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周期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国际经济环境:(33经济体缓慢复苏,全球增长格局分化
后危机时期亚洲所面临的第一个常态化环境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分布将出现重大改变。美、欧、日G5经济体的经济呈现缓慢、浅度和曲折的复苏进程。2009年,美国GDP增速2.4%,欧洲4.8%;印度7.3%,中国高达8.7%。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正从西方移向亚洲,尤其是向亚洲新兴经济体转移。这个模式至少会持续到下一个五年,世界经济格局将由此改变。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对于美国而言,虽然零售数据显示美国的消费规模正逐渐接近危机前的水平,而工业部门的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则显示工业部门的状况远远低于危机之前,因此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和调整或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这将对美国持续的经济复苏形成压力。
同时,IMF的一项最新研究也表明,未来这三大经济体的潜在增长率水平可能只维持在危机前2/5的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全球的经济增长格局将面临重大的转换,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将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
更为重要的一个变化体现于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上,由于这次危机是从发达经济体开始的,因此亚洲输往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流量骤然降低。相反,亚洲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将得以加强。未来发展中国家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将急剧增加,在全球贸易新格局中,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将逐步成为核心组成部分。
(二)国际金融环境: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环境成为常态化主题
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遏制经济走向更大的表退。为了应对危机,大量的货币发行和低利率成为央行的备选工具。其中,美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引领了全球降息的风潮。
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发达国家经济的结构性放缓渐成趋势,因此为了减小经济下行周期所带来的冲击、美欧日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被迫由危机应对时期的“紧急政策”不断走向常态化。预计在未来几年,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大幅度收缩流动性、实质性地退出现有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也不大。美国和日本已经宣布,在未来两年,将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贷币政策,欧洲央行虽然强调主动退出,但是在债务危机得到明显改善之前,其主动退出的空间相当有限。
因此,未来几年,美欧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属小概率事件,利率有可能在1%左右维持数年,超低资金成本和超宽松流动性环境,将成为国际金融环境的常态。
(三)国际货币环境: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漂移将在中长期内持续
本轮金触危机之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强劲走势,然而后危机时代,这种格局正逐步发生着变化。未来我们将很难看到一国贷币在国际货币领域持续保持着绝对的主宰地位,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将发生较为频繁的波动,而且强弱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将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美元而言,虽然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中最可靠的货币,但是我们也发现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两次反弹是发生在通常发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期间,然而随着市场形势趋于稳定,美元的这种“避风港效应”将逐步消失。未来美国的财政与经常账户双重赤字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都会对美元的强势形成重要压力。
同时,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则反映出欧元作为一个最优货币区的货币也具有明显的缺陷,随着欧元区大规模的财政削减,中长期内欧洲经济的增长节奏将有所弱化,因此,欧元中期走强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欧元区经济和欧元本身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调整时期。
后危机时期亚洲经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挑战之一:考虑如何增加国内需求,减少对外需的依赖
到目前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亚洲的增长模式仍然是出口主导,那么,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放缓的情况下,亚洲就必须重新思考如何转换到以内需驱动的模式上来,才能使经济增长更为平衡和可持续。
因此,从中期来看,亚洲众多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政策挑战是如何增加国内需求,使其成为更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并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度。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全球发展的失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亚洲众多国家而言,全球经济衰退已凸显了过度依赖出口给一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可持续性。目前,出口在亚洲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平均比例超过40%。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速度相对迟缓,同时其需求在一段时期内也无法恢复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亚洲地区如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就必须拓展国内需求,来扭转外部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迄今为止,亚洲各经济体的国内私人需求已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复苏,但要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各国还必须从政策上加以扶持。这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包括:刺激消费、保持或增加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提高其服务业的生产率等。目前亚洲地区的很多国家已采取措施,在发展其金融业的同时改善和扩大社会服务业,这将有助于刺激其国内需求。此外,汇率的灵活性加大将有助于刺激个人消费,使投资重新转向国内经济行业,这也与上述一揽子政策相吻合。
(二)挑战之二:考虑如何承受更高的通胀率以及防止资产泡沫
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一个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低利率时代,那么,在没有新技术革命、新产业带动的经济复苏之前,我们需要对通货膨胀率目标和资产泡沫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低利率的条件下,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其实还面临着货币升值的预期,这样一来,部分农产品、工业品,尤其是资产市场势必成为吸收流动性的渠道。这一点变化会影响到包括国内利率、汇率政策等诸多方面的调整。而且全球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之后,利率调整的空间和余地将不会太大。因此,在低利率、低资金成本的环境下,必须抑制投资冲动和资产泡沫,或者需要考虑承受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环境下,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将渐成趋势:预计下一个十年,亚洲国家的快速推进城市化和收入上升过程,将进一步加深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供求结构的不平衡,不仅总量上会出现明显缺口,而且个别品种如大米等将出现失衡。大致判断,当规模庞大的中国、印度人开始脱离农地的时候,全球将遭遇一次比工业品更强劲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加之流动性过剩的贷币环境,农产品价格上涨将进入多发期,甚至渐成常态化趋势。这对于中国及亚洲其他新兴市场今后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构成一系列冲击。
【关键词】瑞士经济 发展模式 经济赶超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阶段,贵州省的发展也迎来了经济赶超的历史机遇期,同时,加之2014年国务院所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也为贵州省的发展提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贵州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模式,而瑞士经济赶超先进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及其赶超带来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入手,对瑞士与贵州省的地理地貌以及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论述了贵州经济在新时期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一、“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一)瑞士基本情况简介
瑞士是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总土地面积41293平方公里。瑞士东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接壤,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其境内多山,大约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西北的汝拉山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和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在山区、高原、谷地上分布1494个自然湖泊,最大的是日内瓦湖,面积581平方公里。境内冰川有140个,总面积达1951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7。莱茵河是流经瑞士最大的河流,境内长375公里,流域面积达2796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7.6,是瑞士经其它国家通往北海和国际航道。
瑞士自然资源匮乏,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瑞士却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是外向型经济,每年需要进口95的原料和能源,60的生活消费品,而主要工业品的70-80需要外销。瑞士工业十分发达,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钟表和食品为该国5大支柱工业部门,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瑞士旅游业具有悠久历史,长期保持稳定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瑞士钟表业有500多年的历史,享有“钟表王国”之称。瑞士的金融业非常发达,该产业从业人口25万,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其中瑞士银行安全、稳定、高品质的服务,以及对隐私权的尊重,成为瑞士金融业的标志。
当今瑞士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很多国家、地区学习借鉴。贵州省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和瑞士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其对贵州省的发展同样具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二)“瑞士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
(1)永久中立的政策选择和外交理念。中立一词的产生是因为战争的存在。在国际关系中,中立是指国家在交战国进行的战争中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是在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战争时不参加其事的国家地位。
追溯瑞士的历史,由于土地资源和基础性矿产资源稀缺,瑞士人民生存的需要,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互相协作,互助生存;同时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捍卫自身利益,瑞士人民携手对外,互为盟友。使得瑞士人民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独立、民主和平等。正是在这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思想在瑞士人心中逐渐根深蒂固,这就形成了瑞士确立永久中立政策的传统背景。
1815年,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以及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确立了瑞士永久中立的地位。瑞士永久中立地位的确定既是其自身历史传统的结果和生存发展的需
要,也是国际社会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对于一个夹在强国之间的小国而言,确保自己的中立地位、免受其他国家间战争的侵扰是瑞士发展其政治、经济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瑞士获得永久中立地位与整个欧洲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是欧洲各国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欧洲各国的利益需要。
自1848年制定全国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以来,瑞士从此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此之后,瑞士制定了一套比较民主、健全的法律,逐渐形成了守法、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所有这一切,都为瑞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前提,成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切合基本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的地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
瑞士整个主导产业群都和本国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构成相匹配。由于瑞士地处欧洲内陆,无一公里的海岸线,不处于交通枢纽地区,且多山,这使得瑞士在经济发展路线的选择上,必须克服制造业产品运输的成本劣势,必须绕开成本高的重化工业之路,而大力发展旅游、金融保险和精工制造等产业。瑞士拥有两大主导产业群,其一是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该产业产品注重品牌,附加值高,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其二是以旅游业、银行业和保险业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70的在职人员效力于该行业。瑞士产业经济结构的模式是从瑞士本国的实际的出发,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国自然地理区位环境,从而走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之路。
(3)注重与本国经济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创新。瑞士是一个人口稀少,但却拥有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的国家。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同时,瑞士也是全球外国学生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约占23。瑞士高度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预算中占很大比例( 联邦预算的8,州及市镇预算的25)。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正是由于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瑞士的基础科学和发明创造都极其发达。瑞士是世界上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先后出现了2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遍及各个学科,尤其是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948年至1950年连续三年均被瑞士科学家摘取,这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三连冠”。瑞士在经济上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该国独特的教育体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与该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能力、素质良好的人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贵州与瑞士的对比
(一)贵州与瑞士的自然地理概况对比
贵州和瑞士在自然地理特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个是地处中国的内陆省,另一个是地处欧洲的内陆国。二者均是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河流交错。瑞士西北部10为汝拉山地,平均海拔约800米,南部约60属瑞士阿尔卑斯山地,其海拔3000米至4000米,北部30左右为瑞士高原,海拔600 米至700米。与瑞士类似,贵州也是一个多山的高原,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多山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分为三种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省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贵州西北部地势较高,海拔在1500米到2800米之间,中部地势稍低,海拔约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有较大面积的山间盆地和宽谷,是高原的主体部分。
从自然景观上看,瑞士拥有雄伟的雪山、如茵的草地、奇丽的岩洞、碧蓝的湖泊及湍急的河流,瑞士也因此有“世界公园”的美誉,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贵州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的省,高原上洞穴密集,湖泊众多,奇山异水,飞瀑流泉,加上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宜居宜人的气候特点,使贵州有“迷人的天然公园”的美称,因此贵州也必将成为中国西部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
(二)贵州与瑞士第一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从地貌上看,瑞士发展农业并不具有优越性,全国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缺少大片平整的耕地,地理条件不宜于经营大规模农业,可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的6.3。然而从气候和降水量上看,瑞士地处北温带,地域虽小,但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其年平均气温8.6摄氏度,年降水量在800到10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其气候和降水量都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发育,且因瑞士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是发展山地“立体农业”的一块宝地。近年来,瑞士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均不超过5,然而瑞士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场所,为旅游业提供优良环境,这些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贵州地形与瑞士相似,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摄氏度至16摄氏度,最冷月均温一般不低于5摄氏度,最热月均温一般在25摄氏度以下,全省年降水量在1100到1400毫米之间,雨日达160天,相对湿度常达80。在此地貌和气候等因素影响下,贵州省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其中种植业为贵州农业的主导产业,其次为畜牧业。到2013年为止,全省畜牧业产值48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14.5。林业产值69.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8.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贵州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贵州与瑞士第二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经济的发展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50年前后,瑞士创办了大量的工厂、银行、保险公司,到19世纪下半叶,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建立起机器制造业(纺织机、内燃机、发电机)、电力工业、食品工业、钟表、化学及旅游业,逐渐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瑞士工业已十分发达,技术先进,其许多工业技术在世界上已达到第一流或尖端水平。瑞士第二产业以传统的食品加工、钟表、化工医药、机械制造、纺织业为主,供职于第二产业的人员占26, 其工业发展注重精细化,产品数量有限但附加值高。瑞士的钟表业和纺织业在工业革命以后,钟表业和纺织业率先得到了发展,到现在也有400多年的历史,其技术早已处于世界尖端水平。瑞士高度重视教育和科研,坚信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源泉,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保证其人才储备与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瑞士不同,贵州自然资源丰富。以资源和原材料为基础,全省第二产业形成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医药等支柱产业,冶金、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白酒、煤炭等主导产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贵州省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3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增加值最大的两大行业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其增加值分别为558.35亿元和495.62亿元;增幅最大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20.93亿元,增长幅度为29(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四)贵州与瑞士第三产业发展情况的对比
瑞士在20世纪飞跃发展过程中,金融和旅游就是其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一方面,瑞士从16 世纪开始就以外向型方式发展银行业,到20世纪50年代,瑞士法郎已可以自由兑换,再加上瑞士推行“银行保密法”,更使得大量国外资金和存款流入瑞士银行,从而大大提升了瑞士的金融实力。另一方面,瑞士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并有“世界花园”和“旅游业摇篮”的美誉,加之瑞士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长期对旅游业理论进行研究和政策支持,其联邦旅游联合会和国家旅游局更是积极促进瑞士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使得瑞士的旅游业在各产业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贵州第三产业在传统产业得到加强的同时,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形成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旅游、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结构体系。与瑞士类似,贵州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这使得贵州旅游业繁荣发展。2013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761.28万人次,增长幅度25.1(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7.7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全省2013年旅游创收2370.6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国际外汇收入2.01亿美元,增长19.2(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
三、瑞士经济发展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的启示
瑞士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功实现赶超先进欧美国家,跃居经济发达国家前列,这和一直以来保持中立和政局稳定,提供从事社会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瑞士模式对贵州经济实现后发赶超具有重要启示。
(一)注重从实际出发,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如前文所述,瑞士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几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所需原料和能源的95依赖进口。因此,该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不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加强技术创新,着力向高级、精细、尖端技术发展,开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冶金工业方面,瑞士不开办一般冶炼企业,而是支持掌握有色金属独特技术的金属冶炼企业快速发展。可以看出,瑞士所有企业和工业部门的建设,都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原则,这也是瑞士工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强大竞争力的诀窍。
贵州经济的后发赶超必须是立足本省的具体情况、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一切从贵州实际出发。因此,贵州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具体而言,一是要保持生态环境优势构建特色产业体系。要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决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主要生态区的保护力度,摒弃粗放型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引导外资将资金、技术投向农业、教育、信息、金融、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等领域,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战略。要集约发展利用本地矿产优势的新型工业,同时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在特色产业体系带动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二)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瑞士经济的飞跃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金融业。瑞士银行的作用不仅是一般的信贷、结算和货币发行,更是该国经济机体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瑞士银行除了掌握大量资金之外,还是巨大的信息网络平台,为国际市场的开辟、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提供了各种信息和服务。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瑞士的金融机构在利用优惠贷款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限制企业的业务活动。因此在瑞士,企业把金融机构看作自己的后盾,而银行则把企业当作自己实现经济效益的手段。
与瑞士相比,贵州省金融业的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但这也更加坚定了贵州大力发展金融业的决心。一是支持以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等银行贵州分支机构改革发展,并鼓励其在县及乡镇增设办理信贷业务的营业机构;二是进一步加快贵州、其他农村商业等地方银行发展,积极支持贵阳银行上市,使其成为一家跨区域、有影响力的上市银行;三是稳步发展保险机构,加快设立贵州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偿付能力充足、服务良好的国内外资保险公司参与贵州保险业务。
(三)高度重视科教事业,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
瑞士依靠科技,使其产品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从而在国际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瑞士高、精、尖的产业技术路线与其对教育的高标准要求、密集的高等教育网络密不可分,瑞士教育网络包括12所历史悠久的综合大学、20多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众多的高级专业职业学校,这些高校均具有非常好的国际声誉。瑞士教育体系的最大特色在于:高中比例小,职业教育比例大,能提供高质量的大学教学,和最具特色的职业培训。
贵州经济要实现后发赶超,须加大教育的投入,加快人才网络的建立,推进人力资源的聚集。人才网络的建立和人力资源的聚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该区域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立支撑城镇化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二是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和联合培养,促进产教结合。
参考文献:
[1]方晓丘.瑞士经济发展的启示[J].福建论坛,1985,(11).
[2]高树军.瑞士科研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6).
[3]段鑫佳.瑞士永久中立地位起源发展探析[D].北京:外交学院,2007.
【关键词】孟菲斯 航空物流 郑州航空港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航空货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世界各大国际机场均迅速扩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货运信息化电子化程度,开展空港多式联运,同时随着航空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建设航空港经济区成为国际机场发展的趋势。自1973年联邦快递将其总部搬往孟菲斯之后,如今的孟菲斯,已经开启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航空城。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与孟菲斯遥相呼应,郑州,这座中原核心城市,在获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成为内地首个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之后,抓住政策优势和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双重优势,成为港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它山之石”:孟菲斯的发展之路
盂菲斯国际机场(MEM)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是世界最大航空货运机场,同时它还是美国西北航空的第三大转运中心,也是联邦快递(FedEx)总部所在。
2.1 多式联运奠定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当现代物流业开始在美国兴起时,孟菲斯以其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成为联邦快递公司的核心枢纽。
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只占孟菲斯供应链的1/4,孟菲斯通过高速公路(包括两条州际高速公路1-40和1-55)、水路和铁路与全球相联。此外有7条高速公路在孟菲斯相交,这使得美国的152个大城市到达孟菲斯都只有一晚上的行程。在铁路方面,孟菲斯拥有5条I级的铁路,6个铁路码头都具有联合运输的能力,平均每天有220班列车。在水运方面,孟菲斯是美国第四繁忙的内河码头,每年大约有63亿吨的内河运输货物,孟菲斯码头拥有44个私营站,8个政府运营站,超过30个国际货物运输公司在孟菲斯码头运营。
孟菲斯组建了一个集航空、水路、铁路、高速公路的多模式综合运输系统。丰富完善的运输系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货物运输。
2.2 吸引企业进驻,不断注入发展能量
孟菲斯国际机场发展之初就瞄准航空货运物流,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拥有固定的航空物流来源,这一点孟菲斯国际机场与联邦快递均感触良深。在孟菲斯国际机场的支持下,联邦快递业务迅速拓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快递服务商,而联邦快递庞大的快递物流业务,为孟菲斯国际机场连续22年位居世界货运机场第一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08年仅联邦快递业务量就占孟菲斯国际机场总吞吐量的95%。在联邦快递的带动下,DHL、UPS等纷纷与孟菲斯国际机场开展合作,进一步促进了孟菲斯国际机场的发展。
2.3 着眼长远规划,持续建设高水平空港
孟菲斯国际机场在1986年就规划要位列世界货运第一,甚至计划2015年货运吞吐量要达到680万吨,不仅如此,机场还在南部和东部为FedEx和UPS未来货运的发展预留了200多公顷用地空间。孟菲斯国际机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不仅能满足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需求并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设施规划与布局适当采取冗余设计,具有可拓展性,以满足未来发展要求。另外,联邦政府还将出资修建两条州际高速公路,其中一条已经动工修建。这种坚持发展的眼光的规划,有助于机场的持续发展。
2.4 以物流带动多产业,开启航空城发展新模式
孟菲斯依托联邦快递的世界级枢纽,以孟菲斯机场为核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空港经济区,包括轻工业区、办公商务区、高档零售区、商务酒店、餐饮服务、娱乐休闲健身、高尔夫运动和居民住宅等区域。孟菲斯完备的航空运输设施带给企业三个主要益处:速度、灵活度和联接性。未来,随着孟菲斯航空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在孟菲斯开展业务。
3 “可以攻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对策初析
3.1 实验区概况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要冲,亚欧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郑州航空港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3.2 孟菲斯国际机场建设对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启示
3.2.1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筑巢以引凤
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郑州将形成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依托,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无缝连接的立体化综合通运输网络,再加上郑州铁路集装箱中转站的建成和运营,在郑州市以航空运输为主体的国际多式联运将成为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郑州航空港目前建立的多式联运方式仅是为客运实现便捷,货运中的多式联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应该实行标准的货运多式联运具体政策,保障“铁、公、机”实现有效连接。在铁路、公路、航空多式联运“无缝联接”中的标准化,尤其是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都是推广多式联运面临的问题。
3.2.2 长远规划,保障实验区长足发展
郑州航空港区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因此,航空货运物流应该走在规划的前列,在建设中分步推进和逐步完善,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方案。货运枢纽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场是否能够满足客户需要,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与物流企业加入。因此,国内机场货运枢纽在建设初期应该主要发展机场核心业务功能,在保证核心业务功能的基础上逐步提供增值服务。之后,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特色服务、提供多式联运功能等不断吸引更多的货流,实现枢纽的进一步发展。郑州航空港区的“三区两廊”布局空间规划,其核心是航空港区,而作为产业聚集地的北部城市综合服务区、南部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应该是综合发展的完美补充。港区在规划中应遵循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做大做强航空货运产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富士康的带动作用,吸引智能终端产业等高新产业入驻,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3C产品、光电产品、药品、新材料等研发生产、集散分拨、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产业集聚和区域物流中心,参与国际电子信息等产业供应链管理,为亚太乃至全球提品和服务,形成全球的供应链中心。
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航空城
航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信息港与航空港、物流港必须高度融合才有无限未来。当前,加快信息化进程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郑州航空港区在全面实施规划时,应倾注更多精力支持信息化的发展。港区建设应该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为主要手段,建设融合、安全的通信信息网络,超前部署关键资源,构建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深度智能化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夯实智慧航空城建设的基石。
如果说多式联运是将空地枢纽联接起来,那么信息平台的建设才是将地空资源融合的精髓所在。郑州航空港同铁路集装箱中转站及铁路、公路物流港的协调运行,要依靠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使其高效运作。以运输干线为依托的物流通道与以物流中心为主的物流据点的协同发展也要依靠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2008年在美国基金业平均收益率为-19%的状况下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收益率为8 % , 2012年11月份后,索罗斯在做空日元中获利10亿美元。作为宝刀未老的金融巨鳄,同时作为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学生,索罗斯一直坦陈在金融领域的获益是他践行其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索罗斯深化了波普尔的可错论、开放社会等思想,并致力于践行开放社会思想,推动人类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他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一些石油、天然气、钻石、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认识到了资源诅咒现象,并提出对资源诅咒的独特理解和破解之道。
一、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提出: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
开放社会的思想首先由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提出,认为道德与宗教有两个来源:自于单一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最终导致一个封闭社会,来自多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将最终导致一个开放社会。20世纪的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基于其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捍卫了开放社会思想,波普尔指出自己虽然沿用了柏格森的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概念,但对开放社会的理解与柏格森相异甚远。波普尔进行了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二分,在其语境中开放社会基本指向当时西方的民主社会,伴随着可错、批判式自由创造和民主,而封闭社会在历史上一律表现为集权社会,伴随着不加批判的自从,生活其中的人们缺乏理性判断能力,波普尔将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国家、苏联及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基本都归入封闭社会之列。索罗斯深受波普尔的影响,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蕴含着无穷的启示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索罗斯认为自己比波普尔更加重视开放社会理念,并指出波普尔的开放社会概念缺乏政治理论基础,开放社会与民主社会密切相关,但索罗斯同时指出开放社会不属于政治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民主的概念先于开放社会概念,开放社会是易错的社会。建立开放社会成为索罗斯后半生的执着追求,20世纪so年代后索罗斯致力于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建设并为其开放社会基金会确立了三项基本使命:打开封闭的社会、使开放社会更加稳固、宣扬批判性思维方式。
在波普尔那里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是互为替代的,但索罗斯基于苏联解体的过程认识到封闭社会的崩溃并不能自动带来开放社会,他将开放社会作为中间状态而采取一种区别于柏格森和波普尔的三分法:开放社会(近似均衡)、封闭社会(静态社会)、混乱或革命(动态失衡),并用水的三种状态,即液态、固态和气态与上述三种社会状态进行类比,开放社会如水变化不断,封闭社会如固体难以发生变化,社会的混乱或革命如气态一般无序,开放社会是一种如水的中间状态。对于开放社会的界定,索罗斯在波普尔的基础上指出它是一个理想范式,其思想基础是我们的理解力是不完善的,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一个次优选择: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但它有改善的愿望和无限的改善空间。索罗斯认为开放社会不是完美的社会,而是存在有待改进的空间,孕育着希望和创造力,使得我们的现实世界更美好。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但承认,并且还接受现实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开放社会的特征在于,当中存在一些有助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制度。在他看来开放社会中民主制度是最适合的政治制度,能在确保各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使得公众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因为自由可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使人们产生幸福感,商品、人口和人的理念都能自由流动。
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索罗斯20世纪80年代后致力于在全球许多国家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反贫困、支持教育发展、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科学、提高司法决策质量、推动民主决策和良性运作的市场等方面功绩卓著。1999年后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开始支持安哥拉、刚果等国家破除资源诅咒,倡导建立了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计划,收效良好。在索罗斯看来,资源诅咒与开放社会的基本原则对立,破除资源诅咒,帮助资源丰富国家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就朝向开放社会前进了一步。
应该说索罗斯在过去的十几年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关注是基于他对开放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超越了波普尔对开放社会的理解并在实践层面致力于推动开放社会建设的必然结果。在索罗斯看来,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是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可行途径,而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破除资源诅咒就是一种典型的零星社会工程,从资源诅咒现象严重国家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温和地提出具体制度和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方案,随时纠正偏差,逐个、逐步地解决问题。
二、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核心:三个不对称性
索罗斯对资源丰裕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这些国家政府的专制与腐败是根本原因,采掘公司向政府支付以及政府向这些公司征税的过程中缺少透明度与问责制,政府与开采石油和矿藏资源的公司之间存在三个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机构问题不对称、议价能力不对称,其中机构问题不对称是最为严重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后两个不对称则是索罗斯的原创。
信息不对称性首先存在于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开采石油及矿产资源的公司在探矿和采矿权方面占有信息优势,对该国的资源管理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政府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二者在各自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政府的利益极可能受到损害。一则经典格言这样表述:顾客留心货物出门概不退初,对于资源诅咒问题,斯蒂格利茨又加上一条:资源所有者留心。我国从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企业的矿产资源产权链条更长,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性。
索罗斯认为在三个不对称性中,机构不对称是最为根本的,其他两个不对称性只是机构不对称的配角。采矿公司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开采特许权,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在产权上属于公众,在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中,政府是公众的人,公众是最终的委托人。矿产资源公司管理层往往愿意采取贿赂或其他违法行为获取政府的支持,也可以弃贫采富、弃难采易等方式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化利润。同时事实上资源充裕的很多国家不够民主,一些政府机构希望利用公权力从资源公司谋求个人利益,最终使得公众利益受损。斯蒂格利茨也表达了与索罗斯相同的观点政客太容易默许企业从公众手中拿走本属于公众的东西。同时很多国家矿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政府一身,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干预资源企业的寻租行为严重影响矿产资源企业的资源收益。在此过程中,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相关的政府机构也获取到本该属于公众的利益,但作为委托人的公众利益受损害,即当人不能真正服务于委托人时,机构不对称问题必然发生。索罗斯认为政府与矿产资源公司双方自愿的给与和接受是资源诅咒的根源,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比如此种不对称性导致美国的代议制民主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公众选举出的代表为回馈当选时接受的高昂的赞助费,不惜牺牲公众利益而运用权力。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类似的不对称,将抵押债务变为证券的抵押债券由于分离了人和证券所有者利益,使得人更关注利润的同时使委托人利益受损。
索罗斯认为历史上石油开采公司受益于信息和议价能力不对称,这也是他们致力于掠夺欠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根本原因。二战后穆莎德国有化了昂格鲁伊朗石油公司,石油生产国都受到国有化的影响。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导致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使石油生产国政府具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当前石油供应短缺更强化了这一趋势。资源公司国有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本国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资源富有国家的公民对政府在相关的资源活动中所获取的利益却知之甚少,如果公众无法获知相关资金的流动情况,这一不对称性将一直存在,这一不对称性必然加剧资源诅咒。
三、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破解: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
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1999年就开始支持破除资源诅咒活动,最初对全球见证组织在安哥拉的调查提供资金支持,使得全球见证组织做了一份《石油觉醒》的调查报告,指出安哥拉政府缺乏透明度,每年本应造福于民的30亿~50亿美元石油收入中的10亿美元去向不明,同时呼吁在安哥拉开展业务的石油公司披露支付给安哥拉政府的款项,短时间内获得了部分石油公司的支持,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安哥拉石油收入透明度的关注。2001年开放社会基金会对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进行调查,分析这些国家政府在管理相关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期间开放社会基金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诅咒问题进行讨论,诞生了建立一个要求各资源公司公布其对政府的税款、开采特许费、红利等费用,以及政府解释自然资源开采收入的管理状况的想法。
基于讨论结果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自2002年发起公开支付款项运动,目的是敦促相关国家的石油公司和采矿公司公布它们向政府支付的款项,以此判断政府的相关收入,进而可使政府向公众说明各项收入的使用情况,即此运动的终极目标是让政府解释该国家(地区)资源收益的使用状况。因为在索罗斯看来,较之于帮助资源贫乏型国家改善自身状况,治愈一个资源富裕型国家的资源诅咒更有前景,因为资源是现成的。虽然此运动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基本原理禁不住推敲,强制各公司公布账目没有法律依据,而且通过这样一项立法的概率几乎为零,同时还有众多的小公司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尽管如此,其倡议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到2010年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就有了覆盖70多个国家的350个非政府组织。索罗斯发现此路不顺畅后便将视野转向了政府,希望通过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达成共识而共同为相关资源企业制定透明度标准和建立健全责任制。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英国的布莱尔政府于2002年底制定了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目标是健全采矿业公司向政府付款和政府运用资源收益的透明度与问责制,使这些开采收入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造福国民。此行动计划将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聚合在一起,共同为石油、天然气和采掘业依赖国的企业和政府制定透明度标准。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政府每年必须公布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公司获得的税收、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款项,石油、天然气及矿产采掘公司同时公布对管理部门的费用缴纳情况,同时需要公众与社会团体的监督。该计划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获得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只要获得所在国家的允许,它们将毫无保留地公布公司对该国的支付款项。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政府建立石油基金会的同时采取和支持行动计划的透明度原则。刚果、加纳、吉尔吉斯、尼日利亚、圣多美普林西比、东帝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相继参与到此运动中,2012年11月,赞比亚宣布将实施符合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的相关法律,要求在该国运营的矿产企业披露其生产的数字和向政府缴纳的所有支出,该事件被列为2012年国际社会责任十大事件之一。不仅北方国家大量加入,挪威、英国、法国等南方国家也加入其中,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有39个成员国。
同样基于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2013年4月欧盟出台全球资源企业反腐败法,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林业资源开采企业需要详细披露自然资源开发中向资源国政府支付的诸如税收、特许权使用费、许可费等各项费用,以使公众了解本国自然资源收益。
应该说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从理念上对各方均有所助益。采掘业投资作为资本密集型投资,管理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资源开采企业和投资商降低政治风险和向社会证明自己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有益于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同时公众可监督政府财政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公众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虽说索罗斯的措施有理想主义的成分,同时在操作中依然有困难之处,但政府与相关的资源企业之间如果能有透明的制度保证,事实上一定能够推动资源丰富国家合理、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贫困,促进充裕的资源成为经济增长源动力。这也是虽然实践中有待继续探索,但南北方国家相继加入行动的根本原因。
四、对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资源诅咒现象引发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的关注,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索罗斯虽未关注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但深入分析了资源诅咒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建立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初见成效。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是基于开放社会提出的,我们也不难发现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理解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非经济角度,他提出的破解资源诅咒的途径也是基于一种极为宏观的政治视角,强调通过开放社会建设,通过提高政府和资源企业的管理透明度及问责制和公众的参与来解决问题。也因此有学者认为索罗斯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作为资深的货币问题专家丝毫未提及造成资源诅咒的经济学原因。索罗斯的确未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资源诅咒,但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资源诅咒更根本上是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在《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也指出资源诅咒主要是政府管理漏洞所导致。在对资源诅咒的解释中,斯蒂格利茨与索罗斯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事实上索罗斯并非丢掉了经济学解释,而是更为深刻地找到了根本原因,认为有效的政治制度设计是破除资源诅咒的根本。资源诅咒原本是个经济学词汇,但真正的资源诅咒却是在政治范畴,因为在一个贫穷的国家,控制这些珍贵资源的诱惑力会导致腐败行为,导致政府压迫人民,而且常常会导致内战。如果在有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实际,加上经济层面的良好政策,资源诅咒必然可得到破解。
作为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具有极强的要素禀赋优势,但改革开放后一方面未能实现其资源禀赋优势,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使得资源诅咒现象在区域层面凸显,一些资源密集型地区已经滑入资源优势陷阱,经济增长与资源丰裕程度呈现出强烈的反向特征。吴文一对我国民族地区多年的GDP、能源生产和消耗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后计算了资源诅咒系数,认为资源诅咒在民族地区存在且表现严重。刘学谦等指出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并基于我国4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 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不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扩大东西部发展差距,更会引发诸如收入分配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在摆脱资源诅咒的过程中,政府制定有效的制度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理论上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政府可通过制度设计避免资源诅咒的形成。政府的制度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如果制度有缺陷、政府缺乏责任感,那么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最终必然是一个零和游戏。事实上部分国家并未出现资源诅咒,如美国、加拿大有丰富的渔业、森林、矿产资源,瑞典和芬兰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极丰富,马来西亚丰富的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博茨瓦纳储量丰富的钻石,上述国家都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将资源禀赋转化为资源优势,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政府必须强化自然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并逐渐完善透明、易行和易于监督的自然资源开采权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支持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如能有相关的立法,则更容易形成全球性透明标准,改善资源企业的商业和投资环境,提高我国资源企业的世界声誉。2013年全球见证组织联合商道纵横咨询公司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源采掘企业进行调查后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欧盟2010年通过、2013年生效的《欧盟木材法规》规定在欧盟市场出售非法采伐的木材或非法木材的制成品,均属违法行为。欧盟是我国目前第二大木材及木制品出口市场,欧盟的这一法规也对我国的相关企业有重要影响。
第二,挪威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石油基金并全部投资海外,来自石油收入的挪威石油基金把石油资源持续转换为金融财富,目前资产规模将近8 000亿美元,成为政府为公众准备的养老基金。挪威的做法既解决了资源收入透明度的问题,又很好解决了养老基金问题,对我国缺口极大的养老金问题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途径。
关键词:天津市燃气现状;规划;大气污染防控;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天津市燃气发展现状及规划简介
1.1现状简介
天津市自1965年开始供应液化石油气,1975年开始从大港油田供应天然气,八十年代又实施了三年煤气化工程,1997年和1998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的大好形势下,先后引进了渤海油田和陕京线天然气。目前,我市天然气管网已覆盖天津市的16个区县,基本实现了城市居民和商业建筑燃气化,形成了以天然气为主气源的供气格局,城镇燃气气化率近100%。
截至2012年底,天津市现有燃气用户近300万户,其中:民用户近298万户,工商用户1.3万户,年供气规模近30亿立方米。近几年来,天津市用气领域由民用、工商为主,逐步向供热、发电、工业、汽车等领域拓展。
1.2规划简介
《天津市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1]的主要目标,一是形成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国产气和进口气多气源、多方向供应格局;二是建设连接各方向气源,全市统筹调度的多环状燃气高压管网输配系统;三是推进燃气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天然气管网全面覆盖全市各区县城区、经济园区、中心镇及一般镇;四是利用上游气源、地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调峰应急站、下游储配站及用户侧管理等多种手段解决燃气调峰问题;五是建设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提高事故抢修能力,加大旧管网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燃气事故应急保障体系;六是利用多领域,不断拓展天然气应用领域,扩大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简介
近年来,大气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国务院近期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会议提出,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作为全国重点区域,是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今年一季度,该区域有8个城市列入全国细颗粒物十大污染城市,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为加快该地区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在全国率先改善环境控制质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再用五年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面改善空气质量。
天津市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计划提出,2015年底前,建成区全部淘汰小型燃煤锅炉;2017年底前,细颗粒物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明显下降;建成区全部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同时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量。这就要求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和推广力度,为天津市的天然气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对天津市燃气发展的影响
3.1为天津市天然气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提出逐步淘汰燃煤锅炉房,控制煤炭消费量,这就有利于天津市燃气发展的利用领域由城市民用为主向燃气供热、燃气发电(含分布式能源站)、燃气汽车为主的转变,符合《天津市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利用多领域”规划原则,为我市天然气利用规模增加提供新的机遇,有利于实现“十二五”末,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0%以上的规划目标。
目前,我市正在实施燃煤供热锅炉房改燃工程和燃气电厂工程,计划“十二五”期间改造燃煤锅炉房132座,改燃面积9633万平方米,建设燃气电厂4座,同时加快燃气汽车的发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为我市能源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3.2为天津市天然气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3.2.1气源保障问题
气源是落实我市天然气供应保障的关键,特别是冬季的供气保障。我市“十二五”期间的用气增长主要在燃气供热和燃气发电(含分布式能源站)领域,而供热和发电用气量大,且集中在冬季用气。2012年冬季,因北方气温突降、乌鲁木齐等城市计划外改燃以及“十”保北京采暖等因素,上游供气单位中石油公司供需出现较大矛盾,对下游用户普遍采取了限气措施,也削减了向我市的天然气供应量,造成我市燃气管网压力下降,冬季供气紧张。今明两年,上游天然气气源供应仍面临偏紧的局面,制约着我市天然气用量迅速增长的趋势,特别燃气供热、燃气电厂用气需求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3.2.2价格问题
我市“十二五”期间的用气增长主要在燃气供热和燃气发电(含分布式能源站)领域,而燃气供热和燃气发电(含分布式能源站)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较差。
按照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我市国产陆上及进口管道天然气气源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两部分。增量气价格一步调整到每立方米3.14元,存量气价格采取分步调整的办法,力争“十二五”末调整到位;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放开。随着天然气源头价格调整,必将对我市天然气多领域利用造成直接影响,特别是对天然气发电和燃气供热带来成本压力,因此天然气多领域利用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4 结束语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控行动计划为我市天然气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有利于燃气供热、燃气发电(含分布式能源站)的推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存在气源保障难度大、价格问题凸显等问题,需要市有关部门加大与上游供气企业的沟通力度,落实气源,同时出台鼓励天然气利用的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一、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商业地产经济出现的波动情况一方面可能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作用。与之前的经济危机相似,经济忽快忽慢的增长很容易导致经济的发展状况脱离预期的估计,造成经济危机的产生。为了保证商业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应带牢牢把握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一般而言,商业地产经济的周期包括四个时期,分别为繁荣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萧条期,这几个阶段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状态,因而在商业地产经济周期上体现出无规律的波动现象。此外,商业地产的经济波动是由于商业地产的经济增长不能符合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不稳定而产生的,因此,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一种动态的现象。
二、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点以及原因
与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趋势相比,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完全相反的。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虽然在速度上增长较快,但是其质量问题却着实令人堪忧,对百姓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我国的空房数量巨大,但需要住房的人数量同样也较大,可是在高房价的面前往往会造成许多想要买房的人望而却步,长期下来,会造成我国的商业地产发展受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国民经济的波动。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趋势是在众多的行业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同样,商业地产经济也会出现不平衡现象,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国民经济是由多种经济共同组成的,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一旦国民经济出现波动现象则会对影响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的商业地产经济需要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进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2.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我国当前的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商业地产的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出现了异常的变化,因此,这也是造成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
3.商业地产价格的变化。商业地产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利益回报,因此许多企业和个人都愿意投资商业地产行业试图获得高额的收益回报。但是,由于投资的盲目性和商业地产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巨大的资金投入往往会造成商业地产的价格迅猛增长,脱离市场价格规律。另外,高额的收益又会带动更多的人对商业地产进行投资,从而致使商业地产价格更高,造成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
三、应对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对策
1.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保证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步调上应当与国民经济保持一致,全面把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商业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商业地产经济发展过快,不仅会影响到其他行业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对商业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手段减少商业地产泡沫是必要的。虽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会使商业地产经济的发展减慢甚至停滞,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商业地产经济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投资方获得的利益也更加长远可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需要采取紧缩政策,针对商业地产经济发展中的不足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将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促进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2.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对于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我国需要在商业地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在供应量和需求量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阻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加强对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下,商业地产只有通过相应的供求买卖才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发展,所以政府所需做的是对商业地产市场进行控制管理,而不是单纯的将商业地产市场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控制在一个平衡范围内。政府所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供求市场的控制管理,从而使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减小经济波动,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并不能完全改变商业地产市场供求严重不合理的现象,如果供求环境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商业地产市场奔溃。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是必要的,政府应担采取积极的措施调节商业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
3.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商业地产的价格也是影响商业地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商业地产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商业地产经济的波动,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当考虑到商业地产的价格,避免商业地产的价格过快增长,从而出现泡沫经济的现象。然而,通过强制的手段来对商业产价格进行控制并不是可取的,因为这并不能无法完全解决商业地产价格的问题,甚至会对商业地产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政府对商业地产的价格控制应当从其他方面入手。例如,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当前,我国的商业地产市场混乱,各种不规范的开发行为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商业地产市场的价格。所以,政府应当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规范商业地产市场开况,进而促进商业地产市场的消费,保证商业地产市场供求合理,控制好商业地产的价格。
四、结语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努力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利用国际经济的优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新形势下发展国际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周期性的波动。当前形势下,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的主要实现渠道是国际贸易,尤其是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极为明显。因此,本文旨在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概述我国对外贸易波动的特征以及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在这个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将会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
新形势;国际贸易冲击;中国经济;周期波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断地加快融入国际贸易经济的大环境中的脚步,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导致国际贸易经济及其金融环境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贸易、汇率、利率、国际金融市场等多重渠道,且对我国经济波动产生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受我国人民币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冲击渠道来实现的。
一、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让我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二十一世纪,对外贸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而且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这个发展基础上,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发展成为贸易强国,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频率较低,以保证对外贸易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稳定性和波动性是对外贸易一组相对的两种概念,只要是处于发展状态中的系统正常运行都会表现出波动性,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周期波动现象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经济变量芳年存在较为显著的周期波动,其主周期长度大约为7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交易总额的节节攀升,仔细研究其增长率会发现中间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导致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波动性是客观存在,在市场体制下无法避免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做的只有分清形势,深入研究贸易波动性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过度的波动对国民经济总体带来的不利冲击和负面影响,保持稳定和波动之间的相对平衡,进而保持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
二、经济周期相关性
经济周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就会越明显,受影响的因素也会逐渐增加。因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有利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传导的通畅。在未进行相关研究之前,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各国经济周期的协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但是随后许多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同产出的相关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改变了这一看法。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有关贸易进出口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论述更多地集中于讨论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则非常欠缺,导致当前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三、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
1.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对贸易进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当前在对外贸易面临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证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利用哈罗德1993年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提出的贸易乘数理论进行分析。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法认为,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会导致出口型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有效的刺激了生产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然后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产生所谓的贸易乘数效应。这种理论效果主要体现的就是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正向影响。但是,如果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理论分析将出口贸易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出的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估计贸易出口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理论可以操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假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不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完全适用;其次,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的相关变量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以出口贸易为主要对象,并没有出口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发现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理论仅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对许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贸易乘数显得很不现实。
2.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
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是对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的一种拓展延伸,在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过程中,将进出口对投资、消费的间接影响加以考虑。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出,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增量之和,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到,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的增量之和,其中国际外贸易对经济的周期波动影响体现为净出口额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只有在贸易顺差逐年递增时才有可能,否则,对外贸易就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是不可能的,所以从长期性的发展来看,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进出口的基本平衡。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就是综合考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相互影响的因素,通过构造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来测算出口乘数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对国际贸易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性数量的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我国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周期时间大约为7年。其次,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的波动性更加剧烈,其中出口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最后结合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前者每波动1%,就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02-0.27个百分点。
四、结语
通过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在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小因经济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孙红 单位: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浩,胡永刚,马知遥.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7(05).
[2]刘金全,刘志刚.我国GDP增长率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
[3]孙立坚,孙立行.对外开放和经济波动的关联性检验——中国和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案例[J].经济研究.2005(06).
一、海西州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鉴于海西经济发展特点和统计历史资料的原因,将经济的发展分为1952-1985年和1986-2004年两个阶段。
海西建政以前,经济发展处于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1950年全州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4万人,牧业人口1.2万人,实有耕地1.45万亩,各类牲畜存栏45万头(只),农牧业产值241万元。5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地质勘探队进入盆地,拉开了海西开发建设的序幕。1956-1986年这一阶段,海西经济发展具有农业相对于工业发展速度低、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小、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时期的特点,因此在这里仅就工业的发展来反映海西经济波动的状况。工业的发展可分为4个周期。
第一周期(1956-1964年):1956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支援克拉玛依和柴达木油区》的社论,掀起了以石油勘探为先导的开发建设。这一周期国家累计投入11700万元进行柴达木资源的开发,以1961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8万元为最高。州内职工人数从1954年的729人增加到最高年份1960年的5.79万人。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达57.1%。周期扩张长度5年,扩张差16584万元,1960年达到峰值16637万元。随后由于忽视了柴达木正处于社会主义起始阶段,经济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技术力量缺乏、自然条件差等基本事实,对当时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分析,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做出了不符合实际的估量,提出了过高过急的要求和不符合柴达木实际的方针口号,如:“苦战五年,改变柴达木落后面貌”,“使生活资料达到基本自给,生产资料自给有余”等等,致使经济发展严重受挫,工业生产进入收缩期长达4年,呈大起大落的特点。另外,由于经济的剧烈波动,从1959年8月到1960年底,全州撤销、合并大小机构141个,精简职工16447名,占当时全州职工总数的38.98%。
第二周期(1964-1968年):通过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按照国家政策和农牧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有条件地发展工业,加大资源勘探力度,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财贸、科教文卫事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4%,扩张长度3年,扩张差1544万元,收缩长度为2年,收缩差为1179万元,工业经济呈平稳低速发展特点。
第三周期(1968-1979年):采取了大力发展基础工业的政策和措施,加快轻工业和手工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自给水平。充分利用盐湖资源,发展以盐为主体的化学工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13.2%,扩张长度11年,扩张差10638万元,收缩长度1年,收缩差3962万元。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遵照“可能、需要”的原则,工业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第四周期(1979-1982年):根据国内、国际市场变化情况,依靠地方可供发展的财力、物力和其他可以利用的资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煤炭、电力、地方建材、盐化工业以及食品加工和少数民族特需用品为主的轻手工业。期间工业生产年均下降5%,扩张长度2年,收缩长度2年,扩张差2452万元,收缩差3714万元,工业经济发展呈窄幅下降的特点。
到1986年,经过建州以后30多年的发展,海西农牧业产值达到10484万元(现价),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金融商贸、教育卫生等事业已初具规模,1986-2004年的经济发展用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分析其特点。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分为6个周期。
第一周期(1986-1990年):通过调整种植业、畜牧业内部比例关系,把畜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农林牧三业并举,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全面协调地发展;地方工业采取面向市场,立足当地资源,本着“小型为主、先易后难、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和“以销定产”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发“小、富、稀、贵”矿藏资源,大力发展国内外市场紧块的原材料工业。这一周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扩张长度2年,扩张差32.6个百分点,收缩长度3年,收缩差40.6个百分点。
第二周期(1990-1992年)、第三周期(1992-1994年)、第四周期(1994-1996年 )、 第五周期(1996-1999年),这四个周期共同的特点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几十年的资源开发建设,地区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盐化工业、铅锌开采业、石棉采选业已形成规模。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到1991年初共完成投资49.06亿元,原油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的36.2Z;青海盐湖集团一期20万吨工程于1992年9月正式竣工投产,当年钾肥产量(折纯)18.9万吨,工业总产值1.1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2.5%;西部矿业注册资本1.59亿元,年处理矿石100万吨,1992年生产铅精矿1.9万吨,锌精矿2.7万吨,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的13.5Z;茫崖石棉矿1993年国家投资1.8亿元,建成3万吨选矿厂,当年生产石棉2.68万吨,工业总产值0.53亿元,占当年地区工业总产值5.67Z。到1999年州内五大工业(青海石油局1999年8月重组改制为青海石油管理局和青海油田分公司两个企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40.07亿元,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8.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1Z,成为地区主导产业。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上述五大企业的发展波动左右了全州经济的发展的周期及波动。
第六周期(1999-2004年),这一周期累计完成投资307亿元,年均增长21.8%,分别是“七五”前30年的10倍,“八五”时期的6.4倍,“九五”时期的2.65倍。受投资拉动,地区生产总值较1999年增长1.25倍,年均增速达18.1%,分别高于“八五”时期、“九五” 时期4.9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扩张长度2年,扩张差11.1个百分点,收缩长度3年,收缩差8.4个百分点,周期发展速度仅次于1956-1964年周期速度,是海西历史上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且呈平稳发展态势,可以说此周期经济发展速度及质量居建州以来各周期之最。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
纵观海西50年的经济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共发生10次,其中波动剧烈的经济周期有3次。分析成因如下:
1.海西经济周期波动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不断地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性、外延性的超高速扩张,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周期,不如说是一种政治周期。波动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改革开放后,国家宏观指导思想发生转变,加强了“逆周期”调节,海西经济虽受州内大企业影响但趋于平缓,波动特征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少、扩张长度均衡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概括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充分表明,海西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经济波动。在1956-1964年这一经济周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一产、三产的发展速度。一产、三产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中出现结构性矛盾,加大了供求的约束作用,造成经济波动的扩张期不能持久,发展因 “瓶颈”的制约而进入收缩阶段。产业结构不合理引起经济剧烈波动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3. 投资的波动决定着经济的波动,并大于经济波动的幅度。固定资产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乘数―加速数机制而形成。海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的,固定资产投资一方面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投资服务政治需要,这样往往就会做出扩张经济加大投资规模的决策,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一直是海西经济波动的主要震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增多以及决策的科学化,近年波动周期明显变长,波动幅度相应减小,从下图可以看出,两者波幅、波峰、波谷基本吻合,经济发展的波动与投资的变化呈同步特征。
4.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州属企业的破产重组,企业焕发生机,发展速度加快,在地区工业经济中占的比例有所提高。自2001年起,州属工业增速保持年均增长24.7%的速度,高于地区工业增长速度8.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1999年的11.1Z升至2004年的16%,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一方面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力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平衡周期振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开放,运用骨干项目招商引资,使得高投入、低产出,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济的内在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中信国安、浙玻集团、内蒙庆华、山川股份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来海西投资兴业,不仅加快了资源开发的步伐,在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5.消费需求的变化,带动经济增长呈良性循环。从最终消费看,海西1999-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15.4%,最高年份2002年增速达到24.5%,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5.69亿元,占GDP的15.6%。虽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一部分在州外完成,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是区别以往经济周期的又一特点。
三、避免经济波动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瓶颈制约、保障发展需求。 “十五”期间,国家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投资了基础条件,我们抓住了机遇,利用国债等国家投资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了发展环境。促使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而从今年开始,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向 “双稳健”,而且这一政策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分析国家政策的变化,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渠道,把政策机遇和海西的优势资源、特色工业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资源开发和城镇建设的需要。加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基础建设与资源开发规划相协调,与城镇规划建设相衔接,与工业发展需要相适应,提高经济发展抗波动的水平和能力。
2.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海西步入发展新阶段后日益凸显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重点解决好贫困、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分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调控目标。切实完善以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大保险为基础,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为配套,社会互助、社会优待、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可能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利因素。
3.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力争在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方面迈出新步伐。要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科技型与外向型并重,促进民营经济速度加快、总量增加、素质提高,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市政建设及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社会化。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利益分配关系,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形成政府改善环境、企业贡献利税、人民创造财富的新机制。发挥资源富集、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等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引进一批经济实力雄厚、企业知名度高、投资规模大、产品开发能力强、符合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的项目和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形成选商挑商的新机制。
4.着力推进海西工业化发展。要依托资源优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目标,实现资源开发利用新的飞跃,延长产品的产业链,增加资源开采的附加值,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开发利用边际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进海西工业化进程。这是新时期推进柴达木资源开发利用由量的增加向质的飞跃转变的重要形式,也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抗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动力。
5.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来看,决定经济增长的生产率因素是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来自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发展滞后和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制约海西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的更大“瓶颈”。因此,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要整合科研力量,支持企业同省内外包括国外有实力的科研院所联合协作,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和产品。另一方面,要依靠新技术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延伸、构建油气化工、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链,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提高经济整体抗波动能力。
6.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海西和谐发展。海西的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为了更好地把全面建设海西和谐社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至关重要的是,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做到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新体制机制,统筹考虑,全面把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宏观调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正确地履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几个主要方面的职能。同时,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投资、分配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着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