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统计学基础知识

统计学基础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统计学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统计学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统计学 项目教学法 高职教学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其本质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①高职统计学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是指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下,以项目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行组织或参与社会组织的方式,共同探讨,选取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项目课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组织实战演练,以培养高职学生熟练掌握统计岗位技能的教学方法。② 

1 高职院校统计学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1.1 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掌握并运用统计工具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可是,目前许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体会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统计学知识很难完全直接运用到他们的工作中,主要原因即为传统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统计学是高职院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说,更应该注重其实践性教学,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1.2 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枯燥,概念多、公式多、考试合格率低、统计岗位技能实践训练缺失。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在统计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目前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系列既具有创新观念,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由教师出问题,学生做开放式回答,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或引导学生思考的“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的“多媒体教学法”;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软件应用教学法”;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实施“项目实战”,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统计岗位技能的“项目教学法”。③ 

在这些教学法中,“开放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统计软件应用教学法”是针对消化、理解、掌握统计基本知识而使用的教学方法,但为实现学生掌握并运用统计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更需要应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 

2 统计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2.1 确定项目小组 

统计学任课教师应组织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讨论分组,要求4~5人为一组,自行分工,成立组织以进行管理,并选出各小组组长。 

2.2 确定实施项目目的 

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项目调查。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调查,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工作方法和步骤。 

2.3 确定项目课题,实施项目调查

结合第二章统计调查教学内容,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针对授集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其项目课题,实施项目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将化妆品消费情况、图书馆使用情况、书籍购买阅读情况、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环保情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等问题,确立为调查项目课题,然后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项目调查。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个别进行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有共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授。&n

bsp;

2.4 项目资料整理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运用统计分组等方法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5 编写项目调查报告 

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调查报告。 

2.6 检查评估完成情况 

当项目实施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各小组组长向全班汇报对自己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班内其他小组对该组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出成绩,更是为了改良项目,以便应用。 

3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在以上这种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以“项目实战”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完成统计调查报告的质量,综合评定“项目教学”成绩。由于“项目教学”成绩是统计学综合成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所以可以减轻期末考核的压力。(2)要完成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将其所需过的统计知识融会贯通,并亲自走向社会,搜集原始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但巩固原来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探索寻找出新的方法,并达到掌握新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 刘雅漫.新编统计学基础[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② 刘亚明.项目教学法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化与电子化,2006(3).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统计 工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显著,作为未来社会接班人的小学生从小树立统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小学生掌握统计知识呢?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小学统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该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只有统计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才有可能组织好统计教学。统计教学内容的选取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寻找与学生相关的数据。2.学生自己和同伴周围的事情。3.有趣的游戏活动。

二、发展学生的统计思维

发展统计观念的基本前提是具备良好的统计思维。统计思维类似于数学中的数感、符号感,美术中的美感,以及人们对于音乐的乐感、节奏感等,是一种对给定数据及与数据有关的量、表、图的潜意识的反映,面对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时,能本能的从统计的角度进行思考,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例如,球迷看球赛时,会推测所喜欢的球队是否会赢,如果仅仅根据喜好去作判断,那么就不具备统计观念;如果意识到判断前需要收集一定的数据,如双方队员的技术统计资料、双方队员历次比赛成绩记录等,并且相信这些数据经过适当的整理和分析,有助于了解球队,在此基础上对球队的输赢进行判断,才是比较可靠的,这就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统计观念。再如,看到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时,学生应该认识到这种统计仅仅是把各种类型的陆地面积简单相加,如果除去沙漠、戈壁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真正有开发价值的国土则会缩减。又如,调查表明:60%小学生使用趣味造型图片卡,30%小学生使用彩色口算卡。学生应该想到100位小学生中有60位使用趣味造型图片卡,30位使用彩色口算卡;1000位小学生中有600位使用趣味造型图片卡,300位使用彩色口算卡;如果班级有50人,应该购买30张趣味造型图片卡,15张彩色口算卡。学生经常对接触到的各类统计数据、统计图表进行统计地思考,自然会促其形成统计思维。

三、教给学生统计方法

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的关键在于统计方法的获得和掌握,只有懂得统计方法,才能产生正确的统计思维和有效地处理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统计方法可洞悉隐藏在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背后的规律,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出方向。当然,针对小学生的具体情况,统计方法的要求层次和广度,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课标要求和小学生的可接受性,小学生应当掌握以下基本方法:学会对简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会画简单的统计图、统计表,会计算基本的统计指标(如平均数等)。统计方法的掌握离不开实践和亲历的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投入统计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班想在教师节购买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开一个祝福老师的联欢会,应该买些什么水果?各买多少才合适呢?这是一个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认识到,要根据对全班同学的调查结果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学生决定如何进行调查,以及如何展示调查的结果,最后确定买水果的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掌握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再如,让学生调查某个商店一个月内某种商品的销量,从而据此为商店经理提出进货建议。又如,调查全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并对全班同学的健康状况作出分析评价等。学生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学会创新,只有在做数学中才能学会数学,只有在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掌握统计方法。

四、加强批判意识与辨别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启发教学;任务驱动;分组教学;过程化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142-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llege, the computer basic course was reformed systematic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urriculum target,curriculum design,the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e course objective was based on abilities, including 7 level one abilities, 16 level two abilities. We chose the teaching major-related project, and wrote the experiment i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assessing” teaching mode was used,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heuristic, task driven and grouping. The process assessment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was used, agreeing with the course objectives. This systematic reform has improve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sing computer and interest in this class.

Key words: unity of "teaching, learning, doing,assessing"; heuristic; task driven; grouping; process assessment standard.

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1]为了提高我院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依据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再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这门课进行了大胆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1明确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中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2]。

根据高职教育理念,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为能解读计算机配置信息,识别计算机相关软硬件;能熟练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能运用互联网从事各种娱乐学习工作活动;能使用Word 2010进行文档处理; 能使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能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具有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基本信息素养并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取得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证书。

以上是这门课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该课程目标已经由传统的以知识描述为主转换为以能力掌握为主,为了使课程目标更具体,更容易实现并且容易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又进一步将课程目标分解为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每个能力均是从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仗崛。这里就不再详细列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的论文“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在该论文的表格1中有具体描述。

2教学内容的改革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高职教育要求公共基础课“以应用为目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的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教学内容完全以项目为载体,不再是以前先讲理论知识,再讲操作,而是理实一体化,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项目的实施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相关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了体现职业性,教学项目结合专业,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项目,并且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如下表1所示: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仅列出两个专业群的教学项目,其中项目1:计算机配置调查可以分解为3个子项目: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安装及设置Windows 7操作系y、使用Internet网络搜索信息并共享。可以看出,不同的专业群教学项目有所不同,选取和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体现计算机只是一个工具,并且是将来工作必须要掌握的工具,用好它可以更有效地工作。不同的专业群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金融会计专业群对Excel的应用较多,因此增加了一个Excel教学项目,加大了Excel的教学课时量。

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还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因此我院计算机基础部的老师和各专业课老师合编了针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实训指导书。

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教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即使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再照着做,教师讲授的是否精彩,决定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掌握教学内容才是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的依据。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贯彻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综前所述,教学目标是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教学内容完全以项目为载体,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并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体现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即获取信息、分析计划、实施、评价,使学生达到职业能力要求[3]。

改革之前这门课是32个理论课时,32个实践课时,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实践课在机房上。多媒体教室只有1台电脑,不可能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改革之后,理论课只有4课时,用来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上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其余60课时均为理实一体化课时,上课地点为机房。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

3.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教育学理论,结合高职学生心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以“激发兴趣,引出任务”导入新课:先抛出一个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分析任务、实现任务”讲授新课: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技能,让学生自己思考,在摸索中掌握这些技能,必要时示范讲解,学生尝试练习,这里即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上;以“评价总结、能力拓展”做课堂小结:完成任务后,要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更高的拓展项目要求。

3.3 分组教学方法

自2001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普及度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意识观念的差异,导致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很大差异[2].因此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以后,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分A、B班,即将基础好的学生放入A班,基础差的学生放入B班,两个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皆有所不同。这种给学生贴标签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不便于教务处对学生成绩的管理,加之对学生的调研结果反映,学生不愿意分班。因此我们没有采用分班,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即5个人为一组,该组中至少有一个基础较好的同学,同时有一个基础较差的同学,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帮扶,共同进步。

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前面在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三个环节中均进行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采用 “一卷定乾坤”的期末上机考试,不能完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笔者采用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法,不再进行期末考试,直接针对课程目标中的7个一级能力,16个二级能力进行过程化考核。过程化考核即学完一个能力考核一个能力,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能力的考核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具体详见我的论文“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构建与实施”。

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考核内容和课程目标的完美统一,达到了以考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5 教学效果分析

现就本校2014级某专业的两个班级为测试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效果研究试验。首先,将两个班级定义为“传统班”和“改革试点班”,每个班学生人数均为50人。然后,对“传统班”的学生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采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法以及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最后,以这两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为参考依据进行对比。

5.1 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两个班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分布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分别对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后,80~9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高出7个百分点,70~8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高出10个百分点,60~7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降低8个百分点,0~60分数段,改革试点班降低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改革试点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5.2 学习效果问卷调查

分别对两个班级随机取20名学生,展开学习效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5个问题:(1)学习完这门课程后,你对计算机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是否了解?(2)你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自己的办公能力(word、excel、ppt)是否提升较大?(3)你是否清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4)你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否有所提高?

本文以两个班回答“是”的问卷为例,统计了解计算机组成、觉得自己办公能力提升较大、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等5个问题的人数,调查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所示,对调研问题的回答情况中,觉得对计算机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了解的人数,“传统班”为10人,“改革试点班”为15人;认为自己的办公能力有较大提升的人数,“传统班”为16人,“改革试点班”为19人;觉得清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的人数,“传统班”为12人,“改革试点班”为18人;认为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的人数,“传统班”为10人,“改革试点班”为17人;觉得自己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的人数,“传统班”为13人,“改革试点班”为19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考试成绩,还是学习效果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在综合评定上都表现更佳。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尤其是采用了“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方法和基于能力的过程化考核方法后,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6总结

“教学改革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这门课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专业,需要公共课教师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方法上颠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转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应变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综合素质都有一个较高的要求。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教育部,2006.

[2] 刘俭云.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100(12):152-153.

[3] 高建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15-16.

第4篇

(一)研究对象

样本来自昆山市某职业院校,分布于一、二、三年级中三个专业共计7个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计发放问卷213份,经数据质量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及数据缺失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94人(46.3%),女生109人(53.7%),男女生人数比为0.86∶1。

(二)研究方法

调查时让学生匿名作答,答卷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信息搜集成效。所有问卷信息经过审查与核实后输入电脑,保证问卷分析质量。因此,此次调查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现实情况。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3.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份问卷中,学生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33人,占调查总数的16.3%;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170人,占调查总数的83.7%。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4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中专学生90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9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1人。经卡方检验,高职学生课余时间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数比率显著高于中专学生(X2检验:X2=3.859,P=0.049<0.05,见表1)。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65人。二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2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73人。三年级学生3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只有1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32人。经卡方检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具有显著的差异性(X2检验:X2=7.829,P=0.020<0.05),越是低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能坚持自己学习,越是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更多地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等方面(见表2)。

3.男生、女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男生94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3人,课余时间主要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方面的81人。女生109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经卡方检验,男、女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差异性不显著(X2检验:X2=0.462,P=0.497>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能否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3)。

(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针对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自主学习0小时的37人,占调查总数的18.2%,每天自主学习1小时的114人,占调查总数的56.2%,每天自主学习2小时的39人,占调查总数的19.2%,每天自主学习3小时的13人,占调查总数的6.4%。结论是,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是1.14小时。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6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0.99小时。t检验后,高职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显著高于中专学生(t检验:t=-2.447,P=0.015<0.05,见表4)。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12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36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1.722,P=0.18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5)。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0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t检验:t=-1.252,P=0.21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6)。

(三)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针对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课余上网时间0小时的32人,占调查总数的15.8%;每天课余上网时间2小时的67人,占调查总数的33.0%;每天课余上网时间4小时的74人,占调查总数的36.5%;每天课余上网时间6小时的30人,占调查总数的14.8%。最后计算结果,每人每天课余平均上网时间约为3.01小时。

1.中专学生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8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9小时。通过t检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显著低于中专学生(t检验:t=2.002,P=0.047<0.05,见表7)。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8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13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03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0.413,P=0.66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8)。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9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差异性(t检验:t=1.815,P=0.07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性别影响不大(见表9)。

(四)学生晚自修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人中,住校学生63人,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的10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15.9%;趴在课桌上睡觉的23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6.5%;同学之间聊天的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7.9%;看小说杂志的2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9.7%。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梳理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调查结果可知:(1)职校学生目前厌学心理普遍严重。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人数比率很低,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者看电视看小 说等。相比较,中专学生比高职学生厌学情绪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厌学情绪高。(2)职校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很短。职校学生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只有1.14小时。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要明显比中专学生多。(3)职校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较多。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3.01小时。中专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要明显比高职学生多。(4)只有少部分住校学生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大部分同学晚自修时间是在睡觉、聊天或看小说杂志等。

(二)建议

1.注重培养校园职业情境,营造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本次调查发现,7.9%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理论课,56.2%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实践操作课,11.3%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数外等公共文化课,24.6%的学生则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所以,要营造校园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强化技能训练,开展各种技能竞赛等,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学习热情不太高的中专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更要调动其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其次,专业教师要有企业实践经历,因为只有进入企业实践并经历真正的企业岗位锻炼,才能掌握贴近企业实际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真正给学生传授有用的动手操作技能。唯此,才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减少其上网频率,缩短其沉溺网络时间。[1]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校生没有升学压力,机动时间较多。因此,学校可组织学生多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本次调查发现,81.3%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18.7%的学生则对此持无所谓态度。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客观上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课余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三开展的“广场周周演”活动,还有“女子管乐团”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度都极高,节目质量也很高,深受学生喜欢。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一,积极开展各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使学生有事可做,技能训练取得的成就感能够冲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压力。[2]第二,实行“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替代学分”是指用技能成绩来替论课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如数学考试不及格,可用电工、数控等专业技能学分来弥补。“过程学分”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拿到学分。[3]如在实训课上加工出了一件合格的机械零件产品,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只要总学分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就能按时毕业。“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这些对于考试没信心而对待动手技能操作却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来说,真正是因材施教的可取路径。

另外,增强住校生晚自修管理,配备适当的值班教师,既能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维持良好的晚自修纪律。

参考文献:

第5篇

University, USA

William D. Johnson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USA

Basic Biostatistics for

Geneticists and

Epidemiologists

A Practical Approach

2009, 373pp.

Hardcover

ISBN 9780470024898

John Wiley

R.C.爱尔通等著

任何从事遗传学或流行病学研究的专业人员阅读专业文献时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统计数据和统计方法,这就要求他们对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方法能准确地理解。本书两位作者基于科研、教学的经验曾成功地撰写了专著Essentials of Biostatistics(《生物统计学精义》),本书是其新版本,作了增补和修订。本书以遗传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科研人员为基本对象,着重讲述专业所需要的统计方法,注意通过实例给出有关背景材料,阐述基本概念,包含必要的计算但不涉及较复杂的推演。是一本入门读物。

全书由13章组成。1.引论,强调统计方法对于专业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给出群体、样本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描述性统计学的思想及作用;4-5.包含了稍难的一些材料,即概率、随机变量和分布的概念,其中涉及的计算以能保证应用为限;6-9.用简易的方式讲述极大似然估计、最小二乘法、假设检验、χ2检验等基本统计方法;10-11.讨论相关和回归、方差分析和线性模型;12.重点讲述目前广泛应用于专业研究中的一些统计技术,如转换检验、自助再抽样等;13.关于对专业报告进行评价的一些指导。

与其它同类统计学的入门书籍比较,本书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并且讲述浅显,通俗易懂。还包含大量选择题形式的习题(附答案),有利于读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自学。本书可供有关专业大学生和科研人员阅读。

朱尧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

第6篇

摘要:本文浅谈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与系统开发,以期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使每个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工作者受到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剪辑式课件;制作开发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启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小学迅猛发展,它以其贮存信息量大、画面丰富、动态直观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无统一计划、无明确目标,计算机辅助教学大多以“观摩课”的方式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点缀,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自己开发课件,而一个课件从设计脚本、编制程序到最后完成有许多复杂的过程,即使教师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再高,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课件的成套开发. 虽然网络上和书店也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课件光盘,内容很全面,但缺点也非常明显:1. 课件的使用是有偿的;2. 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一线教师没有亲历亲为,对知识点的讲述平铺直叙,基本没有设问、思考,课堂缺乏设计与变换,容易沉闷;3. 课件一般用Flash做成,由于Flash软件制作的起点较高,教师只能用,不能改,缺少个性和灵活性,最重要的是由于课件不能轻松修改而缺乏不断完善和升华的空间,因而失去了使用的周期性.

能否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制作和开发一整套初中数学课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的一线教师,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套简单而便捷的数学课件制作方法,即“1+2”剪辑式课件的制作. 我在教学中坚持运用此方法开发课件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广大教师朋友一起交流、分享.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内涵界定

1. “1+2”的内涵界定“1”是指PowerPoint. 课件的制作以PowerPoint为必用工具软件,每一课都用PowerPoint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做成课堂演示型课件,教师上课时以幻灯的形式向学生展示. “2”指几何画板和Flash,这两种工具软件作为课件制作的辅助软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性地链接运用,作为对PowerPoint的一种补充. 所谓“1+2”,并不是三种软件按“拼盘式”组合,而是以一种为主,以另外两种为辅的使用模式,旨在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种软件的优势互补.

2. “剪辑式课件”的内涵界定在课件的制作中以较容易掌握的PowerPoint为基本软件,几何画板和Flash作为辅助软件,教师并不扮演完全的课件制作者. 在本课题研究的“1+2”剪辑式课件制作模式下,教师只需收集PowerPoint几何画板和Flash素材,熟练掌握三种软件的运用技术,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素材剪辑、修改或链接、插入,便能非常快捷地制作教学演示型课件,与自己的教学安排有机整合起来.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因

1. 课件的系统开发可以收集和保存初中数学教学资料

(1)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教材经过修改,近期估计不会有大的调整. 即便以后改变版本,数学知识的呈现顺序虽有调整,但每个知识点的内部构造变化并不大,有整理保存的必要.

(2)理科相对文科来说,知识本身的客观性较强,不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课件制作后的兼容性较高.

(3)有利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所有的新授课内容利用电脑一旦形成资料可随意增添、删减、润色,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更新与完善、提炼与升华的良性循环.

2. 运用制作的课件上课可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1)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生动形象的CAI课件远比单调的单一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为根据心理学知识,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课时间一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的特点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创设新的兴奋点,以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直观、动态、清晰,可以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投影屏幕可发挥小黑板的作用,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 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学生人数较多,看不见黑板的情况发生.

(4)课件的程序是事先设计,内容及顺序是经过仔细推敲的,利用课件上课,相对传统教学来说,整个课堂更加流畅而富有逻辑.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的具体环节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开发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好是同一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培训课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在教研会上一起讨论,集体备课. 课件的制作最好一个教师负责一章的内容,以便形成统一风格.

具体的制作环节如下:

1. 根据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建立与之配套的文件夹.

2. 广泛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多媒体光盘素材,大量下载各数学网站上的课件,保证充分的信息量. 根据课件名称将收集的资料分门别类放入自己所建的文件夹内,以便使用时能很快地提取.

3. 遵循先设计后制作的原则. 先看教材,集体备课. 把这章的内容、例题、习题集体讨论,做到心中有数,有思路以后再看别人的课件,这样制作课件时才不会被别人的思路牵着鼻子走,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的风格.

4. 整合已下载和收集的课件. 在下载的本课时的课件中选一个最好的作为模版,将其他课件中较好的内容按原课件顺序全部复制或链接集中至这一课件中.

5. 修改课件. 这是所有步骤的重点,需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 但要注意:教学课件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有效性,而不是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课件绝不是简单的资料存储器和播放器,具体步骤如下:

(1)删除画面中不必要的东西. 比如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图案、动画、声音,以便学生集中精力在所关注的要点上.

(2)在把握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后,按自己的思路组合幻灯片中的内容,缺少的内容自己添加,把重心放在内容中的重、难点突破方法的推敲上,同时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注意力规律,使课件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成为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3)统一每一页幻灯的模版、字体、字号、图形色彩,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6. 将修改好的课件重命名,注明(已修改),放在年级组(已修改)文件夹内,供年级组成员上课循环使用.

7. 根据上课使用时的反馈信息,年级组成员每周要集中研究,集体修改课件,将修改后的课件压缩后放入校园网指定位置,供学生周末上网下载后再次学习.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与系统开发的原则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件的制作中须坚持以下原则:

1. 分类设计的原则教师必须研究和掌握代数课、几何课、统计概率课等基本课型的特征,根据课型的特征从不同的侧重点入手制作课件,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主体性原则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在课件设计时要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主动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民主的教学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问题的主人.

3. 反馈与调整的原则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课前的信息加工,更要重视课件在课堂中使用的反馈信息,通过教研小组成员课后集体备课收集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课件的再次理解、构建与应用.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和系统开发的意义

1. 对教师而言(1)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3)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修改课件,促进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2. 对课件而言(1)形成一套初中数学系统、完整的课件体系;(2)可适性强,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对课件进行修改或重组,根据需要删减,突出个性,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达到资源共享;(3)生命力强,具有使用的长期性、周期性.

初中数学“1+2”剪辑式课件制作容易走入的误区

1. 制作课件前备课和教研不充分,使教研组内课件的风格和水平不一致;

2. 制作和开发课件时,无原则的拼凑和粘贴使课件缺乏逻辑性;

3. 制作和开发课件时,过分追求内容的大而全,没有考虑课件的有效性;

第7篇

信息产业部经过综合分析,估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仍非常广泛,其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速的两倍左右,像多媒体、互联网、数据通信、多媒体、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互联网等这些新型通信业务在不久的未来也将快速扩大、发展。电子类专业和通信技术专业从长远来看依旧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报考这类专业的学生人数会逐年增加。作为通信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通信系统基础的课时量适中,对于刚进入通信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后参加工作中,也是作为专业常识理论知识直接使用的。高职高专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基础稍差,关于如何启发学生入门并把《通信系统基础》这门课程学好,为了使学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基础理论素质与能力,结合对该课程的教学体验和探究,本文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1 加强实训环节,从实际工作过程出发培养岗位技能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造成高职院校培养的通信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很多,比如: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尺度、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但缺乏专业是实训设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1.1 注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字通信行业的认识

专业词汇及缩写繁多,内容抽象,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要求高等都是《通信系统基础》课程的特点,所以第一次接触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那么授课老师就面临了一个相当大的难题: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对所要讲的内容,要求老师做到简单化:用简炼易懂的言语讲解繁杂的内容,用简单的文字分析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四个环节进行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教材和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关于移动通信的常识以及应用也是要向学生普及的。

1.2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校内讲授及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工学交替、任务引领教学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包括教室、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学习基地。在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真实环境中进行通信系统的认识、通信网络维护等知识和实训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体验式学习,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3 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分别在课堂讲授和实训室中开展,教学中建议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提出问题,课堂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和深化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对相关理论正确性的验证选择在现有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另一方面,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相关的通信技术原理为指导,仿真设计实验关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是以通信系统仿真软件(如MATLAB Sinmulink仿真软件等)为平台来进行的;掌握程度好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相关项目开发的实验是创新性实验,创新的或现有的实验都可以,一般是和各类电子竞赛及职业资格证书相关。

2 优化教学该改革,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2.1 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与优质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若想得到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是重要手段,优质教学资源要提高其使用效率,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时刻增进,最大程度的扩展受益面。可以将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建成具有反映学生要求,问题解答及提供的3G系统知识与技术更深更广等功能的一个平台。一方面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以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异及减少课时的需要,以便深与浅、学时与教学量的矛盾获得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动态教学反馈机制的形成,其目标是建一个最优的教学模式。以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使网络教学的特点得到充分地利用,把一个完整的虚拟教学课堂建立在共享教学资源平台上,提供一个课下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具有自主性,师生间的双向反馈进行及时,强化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充分利用与分享

通过课程建设,最终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企业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训场所,提供实训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与培训服务。改进课程考核评价制度,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注重对考评方式的改革,不但要考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考评。

3 结语

第8篇

关键词: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志码:A

知识溢出是指知识从存量高的个体或组织向存量低的个体或组织流动,是知识的无意识传播与扩散,是知识作为一种准公共品的外部性表现。一些个体或组织可以无偿地得到知识生产者的知识,而知识生产者却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生产者提供知识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又使搭便车的知识接收者产生依赖心理。获取知识溢出效应是高技术企业聚集,成群成族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经济学家们早就注意到这一点,并且强调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

著名经济学家Marshall就认为集群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得益于“产业氛围”的影响。这种“产业氛围”使得集群企业可以象获得空气一样免费地获取某些技术和知识,而集群以外的企业却很难获得这些知识。Freeman认为,产业群落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该效应的存在是促进群落创新、网络发展和群落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是群落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源泉。Grossman等人,Fallah和Sherwat认为获得同行或相关企业或机构的知识溢出是高技术企业集聚成群的主要动因,知识溢出效应可以增加集群的知识积累和新知识创造,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持续高速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Todtling等认为:“知识的溢出构成了集群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知识溢出是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变的动力源泉,是集群所在区域创新效率与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此可以看到,人们对知识溢出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作用已是毋庸置疑,但事实上,知识溢出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正如著名经济学家Giuliana所说,“关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过程依然是一个黑箱(black box),知识如何在集群组织之间传导及再生还很不清楚,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因此,为了揭示集群中知识溢出的传导机制,也为了测度知识溢出效应的必要,本文认为必须首先弄清楚在整个知识溢出的过程和链条中,知识溢出受到哪此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作用的效果。本文将通过构建知识溢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这些问题。

1 文献回顾

如上所述,知识溢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发生、传导和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出了可喜的探索。

早在1960年MacDougall第一次提出知识溢出效应时,就注意到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局限性,他认为技术的扩散和R&D的溢出具有很强的空间局限性,外国R&D投资对本国生产率的效果随着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地理距离而衰减。后来许多学者注意到知识溢出的地理空间局限性,认为邻近创新源的经济主体比位于其他地方的主体具有更好的创新绩效,由此吸引更多同专业的企业在空间地域上的聚集。如Lucas[33研究了由知识溢出的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affe等通过研究认为,技术密集产业比其他产业更趋于集中化,当地的信息流动比远距离的信息流动更容易,个人联系,无论是会议、贸易事务、学习或销售会议,地理上的集中都有明显的传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