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绩效管理审计重点

绩效管理审计重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绩效管理审计重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绩效管理审计重点

第1篇

以浙江盾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例,目前公司对下属项目公司实行的是“法人治理”模式,以计划与预算为主线。计划包括项目计划与年度计划,预算包括项目预算与年度预算。可以说,计划与预算是项目管理的灵魂所在,这也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审计的重要对象。

目标体系的建立

房地产开发企业绩效审计目标体系包括项目目标、年度目标、月度目标等几个层次。其中,项目目标应从投资决策开始,在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审计时,应同时形成项目绩效审计目标体系。项目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至年度目标体系,年度目标体系分解至月度目标体系。

——项目目标体系。项目目标体系内容包括:销售目标。可行性分析的主要部分就是根据市场调研确定项目定位,并初步确立销售方案,从而形成项目的销售计划,体现在“项目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入。从可行性报告的相关数据出发,建立起销售计划的销售价格、销售面积、合同签约率(进度)和资金回笼进度,就形成了该项目的销售工作绩效审计目标。

项目进度目标。项目在决策分析时已经对项目的进度安排做了计划,根据项目的进度做出项目的资金安排计划。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流出部分暗含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而且销售计划也与项目的形象进度有关。根据上述资料,可以制订出各分项工作的进度节点要求,比如:拆迁工作完成时间、各项报建报批手续完成时间、开发四证办理完成时间、预售许可证办理完成时间、招投标完成时间,图纸优化设计完成时间、工程进度计划表、工程预算完成时间,从而形成项目进度绩效管理审计目标。

项目成本控制目标。项目的成本目标体现在“项目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分别体现了各分项成本的总额和支出进度,分项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前期开发成本、配套成本、建安成本等,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比较各单体主体工程成本,按开发成本明细科目建立开发成本明细表,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分解形成项目成本绩效管理审计目标。

项目质量目标。项目的质量目标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功能安排、总体规划、配套设施配置上,而施工质量是项目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综合项目策划所设定的所有功能要求、配套设施、施工质量等形成项目质量绩效管理审计目标。项目融资目标。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资金安排计划就是项目的融资目标,包括融资金额、融资成本和时间结点。费用控制目标。三项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其他客户服务目标。包括房地产初始登记完成时间、产权登记完成时间、房产证办理完成时间。

——年度目标体系。年度经营目标主要包括经营方针、内部控制、财务成果、项目进度四个方面。其中经营方针包括以人为本(员工培训、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与员工满意度)、企业创新(创新工作开展)、品质至上(产品设计、工程质量)、持续发展(品牌建设、信用资质)等4个方面。内部控制包括公司治理(法人治理、业务监管、资产监管),计划、预算和绩效管理,风险控制(危机与风险管理)等3个方面。财务成果包括合同销售额、房产预销售回笼、结转营业收入、净利润、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经营性现金净流量、新增融资授信额度、新增融入资金、归还贷款等指标。项目进度包括前期工作、设计工作、工程施工、销售等进度。

以上年度经营目标比较全面且基本是定量指标,是以项目预算为基础,在对市场和项目公司进行研判的基础上而做的年度预算的分解得出的。在年度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进行月度目标分解,并落实到具体部门、科室、责任人,这样实现了方针目标的层次分解和落实。有了上述目标体系,就可以考虑把绩效审计工作和目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公司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用平衡计分法(BSC)、经济增加值法(EVA)等工具,提出完善目标管理的建议。推行项目绩效管理审计制度,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管理效益水平,评价和分析影响整体管理效益的因素,找出提高管理效益的途径,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挖掘潜力,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益。

细化绩效审计思路

绩效审计是一个管理全过程的审计,可分为:事前绩效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房地产开发项目绩效审计应主要集中于如下内容:对开发项目决策的审查、对项目计划的审查、项目目标实施过程绩效管理审计、项目目标成果绩效审计。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应紧紧围绕投资过程、投资结果这两个重点:——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与控制。对投资过程的审计内容可以用“3E”来概括:投资目标的经济性、投资管理的效率性和投资结果的效果性。在实践中,往往先看效果性,即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再看经济性,有无损失浪费;最后分析效率性,投资是否高效,有无再提高的余地。具体而言,是查证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决策。投资决策的审查在投资初期主要是审查决策程序是否按照公司的制度进行。二是建设管理。是否切实地履行基建报批程序,征地拆迁、招投标、承发包和合同签订有无违规,建设管理、设计、监理是否到位,有无质量事故或延误工期等等。三是资金使用。费用开支是否符合规定,成本核算(包括工程造价)是否真实、完整、合法等等。四是投资效果。是否及时验收交付使用,是否达到决策目标,通过各项指标评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基本结束后可以进行后评估,从而确认之前的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并进行绩效的综合评价。

第2篇

一、推进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背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经费来源多元化、经济活动多样化,传统的预算管理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推进高校预算管理改革,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势在必行。

(一)预算管理精细化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使学校的收支结构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预算管理贯穿于教学、科研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如何最大限度地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支持高校全面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是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预算管理精细化是提高预算执行效率的需要

预算既要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事业发展目标,又要与具体工作事项相结合。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将直接影响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效益的发挥。制定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办法和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职能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才能使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提高预算执行率,减少跨年度结转。

(三)预算管理精细化是保证预算执行权威性的需要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是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高校财务良好运转的保障。保持健康财务状况的关键是坚持预算执行的权威性,不得随意突破和调整预算。维护预算执行的权威性需要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来支撑。预算管理精细化,可以不断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和预算执行力,确保各类经费的高效利用。严格预算审批,规范预算调整、追加,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为财务健康发展提供预警,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财务健康发展提供导航。

二、高校预算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工作缺乏筹划,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高校的财务预算工作涉及高校整体规划、工作计划和任务,涵盖各个单位和职能部门。许多高校管理理念不足,部门参与度不高,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淡薄。预算编制工作完全依赖财务部门。职能部门对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前期科学论证,导致预算执行差,资金效益不高。高校的预算编制的方法过于单一,易造成预算与实际资金需求之间的差距,对于跨年度执行的连续项目,无法实现动态管理,无法全面反映项目实施进度及年度资金需求。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绩效预算机制尚未健全

预算编制不科学,一般高校的校内预算启动时间与行政工作要点时间倒置,导致部分预算事项与学校的年度事业计划形成偏差;一些校内部门工作任务未作中长期规划,预算编制未履行内部相关审批程序,预算编制粗放,可行性差,导致执行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目前高校的绩效预算大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进行全面的预算监督和评价工作。对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没有清晰的思路;对于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效益性还没有相应的考核措施。

(三)内部审计监督力度不足,预算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业务范围较窄,对预算管理方面的审计较少,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规范性,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效益性缺乏必要的监督。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在法律保障方面日益完善,在公开的范围及程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与公众的期待仍有很大差距。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对策

(一)建立系统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是促进预算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高校应补充完善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考评等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对预算编制方法、程序、内容,以及各预算单位的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规范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做法,依据相互制约的原则,将高校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相分离,使各预算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确保高校资金使用符合高校发展的需要。

(二)科学、规范、精细化编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

高校预算编制要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和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需要,预算编制一要目标明确,做到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二要内容完整,综合考虑学校办学空间、资产存量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编制资金预算与资产预算结合的全面综合预算;三要论证充分、依据科学、安排合理,采用实地考察,现场评估等多种论证方式,结合学校的财力,合理安排校内预算,避免多头投入、重复投入;四要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运用最合适的方法或方法组合来编制预算,突出“以事定钱,钱随事走”预算安排原则,提高预算资金的效益。

加强预算的事中、事后控制,是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事中控制是预算管理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检查、分析,以实现资金支出与预算统一,保证预算按计划实施。依托会计核算与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及时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通过预算项目的跟踪审计,强化预算执行监督,有效控制执行过程中调整资金使用方向的情况。事后控制是预算执行完成后,对预算的完成效益同预算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预算编制提供经验和依据,提高高校预算管理水平。

(三)强化预算管理审计,推进信息公开

强化预算的内部审计是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内在动力。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管理审计,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审计,积极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对高校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审计,评价执行效果,促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是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的外在因素。

第3篇

[关键词]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述评;内涵;职能

[中图分类号] F239.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6)12-0085-02

一、引言

现代政府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美等国,它是审计部门独立开展的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监督活动。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对政府责任和工作绩效的广泛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推广。受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政府审计工作更加注重结果和绩效导向,全社会对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信息产生强烈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学者早期统计: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绩效审计业务量约占其全部政府审计业务量的85%[1]。

我国于1983年成立了国家审计署,开始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了对于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局部试点工作,但绩效审计由于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没有得到长足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政府审计主要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审计为主,仅零星开展了带有一定程度绩效审计性质的绩效审计工作。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公众越发关注公共资金使用的效果性,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产生了监督意识。基于此,我国政府开始学习和借鉴和发展国际先进的绩效审计制度。学术界众多学者对绩效审计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贡献了智慧。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对于政府绩效审计,我国学者习惯使用“绩效审计”这一名称,而我国的审计实务部门对应称为“效益审计”。许多国家对“绩效审计”都有另外的称法,如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使用“货币价值审计”和“综合审计”来指代绩效审计。但综合来看,最为普遍的名称仍是“绩效审计”。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审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在声明中对绩效审计做出了界定:绩效审计是对公共部门管理公共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所做的评价与监督[2],也就是惯称的“3E审计”。

绩效审计的定义随着审计实践的开展不断变化,其内涵不断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89年加拿大学者丹尼斯・普瑞斯波尔提出“5E审计”的概念。他在传统“3E审计”的基础上加入了环境审计(Environment Audits)和公平性审计(Equity Audits),环境审计是指审查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和对生态的保护情况,公平性审计则是指审查政府项目及政府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3]。针对绩效审计内涵,我国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戚振东等认为,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问题多样化突显的转型时期,政府绩效审计不应局限于“3E”方面,而应扩展绩效审计的维度,开展多样性的绩效审计[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5E”审计和多样性审计更加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在要求,在理论研究中应更加重视和采纳多样性审计的有关定义和内涵,比如增加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维度等,这一方面还有待于持续深入的研究。

毫无疑问,“3E”中的三个维度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关系。经济性和效率性制约着效果性的达成:一项公共项目如果存在经济成本偏高、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项目的社会效益等目标的实现肯定会受到影响。反之,如果公共项目以效果性为目标导向,通过目标管理来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管理,其经济性和效率性往往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可见,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内在关联决定了它们之间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达成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绩效审计实务工作水平。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动因

理论界对绩效审计产生的动因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绩效审计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政府绩效审计是为了公共部门解除其公共受托责任而产生的。另有众多学者研究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政府绩效审计是配合新公共管理运动需要而得到发展的,成为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之一。雷达研究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绩效审计之间的密切联系,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理念引发了对政府绩效和责任履行的高度关注,为绩效审计创造了政治环境和管理环境[5]。陈骏则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影响,认为新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的误区,对绩效审计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如“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市场导向”容易导致审计过程中过分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结果导向”则可能导致审计工作中重视短期绩效的评价而忽视长期性的绩效指标。但另一方面,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也存在着有利影响,比如推动政府审计的重点从合规性审计转向绩效审计,健全了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机制,形成了独立的绩效审计机构等等[6]。王晓梅全面总结了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归纳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动因:政治学理论动因表现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学说,经济学理论动因则是委托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构成了绩效审计的行政学理论动因[7]。

从近年来的研究趋势看,部分学者将理论动因研究延伸到了政府绩效审计影响因素的研究。赵彩霞、张立民等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制度环境因素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成效具有显著的影响[8]。徐相锋、鲍春雷将协同理论与政府绩效管理相结合,从纵向协同、横向协同和内部协同三个方面论述了政府绩效管理中主客体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9]。

综上所述,我国对于绩效审计理论动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关的研究相对分散,需要在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提升。同时,理论动因研究对于绩效审计实务产生的指导作用相对薄弱,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得到加强。

四、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和目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国际组织绩效手册》中对绩效审计的职能进行了阐述,主要表现为为有关决策机构和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相比而言,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谢志华等将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划分为两个层面:解除受托责任层面和决策有用层面[10]。现阶段我国绩效审计的职能主要以解除政府部门公共受托责任为主,随着今后政府职能不断转型,绩效审计的职能将向决策有用层面转变。吴国萍认为,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有效性至少应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合规性四个方面[11]。

综合来看,以上学者所论述的绩效审计职能和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其职能和目标研究也应得到创新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传统的监督检查职能基础上,逐步向为行政和立法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转变,其作用不仅表现为解除公共受托责任,更应以推动行政问责、提升公共价值和促进管理优化为目标。

五、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未来方向

首先,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可以与绩效评估研究相互借鉴。温美琴等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本身也是一种政府绩效评估行为,是对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单位、公共投资项目等的绩效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和评价[12]。这说明了绩效审计与绩效评估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可以借鉴绩效评估的各项研究成果,达到二者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效果。

其次,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导向,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绩效审计实务工作需要。虽然我国在绩效审计研究领域相比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仍然取得了不少创新性研究成果。比如,陈宋生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分析了审计制度变迁的各项影响因素,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供需分析、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论证了我国绩效审计的未来发展,为我国从合规性、真实性审计制度向绩效审计制度的转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13]。

再次,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必须与绩效审计实践紧密结合。深圳市和青岛市等地是我国最早开展绩效审计的地区,其政府绩效审计经验居于全国的前列,探索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现代审计方法。深入总结先进地区的有益经验并逐步地推广到全国同类地区和同类项目,是我国绩效审计的良好推广途径。

我国学者仍需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融合绩效评估、国家财税与预算体制改革、审计体制改革等关联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系统和综合角度提升我国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廖洪,王素梅.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22(6):7-11

[2]钟刚,谢赤,周黛.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动态评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69-73

[4]王光远.管理审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56

[4]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2):76-85

[5]雷达.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4(2):36-42

[6]陈骏.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机制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辩证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16-20

[7]王晓梅.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与风险分析[J].审计研究,2007(2):17-20

[8]赵彩霞,张立民,曹丽梅.制度环境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0(4):22-28

[9]徐相锋,鲍春雷.协同性政府绩效管理探讨[J].中州学刊,2010(5):15-18

[10]谢志华,孟丽荣,余应敏.政府绩效审计职能之二维层面:解除受托责任与实现决策有用[J].审计研究,2006(3):23-32

[11]吴国萍.关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2):56-58

第4篇

(一)审计理念不够清晰

一是部分单位、部门和员工还停留在对传统审计的习惯认识上,对履职绩效审计的定位、性质、作用和意义知之甚少,影响了配合审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削弱了审计效果;二是个别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也不够明晰,突出表现为缺乏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较多注重合规性的查错补漏,而忽视绩效性的综合评价;较多注重账、表、凭证的核查,而忽视领导能力和政策水平的宏观核评;较多注重审计数量,而忽视审计质量等。

(二)审计理论的系统性研究不够

当前央行对于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多侧重对某一专业或某一部门的管理绩效审计研究,如对支付清算绩效审计、经理国库绩效审计等,而未将管理绩效审计与领导干部履职审计作为整体加以系统研究,因此,尚未形成连贯、系统及完整的履职绩效审计理论成果。对于人民银行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也是就事论事的多,对方法、手段、评价标准等研究得较少,因而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理论来指导实践。

(三)审计的法制环境不够健全

一是法规建设滞后,没有明确的履职绩效审计条例;二是资源配置、管理利用及科学的规则不明确,领导干部履职绩效管理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审计难以考量;三是法律授权不明确,即使是2006年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正)》也只规定审计机关对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不但笼统,而且仅涉及管理绩效审计中“效益”这部分,多年来的审计实践更是只注重了“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方面,对于其他“资源”的“3E”审计很少涉及。

(四)审计标准不够完善

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履职效果进行衡量或评价的尺度,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1999年以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制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企业效绩评价标准》等,为企业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对于像央行这样的公共部门的领导干部开展绩效审计,目前尚无明确标准。虽然我们在实践中对一小部分业务评价的定量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但评价的客观性有待检验。正是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和参照蓝本,使履职绩效审计还处在初步探索中,绩效评价也难以深入。

二、解决方法

(一)转变观念,突出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

绩效审计强调的是对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的综合评价,不局限于业务操作与管理的合规性和合法性鉴定,而是上升到对政策传导、组织参与决策、内控建设和业务工作管理等方面效率与效果的评价,真正突出“绩效”色彩。

1. 更新审计观念,强化绩效审计意识。大力推进内审文化建设,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了解、支持、参与绩效审计,形成和谐的内部审计环境。

2. 找准评价重点,突出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一是评价方针政策和上级行决定情况,对政策传达是否及时到位,工作部署及贯彻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等做出评价和鉴定。二是评价组织参与决策情况,主要评价管理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重大事项是否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决策过程是否合规,决策结果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等。三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效果,是否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实行分级授权管理、财权与事权分离、加强关键岗位管理等。四是评价综合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内部管理是否科学有效,是否制订年度、月度工作计划,有无建立激励机制等。五是评价业务流程,岗位设置是否符合业务分解与控制的要求,如资金核算岗与复核岗是否分离由专人负责,业务操作上是否存在风险隐患。六是评价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对业务工作的质量、效率与效果进行评价,有无出现严重违规、重大业务差错等。

(二)加强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系统理论研究

一方面,管理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应由审计机构与研究机构形成产、学、研协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央行这样的公共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绩效审计的方法、评价标准等系统研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中,使审计实践具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内审部门及时总结领导干部绩效管理审计的经验,从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三方面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履行职责情况,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总结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内容等,与系统理论相融合,以实践验证理论,促进央行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深入发展,推动央行内审的有效转型。

(三)完善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

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履职绩效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因此,要对审计对象、目的、程序、报告基本形式等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形成绩效审计工作指南,明确在央行开展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审计标准、原则、执业规范等,从法制的高度上定位绩效审计,包括完善制度、制定准则、操作指南等,防范审计风险,控制绩效审计质量,保证领导干部绩效审计的顺利进行。

(四)探索领导干部绩效审计评价的程序、方法及标准

1. 审计评价程序和方法。在遵循领导干部履职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1)述职和评议。由领导干部本人在本行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述职,根据述职情况,组织群众开展评议,评议方式还包括个别谈话和书面评价。(2)问卷。包括向审计对象、行内员工和行外有关机构(人员)发送问卷。(3)调查。包括行内调查和行外有关机构(人员)调查了解。(4)调阅资料。审计组调阅审计对象在本行的会议记录、账簿、会计报告、工作总结等资料。(5)实施检查。查阅资料,对照制度规定检查。(6)综合分析。审计组对审计过程获取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按照评价标准对审计对象进行综合评价。(7)交换意见。(8)汇总上报。(9)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方法,其中,应包括换位思考后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改进工作的方法,对审计结果显示出的问题也一定要有具体的改进措施。

2. 探索领导干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由于领导干部绩效审计对象不同,不可能为所有绩效审计项目预先制定统一的审计评价标准。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为每一个审计任务“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及被审计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来制定审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可分为全面工作评价指标和专项工作评价指标:

(1)全面工作评价指标,又细分为以下几项指标,①总体评价类指标,包括审计对象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公众评议结果、被投诉次数( 率) 等指标。通过这类指标可判断审计对象各项职责是否落实,管理目标是否实现,据以判断其基本绩效状况。②工作业绩评价类指标,包括审计对象在上级行综合考评情况、专业考评情况、单项考评情况以及各类业务比赛和劳动竞赛获奖情况、调研成果等指标。通过这类指标可判断审计对象是否在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拓宽业务范围,据以判断其综合绩效状况。③人力资源管理类指标,包括定岗定责、人力资源结构、人均完成工作量等指标。通过这类指标可判断审计对象机构设置是否符合精简的原则;内部分工是否合理,职权是否明确;机构运作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协调,工作效率和效能是高还是低,最终评价审计对象人力资源的绩效。④内部控制类指标,包括业务差错率、安全事故次数(率)、违规违纪次数(率)和案件发生率等指标。通过这类指标可判断审计对象的人员配备是否恰当;岗位责任制是否得到落实;管理决策是否科学;内部管理是否制度化、规范化,据以评价其内部管理的绩效。

第5篇

【关键词】绩效审计;难点;对策。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通常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受托责任理论和绩效审计理论的发展,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效益审计、综合审计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绩效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审计署2007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未来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财务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逐年加大绩效审计份量,争取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并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现实中的审计工作重点也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向效益性转变移,但就目前来讲,企业审计部门开展绩效审计还处在零散的、单个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完全独立的审计类型,大多在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专项审计中反映出一些绩效审计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开展绩效审计时存在难点。

(一)绩效审计的基础比较薄弱。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数据(包括财务资料数据和非财务资料数据),以此来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任何经济效益评价都离不开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支持,否则一切评价都将失去意义。基础数据和资料只有真实、合法,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否则会使绩效审计评价失去意义。当前,由于我国各行各业经济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必然会影响到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指标评价标准。我国的《审计法》及其它相关的审计制度仅仅指出审计要达到效益性的目的,而对如何具体开展绩效审计并没有定论,即没有绩效审计方面的指标评价标准。虽然2007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关于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第25、26、27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在此三项具体准则中对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审计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作出了一般规定,但具体准则同时说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效率性审计评价标准,由于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甚至是同一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审计机构和人员如何选择适当的指标评价标准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技术。由于评价的对象不同,审计职业界不能为绩效审计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技术。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可以灵活地选择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余地,也使审计的风险加大,给审计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绩效审计收集证据比较困难。当分析同类企业效益差距时,企业本身的资产质量、技术水平和销售量容易取得,但如果需要取得其他同类企业的对比数据,则比较困难。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会导致结论的有失公正,同时造成严重后果。

(五)传统审计人员的知识面较窄。绩效审计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评价企业效益的意识、知识及技术技能。审计人员在开展绩效审计时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这里的胜任能力除了传统财务审计所要求的胜任能力的含义外,还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人员的才能和掌握更多门类专业知识,能够深刻理解绩效审计工作,在评议企业业绩时形成中肯而深刻的判断。开展绩效审计的审计部门因此需要储备许多专业的人才,包括经济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

(六)现阶段开展绩效审计应采取的对策1.避免两种倾向,正确树立绩效审计观念。当前在推行绩效审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盲目跟风,过分偏向绩效审计,而忽视真实合法性审计。对各类审计部门来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真实合法审计仍是主要任务。

效益升级也必须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二是脱离实际,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通过实践,逐步探索绩效审计工作规范。

2.要选择恰当的审计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

对一个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时,先要确定审计目标,然后收集证据,对照审计标准,作出审计结论,最后证实审计目标。

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审计评价标准,才能据以提出审计意见。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各种计划、定额标准、业务规范和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等,但尚未形成一种规范,仅散见于各种相关的资料当中,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标准、慎重地评价被审计事项显得尤为重要。

3.要正确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1)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关系。微观经济效益存在于宏观经济效益之中,应服从于宏观经济效益,在绩效审计中,应克服小集体主义,从国家利益出发。(2)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持续经营要依靠长远经济效益的实现,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期利益,丧失了发展的后劲,绩效审计要注意审计企业是否存在短期行为。(3)技术和经济的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引进技术时,不但要注重其先进性而且应考虑其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如果不考虑企业实际情况,盲目地引进高新技术,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导致企业因成本太高而出现亏损。(4)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是不断地波动,当价格波动未超过一定限度时,商品价值量的增长可以代表使用价值的增长,但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则会遭到破坏。因此进行绩效审计时,在审查价值增长量的同时,更要注意审计使用价值的增长量。

4.在审计证据收集和分析上投入更多精力。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中必须在努力选择切题的方法和技术的同时,提高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财务审计的证据可以通过遵循公认的准则,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收集和评价,绩效审计则不同,由于方法的灵活性和对象的复杂性,同时又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使得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多种多样,因此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一般都采取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增大调查的样本量的方法,以增加对总体推断的准确性。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对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给与特别的关注,在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

5.强化审计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地掌握绩效审计的本领。当前,最佳的方法是结合某些具体绩效审计进行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以发展的观念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经验的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此外,和其他专业管理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霞。经济效益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2]彭华彰。政府效益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第6篇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协会(IIA)指出:内部审计部门是指为了增加价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而提供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服务的部门、处或小组的顾问或其他从业人员。内部审计部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与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其效率。由此可见,内部审计部门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增加组织价值并改善机构的运营”的目的。一切合理合法、可以增加组织价值的方法都应运用于为组织服务,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围绕着为组织增加价值这一目标而做计划、实施的工作。

(一)增值型部审计在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着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传统内部审计的一种创新与延伸;另一种观点认为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审计新业务,或者说成是一个新型审计项目,与管理审计、战略审计、绩效审计等审计项目相似,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组织需要而开展的一项新型审计业务。无论是一个阶段、一个业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组织的需要,使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把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一个内审发展的新阶段更能体现内审在组织中的价值。强调阶段而非业务,主要是基于传统审计方面的考虑,作为一个新阶段,表明是在保留了传统审计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如IIA定义的一样,内审业务主要分为保证业务和咨询业务,即使咨询业务发展空间再大,也不能摒弃保证业务在内审中的核心地位。

(二)增加价值的含义IIA将增加价值定义为:通过保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目标达成的机会,识别运营过程的改善方面,降低风险水平。可以看出,增加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组织目标达成的机会,即在与总目标保持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组织实现目标,通过对组织目标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来体现价值;二是识别运营过程的改善方面,降低风险水平,即通过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评价改善风险管理过程,并在风险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评价覆盖机构治理、运营及信息系统等内容控制程序的充分性与有效性。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识别组织运营过程是否改善,运营活动是否充分有效,是否降低了组织风险,从而体现内部审计部门的价值所在。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标设计

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新的发展阶段,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在组织内的定位,提高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价值,但如何评价这种价值,该价值是否真的从上述两方面体现了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作用,则需要从内部审计部门的各方面对其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控制。笔者试图建立一种类似的平衡计分法评价模式对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进行评估。

(一)员工的胜任能力 一个部门离不开人的作用,特别是内部审计这种职业,强调更多的知识、专业水平和经验,更强调入的因素。与注册会计师职业相似,内部审计师职业同样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最重要资源的职业。因此,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考评,离不开对员工胜任能力的考评。该方面考核的指标包括:审计经验的平均年限;具有职业资格(包括中级、高级资格职称,CPA,CIA等相关证书)的数量和比例;每名审计人员的年培训时间;公司每100名员工中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内部审计员工在内部审计部门及其他部门得到提升的时间跨度;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检查不合格的数量在其整体审计工作中所占的比例。

(二)准则、制度、章程的遵守合法、合规永远都是一项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内部审计活动也不例外,必须有章可循。但制度也存在着不完善和不全面,有的是总体指导原则,有的是某一具体指导概述,制度留给现实工作一些个人创造空间。因此,在准则、制度、章程的指导下,合理、谨慎地开展审计工作同样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该部分的考核指标设计如下:按照国家规定设置内审机构、配备足够人数的审计人员;对准则、制度的掌握熟练程度;经审计委员会批准的适当的章程;内部审计负责人的业务报告关系;内部审计负责人单独会见审计委员会的次数;审计工作底稿按要求编制。

(三)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在总体指导下,应考虑的是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执行前是否有计划,执行后将实际与计划进行比较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审计资源是否充分,审计成本较以前相比有何重大变化,这一系列问题是构成内部审计工作中应考虑的具体问题,也是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一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考核:实际完成审计工作数量占计划完成数量的比例;从签发报告草稿到签发最终报告的时间;审计和非审计服务的时间和资源分配;审计建议的执行比例;成本指标,每个审计项目的平均成本;引起系统流程改进的数量;对经营风险进行检查的比例;发现被审单位没有合理理由却拒不接受审计建议的数量。

(四)审计效果的评价所做工作是否识别、改善风险管理,是否得到相关利益方的认可。审计效果评价是从内部审计部门以外部的角度评价其绩效,其中外部包括高级管理层、外部监管机构等使用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成果的部门和机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核:高级管理层满意度:A管理层请求审计的数量,B管理层对内审部门的主观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满意度部监管机构的满意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其他外聘评估、咨询服务机构的协作程度;降低经营风险的效果;审计评价引起的节约额;采用审计建议后,控制失效或意外发生的数量。

三、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一)质量控制评价与绩效考核的区别按照标准中的规定,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在合理程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遵守《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部门章程和其他使用标准。我国审计署于2004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中关于质量控制的规定也是主要强调从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一系列审计过程形成的、能够反映审计工作质量的方面考察审计质量,重点在于检查审计过程的规范性。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员工与部门的评估制度。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与部门的工作行为、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直接影响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目标等进行定期考核,是其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同时考核结果为相关人事决策(晋升、解雇、加薪、奖金)、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等提供依据。

质量控制重视过程的考察,因此质量考核更具制度化、书面化、格式化,更适合企业外部对内部的评估考核;而绩效考核是以人为中心,通过衡量部门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来完成对较整个部门的评价绩效考核相比更具有灵活性,更适合企业内部的考核。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内部部门,更适合从企业自身角度对其进行考核。

第7篇

一、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作用

在央行治理中,内部审计居于十分特殊的地位,作为实施控制的手段,内部审计尤其是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以及央行治理有关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日趋突出。

(一)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组织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央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益紧密,并因内部审计的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其他部门相比,更能从全局角度,更清醒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与外部审计相比,它更能从组织的利益和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识别和评估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有效建议。内部审计还具有综合性,它对所有业务进行审查、评价,因而能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地分析、评估,充当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内部审计更具有经常性和及时性的特点,能随时针对实际需要和发生的问题开展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范和化解面临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在央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咨询服务方式,积极协助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负责定期评价和保证工作,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行党委(组)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

(二)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央行治理的成功至关重要,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央行的工作目标而存在,它与业务活动融为一体。内部审计则又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遵循性和科学性,内审人员通过收集、调查等审计方法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来评价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针对内控薄弱点和失控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健全性测试解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健全以及关键点是否齐全、准确;遵循性测试解决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程度,查明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真实地存在于管理系统中,是否认真遵守制度规定;科学性测试解决内部控制系统功能是否发挥作用,效果如何,从而达到监督各业务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的工作目标。

(三)在评价并改善央行治理中的作用

治理不同于管理,管理主要是指高级管理人员对一般员工的管理,而治理主要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行长和党委、党组成员)的管理,是由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激励和约束机制组成的完整体系。通过日常的内部审计活动,客观地、公正地披露央行治理体系中的空白、滞后、冲突、等情况,揭示和评价职能部门的运作效率和工作绩效,形成约束机制,从而不断地完善央行治理体系。

(四)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中的作用

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SPPIA)及我国基本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可见,内部审计与央行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管理的职责就是认真地组织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努力实现工作目标。内部审计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是以实现央行工作目标为出发点,以促进各部门和各级行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为着眼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行长和行党委(组)服务。内部审计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投入与利用的审查和评价,对央行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提出咨询措施,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现状分析

当前,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作用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法制建设不完善

西方国家很早就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并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美国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法案》,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规定,均明确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组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在我国,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缺乏法律基础。另一方面,央行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建设也不够健全,内部审计的考核机制、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内部审计工作权威不够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实行行长负责制,内审部门对行长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依法行使内审工作职权,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但是内部审计机构被设置于与其他业务部门平行,而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机构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这种内审组织体制在开展同级监督时往往因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在行内很被动。内部审计地位不高,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不能客观、真实、公正、深入地开展工作,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可能因管理体制上的制约而得不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待提高

内审队伍后续教育不足,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一些人员不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对国际内审准则、内审发展状况等知识了解甚少,对计算机信息审计涉足不多,造成审计行为不够规范,审计作风不够扎实,审计理论钻研气氛不够浓厚,影响了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内部审计咨询、确认功能的发挥。而且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也使部分内审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与热情,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

三、发挥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相关措施

内部审计被置于央行治理的框架之内,对保证有效的央行治理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层次

一是国家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上成熟的先进经验,通过出台内部审计的法律规定,明确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并发挥作用奠定法律基础。二是制定较为健全有效的央行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如:通过修订、完善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并出台央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考核和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央行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范围,内部审计部门在央行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等,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央行内部审计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审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行长和行党委(组)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在央行治理中的作用,对内部审计工作予以大力支持,通过选调高素质的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并重视审计队伍的教育、培训;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在知情权、参与权等方面给予内部审计特定的权利;及时排除其他外在因素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必要干扰,为内部审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央行治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积极转变内审理念,探索央行内审转型

央行内部审计要积极推进审计转型,审计人员要改变陈旧的审计思维,全面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绩效管理审计,围绕业务管理中薄弱环节和主要风险,突出重点实施审计。要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突出三项功能,发挥三大作用”,促进内审部门积极有效参与央行治理。一是突出控制功能,积极参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帮助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升级和完善现行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和维护控制的有效性,促进控制环境的持续改善,发挥好预防性作用;二是突出评价功能,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逐步实现审计重心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发挥好防护性作用;三是突出促进功能,促进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持续改善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治理能力,发挥好建设性作用。

(四)改进审计手段方式,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一是改进内部审计方法。做到事后业务、账务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审计相结合;手工账表审计与计算机信息网络审计相结合;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二是提高内审工作的科技含量。加快内审软件研发和应用,开发数据接口软件,实现内审系统与各类管理系统的直联;三是完善非现场审计技术手段。建立非现场审计监测及常态化运行机制,落实考核和管理机制,将审计关口前移,依托远程监控平台,以远程登录方式,定期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审计监督,实现对被监督单位风险的即时、动态、全面监控,定期提交被监管行经营分析和风险监测报告,全面提升非现场审计对审计项目的贡献度。

(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推进审计结果运用

一是完善质量控制手段。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内部审计应制定规范的工作标准,建立严密的质量控制机制,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内审计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确定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内审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要持续坚持审计督导,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坚持“三级复核制”,把审计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促进提升审计质量。二是促进审计成果增值。审计对于查出的问题重在披露和建议,审计报告要由审计组提交行长,将审计结果作为行党委(组)决策的重要参考,并作为重要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披露,以达到促进央行治理的目的。应持续关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披露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适时开展后续审计,跟踪问题整改,验证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是否符合实际。

(六)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第8篇

【关键字】传统会计;管理会计;高级会计实务;结合

一、浅析传统会计和管理会计

传统会计的重点在于核算、汇总和监督。大家的理解都是:会计人员整天都呆在办公室里进行数据核算、整理,对过去数据、单子进行整理汇总,出凭证记账、做报表写账本等等。及便是对数据的分析,也多为财务数据的分析整理,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进行预测预计等。财务监督更多立足于财务数据监督、财务成本监督、财务指标监督等。这些数据的分析、预测和监督都只是站在财务岗位、财务角色中去处理,还没有站在领导角色去管理,这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全面性、全局性、更高层次的分析监督。

而管理会计则体现了会计岗位纳入到管理范围中去,增加了管理的内容,体现了管理的职能。通过把财务数据、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融入到业务管理、风险管理、绩效管理中去,真正实现以财务数据去影响和指引相关业务的发展和决策。会计岗位真正实现管理职能,站在管理者领导者角度进行管理,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岗位。让财务人员更好地在管理岗上发挥才干,甚至在领导岗位上发挥管理作用。

二、高级会计实务的内容

高级会计实务所涉及的内容有:公司战略、财务战略、投资筹资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股份价值和企业价值、套期保值和股权激励、事业单位采购内控投资资产管理等。

三、高级会计实务和管理会计的结合

高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反映了财务管理、分析、预测、监督的实质。它从更高层次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地管理、评价、预测等,真正把财务工作融入到管理中去,真正站在领导高度去筹划企业未来、把握风险控制、对决策起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工作内容表明,一定程度上仅仅依靠财务负责人是难以完成的,甚至需要总会计师去协调完成管理会计工作。

公司战略反映企业集体所走的总路线。企业将往更高层次发展,还是保持现有状态成长,还是施行减少投入、缩减业务范围等收缩战略等。这些都要以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并结合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发展行情趋势进行科学准确地预测。只有这样,该决策才能是正确的,才有利于企业单位发展。经营战略中,如何降低成本、如何体现产品差异优势、如何使产品更针对性地满足顾客需求,这些都与财务数据密不可分,同时还要销售部门,公关部门,管理部门等共同完成。它已经不仅仅是财务数据、财务分析、财务决策所能独立完成的,这充分体现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和角色定位,它要真正站在管理角度去实现全局性、重要性的指导和决策。对于管理控制模式:制度控制、预算控制、激励控制、评价控制等,都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这些仅仅靠财务工作是不能完成的,它都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工作内容,是企业单位一个全局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