是由于外出务工是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解决温饱外问题的最佳方式之一。
1.3 影响农业基础的稳固性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由预期的收入差异决定,因此除了剩余劳动力倾向流动,一些非剩余的劳动力也倾向于流动,即使本地收入不断提高也无法阻止农民工外出的步伐,所以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不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为界限。从当前我国的生产格局来看,仍然以家庭为主,劳动力流失可以提升家庭收入,但是对整个农业生产会造成很大的的影响。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首先,耕地利用率降低,粗放经营
近年来,我国的土地利用率有了很大提高,少对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结构有了很大改变,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经营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大量农民将土地作为附带的生活方式,粗放耕作,导致土地率下降,也开始出现土地荒废的情况,农村土地日益变瘦,品质下降。
其次,基础设施落后,大量空心村出现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部分职位空缺,威胁农村的生产生活,大量土地荒废,空壳村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农村正在逐渐走向终结,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设备过于陈旧,老化、退化现象严重,原有的水利灌溉体系失去了利用价值,农业生产倒退到靠天吃饭阶段;农村道路变得日益狭窄,缺少硬化路,很多道路遇到雨天便影响交通功能,同时由于规划能力较差,私占道路现象十分严重,道路日益狭窄;农村空心化的趋势日益严重,举家外出人员数量逐渐增多,空心村成为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最后,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现象加剧,新技术普及度不高
农业生产进入到关键时期,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从基层调研的情况来看,原来老人种田在不少地方还只是季节性劳动力变化,而如今农业生产呈现老人种田常态化趋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老人接替老人种田,农业生产梯队“老龄化”,导致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同时农业人才不足,新技术的普及难度较大,整个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2.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对策
2.1 深化改革,将人口流动与农业规模化发展相结合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为土地的流转与实现规模化的经营创造了条件,传统的家庭模式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年轻人对土地的感情没有那么深厚,而且随着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日益下降,对土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的逐渐深入,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的形成解决了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稳固农业基础。从发展形势来看,家庭农场规模的效益明显高于普通散户。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实现规范化管理,由粗放经营向高效流转。
2.2制定可以吸引青年劳动力务农的针对性政策
农村劳动力锐减,尤其是青年劳动力不足,这是世界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一些国家专门制定了针对青少年劳动力的务农政策,如果按照当前青壮年劳动力锐减速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十年后,青年农民这类人群将会消失,欧盟制定直接补贴青年农民,鼓励更多的青年农民去务农;加大补贴力度,吸引青年农民回乡务农;鼓励老年农民提早退休等。
我国应尽快制定对青年劳动力专门的扶植政策,可以借鉴西方成功经验,适当的提高补贴,鼓励高素质青年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利用农民工返乡契机,吸引其投入到农业与农村建设中
表面上看,农民工返乡回流看似是消极的,会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转移。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农民工返乡恰好可以作为劳动力市场资源流动配置的形式,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要求转移升级的前兆,所以可以重新整合配置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大力吸引农民工返乡,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结束语: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导致大量农田荒废,农村劳动力声誉,农业生产水平降低,农村经济水平降低,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打破这一局面,要善于发挥当前的资源优势,创造良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提升青年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推进农村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宗智.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4).
[2]崔晓黎. 新农村建设面临社会结构调整[J]. 调研世界, 2008 (1) : 22 - 25.
廊坊市市长王爱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廊坊13个园区占用全市的土地面积仅为1%,可就这1%的土地却产出了廊坊一半以上的经济财富。2008年,廊坊13个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0%,全市80%以上的新引进项目落户园区。可以说,园区经济支撑起廊坊半壁江山。廊坊坚持“集约发展靠园区”理念,按照“一个县、一园区、一产业、一新城”的思路,狠抓“规划、机制、人才”三要素,把人力、物力、资源向园区倾斜,集中力量办大事,避免随意摆放项目,因此避免了经济粗放式发展。
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实现科学发展
王爱民市长认为,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是园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廊坊市在园区发展规划上,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廊坊各开发园区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建成河北省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邀请国内外具有丰富经验和相当实力的咨询机构,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掀起“二次创业”新。燕郊开发区聘请国家权威机构对园区建设进行全方位规划定位,采取“一区多园”的形式,规划建设了华隆工业园、京东文化科技产业园等专业化“区中园”14个,促进了产业集群的生成,优化了区内产业布局。固安、龙河园区聘请德国罗兰贝格、新加坡裕朗公司等国际权威专业机构做园区规划,永清工业区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霸州开发区委托德国SPK公司进行规划设计,有效提升了园区建设档次。
创新运作机制增强园区竞争力
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廊坊各个园区都建立了集行政审批、企业建设、政策咨询、事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全程一站式投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燕郊开发区为客商建立了“绿色通道”,对人区企业实行规范的封闭式管理,提供“九通一平”工业配套标准。龙河工业园为富士康项目建设搞好全方位服务。富士康项目从洽谈到正式签约,只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被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称赞为创造了富士康集团发展史上的“三个最”:速度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最受地方政府重视。园区成为产业聚集平台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因素 动力机制 模型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2-0098-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CJY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0YJ000009)。
[作者简介] 徐君(1975-),女,河南开封人,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中国社科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系统工程。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经济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是多种动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每个经济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同,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也会有所不同。据此,本文从内部、外部和耦合作用三个方面解析了影响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和相应的动力机制。
一、中原经济区内生动力机制分析
1. 资源供给水平。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等,其中自然资源是最受客观条件制约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关系到经济区生产发展的规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经济区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会影响到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中原经济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资源开发引致了一些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如焦作、荥阳、巩义、平顶山等。但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而中原经济区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飞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资源优势将逐渐变为劣势。
2. 人力资源水平。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实物资本、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当今人力资源作为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活资本”,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中原经济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非常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从长远来看,中原经济区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巨大,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将庞大的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真正的人才优势。
3. 工业化水平。目前,中原经济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且是中期水平的初期阶段。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初级化明显,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工业内部以重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工业的吸纳就业能力低;资源消耗严重;城镇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4. 城镇化水平。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城镇化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也比较靠后;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呈现拉大趋势;城市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特别是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体制机制与城镇化发展需求不适应,农民进城门槛较高,就业和社保等民生方面仍然是城乡分治,这些问题都制约了中原经济区的城镇化进程。
5. 农业现代化水平。河南背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在河南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河南农业发展落后是制约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河南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高,并且农产品以原粮和农作物初步加工产品等低端产品为主,经济效益差。另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对农业的发展没有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化机械化程度低,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率低下。
6. 三化协调发展的瓶颈――土地。工业化要求占用大量土地。据测算,河南工业发展每年需要80万亩土地,由于不能突破耕地红线,国土资源部门划批的工业用地相当有限,严重制约工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规模农业经营造成了较低的土地利用率,土地效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和农民进城的高门槛,导致人口不能在城镇集聚,因此农村的土地资源得不到释放。城镇化进程中,也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容纳新增人口的居住和生活。显然,土地问题成为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瓶颈。
7. 自主创新。中原经济区要后来居上,就必须成为创新要素的集聚区,才能又好又快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综合发达经济区的实践经验来看,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鼓励创新创造、增强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根本途径,是培育新经济形态、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集聚是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说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表现为经济增长,从空间维度来看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演化,从经济区的交互作用来看表现为区际辐射与扩散。
在流入效应的作用下,中原经济区内部的农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等主导因素决定了分工与专业化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分工与专业化导致集聚的产生,集聚提升又促进经济区的分工和专业化,两者是互动的关系。最终,在集聚的作用的根本动力下实现中原经济区持续不断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外部动力机制分析
1. 政府作用。中原经济区中的各级政府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官方主体,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区内部各地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为其全面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中原经济区需根据自身发展条件,制定合理的政策选择目标。参照海西经济区和东部经济区的做法,向中央提出批准特定的改革发展优先权,拿到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建立相应的政策扶持机制。
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直接结果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技术进步对增强经济区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明显。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是技术创新、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来实现的。中原经济区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技术进步,积极承接国内和国际的技术扩散,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积累技术进步的必备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是实现中原经济区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3. 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创新,重点加大对金融体制、土地制度、城乡分治制度等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
4. 国家资金支持。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钱从哪里来”是制约其发展的四难之一,解决严峻的“三农”问题、城镇化落后问题和实现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这些资金若没有国家投资的支持将成为一纸空谈。
5. 市场需求。中原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投资和需求规模空前,这将给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据有关估计,未来10年,中原经济区大概有3000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仅就城镇化这一项就可以新增投资需求3万亿元,拉动消费需求3.6万亿元。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中原经济区巨大的内需能量将逐步得到释放。由此看来,中原经济区面对着不可估量的内部与外部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6. 文化因素。文化的对经济区发展的推动力量在于它缓慢的渗透性,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经济区发展。中原地区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赋予了河南丰富的根文化资源,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海外华人来河南寻根祭祖的热潮,也促进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过中原经济区还存在着文化资源开发层次低,附加值低的问题。如果得到合理开发,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将成为河南省发展的潜力所在。
中原经济区的动力机制由核心推动力和辅助推动力共同构成。技术进步、资金支持和制度创新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核心推动力系统;政府作用、市场需求和文化因素相互影响形成了辅助推动力系统。
三、中原经济区耦合动力机制分析
1. 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合作共赢局面。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酿成了地方利益保护的局面,给国内经济区发展造成了阻力。至今尚缺乏一套有效的跨行政区联动机制和统一的经济区协调机构,致使经济区内部和外部的协调性和整合度较差。这就需要经济区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作用,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主要利用市场机制,以利益共享原则来调动经济区内各地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区优势,增强经济区实力。区域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互利合作,对存在共同利益的次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另一种形式是互补式协作。中原经济区应建立经济区协调领导小组,通过建立联动机制,选择合理的合作方式,做好与周边经济区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进行资源与要素、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及企业政策等方面的合作与共享,实现经济区外部规模经济,逐步形成群龙共舞、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2. 加大经济开放度,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证明,以发展出口贸易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内向型经济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河南由于地处内陆,受外贸依存度低、引进外资项目数量少和层次不高等因素影响,其经济开放程度依然很低。因此,河南省应从加强政策和体制创新,不断提高经济开放度,改善中原经济区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和项目在此安营落户,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中原经济区的耦合关系包括中原经济区内部和外部两层,内部耦合动力机制指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18个市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周边城市则通过回流效应促进河南全省的发展。外部动力机制则指中原经济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中原经济区的影响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与合作,促进各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内生性动力机制,是中原经济区腾飞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外生性动力机制,对中原经济区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耦合动力机制,是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市场与行政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也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中原经济区这三项动力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完整的立体结构和紧密的内部联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对促进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产生几何增长效应。
[参考文献]
[1] Gormüs, Sakir. Are economic crises and government changes related? A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alysis[J].Proceedings of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2010 (67) 223-228
[2] Jianping, Wei. Evaluative research on AHP-based blue economic zone human resource plan dynamic capability[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2011
[3] 周惠来,郭蕊.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5):P55-60
[4] 谷建全.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支撑体系[J].中州学刊,2011.3
[5] 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8-140
[6] 张薇.中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的运行机制[J].企业家天地,2009: 34-36
[7] 邓宏兵.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8.4
[8]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区域经济,2010(12):38-40
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entral Plains Areas Economic Coordination
Xu 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