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6:02: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研究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研课题研究方向

第1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3-0000-01

Curriculum Study for Computer Undergraduate Embedded System

Li Biyun,Shi Junping,Li Zongs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Engineering,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Abstract:For the lag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embedded system,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bedded system,identify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building embedded systems of major computer science in colleges,a new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embedded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urses of major in computer.

Keywords:Embedded system;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Computer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ystem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和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由包括微处理器、定时器、微控制器、存储器、传感器等一系列微电子芯片与器件,和嵌入在存储器中的微型操作系统、控制应用软件组成,共同实现诸如实时控制、监视、管理、移动计算、数据处理等各种自动化处理任务。嵌入式系统以应用为中心,以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强调硬件软件的协同性与整合性,软件与硬件可剪裁,以满足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和功耗等要求[1]。

嵌入式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仪表等众多领域,如手机、PDA、MP3、手持设备、智能电话、机顶盒等,可以说嵌入式技术无处不在。由于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嵌入式软硬件工程师成为未来几年最为热门的职业之一。

目前,随着嵌入式技术越来越热,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建立了嵌入式实验室。但是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出,很多高校嵌入式课程开设的情况不理想,很多学校建立了优良的嵌入式实验室,却很难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二、需要合适的师资力量。吉首大学作为一所办在民族地区的省属高校,其办学宗旨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吉首大学计算机系一直就是秉承此种宗旨来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从目前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不仅要面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更应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相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需求相结合进行适时调整,从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师资能力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整体规划,以适应当前应用广泛的嵌入式系统人才需要。

二、计算机本科专业嵌入式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嵌入式技术及其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深厚嵌入式理论基础、能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无线通信等实际工作,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嵌入式系统方向重点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包括软件工程及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调试和测试工具[2],毕业后学生将具备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能力,有能力适应巨大的嵌入式系统产品市场需求,成为嵌入式系统产品企业所急需的掌握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的人才。

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包括: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熟悉计算机方面的有关法规,遵纪守法,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新进展。2.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能够综合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3.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的设计、开发、调试及维护的基本能力。具体掌握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在该操作系统环境下设计、编程及开发的能力。兼具软件及硬件的协调开发能力。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交往沟通方式,具有较强的集体合作和组织协调的意识与能力。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英语从事嵌入式方向的研究与开发。

三、计算机本科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子系统,需要掌握有关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硬、软件综合知识。一般而言,自动化、测控和电子类的学生电子设计的基础较好,程序设计偏弱;而计算机类的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好,电子设计能力偏弱。计算机本科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结合进行。

(一)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与嵌入式系统方向相结合

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可以粗略分为两大类:电子系统的智能化(工业控制、现代农业、家用电器、汽车电子、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等),计算机应用的延伸(MP3、手机、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等)。从这些应用可以看出,要完成一个以MCU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应用产品设计,需要硬件、软件及行业领域相关知识。硬件主要有MCU的硬件最小系统、输入/输出电路、人机接口设计。软件设计有固化软件的设计,也可能含PC机软件的设计,这些有关嵌入式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和测试也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嵌入式系统知识体系最主要的三大技术仍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方向的课程设置应与这些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知识基础进一步拓展设计和应用知识。

(二)与嵌入式系统自身特点相结合

嵌入式系统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基础,但嵌入式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按照层次结构看待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分为4层:硬件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不能片面地从“电子”或“计算机软件”角度认识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软件硬件密切相关,软硬件协同设计已经成为电子系统级工具和方法的主要应用,是软件与硬件的综合体,没有对硬件的理解就不可能写好嵌入式软件,同没有对软件的理解也不可能设计好嵌入式硬件。软硬件相结合进行课程设置是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要求之一[3]。嵌入式系统设计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作为以应用为中心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关键,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为将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

(三)与市场、企业需求相结合

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从需求的角度,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市场紧缺,企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的软硬结合的复合型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嵌入式系统人才的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相接轨,充分培养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达到企业实际岗位的用人标准,满足企业应用需求,缩短企业二次岗前培训,成为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四、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基本内容

要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应用产品设计,需要硬件、软件及行业领域相关知识与实践训练,嵌入式方向人才培养的定位为应用型技术人才,综合计算机本科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的三个结合点,制定一套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4]。

(一)理论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包括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硬件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C++)、软件工程等软件课程;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也应该为嵌入式方向的支撑课程群。操作系统考虑嵌入式方向课程设置,应增加Linux操作系统的实训内容。

在这些计算机专业课程基础上,删减原来与嵌入式方向联系不大,相对独立的若干专业课程,适当增大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方向课程比例,构成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理论课程体系。基础课程中增加嵌入式系统概论,硬件层面上增加可编程逻辑器件及描述语言FPGA/VHDL、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软件层面上增设Linux下C语言编程、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级别上考虑软硬结合增设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考虑嵌入式发展方向,增设WinCE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课程。

(二)实践课程体系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应用的,实践是整个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的嵌入式软硬件设计能力。在嵌入式课程实践中,采用多层次专业实践与培训认证相结合的实践体系。专业实践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项目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课内实验学时占每门课总学时数比例不低于30%,课程设计包括软硬件和应用系统开发等课程,综合项目实践以项目团队的形式使学生得到团队协作的训练,毕业实习以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形式进行。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使学生课程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提高,综合项目实践则培养学生阶段性综合性实践能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的应用能力。目前,在嵌入式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厂商及相关认证也越来越为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及在职工程师所关注,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国际和国内嵌入式认证的培训内容和知识更新体系,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积累项目开发经验,增加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在IEEE计算机协会和ACM共同制定的2004版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中,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是一项长期、艰难的任务,新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快于传统学科,计算机本科专业嵌入式系统方向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建设思路,并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基础上进行,既重视融合学科的基础知识积累,又强调实践性,使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紧随嵌入式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义德,汤书森,张北斗等.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4(8):23-25

[2]徐劲松,刘钰碧,蒋晶.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45-146

[3]徐敏,林瑞金,关健生.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3-15

[4]杨立林.从企业招聘需求看嵌入式系统教学课程体系设置[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69-70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安置房;可行性研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02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从技术、经济、财务等方面分析项目可行。由于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前期编制及审查工作过程中因基础工作缺乏、编制方法不当、风险重视认识不够等,最终造成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际工程偏差严重,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正和提高。

一、安置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数据调查不扎实,建设规模不实

目前很大一部分安置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因时间紧,赶进度,出现先报批后补办或以会议纪要替代等程序不规范现象,有关部门和编制单位调研不全面、研究深度不够,没有认真做好项目选址范围内的征地拆迁中重点、难点和节点的分析工作,项目调研数据不全面,征地拆迁补偿方案不准,建设规模缺乏标准依据,论证不清,导致咨询研究的建设规模不符合国家有关行业规定的标准要求,与实际建设方案偏差严重,造成估算不实,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编制依据、方法不正确,投资估算偏差太大

在实际工作中,因安置房建设规模偏差、编制依据不实、工程造价定额不准、物价因素等造成漏算多算时常发生,如需贷款未计利息,没有进行多方案对比论证,对总投资估算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考虑不周全,有时在项目评审时只重视项目技术方案论证而忽视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造成投资估算准确度太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计概算不能超过投资估算的10%。因此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下一阶段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项目建设期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三)资金来源分析不细,筹措方案单一

目前安置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等,可行性研究报告缺乏安置房建设资金来源、方式的分析,没有说明资金筹集结构、成本、风险、数量等一系列活动的计划、协调和控制,缺乏创新思路和方法,缺乏引入社会资金投资的分析。造成安置房建设的资金没有保障,影响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

(四)风险重视不够,分析篇章过于简单

国家有关部门依据行业部门性质和特点,已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以法规性文件固定下来。但在实际开展的安置房可研报告编写中,有关部门对风险重视认识不够,分析篇章显得过分简单,未对风险进行调查、估计、划分类别等,化解风险的措施不力,容易导致失误,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完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查对策

为提高安置房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咨询单位深入的调查、规范咨询评估,对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环境、经济、社会、建设方案等进行多方案比较、论证,从中选择较优方案,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一)认真调查研究,分析收集资料

项目的前期调查分析工作是编写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的关键。有关部门必须实地踏勘,调查摸清改造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基础资料和文件资料,并进行专题调查和分析,明确项目选址范围内的征地拆迁规模,合理制定拆迁补偿方案,落实项目建设规模、用地性质等,项目资金筹资意见书等。深入调查分析后所掌握的翔实、确凿的数据与资料是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论证工作的基础。

(二)规范咨询评估,实行追责制度

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研究该工程的建设在技术上是否可行,财务上是否盈利,经济上是否合理。咨询单位应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编写可研,严格按可研规定的深度来编写。首先对整个项目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其次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能性、风险性、合理性与盈利性,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进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影响,分析节能的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拟定建筑工程规模和选定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工程总体布置;初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项目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安排计划;提出主要工程量和建材需用量,估算工程投资;明确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不确定分析,分析主要经济指标和社会稳定风险,运用多方案比选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项目总平面图、总体布局图、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等应附上。

工程咨询单位在接受有关部门委托时,对无资格证书或超越资格等级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安置房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予评估。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有重大失误或质量低劣,或存在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造成投资者严重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刑事责任。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安置房可研项目时,对由无相应工程咨询资格证书或超越认定的专业、服务范围和资格等级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的有关安置房可研报告不予审批。

(三)委托估算评审,出具审查报告

安置房项目投资估算可采用委托中介机构独立评审与召开专家评审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查。评审人员审查投资估算是否真实反映安置房项目的建设规模、内容和标准等,工程量与设计资料是否相符,各种计价依据、主要设备、材料价格、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费用等,是否按国家有关部门的现行规定执行,是否符合编制年度、当地的价格水平等,估算的误差不应超过±10%,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出具投资估算审查报告,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审查的依据。

(四)落实资金来源,分析筹措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明确安置房项目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计划等各个方面,以评价资金筹措方案的可行性。可采取政府投资、银行贷款、民间投资和居民储蓄等多种投资方式来参与安置房建设。鼓励企业、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各地安置房PPP项目合作,扩大PPP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包括分析筹资结构、成本、数量、投资的时间安排与计划等。

(五)加强防范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安置房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投资风险大等特点。所以在前期调研时,有关单位要扎实做好项目对社会和资源、环境和外部协作条件等因素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可行性研究来预测和警示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划分风险等级,评估其风险程度及发生概率,严格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与参数》规定完成基本方案的评价,如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工期延长和成本增加等问题,应对变化,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取得平衡,针对性的提出规避各类风险的对策。对安置房建设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以估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对项目效益的影响,减少投资决策的失误,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

(六)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拆建比

投资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定来审查安置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某种程度上,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抵制和改进作用。

一要审查编制单位的资质,内容必须全面,内容总体深度符合有关规定,格式规范,层次要清晰。二要审查前置材料。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安置房项目建设审批有关规定,对安置房项目建设实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除提供国土、规划、环保等一般前置材料外,建设单位需另外提供县区政府出具的拆迁摸底数量证明、政府部门批复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资金筹措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则严格控制投资概算,超过工可估算10%或建设规模发生重大变更的,必须重新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要控制拆建比。要严格审查拆迁摸底数量、安置补偿方案、安置房建设规模三者关系,以拆迁摸底数量为依据,按照相关部门批复的安置补偿方案测算安置房建设规模,对超规模建设的不予受理,严格控制拆建比,严禁铺张浪费。

三、结束语

总之,安置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存在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制度建设和实施,增强可行性研究意识,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确立正确的指导理念等,只有把可行性研究工作做细了,投资估算才能做到较为准确合理,为决策者进行项目投资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学科专业理论;提稿;研究

学科专业水平是衡量院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专业建设是院校建设的龙头,牵动着院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教师是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是推动建设工作的创造者和践行者。如何发挥每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来提升学校的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学术研究方向定位不准确导致理论研究水平不高

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教师队伍是关键。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功能。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只有优秀的学术队伍,才能确立正确的学科方向。

现在院校教师都是硕士博士,她们在攻读学位时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到了工作岗位后,有的忙于各种事物,有的自身所学专业和教研室的专业有一定差距,甚至差距较大,加之其它各种原因,很多人不能继续自己以前的研究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能尽快结合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原来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就会逐渐老化,一段时间后就不再是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而新的成果没有产生,高学历人才就没有创造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导致了高学历、“低”水平。

二、结合工作实际,找准个人研究方向

学校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依靠每名教师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梳理前沿知识,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确立个人研究方向。在梳理前沿知识的过程中,会涉猎大量本专业的专著,这本身就是对自身理论研究水平的一个提高。只有找准研究方向,才能有目标,有动力,才能在所选方向孜孜不倦,不断进取。这样经过个人不断努力,在领域内取得一定教学、科研成果。每名教师的成果积累起来,整个学校学科专业理论研究就会硕果累累。

三、在个人研究领域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发展

教师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体,每名教师的发展都将对校区学科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根据自己确定的研究方向,制定好个人发展规划。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觉得个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制定好发展规划

每名教师在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立足于工作实际,制定好个人未来发展规划。年轻教师可在教研室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帮助指导下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比如个人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无线电通信,那么可以先给自己制定一个三年计划或五年计划,自己要在这几年内上课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发表几篇学术论文,争取参与几个科研项目等等。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实际,便于个人努力去实现,不要一味好大喜功,给自己制定虚无飘渺的计划,反而不利于自己进步。

(二)形成自己的特长

在制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后,每名教师要有目标地根据个人兴趣和所研究内容,形成自己的特长,这个特长就是自己所“专”的方面。比如可以在软件编程方面比较“专”,也可以对硬件电路非常“专”,这个“专”要达到一定程度,要让大家提起这个领域就会想到自己,才算形成里自己的特长,才能走在这个领域的前沿。可以通过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等锻炼,逐渐形成自己的特长。每名教师都如此,教研室就会在本专业各个领域都有相关人才,整个教研室的学科专业理论研究水平就能上一个台阶。

(三)经营好一门课程

第4篇

两个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从小到大,李宏烨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仅成绩棒,还多才多艺。2003年9月,17岁的李宏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学校各种业余社团让兴趣爱好广泛的李宏烨跃跃欲试,刚进大学半年,他就加入了篮球学会、排球学会和相声协会。

2004年12月,交大照例要准备一台跨年晚会,李宏烨应邀担任一个音乐剧剧组的总编,领唱部分需要一个女高音。一位叫郑钰的大一学妹在众多试音者中脱颖而出。

一次排结束,郑钰找到李宏烨,她对李宏烨说:“我觉得你的歌词写得特别棒,但音乐剧名格局小了,有点不符合音乐剧的气质。”

李宏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创作完这台音乐剧后,各种细节他反反复复不知修改过多少回,一直觉得不够完美,但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没想到,这个文弱小女孩的一句话就让他醍醐灌顶。

他顿时对郑钰刮目相看。渐渐地,他开始喜欢上了郑钰。郑钰感受到了爱情的召唤,李宏烨是她心目中的“男神”,她也喜欢李宏烨。

郑钰数学不好,因此,她的压力很大,除了埋头学专业,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啃”数学,几乎没参加过学校的任何业余社团。学习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尽管这样,郑钰的数学成绩仍毫无起色。一天,郑钰数学又考砸了,只考了25分。郑钰在李宏烨面前哭得稀里哗啦。李宏烨拉起郑钰就跑,他说:“我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保准你笑。”

这个好玩的地方,就是交大相声协会。协会的成员正在编排相声。李宏烨进相声协会已快两年,是协会的台柱子。这两年,他利用课余时间,已经给协会创作了七十多个相声段子,创作原型,基本都是身边的同学。因为同学们都感同身受,“笑”果非凡。那天,郑钰果然被逗乐。李宏烨又拉着郑钰去篮球协会和排球协会打球。郑钰这才发现,原来大学生活这么有趣好玩!

郑钰接受的教育一直是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书读得好才能走好天下。因此,从小到大,郑钰学习非常用功,成绩不错,除了读书,她几乎没什么兴趣爱好。很多时候,她自觉学习很苦,但必须得坚持住。这样的心态日积月累出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当的学习方法也开始恶性循环。考入交大,才子才女众多,郑钰更诚惶诚恐,学习压力可想而知,结果越努力学习,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痛苦自卑。

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学霸李宏烨。李宏烨给郑钰一对一补课,教她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她怎么合理利用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郑钰变得自信了,快乐了,学习压力也减轻了不少,随之而来的,便是数学成绩的进步。从大二到本科毕业,郑钰的数学再也没挂过科。

郑钰觉得不可思议,边玩边学竟然要比专心读书学得更好。但是由不得郑钰不信,李宏烨篮球、排球、足球、唱歌、相声,样样出色,功课照样不落下。他这么厉害的重要原因就是培养对事物的兴趣,然后再去创新研究它,在快乐中轻松寻求最正确的要领,方法找对了,哪有做不好的道理。郑钰打心眼里崇拜佩服李宏烨。

爱情成就更好的自己

回想当年,郑钰感慨道:“遇到大李,我找回了一个更好、更快乐的自己。他让我就像变了一个人,笑着生活的感觉真好。”

在李宏烨的影响下,郑钰的兴趣爱好也广泛起来。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相声。不久,郑钰就加入到相声协会。李宏烨写相声,她负责鉴别,挑刺。觉得不好笑的地方,就建议李宏烨改进,增加笑点。郑钰敏锐的判断力就像给李宏烨增添了一对有力的翅膀,让李宏烨的创作热情愈加高涨。学业上的好搭档、生活中的甜蜜情侣在共同成长中,爱情自是水到渠成。

2007年,李宏烨正在交大上研究生二年级,郑钰也顺利考取了交大研究生。两人打算结婚,但此时,他们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阻力来自于郑钰的父母。郑钰非常清楚,自己无论要做什么事,都需要父母点头才行。大李家境一般,无房无车,又是穷学生,父母说什么都不会让自己嫁给他的。果然,当妈妈向郑钰了解了李宏烨的家庭情况后,坚决不同意郑钰嫁给李宏烨:“你才22岁,急着结婚干吗?等你研究生毕业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还怕找不到好婆家?”

但是郑钰却铁了心要嫁给李宏烨。她和李宏烨两情相悦,价值观相近,为什么要受到那些现实问题的困扰?物质上不富裕,但可以努力渐渐拥有。这次,她要为自己做主。

2008年春节,郑钰回家过年,偷拿了家里的户口本,于2月21日李宏烨的生日那天,与李宏烨在上海登记结婚。然后,她才把结婚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在电话里哭道:“从此我没你这个不听话的女儿!以后有你哭的日子!”

2009年,李宏烨又顺利考取了交大工科博士。同年10月,他们的大女儿小瓜出生了。就在此时,李宏烨遇到了课题上的一些分歧意见,暂时中断了科研。为了支持郑钰考博,赋闲在家的他,主动承担起带孩子的任务。忙里偷闲时,他就写相声,为相声协会排演。

在交大一路“开挂”学业,但李宏烨从未离开过相声协会。博士“主业”不顺,作为“副业”的相声,却被他做得越来越好。

那段时间,虽然研究被搁浅,但李宏烨不怒不悲,只要写起相声段子,他就全情投入,尤其是写到精彩处,他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

因此,协会只要有演出,他都会积极参加。他对相声越来越痴迷。一次,李宏烨边看孩子边写相声。4个月的小瓜从床上忽然滚到了地上。郑钰回来,看见小瓜的头被磕破了,第一次对李宏烨发火:“要是把小瓜跌个三长两短,你那点博士津贴负担得起吗?”话刚说完,郑钰就后悔了。自己不是功利的人啊,可说话怎么就那么伤人呢?她怕李宏烨误会,急哭了,慌乱地解释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李宏烨紧紧握着郑钰的手,把她拥进怀里说:“我俩还用得着解释吗?我懂你!”那一刻,郑钰哭得更凶了,他从李宏烨温暖的大手中,真切感受到了一种信心和力量。她整理好情绪,对李宏烨说:“咱俩约定,以后吵架一定要手拉着手,好吗?”李宏烨点头道:“并且不许哭,要笑着吵架!”郑钰握紧李宏烨的手说:“并且要笑着生活!”

从此,都是笑的日子

2013年,郑钰读博三,李宏烨读博四。李宏烨和导师达成共识,他开始继续研究课题,写毕业论文。可是,李宏烨却吃惊地发现,他做课题研究有些心猿意马,有时甚至觉得是一种压力。一天,郑钰忽然对李宏烨说:“你就干相声吧。”李宏烨茫然地望向郑钰,事业上出现转角,他难以取舍。

郑钰说:“我看得真切,你在创作相声时,是一种多么亢奋的精神状态和投入状态啊!但是你搞科研却没有这种热情,我觉得你还是搞相声合适。”

李宏烨长长松了口气,他确实很享受在台上讲相声的感觉。2013年5月,李宏烨在郑钰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了一家“新语相声俱乐部”,正式脱离交大相声协会。一年以后,李宏烨博士毕业,面对几家企业的邀请,他坚定地回绝了,郑钰为了帮助李宏烨创业,暂时搁浅了自己的科学研究。虽然房子是租来的,虽然生活条件不富裕,但夫妻俩事业上互相勉励支持,生活上彼此体贴有爱,他们感觉比什么都幸福。

在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跨年晚会上,夫妻俩表演的原创相声《石器时代》彻底火了,观看人数超过2500万,夫妻俩清新脱俗的逗哏捧哏,让人忍俊不禁。很快,《石器时代》上了人民日报和的官微,还登上了上海轨道交通和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2017年2月初,夫妻俩又把相声说到了央视《欢乐中国人》,他们原创编排的一段相声,令现场大笑不止。至此,夫妻俩的相声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第5篇

关键词:就业能力;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2-0096-02

一、沈阳工程学院英语(旅游方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就业门槛较低,但由于是服务性行业,所以导致当前存在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许多与旅游相关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旅游类本科毕业生“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现象比较突出。有关部门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毕业2年后仍然在旅游行业工作的毕业生不到1/5。这充分说明旅游人才培养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对口率低、就业稳定性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现代旅游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就是目前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具体岗位需求相脱节,导致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因而旅游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中心。要吸取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经验,要体现学科性、行业性、宽适性、引导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突出旅游行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征,又要体现旅游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使得旅游类本科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就业能力增强。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就业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要实现和谐就业,就必须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

该校英语(旅游方向)从2006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学生、2界毕业生。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历了2次修订,课程体系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但从未对学生们应具备的就业能力方面加以分析来进行课程设置,目前学生们的就业问题仍然很严峻。要想让毕业生们投身旅游行业中,实现旅游市场供需两旺的态势,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旅游类本科专业应该培养的就业能力是学生在求职和职业生涯中所必备的并能够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在旅游行业中寻求到就业机会,更应该让学生拥有发展潜能,能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持续动力。因此,从提升就业能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的视角出发对英语(旅游方向)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调研分析和在校学生对本专业所设课程及获得能力的态度以及学生对就业的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分析,发现目前该校英语(旅游方向)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缺乏特色

沈阳工程学院该专业名称为英语(旅游方向),从专业来看,属于英语专业,所以不等同于旅游管理专业。目前的课程体系是英语+旅游,由于总学时的限制,英语课程要少于纯英语专业的,旅游课程又少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从知识结构来看,基础性理论性的知识比例多,现代旅游人才必备的现代技术和外语交流能力弱;从专业技能来看,学习理论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旅游情感看,学生从事旅游的热情、灵感、理想和事业心的情感薄弱,职业意识及归宿感较差,后续发展能力欠缺。

(二)课程体系的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课程体系应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构建。沈阳工程学院该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英语人才,但绝大多数学生未来并不从事英语方面的理论研究,而是从事旅游活动中的各项服务工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普通高等教育英语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组合压缩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还是沿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结构,偏多注重高等教育中“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性”,而忽略了该专业应具备的实用性特点,从而导致课程体系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脱节,培养的人才不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三)专业课程体系综合化、整合化程度不够

沈阳工程学院该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是“英语语言知识”和“旅游知识”的简单相加与组合,课程交叉重复,还没有进行整合形成模块式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与实践性课程、语言类课程与旅游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不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和旅游技能的训练与现实职业岗位结合不紧。因此,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应更多地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的综合,体现在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必须考虑英语语言技能与旅游知识的平衡以及综合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带有旅游字样的专业就是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还比较薄弱且形式化明显。具体来说,一是实践学时不足,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该校目前没有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只是有几家校外实践基地。不过这些校外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并不舍得投入,只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定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

第6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及AutoCAD 体育装备工程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search on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of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WANG Hong[1], HE Haifeng[1], WANG Genyan[2]

([1]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Sport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9;

[2] Wuhuan Engineering Co.,Ltd.,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 In the study,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was done because the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 had strong and wide applicability and it was easy to expand the students' thought. All those are aimed to emphasize the sport equipment engineering from the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in the sports universities. The special teaching program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was designed that was merged effectively with the other specialized courses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sports equipment's fea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scientifically. Finally, the teaching goal of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could be achieved, and the trained intent of the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might be also done.

Key words Mechanical Drawing & AutoCAD; sports equipment engineering; teaching programs

0 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规划大纲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将体育装备工程专业名称改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①

武汉体育学院(全国唯一一所开办工科专业的体育院校)于2008年起开设体育装备工程专业,专业名称的变化必将影响新一届本科生的培养计划及就业方向。因此,2013年武汉体育学院结合体育院校特点,根据人才需求现状进行了本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旨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本文结合体育院校开办工科专业的特点,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背景出发,以突出体育装备工程方向特色为基准,针对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易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及AutoCAD进行教学研究。设计出机械制图及AutoCAD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富有体育装备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案,建立了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旨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确保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教学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体育装备工程方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 机械制图与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第7篇

关键词:大规模 在线开放课程(MOOC) 开放教育 教育体系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07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是近来讨论最多的、促进开放和远程学习的新方法之一,已经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中提供大规模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为这个时代创新型最具颠覆性学习技术[1]。

一、MOOC课程模式及主流平台

当前教育体系中具有主流模式趋势的MOOC课程模式,由主流科技技术平台的支撑,建立于当代互联网广泛的受众群体,本文基于MOOC对教育体系的冲击与贡献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梳理各类文献对该模式的介绍及发展趋势。

(一)MOOC的课程模式

MOOCs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课程模式: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模式(“c”有“联接”之意),和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xMOOC模式(“x”有“学习知识”之意)[1]。

cMOOCs 在初期是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关联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学习需要和各节点(信息) 在一定网络状态下进行连接获取,最终通过一定方式来显现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促成个性化的知识网络。cMOOC开发时带有很明确的目标,就是探索一种能有效利用Web 2.0支持学习的一种教学法。所以cMOOC模式侧重于知识建设与创造,强调创造、自学和社会网络学习,以及重视学习者自身等角度[2],相应的cMOOC退出率偏高。

xMOOC课程模式更接近传统教学过程和理念,由课程设计者设计和规定,侧重于知识复制和传播,常规应用视频、图片、作业和测评等多种学习方式。Bates T(2013)指出xMOOCs采用的并非新式教学法,至今为止 xMOOCs 应信息传输、计算机评分和学习者之间互评等行为主义教学方法。xMOOCs课程模式缺乏独特创新的网络学习法和技术法,采用的较多已经在传统领域应用的教学方式,仅采用了远程教育的技术平台。虽然xMOOCs课程模式采用的技术老套,或是将知识简单的复制,但由于三大 MOOC平台运营商Coursera、Udacity 和 edX 的加入,xMOOCs课程迅速得了推广并为众人所熟悉起来。这在教育生态系统中起到了很大的广泛影响。

(二)MOOC课程模式的历史阶段

MOOCs的快速崛起与应用,标志着数字化影响着教与学任何一个维度都在发现变革。Ebben M.和M. J. S.(2014)通过对具有MOOC项目的排列前9名的院校数据库(2009年-2013年)进行实证与分析研究,将MOOCs模式发展分为两个关键性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1/ 2012):关联性的MOOCs,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参与和创造。在这个阶段,关联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获得发展,当然这时期的cMOOCs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也做了大量技术实验和创新;第二阶段(2012-2013):xMOOCs,强调的是内容学习、成绩评价和讨论重点。在这个阶段xMOOCs得到升级,进一步完善了MOOC在教育体系中的教学理论、教学平台、学习分析和评估等各环节。[3]

二、MOOC在教育体系中的角色与影响

MOOC在当代教育体系角色扮演中有着关键性意义,对传统教育体系有着重大冲击和新生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具有破坏性创新能力

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理论由Christensen教授(2006,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指在打破旧的模式、开发新模式,或者定位于现有模式的初级用户,为这些用户提供性能比现有产品性价低廉产品,因这些产品虽然性能稍有逊色但价格便宜,能足够吸引用户(其称之为非消费型用户和过度满足型客户)。与破坏性创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s)理由,该创新定位于高端用户,是将现有产品或现有服务部分性做以创新与改良以满意高端用户期望,同时也是足够吸引这些高端用户为此改进投入更多的费用(其称之为尚未满足型客户)。[4]

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方式,是至今学习方式变换得最为广泛的平台,就MOOC特征与运营情况不难推论出,这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最具有破坏性创新能力的教育平台[5]。袁莉等 (2014)从破坏性创新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当前MOOC的发展特点:当前MOOC创建了一个新市场,目标用户基本上是高等教育的非消费型客户群体。对于这非消费型客户来说,MOOC通过互联网平台把费用昂贵、程序复杂的高等教育供给变得简单而廉价。尽管MOOC将新商业模式和新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主要特征是完全具备破坏性表现,但目前依然很难预料这种新事物模式对传统高等教育机构的影响程度。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来看,MOOC 被Coursera 和 Udacity 视为破坏性创新,关键在于MOOC 发展了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新的市场,并针对学习者群体新的需求提供服务。相反,对提供MOOC的高等院校来说,MOOC则被认为维持性创新,因为可以用MOOC来试验其他在线学习创新形式,从而改善已有的校园教育。如edX平台被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创建,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探索和寻求更有效地利用在线教育服务于校内学生[5]。

(二)在教育体系中的生态性

黄立波、张昕(2013)从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角度出发,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研究比较,认为MOOC将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具有新型生产者的作用。MOOC是不能取代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传统生产者的地位,也不会很快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MOOC是作为一个新形态的生产者,加入到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中。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与调整后,该模式将逐渐稳定下来,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的发展,并更好地完成培养专业型人才,履行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教育职能。

Postman N. (1979)认为科学技术进步自身具有生态性,这意味着技术的发展就是在改变所有的事物[6]。Richardson W. (2013)指出在这技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我们把技术只是简单看成富有附加性的工具,那教育技术平台的应用仅能说比用数字化课件发送给了学生稍好一点点的作用。而真正关键性的是时代性变革,即教师为主到学生自我控制;从被动学习到真正吸收、转化并创造;从全盘课程学习到学习以致用――这些性质上的变革才能是教育体系生态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促使我们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包括教育生态系统,而不是仅将技术看成为工具。不能仅依据我们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科技技术,来思考教育什么、学习什么等传统思维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发起具有长久及广泛的人机研究,即创造出更能适应时展的教育技术平台。诸多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撼动经济、政治、新闻、娱乐等长期占据传统地位的物与事,教育必定也会随着互联技术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要完全领会这其中的真理的话,我们就应该很清楚科技力量之所以是重大影响着教育,是关注了用户的个性需求。

韩锡斌等(2013)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cMOOC与xMOOC模式,并与高等教育生态链进行整合,MOOC是在线教育发展浪潮中的探索形式之一,必要还会有更远足的发展[7]。陈媛(2014)提出借助于信息技术,关联在线群体智慧是营造学习生态系统、实现学习向本源回归的重要途径[8]。王左利(2013),MOOC的生态环境中包括平台、高校、教师、学习者,以及不可忽略的市场,从生态链的上游环节来看,市场是提供MOOC发展的技术、资金、应用;从下游环节来看,就是能信任学习者能通过MOOC获得职业能力并能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的组织,从而完成一个MOOC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闭环生态性[8]。

三、结束语

基于相关文献研究,本文就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在整个大教育体系中的不断裂变发展形态归纳简述,对产生生态影响重大影响进行论述梳理,可以确认新模式已经对传统教育体系的生态影响是一种快速推动变革状态,是教育各界不能回避,而只能积极面对并应用的创新型科技平台教育新模式。引发教育各界一系列生态反应,跨界思考与应用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摒弃传统的更高要求,迎战新纪元的能力和勇气。

参考文献:

[1]de Langen, F. and H. van den Bosch.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disruptive innovations or disturbing inventions?[J]. Open Learning,2013(3): 216-226.

[2]Baggaley Jon. MOOC rampant [J]. Distance Education,2013, 34(3): 368-378.

[3]Ebben M. and M. J. S. Unpacking MOOC scholarly discourse: a review of nascent MOOC scholarship [J]. Learning, Media & Technology,2014, 39(3): 328-345.

[4]Christensen C. M., et al. Disruptive Innovation for Social Chang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84(12): 94-101.

[5]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吴永和. 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3-9.

[6]Postman Neil. The Technical Thesis [J]. McMurry Inc.,1979(45):180.

[7]韩锡斌,翟文峰,程建钢.cMOOC与xMOOC

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10.

[8]陈媛.基于cMOOC的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6.

[9]王左利. MOOC生态初现[J].中国教育网络,2013(9):16-20.

2014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XJG-14-5-3)。

作者简介:

高莺(1976- ),女,华东交通大学,讲师,硕士,江西南昌人;研究方向为管理学、教学管理。

刘望(1993- ),华东交通大学,学士,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第8篇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方向 方向设置

引言

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我国的人口素质,尤其取决于高级人才质量。人才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史证明,有什么样的专业方向设置体系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所以,专业方向设置的建构是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既是体育,更是一种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21世纪,究竟应该构建何种课程体系,才能切实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的原则

1.1体育教育规律原则

分类本身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规律。不同目的、不同出发点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因此,首先要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并能够适应和满足应用对象的需求。人才培养有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层次都有自身的规律性。对于本科应是专业面宽些,奠定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基础,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更高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其次,在体系结构上要层次清晰,口径适宜,界定明确。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有民族特色,然而这些各具民族特色的项目有些是同一类体育项目。另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繁多,不可能都成为体育院校教学的内容,也不能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办成大而全的“大杂烩”,要根据体育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布局,有的放矢。

因此,我们在设置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方向时,就应考虑专业口径问题,使专业面不至于过窄、过细或者过宽、过粗,利于兼顾专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增强就业的可选择余地。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社会需求有长远需求与近期需求之分。高等院校不仅要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而且要考虑社会长远需求。在这个问题上,狭窄短视的实用主义与完全脱离的理想主义都是不可取的。人才市场的变化很快,人才培养的周期却较长,一个新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若干年努力才能办好,设置之后又不能轻易停办。假如没有经过科学的人才市场预测,轻易决定设置专业方向,将会陷入被动。在一定时期社会对某些专门性人才的需求总量和结构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对人才需求也存在结构性差异。因此,新设专业方向一定要以未来可持续发展作为决策前提。

一劳永逸,还会引起专业内容上的变化。所以,必须遵循动态原则把握专业方向的设置,才能使专业方向设置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掌握专业方向设置的主动权。

1.4兼顾办学条件原则

从理论上讲,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当然是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必须考虑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如专业教师队伍的配置,专业建设所需的场地、设备等客观物质条件,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办到的。社会急需民族传统体育专门人才,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开设一批相关专业,缓解这些专门性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只要社会需求,则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可以开设新专业方向。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

纵观当今社会,社会对所需人才结构、层次、培养模式、数量及质量已有新的要求,人才向多层次、复合型方向发展。高等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有本质不同,又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学校的专业设置。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要通过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实现,要遵循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及办学规律协调一致的原则,形成和发展专业的优势和特色[4]。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要反映出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离开了社会对专门人才规格的需求谈专业及方向的设置,办学就失去了基本依据。因此,研究、预测社会需求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影响,提出并形成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科学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方向,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专业方向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符合实际需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动态需要,又要考虑人才就业的需要,还要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有利于学科发展,同时突出重点,以创新求发展,形成专业特色。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过渡,培养的人才模式从“单一专业型”向“多科复合型”,“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5]。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新专业在高校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设置,旨在不断完善、改进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适应高速度、快节奏日趋激烈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从而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翠兰.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体系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100-104.

[2]倪依克,赵苏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3,24(1):25-27,52.